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99953B - 一种电子钥匙以及相配套的rfid电子锁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子钥匙以及相配套的rfid电子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99953B
CN102199953B CN 201110099532 CN201110099532A CN102199953B CN 102199953 B CN102199953 B CN 102199953B CN 201110099532 CN201110099532 CN 201110099532 CN 201110099532 A CN201110099532 A CN 201110099532A CN 102199953 B CN102199953 B CN 10219995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rical outer
outer casing
plug
electron key
rf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110099532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99953A (zh
Inventor
陶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KAI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i Xiaoping
JIANGSU AOYINGW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i Xiaoping, JIANGSU AOYINGW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i Xiaoping
Priority to CN 201110099532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199953B/zh
Publication of CN1021999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999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999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9995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种电子钥匙以及相配套的RFID电子锁,其电子钥匙包括设有触点组的插头装置、与触点组电连接可输出密码或信号的电子线路装置以及外壳装置,其中:插头装置是由组合嵌件注塑成型的扁柱体,其组合嵌件包括触点组、两端开口的中空刚性套管、以及从内部贯穿刚性套管的印制电路板;外壳装置包括插头保护盖和筒形外壳,在插头保护盖上设有能与筒形外壳扣锁结合且又便于分离的挂钩机构。该电子钥匙还具有RFID无线射频自动识别标签以及与它相配套的RFID电子锁,通过实施本发明可以真正实现用一把钥匙开锁,扩大电子钥匙的“一卡通”应用范围,以及大大提高现有电子钥匙的可靠性、耐久性、使用和制造的方便性。

Description

一种电子钥匙以及相配套的RFID电子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锁具,尤其是电子锁具。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各式各样的电子锁也正在广泛普及和不断创新,并逐步取代传统机械锁而快步进入到社会的广大家庭和办公室。
就目前公知的电子锁技术方案中,锁中没有电源而依赖其电子钥匙提供电源的技术方案在取代或替换传统机械锁具方面具有更大的优势。特别是这种电子锁所包括的插芯式电子锁芯,由于其外形安装尺寸与通用插芯式机械锁芯相同,因而可以直接用它去替换传统机械锁的锁芯。当电子钥匙插入与其配套的电子锁或电子锁芯的钥匙插孔后,电子钥匙向其提供电源和密码以及相关的电子信号,然后电子锁或电子锁芯在验证其钥匙密码正确后驱动其内部的开锁离合装置,从而允许电子钥匙依靠人手操作的旋转力带动钥匙插孔转动并进而移动锁舌实现开锁。
然而,上述这种公知的依赖钥匙提供电源的电子锁的电子钥匙在设计上特别是在结构设计上还存在着许多缺陷,因而大大影响了它功能的可靠性和耐久性,以及使用和生产时的方便性。首先,由于这种电子钥匙在开锁时既需要它输出电子信号和电源又需要它传递人手操作的旋转力并进而移动锁舌,而移动锁舌是需要较大力量的,因此这就对电子钥匙的整体机械强度特别是插头装置的扭力强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当它的抗扭力强度不够时就会造成钥匙插头装置以及外壳装置的变形并导致发生内部断线或损坏。第二,由于这种电子钥匙在内部装有电池,而电池是需要更换的,因此,如何使这种电子钥匙在机械结构上既能获得较高的机械强度、又能方便地实现由用户对电池的快速更换、同时还要考虑到电子线路的防水密封性能就成了重要的问题。第三,由于这种电子钥匙必须依靠插头装置上的触点传递电子信号以及传递电子锁工作所需要的电源,因而,如何保护触点防止磨损、防止氧化和变形、使其工作更可靠更耐久是不可忽视的问题;当然,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用插头保护盖的方法,但插头保护盖如何能在使用中方便可靠地与钥匙主体进行扣锁与分离,以及如何使其不易丢失等是需要创新考虑的。第四,现有的上述电子钥匙不具备无线感应自动识别开锁功能,当分别遇到与上述电子钥匙相配套的电子锁具和RFID电子锁时,现有的上述电子钥匙不能解决一把钥匙开锁的问题,即所谓的“一卡通”问题;而在当今电子锁具领域和电子身份识别领域,只用一把钥匙或者只用一张RFID卡片完成各种开锁或各种消费或各种电子身份识别是科技发展的主攻方向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第五,对于目前现有的RFID电子锁,即使只是针对单个RFID电子锁而言也无法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一把钥匙开锁,因为现有RFID电子锁的应急备用锁芯仍然是机械锁芯,其应急备用钥匙是与其正常开锁的RFID钥匙完全分离的两种不同的钥匙,当RFID电子锁的内部电池失效时需要寻找其应急备用锁芯的应急备用钥匙开锁,于是,当RFID电子锁应用于家庭或社会单位时其应急备用钥匙的保管和携带就成了一大问题和麻烦;此外,从锁具安全防盗的角度来说,由于机械锁芯的存在,原本应该智能化安全程度更高的电子锁其安全性只能被降低到机械锁的水平。其实就RFID电子锁的无线感应开锁钥匙而言,不论其称呼为RFID卡片或是RFID钥匙,它实际上就是一个包含了天线和RFID电子芯片的RFID无线射频自动识别标签;尽管该标签通常很薄并有多种制作方法,但如果要将它与其它钥匙结合在一起的话,就不是随便将它们放在一起那么简单了,其主要考虑的技术问题在于,射频无线电波在近距离接触其它钥匙金属体的时候会遭受到干扰或屏蔽,并进而发生感应距离不足或无法正常工作的情况,于是,该标签中天线的设计以及位置的放置尤为关键。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1、从结构设计和制造工艺的角度入手,大大加强电子钥匙的整体机械强度尤其是插头装置的扭力强度,使其工作更可靠、寿命更耐久、使用和制造更方便。2、优化设计相配套的为用户更换电池所必需的后盖,减少对电子钥匙整体机械强度和防水性能的影响。3、巧妙设计一种相配套的新型插头保护盖,重点在于使用方便、结合可靠和不易丢失。4、大大缩小RFID无线射频自动识别标签的天线尺寸以及优化设置其安装位置,使RFID电子锁的无线射频感应钥匙与公知的依赖钥匙提供电源的电子锁的电子钥匙完美集成在一起,扩大电子钥匙的“一卡通”开锁种类和开锁范围。5、使RFID电子锁能够真正实现包括其自身应急备用锁芯在内的只用一把钥匙开锁,使电子锁能够在全社会得到更好地普及和推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现有电子钥匙和现有RFID电子锁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电子钥匙以及相配套的RFID电子锁。
本发明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电子钥匙,它包括设有触点组的插头装置、与触点组电连接可输出密码或信号的电子线路装置以及外壳装置,其中:
插头装置是由组合嵌件注塑成型的扁柱体,其组合嵌件包括触点组、两端开口的中空刚性套管、以及从内部贯穿刚性套管的印制电路板,触点组安装在印制电路板的一端并暴露在刚性套管的一侧端口外,在印制电路板的另一端设有与触点电连接的连接焊盘并暴露在刚性套管的另一侧端口外,触点组以及填充在触点周围的注塑材料构成插头装置的头部,注塑材料同时填充刚性套管的内部空间,连接焊盘以及它所临近的刚性套管的一端构成插头装置的尾部,插头装置的尾部固定在外壳装置中。
上述外壳装置包括一个两端开口的中空筒形外壳以及后盖,插头装置的尾部固定在筒形外壳的一端开口处,后盖安装在筒形外壳的另一端开口处,电子线路装置与插头装置的尾部连接安装在筒形外壳的空腔中。
上述刚性套管或筒形外壳均为无缝筒形结构。
上述插头装置的尾部固定于筒形外壳是采用孔销固定方式,在插头装置的尾部设有通孔以及在筒形外壳上设有与通孔相配合的固定孔,在通孔和固定孔中设有固定销。
上述在筒形外壳和后盖上设有能使后盖在筒形外壳的端口盖紧并且又便于拆卸的搭扣结构,该搭扣结构在筒形外壳上表现为端口边缘的通孔或凹陷以及在后盖上表现为与通孔或凹陷相配合的凸起,或者,在筒形外壳上表现为端口边缘的凸起以及在后盖上表现为与凸起相配合的通孔或凹陷。
上述后盖上设有透光孔或插头插入孔。
上述电子线路装置包括印制电路板,其中,在印制电路板的一端设有与插头装置的各连接焊盘在位置上一一对应并可进行锡焊连接的对接焊盘。
上述电子线路装置包括印制电路板,以及包括电池或插头座,其中,电池或插头座安装在印制电路板的一侧铜箔面,电子线路装置所包括的其它电子元件安装在印制电路板的另一侧铜箔面。
上述外壳装置还包括插头保护盖,在插头保护盖上设有能与筒形外壳扣锁结合且又便于分离的挂钩机构,在筒形外壳上设有能限制挂钩机构在扣锁时滑脱的阻挡结构。
上述挂钩机构包括一端设有弯钩、另一端设有按键、中间设有轴孔和轴的杠杆结构。
上述插头保护盖上设有挂绳栓扣柱。
上述插头保护盖包括外盖和内盖,外盖套在内盖的外面,挂钩机构安装在内盖上。
上述一种新型电子钥匙,它具有与其配套的电子锁具尤其包括与其配套的依靠钥匙提供电源且外形安装尺寸与通用插芯式机械锁芯相同的插芯式电子锁芯,其中,在电子元件与筒形外壳的内壁之间或者在插头保护盖的外盖和内盖之间设有包括天线和RFID芯片在内的RFID无线射频自动识别标签。
上述天线就是印制电路板的边沿被蚀刻成线圈的铜箔。
一种新型RFID电子锁,它包括通常RFID电子锁的一切必要组成以及相配套的RFID钥匙,其电子锁锁体设有应急备用锁芯尤其包括可拆卸和更换的通用插芯式应急备用锁芯以及相配套的钥匙,其中,它的RFID钥匙和应急备用锁芯的钥匙就是上述将这两种钥匙集成为一体的一种新型电子钥匙。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大大提高现有电子钥匙的可靠性和耐久性,同时提高其使用和制造的方便性,使电子锁尤其是包括锁中没有电源而依赖其电子钥匙提供电源的电子锁在替代传统机械锁方面能够得到更好地普及和推广;并且,针对RFID电子锁以及相配套的钥匙,能够真正实现用一把钥匙开锁,扩大电子钥匙的“一卡通”应用范围。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电子钥匙实施例中插头装置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厎视图。
图3是本发明电子钥匙实施例中刚性套管3的主视图。
图4是图3的左视图。
图5是本发明电子钥匙实施例中插头装置的印制电路板5的铜箔面视图。
图6是图1中A-A剖视图。
图7是本发明电子钥匙实施例中筒形外壳10的主视图。
图8是图7的C-C剖视图。
图9是本发明电子钥匙实施例之一中设有透光孔16的后盖15的主视图。
图10 是图9的B-B剖视图。
图11是本发明电子钥匙实施例中后盖15盖在筒形外壳10的一侧端口,为表现其另一种搭扣结构的局部剖视图。
图12是本发明电子钥匙实施例之一其电子钥匙主体总装配后剖开筒形外壳10的剖视图。
图13是图12的厎侧剖视图,其中RFID无线射频自动识别标签安装在筒形外壳10中。
图14是本发明电子钥匙实施例之二中设有插头插入孔28的后盖15的主视图。
图15是图14的D-D剖视图。
图16是本发明电子钥匙实施例之二总装配后剖开筒形外壳10的剖视图。
图17是图16的右端插入本发明电子钥匙实施例之一后的底侧剖视图,其中RFID无线射频自动识别标签安装在筒形外壳10中。
图18是本发明电子钥匙实施例之一的电路原理图。
图19是本发明电子钥匙实施例之二的电路原理图。
图20是插头保护盖总装配后与筒形外壳10扣锁的局部剖视图。
图21是图20的厎视图。
图22是图21中剖开外盖35的剖视图。
图23是同时按下插头保护盖两侧的按键38后,使弯钩42解除扣锁,将插头保护盖与钥匙主体分离的剖视图。
图24是将RFID无线射频自动识别标签安装在插头保护盖中的剖面示意图。
图25是本发明RFID电子锁实施例安装于门的应用示意图。
图26是图25的左侧视图。
图27是本发明RFID无线射频自动识别标签的构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电子钥匙实施例之一:
本实施例的电子线路装置中含有电池,其电路原理图如图18所示。本实施例包括设有触点组的插头装置、与触点组电连接可输出电源、密码或信号的电子线路装置以及外壳装置。当它的插头装置插入到与其配套的电子锁或电子锁芯的钥匙插孔后,电子钥匙向其提供电源和密码以及相关的电子信号,然后电子锁或电子锁芯在验证其钥匙密码正确后驱动其内部的开锁离合装置,从而允许电子钥匙依靠人手操作的旋转力带动钥匙插孔转动并进而移动锁舌实现开锁。
本实施例的插头装置如图1、图2和图6所示,图1是其主视图,图2是图1的底视图,图6是图1中A-A剖视图;由图可见,插头装置是由组合嵌件预先埋置在注塑模具的模腔中然后注塑成型的扁柱体,其组合嵌件由触点组、两端开口的中空刚性套管3、以及从内部贯穿刚性套管3的印制电路板5组合而成。其中,触点组由正反两面的多个触点1组成,每面共有4个(参见图18,插头装置A面和B面均有对称的名为V、D+、D-、G的4个触点),每个触点1都是平行排列的导电金属块,它们被预先焊接安装在印制电路板5左端的两个铜箔面上。刚性套管3如图3所示,它是两端开口的中空方筒形钢管,它的左端被设计成U形缺口形状,它的右端是尾部设有通孔4,图4是图3的左视图,为进一步增强插头装置的机械强度特别是抗扭力强度,刚性套管3最好采用无缝钢管。印制电路板5如图5所示,这是一个两面图形完全对称的双面覆铜板,在其左端每面均设有4个触点焊盘7以分别用于焊接安装触点1,在其尾部设有通孔8并且设有与每个触点1一一对应连接的连接焊盘6,每个连接焊盘6都是中心具有金属孔化通孔连通的双面焊盘。由图1、图2和图6可见,触点组安装在印制电路板5的左端并暴露在刚性套管3的左侧端口外,印制电路板5的右端设有与触点组电连接的连接焊盘6并暴露在刚性套管3的右侧端口外,触点组以及填充在触点1周围的注塑材料2构成插头装置的头部,注塑材料2同时填充刚性套管3的内部空间,连接焊盘6以及它所临近的刚性套管3的右端构成插头装置的尾部。令印制电路板5上的通孔8与刚性套管3上的通孔4同心同大,于是插头装置在注塑后其尾部具有通孔4。
本实施例的外壳装置包括筒形外壳10、后盖15和插头保护盖。其中,筒形外壳10如图7所示,图8是图7的C-C剖视图。筒形外壳10是由塑料注塑成型的两端具有开口的中空无缝筒形结构,图8中,筒形外壳10的左端开口11小于右端开口,在左端开口11缩小了的外壳上设有用于固定插头装置的固定孔13并且在其外侧设有防止插头保护盖在扣锁时滑脱的阻挡结构12,该阻挡结构12在图8中的表现就是两侧的凹坑12。在图8中,筒形外壳10的右端口边缘设有能使后盖15在筒形外壳10的右端口盖紧并且又便于拆卸的搭扣结构,该搭扣结构在图8中的表现就是端口边缘的通孔或凹陷14。本实施例的后盖15如图9所示,它也是由塑料注塑成型的塑料件,在后盖15上设有两个透光孔16,该透光孔16用透明塑料封闭以满足防水要求,图10 是图9的B-B剖视图,由图10可见,在后盖15上设有能使其在筒形外壳10的端口盖紧并且又便于拆卸的搭扣结构,该搭扣结构在图10中的表现就是与筒形外壳10上的通孔或凹陷14相配合的凸起17。
图12是本实施例的电子钥匙主体总装配后剖开筒形外壳10的剖视图,图13是图12的厎侧剖视图,在图12和图13中,电子线路装置由印制电路板20以及安装其上的指示用发光二极管23、电池22、电池极片21、以及其它相关的电子元件27等构成,在印制电路板20的左端设有与插头装置的各连接焊盘6在位置上一一对应并可进行锡焊连接的对接焊盘(该对接焊盘在图12中被连接焊盘6遮盖,所以看不见),发光二极管23对着后盖15上的透光孔16被安装在印制电路板20的右端。由于插头装置的各连接焊盘6是双面焊盘且具有中心金属孔化通孔,所以当它焊接于印制电路板20的对接焊盘时将是非常方便的,通过各连接焊盘6与印制电路板20上对接焊盘的焊接连接,电子线路装置与插头装置的尾部连接并且通过对接焊盘将插头装置上的各触点1电连接到电路各个必要的地方。如图12和图13所示,将尾部连接了电子线路装置的插头装置从筒形外壳10的右端开口处塞入,并进而从筒形外壳10的左端开口11中穿出,使插头装置的尾部留在左端开口11中,令筒形外壳10上的固定孔13与插头装置上的通孔4中心重合且大小相同,然后在固定孔13与通孔4中插入固定销24以实现较为牢固的孔销固定方式,与此同时,电子线路装置已完全进入到筒形外壳10的空腔中从而完成对它正确的安装。在上述过程中,令筒形外壳10其左端开口11的开口形状和尺寸与穿过其中的插头装置的外表面尽量吻合或密合,同时再涂上密封胶则会得到较为理想的机械强度和防水性能。此外,由图13可见,电子线路装置中的印制电路板20是双面电路板,其中,电池22和电池极片21安装在印制电路板20的一侧铜箔面,电子线路装置所包括的其它电子元件27安装在印制电路板20的另一侧铜箔面。
上述电子钥匙可以根据需要在它的电子元件27与筒形外壳10的内壁之间增设RFID无线射频自动识别标签(见图13),该RFID无线射频自动识别标签是一个可拆卸的独立部件,它由天线电路板26和RFID芯片25构成,其构成示意图如图28所示。在图28中,天线电路板26为边沿被蚀刻成铜箔线圈29的双面覆铜板,其正反两面的铜箔线圈29通过金属孔化通孔33进行有效连接,RFID芯片25安装在天线电路板26上并与铜箔线圈29连接构成有效电路。
在图12和图13中,后盖15紧盖在筒形外壳10的右端口,后盖15上的凸起17与筒形外壳10上的通孔或凹陷14相配合,从而实现了后盖15能够盖紧端口且又便于拆卸的搭扣结构。该搭扣结构具有另一种共轭形式,具体结构表现为在筒形外壳10上右端口边缘的凸起18以及在后盖15上的与凸起18相配合的通孔或凹陷19,如图1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后盖15的作用是为了方便用户更换电池22以及方便更换RFID无线射频自动识别标签,只要拆开后盖15,电池22以及RFID标签便可以从筒形外壳10的右端口取出或装入。
本实施例的以上所有叙述构成了本实施例电子钥匙的主体,本实施例除了电子钥匙的主体以外在外壳装置中还包括插头保护盖。该插头保护盖套在插头装置的头部,并且能方便地与电子钥匙的主体进行扣锁结合和分离。图20示出了插头保护盖总装配后与筒形外壳10扣锁时的局部剖视图,图21是图20的厎视图,图22是图21中剖开外盖35的剖视图。在图20中,插头保护盖设有外盖35和内盖36,它们都是由塑料注塑成型的塑料件,外盖35套在内盖36的外面并紧紧固定,在内盖36的两侧设有能与筒形外壳10扣锁结合且又便于分离的挂钩机构,在筒形外壳10上设有能限制挂钩机构在扣锁时滑脱的阻挡结构12,该阻挡结构12在图20中的表现就是两侧的凹坑12。如图20所示,挂钩机构包括一端设有金属弯钩42、另一端设有按键38、中间设有轴孔和轴40以及扭簧39的杠杆结构;扭簧39的弹力总是力图使弯钩42落入到筒形外壳10的凹坑12中,从而使插头保护盖不能滑脱以实现插头保护盖与筒形外壳10的扣锁结合。为方便本电子钥匙与其它物品栓扣而不易丢失,在图20中的内盖36左端上下两个顶角处分别设有挂绳栓扣柱37,该挂绳栓扣柱37为金属细长园柱体,它类似桥一样地将两端固定在内盖36的塑料中(如图21和图22所示),它的中段与内盖36之间留有空隙以方便挂绳穿扣。此外,为了配合设在内盖36上的挂绳栓扣柱37以及挂钩机构中按键38的使用,在外盖35的对应位置设有使挂绳栓扣柱37和按键38暴露的窗口(如图20和图21所示),当按键38被同时向内按下时,由于挂钩机构的杠杆原理使弯钩42向外侧张开并进而摆脱筒形外壳10上阻挡结构12的限制,从而可以使插头保护盖与电子钥匙的主体分离,如图23所示。
在上述插头保护盖中,如果在外盖35和内盖36之间留有足够的空间,则可以将前述RFID无线射频自动识别标签设置在外盖35和内盖36之间,如图24所示;这样不但可以使RFID无线射频自动识别标签的感应距离更远,还能使本发明的一把电子钥匙获得更多以及不同种类的RFID无线射频自动识别标签成为可能。
本发明电子钥匙实施例之二:
这是一个在电子线路装置中不含有电池的实施例,其电路原理图如图19所示。本实施例包括设有触点组的插头装置、与触点组电连接可输出密码或信号的电子线路装置以及外壳装置,其中,由图19可见,在电子线路装置中含有插头座31,在插头座31中设有插座触点组(图19中各触点的名称分别为V、D+、D-、G),各插座触点分别与其插头装置的各同名触点一一对应连接,并且它们的排列位置和排列顺序相同。
本实施例的电子钥匙是作为对前述实施例之一的电子钥匙进行开锁授权的密钥使用(俗称“主钥匙”或“MASTER KEY”),当本实施例的插头装置插入到与其配套的电子锁或电子锁芯的钥匙插孔后,需要在本实施例的插头座31中插入前述实施例之一的电子钥匙才能使本实施例以及被插锁具获得电源而工作。本实施例在获得电源以后,其电子线路装置通过插头装置向被插锁具输出密码或密钥,同时,插在插头座31中的电子钥匙也通过插头装置向被插锁具输出密码,于是,被插锁具首先验证本实施例的密码或密钥是否到场并且是否正确,以决定是否要将插头座31中的电子钥匙的密码记录在锁中,从而决定插头座31中的电子钥匙是否要被授予开锁权。
在本实施例中,设有触点组的插头装置与前述电子钥匙实施例之一中的插头装置完全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的外壳装置包括筒形外壳10、后盖15和插头保护盖。其中,筒形外壳10和插头保护盖与前述电子钥匙实施例之一中的筒形外壳10和插头保护盖完全相同,在此也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的后盖15如图14所示,它也是由塑料注塑成型的塑料件,在后盖15上设有能使插头装置的头部顺利通过的插头插入孔28,图15 是图14的D-D剖视图,由图15可见,在后盖15上还设有能使其在筒形外壳10的端口盖紧并且又便于拆卸的搭扣结构,该搭扣结构就是图15和图16中与筒形外壳10上的通孔或凹陷14相配合的凸起17。
图16是本实施例的电子钥匙主体总装配后剖开筒形外壳10的剖视图,图17是图16的厎侧剖视图,在图16和图17中,电子线路装置由印制电路板20以及安装其上的插头座31、插座触点30、以及其它相关的电子元件27等构成,在印制电路板20的左端设有与插头装置的各连接焊盘6在位置上一一对应并可进行锡焊连接的对接焊盘(该对接焊盘在图16中被连接焊盘6遮盖,所以看不见),通过插头装置上各连接焊盘6与印制电路板20上对接焊盘的焊接连接,电子线路装置与插头装置的尾部连接并且通过对接焊盘将插头装置上的各触点1电连接到电路各个必要的地方。如图16和图17所示,将尾部连接了电子线路装置的插头装置从筒形外壳10的右端开口处塞入,并进而从筒形外壳10的左端开口11中穿出,使插头装置的尾部留在左端开口11中,令筒形外壳10上的固定孔13与插头装置上的通孔4中心重合且大小相同,然后在固定孔13与通孔4中插入固定销24以实现较为牢固的孔销固定方式,与此同时,电子线路装置已完全进入到筒形外壳10的空腔中从而完成对它正确的安装。在上述过程中,令筒形外壳10其左端开口11的开口形状和尺寸与穿过其中的插头装置的外表面尽量吻合或密合,则会得到较为理想的机械强度。此外,由图17可见,电子线路装置中的印制电路板20是双面电路板,其中,插头座31和插座触点30安装在印制电路板20的一侧铜箔面,电子线路装置所包括的其它电子元件27安装在印制电路板20的另一侧铜箔面。
本实施例电子钥匙可以根据需要在它的电子元件27与筒形外壳10的内壁之间增设RFID无线射频自动识别标签(见图17),该RFID无线射频自动识别标签是一个可拆卸的独立部件,它的构成与前述电子钥匙实施例之一中的RFID标签完全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在图16和图17中,后盖15紧盖在筒形外壳10的右端口,后盖15上的凸起17与筒形外壳10上的通孔或凹陷14相配合,从而实现了后盖15能够盖紧端口且又便于拆卸的搭扣结构。该搭扣结构具有另一种共轭形式,具体结构表现为在筒形外壳10上右端口边缘的凸起18以及在后盖15上的与凸起18相配合的通孔或凹陷19,如图1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后盖15能够拆卸的作用是为了方便更换RFID无线射频自动识别标签,只要拆开后盖15,RFID标签便可以从筒形外壳10的右端口取出或装入。
在本实施例中,插头座31的右端具有朝向后盖15的开口,如图17所示,该开口与后盖15上的插头插入孔28相配合能使插头装置的头部32插入其中,在插头座31的内部设有由4个插座触点30组成的触点组,每个插座触点30的安装位置和排列顺序均与插头装置上的同名触点一一对应。
与本发明电子钥匙相配套的RFID电子锁实施例:
将已经公开的、与本发明电子钥匙相配套的、依靠钥匙提供电源的插芯式电子锁芯去替换通常RFID电子锁的可拆卸和更换的通用插芯式应急备用机械锁芯,即可得到用本发明一把钥匙开锁的“一卡通”新型RFID电子锁。该新型RFID电子锁安装于门的应用示意图如图25所示,图26是图25的左侧视图。
在图25和图26中,RFID感应窗50位于面板53的上部,面板53和把手52安装在门51上,在面板53的下部具有安装通用插芯式应急备用锁芯的葫芦形安装孔,在门51的侧面通过固定螺丝57将应急备用锁芯与锁体固定,由于该葫芦形安装孔具有国际通用标准,同时与本发明电子钥匙相配套的插芯式电子锁芯也具有与国际通用标准相一致的外形安装尺寸,因而,与本发明电子钥匙相配套的插芯式电子锁芯54就可以很方便地直接去替换其原来的应急备用机械锁芯。在图25中,插芯式电子锁芯54的前端具有钥匙插孔55,在图26中,插芯式电子锁芯54的前端位于门外(门51的右侧),插芯式电子锁芯54的尾端旋钮58位于门内,通过旋转旋钮58可以移动锁舌开锁或上锁。
当上述本发明实施例之一中的具有RFID无线射频自动识别标签的电子钥匙被上述新型RFID电子锁授权并且在其感应窗50前近距离靠近时,转动把手52则可移动锁舌56向内缩进从而实现用本发明的电子钥匙感应开锁;当将此同一把电子钥匙插入到该新型RFID电子锁的插芯式电子锁芯54的钥匙插孔55时,由于它们相互配套并且钥匙已获得授权(关于对钥匙授权参见上述实施例之二中所述),于是旋转该电子钥匙,则也可以移动锁舌56实现开锁。
由此可见,上述新型RFID电子锁的RFID钥匙以及它的应急备用锁芯的钥匙就是本发明将这两种钥匙集成为一体的一种新型电子钥匙。

Claims (15)

1.一种电子钥匙,它包括设有触点组的插头装置、与触点组电连接可输出密码或信号的电子线路装置以及外壳装置,其中:
插头装置是由组合嵌件注塑成型的扁柱体,其组合嵌件包括触点组、两端开口的中空刚性套管(3)、以及从内部贯穿刚性套管(3)的印制电路板(5),触点组安装在印制电路板(5)的一端并暴露在刚性套管(3)的一侧端口外,在印制电路板(5)的另一端设有与触点(1)电连接的连接焊盘(6)并暴露在刚性套管(3)的另一侧端口外,触点组以及填充在触点(1)周围的注塑材料(2)构成插头装置的头部,注塑材料(2)同时填充刚性套管(3)的内部空间,连接焊盘(6)以及它所临近的刚性套管(3)的一端构成插头装置的尾部,插头装置的尾部固定在外壳装置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钥匙,其中,外壳装置包括一个两端开口的中空筒形外壳(10)以及后盖(15),插头装置的尾部固定在筒形外壳(10)的一端开口处,后盖(15)安装在筒形外壳(10)的另一端开口处,电子线路装置与插头装置的尾部连接安装在筒形外壳(10)的空腔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电子钥匙,其中,刚性套管(3)或筒形外壳(10)均为无缝筒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子钥匙,其中,插头装置的尾部固定于筒形外壳(10)是采用孔销固定方式,在插头装置的尾部设有通孔(4)以及在筒形外壳(10)上设有与通孔(4)相配合的固定孔(13),在通孔(4)和固定孔(13)中设有固定销(24)。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子钥匙,其中,在筒形外壳(10)和后盖(15)上设有能使后盖(15)在筒形外壳(10)的端口盖紧并且又便于拆卸的搭扣结构,该搭扣结构在筒形外壳(10)上表现为端口边缘的通孔或凹陷(14)以及在后盖(15)上表现为与通孔或凹陷(14)相配合的凸起(17),或者,在筒形外壳(10)上表现为端口边缘的凸起(18)以及在后盖(15)上表现为与凸起(18)相配合的通孔或凹陷(19)。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子钥匙,其中,在后盖(15)上设有透光孔(16)或插头插入孔(28)。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子钥匙,电子线路装置包括印制电路板(20),其中,在印制电路板(20)的一端设有与插头装置的各连接焊盘(6)在位置上一一对应并可进行锡焊连接的对接焊盘。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子钥匙,电子线路装置包括印制电路板(20),以及包括电池(22)或插头座(31),其中,电池(22)或插头座(31)安装在印制电路板(20)的一侧铜箔面,电子线路装置所包括的其它电子元件(27)安装在印制电路板(20)的另一侧铜箔面。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子钥匙,其中,外壳装置还包括插头保护盖,在插头保护盖上设有能与筒形外壳(10)扣锁结合且又便于分离的挂钩机构,在筒形外壳(10)上设有能限制挂钩机构在扣锁时滑脱的阻挡结构(12)。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电子钥匙,其中,挂钩机构包括一端设有弯钩(42)、另一端设有按键(38)、中间设有轴孔和轴(40)的杠杆结构。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电子钥匙,其中,在插头保护盖上设有挂绳栓扣柱(37)。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电子钥匙,其中,插头保护盖包括外盖(35)和内盖(36),外盖(35)套在内盖(36)的外面,挂钩机构安装在内盖(36)上。
13.根据权利要求8或12所述的一种电子钥匙,它具有与其配套的电子锁具,其中,在电子元件(27)与筒形外壳(10)的内壁之间或者在插头保护盖的外盖(35)和内盖(36)之间设有包括天线和RFID芯片(25)在内的RFID无线射频自动识别标签。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一种电子钥匙,其中,天线就是印制电路板(26)的边沿被蚀刻成线圈(29)的铜箔。
15.一种RFID电子锁,它包括通常RFID电子锁的一切必要组成以及相配套的RFID钥匙,其电子锁锁体设有应急备用锁芯(54),其中,它的RFID钥匙和应急备用锁芯的钥匙就是上述权利要求13所述的将这两种钥匙集成为一体的一种电子钥匙。
CN 201110099532 2011-04-20 2011-04-20 一种电子钥匙以及相配套的rfid电子锁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9995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10099532 CN102199953B (zh) 2011-04-20 2011-04-20 一种电子钥匙以及相配套的rfid电子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10099532 CN102199953B (zh) 2011-04-20 2011-04-20 一种电子钥匙以及相配套的rfid电子锁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99953A CN102199953A (zh) 2011-09-28
CN102199953B true CN102199953B (zh) 2013-04-17

Family

ID=446609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110099532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99953B (zh) 2011-04-20 2011-04-20 一种电子钥匙以及相配套的rfid电子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19995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36652A (zh) * 2019-02-19 2019-05-10 施普世工业安全设备(上海)有限公司 智能联锁组件及智能联锁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0039741A1 (en) * 1998-12-23 2000-07-06 Microchip Technology Incorporated A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security system having an rf emulating circuit
CN1293732A (zh) * 1998-12-08 2001-05-02 密克罗奇普技术公司 射频识别安全装置
CN2816253Y (zh) * 2005-09-15 2006-09-13 缪忠民 一种机械电子组合式防盗锁具机构
CN201334814Y (zh) * 2008-09-25 2009-10-28 广州朗昇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签封锁
CN202081724U (zh) * 2011-04-20 2011-12-21 翟达 一种电子钥匙以及相配套的rfid电子锁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241856A (ja) * 2005-03-03 2006-09-14 Furuya Keiji ドアロック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93732A (zh) * 1998-12-08 2001-05-02 密克罗奇普技术公司 射频识别安全装置
WO2000039741A1 (en) * 1998-12-23 2000-07-06 Microchip Technology Incorporated A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security system having an rf emulating circuit
CN2816253Y (zh) * 2005-09-15 2006-09-13 缪忠民 一种机械电子组合式防盗锁具机构
CN201334814Y (zh) * 2008-09-25 2009-10-28 广州朗昇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签封锁
CN202081724U (zh) * 2011-04-20 2011-12-21 翟达 一种电子钥匙以及相配套的rfid电子锁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6-241856A 2006.09.14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99953A (zh) 2011-09-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081724U (zh) 一种电子钥匙以及相配套的rfid电子锁
CN102199953B (zh) 一种电子钥匙以及相配套的rfid电子锁
CN205429795U (zh) 充电枪
CN208294271U (zh) 一种新型电子锁芯装置
CN211473724U (zh) 一种基于磁铁阵列编码的无源智能挂锁
CN111577029A (zh) 一种智能挂锁
CN203230254U (zh) 一种智能报警安全锁芯
CN206863841U (zh) 无源电子锁芯的电子触点锁头及电子钥匙
CN203347363U (zh) 一种电子机械锁
CN210217387U (zh) 一种无源智能锁及挂锁
CN203066663U (zh) 一种电子锁
CN201850866U (zh) 一种电子锁
CN206250299U (zh) 一种动力电池及其顶盖
CN214365527U (zh) 挂锁的指纹锁芯更换结构
CN204112890U (zh) 带电池的电子密码钥匙
CN202945879U (zh) 双插防盗锁
CN211058492U (zh) 一种机电锁
CN214145270U (zh) 一种便于后期维护的防盗门
CN105545183A (zh) 一种双插式防盗门
CN206975734U (zh) 智能锁芯及门
CN215717926U (zh) 一种防儿童开启的门锁保险旋钮结构
CN201269002Y (zh) 电器密码锁、机械密码锁组合两用保险箱
CN206035132U (zh) 一种新型非联动串联式两级防护安全锁机械机构
CN209855411U (zh) 一种胆帽可旋转的锁头
CN203213710U (zh) 防盗门窗锁锁芯及门窗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ZHAI XIAOPING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ZHAI DA

Effective date: 20111208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11208

Address after: 225000 Jiangsu city of Yangzhou Province Jing Zhong Xiang No. 33 -48

Applicant after: Di Xiaoping

Address before: 225000 Jiangsu city of Yangzhou Province Jing Zhong Xiang No. 33 -48

Applicant before: Di Da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ZHAI XIAOPING

Effective date: 20121128

Owner name: TAO TAO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ZHAI XIAOPING

Effective date: 20121128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for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Tao Tao

Inventor before: Di Da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INVENTOR; FROM: ZHAI DA TO: TAO TAO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225000 YANGZHOU, JIANGSU PROVINCE TO: 225001 YANGZHOU, JIANGSU PROVINCE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21128

Address after: 225001, room 84, building 26, No. 202, Nanhe south, Guangling District, Yangzhou, Jiangsu

Applicant after: Tao Tao

Applicant after: Di Xiaoping

Address before: 225000 Jiangsu city of Yangzhou Province Jing Zhong Xiang No. 33 -48

Applicant before: Di Xiaoping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JIANGSU AOYINGWAN TECHNOLOGY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TAO TAO

Effective date: 20130111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225001 YANGZHOU, JIANGSU PROVINCE TO: 225000 YANGZHOU, JIANGSU PROVINCE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30111

Address after: 225000 No. 119 Hanjiang Road, Guangling District, Jiangsu, Yangzhou

Applicant after: JIANGSU AOYINGWAN TECHNOLOGY CO., LTD.

Applicant after: Di Xiaoping

Address before: 225001, room 84, building 26, No. 202, Nanhe south, Guangling District, Yangzhou, Jiangsu

Applicant before: Tao Tao

Applicant before: Di Xiaoping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ZHAI XIAOPING

Effective date: 20130606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30606

Address after: 225000 No. 119 Hanjiang Road, Guangling District, Jiangsu, Yangzhou

Patentee after: JIANGSU AOYINGWAN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225000 No. 119 Hanjiang Road, Guangling District, Jiangsu, Yangzhou

Patentee before: JIANGSU AOYINGWAN TECHNOLOGY CO., LTD.

Patentee before: Di Xiaoping

CI01 Corr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gazette

Correction item: Patentee

Correct: JIANGSU AOYINGWAN TECHNOLOGY CO., LTD.

False: JIANGSU AOYINGWAN TECHNOLOGY CO., LTD.|Di Xiaoping

Number: 16

Volume: 29

CI03 Corr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Correction item: Patentee

Correct: JIANGSU AOYINGWAN TECHNOLOGY CO., LTD.

False: JIANGSU AOYINGWAN TECHNOLOGY CO., LTD.|Di Xiaoping

Number: 16

Page: The title page

Volume: 29

ERR Gazette correction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PATENTEE; FROM: JIANGSU AOYINGWAN TECHNOLOGY CO., LTD. ZHAI XIAOPING TO: JIANGSU AOYINGWAN TECHNOLOGY CO., LTD.

RECT Rectific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ZHAI XIAOPING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JIANGSU AOYINGWAN TECHNOLOGY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40901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40901

Address after: 225000 Jiangsu city of Yangzhou Province Jing Zhong Xiang No. 33 -48

Patentee after: Di Xiaoping

Address before: 225000 No. 119 Hanjiang Road, Guangling District, Jiangsu, Yangzhou

Patentee before: JIANGSU AOYINGWAN TECHNOLOGY CO., LTD.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AOYINGWAN TECHNOLOGY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ZHAI XIAOPING

Effective date: 20150119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0119

Address after: 225000 A3, Yangzhou Industrial Park,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198 Wu Dong Road, Ya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Jiangsu, 3F

Patentee after: UKAIO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225000 Jiangsu city of Yangzhou Province Jing Zhong Xiang No. 33 -48

Patentee before: Di Xiaoping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417

Termination date: 2020042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