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00199B - 电磁阀连接装置、电磁阀及热交换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磁阀连接装置、电磁阀及热交换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00199B
CN102200199B CN201010131395.0A CN201010131395A CN102200199B CN 102200199 B CN102200199 B CN 102200199B CN 201010131395 A CN201010131395 A CN 201010131395A CN 102200199 B CN102200199 B CN 10220019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wall
opening
lug boss
side wall
solenoid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13139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00199A (zh
Inventor
张松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anhua Intelligent Contro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anhua Refrigera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anhua Refrigeratio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anhua Refrigera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10131395.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200199B/zh
Publication of CN1022001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001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001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0019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gnetically Actuated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磁阀连接装置,用于连接电磁阀的主阀(1)和导阀(2),包括与所述主阀(1)连接的支架(3)以及与所述导阀(2)连接的连接架(4);在本发明中,支架(3)与连接架(4)之间通过设于相应侧壁上的开口和凸起部配合实现连接,改变了现有技术中通过折边与凹槽配合的结构设计,省去了手工压接工序,因而降低了装配难度和劳动强度,提高了装配效率和装配稳固性。此外,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包括上述电磁阀连接装置的电磁阀。再者,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包括所述电磁阀的热交换装置。

Description

电磁阀连接装置、电磁阀及热交换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磁阀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磁阀连接装置。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电磁阀连接装置的电磁阀。再者,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电磁阀的热交换装置。
背景技术
电磁换向阀是一种流体控制部件,在热泵型空调系统等热交换装置中它的主要作用是改变制冷剂流向,从而实现制冷和制热的相互转换。
请参考图1,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典型的电磁阀的结构示意图。
现有技术中的电磁阀包括主阀1′和导阀2′,主阀1′连接有支架3′,导阀2′连接有连接架4′;支架3′与连接架4′连接在一起从而实现了主阀1′与导阀2′之间的装配。
请参考图2-1、图2-2、图2-3和图2-4,图2-1为图1中支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2为图1中支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3为图2-2的A向视图;图2-4为图2-2的B向视图。
如图2-1所示,支架3′的形状大体为U型结构,包括第一侧壁3′1和第二侧壁3′2,并且第一侧壁3′1上设有第一折边5′1,第二侧壁3′2上设有第二折边5′2;如图2-2所示,第一侧壁3′1上设有两个第一折边5′1,第二侧壁3′2上设有两个第二折边5′2,且两个第一折边5′1的间距小于两个第二折边5′2的间距。
请参考图3-1、图3-2和图3-3,图3-1为图1中连接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2为图1中连接架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3-3为图1中连接架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如图3-1所示,连接架4′的形状大体为倒U型,包括第三侧壁4′1和第四侧壁4′2,且第三侧壁4′1上设有两个第一凹槽6′1,第四侧壁4′2上设有两个第二凹槽6′2;与上述折边相对应,两个第一凹槽6′1的间距略小于两个第一折边5′1的间距,两个第二凹槽6′2的间距略小于两个第二折边5′2的间距。
当支架3′与连接架4′装配时,支架3′的U型开口端与连接架4′的倒U型开口端相对,且第三侧壁4′1插入第一侧壁3′1和第二侧壁3′2之间并与第一侧壁3′1贴合,第四侧壁4′2位于第一侧壁3′1和第二侧壁3′2之外并与第二侧壁3′2贴合;并且,当支架3′与连接架4′装配时,第一侧壁3′1上的两个第一折边5′1分别预卡入第三侧壁4′1上的两个第一凹槽6′1中,第二侧壁3′2上的两个第二折边5′2分别预卡入第四侧壁4′2上的两个第二凹槽6′2中,并采用螺栓将支架3′与连接架4′固定;然后再采用手工压接的方式,对上述第一折边5′1和第二折边5′2进行压接固定。
由上可知,当支架3′与连接架4′装配时,需要采用手工压接的方式,对第一折边5′1和第二折边5′2进行压接固定,这种结构设计导致装配比较困难,效率低,且增加了劳动强度。此外,即使对第一折边5′1和第二折边5′2进行压接固定,然而工作一段时间后,上述折边易于在凹槽内滑动,从而导致支架3′与连接架4′之间的装配稳固性较低。
有鉴于此,如何降低支架3′与连接架4′之间的装配难度,提高装配效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磁阀连接装置,该连接装置的结构设计能够降低支架与连接架之间的装配难度,提高装配效率,且结构比较简单,制造成本较低;此外,本发明另一个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包括上述电磁阀连接装置的电磁阀;再者,本发明再一个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包括上述电磁阀的热交换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电磁阀连接装置,用于连接电磁阀的主阀和导阀,包括与所述主阀连接的支架以及与所述导阀连接的连接架;所述支架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连接架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所述支架的开口端与所述连接架的开口端相对,且所述第三侧壁与所述第一侧壁贴合并组成第一组侧壁,所述第四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贴合并组成第二组侧壁;所述第一组侧壁和所述第二组侧壁至少有一组侧壁中,其一个侧壁设有开口,其另一个侧壁设有与所述开口配合的凸起部。
优选地,所述第三侧壁位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之间,所述第四侧壁位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之外。
优选地,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中至少一者设有第一开口,相对应地所述第三侧壁和所述第四侧壁中至少一者设有与所述第一开口配合的第一凸起部;所述第一开口为所述开口,所述第一凸起部为所述凸起部。
优选地,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均设有所述第一开口,相对应地所述第三侧壁和所述第四侧壁均设有所述第一凸起部。
优选地,所述第三侧壁和所述第四侧壁中至少一者设有第二开口,相对应地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中至少一者设有与所述第二开口配合的第二凸起部。
优选地,所述第三侧壁和所述第四侧壁均设有所述第二开口,相对应地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均设有所述第二凸起部。
优选地,两个所述第一开口均开设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的顶面,两个所述第二开口均开设于所述第三侧壁和所述第四侧壁的底面,且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均为凹槽;与所述第一侧壁的第一开口配合的所述第一凸起部设于所述第三侧壁的外侧面,与所述第二侧壁的第一开口配合的所述第一凸起部设于所述第四侧壁的内侧面;与所述第三侧壁的第二开口配合的所述第二凸起部设于所述第一侧壁的内侧面,与所述第四侧壁的第二开口配合的所述第二凸起部设于所述第二侧壁的外侧面。
优选地,两个所述第一开口的形状均为U型,两个所述第二开口的形状均为倒U型;两个所述第一凸起部和两个所述第二凸起部的形状均为圆柱形,且各所述圆柱形的轴线均垂直于与其相对应的所述外侧面或所述内侧面。
优选地,两个所述第一开口分别设于所述第一侧壁的内侧面和所述第二侧壁的外侧面,两个所述第二开口分别设于所述第三侧壁的外侧面和所述第四侧壁的内侧面,且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均为凸出于其相应侧面的通孔;两个所述第一凸起部分别凸出于所述第三侧壁和所述第四侧壁的底面,两个所述第二凸起部分别凸出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的顶面,且各所述第一凸起部和各所述第二凸起部分别插入相对应的通孔中。
优选地,所述通孔的截面形状为梯形,所述第一凸起部和所述第二凸起部均为四边形。
此外,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磁阀,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电磁阀连接装置。
再者,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包括所述电磁阀的热交换装置。
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本发明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三侧壁组成的第一组侧壁以及所述第二侧壁和所述第四侧壁组成的第二组侧壁至少有一组侧壁中,其一个侧壁设有开口,其另一个侧壁设于与所述开口配合的凸起部。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折边与凹槽的设置,本发明省去了手工压接工序,因而降低了装配难度和劳动强度,提高了装配效率。此外,凸起部与开口配合的方式结构也比较简单,制造成本较低。
此外,包括上述电磁阀连接装置的电磁阀,以及包括所述电磁阀的热交换装置的技术效果与上文所述基本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典型的电磁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2-1为图1中支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2为图1中支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3为图2-2的A向视图;
图2-4为图2-2的B向视图;
图3-1为图1中连接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2为图1中连接架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3-3为图1中连接架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中电磁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中电磁阀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1为图5中支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2为图5中支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3为图6-2的A向视图;
图6-4为图6-2的B向视图;
图7-1为图5中连接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2为图5中连接架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7-3为图5中连接架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另一种实施例中电磁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9-1为图8中支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9-2为图8中支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9-3为图9-2的A向视图;
图9-4为图9-1的B向局部视图;
图10-1为图8中连接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0-2为图8中连接架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10-3为图10-1的C向局部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核心是提供一种电磁阀连接装置,该连接装置的结构设计能够降低支架与连接架之间的装配难度,提高装配效率,且结构比较简单,制造成本较低;此外,本发明另一个核心为提供一种包括上述电磁阀连接装置的电磁阀;再者,本发明又一个核心为提供一种包括上述电磁阀的热交换装置。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4、图5、图6-1、图6-2、图6-3、图6-4、图7-1、图7-2和图7-3,图4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中电磁阀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中电磁阀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1为图5中支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6-2为图5中支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6-3为图6-2的A向视图;图6-4为图6-2的B向视图;图7-1为图5中连接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7-2为图5中连接架的右视结构示意图;图7-3为图5中连接架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在一种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本发明所提供的电磁阀连接装置,用于连接电磁阀的主阀1和导阀2,所述连接装置包括与主阀1连接的支架3以及与导阀2连接的连接架4,支架3与连接架4连接在一起从而实现了主阀1与导阀2之间的装配。本发明即是对支架3与连接架4之间的连接方式的改进,对此,将在下文中予以详细论述。
如图6-1所示,支架3的形状大体为U型结构,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侧壁31和第二侧壁32;如图7-1所示,连接架4的形状大体为倒U型,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三侧壁41和第四侧壁42。如图5所示,当支架3与连接架4装配时,支架3的U型开口端与连接架4的倒U型开口端相对,且第三侧壁41插入第一侧壁31和第二侧壁32之间并与第一侧壁31贴合,第四侧壁42位于第一侧壁31和第二侧壁32之外并与第二侧壁32贴合。在此,所谓“贴合”并不仅指两侧壁接触,显然两侧壁之间具有适当的间隙也是可以的。
在上述现有技术的基础上,第一侧壁31与第三侧壁41组成的第一组侧壁以及第二侧壁32和第四侧壁42组成的第二组侧壁至少有一组侧壁中,其一个侧壁设有开口,其另一个侧壁设有与所述开口配合的凸起部。显然,该段论述包含有多种实施例,比如在第一层次上,就包括仅在所述第一组侧壁中设置开口和凸起部、仅在所述第二组侧壁中设置开口和凸起部,或者同时在两组侧壁中均设置开口和凸起部三种实施例;在第二层次上,每一组侧壁的设置情况又包括两种实施例,比如在第一组侧壁中,一种实施例为在第一侧壁31上设置开口,在第三侧壁41上设置凸起部,另一种实施例为在第三侧壁41上设置开口,在第一侧壁31上设置凸起部。
在上述实施例中举出一种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效果。比如仅在第一侧壁31上设置开口,在第三侧壁41的相应位置上设置与所述开口配合的凸起部;在此基础上,第二侧壁32和第四侧壁42之间的连接关系不作限制,比如第二侧壁32和第四侧壁42之间仍然采用现有技术中折边和凹槽的设计;显然,相对于前文所述的现有技术,本实施例在第一侧壁31和第三侧壁41之间采用开口与凸起部配合的连接方式,因而减少了一组折边和凹槽的设计,从而降低了装配难度和劳动强度,提高了装配效率。当然,第二侧壁32和第四侧壁42之间如果也采用开口与凸起部配合的连接方式,显然能进一步降低装配难度和劳动强度,进一步提高装配效率。
在上述一种实施例中,我们将第三侧壁限制为位于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之间,将第四侧壁限制为位于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之外,但并不限于此;显然,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均位于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之间,或者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均位于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之间,并通过对螺栓通孔等相应结构进行比较常规的调整,显然也可以解决技术问题,实现发明目的。
在上述一种实施例中,我们可以做出进一步改进。比如,如图6-3和图6-4所示,我们在支架3的第一侧壁31和第二侧壁32上设置第一开口51,并且是其中的至少一个侧壁设置第一开口51;相对应地,如图7-1所示,在连接架4的第三侧壁41和第四侧壁42的相应位置设置与第一开口51配合的第一凸起部61。
在上段中,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一侧壁31上设有第一开口51时,相对应地在第三侧壁41上设有第一凸起部61;当第二侧壁32上设有第一开口51时,相对应地在第四侧壁42上设有第一凸起部61;当支架3的两个侧壁均设有第一开口51时,显然,在连接架4的两个侧壁上也均设有第一凸起部61。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开口51即为上文中的所述开口,第一凸起部61即为上文中的所述凸起部。
如上文所述,当第一侧壁31和第二侧壁32均设有第一开口51,并第三侧壁41和第四侧壁42均设有第一凸起部61时,两个第一开口51处于同一水平位置,且在相应位置两个第一凸起部61也处于同一水平位置。显然,这种实施方式能够进一步降低装配的难度和劳动强度,从而进一步提高装配效率。此外,连接架4的两个侧壁在同一水平位置上受到两个点支撑,因而装配的稳固性得到了提高。
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侧壁31和第二侧壁32均设有第一开口51,第三侧壁41和第四侧壁42均设有第一凸起部61;在此基础上,为了进一步提高装配的稳固性,我们还可以做出进一步改进。比如,进一步地,如图7-2和图7-3所示,在连接架4的两个侧壁上设置第二开口52,并且是其中至少一个侧壁设置第二开口52;如图6-1所示,在支架3的两个侧壁的相对应位置设置第二凸起部62,并且是其中至少一者设有第二凸起部62。
在上段中,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三侧壁41上设有第二开口52时,相对应地在第一侧壁31上设有第二凸起部62;当第四侧壁42上设有第二开口52时,相对应地在第二侧壁32上设有第二凸起部62;当然,当连接架4的两个侧壁均设有第二开口52时,在支架3的两个侧壁上也均设有第二凸起部62。显然,这种实施方式能够进一步提高支架3与连接架4之间装配的稳定性。
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侧壁31和第二侧壁32均设有第一开口51,第三侧壁41和第四侧壁42均设有与第一开口51配合的第一凸起部61;并第三侧壁41和第四侧壁42均设有第二开口52,第一侧壁31和第二侧壁32均设有与第二开口52配合的第二凸起部62;在此基础上,为了更进一步降低装配难度,提高装配效率,我们还可以做出如下改进:
请同时参考图6-1、图6-3和图6-4,两个第一开口51均开设于第一侧壁31和第二侧壁32的顶面,且与第一侧壁31的第一开口51配合的第一凸起部61设于第三侧壁41的外侧面(如图7-1所示,是顶端的外侧面),与第二侧壁32的第一开口51配合的第一凸起部61设于第四侧壁42的内侧面(如图7-1所示,是顶端的内侧面);
并且,请同时参考图7-1、图7-2和图7-3,两个第二开口52均开设于第三侧壁41和第四侧壁42的底面;与第三侧壁41的第二开口52配合的第二凸起部62设于第一侧壁31的内侧面(如图6-1所示,是底端的内侧面),与第四侧壁42的第二开口52配合的第二凸起部62设于第二侧壁32的外侧面(如图6-1所示,是底端的外侧面);第一开口51和第二开口52均为凹槽。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第一侧壁31和第二侧壁32的“顶面”是以图6-1中所示方向放置的支架3作为参照,第三侧壁41和第四侧壁42的“底面”是以图7-1中所示方向放置的连接架4作为参照。
显然,如图5所示,当支架3与连接架4装配时,相对于第一开口51设置于第一侧壁31和第二侧壁32的中部,第二开口52设置于第三侧壁41和第四侧壁42的中部(此时,第一开口51和第二开口52实为贯穿相应侧壁的孔),本实施方式在进一步降低装配难度的基础上,各个开口和凸起部的定位也比较方便。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于各个开口和凸起部的形状的不作限制,当然,为了进一步降低装配难度,可以做出如下设置:
如图6-1、图6-3和图6-4所示,两个第一开口51的形状均为U型;如图7-2和图7-3所示,两个第二开口52的形状均为倒U型;两个第一凸起部61和两个第二凸起部62的形状均为圆柱形,且各所述圆柱形的轴线均垂直于与其相对应的所述外侧面或所述内侧面。显然,相对于方形开口和方形凸起部,本实施方式的装配难度能够进一步降低。
请参考图8、图9-1、图9-2、图9-3、图9-4、图10-1、图10-2和图10-3,图8为本发明另一种实施例中电磁阀的结构示意图;图9-1为图8中支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9-2为图8中支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9-3为图9-2的A向视图;图9-4为图9-1的B向局部视图;图10-1为图8中连接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10-2为图8中连接架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10-3为图10-1的C向局部视图。
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侧壁31和第二侧壁32均设有第一开口51,第三侧壁41和第四侧壁42均设有与第一开口51配合的第一凸起部61;并第三侧壁41和第四侧壁42均设有第二开口52,第一侧壁31和第二侧壁32均设有与第二开口52配合的第二凸起部62;在此基础上,为了更进一步降低装配难度,提高装配效率,我们还可以做出如下改进:
如图9-1所示,两个第一开口51分别设于第一侧壁31的内侧面和第二侧壁32的外侧面,且该两个第一出口51处于同一水平位置;需要说明的是,图9-1仅示出设于第一侧壁31内侧面的第一出口51,并未示出设于第二侧壁32外侧面的第一出口51;
如图10-1所示,两个第二开口52分别设于第三侧壁41的外侧面和第四侧壁42的内侧面,且该两个第二出口52处于同一水平位置;需要说明的是,图10-1仅示出设于第三侧壁41外侧面的第二出口52,并未示出设于第四侧壁42内侧面的第二出口52;
如图9-4和图10-3所示,第一开口51和第二开口52均为凸出于其相应侧面的通孔;
如图9-1和图9-3所示,两个第二凸起部62分别凸出于第一侧壁31和第二侧壁32的顶面(第二侧壁32的第二凸起部62在图9-1中未示出);如图10-1和图10-2所示,两个第一凸起部61分别凸出于第三侧壁41和第四侧壁42的底面(第四侧壁42的第一凸起部61在图10-1中未示出)。
在本实施例中,当支架3与连接架4装配时,各个第一凸起部61和第二凸起部62分别插入相对应的通孔中。显然,相对于上述各个第一开口51和第二开口52为凹槽的结构设计,本实施方式在保证装配效率的前提下,能够防止支架3与连接架4在左右方向发生相对位移,因而能够进一步提高装配的稳固性。
进一步地,为了能够再次降低装配难度,如图9-4和图10-3所示,所述通孔的截面形状可以为梯形;如图9-3和图10-2所示,第一凸起部61和第二凸起部62均为四边形。
此外,本发明所提供的电磁阀包括上述任一个具体实施例所描述的电磁阀连接装置;所述电磁阀的其他部分可以参照现有技术,本文不再展开。
再者,本发明所提供的热交换装置包括上述实施例所描述的电磁阀;所述热交换装置的其他部分可以参照现有技术,本文不再展开。所述热交换装置具体可以为空调、冰箱等。
最后,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电磁阀连接装置、电磁阀及热交换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1)

1.一种电磁阀连接装置,用于连接电磁阀的主阀(1)和导阀(2),包括与所述主阀(1)连接的支架(3)以及与所述导阀(2)连接的连接架(4);所述支架(3)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侧壁(31)和第二侧壁(32),所述连接架(4)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三侧壁(41)和第四侧壁(42);所述支架(3)的开口端与所述连接架(4)的开口端相对,且所述第三侧壁(41)与所述第一侧壁(31)贴合并组成第一组侧壁,所述第四侧壁(42)与所述第二侧壁(32)贴合并组成第二组侧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侧壁和所述第二组侧壁至少有一组侧壁中,其一个侧壁设有开口,其另一个侧壁设有与所述开口配合的凸起部;
所述第三侧壁(41)位于所述第一侧壁(31)和所述第二侧壁(32)之间,所述第四侧壁(42)位于所述第一侧壁(31)和所述第二侧壁(32)之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阀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31)和所述第二侧壁(32)中至少一者设有第一开口(51),相对应地所述第三侧壁(41)和所述第四侧壁(42)中至少一者设有与所述第一开口(51)配合的第一凸起部(61);所述第一开口(51)为所述开口,所述第一凸起部(61)为所述凸起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阀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31)和所述第二侧壁(32)均设有所述第一开口(51),相对应地所述第三侧壁(41)和所述第四侧壁(42)均设有所述第一凸起部(61)。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磁阀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侧壁(41)和所述第四侧壁(42)中至少一者设有第二开口(52),相对应地所述第一侧壁(31)和所述第二侧壁(32)中至少一者设有与所述第二开口(52)配合的第二凸起部(62)。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磁阀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侧壁(41)和所述第四侧壁(42)均设有所述第二开口(52),相对应地所述第一侧壁(31)和所述第二侧壁(32)均设有所述第二凸起部(62)。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磁阀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两个所述第一开口(51)均开设于所述第一侧壁(31)和所述第二侧壁(32)的顶面,两个所述第二开口(52)均开设于所述第三侧壁(41)和所述第四侧壁(42)的底面,且所述第一开口(51)和所述第二开口(52)均为凹槽;
与所述第一侧壁(31)的第一开口(51)配合的所述第一凸起部(61)设于所述第三侧壁(41)的外侧面,与所述第二侧壁(32)的第一开口(51)配合的所述第一凸起部(61)设于所述第四侧壁(42)的内侧面;与所述第三侧壁(41)的第二开口(52)配合的所述第二凸起部(62)设于所述第一侧壁(31)的内侧面,与所述第四侧壁(42)的第二开口(52)配合的所述第二凸起部(62)设于所述第二侧壁(32)的外侧面。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磁阀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开口(51)的形状均为U型,两个所述第二开口(52)的形状均为倒U型;两个所述第一凸起部(61)和两个所述第二凸起部(62)的形状均为圆柱形,且各所述圆柱形的轴线均垂直于与其相对应的所述外侧面或所述内侧面。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磁阀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两个所述第一开口(51)分别设于所述第一侧壁(31)的内侧面和所述第二侧壁(32)的外侧面,两个所述第二开口(52)分别设于所述第三侧壁(41)的外侧面和所述第四侧壁(42)的内侧面,且所述第一开口(51)和所述第二开口(52)均为凸出于其相应侧面的通孔;
两个所述第一凸起部(61)分别凸出于所述第三侧壁(41)和所述第四侧壁(42)的底面,两个所述第二凸起部(62)分别凸出于所述第一侧壁(31)和所述第二侧壁(32)的顶面,且各所述第一凸起部(61)和各所述第二凸起部(62)分别插入相对应的通孔中。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磁阀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截面形状为梯形,所述第一凸起部(61)和所述第二凸起部(62)均为四边形。
10.一种电磁阀,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电磁阀连接装置。
11.一种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磁阀。
CN201010131395.0A 2010-03-22 2010-03-22 电磁阀连接装置、电磁阀及热交换装置 Active CN10220019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31395.0A CN102200199B (zh) 2010-03-22 2010-03-22 电磁阀连接装置、电磁阀及热交换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31395.0A CN102200199B (zh) 2010-03-22 2010-03-22 电磁阀连接装置、电磁阀及热交换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00199A CN102200199A (zh) 2011-09-28
CN102200199B true CN102200199B (zh) 2015-05-06

Family

ID=446610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31395.0A Active CN102200199B (zh) 2010-03-22 2010-03-22 电磁阀连接装置、电磁阀及热交换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20019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0716185U (zh) * 2019-08-28 2020-06-09 浙江盾安禾田金属有限公司 阀体连接结构及具有其的阀组件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720214Y (zh) * 2004-07-05 2005-08-24 浙江三花制冷集团有限公司 电磁四通换向阀的导阀连接结构
CN2937693Y (zh) * 2006-08-04 2007-08-22 浙江盾安精工集团有限公司 电磁四通换向阀先导阀
CN201202875Y (zh) * 2008-05-09 2009-03-04 浙江三花制冷集团有限公司 电磁阀
CN101498378A (zh) * 2008-01-31 2009-08-05 浙江三花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阀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523570B2 (en) * 2000-05-04 2003-02-25 Parker-Hannifin Corp. Manifold for valve assembly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720214Y (zh) * 2004-07-05 2005-08-24 浙江三花制冷集团有限公司 电磁四通换向阀的导阀连接结构
CN2937693Y (zh) * 2006-08-04 2007-08-22 浙江盾安精工集团有限公司 电磁四通换向阀先导阀
CN101498378A (zh) * 2008-01-31 2009-08-05 浙江三花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阀
CN201202875Y (zh) * 2008-05-09 2009-03-04 浙江三花制冷集团有限公司 电磁阀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00199A (zh) 2011-09-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335267U (zh) 空调器及其电控盒组件
CN204335266U (zh) 空调器的电控盒散热结构
CN106286994A (zh) 一种自锁式管路固定装置
CN102200199B (zh) 电磁阀连接装置、电磁阀及热交换装置
CN208235841U (zh) 阳角模块
EP2285198B1 (en) Modular building block type chassis
EP3076055B1 (en) Four-way reversing valve and slider thereof, and slider manufacturing method
CN204063513U (zh) 一种换热器组件
CN104508306B (zh) 液压控制装置
CN105546683A (zh) 一种制冷设备及其空调室外机
CN103375852B (zh) 室外机热交换器、空调器和除湿机
CN106322630B (zh) 热交换芯体的安装结构及通风系统
CN202885611U (zh) 换热器
CN204180375U (zh) 电路板组件
CN203615642U (zh) 多联式中央空调器
CN100561313C (zh) 背光模组及其灯管固定架
EP3581858B1 (en) Ceiling-embedded type indoor unit for air conditioner, and air conditioner
CN215062488U (zh) 一种空调底盘组件、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
CN205402982U (zh) 一种制冷设备及其空调室外机
CN204730529U (zh) 蒸发器组件、空调器和用于空调器的固定卡
CN204100506U (zh) 空调器的电辅热组件和空调器的电辅热安装结构
CN207159609U (zh) 用于洗衣机的装配机构及洗衣机
CN204665627U (zh) 换热器固定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02816526U (zh) 一种电磁线圈
CN202692385U (zh) 一种空调冷凝器固定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214

Address after: 312500 Zhejiang city of Shaoxing province Xinchang County Mei Zhu Zhen three flower Mei Zhu Industrial Park Administration Building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three flower intelligent control Limited by Share Ltd

Address before: 312500 Liquan village of Zhejiang County in Xinchang Province town under

Patentee before: Sanhua Refrigeration Group Co., Ltd., Zhej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