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20517B - 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20517B
CN102820517B CN201210110000.8A CN201210110000A CN102820517B CN 102820517 B CN102820517 B CN 102820517B CN 201210110000 A CN201210110000 A CN 201210110000A CN 102820517 B CN102820517 B CN 10282051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uctive member
mobile terminal
coupling part
frequency band
grou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11000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820517A (zh
Inventor
金昌一
柳昇佑
尹汝慜
李炅鹤
金南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28205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205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8205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2051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H01Q1/24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H01Q1/24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 H01Q1/241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 H01Q1/24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held use
    • H01Q1/243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held use with built-in antenna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36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 H01Q1/38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formed by a conductive layer on an insulating suppor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21/00Antenna arrays or systems
    • H01Q21/30Combinations of separate antenna units operating in different wavebands and connected to a common feeder system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5/00Arrangements for simultaneous operation of antennas on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bands, e.g. dual-band or multi-band arrangements
    • H01Q5/30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operation on different wavebands
    • H01Q5/307Individual or coupled radiating elements, each element being fed in an unspecified way
    • H01Q5/342Individual or coupled radiating elements, each element being fed in an unspecified way for different propagation modes
    • H01Q5/357Individual or coupled radiating elements, each element being fed in an unspecified way for different propagation modes using a single feed poin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5/00Arrangements for simultaneous operation of antennas on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bands, e.g. dual-band or multi-band arrangements
    • H01Q5/30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operation on different wavebands
    • H01Q5/307Individual or coupled radiating elements, each element being fed in an unspecified way
    • H01Q5/342Individual or coupled radiating elements, each element being fed in an unspecified way for different propagation modes
    • H01Q5/357Individual or coupled radiating elements, each element being fed in an unspecified way for different propagation modes using a single feed point
    • H01Q5/364Creating multiple current path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7/00Loop antennas with a substantially uniform current distribution around the loop and having a directional radiation pattern in a plane perpendicular to the plane of the loop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9/00Electrically-short antennas having dimensions not more than twice the operating wavelength and consisting of conductiv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s
    • H01Q9/04Resonant antenna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upport Of Aerials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移动终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移动终端可包括:具有地的终端主体;以及多个导电构件,这些导电构件嵌入在所述终端主体中,在至少一个点弯曲,在第一方向上延伸,在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彼此分离,并且具有被连接以形成回路的一组端部,其中,所述这些导电构件当中的第一导电构件和第二导电构件彼此分离并且彼此相邻地布置,以在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导电构件和第二导电构件之间发生耦合的同时发射和接收无线电信号,该第一导电构件电连接到所述地以对该第一导电构件进行馈送,并且该第二导电构件电连接到所述地,以使该第二导电构件接地。

Description

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发射和接收无线电信号的天线部分的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通常,根据可移动状态,终端可分类为移动(便携)终端和固定终端。根据用户的携带方式,移动终端还可分类为手持终端和车载终端。
随着终端的功能更为多样化,终端可支持更复杂的功能,诸如拍摄图像或视频、再现音乐或视频文件、玩游戏、接收广播信号等。通过全面和集中地实现此类功能,移动终端可以多媒体播放器或装置的形式来实现。
已作出各种尝试,以借助于硬件或软件在这样的多媒体装置中来实现复杂的功能。例如,在便携式终端中提供了用户界面环境以使用户能够在可用功能中容易并方便地搜索或选择所期望的功能。
同样,随着移动终端被视为设计成有时尚效果的个人物品,需要不同的设计形式。设计形式可包括使移动终端易使用的结构改变和改进。天线可视为这些结构的改变和改进之一。
发明内容
因此,详细说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具有天线装置的移动终端,该天线装置在较小的空间内提供了以低频带和高频带发射和接收多个无线电信号的增强性能。
为了实现这些和其它的优点并依照本说明书的目的,如在此体现并广泛描述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包括:具有地(ground)的终端主体;以及多个导电构件,这些导电构件嵌入在终端主体中,在至少一个点处弯曲,在第一方向上延伸,在与第一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彼此分离,并且具有被连接以形成回路的一组端部,其中,这些导电构件当中的第一导电构件(其电连接到地以对该第一导电构件进行馈送)和第二导电构件(其电连接到地以使该第二导电构件接地)彼此分离并且彼此相邻地布置,以在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导电构件与第二导电构件之间发生耦合的同时发射和接收无线电信号。
导电构件当中的第三导电构件和第四导电构件可与该第一导电构件和该第二导电构件分离。
为了形成该回路,第三导电构件的一个端部可连接到第一导电构件而另一端部连接到第四导电构件,并且第四导电构件的一个端部可以不连接到第三导电构件,但连接到第二导电构件。
经由第三导电构件和第四导电构件从第一导电构件的要被馈送的一个端部到要被接地的第二导电构件的路径可具有预定的长度,以发射和接收对应于长期演进(LTE)的第一频带。
第一导电构件和第二导电构件可在第一方向上相互平行地延伸预定长度并且彼此耦合,以在终端主体的有限空间内形成对应于第一频带的物理长度。
为了形成该物理长度,电连接地和第一导电构件以对第一导电构件进行馈送的馈送连接部分以及电连接地和第一导电构件以使第二导电构件接地的地连接部分可被布置为与第一导电构件和第二导电构件的相应端部相邻,而远离第一导电构件和第二导电构件的中心区域。
该第三导电构件可形成为平面小片(patch)。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包括:具有地的终端主体;以及多个导电构件,这些导电构件嵌入在终端主体中,并在第一方向上延伸,并且在与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上彼此分离,以发射和接收无线电信号,其中,这些导电构件具有布置在第二导电构件与第三导电构件之间的第一导电构件,该第一导电构件的一个端部连接到地,第一导电构件和第二导电构件以第一间隔彼此分离,以实现电容耦合,并且第一导电构件和第三导电构件以第二间隔彼此分离,以实现电感耦合。
结果,在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天线装置中,该多个导电构件相互平行地延伸以实现它们之间的耦合,由此减少在共模(commonmode)和差模(differentmode)下的谐振频率,以使得可通过较短的谐振长度来实现LTE频带中的期望的低频带性能,尤其是更为增强的天线性能。
本申请的可应用性的进一步范围将从下文给出的详细描述中变得更为明显。然而,应当理解的是,因为从详细的描述中在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的各种改变和修改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变得很明显,所以虽然详细的描述和具体的示例指明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其仅由例示的方式给出。
附图说明
所包括的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以及合并到并且形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例示了示例性的实施方式并且连同描述用于阐明本发明的原理。
在附图中:
图1是例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移动终端的正视图的正视立体图;
图2是例示图1的移动终端的后视立体图;
图3是图1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例示图2的移动终端的移除了后壳体的后视立体图;
图5是沿图4的线IV-IV获得的移动终端的概念上的截面图;
图6是例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天线装置的概念图;
图7是例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中心频率的曲线图;
图8A至图8D是例示与图7的中心频率相对应的电流分布的概念图;
图9是例示根据本发明的修改例的天线装置的概念图;以及
图10是例示图4的移动终端的电压驻波比(VSWR)的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更为详细地阐明根据本公开的移动终端。附加到移动终端的组件的诸如“模块”和“单元或部分”的后缀是用于对本公开的详细描述的便利。因此,这些后缀不具有彼此不同的含义。对于与前述实施方式的组件相同的那些组件将给出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将省略对其的说明。本公开的单数表示可包括多数的概念,除非有特殊不同的定义。
根据本公开的移动终端可包括便携式电话、智能电话、笔记本电脑、数字广播终端、个人数字助理(PDA)、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PMP)、导航系统等,以及诸如数字TV、台式计算机等的固定终端。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移动终端100的正视立体图。
移动终端100可以是由一个主体组成的直板式移动终端。然而,本公开并不限于此。也就是说,本公开可应于不同的结构,例如至少两个主体相互连接以进行相对运动的滑动式、折叠式、摆动式、旋转式等。
形成主体的外观的壳体(壳、外壳、盖子等)可包括前壳体101和后壳体102。由前壳体101和后壳体102形成的空间中可容纳各种组件。至少一个中间壳体可进一步设置于前壳体101与后壳体102之间。
这些壳体可由注塑成型的合成树脂形成,或者可使用诸如不锈钢(STS)或钛(Ti)的金属材料形成。
可将显示单元151、音频输出单元152、摄像机121、用户输入单元131和132、麦克风122、接口单元170等设置在前壳体101。
显示单元151占用了前壳体101的主表面的大部分。音频输出单元152和摄像机121被布置在与显示单元151的一个端部相邻的区域,并且用户输入单元131和麦克风122被布置在与显示单元151的另一端部相邻的区域。用户输入单元132、接口单元170等可被布置在后壳体102的侧面上。
显示单元151可显示在移动终端100中处理的信息。例如,当移动终端100处于电话呼叫模式时,显示单元151可显示与呼叫或其它通信(例如,文本消息传送、多媒体文件下载等)相关的用户界面(UI)或图形用户界面(GUI)。当移动终端100处于视频呼叫模式或图像拍摄模式时,显示单元151可显示所拍摄的图像和/或所接收的图像、显示视频或图像和与其相关的功能的UI或GUI等。
显示单元151可包括液晶显示器(LCD)、薄膜晶体管LCD(TFT-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器、柔性显示器、三维(3D)显示器等中的至少一种。
这些显示器的一些可被配置成透明的,以使得透过其可看到外部,这可被称为透明显示器。透明显示器的代表性示例可包括透明有机发光二极管(TOLED)等。显示单元151的背面部分还可被实现为光学透明。在这种配置下,用户可透过由主体的显示单元151占有的区域来查看位于该主体的背侧的对象。
根据移动终端100的配置方面,可在数量上以两个或更多个来实现显示单元151。例如,多个显示器可整体地或独立地布置在一个表面上,或可布置在不同表面上。
这里,如果显示单元151和触敏传感器(称为触摸传感器)之间具有层状结构,那么该结构可被称为触摸屏。显示单元151可用作输入装置而不是输出装置。触摸屏可实现为触摸膜、触摸片、触摸板等。
接口单元170通常可实现为将移动终端与外部装置进行接口连接。接口单元170可允许来自外部装置的数据接收、到移动终端100中的各个组件的电力传送、或从移动终端100到外部装置的数据传输。接口单元170可包括例如有线/无线的耳机端口、外部充电器端口、有线/无线的数据端口、卡槽(例如,存储卡、SIM/UIM卡等)等。
触摸传感器可被配置为将施加在显示单元151的特定部分的压力的改变、或从显示单元151的特定部分产生的电容的改变转换为电输入信号。此外,触摸屏可被配置为不仅感测触摸位置和触摸区域,而且还感测触摸压力。
当触摸传感器感测到触摸输入时,对应的信号被发送到触摸控制器(未示出)。该触摸控制器处理所接收的信号,并且随后将对应的数据发送到控制器180。因此,控制器180可感测显示单元151的哪个区域已被触摸。
操纵用户输入单元来接收用于控制移动终端100的操作的命令,并且用户输入单元可包括多个操纵单元131和132。操纵单元131和132可称为操纵部分,并且可包括能以用户的触觉方式来操纵的任何类型的操纵单元。
可不同地设置通过操纵单元131和132输入的命令。例如,第一操纵单元131被配置为输入如START、END、SCROLL等的命令,而第二操纵单元132被配置为输入用于控制从音频输出单元152所输出的声音水平的命令、或者用于将显示单元151的当前模式转换为触摸识别模式的命令。
图2是图1的移动终端100的后视立体图。
参见图2,摄像机121’可额外地设置在后壳体102上。摄像机121’面向与摄像机121所面向的方向相反的方向,并且可具有与摄像机121的像素不同的像素。
例如,摄像机121可用相对较低的像素(较低分辨率)来操作。因此,当用户可在视频呼叫等期间拍摄他的面部并将其发射到另一方时,摄像机121可以是有用的。另一方面,摄像机121’可用相对较高的像素(较高分辨率)来操作,以使得其对于用户获得较高质量以备后用的图片来说可以是有用的。可在终端主体安装摄像机121和121’以便旋转或弹出。
可与摄像机121’相邻地额外地设置闪光灯和反射镜124。当使用摄像机121’拍摄图片时,该闪光灯与摄像机121’相结合来操作。反射镜124可与摄像机121’协作以允许用户在自拍模式下拍摄他或她自己。
可在终端主体的背面上额外地布置音频输出单元。该音频输出单元可与设置在终端主体的正面上的音频输出单元152协作,以实现立体声功能。此外,该音频输出单元可被配置成作为扬声器进行操作。
可在终端主体的侧面上设置广播信号接收天线(未示出)以及用于呼叫的天线。组成广播接收模块的一部分的广播信号接收天线可被配置为缩进到终端主体中。
用于向移动终端100供电的供电单元安装在终端主体上。该供电单元可安装在终端主体中,或可被配置为可从终端主体的外部拆卸。该供电单元可安装在电池盖190中。
用于检测触摸的触摸板(未示出)可额外地安装在后壳体102上。该触摸板如同显示单元151一样也可被配置为透光的。当显示单元151被配置为从两个表面输出视觉信息时,该视觉信息甚至可透过触摸板来识别。从显示单元151的两个表面输出的视觉信息可通过触摸板来控制。显示器可额外地安装到该触摸板上,并且可在后壳体102处布置触摸屏。
该触摸板与前壳体101的显示单元151相互作用。该触摸板可平行地布置于显示单元151的背侧。该触摸屏具有等于或小于显示单元151的尺寸。
用于向移动终端100供电的供电单元150安装到终端主体上。供电单元150可安装在终端主体中,或可被配置为可从终端主体的外部拆卸。
图3是图1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图2的移动终端的移除了后壳体的后视立体图。图5是沿线IV-IV获得的移动终端的概念上的截面图。
如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移动终端100具有天线装置180,该天线装置180的至少一部分限定了回路。显示模块153安装在第一壳体101的一个表面上,同时设置电路板160以覆盖显示模块153。
不同类型的电子组件安装在电路板160的一个表面上,并且可将防护(shield)构件(未示出)安装在电路板160的上述表面上以保护这些电子组件。该防护构件可电连接到电路板160上以延伸电路板160的线。
电路板160可配置为控制器的一个示例,以操作移动终端100的不同功能。这里,电路板160可包括多个电路板160,其可组合来执行控制器的功能。另外,电路板160电连接到天线装置180并且处理由天线装置180发射和接收的无线电信号(或电磁波)。为了处理无线电信号,多个收发器电路可形成或安装在电路板160上。
收发器电路161和162可由至少一个集成电路和相关的电组件来形成。在一个示例中,收发器电路可包括发射器集成电路、接收器集成电路、开关电路以及放大器。
收发器电路161和162可通过同时向由多个导电构件182组成的辐射体(radiator)进行馈送来同时进行操作。例如,当一个收发器电路正执行发射时,另一个可执行接收,或者其两者可执行发射或接收。
如图3和图4所示,作为供电单元的一个示例,电池191被设置在移动终端100内。在由金属形成的产生安装空间的安装构件中容纳电池191。该安装构件可电连接到电路板160,以由此延伸电路板160的地。此外,安装构件、防护构件、以及电路板160的接地层可电连接以形成该移动终端的地。
然后,天线装置180的一部分可通过热熔合或加压连接到终端主体的壳体或电池盖或者载体(carrier)181(这意味着将成为辐射体的导电金属板被压装在由具有适当形状的塑料形成的载体181上)。另选地,天线装置180可印刷或形成为膜类型,然后它可附接到其一个表面上。图4和图5例示导电导体被印刷到接合在中间壳体103的载体181上。这样,载体181被布置为与终端主体的一个端部相邻。更具体地,载体181被设置在电池191的相反侧上,并且扬声器可设置在载体181与电池191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天线装置180可包括多个天线装置,该天线装置180可布置为与终端主体的上端部或下端部相邻。另选地,这些天线装置可设置为与终端主体的侧面相邻。
当天线装置180包括多个天线装置时,天线装置180可以是以下天线中的一种:与PCS(个人通信系统)、AWS(高级无线服务)、DCN(数字通信网络)和LTE(长期演进)中的至少一个相对应的被形成用于发射和接收的无线电信号的天线;在FM无线电频段或者用于蓝牙或WI-FI的频带操作的广播信号接收天线;蓝牙天线;卫星信号接收天线;以及无线互联网的数据接收天线。
在这些天线中,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天线装置180可用作为与PCS(个人通信系统)、AWS(高级无线服务)、DCN(数字通信网络)和LTE(长期演进)中的至少一个相对应的被形成以发射和接收无线电信号的天线。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天线装置180是智能天线系统,以实现例如MIMO(多输入多输出)技术。天线装置180可被视为一种“混合天线”,其中它们负责不同的频段并且同时具有不同的形式。
如图4和图5所示,天线装置180可布置为与终端主体的上端部或下端部相邻,并且诸如扬声器或电动机的电组件可布置在天线与电池191之间。考虑到电组件的发射效率,天线装置180可与这些电组件分离。然而,因为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天线装置180具有更为增强的天线特性,所以天线装置180可布置为覆盖显示模块153的至少一部分。
图6是例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天线装置180的概念视图。
如图6所示,天线装置180包括多个导电构件182。该多个导电构件182在第一方向上延伸并且被彼此间隔开地设置。该多个导电构件182的一组端部彼此连接以形成回路。多个导电构件182可由至少彼此平行延伸的第一导电构件211和第二导电构件212形成。第一导电构件211可电连接到地,以向第一导电构件211进行馈送,而第二导电构件212可电连接到地,以使第二导电构件212接地。
第一导电构件211和第二导电构件212分别在连接到馈送连接部分215和地连接部分216的部分处弯曲,并且随后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同时在预定间隔内彼此相邻地布置以实现它们之间的耦合。该预定距离可以小于与特定频率相对应的波长的十分之一,以使得可在第一导电构件211与第二导电构件212之间产生电容耦合。为了增加第一导电构件211和第二导电构件212在第一方向上彼此平行地延伸的长度,连接到第一导电构件211以向第一导电构件211进行馈送的馈送连接部分215和连接到第二导电构件212以使第二导电构件212接地的地连接部分216可分别形成在第一导电构件211和第二导电构件212的远离第一导电构件211和第二导电构件212的中心的相应端部。
结果,第一导电构件211和第二导电构件212之间的电容耦合增加,并且因此可用较短的路径来形成谐振长度,由此使得天线更小。
为了确保足够的谐振长度,可增加第三导电构件213和第四导电构件214。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形成回路,第三导电构件213的一个端部连接到第一导电构件211上,而其另一个端部连接到第四导电构件214。第四导电构件214的未连接到第三导电构件213的一个端部连接到第二导电构件212,由此形成回路。
第三导电构件213被布置为与第一导电构件211相邻,以使得在第一导电构件211与第三导电构件213之间可产生电感耦合。当在第一导电构件211与第三导电构件213之间产生电感耦合时,第一导电构件211和第三导电构件213可具有平面小片的设计,以使得第一导电构件211和第三导电构件213的至少一部分可操作为PIFA(平面倒F天线)。
第一导电构件211和第二导电构件212可形成在第一平面中,并且第三导电构件213和第四导电构件214中的至少一个可形成在与第一平面交叉的第二平面中。另选地,第一、第二和第三导电构件211、212和213可形成在第一平面中,而第四导电构件可形成在第二平面中。第一平面可以是终端主体的顶面和底面中的任何一个,而第二平面可以是终端主体的侧面中的任何一个。以此方式,移动终端可更为缩小。天线装置180可按上述的方式来配置。这里,在天线装置180中,载体181和这些导电构件具有2200mm3或更小的体积。
另外,为了天线装置180可在高频带中以多谐振模式来操作,可进一步包括从馈送连接部分215与第一导电构件211之间的中途延伸的第五导电构件。
第一导电构件211可通过地连接部分216接地连接到具有地的电路板160。地连接部分216接地连接到第一导电构件211并且是电短路的,由此使能天线谐振频率并实现阻抗匹配。在馈送连接部分215与地连接部分216之间的距离可被控制用于阻抗匹配。在一个示例中,馈送连接部分215与地连接部分216之间的距离越小,则带宽越小,而馈送连接部分215与地连接部分216之间的距离越大,则增加越多的阻抗。
地连接部分216将电气地电连接到第一导电构件211的一个端部,以使第一导电构件211接地。该电气地可以是电路板160的地。
这里,地连接部分216可具有不同长度的两个路径以及对应于各路径的开关。另外,通过用于选择各路径的开关,各个路径以不同长度选择性地连接电气地和辐射体(例如包括第一导电构件)。这里,该路径是地和辐射体相互连接所通过的电气路径,并且可包括接地板、接地夹和接地线。此外,通过以不同的长度来形成接地线,路径的长度也可彼此不同。
第二导电构件212和电路板160通过馈送连接部分215相互电连接,以向第二导电构件212进行馈送。馈送连接部分215通过电连接(或者EM(电磁)馈送方法)向第二导电构件212进行馈送。馈送连接部分215将馈送单元(未示出)与第二导电构件212电连接。
对于该连接,馈送连接部分215可包括馈送板、馈送夹和馈送线。这里,馈送板、馈送夹和馈送线彼此电连接,由此将由该馈送单元馈送的电流(或电压)传送给辐射体的导体。这里,该馈送线可包括印刷在板上的微带(microstrip)。
多个导电构件182的至少一部分包括导体并且作为辐射体进行操作。该多个导电构件182可根据谐振或频率特性被制造为各种形状。电流通过馈送连接部分215被馈送到导体中,并且被馈送的电流通过地连接部分216短路。
为了在LTE(长期演进)频段中发射和接收无线电信号的同时获得足够的天线特性,天线装置180需要形成700MHz或更大频率的λ/4的电长度。整个天线尺寸需要对应地增加。然而,因为天线的尺寸受终端尺寸减小的限制,所以天线需要更为缩小并且实现在低频带中的改良性能。
如上所述,第一导电构件211到第四导电构件214相互连接以形成折叠偶极结构。第三导电构件213具有平面小片结构。在第三导电构件213与第一导电构件211之间或者在第一导电构件211与第二导电构件212之间产生耦合接地,以由此形成PIFA结构。因为在PIFA中提供电源并且在折叠偶极天线(FDA)中提供磁源,所以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天线装置180可作为具有电源和磁源的混合天线来进行操作。
图7是例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有关的中心频率的曲线图。图8A至图8D是例示与图7的中心频率相对应的电流分布的概念视图。
如图7所示的中心频率对应低频带、LTE(长期演进)频带(从700到787MHz并在下文中称为图7中的“f1”)、GSM(全球移动通信系统)频带(从850到950MHz并在下文中称为图7中的“f2”)、DCS(数字蜂窝系统)和PCS(个人通信系统)频带(从1700到1900MHz并在下文中分别称为图7中的“f3”和“f4”)、以及WCDMA(宽带CDMA)通信频带(2.4GHz并在下文中称为图7中的“f5”)。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天线装置180在低频带中以双谐振模式操作,在高频带中以多谐振模式操作。为了天线装置180在低频带中以双谐振模式操作,第一导电构件211、第二导电构件212、以及第三导电构件213相互平行地延伸预定长度并且形成回路,以使得在它们之间至少可产生电容耦合或电感耦合。另外,为了天线装置180在高频带中以多谐振模式操作,如图6所示,在这些导电构件之间形成了一个或更多个狭缝,包括了从这些导电构件延伸的一个或多个子导电构件221和222。因为这些狭缝可用作天线中的一个电容器,所以天线可根据狭缝的长度或距离以及填充狭缝的材料的介电常数来进行调谐。
图8A和图8B是例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作为以共模和差模操作的环形天线的天线装置180的电流分布的图。
在共模下,电流在相同方向上流经第一导电构件211和第二导电构件212以及第三导电构件213和第四导电构件214,并且至少在第一导电构件211与第二导电构件212之间产生耦合,以使得可以形成最大的谐振长度来发射和接收对应于LTE频带(f1)的无线电信号。在差模下,电流在相反方向上流经第一导电构件211和第二导电构件212以及第三导电构件213和第四导电构件214,以使得可以形成谐振长度来发射和接收对应于DCS频带(f3)的无线电信号。这样,通过增加导电构件与电路板的地之间的电容,可在共模和差模下减少谐振频率。也就是说,可用较短的谐振长度来实现期望的低频带性能。
图8C是例示当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天线装置180用作PIFA时的电流分布的图。在从第四导电构件214向左侧延伸的子导电构件221的一个端部周围产生发射,并且所发射的无线电频率对应于GSM频带(f2)。此时,可至少在第三导电构件213与第一导电构件211之间或者在第一导电构件211与第二导电构件212之间产生耦合接地。
子导电构件221可从第四导电构件214弯曲。例如,当在第一平面中形成第三导电构件213和第四导电构件214时,可在与第一平面交叉的第二平面中形成子导电构件221。在此方式下,经由各导电构件从馈送连接部分215到子导电构件221的路径可形成物理长度以发射和接收对应于特定频率的无线电信号。
图8D是例示在一个方向上从馈送连接部分215与第一导电构件211之间的中途延伸的第五导电构件223以及从第四导电构件214延伸的子导电构件222,以使得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天线装置180可在多谐振模式下操作的图。可在第五导电构件223的一个端部周围发射和接收对应于WCDMA频带(f5)的无线电信号,并且可在子导电构件222的一个端部的周围发射和接收对应于PCS频带(f4)的无线电信号。
第五导电构件223和该子导电构件可在形成第一导电构件211和第四导电构件214的一个平面中弯曲。例如,当在第一平面中形成第三导电构件213和第四导电构件214时,可在与第一平面交叉的第二平面中形成子导电构件222。结果,第五导电构件223和子导电构件222可在多个点处耦合到电路板的地。
图9是例示根据本发明的修改例的天线装置的概念图。
天线装置可包括多个导电构件282。该多个导电构件282在第一方向上延伸并且彼此分离。此外,导电构件282的一组端部相互连接以形成回路。该多个导电构件282可至少由彼此平行延伸的第一导电构件311和第二导电构件312形成。第一导电构件311可连接到地以向第一导电构件进行311馈送,而第二导电构件312可连接到地以使第二导电构件312接地。
第一导电构件311和第二导电构件312在连接到馈送连接部分315和地连接部分316的部分处弯曲,并且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同时在预定间隔内彼此相邻地布置,以使得在第一导电构件311与第二导电构件312之间产生耦合。该预定间隔小于与特定频率相对应的波长的十分之一,以使得可在第一导电构件311与第二导电构件312之间产生电容耦合。另外,为了增加第一导电构件311和第二导电构件312在第一方向上彼此平行地延伸的长度,电连接到第一导电构件311以向第一导电构件311进行馈送的馈送连接部分315和电连接到第二导电构件312以使第二导电构件312接地的地连接部分316分别形成在第一导电构件311和第二导电构件312的远离第一导电构件311和第二导电构件312的中心的相应端部。
不同于图6,第五导电构件323从第一导电构件311的一个端部延伸并且多次弯曲以形成谐振长度。另外,第三导电构件313的一个端部向连接第二导电构件312和第四导电构件314的连接部分331延伸。连接部分331和第三导电构件313被布置为彼此相邻,以使得在连接部分331和第三导电构件313之间产生耦合。如图9所示,连接部分331具有凹槽,并且第三导电构件313的凸出部分332延伸到该凹槽中。在此方式下,连接馈送连接部分315和地连接部分316以及第三导电构件313和第四导电构件314的狭缝的长度增加了第三导电构件313的连接部分331延伸到该凹槽中的长度,由此便于频率匹配。也就是说,谐振频率变得更短,以发射和接收在低频带中的无线电信号。另外,当与图6的连接部分231比较时,因为连接部分331的面积增加,所以带宽增大,并且可通过第三导电构件313的凸出部分332与连接部分331之间的间隙来增大电容。也就是说,因为可在共模下和差模二者下减少谐振频率,所以可以较短的谐振长度来实现低频带性能,尤其是在LTE频带中增强的天线性能。
图10是例示如图4所示的移动终端的电压驻波比(VSWR)的曲线图。
参见图10,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移动终端100具有从700到960MHz的谐振频率的宽带天线特性。根据图10的曲线图,如图4所示的移动终端可实现从746到894MHz的主天线特性以及从746到756MHz的次MIMO天线特性。这样,根据该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天线装置180可实现1GHz或更小的低频带中的宽带特性并且还可表现出除了LTE频带之外的另一频带的宽带特性。
上述移动终端并不限于根据上述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配置和方法,而全部或部分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可选择性地组合以作出各种修改。
上述实施方式和优点仅是示例性的并且不被理解为限制本公开。本教导可易于应用到其它类型的装置。本描述旨在例示,并不限制权利要求的范围。许多替代方案、修改和变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是很明显的。在此描述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特征、结构、方法以及其它特性可以各种方式组合以获得额外的和/或替代的示例性实施方式。
因为在不偏离其特性的情况下,可以多种形式实现本发明的特征,所以应当理解,上述实施方式并不限于前面描述的任何细节,除非另外指明,而应该在如所附权利要求中限定的其范围内被广义地理解,并且因此落入权利要求的界限和范围或者这些界限和范围的等同物内的所有改变和修改都因此旨在被所附权利要求涵盖。

Claims (20)

1.一种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包括:
具有地的终端主体;以及
多个导电构件,这些导电构件嵌入在所述终端主体中,在水平方向上延伸,被设置为在与所述水平方向垂直交叉的方向上彼此间隔开,并且具有被连接以形成回路的一组端部,
其中,所述导体构件包括第一导电构件至第四导电构件,
其中,该第一导电构件电连接到所述地以对所述第一导电构件进行馈送;
其中,该第二导电构件电连接到所述地,以使所述第二导电构件接地,
其中,所述第一导电构件和所述第二导电构件彼此分离并且彼此相邻地布置,在第一方向的延伸部分处耦合以发射和接收无线电信号,
其中,第三导电构件和第四导电构件沿着与所述第一导电构件和所述第二导电构件相反的方向彼此平行地延伸,
其中,为了形成所述回路,所述第三导电构件具有与所述第一导电构件连接的一个端部以及与所述第四导电构件连接的另一个端部,并且所述第四导电构件通过连接部分与所述第二导电构件连接,以及
其中,为了在频带的第一部分中以双谐振模式操作,所述第一导电构件和所述第二导电构件被设置为以第一间隔彼此间隔开以实现电容耦合,并且所述第一导电构件和所述第三导电构件彼此相邻并且以第二间隔彼此间隔开以实现电感耦合,
其中,为了在所述频带的第二部分中以多谐振模式操作,在所述导电构件之间形成至少一个狭缝,并且子导电构件从所述第四导电构件的两个端部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第三导电构件和所述第四导电构件被设置为分别与所述第一导电构件或所述第二导电构件间隔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经由所述第三导电构件和所述第四导电构件从所述第一导电构件的要被馈送的一个端部到要被接地的所述第二导电构件的路径具有预定的长度,以发射和接收对应于长期演进LTE的第一频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第一导电构件和所述第二导电构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互平行地延伸预定的长度并且彼此耦合,以在所述终端主体的有限空间内形成对应于所述第一频带的物理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导电构件还包括馈送连接部分和地连接部分,
其中,所述馈送连接部分电连接所述地和所述第一导电构件以对所述第一导电构件进行馈送,
其中,所述地连接部分电连接所述地和所述第二导电构件以使所述第二导电构件接地,以及
其中,为了形成所述物理长度,所述馈送连接部分和所述地连接部分被布置为与所述第一导电构件和所述第二导电构件的远离所述回路的中心区域的相应端部部分相邻。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第三导电构件被形成为平面小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从所述第一导电构件的要被馈送的一个端部到被形成为所述平面小片的所述第三导电构件的路径具有预定的长度,以发射和接收对应于GSM850和GSM900的第二频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电连接所述地和所述第一导电构件以对所述第一导电构件进行馈送的馈送连接部分被布置为与所述第一导电构件的远离所述第一导电构件的中心区域的端部部分相邻,以使所述第三导电构件在所述第二频带中作为平面倒F天线PIFA的一部分进行操作。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第一导电构件和所述第二导电构件形成在第一平面中,并且所述第三导电构件和所述第四导电构件中的至少一个形成在与所述第一平面交叉的第二平面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第一平面是所述终端主体的顶面和底面中的任何一个,并且所述第二平面是所述终端主体的侧面中的任何一个。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与所述终端主体的一个端部相邻地安装载体,并且所述导电构件被布置在所述载体的一个表面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载体和所述导电构件具有2200mm3或更小的体积。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还包括:在所述地与所述第一导电构件之间的连接处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五导电构件。
14.一种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包括:
具有地的终端主体;以及
多个导电构件,所述多个导电构件嵌入在所述终端主体中,并在水平方向上延伸,并且被设置为在与水平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彼此间隔开,以发射和接收无线电信号,
其中,所述导电构件具有第一导电构件至第四导电构件,
其中,所述第一导电构件被布置在所述第二导电构件与所述第三导电构件之间,所述第一导电构件具有连接到所述地的一个端部,其中,该第一导电构件电连接到所述地以对所述第一导电构件进行馈送,其中,该第二导电构件电连接到所述地,以使所述第二导电构件接地,
其中,第三导电构件和第四导电构件沿着与所述第一导电构件和所述第二导电构件相反的方向彼此平行地延伸,
其中,为了形成所述回路,所述第三导电构件具有与所述第一导电构件连接的一个端部以及与所述第四导电构件连接的另一个端部,并且所述第四导电构件通过连接部分与所述第二导电构件连接,以及
其中,为了在频带的第一部分中以双谐振模式操作,所述第一导电构件和所述第二导电构件被设置为以第一间隔彼此间隔开,以实现电容耦合,并且所述第一导电构件和所述第三导电构件被设置为彼此相邻并且以第二间隔彼此间隔开,以实现电感耦合,
其中,为了在所述频带的第二部分中以多谐振模式操作,在所述导电构件之间形成至少一个狭缝,并且子导电构件从所述第四导电构件的两个端部延伸。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移动终端,所述第四导电构件被设置为以第三间隔与所述第三导电构件间隔开,以使得经过所述多个导电构件的路径具有预定的长度,以发射和接收对应于长期演进LTE的第一频带。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第一导电构件和所述第二导电构件在第一方向上相互平行地延伸预定的长度并且彼此耦合,以在所述终端主体的有限空间内形成对应于所述第一频带的物理长度。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导电构件还包括馈送连接部分和地连接部分,
其中,所述馈送连接部分电连接所述地和所述第一导电构件以对所述第一导电构件进行馈送,
其中,所述地连接部分电连接所述地和所述第二导电构件以使所述第二导电构件接地,以及
其中,为了形成所述物理长度,所述馈送连接部分和所述地连接部分被布置为与所述第一导电构件与所述第二导电构件的远离所述回路的中心区域的相应端部相邻。
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第三导电构件被形成为平面小片。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从所述第一导电构件的要被馈送的一个端部到被形成为所述平面小片的所述第三导电构件的路径具有预定的长度,以发射和接收对应于GSM850和GSM900的第二频带。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电连接所述地和所述第一导电构件以对所述第一导电构件进行馈送的所述馈送连接部分被布置为与所述第一导电构件的一端部部分相邻,以使所述第三导电构件在所述第二频带中作为平面倒F天线PIFA的一部分进行操作。
CN201210110000.8A 2011-06-10 2012-04-13 移动终端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82051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1-0056451 2011-06-10
KR1020110056451A KR101257093B1 (ko) 2011-06-10 2011-06-10 이동 단말기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20517A CN102820517A (zh) 2012-12-12
CN102820517B true CN102820517B (zh) 2016-01-06

Family

ID=459770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110000.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820517B (zh) 2011-06-10 2012-04-13 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236650B2 (zh)
EP (1) EP2533358A1 (zh)
KR (1) KR101257093B1 (zh)
CN (1) CN10282051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033693B2 (ja) * 2013-01-22 2016-11-30 京セラ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
TWI511381B (zh) * 2013-10-09 2015-12-01 Wistron Corp 天線
KR102094754B1 (ko) * 2013-12-03 2020-03-3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단말기
USD802564S1 (en) * 2014-02-09 2017-11-14 Redpine Signals, Inc. Compact multi-band antenna
US10051161B2 (en) * 2014-04-18 2018-08-1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with zoom lens
EP3828996B1 (en) 2014-04-28 2023-08-02 Honor Device Co., Ltd. Antenna apparatus and terminal
US9520646B1 (en) * 2014-06-21 2016-12-13 Redpine Signals, Inc. Dual-band compact printed circuit antenna for WLAN use
US9680223B2 (en) * 2014-06-26 2017-06-13 Htc Corporation Mobile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05720366B (zh) * 2014-12-05 2018-09-11 上海莫仕连接器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WO2017090997A1 (ko) 2015-11-27 2017-06-0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단말기
KR101827275B1 (ko) 2015-11-27 2018-02-0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단말기
TWM533332U (en) * 2016-08-11 2016-12-01 Wistron Neweb Corp Antenna structure
WO2018090669A1 (en) * 2016-11-18 2018-05-24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Antenna device for mobile terminal and mobile terminal
KR102573516B1 (ko) * 2016-11-28 2023-09-01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안테나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CN110462931B (zh) * 2017-03-29 2021-07-06 日本电业工作株式会社 阵列天线以及扇形天线
KR102393808B1 (ko) * 2017-06-20 2022-05-0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안테나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CN113745832B (zh) * 2020-05-29 2023-04-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天线和电子设备
TWI737360B (zh) * 2020-06-23 2021-08-21 緯創資通股份有限公司 天線結構
CN114824749B (zh) * 2021-01-22 2023-07-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
KR102624038B1 (ko) * 2022-10-27 2024-01-11 주식회사 오성전자 Pifa 타입 안테나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53649A (zh) * 2008-11-28 2010-06-23 Lg电子株式会社 移动终端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552686B2 (en) 2001-09-14 2003-04-22 Nokia Corporation Internal multi-band antenna with improved radiation efficiency
JP4521724B2 (ja) * 2005-01-20 2010-08-11 ソニー・エリクソン・モバイル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アンテナ装置及びこのアンテナ装置を備えた携帯端末装置
US7903039B2 (en) 2005-02-05 2011-03-08 Shenzhen Sunway Communication Co., Ltd. Broadband multi-loop antenna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US7489276B2 (en) 2005-06-27 2009-02-10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Mobile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device comprising multi-frequency band antenna and related methods
DE102006033192A1 (de) 2005-08-18 2007-03-29 Samsung Electro-Mechanics Co., Ltd., Suwon Eingebautes Antennenmodul eines kabellosen Kommunikationsendgeräts
US7696931B2 (en) 2005-11-24 2010-04-13 Lg Electronics, Inc. Antenna for enhancing bandwidth and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the same
US20070159298A1 (en) 2006-01-03 2007-07-12 Symbol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terrogating and updating electronic shelf labels
KR100980218B1 (ko) 2008-03-31 2010-09-06 주식회사 에이스테크놀로지 다중 대역에 대한 임피던스 매칭을 지원하는 내장형 안테나
KR101072244B1 (ko) 2008-12-18 2011-10-12 주식회사 에이스테크놀로지 급전 패치가 기판상에 결합된 광대역 임피던스 매칭을 지원하는 내장형 안테나
KR101081398B1 (ko) * 2009-10-23 2011-11-08 주식회사 에이스테크놀로지 루프 구조를 이용한 광대역 내장형 안테나
US8514132B2 (en) * 2009-11-10 2013-08-20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Compact multiple-band antenna for wireless devices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53649A (zh) * 2008-11-28 2010-06-23 Lg电子株式会社 移动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20517A (zh) 2012-12-12
KR20120137117A (ko) 2012-12-20
US20120313827A1 (en) 2012-12-13
US9236650B2 (en) 2016-01-12
EP2533358A1 (en) 2012-12-12
KR101257093B1 (ko) 2013-04-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20517B (zh) 移动终端
USRE48738E1 (en) Mobile terminal
US11888213B2 (en) Mobile terminal
EP3525285B1 (en) Antenna device and mobile terminal having the same
CN112086753A (zh) 天线组件和电子设备
EP2538490B1 (en) Loop antenna for mobile terminal
CN104064865A (zh) 具有基于隙缝的寄生部件的可调谐天线
CN106450689A (zh) 具有隔离模式的电子设备天线
US20120105286A1 (en) Mobile terminal
CN103972646A (zh) 天线布置
TWI530107B (zh) 天線裝置及具有該天線裝置的行動終端機
US20170187111A1 (en) Resonant frequency tunable antenna
KR102192822B1 (ko) 이동 단말기
KR20130106213A (ko) 이동 단말기
KR102243660B1 (ko) 이동 단말기
KR20160084745A (ko) 안테나 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이동 단말기
KR101899971B1 (ko) 이동 단말기
KR101850389B1 (ko) 이동 단말기
CN116613508A (zh) 天线装置及电子设备
KR20120128976A (ko) 이동 단말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106

Termination date: 2020041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