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01841A - 电子机器及电子机器的信息转送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子机器及电子机器的信息转送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01841A
CN102201841A CN2010101496754A CN201010149675A CN102201841A CN 102201841 A CN102201841 A CN 102201841A CN 2010101496754 A CN2010101496754 A CN 2010101496754A CN 201010149675 A CN201010149675 A CN 201010149675A CN 102201841 A CN102201841 A CN 1022018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rtable telephone
personal information
sim card
data
recognition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14967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01841B (zh
Inventor
刘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pine 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Alpine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pine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Alpine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to CN201010149675.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201841B/zh
Publication of CN1022018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018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018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0184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机器及电子机器的信息转送方法,包括车载机2,判断从通信中的携带电话机1接收到的SIM卡识别数据、和车载机2的存储部208存储着的SIM卡识别数据一致、且从通信中的携带电话机1接收到的携带电话机个体识别数据和存储部208存储着的携带电话机个体识别数据不一致的情况下,将对应SIM卡识别数据保存在存储部208的个人信息发送给通信中的携带电话机1。据此,将用户在旧的携带电话机利用着的个人信息在新的携带电话机也能利用。

Description

电子机器及电子机器的信息转送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够和携带电话机通信及其信息转送方法,特别涉及接收、保存存储在携带电话机的个人信息,必要时将该保存后的个人信息转送给携带电话机的电子机器及其信息转送方法。
背景技术
车载用导航装置等最近的电子机器借助有线或无线通信,能够和用户携带的携带电话或PHS(Personal Handyphone Systerm:个人手提移动电话系统)(以下、将这些仅称为携带电话机)相连接,从而能够接收并存储(保存)携带电话机的电话簿数据等的个人信息(参照日本公开专利2001-285456号公报、日本公开专利2008-98981号公报)。于是,比如将保存后的电话簿数据显示在电子机器的显示部上,从而用户就可以选择想要呼叫的对方(电话号码),使用携带电话机就能给对方打电话。另外,也能通过和携带电话机的通信接收电话簿数据以外的来信履历等的个人信息并使其显示在显示部上。
一般来说,上述个人信息被存储在携带电话机本体的内置存储器内。
另一方面,在携带电话机内除了内置存储器外,还安装有SIM卡(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 Card:用户身份识别卡),该SIM卡是由携带电话公司发行、记录了加入者号码等特定信息的IC卡的一种。在购入SIM卡时,因为必须向携带电话公司登陆能够识别用户(购入者)的用户识别信息(用户ID),所以用户一旦购入该SIM卡后,再将该SIM卡转让给其他人等的可能性几乎没有。
SIM卡能够可拆卸地安装在携带电话机本体上,更换携带电话机本体时,用户从旧的携带电话机上拆卸下SIM卡,后将其安装到新的携带电话机本体上,于是,新的携带电话机也能继续使用和旧的携带电话机相同的电话号码。
但是,却产生了下述的问题:因存储在旧的携带电话机本体的内置存储器内的上述个人信息没有移动到该新的携带电话机本体的内置存储器内,所以新的携带电话机不能利用在旧的携带电话机上使用过的电话簿数据等的个人信息。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接收、保存存储在携带电话机的个人信息,必要时将该保存后的个人信息转送到新的携带电话机的电子机器及其信息转送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一种能够和携带电话机通信的电子机器,上述携带电话机,具有:电话机本体存储部,存储携带电话机个体识别数据以及用户的个人信息;通信部,和外部的电子机器进行通信;SIM卡,记录有SIM卡识别数据且能够可拆卸地安装在携带电话机上;所述电子机器具有:机器的存储部,和所述携带电话机通信时,接收该携带电话机的所述携带电话机个体识别数据和所述SIM卡识别数据并将该携带电话机个体识别数据和SIM卡识别数据对应存储;个人信息保存部,通过和所述携带电话机的通信,接收存储在所述电话机本体存储部的个人信息,将该个人信息和所述SIM卡识别数据对应保存;比较部,比较从通信中的所述携带电话机接收到的SIM卡识别数据以及携带电话机个体识别数据和所述机器的存储部存储着的SIM卡识别数据以及携带电话机个体识别数据是否一致;信息发送控制部,所述比较部判断为从通信中的携带电话机接收到的SIM卡识别数据和在所述机器的存储部存储着的SIM卡识别数据一致,从通信中的携带电话机接收到的个体识别数据和在所述机器的存储部存储着的携带电话机个体识别数据不一致的情况下,将和所述SIM卡识别数据对应在所述个人信息保存部保存着的所述个人信息发送给通信中的所述携带电话机。
根据本发明,在旧的携带电话机上安装的SIM卡被安装到新的携带电话机时,借助电子机器将存储在旧的携带电话机内的电话簿数据等的个人信息移动到新的携带电话机内,因此在新的携带电话机能够继续使用该个人信息。
在上述本发明,所述信息发送控制部在所述比较部判断为从通信中的所述携带电话机接收到的SIM卡识别数据和在所述机器的存储部存储着的SIM卡识别数据一致,且从通信中的所述携带电话机接收到的携带电话机个体识别数据和所述机器的存储部存储着的携带电话个体识别数据不一致的情况下,且从通信中的所述携带电话机接收到发送个人信息要求时,将和所述SIM卡识别数据对应在所述个人信息保存部保存着的所述个人信息发送给通信中的所述携带电话机。
据此,存储在旧的携带电话机内的电话簿数据等的个人信息只必要时由新的携带电话机发送个人信息的要求,借助电子机器将个人信息移动到新的携带电话机。
在上述本发明,所述个人信息保存部,将从所述携带电话机接收到的个人信息和接收日期及接收时刻一同保存,还具有:差分个人信息要求部,所述比较部判断为从通信中的所述携带电话机接收到的SIM卡识别数据以及携带电话机个体识别数据和存储在所述机器的存储部的SIM卡识别数据以及携带电话机个体识别数据一致的情况下,向所述携带电话机要求从和所述SIM卡识别数据对应在所述个人信息保存部保存着的所述个人信息的接收日期及接收时刻到当前日期及当前时刻之前、在所述携带电话机追加或更新的差分个人信息;所述个人信息保存部,相应于所述差分个人信息要求部的要求接收由所述携带电话机发送到的差分个人信息,更新保存着的个人信息。
据此,能够将保存在电子机器的个人信息保存部的个人信息维持在最新的状态。
在上述本发明,具有:通知部,所述信息发送控制部将所述个人信息发送给通信中的所述携带电话机的发送中、和/或发送所述个人信息的发送完成,用画像或声音通知。
据此,让用户知道将个人信息从电子机器发送给通信中的携带电话机的发送中、或发送个人信息的发送完成。
所述个人信息含有电话簿数据、收发信记录数据、未接来电履历数据中的至少一个。
另外,本发明是一种能够和携带电话机通信的电子机器的信息转送方法,上述携带电话机,具有:电话机本体存储部,存储携带电话机个体识别数据以及用户的个人信息;通信部,和外部的电子机器进行通信;SIM卡,记录有SIM卡识别数据且能够可拆卸地安装在携带电话机上;所述电子机器的信息转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识别数据存储步骤,和所述携带电话机通信时,接收该携带电话机的所述携带电话机个体识别数据和所述SIM卡识别数据并将该携带电话机个体识别数据和SIM卡识别数据对应存储;个人信息保存步骤,通过和所述携带电话机的通信,接收存储在所述电话机本体存储部的个人信息,将该个人信息和所述SIM卡识别数据对应保存;比较步骤,比较从通信中的所述携带电话机接收的SIM卡识别数据以及携带电话机个体识别数据和在所述识别数据存储步骤存储着的SIM卡识别数据以及携带电话机个体识别数据是否一致;信息发送步骤,在所述比较步骤判断为从通信中的携带电话机接收的SIM卡识别数据和在所述识别数据存储步骤存储的SIM卡识别数据一致,且从通信中的携带电话机接收到的携带电话机个体识别数据和在所述识别数据存储步骤存储着的携带电话机个体识别数据不一致的情况下,将和所述SIM卡识别数据对应被保存着的所述个人信息发送给通信中的所述携带电话机。
根据本发明,在旧的携带电话机上安装的SIM卡被安装到新的携带电话机时,借助电子机器将存储在旧的携带电话机内的电话簿数据等的个人信息移动到新的携带电话机内,因此在新的携带电话机能够继续使用该个人信息。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适用本发明的车载免提系统的构成的框图。
图2是表示适用本发明的车载免提系统的动作的流程示例图。
图3是表示适用本发明的车载免提系统的动作的流程示例图
图4是表示电话簿数据的构成的示例图。
图5是表示收信记录数据的构成的示例图。
图6是表示发信记录数据的构成的示例图。
图7是表示未接来电履历数据的构成的示例图。
图8是表示SIM卡识别数据和携带电话机个体识别数据的链路表。
图9是表示SIM卡识别数据和携带电话机个体识别数据的链路表。
图10是表示电子机器的画面显示例的图。
图11是表示电子机器的画面显示例的图。
图中:1携带电话机    2车载机(电子机器)    110 SIM卡107系统存储器(电话机本体存储部)    108近距离无线通信部(通信部)208存储部(机器的存储部、个人信息保存部)210CPU(比较部、信息发送控制部、差分个人信息要求部)203扬声器(通知部)    206显示部(通知部)
具体实施方式
I·<适用本发明的车载免提系统的构成>
图1是表示适用本发明的车载免提系统的构成的框图。
符号1表示携带电话机,符号2表示能够通过有线或无线通信方式和携带电话机1进行通信的车载机。携带电话机1和车载机2构筑成本实施方式的车载免提电话系统。另外,车载机2可以内置在车在导航装置或车载音频装置内。
I-1·<本实施方式的车载免提系统的携带电话机1的构成>
携带电话机1,具有:电话通信部101、麦克风102、扬声器103、声音处理部104、按键操作接收部105、显示部106、系统存储器107、近距离无线通信部108、接口109、SIM卡110、CPU111。
电话通信部101是为了和电话网112进行无线通信的单元。麦克风102集音该麦克风102周围的送话声音。扬声器103输出上述通信部101接收到的受话声音。声音处理部104对从麦克风102输入的送话声音以及从扬声器103输出的受话声音进行声音处理。按键操作接收部105是手触屏、键盘等的输入装置,其由通话开始按键、通话结束按键、「0」~「9」的「数字」按键等的多个按键排列而成。显示部106是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器)等的显示装置,其能够显示当前日期和当前时刻、电话的收发信日期和收发信时刻、电话簿数据等的个人信息等。
系统存储器(电话机本体存储部)107由内置在携带电话机内的RAM或ROM构成,其存储和车载机(电子机器)2进行通信的通信程序、以及为了进行通话、数据转送等的处理的各种程序,同时也具有能够临时存储这些程序在执行时的中间处理用数据的工作区。进一步,系统存储器107还存储有后述的携带电话机个体识别数据以及用户的个人信息。
携带电话机个体识别数据是能够在世界范围内识别携带电话机1的识别信息,其具有唯一性,即、不存在相同的携带电话机识别数据。在制造携带电话机1时,该携带电话机个体识别数据就被存储在上述系统存储器107内,之后不能变更。另外,也是不能拆卸交换的号码(数据)。
用户的个人信息含有电话簿数据、收发信记录数据、未接来电履历数据。
电话簿数据,如图4所示含有联络方的名字、对应该名字的电话号码、表示该联系方的类别(群、同事、亲戚等)的分类、以及将这些信息登陆到携带电话机1的登陆日期及登陆时刻。将这些名字、电话号码、分类、以及登陆日期和登陆时刻对应作为一件量的数据,例如最多500件量的数据存储在系统存储器107内。
收信(接收)记录数据,如图5所示含有发信对象的名字、对应该名字的电话号码、收信(接收)日期、收信(接收)时刻以及文本数据。接收邮件时其邮件正文存储在文本数据的存储领域。所以,在电话来电时该文本数据不被存储。将这些名字、电话号码、收信日期和收信时刻、进而对应文本数据作为一件量的数据,例如最多50件量的数据被存储在系统存储器107内。
发信记录数据,如图6所示含有发信方的名字以及对应该名字的电话号码、发信日期、发信时刻以及文本数据。和上述收信记录数据同样,在发送(发信)时其邮件正文被存储在文本数据的存储领域。所以,在电话呼叫时该文本数据不存储。这些名字、电话号码、发信日期和发信时刻、进而对应文本数据作为一件量的数据,例如最多50件量的数据被存储在系统存储器107内。
未接来电履历数据,如图7所示将对打给携带电话机1的电话来电没有应答时的来电号码(发信人的电话号码)和来电日期及来电时刻作为一件量的数据,例如最多30件量的数据被存储在系统存储器107内。
图1的近距离无线通信部108基于内置在携带电话机1的CPU111的通信控制、和电子机器2(后述的近距离无线通信部209)进行无线通信。在本实施方式,作为该通信的通信方式采用近距离无线通信方式的Blue Tooth(登陆商标,以下、称BT)通信,另外,不限定在BT通信,也可以采用ZIGBEE(登陆商标)或UWB(Ultra-wide band:超宽带)等的近距离无线通信方式、或有线通信方式。另外,该近距离无线通信部108因为被固定地内置在携带电话机1内,不能从携带电话机1拆卸下来。
另外,在BT的规格,为了识别各个机器,所有的BT机器在出厂时都被分配了Blue Tooth Address(以下、称BT ADD),其具有唯一性,即、不存在相同的BT ADD。也就是说,在出厂时近距离无线通信部108(以及后述的近距离无线通信部209)都各自被分配了不同的BT ADD。因此,代替存储在系统存储器107的上述携带电话机个体识别数据即使利用这个近距离无线通信部108的BT ADD也能够识别携带电话机1的个体。在本实施方式,为了识别携带电话机1的个体,采用该BT ADD。
接口109是为了将后述SIM卡110可拆卸地安装在携带电话机1的携带电话机本体的安装部,安装在该接口109的SIM卡110和CPU111能够连接并能通信。
SIM卡110存储了由携带电话公司发行的加入者号码(IMSI:International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ty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等的特定信息。所谓加入者号码(IMSI)是被分配给SIM卡110的固有的号码,在世界上每个IMSI都是唯一的。另外,上述特定信息,除了IMSI以外也包含SIM卡110的制造号码。各SIM卡的SIM卡制造号码也是固有的,因此,IMSI或者SIM卡制造号码的任何一方都可以作为SIM卡识别数据使用。另外,SIM卡识别数据不限于IMSI或SIM卡制造号码也可以使用识别用户的密钥号码(PIN:Personal Identification Number个人标识号)等的数据。在本实施方式,作为SIM卡识别数据采用IMSI。
尤其,上述系统存储器107相当于本发明的电话机本体存储部,近距离无线通信部108相当于本发明的通信部。
I-2·<本实施方式的车载免提系统的车载机2的构成>
如图1所示,车载机(电子机器)2具有:声音处理部201、麦克风202、扬声器203、音频控制装置204、显示部206、按键操作接收部207、存储部208、近距离无线通信部209。
声音处理部201对从麦克风202输出的送话声音以及从扬声器203输出的受话声音进行声音处理。
麦克风202集音该麦克风202周围的送话声音。扬声器203输出由近距离无线通信部209接收后的受话声音,并且比如在携带电话机1和车载机2之间发收信电话簿数据等的个人信息时、能够用声音输出比如信息的送收中、或信息的送收完成。
音频控制装置204增幅从声音处理部201或CPU210输入的声音信号,或控制(调整)音量后输出给扬声器203。
显示部206是LCD等的显示装置,比如画面显示电话簿数据,在携带电话机1和车载机2之间送收该电话簿数据等的个人信息时,能够画面显示信息的送收中、或信息的送(发)收信完成。
按键操作接收部207是手触屏、键盘、遥控等的输入装置,用户按照显示部206的画面表示,能够从该按键操作接收部207进行想要的操作。另外,代替按键操作接收部207,根据输入声音产生想要的操作指令的声音操作装置也适用。
存储部208(机器的存储部)由RAM或ROM构成。存储为了进行和携带电话机1通话的通信程序、为了进行通话、数据转送等的处理的各种程序,并且有临时存储这些程序执行时的中间处理用数据的工作区。
另外,存储部208在车载机2和携带电话机1通信时,接收携带电话机1的BT ADD和IMSI将这两个数据对应存储,进一步,接收存储在通信中的携带电话机1的个人信息,将该个人信息和接收日期及接收时刻一同对应上述IMSI保存在个人信息保存部。结果、如图8所示,作为SIM卡识别数据的IMSI码(175xxxxxxxxxxxx)、作为携带电话机识别数据的近距离无线通信部108的BT ADD(YNCxxxxx1)、个人信息的接收日期及接收时刻、以及表示个人信息保存后的场所的存储地址作为一件量的链路数据保存在存储部208。该车载机2和IMSI及BT ADD不同的其他携带电话机1进行通信时,新的链路数据被保存到存储208这些多个的链路数据构筑成链路表。在存储部208(图8所示的存储地址a~b)保存的个人信息是和存储在携带电话机1的系统存储器107的电话簿数据、收信记录数据、发信记录数据以及不在来信履历数据(参照图4~图7)相同的数据。
进一步,为了识别车载机2的车载机识别信息存储在该存储部208。该车载机识别信息是车载机2在出厂时就被分配的唯一的车载机制造号码、或者后述的近距离无线通信部209的BT ADD中的至少一方。
近距离无线通信部209基于车载机2的CPU210的通信控制,和携带电话机1(近距离无线通信部108)进行无线通信(BT通信)。该近距离无线通信部209和上述携带电话机1的近距离无线通信部108同样,被付与了唯一的BTADD。
CPU210将从BT通信中的携带电话机1接收到的BT ADD和IMSI和已经存储在存储部(机器的存储部)208的BT ADD以及IMSI(参照图8)各自对照(比较)判断是否一致。对照后的结果是BT通信中的携带电话机1的IMSI和已经存储在存储部208的链路数据的IMSI一致,另一方面,BT通信中的携带电话机1的BT ADD和已经存储在存储部208的链路数据的BT ADD不一致的情况下,BT通信中的携带电话机1是和过去连接过车载机2、且车载机2接收保存其个人信息的携带电话机(以下、称旧的携带电话机)不同的携带电话机(以下、称新的携带电话机),于是,能够判断安装在该新的携带电话机上的SIM卡和安装在旧的携带电话机上的SIM卡是同一SIM卡。判断成这样的结果主要是因为用户买了携带电话机本体并更换等,所以能够推定用户希望即使更换成新的携带电话机也想利用存储在旧的携带电话机的内置存储器(系统存储器107)的电话簿数据等的个人信息。于是,如前所述,CPU210判断BT通信中的携带电话机1的IMSI和已经存储在存储部208的链路数据的IMSI一致,且BT通信中的携带电话机1的BT ADD和已经存储在存储部208的链路数据的BT ADD不一致的情况下,如后所述,该CPU210进行将与IMSI对应在存储部(个人信息保存部)208存储着的个人信息(参考图8)发送给BT通信中的携带电话机1的控制。
另一方面,上述对照(比较)的结果为,BT通信中的携带电话机1的IMSI以及BT ADD两方和已经存储在存储部208的链路数据的IMSI以及BT ADD一致的情况下,能够判断BT通信中的携带电话机1是过去连接过车载机2、且车载机2接收、保存其个人信息的旧的携带电话机。此情况下,携带电话机1过去连接过车载机2之后到现在之前,因为存储在该携带电话机1的系统存储器107的个人信息有变更的可能性,CPU210将要求差分个人信息的信号发送给携带电话机1,该差分个人信息是从对应IMSI保存在存储部(个人信息保存部)208的个人信息的接收日期及接收时刻到当前日期及当前时刻的期间内,在BT通信中的携带电话机1内被追加或更新的个人信息。相应于该要求信号携带电话机1从存储在系统存储器107的个人信息中,检索并提取在上述期间内追加或更新的个人信息(差分个人信息)。另外,在上述期间内是否是追加或者更新的信息能够从图4~图7所示的登陆日期·登陆时刻、接收日期·接收时刻、发信日期·发信时刻、来电日期·来电时刻的数据识别。于是,携带电话机1将提取的差分个人信息送信(发送)给车载机2,车载机2基于接收到的差分个人信息更新保存在存储部208内的个人信息,并且图8的链路数据的接收日期和接收时刻也更新。
另外,CPU201过去没有连接过的携带电话机1连接车载机2的情况下,将携带电话机1的BT ADD、IMSI和个人信息作为新的链路数据保存到存储部(个人信息存储部)208(参照图9)。
另外,如图1所示的扬声器203、显示部206相当于本发明的通知部、存储部208相当于本发明的机器的存储部以及个人信息保存部、CPU210相当于本发明的比较部和信息送信控制部以及差分个人信息要求部。
II·<适用本发明的车载免提系统的动作>
II-1·<第1动作例>
下面边参照图2边说明图1所示的车载免提系统的第1动作例。图2是表示适用本发明的车载免提系统的动作的流程示例图。
在图2符号(A)是携带电话机1的动作流程、符号(B)是车载机(电子机器)2的动作流程。尤其,为了方便说明,以下,将各动作步骤用符号[S]略称表示。
首先,车载机2的电源开始供电(S201)、CPU210借助近距离无线通信部209执行BT连接处理。近距离无线通信部209如果在其周围存在能够BT连接的机器,和该机器进行BT连接处理(S202)。在车载机2的周围存在携带电话机1的情况下,该携带电话机1的近距离通信部108和车载机2的近距离无线通信部209执行BT连接处理(S101)。
如果在车载机2的周围存在携带电话机1(S203:YES)、携带电话机1和车载机2互相送收自己的个体识别信息和对方的个体识别信息(携带电话个体识别数据、车载机识别信息)(S204、S102)。另一方面,如果在车载机2的周围不存在携带电话机1(S203:NO),返回S203继续执行携带电话机1的检测动作。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上述的携带电话机识别数据是近距离无线通信部108的BT ADD,车载机识别信息是近距离无线通信部209的BT ADD。另外,在S102携带电话机1发送作为SIM卡是别数据的IMSI,车载机2在S204接收IMSI。
然后,CPU210将携带电话机1接收到的IMSI(SIM卡识别数据)和存储在存储部(机器的存储部)208的链路数据的IMSI相对照,判断安装在BT通信中的携带电话机1的SIM卡的IMSI和已经登陆到链路数据的IMSI是否一致(S205)。
在此,假定在S204车载机2从通信中的携带电话机1接收到的携带电话机个体识别数据(BT ADD)是YNCxxxxx5,SIM卡识别数据(IMSI)是180xxxxxxxxxxxx。
在上述假定的情况下,在S205,CPU210判断从携带电话机1接收到的IMSI在登陆到图8所示的链路数据的IMSI中不存在(不一致)、即判断BT通信中的携带电话机1过去没有连接到车载机2(S205:NO)。在此情况下,CPU210要求携带电话机1将存储在BT通信中的携带电话机1(系统存储器107)的电话簿数据等的个人信息发送给车载机2(S206)。携带电话机1应答该要求,将存储在系统存储器107内的个人信息发送给车载机2(S103)。然后,CPU210将从携带电话机1接收到的个人信息对应在S204接收到的IMSI以及BT ADD和该个人信息的接收日期及接收时刻(2009年11月30分、9点40分)一同保存到存储部208(S207)。据此存储部(个人信息保存部)208内的链路数据如图9所示被更新。
下面,假设在S204车载机2从通信中的携带电话机1接收到的IMSI是175xxxxxxxxxxxx,BT ADD是YNCxxxxx1。
在上述假定的情况下,在S205,CPU210判断从携带电话机1接收到的IMSI和登陆到图8所示的链路数据的IMSI一致(S205:YES)。在此情况下,接着,CPU210将从携带电话机1接收到的BT ADD(携带电话机个体识别数据)和在存储部208中和175xxxxxxxxxxxx对应存储的链路数据的BT ADD进行对照,判断BT通信中的携带电话机的BT ADD和已经登陆到链路数据的携带电话机的BT ADD是否一致(S208)。其结果,CPU210判断通信中的携带电话机1的BT ADD和登陆到图8所示的链路数据的BT ADD一致,即,BT通信中的携带电话机1是过去连接过车载机2,车载机2保存着其个人信息的旧的携带电话机1(S208:YES)。
之后,CPU210向携带电话机1要求发送上述差分个人信息(S209)。此时,将在存储部208存储着的对应IMSI175xxxxxxxxxxxx的个人信息的接收日期、接收时刻(比如、图8所示的2009年11月12日、08点37分)也发送给携带电话机1。相应于该要求信号,携带电话机1的CPU111检索并提取从2009年11月12日、08点37分到现在日期及时刻的期间内在存储器107内追加或更新过的个人信息(差分个人信息)。于是,将比如图4~图6所示对应孙xx的名字的电话簿数据、收信记录数据、发信记录数据作为差分个人信息提取,将该差分个人信息发送给车载机2(S104)。车载机2的CPU210将接收到的差分个人信息追加(更新)存储到在存储器208的链路数据中对应IMSI175xxxxxxxxxxxx的存储地址a~b(S210)。此时,对应IMSI175xxxxxxxxxxxx存储着的接收日期和接收时刻被更新成在S210的差分个人信息的接收日期及接收时刻。
S209、S104及S210的差分个人信息送收信处理时,在车载机2用扬声器203的声音或显示部206的画像(画面表示),通知用户:差分个人信息发收中、及/或上述差分个人信息的发收完成。作为一例,如图10所示,在用符号“P”表示的显示部206的显示画面上,显示“差分个人信息接收中”的信息。据此,用户能够掌握差分个人信息发收处理的状态。进一步,在差分个人信息的发收处理完成时,在显示部206的显示画面上可以显示“差分个人信息的接收完成”的信息。
下面,假设在S204车载机2从通信中的携带电话机1接收到的IMSI是175xxxxxxxxxxxx,BT ADD是YNCxxxxx2。
在上述假定的情况下,在S205,CPU210判断从携带电话机1接收到的IMSI和登陆到图8所示的链路数据的IMSI一致(S205:YES)。在此情况下,接着,CPU210将从携带电话机1接收到的BT ADD(携带电话机个体识别数据)和在存储部208中和175xxxxxxxxxxxx对应存储的链路数据的BT ADD进行对照(比较),判断BT通信中的携带电话机的BT ADD和已经登陆到链路数据的携带电话机的BT ADD是否一致(S208)。其结果,CPU210判断通信中的携带电话机1的BT ADD和登陆到图8所示的链路数据的BT ADD不一致,即,判断为BT通信中的携带电话机1是过去没有连接过车载机2的新的携带电话机,且安装在该新的携带电话机上的SIM卡和安装在旧的携带电话机的SIM卡是同一SIM卡(S208:NO)。此情况下,接着,CPU210把询问是否将在车载机2的存储部208和175xxxxxxxxxxxx的IMSI对应保存着的个人信息(存储在存储地址a~b的信息)发送给携带电话机1的信息信号发送给携带电话机1(S211)。携带电话机1一接收到该信息信号就将如图11所示的选择画面P显示在显示部106上,于是,用户一选择显示在选择画面P的“YES”或“NO”的选项,就将其选择信息返信给车载机2(S212)。车载机2的CPU210基于从携带电话机1返信的选择信息,判断是否将上述个人信息发送给携带电话机1(S213),如果上述选择信息是“NO”(S213:NO)不发送上述个人信息处理结束。如果上述选择信息是“YES”(S213:YES)就将存储在存储部208内的对应IMSI为175xxxxxxxxxxxx被保存在存储地址a~b的个人信息发送给携带电话机1(S214)。然后,携带电话机1的CPU111将从车载机2接收到的上述个人信息保存到系统存储器107(S105)。
在S214及S105的个人信息送收信处理时,在车载机2用扬声器203的声音或显示部206的画像(画面表示)通知用户:个人信息发收中、和/或上述个人信息的发收完成。
另外,在S208,判断BT通信中的携带电话机1是过去没有连接过车载机2的新的携带电话机,安装在该新的携带电话机的SIM卡和安装在旧的携带电话机的SIM卡是同一SIM卡(S208:NO)的情况下,可以删除S211~S213的步骤将保存在存储部(个人信息保存部)208的个人信息发送给携带电话机1。据此,用户不需要在上述选择画面P上进行选择操作。
II-2·<第2动作例>
下面,边参照图3,边说明图1所示的车载免提系统的第2动作例。尤其,对在图3和图2的各步骤相同的步骤付与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这些相同的步骤的说明。
在图2所示的第1的动作例,在S208判断通信中的携带电话机1的BTADD和登陆在图8所示的链路数据的BT ADD不一致(S208:NO)的情况下,CPU210把询问是否将在车载机2的存储部208和对应175xxxxxxxxxxxx的IMSI保存着的个人信息(存储在存储地址a~b的个人信息)发送给携带电话机1的信息信号发送给携带电话机1(S211),然则在图3所示的第2动作例和上述第1的动作例的不同点在于:不将该信息信号发送给携带电话机1。
即、在图3所示的第2动作例,在S208判断是“NO”的情况下,CPU210将如图11所示的选择画面P显示在车载机2的显示部206上(S501),于是,用户从该选择画面P选择“YES”后(S213:YES),将上述个人信息发送给携带电话机1(S214)。
另外,即使在该第2动作例,在S208判断是“NO”的情况下,删除S501和S213的步骤,将保存在存储部(个人信息保存部)208的个人信息送信给携带电话机1(S214)。据此,用户没有必要在上述选择画面P上进行选择操作。
另外,上述各实施方式都不过是表示在实施本发明时的具体化的一例,根据这些不能限定地解释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即、本发明不超过其精神、或其主要特征,能够用各种各样的形态加以实施。

Claims (10)

1.一种能够和携带电话机通信的电子机器,上述携带电话机,具有:
电话机本体存储部,存储携带电话机个体识别数据以及用户的个人信息;
通信部,和外部的电子机器进行通信;
SIM卡,记录有SIM卡识别数据且能够可拆卸地安装在携带电话机上;
所述电子机器,其特征在于,具有:
机器的存储部,和所述携带电话机通信时,接收该携带电话机的所述携带电话机个体识别数据和所述SIM卡识别数据并将该携带电话机个体识别数据和该SIM卡识别数据对应存储;
个人信息保存部,通过和所述携带电话机的通信,接收存储在所述电话机本体存储部的个人信息,将该个人信息和所述SIM卡识别数据对应保存;
比较部,比较从通信中的所述携带电话机接收到的SIM卡识别数据以及携带电话机个体识别数据和所述机器的存储部存储着的SIM卡识别数据以及携带电话机个体识别数据是否一致;
信息发送控制部,所述比较部判断为从通信中的携带电话机接收到的SIM卡识别数据和在所述机器的存储部存储着的SIM卡识别数据一致,且从通信中的携带电话机接收到的个体识别数据和在所述机器的存储部存储着的携带电话机个体识别数据不一致的情况下,将所述SIM卡识别数据对应在所述个人信息保存部保存着的所述个人信息发送给通信中的所述携带电话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机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息发送控制部,在所述比较部判断为从通信中的所述携带电话机接收到的SIM卡识别数据和在所述机器的存储部存储着的SIM卡识别数据一致,且从通信中的所述携带电话机接收到的携带电话机个体识别数据和所述机器的存储部存储着的携带电话个体识别数据不一致的情况下,且从通信中的所述携带电话机接收到发送个人信息要求时,将和所述SIM卡识别数据对应在所述个人信息保存部保存着的所述个人信息发送给通信中的所述携带电话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机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个人信息保存部,将从所述携带电话机接收到的个人信息和接收日期及接收时刻一同保存,
还具有:
差分个人信息要求部,所述比较部判断为从通信中的所述携带电话机接收到的SIM卡识别数据以及携带电话机个体识别数据和在所述机器的存储部存储着的SIM卡识别数据以及携带电话机个体识别数据一致的情况下,向所述携带电话机要求从和所述SIM卡识别数据对应在所述个人信息保存部保存着的所述个人信息的接收日期及接收时刻到当前日期及当前时刻之前、在所述携带电话机追加或更新的差分个人信息,
所述个人信息保存部,相应于所述差分个人信息要求部的要求接收由所述携带电话机发送到的差分个人信息,更新保存着的个人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电子机器,其特征在于,具有:
通知部,所述信息发送控制部将所述个人信息发送给通信中的所述携带电话机的发送中、和/或发送所述个人信息的发送完成,用画像或声音通知。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电子机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个人信息含有电话簿数据、收发信记录数据、未接来电履历数据中的至少一个。
6.一种能够和携带电话机通信的电子机器的信息转送方法,上述携带电话机,具有:
电话机本体存储部,存储携带电话机个体识别数据以及用户的个人信息;
通信部,和外部的电子机器进行通信;
SIM卡,记录有SIM卡识别数据且能够可拆卸地安装在携带电话机上;
所述电子机器的信息转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
识别数据存储步骤,和所述携带电话机通信时,接收该携带电话机的所述携带电话机个体识别数据和所述SIM卡识别数据并将该携带电话机个体识别数据和SIM卡识别数据对应存储;
个人信息保存步骤,通过和所述携带电话机的通信,接收存储在所述电话机本体存储部的个人信息,将该个人信息和所述SIM卡识别数据对应保存;
比较步骤,比较从通信中的所述携带电话机接收的SIM卡识别数据以及携带电话机个体识别数据和在所述识别数据存储步骤存储的SIM卡识别数据以及携带电话机个体识别数据是否一致;
信息发送步骤,在所述比较步骤判断为从通信中的携带电话机接收的SIM卡识别数据和在所述识别数据存储步骤存储的SIM卡识别数据一致,且从通信中的携带电话机接收到的携带电话机个体识别数据和在所述识别数据存储步骤存储的携带电话机个体识别数据不一致的情况下,将和所述SIM卡识别数据对应被保存着的所述个人信息发送给通信中的所述携带电话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机器的信息转送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比较步骤判断为从通信中的所述携带电话机接收到的SIM卡识别数据和在所述识别数据存储步骤存储的SIM卡识别数据一致,且从通信中的所述携带电话机接收到的携带电话机个体识别数据和在所述识别数据存储步骤存储的携带电话机个体识别数据不一致的情况下,且从通信中的所述携带电话机接收到发送个人信息要求时,在所述信息发送步骤,将和所述SIM卡识别数据对应被保存着的所述个人信息发送给通信中的所述携带电话机。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机器的信息转送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个人信息保存步骤,将从所述携带电话机接收到的个人信息和接收日期及接收时刻一同保存,
还具有:
信息要求步骤,所述比较步骤判断为从通信中的所述携带电话机接收到的SIM卡识别数据以及携带电话机个体识别数据和在所述识别数据存储步骤存储着的SIM卡识别数据以及携带电话机个体识别数据一致的情况下,向所述携带电话机要求从和所述SIM卡识别数据对应且在所述个人信息保存步骤保存着的所述个人信息的接收日期及接收时刻到当前日期及当前时刻之前、在所述携带电话机追加或更新的差分个人信息,
更新步骤,相应于所述差分个人信息的要求接收由所述携带电话机发送到的差分个人信息,更新保存着的个人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6~8所述的任一项所述的电子机器的信息转送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具有:
通知步骤,所述信息发送控制步骤将所述个人信息发送给通信中的所述携带电话机的发送中、和/或发送所述个人信息的发送完成,用画像或声音通知。
10.根据权利要求6~8所述的任一项所述的电子机器的信息转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个人信息含有电话簿数据、收发信记录数据、未接来电履历数据中的至少一个。
CN201010149675.4A 2010-03-22 2010-03-22 电子机器及电子机器的信息转送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20184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49675.4A CN102201841B (zh) 2010-03-22 2010-03-22 电子机器及电子机器的信息转送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49675.4A CN102201841B (zh) 2010-03-22 2010-03-22 电子机器及电子机器的信息转送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01841A true CN102201841A (zh) 2011-09-28
CN102201841B CN102201841B (zh) 2016-01-20

Family

ID=446622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49675.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201841B (zh) 2010-03-22 2010-03-22 电子机器及电子机器的信息转送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201841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43474A (zh) * 2012-09-06 2012-12-26 惠州天缘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机与手机通讯录的快速同步系统和方法
CN102946594A (zh) * 2012-10-15 2013-02-27 南京城际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Telematics系统中使用“一键导航”时自动获取设备信息的方法
CN103164479A (zh) * 2011-12-16 2013-06-19 上海博泰悦臻电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车载设备及词条库更新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79527A (zh) * 1999-07-06 2001-01-10 赵泉柱 保安自动控制多功能插座
CN1522091A (zh) * 2003-02-12 2004-08-18 ������������ʽ���� 携带电话
US20050120112A1 (en) * 2000-11-15 2005-06-02 Robert Wing Intelligent knowledge management and content delivery system
CN101449568A (zh) * 2006-03-27 2009-06-03 京瓷株式会社 便携电话机、电话号码管理服务器、电话号码变更系统、电话号码请求方法、及电话号码请求程序
US20090265100A1 (en) * 2008-04-22 2009-10-22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Hands-free system, navigation system, and terminal memory data management method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79527A (zh) * 1999-07-06 2001-01-10 赵泉柱 保安自动控制多功能插座
US20050120112A1 (en) * 2000-11-15 2005-06-02 Robert Wing Intelligent knowledge management and content delivery system
CN1522091A (zh) * 2003-02-12 2004-08-18 ������������ʽ���� 携带电话
CN101449568A (zh) * 2006-03-27 2009-06-03 京瓷株式会社 便携电话机、电话号码管理服务器、电话号码变更系统、电话号码请求方法、及电话号码请求程序
US20090265100A1 (en) * 2008-04-22 2009-10-22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Hands-free system, navigation system, and terminal memory data management method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64479A (zh) * 2011-12-16 2013-06-19 上海博泰悦臻电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车载设备及词条库更新方法
CN103164479B (zh) * 2011-12-16 2018-09-11 上海博泰悦臻电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车载设备及词条库更新方法
CN102843474A (zh) * 2012-09-06 2012-12-26 惠州天缘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机与手机通讯录的快速同步系统和方法
CN102946594A (zh) * 2012-10-15 2013-02-27 南京城际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Telematics系统中使用“一键导航”时自动获取设备信息的方法
CN102946594B (zh) * 2012-10-15 2014-11-19 南京城际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Telematics系统中使用“一键导航”时自动获取设备信息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01841B (zh) 2016-01-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627799B1 (ko) 문자 메시지의 통합 관리 기능을 제공하는 이동통신 단말기및 그 방법
KR100663477B1 (ko) 이동통신 단말기에서 착발신 정보 제공 장치 및 방법
CN101129056A (zh) 用于在车内从无线电话中获取并处理电话簿信息的免提系统和方法
US20090092233A1 (en) Method of and System for Updating Mobile Telephone Contact List Entries
CN101931911A (zh) 反馈当前状态至主叫移动终端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MXPA01009803A (es) Sistema y metodo para integrar mensajeria de audio y visual.
CA2471831A1 (en) User interface and method of viewing unified communications events on a mobile device
CN101175250A (zh) 用于移动通信网络的在场信息传输设备和方法
CN101808158A (zh) 免提装置
EP1952656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mmunication record logging
JP2002524927A (ja) 移動体電話装置および呼転送サービス
KR20070113543A (ko) 휴대용 단말기의 발신자 정보 표시 방법
CN102201841B (zh) 电子机器及电子机器的信息转送方法
EP1710992B1 (en) Method for call origination using short key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nd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implementing the same
CN101902517A (zh) 一种通讯终端及来电应答的方法
CN105100407A (zh) 联系人自动备注方法及装置
CN101150626A (zh) 用手机即时收听电邮和发送语音电邮的系统和方法
JP2003536336A (ja) 永続ストレージを変更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
CN101917517A (zh) 一种短信息存储方法和装置
CN201682538U (zh) 一种移动电话终端及数据提供平台
CN101964833A (zh) 一种显示个性化签名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JP3480493B2 (ja) 発信者側からの着信メロディ指定方法
KR100762639B1 (ko) 이동통신 단말기에서 수신 메시지들을 그룹화하는 방법
US20070105596A1 (en) Real time caller information retrieval and display in dispatch calls
CN100474866C (zh) 一种具有通信细目及提示功能的移动通信终端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