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94315A - 环形交叉口通行能力分析方法 - Google Patents

环形交叉口通行能力分析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94315A
CN102194315A CN2010101433990A CN201010143399A CN102194315A CN 102194315 A CN102194315 A CN 102194315A CN 2010101433990 A CN2010101433990 A CN 2010101433990A CN 201010143399 A CN201010143399 A CN 201010143399A CN 102194315 A CN102194315 A CN 1021943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ffic
influence
circle
vehicle
capac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14339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永明
丁柏群
崔淑华
张丽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01014339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194315A/zh
Publication of CN1021943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9431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affic Control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更为准确的分析环形交叉口通行能力的方法。该方法利用等效影响系数将车辆通过交叉口时占用空间资源以及对交通流影响进行量化,从而准确分析环形交叉口的通行能力。本发明将车辆通过环形交叉口时对交叉口的影响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占用道路空间资源,另一部分是冲突点、合流点、分流点对车流的影响。

Description

环形交叉口通行能力分析方法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更为准确的分析环形交叉口通行能力的方法。该方法利用等效影响系数将车辆通过交叉口时占用空间资源以及对交通流影响进行量化,从而准确分析环形交叉口的通行能力。
背景技术
环形交叉口是自行调节的交叉口,这种交叉口是在中央设置中心岛,使进入交叉口的所有车辆都以同一方向绕岛行进。环形交叉口的优点是车辆连续行驶,安全,不需要设置管理设施,减少停车,节省燃料,噪声低、污染小。这类方法在交通量相对较小的情况下有一定的作用,然而随着交通量的快速增长,环形交叉口通行能力低的缺点逐渐显露出来,因此研究环形交叉口的通行能力是很有必要的。目前,一般根据沃尔卓普公式计算常规环形交叉口通行能力,该公式仅仅考虑交织段长度、交织段宽度、环交入口平均宽度、交织段内进行交织的车辆与全部车辆之比等参数,而未考虑交通流转向比例对通行能力的影响。但是交通流转向比例对环形交叉口通行能力影响较大,例如,右转车辆通过交叉口时仅仅驶过四分之一环道,而直行、左转、和调头车辆通过环形交叉口时分别驶过四分之二环道、四分三环道和整个环道,因此车流转向比例对环形交叉口通行能力影响不可忽视。
发明内容
为了降低车流转向比例对环形交叉口通行能力计算的影响,本发明引入等效系数法,将不同方向车流对环形交叉口通行能力影响进行量化,量化指标主要考虑车辆通过交叉口时占用空间资源以及对交通流影响。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将车辆通过环形交叉口时对交叉口的影响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占用道路空间资源,另一部分是冲突点、合流点、分流点对车流的影响。将不同方向车辆,如右转、直行、左转、和调头,占用道路空间资源按比例确定影响系数,如L右转=0.5、L直行=1.0、L左转=1.5、L调头=2.0,将合流、分流对车流的影响按影响大小确定影响系数,如P冲突=1.5、P合流=1.0、P分流=0.50,再根据环道内车道数及转向车流行驶具体环道确定不同方向车流行驶过程中经过冲突点、合流点和分流点的次数,计算不同方向车流对交叉口的等效影响系数。影响系数可根据调查和经验进行调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将不同转向交通流驶过环形交叉口时对交叉口的影响进行量化,提高环形交叉口通行能力计算的精度,为城市道路交通规划提供有力依据。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不同转向的车辆占用道路空间资源图;
图2是不同转向的车辆对交通流的影向图;
图中1.右转车流,2.直行车流,3.左转车流,4.调头车流,5.合流点,6.分流点,7.冲突点。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所示环形交叉口平面图中,绘出了南进口右转(1)、直行(2)、左转(3)、和调头(4)四股不同转向车流占用道路空间资源情况,右转、直行、左转、和调头车辆通过环形交叉口时分别驶过四分之一环道、四分之二环道、四分三环道和整个环道。若将右转车流占用道路资源的等效影响系数确定为“1”,则按照占用道路资源的比例,直行、左转、和调头车流占用道路资源的等效影响系数分别为“2”、“3”、“4”。
图2是不同转向的车辆对交通流的影向图,图中标出了右转、直行、左转、和调头车流通过环形交叉口时冲突点(7)、合流点(5)、分流点(6)的数量。车辆通过合流点时,将减速或停车等待被合流车流可插空档出现,这将影响后车行驶和被合流车流空挡后车流的正常行驶;车辆分流时,车辆需减速,增加与前车距离以便转向,对后车正常行驶有影响;车辆通过冲突点时,两列车流都将减速或停车等待对方车流可穿插空档出现,这将影响两列车流冲突点后车流的正常行驶,同时可将冲突点车流进行分解分析,即将一个冲突点分解为一个合流点和一个分流点。根据调查分析和经验,车辆驶过合流点与驶过四分之一环对交叉口的影响相当,因此将车辆驶过合流点时对交通流的等效影响系数确定为“1”,则按照冲突点、分流点对交通流的影响程度,冲突点、分流点的影响系数分别为“1.5”和“0.5”。
环形交叉口环道数量不尽相同,并且环道数量变化时,冲突点、合流点、分流点的数量也随之变化,因此可根据驾驶员驾驶特性和冲突点、合流点、分流点对交通流的影响系数以及车辆通过交叉口时占用空间资源分析右转、直行、左转、和调头车流通过环形交叉口时的平均影响系数。
下表为环道数量不同时,右转、直行、左转、和调头车流通过环形交叉口时的平均影响系数,车道编号从外到内依次为“1、2、3……”。
Figure GSA00000059993700021
Figure GSA00000059993700031
例如,当只有一条环道时,右转、直行、左转、和调头车流都必须在“1”号环道上行驶,此时没有冲突点,每股车流只有1个合流点和1个分流点,右转、直行、左转、和调头车流占用道路空间资源分别为1、2、3、4个四分之一环,则各方向车流总的等效影响系数计算方法为:
Q右转=0×1.5+1×1+0.5×1+1×1=2.5
Q直行=0×1.5+1×1+0.5×1+1×2=3.5
Q左转=0×1.5+1×1+0.5×1+1×3=4.5
Q调头=0×1.5+1×1+0.5×1+1×4=5.5
当有两条环道时,根据驾驶员驾驶习惯和交通规则,一般右转车流在“1”号环道上行驶,掉头车流在“2”号环道上行驶,直行和左转车流可能在“1”号环道上,也可能在“2”号环道上,可取等效影响系数平均值,因此各方向车流总的等效影响系数计算方法为:
Q右转=0×1.5+1×1+0.5×1+1×1=2.5
Q直行=[(0×1.5+1×1+0.5×1+1×2)+(1×1.5+1×1+0.5×1+1×2)]/2=4.25
Q左转=[(0×1.5+1×1+0.5×1+1×3)+(1×1.5+1×1+0.5×1+1×3)]/2=5.25
Q调头=0×1.5+1×1+0.5×1+1×4=5.5
当有更多环道时,计算方法相同。从表中可以看出,调头车辆对交叉口通行能力影响最大,且环道越多其影响系数越大。

Claims (2)

1.一种环形交叉口通行能力分析方法,具体特征是:将车辆通过环形交叉口时对交叉口的影响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不同转向车辆占用道路空间资源,另一部分是车辆经过冲突点、合流点、分流点时对车流的影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形交叉口通行能力分析方法,将不同转向车辆占用道路空间资源和经过冲突点、合流点、分流点时对车流的影响用等效系数进行量化,并计算每股车流对交叉口通行能力的影响。
CN2010101433990A 2010-03-10 2010-03-10 环形交叉口通行能力分析方法 Pending CN10219431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433990A CN102194315A (zh) 2010-03-10 2010-03-10 环形交叉口通行能力分析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433990A CN102194315A (zh) 2010-03-10 2010-03-10 环形交叉口通行能力分析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94315A true CN102194315A (zh) 2011-09-21

Family

ID=446023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433990A Pending CN102194315A (zh) 2010-03-10 2010-03-10 环形交叉口通行能力分析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194315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36162A (zh) * 2013-04-11 2013-08-07 江苏大学 一种基于视频分析的信号交叉口通行能力分析方法
CN106251648A (zh) * 2016-08-25 2016-12-21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 分散信号控制组织的机动车多路交叉口通行方法
CN107845257A (zh) * 2017-10-16 2018-03-27 北京工业大学 环形交叉口通行能力计算模型及分析方法
CN110910650A (zh) * 2019-12-24 2020-03-24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大型环形交叉口通行能力的计算方法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36162A (zh) * 2013-04-11 2013-08-07 江苏大学 一种基于视频分析的信号交叉口通行能力分析方法
CN106251648A (zh) * 2016-08-25 2016-12-21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 分散信号控制组织的机动车多路交叉口通行方法
CN106251648B (zh) * 2016-08-25 2019-03-08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分散信号控制组织的机动车多路交叉口通行方法
CN107845257A (zh) * 2017-10-16 2018-03-27 北京工业大学 环形交叉口通行能力计算模型及分析方法
CN107845257B (zh) * 2017-10-16 2020-05-22 北京工业大学 环形交叉口通行能力建模及分析方法
CN110910650A (zh) * 2019-12-24 2020-03-24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大型环形交叉口通行能力的计算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58436B (zh) 一种确定信号控制交叉口进口道可变导向车道长度的方法
CN103198680B (zh) 干线多线路公交绿波协调控制方法
CN105139667A (zh) 一种左转短车道影响的交叉口可变导向车道控制方法
CN206292974U (zh) 一种潮汐可变车道控制装置
CN102194315A (zh) 环形交叉口通行能力分析方法
CN113155145B (zh) 一种面向自动驾驶车道级导航的车道级路径规划方法
CN104183124B (zh) 一种基于单路口交通信号信息的主干道车速规划方法
CN105466445B (zh) 一种基于地形语义的路径规划方法
CN201116353Y (zh) 一种双层立交桥
CN106297329A (zh) 一种联网信号机的信号配时自适应优化方法
CN104699956A (zh)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干线绿波协调效果评估方法
CN102693629A (zh) 考虑大型车掉头需求的交叉口设计与控制方法
CN103116992B (zh) 基于单口放行的四路环交设计方法
CN109920251B (zh) 一种城市道路交叉口交通组织合理性诊断分析方法及系统
CN105844915A (zh) 一种可变限速控制下交通流基本图的确定方法
CN106500713A (zh) 一种导航方法及装置
DE102009040966A1 (de) Reichweitenberechnung bei einer Vielzahl von Wegen
CN102359043A (zh) 基于二维元胞自动机模型的港区道路出入口间距确定方法
CN104778839A (zh) 基于视频检测器的城市道路下游分方向交通状态判别方法
Cheng et al. Research on capacity model for large signalized roundabouts
CN201218988Y (zh) 城市快速路互通立交交通流特征参数采集系统
CN105468809A (zh) 一种地铁车站配线系统及地铁平面的设计方法
CN110097757B (zh) 一种基于深度优先搜索的交叉口群关键路径识别方法
CN107685728A (zh) 基于互联网和前车自动跟踪的智能交通系统
CN112669628B (zh) 一种基于需求-供给双波动的交叉口信号设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