CN102224267A - 铝-铜-锂合金制成的产品 - Google Patents

铝-铜-锂合金制成的产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24267A
CN102224267A CN2009801457242A CN200980145724A CN102224267A CN 102224267 A CN102224267 A CN 102224267A CN 2009801457242 A CN2009801457242 A CN 2009801457242A CN 200980145724 A CN200980145724 A CN 200980145724A CN 102224267 A CN102224267 A CN 1022242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ight
toughness
hours
content
produ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4572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24267B (zh
Inventor
F·海梅斯
F·埃伯尔
G·皮盖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nstellium Issoire SAS
Original Assignee
Constellium France S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nstellium France SAS filed Critical Constellium France SAS
Publication of CN1022242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242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242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2426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FCHANG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NON-FERROUS METALS AND NON-FERROUS ALLOYS
    • C22F1/00Chang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non-ferrous metals or alloys by heat treatment or by hot or cold working
    • C22F1/04Chang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non-ferrous metals or alloys by heat treatment or by hot or cold working of aluminium or alloys based thereon
    • C22F1/057Chang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non-ferrous metals or alloys by heat treatment or by hot or cold working of aluminium or alloys based thereon of alloys with copper as the next major constituen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CALLOYS
    • C22C21/00Alloys based on aluminiu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CALLOYS
    • C22C21/00Alloys based on aluminium
    • C22C21/12Alloys based on aluminium with copper as the next major constituent
    • C22C21/16Alloys based on aluminium with copper as the next major constituent with magnesiu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FCHANG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NON-FERROUS METALS AND NON-FERROUS ALLOYS
    • C22F1/00Chang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non-ferrous metals or alloys by heat treatment or by hot or cold working
    • C22F1/04Chang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non-ferrous metals or alloys by heat treatment or by hot or cold working of aluminium or alloys based thereon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Extrusion Of Metal (AREA)
  • Heat Treatment Of Steel (AREA)
  • Conductive Materials (AREA)
  • Forg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造挤压的、轧制的和/或锻造的基于铝合金的产品的方法,其中:制备一种包含以下的液体金属浴:2.0-3.5重量%的Cu、1.4-1.8重量%的Li、0.1-0.5重量%的Ag、0.1-1.0重量%的Mg、0.05-0.18重量%的Zr、0.2-0.6重量%的Mn和至少一种选自Cr、Sc、Hf、Ti的元素,所述元素的量——如果被选择——为0.05-0.3重量%的Cr和Sc、0.05-0.5重量%的Hf和0.01-0.15重量%的Ti,剩余的是铝和不可避免的杂质;自所述液体金属浴浇铸一种未加工的成形体并将所述未加工的成形体在515-525℃的温度均化,以使520℃的均化等效时间为5至20小时。通过本发明的方法获得的产品具有在静态机械强度和损伤容限之间的特别有利的折衷,并且在航空制造领域是特别有用的。

Description

铝-铜-锂合金制成的产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而言涉及锻压(corroyer)的铝-铜-锂合金产品,并且更具体而言涉及以型材形式用于生产航空构造中加固件的所述产品。
背景技术
正在进行的研究是开发可同时使高性能航空器结构体重量减少和效能增加的材料。含锂的铝合金在该方面是非常受到关注的,因为对于添加的每重量百分数的锂来说,锂使铝的密度减少3%并且弹性模量增加6%。为了让这些合金被选择用于航空器中,这些合金的性能必须达到通常使用的合金的性能,特别是在静态机械强度性质(弹性极限、断裂强度)和损伤容限性质(韧性、抗疲劳裂纹扩展性)之间的折衷方面,这些性质一般是矛盾的。所述合金必须还显示出足够的耐腐蚀性,能够采用常用的方法成型并显示出低残余应力以便能够进行整体机械加工。
美国专利5,032,359描述了一大类铝-铜-锂合金,其中添加镁和银,特别是0.3至0.5重量%,可增加机械强度。所述合金经常被称之为商品名“WeldaliteTM”。
美国专利5,198,045描述了一类含(以重量%计)(2.4-3.5)Cu、(1.35-1.8)Li、(0.25-0.65)Mg、(0.25-0.65)Ag、(0.08-0.25)Zr的WeldaliteTM合金。用所述合金制备的锻压产品兼具低于2.64g/cm3的密度和有利的在机械强度和韧性之间的折衷。
美国专利7,229,509描述了一类含(以重量%计)(2.5-5.5)Cu、(0.1-2.5)Li、(0.2-1.0)Mg、(0.2-0.8)Ag、(0.2-0.8)Mn、(最高达0.4)Zr或其他精制剂(affinant)(如Cr,Ti,Hf,Sc和V)的WeldaliteTM合金。显示的实例具有在机械强度和韧性之间的改良折衷,但其密度高于2.7g/cm3
专利申请WO2007/080267描述了用于机身板的不含锆的WeldaliteTM合金,包含(以重量%计)(2.1-2.8)Cu、(1.1-1.7)Li、(0.2-0.6)Mg、(0.1-0.8)Ag、(0.2-0.6)Mn。
专利EP1891247描述了具有低合金元素含量并用于机身板的制造的合金,包含(以重量%计)(2.7-3.4)Cu、(0.8-1.4)Li、(0.2-0.6)Mg、(0.1-0.8)Ag和至少一种选自Zr、Mn、Cr、Sc、Hf、Ti的元素。
专利申请WO2006/131627描述了用于生产机身板的合金,包含(以重量%计)(2.7-3.4)Cu、(0.8-1.4)Li、(0.2-0.6)Mg、(0.1-0.8)Ag和至少一种选自Zr、Mn、Cr、Sc、Hf、Ti的元素,其中Cu和Li的含量满足条件Cu+5/3 Li<5.2。
美国专利5,455,003描述了一种生产在低温下具有改进的机械强度和韧性的铝-铜-镁合金的方法。该方法特别适用于含(以重量%计)(2.0-6.5)Cu、(0.2-2.7)Li、(0-4.0)Mg、(0-4.0)Ag、(0-3.0)Zn的合金。
还已知含(以重量%计)(2.5-3.3)Cu、(1.4-2.1)Li、(0.25-0.8)Mg、(0.25-0.6)Ag、(0.04-0.18)Zr和至多0.35Mn的AA2196合金。
在所述专利或专利申请中,一般认为强力的均化,即在至少527℃的温度和至少24小时的时间段,将可达到合金的最佳性质。在一些具有低锆含量(EP1891247)或不含锆(WO2007/080267)的合金的情况中,使用更不强力的均化条件,即低于510℃的温度。
然而,仍存在对具有低密度和其他改良性质的Al-Cu-Li合金的需要,特别是在机械强度和损伤容限——特别是韧性和抗疲劳裂纹扩展性——之间的折衷方面的改良,同时具有其他令人满意的使用性质,特别是耐腐蚀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制造挤压的(filé)、轧制的和/或锻造的基于铝合金的产品的方法,其中:
a)制备一种包含以下的液体金属浴:2.0-3.5重量%的Cu、1.4-1.8重量%的Li、0.1-0.5重量%的Ag、0.1-1.0重量%的Mg、0.05-0.18重量%的Zr、0.2-0.6重量%的Mn和至少一种选自Cr、Sc、Hf、Ti的元素,所述元素的量,如果被选择,为0.05-0.3重量%的Cr和Sc、0.05-0.5重量%的Hf和0.01-0.15重量%的Ti,
剩余的是铝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b)自所述液体金属浴浇铸成一种未加工的成形体;
c)将所述未加工的成形体在515-525℃之间的温度下均化,以使均化的等效时间(temps équivalent)
t ( eq ) = ∫ exp ( - 26100 / T ) dt exp ( - 26100 / T ref )
是5至20小时,其中T(开尔文)是瞬时处理温度,随时间t(小时)变化,并且Tref是规定为793K的参照温度;
d)将所述未加工的成形体热变形和任选地冷变形成挤压的、轧制的和/或锻造的产品;
e)对所述产品进行固溶处理和淬火;
f)以1至5%、优选至少2%的永久变形受控地拉伸所述产品;
g)将所述产品通过在140-170℃加热5至70小时回火(revenu)以使所述产品具有在0.2%伸长时测量的至少440MPa的常规弹性极限并优选至少460MPa。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能够采用本发明的方法获得的具有低于2.67g/cm3密度的挤压的、轧制的和/或锻造的铝合金产品。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混入至少一种本发明的产品的结构元件。
附图说明
图1.实施例1的W型材的形状。尺寸以mm给出。用于机械性质表征的样本是在虚线所示的区域中选取。基底(semelle)厚度为16mm。
图2.实施例2的X型材的形状。尺寸以mm给出。基底厚度为26.3mm。
图3.实施例2的Y型材的形状。尺寸以mm给出。基底厚度为18mm。
图4.实施例2的X型材获得的韧性和机械强度之间的折衷。
图5.实施例2的Y型材获得的韧性和机械强度之间的折衷;5a:基底和纵向;5b:基底和横向。
图6.实施例2的Y型材的Wohler疲劳裂纹萌生曲线。
图7.实施例3的Z型材的形状。尺寸以mm给出。用于机械性质表征的样本是在虚线所示的区域中选取。基底厚度为20mm。
图8.实施例4的P型材的形状。尺寸以mm给出。
图9.实施例5的Q型材的形状。尺寸以mm给出。
具体实施方式
除非另外说明,所有关于合金的化学组成的表示均用基于合金总重量计的重量百分数表达。合金的命名符合铝业协会(The Aluminum Association)的规定,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是已知的。密度取决于组成并通过用计算的方法确定而非用重量测量法确定。数值计算符合铝业协会程序,描述于“Aluminum Standards and Data”的第2-12和2-13页。冶金状态的定义在欧洲标准EN 515中给出。
除非另外说明,静态机械性质,也即断裂强度Rm、在0.2%伸长时的常规弹性极限Rp0.2(“弹性极限”)和断裂伸长A,通过拉伸试验根据EN 10002-1测定,取样和试验的方向通过标准EN 485-1定义。
应力强度因子KQ根据标准ASTM E 399测定。因此,该标准的段落7.2.1中定义的样本比例总是属实的,如同在段落8中定义的一般程序。标准ASTM E 399在段落9.1.3和9.1.4给出可确定是否KQ是K1C的有效值的标准。由此,K1C值总是KQ值,反之则不正确。在本发明的范围内,ASTM E399标准的段落9.1.3和9.1.4的标准不总是属实的,然而对于一个给定的样本几何形状,KQ值总是可互相比较的,所述样本几何形状使得可获得在考虑到与板和型材的尺寸有关的应力情况下不总是能取得的K1C有效值。
MASTMAASIS(更改的ASTM乙酸盐间断喷雾)试验根据标准ASTM G85实施。
除非另外说明,应用根据标准EN 12258的定义。型材厚度根据标准EN 2066:2001定义:横切面分成具有尺寸A和B的基本矩形;A总是基本矩形的较大尺寸且B可被认为是基本矩形的厚度。基底是具有较大尺寸A的基本矩形。
术语机械构造的“结构元件”在这里指对其而言静态和/或动态机械性质对于结构的性能是特别重要的、并且对其而言结构计算通常是有规定的或实施的机械部件。结构元件通常包括其中失效易于危害所述构造、其操作者、其使用者或其他人员的安全的元件。对于航空器,所述结构元件特别包含形成机身的元件(如机身外壳、纵梁、舱壁、周围框架)、机翼(如机翼外壳、纵梁或加固件、翼肋和加强杆)和包括水平的或竖直稳定装置的尾部,地板横梁、座椅轨道和舱门。
本发明人观察到,令人惊奇地,对于添加有银、镁、锆和锰的一些低密度Al-Cu-Li合金,选择所规定的均化条件可非常显著地改进机械强度和损伤容限之间的折衷。
本发明的方法使制造挤压的、轧制的和/或锻造的产品成为可能。
在第一步中,制备一种液体金属浴以便获得具有确定组成的铝合金。
对于可观察到与选择均化条件有关的令人惊奇的效果的合金,其铜含量为2.0-3.5重量%,优选地2.45或2.5至3.3重量%。在一个有利的实施方案中,铜含量为2.7-3.1重量%。
锂含量为1.4-1.8重量%。在一个有利的实施方案中,锂含量为1.42-1.77重量%。
银含量为0.1-0.5重量%。本发明人观察到,为了获得在机械强度和损伤容限之间折衷的需要改进,大量银不是必须的。在本发明的一个有利的实施方案中,银含量为0.15-0.35重量%。在本发明的一个具有最小化密度优点的实施方案中,银含量不多于0.25重量%。
镁含量为0.1-1.0重量%并且优选低于0.4重量%。
所规定的均化条件和同时添加锆和锰相结合是本发明的一个必要特征。锆含量应该为0.05-0.18重量%,锰含量为0.2-0.6重量%。优选地,锰含量不多于0.35重量%。
合金还包含至少一种可帮助控制晶粒大小的选自Cr、Sc、Hf、Ti的元素,元素的量,如果选择的话,为0.05-0.3重量%的Cr和Sc、0.05-0.5重量%的Hf和0.01-0.15重量%的Ti。
为了达到最有利的损失容限性质,优选限制合金的不可避免的杂质的含量。不可避免的杂质包含铁和硅,所述杂质优选的含量为分别低于0.08重量%和0.06重量%的铁和硅,其他杂质优选的含量为各自低于0.05重量%且总共低于0.15重量%。而且,锌含量优选低于0.04重量%。
优选地,调整组成以获得在环境温度下低于2.67g/cm3的密度,更优选低于2.66g/cm3或在一些情况中低于2.65g/cm3或甚至低于2.64g/cm3。降低的密度一般是与恶化的性质相关联的。在本发明的范围内,令人惊奇的是可兼具低密度与非常有利的机械性质折衷。
随后将液体金属浴浇铸成未加工的成形体,如坯、轧制板或锻造件。
随后将未加工的成形体在515-525℃的温度均化以在520℃下均化的等效时间t(eq)是5至20小时并且优选6至15小时。在520℃下等效时间t(eq)通过下式定义:
t ( eq ) = ∫ exp ( - 26100 / T ) dt exp ( - 26100 / T ref )
其中T(开尔文)是瞬时处理温度,随时间t(小时)变化,并且Tref是规定为793K的参照温度。t(eq)以小时表示。常数Q/R=26100K源自Mn扩散活化能,Q=217000J/mol。给出t(eq)的公式考虑了加热和冷却阶段。在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均化温度为约520℃,处理时间是8至20小时。对于均化,所表示的时间对应于金属实际上在要求的温度下的时间段。
实施例示出,本发明的均化条件,相比于温度和时间的组合较低或较高的条件,能够实现韧性和机械强度之间折衷的令人惊奇的改进。本领域技术人员一般已知的是,为了使均化时间最小化,使用最高可用的能够避免局部熔化从而加速元素扩散和分散胶体沉淀的温度进行均化是有利的。相比之下,本发明人观察到对于本发明的合金组成,低于现有技术的均化时间和温度的组合存在令人惊奇的有利效果。
均化后,未加工的成形体一般冷却至环境温度,然后预热以进行热变形。预热的目的是达到优选400至500℃之间的温度,且优选约450℃,使未加工成形体变形。预热通常是对于板(plaque)在520℃下持续20小时。应该注意的是,与均化不同,关于预热所提及的时间和温度对应于在炉中消耗的时间和炉的温度而不是金属实际上达到的温度和在所述温度下消耗的时间。对于待挤压的坯,感应(induction)预热是有利的。
热变形和任选地冷变形通常用挤压、轧制和/或锻造的方法实施以获得挤压的、轧制的和/或锻造的产品。由此获得的产品随后进行固溶处理——优选通过在490至530℃之间热处理15分钟至8小时实现,然后淬火——通常用环境温度下的水或优选用冷水实现。
然后产品经历1至5%、优选至少2%的控制拉伸。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以5%至15%的压下率实施冷轧,之后进行控制拉伸步骤。已知的步骤(如整平(planage)、矫直、成形)可任选在控制拉伸之前或之后实施。
回火在140-170℃的温度下实施5至70小时,以使产品具有在0.2%伸长时测量的至少440MPa的常规弹性极限并优选至少460MPa。本发明人观察到,令人惊奇地,本发明的均化条件与回火——优选通过在148至155℃加热10至40小时实现——的组合可在一些情况中实现特别高水平的韧性K1C(L-T)。
在本发明人看来,用本发明的方法获得的产品显示非常特殊的微观结构,虽然它们仍不能够准确予以描述。特别地,含锰的分散胶体的大小、分布和形态看似对用本发明的方法获得的产品是值得注意的,然而分散胶体的完整表征——其大小约50至100nm——要求在30,000的放大系数下很多次的电子显微镜定量观测,这解释了获得可靠描述的困难性的原因。
本发明的产品优选具有基本上未重结晶的晶粒结构。基本上未重结晶的结构,意味着至少80%、优选至少90%的晶粒在产品的四分之一和一半厚度处未重结晶。
用本发明的方法获得的挤压产品,特别是挤压型材,是特别有利的。本发明的方法的优点是在薄型材和厚型材观察到的,所述薄型材的至少一个基本矩形的厚度为1mm至8mm之间;然而,厚型材——即其中至少一个基本矩形的厚度大于8mm,并优选大于12mm,或大于15mm——是最有利的。静态机械强度和韧性或疲劳强度之间的折衷对于本发明的挤压产品是特别有利的。
本发明的挤压铝合金产品具有低于2.67g/cm3的密度,可用本发明的方法获得,并且有利地其特征在于:
(a)在0.2%伸长时测量的在L方向上的以MPa表示的常规弹性极限Rp0.2(L)和在L-T方向上的以MPa√m表示的韧性K1C(L-T)满足KQ(L-T)>129-0.17Rp0.2(L),优选地KQ(L-T)>132-0.17Rp0.2(L),更优选地KQ(L-T)>135-0.17Rp0.2(L);和/或
(b)在L方向上的以MPa表示的断裂强度Rm(L)和在L-T方向上的以MPa√m表示的韧性KQ(L-T)满足KQ(L-T)>179-0.25Rm(L),优选地KQ(L-T)>182-0.25Rm(L),更优选地KQ(L-T)>185-0.25Rm(L);和/或
(c)在TL方向上的以MPa表示的断裂强度Rm(TL)和在L-T方向上的以MPa√m表示的韧性KQ(L-T)满足KQ(L-T)>88-0.09Rm(TL),优选地KQ(L-T)>90-0.09Rm(TL),更优选地KQ(L-T)>92-0.09Rm(TL);和/或
(d)在0.2%伸长时测量的在L方向上的常规弹性极限Rp0.2(L)至少为490MPa,优选地至少500MPa,对于105断裂循环的疲劳裂纹萌生最大应力对于Kt=2.3(其中R=0.1)的试验样品来说大于210MPa,优选地大于220MPa,更优选地大于230MPa。
优选地,本发明的挤压产品的韧性KQ(L-T)是至少43MPa√m。
在本发明的一个有利的实施方案中——该方案能够使挤压产品达到至少52MPa√m的韧性KQ(L-T)和至少490MPa的弹性极限Rp0.2(L)、或优选地韧性KQ(L-T)至少56MPa√m且至少515MPa的断裂强度Rm(L)——,2.45至2.65重量%的铜含量和1.4至1.5重量%的锂含量相关联。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有利的实施方案中——能够使挤压产品达到至少45MPa√m的韧性KQ(L-T)且至少520MPa的弹性极限——,2.65至2.85重量%的铜含量与1.5至1.7重量%的锂含量相关联。
优选地,本发明的挤压产品的密度低于2.66g/cm3,更优选地低于2.65g/cm3或在一些情况中低于2.64g/cm3
在本发明的一个有利的实施方案中,实施回火以使在0.2%伸长时测量的弹性极限大于520MPa,例如在152℃持续30小时,则在L方向上的以MPa表示的断裂强度Rm(L)和在L-T方向上的以MPa√m表示的韧性KQ(L-T)满足Rm(L)>550和KQ(L-T)>50。
本发明的方法还可获得有利的轧制产品。在轧制产品中,板的厚度为至少10mm并优选至少15mm和/或至多100mm并优选至多50mm是有利的。
本发明的轧制铝合金产品具有低于2.67g/cm3的密度,能够用本发明的方法获得,并有利地其特征为:在L-T方向上的韧性KQ(L-T)为至少23MPa√m并优选至少25MPa√m,在0.2%伸长时测量的在L方向上的常规弹性极限Rp0.2(L)为至少等于560MPa并优选至少等于570MPa和/或在L方向上的断裂强度Rm(L)为至少等于585MPa并优选至少等于595MPa。
优选地,本发明的轧制产品的密度为低于2.66g/cm3,更优选低于2.65g/cm3或在一些情况中低于2.64g/cm3
本发明的产品可有利地用于结构元件,特别是用于航空器。混入本发明的至少一种产品的结构元件或使用所述产品制备的结构元件是有利的,特别用于航空构造。结构元件——由本发明的至少一种产品形成,特别是本发明的挤压产品使用作为加固物或框架——可有利地用于制备机身板或航空器机翼,以及所有其他本发明性质可以是有利的用途。
在结构部件的装配中,可使用所有适用于铝合金的可能的已知的铆接和焊接技术,如果要求的话。本发明人发现,如果选择焊接,则可优选使用激光焊接或摩擦搅拌(friction-malaxage)焊接技术。
本发明的产品在常规用于航空构造的随后的表面处理操作过程中一般不产生任何特殊问题。
本发明的产品的耐蚀性一般很高;例如,本发明的产品的MASTMAASIS测试结果是至少EA并优选P。
本发明的这些方面,以及本发明的其他方面通过使用以下例证性的非限制性实施例更加详细解释。
实施例
实施例1
在该实施例中,浇铸多个由表1给出的组成的Al-Cu-Li合金制成的板。
表1.所用Al-Cu-Li合金的以重量%计的组成和密度
  合金   Si   Fe   Cu   Mn   Mg   Zn   Ti   Zr   Li   Ag   密度(g/cm3)
  1   0.06   0.04   2.94   0.01   0.36   0.01   0.02   0.12   1.62   0.34   2.635
  2   0.04   0.05   2.83   0.33   0.36   0.02   0.02   0.11   1.59   0.38   2.641
根据现有技术将板在500℃持续8小时并在527℃持续24小时进行均化。坯是在板中取样。将坯在450℃±40℃再加热并经热挤压而获得图1的W型材。在此获得的型材经524℃的固溶处理,用温度低于40℃的水淬火,并以2至5%的永久伸长拉伸。回火是在152℃实施48小时。测试在型材末端取的样本以测定其静态机械性质(弹性极限Rp0.2,断裂强度Rm,和断裂伸长(A),样本直径:10mm)及其韧性(KQ)。取样部位在图1中用虚线示出。韧性测量使用的样本具有以下尺寸:B=15mm和W=30mm。
分别使用15℃/小时和50℃/小时的温度升高速率进行均化和固溶处理。均化的等效时间为37.5小时。
获得的结果在以下表2中给出。
表2.自合金1和合金2获得的型材的机械性质
实施例2
在该实施例中,三种均化条件对比用于两种类型的型材,所述型材使用在以下表3中给出的组成的板中取样的坯而获得。
表3所用的Al-Cu-Li合金的以重量%计的组成和密度
  合金   Si   Fe   Cu   Mn   Mg   Zn   Ti   Zr   Li   Ag   密度(g/cm3)
  3   0.03   0.04   2.72   0.31   0.31   0.02   0.03   0.10   1.61   0.34   2.637
将坯在500℃持续8小时接着在527℃持续24小时(参照A)或在520℃持续8小时(参照B)或在500℃持续8小时(参照C)进行均化。用于均化的温度升高速率为15℃/小时并且参照A的均化的等效时间为37.5小时,参照B的均化的等效时间为9.5小时,参照C的均化的等效时间为4小时。均化后,将坯在450℃±40℃再加热并经热挤压而获得图2的X型材或图3的Y型材。将以该方式获得的型材在524±2℃固溶处理,用温度低于40℃的水淬火,并以2至5%的永久伸长拉伸。
使用多种回火条件。测试在型材末端取的样本以测定其静态机械性质(弹性极限Rp0.2,断裂强度Rm,和断裂伸长(A))及其韧性(KQ)。Y型材的取样区在图3中示出:加强部(1)、加强部/基底(2)、基底(3),韧性测量使用的样本具有以下尺寸:B=15mm和W=60mm。对于X型材,样本是在基底取得的,韧性测量使用的样本具有以下尺寸:B=20mm和W=76mm。取的样本具有10mm的直径,除了T-L方向样本具有6mm的直径。
在X型材上获得的结果在以下表4中给出。
表4.合金3制成的X型材的机械性质
Figure BPA00001372309800111
Figure BPA00001372309800121
这些结果通过图4a(L方向)和图4b(TL方向)示出。对于从已经在520℃均化的坯获得的型材,机械强度和韧性之间的折衷非常明显地提高。在纵向,对于在152℃持续30小时的回火,改进是特别显著的。
用Y型材获得的结果在以下表5中给出。
表5.合金3制成的Y型材的机械性能
Figure BPA00001372309800122
*K1C
这些结果通过图5a(L方向)和5b(TL方向)示出。对于从已经在520℃均化的坯获得的型材,机械强度和韧性之间的折衷对于测试的两种回火条件有再次的非常明显的提高。
疲劳试验在152℃持续30小时的回火的情况下实施,在(最小负荷/最大负荷)比率R=0.1的带孔(Kt=2.3)的试验样品上以80Hz的频率实施。试验在实验室环境空气中实施。这些结果在图6中给出。对于给定的循环数,最大应力增加10至25%。对于105断裂循环数的疲劳裂纹萌生的最大应力对于Kt=2.3(其中R=0.1)的试验样品为约230MPa。
实施例3
在该实施例中,实施例2中的两种均化条件对比用于另一类型的型材,所述型材从以下表6中给出的组成的板中取得的坯获得:
表6.所用的Al-Cu-Li合金的以重量%计的组合物
  合金   Si   Fe   Cu   Mn   Mg   Zn   Ti   Zr   Li   Ag   密度(g/cm3)
  4   0.03   0.05   3.05   0.01   0.39   0.01   0.03   0.12   1.70   0.35   2.631
  5   0.03   0.04   2.90   0.31   0.40   0.01   0.03   0.1   1.67   0.38   2.635
将合金4制成的坯在500℃均化8小时接着在527℃均化24小时(即参照A的均化),而合金5制成的坯在520℃均化8小时(参照B)。均化后,将坯在450℃±40℃再加热并经热挤压而获得图7的Z型材。将以该方式获得的型材在524±2℃固溶处理,用低于40℃温度的水淬火,并以2至5%的永久伸长拉伸。然后将型材在152℃持续48小时回火。测试在型材末端取的样本以测定其静态机械性质(弹性极限Rp0.2,断裂强度Rm,和断裂伸长(A),样本直径:10mm)及其韧性(KQ),韧性测量使用的样本具有以下尺寸:B=15mm和W=60mm。在型材末端进行的测量一般可获得型材的最少有利的机械性质。样本的部位在图7中用虚线给出。
获得的结果在以下表7中给出。本发明的产品显示稍微优越的机械性质和改进超过20%的韧性。
表7.合金4和5制成的Z型材的机械性质
Figure BPA00001372309800131
Figure BPA00001372309800141
实施例4
在该实施例中,浇铸表8中给出的组成的坯。
表8.所用的Al-Cu-Li合金的以重量%计的组成和密度
  合金   Si   Fe   Cu   Mn   Mg   Zn   Ti   Zr   Li   Ag   密度(g/cm3)
  6   0.03   0.05   3.1   0.3   0.4   0.01   0.03   0.11   1.65   0.34   2.639
将合金6制成的坯在520℃均化8小时(即参照B的均化)。均化后,将坯在450℃±40℃再加热并经热挤压而获得图8的P型材。将以该方式获得的型材固溶处理,用温度低于40℃的水淬火,并以2至5%的永久伸长拉伸。然后将型材在152℃持续48小时回火。测试在型材末端取的样本以测定其静态机械性质(弹性极限Rp0.2,断裂强度Rm,和断裂伸长A)。
获得的结果在以下表9中给出。
表9.合金6制成的P型材的机械性质
疲劳试验在(最小负荷/最大负荷)比率R=0.1的带孔(Kt=2.3)的试验样品上以80Hz的频率实施。试验在实验室的环境空气中进行。这些试验的结果在表10中给出。
表10.合金6制成的型材的S/N疲劳试验的结果
  最大负荷[MPa]   循环
  MPa   N
  300   22,120
  280   31,287
  260   46,696
  240   53,462
  220   87,648
  200   113,583
  180   132,003
  170   203,112
  160   232,743
  150   177,733
  140   5,113,237
  130   9,338,654
实施例5
在该实施例中,浇铸表11给出的组成的坯。
表11.所用的Al-Cu-Li合金的以重量%计的组成和密度
  合金   Si   Fe   Cu   Mn   Mg   Zn   Ti   Zr   Li   Ag   密度(g/cm3)
  7   0.03   0.05   3.1   0.3   0.4   0.01   0.04   0.10   1.71   0.36   2.636
将合金7制成的坯在520℃均化8小时(即参照B的均化)。均化后,将坯在450℃±40℃再加热并经热挤压而获得图9的Q型材。将以该方式获得的型材经固溶处理,用温度低于40℃的水淬火,并以2至5%的永久伸长拉伸。最终将型材在152℃持续48小时回火。测试在型材末端取的样本以测定其静态机械性质(弹性极限Rp0.2,断裂强度Rm,和断裂伸长A)。
获得的结果在以下表12中给出。
表12.合金7制成的Q型材的机械性质
Figure BPA00001372309800151
疲劳试验在(最小负荷/最大负荷)比率R=0.1的带孔(Kt=2.3)的试验样品上以80Hz的频率实施的。试验在实验室的环境空气中进行。这些试验的结果在表13中给出。
表13.合金7制成的型材的S/N疲劳试验的结果
  最大负荷[MPa]   循环
  MPa   N
  300   22,165
  280   32,214
  260   47,536
  240   59,094
  220   103,407
  200   251,771
  190   254,842
  180   6,508,197
  160   6,130,947
  130   9,383,980
实施例6
在该实施例中,浇铸表14给出的组成的板。
表14.所用的Al-Cu-Li合金的以重量%计的组成和密度
  合金   Si   Fe   Cu   Mn   Mg   Zn   Ti   Zr   Li   Ag   密度(g/cm3)
  8   0.03   0.06   3.1   0.3   0.4   0.01   0.03   0.11   1.77   0.36   2.631
将板去氧化铁皮(scalper)并在520±5℃持续8小时进行均化(即参照B的均化)。均化后,将板热轧制而获得具有25mm厚度的板。将板524±2℃固溶处理,用冷水淬火,并以2至5%的永久伸长拉伸。然后将取自一些所述板的直径为10mm的样本在155℃持续20小时至50小时回火。测试所述样本以测定其静态机械性质(弹性极限Rp0.2,断裂强度Rm,和断裂伸长(A))及其韧性(KQ),样本几何形状为:B=15mm和W=30mm。获得的结果在以下表15中给出。
表15 已经经历实验室回火的合金8制成的板的机械性质
Figure BPA00001372309800161
Figure BPA00001372309800171
*K1C
板在152℃持续48小时进行工业回火。在以该方式获得的板上实施的机械试验(在一半高度取样)结果在表16中给出。
表16 已经经历工业回火的合金8制成的板的机械性质
实施例7
在该实施例中,本发明的均化条件用于两种类型的型材,所述型材使用两种不同的合金制成的坯而获得,其组成在以下表17中给出。
表17.所用的Al-Cu-Li合金的以重量%计的组成和密度
  合金   Si   Fe   Cu   Mn   Mg   Zn   Ti   Zr   Li   Ag   密度(g/cm3)
  9   0.03   0.05   2.49   0.31   0.35   0.01   0.04   0.13   1.43   0.25   2.645
  10   0.03   0.06   2.62   0.30   0.35   0.01   0.04   0.14   1.42   0.25   2.648
将坯在520℃持续8小时(参照B)进行均化。用于均化的温度升高速率为15℃/小时并且等效时间为9.5小时。均化后,将坯在450℃±40℃再加热并经热挤压而获得图2的X型材或图3的Y型材。将以该方式获得的型材在524±2℃固溶处理,用温度低于40℃的水淬火,并以2至5%的永久伸长拉伸。
使用多种回火条件。测试在型材末端取的样本以测定其静态机械性质(弹性极限Rp0.2,断裂强度Rm,和断裂伸长(A))及其韧性(KQ)。X和Y型材的取样在基底进行。取的样本具有10mm的直径,除了T-L方向样本具有6mm的直径。韧性测量使用的样本具有以下尺寸:B=15mm、W=60mm(Y型材)和B=20mm、W=76mm(X型材)。
在X型材和Y型材上获得的结果在以下表18和19中给出。
表18.合金8和9制成的X型材的机械性质
Figure BPA00001372309800181
*K1C
表19.合金8和9制成的Y型材的机械性质
Figure BPA00001372309800182
Figure BPA00001372309800191
*K1C
合金8和9获得的韧性和机械强度之间的折衷是特别有利的,特别是获得非常高韧性,KQ(L-T)高于50MPa√m,并且甚至高于55MPa√m。

Claims (19)

1.一种制造挤压的、轧制的和/或锻造的基于铝合金的产品的方法,其中:
a)制备一种包含以下的液体金属浴:2.0-3.5重量%的Cu、1.4-1.8重量%的Li、0.1-0.5重量%的Ag、0.1-1.0重量%的Mg、0.05-0.18重量%的Zr、0.2-0.6重量%的Mn和至少一种选自Cr、Sc、Hf、Ti的元素,所述元素的量——如果被选择——为0.05-0.3重量%的Cr和Sc、0.05-0.5重量%的Hf和0.01-0.15重量%的Ti,
剩余的是铝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b)自所述液体金属浴浇铸一种未加工的成形体;
c)将所述未加工的成形体在515-525℃的温度均化,以使均化的等效时间
t ( eq ) = ∫ exp ( - 26100 / T ) dt exp ( - 26100 / T ref )
为5至20小时,其中T(开尔文)是瞬时处理温度,随时间t(小时)变化,并且Tref是规定为793K的参照温度;
d)将所述未加工的成形体热变形和任选地冷变形成挤压的、轧制的和/或锻造的产品;
e)对所述产品进行固溶处理和淬火;
f)以1至5%——优选至少2%——的永久变形受控地拉伸所述产品;
g)将所述产品通过在140-170℃加热5至70小时回火,以使所述产品具有在0.2%伸长时测量的至少440MPa——优选地至少460MPa——的常规弹性极限。
2.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液体金属浴的铜含量为2.5-3.3重量%,优选2.7-3.1重量%。
3.权利要求1至2的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所述液体金属浴的锂含量为1.42-1.77重量%。
4.权利要求1至3的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所述液体金属浴的银含量为0.15-0.35重量%。
5.权利要求1至4的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所述液体金属浴的镁含量是低于0.4重量%。
6.权利要求1至5的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所述液体金属浴的锰含量是不超过0.35重量%。
7.权利要求1至6的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所述不可避免的杂质包含铁和硅,所述杂质的含量为分别低于0.08重量%和0.06重量%的铁和硅,其他杂质的含量为各自低于0.05重量%且总共低于0.15重量%。
8.权利要求1至7的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所述均化的等效时间为6至15小时。
9.权利要求1至8的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所述均化温度为约520℃,处理时间为8至20小时。
10.权利要求1至9的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所述回火通过在148至155℃加热10至40小时实现。
11.一种具有低于2.67g/cm3密度的铝合金挤压、轧制和/或锻造产品,可用权利要求1至10的任一项的方法获得。
12.权利要求11的挤压产品,其特征在于:
(a)在0.2%伸长时测量的在L方向上的以MPa表示的常规弹性极限Rp0.2(L)和在L-T方向上的以MPa√m表示的韧性KQ(L-T)满足KQ(L-T)>129-0.17Rp0.2(L);和/或
(b)在L方向上的以MPa表示的断裂强度Rm(L)和在L-T方向上的以MPa√m表示的韧性KQ(L-T)满足KQ(L-T)>179-0.25Rm(L),和/或
(c)在TL方向上的以MPa表示的断裂强度Rm(TL)和在L-T方向上的以MPa√m表示的韧性KQ(L-T)满足KQ(L-T)>88-0.09Rm(TL),和/或
(d)在0.2%伸长时测量的在L方向上的常规弹性极限Rp0.2(L)至少为490MPa、优选地至少500MPa,并且对于105断裂循环次数的疲劳裂纹萌生最大应力对于Kt=2.3——其中R=0.1——的试验样品来说大于210MPa。
13.权利要求11或12的挤压产品,其特征在于韧性KQ(L-T)为至少52MPa√m且弹性极限Rp0.2(L)为至少490MPa,或优选地韧性KQ(L-T)为至少56MPa√m且断裂强度Rm(L)为至少515MPa,并且其中铜含量为2.45-2.65重量%、锂含量为1.4-1.5重量%。
14.权利要求11或12的挤压产品,其特征在于韧性KQ(L-T)为至少45MPa√m且弹性极限Rp0.2(L)为至少520MPa,并且其中铜含量为2.65-2.85重量%、锂含量为1.5-1.7重量%。
15.权利要求11至14的任一项的挤压产品,其中至少一个基本矩形的厚度是大于8mm,优选大于12mm。
16.权利要求11的轧制产品,其特征在于在L-T方向上的韧性KQ(L-T)为至少23MPa√m且在0.2%伸长时测量的在L方向上的常规弹性极限Rp0.2(L)为至少等于560MPa和/或在L方向上的断裂强度Rm(L)为至少等于585MPa。
17.权利要求16的轧制产品,其中厚度为至少10mm,优选地至少15mm。
18.一种结构元件,混入至少一种权利要求11至17的任一项的产品或使用所述产品制造。
19.权利要求18的结构元件,包含至少一种权利要求11至15的任一项的挤压产品用作加固物或框架,其特征在于它用于机身板或航空器机翼的制造。
CN2009801457242A 2008-11-14 2009-11-10 铝-铜-锂合金制成的产品 Active CN10222426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1449308P 2008-11-14 2008-11-14
FR0806339A FR2938553B1 (fr) 2008-11-14 2008-11-14 Produits en alliage aluminium-cuivre-lithium
FR08/6339 2008-11-14
US61/114,493 2008-11-14
PCT/FR2009/001299 WO2010055225A1 (fr) 2008-11-14 2009-11-10 Produits en alliage aluminium-cuivre-lithium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24267A true CN102224267A (zh) 2011-10-19
CN102224267B CN102224267B (zh) 2013-09-25

Family

ID=403517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457242A Active CN102224267B (zh) 2008-11-14 2009-11-10 铝-铜-锂合金制成的产品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3) US8366839B2 (zh)
EP (1) EP2364378B1 (zh)
CN (1) CN102224267B (zh)
BR (1) BRPI0921819B1 (zh)
CA (1) CA2743353C (zh)
DE (1) DE09764268T1 (zh)
ES (1) ES2457221T3 (zh)
FR (1) FR2938553B1 (zh)
WO (1) WO2010055225A1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14223A (zh) * 2013-12-13 2016-07-27 伊苏瓦尔肯联铝业 由铝-铜-锂合金制成的用于飞机地板的挤压制品
CN105814221A (zh) * 2013-12-05 2016-07-27 伊苏瓦尔肯联铝业 用于机翼下蒙皮元件的具有改进特性的铝-铜-锂合金产品
CN106170573A (zh) * 2013-12-13 2016-11-30 伊苏瓦尔肯联铝业 具有改善的疲劳性能的由铝‑铜‑锂合金制成的产品
CN109182807A (zh) * 2018-09-20 2019-01-11 北京新立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高强度铝锂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CN110536972A (zh) * 2017-04-10 2019-12-03 伊苏瓦尔肯联铝业 铝-铜-锂合金产品
CN110546288A (zh) * 2017-04-10 2019-12-06 伊苏瓦尔肯联铝业 低密度铝-铜-锂合金产品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2598423C2 (ru) 2010-04-12 2016-09-27 Алкоа Инк. Алюминий-литиевые сплавы серии 2ххх, имеющие низкую разность прочностей
FR2960002B1 (fr) * 2010-05-12 2013-12-20 Alcan Rhenalu Alliage aluminium-cuivre-lithium pour element d'intrados.
US20120247623A1 (en) * 2011-04-04 2012-10-04 Matuska Robert A Optimization and Control of Metallurgical Properties During Homogenization of an Alloy
FR3007423B1 (fr) * 2013-06-21 2015-06-05 Constellium France Element de structure extrados en alliage aluminium cuivre lithium
KR20170031754A (ko) * 2014-07-30 2017-03-21 생-고뱅 퍼포먼스 플라스틱스 코포레이션 조향 서포트 요크
EP3577246A1 (en) 2017-01-31 2019-12-11 Universal Alloy Corporation Low density aluminum-copper-lithium alloy extrusions
FR3075078B1 (fr) 2017-12-20 2020-11-13 Constellium Issoire Procede de fabrication ameliore de toles en alliage d'aluminium-cuivre-lithium pour la fabrication de fuselage d'avion
ES2878315T3 (es) * 2019-01-17 2021-11-18 Aleris Rolled Prod Germany Gmbh Procedimiento de fabricación de un producto de aleación de la serie AlMgSc
CN114540679B (zh) * 2022-04-26 2022-08-02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微量元素复合强化高强度铝锂合金及制备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89353A (zh) * 2005-06-06 2008-05-28 爱尔康何纳吕公司 用于飞机机身的高韧度的铝-铜-锂合金板材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32359A (en) 1987-08-10 1991-07-16 Martin Marietta Corporation Ultra high strength weldable aluminum-lithium alloys
US5455003A (en) * 1988-08-18 1995-10-03 Martin Marietta Corporation Al-Cu-Li alloys with improved cryogenic fracture toughness
US5211910A (en) * 1990-01-26 1993-05-18 Martin Marietta Corporation Ultra high strength aluminum-base alloys
US5151136A (en) * 1990-12-27 1992-09-29 Aluminum Company Of America Low aspect ratio lithium-containing aluminum extrusions
US5198045A (en) 1991-05-14 1993-03-30 Reynolds Metals Company Low density high strength al-li alloy
US7229509B2 (en) 2003-05-28 2007-06-12 Alcan Rolled Products Ravenswood, Llc Al-Cu-Li-Mg-Ag-Mn-Zr alloy for use as structural members requiring high strength and high fracture toughness
RU2237098C1 (ru) * 2003-07-24 2004-09-27 Федеральное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унитарное предприятие "Всероссийский научно-исследователь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 авиационных материалов" Сплав на основе алюминия и изделие, выполненное из него
BRPI0610937B1 (pt) * 2005-06-06 2015-12-08 Alcan Rhenalu processo de fabricação de uma chapa em liga de alumínio e chapa em liga de alumínio produzida pelo processo
FR2894985B1 (fr) 2005-12-20 2008-01-18 Alcan Rhenalu Sa Tole en aluminium-cuivre-lithium a haute tenacite pour fuselage d'avion
FR2900160B1 (fr) * 2006-04-21 2008-05-30 Alcan Rhenalu Sa Procede de fabrication d'un element de structure pour construction aeronautique comprenant un ecrouissage differentiel
FR2925523B1 (fr) * 2007-12-21 2010-05-21 Alcan Rhenalu Produit lamine ameliore en alliage aluminium-lithium pour applications aeronautiques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89353A (zh) * 2005-06-06 2008-05-28 爱尔康何纳吕公司 用于飞机机身的高韧度的铝-铜-锂合金板材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14221A (zh) * 2013-12-05 2016-07-27 伊苏瓦尔肯联铝业 用于机翼下蒙皮元件的具有改进特性的铝-铜-锂合金产品
CN105814221B (zh) * 2013-12-05 2018-10-12 伊苏瓦尔肯联铝业 用于机翼下蒙皮元件的具有改进特性的铝-铜-锂合金产品
CN105814223A (zh) * 2013-12-13 2016-07-27 伊苏瓦尔肯联铝业 由铝-铜-锂合金制成的用于飞机地板的挤压制品
CN106170573A (zh) * 2013-12-13 2016-11-30 伊苏瓦尔肯联铝业 具有改善的疲劳性能的由铝‑铜‑锂合金制成的产品
CN105814223B (zh) * 2013-12-13 2018-07-13 伊苏瓦尔肯联铝业 由铝-铜-锂合金制成的用于飞机地板的挤压制品
CN106170573B (zh) * 2013-12-13 2018-12-21 伊苏瓦尔肯联铝业 具有改善的疲劳性能的由铝-铜-锂合金制成的产品
CN110536972A (zh) * 2017-04-10 2019-12-03 伊苏瓦尔肯联铝业 铝-铜-锂合金产品
CN110546288A (zh) * 2017-04-10 2019-12-06 伊苏瓦尔肯联铝业 低密度铝-铜-锂合金产品
CN110536972B (zh) * 2017-04-10 2022-01-25 伊苏瓦尔肯联铝业 铝-铜-锂合金产品
US11667997B2 (en) 2017-04-10 2023-06-06 Constellium Issoire Low-density aluminum-copper-lithium alloy products
CN109182807A (zh) * 2018-09-20 2019-01-11 北京新立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高强度铝锂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S2457221T3 (es) 2014-04-25
EP2364378A1 (fr) 2011-09-14
CN102224267B (zh) 2013-09-25
FR2938553B1 (fr) 2010-12-31
US10190200B2 (en) 2019-01-29
CA2743353A1 (fr) 2010-05-20
CA2743353C (fr) 2017-04-11
US20190136356A1 (en) 2019-05-09
FR2938553A1 (fr) 2010-05-21
BRPI0921819A2 (pt) 2018-02-14
WO2010055225A1 (fr) 2010-05-20
DE09764268T1 (de) 2011-12-01
US20100126637A1 (en) 2010-05-27
BRPI0921819B1 (pt) 2022-05-17
US8366839B2 (en) 2013-02-05
EP2364378B1 (fr) 2014-01-08
US20130255839A1 (en) 2013-10-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24267B (zh) 铝-铜-锂合金制成的产品
CN104619873B (zh) 汽车构件用铝合金板
CN102459671B (zh) 具有改进的机械强度和韧性的铝-铜-锂合金
CN101903546B (zh) 用于航空应用的由铝-锂合金制成的轧制产品
CN101426945B (zh) 包括差异加工硬化的、用于航空工程的结构元件的制造方法
CN101580910B (zh) 尤其适用于航空航天应用的高损伤容限铝合金产品
CN103874775B (zh) Al-Cu-Li合金片材改进的变形方法
CN105324501B (zh) 由铝、铜和锂合金制备的机翼上蒙皮结构构件
US10836464B2 (en) Aluminum—copper—lithium alloy product for a lower wing skin element with improved properties
CN105543595B (zh) 高强度、高成形性、低成本铝-锂合金
CN103370432A (zh) 具有改善的抗压强度和韧性的铝铜锂合金
CN107217173A (zh) 具有高强高塑和良好断裂韧性的钛合金及其制备工艺
US20030207141A1 (en) Aircraft structure element made of an Al-Cu-Mg- alloy
CN102985573A (zh) 用于机翼下蒙皮元件的铝-铜-锂合金
EP2612938B1 (en) Heat exchanger aluminum alloy fin material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same
CN101896631A (zh) Al-Mg-Zn锻造合金产品及其制造方法
CN105102646B (zh) 用于制造飞机机身的铝‑铜‑锂合金板材
CN105102647B (zh) 用于制造飞机机身的铝‑铜‑锂合金板材
CN108220716A (zh) 一种具有优异冲压成形性能的Al-Mg-Si-Cu-Zr-Er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CN106715735A (zh) 镁‑锂‑铝合金制得的锻制品
CN106062226A (zh) 结构材料用铝合金板
CN108291281A (zh) 具有改善的机械强度和韧性的铝铜锂合金
DE112004001985T5 (de)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r hochschadenstoleranten Aluminiumlegierung
CN109161742A (zh) 一种掺杂Sc的7085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CN107686916A (zh) 一种汽车吸能盒加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of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France

Applicant after: Constellium France

Address before: Courbet V of France

Applicant before: Constellium France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French Isou Val

Patentee after: CONSTELLIUM FRANCE

Address before: France

Patentee before: Constellium Fr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