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97620B - 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上行链路网络mimo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上行链路网络mimo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97620B
CN102197620B CN200980141887.3A CN200980141887A CN102197620B CN 102197620 B CN102197620 B CN 102197620B CN 200980141887 A CN200980141887 A CN 200980141887A CN 102197620 B CN102197620 B CN 10219762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twork
module
network node
node
csi re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4188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97620A (zh
Inventor
A·Y·戈罗霍夫
R·保兰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lcomm Inc
Original Assignee
Qualcomm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lcomm Inc filed Critical Qualcomm Inc
Publication of CN1021976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976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976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9762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2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17Feedback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21Feedback content
    • H04B7/0626Channel coefficients, e.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CSI]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5Transmission of mode-switching ind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6Transmission of channel quality ind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2Distributed allocation, i.e. involving a plurality of allocating devices, each making partial allocation
    • H04L5/0035Resource allocation in a cooperative multipoint environ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8Allocation criteria
    • H04L5/006Quality of the received signal, e.g. BER, SNR, water fil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8Allocation criteria
    • H04L5/0073Allocation arrangements that take into account other cell interferen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87Scheduling and prioritis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2001/0092Error 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opology of the transmission link
    • H04L2001/0097Relay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14Three-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23Time-frequency-spa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文描述了有助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生成并处理控制信令以便支持上行链路网络多输入多输出(N-MIMO)通信的系统和方法。如本文中所描述的,与上行链路N-MIMO框架相关联的各个网络节点可生成对应于从指定的网络用户到各个节点的上行链路信道的信道状态信息(CSI)。随后,将生成的CSI传送给网络用户的上行链路锚节点,以便有助于实现针对该网络用户的速率分配、调度和/或其它操作。如本文中所描述的,由各个小区所生成并报告的CSI包括信道概貌、载波/干扰概貌、估计的所支持的上行链路速率等等。如本文中另外描述的,也可以将比如观测到的干扰电平、解调指示符等等的补充信息传送给锚节点,并将这些信息用于速率分配和/或调度。

Description

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上行链路网络MIMO的方法和装置
交叉引用
本专利申请要求享受于2008年10月24日递交的、名称为“CONTROL SIGNALING FOR UPLINK NETWORK MIMO”的美国临时申请No.61/108,294的权益,以引用方式将该临时申请明确地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概括地说,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用于在无线通信环境中支持多个网络节点之间的协作式通信的技术。
背景技术
无线通信系统已经广泛部署以用于提供各种通信服务,比如可以通过这样的无线通信系统提供语音、视频、分组数据、广播、消息服务。这些系统是能够通过共享可用的系统资源来支持多个终端的通信的多址系统。这样的多址系统的例子包括码分多址(CDMA)系统、时分多址(TDMA)系统、频分多址(FDMA)系统、正交频分多址(OFDMA)系统。
随着高速和多媒体数据服务的快速增长,人们已经朝着实现具有增强性能的高效且健壮的通信系统方向而努力。举例而言,近年来,用户已经开始用移动通信取代固定线路通信,并且对良好的语音质量、可靠的服务和低价格的需求日益增长。除了当前使用的移动电话网络,已经出现新型的小型基站,这种基站可以安装在用户家中并且使用现有的宽带因特网连接向移动单元提供室内的无线覆盖。这样的个人小型基站一般被称为接入点基站,或者,称作为家用节点B(HNB)或毫微微小区。典型地,这种小型基站通过数字用户线(DSL)路由器、电缆调制解调器等与因特网和移动运营商的网络连接。
可以将无线通信系统配置为包括一系列无线接入点,它们可以为系统中的各个位置提供覆盖。这样的网络结构一般称为蜂窝网络结构,接入点 和/或它们在网络中各自进行服务的位置一般称为小区。
此外,在多输入多输出(MIMO)通信系统中,多个源和/或目的地(例如,对应于各个天线)可以用于发送和接收数据、控制信令和/或通信系统中的设备之间的其它信息。已经示出了结合MIMO通信系统来使用针对各个传输的多个源和/或目的地,以便产生较高的数据速率、改善的信令质量,和在一些情况下在单输入和/或单输出通信系统上其它的这样的好处。MIMO通信系统的一个例子是网络MIMO(N-MIMO)或协调式多点(CoMP)系统,其中,多个网络节点能够协作以便与一个或多个接收设备(例如,用户设备单元(UE)等)交换信息。在上行链路N-MIMO的情况下,其中,多个网络节点进行协作以便从各个用户接收信号,所期望的是实现用于生成和使用控制信令的技术,以便有助于改进各个网络节点之间的协作。
发明内容
下面给出对本发明的各个方面的简要概述,以提供对这些方面的基本理解。该概述不是对全部预期方面的泛泛概括,也不旨在标识全部方面的关键或重要元件或者描述任意或全部方面的范围。其目的仅在于作为后文所提供更详细描述的序言,以简化形式提供所公开的方面的一些构思。
依照一个方面,本申请描述了一种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从各个网络节点接收信道状态信息(CSI)报告,其中,在所述网络节点之间实现对来自用户设备单元(UE)的各个传输的协作式接收;至少部分地根据所述CSI报告,计算被分配给所述UE用于与所述各个网络节点进行通信的通信速率。
本申请中描述的第二个方面涉及一种无线通信装置,其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与网络用户和一个或多个协作式网络节点相关的数据,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协作式网络节点与所述网络用户的上行链路网络多输入多输出(N-MIMO)通信相关联。所述无线通信装置还包括处理器,后者用于从各个协作网络节点接收接收机的信道状态信息(CSIR)报告,并且至少部分地根据所述CSIR报告来计算被分配给所述网络用户的通信速率。
第三个方面涉及一种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从与UE相关联的协 调接收框架中的各个网络节点获取与所述UE相关的上行链路CSIR报告;执行模块,用于至少部分地根据所述上行链路CSIR报告针对所述UE执行速率分配。
第四个方面涉及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后者包括:用于使计算机从与UE相关联的协调接收框架中的各个网络节点接收与所述UE相关的上行链路CSIR报告的代码;用于使计算机至少部分地根据所述上行链路CSIR报告针对所述UE执行速率分配的代码。
本申请中描述的第五个方面涉及一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生成与UE相关的上行链路CSI,其中,对于所述UE而言,利用节点间协作来接收各个传输;将生成的上行链路CSI报告给与所述UE相关联的上行链路锚节点(anchor node)。
本申请中描述的第六个方面涉及一种无线通信装置,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与网络用户以及该网络用户的指定锚节点相关的数据,其中,针对该网络用户使用上行链路N-MIMO网络框架。所述无线通信装置还包括处理器,用于生成与所述网络用户相关的CSIR报告,并将所述CSIR报告提供给所述网络用户的指定锚节点。
第七个方面涉及一种装置,包括:确定模块,用于确定与上行链路信道相关的信息,在该上行链路信道上利用节点间协作与UE进行通信;报告模块,用于将所确定的与所述上行链路信道相关的信息报告给所述UE的指定锚节点。
第八个方面涉及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后者包括:用于使计算机确定与上行链路信道相关的信息的代码,在该上行链路信道上利用节点间协作与UE进行通信;用于使计算机将所确定的与所述上行链路信道相关的信息报告给所述UE的指定锚节点的代码。
为了实现前述和相关目的,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方面包括后面充分描述以及在权利要求书中具体指出的特征。以下描述和附图具体提供了本发明的某些示例性的方面。但是,这些方面仅仅说明可采用本发明之基本原理的一些不同方式。此外,所描述的方面旨在包括所有这些方面及其等同物。
附图说明
图1是依照各个方面用于协调各个网络节点和用户设备之间的协作式传输的系统的框图。
图2是依照各个方面有助于协作处理各个网络节点之间的上行链路传输的系统的框图。
图3-4示出了依照各个方面用于生成和报告信道状态信息的各个系统的框图。
图5示出了依照各个方面用于生成并处理与每一用户支持的速率相关的反馈的系统的框图,所述速率与无线通信系统相关联。
图6示出了用于在N-MIMO通信框架中支持协作式上行链路通信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7示出了用于报告信道状态信息以支持N-MIMO通信框架中的上行链路通信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8-9示出了有助于控制信令生成和上行链路CoMP通信的处理的各个装置的框图。
图10-11示出了依照本申请中描述的各个方面有助于实现协调式多点通信的各个示例系统的框图。
图12示出了依照本申请中提出的各个方面的示例无线通信系统。
图13示出了可以在其中实现本申请中描述的各个方面的功能的示例无线通信系统的框图。
图14示出了能够在网络环境中部署接入点基站的示例通信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多个方面,其中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本文中的相同元件。在下面的描述中,为便于解释,给出了大量具体细节,以便提供对一个或多个方面的全面理解。然而,很明显,也可以不用这些具体细节来实现这些方面。在其它例子中,以方框图形式示出公知结构和设备,以便于描述一个或多个方面。
如本申请中所用的,“组件”、“模块”、“系统”和类似的术语意在指代与计算机相关的实体,比如硬件、固件、硬件和软件的组合、软件或执行 中的软件。举个例子,组件可以是但不限于是处理器上运行的进程、集成电路、对象、可执行程序、可执行线程、程序和/或计算机。通过解释说明,计算设备上运行的应用和该计算设备都可以是组件。一个或多个组件可以位于执行中的进程和/或线程中,一个组件可以位于一个计算机中和/或分布于两个或多个计算机中。另外,可以从存储有各种数据结构的各种计算机可读介质中执行这些组件。这些部件可以通过本地和/或远程进程(例如,根据具有一个或多个数据分组的信号)进行通信(如,来自一个部件的数据在本地系统中、分布式系统中和/或通过诸如因特网等的网络与其它系统的部件通过信号进行交互)。
此外,本申请结合无线终端和/或基站描述了各个实施例。无线终端指的是向用户提供语音和/或数据连接的设备。无线终端可以连接到计算设备,例如膝上型电脑或桌面式电脑,或者它可以是自包含的设备,例如个人数字助理(PDA)。无线终端还可以称为系统、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移动台、远程站、接入点、远程终端、接入终端、用户终端、用户代理、用户装置或用户设备(UE)。无线终端可以是用户站、无线设备、蜂窝电话、PCS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发起协议(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LL)站、个人数字助理(PDA)、具有无线连接功能的手持设备或与无线调制器连接的其它处理设备。基站(例如,接入点或节点B)指的是在接入网中通过空中接口穿过一个或多个扇区与无线终端进行通信的设备。基站可以通过将接收到的空中接口帧转换为IP分组,而作为无线终端和接入网的剩余部分(包括因特网协议(IP)网络)之间的路由器。基站还协调对空中接口的属性的管理。
此外,本申请中所描述的各种功能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任意结合来实现。如果在软件中实现,则功能可以作为一个或多个指令或代码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或进行传输。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通信介质包括便于将计算机程序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的任何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访问的任何可用介质。举个例子,但是并不仅限于,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RAM、ROM、EEPROM、CD-ROM或其它光盘存储器、磁盘存储器或其它磁存储设备,或可以用于携带或存储以指令或数据结构的形式的期望程序代码并可由计 算机访问的任何其它介质。此外,任何连接也都可适当地被称作计算机可读介质。举个例子,如果软件是通过同轴电缆、光纤光缆、双绞线、数字用户线(DSL)或无线技术(比如红外、无线电和微波)从网站、服务器或其它远程源传输的,则同轴电缆、光纤光缆、双绞线、DSL、或无线技术(比如红外、无线电和微波)包含在介质的定义中。本申请中所用的磁盘和光盘包括压缩光盘(CD)、激光光盘、光盘、数字化视频光盘(DVD)、软盘和蓝光光盘(BD),其中,磁盘通常磁性地复制数据,而光盘则用激光来光学地复制数据。上述的组合也可以包含在计算机可读介质的范围内。
本申请中所描述的各种技术可以用于各种无线通信系统,比如码分多址(CDMA)系统、时分多址(TDMA)系统、频分多址(FDMA)系统、正交频分多址(OFDMA)系统、单载波FDMA(SC-FDMA)系统和其它系统。术语“系统”和“网络”经常可以交换使用。CDMA系统可以实现诸如通用地面无线电接入(UTRA)、CDMA 2000等之类的无线电技术。UTRA包括宽带-CDMA(W-CDMA)和CDMA的其它变形。另外,CDMA2000包括IS-2000、IS-95和IS-856标准。TDMA系统可以实现诸如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之类的无线电技术。OFDMA系统可以实现诸如演进的UTRA(E-UTRA)、超移动宽带(UMB)、IEEE 802.11(Wi-Fi)、IEEE 802.16(WiMAX)、IEEE 802.20、闪速- 等之类的无线电技术。UTRA和E-UTRA是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MTS)的部分。3GPP长期演进(LTE)是采用E-UTRA的发布版本,它在下行链路上采用OFDMA,在上行链路上采用SC-FDMA。在“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3GPP)组织的文档中描述了UTRA、E-UTRA、UMTS、LTE和GSM。此外,在“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2”(3GPP2)组织的文档中描述了CDMA2000和UMB。
将根据系统提出各种方面,这些系统包括多个设备、组件、模块等等。应该理解和明白的是,各系统可以包括额外的设备、组件、模块等,和/或可以不包括结合附图讨论的所有设备、组件、模块等等。也可以使用这些方式的组合。
现在参照附图,图1示出了依照各个方面用于在各个网络节点110-120和各个用户设备(例如,用户设备单元(UE)130)之间协调协作式传输的系统100。在一个例子中,系统100中的各个UE 130与一个或多个相关联 的网络节点(例如,接入点、小区、节点B、演进的节点B(eNodeB或eNB)等)小区通信,例如锚节点110和一个或多个协作节点120。在一个例子中,给定UE 130的锚节点110相对于传送给UE 130的控制信令可以作为附着点(attachment point)和/或有助于以任何其它合适的方式以任何程度的协作从各个协作节点120向UE 130传输服务。虽然术语“锚节点”和“协作节点”指的是网络节点110-120,但是应该明白的是,并不是意在用这些命名来表示网络节点110-120的具体功能。例如,在一些情况下,除了锚节点110或取代该锚节点110,一个或多个协作节点120可以向UE 130传送控制信令和/或有助于向UE 130传输服务。此外,应该明白的是,各个网络节点110-120对应于任何合适的覆盖区域和/或为之提供通信覆盖,例如,与宏小区、毫微微小区(例如,接入点基站或家用节点B(HNB))相关联的区域和/或任何其它合适的覆盖区域。
依照一个方面,UE 130可以与任何合适数量的网络节点110和/或120通信。例如,UE 130与网络节点110和/或120进行一个或多个上行链路(UL,也称为反向链路(RL))通信,各个网络节点110和/或120与UE 130进行一个或多个下行链路(DL,也称为前向链路(FL))通信。在一个例子中,系统100利用一个或多个网络多输入多输出(网络MIMO或N-MIMO)、协调式多点(CoMP)和/或其它技术,通过这些技术,单个UE 130可以与多个不同的网络节点110-120进行通信。应该明白的是,如系统100中执行的N-MIMO通信可以使用任何合适的策略或策略的组合来在网络节点110-120之间进行协作。这些策略包括,例如,噪声抑制、频率重用、协调的波束成形(CBF)、联合传输(JT)和/或本申请中所描述的和/或本领域通常公知的任何其它合适的协作策略。
依照另一个方面,系统100可以利用一种或多种上行链路N-MIMO技术,其中,多个网络节点110-120可以用于从一个或多个UE 130协作接收上行链路传输。在一个例子中,给定UE 130的锚节点110和各个协作节点120在图2中的系统200示出的上行链路N-MIMO中使用一种或多种协作技术。在系统200示出的第一个例子中,锚节点110和一个或多个协作节点120利用软切换技术进行上行链路N-MIMO协作,其中,各个解调器212和/或多个节点110-120处的其它机制可以尝试对相应的UE传输进行解调。
在系统200示出的另一个例子中,通过解调器212处对UE数据分组的解调和/或与给定网络节点110和/或120相关联的其它方法,随后消除由不同节点110和/或120处的分组造成的干扰(例如,经由与给定网络节点110和/或120相关联的干扰消除模块214),从而在节点110-120之间执行协作。在系统200示出的第三个例子中,经由各个网络节点110-120处的各个数据共享模块216在协作网络节点110-120之间共享接收到的信息(例如,以接收符号的形式,比如对数似然比这样的“软比特”等)和/或通过为了能够联合调制各个网络节点110-120处的信息的其它适当方法,从而在网络节点110和/或120之间进行协作。
在系统200所示的又一个例子中,与一个或多个UE相关联的锚节点110可以利用调度模块116或其它模块使用空分多址(SDMA)和/或其它调度机制来执行UE调度。根据锚节点110处的调度模块116所执行的调度,可以对与锚节点110相关联的各个UE进行配置,这样UE在不同小区中使用相同资源可以由相应小区的接收天线分开(例如,使用最小均方差(MMSE))(例如,经由信号分离器218和/或分别与相应的网络节点110-120相关联的其它机制)。
如系统200所示,可以在锚节点110和一个或多个协作节点120之间实现回程链路和/或其它合适的方式,以便有助于各个节点110-120之间的协调。例如,锚节点110利用与一个或多个协作节点120的回程链路与协作节点120共享上行链路分配或准许信息(例如,经由数据共享模块216或其它合适的模块)。这样的分配信息包括,例如相关UE的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符(C-RNTI)、在其上调度给定UE的资源(例如,资源块或RB)等等。另外或者作为替换,一旦尝试对来自给定UE的上行链路分组进行解调,则各个协作节点120可以将锚节点110的回程链路用于UE向锚节点110发送(例如,经由数据共享模块216等)关于解调成功或不成功的指示(例如,以确认(ACK)/否定确认(NACK)信号的形式),这样,锚节点110可以根据该指示来决定终止分组传输或继续进行重新传输。
回到图1,给定UE 130的锚节点110利用速率预测模块114来计算UE130的预计(projected)可支持的数据速率。根据针对UE 130的预测速率,调度模块116和/或锚节点110处其它合适的模块可以用于调度由UE 130 用于向节点110和/或120传输的速率。
通常,应该明白的是,根据系统所采用的上行链路接收技术,可以用各种方式执行上行链路速率预测和分组数据系统中的调度。例如,在具有软切换的(例如,1x演进数据优化(EV-DO)的)非正交复用系统中(例如,CDMA系统),由UE的激活集中的任一节点对来自给定UE的上行链路分组进行解调。在这样的例子中,通常采用分布式调度,其中,UE通过分布式干扰管理(例如,根据各个关联的网络节点发送的反向活动比特)、由关联的网络设置的策略、与UE相关联的各个业务流的类型等等来自主地确定它的上行链路传输速率。此外,以这种方式执行的速率预测考虑与给定UE的所有激活集成员相关的信道状况。
在另一个例子中,在不采用软切换的非正交复用系统和/或正交复用系统(例如,SC-FDMA和/或OFDMA系统,例如LTE、UMB、WiMax等)中,UE的单个(或“服务”)节点对UE的上行链路传输进行解调并有助于实现UE的集中式调度。在这样的例子中,UE的调度和速率预测是基于在服务节点处针对UE直接测量的上行链路信道状态的。
依照一个方面,系统100使用N-MIMO框架,该框架采用正交复用(例如,SC-FDMA复用和/或OFDMA复用)和集中式调度,使得UE 130的速率分配由网络来执行,并作为对UE 130的上行链路准许的一部分由锚节点110传送给UE 130。但是,在缺少来自协作节点120的信道状态信息的情况下,应该明白的是,锚节点110有时可能无法准确地评估(例如,经由速率预测模块114)速率,这些速率是节点110和120之间的协作式接收所支持的。因此,依照一个方面,参与对来自给定UE 130的分组的解调中的各个协作节点120可以用于将与UE 130相对应的上行链路信道状态信息传送给锚节点110和/或系统100中能够执行速率预测和/或调度的另一个合适的集中式处理实体。
在一个例子中,各个协作节点120可使用信道状态测量模块122,后者用于计算和/或获取接收机的信道状态信息(CSIR)。随后,由CSI共享模块124和/或各个协作节点120处的其它合适的机制将信道状态测量模块122获取的CSIR作为CSIR反馈来报告给锚节点110。根据从各个协作节点120报告的上行链路CSIR,给定UE 130的锚节点110利用CSI处理模 块112和/或其它合适的模块来支持UE 130的速率预测和接下来的调度和/或其它适当的操作。
此外,虽然系统100示出协作节点120处的CSI测量和相应的CSIR反馈向锚节点110的传送,但是应该明白的是,任何其它合适的信息可以由协作节点120获取和/或被传送给锚节点110。例如,除了从给定的协作节点120发送给锚节点110的上行链路CSIR之外,各个协作节点120能够提交与观测到的干扰电平和/或任何其它合适的运行参数相关的信息。
依照另一个方面,除了或代替由锚节点110通过各个模块114-116执行的速率预测和调度之外,锚节点110和/或系统100中的另一个合适的处理实体能够可选地使用CSIR信息来对不同的协作节点120所接收到的信号执行联合处理(例如,经由联合处理模块118),以便实现相关UE信道的相干组合和/或各个节点之间的干扰置零。
依照又一个方面,上行链路CSIR可以由各个协作节点120以各种方式获取并进行传送。图3-5示出了能够采用的CSIR通信技术的具体例子。但是,应该明白的是,这些例子并不意在穷举能够采用的所有CSIR生成和/或传送技术。并且,应该明白的是,除非明确声明,否则本发明并不意在受限于任何具体实现或它们的组合。
在图3中的示意图300所示的第一个例子中,与协作节点(未示出)相关联的信道状态测量模块122利用时间/频率概貌(profile)生成器316和/或其它合适的机制来生成与给定UE信道相对应的概貌。由时间/频率概貌生成器316生成的概貌包括,例如分别经由振幅测量模块312和相位测量模块314获取的振幅和相位信息。另外或者作为替换,归一化(normalization)模块318可以用于通过干扰将生成的时间/频率概貌归一化。在生成后,接下来将所构造的时间/频率概貌提供给CSI共享模块124用于传送给相应的锚节点(未示出)。通过以这种方式生成并报告UE信道时间/频率概貌,应该明白的是,接收锚节点可以将关联的UE信道进行相干组合和节点之间的干扰置零。在一个例子中,可以由归一化模块318通过标量归一化和向量归一化(例如,空间干扰白化、干扰置零等等)来执行干扰归一化。
在图4中的示意图400所示出的第二个例子中,与协作节点(未示出) 相关联的信道状态测量模块122利用时间/频率概貌生成器316和/或其它合适的机制根据针对相应的UE而测量的载波/干扰(C/I)比(例如,由UE C/I比测量模块412测量出的),来生成与给定UE相对应的概貌。在生成后,将所构造的概貌提供给CSI共享模块124,用于以与上面参照图3描述的方式类似的方式将其传送给相应的锚节点(未示出)。通过以这种方式生成和报告UE C/I比时间/频率概貌,应该明白的是,接收锚节点在节点之间执行非相干组合。并且,应该明白的是,报告UE C/I比概貌使得在关联的锚节点处实现准确的速率预测,即使在节点之间缺少数据组合的情况下。
在图5中的示意图500所示的第三个例子中,各个协作节点120可以利用估计速率计算模块522和/或其它合适的机制来确定在从给定UE到各个协作节点120的上行链路信道上所支持的估计速率。将计算出的各个UE的估计速率经由估计速率报告模块524和/或其它合适的模块从各个协作节点120报告给关联的锚节点110,该节点组合各个报告(例如,经由报告组合模块512)以确定针对UE的速率分配(例如,经由速率分配模块514)。
依照一个方面,锚节点110处的报告组合模块512和/或速率分配模块514能够以任何合适的方式来组合估计速率报告并确定相应的速率分配。举个具体的例子,报告组合模块512能够通过实现最高的报告速率的分配来组合各个速率报告。在一个例子中,在一些情况下,对于给定的UE,锚节点110可能不会总是在所有协作节点当中具有最高上行链路信道质量。这可以出现在以下系统中,例如在这些系统中,在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上只有单个节点可以作为给定UE的锚定点,并且这样的锚定点的选择是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信道质量之间折衷的结果。但是,应明白的是,即使在这样的场景中,上面描述的组合规则也可以提供充分的增益,例如,在出现下行链路/上行链路链路失衡的情况下。并且,应该明白的是,这种形式的速率预测可以使得锚定点选择任务足够简单(例如,以下行链路/上行链路信道质量折衷的形式)和/或放宽对锚定点重选(例如,在切换期间)的速度的要求。
现在参照图6-7,示出了依照本申请中提出的各个方面执行的方法。虽然为了使说明更简单,而将方法表示并描述为一系列的动作,但是应该明白和理解的是,这些方法并不受到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照一个或多个方面,一些动作可以按不同顺序发生和/或与本申请中示出和描述的其它 动作同时发生。举例而言,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和理解的是,一个方法也可以表示成(例如在状态图中的)一系列相互关联的状态和事件。此外,执行根据一个或多个方面的方法可能并不需要所有示出的动作。
参照图6,示出了用于在N-MIMO通信框架中支持协作式上行链路通信的方法600。应该明白的是,方法600可以由例如服务小区和/或给定网络用户的其它网络节点(例如,UE 130的锚节点110)、关联的分组数据网络中的集中式处理实体和/或任何其它适当的网络设备来执行。方法600开始于方框602,其中,从各个网络节点(例如,协作节点120)接收CSI报告,在各个网络节点之间进行针对来自UE的相应传输的协作式接收。方法600可终止于方框604,其中,至少部分地根据在方框602处从相应网络节点所接收的CSI报告,来计算被分配给UE用于与所述相应网络节点通信的通信速率(例如,经由CSI处理模块112和/或速率预测模块114)。
在一个例子中,可以通过对从各个网络节点接收到的CSI报告执行相干和/或非相干组合,和/或以任何其它合适的方式(例如,经由在节点之间进行干扰置零等)联合地或独立地处理所接收的CSI报告,来执行方框604处的通信速率计算。在另一个例子中,一旦在方框604处计算出与UE相关联的速率,则在发给UE的上行链路分配或准许和/或任何其它合适的信令中将计算出的速率和/或其它合适的信息传送给UE。在另一个例子中,除了方框602处的CSI信息以外,可以由各个网络节点来报告观测到的干扰电平和/或其它合适的信息,这些信息另外可以在方框604处用于执行针对关联的UE的调度和/或速率分配。
接下来转到图7,示出了用于在N-MIMO通信框架中报告信道状态信息以支持上行链路通信的方法700的流程图。方法700可以由例如与给定用户设备的上行链路CoMP框架相关联的网络节点(例如,与UE 130相关联的协作节点120)和/或任何其它适当的网络实体来执行。方法700开始于方框702,其中,生成与UE相关的上行链路信道状态信息(例如,经由信道状态测量模块122),对于所述UE而言,利用节点间协作来接收各个传输。依照一个方面,在方框702处以任何合适的形式生成信道状态信息。可用的形式包括,例如UE信道时间/频率概貌(例如,由系统300中的信道状态测量模块122生成的)、UE C/I比时间/频率概貌(例如,由系统400 中的信道状态测量模块122所生成的)、给定UE的估计的可支持速率(例如,由估计速率计算模块522所生成的)等等。
一旦完成方框702处描述的动作,方法700可终止于方框704,其中,将方框702处生成的上行链路信道状态信息报告给与涉及该信道状态信息的UE相关联的上行链路锚节点(例如,锚节点110)。在一个例子中,在方框704处,除了上行链路信道状态信息之外,还将其它信息报告给相关联的锚节点。这些信息包括例如与给定UE相关联的干扰信息、与针对来自UE的相应传输的各个解调尝试结果相对应的ACK/NACK信令等等。
现在参照图8-9,示出了有助于控制信令生成和上行链路CoMP通信的处理的各个装置800-900。应该明白的是,将装置800-900表示为包括功能块,这些功能块表示可以由处理器、软件或它们的组合(例如,固件)实现的功能。
具体参照图8,示出了有助于控制信令生成和上行链路CoMP通信的处理的第一个装置800。装置800可以由网络用户的指定锚节点(例如,UE 130的锚节点110)、关联的分组数据网络(例如,系统100)的集中式处理实体和/或另一个合适的网络实体来实现,装置800包括模块802,用于从与UE相关联的协调接收框架中的各个网络节点获取与该UE相关的上行链路CSIR报告,以及模块804,用于至少部分地根据上行链路CSIR报告针对UE执行速率分配。
图9示出了有助于控制信令生成和上行链路CoMP通信的处理的第二个装置900。装置900可以由在从网络用户(例如,UE 130)协作接收各个传输中所用的网络节点(例如,协作节点120)和/或另一个合适的网络实体来实现,装置900包括模块902,用于确定与上行链路信道相关的信息,其中,在该上行链路信道上利用节点间协作进行与一个或多个用户的通信,以及模块904,用于将所确定的与上行链路信道相关的信息报告给相应用户的指定锚节点。
现在参考图10,示出了依照各个方面有助于实现协调式多点通信的示例系统1000。如图10中所示,系统1000包括一个或多个网络小区1010和/或其它网络节点,它们可以如本申请中一般描述的与各个UE 1020通信。依照一个方面,系统1000中的各个小区1010依照一个或多个协作策略进 行协调,以便提高与给定UE 1020的通信相关联的数据速率和/或降低由于系统1000中的其它小区1010和/或UE 1020造成的干扰。在一个例子中,系统1000中的各个小区1010可以操作来利用各种协作技术与一个或多个UE 1020进行上行链路和/或下行链路通信,例如协调的噪声抑制(CS)、通过eNodeB间(小区间)分组共享的联合传输(JT)、协调的波束成形(CBF)和/或如本领域中通常已知的任何其它合适的小区协作技术。在另一个例子中,系统1000的各个运行方面(例如用于通信的各个小区协作技术、要使用这种协作技术的小区1010以及通过协作式通信得到服务的各个UE1020)可以由效用计算模块1012和/或各个小区1010的其它合适的机制来控制。此外,由效用计算模块1012做出的决定至少部分地由一个或多个小区1010执行的边缘效用计算(例如,经由效用计算模块1014)和/或任何其它合适的度量来支持。
一般而言,协作策略选择器1014可以由小区1010用于计算和/或做出关于节点聚集、调度、要利用的协作式传输的形成等等的调度决策。由协作类型选择器1014根据比如UE移动性、与各个UE 1020相关联的C/I等级、各个小区之间的回程链路的性能等来选择协作策略。举个例子,在高移动性UE和/或与给定UE 1020相关联的快速变化的信道状况的情况下,协作类型选择器1014选择CS和/或小区协作的另一个类似的简单形式。另外或作为替换,如果给定UE 1020的移动性确定为低,或者相对于UE 1020显示出很高程度的天线相关性,则选择更先进的协作技术,例如通过小区间分组共享的JT(例如,在小区1010之间相对较慢的回程链路的情况下)或CBF(例如,在小区1010之间相对快速的回程链路的情况下)。在另一个例子中,效用计算模块1012和/或协作策略选择器1014可以至少部分地根据从各个UE 1020获取的信息(例如,经由各个UE 1020处的反馈模块1022获取)来运行。
依照一个方面,可以计算与各个UE 1020相关联的预计速率(例如,经由效用计算模块1012)并将其与比如回程带宽、延迟约束等等这样的因素相结合使用以便在各个协作技术之间进行选择。例如,协作类型选择器1012排除使用回程带宽和基于相关联的先验知识和/或长期回程链路分类的延迟不确定性的JT技术。在另一个例子中,发射机处的信道状态信息 (CSIT)的传递延迟和确定性以及调度延迟和/或其它适当的因素是预计速率计算中的影响因素。
举个具体的例子,如下所示,协作类型选择器1014可以利用一组协作技术选择规则。首先,协作类型选择器1014排除基于长期回程链路分类的JT技术。然后,在组合的能量C/I与最佳节点C/I的比率低于预定门限时,协作类型选择器1014可考虑CBF技术而不是JT。另外,如果关联的信道预测误差高于门限值,则协作类型选择器1014可以考虑CS(例如,在CFB和/或JT可能的情况下)。
依照另一个方面,效用计算模块1012根据各种因素计算每一UE的预计速率。这些因素包括,例如涉及所使用的协作策略的各个链路的传播信道(例如,考虑分配给每个链路的功率和带宽资源);基于各个UE 1020处的预计的下行链路估计误差的信道预测精确性和相应的反馈延迟;来自协作的和非协作的网络节点(例如,小区1010和/或UE 1020)的预期干扰电平,适当的时候考虑空间干扰结构,和/或任何其它合适的因素。在一个例子中,系统1000中的各个UE 1020可通过反馈模块1022和/或任何其它合适的模块向各个小区1010提供与下行链路估计误差、反馈延迟、UE处理损耗、干扰置零能力相关的信息和/或与各个UE 1020的运行能力相关的其它信息。
在一个例子中,效用计算模块1012根据发射机处的信道状态信息(CSIT)的各种要求针对给定UE 1020执行效用计算。CSIT要求可以例如根据各个小区1010相对于给定UE 1020采用的协作策略而变化。举个具体的例子,应该明白的是,与迭代信号处理和/或CBF相关联的CSIT要求在CS的CSIT要求之间基本上是不同的。在一个例子中,小区1010利用对在中等到高等的在后处理载波与干扰(C/I)等级的精确CSIT的假设,以便采用相关联的CSIT效果的一阶(first order)近似值。另外或者作为替换,在遇到相当高的错误效果(例如,由于空间误差)的情况下,相比于更复杂的信号处理技术,小区1010更倾向于CS。依照一个方面,选择CS而不是这些技术的门限是基于信道预测的经验测量,如下面进一步详细描述的。
依照其它方面,协作策略选择器1014利用一种或多种策略效用最大化技术来优化针对各个UE 1020所使用的协作策略。例如,可以使用一种或 多种迭代效用最大化算法(例如,类似于迭代定价的算法),其中,在各个网络节点处(例如,小区1010、小区1010中的扇区等)针对各个候选协作策略执行迭代搜索。在一个例子中,考虑各种协作技术约束,例如可以反映在各个节点的波束系数上的约束。在另一个例子中,一阶扩展可以用于在收敛之前在各次迭代时更新各个波束权重。在各种实施例中,收敛依赖于算法起始点,可以用各种方式选择该点。例如,可以通过各个协作节点之间的迫零(ZF)、最大比率组合(MRC)和/或基于MMSE的近似法等等来选择起始点。在一个例子中,除了ZF和/或MRC之外,还可以应用功率分配技术。
接下来参照图11,示出了依照本申请中描述的各个方面有助于实现协调式多点通信的示例系统1100。如图11所示,系统1100包括与一个或多个关联的网络小区例如服务小区1110和辅助小区1120相通信的各个用户设备1130。但是,应该明白的是,小区1110-1120的功能并不旨在由“服务小区”1110和“辅助小区”1120的名字来表示。例如,应该明白的是,在一些情况下,除了服务小区1110之外或代替服务小区1110,辅助小区1120可以通过为用户设备1130提供通信覆盖而服务于用户设备1130。
依照一个方面,各个服务小区1110和辅助小区1120协作执行与一个或多个用户设备1130的N-MIMO或CoMP通信。例如,各种技术可以用于有助于实现在各个小区1110-1120之间、在与一个或多个小区1110-1120相关联的各个扇区之间和/或任何其它合适的网络实体之间的协作。可以通过例如与各个小区1110-1120相关联的TX/RX协调模块1112和/或任何其它合适的机制来实现这样的协作。此外,TX/RX协调模块1112根据任何合适的网络协作策略(例如分段频率重用、噪声抑制、协调波束成形、联合传输等等)来促进各个网络实体之间的协作。
在一个例子中,协调波束成形可以通过协调来自各个小区1110-1120的传输来在与各个小区1110-1120相关联的网络节点之间实现,这样,如果从给定小区1110或1120发生去往用户设备1130的传输,则由给定小区1110或1120选择波束来服务用户设备1130,使得去往用户设备1130的传输相对于在相邻小区1110和/或1120上调度的用户设备是正交的或基本上与之不匹配。通过这样做,应该明白的是,可以针对期望的用户设备1130实现 波束成形增益,同时降低相邻网络设备上的干扰的影响。在一个例子中,通过执行调度、波束选择、用户选择(例如,通过选择具有期望的波束的用户设备1130,该波束基本上限制相邻设备的干扰)等来促进协调波束成形。
另外或者作为替换的,例如,可以通过对针对给定用户设备1130的传输所指定的资源进行池化(pooling)和通过多个不同的网络节点(例如,对应于服务小区1110和辅助小区1120的节点)发送所池化的资源,在多个网络节点和给定用户设备1130之间进行联合传输。举例而言,取代第一个小区向第一个用户发送调制符号x,第二个小区向第二个用户发送调制符号y,这些小区可以进行协作,从而第一个小区向一个用户或这两个用户发送ax+by,而第二个小区向相同的用户发送cx+dy,其中,a、b、c和d是所选择的用于优化用户的信噪比(SNR)、系统容量和/或任何其它合适的度量的系数。在一个例子中,在对应于不同小区1110-1120的网络节点之间的资源池化可以通过小区1110-1120之间的回程链路和/或其它合适的机制来进行。在另一个例子中,类似的技术可以用于上行链路联合传输,其中,用户设备1130可以用于向多个网络节点发送数据、控制信令和/或其它适当的信息。
依照一个方面,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CoMP通信的各个方面基于各个用户设备1130提供的反馈。举例而言,各个用户设备1130处的N-MIMO反馈模块1132可以用于向各个小区1110-1120提供反馈,继而这些小区可以利用用户反馈处理模块1114和/或其它合适的模块,以便使用该反馈来与系统1100进行协作通信。举个例子,在下行链路CoMP通信的情况下,用户设备1130处的N-MIMO反馈模块1132有助于向各个服务小区中的各个小区1110-1120和一个或多个相邻的非协作小区进行信道报告。举另一个例子,在上行链路CoMP通信的情况下,结合向小区1110-1120提供分别经过调度的上行链路传输,N-MIMO反馈模块1132向各个小区1110-1120提供反馈信息,小区1110-1120可以使用这些信息以有助于移除来自相应上行链路传输的干扰。
转向图12,示出了示例性的无线通信系统1200。在一个例子中,系统1200可以用于支持多个用户,其中,可以实现各个公开的实施例和方面。 如图12中所示,举个例子,系统1200为多个小区1202(例如,宏小区1202a-1202g)提供通信,各个小区由相应的接入点(AP)1204(例如,AP1204a-1204g)服务。在一个例子中,一个或多个小区可以进一步划分为相应的扇区(未示出)。
如图12进一步示出的,各种接入终端(AT)1206(包括AT 1206a-1206k)分布在系统1200中。在一个例子中,AT 1206在给定时刻在前向链路(FL)和/或反向链路(RL)上与一个或多个AP 1204通信,这依赖于AT是否是激活的和它是否处于软切换中和/或另一个类似的状态。如本申请中所使用和本领域中通常所使用的,AT 1206还可以称为用户设备(UE)、移动终端和/或任何其它合适的术语。依照一个方面,系统1200在足够大的地理区域上提供服务。例如,宏小区1202a-1202g为相邻的和/或另一个类似的合适的覆盖区域中的多个块提供覆盖。
现在参照图13,提供了用于示出可以在其中实现本申请中描述的各个方面的功能的示例性无线通信系统1300的框图。在一个例子中,系统1300是包括发射机系统1310和接收机系统1350的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但是,应该明白的是,发射机系统1310和/或接收机系统1350还可以应用于多输入单输出系统,其中,举个例子,多个发射天线(例如,基站上的)可以向单个天线设备(例如,移动站)发送一个或多个符号流。另外,应该明白的是,本申请中描述的发射机系统1310和/或接收机系统1350的方面可以结合单输出单输入天线系统来使用。
依照一个方面,在发射机系统1310处,从数据源1312向发射(TX)数据处理器1314提供多个数据流的业务数据。在一个例子中,每个数据流通过相应的发射天线1324进行发送。另外,TX数据处理器1314根据为每个数据流所选择的特定编码方案,对每个相应数据流的业务数据进行格式化、编码和交织,以便提供编码数据。在一个例子中,可以用OFDM技术将每个数据流的编码数据与导频数据进行复用。例如,导频数据是以已知方式进行处理的已知数据模式。并且,导频数据可在接收机系统1350处用于估计信道响应。在发射机系统1310处,根据为每个数据流选择的特定调制方案(例如,BPSK、QPSK、M-PSK或M-QAM等),对每个相应数据流的复用后的导频和编码数据进行调制(即,符号映射),以提供调制符号。 在一个例子中,可以利用由处理器1330执行的和/或提供的指令,来确定每个数据流的数据速率、编码和调制。
接下来,将所有数据流的调制符号提供到TX处理器1320,TX处理器1320可以进一步处理调制符号(例如,针对OFDM)。然后,TX MIMO处理器1320向NT个接收机1322a到1322t提供NT个调制符号流。在一个例子中,每个收发机1322分别接收并处理各符号流,以提供一个或多个模拟信号。然后,每个收发机1322进一步调整(例如,放大、滤波和上变频)模拟信号,以提供适合于通过MIMO信道传输的调制信号。因此,将来自收发机1322a到1322t的NT个调制信号分别从NT个天线1324a到1324t发送出去。
依照另一个方面,在接收机系统1350处,所发送的调制信号由NR个天线1352a到1352r进行接收。然后,将从每个天线1352接收的信号分别提供给各自的收发机1354。在一个例子中,每个收发机1354调整(例如,滤波、放大和下变频)相应的接收信号,将调整后的信号进行数字化以提供采样,并进一步处理这些采样以提供相应的“接收”符号流。然后,RXMIMO/数据处理器1360从NR个收发机1354接收NR个符号流,并根据特定的接收机处理技术对所接收的符号流进行处理,以提供NT个“检测的”符号流。在一个例子中,每个检测的符号流包括的符号是针对相应数据流所发送的调制符号的估计。然后,RX处理器1360至少部分地通过解调、解交织和解码每个检测的符号流来对每个符号流进行处理,以恢复相应数据流的业务数据。因此,RX处理器1360的处理过程与在发射机系统1310处的TX MIMO处理器1320和TX数据处理器1316所执行的处理过程互补。RX处理器1360另外向数据宿1364提供处理后的符号流。
依照一个方面,由RX处理器1360生成的信道响应估计可以用于执行在接收机处的空间/时间处理、调整功率等级、改变调制速率或机制和/或其它适当的动作。另外,RX处理器1360还能够进一步估计信道特性,例如,检测的符号流的信噪干扰比(SNR)。然后,RX处理器1360向处理器1370提供估计出的信道特性。在一个例子中,RX处理器1360和/或处理器1370还能够导出系统的“运行”SNR的估计。然后,处理器1370提供信道状态信息(CSI),它可以包括关于通信链路和/或接收到的数据流的信息。这一 信息包括例如运行SNR。然后,CSI由TX数据处理器1318处理,由调制器1380调制,由收发机1354a到1354r调整,并发送回发射机系统1310。另外,接收机系统1350处的数据源1312提供由TX数据处理器1318处理的额外的数据。
回到发射机系统1310处,来自接收机系统1350的调制信号由天线1324接收,由收发机1322调整,由解调器1340解调,由RX数据处理器1342处理以便恢复由接收机系统1350报告的CSI。在一个例子中,将报告的CSI提供给处理器1330并将其用于确定要用于一个或多个数据流的数据速率、编码和调制方案。然后,将确定的编码和调制方案提供给收发机1322用于量化和/或在与接收机系统1350的稍后传输中使用。另外和/或作为替换,所报告的CSI可以由处理器1330用于生成针对TX数据处理器1314和TXMIMO处理器1320的各种控制信息。在另一个例子中,将RX数据处理器1342处理的CSI和/或其它信息提供给数据宿1344。
在一个例子中,发射机系统1310处的处理器1330和接收机系统1350处的处理器1370指导它们各自系统处的操作。另外,发射机系统1310处的存储器1332和接收机系统1350处的存储器1372分别存储处理器1330和1370所用的程序代码和数据。并且,在接收机系统1350处,各种处理技术可以用于处理NR个接收到的信号以便检测NT个发射符号流。这些接收机处理技术包括空间和空间-时间接收机处理技术,它们也可以称为均衡化技术,和/或“连续的置零/均衡化和干扰消除”接收机处理技术,也可以称为“连续的干扰消除”或“连续消除”接收机处理技术。
图14示出了能够在网络环境中配置接入点基站的示例性通信系统1400。如图14中所示,系统1400包括多个接入点基站(例如,毫微微小区或家用节点B单元(HNB)),例如,HNB 1410。在一个例子中,各个HNB 1410可以安装在相应的小范围网络环境中,例如一个或多个用户的住处1430。并且,各个HNB 1410可以用于为相相关联的和/或外来的UE 1420提供服务。依照一个方面,各个HNB 1410通过DSL路由器、电缆调制解调器和/或另一个合适的设备(未示出)与因特网1440和移动运营商核心网1450耦合。依照一个方面,毫微微小区或HNB 1410的拥有者可以订购通过移动运营商核心网1450提供的移动服务,例如,3G/4G移动服务。因此, UE 1420能够运行在宏小区环境1460中和住处的小范围网络环境中。
在一个例子中,除了宏小区移动网络1460之外,UE 1420可以由一组毫微微小区或HNB 1410(例如,处于相应的用户住处1430中的HNB 1410)进行服务。如本申请中所用的和本领域通常所使用的,家用毫微微小区是AT或UE被授权可以在其上运行的基站,访客毫微微小区指的是AT或UE被临时授权可以在其上运行的基站,而外来的毫微微小区是AT或UE没有被授权在其上运行的基站。依照一个方面,毫微微小区或HNB 1410可以部署在单个频率或多个频率上,它们可以在相应的宏小区频率上重叠。
应该理解的是,本申请中所描述的方面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中间件、微代码或它们的任意结合来实现。当系统和/或方法由软件、固件、中间件、微代码、程序代码或代码段来实现时,它们可以存储在机器可读介质中,如存储部件中。代码段可以代表过程、函数、子程序、程序、例程、子例程、模块、软件包、类、任何指令集、数据结构或程序段。一个代码段可以通过传递和/或接收信息、数据、自变量、参数或存储内容,与另一段代码段或硬件电路相连。信息、自变量、参数、数据等等可以通过包括存储器共享、消息传递、令牌传递、网络传输等的任何适用的方法进行传递、转发或传输。
对于软件实现,本申请中描述的技术可用执行本申请所述功能的模块(例如,过程、函数等)来实现。这些软件代码可以存储在存储器单元中,并由处理器执行。存储器单元可以实现在处理器内,也可以实现在处理器外,在后一种情况下,它经由各种方式可通信地连接到处理器,这些都是本领域中所公知的。
上面的描述包括一个或多个方面的举例。当然,为了描述这些实施例而描述组件或方法的所有可能的结合是不可能的,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该认识到,这些实施例可以做进一步的结合和变换。因此,本申请中描述的实施例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书的精神和保护范围内的所有改变、修改和变形。此外,就说明书或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包含”一词或而言,该词的涵盖方式类似于“包括”一词,就如同“包括”一词在权利要求中用作衔接词所解释的那样。此外,说明书或权利要求书中所用的术语“或”意为“非排它性的或”。

Claims (48)

1.一种用于网络多输入多输出无线通信系统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锚节点处从各个网络节点接收信道状态信息CSI报告,其中,在所述各个网络节点和所述锚节点上,对从用户设备单元UE到所述各个网络节点和所述锚节点的各个上行链路传输执行协作式接收;以及
在所述锚节点处至少部分地根据所述CSI报告,计算被分配给所述UE用于与所述各个网络节点进行通信的通信速率,
其中,所述接收步骤包括:接收在从所述UE到所述各个网络节点的相关联的上行链路信道上所支持的估计速率,并且
其中,所述计算步骤包括:至少部分地通过组合从所述各个网络节点接收的估计速率,来计算要分配给所述UE的通信速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接收步骤包括:从所述各个网络节点接收UE信道时间/频率概貌,所述UE信道时间/频率概貌分别包括相位信息和振幅信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UE信道时间/频率概貌是通过干扰进行归一化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接收步骤包括:从所述各个网络节点接收UE载波对干扰C/I比时间/频率概貌。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计算步骤还包括:至少部分地通过在从所述各个网络节点接收的所述估计速率中选择最高的估计速率,来组合从所述各个网络节点接收的估计速率。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从各个网络节点接收干扰信息,其中,在所述各个网络节点之间,对来自UE的各个传输执行协作式接收,其中,所述计算步骤包括:至少部分地根据所述干扰信息来计算被分配给所述UE用于与所述各个网络节点进行通信的通信速率。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从各个网络节点接收分别用于指示对来自所述UE的各个传输的成功调制或不成功调制的确认ACK或否定确认NACK信令;以及
至少部分地根据所述ACK或NACK信令来生成对所述UE的传输调度。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在发向关联的UE的上行链路准许信令消息中将所计算的通信速率传送给所述UE。
9.一种用于网络多输入多输出无线通信系统的无线通信装置,包括:
用于在锚节点处从各个协作网络节点接收信道状态信息CSI报告的模块,以及
用于至少部分地根据所述CSI报告来计算被分配给网络用户的通信速率的模块,
其中,所述CSI报告包括由各个协作网络节点在从所述网络用户到所述各个协作网络节点的上行链路信道上所支持的估计速率,并且所述用于计算的模块还包括:用于至少部分地通过组合从所述各个协作网络节点接收的估计速率,来计算要分配给所述网络用户的通信速率的模块,并且
其中,所述协作网络节点和所述锚节点是与所述网络用户的上行链路网络多输入多输出N-MIMO通信相关联的。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中,所述CSI报告包括与所述网络用户和各个协作网络节点之间的上行链路信道相对应的时间/频率概貌,所述时间/频率概貌分别包括相位信息和振幅信息。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中,所述CSI报告包括与各个协作网络节点观测到的载波和干扰电平相关的载波对干扰C/I比时间/频率概貌。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还包括:用于通过从所述估计速率中选择最高的估计速率,将从所述各个协作网络节点接收的所述估计速率进行组合的模块。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还包括:用于从各个协作网络节点接收干扰报告的模块,以及用于至少部分地根据所述干扰报告来计算要分配给所述网络用户的通信速率的模块。
14.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还包括:用于在发向网络用户的上行链路准许信令中发送针对所述网络用户所计算的通信速率的模块。
15.一种用于网络多输入多输出无线通信系统的无线通信方法,包括:
在锚节点处从各个协作网络节点接收信道状态信息CSI报告,以及
至少部分地根据所述CSI报告来计算被分配给网络用户的通信速率,
其中,所述CSI报告包括由各个协作网络节点在从所述网络用户到所述各个协作网络节点的上行链路信道上所支持的估计速率,并且所述用于计算的步骤还包括:至少部分地通过组合从所述各个协作网络节点接收的估计速率,来计算要分配给所述网络用户的通信速率,并且
其中,所述协作网络节点和所述锚节点是与所述网络用户的上行链路网络多输入多输出N-MIMO通信相关联的。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中,所述CSI报告包括与所述网络用户和各个协作网络节点之间的上行链路信道相对应的时间/频率概貌,所述时间/频率概貌分别包括相位信息和振幅信息。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中,所述CSI报告包括与各个协作网络节点观测到的载波和干扰电平相关的载波对干扰C/I比时间/频率概貌。
18.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还包括:通过从所述估计速率中选择最高的估计速率,将从所述各个协作网络节点接收的所述估计速率进行组合。
19.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还包括:从各个协作网络节点接收干扰报告,以及至少部分地根据所述干扰报告来计算要分配给所述网络用户的通信速率。
20.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还包括:在发向网络用户的上行链路准许信令中发送针对所述网络用户所计算的通信速率。
21.一种用于网络多输入多输出无线通信系统的装置,包括:
用于在锚节点处从与用户设备单元UE相关联的协调接收框架中的各个网络节点获取与所述UE相关的信道状态信息CSI报告的模块,其中,在所述各个网络节点和所述锚节点上,对从所述UE到所述各个网络节点和所述锚节点的各个上行链路传输执行协作式接收;以及
用于在所述锚节点处至少部分地根据所述上行链路CSI报告来针对所述UE执行速率分配的模块,
其中,所述用于获取的模块包括:用于获取与估计速率相关的信息的模块,其中,所述估计速率在从所述UE到所述各个网络节点的关联的上行链路信道上是得到支持的,并且
其中,所述用于执行速率分配的模块包括:用于至少部分地通过组合与从所述各个网络节点获取的估计速率相关的信息,针对所述UE执行速率分配的模块。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用于获取的模块包括:用于从各个网络节点获取UE信道时间/频率概貌的模块,所述UE信道时间/频率概貌分别包括相位信息和振幅信息。
23.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用于获取的模块包括:用于从各个网络节点获取UE载波对干扰C/I比时间/频率概貌的模块。
24.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用于执行速率分配的模块还包括:用于至少部分地通过选择在与从所述各个网络节点获取的估计速率相关的信息中指出的最高估计速率,对与从所述各个网络节点获取的估计速率相关的所述信息进行组合的模块。
25.一种用于网络多输入多输出无线通信系统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网络节点处生成与用户设备单元UE相关的上行链路信道状态信息CSI,其中,对于所述UE而言,各个传输是利用节点间协作来接收的;以及
将生成的上行链路CSI报告给与所述UE相关联的上行链路锚节点,
其中,所述各个传输是在所述网络节点和所述上行链路锚节点处协作接收的,并且
其中,所述生成步骤包括:确定在与所述UE相关联的上行链路信道上所支持的估计速率,所述估计速率将由所述上行链路锚节点用于计算要分配给所述UE的通信速率。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生成步骤包括:生成与所述UE相关联的上行链路信道的时间/频率概貌。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生成步骤还包括:
测量与所述上行链路信道相关联的振幅信息或相位信息中的至少一个;以及
至少部分地根据所测量的振幅信息或相位信息来生成所述时间/频率概貌。
28.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生成步骤还包括:通过干扰将所述时间/频率概貌归一化。
2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归一化步骤包括:相对于干扰,对所述时间/频率概貌执行标量归一化或向量归一化中的至少一个。
30.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生成步骤包括:生成与针对所述UE而观测到的载波对干扰C/I比相关联的时间/频率概貌。
31.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确定所观测的干扰电平;以及
将所观测的干扰电平报告给与所述UE相关联的所述上行链路锚节点。
32.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从所述UE接收上行链路传输;
尝试对所述上行链路传输进行解调;以及
将关于所述上行链路传输的成功或不成功的尝试解调的指示报告给与所述UE相关联的所述上行链路锚节点。
33.一种用于网络多输入多输出无线通信系统的无线通信装置,包括:
用于在网络节点处生成与网络用户相关的信道状态信息CSI报告的模块,以及
用于将所述CSI报告提供给所述网络用户的指定锚节点的模块,
其中,对于所述网络用户而言,采用上行链路网络多输入多输出N-MIMO网络框架,并利用节点间协作来接收各个传输,
其中,所述各个传输是在所述网络节点和所述指定锚节点处协作接收的,并且
其中,所述CSI报告包括在从所述网络用户到所述网络节点的上行链路信道上所支持的估计速率,所述估计速率将由所述指定锚节点用于计算要分配给所述网络用户的通信速率。
34.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中,所述CSI报告包括从所述网络用户到所述无线通信装置的上行链路信道的时间/频率概貌。
35.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中,所述用于生成的模块还包括:用于根据针对从所述网络用户到所述无线通信装置的所述上行链路信道而测量的振幅信息或相位信息中的至少一个,生成所述CSI报告的模块。
36.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还包括:用于通过干扰将所述CSI报告归一化的模块。
37.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中,所述用于生成的模块还包括:用于将所述CSI报告生成为针对从所述网络用户到所述无线通信装置的上行链路信道而观测的载波对干扰C/I比的时间/频率概貌的模块。
38.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还包括:用于从所述网络用户接收上行链路传输的模块,用于尝试对所述上行链路传输进行解调的模块,以及用于将关于所述上行链路传输的成功或不成功的尝试解调的指示报告给所述网络用户的所述指定锚节点的模块。
39.一种用于网络多输入多输出无线通信系统的无线通信方法,包括:
在网络节点处生成与网络用户相关的信道状态信息CSI报告,以及
将所述CSI报告提供给所述网络用户的指定锚节点,
其中,对于所述网络用户而言,采用上行链路网络多输入多输出N-MIMO网络框架,并利用节点间协作来接收各个传输,
其中,所述各个传输是在所述网络节点和所述指定锚节点处协作接收的,并且
其中,所述CSI报告包括在从所述网络用户到所述网络节点的上行链路信道上所支持的估计速率,所述估计速率将由所述指定锚节点用于计算要分配给所述网络用户的通信速率。
40.如权利要求39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中,所述CSI报告包括从所述网络用户到所述无线通信装置的上行链路信道的时间/频率概貌。
41.如权利要求40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中,所述用于生成的步骤还包括:根据针对从所述网络用户到所述无线通信装置的所述上行链路信道而测量的振幅信息或相位信息中的至少一个,生成所述CSI报告。
42.如权利要求39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还包括:通过干扰将所述CSI报告归一化。
43.如权利要求39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中,所述用于生成的步骤还包括:将所述CSI报告生成为针对从所述网络用户到所述无线通信装置的上行链路信道而观测的载波对干扰C/I比的时间/频率概貌。
44.如权利要求39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还包括:从所述网络用户接收上行链路传输,尝试对所述上行链路传输进行解调,将关于所述上行链路传输的成功或不成功的尝试解调的指示报告给所述网络用户的所述指定锚节点。
45.一种用于网络多输入多输出无线通信系统的装置,包括:
用于在网络节点处确定与上行链路信道相关的信息的模块,其中,在所述上行链路信道上利用节点间协作与用户设备单元UE进行通信,其中,对于所述UE而言,各个传输是利用节点间协作来接收的;以及
用于将所确定的与所述上行链路信道相关的信息报告给所述UE的指定锚节点的模块,
其中,所述各个传输是在所述网络节点和所述指定锚节点处协作接收的,并且
其中,所述用于确定的模块包括:用于估计所述上行链路信道可支持的用于与所述UE进行通信的通信速率的模块,所估计的通信速率将由所述指定锚节点用于计算要分配给所述UE的通信速率。
46.如权利要求45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用于确定的模块包括:用于构造所述上行链路信道的时间/频率概貌的模块。
47.如权利要求46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用于构造的模块包括:
用于测量与所述上行链路信道相关联的振幅信息或相位信息中的至少一个的模块;以及
用于根据所测量的振幅信息或相位信息来构造所述时间/频率概貌的模块。
48.如权利要求45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用于确定的模块包括:
用于观测与所述上行链路信道相关联的载波对干扰C/I比的模块;以及
用于构造针对所述上行链路信道而观测的所述C/I比的时间/频率概貌的模块。
CN200980141887.3A 2008-10-24 2009-10-23 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上行链路网络mimo的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219762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0829408P 2008-10-24 2008-10-24
US61/108,294 2008-10-24
US12/578,056 2009-10-13
US12/578,056 US8934395B2 (en) 2008-10-24 2009-10-13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plink network MIMO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PCT/US2009/061850 WO2010048510A2 (en) 2008-10-24 2009-10-23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plink network mimo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97620A CN102197620A (zh) 2011-09-21
CN102197620B true CN102197620B (zh) 2015-04-22

Family

ID=421174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41887.3A Active CN102197620B (zh) 2008-10-24 2009-10-23 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上行链路网络mimo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8934395B2 (zh)
EP (2) EP2351282A2 (zh)
JP (1) JP5425921B2 (zh)
KR (1) KR101263257B1 (zh)
CN (1) CN102197620B (zh)
TW (1) TW201112712A (zh)
WO (1) WO2010048510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920387B1 (ko) * 2006-07-05 2009-10-0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적응적 안테나 시스템의 무선 자원 할당 장치 및 방법
US7855977B2 (en) * 2008-08-01 2010-12-21 At&T Mobility Ii Llc Alarming in a femto cell network
US20120260777A1 (en) * 2010-06-23 2012-10-18 Baer Jr Russel F Protective gripping sleeve on rotating tool extension arm
US8830926B2 (en) * 2008-10-27 2014-09-09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Method for network co-ordination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s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of
CN102217206B (zh) * 2009-01-05 2014-10-08 马维尔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用于mimo通信系统的预编码码本
US8385441B2 (en) 2009-01-06 2013-02-26 Marvell World Trade Ltd. Efficient MIMO transmission schemes
US8700039B2 (en) * 2009-02-10 2014-04-15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ordinated multiple point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US8238483B2 (en) 2009-02-27 2012-08-07 Marvell World Trade Ltd. Signaling of dedicated reference signal (DRS) precoding granularity
US8699528B2 (en) * 2009-02-27 2014-04-15 Marvell World Trade Lt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mmunication using dedicated reference signal (DRS)
US8964656B2 (en) * 2009-04-02 2015-02-24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of transmittin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2349313B (zh) * 2009-04-06 2014-05-28 马维尔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用于多用户mimo通信系统的改进型反馈策略
US8543063B2 (en) 2009-04-21 2013-09-24 Marvell World Trade Ltd. Multi-point opportunistic beamforming with selective beam attenuation
EP2246992B1 (en) * 2009-04-27 2015-03-18 Alcatel Lucent A method for uplink transmission of data from a user terminal, a base station, a coordination device, and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therefor
US8611239B2 (en) * 2009-05-22 2013-12-17 Qualcomm Incorporated Distributed computation of common normalization constant for quantized best effort traffic priority
US8427978B2 (en) * 2009-07-16 2013-04-23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formation feedback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with coordinated multiple point transmission
US8386876B2 (en) * 2009-08-14 2013-02-26 Sharp Laboratories Of America, Inc. Transmission of different redundancy versions on different degrees of freedom
US8675794B1 (en) 2009-10-13 2014-03-18 Marvell International Ltd. Efficient estimation of feedback for 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 (MCS) selection
US8917796B1 (en) 2009-10-19 2014-12-23 Marvell International Ltd. Transmission-mode-aware rate matching in MIMO signal generation
US10447441B2 (en) 2009-10-29 2019-10-15 Nec Corporat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radio station and program
WO2011055238A1 (en) 2009-11-09 2011-05-12 Marvell World Trade Ltd Asymmetrical feedback for coordinated transmission systems
CN102783120B (zh) 2009-12-17 2015-07-01 马维尔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用于交叉极化天线的mimo反馈方案
JP5258002B2 (ja) 2010-02-10 2013-08-07 マーベル ワールド トレード リミテッド Mimo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装置、移動通信端末、チップセット、およびその方法
US8687741B1 (en) 2010-03-29 2014-04-01 Marvell International Ltd. Scoring hypotheses in LTE cell search
US8934387B2 (en) * 2010-05-07 2015-01-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Detecting a WLAN signal using a bluetooth receiver during bluetooth scan activity
CN102377462B (zh) * 2010-08-20 2014-07-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交互式选择辅助小区的方法和系统
JP2012100254A (ja) 2010-10-06 2012-05-24 Marvell World Trade Ltd Pucchフィードバックのためのコードブックサブサンプリング
US8615052B2 (en) 2010-10-06 2013-12-24 Marvell World Trade Ltd. Enhanced channel feedback for multi-user MIMO
US9048970B1 (en) 2011-01-14 2015-06-02 Marvell International Ltd. Feedback for cooperative multipoint transmission systems
US8861391B1 (en) 2011-03-02 2014-10-14 Marvell International Ltd. Channel feedback for TDM scheduling in heterogeneous networks having multiple cell classes
EP2498530A1 (en) * 2011-03-10 2012-09-12 NTT DoCoMo, Inc. Method for coordinated multipoint (CoMP) transmission/recep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with reconfiguration capability
US8948138B2 (en) * 2011-03-23 2015-02-03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Signal compression for backhaul communications using linear transformations
WO2012131612A1 (en) * 2011-03-31 2012-10-04 Marvell World Trade Ltd. Channel feedback for cooperative multipoint transmission
US20140301232A1 (en) * 2011-10-31 2014-10-09 Nec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si calculation and reporting
US9020058B2 (en) 2011-11-07 2015-04-28 Marvell World Trade Ltd. Precoding feedback for cross-polarized antennas based on signal-component magnitude difference
WO2013068916A1 (en) 2011-11-07 2013-05-16 Marvell World Trade Ltd. Codebook sub-sampling for frequency-selective precoding feedback
US9031597B2 (en) 2011-11-10 2015-05-12 Marvell World Trade Ltd. Differential CQI encoding for cooperative multipoint feedback
US9220087B1 (en) 2011-12-08 2015-12-22 Marvell International Ltd. Dynamic point selection with combined PUCCH/PUSCH feedback
EP3595232B1 (en) 2012-01-11 2023-04-2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downlink data channel signal transmission information in cellular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cooperative multi-point scheme
US8902842B1 (en) 2012-01-11 2014-12-02 Marvell International Ltd Control signaling and resource mapping for coordinated transmission
CN104521269B (zh) 2012-04-27 2018-05-11 马维尔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用于基站和移动通信终端之间的多点协作(CoMP)通信方法和装置
JP5921774B2 (ja) 2012-07-23 2016-05-24 アップル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適応的チャネル推定/予測フィルタ設計のための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US8902907B2 (en) * 2012-10-05 2014-12-02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Terminal based grouping virtual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in wireless networks
US9277426B1 (en) * 2013-05-01 2016-03-01 Sprint Spectrum L.P.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ement of measurement report transmission
US9986451B2 (en) * 2013-06-07 2018-05-29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ceiving signal through at least two data stream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521558B2 (en) * 2013-06-10 2016-12-1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Computing system with coordination mechanism and method of operation thereof
US9451489B2 (en) * 2013-11-07 2016-09-20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LTE uplink throughput estimation
KR102228883B1 (ko) * 2013-11-29 2021-03-1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백홀을 통하여 기지국들 간 정보를 공유하는 멀티 셀 시스템에서 셀 간 간섭을 제거하는 장치 및 방법
US10143005B2 (en) * 2014-11-07 2018-11-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Uplink contro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dynamic time-division duplex systems
KR101599189B1 (ko) 2015-03-19 2016-03-04 전북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대규모 mimo 시스템에서의 채널 추정 방법
GB2539269A (en) * 2015-06-12 2016-12-14 Nec Corp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6686745B (zh) * 2015-11-05 2021-11-23 索尼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电子设备、用户设备和无线通信方法
US9967766B2 (en) * 2016-02-29 2018-05-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adaptive measurement configuration selection in a vehicular device
US10397286B2 (en) 2017-05-05 2019-08-27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Estimating network data streaming rate
US10382517B2 (en) 2017-06-09 2019-08-13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Estimating network data encoding rate
CN112534733A (zh) * 2018-08-08 2021-03-19 索尼公司 多个传输面板和非理想回程链路
US11018750B2 (en) * 2019-01-03 2021-05-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covery mechanism for secondary cell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947748B2 (en) 2000-12-15 2005-09-20 Adaptix, Inc. OFDMA with adaptive subcarrier-cluster configuration and selective loading
KR20050029082A (ko) 2003-09-20 2005-03-2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직교 주파수 분할 다중 접속 방식을 사용하는 이동 통신시스템에서 동적 자원 할당 시스템 및 방법
US7295513B2 (en) * 2003-09-23 2007-11-13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Laboratories Scheduling of wireless packet data transmissions
US7564814B2 (en) 2004-05-07 2009-07-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Transmission mode and rate selection for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167294B (zh) * 2005-02-17 2013-07-17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协同中继的方法和装置
JP4824953B2 (ja) * 2005-06-23 2011-11-30 富士通株式会社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通信方法並びに移動局及び基地局
KR20070004370A (ko) * 2005-07-04 2007-01-0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통신시스템을 위한 협동중계전송방법
US8611259B2 (en) * 2006-09-08 2013-12-1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feedback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7873338B2 (en) * 2006-11-06 2011-01-18 Motorola Mobility,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an appropriate link path in a multi-hop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885744B2 (en) 2006-11-10 2014-11-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Providing antenna diversity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090141676A1 (en) * 2006-11-14 2009-06-04 Shashikant Maheshwari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an error control scheme in a multi-hop relay network
US8417255B2 (en) * 2007-03-16 2013-04-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Data transmission and power control in a multihop relay communication system
ES2538358T3 (es) 2007-03-19 2015-06-19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Uso de una concesión de enlace ascendente como activador de los tipos de reporte de CQI primero o segundo
EP2017973A1 (en) * 2007-07-20 2009-01-21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es for selecting a subchannels subset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ing relays
CN101282204B (zh) 2008-05-13 2011-04-27 山东大学 基于自适应编码调制的自适应协作重传方法
US8089928B2 (en) * 2008-08-27 2012-01-03 Fujitsu Limite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llocating resources in a transparent multi-hop relay network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ERICSSON.TSG-RAN WG1 #53BIS,R1-082469,LTE-ADVANCED – COORDINATED MULTIPOINT TRANSMISSION/RECEPTION.《TSG-RAN WG1 #53BIS,R1-082469,LTE-ADVANCED – COORDINATED MULTIPOINT TRANSMISSION/RECEPTION》.2008, *
LG ELECTRONICS.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54,R1-082942,NETWORK MIMO IN LTE-ADVANCED.《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54,R1-082942,NETWORK MIMO IN LTE-ADVANCED》.2008, *
LG ELECTRONICS.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54BIS,R1-083656,MULTI-LAYERED RATE CONTROL FOR NETWORK MIMO IN LTE-ADVANCED.《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54BIS,R1-083656,MULTI-LAYERED RATE CONTROL FOR NETWORK MIMO IN LTE-ADVANCED》.2008,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0048510A2 (en) 2010-04-29
TW201112712A (en) 2011-04-01
KR101263257B1 (ko) 2013-05-10
EP2738970A1 (en) 2014-06-04
US20100103834A1 (en) 2010-04-29
WO2010048510A3 (en) 2010-08-05
CN102197620A (zh) 2011-09-21
EP2351282A2 (en) 2011-08-03
JP2012507202A (ja) 2012-03-22
JP5425921B2 (ja) 2014-02-26
US8934395B2 (en) 2015-01-13
KR20110074927A (ko) 2011-07-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97620B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上行链路网络mimo的方法和装置
CN102204142B (zh) 用于n-mimo通信系统中的干扰报告的方法和装置
KR101245768B1 (ko) 무선통신시스템의 분산 다중 입출력(mimo)을 위한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2204141B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可分离的信道状态反馈的方法和装置
US8432821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operation strategy selec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3299558B (zh) 无线发射/接收单元和由无线发射/接收单元执行的方法
CN102027722B (zh) 用于无线通信的空间干扰抑制方案
CN102474402B (zh) 电信系统中的定位参考信号
CN102197618B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h-arq调度的方法和装置
US9444526B2 (en) Techniques for quantization adaptation in cooperative signal communication
CN104919737A (zh) 长期演进(lte)中的基于内插的信道状态信息(csi)增强
US9485661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parable channel state feedback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24032946A1 (en) Method for doppler information reporti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