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97622A - 中继通信网络中具有干扰消除的数据接收 - Google Patents

中继通信网络中具有干扰消除的数据接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97622A
CN102197622A CN2008801317187A CN200880131718A CN102197622A CN 102197622 A CN102197622 A CN 102197622A CN 2008801317187 A CN2008801317187 A CN 2008801317187A CN 200880131718 A CN200880131718 A CN 200880131718A CN 102197622 A CN102197622 A CN 1021976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grouping
station
transmission
interfere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8013171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97622B (zh
Inventor
R·帕兰基
A·阿格拉沃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lcomm Inc
Original Assignee
Qualcomm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lcomm Inc filed Critical Qualcomm Inc
Publication of CN1021976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976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976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9762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14Two-way operation using the same type of signal, i.e. duplex
    • H04L5/16Half-duplex systems; Simplex/duplex switching; Transmission of break signals non-automatically inverting the direction of transmiss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5/00Suppression or limitation of noise or interferen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3Shaping networks in transmitter or receiver, e.g. adaptive shaping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3Shaping networks in transmitter or receiver, e.g. adaptive shaping networks
    • H04L25/03006Arrangements for removing intersymbol interference
    • H04L25/03171Arrangements involving maximum a posteriori probability [MAP] det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3Shaping networks in transmitter or receiver, e.g. adaptive shaping networks
    • H04L25/03006Arrangements for removing intersymbol interference
    • H04L25/03178Arrangements involving sequence estimation techniques
    • H04L25/03312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provision of output signals
    • H04L25/03318Provision of soft decis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6Dc level restoring means; Bias distortion correction ; Decision circuits providing symbol by symbol det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6Dc level restoring means; Bias distortion correction ; Decision circuits providing symbol by symbol detection
    • H04L25/067Dc level restoring means; Bias distortion correction ; Decision circuits providing symbol by symbol detection providing soft decisions, i.e. decisions together with an estimate of reliabi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24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 H04B7/26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at least one of which is mobile
    • H04B7/2603Arrangements for wireless physical layer control
    • H04B7/2606Arrangements for base station coverage control, e.g. by using relays in tun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202Channel estimation
    • H04L25/0204Channel estimation of multiple chan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202Channel estimation
    • H04L25/0224Channel estimation using sounding signals
    • H04L25/0228Channel estimation using sounding signals with direct estimation from sounding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04Large scale networks; Deep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042Public Land Mobile systems, e.g. cellular systems
    • H04W84/047Public Land Mobile systems, e.g. cellular systems using dedicated repeater st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robability & Statistics with Application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Radio Relay Systems (AREA)
  • Cable Transmission Systems, Equalization Of Radio And Reduction Of Echo (AREA)

Abstract

描述了用于在中继通信网络中传送和接收数据的技术。中继网络中的诸站可被编组成多个深度。诸分组可以按管线方式来传送,其中逐渐更高深度处的站在连续帧中发送分组传输。在一方面,站可接收具有干扰消除的数据。该站可获得收到信号,该收到信号包含来自第一深度处的站的第一分组的传输和来自第二深度处的站的第二分组的传输。第一站和第二站可以分别是下游站和上游站,或者可以是不同深度处的上游站。该站可估计因第一分组的传输而导致的干扰并从收到信号中消除该干扰以获得干扰消除的信号。该站可随后为第二分组处理该干扰消除的信号。

Description

中继通信网络中具有干扰消除的数据接收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涉及同时提交且被指派代理人案号071863的共同拥有的题为“METHOD AND APARATUS FOR COMMUNICATING IN A RELAY COMMUNICATION NETWORK(用于在中继通信网络中进行通信的方法和装置)”的美国专利申请No.12/257,265;该美国专利申请的公开通过援引纳入于此。
背景
I.领域
本公开一般涉及通信,尤其涉及用于在无线通信网络中传送和接收数据的技术。
II.背景
无线通信网络可包括数个能够传送和接收数据的站。给定站的覆盖可小于期望的覆盖区域。较小的覆盖可能是由于各种原因而导致的,诸如较低的最大发射功率、频谱掩码约束、高频谱等。
大量站可被用于覆盖给定的地理区域。这些站应该能通过无线电彼此通信,因为经由回程网络来互连许多站可能是昂贵的。这些站可作为能“放大并转发”传输的计划外中继器来操作。然而,这些计划外中继器可能导致正反馈环路且还可能放大噪声。这些站也可作为能以不协调的方式“解码并转发”传输的增量冗余(IR)站来操作。然而,这些IR站可能要求载波感测和/或路由规划以便使冲突最小化并管理干扰。因此,如果有大量的站,那么这些IR站因此可能是高度低效的。期望用于在较大的地理区域上有效地传送和接收数据的技术。
概述
本文中描述了用于在中继通信网络中传送和接收数据的技术。在一种设计中,中继网络中的诸站可被编组成多个深度。诸分组可在中继网络中按管线方式来发送以获得宽覆盖。逐渐更高的深度处的站可以在连续的帧中发送分组传输,并且每个深度处的站可以同时发送相同的传输。
在一方面,站可以在中继网络中接收具有干扰消除的数据。该站可以获得收到信号,该收到信号包括(i)来自第一深度处的至少一个第一站的第一分组的至少一个传输以及(ii)来自第二深度处的至少一个第二站的第二分组的至少一个传输。在一种设计中,该至少一个第一站可包括至少一个下游站,而该至少一个第二站可包括至少一个上游站。在另一种设计中,第一站和第二站可包括不同深度处的上游站。对于这两种设计,该站可估计由于对第一分组的至少一个传输而导致的干扰并从收到信号中消除该干扰以获得干扰消除信号。该站可随后为第二分组处理该干扰消除信号,如以下所描述的那样。
在另一方面,站可在中继网络中使用引导分组来传送数据。该站可发送分组传输,其中由不同深度处的站在连续的帧中在管线中传送每个分组。该站可周期性地发送引导分组的传输以初始化该管线并允许启动干扰消除。当该站发送引导分组的传输时,较高深度处的站可以静默并且不发送传输。
以下更加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各个方面和特征。
附图简述
图1示出了中继通信网络。
图2示出了中继网络的传输方案。
图3示出了具有干扰消除的分组解码。
图4示出了使用来自不同深度的站的传输的分组解码。
图5示出了具有周期性引导分组的传输方案。
图6示出了半双工站的传输方案。
图7示出了三个站的分组传输。
图8和图9分别示出了用于在中继网络中接收具有干扰消除的数据的过程和装置。
图10和图11分别示出了用于接收具有对下游站的干扰消除的数据的过程和装置。
图12和图13分别示出了用于接收具有对上游站的干扰消除的数据的过程和装置。
图14和15分别示出了用于发送具有引导分组的数据的过程和装置。
图16示出了中继网络中的两个站的框图。
详细描述
本文中描述的技术可被用于具有任何数目个站的中继通信网络。术语“网络”和“系统”常被可互换地使用。中继网络可利用码分多址(CDMA)、时分多址(TDMA)、频分多址(FDMA)、正交FDMA(OFDMA)、单载波FDMA(SC-FDMA)等。中继网络也可实现无线电技术,诸如(i)用于CDMA的通用地面无线电接入(UTRA)或cdma200、(ii)用于TDMA的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iii)用于OFDMA的演进型UTRA(E-UTRA)、长期演进(LTE)、超移动宽带(UMB)、或Flash-OFDM
Figure BPA00001350494300031
(iv)用于无线局域网(WMAN)的IEEE802.11或Hiperlan、(v)用于无线城域网(WMAN)的IEEE802.16等。这些技术也可与其他多址方案和/或其他无线电技术联用。这些技术也可用于支持至特定站的单播传输、至站群的多播传输、和/或至所有站的广播传输的通信网络。
图1示出了中继通信网络100,其也可被称为对等网络、广播网络、分布式广播网络、网状网等。中继网络100可包括任何数目的站110,这些站也可被称为节点。站可以是基站、终端等。基站可以是与终端通信的固定站并且还可被称为接入点、B节点、演进型B节点(eNB)等。终端可以是静止的或移动的,并且也可被称为接入终端、移动站、用户装备、订户单元、站等。终端可以是蜂窝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DA)、无线调制解调器、无线通信设备、手持式设备、膝上型计算机、无绳话机、无线本地环路(WLL)站等。终端可以与基站通信和/或与其它终端对等。
在中继网络100中,站可以是源站、中继站、或目的站。源站是发起数据传输的站。中继站是接收来自一个或更多个上游站的传输并将该传输再次发送给一个或更多个下游站的站。目的站是接收来自一个或更多个其它站的传输且不再次发送该传输的站。上游站是从其接收传输的站,而下游站是向其发送传输的站。
在一种设计中,中继网络中的站可基于深度被编组。
深度也可被称为等级、级别等。该编组可以按分布式和自组织方式进行,而无需预先计划。源站在最低深度0处且可被称为深度0站或节点。能正确解码来自源站的传输的站在深度1处且被称为深度1站。一般而言,能正确解码来自深度d站的传输的站在深度d+1处且被称为深度(d+1)站,其中d≥0。在图1所示的示例中,站A是源/深度0站,站B、E、F和G是深度1站,而站C、D、H、I和J是深度2站。一般而言,中继网络可包括深度0到深度D,其中深度0是最低深度,深度D是最高深度,且D是一整数值。
在一方面,中继网络可支持管线方式的分组传输。分组可由不同深度处的站以连续的时间间隔传送。另外,相同深度处的所有站可在相同时间传送分组。
图2示出了中继网络的传输方案200的设计。传输时间线可以被分割成以帧为单位。帧是时间单位且可具有预定的时间间隔,例如1毫秒(ms)等。帧还可被称为时间间隔、传输时间间隔、时隙、子帧等。在图2所示的示例中,站A是源/深度0站,站B是站A范围内的深度1站,而站C是站B范围内的深度2站。
在帧t中,站A传送分组0,该分组0被站B接收并解码。在帧t+1中,站A传送分组1,该分组1被站B接收并解码。站B也传送分组0,该分组0被站C接收并解码。在帧t+2中,站A传送分组2,该分组2被站B接收并解码。站B也传送分组1,该分组1被站C接收并解码。站C还向下一更高深度处的下游站传送分组0。
分组传输可在每个后续帧中以类似的方式进行。在每个帧中,深度d处的站可接收并解码来自深度d-1处的上游站的分组并可向深度d+1处的下游站(如果有的话)传送先前解码的分组。
如图2中所示,由逐渐更高深度处的站在连续帧中传送给定分组。例如,分组0由站A在帧t中传送,随后由站B在帧t+1中传送,再由站C在帧t+2中传送。最低深度0处的站A可在每个帧中传送新的分组。下一更高深度1处的站B可在每个帧中接收来自站A的分组并还可向下一更高深度2处的站C传送在先前的帧中接收到的分组(如果有的话)。在每个帧中,每个站可接收来自上游站的分组并可向下游站传送先前接收到的分组。
在一种设计中,给定深度d处的所有站可发送具有相同波形的传输。术语“传输”和“信号”在本文中可被互换地使用。深度d站可在相同的帧中发送其传输。下一更高深度d+1处的站可接收来自一个或更多个深度d站的传输。因为这些传输具有相同的波形,所以深度(d+1)站可以按与经由多径信道中的不同传播路径所接收到的传输相同的方式对待来自不同深度d站的传输。深度d+1站可处理接收自所有深度d站的传输以恢复由这些深度d站发送的分组。由中继网络达成的覆盖可与所有上游站都传送相同波形的单频网络(SFN)的覆盖相同。
站可使用正交频分复用(OFDM)、单载波频分复用(SC-FDM)、或一些其它调制技术来生成分组传输。
OFDM码元可通过(i)对映射至K个载波的K个码元执行K点快速傅立叶逆变换(IFFT)以获得包含K个时域采样的有用部分以及(ii)复制最后C个采样并将这C个采样附加到有用部分的前面以获得包含(K+C)个采样的OFDM码元来生成。SC-FDM码元可通过(i)对M个时域码元执行M点离散傅立叶变换(DFT)以获得M个频域码元、(ii)将这些频域码元和零码元映射至K个副载波、(iii)对K个经映射码元执行K点IFFT以获得包含K个时域采样的有用部分、以及(iv)将C个采样的循环前缀附加到有用部分的前面以获得包含(K+C)个采样的SC-FDM码元来生成。对OFDM和SC-FDM两者而言,接收站可获得包含来自一个或更多个站的传输的收到OFDM或SC-FDM码元,且能通过简单地丢弃循环前缀来有效地处置多径。除OFDM和SC-FDM之外的其它复用方案也可由中继网络使用。
在一方面,中继站可用对下游站的干扰消除(IC)来解码接收自上游站的传输。由下游站发送的传输可充当对来自上游站的传输的干扰并可使中继站处的收到信号质量降级。中继站具有由下游站发送的传输的知识,并因此能估计和消除由这些传输所导致的干扰。
图3示出了具有对下游站的干扰消除的分组解码的设计。在此示例中,分组0由站A在帧t中传送,由站B解码并在帧t+1中重传,以及由站C解码并在帧t+2中重传。下一分组1由站A在帧t+1中传送,由站B解码并在帧t+2中重传,以及由站C解码并在帧t+3中重传。
下一分组2由站A在帧t+2中传送。站B在帧t+2中接收来自站A的分组2以及来自站C的分组0。站B可估计由站C传送的分组0所导致的干扰。站B可随后从其收到信号中减去所估计的干扰以获得干扰消除的信号。站B可随后处理该干扰消除的信号以恢复由站A在帧t+2中传送的分组2。站B可用对站C传送的分组的干扰消除来解码由站A传送的每个后续分组。
对给定分组X的干扰消除可以按各种方式执行。在一种设计中,深度d站可在正确解码分组X之后生成该分组X的传输。深度d站也可基于接收自深度(d+1)站的导频来估计一个或更多个深度(d+1)站的信道响应。深度d站可随后将分组X的传输通过所估计的信道响应以获得深度(d+1)站的估计干扰。深度d站可随后从收到信号中减去所估计的干扰。
在另一方面,深度d处的站可使用来自不同深度处的上游站的传输来恢复分组。深度d站可在d个连续帧中接收来自深度0到深度d-1处的站的分组传输。深度d站可基于每一帧的收到信号来收集关于该帧内的分组的信息。深度d站可随后基于所有收集到的分组信息来执行解码,这可改善解码性能。
在一种设计中,收集到的信息可以按分组的代码位的对数似然比(LLR)的形式给出。给定代码位的LLR可被定义为代码位为“1”的概率与代码位为“0”的概率的比率。LLR可以基于诸如收到信号、信道估计、干扰估计等可用信息按本领域已知的方式来计算。一般而言,LLR的质量随着较小的噪声和干扰而改善,这可改善解码性能。
图4示出了使用来自不同深度处的上游站的传输的分组解码的设计。在此示例中,在帧t中,站A发送分组0的传输,该传输被站B接收并解码。站C也从站A接收分组0的传输并基于其收到信号来计算分组0的LLR。站C可尝试解码LLR以恢复分组0或简单地存储这些LLR。
在帧t+1中,站A发送分组1的传输,而站B发送分组0的传输。站C接收来自站A的分组1的传输以及来自站B的分组0的传输。站C基于其收到信号来计算分组0的LLR。站C随后解码在帧t和t+1中获得的LLR以恢复分组0。站C也可基于其收到信号来计算分组1的LLR或可存储这些LLR(图4中未示出)。站C可以按类似方式计算并解码后续分组的LLR。
图4还示出具有干扰消除的LLR计算的设计。站C在帧t+1中接收来自站A的分组1的传输以及来自站B的分组0的传输。这些传输在站C彼此干扰。站C可解码在帧t和t+1中获得的LLR以恢复分组0。在一种设计中,站C可随后估计因帧t+1中来自站B的分组0的传输所导致的干扰,例如,通过在正确解码分组0后生成对分组0的传输并将该传输通过所估计的站B的信道响应以获得估计干扰。站C可随后从其在帧t+1中的收到信号中减去所估计的干扰以获得干扰消除的信号。站C可随后基于帧t+1中的干扰消除的信号(而非收到信号)来计算分组1的LLR。
如图2到图4中所示,可以按管线方式传送分组,其中每个站仅传送一次分组。中继站可解码接收自上游站的具有对下游站发送的传输的干扰消除的传输,如图3中所示。站也可基于为一个或更多个深度处的上游站所获得的LLR来执行解码,并也可在计算LLR之前执行干扰消除,如图4所示。管线传输的有效性取决于每个中继站对分组的正确解码,从而站可向下游站发送正确的分组传输。干扰消除的有效性也取决于每个中继站对分组的正确解码,从而站能估计并消除因已解码分组所导致的干扰。如果给定站错误地解码分组,则该站可发送该分组的错误传输。在此情形中,下游站可能不能正确地解码该分组。如果干扰消除依赖于分组解码,那么一旦分组解码出错,管线就可能中断。这是因为干扰消除在分组解码出错时是无效的,且下一分组也可能因无效的干扰消除所导致的更高干扰而被错误解码。
在一方面,引导分组可被周期性发送以重新初始化管线并限制差错的传播。引导分组是仅由源站在指定帧中发送的分组,其中更高深度处的站在该指定帧期间不进行传送。引导分组可在每个超帧的开始处被发送。超帧可包括具有索引0到T-1的T个帧,其中T可以是任何合适的值。在一种设计中,在每个超帧中,只有深度d或更高深度处的站可在帧d中传送分组,其中0≤d<T。这种设计可允许下游站正确解码分组并执行干扰消除。
图5示出了具有周期性的引导分组的传输方案的设计。在此示例中,站A是源站,站B是深度1站,站C是深度2站,而最高深度是D=2。超帧包括具有索引0到9的T=10个帧。
在帧0中,仅站A传送分组0,而更高深度处的所有其它站保持静默。分组0是该超帧的引导分组。在帧1中,站A传送分组1,站B传送分组0,而站C静默。在帧2中,站A传送分组2,站B传送分组1,而站C传送分组0。站A、B和C全部在帧3到帧6的每一帧中传送分组。在帧7中,站A传送超帧内的末个分组7,而站B和站C分别传送分组6和分组5。在帧8中,站B传送末个分组7,而站C传送分组6。站A可以静默(图5中未示出)或可充当深度1站并传送分组7(如图5中所示)。在末帧9中,站C传送末个分组7。站A和B可以静默(图5中未示出)或可充当深度2站并传送分组7(如图5中所示)。
下一超帧中的分组传输以类似方式进行。在下一超帧的帧0中,仅站A传送下一分组8,其是此超帧的引导分组,而更高深度处的所有其它站静默。分组传输如上所述地在每一后续帧中继续进行。
如图5中所示,引导分组可允许适当地启动解码和干扰消除管线。因为仅源站A在超帧的第一帧0中传送分组0,所以深度1站B能正确解码分组0而没有来自其它站的干扰。在帧2中,站B可能接收因来自深度2站C的分组0而导致的干扰。站B可在解码来自源站A的分组2之前估计并消除因来自站C的分组0而导致的干扰。如果该干扰消除是有效的,那么分组2的收到信号质量可与在没有来自站C的任何传输的情况下分组0的收到信号质量相当。
此外,因为仅源站A在超帧的第一帧0中传送分组0,所以深度2站C可计算在没有来自其它站的干扰的情况下分组0的LLR。在帧1中,站C接收来自深度1站B的分组0和来自源站A的分组1,并可计算在有来自站A的干扰的情况下分组0的LLR。站C可解码在帧0和帧1两者中获得的LLR以恢复分组0。站C可随后估计因来自站B的分组0而导致的干扰并可从收到信号中减去所估计的干扰。站C可随后基于干扰消除的信号来计算来自站A的分组1的LLR。如果干扰消除是有效的,那么帧1中的分组1的收到信号质量可与帧0中的分组0的收到信号质量相当。该解码和干扰消除管线因此可用在每个超帧的帧0中不进行传送的站B和在帧0和帧1中不进行传送的站C来成功启动。
引导分组的开销可取决于中继网络中的超帧持续时间T和最大深度D。较短的超帧可减少分组差错传播,而较长的超帧可减少开销。最大深度D可取决于期望的覆盖。
在上述设计中,干扰消除可基于全分组解码来执行。如图3中所示,中继站(例如,站B)可基于已被中继站正确解码的分组来对由下游站(例如,站C)传送的分组执行干扰消除。此外,如图4中所示,深度d站(例如,站C)可对在来自深度(d-2)站(例如,站A)的分组的LLR计算之前已被该深度d站正确解码的分组执行干扰消除。
在另一种设计中,干扰消除可被执行而无需解码分组。站B或站C可使用基于收到码元的调制码元估计或可在一些Turbo迭代之后使用LLR。站B或站C也可使用诸如空间趋零之类的其它技术来帮助减少干扰。即使在不解码分组的情况下,因该分组而导致的大部分干扰也可被正确消除。
站可支持全双工或半双工操作。对于全双工操作,站能同时传送和接收数据,如图3到图5中所示。对于半双工操作,站能在任何给定时刻仅传送或接收数据。
在一方面,可通过使不同深度处的半双工站在不同帧内进行传送的方式来支持数据传输。在一种设计中,偶数深度(例如,深度0、2等)处的站可在偶数帧内传送分组,而奇数深度(例如,深度1、3等)处的站可在奇数帧内传送分组。深度0站不需要接收数据并因此能在偶数帧和奇数帧内进行传送,这可改善性能。
图6示出了半双工站的传输方案的设计。在此示例中,站A是源站,站B是深度1站,而站D可以是深度1或深度2站。站A、B和D支持半双工操作。
在帧t中,站A传送分组0,该分组0被站B接收并解码。在帧t+1中,站A和站B两者传送分组0,该分组0被站D接收并解码。在每个奇数帧中,站A充当深度1站且传送与站B相同的分组。在帧t+2中,站A传送分组1,而站D传送分组0。站B对分组0执行干扰消除,并随后解码分组1。在帧t+3中,站A和站B两者传送分组1,该分组1被站D接收并解码。在帧t+4中,站A传送分组2,而站D传送分组1。站B对分组1执行干扰消除,并随后解码分组2。分组传输可在每个后续帧中以类似方式进行。
如图6中所示,站D可为深度2站,其能仅在奇数帧期间接收并可能不能在偶数帧期间为由深度0站A传送的分组计算LLR。然而,站A可在偶数帧以及随后的奇数帧两者中传送每个分组。在此情形中,站D能在相同的帧中接收来自站A和站B两者的每个分组。图6中具有半双工操作的站D的解码性能可与图4中具有全双工操作和干扰消除的站C的解码性能相当。
在一种设计中,给定深度处的站可被划分成两组。第一组站可在第一帧中进行传送而在第二帧中进行接收。第二组站可在第二帧中进行传送而在第一帧中进行接收。第一帧可为偶数帧,而第二帧可为奇数帧,或者反之亦然。例如,图6中的站B和站D可均为深度1站,其中站B属于第一组,而站D属于第二组。相同深度处的这两组站因此可在不同的帧中进行传送和接收。这可允许目的站在偶数帧和奇数帧两者中进行接收,这可改善性能。
在一方面,不同深度处的站可传送不同的导频,这些导频可允许其它站确定这些站的深度。导频是以已知方式处理的已知数据,并可被接收站用于各种用途,诸如信道估计、时间和/或频率获取、信号强度测量、站标识等。导频也可被称为参考信号、前同步码、训练序列等。在一种设计中,可对导频使用码分复用(CDM)。每一深度处的站可生成自己的具有指派给该深度的不同扰码和/或不同正交码的导频。不同深度处的站可并发地传送其导频,例如,在相同的时间和频率块中以便减少导频开销。
在另一种设计中,可对导频使用频分复用(FDM)。不同深度处的站可在不同的副载波集上传送它们的导频,且这些导频在频域中可以彼此正交。在又一种设计中,可对导频使用时分复用(TDM)。不同深度处的站可在不同的码元期间传送它们的导频,且这些导频在时域中可以彼此正交。一般而言,不同深度处的站的导频可利用任何一种复用方案或复用方案的任何组合。这些导频可在指定帧中、在每一帧或每一指定帧的指定码元周期中发送(无论分组何时被发送),和/或在一些其它时间被发送。
在另一方面,不同深度处的站可传送不同的同步信号。同步信号可携带相关信息,诸如深度信息(例如,网络中的最大允许深度)、站标识符(ID)、系统带宽、FFT大小、帧定时、超帧定时、数据率信息等。一旦从同步信号恢复出该相关信息,接收站就可以按与上述各种用途的导频相同的方式来使用该同步信号。同步信号可包括导频和/或其它信号,这取决于要在该同步信号中发送的信息。站可传送同步信号和/或导频。
站可基于从给定深度处的站接收的导频和/或同步信号来推导这些站的信道估计。站也可使用由下游站传送的数据部分的一部分来推导这些站的信道估计。站也可在执行干扰消除之前执行迭代的信道估计以改善性能。站也可执行迭代的信道估计和干扰消除以改善性能。
在一方面,站可执行自动配置并确定其深度而无需手动配置。站可在该站被添加至中继网络或在该中继网络中移动时执行自动配置。站可在该站被上电、在该站解码一个或更多个分组出错时等执行自动配置。
对于自动配置,该站可接收来自其它站的导频和/或同步信号并可基于它们的导频和/或同步信号来确定检出站的深度。该站可尝试解码来自最低深度处的检出站的分组。如果分组解码不成功,则该站可尝试解码来自下一更高深度处的站的分组。该站可尝试解码来自逐渐更高深度处的检出站的分组直到这些分组被正确解码。该站可随后将其深度确定为比从中可正确解码分组的站的深度高一个深度。因此,如果该站能正确解码来自深度d站的分组,但不能正确解码来自深度(d-1)站的分组,则该站变为深度(d+1)站。
本文中描述的中继网络可支持低功率传输、较高载波频率、和/或较高数据率。中继网络的性能可通过以下示例来解说。
图7示出了中继网络中的三个站的分组传输的示例。在此示例中,站A是源站,站B是中继站,而站C是目的站。每个站以功率电平P进行传送,且每个站处的热噪声为N0。站A与站B之间的信道增加为g,站B与站C之间的信道增益为h1,而站A与站C之间的信道增益为h2。每个链路的容量(假定其它链路是不活跃的)可被表达为:
C AB = log ( 1 + | g | 2 · P N 0 ) , 式(1)
C BC = log ( 1 + | h 1 | 2 · P N 0 ) , 式(2)
C AC = log ( 1 + | h 2 | 2 · P N 0 ) , 式(3)
其中CAB是从站A到站B的链路的容量,
CBC是从站B到站C的链路的容量,而
CAC是从站A到站C的链路的容量。
总数据率R是站A能以其向站B和站C传送数据的数据率。总数据率R应该小于CAB以便站B可正确解码来自站A的分组。总数据率R也应该小于到站C的链路的容量以便站C正确解码来自站A和站B的分组。
站C处的收到信号可被表达为:
y=h1·r+h2·s+n,式(4)
其中r是由站B传送的信号,
s是由站A传送的信号,
y是站C处的收到信号,而
n是站C处的噪声。
在帧t中,信号s可携带分组0,而信号r可能不存在。站C可基于收到信号y来计算分组0的LLR,该收到信号y可仅包含携带来自站A的分组0的信号s。帧t内的收到互信息的数量Ct可被表达为:
C t = log ( 1 + | h 2 | 2 · P N 0 ) . 式(5)
Ct等于从站A到站C的链路的容量。
在帧t+1中,信号s可携带分组1,而信号r可携带分组0。收到信号y可包含携带来自站B的分组0的信号r以及携带来自站A的分组1的信号s。站C可基于收到信号y来计算来自站B的信号r内的分组0的LLR。然而,信号r被具有功率为|h2|2P的信号s干扰。帧t+1中的收到互信息的数量Ct+1可被表达为:
C t + 1 = log ( 1 + | h 1 | 2 · P N 0 + | h 2 | 2 · P ) . 式(6)
如式(6)中所示,对应于信号s的收到信号分量充当干扰,且是通过添加至分母中的噪声N0的项|h2|2P来反映的。分组0的总的收到互信息C可被表达为:
Figure BPA00001350494300123
式(7)
C等于在站A和站B两者都向站C进行传送并且(|h1|2+|h2|2)·P为站C处的收到功率的情况下获得的容量。如果以小于C的数据率发送分组0,那么站C能正确解码分组0。
在解码了分组0之后,站C可从收到信号y中消除因携带分组0的信号r而导致的干扰以获得干扰消除的信号。该干扰消除的信号可主要包括携带来自站A的分组1的信号s。站C可随后基于该干扰消除的信号来计算分组1的LLR。在干扰消除之后,收到互信息的数量可如式(5)中所示。站C可以按类似方式来解码分组1以及后续分组。
从站A到站B的数据率由CAB限制。从站A和站B到站C的数据率由C限制,因为站C处的总收到功率为(|h1|2+|h2|2)·P。总数据率R可被如下选择:
R<min[CAB,C].        式(8)
式(8)中的总数据率R可达到具有站A和站B处的发射机的SFN网络的容量。
为简化起见,已为具有三个站A、B和C的简单情景确定了总数据率R。总数据率的计算可被扩展至具有任何数目个站和任何数目深度的中继网络。一般而言,给定站支持的数据率可小于C=log(1+PRX/N0),其中PRX是在该站处从所有可检测的以SFN方式操作的上游站接收的总功率。总数据率可以是中继网络中所有站支持的数据率的最小值。总数据率也可以大于所有站支持的数据率的最小值,在这种情形中,这些站中的一部分站可在覆盖之外。
图2到图6中示出的传输方案可被用于系统带宽的全部或一部分。系统带宽也可被划分成多个子带,且不同的数据流可在不同的子带上发送。频率资源的这种划分有益于单播数据的传输。
图8示出了用于在中继通信网络,例如支持单播、多播和/或广播传输的网络中接收具有干扰消除的数据的过程800的设计。过程800可由站执行,该站可以是终端、基站等。该站可以获得收到信号,该收到信号包括(i)来自中继网络中的第一深度处的至少一个第一站的第一分组的至少一个传输以及(ii)来自第二深度处的至少一个第二站的第二分组的至少一个传输(框812)。第一分组和第二分组可以由中继网络中的第一站和第二站广播。
该站可估计因对该第一分组的至少一个传输而导致的干扰并从收到信号中消除该干扰以获得干扰消除的信号(框814)。在一种设计中,该站可基于经解码第一分组和对该至少一个第一站的信道估计来估计因该对第一分组的至少一个传输而导致的干扰。在另一种设计中,该站可基于关于第一分组的LLR信息来估计因该对第一分组的至少一个传输而导致的干扰,而无需解码第一分组。对于这两种设计,该站可从收到信号中减去所估计的干扰以获得干扰消除的信号。该站可随后为第二分组处理干扰消除的信号(框816)。
在图3中所示的一种设计中,该至少一个第一站可包括至少一个下游站,而该至少一个第二站可包括至少一个上游站。收到信号可由第一深度与第二深度之间的第三深度处的中继站获得。第一分组可对应于帧t+2中的分组0,而第二分组可对应于分组2。在图4中所示的另一种设计中,第一站和第二站可包括不同深度处的上游站。收到信号可由高于第一深度与第二深度的第三深度处的站获得。第一分组可对应于帧t+1中的分组0,而第二分组可对应于分组1。
图9示出了用于在中继通信网络中接收具有干扰消除的数据的装置900的设计。装置900包括用于获得收到信号的模块912,该收到信号包括来自中继网络中的第一深度处的至少一个第一站的第一分组的至少一个传输和来自第二深度处的至少一个第二站的第二分组的至少一个传输;用于估计因该对第一分组的至少一个传输而导致的干扰并从收到信号中消除该干扰以获得干扰消除的信号的模块914;以及用于为第二分组处理干扰消除的信号的模块916。
图10示出了用于在可支持单播、多播和/或广播传输的中继通信网络中接收具有对下游站的干扰消除的数据的过程1000的设计。过程1000是图8中的过程800的具体设计并可由例如图3中的站B之类的站来执行。该站可在第一帧(例如,图3中的帧t)中获得包括来自至少一个上游站(例如,站A)的第一分组(例如,分组0)的至少一个传输的第一收到信号(框1012)。该站可处理第一收到信号以恢复第一分组(框1014)。该站可在第二帧(例如,图3中的帧t+1)中向至少一个下游站(例如,站C)发送该第一分组的传输(框1016)。
该站可在第三帧(例如,图3中的帧t+2)中获得第二收到信号,该第二收到信号包括来自至少一个下游站的第一分组(例如,分组0)的至少一个传输和来自该至少一个上游站的第二分组(例如,分组2)的至少一个传输。该站可估计因该至少一个下游站所发送的第一分组的至少一个传输而导致的干扰(框1020)。该站随后可从第二收到信号中减去所估计的干扰以获得干扰消除的信号(框1022)。该站可随后处理该干扰消除的信号以恢复来自该至少一个上游站的第二分组(框1024)。
图11示出了用于在中继通信网络中接收具有对下游站的干扰消除的数据的装置1100的设计。装置1100包括用于在第一帧中获得第一收到信号的模块1112,该第一收到信号包括来自至少一个上游站的第一分组的至少一个传输;用于处理第一收到信号以恢复第一分组的模块1114;用于在第二帧中向至少一个下游站发送第一分组的传输的模块1116;用于在第三帧中获得第二收到信号的模块1118,该第二收到信号包括来自至少一个下游站的第一分组的至少一个传输和来自该至少一个上游站的第二分组的至少一个传输;用于估计因该至少一个下游站所发送的第一分组的至少一个传输而导致的干扰的模块1120;用于从第二收到信号中减去所估计的干扰以获得干扰消除的信号的模块1122;以及用于处理干扰消除的信号以恢复来自该至少一个上游站的第二分组的模块1124。
图12示出了用于在可支持单播、多播和/或广播传输的中继通信网络中接收具有对上游站的干扰消除的数据的过程1200的设计。过程1200是图8中的过程800的另一种设计并可由例如图4中的站C之类的站来执行。该站可获得收到信号,该收到信号包括(i)来自中继网络中的第一深度处的至少一个第一站(例如,站B)的第一分组(例如,分组0)的至少一个传输和来自第二深度处的至少一个第二站(例如,站A)的第二分组(例如,分组1)的至少一个传输(框1212)。该站可处理该收到信号以恢复第一分组(框1214)。该站可随后基于恢复出的第一分组来估计因第一分组的至少一个传输而导致的干扰(框1216)。该站可从该收到信号中减去所估计的干扰以获得干扰消除的信号(框1218)。该站可随后为第二分组处理该干扰消除的信号(框1220)。
在一种设计中,该站可在第一帧中获得第一收到信号,该第一收到信号包括来自该至少一个第二站的第一分组的至少一个传输。该站可在第二帧中获得框1212中的收到信号。该站可处理这两个收到信号以恢复第一分组。在一种设计中,该站可(i)基于在第一帧中获得的第一收到信号来计算第一分组的第一LLR,(iii)基于在第二帧中获得的收到信号来计算第一分组的第二LLR,以及(iii)解码第一LLR和第二LLR以恢复第一分组。在框1220的一种设计中,该站可基于干扰消除的信号来计算第二分组的LLR并可在后续帧中使用这些LLR以恢复第二分组。
图13示出了用于在中继通信网络中接收具有对上游站的干扰消除的数据的装置1300的设计。装置1300包括用于获得收到信号的模块1312,该收到信号包括来自中继网络中的第一深度处的至少一个第一站的第一分组的至少一个传输和来自第二深度处的至少一个第二站的第二分组的至少一个传输;用于处理该收到信号以恢复第一分组的模块1314;用于基于恢复出的第一分组来估计因第一分组的至少一个传输而导致的干扰的模块1316;用于从该收到信号中减去所估计的干扰以获得干扰消除的信号的模块1318;以及用于为第二分组处理该干扰消除的信号的模块1320。
图14示出了用于在可支持单播、多播和/或广播传输的中继通信网络中发送具有引导分组的数据的过程1400的设计。过程1400可由站来执行。该站可以在中继网络中的第一深度处并可发送分组传输,其中每个分组是在管线中由不同深度处的站在连续帧中传送的(框1412)。该站可周期性地发送引导分组的传输以初始化该管线,其中在引导分组的传输期间,高于第一深度处的站不发送传输(框1414)。
在一种设计中,该站可在包括多个帧的每个超帧的指定帧中发送引导分组的传输。每个超帧中的该多个帧可被指派从0开始的顺序增大的索引。仅深度d或更低深度处的站可在帧d中发送分组传输,其中d是帧索引。该站可在每个超帧末尾处的至少一帧中发送先前分组的传输(如图5中所示)或不发送分组传输以该清除该管线。不发送传输或发送先前分组的传输的帧的数目可取决于站的深度和中继网络中的最高深度。
图15示出了用于在中继通信网络中发送具有引导分组的数据的装置1500的设计。装置1500包括用于从中继网络中的第一深度处的站发送分组传输的模块1512,其中每个分组是在管线中由不同深度处的站在连续帧中传送的;用于从该站周期性地发送引导分组的传输以初始化该管线的模块1516,其中在这些引导分组的传输期间,高于第一深度处的站不发送传输。
图9、11、13和15中的模块可包括处理器、电子器件、硬件设备、电子组件、逻辑电路、存储器等或其任何组合。
图16示出了两个站110a和110b的设计的框图,这两个站可以是图1中的任何两个站。
在此设计中,站110a装备有U个天线1634a到1634u,并且站110b装备有V个天线1652a到1652v,其中一般而言U≥1且V≥1。
在站110a处,发射处理器1620可以接收来自数据源1612的数据分组和来自控制器/处理器1640的控制信息。发射处理器1620可以分别处理(例如,编码、交织、以及调制)这些分组和控制信息并提供数据码元和控制码元。发射处理器1620也可生成站110a的导频和/或同步信号的导频码元。发射(TX)多输入多输出(MIMO)处理器1630可在适用的场合对数据码元、控制码元、和/或导频码元执行空间处理(例如,预编码),并且可将U个输出码元流提供给U个调制器(MOD)1632a到1632u。每个调制器1632可处理相应的输出码元流(例如,针对OFDM、SC-FDM、CDMA等)以获得输出采样流。每个调制器1632可以进一步处理(例如,转换到模拟、放大、滤波、以及上变频)输出采样流以获得射频(RF)信号。来自调制器1632a到1632u的U个RF信号可以分别经由U个天线1634a到1634u被发射。
在站110b处,天线1652a到1652v可接收来自站110a的RF信号,并且可将收到信号分别提供给解调器(DEMOD)1654a到1654v。每个解调器1654可调理(例如,滤波、放大、下变频、以及数字化)各自的收到信号以获得收到采样。每个解调器1654可进一步处理收到采样(例如,针对OFDM、SC-FDM、CDMA等)以获得收到码元。MIMO检测器1656可获得来自所有V个解调器1654a到1654v的收到码元,在适用的情况下对收到码元执行MIMO检测,以及提供检出码元。接收处理器1658可以处理(例如,解调、解交织、以及解码)这些检出码元,将经解码分组提供给数据阱1660,以及将经解码控制信息提供给控制器/处理器1680。
在站110b处,来自数据源1662的数据分组和来自控制器/处理器1680的控制信息可由发射处理器1664处理,在适用的情况下由TX MIMO处理器1666预编码,由调制器1654进一步处理,并经由天线1652发射。在站110a处,来自站110b的RF信号可被天线1634接收到,由解调器1632处理,在适用的情况下由MIMO检测器1636检测,并由接收处理器1638进一步处理以恢复由站110b传送的分组和控制信息。
控制器/处理器1640和1680可以分别指导站110a和110b处的操作。控制器/处理器1640和1680可各自执行或指导图8中的过程800、图10中的过程1000、图12中的过程1200、图14中的过程1400和/或用于本文中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存储器1642和1682可分别存储用于站110a和110b的数据和程序代码。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可理解,信息和信号可使用各种不同技术和技艺中的任何技术和技艺来表示。例如,以上描述通篇引述的数据、指令、命令、信息、信号、位、码元、和码片可由电压、电流、电磁波、磁场或磁粒子、光场或光学粒子、或其任何组合来表示。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进一步领会,结合本文公开所描述的各种解说性逻辑框、模块、电路、和算法步骤可被实现为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两者的组合。为清楚地解说硬件与软件的这一可互换性,各种解说性组件、框、模块、电路、和步骤在上面是以其功能性的形式作一般化描述的。此类功能性是被实现为硬件还是软件取决于具体应用和施加于整体系统的设计约束。技术人员可针对每种特定应用以不同方式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性,但此类设计决策不应被解读为导致脱离本公开的范围。
结合本文公开描述的各种解说性逻辑框、模块、以及电路可用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的门或晶体管逻辑、分立的硬件组件、或其设计成执行本文中描述的功能的任何组合来实现或执行。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但在替换方案中,处理器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状态机。处理器还可以被实现为计算设备的组合,例如DSP与微处理器的组合、多个微处理器、与DSP核心协作的一个或更多个微处理器、或任何其他此类配置。
结合本文公开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直接在硬件中、在由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中、或在这两者的组合中实施。软件模块可驻留在RAM存储器、闪存、ROM存储器、EPROM存储器、EEPROM存储器、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盘、CD-ROM、或本领域中所知的任何其他形式的存储介质中。示例性存储介质耦合到处理器以使得该处理器能从/向该存储介质读写信息。在替换方案中,存储介质可以被整合到处理器。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驻留在ASIC中。ASIC可驻留在用户终端中。在替换方案中,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作为分立组件驻留在用户终端中。
在一个或更多个示例性设计中,所描述的功能可以在硬件、软件、固件、或其任何组合中实现。如果在软件中实现,则各功能可以作为一条或更多条指令或代码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或藉其进行传送。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两者,其包括促成计算机程序从一地向另一地转移的任何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能被通用或专用计算机访问的任何可用介质。作为示例而非限定,这样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RAM、ROM、EEPROM、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磁盘存储或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能被用来携带或存储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程序代码手段且能被通用或专用计算机、或者通用或专用处理器访问的任何其他介质。任何连接也被正当地称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例如,如果软件是使用同轴电缆、光纤电缆、双绞线、数字订户线(DSL)、或诸如红外、无线电、以及微波之类的无线技术从web网站、服务器、或其它远程源传送而来,则该同轴电缆、光纤电缆、双绞线、DSL、或诸如红外、无线电、以及微波之类的无线技术就被包括在介质的定义之中。如本文中所使用的碟和盘包括压缩盘(CD)、激光盘、光盘、数字通用盘(DVD)、软盘和蓝光盘,其中碟往往以磁的方式再现数据而盘用激光以光学方式再现数据。上述的组合也应被包括在计算机可读介质的范围内。
提供对本公开先前的描述是为使得本领域任何技术人员皆能够制作或使用本公开。对本公开的各种修改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都将是显而易见的,且本文中所定义的普适原理可被应用到其他变体而不会脱离本公开的精神或范围。由此,本公开并非旨在被限定于本文中所描述的示例和设计,而是应被授予与本文中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性特征相一致的最广范围。

Claims (33)

1.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包括:
获得收到信号,所述收到信号包括来自中继通信网络中的第一深度处的至少一个第一站的第一分组的至少一个传输和来自第二深度处的至少一个第二站的第二分组的至少一个传输;
估计因所述第一分组的所述至少一个传输而导致的干扰并从所述收到信号中消除所述干扰以获得干扰消除的信号;以及
为所述第二分组处理所述干扰消除的信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组和所述第二分组是由所述中继网络中的所述第一站和所述第二站广播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估计和消除干扰包括:
基于经解码的第一分组和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站的信道估计来估计因所述第一分组的所述至少一个传输而导致的干扰;以及
从所述收到信号中减去所估计的干扰以获得所述干扰消除的信号。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估计和消除干扰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分组的对数似然比(LLR)信息来估计因所述第一分组的所述至少一个传输所导致的干扰,而不解码所述第一分组;以及
从所述收到信号中减去所估计的干扰以获得所述干扰消除的信号。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站包括至少一个下游站,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站包括至少一个上游站,并且其中所述收到信号由所述第一深度与所述第二深度之间的第三深度处的中继站获得。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站和所述第二站包括不同深度处的上游站,并且其中所述收到信号由高于所述第一深度和所述第二深度的第三深度处的站获得。
7.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成获得收到信号,所述收到信号包括来自中继通信网络中的第一深度处的至少一个第一站的第一分组的至少一个传输和来自第二深度处的至少一个第二站的第二分组的至少一个传输;估计因所述第一分组的所述至少一个传输而导致的干扰并从所述收到信号中消除所述干扰以获得干扰消除的信号;以及为所述第二分组处理所述干扰消除的信号。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成基于经解码的第一分组和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站的信道估计来估计因所述第一分组的所述至少一个传输而导致的干扰,以及从所述收到信号中减去所估计的干扰以获得所述干扰消除的信号。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成基于所述第一分组的对数似然比(LLR)信息来估计因所述第一分组的所述至少一个传输所导致的干扰而不解码所述第一分组,以及从所述收到信号中减去所估计的干扰以获得所述干扰消除的信号。
10.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设备,包括:
用于获得收到信号的装置,所述收到信号包括来自中继通信网络中的第一深度处的至少一个第一站的第一分组的至少一个传输以及来自第二深度处的至少一个第二站的第二分组的至少一个传输;
用于估计因所述第一分组的所述至少一个传输而导致的干扰并从所述收到信号中消除所述干扰以获得干扰消除的信号的装置;以及
用于为所述第二分组处理所述干扰消除的信号的装置。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估计和消除干扰的装置包括:
用于基于经解码的第一分组和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站的信道估计来估计因所述第一分组的所述至少一个传输而导致的干扰的装置;以及
用于从所述收到信号中减去所估计的干扰以获得所述干扰消除的信号的装置。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估计和消除干扰的装置包括:
用于基于所述第一分组的对数似然比(LLR)信息来估计因所述第一分组的所述至少一个传输所导致的干扰而不解码所述第一分组的装置;以及
用于从所述收到信号中减去所估计的干扰以获得所述干扰消除的信号的装置。
13.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
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
用于使至少一台计算机获得收到信号的代码,所述收到信号包括来自中继通信网络中的第一深度处的至少一个第一站的第一分组的至少一个传输以及来自第二深度处的至少一个第二站的第二分组的至少一个传输;
用于使所述至少一台计算机估计因所述第一分组的所述至少一个传输而导致的干扰并从所述收到信号中消除所述干扰以获得干扰消除的信号的代码;以及
用于使所述至少一台计算机为所述第二分组处理所述干扰消除的信号的代码。
14.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包括:
获得收到信号,所述收到信号包括来自中继通信网络中的至少一个下游站的第一分组的至少一个传输和来自至少一个上游站的第二分组的至少一个传输;
估计因所述第一分组的所述至少一个传输而导致的干扰;
从所述收到信号中减去所估计的干扰以获得所述干扰消除的信号;以及
处理所述干扰消除的信号以恢复来自所述至少一个上游站的所述第二分组。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在第一帧中获得第一收到信号,所述第一收到信号包括来自所述至少一个上游站的所述第一分组的至少一个传输;
处理所述第一收到信号以恢复所述第一分组;以及
在第二帧中向所述至少一个下游站发送所述第一分组的传输,并且其中所述收到信号在第三帧中被获得。
16.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其被配置成获得收到信号,所述收到信号包括来自中继通信网络中的至少一个下游站的第一分组的至少一个传输和来自至少一个上游站的第二分组的至少一个传输;估计因所述第一分组的所述至少一个传输而导致的干扰;从所述收到信号中减去所估计的干扰以获得所述干扰消除的信号;以及处理所述干扰消除的信号以恢复来自所述至少一个上游站的所述第二分组。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成在第一帧中获得第一收到信号,所述第一收到信号包括来自所述至少一个上游站的所述第一分组的至少一个传输;处理所述第一收到信号以恢复所述第一分组;在第二帧中向所述至少一个下游站发送对所述第一分组的传输;以及在第三帧中获得所述收到信号。
18.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包括:
获得收到信号,所述收到信号包括来自中继通信网络中的第一深度处的至少一个第一站的第一分组的至少一个传输以及来自第二深度处的至少一个第二站的第二分组的至少一个传输;
处理所述收到信号以恢复所述第一分组;
基于所恢复的第一分组来估计因所述第一分组的所述至少一个传输而导致的干扰;
从所述收到信号中减去所估计的干扰以获得干扰消除的信号;以及
为所述第二分组处理所述干扰消除的信号。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在第一帧中获得第一收到信号,所述第一收到信号包括来自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站的所述第一分组的至少一个传输,其中所述收到信号在第二帧中被获得,并且其中所述处理所述收到信号包括处理所述第一收到信号和所述收到信号以恢复所述第一分组。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所述第一收到信号和所述收到信号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收到信号来计算所述第一分组的第一对数似然比(LLR);
基于所述收到信号来计算所述第一分组的第二LLR;以及
解码所述第一LLR和所述第二LLR以恢复所述第一分组。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所述干扰消除的信号包括基于所述干扰消除的信号来计算所述第二分组的LLR。
22.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成获得收到信号,所述收到信号包括来自中继通信网络中的第一深度处的至少一个第一站的第一分组的至少一个传输和来自第二深度处的至少一个第二站的第二分组的至少一个传输;处理所述收到信号以恢复所述第一分组;基于所恢复的第一分组来估计因所述第一分组的所述至少一个传输而导致的干扰;从所述收到信号中减去所估计的干扰以获得干扰消除的信号;以及为所述第二分组处理所述干扰消除的信号。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成在第一帧中获得第一收到信号,所述第一收到信号包括来自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站的所述第一分组的至少一个传输;在第二帧中获得所述收到信号;以及处理所述第一收到信号和所述收到信号以恢复所述第一分组。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成基于所述第一收到信号来计算所述第一分组的第一对数似然比(LLR);基于所述收到信号来计算所述第一分组的第二LLR;以及解码所述第一LLR和所述第二LLR以恢复所述第一分组。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成基于所述干扰消除的信号来计算所述第二分组的LLR。
26.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包括:
从中继通信网络中的第一深度处的站发送分组传输,每个分组是在管线中由不同深度的站在连续帧中传送的;以及
从所述站周期性地发送引导分组的传输以初始化所述管线,其中在所述引导分组的传输期间,高于所述第一深度处的站不发送传输。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周期性地发送引导分组的传输包括在包含多个帧的每个超帧的指定帧中发送引导分组的传输。
28.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超帧中的所述多个帧被指派从0开始的顺序增大的索引,并且其中仅深度d或更低深度处的站在帧d中发送分组传输,其中d是帧索引。
29.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在每个超帧的末尾处的至少一帧中不从所述站发送分组传输以清除所述管线。
30.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在每个超帧的末尾处的至少一帧中从所述站发送先前分组的传输以清除所述管线。
31.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成从中继通信网络中的第一深度处的站发送分组传输,每个分组是在管线中由不同深度的站在连续帧中传送的;以及从所述站周期性地发送引导分组的传输以初始化所述管线,其中在所述引导分组的传输期间,高于所述第一深度处的站不发送传输。
32.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成在每个超帧的指定帧中发送引导分组的传输,其中每个超帧包括被指派从0开始的顺序增大的索引的多个帧,并且其中仅深度d或更低深度处的站在帧d中发送分组传输,其中d是帧索引。
33.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成在每个超帧的末尾处的至少一帧中要么不发送分组传输,要么发送对先前分组的传输以清除所述管线。
CN200880131718.7A 2008-10-23 2008-12-24 中继通信网络中具有干扰消除的数据接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9762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2/257,258 2008-10-23
US12/257,258 US8634769B2 (en) 2008-10-23 2008-10-23 Data reception with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in a relay communication network
PCT/US2008/088331 WO2010047727A2 (en) 2008-10-23 2008-12-24 Data reception wih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in a relay communication network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97622A true CN102197622A (zh) 2011-09-21
CN102197622B CN102197622B (zh) 2014-07-30

Family

ID=420605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131718.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97622B (zh) 2008-10-23 2008-12-24 中继通信网络中具有干扰消除的数据接收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8634769B2 (zh)
EP (1) EP2351284A2 (zh)
JP (1) JP5512690B2 (zh)
KR (1) KR101291081B1 (zh)
CN (1) CN102197622B (zh)
TW (1) TW201018117A (zh)
WO (1) WO2010047727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031053B2 (en) * 2008-10-23 2015-05-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municating in a relay communication network
KR20100089166A (ko) * 2009-02-03 2010-08-1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 풀 듀플렉스 릴레이에서 간섭 제거를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WO2010107440A1 (en) 2009-03-20 2010-09-23 Innovative Wireless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liable communications in underground and hazardous areas
WO2010107441A1 (en) * 2009-03-20 2010-09-23 Innovative Wireless Technologies, Inc. Distributed ad hoc mesh network protocol for underground mine and hazardous area communications
EP2443933A1 (en) * 2010-10-19 2012-04-25 Nestec S.A. Whitener composition
US8837301B2 (en) 2010-11-08 2014-09-16 Motorola Mobility Llc Interference measurements in enhanced inter-cell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 capable wireless terminals
US9344248B2 (en) * 2010-11-12 2016-05-17 Google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Positioning reference signal assistance data signaling for enhanced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EP2658145A2 (en) * 2010-12-20 2013-10-30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nfiguring frames for device cooper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503285B2 (en) 2011-03-01 2016-11-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Channel estimation for reference signal interference cancelation
US9124475B2 (en) * 2011-09-19 2015-09-01 Alcatel Luc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for antenna arrays
KR101766814B1 (ko) * 2014-08-04 2017-08-09 주식회사 쏠리드 단일입력 단일출력 간섭 제거 중계 장치
KR102284447B1 (ko) * 2015-04-10 2021-08-02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기지국의 채널 추정 방법 및 장치
KR102129063B1 (ko) * 2015-12-31 2020-07-01 주식회사 쏠리드 중계기 및 이의 신호 감쇄 방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58532A (zh) * 2004-02-19 2005-08-24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无线中继系统、无线中继装置及无线中继方法
CN1983863A (zh) * 2005-12-02 2007-06-20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通信节点、无线通信系统和数据中继方法
EP1865627A1 (en) * 2005-04-28 2007-12-1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Communication relay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relay method

Family Cites Families (3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224702B2 (en) 2000-08-30 2007-05-29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error-control for multicast video distribution
US6728514B2 (en) 2000-09-08 2004-04-27 Wi-Lan Inc. Scalable wireless network topology systems and methods
US6807165B2 (en) 2000-11-08 2004-10-19 Meshnetworks, Inc. Time division protocol for an ad-hoc, peer-to-peer radio network having coordinating channel access to shared parallel data channels with separate reservation channel
US6704301B2 (en) 2000-12-29 2004-03-09 Tropos Network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provide a routing protocol for wireless devices
KR101064375B1 (ko) 2003-04-23 2011-09-14 니켓 케샤브 팻워드핸 비율 적응성 데이터 방송 기술
WO2004102891A1 (en) 2003-05-15 2004-11-2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in wireless relaying networks
EP1631109A1 (en) 2003-06-05 2006-03-01 Keio University Radio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communication channel assigning method and assigning apparatus
US7277457B2 (en) 2003-10-03 2007-10-02 Motorola, Inc. Sync bursts for frequency offset compensation
GB2418104B (en) 2004-09-09 2007-03-28 Toshiba Res Europ Ltd An uplink interference cancelling CDMA base station uses the transmission timing of a new mobile station compared with that of other mobile stations
KR100637071B1 (ko) 2004-09-24 2006-10-2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통신경로를 동적으로 조절하는 무선네트워크 시스템, 및그 방법
US8761312B2 (en) 2005-02-11 2014-06-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Selection of a thresholding parameter for channel estimation
US7725074B2 (en) * 2005-02-18 2010-05-25 Panasonic Corporat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relay station apparatus, and wireless transmitting apparatus
EP2475125B1 (en) 2005-04-01 2014-06-25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providing slow associated control channel (sacch) repetition
KR100593944B1 (ko) 2005-05-03 2006-06-30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무선 개인망 디바이스 및 그 비콘수신 제어방법
WO2006121381A1 (en) 2005-05-06 2006-11-16 Ericsson Ab Method and arrangement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using relaying
US8339930B2 (en) * 2005-05-16 2012-12-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Pilot transmission and channel estimation with pilot weighting
US7756548B2 (en) 2005-09-19 2010-07-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us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that uses a multi-mode base station
US8774019B2 (en) 2005-11-10 2014-07-08 Apple Inc. Zones for wireless networks with relays
JP4799228B2 (ja) * 2005-12-02 2011-10-26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通信ノードおよ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並びにデータ中継方法
US7379450B2 (en) 2006-03-10 2008-05-27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eer-to-peer multi-party voice-over-IP services
US7573875B2 (en) 2006-05-19 2009-08-11 Alcatel Lucent Proactively providing a redundant multicast tree in an internet protocol television (IPTV) network
US8027286B2 (en) * 2006-07-28 2011-09-2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ulti-layer multi-hop wireless system
US7821980B2 (en) 2006-08-03 2010-10-26 Nokia Corporation Variable rate soft information forwarding
US20080123584A1 (en) 2006-08-08 2008-05-29 Siemens Corporate Research, Inc. Route Optimization for MultiHop Relay Transmission Systems
EP1890402B1 (en) 2006-08-14 2018-10-1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relay service in multi-hop relay broadband wireless acc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GB2440984A (en) 2006-08-18 2008-02-20 Fujitsu Ltd Wireless multi-hop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080075094A1 (en) 2006-09-26 2008-03-27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sing and relaying frames over mobile multi-hop relay systems
GB2443465A (en) 2006-11-06 2008-05-07 Fujitsu Ltd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7920826B2 (en) 2006-11-10 2011-04-05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of forming frame in multi-hop relay system and system for implementing the method
US8488508B2 (en) 2006-11-13 2013-07-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reliable multicast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7729336B2 (en) 2007-03-28 2010-06-01 Harris Corporation Synchronization and timing source priority in an ad-hoc network
US20090003257A1 (en) 2007-06-27 2009-01-01 Motorola, Inc. Apriori proactive retransmissions
US9119164B2 (en) 2008-08-20 2015-08-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Generating access point beacons at different power levels
US8971241B2 (en) 2008-09-30 2015-03-03 Qualcol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supporting relay oper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9031053B2 (en) 2008-10-23 2015-05-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municating in a relay communication network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58532A (zh) * 2004-02-19 2005-08-24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无线中继系统、无线中继装置及无线中继方法
EP1865627A1 (en) * 2005-04-28 2007-12-1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Communication relay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relay method
CN1983863A (zh) * 2005-12-02 2007-06-20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通信节点、无线通信系统和数据中继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018117A (en) 2010-05-01
JP2012506667A (ja) 2012-03-15
KR20110082054A (ko) 2011-07-15
US8634769B2 (en) 2014-01-21
WO2010047727A3 (en) 2010-08-05
EP2351284A2 (en) 2011-08-03
CN102197622B (zh) 2014-07-30
WO2010047727A2 (en) 2010-04-29
KR101291081B1 (ko) 2013-08-23
JP5512690B2 (ja) 2014-06-04
US20100105317A1 (en) 2010-04-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97622B (zh) 中继通信网络中具有干扰消除的数据接收
CN102197604B (zh) 用于中继通信网络中的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CN102037665B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数据导频比的估计
CN101228756B (zh) 用于ofdm的信道干扰减轻
CN103081427B (zh) 用于数据码元数目确定的保护区间信令
CN101897144B (zh) 用于ofdm/ofdma系统的选择性harq组合方案
CN101449481A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信号采集
CN102077482A (zh) 用于选择和处理来自源站和中继站的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CN103918235A (zh) 信号单元的长度字段的双重解读
CN105379216A (zh) 用于多址wlan通信系统的后向兼容前置码格式的装置和方法
CN104205714A (zh) 用于长数据单元的无线通信的系统和方法
CN101981860A (zh) 通过在一个符号周期中选择多个子载波中的一个或者在一个子载波上选择多个符号周期中的一个进行的消息传送
CN102257756A (zh) 用于无线通信的递增冗余中继器
CN102273164A (zh) 无线通信网络中对基于ofdm的传输的自动增益控制(agc)
CN102308514A (zh) 通过时频平面中选择的子载波或正交序列进行的无线网络中的信令消息传输
CN102884741A (zh) 用于具有较高干扰的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US8503553B2 (en) Pilot subcarriers in wireless transmissions
CN101141809B (zh) 通信系统
CN102687420B (zh) 分配前导序列子块用于支持在无线通信系统中非常规的系统带宽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4519005B (zh) 由接收器检测符号的方法、接收器及仪表
CN101656560B (zh) 一种高效频谱利用率的协作通信方法
CN102369770A (zh) 用于在wimax系统中通过对移动站分组来减少快速功率控制消息开销的方法和系统
CN102017745A (zh) Ofdma电信系统中的快速寻呼接收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