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87721A - 通信控制装置、通信控制方法以及通信控制程序 - Google Patents

通信控制装置、通信控制方法以及通信控制程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87721A
CN102187721A CN2008801315641A CN200880131564A CN102187721A CN 102187721 A CN102187721 A CN 102187721A CN 2008801315641 A CN2008801315641 A CN 2008801315641A CN 200880131564 A CN200880131564 A CN 200880131564A CN 102187721 A CN102187721 A CN 10218772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tation
wireless terminal
group
paging
femt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8013156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87721B (zh
Inventor
奥田将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tsu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tsu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tsu Ltd filed Critical Fujitsu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1877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877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877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8772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8/00User notification, e.g. alerting and paging, for incoming communication, change of service or the like
    • H04W68/04User notification, e.g. alerting and paging, for incoming communication, change of service or the like multi-step notification using statistical or historical mobility data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robability & Statistics with Application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ASN-GW(4)对无线收容MS(2)的多个BS(3)进行通信控制,包括:PGID管理表(23A),其管理对宏BS(3A)设定的PG#1、以及对毫微微BS(3B)设定的PG#2;位置登记数据库(23B),其管理识别MS(2)的当前位置的PG的PGID、以及识别MS(2)最后进行了位置登记的BS(3)的最后BSID;以及GW侧控制部(24),其在接收发给MS(2)的数据时,在MS(2)的当前位置为PG#1时,通过PG#1属下的所有宏BS(3A)发送寻呼信息,并且在接收发给MS(2)的数据时,在MS(2)的当前位置为PG#2时,根据最后BSID,通过PG#2属下的毫微微BS(3B)发送寻呼信息,能够通过避免无用的寻呼信息的发送,而实现稳定的寻呼控制。

Description

通信控制装置、通信控制方法以及通信控制程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用了无线收容(wirelessly accomodate)无线终端(Mobile Subscriber:以下,简称为MS)的无线基站(Base Station:以下,简称为BS)的通信控制装置、通信控制方法以及通信控制程序。作为无线基站的应用例,可以例举通常的无线基站(Macro Base Station:以下,简称为宏BS)或超小型无线基站(Femto Base Station:以下,简称为毫微微BS)。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IEEE802.16工作组中,规定了多个MS能够与BS连接的Point-to-Multipoint(以下,简称为P-MP)型的通信方式。
另外,在IEEE802.16工作组中,主要规定了用于固定通信的802.16d标准(802.16-2004)、和用于移动通信的802.16e标准(802.16e-2005)这两种用途。
在采用了这样的IEEE802.16d/e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主要采用正交频分复用方式(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或正交频分多址接入方式(OFDMA: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Access)等技术。
图14是表示采用了IEEE802.16d/e的无线通信系统内部的概略结构的框图。
图14所示的无线通信系统100具有:互联网101;接入服务网(Access Service Network:以下,简称为ASN)104,其收容连接将多个MS102无线收容的多个宏BS103A;以及连接服务网络(Connectivity Service Network:以下,简称为CSN)105,其将互联网101及ASN104之间通信连接。
另外,ASN104除了多个宏BS103A以外,还配置掌管CSN105及ASN104之间的通信接口的ASN网关(以下,简称为ASN-GW)106,在层2上传输分组。另外,CSN105在层3上进行分组的路径选择和传输。
近年来,开展了对宏BS103A进行小型化的毫微微BS的开发,想出了将毫微微BS配置在电波环境不佳的一般家庭或办公室等,通过互联网服务提供商(InternetService Provider:以下,简称为ISP)经由互联网101与ASN104通信连接的技术。
图15是表示使用了毫微微BS的无线通信系统内部的概略结构的框图。另外,通过对与图14所示的无线通信系统100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标号,省略关于其结构及动作的重复说明。
图15所示的无线通信系统100A例如配置在一般家庭或办公室等,并具有无线收容MS102的毫微微BS103B。
毫微微BS103B通过非对称数字用户线(Asymmetric Digital Subscriber Line:以下,简称为ADSL线路)或光纤线路与ISP 108连接,从ISP 108直接与ASN104通信连接或经由互联网101与ASN104通信连接。
另外,ASN104配置有掌管经由ISP 108或互联网101与毫微微BS103B进行通信的接口的毫微微GW109。
毫微微GW109使用IP安全机制(IP Security:以下,简称为IPsec)等,实现防止与毫微微BS103B之间的数据的窃听或篡改的加密通信,确保ASN104的安全。
图16是表示使用了毫微微BS103B的无线通信系统内部的概略结构的框图。另外,通过对与图15所示的无线通信系统100A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标号,省略关于其结构及动作的重复说明。
在图16所示的无线通信系统100B中,将在地理上存在邻接关系的多个宏BS103A及毫微微BS103B设定在同一寻呼组(以下,简称为PG)。另外,为了方便说明,将宏BS103A及毫微微BS103B统称为BS103。
ASN-GW106是当接收到无线收容在同一PG内的BS103中的MS102的分组时,对同一PG内的所有宏BS103A及所有毫微微BS103B指示发送MS102的寻呼信息的装置。
另外,MS102能够设定空闲模式,在该空闲模式中无需始终接收来自宏BS103A或毫微微BS103B的信号,实现消耗功率的削减。
另外,ASN-GW106具有寻呼控制(以下,简称为PC)部,其登记空闲模式中MS103所在的PG。
另外,当MS102检测出从当前位置的PG向属于其他PG的BS103属下移动,即PG变化时,为了请求将新位置信息登记到位置登记数据库,MS102对ASN-GW106请求位置登记。
另外,由于BS103周期地对属下MS102告知自身的PGID,因此MS102根据来自该BS103的PGID检测由MS102的移动引起的PG变化。
ASN-GW106内的PC部在检测到MS102的位置登记请求时,作为MS102所在的最新的位置信息,登记更新到位置登记数据库。另外,除了在检测出由MS102的移动引起的PG变化时以外,MS102的位置登记请求根据MS102自身管理的计时器(空闲模式计时器)的到时而起动。
另外,ASN-GW106在接收了发给空闲模式中的MS102的分组时,根据所接收的分组的头信息确定MS102,将包含识别该确定的MS102的标识符及寻呼参数的寻呼公开信息,发送到该MS102存在的PG内的所有BS103。
当从ASN-GW106接收到寻呼公开信息时,各BS103针对属下MS102发送寻呼信息。
图17是表示与基本的位置登记更新处理有关的无线通信系统100B内部的处理动作的动作时序图。
图17所示的MS102当检测到位置登记更新处理的起动定时时(步骤S201),开始位置登记更新处理。另外,起动定时是例如根据由MS102的移动引起的PG变化的检测、或MS102的空闲模式的到时而起动。
当检测到起动定时时,MS102将测距请求(以下,简称为RNG-REQ)发送到BS103(步骤S202)。另外,RNG-REQ是包含请求位置登记更新处理的位置登记请求标志(以下,简称为LU请求标志)、和用于识别与MS102有关的ASN-GW106内的PC部的PGID的消息。
BS103在接收到RNG-REQ时,针对包含与RNG-REQ内的PCID有关的PC部的ASN-GW106发送位置登记请求(以下,简称为LU-Req)(步骤S203)。
ASN-GW106在接收到LU-Req时,将用于识别MS102当前所在的PG的当前PGID、用于识别最后进行了位置登记的BS103的最后BSID及参数等,登记更新到位置登记数据库(步骤S204)。另外,ASN-GW106同时对在ASN-GW106侧监视位置登记更新处理的起动定时的系统侧空闲模式计时器的计时动作进行复位。另外,系统侧空闲模式计时器的到时比MS102管理的空闲模式计时器的到时要长若干时间。
并且,ASN-GW106将针对来自BS103的LU-Req的位置登记请求应答(以下,简称为LU-Rsp)回复给BS103(步骤S205)。另外,LU-Rsp包含用于计算在BS103侧检查RNG-REQ的正当性的消息认证码(Cipher-based message authentication code:以下,简称为CMAC)的密钥信息。
BS103在接收到来自ASN-GW106的LU-Rsp时,通过根据该LU-Rsp内的密钥信息,认证CMAC,由此确认RNG-REQ的正当性,在确认了正当性时,将包含表示位置登记成功的标志及当前的PGID的测距请求应答(以下,简称为RNG-RSP)发送到MS102(步骤S206)。
并且,BS103在将RNG-RSP发送到MS102之后,将位置登记请求确认应答(以下,简称为LU-Confirm)回复给ASN-GW106内部的PC部(步骤S207)。
另外,BS103在通过步骤S206未能确认RNG-REQ的正当性时,将包含表示位置登记失败的标志的RNG-RSP发送到MS102之后,将LU-Confirm回复给ASN-GW106内部的PC。然后,ASN-GW106取消位置登记的更新。
图18是表示与基本的寻呼处理有关的无线通信系统100B内部的处理动作的动作时序图。
图18所示的ASN-GW106内部的PC部,在接收到发给空闲模式中的MS102的分组时(步骤S211),针对MS102在位置登记更新处理时报告的当前PGID的PG内的所有BS103,发送包含开始码的寻呼公开信息,该开始码表示发给MS102的寻呼信息的发送开始(步骤S212)。
各BS103在接收包含开始码的寻呼公开信息时,针对寻呼对象的MS102发送寻呼信息(PAG-ADV)(步骤S213)。另外,在寻呼公开信息及寻呼信息(PAG-ADV)中,包含有用于确定寻呼对象的MS102的MAC地址和散列值等。
另外,各BS103继续以规定寻呼周期进行寻呼信息(PAG-ADV)的发送,直到包含后述的停止码的寻呼公开信息的接收、在寻呼公开信息中包含的寻呼公开信息计时器的到时、或者从MS102接收到对RNG-REQ的应答的任意一个为止。
MS102在接收包含自身的MAC地址(或者散列值)的寻呼信息时,将包含结束空闲模式而请求网络再连接的再连接请求标志、以及用于识别与该MS102有关的ASN-GW106内的PC部的PCID的RNG-REQ,发送到BS103(步骤S214)。
BS103在接收到RNG-REQ时,判断为自身属下存在作为寻呼对象的MS102,根据RNG-REQ的PCID,该MS102将结束空闲模式而请求网络再连接的空闲模式脱离请求,发送到ASN-GW106内的PC部(步骤S215)。
ASN-GW106内的PC部在接收到空闲模式脱离请求时,除了用于计算在确认RNG-REQ的正当性中使用的CMAC的密钥信息以外,将包含作为该寻呼对象的MS102的登记信息的空闲模式脱离应答回复到BS103(步骤S216)。
BS103在接收到空闲模式脱离应答时,根据空闲模式脱离应答内的密钥信息,认证CMAC,由此确认RNG-REQ的正当性,在确认了正当性时,将除了位置登记更新成功以外、还包含通信开始的连接信息等的最优化信息的RNG-RSP发送到MS102(步骤S217),开始与MS102的通信。
而且,ASN-GW106将包含停止码的寻呼公开信息发送到同一PG内的所有BS103(步骤S218)。另外,BS103在接收到包含停止码的寻呼公开信息时,停止寻呼信息的继续发送。
但是,在包含毫微微BS103B的无线通信系统100B中,为了用IP安全机制等点对点的加密隧道来连接毫微微BS103B及毫微微GW109之间,不能以组播方式发布寻呼信息,要求将寻呼信息的发布数抑制在最小限度。
即,例如在其属下存在1000台的毫微微BS103B时,毫微微GW109需要复制1000次发给属下MS102的寻呼信息,将该寻呼信息发送到各毫微微BS103B,其处理负担当然会产生在互联网101上消耗很大的带宽的事态。
另外,图19是清楚地表示与同一PG内的各BS103有关的通常寻呼功能的说明图。
在图19所示的通常寻呼功能中,在BS103“#1”、“#2”及“#3”为同一PG时,表示在BS103“#1”属下存在MS102“#3”、在BS103“#2”属下存在MS102“#1”,MS102“#2”以BS103“#1”→BS103“#2”→BS103“#3”的路径移动的例子。
此时,在产生了MS102“#1”、“#2”及“#3”的分组时,在同一PG内的所有BS103“#1”、“#2”及“#3”中,发送MS102的“#1”、“#2”及“#3”的寻呼信息。
但是,在通常寻呼功能中,尽管在该BS103属下不存在作为寻呼对象的MS102,同一PG内的各BS103也需要发布该MS102的寻呼信息。例如,在BS103“#2”中,存在MS102“#1”及“#2”但是不存在MS102“#3”,尽管如此,BS103“#2”除了发送MS102“#1”及“#2”的寻呼信息以外,还发送MS102“#3”的寻呼信息,因此会发生无用的寻呼信息的发送。
因此,为了应付这样的事态,考虑仅从存在作为寻呼对象的MS102的BS103发布该MS102的寻呼信息的基于位置的寻呼功能(“Location Based Paging”)。
图20是清楚地表示与同一PG内的各BS103有关的基于位置的寻呼功能的说明图。
在图20所示的基于位置的寻呼功能中,在BS103及MS102构成为与图19所示的通常寻呼功能相同的组配置时,即使是同一PG,各BS103也仅在其BS103属下存在MS102时,发送该MS102的寻呼信息。例如,当在BS103“#2”属下存在MS102“#1”及“#2”时,BS103“#2”仅发送该MS102“#1”及“#2”的寻呼信息,能够通过防止无用的寻呼信息的发布,来减轻寻呼信息的数据发布量。
非专利文献1:IEEE Std 802.16TM-2004
非专利文献2:IEEE Std 802.16eTM-2005
非专利文献3:IEEE802.16m-08/579.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上述现有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在将宏BS103A及毫微微BS103B设定在同一PG内,并产生了发给同一PG属下的MS102的分组时,除同一PG内的所有BS103、即所有宏BS103A之外,还通过所有毫微微BS103B也发送针对MS102的寻呼信息,因此认为由于无用的寻呼信息的发送增大了寻呼信息的数据发布量。
另外,在采用了基于位置的寻呼功能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例如如图20所示,即使是同一PG内,由于MS102“#3”自身不识别仅BS103“#1”发送发给自身的寻呼信息,因此就算MS102“#3”移动到同一PG内的其他BS103“#3”,也不能立即执行位置登记请求,而根据空闲模式计时器的到时来执行位置登记请求。其结果,到完成位置登记为止,MS102“#3”尽管存在于BS103“#3”属下,也不能接收来自该BS103“#3”的寻呼信息,不能确保稳定的寻呼处理。
另外,在以往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一般由于毫微微BS103B的无线范围与周边宏BS103A的无线范围相比极窄,因此在毫微微BS103B的无线范围内存在的MS102的数量与在周边宏BS103A的无线范围中存在的MS102的数量相比极少的情况较多,即从毫微微BS103B发送的寻呼信息的大多数,是发给存在于周边宏BS103A的无线范围内的MS102的寻呼信息的可能性高。
本发明的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其目的的一个侧面是,避免无用的寻呼信息的发送而实现数据发布量的大幅削减的同时,实现稳定的寻呼控制。
解决问题的手段
在第1方案中,使用一种通信控制装置,其对无线收容无线终端的多个无线基站进行通信控制,所述通信控制装置具有:组设定部,其设定对多个无线基站内的普通基站设定的普通组,以及对所述多个无线基站内的不同于所述普通基站的特定基站设定的特定组;位置登记管理部,其按照每个所述无线终端,管理对与所述无线终端的当前位置对应的所述无线基站的组进行识别的组识别信息、以及对所述无线终端最后进行了位置登记的无线基站进行识别的最终基站识别信息;以及寻呼控制部,其在接收发给所述无线终端的数据时,从所述位置登记管理部取得与该无线终端对应的所述组识别信息,在所取得的组识别信息为所述普通组时,通过所述普通组内的所有普通基站发送所述无线终端的寻呼信息,并且,该寻呼控制部在接收发给所述无线终端的数据时,从所述位置登记管理部取得与所述无线终端对应的所述组识别信息,在所取得的组识别信息为所述特定组时,从所述位置登记管理部取得与所述无线终端对应的所述最终基站识别信息,通过所取得的最终基站识别信息的特定基站发送所述无线终端的寻呼信息。
在第2方案中,使用一种对无线收容无线终端的多个无线基站进行通信控制的通信控制方法,所述通信控制方法包括:组设定步骤,设定对多个无线基站内的普通基站设定的普通组,并且设定对所述多个无线基站内的不同于所述普通基站的特定基站设定的特定组;位置登记管理步骤,按照每个所述无线终端,在位置登记管理部中管理对与所述无线终端的当前位置对应的所述无线基站的组进行识别的组识别信息、以及对所述无线终端最后进行了位置登记的无线基站进行识别的最终基站识别信息;以及寻呼控制步骤,在接收发给所述无线终端的数据时,从所述位置登记管理部取得与该无线终端对应的所述组识别信息,在所取得的组识别信息为所述普通组时,通过所述普通组内的所有普通基站,发送所述无线终端的寻呼信息,并且,在接收发给所述无线终端的数据时,从所述位置登记管理部取得与所述无线终端对应的所述组识别信息,在所取得的组识别信息为所述特定组时,从所述位置登记管理部取得与所述无线终端对应的所述最终基站识别信息,通过所取得的最终基站识别信息的特定基站,发送所述无线终端的寻呼信息。
在第3方案中,使用一种通信控制程序,其对无线收容无线终端的多个无线基站进行通信控制,所述通信控制程序使计算机装置执行以下步骤:组设定步骤,设定对多个无线基站内的普通基站设定的普通组,并且设定对所述多个无线基站内的不同于所述普通基站的特定基站设定的特定组;位置登记管理步骤,按照每个所述无线终端,在位置登记管理部中管理对与所述无线终端的当前位置对应的所述无线基站的组进行识别的组识别信息、以及对所述无线终端最后进行了位置登记的无线基站进行识别的最终基站识别信息;以及寻呼控制步骤,在接收发给所述无线终端的数据时,从所述位置登记管理部取得与该无线终端对应的所述组识别信息,在所取得的组识别信息为所述普通组时,通过所述普通组内的所有普通基站,发送所述无线终端的寻呼信息,并且,在接收发给所述无线终端的数据时,从所述位置登记管理部取得与所述无线终端对应的所述组识别信息,在所取得的组识别信息为所述特定组时,从所述位置登记管理部取得与所述无线终端对应的所述最终基站识别信息,通过所取得的最终基站识别信息的特定基站,发送所述无线终端的寻呼信息。
发明的效果
能够起到如下所述的效果:即,对普通基站设定普通组、对特定基站设定特定组,即使产生了发给无线终端的数据,也能够避免通过普通基站及特定基站双方的无用的寻呼信息的发送,并且在实现数据发布量的大幅削减的同时,实现稳定的寻呼控制。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例1的无线通信系统内部的概略结构的说明图。
图2是表示MS内部的概略结构的框图。
图3是表示ASN-GW内部的概略结构的框图。
图4是清楚地表示在ASN-GW内部的位置登记数据库中管理的信息的数据结构的说明图。
图5是清楚地表示与位置登记更新处理有关的无线通信系统内部的处理动作的动作时序图。
图6是表示与位置登记更新处理有关的ASN-GW内部的处理动作的流程图。
图7是表示与寻呼处理有关的ASN-GW内部的处理动作的流程图。
图8是表示与位置登记更新处理有关的MS内部的处理动作的流程图。
图9是表示实施例2的无线通信系统内部的概略结构的说明图。
图10是表示与位置登记更新处理有关的无线通信系统内部的处理动作的动作时序图。
图11是表示与位置登记更新处理有关的ASN-GW内部的处理动作的流程图。
图12是表示与寻呼处理有关的实施例3的无线通信系统内部的处理动作的动作时序图。
图13是表示与寻呼处理有关的ASN-GW内部的处理动作的流程图。
图14是采用了IEEE802.16d/e的无线通信系统内部的概略结构的框图。
图15是表示使用了毫微微BS的无线通信系统内部的概略结构的框图。
图16是表示使用了毫微微BS的无线通信系统内部的概略结构的框图。
图17是表示与基本的位置登记更新处理有关的无线通信系统内部的处理动作的动作时序图。
图18是表示与基本的寻呼处理有关的无线通信系统内部的处理动作的动作时序图。
图19是清楚地表示与同一PG内的各BS有关的通常寻呼功能的说明图。
图20是清楚地表示与同一PG内的各BS有关的基于位置的寻呼功能的说明图。
标号说明:
1:无线通信系统     1A:无线通信系统
1B:无线通信系统    2:MS
3:BS               3A:宏BS
3B:毫微微BS        4:ASN-GW
24:GW侧控制部      23A:PGID管理表
23B:位置登记数据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说明与本发明的通信控制装置、通信控制方法以及通信控制程序有关的实施例。
作为本实施例的概略,具有无线收容MS的多个BS、和管理这些多个BS的ASN-GW,这些多个BS具有宏BS及毫微微BS,对地理上邻接的宏BS设定PG,对毫微微BS设定与周边的宏BS不同的PG。
然后,在MS存在于宏BS的PG内且接收了发给MS的分组时,ASN-GW针对同PG内的所有宏BS发送MS的寻呼信息。
另外,在MS存在于毫微微BS的PG内且接收了发给MS的分组时,ASN-GW针对最后执行了位置登记的毫微微BS,发送MS的寻呼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在产生了发给MS的分组时,如以往那样,在宏BS及毫微微BS双方,避免了发布无用的发给MS的寻呼信息那样的情况,在实现数据发布量的大幅削减的同时,实现稳定的寻呼控制。
图1是表示实施例1的无线通信系统内部的概略结构的说明图。
图1所示的无线通信系统1具有:多个BS3,其无线收容多个MS2;ASN-GW4,其收容多个BS3中的宏BS3A;以及毫微微GW6,其经由互联网5收容多个BS3中的毫微微BS3B,ASN-GW4经由毫微微GW6及互联网5收容毫微微BS3B。
另外,无线通信系统1对地理上邻接的多个宏BS3A设定PG#1,对地理上不邻接的多个毫微微BS3B设定与宏BS3A的PG不同的PG#2。即,对毫微微BS3B设定的PG是相同的通用的PG。
另外,毫微微GW6在与各毫微微BS3B之间使用IP安全机制设定点对点的加密隧道,防止经由互联网5窃听或篡改数据等。
图2是表示MS2内部的概略结构的框图。
图2所示的MS2具有:天线11,其在与BS3之间收发无线信号;双工器12,其在收发系统中共用天线11;接收处理部13,其实施接收处理;发送处理部14,其实施发送处理;数据处理部15;存储部16,其存储各种信息;以及控制部17,其控制MS2整体。
接收处理部13具有:接收部13A,其接收用天线11接收的无线信号;解调部13B,其对接收信号进行解调;解码部13C,其对解调的接收信号进行解码;数据提取部13D,其从解码数据提取控制数据(例如,PAG-ADV等)及打包化的数据;以及分组再生部13E,其再生由数据提取部13D提取的数据。
数据处理部15执行包含在接收数据中的各种数据的显示处理和声音输出处理等。
发送处理部14具有:分组识别部14A,其识别在从数据处理部15接收到的分组数据中包含的IP地址,根据IP地址确定连接;分组缓冲部14B,其存储从数据处理部15接收到的分组数据;协议数据单元(PDU:Protocol Data Unit)生成部14C,其在无线帧内存储用户数据及控制数据的发送数据;编码部14D,其对发送数据进行编码;调制部14E,其对进行了编码的发送数据进行调制;以及发送部14F,其发送进行了调制的发送数据。
分组识别部14A识别包含在从数据处理部15接收到的分组数据中的IP地址,根据IP地址确定连接(例如,存储IP地址与连接的ID的对应,取得对应的连接的ID)的同时,取得与ID对应的QOS(同样地与ID对应来存储)信息,向控制部17付与ID、QOS信息、数据大小来进行发送请求,将从数据处理部15传递来的分组数据存储在分组缓冲部14B。
控制部17在从分组识别部14A接收发送请求时,对BS3执行带宽请求。当分配了带宽时,对分组缓冲部14B及PDU生成部14C执行发送的指示。另外,控制部17还执行控制数据(例如,RNG-REQ和/或带宽请求(Bandwidth Request Header等))的生成,并发送到BS3。
另外,PDU生成部14C是在将BS3所发送的同步信号(前同步码)为基准而形成的无线帧内,存纳用户数据及控制数据的发送数据的方式生成PDU,并发送到编码部14D。此时,在加密用户数据时,PDU生成部14C内的加密处理部使用从控制部17通知的加密密钥、无线帧编号及索引对用户数据进行加密。
编码部14D、调制部14E及发送部14F分别依次对PDU数据实施纠错编码等编码处理后进行调制,从发送部14通过天线11作为无线信号来发送。
另外,控制部17还进行与BS3进行收发的控制数据的处理。例如,从所接收的控制数据提取无线帧编号、BSID和/或PGID来进行管理以外,还执行支持MS2的功能登记、认证、密钥生成/交换、无线信道的状态管理和/或MS2的通信状态的管理等。例如,控制部17在暂时没有通信的状态时,转移到空闲模式,实现消耗功率的削减。
另外,控制部17在空闲模式中,根据从BS3接收的PGID及BSID,执行位置登记请求。
另外,控制部17管理空闲模式计时器,根据空闲模式计时器的到时来执行位置登记请求。
另外,控制部17根据从BS3接收的上行链路的带宽的分配信息,控制发送处理部14,将用户数据或控制数据发送到BS3。
另外,控制部17在不需要带宽的分配时,对发送处理部14指示将需要带宽分配的连接的BR头发送到BS3。
图3是表示ASN-GW4内部的概略结构的框图。
图3所示的ASN-GW4具有:第1通信接口21,其掌管经由毫微微GW6与毫微微BS3B之间的接口;以及第2通信接口22,其掌管与宏BS3A等ASN内的内部装置之间的接口。
另外,ASN-GW4具有:GW侧存储部23,其存储各种信息;以及GW侧控制部24,其控制ASN-GW4整体。
GW侧控制部24具有寻呼控制(以下,简称为PC)部24A,其针对各MS2掌管寻呼控制。
PC部24A在执行登记更新各MS2的位置信息的位置登记更新处理的同时,执行各MS2的寻呼处理。
另外,GW侧存储部23具有:PGID管理表23A,其管理归属于宏BS3A及毫微微BS3B等每个BS3的PGID;以及位置登记数据库23B,其登记存在于BS3的每个MS2的位置信息。
另外,GW侧控制部24内部的PC部24A根据登记在位置登记数据库23B中的MS2的位置信息,执行位置登记更新处理和/或寻呼处理。
另外,GW侧控制部24在为了进行MS2的认证而与AAA服务器进行通信的同时,在宏BS3A和毫微微BS3B之间设定数据传输用路径的同时,对MS2提供PC功能。
图4是清楚地表示用ASN-GW4内部的位置登记数据库23B管理的信息的数据结构的说明图。
位置登记数据库23B管理利用ASN-GW4管理的MS2的位置信息30。
位置信息30具有:识别MS2的MAC地址31;识别MS2所在的BS3所属的PG的PGID32;识别MS2最后执行了位置登记的BS3(宏BS3A或毫微微BS3B)的最后BSID33;针对空闲模式中的MS2发送寻呼信息(PAG-ADV)的寻呼周期34;以及对寻呼周期的定时进行偏移管理的寻呼偏移(paging offset)35。
MS2例如在从宏BS3A属下移动到毫微微BS3B属下时,判断为产生了由移动引起的PG变化,而执行位置登记请求。此时,ASN-GW4内的PC部24A除了表示MS2位于PG#2属下的PGID32以外,还将识别最后执行了位置登记的毫微微BS3B的最后BSID33,更新登记到位置登记数据库23B中。
ASN-GW4接收发给MS2的分组,在作为该寻呼对象的MS2存在于毫微微BS3B通用的PG属下时,根据登记在位置登记数据库23B中的最后BSID33,仅对该毫微微BS3B发送寻呼信息。其结果,不需要对毫微微BS3B通用的同一PG#2属下的所有毫微微BS3B发送寻呼信息。
另外,当MS2在同一PG#2属下的毫微微BS3B之间移动时,虽然PG不会变化,但根据来自该移动目的地的毫微微BS3B的BSID的公开信息检测BSID的变化,判断为检测出了同一PG#2属下的毫微微BS3B之间的移动,执行位置登记更新处理,在ASN-GW4侧将与存储中的同一MS2有关的最后BSID33更新登记到位置登记数据库23B中。
接着,对实施例1的无线通信系统1的动作进行说明。图5是清楚地表示与位置登记更新处理有关的无线通信系统内部的处理动作的动作时序图。
如图1所示,图5所示的位置登记更新处理是如下所述的处理,以空闲模式中的MS2从宏BS3A“#1”经由毫微微BS3B“#1”及毫微微BS3B“#2”,移动到宏BS3A“#2”时为例,将MS2的位置信息更新到ASN-GW4内部的位置登记数据库23B中。
空闲模式中的MS2存在于宏BS3A“#1”属下,为了请求位置登记更新,而将包含LU请求标志的RNG-REQ发送到宏BS3A“#1”(步骤S11)。另外,RNG-REQ是包含请求位置登记更新处理的LU请求标志、和用于识别与MS2有关的ASN-GW4内的PC部24A的PCID的消息。
宏BS3A“#1”在从MS2接收RNG-REQ时,对如下的ASN-GW4发送LU-Req,该ASN-GW4包含与RNG-REQ内的PCID有关的PC部24A(步骤S12)。
ASN-GW4在接收LU-Req时,对用于识别在位置登记数据库23B中登记的当前PG的当前PGID32、以及用于识别最后进行了位置登记的BS3的最后BSID33进行更新(步骤S13)。另外,ASN-GW4将宏BS3A“#1”的PG#1作为当前PGID32更新到位置登记数据库23B中,将宏BS3A“#1”作为最后BSID33更新到位置登记数据库23B中。另外,宏BS3A“#1”也可以将在LU-Req内自身所属的PGID,通知给ASN-GW4。
此时,ASN-GW4在接收了该发给MS2的分组时,针对PG#1属下的所有宏BS3A,指示该MS2的寻呼信息的发送。
另外,ASN-GW4在检测到MS2的位置登记更新时,将包含MS2所存在的PG#1的PGID的LU-Rsp,通知给宏BS3A“#1”(步骤S14)。
宏BS3A“#1”在接收LU-Rsp时,将包含MS2所存在的PG#1的PGID的RNG-RSP通知给MS2(步骤S15)。
其结果,虽然MS2只要存在于PG#1的宏BS3A属下,就没有必要执行由PG变化引起的位置登记更新处理,但是当然,MS2根据空闲计时器的到时来执行位置登记更新处理。
接着,MS2在从宏BS3A“#1”移动到毫微微BS3B“#1”属下时(步骤S16),通过接收毫微微BS3B“#1”告知的PG#2的PGID,而判断为已脱离之前自身所存在的PGID(PG#1)属下的BS3,为了请求位置登记更新,将包含LU请求标志的RNG-REQ发送到毫微微BS3B“#1”(步骤S17)。
毫微微BS3B“#1”在从MS2接收RNG-REQ时,对如下的ASN-GW4发送LU-Req,该ASN-GW4包含与RNG-REQ内的PCID有关的PC部24A(步骤S18)。此时,毫微微BS3B“#1”经由互联网5及毫微微GW6将LU-Req发送到ASN-GW4。
ASN-GW4在接收LU-Req时,更新用于识别登记在位置登记数据库23B中的当前PG的当前PGID32、以及用于识别最后进行了位置登记的BS3的最后BSID33(步骤S19)。另外,ASN-GW4将毫微微BS3B“#1”的毫微微BS3B通用的PG#2作为当前PGID32更新到位置登记数据库23B中,将毫微微BS3B“#1”作为最后BSID33更新到位置登记数据库23B中。
此时,ASN-GW4在接收了该发给MS2的分组时,仅对PG#2属下的最后BSID33的毫微微BS3B“#1”,指示该MS2的寻呼信息的发送。
另外,ASN-GW4在检测到MS2的位置登记更新时,将包含MS2所存在的PG#2的PGID的LU-Rsp通知给毫微微BS3B“#1”(步骤S20)。
毫微微BS3B“#1”在接收LU-Rsp时,将RNG-RSP通知给MS2,该RNG-RSP包含MS2所存在的PG#2的PGID(步骤S21)。
其结果,虽然MS2只要存在于PG#2的毫微微BS3B“#1”属下,则无需执行由PG变化引起的位置登记更新处理,但是当然,MS2根据空闲模式计时器的到时来执行位置登记更新处理。
接着,MS2在从毫微微BS3B“#1”移动到同一PG#2内的毫微微BS3B“#2”属下时(步骤S22),在接收到毫微微BS3B“#2”告知的PG#2的PGID时,判断为存在于毫微微BS3B通用的PG#2属下但毫微微BS3B变化,为了请求位置登记更新,将包含LU请求标志的RNG-REQ发送到毫微微BS3B“#2”(步骤S23)。
毫微微BS3B“#2”在从MS2接收RNG-REQ时,对如下的ASN-GW4发送LU-Req,该ASN-GW4包含与RNG-REQ内的PCID有关的PC部24A(步骤S24)。此时,毫微微BS3B“#2”经由互联网5及毫微微GW6,将LU-Req通知给ASN-GW4。
ASN-GW4在接收LU-Req时,对用于识别登记在位置登记数据库23B中的当前PG的当前PGID32、以及用于识别最后进行了位置登记的BS3的最后BSID33进行更新(步骤S25)。另外,ASN-GW4将毫微微BS3B通用的PG#2作为当前PGID32更新到位置登记数据库23B中,将毫微微BS3B“#2”作为最后BSID33更新到位置登记数据库23B中。
此时,ASN-GW4在接收了该发给MS2的分组时,仅对PG#2属下的最后BGID33的毫微微BS3B“#2”指示该MS2的寻呼信息的发送。
另外,ASN-GW4在检测到MS2的位置登记更新时,将如下的LU-Rsp通知给毫微微BS3B“#2”,该LU-Rsp包含MS2所存在的PG#2的PGID(步骤S26)。
毫微微BS3B“#2”在接收LU-Rsp时,将如下的RNG-RSP通知给MS2,该RNG-RSP包含MS2所存在的PG#2的PGID(步骤S27)。
其结果,虽然MS2只要存在于PG#2的毫微微BS3B“#2”属下则无需执行由PG变化引起的位置登记更新处理,但是当然,MS2根据空闲模式计时器的到时执行位置登记更新处理。
接着,MS2在从毫微微BS3B“#2”移动到宏BS3A“#2”属下时(步骤S28),通过接收宏BS3A“#2”告知的PG#1的PGID,而判断为已脱离之前自身所存在的PGID(PG#2)属下的毫微微BS3B“#2”,为了请求位置登记更新,将包含LU请求标志的RNG-REQ发送到宏BS3A“#2”(步骤S29)。
宏BS3A“#2”在从MS2接收RNG-REQ时,对如下的ASN-GW4发送LU-Req,该ASN-GW4包含与RNG-REQ内的PCID有关的PC部24A(步骤S30)。
ASN-GW4在接收LU-Req时,对用于识别登记在位置登记数据库23B中的当前PG的当前PGID32、以及用于识别最后进行了位置登记的BS3的最后BSID33进行更新(步骤S31)。另外,ASN-GW4将宏BS3A“#2”的PG#1作为当前PGID32更新到位置登记数据库23B中,将宏BS3A“#2”作为最后BSID33更新到位置登记数据库23B中。
此时,ASN-GW4在接收了该发给MS2的分组时,仅对PG#1内的所有宏BS3A指示该MS2的寻呼信息的发送。
另外,ASN-GW4在检测到MS2的位置登记更新时,将包含MS2所存在的PG#1的PGID的LU-Rsp通知给宏BS3A“#2”(步骤S32)。
宏BS3A“#2”在接收LU-Rsp时,将包含MS2所存在的PG#1的PGID的RNG-RSP通知给MS2(步骤S33)。
其结果,虽然MS2只要存在于PG#1的宏BS3A属下,则无需执行由PG变化引起的位置登记更新处理,但是当然,该MS2根据空闲模式计时器的到时来执行位置登记更新处理。
接着,说明与位置登记更新处理有关的ASN-GW4的动作。图6是表示与位置登记更新处理有关的ASN-GW4内部的处理动作的流程图。
图6所示的ASN-GW4在从BS3接收LU-Req时(步骤S41),取得发送了该LU-Req的BS3的PGID(步骤S42)。
ASN-GW4判定在步骤S42中取得的PGID是否为毫微微BS3B通用的PGID“#2”(步骤S43)。另外,PGID是否为毫微微BS3B通用的PGID的判定,是通过针对存储了BS3及PGID的对应关系的PGID管理表23A的检索处理、或者BS3在LU-Req自身存储PGID来执行的。
ASN-GW4在由步骤S42取得的PGID为毫微微BS3B通用的PGID“#2”时(步骤S43中肯定),与关于LU-Req的MS2相对应地将毫微微BS3B通用的PGID“#2”作为当前PGID32更新到位置登记数据库23B中(步骤S44),与该MS2相对应地将最后BSID33更新到位置登记数据库23B中(步骤S45)。另外,最后BSID33相当于生成了LU-Req的BS3的BSID。
ASN-GW4在更新最后BSID33时,将MS2的空闲模式的参数(寻呼周期及寻呼偏移)也一起更新到位置登记数据库23B之后,将包含PGID及空闲模式参数等信息的LU-Rsp回复给BS3(步骤S46),结束图6所示的处理动作。
ASN-GW4在由步骤S42取得的PGID不是毫微微BS3B通用的PGID“#2”时(步骤S43中否定),与关于LU-Req的MS2相对应地将宏BS3A的PGID作为当前PGID32更新到位置登记数据库23B中(步骤S47),为了将最后BSID33更新到位置登记数据库23B中,转移到步骤S45。
接着,说明与寻呼处理有关的ASN-GW4的动作。图7是表示与寻呼处理有关的ASN-GW4内部的处理动作的流程图。
图7所示的ASN-GW4在接收发给空闲模式中的MS2的分组时(步骤S51),从位置登记数据库23B检索该MS2所存在的PGID32,判定MS2的PGID是否为毫微微BS3B通用的PGID“#2”(步骤S52)。
ASN-GW4在MS2的PGID为毫微微BS3B通用的PGID“#2”时(步骤S52中肯定),针对在位置登记数据库23B中登记的最后BSID33的毫微微BS3B,指示寻呼信息的发送(步骤S53),监视来自MS2的针对该寻呼信息的应答(步骤S54),结束图7所示的处理动作。
另外,ASN-GW4在MS2的PGID不是毫微微BS3B通用的PGID“#2”时(步骤S52中否定),针对在位置登记数据库23B中存储的PGID的所有宏BS3A指示寻呼信息的发送(步骤S55),为了监视来自MS2的针对寻呼信息的应答,转移到步骤S54。
接着,说明与位置登记更新请求处理有关的MS2的动作。图8是表示与位置登记更新请求处理有关的MS2内部的处理动作的流程图。
图8所示的空闲模式中的MS2从BS3周期性地接收PGID(步骤S61)。另外,PGID包含在说明寻呼信息(PAG-ADV)和/或BS3的设定信息等的下行链路信道描述(Downlink Channel Descriptor)中。
MS2判定所接收的PGID与MS2自身所存储的PGID是否相同(步骤S62)。
MS2在所接收的PGID与MS2自身所存储的PGID不相同时(步骤S62否定),将RNG-REQ发送到BS3来执行位置登记更新动作(步骤S63),结束图8所示的处理动作。
另外,MS2在所接收的PGID与MS2自身所存储的PGID相同时(步骤S62中肯定),判定所接收的PGID是否为毫微微BS3B通用的PGID(步骤S64)。
MS2在所接收的PGID为毫微微BS3B通用的PGID时(步骤S64中肯定),判定发送了所接收的PGID的BS3、与发送了MS2自身所存储的PGID的BS3是否相同(步骤S65)。另外,在BS3的识别中,使用配置在分组内的开头分组的前同步码的模式(pattern)和/或包含在BS3告知的消息中的BSID。
MS2在发送了所接收的PGID的BS3与发送了MS2自身所存储的PGID的BS3不同时(步骤S65中否定),为了将RNG-REQ发送到BS3来执行位置登记更新动作,转移到步骤S63。
另外,MS2在所接收的PGID与毫微微BS3B通用的PGID不同时(步骤S64中否定)、或发送了所接收的PGID的BS3与发送了MS2自身所存储的PGID的BS3相同时(步骤S65中肯定),结束图8所示的处理动作。
在实施例1中,将多个BS3内的、地理上有邻接关系的宏BS3A设定在PG#1、将毫微微BS3B设定在毫微微BS3B通用的PG#2,当在PG内检测出MS2的位置登记请求时,由于将用于识别MS2当前所位于的BS3的PG的PGID32、以及该MS2最后进行了位置登记的BS3的最后BSID33登记到位置登记数据库23B中,因此通过实现对毫微微BS3B设定的PG数的大幅削减,能够大幅减轻对毫微微BS3B设定的PG的管理负担。另外,通过实现对毫微微BS3B设定的PG数的大幅削减,还能够削减表示PG的比特数,因此能够减轻PG的管理负担。
另外,在实施例1中,在接收了发给MS2的分组时,从位置登记数据库23B取得与MS2的当前位置对应的PGID32,在MS2的当前PGID为PG#1时,由于针对PG#1属下的所有BS3(宏BS3A)发送MS2的寻呼信息,因此相比于将宏BS3A及毫微微BS3B设定在同一PG的情况,能够大幅减轻寻呼信息发送所需的数据发布量。
另外,在实施例1中,在接收了发给MS2的分组时,从位置登记数据库23B取得与MS2的当前位置对应的PGID32,在所取得的MS2的当前PGID为PG#2时,从位置登记数据库23B取得该MS2的最后BSID33,由于仅针对所取得的最后BSID33的毫微微BS3B发送MS2的寻呼信息,因此相比于将宏BS3A及毫微微BS3B设定在同一PG的情况,能够在大幅削减寻呼信息发送所需的数据发布量的同时,实现稳定的寻呼控制。另外,由于不需要在PG#2属下的所有毫微微BS3B上发布MS2的寻呼信息,因此能够避免无用的寻呼信息的发送,且能够避免由毫微微BS3B进行的在互联网5上的寻呼信息发送导致的带宽浪费。
在实施例1中,虽然将地理上邻接的多个宏BS3A设定在PG#1,将多个毫微微BS3B设定在与周边的宏BS3A不同的、毫微微BS3B通用的PG#2,但例如也可以不将毫微微BS3B设定在通用的PG#2,而将毫微微BS3B分别设定在与周边的宏BS3A不同的PG,在该情况下,与将宏BS3A及毫微微BS3B设定在同一PG的情况相比,也能够在实现大幅削减寻呼信息发送所需的数据发布量的同时,实现稳定的寻呼控制。
另外,在实施例1中,虽然将地理上邻接的多个宏BS3A设定在PG#1,将多个毫微微BS3B设定在与周边的宏BS3A不同的、毫微微BS3B通用的PG#2,但是当对毫微微BS3B设定与周边的宏BS3A不同的PG时,毫微微BS3B的覆盖范围与宏BS3A相比极窄,而且在MS2通过宏BS3A→毫微微BS3B→宏BS3A时,尽管通过毫微微BS3B的时间很短,但经常发生每次通过毫微微BS3B时由PG变化引起的位置登记更新,其结果,认为在无线通信系统1侧的位置登记更新中所需的处理负担变大。
实施例2
这里,将应对这样情况的无线通信系统作为实施例2来进行说明。图9是表示实施例2的无线通信系统内部的概略结构的说明图。另外,通过对图1所示的实施例1的无线通信系统1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标号,省略其重复的结构及动作的说明。
在图9所示的无线通信系统1A中,对地理上邻接的多个宏BS3A设定PG#1,对多个毫微微BS3B除了设定毫微微BS3B通用的PG#2以外,还设定与周边的宏BS3A相同的PG。
即,例如毫微微BS3B“#1”除了设定毫微微BS3B通用的PG#2以外,还设定了与周边宏BS3A“#1”及“#2”相同的PG#1这两个PG。
接着,说明实施例2的无线通信系统1A的动作。图10是表示与位置登记更新处理有关的无线通信系统1A内部的处理动作的动作时序图。
如图9所示,图10所示的位置登记更新处理是如下所述的处理:以空闲模式中的MS2从宏BS3A“#1”经由毫微微BS3B“#1”,移动到宏BS3A“#2”时为例,将MS2的位置信息更新到ASN-GW4内部的位置登记数据库23B中。
空闲模式中的MS2存在于宏BS3A“#1”属下,为了请求位置登记更新,将包含LU请求标志的RNG-REQ发送到宏BS3A“#1”(步骤S71)。另外,RNG-REQ是包含请求位置登记更新处理的LU请求标志、和用于识别与MS2有关的ASN-GW4内的PC部24A的PCID的消息。
宏BS3A“#1”在从MS2接收RNG-REQ时,对如下的ASN-GW4发送LU-Req,该ASN-GW4包含与RNG-REQ内的PCID有关的PC部24A(步骤S72)。
ASN-GW4在接收LU-Req时,更新用于识别登记在位置登记数据库23B中的当前PG的当前PGID32、以及用于识别最后进行了位置登记的BS3的最后BSID33(步骤S73)。另外,ASN-GW4将宏BS3A“#1”的PG#1作为当前PGID32更新到位置登记数据库23B内,将宏BS3A“#1”作为最后BSID33更新到位置登记数据库23B内。
此时,ASN-GW4在接收了该发给MS2的分组时,针对PG#1属下的宏BS3A及毫微微BS3B,指示该MS2的寻呼信息的发送。
另外,ASN-GW4在检测到MS2的位置登记更新时,将包含MS2所存在的PG#1的PGID的LU-Rsp,通知给宏BS3A“#1”(步骤S74)。
宏BS3A“#1”在接收LU-Rsp时,将包含MS2所存在的PG#1的PGID的RNG-RSP通知给MS2(步骤S75)。
其结果,虽然MS2只要存在于PG#1的宏BS3A属下则无需执行由PG变化引起的位置登记更新处理,但是当然,该MS2根据空闲计时器的到时来执行位置登记更新处理。
MS2在从宏BS3A“#1”移动到毫微微BS3B“#1”属下时,由于接收毫微微BS3B“#1”告知的PG#1及PG#2的PGID(步骤S76),因此无需为了在同一PG之间移动而执行位置登记更新请求。
另外,MS2在空闲模式计时器到时时(步骤S77),为了请求位置登记更新,将包含LU请求标志的RNG-REQ发送到毫微微BS3B“#1”(步骤S78)。
毫微微BS3B“#1”在从MS2接收RNG-REQ时,针对如下的ASN-GW4发送LU-Req,该ASN-GW4包含与RNG-REQ内的PCID有关的PC部24A(步骤S79)。
ASN-GW4在接收LU-Req时,检测到发送了LU-Req的毫微微BS3B“#1”属于作为毫微微BS3B通用的PG的PG#2、和作为与周边宏BS3A相同的PG的PG#1,并且取得用于识别与位置登记请求的MS2对应的紧邻登记在位置登记数据库23B中的位置登记请求之前的PG的PGID32、以及用于识别最后进行了位置登记的BS3的最后BSID33。
ASN-GW4在从位置登记数据库23B取得的最后BSID33是发送了LU-Req的毫微微BS3B“#1”以外的BS3时,MS2还存在于PG#1,将用于识别执行了最后的位置登记更新的BS3的最后BSID33,更新到位置登记数据库23B中(步骤S80)。另外,ASN-GW4将PG#1作为当前PGID32更新到位置登记数据库23B中,将毫微微BS3B“#1”作为最后BSID33更新到位置登记数据库23B中。
此时,ASN-GW4在接收了该发给MS2的分组时,对PG#1属下的宏BS3A及毫微微BS3B,指示该MS2的寻呼信息的发送。
ASN-GW4在检测到MS2的位置登记更新时,将包含MS2所存在的PG#1的PGID的LU-Rsp通知给毫微微BS3B“#1”(步骤S81)。
毫微微BS3B“#1”在接收LU-Rsp时,将包含MS2所存在的PG#1的PGID的RNG-RSP通知给MS2(步骤S82)。
并且,MS2在空闲模式计时器到时时(步骤S83),为了请求位置登记更新,将包含LU请求标志的RNG-REQ发送到毫微微BS3B“#1”(步骤S84)。
毫微微BS3B“#1”在从MS2接收RNG-REQ时,对如下的ASN-GW4发送LU-Req,该ASN-GW4包含与RNG-REQ内的PCID有关的PC部24A(步骤S85)。
ASN-GW4在接收LU-Req时,检测到发送了LU-Req的毫微微BS3B“#1”属于作为毫微微BS3B通用的PG的PG#2、并且属于作为与周边宏BS3A相同的PG的PG#1的同时,取得用于识别与位置登记请求的MS2对应的紧邻登记在位置登记数据库23B中的位置登记请求之前的PG的PGID32、以及用于识别最后进行了位置登记的BS3的最后BSID33。
ASN-GW4在从位置登记数据库23B取得的最后BSID33是发送了LU-Req的毫微微BS3B“#1”时,确定MS2存在于PG#2属下,并将执行了最后的位置登记更新的BS3作为最后BSID33,更新到位置登记数据库23B中(步骤S86)。另外,ASN-GW4将PG#2作为当前PGID32更新到位置登记数据库23B中,将毫微微BS3B“#1”作为最后BSID33更新到位置登记数据库23B中。
此时,ASN-GW4在接收了该发给MS2的分组时,对PG#2属下的最后BSID33的毫微微BS3B“#1”,指示该MS2的寻呼信息的发送。
ASN-GW4在检测到MS2的位置登记更新时,将包含MS2所存在的PG#2的PGID的LU-Rsp通知给毫微微BS3B“#1”(步骤S87)。
毫微微BS3B“#1”在接收LU-Rsp时,将包含MS2所存在的PG#2的PGID的RNG-RSP通知给MS2(步骤S88)。
接着,MS2在从毫微微BS3B“#1”移动到宏BS3A“#2”属下时(步骤S89),由于接收宏BS3A“#2”告知的PG#1的PGID,因此判断为从PG#2移动到PG#1,为了请求位置登记更新,将包含LU请求标志的RNG-REQ发送到宏BS3A“#2”(步骤S90)。
宏BS3A“#2”在从MS2接收RNG-REQ时,针对如下的ASN-GW4发送LU-Req,该ASN-GW4包含与RNG-REQ内的PCID有关的PC部24A(步骤S91)。
ASN-GW4在接收LU-Req时,更新用于识别登记在位置登记数据库23B中的当前PG的当前PGID32、以及用于识别最后进行了位置登记的BS3的最后BSID33(步骤S92)。另外,ASN-GW4将宏BS3A“#2”的PG#1作为当前PGID32更新到位置登记数据库23B中,将宏BS3A“#2”作为最后BSID33更新到位置登记数据库23B中。
此时,ASN-GW4在接收了该发给MS2的分组时,对PG#1属下的所有宏BS3A及毫微微BS3B,指示该MS2的寻呼信息的发送。
ASN-GW4在检测到MS2的位置登记更新时,将包含MS2所存在的PG#1的PGID的LU-Rsp通知给宏BS3A“#2”(步骤S93)。
宏BS3A“#2”在接收LU-Rsp时,将包含MS2所存在的PG#1的PGID的RNG-RSP通知给MS2(步骤S94)。
其结果,虽然MS2只要存在于PG#1的宏BS3A属下,则无需执行由PG变化引起的位置登记更新处理,但是当然,MS2根据空闲模式计时器的到时来执行位置登记更新处理。
接着,说明与位置登记更新处理有关的ASN-GW4内部的动作。图11是表示与位置登记更新处理有关的ASN-GW4内部的处理动作的流程图。
图11所示的ASN-GW4在从BS3接收LU-Req时(步骤S101),取得发送了LU-Req的BS3的PGID(步骤S102)。另外,PGID是否为毫微微BS3B通用的PGID“#2”的判定,是通过针对存储了BS3及PGID的对应关系的PGID管理表23A的检索处理、或者BS3在LU-Req自身存储PGID来执行。
ASN-GW4根据在步骤S102中取得的PGID,判定LU-Req是否为从毫微微BS3B发送(步骤S103)。
ASN-GW4在LU-Req从毫微微BS3B发送时(步骤S103中肯定),从位置登记数据库23B取得MS2的最后BSID33(步骤S104)。
ASN-GW4判定MS2的最后BSID是否为毫微微BS3B(步骤S105)。
ASN-GW4在最后BSID33为毫微微BS3B时(步骤S105中肯定),将毫微微BS3B通用的PGID“#2”作为当前PGID32更新到位置登记数据库23A中(步骤S106),将发送了该LU-Req的BS3的BSID作为最后BSID33更新到位置登记数据库23B中(步骤S107)。
ASN-GW4将包含PGID及空闲模式参数等必要信息的LU-Rsp回复给发送了LU-Req的BS3(步骤S108),结束图11所示的处理动作。
另外,ASN-GW4在LU-Req不是从毫微微BS3B发送时(步骤S103中否定)、或最后BSID33不是毫微微BS3B时(步骤S105中否定),判断为是毫微微BS3B周边的宏BS3A,为了将该宏BS3A的PGID作为当前PGID32更新到位置登记数据库23B(步骤S109)并将发送了该LU-Req的BS3的BSID作为最后BSID33更新到位置登记数据库23B中,转移到步骤S107。
在实施例2中,将多个BS3内的、地理上有邻接关系的宏BS3A设定在PG#1、将毫微微BS3B设定在毫微微BS3B通用的PG#2以外,还将其设定在与邻接的宏BS3A相同的PG#1,当在PG内检测出MS2的位置登记请求时,将识别MS2的当前位置的BS3的PG的PGID32、以及该MS2最后进行了位置登记的BS3的最后BSID33登记到位置登记数据库23B中,因此通过实现大幅削减仅对毫微微BS3B设定的PG数,能够大幅减轻对毫微微BS3B设定的PG的管理负担。
另外,在实施例2中,在发送了LU-Req的BS3为毫微微BS3B通用的PGID#2时,从位置登记数据库23B取得MS2的最后BSID33,在MS2的最后BSID33为毫微微BS3B时,由于将毫微微BS3B通用的PGID“#2”作为当前PGID32更新到位置登记数据库23B中、将发送了该LU-Req的BS3的BSID作为最后BSID33更新到位置登记数据库23B中,因此能够顺利地更新MS2的位置信息。
另外,在实施例2中,在发送了LU-Req的BS3不是毫微微BS3B通用的PGID#2时,由于将该BS3(宏BS3A)的PGID作为当前PGID32更新到位置登记数据库23B中、将该BS3的BSID作为最后BSID33更新到位置登记数据库23B中,因此能够顺利地更新MS2的位置信息。
另外,在实施例2中,在发送了LU-Req的BS3为毫微微BS3B通用的PGID#2时,从位置登记数据库23B取得MS2的最后BSID33,在MS2的最后BSID33不是毫微微BS3B时,由于将该BS3(宏BS3A)的PGID作为当前PGID32更新到位置登记数据库23B中、将发送了该LU-Req的BS3的BSID作为最后BSID33更新到位置登记数据库23B中,因此能够顺利地更新MS2的位置信息。
另外,在实施例2中,在接收了发给MS2的分组时,从位置登记数据库23B取得与MS2的当前位置对应的PGID32,在MS2的当前PGID为PG#1时,由于对PG#1属下的所有BS3(宏BS3A及毫微微BS3B)发送MS2的寻呼信息,因此相比于将宏BS3A及毫微微BS3B设定在同一PG的情况,能够实现寻呼信息发送所需的数据发布量的大幅削减。
另外,在实施例2中,在接收了发给MS2的分组时,从位置登记数据库23B取得与MS2的当前位置对应的PGID32,在所取得的MS2的当前PGID为PG#2时,从位置登记数据库23B取得该MS2的最后BSID33,由于仅针对所取得的BSID33的毫微微BS3B发送MS2的寻呼信息,因此相比于将宏BS3A及毫微微BS3B设定为同一PG的情况,能够在大幅削减寻呼信息发送所需的数据发布量的同时,实现稳定的寻呼控制。另外,由于不需要对PG#2属下的所有毫微微BS3B发布MS2的寻呼信息,因此能够避免无用的寻呼信息的发送,能够避免由毫微微BS3B进行的在互联网5上的寻呼信息发送导致的带宽浪费。
另外,在实施例2中,即使MS2通过宏BS3A→毫微微BS3B→宏BS3A时,也由于宏BS3A及毫微微BS3B为同一PG#1,因此仅通过毫微微BS3B不会产生PG变化引起的位置登记更新,由此能够大幅减轻无线通信系统1A侧的位置登记更新中所需的处理负担。其结果,在MS2侧中,通过减少该位置登记次数,能够减轻MS2的电力消耗。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2中,由于毫微微BS3B除了毫微微BS3B通用的PG以外,还归属于与周边的宏BS3A相同的PG,因此能够想到招致如下所述的情况,即针对存在于周边宏BS3A的同一PG属下的多个MS2的寻呼信息也发送到毫微微BS3B,该寻呼信息发送所需的数据发布量增大。
实施例3
这里,将应对这样的情况的无线通信系统作为实施例3来进行说明。另外,通过对图9所示的实施例2的无线通信系统1A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标号,省略对其结构及动作的重复说明。
在实施例3的无线通信系统1B中,在同一PG内宏BS3A及毫微微BS3B混合存在时,即使是存在于同一PG内的MS2也通过同一PG内的所有宏BS3A在规定期间持续发送MS2的寻呼信息,之后在规定期间内没有检测出针对寻呼信息的应答时,通过同一PG内的毫微微BS3B发送MS2的寻呼信息。
图12是表示与寻呼处理有关的实施例3的无线通信系统1B内部的处理动作的动作时序图。
图12所示的寻呼处理是,在毫微微BS3B及宏BS3A混合存在的同一PG内,向毫微微BS3B属下的MS2发送寻呼信息时的处理。
图12所示的ASN-GW4在接收了发给空闲模式中的MS2的分组时(步骤S121),从位置登记数据库23B检索与该MS2对应的PGID32。
ASN-GW4在根据该检索结果取得与MS2对应的PGID32时,对PGID32的PG属下的所有BS3内的、除了毫微微BS3B之外的所有宏BS3A,发送指示寻呼信息的发送的寻呼公开信息(步骤S122)。另外,寻呼公开信息除了与寻呼对象的MS2有关的信息(包含MS2的MAC地址、寻呼周期及寻呼偏移等寻呼参数)以外,还包含表示寻呼开始的开始码以及监视持续寻呼的时间的寻呼监视计时器。
另外,寻呼监视计时器的计时时间,相当于BS3发送MS2的寻呼信息(PAG-ADV)的持续时间。即,按寻呼周期持续进行MS2的寻呼信息(PAG-ADV)的发送直到寻呼监视计时器到时为止。
各宏BS3A在通过步骤S122从ASN-GW4接收寻呼公开信息时,将MS2的寻呼信息(PAG-ADV)发送到属下MS2(步骤S123)。
另外,ASN-GW4在发送针对同一PG属下的BS3的寻呼公开信息之后,监视BS3向属下MS2的寻呼信息(PAG-ADV)的发送、BS3针对寻呼信息的RNG-REQ的接收、BS3针对RNG-REQ的空闲模式脱离请求的发送。
ASN-GW4例如在通过宏BS3A检测出MS2的针对寻呼信息的应答时,将包含停止码的寻呼公开信息发送到同一PG内的所有宏BS3A。
另外,ASN-GW4虽然将包含停止码的寻呼公开信息发送到同一PG内的所有宏BS3A,但是也可以从这些所有宏BS3A内,除去接收了来自MS2的应答的宏BS3A。
另一方面,ASN-GW4在通过步骤S123将寻呼信息通过同一PG内的所有宏BS3A发送到属下的MS2之后,在通过宏BS3A没有检测出针对该寻呼信息的应答时(步骤S124),对同一PG内的毫微微BS3B发送寻呼公开信息(步骤S125)。另外,寻呼公开信息是从发布到宏BS3A的寻呼公开信息内,除去通过宏BS3A进行了应答的MS2的信息的内容。
毫微微BS3B在通过步骤S125接收寻呼公开信息时,将该寻呼信息(PAG-ADV)发送到属下MS2(步骤S126)。
毫微微BS3B在接收了相当于来自MS2的针对寻呼信息的应答的RNG-REQ时(步骤S127),将空闲模式脱离请求通知给ASN-GW4(步骤S128)。
ASN-GW4在接收空闲模式脱离请求时,针对空闲模式脱离请求将空闲模式脱离应答通知给毫微微BS3B(步骤S129)。
毫微微BS3B在接收空闲模式脱离应答时,将对RNG-REQ应答的RNG-RSP通知给MS2(步骤S130),开始与MS2的通信。
而且,ASN-GW4在将空闲模式脱离应答发送到毫微微BS3B之后,将包含表示寻呼停止的停止码的寻呼公开信息通知给毫微微BS3B及宏BS3A(步骤S131及132),结束图12所示的处理动作。
另外,同一PG内的宏BS3A及毫微微BS3B,在接收包含停止码的寻呼公开信息时,停止针对属下MS2发送寻呼信息(PAG-ADV)。
ASN-GW4将寻呼监视计时器设定得较短,该寻呼监视计时器在寻呼公开信息内的开始码中包含针对毫微微BS3B呼叫MS2的寻呼信息(PAG-ADV)的发送次数,例如通过限制为1次或2次等,可以省略由包含停止码的寻呼公开信息引起的发送停止,此时,能够防止用于控制毫微微BS3B的进一步的消息发送。
另外,针对毫微微BS3B发送包含开始码的寻呼公开信息的ASN-GW4侧的开始定时,相当于针对宏BS3A发送寻呼公开信息之后到在ASN-GW4侧能够充分地接收空闲脱离请求为止的时间经过之后的时间,其中,该空闲脱离请求伴随于MS2侧的经由宏BS3A对寻呼信息的应答。
另外,虽然需要ASN-GW与BS3B之间的同步,但是在两者不同步的系统中,可以在BS3最初发送了寻呼信息(PAG-ADV)之后,对ASN-GW4发送通知该寻呼信息(PAG-ADV)的发送的消息。
另外,BS3在不能准确地检测最初将寻呼信息(PAG-ADV)告知给属下MS2的时间时,ASN-GW4对BS3发送了包含开始码的寻呼公开信息之后,在经过合计时间之后发送包含针对毫微微BS3B的开始码的寻呼公开信息,其中,该合计时间是对相当于寻呼周期的时间与相当于从ASN-GW4到MS2的往返时间的时间进行合计而得到的。另外,往返时间相当于到ASN-GW4侧的针对BS3的寻呼公开信息发送、BS3侧的针对MS2的寻呼信息(PAG-ADV)发送、BS3侧的MS2的RNG-REQ接收、ASN-GW4侧的针对来自BS3的空闲模式脱离请求的接收为止的时间。
接着,说明与寻呼处理有关的ASN-GW4内部的动作。图13是表示与寻呼处理有关的ASN-GW4内部的处理动作的流程图。
图13所示的寻呼处理是,根据包含开始码或停止码的寻呼公开信息,发送宏BS3A或毫微微BS3B的寻呼信息(PAG-ADV)的ASN-GW4侧的处理。另外,作为ASN-GW4对毫微微BS3B发送包含开始码的寻呼公开信息的定时,示出了在针对宏BS3A发送包含开始码的寻呼公开信息之后,经过合计时间之后的例子,其中,该合计时间是对相当于寻呼周期的时间和相当于从ASN-GW4到MS2的往返时间的时间进行合计而得到的。
图13所示的ASN-GW4在接收了发给空闲模式中的MS2的分组时(步骤S131),根据包含在该分组的头中的IP地址,确定成为分组发送目的地的MS2,从位置登记数据库23B取得该确定的MS2所存在的当前PGID(步骤S132)。
ASN-GW4针对从PG内的所有BS3内除去毫微微BS3B的宏BS3A,发送包含指示MS2的寻呼信息(PAG-ADV)的发送开始的开始码的寻呼公开信息(步骤S133),开始寻呼监视计时器的计时动作(步骤S134)。
ASN-GW4经由宏BS3A监视来自MS2的对寻呼信息的应答(RNG-REQ)直到寻呼监视计时器到时(步骤135)。
ASN-GW4在经由宏BS3A接收到来自MS2的对寻呼信息的应答(RNG-REQ)时(步骤S136),针对从同一PG内的所有BS3内除去毫微微BS3B以外的宏BS3A,发送了包含停止码的寻呼公开信息之后(步骤S137),结束图13所示的处理动作。
另外,ASN-GW4在步骤S135的针对寻呼信息的应答监视中,当寻呼监视计时器已经到时时(步骤S138),针对同一PG内的毫微微BS3B发送包含开始码的寻呼公开信息,该开始码指示没有进行应答的MS2的寻呼信息(PAG-ADV)的发送开始(步骤S139)。
ASN-GW4在对毫微微BS3B发送了包含开始码的寻呼公开信息之后,从同一PG内的宏BS3A或毫微微BS3B监视MS2对寻呼信息的应答(步骤140),在经由宏BS3A或毫微微BS3B接收了MS2对寻呼信息的应答时(步骤S141),将包含对寻呼信息(PAG-ADV)的发送进行停止指示的停止码的寻呼公开信息发送到同一PG内的宏BS3A及毫微微BS3B之后(步骤S142),结束图13所示的处理动作。
在实施例3中,宏BS3A及毫微微BS3B混合存在于同一PG内,在接收了针对存在于这样的同一PG内的MS2的分组时,通过从同一PG内的所有BS3内除毫微微BS3B之外的所有宏BS3A发送了MS2的寻呼信息之后,在寻呼监视计时器的计时时间内没有针对寻呼信息的应答时,发送针对同一PG内的毫微微BS3B的MS2的寻呼信息。其结果,即使在接收了针对混合有宏BS3A及毫微微BS3B的同一PG内的MS2的分组时,也通过极力避免针对毫微微BS3B发送无用的寻呼信息,由此在实现寻呼信息发送所需的数据发布量的大幅削减的同时,能够避免由毫微微BS3B进行的在互联网5上的寻呼信息发送导致的带宽浪费。
在实施例3中,由于使寻呼监视计时器的计时时间相当于通过宏BS3A发送MS2的寻呼信息之后,到能够经由宏BS3A识别MS2的对寻呼信息的应答为止的期间,因此宏BS3A至少在该计时时间中,能够监视针对MS2的寻呼信息的应答。
另外,在实施例3中,也可以根据与ASN-GW4的延迟短的宏BS3A,在设定通过宏BS3A周期性发送MS2的寻呼信息的发送持续期间的同时,根据与ASN-GW4的延迟长的毫微微BS3B,设定通过毫微微BS3B周期性发送MS2的寻呼信息的发送持续期间,此时,也可以设定与宏BS3A及毫微微BS3B的特性相对应的寻呼信息的超时时间。
以上,虽然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并不限定在该实施例,当然在不脱离记载于权利要求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能够以各种实施例来实施。另外,在本实施例中记载的效果,并不限定于此。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说明的各种处理内,对于以自动进行的方式来说明的处理的全部或一部分,当然也可以以手动方式来进行,相反,以手动进行的方式说明的处理的全部或一部分,当然也可以以自动方式来进行。另外,对于包含本实施例中说明的处理步骤、控制步骤、具体的名称、各种数据或参数的信息,当然除了特别记载的情况以外,能够进行适当变更。
另外,图示的各装置的各结构要素是以功能概念来记载的,不一定在物理上如图所示构成,各装置的具体方式当然不限定在图示的方式。
另外,在各装置中进行的各种处理功能也当然能够在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或MPU(Micro Processing Unit)、MCU(Micro Controller Unit)等的微机)上、或用该CPU(或MPU、MCU等的微机)分析执行的程序上、或基于布线逻辑的硬件上,执行其全部或任意的一部分。

Claims (10)

1.一种通信控制装置,其对无线收容无线终端的多个无线基站进行通信控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控制装置具有:
组设定部,其设定对多个无线基站内的普通基站设定的普通组,以及对所述多个无线基站内的不同于所述普通基站的特定基站设定的特定组;
位置登记管理部,其按照每个所述无线终端,管理对与所述无线终端的当前位置对应的所述无线基站的组进行识别的组识别信息、以及对所述无线终端最后进行了位置登记的无线基站进行识别的最终基站识别信息;以及
寻呼控制部,其在接收发给所述无线终端的数据时,从所述位置登记管理部取得与该无线终端对应的所述组识别信息,在所取得的组识别信息为所述普通组时,通过所述普通组内的所有普通基站发送所述无线终端的寻呼信息,并且,该寻呼控制部在接收发给所述无线终端的数据时,从所述位置登记管理部取得与所述无线终端对应的所述组识别信息,在所取得的组识别信息为所述特定组时,从所述位置登记管理部取得与所述无线终端对应的所述最终基站识别信息,通过所取得的最终基站识别信息的特定基站发送所述无线终端的寻呼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线终端检测对当前所位于的无线基站进行识别的基站识别信息,根据该检测出的基站识别信息,检测该无线终端向新无线基站移动的情况,
在检测出该无线终端从所述特定组内的所述无线基站向同一特定组内的其他无线基站移动时,该无线终端将位置登记请求发送到所述无线基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组设定部对所述特定基站设定所述特定组,同时设定在地理上与该特定基站邻接的所述普通基站的所述普通组,
所述通信控制装置在发送了所述无线终端的位置登记请求的所述无线基站为所述特定基站且所述无线终端最终进行了位置登记的无线基站为所述特定基站的情况下,将所述无线终端位置登记为属于所述特定组内的无线基站,并且,
在发送了所述无线终端的位置登记请求的无线基站不是所述特定基站的情况下、或者发送了所述无线终端的位置登记请求的无线基站为所述特定基站且所述无线终端最终进行了位置登记的无线基站不是所述特定基站的情况下,将所述无线终端位置登记为属于所述普通组内的无线基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信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接收发给如下的无线终端的数据时:该无线终端归属于混合存在有所述普通基站及所述特定基站的组内的无线基站,所述寻呼控制部通过该组内的所有无线基站内除去所述特定基站之外的所有普通基站,发送所述无线终端的寻呼信息,当在规定期间内没有检测出所述无线终端的应答时,通过所述组内的特定基站发送所述无线终端的寻呼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信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规定期间相当于在通过所述普通基站发送所述无线终端的寻呼信息后,到能够经由所述普通基站识别所述无线终端对所述寻呼信息的应答为止的期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信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通过所述普通基站周期性地发送所述无线终端的寻呼信息的发送持续期间的长度、与通过所述特定基站周期性地发送所述无线终端的寻呼信息的发送持续期间的长度被设定为不同。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通信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特定基站经由与所述普通基站不同的网络进行连接。
8.一种通信控制装置,该装置对无线收容无线终端的多个无线基站进行通信控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控制装置具有:
组设定部,其设定多个无线基站内普通基站以及不同于所述普通基站的特定基站混合存在的组;
位置登记管理部,其按照每个所述无线终端,管理对与所述无线终端的当前位置对应的所述无线基站的组进行识别的组识别信息、以及对所述无线终端最后进行了位置登记的无线基站进行识别的最终基站识别信息;以及
寻呼控制部,在接收发给如下的无线终端的数据时:该无线终端归属于混合存在有所述普通基站及所述特定基站的组内的无线基站,该寻呼控制部通过从该组内的所有无线基站内除去所述特定基站以外的所有普通基站发送所述无线终端的寻呼信息,当在规定期间内没有检测出所述无线终端的应答时,通过所述组内的特定基站发送所述无线终端的寻呼信息。
9.一种对无线收容无线终端的多个无线基站进行通信控制的通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控制方法包括:
组设定步骤,设定对多个无线基站内的普通基站设定的普通组,并且设定对所述多个无线基站内的不同于所述普通基站的特定基站设定的特定组;
位置登记管理步骤,按照每个所述无线终端,在位置登记管理部中管理对与所述无线终端的当前位置对应的所述无线基站的组进行识别的组识别信息、以及对所述无线终端最后进行了位置登记的无线基站进行识别的最终基站识别信息;以及
寻呼控制步骤,在接收发给所述无线终端的数据时,从所述位置登记管理部取得与该无线终端对应的所述组识别信息,在所取得的组识别信息为所述普通组时,通过所述普通组内的所有普通基站,发送所述无线终端的寻呼信息,并且,在接收发给所述无线终端的数据时,从所述位置登记管理部取得与所述无线终端对应的所述组识别信息,在所取得的组识别信息为所述特定组时,从所述位置登记管理部取得与所述无线终端对应的所述最终基站识别信息,通过所取得的最终基站识别信息的特定基站,发送所述无线终端的寻呼信息。
10.一种通信控制程序,其对无线收容无线终端的多个无线基站进行通信控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控制程序使计算机装置执行以下步骤:
组设定步骤,设定对多个无线基站内的普通基站设定的普通组,并且设定对所述多个无线基站内的不同于所述普通基站的特定基站设定的特定组;
位置登记管理步骤,按照每个所述无线终端,在位置登记管理部中管理对与所述无线终端的当前位置对应的所述无线基站的组进行识别的组识别信息、以及对所述无线终端最后进行了位置登记的无线基站进行识别的最终基站识别信息;
寻呼控制步骤,在接收发给所述无线终端的数据时,从所述位置登记管理部取得与该无线终端对应的所述组识别信息,在所取得的组识别信息为所述普通组时,通过所述普通组内的所有普通基站,发送所述无线终端的寻呼信息,并且,在接收发给所述无线终端的数据时,从所述位置登记管理部取得与所述无线终端对应的所述组识别信息,在所取得的组识别信息为所述特定组时,从所述位置登记管理部取得与所述无线终端对应的所述最终基站识别信息,通过所取得的最终基站识别信息的特定基站,发送所述无线终端的寻呼信息。
CN2008801315641A 2008-10-14 2008-10-14 通信控制装置以及通信控制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8772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08/068590 WO2010044140A1 (ja) 2008-10-14 2008-10-14 通信制御装置、通信制御方法及び通信制御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87721A true CN102187721A (zh) 2011-09-14
CN102187721B CN102187721B (zh) 2013-12-04

Family

ID=421063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131564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87721B (zh) 2008-10-14 2008-10-14 通信控制装置以及通信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244243B2 (zh)
EP (1) EP2348759A4 (zh)
JP (1) JP5018968B2 (zh)
CN (1) CN102187721B (zh)
WO (1) WO2010044140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62975A (zh) * 2012-09-25 2015-05-27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网关装置、移动通信系统和寻呼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8152681A1 (ja) * 2007-06-15 2008-12-18 Fujitsu Limited 通信システム、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移動端末の位置検索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9196927B (zh) 2016-05-18 2022-03-29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寻呼信号的灵活配置
CN109479256B (zh) 2016-07-12 2021-10-26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在寻呼消息中包含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243976A (en) * 1990-02-20 1991-11-13 Nec Corp Location registration and paging procedure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
JPH08265828A (ja) * 1995-03-20 1996-10-11 Fujitsu Ltd 移動通信方式
JP2005109570A (ja) * 2003-09-26 2005-04-21 Fujitsu Ltd 端末の状態制御システ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927920B2 (ja) * 1990-09-14 1999-07-28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位置登録制御方式
ATE370575T1 (de) * 2004-03-08 2007-09-15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Unlizenzierte funkzugangsnetze in zellularen mobilfunknetzen
US7974645B2 (en) * 2006-08-30 2011-07-05 At&T Mobility Ii Llc Mobile registration using a service area identifier or plurality of service area identifiers
US9313769B2 (en) * 2008-01-14 2016-04-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paging and registration utilizing multiple types of node identifiers
US9094933B2 (en) * 2008-01-14 2015-07-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paging utilizing multiple types of node identifiers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243976A (en) * 1990-02-20 1991-11-13 Nec Corp Location registration and paging procedure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
JPH08265828A (ja) * 1995-03-20 1996-10-11 Fujitsu Ltd 移動通信方式
JP2005109570A (ja) * 2003-09-26 2005-04-21 Fujitsu Ltd 端末の状態制御システム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62975A (zh) * 2012-09-25 2015-05-27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网关装置、移动通信系统和寻呼方法
CN104662975B (zh) * 2012-09-25 2018-11-20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网关装置、移动通信系统和寻呼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018968B2 (ja) 2012-09-05
WO2010044140A1 (ja) 2010-04-22
EP2348759A1 (en) 2011-07-27
EP2348759A4 (en) 2014-03-19
CN102187721B (zh) 2013-12-04
JPWO2010044140A1 (ja) 2012-03-08
US20110171957A1 (en) 2011-07-14
US8244243B2 (en) 2012-08-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466552B1 (en) Group transmission in a packet radio network
US9313784B2 (en) State synchronization of access routers
US8954079B2 (e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base station identifier management method thereof
EP2412192B1 (en) Methods and arrangements in a cellular communications network
CN100566467C (zh) 用于选择无线服务节点的系统和方法
CN111654882B (zh) 更新相邻基站关系的方法和装置
CN103563440A (zh) 移动通信网络和方法
JPWO2008143282A1 (ja) ハンドオーバ制御装置、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KR20030093600A (ko) 고속 데이터 전송을 위한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기의정보 관리 방법
EP1882339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 roam-less mobile unit
CN110677849B (zh) 一种通信终端的隐私保护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2158871B (zh) 一种适应终端差异化的通信方法、系统、控制站及终端
CN102187721B (zh) 通信控制装置以及通信控制方法
AU784890B2 (en) Seamless integrated network system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8737302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cessing terminal membership based on hybrid access mode cell
AU2005305753B2 (en) Intelligent base station comprising all functions relevant to its operation
EP4087320A1 (en) Method for channel switching in wireless mesh network, and wireless device
WO2005006791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registering a broadcast/multicast service in a high-rate packet data system
JP5201211B2 (ja) 無線基地局、無線ネットワーク制御装置、およびネットワーク自動編入方法
WO2011000317A1 (zh) WiMAX离线计费中用户终端位置信息的上报方法与装置
CN101998233B (zh) 支持部署Femto基站的通信系统中终端位置更新的方法
CN101998674B (zh) 支持部署Femto基站的通信系统中终端退出空闲模式的方法
CN100536601C (zh) 微波接入全球互通网络中释放资源的方法及其系统
KR100277057B1 (ko) 씨티투무선통신시스템내에서단말기전원공급및차단에의한위치등록/삭제장치및방법
KR100706418B1 (ko) 무선통신 단말기의 네트워크 등록 취소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204

Termination date: 2018101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