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15652B - 移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移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15652B
CN102215652B CN201010164309.6A CN201010164309A CN102215652B CN 102215652 B CN102215652 B CN 102215652B CN 201010164309 A CN201010164309 A CN 201010164309A CN 102215652 B CN102215652 B CN 10221565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device
rod
antenna
electric
poin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16430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15652A (zh
Inventor
邓佩玲
林良谚
陈弘伦
陈奕君
谢玉轩
彭新鉴
陈垂鸿
王敬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T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High Tech Compute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gh Tech Computer Corp filed Critical High Tech Computer Corp
Priority to CN20101016430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215652B/zh
Publication of CN1022156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156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156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1565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pport Of Aerials (AREA)
  • Transceivers (AREA)

Abstract

一种移动装置,包括一触控笔。触控笔适于插设在移动装置内,并包括一笔杆以及一天线。笔杆包括一杆体、一绝缘件与一导电件。绝缘件用以阻隔杆体与导电件之间的电性连接。天线配置在笔杆的内部,并可伸缩地延展至笔杆的外部。其中,当触控笔插设至移动装置内时,天线可延展至笔杆外部且与导电件电性连接,以馈入一射频信号至移动装置内。

Description

移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移动装置,且特别是关于一种具有触控笔的移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社会大众的通信方式,逐渐改变为无线通信,而且无线通信装置也越来越趋于多样化,例如PDA移动电话、智能型移动电话、卫星导航装置或个人数字助理等等。各项具有无线传输功能的电子装置也都朝着轻薄短小的设计理念发展,以达到更适合日常生活所使用的电子产品。
一般而言,具有通信或无线传输功能的电子装置通常会配置有天线以收发射频信号。此外,电子装置可利用具有触控面板(touch panel)功能的液晶屏幕,同时作为输入界面以及显示界面。液晶屏幕的触控面板功能,可搭配触控笔(stylus)触碰点选液晶屏幕上所显示的功能项目(例如使用者界面),以执行个人数字助理的各项内建功能。亦即,使用者不但可以直接在触控面板上点选按键,甚至文字的输入也是直接在触控面板上书写。
基于上述,随着电子装置的功能越来越多样化,多种相对应的构件(例如天线及触控笔)必须同时配置在其上,以利各种功能的使用。以天线而言,为了达到足够的收发效果,无论是配置在电子装置内部或外部的天线,均会占据一定的空间或面积。以触控笔而言,为了让使用者能够方便握取,其体积亦不可能太小。然而,电子装置本身的体积与容纳空间有限,过多的构件会造成其配置上的困难,且会对其结构或外形的设计有所限制。
虽然将触控笔与天线整合为一的技术可以解决上述的问题,但是目前手持式移动装置多趋向应用金属框(metal frame)的状况下。当搭配金属框以及此整合式触控笔时,受到金属框与触控笔金属材质的破坏性谐振频率的干扰,移动装置的射频信号收发能力会严重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移动装置,利用绝缘件阻隔触控笔的杆体与天线之间的电性连接,且利用触控笔的杆体连接至系统接地面,可有效降低杆体对天线的破坏性谐振频率的影响,进而改善天线收发射频信号的品质。
本发明提出一种移动装置,包括一触控笔。触控笔适于插设在移动装置内,且触控笔包括一笔杆以及一天线。笔杆包括一杆体、一绝缘件与一导电件。绝缘件用以阻隔杆体与导电件之间的电性连接。天线配置在笔杆的内部,并可伸缩地延展至笔杆的外部。其中,当触控笔插设至移动装置内时,天线可延展至笔杆外部且与导电件电性连接,以馈入一射频信号至移动装置内。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移动装置还包括一基板、一无线收发器以及一第一连接件。基板相对于上述的金属框,而无线收发器设置在基板上。第一连接件设置在基板上,并电性连接无线收发器。其中,当触控笔插设至移动装置内时,第一连接件用以顶住导电件,以致使天线通过导电件与第一连接件将射频信号传送至无线收发器。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杆体的材质为导电材料,且上述的移动装置还包括一系统接地面以及一第二连接件。系统接地面设置在基板上。第二连接件设置在基板上,并电性连接系统接地面。其中,当触控笔插设至移动装置内时,第二连接件用以顶住杆体的端部,以致使杆体电性连接至系统接地面。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绝缘件的两侧各自具有一第一嵌合部,上述的杆体与导电件各自具有一第二嵌合部,且第一嵌合部适于与第二嵌合部相互嵌合,以致使绝缘件固定在杆体与导电件之间。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杆体连接绝缘件,且上述的导电件部分或是全部埋设在绝缘件中。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金属框配置在移动装置上,当触控笔插设在移动装置的内部时,触控笔完全被金属框所包覆,且金属框相对于该基板,并电性连接至系统接地面。
基于上述,本发明利用绝缘件阻隔触控笔的杆体与天线之间的电性连接,来降低天线受到杆体的破坏性谐振频率的影响。另外,本发明将触控笔的杆体的一端部连接至系统接地面,以进一步减少天线受到杆体的破坏性谐振频率的影响。因此,与传统技术相较之下,本发明的移动装置同时具有整合式触控笔的精简体积的优点,并且具有改善射频信号的接收品质。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触控笔未插设在移动装置内的示意图。
图1B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触控笔插设在移动装置内的示意图。
图1C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触控笔插设在移动装置内的另一示意图。
图2A为杆体与天线连接时天线的驻波比图。
图2B为杆体与天线绝缘时天线的驻波比图。
图3A为触控笔的杆体接地时天线的驻波比图。
图3B为触控笔的杆体未接地时天线的驻波比图。
图4A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触控笔的结构示意图。
图4B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触控笔的外观结构图。
图5A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笔杆的局部剖面图。
图5B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笔杆的局部剖面图。
图6A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触控笔的结构透视图。
图6B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触控笔的结构透视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移动装置
11:触控笔
12:金属框
110:笔杆
111:杆体
112:绝缘件
113:导电件
120:天线
121:转轴
122:伸缩结构
130:基板
140:无线收发器
150:第一连接件
160:系统接地面
170:第二连接件
510、510’:第一嵌合部
520、520’:第二嵌合部
具体实施方式
图1A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触控笔未插设在移动装置内的示意图,且图1B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触控笔插设在移动装置内的示意图。参照图1A与图1B,移动装置10包括一触控笔11与一金属框12。如图1B所示,金属框12配置在移动装置10的壳体(未示出)上,当触控笔11适于插设在移动装置10内,且当触控笔11插设在移动装置10的内部时,触控笔11完全被金属框12所包覆。此外,触控笔11包括一笔杆110与一天线120。更进一步来看,笔杆110包括一杆体111、一绝缘件112与一导电件113。绝缘件112用以阻隔杆体111与导电件113之间的电性连接。
天线120配置在笔杆110的内部,且天线120可抽拉伸缩地延展到笔杆110的外部。值得一提的是,延展至笔杆110外部的天线120电性连接到导电件113,且知绝缘件112阻隔了杆体111与导电件113之间的电性连接,因此绝缘件112可进一步阻隔杆体111与天线120之间的电性连接。在实际应用上,图1C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触控笔插设在移动装置内的另一示意图,如图1C所示,当触控笔11插设在移动装置10内部时,天线120可抽拉伸缩地延展到笔杆110的外部,以借此接收或是发射一射频信号。此外,当触控笔11插设在移动装置10的内部时,延展至笔杆110外部的天线120可通过导电件113馈入射频信号至移动装置10内。
值得一提的是,天线120所收发的射频信号可例如为:数字视频地面广播(Digital Video Broadcasting-Terrestrial,DVB-T)、数字视频广播(Digital VideoBroadcasting-Handheld,DVB-H)、整合服务数字地面广播(Integrated ServicesDigital Broadcasting-Terrestrial,ISDB-T)或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ChineseMobile Multimedia Broadcasting,CMMB)的信号,以使移动装置10具有收看数字视频与收听数字广播的功能。此外,天线120的操作频段可为470MHz至860MHz,以符合上述的收发射频信号的需求。
请继续参照图1A与图1B,移动装置10还包括一基板130、一无线收发器140、一第一连接件150、一系统接地面160与一第二连接件170。基板130相对于金属框12,且无线收发器140、第一连接件150、第二连接件170与系统接地面160设置在基板12上。此外,金属框12亦电性连接至系统接地面160,且第一连接件150电性连接至无线收发器140。参照图1B,当触控笔11插设在移动装置10内部时,导电件113与第一连接件150在一垂直投影面上至少有部分重叠。另外,第一连接件150用以顶住导电件113,并电性连接导电件113与无线收发器140。借此,天线120将可通过导电件113与第一连接件150将射频信号传送至无线收发器140。举例说明,上述的第一连接件150可以由一金属弹片或顶针所构成。
在本实施例中,杆体111的材质为导电材料。第二连接件170电性连接至系统接地面160。此外,在实体配置上,当触控笔11插设至移动装置10内部时,杆体111的端部与第二连接件170在垂直投影面上至少有部分重叠。另外,第二连接件170用以顶住杆体111的端部。借此,杆体111的端部将可通过第二连接件170电性连接至系统接地面160。举例说明,上述的第二连接件170可以由一金属弹片或顶针所构成。
图2A为杆体与天线连接时天线的驻波比图,且图2B为杆体与天线绝缘时天线的驻波比图。借由比较图2A与图2B可以得知,当触控笔11具有绝缘件112以隔绝杆体111与天线120,且金属框12电性连接至系统接地面160时,其天线120的频宽受到杆体111的破坏性谐振频率的干扰相对降低很多,以致于天线120的整体射频信号接收效果较佳。如此一来,移动装置同时保有整合式触控笔(即触控笔11)的精简体积的优点,以及改善的射频信号接收品质。
除了利用绝缘件112阻隔杆体111与天线120之外,杆体111还可以通过第二连接件170连接至系统接地面160,以进一步减少杆体111对天线120的破坏性谐振频率的影响。图3A为触控笔的杆体接地时天线的驻波比图,图3B为触控笔的杆体未接地时天线130的驻波比图。借由比较图3A与图3B可以得知,当触控笔11的杆体111接地,且金属框12电性连接至系统接地面160时,天线120的频宽受到杆体111的破坏性谐振频率的干扰相对减少很多,以致于天线120整体射频信号接收效果较佳。
在介绍完移动装置10的各组成元件的相对关系与连接关系之后,以下将以图4A与图4B来进一步来介绍触控笔11的细部结构。
图4A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触控笔的结构示意图,且图4B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触控笔的外观结构图。参照图4A,天线120包括一转轴121与一伸缩结构122。天线120可以借由伸缩机构122进行伸展及收缩的动作,且天线120还可以借由伸缩机构122的伸展动作,以延展至笔杆110的外部。如此一来,可以增强天线120的射频信号的接收增益程度。当天线120延展至笔杆110的外部时,天线120还可以进一步通过转轴120而相对于笔杆110弯折,使得使用者调整天线120的角度,以获得较佳的射频信号接收效果。参照图4B,天线120的伸缩机构122至少具有三节以上的伸缩结构。在此值得一提的是,本发明并非限定于上述,且在其他示范实施例中,依据射频信号接收品质的实际要求,伸缩机构122还可以为四节或五节等等的伸缩结构。
在介绍完天线120的细部结构之后,以下将以图5A与图5B来进一步介绍杆体111、绝缘件112与导电件113之间的细部连接结构。
图5A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笔杆的局部剖面图。参照图5A,在本实施例中,绝缘件112的两侧各自具有一第一嵌合部510,而杆体111与导电件113各自具有一第二嵌合部520。杆体111与导电件113各自的第二嵌合部520分别对应到绝缘件112的两侧的第一嵌合部510。更进一步来看,在本实施例中,绝缘件112的两侧的第一嵌合部510为一凹槽。另一方面,杆体111与导电件113的第二嵌合部520分别为一凸块。如此一来,第一嵌合部510适于与所对应的邻近第二嵌合部520相互嵌合,使得绝缘件112固定在杆体111与导电件113之间。
图5B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笔杆的局部剖面图。参照图5B,在本实施例中,类似于图5A,绝缘件112的两侧各自具有一第一嵌合部510’,而杆体111与导电件113各自具有一第二嵌合部520’。杆体111与导电件113各自的第二嵌合部520’分别对应到绝缘件112的两侧的第一嵌合部510’。更进一步来看,在本实施例中,绝缘件112的两侧的第一嵌合部510’为一凸块。另一方面,杆体111与导电件113的第二嵌合部520’分别为一凹槽。如此一来,第一嵌合部510’适于与所对应的邻近第二嵌合部520’相互嵌合,使得绝缘件112固定在杆体111与导电件113之间。
图6A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触控笔的结构透视图。参照图6A,在本实施例中,导电件113可同时覆盖天线120与绝缘件112。更进一步来看,杆体111连接至绝缘件112,且导电件113部分埋设在绝缘件112中。如此一来,导电件113电性连接天线120,使得天线120可通过导电件113将射频信号传送至无线收发器140内。同时,绝缘件112仍阻隔导电件113与杆体111的电性连接,以降低杆体111对天线120的破坏性谐振频率的影响。
图6B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触控笔的结构透视图。参照图6B,在本实施例中,导电件113全部埋设在绝缘件112中。然而,导电件113仍连接至天线120,使得天线120可以通过导电件113将射频信号传送至无线收发器140内。同时,绝缘件112仍阻隔导电件113与杆体111的连接,以降低杆体111对天线120的破坏性谐振频率的影响。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触控笔利用绝缘件阻隔杆体与天线之间的电性连接,且金属框亦电性连接至系统接地面。借此,天线受到杆体及金属框的破坏性谐振频率的影响将可被降低。另外,本发明将触控笔的杆体的一端部连接至系统接地面,以进一步减少天线受到杆体的破坏性谐振频率的影响。如此一来,移动装置将同时具有整合式触控笔的精简体积的优点,以及改善了射频信号的接收品质。
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例公开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为准。

Claims (11)

1.一种移动装置,包括:
一触控笔,适于插设在该移动装置内,并包括:
一笔杆,包括一杆体、一绝缘件与一导电件,其中该绝缘件用以阻隔该杆体与该导电件之间的电性连接;以及
一天线,配置在该笔杆的内部,并可伸缩地延展至该笔杆的外部,其中当该触控笔插设至该移动装置内时,该天线可延展至该笔杆外部且与该导电件电性连接,以馈入一射频信号至该移动装置内
一基板;
一系统接地面,设置在该基板上;以及
一第二连接件,设置在该基板上,并电性连接该系统接地面,其中,当该触控笔插设至该移动装置内时,该第二连接件用以顶住该杆体的端部,以致使该杆体电性连接至该系统接地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装置,还包括:
一第一连接件,设置在该基板上,并电性连接一无线收发器,其中,当该触控笔插设至该移动装置内时,该第一连接件用以顶住该导电件,以致使该天线通过该导电件与该第一连接件将该射频信号传送至该无线收发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装置,其中该第一连接件与该第二连接件分别由一金属弹片或顶针所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装置,其中该杆体的材质为非导电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装置,其中该杆体的材质为导电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装置,其中该天线包括一伸缩结构与一转轴,该天线借由该伸缩机构进行伸展及收缩的动作,且延展至该笔杆外部的该天线通过该转轴而相对于该笔杆弯折。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装置,其中该绝缘件的两侧各自具有一第一嵌合部,该杆体与该导电件各自具有一第二嵌合部,且该第一嵌合部适于与该第二嵌合部相互嵌合,以致使该绝缘件固定在该杆体与该导电件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装置,其中该第一嵌合部为一凹槽,且该第二嵌合部为一凸块。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装置,其中该第一嵌合部为一凸块,且该第二嵌合部为一凹槽。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装置,其中该杆体连接该绝缘件,且该导电件部分或是全部埋设在该绝缘件中。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装置,其中该移动装置还包括:
一金属框,配置在该移动装置上,当该触控笔插设在该移动装置的内部时,该触控笔完全被该金属框所包覆,且该金属框相对于该基板,并电性连接至该系统接地面。
CN201010164309.6A 2010-04-09 2010-04-09 移动装置 Active CN10221565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64309.6A CN102215652B (zh) 2010-04-09 2010-04-09 移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64309.6A CN102215652B (zh) 2010-04-09 2010-04-09 移动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15652A CN102215652A (zh) 2011-10-12
CN102215652B true CN102215652B (zh) 2014-05-07

Family

ID=447467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64309.6A Active CN102215652B (zh) 2010-04-09 2010-04-09 移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215652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847282B2 (en) 2020-05-19 2023-12-1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comprising pen input device and configured to reduce deterioration in antenna due to pen input device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312600B2 (en) * 2012-03-06 2016-04-12 Asustek Computer Inc. Stylus and antenna thereof
CN106329063A (zh) * 2016-08-24 2017-01-11 芜湖辉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签字笔手机天线
CN110750136B (zh) * 2019-09-29 2021-05-18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信息处理方法和存储介质
CN112952346A (zh) * 2021-01-28 2021-06-1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22080A (zh) * 2007-01-09 2008-07-16 耀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数字电视或手机用的伸缩天线结构
CN201130359Y (zh) * 2007-12-11 2008-10-08 盛腾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具天线的触控笔结构
CN101364811A (zh) * 2007-08-10 2009-02-11 集嘉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便携式无线通信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4090664A2 (en) * 2003-04-01 2004-10-21 Wildseed Ltd. A combined mobile communication plus pointing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22080A (zh) * 2007-01-09 2008-07-16 耀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数字电视或手机用的伸缩天线结构
CN101364811A (zh) * 2007-08-10 2009-02-11 集嘉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便携式无线通信装置
CN201130359Y (zh) * 2007-12-11 2008-10-08 盛腾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具天线的触控笔结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847282B2 (en) 2020-05-19 2023-12-1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comprising pen input device and configured to reduce deterioration in antenna due to pen input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15652A (zh) 2011-10-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15652B (zh) 移动装置
US11075449B2 (e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antenna mechanism
CN102820517B (zh) 移动终端
CN208738425U (zh) 天线组件及电子设备
US20090073056A1 (en) Stylus arranged with antenna and portabl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having the same
WO2020019835A1 (zh) 天线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06785353B (zh) 终端的导电盖体组件及终端
JP5649910B2 (ja) 携帯通信端末
CN102479995A (zh) 天线结构及触控显示面板
US10826171B2 (en) Conductive cover assembly of terminal and terminal
CN201698380U (zh) 带有收音机内置天线的触摸屏及电子装置
CN204441445U (zh) 移动显示终端
CN201191903Y (zh) 一种终端装置
US9484618B2 (en) Antenna configuration for electronic devices
CN109921189A (zh) 电子设备
CN109786936A (zh) 电子设备的外壳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02202120B (zh) 多天线移动终端
CN103330361B (zh) 电子设备保护套和电子设备
TWI445245B (zh) 行動裝置
CN102331871B (zh) 带有收音机内置天线的触摸屏及其制造工艺及电子装置
CN101364811B (zh) 便携式无线通信装置
CN201541281U (zh) 电子装置
KR101125891B1 (ko) 안테나 기능을 구비한 터치 입력펜을 갖는 휴대 단말기
CN109638453B (zh) 天线组件及电子设备
CN201222532Y (zh) 数码电视接收器的接收天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