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95747A - 指示方法、子包发送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指示方法、子包发送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95747A
CN102195747A CN2010101441499A CN201010144149A CN102195747A CN 102195747 A CN102195747 A CN 102195747A CN 2010101441499 A CN2010101441499 A CN 2010101441499A CN 201010144149 A CN201010144149 A CN 201010144149A CN 102195747 A CN102195747 A CN 1021957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station
field
superframe
station
ty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14414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95747B (zh
Inventor
陈宪明
谢峰
陈琳
关艳峰
鲁照华
刘锟
张磊
方惠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Fu Hai Sunshin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01014414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195747B/zh
Priority to PCT/CN2010/072939 priority patent/WO2011109954A1/zh
Publication of CN1021957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957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957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9574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78Avoidance of errors by organising the transmitted data in a format specifically designed to deal with errors, e.g. location
    • H04L1/0083Formatting with frames or packets; Protocol or part of protocol for error contro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指示方法、子包发送方法及系统,该指示方法包括:控制站使用辅超帧头的子包1中的字段指示控制站的类型;下属站根据字段获取控制站的类型。通过本发明解决了不能从子包1中解析出参数的问题,进而可以获取到子包1中携带的参数。

Description

指示方法、子包发送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指示方法、子包发送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控制站(例如,基站)是组成无线蜂窝小区的基本单元,完成移动通信网和移动通信用户之间的通信和管理功能,其通过上/下行链路(Uplink/Downlink,简称为UL/DL)与下属站(例如,终端)进行通信,其中,下行是指控制站到下属站的方向,而上行是指下属站到控制站的方向。多个下属站可以通过上行链路同时向控制站发送数据,也可以通过下行链路同时从控制站接收数据。在采用控制站实现无线资源调度控制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系统无线资源的调度分配由控制站完成。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为了保证下属站能够以一种高效的方式完成小区选择和系统接入,控制站通常需要利用系统的下行广播控制信道周期性地发送比较关键的系统配置信息或参数的集合,例如,802.16m系统中的超帧头(Super-Frame Header,简称SFH)的使用。根据操作场景的不同,运营商可能不定期地改变某些系统配置信息或参数,因此,下属站需要及时的更新并应用这些必要的系统配置信息或参数,以免影响其正常的数据传输。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控制站通常需要在下行广播控制信道中广播当前系统配置信息或参数集合的调度信息和/或改变信息。
图1是根据相关技术的IEEE 802.16m系统的帧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以IEEE 802.16m系统为例,无线资源在时间上被划分为连续的超帧(Superframe,简称为SU),每个超帧的时长为20毫秒。而每个超帧中有4个5毫秒的帧(Frame),帧由多个(例如,8个)子帧(Subframe,简称为SF)组成,每个子帧包含若干个正交频分多址(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简称为OFDM)符号。每个超帧的第一个子帧,不包括用于下行同步(A-Preamble)的第一个OFDM符号,包含下行广播控制信道,即所述超帧头(SFH),用于承载关键的系统配置信息或参数的集合,因此,该子帧又被称为SFH子帧。
SFH又被分为主超帧头(Primary-SFH,简称为P-SFH)和辅超帧头(Secondary-SFH,简称为S-SFH);其中,S-SFH又被进一步分为多个子包,即子包1(SP1)、子包2(SP2)、子包3(SP3),每个子包对应一个系统配置信息或参数的集合,大部分的系统信息在S-SFH的这三个子包中发送,且这些子包不是每个超帧都有,具体在什么位置发送这些子包依赖于控制站预先设定的不同子包的调度周期。为了支持下属站对所述系统配置信息或参数集合,即S-SFHSP的解码与更新过程,当前P-SFH包括了对所述S-SFH的描述信息以及其它的指示信息,例如,改变计数,占据资源大小,重复次数,调度信息,子包改变信息以及系统配置信息或参数的生效指示信息。
仍然以IEEE 802.16m系统为例,目前,P-SFH的比特长度为固定大小(例如21个比特位),且包含几个(例如2个)保留比特,如下表1所示。
表1P-SFH信息单元格式
  字段名称   字段大小   字段说明
  超帧编号的低比特位   4比特   超帧编号的一部分
  S-SFH改变计数   4比特   指示与该超帧中发送的子包有关的改
  变计数值
 S-SFH大小  2比特   占据的逻辑资源单元数目
 S-SFH传输格式  1比特   指示S-SFH的重复次数
 S-SFH调度信息位图  3比特   以比特图的形式指示当前发送的子包
 S-SFH子包改变位图  3比特   下属站该比特图获取三个子包是否发生改变
 生效指示信息  2比特   指示改变的系统信息是否生效
 保留位  2比特   用于未来扩展的保留比特
由表1可知,S-SFH调度信息位图与S-SFH子包改变位图一共占据6个比特,占用了比较多的比特位,浪费带宽资源。另外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是目前的保留位只有2个比特,随着需求的增加,需要发送的有效信息的增多,保留位不够用,限制了信息单元的扩展性。
仍然以IEEE 802.16m系统为例,目前,控制站类型相关信息是被同时置于S-SFH子包3与系统配置描述消息(AAI_SCD)内,即,下属站只有全部接收了S-SFH子包3与系统配置描述消息后,才能够最终确定该控制站类型。但在当前设计中,对S-SFH子包1(例如,测距参数)的解析需要预先获取控制站类型,因此,在现有技术中,无法从子包1中解析出需要到获取控制站类型之后才能解析出的参数。此外,在现有技术中需要获取到子包3和系统配置描述信息后才能得到控制站的类型,有比较大的延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子包发送方案,以至少解决上述问题之一。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子包发送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控制站在主超帧头中使用一个字段指示辅超帧头的子包的调度和改变的信息;以及,下属站根据字段所指示的信息获取子包。
进一步地,控制站在主超帧头中使用字段指示辅超帧头的子包的调度和改变的信息之前,上述方法还包括:确定子包的调度和改变的所有组合,根据所有组合的数量确定字段的比特数,并设置字段的值与每种组合的对应关系。
进一步地,字段的比特数为N,其中,N小于6。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子包发送系统,包括控制站和下属站,控制站用于在主超帧头中使用一个字段指示辅超帧头的子包的调度和改变的信息;下属站用于根据字段所指示的信息获取子包。
进一步地,控制站使用的字段的比特数为N,其中,N小于6。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子包发送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控制站在一个超帧头中至多只发送一个子包;控制站使用主超帧头中的辅超帧头子包调度字段指示当前发送的子包,使用辅超帧头子包改变字段指示所有的子包是否发生改变;以及,下属站根据辅超帧头子包调度字段和辅超帧头子包改变字段获取控制站发送的子包。
进一步地,辅超帧头子包改变字段使用比特图的方式指示所有的子包是否发生改变。
进一步地,主超帧头中的辅超帧头子包调度字段和辅超帧头子包改变字段的比特数之和为N,其中,N小于6。
进一步地,辅超帧头子包调度字段的比特数为2比特,辅超帧头子包改变字段的比特数为3比特。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子包发送系统,包括控制站和下属站,控制站用于使用主超帧头中的辅超帧头子包调度字段指示当前发送的子包,并使用辅超帧头子包改变字段指示所有的子包是否发生改变,其中,控制站在一个超帧头中至多只发送一个子包;下属站用于根据辅超帧头子包调度字段和辅超帧头子包改变字段获取控制站发送的子包。
进一步地,控制站使用的辅超帧头子包调度字段和辅超帧头子包改变字段的比特数之和为N,其中,N小于6。
通过本发明,采用控制站在主超帧头中使用一个字段指示辅超帧头的子包的调度和改变的信息,或者采用控制站在一个超帧头中至多只发送一个子包;控制站使用主超帧头中的辅超帧头子包调度字段指示当前发送的子包,使用辅超帧头子包改变字段指示所有的子包是否发生改变,解决了相关技术中S-SFH调度信息位图与S-SFH子包改变位图占用了比较多的比特位而导致的浪费带宽的问题,进而达到了节约带宽。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了一种指示方案,以解决上述问题的至少之一。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指示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控制站使用辅超帧头的子包1中的字段指示控制站的类型;以及,下属站根据字段获取控制站的类型。
进一步地,根据控制站的覆盖范围,控制站的类型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宏控制站、中继站、微控制站、仔控制站;根据控制站的封闭性,控制站的类型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完全封闭型、半封闭型、开放型。
进一步地,在下属站根据字段获取控制站的类型之后,上述方法还包括:下属站根据控制站的类型确定是否接入到该控制站,其中包括:如果控制站的类型为完全封闭型,或者为半封闭型且下属站不是控制站的封闭用户组成员,则下属站确定不接入控制站;如果控制站为完全封闭型,或者为半封闭型控制站且下属站是控制站的封闭用户组成员,则下属站根据控制站标识和/或封闭用户组标识检查是否可接入该控制站。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指示系统,包括控制站和下属站,控制站使用辅超帧头的子包1中的字段指示控制站的类型;下属站根据字段获取控制站的类型。
通过本发明,采用控制站使用辅超帧头的子包1中的字段指示控制站的类型,下属站根据字段获取控制站的类型,解决了不能从子包1中解析出参数的问题,进而可以获取到子包1中携带的参数。另外,由于在子包1中的字段指示了控制站的类型,减少了获取控制站类型的时延。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相关技术的IEEE 802.16m系统的帧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子包发送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二的子包发送方法的流程图;以及,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三的指示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一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子包发送方法的流程图,该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02,控制站在主超帧头中使用一个字段指示辅超帧头的子包的调度和改变的信息;
步骤S204,下属站根据该字段所指示的信息获取子包。
通过上述步骤S202和步骤S204,可以使用一个字段来指示辅超帧头的子包的调度和改变的信息,从而可以指示信息的所占用的带宽。
优选地,在上述步骤S202中,控制站可以使用一个字段替代主超帧头中的辅超帧头子包调度字段和辅超帧头子包改变字段。即,可以通过主超帧头(P-SFH)中的子包调度与改变信息指示当前发送的子包以及当前发送的子包是否发生改变,将子包调度与改变信息设置为一个单独的信息域。
优选地,该字段(或称为信息域)的比特数为N,其中,N小于6。
控制站由于原有的S-SFH调度信息位图与S-SFH子包改变位图占用了6比特,而新的字段用了小于6的比特数来进行指示,那么,可以在主超帧头的保留位中增加6-N个比特,以扩展保留位。
在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子包发送系统,包括控制站和下属站,在该系统中,控制站用于在主超帧头中使用一个字段指示辅超帧头的子包的调度和改变的信息;下属站用于根据字段所指示的信息获取子包。
优选地,在该系统中,控制站使用的字段的比特数为N,其中,N小于6。
下面以举例的方式对上述步骤S202和步骤S203进行详细的说明。
步骤一,确定只发送1个子包情况下的组合。
具体地,包括只发送子包1的情形,即子包1发生改变与子包1不发生改变,共2种组合;具体地,包括只发送子包2的情形,即子包2发生改变与子包2不发生改变,共2种组合;具体地,包括只发送子包3的情形,即子包3发生改变与子包3不发生改变,共2种组合;最终只发送1个子包的情况下共有6种组合。
步骤二,确定发送2个子包情况下的组合。
具体地,包括发送子包1与子包2的情形,即子包1与子包2都没有发生改变,子包1与子包2都发生改变,只有子包1发生改变以及只有子包2发生改变,共4种组合;具体地,包括发送子包1与子包3的情形,即子包1与子包3都没有发生改变,子包1与子包3都发生改变,只有子包1发生改变以及只有子包3发生改变,共4种组合;具体地,包括发送子包2与子包3的情形,即子包2与子包3都没有发生改变,子包2与子包3都发生改变,只有子包2发生改变以及只有子包3发生改变,共4种组合;最终,发送2个子包的情况下共有12种组合。
步骤三,确定发送3个子包情况下的组合。
具体地,包括同时发送子包1,子包2与子包3的情形,即只有子包1发生改变,只有子包2发生改变,只有子包3发生改变,子包1与子包2发生改变,子包1与子包3发生改变,子包2与子包3发生改变,子包1、子包2与子包3同时发生改变,子包1、子包2与子包3都没有发生改变,共8种组合。
步骤四,确定没有任何子包发送情况下的组合。
具体地,包括子包1,子包2与子包3没有任何一个被发送,共1种组合。
步骤五,确定总的实际组合数与索引上述组合需要的比特数目。
具体地,总的实际组合数为从步骤一至步骤四中分别确定的组合数之和,即Ntotal=N1+N2+N3+N4=6+12+8+1=27,其中,Ntotal表示总的实际组合数,Ni表示从步骤i确定的组合数。具体地,由总的实际组合数确定索引上述组合需要的比特数目,即M=Ceiling(log2Ntotal)=Ceiling(log227)=5,其中,M表示索引上述组合需要的比特数目,Ceiling表示向上取整操作。
步骤六,确定索引编号与实际组合的映射关系。
具体地,通过表格的形式给出各索引编号与相应实际组合的映射关系,例如,如表2所示,但并不限与此。
表2索引编号与实际组合的映射关系举例
Figure GSA00000061525800101
最终,子包调度与改变信息域承载如表2所示的5个比特大小的二进制索引编号,控制站或下属站通过查表方式获得需要发送的所述索引编号或子包调度与改变信息。
假设当前超帧头中包括子包1与子包2,且只有子包2发生改变,主超帧头(P-SFH)格式采用如表3所示,但并不限于此。
表3P-SFH信息单元格式
  字段名称   字段大小   字段说明
  超帧编号的低比特位   4比特   超帧编号的一部分
  S-SFH改变计数   4比特   指示与该超帧中发送的子包有关的改变计数值
  S-SFH大小   2比特   占据的逻辑资源单元数目
  S-SFH传输格式   1比特   指示S-SFH的重复次数
  S-SFH子包调度与改变信息   5比特   用于指示子包调度与改变情况
  生效指示信息   2比特   指示改变的系统信息是否生效
  保留位   3比特   用于未来扩展的保留比特
控制站查找表2,确定调度的子包为子包1与子包2,且子包2发生改变对应的表项索引为9,则当前S-SFH子包调度与改变信息域内容为“01001”。如果下属站正确接收到上述P-SFH,且解析出子包调度与改变信息域取值为“01001”,下属站同样通过查找表2,可以确定“01001”对应的表项索引为9,即确定当前调度的子包为子包1与子包2,且子包2发生改变。
实施例二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二的子包发送方法的流程图,该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02,控制站在一个超帧头中至多只发送一个子包;
步骤S304,控制站使用主超帧头中的辅超帧头子包调度字段指示当前发送的子包,使用辅超帧头子包改变字段指示所有的子包是否发生改变;
步骤S306,下属站根据辅超帧头子包调度字段和辅超帧头子包改变字段获取控制站发送的子包。
通过上述步骤,控制站在一个超帧头中至多发送一个子包,从而达到了减少辅超帧头子包调度字段和辅超帧头子包改变字段比特数之和的目的。
优选地,主超帧头中的辅超帧头子包调度字段和辅超帧头子包改变字段的比特数之和为N,其中,N小于6。
与实施例一类似,控制站可以在主超帧头的保留位中增加6-N个比特,进而到达增加保留位的目的。
优选地,辅超帧头子包调度字段的比特数为2比特,辅超帧头子包改变字段的比特数为3比特。
在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子包发送系统,包括控制站和下属站,在该系统中,控制站用于使用主超帧头中的辅超帧头子包调度字段指示当前发送的子包,并使用辅超帧头子包改变字段指示所有的子包是否发生改变,其中,控制站在一个超帧头中至多只发送一个子包;下属站用于根据辅超帧头子包调度字段和辅超帧头子包改变字段获取控制站发送的子包。
优选地,在该系统中,控制站使用的辅超帧头子包调度字段和辅超帧头子包改变字段的比特数之和为N,其中,N小于6。
下面结合具体的示例对上述步骤S302至步骤S306进行详细的说明。
通过主超帧头中的子包调度信息域指示当前发送的子包,且要求每个超帧头至多只发送一个子包。通过主超帧头中的子包改变信息域指示当前每个子包的改变情况,其中,所述当前每个子包包括当前发送的子包或没有发送的子包。
当发送子包1时,子包调度信息域取值为1;当发送子包2时,子包调度信息域取值为2;当发送子包3时,子包调度信息域取值为3;当不发送任何子包时,子包调度信息域取值为0。
优选地,子包改变信息域采用比特图(Bitmap)的形式表示每个子包是否发生改变,例如使用3个比特表示3个子包中的任意子包是否发生改变,最低比特位对应子包1,中间比特对应子包2,最高比特位对应子包3,但并不限于此。
下属站可以通过判断子包改变信息域的每一个二进制比特相对上一次下属站保存的值是否发生转换,例如,从“0”转换为“1”,或从“1”转换为“0”,来识别相应子包是否发生改变,例如,如果发生转换,则认为相应子包发生改变,否则,没有发生改变。
假设当前超帧头中包括子包2,且当前的子包1与子包2都发生改变,主超帧头格式采用如表4所示,但并不限于此。
表4P-SFH信息单元格式
  字段名称   字段大小   字段说明
  超帧编号的低比特位   4比特   超帧编号的一部分
  S-SFH改变计数   4比特   指示与该超帧中发送的子包有关的改变计数值
  S-SFH大小   2比特   占据的逻辑资源单元数目
  S-SFH传输格式   1比特   指示S-SFH的重复次数
  S-SFH调度信息   2比特   指示当前发送的子包
  S-SFH子包改变位图   3比特   下属站该比特图获取三个子包是否发生改变
  生效指示信息   2比特   指示改变的系统信息是否生效
  保留位   3比特   用于未来扩展的保留比特
控制站确定调度的子包为子包2,则S-SFH调度信息域取值为2,相应的二进制取值为“10”;控制站确定当前子包1与子包2发生改变,如果之前的S-SFH子包改变位图为“010”,则调整当前子包改变位图取值为“100”。如果下属站正确接收到上述P-SFH,且解析出子包调度信息域取值为“10”,子包改变信息域取值为“100”,假设下属站同样已知上一次的子包改变位图,因此,下属站能够知道当前调度的子包为子包2,且当前子包1与子包2都发生改变。
综上所述,通过上述实施例,节约了带宽,并提高了广播控制信息单元或超帧头的扩展性。
实施例三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三的指示方法的流程图,该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402,控制站在辅超帧头中的子包1中使用至少一个字段指示控制站类型信息;
步骤S404,下属站根据该字段所指示的信息获取控制站类型。
优选地,辅超帧头的子包3中不携带控制站类型指示信息。
从控制站的封闭性(私有性)的角度,所述控制站类型至少包括如下之一:完全封闭型(完全私有型),半封闭型(半私有型),开放型;从控制站的覆盖范围的角度,控制站类型至少包括如下之一:宏控制站(Macro BS),中继站(Relay Station),热点控制站(Macro Hotzone BS,或Pico BS,也可以称为微控制站),仔控制站(Femto BS)。
对于接收到所述控制站类型信息指示为封闭型的下属站,如果下属站不是封闭用户组(Closed Subscriber Group,简称为CSG)成员,则下属站不接入到该控制站;对于接收到所述控制站类型信息指示为封闭型(包括完全封闭型或半封闭型)的下属站,如果下属站是封闭用户组成员,则根据控制站标识和/或封闭用户组标识检查是否允许接入到该控制站。
下面结合具体的优选的实例对本实施例进行说明。
优选实例一
控制站使用辅超帧头子包1中的一个3比特字段指示控制站类型信息,如下表5所示:
表5
  ………………
  子包1中大小为3比特的字段   用于指示控制站类型
  ………………
具体指示方式如下(缺省为开放型控制站):
  控制站类型信息域取值   控制站类型描述
  0b000   热点控制站
  0b001   中继站
  0b010   开放型仔控制站
  0b011   完全封闭型仔控制站
  0b100   半封闭型仔控制站
  0b101~0b111   保留
优选地,通过辅同步信号(SA-Preamble)指示宏控制站或非宏控制站类型,因此,在超帧头中可以不携带宏控制站类型的指示信息。
下属站接收到控制站的超帧头后,如果超帧头中指示控制站类型为封闭型仔控制站,包括完全封闭型和/或半封闭型仔控制站,如果下属站不是封闭用户组成员,即没有加入任何的封闭用户组,则下属站不接入到该控制站,或者如果下属站是封闭用户组成员,即下属站至少加入了一个封闭用户组,则下属站进一步地根据控制站标识(其中控制站标识的末12位在超帧头子包1中包括,前36位在超帧头子包2中包括)和/或封闭用户组标识(CSGID,用于标识一个封闭用户组)检查是否允许接入到该控制站。
优选实例二
控制站使用辅超帧头子包1中的一个或两个2比特字段指示控制站类型信息,如下表6所示:
表6
  ………………
  子包1中大小为2比特的字段1   用于在热点控制站,中继站,仔控制站范围内指示控制站类型
  如果由字段1指示的控制站类型为仔控制站,则还包括以下字段2:
  子包1中大小为2比特的字段2   用于从封闭性角度指示仔控制站类型
  ………………
具体指示方式如下:
 控制站类型字段1取值   控制站类型描述
 0b00   热点控制站
 0b01   中继站
 0b10   仔控制站
 0b11   保留
 控制站类型字段2取值   控制站类型描述
 0b00   开放型仔控制站
 0b01   完全封闭型仔控制站
 0b10   半封闭型仔控制站
 0b11   保留
优选地,通过辅同步信号(SA-Preamble)指示宏控制站或非宏控制站类型,因此,在超帧头中可以不携带宏控制站类型的指示信息。
下属站接收到控制站的超帧头后,如果超帧头中指示控制站类型为封闭型仔控制站,包括完全封闭型和/或半封闭型仔控制站,如果下属站不是封闭用户组成员,即没有加入任何的封闭用户组,则下属站不接入到该控制站,或者如果下属站是封闭用户组成员,即下属站至少加入了一个封闭用户组,则下属站进一步地根据控制站标识(其中控制站标识的末12位在超帧头子包1中包括,前36位在超帧头子包2中包括)和/或封闭用户组标识(CSGID,用于标识一个封闭用户组)检查是否允许接入到该控制站。
优选实例三
控制站使用辅超帧头子包1中的一个4比特字段指示控制站类型信息,如下表7所示:
表7
  ………………
  子包1中大小为4比特的字段   用于指示控制站类型
  ………………
具体指示方式如下:
  控制站类型信息域取值   控制站类型描述
  0b0000   开放型宏控制站
  0b0001   开放型热点控制站
  0b0010   开放型中继站
  0b0011   开放型仔控制站
  0b0100   完全封闭型宏控制站
  0b0101   完全封闭型热点控制站
  0b0110   完全封闭型中继站
  0b0111   完全封闭型仔控制站
  0b1000   半封闭型宏控制站
  0b1001   半封闭型热点控制站
  0b1010   半封闭型中继站
  0b1011   半封闭型仔控制站
  0b1100~0b1111   保留
下属站接收到控制站的超帧头后,如果超帧头中指示控制站类型为封闭型控制站,包括完全封闭型和/或半封闭型控制站,如果下属站不是封闭用户组成员,即没有加入任何的封闭用户组,则下属站不接入到该控制站,或者如果下属站是封闭用户组成员,即下属站至少加入了一个封闭用户组,则下属站进一步地根据控制站标识(其中控制站标识的末12位在超帧头子包1中包括,前36位在超帧头子包2中包括)和/或封闭用户组标识(CSGID,用于标识一个封闭用户组)检查是否允许接入到该控制站。
需要说明的是,实际使用的指示方式除了表7之外,也可以是表7所指示的控制站类型的子集,即某些表7中的控制站类型无需指示。
优选实例四
控制站使用辅超帧头子包1中的两个2比特字段分别指示控制站类型信息,如下表8所示:
表8
  ………………
  子包1中大小为2比特的字段1   用于从封闭性角度指示控制站类型
  子包1中大小为2比特的字段2   用于从覆盖范围角度指示控制站类型
  ………………
具体指示方式如下:
 控制站类型字段1取值   控制站类型描述
 0b00   开放型
 0b01   完全封闭型
 0b10   半封闭型
 0b11   保留
 控制站类型字段2取值   控制站类型描述
  0b00   宏控制站
  0b01   热点下属站
  0b10   中继站
  0b11   仔下属站
下属站接收到控制站的超帧头后,如果超帧头中指示控制站类型为封闭型,包括完全封闭型和/或半封闭型,如果下属站不是封闭用户组成员,即没有加入任何的封闭用户组,则下属站不接入到该控制站,或者如果下属站是封闭用户组成员,即下属站至少加入了一个封闭用户组,则下属站进一步地根据控制站标识(其中控制站标识的末12位在超帧头子包1中包括,前36位在超帧头子包2中包括)和/或封闭用户组标识(CSGID,用于标识一个封闭用户组)判断是否允许接入到该控制站。
需要说明的是,优选实例一至优选实例四中所述各字段取值所表示的内容并不限于此,即只要控制站与下属站侧包含相同的所述字段取值与控制站类型间的映射规则,每一取值能够映射为任意的控制站类型。
通过实施例三,解决了不能从子包1中解析出参数的问题,进而可以获取到子包1中携带的参数。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6)

1.一种指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控制站使用辅超帧头的子包1中的至少一个字段指示所述控制站的类型;以及,
下属站根据所述字段获取所述控制站的类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控制站的覆盖范围,所述控制站的类型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宏控制站、中继站、微控制站、仔控制站;根据所述控制站的封闭性,所述控制站的类型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完全封闭型、半封闭型、开放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属站根据所述字段获取所述控制站的类型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下属站根据所述控制站的类型确定是否接入到该控制站,其中包括:如果所述控制站的类型为完全封闭型,或者为半封闭型且所述下属站不是所述控制站的封闭用户组成员,则所述下属站确定不接入所述控制站;如果所述控制站为完全封闭型,或者为半封闭型控制站且所述下属站是所述控制站的封闭用户组成员,则所述下属站根据控制站标识和/或封闭用户组标识检查是否可接入该控制站。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站在子包3中不携带用于指示所述控制站类型的指示信息。
5.一种子包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控制站在主超帧头中使用一个字段指示辅超帧头的子包的调度和改变的信息;以及,
下属站根据所述字段所指示的信息获取所述子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站在主超帧头中使用所述字段指示辅超帧头的子包的调度和改变的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子包的调度和改变的所有组合;根据所述所有组合的数量确定所述字段的比特数,并设置所述字段的值与每种所述组合的对应关系。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字段的比特数为N,其中,N小于6。
8.一种子包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控制站在一个超帧头中至多只发送一个子包;
所述控制站使用主超帧头中的辅超帧头子包调度字段指示当前发送的子包,使用辅超帧头子包改变字段指示所有的子包是否发生改变;以及,
下属站根据所述辅超帧头子包调度字段和辅超帧头子包改变字段获取所述控制站发送的子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辅超帧头子包改变字段使用比特图的方式指示所述所有的子包是否发生改变。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超帧头中的辅超帧头子包调度字段和所述辅超帧头子包改变字段的比特数之和为N,其中,N小于6。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辅超帧头子包调度字段的比特数为2比特,所述辅超帧头子包改变字段的比特数为3比特。
12.一种指示系统,包括控制站和下属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站使用辅超帧头的子包1中的字段指示所述控制站的类型;
所述下属站根据所述字段获取所述控制站的类型。
13.一种子包发送系统,包括控制站和下属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站用于在主超帧头中使用一个字段指示辅超帧头的子包的调度和改变的信息;
下属站用于根据所述字段所指示的信息获取所述子包。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站使用的所述字段的比特数为N,其中,N小于6。
15.一种子包发送系统,包括控制站和下属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站用于使用主超帧头中的辅超帧头子包调度字段指示当前发送的子包,并使用辅超帧头子包改变字段指示所有的子包是否发生改变,其中,所述控制站在一个超帧头中至多只发送一个子包;
所述下属站用于根据所述辅超帧头子包调度字段和辅超帧头子包改变字段获取所述控制站发送的子包。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站使用的所述辅超帧头子包调度字段和所述辅超帧头子包改变字段的比特数之和为N,其中,N小于6。
CN201010144149.9A 2010-03-12 2010-03-12 指示方法、子包发送方法及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9574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44149.9A CN102195747B (zh) 2010-03-12 2010-03-12 指示方法、子包发送方法及系统
PCT/CN2010/072939 WO2011109954A1 (zh) 2010-03-12 2010-05-19 指示方法、子包发送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44149.9A CN102195747B (zh) 2010-03-12 2010-03-12 指示方法、子包发送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95747A true CN102195747A (zh) 2011-09-21
CN102195747B CN102195747B (zh) 2014-08-20

Family

ID=445627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44149.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95747B (zh) 2010-03-12 2010-03-12 指示方法、子包发送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2195747B (zh)
WO (1) WO2011109954A1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74134A (zh) * 2004-11-12 2006-05-17 朗迅科技公司 无线系统中高速数据信道的服务中断被减少的快速切换
US20060148501A1 (en) * 2003-09-17 2006-07-06 Roland Aubauer Method and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involving wireless telecommunication between a mobile part and a base station for registering a mobile part
CN101299882A (zh) * 2008-05-04 2008-11-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承载类型识别和指示方法
CN101517935A (zh) * 2006-09-26 2009-08-26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Ieee802.22无线区域网通信系统的物理层超帧、帧、前导和控制报头
CN101547073A (zh) * 2008-03-26 2009-09-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无线通信时分双工系统的上行传输/反馈方法及系统
CN101594216A (zh) * 2008-05-28 2009-12-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子包传输方法、发送端、接收端及网络系统
US20100002631A1 (en) * 2008-07-03 2010-01-0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notifying change of system control information in a broadb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165892A1 (en) * 2007-01-10 2008-07-10 Yunsong Yang Using the Preamble in an OFDM-Based Communications System to Indicate the Number of Guard Tones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148501A1 (en) * 2003-09-17 2006-07-06 Roland Aubauer Method and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involving wireless telecommunication between a mobile part and a base station for registering a mobile part
CN1774134A (zh) * 2004-11-12 2006-05-17 朗迅科技公司 无线系统中高速数据信道的服务中断被减少的快速切换
CN101517935A (zh) * 2006-09-26 2009-08-26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Ieee802.22无线区域网通信系统的物理层超帧、帧、前导和控制报头
CN101547073A (zh) * 2008-03-26 2009-09-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无线通信时分双工系统的上行传输/反馈方法及系统
CN101299882A (zh) * 2008-05-04 2008-11-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承载类型识别和指示方法
CN101594216A (zh) * 2008-05-28 2009-12-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子包传输方法、发送端、接收端及网络系统
US20100002631A1 (en) * 2008-07-03 2010-01-0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notifying change of system control information in a broadb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Non-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IEEE: "overview of IEEE P802.16m technology and candidate rit for IMT-ADVANCED", 《IEEE 802.16 IMT-ADVANCED EVALUATION GROUP COORDINATION MEETING》 *
ROSHNI SRINIVASAN,SHKUMBIN HAMITI: "IEEE 802.16m System Description Document", 《IEEE 802.16 BROADBAND WIRELESS ACCESS WORKING GROUP》 *
ROSHNI SRINIVASAN,SHKUMBIN HAMITI: "IEEE 802.16m System Description Document", 《IEEE 802.16 BROADBAND WIRELESS ACCESS WORKING GROUP》, 24 September 2009 (2009-09-24) *
ROSHNI SRINIVASAN: "IEEE 802.16m Evaluation Methodology Document", 《IEEE 802.16 BROADBAND WIRELESS ACCESS WORKING GROUP》 *
YIH-GUANG JAN ET AL: "Inter-Cell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in DL/UL PHY Control for IEEE802.16m", 《IEEE MOBILE WIMAX SYMPOSIUM,2009》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95747B (zh) 2014-08-20
WO2011109954A1 (zh) 2011-09-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90326B (zh) 用于无线网络中用于省电传送的多播地址信令的方法和装置
CN102652405B (zh)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分配用于多播和广播服务数据的资源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3975541B (zh) 在无线接入系统中发送mac控制消息的方法和设备
CN102035807B (zh) 一种多媒体广播多播业务通知信息的传输方法及系统
CN101395835A (zh) 无线网络中用于省电传送的使用mac报头的多播组地址信令
CN102158963A (zh) 一种资源分配方法及基站
CN104811264A (zh) 一种系统信息的传输方法、基站、终端和系统
EP2418899A1 (en) Processing method for group resource allocation
CN102036178B (zh) 一种发送、传输mbms通知指示信息的系统及方法
JP5767396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いてm2m装置のレンジング方法及び装置
CN102781102A (zh) 一种用于资源请求的方法、站点和中心接入点
CN102195745B (zh) 广播消息的资源指示信息的传输方法和系统
CN102036175B (zh) 一种mbms寻呼指示信息的传输方法及网络侧设备
US20110058511A1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data of multicast broadcast service using superframe header in mobile wireless connection system
CN101409927A (zh) 发送和获取基站信息的方法、系统、基站和接入设备
US8885578B2 (en) Method of transmitting multicast broadcast service
CN101998276A (zh) 一种传输动态调度信息的方法及系统
CN102195747B (zh) 指示方法、子包发送方法及系统
JP5711422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m2m装置の測距方法及び装置
US11438836B2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managing SCPTM services
CN101771945B (zh) 一种mbms业务控制信令更新的方法及系统
CN104640229A (zh) 一种用户设备接入方法、用户设备及基站
CN102916918A (zh) 通知mcch消息改变的方法、基站和终端
CN102237959A (zh) 系统消息的更新方法及无线通信系统
CN101771946B (zh) 基于基站的mbms业务控制信令更新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1204

Address after: 518000, two 703A, COFCO business park, two Xian Xian Road, Xin'an, Shenzhen, Guangdong, Baoan District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Fu Hai Sunshine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057 Nanshan Distric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uangdong Province, South Road, No. 55, No.

Patentee before: ZTE Corporation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820

Termination date: 2019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