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90166A - 介质运送装置、记录装置 - Google Patents

介质运送装置、记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90166A
CN102190166A CN2011100597358A CN201110059735A CN102190166A CN 102190166 A CN102190166 A CN 102190166A CN 2011100597358 A CN2011100597358 A CN 2011100597358A CN 201110059735 A CN201110059735 A CN 201110059735A CN 102190166 A CN102190166 A CN 1021901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ller
arm
medium
transports
trans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5973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中幡彰伸
武田义之
杉本浩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1901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9016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3/00Separating articles from piles
    • B65H3/02Separating articles from piles using friction forces between articles and separator
    • B65H3/06Rollers or like rotary separators
    • B65H3/0684Rollers or like rotary separators on moving support, e.g. pivoting, for bringing the roller or like rotary separator into contact with the pi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3/00Separating articles from piles
    • B65H3/46Supplementary devices or measures to assist separation or prevent double feed
    • B65H3/56Elements, e.g. scrapers, fingers, needles, brushes, acting on separated article or on edge of the pi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7/00Controlling article feeding, separating, pile-advancing, or associated apparatus, to take account of incorrect feeding, absence of articles, or presence of faulty articles
    • B65H7/18Modifying or stopping actuation of separa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3/00Power transmission; Driving means
    • B65H2403/50Driving mechanisms
    • B65H2403/53Articulated mechanis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511/00Dimensions; Position; Numbers; Identification; Occurrences
    • B65H2511/20Location in spa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515/00Physical entiti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B65H2511/00 or B65H2513/00
    • B65H2515/30Forces; Stress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515/00Physical entiti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B65H2511/00 or B65H2513/00
    • B65H2515/30Forces; Stresses
    • B65H2515/37Elasticity modulu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heets, Magazines, And Separation Thereof (AREA)
  • Delivering By Means Of Belts And Roll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考虑了运送不同刚性介质时的、重叠运送问题和不运送问题的介质运送装置。本发明的介质运送装置,备有载置部、运送构件、和具有倾斜面的分离构件。运送构件,具有可朝运送方向移位的运送辊。运送辊朝运送方向下游侧运送介质的力反作用力,是使运送辊朝运送方向上游侧移位的力,该反作用力从介质作用到运送辊上,当该反作用力的大小大于预定力的大小时,运送辊借助该反作用力,朝运送方向上游侧移位。

Description

介质运送装置、记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介质运送装置和具备该介质运送装置的记录装置。本发明的媒体运送装置,备有载置被运送媒体的载置部、运送构件、和分离构件。运送构件与载置在该载置部上的被运送媒体的叠置方向最上层的被运送媒体接触、把被运送媒体朝运送方向下游侧运送。分离构件具有倾斜面,该倾斜面设在运送构件的下游侧,相对于载置在上述载置部上的被运送媒体的侧面倾斜。由上述运送构件运送的被运送媒体的运送方向下游端即前端,与上述倾斜面抵接,这样,相对于上述运送构件,把最上层的被运送媒体和其下一层的被运送媒体分离开。
本申请中,记录装置包含喷墨打印机、线点打印机、激光打印机、行式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等各种种类。
背景技术
已往,如专利文献1所示,作为介质运送装置的给纸装置,备有用于载置打印纸的打印纸盒、收容该打印纸盒的本体部、和设在该本体部上的给纸辊。而且,在上述本体部侧或上述打印纸盒侧的任一方上,设有位置调节机构,该位置调节机构用于切换上述打印纸盒相对于上述本体部的位置。使用者根据打印纸的刚性,切换上述位置调节机构。因此,可以运送刚性不同的薄纸和厚纸。
现有技术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4864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3-146455号公报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上述的结构,使用者必须手动地进行切换操作,手动地进行螺丝刀的设定,并且,必须手动地进行式打印机上的打印纸的设定。有时可能会误操作。另外,如果实施自动化,则需要驱动机构,导致结构复杂化,同时成本也提高。
为此,已往,专利文献2揭示的结构是,作为介质运送装置的纸张进给装置,在运送方向具有2个进给辊。
但是,如果设置若干个上述的进给辊,则成本提高。另外,使用者在选择上述进给辊的操作时,可能会误操作。如果实施自动化,则需要检测机构、切换机构、驱动机构等,导致结构复杂化,同时成本也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该状况而研制的,其目的是提供考虑了被运送介质的刚性不同时的重叠运送问题、和不运送问题的介质运送装置、以及设有该介质运送装置的记录装置。
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所述课题,本发明第一形态的介质运送装置,把载置在载置部上的介质从所述载置部送往运送方向下游侧,其特征在于,具备:运送构件,其具有与载置在所述载置部上的叠置方向最上层的所述介质接触且能移位的运送辊,并利用所述运送辊的驱动而将所述介质送往下游侧;和分离构件,其具有设在所述运送构件的下游侧且与载置在所述载置部上的所述介质的前端抵接的倾斜面,并通过由所述运送构件运送的所述介质的前端与所述倾斜面抵接而相对于所述运送构件将最上层的所述介质和下一层以后的介质分离开,从所述介质向所述运送辊作用使所述运送辊向运送方向上游侧移位的力,以作为所述运送辊将所述介质往下游侧运送的力的反作用力,当所述反作用力的大小大于预定的力的大小时,所述运送辊借助该反作用力而从初始位置状态向运送方向上游侧移位。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形态,可以根据被运送介质的硬度,使所述运送辊移位。并且,可根据运送介质的硬度,加长从所述分离构件的所述倾斜面到所述运送辊与被运送介质接触部位的距离。这样,可容易使被运送介质挠曲。因此,与不挠曲时相比,可以减小被运送介质的前端触碰所述倾斜面时的、在该前端与所述倾斜面之间产生的摩擦阻力。结果,可以减小被运送介质的前端通过所述分离构件所需的运送负荷。
即,使用者不必操作,就可以对应刚性不同的被运送介质。
本发明第二形态的特征是,在第一形态中,所述运送构件具有在一端侧能转动地保持所述运送辊并以另一端侧为中心进行摆动的臂机构;所述臂机构采用从摆动中心到所述运送辊的距离变化的结构;所述运送构件还具备:当所述运送辊借助所述反作用力移位后的状态下的所述距离比所述运送辊在所述初始位置状态下的所述距离短时,作用使所述运送辊返回到所述初始位置状态的力的构件。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形态,除了具有与第一形态同样的作用效果外,所述运送辊朝上游侧移位时,所述臂机构的前端吃入最上层被运送介质间地摆动。这时,由于吃入,可以增大所述运送辊对被运送介质的推压力。即,可以增大所述运送辊与最上层被运送介质之间的垂直抗力。
结果,可以增大所述运送辊将被运送介质往运送方向下游侧运送的运送力。
另外,所述臂机构的所述距离的变化,可以是所述臂机构的摆动中心与所述运送辊之间的弯曲,也可以是若干个部件的相对地滑动式伸缩。
本发明第三形态的特征是,在第二形态中,所述臂机构具有以所述另一端侧为中心进行摆动的第一臂部和能转动地保持所述运送辊的第二臂部,采用以下结构:通过所述第一臂部和所述第二臂部连接的部位的弯曲量增大,而使所述运送辊向运送方向上游侧移位。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形态,除了具有与第二形态同样的作用效果外,借助所述反作用力,可以加大所述第一臂部和所述第二臂部间的所述臂机构的弯曲量。
在所述运送辊被所述反作用力移位前的状态,所述臂机构可以弯曲也可以不弯曲。这是因为无论哪种情形都能得到同样的效果。即,只要在所述运送辊朝运送方向上游侧移位时,弯曲量增大即可,在移位前的状态,可以弯曲也可以不弯曲。
本发明第四形态的特征是,在第三形态中,作为作用使所述运送辊返回所述初始位置状态的力的构件,还具备当所述第一臂部和所述第二臂部的弯曲量增大时,向使所述第一臂部返回到所述弯曲量小时的姿势的方向作用力的第一弹簧。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形态,除了具有与第三形态同样的作用效果外,所述弯曲量增大时,借助所述第一弹簧推压力,可以增大所述运送辊推压最上层被运送介质的力。这是因为所述距离缩短,同时所述第一弹簧的弹性变形量增大的缘故。因此,可以增大所述运送力。结果,可更加切实地运送较硬挺的被运送介质。
另外,运送后,可以使臂机构返回到原来姿势。
本发明第五形态的特征是,在第三形态中,作为作用使所述运送辊返回所述初始位置状态的力的构件,还具备当所述第一臂部和所述第二臂部的弯曲量增大时,向使所述第一臂部和所述第二臂部返回到弯曲量相对较小时的姿势的方向作用力的第二弹簧。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形态,除了具有与第三形态同样的作用效果外,适度地设定所述第二弹簧的推压力,可以根据被运送介质的刚性,使所述运送辊的位置移位。即,可以根据被运送介质的刚性的高低,把从所述分离构件的所述倾斜面到所述运送辊与被运送介质接触部位之间的距离,设定为所需距离。
本发明第六形态的特征是,在第三形态中,所述运送构件还具有从所述第一臂部侧向第二臂部侧的所述运送辊传递动力的齿轮组,采用以下结构:以包含所述运送辊的轴的齿轮的计数方式,从所述轴侧数第偶数个齿轮为中心来使所述第一臂部和所述第二臂部弯曲。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形态,除了具有与第三~第五之任一形态同样的效果外,借助动力传递,能以所述第一臂部为基准,朝着使所述运送辊接近被运送介质的方向,对所述第二臂部作用力。因此,随着弯曲角度(弯曲量)的增大,可以增大所述运送辊推压被运送介质的力。
本发明第七形态的特征是,在第六形态中,采用以下结构:能运送第一介质和刚性比所述第一介质高的第二介质来作为所述介质;
设所述运送辊从所述介质受到的所述反作用力产生的力矩是M1、所述第一臂部和所述第二臂部弯曲的部位的齿轮对所述第一臂部作用的力产生的力矩是M2、以使所述第一臂部和所述第二臂部的弯曲量减小的方式作用的力产生的力矩是M3时,在运送所述第一介质的情况下,M3≥M1+M2的关系成立,在运送所述第二介质的情况下,M3<M1+M2的关系成立。
根据本发明的第七形态,除了具有与第六形态同样的作用效果外,由于所述关系成立,所以,能更切实地对应所述第一介质和所述第二介质。即,可以切实地运送各种被运送介质。
本发明第八形态的记录装置,备有第一形态的所述介质运送装置、和对被该介质运送装置送来的所述介质进行记录的记录部。因此,该记录装置,具有与所述第一形态同样的作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打印机的概略结构的侧视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介质运送构件的概略结构的要部放大立体图。
图3(A)(B)是表示进给薄纸时的介质运送构件状态的概略侧视图。
图4(A)(B)是表示进给厚纸时的介质运送构件状态的概略侧视图。
图5(A)(B)是表示另一实施方式的介质运送构件的概略结构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的说明:
1...打印机,2...介质运送构件,3...拾取辊,4...臂机构,5...摆动轴,6...第一臂部,7...第二臂部,8...加力构件,9...第一弹簧,10...第二弹簧,11...载置部,12...分离构件,13...倾斜面,14...第一辊对,14a...第一驱动辊,14b...第一从动辊(阻滞辊),15...第二辊对,15a...第二驱动辊,15b...第二从动辊,16...记录部,17...滑架,18...记录头,19...介质支承部,20...排出部,21...第三辊对,22...齿轮组,22a...第一齿轮,22b...第二齿轮,22c...第三齿轮,22d...第四齿轮,22e...第五齿轮,22f...第六齿轮,22g...第七齿轮,23...基体部,30(另一实施方式的)臂机构,31...第一腕部,32...第二腕部,33...第三弹簧,F...运送力,F′...运送力,K...弯曲点,L1...(从摆动轴到拾取辊的)距离,L2...(从拾取辊与打印纸的接触部位到倾斜面的)距离,N′...推压力,P...打印纸,P1...薄纸(第一介质),P2...厚纸(第二介质),R...运送负荷,R1...反力,R2...摩擦力,X...宽度方向,Y...运送方向,Z...叠置方向(铅直方向),θ...进入角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作为本发明记录装置之一例的打印机的概略结构的侧视图。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打印机1,备有介质运送构件2、运送路径、记录部16和排出部20。
其中,介质运送构件2设置成能够把作为被运送介质之一例的打印纸P朝运送方向Y运送。此外,运送路径,是打印纸P被运送的路径,由介质导引部构成,该介质导引部导引被介质运送构件等运送的打印纸P。
此外,记录部16能够对被介质运送构件2送过来的打印纸P进行记录。再有,排出部20设置成能把记录后的打印纸P排出并载置到排出托盘(未图示)上。
具体地说,介质运送构件2具备:载置部11、拾取辊3、臂机构4、分离构件12、第一辊对14和第二辊对15。其中,载置部11用于载置打印纸P。此外,拾取辊3被马达的动力驱动,能够与叠置在载置部11上的打印纸P中的、位于叠置方向最上层的打印纸P接触。另外,Z轴的箭头所示方向是叠置方向上方。
再有,臂机构4设置成能够以运送方向上游侧、即一端侧的摆动轴5为中心摆动。并且,在运送方向下游侧、即另一端侧,可转动地保持拾取辊3。此外,臂机构4如在后面详述那样具有第一臂部6和第二臂部7,可以在作为连接部位的弯曲点K处弯曲。
此外,马达可以设置在与臂机构4不同的在打印机1的基体部侧的部位上,也可以设在臂机构上。前者情形时,由齿轮组等动力传递构件,通过摆动轴5把动力传递到拾取辊3。另一方面,后者情形时,不通过摆动轴5,由齿轮组等动力传递构件把动力传递到拾取辊3。
此外,分离构件12设在比载置部11上的放置打印纸P的部位更靠运送方向下游侧。具体地说,具有倾斜面13,该倾斜面13相对于被拾取辊3运送的打印纸P的侧视姿态倾斜。而且,设置成当打印纸P被重叠运送时,可以将相对于拾取辊3为最上层的打印纸P和其下一层打印纸P分离。该分离构件是所谓的堤式分离构件。
这里所说的“堤式分离构件”是指,设置表面以使打印纸P以预定的角度进入,该表面对打印纸P的前端施加负荷,从而使打印纸P分离的机构。
再有,第一辊对14和第二辊对15设置成能够把通过了分离构件12的打印纸P送到记录部16。其中,第一辊对14具有第一驱动辊14a和第一从动辊14b。
另外,也可以用转动中伴随着预定负荷的所谓阻滞辊,来代替第一从动辊14b。该情形下,当用堤式分离构件不能充分地进行分离时,可以切实地将重叠运送的打印纸P分离。即,可以把直接与第一驱动辊14a接触的打印纸,与阻滞辊侧的打印纸分离开。
此外,第二辊对15,设在运送路径中的、第一辊对14的下游侧。具体地说,第二辊对15具有第二驱动辊15a和第二从动辊15b。而且,例如,可借助步进马达,高精度地把打印纸P送到记录部16。
另外,在打印纸P的前端到达了第二辊对15时,纠正打印纸P相对于运送方向的姿势,即实施所谓的纠偏。
记录部16,备有滑架17、记录头18、和介质支承部19。滑架17由沿打印纸P宽度方向延伸设置的导引轴(未图示)导引,借助移动构件(未图示)的动力而向宽度方向X移动。此外,记录头18设在滑架17上,能向打印纸P喷出墨水,是所谓的喷墨式记录。
再有,介质支承部19,设在与记录头18相对的位置,用于支承打印纸P,能够将打印纸P与记录头18之间的距离保持为预定间隔。
本实施方式中,是采用喷出墨水的喷墨式记录部16的结构,但也可以采用其它的结构。例如,也可以是把墨像附着在打印纸P上,再施加热和压力以记录到打印纸P上的所谓激光打印机。
此外,排出部20备有第三辊对21和未图示的排出托盘。第三辊对21,设在运送路径中的、记录部16的下游侧,能够将记录后的打印纸P送到排出托盘上。
另外,介质运送构件2的载置部11,可以是相对于打印机本体能装卸的、所谓盒式的结构,也可以是与打印机本体形成为一体的结构。
下面,详细地说明作为本发明要部的介质运送构件2。
图2是表示本发明介质运送构件的概略结构的要部放大立体图。
如图2所示,臂机构4如前所述那样具有第一臂部6、第二臂部7、加力构件8和齿轮组22。其中,第一臂部6能以摆动轴5为中心摆动。另外,将摆动轴5一侧作为上游侧,并将第二臂部7的上游侧与第一臂部6的下游侧连接。在弯曲点K,第一臂部6和第二臂部7能相对地弯曲。再有,在第二臂部7的下游侧,可旋转地保持着拾取辊3。
另外,作为加力构件8,设置了第一弹簧9和第二弹簧10。其中,第一弹簧9将第一臂部6朝着第一臂部6的下游侧向接近打印纸P的方向推压。具体地说,第一弹簧9是推压弹簧,其一端侧与打印机1的基体部23结合。而且,另一端侧与第一臂部6结合。因此,当第一臂部6朝着弯曲点K远离打印纸P的方向摆动时,该第一弹簧9产生朝着弯曲点接近打印纸P的方向的推压力。即,以使第一臂部6回到摆动前姿势的方式产生推压力。
另一方面,第二弹簧10,使第一臂部6和第二臂部7成为不相对弯曲的状态地、作用弹簧力。具体地说,第二弹簧10是拉伸弹簧,其一端侧与第一臂部6结合。而且,另一端侧与第二臂部7结合。
这里,在第一臂部6和第二臂部7不弯曲的状态,形成在第一臂部侧的未图示第一限制部与形成在第二臂部侧的未图示第二限制部抵接。
这样,第一臂部6和第二臂部7不朝一个方向弯曲。而且,第一臂部6和第二臂部7设置成可克服第二弹簧10的弹力而朝另一方向弯曲。
因此,当第一臂部6和第二臂部7在弯曲点K朝上述另一方向弯曲时,能以使第一臂部6和第二臂部7成为不弯曲状态的方式作用弹簧力。或者,使弯曲量减小地作用弹簧力。即,作用弹簧力以成为弯曲前的原状态。本实施例中,在弯曲时,朝着使弯曲点K接近打印纸P的方向作用弹簧力。
此外,齿轮组22设置成能把设在基体部侧的马达的动力传递到拾取辊3。具体地说,具有第一齿轮22a~第七齿轮22g。其中,第一齿轮22a一体地设在拾取辊3的轴上,与第二齿轮22b啮合。另一方面,第七齿轮22g设在基体部侧,与设在第一臂部6的摆动轴上的第六齿轮22f啮合。
在把打印纸P往运送方向下游侧运送时,驱动拾取辊3时的第七齿轮22g的旋转方向与拾取辊3的旋转方向相同。这是为了使第一臂部6的下游侧接近打印纸P地、对第一臂部6作用力。
此外,第五齿轮22e与第六齿轮22f及第四齿轮22d啮合,向第四齿轮22d传递动力。再有,第三齿轮22c与第四齿轮22d及第二齿轮22b啮合,向第二齿轮22b传递动力。
这里,采用以下结构,在包含齿轮组22之中在拾取辊3轴上设置的第一齿轮22a的计数方式中,距拾取轴3的轴上的第偶数个齿轮位于弯曲点上。这是因为,与第七齿轮22g对第一臂部6的作用同样地,第五齿轮22e以使第二臂部7的下游侧接近打印纸P的方式对第二臂部7作用力。而且,如后详述,随着弯曲角度的增大,拾取辊3推压打印纸P的力增大。
下面,详细说明本发明中的臂机构4的动作。
[运送薄纸(第一介质)的情形]
图3(A)、(B)是表示运送薄纸时的介质运送构件状态的概略侧视图。其中,图3(A)是薄纸的前端与倾斜面抵接的状态。另一方面,图3(B)是从图3(A)的状态进一步运送的状态。
这里所说的“薄纸”,是打印纸的种类之一,是厚度比较薄、硬度比较小的纸。是所谓一般的普通纸。是硬度比较小的介质、即“第一介质”的下位概念。
如图3(A)所示,拾取辊3朝图中顺时针方向转动时,能够将最上层的薄纸P1朝运送方向下游侧运送。这里,将朝运送方向下游侧运送打印纸P的负荷、即运送负荷设为R,将拾取辊3对打印纸P作用的运送力设为F。
此外,运送力F,可以用拾取辊3与打印纸P之间的摩擦系数μ1和拾取辊3推压打印纸P的推压力N求出。
另外,运送负荷R之中,设打印纸P从倾斜面13受到的反力为R1、设最上层打印纸P与其下一层打印纸P之间的摩擦力(摩擦阻力)为R2。摩擦力R2,可用打印纸P与打印纸P间的摩擦系数μ2和推压力N求出。
这时,在打印纸P的前端触碰分离构件12的倾斜面13前的阶段,最上层打印纸与下一层打印纸之间虽然有摩擦力R2,但该摩擦力R2很小。换言之,与后述的打印纸P前端触碰分离构件12的倾斜面13时的负荷R1相比,非常小。因此,在上述触碰前的阶段,运送负荷R小。
而且,薄纸P1以进入角度θ接近倾斜面13,并触碰倾斜面13。
这时,由于触碰,产生了反力R1,所以运送负荷R增大。这里,通过设定摩擦系数μ1、μ2和倾斜面等,对于最上层的薄纸P1,使得运送负荷R<运送力F,即,反力R1+摩擦力R2<运送力F的关系成立。
另一方面,对于下一层的薄纸P1,使得运送负荷R>运送力F的关系成立。因此,即使下一层的薄纸P1与最上层的薄纸P1一起被朝着运送方向下游侧运送,也可以用倾斜面13,使下一层薄纸P1的前端停止。即,可以与最上层的薄纸P1分离开。
另外,随着薄纸P1前端与倾斜面13触碰时的运送负荷R的产生,朝向运送方向上游侧的力作为大的反作用力而作用在拾取辊3上。这里,臂机构4能以摆动轴5为中心摆动,该摆动轴5在拾取辊3的上游侧的、位于比最上层薄纸P1的叠置方向的上方。因此,产生了使第一臂部6和第二臂部7一体地朝着设有拾取辊3的臂机构4的自由端、即第二臂部7的下游侧接近薄纸P1的方向摆动的力。
但是,运送薄纸P1的情形时,由于打印纸的硬度小,所以,与后述第二介质(P2)的情形相比,作用在拾取辊3上的、作为反作用力的、朝向运送方向上游侧的力小。因此,与后述第二介质(P2)时相比,上述使臂机构4摆动的力小。
这里,第一臂部6和第二臂部7,如前所述,能在弯曲点K弯曲。而且,运送薄纸P1时,由于作为上述反作用力的、朝向运送方向上游侧的力小,所以,在弯曲点K不弯曲。
即,作为上述反作用力的、朝向运送方向上游侧的力,大于预定的力的大小时,第一臂部6和第二臂部7在弯曲点K弯曲。更具体地说,本实施例中,设运送辊从打印纸P受到的反作用力产生的力矩是M1,作用在弯曲点处齿轮上的反力产生的力矩是M2,朝着抵消M1和M2的方向(将弯曲伸直的方向)作用的第二弹簧10的弹簧力、第一臂部6和第二臂部7的自重等产生的力矩是M3。
而且,通过选择第二弹簧10的弹簧力等,使得在薄纸P1的情形时,抵消方向的力矩M3≥反作力的力矩M1+弯曲点上的反力的力矩M2的关系成立。
因此,运送薄纸P1(第一介质)时,第一臂部6和第二臂部7在弯曲点K不弯曲。而且,拾取辊3在运送方向Y上不移位。即,从拾取辊3到摆动轴5的距离L1不变化。另外,从倾斜面13到拾取辊3与打印纸P接触部位的距离L2不变化。
而且,如图3(B)所示,由于打印纸的硬度小,所以,薄纸P1的前端挠曲,上行到倾斜面13上。并且,运送负荷R<运送力F的关系成立,所以,可以继续将薄纸P1往运送方向下游侧运送。
[运送厚纸(第二介质)的情形]
图4(A)、(B)是表示运送厚纸时的介质运送构件状态的概略侧视图。其中,图4(A)是厚纸的前端与倾斜面抵接的状态。另一方面,图4(B)是拾取辊从图3(A)的状态稍稍驱动后的状态。
这里所说的“厚纸”,是打印纸的种类之一,是厚度比薄纸厚、硬度比薄纸大的纸。是硬度比“第一介质”大的介质、即“第二介质”的下位概念。
如图4(A)所示,拾取辊3朝图中顺时针方向转动时,能够将最上层的厚纸P2朝运送方向下游侧运送。而且,与前述薄纸P1的情形同样地,可以使厚纸P2的前端触碰倾斜面13。厚纸P2的前端与倾斜面13触碰时的进入角度,与前述薄纸P1同样,是θ。
这里,与前述薄纸P1的不同点是,厚纸P2情况下的打印纸的硬度比薄纸P1情况下的大。
因此,虽然厚纸P2的前端与倾斜面13触碰时,产生反力R1,但与前述薄纸P1时相比,该反力R1大得多。这是因为厚纸P2的硬度比薄纸P1大,需要大的力才能挠曲。换言之,虽然从触碰后到挠曲前的期间,运送力增大,但与薄纸P1时相比,增大量更大。为了运送厚纸P2,与薄纸P1时同样地,运送负荷R<运送力F,换言之,反力R1+摩擦力R2<运送力F的关系必须成立。这里,与薄纸P1时相比,反力R1大得多。因此,需要比薄纸P1的运送力更大的运送力。
而且,朝向运送方向上游侧的力作为大的反作用力而作用在拾取辊3上。作为该反作用力,力(M1)的大小,与前述薄纸P1时相比,显著增大。这里,通过选择第二弹簧10的弹簧力等,在运送厚纸P2的情形时,使得抵消方向的力矩M3<反作力的力矩M1+弯曲点上的反力的力矩M2的关系成立。
因此,如图4(B)所示,第一臂部6和第二臂部7,克服第一弹簧9的弹力、第二弹簧10的弹力、和第一臂部6及第二臂部7的自重等,而在弯曲点K弯曲。即,当反力R1大于第一预定的大小时,弯曲量增加。
这时,从倾斜面13到拾取辊3与打印纸P接触部位的距离L2增长。
这样,在从厚纸P2的前端到拾取辊3与打印纸P的接触部位之间,与上述距离L2不变化的情形相比,可容易地使厚纸P2挠曲。
结果,第一作用效果是,与上述距离L2不变化的情形相比,可以减小反力R1。即,可以减小运送负荷R,厚纸P2的前端可容易地上行到倾斜面13上。
另外,同时,从摆动轴5到拾取辊3的距离L1缩短。这时,第一弹簧9的弹性变形量增大,第一弹簧9的弹力增大。再者,如前所述,第七齿轮22g通过第六齿轮22f对第一臂部6作用力以使第一臂部6的下游侧接近打印纸P。这样,拾取辊3推压打印纸P的推压力N显著增大。
而且,当弯曲点K处的弯曲量达到预定量时,形成在第一臂部侧的第三限制部和形成在第二臂部侧的第四限制部抵接,这样,不能进一步弯曲。即,当反力R1达到第二预定的大小时,不能进一步弯曲。这时,第一臂部6和第二臂部7,一体地作为刚体作用。
即使借助第二弹簧10的弹簧力而成为平衡状态时,也可以认为第一臂部6和第二臂部7是一体的刚体。
该情形时,作用有使拾取辊3朝运送方向上游侧移位的力以作为反作用力。而且,产生了使第一臂部6和第二臂部7一体地朝着设有拾取辊3的臂机构4的自由端侧即第二臂部7的下游侧接近薄纸P1的方向摆动的力。
而且,在拾取辊3朝上游侧移位后的状态,即,从拾取辊3到摆动轴5的距离L1变短的状态下,拾取辊3与厚纸P2接触部位的、臂机构4相对于打印纸P运送方向Y的倾斜度增大。
因此,使拾取辊3吃入地对臂机构4作用的力,即臂机构4将要吃入的力,显著增大。因此,可以使拾取辊3推压打印纸P的推压力,从弯曲前的大小,成为显著增大的值N′。
下面说明上述的“将要吃入的力”。例如,假设臂机构的倾斜度不同时,拾取辊3不驱动状态时的推压力N相同。
该情形时,在拾取辊3与厚纸P2接触部位的、臂机构4的摆动轴5和拾取辊3的连线相对于打印纸运送方向Y的倾斜姿势,在成为垂直的范围内的倾斜度越大,驱动时的运送力F越大。这是因为臂机构4起到了所谓楔子作用的缘故。
结果,第二作用效果是,可以使得拾取辊3对厚纸P2作用的运送力从弯曲前的大小F成为显著增大的值F′。即,通过使运送力显著增大,厚纸P2的前端可容易地上行到倾斜面13上。
如上所述,通过采用拾取辊3自动地朝运送方向Y移位的构成,对薄纸P1(第一介质)和厚纸P2(第二介质)二者,都能通过分离构件12把最上层的打印纸P可靠地送到记录部16。即,在薄纸P1(第一介质)和厚纸P2(第二介质)的一方中,不会产生最上层的打印纸P不能通过分离构件12的所谓不运送(不进给)的可能。另外,分离构件12的倾斜面13,不需要特殊的结构。再有,即使重叠运送时,也能用分离构件12的倾斜面13进行分离。
换言之,根据打印纸P的刚性,拾取辊3自动地移位,所以,使用者不必切换设定。免去了切换的麻烦。因此,可以消除使用者的操作失误。
另外,由于不需要检测打印纸种类用的传感器,所以,有利于降低成本。另外,不必设置根据上述传感器的检测结果使拾取辊3移位的移动构件。另外,不必使盒部相对于拾取辊3移位,不必使打印纸的位置移位。因此,装置不大型化。
此外,上述实施例中,是用薄纸P1和厚纸P2这样刚性不同的两种纸为例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这两种纸。从技术上考虑,只要拾取辊3朝上游侧的移位量根据打印纸的刚性而不同即可,也能对应刚性不同的三种以的打印纸。具体地说,对于刚性比厚纸P2高的介质,只要拾取辊3朝上游侧的移位量比厚纸P2时的移位量大即可。即,只要拾取辊3的移位量与介质刚性的大小相应地增大,就能对应刚性不同的各种介质。而且,对于刚性最小的介质时,拾取辊3不移位,对于刚性第二小的介质时,拾取辊3移位。
另外,在拾取辊3朝上游侧移位以运送最上层的厚纸P2情况下,厚纸P2的前端到达第一辊对14,成为被第一辊对14运送的状态时,拾取辊3朝下游侧移位。这是因为大的反力R1减小或消失了的原因。然后,运送下一张厚纸P2时,如前所述,拾取辊3再次朝上游侧移位。
本实施例中,根据载置在载置部11上的剩余打印纸的张数,拾取辊3朝叠置方向Z移位。但是,拾取辊3也可以不朝叠置方向Z移位,而是载置部11相对于拾取辊3移位。该情形时,也可以使拾取辊3朝运送方向Y移位,可得到同样的作用效果。
本实施例中,运送薄纸P1时,臂机构4是不弯曲的状态。运送厚纸P2时,臂机构4弯曲。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从技术上考虑,运送厚纸P2时,与运送薄纸P1时相比,只要距离L1缩短、距离L2增长即可。因此,运送薄纸P1时,臂机构4也可是弯曲的状态。这是因为运送厚纸P2时,弯曲量增加即可的原因。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随着打印纸剩余张数的减少,拾取辊朝叠置方向下降,但并不限定于此。拾取辊也可以不在叠置方向移位,而是载置部朝上方移位。该情形时也能得到同样的作用效果。
本实施方式的、作为介质运送装置的介质运送构件2,备有载置部11、运送构件、和分离构件12。载置部11用于载置作为被运送介质之一例的打印纸P。运送构件与载置在载置部11上的打印纸P叠置方向最上层的打印纸P接触,将打印纸P往下游侧方向运送。分离构件12具有倾斜面13,该倾斜面13设在运送构件的下游侧,是相对于载置在载置部11上的打印纸P的侧面倾斜的面。被上述运送构件送过来的打印纸P的运送方向下游端即前端,与倾斜面13抵接时,相对于运送构件,将最上层的打印纸和其下一层的打印纸分离。上述运送构件具有作为运送辊的拾取辊3,该拾取辊3可以被驱动,与载置在载置部11上的打印纸P接触、并可朝运送方向移位。驱动的拾取辊3对打印纸P作用的力,是将打印纸P往运送方向下游侧运送的力,作为该力的反作用力,是使拾取辊3朝运送方向上游侧移位的力(R),该反作用力(R)从打印纸P作用到拾取辊3上,当该反作用力(R)的大小大于预定的力(P2时的R1+R2)时,该反作用力(R)使得拾取辊3朝运送方向上游侧移位。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其特征在于,上述运送构件具有臂机构4,在该臂机构4的一端侧即下游侧,可旋转地保持拾取辊3。该臂机构4以拾取辊3的上游侧即另一端侧的摆动轴5为中心摆动。臂机构4中,从作为摆动中心的摆动轴5到拾取辊3的距离L1,可以变化。另外,上述运送构件还备有加力构件8,当上述距离L1比拾取辊3因上述反作用力而进行上述移位前的初期位置的状态的距离短时,其作为作用有力的构件以使得臂机构4的上述距离L1加长并使拾取辊3返回上述初期位置。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其特征在于,臂机构4具有第一臂部6和第二臂部7。第一臂部6以上述另一端侧即摆动轴5为中心摆动。第二臂部7设在第一臂部6的运送方向下游侧,其上游侧与第一臂部6的下游侧连接着,在其下游侧可旋转地保持拾取辊3。通过第一臂部6和第二臂部7的连接部位的弯曲量增大,而使拾取辊3朝运送方向上游侧移位。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其特征在于,作为使拾取辊3返回上述初期位置地作用力的加力构件8,还备有第一弹簧即第一弹簧9。当第一臂部6和第二臂部7的弯曲量增大时,该第一弹簧9朝着使上游侧的第一臂部6返回到上述弯曲量小时的姿势的方向作用力。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其特征在于,作为使拾取辊3返回上述初期位置地作用力的加力构件8,还备有第二弹簧即第二弹簧10。当第一臂部6和第二臂部7的弯曲量增大时,该第二弹簧10朝着使第一臂部6和第二臂部7返回到相对弯曲量小时的姿势的方向作用力。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其特征在于,上述运送构件,还备有从第一臂部侧向第二臂部侧的拾取辊3传递动力的齿轮组22。在包含拾取辊3的轴上的齿轮的计数方式中,从该轴侧第偶数个齿轮、即第四齿轮22d的中心,是弯曲点K,第一臂部6和第二臂部7以该弯曲点K为中心弯曲。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打印纸P,可以运送作为第一介质之一例的薄纸P1、和刚性比薄纸P1高的、作为第二介质的厚纸P2。设运送辊3从打印纸P受到的上述反作用力产生的力矩是M1,第一臂部6和第二臂部7弯曲的部位的齿轮对第一臂部6作用的力的力矩是M2,以使第一臂部6和第二臂部7的弯曲量减小的方式力产生的力矩是M3,在打印纸是薄纸P1的情形时,M3≥M1+M2的关系成立。在打印纸是厚纸P2的情形时,M3<M1+M2的关系成立。
作为本实施方式的记录装置之一例的打印机1,备有介质运送构件2和记录部16。介质运送部2把作为被记录介质之一例的打印纸P,送往运送方向Y。记录部16,用记录头18对被介质运送构件2送来的打印纸P进行记录。
[另一实施方式]
图5(A)、(B)是表示另一实施方式的介质运送构件的概略结构的侧视图。图5(A)表示厚纸的前端与倾斜面抵接的状态。图5(B)表示从图5(A)的状态,拾取辊稍稍驱动后的状态。
如图5(A)、(B)所示,该另一实施方式的臂机构30,具有第一腕部31、第二腕部32、和第三弹簧33。
其它的部件与前述实施方式相同,所以,注以相同标记,其说明从略。
第一腕部31能以摆动轴5为中心摆动。此外,第二腕部32能相对于第一腕部31滑动。即,借助第一腕部31和第二腕部32,臂机构30可滑动式地伸缩。而且,在第二腕部32的下游侧,设置着拾取辊3。另外,第三弹簧33朝着使臂机构30伸展的方向推压。
臂机构30可在预定范围内伸缩。
因此,当反力R1的大小,大于预定的大小时,与前述实施方式同样地,可以使拾取辊3朝运送方向上游侧移位。
即,前述实施方式的臂机构4(见图2~图4)是弯曲式的结构,但是,也可以如另一实施方式的臂机构30这样,做成为滑动式的结构。该情形下,运送厚纸P2时,可以缩短从摆动轴5到拾取辊3之间的距离L1,可以加长从倾斜面13到拾取辊3与打印纸P的接触部位之间的距离L2。结果,可得到同样的效果。
另外,对拾取辊3传递动力的方式,也可以是在第二腕部32上设置马达,把动力传递到拾取辊3。另外,也可以采用螺旋桨轴和伞齿轮,把动力从设在基体部的马达传递到拾取辊3。该情形时,除了第一腕部31和第二腕部32的滑动伸缩外,螺旋桨轴也将二个部件组合起来伸缩。
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例,在权利要求书记载的发明范围内,可作各种变形,这些变形也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介质运送装置,把载置在载置部上的介质从所述载置部送往运送方向下游侧,其特征在于,
具备:
运送构件,其具有与载置在所述载置部上的叠置方向最上层的所述介质接触且能移位的运送辊,并利用所述运送辊的驱动而将所述介质送往下游侧;和
分离构件,其具有设在所述运送构件的下游侧且与载置在所述载置部上的所述介质的前端抵接的倾斜面,并通过由所述运送构件运送的所述介质的前端与所述倾斜面抵接而相对于所述运送构件将最上层的所述介质和下一层以后的介质分离开,
从所述介质向所述运送辊作用使所述运送辊向运送方向上游侧移位的力,以作为所述运送辊将所述介质往下游侧运送的力的反作用力,
当所述反作用力的大小大于预定的力的大小时,所述运送辊借助所述反作用力而从初始位置状态向运送方向上游侧移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质运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运送构件具有在一端侧能转动地保持所述运送辊并以另一端侧为中心进行摆动的臂机构;
所述臂机构采用从摆动中心到所述运送辊的距离变化的结构;
所述运送构件还具备:当所述运送辊借助所述反作用力移位后的状态下的所述距离比所述运送辊在所述初始位置状态下的所述距离短时,作用使所述运送辊返回到所述初始位置状态的力的构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介质运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臂机构具有以所述另一端侧为中心进行摆动的第一臂部和能转动地保持所述运送辊的第二臂部,
采用以下结构:通过所述第一臂部和所述第二臂部连接的部位的弯曲量增大,而使所述运送辊向运送方向上游侧移位。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介质运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作为作用使所述运送辊返回所述初始位置状态的力的构件,还具备当所述第一臂部和所述第二臂部的弯曲量增大时,向使所述第一臂部返回到所述弯曲量小时的姿势的方向作用力的第一弹簧。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介质运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作为作用使所述运送辊返回所述初始位置状态的力的构件,还具备当所述第一臂部和所述第二臂部的弯曲量增大时,向使所述第一臂部和所述第二臂部返回到弯曲量相对较小时的姿势的方向作用力的第二弹簧。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介质运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运送构件还具有从所述第一臂部侧向第二臂部侧的所述运送辊传递动力的齿轮组,
采用以下结构:以包含所述运送辊的轴的齿轮的计数方式,从所述轴侧数第偶数个齿轮为中心来使所述第一臂部和所述第二臂部弯曲。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介质运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采用以下结构:能运送第一介质和刚性比所述第一介质高的第二介质来作为所述介质;
设所述运送辊从所述介质受到的所述反作用力产生的力矩是M1、所述第一臂部和所述第二臂部弯曲的部位的齿轮对所述第一臂部作用的力产生的力矩是M2、以使所述第一臂部和所述第二臂部的弯曲量减小的方式作用的力产生的力矩是M3时,在运送所述第一介质的情况下,M3≥M1+M2的关系成立,在运送所述第二介质的情况下,M3<M1+M2的关系成立。
8.一种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权利要求1记载的所述介质运送装置;和记录部,其对被所述介质运送装置送来的所述介质进行记录。
9.一种介质运送装置,把载置在载置部上的介质从所述载置部送往运送方向,其特征在于,
具备:
运送构件,其具有与载置在所述载置部上的叠置方向最上层的所述介质接触且能移位的运送辊,并利用所述运送辊的驱动而将所述介质送往下游侧;和
分离构件,其具有设在所述运送构件的下游侧且与载置在所述载置部上的所述介质的前端抵接的倾斜面,并通过由所述运送构件运送的所述介质的前端与所述倾斜面抵接而相对于所述运送构件将最上层的所述介质和下一层以后的介质分离开,
从所述介质向所述运送辊作用使所述运送辊向运送方向上游侧移位的力,以作为所述运送辊将所述介质往下游侧运送的力的反作用力,
当所述反作用力的大小大于预定的力的大小时,从所述运送辊与所述介质接触的接触部位到所述倾斜面的距离变长。
CN2011100597358A 2010-03-12 2011-03-11 介质运送装置、记录装置 Pending CN10219016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055471/2010 2010-03-12
JP2010055471A JP2011190002A (ja) 2010-03-12 2010-03-12 媒体送り装置、記録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90166A true CN102190166A (zh) 2011-09-21

Family

ID=445601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597358A Pending CN102190166A (zh) 2010-03-12 2011-03-11 介质运送装置、记录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10222949A1 (zh)
JP (1) JP2011190002A (zh)
CN (1) CN102190166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85606A (zh) * 2017-09-06 2018-01-16 四川梦之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一种印刷机入口所用的递纸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961640B2 (ja) * 2014-01-21 2016-08-02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記録媒体給送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DE102019131799A1 (de) * 2019-11-25 2021-05-27 Koenig & Bauer Ag Bearbeitungsmaschine mit zumindest einer Reinigungs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Reinigung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210730A (en) * 1975-07-16 1977-01-27 Ricoh Co Ltd Paper feed device
US20050194733A1 (en) * 2004-03-05 2005-09-08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Feed roller unit and conveyance apparatus
CN101254865A (zh) * 2007-02-28 2008-09-03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片材供应装置和包括片材供应装置的图像记录设备
CN101654195A (zh) * 2008-08-20 2010-02-24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输送装置和记录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22065B1 (en) * 1999-12-22 2001-11-27 Hewlett-Packard Company Hinged-arm pick mechanism
US6463255B1 (en) * 2000-11-28 2002-10-08 Aetas Technology, Incorporated Sheet feeder, imaging system and method
US6896254B2 (en) * 2003-03-28 2005-05-24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Auto compliant pick arm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210730A (en) * 1975-07-16 1977-01-27 Ricoh Co Ltd Paper feed device
US20050194733A1 (en) * 2004-03-05 2005-09-08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Feed roller unit and conveyance apparatus
US7384033B2 (en) * 2004-03-05 2008-06-10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Feed roller unit and conveyance apparatus
CN101254865A (zh) * 2007-02-28 2008-09-03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片材供应装置和包括片材供应装置的图像记录设备
CN101654195A (zh) * 2008-08-20 2010-02-24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输送装置和记录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85606A (zh) * 2017-09-06 2018-01-16 四川梦之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一种印刷机入口所用的递纸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10222949A1 (en) 2011-09-15
JP2011190002A (ja) 2011-09-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07560B (zh) 图像记录装置
JP4483886B2 (ja) 両面記録装置
CN100404272C (zh) 图像成形设备和供应盘
KR100739766B1 (ko) 레지스트레이션장치 및 이를 채용한 화상형성장치
JP5258900B2 (ja) 画像発現先媒体シート用デュアルトレイ
JP6265727B2 (ja) 供給装置、記録媒体の供給方法、および記録装置
JP6198525B2 (ja) 給送装置及び給送装置を備えた記録装置
CN102285542A (zh) 图像记录装置
CN103395644A (zh) 片材进送装置及记录装置
CN102311002A (zh) 供纸纸盒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US7748699B2 (en) Return lever member, feed device,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CN102190166A (zh) 介质运送装置、记录装置
CN103771176A (zh) 片材收纳装置
CN104118743A (zh) 介质收纳盒、记录装置
CN109219569A (zh) 原稿送给装置
EP1876026A2 (en) Sheet feed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6004095A (zh) 输送装置和图像记录设备
CN102211470A (zh) 输送装置
US8556410B2 (en)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having tray guide
CN107539803A (zh) 进给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及记录装置
JP2018177381A (ja) 媒体給送装置、記録装置
US10351371B2 (en) Feeding apparatus
US20080012197A1 (en) Sheet feeding apparatus
CN102189825A (zh) 介质运送装置、记录装置
US20060071422A1 (en) Pressure roller plate with force distribu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