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83124A - 一种冻干机的冷阱捕冰系统及捕冰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冻干机的冷阱捕冰系统及捕冰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83124A
CN102183124A CN 201110070946 CN201110070946A CN102183124A CN 102183124 A CN102183124 A CN 102183124A CN 201110070946 CN201110070946 CN 201110070946 CN 201110070946 A CN201110070946 A CN 201110070946A CN 102183124 A CN102183124 A CN 1021831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p
cold
big
little
refrige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110070946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钧
Original Assignee
YANTAI ORIENT PHARMACEUT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TAI ORIENT PHARMACEUTICAL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NTAI ORIENT PHARMACEUT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110070946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183124A/zh
Publication of CN1021831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8312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一种冻干机冷阱捕冰系统及捕冰方法,它是在干燥箱(1)的至少一个侧面设有一大一小二个内含盘管的冷阱(14、10)及一大一小二个冷阱水汽通道(12、8),大、小冷阱分别与大、小冷阱水汽通道相连,在大、小冷阱水汽通道上分别设有大、小冷阱隔离阀(13、9),在大、小冷阱上分别设有大、小冷阱抽空阀(15、11);冷阱制冷分路含有大、小冷阱二个制冷分路,大、小冷阱盘管(19、18)分别与大、小冷阱制冷分路相连,在大、小冷阱制冷分路上分别设有节流阀(16、17)。本发明通过对各阀门的开闭控制,完成对大、小冷阱的捕冰切换,其中,大冷阱用于物品一次干燥阶段的捕冰,小冷阱用于物品二次干燥阶段的捕冰。

Description

一种冻干机的冷阱捕冰系统及捕冰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冻干机的冷阱捕冰系统及捕冰方法,它适合于采用真空冷冻干燥工艺对物品进行干燥所使用的冻干机。
背景技术
所谓物品的真空冷冻干燥,是指将含有大量水分的物品预先冷冻成固态,然后在真空环境下,将这种固态物品含有的水分,通过升华方式去除到规定的程度。能够完成真空冷冻干燥工艺过程的设备被称为冻干机。通常,国内外用于物品真空冷冻干燥工艺过程的冻干机,其冷阱捕冰系统原理图如图1所示,主要含有干燥箱1、水汽通道2、隔离阀3、冷阱4、抽空阀5及与压缩机相连的冷阱制冷分路ab,其中,冷阱4内部设置有至少一个盘管6,每个冷阱盘管6均与冷阱制冷分路ab相连接,每个冷阱制冷分路ab上都含有节流阀7及盘管6,冷阱制冷分路ab的制冷剂由a口进入,经过节流阀7在盘管6内部蒸发后,由b口流出,从而使盘管6降温;冻干机的真空泵由c口抽出容器内部的不凝性气体,使容器组件的内部处于真空状态;放置在干燥箱内部搁板上的固态物品,其水分在真空环境下被蒸发成水蒸汽,该水蒸汽经过干燥箱的水汽通道接口p、水汽通道2及隔离阀3之后进入冷阱4,并被冻结在处于低温状态的盘管6表面。一般把这种水蒸汽被冻干机冷阱捕捉并冻结的过程,称为冻干机的冷阱捕冰。
所述的各阀门及制冷分路的节流阀,均与安装于设备上的传感元件或安装在冻干机控制柜上的控制系统相连。
通常情况下,冻结成固态物品的干燥过程,在冻干工艺上被划分为两个阶段:在固态冻结冰消失之前的升华干燥,被称为一次干燥阶段,在固态冻结冰消失之后的解析干燥被称为二次干燥阶段。
目前,物品冻干的大量生产实践已经证明:物品经过一次干燥阶段的干燥,耗时约为物品全部干燥时间的五分之三,该阶段去除了固态物品90%以上的水分;物品经过二次干燥阶段的干燥,耗时约为物品全部干燥时间的五分之二,
该阶段所去除的水分,一般已不足物品总水分的10%。
在固态物品的全部干燥时间内,由于水蒸汽的不断蒸发,冷阱需要连续捕冰,所以,冻干机制冷系统的全部制冷压缩机始终在满负荷运行。由于冻干机制冷系统是按物品的最大冷冻速率和冷阱的最大捕冰量而设计与制造的,因此,在物品的二次干燥阶段,为了捕捉已不足总水分10%的水蒸汽,冻干机的全部制冷压缩机仍然满负荷运行是不经济的。这样运行的结果是:不仅浪费了能源,加大了物品的制造成本,而且由于水蒸汽蒸发量减少,盘管冻结水蒸汽需要的制冷量减小,导致了制冷压缩机的制冷工况趋向极限低温而不断恶化,制冷压缩机的可靠性降低,使用寿命缩短。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的冻干机能耗过高,以及冻干后期制冷压缩机制冷工况不断恶化的不足,本发明想提供一种新的冻干机的冷阱捕冰系统及采用该系统进行捕冰的方法,该捕冰系统是按照物品冻干的两个干燥阶段来设置的,采用该捕冰系统不仅能够降低物品冻干机的能源消耗,直接降低物品成本,而且能够改善冻干后期制冷压缩机工况的不断恶化,提高设备的可靠性。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冻干机冷阱捕冰系统,含有干燥箱及与压缩机相连的冷阱制冷分路,其特征是在干燥箱的至少一个侧面设有一大一小二个冷阱,及分别设在干燥箱的至少一个侧面的一个大冷阱水汽通道和一个小冷阱水汽通道,小冷阱水汽通道与小冷阱相连接,大冷阱水汽通道与大冷阱相连接,在小冷阱水汽通道上设有小冷阱隔离阀,在大冷阱水汽通道上设有大冷阱隔离阀,在大冷阱上设有大冷阱抽空阀,在小冷阱上设有小冷阱抽空阀,大冷阱内设有至少一个大冷阱盘管,小冷阱内设有至少一个小冷阱盘管;与压缩机相连的冷阱制冷分路含有大冷阱制冷分路和小冷阱制冷分路,大冷阱通过大冷阱盘管与大冷阱制冷分路相连接,小冷阱通过小冷阱盘管与小冷阱制冷分路相连接,在大、小冷阱制冷分路上皆设有节流阀。
所述的大冷阱隔离阀、小冷阱隔离阀、大冷阱抽空阀、小冷阱抽空阀及大冷阱制冷分路上的节流阀、小冷阱制冷分路上的节流阀均可与安装于设备上的传感元件或安装在冻干机控制柜上的控制系统相连。
所述的大、小冷阱隔离阀可以是蝶阀、蘑菇阀、闸阀、球阀、插板阀等任意一种。
所述的设置于干燥箱侧面的大、小冷阱,既可以设置于干燥箱除箱门以外的任意一个侧面,也可以设置于干燥箱除箱门以外的任意二个侧面。
本发明的冷阱捕冰系统的第一个最佳实施例为:在干燥箱的二个侧面设有一大一小二个冷阱,及分别设置于干燥箱的二个侧面的一个大冷阱水汽通道和一个小冷阱水汽通道,大冷阱水汽通道和小冷阱水汽通道分别与干燥箱相连接,大冷阱水汽通道还与大冷阱相连接,小冷阱水汽通道还与小冷阱相连接,在大冷阱水汽通道上设有大冷阱隔离阀,在小冷阱水汽通道上设有小冷阱隔离阀,在大冷阱上设有大冷阱抽空阀,在小冷阱上设有小冷阱抽空阀,大冷阱内设有至少一个大冷阱盘管,小冷阱内设有至少一个小冷阱盘管;与压缩机相连的冷阱制冷分路含有大冷阱制冷分路和小冷阱制冷分路,大冷阱通过大冷阱盘管与大冷阱制冷分路相连接,小冷阱通过小冷阱盘管与小冷阱制冷分路相连接,在大、小冷阱制冷分路上皆设有节流阀。
本发明的冷阱捕冰系统的第二个最佳实施例为:在干燥箱的一个侧面设有一大一小二个冷阱,及分别设置在干燥箱的一个侧面的一个大冷阱水汽通道和一个小冷阱水汽通道,大冷阱水汽通道和小冷阱水汽通道分别与干燥箱相连接,小冷阱水汽通道与小冷阱相连接,大冷阱水汽通道与大冷阱相连接,在小冷阱水汽通道上设有小冷阱隔离阀,在大冷阱水汽通道上设有大冷阱隔离阀,在大冷阱上设有大冷阱抽空阀,在小冷阱上设有小冷阱抽空阀,大冷阱内设有至少一个大冷阱盘管,小冷阱内设有至少一个小冷阱盘管;与压缩机相连的冷阱制冷分路含有大冷阱制冷分路和小冷阱制冷分路,大冷阱通过大冷阱盘管与大冷阱制冷分路相连接,小冷阱通过小冷阱盘管与小冷阱制冷分路相连接,在大、小冷阱制冷分路上皆设有节流阀。
本发明的冷阱捕冰系统的第三个最佳实施例为:在干燥箱的一个侧面设有一大一小二个冷阱,及在干燥箱的一个侧面的设有一个大冷阱水汽通道和一个小冷阱水汽通道,大冷阱水汽通道与干燥箱相连接,大冷阱水汽通道还与大冷阱相连接,小冷阱水汽通道连接在大冷阱水汽通道上,小冷阱水汽通道还与小冷阱相连接,在小冷阱水汽通道上设有小冷阱隔离阀,在大冷阱水汽通道上设有大冷阱隔离阀,在大冷阱上设有大冷阱抽空阀,在小冷阱上设有小冷阱抽空阀,大冷阱内设有至少一个大冷阱盘管,小冷阱内设有至少一个小冷阱盘管;与压缩机相连的冷阱制冷分路含有大冷阱制冷分路和小冷阱制冷分路,大冷阱通过大冷阱盘管与大冷阱制冷分路相连接,小冷阱通过小冷阱盘管与小冷阱制冷分路相连接,在大、小冷阱制冷分路上皆设有节流阀。
本发明的冷阱捕冰系统的第四个实施例为:在干燥箱的一个侧面设有一大一小二个冷阱,及分别设置于干燥箱的二个侧面的一个大冷阱水汽通道和一个小冷阱水汽通道,大冷阱水汽通道和小冷阱水汽通道分别与干燥箱连接,大冷阱水汽通道穿过小冷阱之后与大冷阱相连接,小冷阱水汽通道与小冷阱相连接,在大冷阱水汽通道上设有大冷阱隔离阀,在小冷阱水汽通道上设有小冷阱隔离阀,在大冷阱上设有大冷阱抽空阀,在小冷阱上设有小冷阱抽空阀,大冷阱内设有至少一个大冷阱盘管,小冷阱内设有至少一个小冷阱盘管;与压缩机相连的冷阱制冷分路含有大冷阱制冷分路和小冷阱制冷分路,大冷阱通过大冷阱盘管与大冷阱制冷分路相连接,小冷阱通过小冷阱盘管与小冷阱制冷分路相连接,在大、小冷阱制冷分路上皆设有节流阀。
上述一至四个最佳实施例中,所述的大冷阱隔离阀、小冷阱隔离阀、大冷阱抽空阀、小冷阱抽空阀及大冷阱制冷分路上的节流阀、小冷阱制冷分路上的节流阀均可与安装于设备上的传感元件或安装在冻干机控制柜上的控制系统相连。
一种利用冻干机的冷阱捕冰系统进行捕冰的方法,其特征是通过对大冷阱隔离阀、小冷阱隔离阀、大冷阱抽空阀、小冷阱抽空阀的开闭控制,以及对大、小冷阱制冷分路上节流阀的开闭控制,完成对大冷阱与小冷阱的捕冰切换,此时,仅保留与小冷阱制冷分路相连且该分路上的节流阀处于开启状态的压缩机运行,其他压缩机停止运行,其中,大冷阱用于物品一次干燥阶段的捕冰,小冷阱用于物品二次干燥阶段的捕冰。
本发明更进一步的捕冰方法:
在物品的一次干燥阶段,大冷阱投入捕冰,小冷阱不投入捕冰,此时,大冷阱制冷分路上的节流阀开启,小冷阱制冷分路上的节流阀关闭,大冷阱抽空阀开启,小冷阱抽空阀开启或关闭,小冷阱的隔离阀关闭,大冷阱的隔离阀开启;
在物品的一次干燥即将结束之前,小冷阱制冷分路上的节流阀开启,将小冷阱盘管的表面温度降低到二次干燥设定的常规温度以下,同时,小冷阱抽空阀开启;
当一次干燥结束、二次干燥开始时,大冷阱停止捕冰,小冷阱投入捕冰,此时,小冷阱制冷分路上的节流阀保持开启,大冷阱制冷分路上的节流阀关闭,小冷阱抽空阀保持开启,大冷阱抽空阀关闭,小冷阱隔离阀开启,大冷阱隔离阀关闭,从而完成大冷阱与小冷阱的捕冰切换,此时,仅保留与小冷阱制冷分路相连且该分路上的节流阀处于开启状态的压缩机继续运行,其他压缩机停止运行。
大冷阱隔离阀、小冷阱隔离阀、大冷阱抽空阀、小冷阱抽空阀及大冷阱制冷分路上的节流阀、小冷阱制冷分路上的节流阀的切换控制,二次干燥时小冷阱的盘管表面温度的设定与控制,均可由配置于冻干机上的传感元件及控制系统自动完成。
在物品的一次干燥阶段,所述的小冷阱抽空阀开启或关闭,也即小冷阱抽空阀的开闭状态,对大、小冷阱的捕冰切换无明显影响,可根据真空系统的抽空能力,在冻干机控制系统上设定“开启”或“关闭”。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一大一小二个冷阱,在大、小冷阱上分别设置抽空阀,并设置了与大、小冷阱分别连接的制冷分路,按照物品冻干的两个干燥阶段来设置捕冰系统,其中与大冷阱制冷分路相连的大冷阱用于一次干燥阶段的捕冰,与小冷阱制冷分路相连的小冷阱用于二次干燥阶段的捕冰,通过对大、小冷阱的捕冰切换,即可完成对物品二个干燥阶段的捕冰。这种冷阱捕冰方法,不仅能够有效降低物品冻干机的能源消耗,直接降低物品冻干的制造成本,而且能够改善物品冻干后期制冷压缩机工况的不断恶化,提高设备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冷阱捕冰系统的原理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种实施例的原理图。
图3也为本发明第一种实施例的原理图。
图4为本发明第二种实施例的原理图。
图5为本发明第三种实施例的原理图。
图6为本发明第四种实施例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然而所述的实施例不应以限制的方式解释。
由图1可以看出,现有技术中的冷阱捕冰系统含有干燥箱1、水汽通道2、隔离阀3、冷阱4、抽空阀5及与压缩机相连的冷阱制冷分路ab,冷阱4的内部安装有至少一个盘管6;冷阱制冷分路ab主要含有节流阀7及盘管6,制冷系统的制冷剂由a口进入,经过节流阀7及盘管6蒸发之后,由b口流出。
所述的隔离阀3、抽空阀5及与压缩机相连的冷阱制冷分路ab上的节流阀7,均与安装于设备上的传感元件或安装在冻干机控制柜上的控制系统相连。
从图2-图6中可以看出,本发明的冷阱捕冰系统是在干燥箱1的至少一个侧面设有一大一小二个冷阱(14、10),及分别设在干燥箱的至少一个侧面的一个大冷阱水汽通道12和一个小冷阱水汽通道8,小冷阱水汽通道8与小冷阱10相连,大冷阱水汽通道12与大冷阱14相连,在小冷阱水汽通道8上设有小冷阱隔离阀9,在大冷阱水汽通道12上设有大冷阱隔离阀13,在大冷阱14上设有大冷阱抽空阀15,在小冷阱10上设有小冷阱抽空阀11,大冷阱14内设有大冷阱盘管19,小冷阱10内设有小冷阱盘管18;冷阱制冷分路设有大冷阱制冷分路a1b1和小冷阱制冷分路a2b2,大冷阱14通过大冷阱盘管19与大冷阱制冷分路a1b1相连,小冷阱10通过小冷阱盘管18与小冷阱制冷分路a2b2相连,在大冷阱制冷分路a1b1上设有节流阀16,在小冷阱制冷分路a2b2上设有节流阀17。
所述的大冷阱隔离阀13、小冷阱隔离阀9、大冷阱抽空阀15、小冷阱抽空阀11及大冷阱制冷分路a1b1上的节流阀16、小冷阱制冷分路a2b2上的节流阀17均可与安装于设备上的传感元件或安装在冻干机控制柜上的控制系统相连。
图2、图3均为本发明第一种具体实施例的冷阱捕冰系统的原理图,它们展示了大、小冷阱设置于干燥箱除箱门以外的任意二侧面时的冷阱捕冰系统的原理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冷阱捕冰系统含有干燥箱1、大冷阱水汽通道12、小冷阱水汽通道8、大冷阱14、小冷阱10、大冷阱隔离阀13、小冷阱隔离阀9、大冷阱抽空阀15、小冷阱抽空阀11、大冷阱制冷分路a1b1及小冷阱制冷分路a2b2,大冷阱14、小冷阱10分别设于干燥箱1的二个侧面,大冷阱14内设有大冷阱盘管19,小冷阱10内设有小冷阱盘管18,大冷阱水汽通道12和小冷阱水汽通道8与干燥箱1分别连接,与干燥箱1相连接的大冷阱水汽通道12还与大冷阱14相连接,与干燥箱1相连接的小冷阱水汽通道8还与小冷阱10相连接,在大冷阱水汽通道12上设有大冷阱隔离阀13,在小冷阱水汽通道8上设有小冷阱隔离阀9,在大冷阱14上装有大冷阱抽空阀15,在小冷阱10上装有小冷阱抽空阀11;与压缩机相连的冷阱制冷分路设有大冷阱制冷分路a1b1和小冷阱制冷分路a2b2,大冷阱14通过大冷阱盘管19与大冷阱制冷分路a1b1相连,小冷阱10通过小冷阱盘管18与小冷阱制冷分路a2b2相连,在大冷阱制冷分路a1b1上设有节流阀16,在小冷阱制冷分路a2b2上设有节流阀17,也即大冷阱制冷分路a1b1含有通过管道连接的大冷阱盘管19及节流阀16,小冷阱制冷分路a2b2含有通过管道连接的小冷阱盘管18及节流阀17。当制冷系统为大冷阱14制冷时,制冷剂由a1口进入,经过节流阀16及大冷阱盘管19蒸发之后,由b1口流出;当制冷系统为小冷阱10制冷时,制冷剂由a2口进入,经过节流阀17及小冷阱盘管18蒸发之后,由b2口流出。
图4为本发明第二种实施例的冷阱捕冰系统的原理图,它展示的是大、小冷阱设置于干燥箱除箱门以外的任意一侧面的冷阱捕冰系统的原理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冷阱捕冰系统含有干燥箱1、大冷阱水汽通道12、小冷阱水汽通道8、大冷阱14、小冷阱10、大冷阱隔离阀13、小冷阱隔离阀9、大冷阱抽空阀15、小冷阱抽空阀11、大冷阱制冷分路a1b1及小冷阱制冷分路a2b2,大冷阱14、小冷阱10皆设于干燥箱1的同一个侧面,大冷阱14内设有大冷阱盘管19,小冷阱10内设有小冷阱盘管18,大冷阱水汽通道12和小冷阱水汽通道8分别连接在干燥箱1上,与干燥箱1相连接的大冷阱水汽通道12还与大冷阱14相连,与干燥箱1相连接的小冷阱水汽通道8还与小冷阱10相连,在大冷阱水汽通道12上设有大冷阱隔离阀13,在小冷阱水汽通道8上设有小冷阱隔离阀9,在大冷阱14上装有大冷阱抽空阀15,在小冷阱10上装有小冷阱抽空阀11;与压缩机相连的冷阱制冷分路设有大冷阱制冷分路a1b1和小冷阱制冷分路a2b2,大冷阱14通过大冷阱盘管19与大冷阱制冷分路a1b1相连,小冷阱10通过小冷阱盘管18与小冷阱制冷分路a2b2相连,在大冷阱制冷分路a1b1上设有节流阀16,在小冷阱制冷分路a2b2上设有节流阀17,也即大冷阱制冷分路a1b1含有通过管道连接的大冷阱盘管19及节流阀16,小冷阱制冷分路a2b2含有通过管道连接的小冷阱盘管18及节流阀17。当制冷系统为大冷阱14制冷时,制冷剂由a1口进入,经过节流阀16及大冷阱盘管19蒸发之后,由b1口流出;当制冷系统为小冷阱10制冷时,制冷剂由a2口进入,经过节流阀17及小冷阱盘管18蒸发之后,由b2口流出。
图5为本发明第三种实施例的冷阱捕冰系统的原理图。它展示的是大、小冷阱设置于干燥箱除箱门以外的任意一侧面的冷阱捕冰系统的原理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冷阱捕冰系统含有干燥箱1、大冷阱水汽通道12、小冷阱水汽通道8、大冷阱14、小冷阱10、大冷阱隔离阀13、小冷阱隔离阀9、大冷阱抽空阀15、小冷阱抽空阀11、大冷阱制冷分路a1b1及小冷阱制冷分路a2b2,大冷阱14、小冷阱10皆设于干燥箱1的同一个侧面,大冷阱14内设有大冷阱盘管19,小冷阱10内设有小冷阱盘管18,大冷阱水汽通道12与干燥箱1相连接,大冷阱水汽通道12还与大冷阱14相连接,小冷阱水汽通道8连接在大冷阱水汽通道12上,小冷阱水汽通道8还与小冷阱10相连,在大冷阱水汽通道12上设有大冷阱隔离阀13,在小冷阱水汽通道8上设有小冷阱隔离阀9,在大冷阱14上装有大冷阱抽空阀15,在小冷阱10上装有小冷阱抽空阀11;与压缩机相连的冷阱制冷分路设有大冷阱制冷分路a1b1和小冷阱制冷分路a2b2,大冷阱14通过大冷阱盘管19与大冷阱制冷分路a1b1相连,小冷阱10通过小冷阱盘管18与小冷阱制冷分路a2b2相连,在大冷阱制冷分路a1b1上设有节流阀16,在小冷阱制冷分路a2b2上设有节流阀17,也即大冷阱制冷分路a1b1含有通过管道连接的大冷阱盘管19及节流阀16,小冷阱制冷分路a2b2含有通过管道连接的小冷阱盘管18及节流阀17。当制冷系统为大冷阱14制冷时,制冷剂由a1口进入,经过节流阀16及大冷阱盘管19蒸发之后,由b1口流出;当制冷系统为小冷阱10制冷时,制冷剂由a2口进入,经过节流阀17及小冷阱盘管18蒸发之后,由b2口流出。
图6为本发明第四种实施例的冷阱捕冰系统的原理图。它展示的是大、小冷阱设置于干燥箱除箱门以外的任意一侧面的冷阱捕冰系统的原理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冷阱捕冰系统含有干燥箱1、大冷阱水汽通道12、小冷阱水汽通道8、大冷阱14、小冷阱10、大冷阱隔离阀13、小冷阱隔离阀9、大冷阱抽空阀15、小冷阱抽空阀11、大冷阱制冷分路a1b1及小冷阱制冷分路a2b2,大冷阱14、小冷阱10皆设于干燥箱1的同一个侧面,大冷阱14内设有大冷阱盘管19,小冷阱10内设有小冷阱盘管18,大冷阱水汽通道12穿过小冷阱10之后与干燥箱1的一个侧面相连接,大冷阱水汽通道12还与大冷阱14相连接,小冷阱水汽通道8与干燥箱1的另一个侧面相连接,小冷阱水汽通道8还与小冷阱10相连接,在大冷阱水汽通道12上设有大冷阱隔离阀13,在小冷阱水汽通道8上设有小冷阱隔离阀9,在大冷阱14上装有大冷阱抽空阀15,在小冷阱10上装有小冷阱抽空阀11;与压缩机相连的冷阱制冷分路设有大冷阱制冷分路a1b1和小冷阱制冷分路a2b2,大冷阱14通过大冷阱盘管19与大冷阱制冷分路a1b1相连,小冷阱10通过小冷阱盘管18与小冷阱制冷分路a2b2相连,在大冷阱制冷分路a1b1上设有节流阀16,在小冷阱制冷分路a2b2上设有节流阀17,也即大冷阱制冷分路a1b1含有通过管道连接的大冷阱盘管19及节流阀16,小冷阱制冷分路a2b2含有通过管道连接的小冷阱盘管18及节流阀17。当制冷系统为大冷阱14制冷时,制冷剂由a1口进入,经过节流阀16及大冷阱盘管19蒸发之后,由b1口流出;当制冷系统为小冷阱10制冷时,制冷剂由a2口进入,经过节流阀17及小冷阱盘管18蒸发之后,由b2口流出。
上述一至四实施例所述的大冷阱隔离阀13、小冷阱隔离阀9、大冷阱抽空阀15、小冷阱抽空阀11及大冷阱制冷分路a1b1上的节流阀16、小冷阱制冷分路a2b2上的节流阀17均可与安装于设备上的传感元件或安装在冻干机控制柜上的控制系统相连。
所述的冷阱制冷分路a1b1及a2b2通常都包含至少一个节流阀及至少一个盘管,图2-图6仅表示大、小冷阱制冷分路中的各一个节流阀及一个盘管。所述的大、小冷阱制冷分路分别与多个节流阀及多个盘管的连接方式,与现有技术中的冷阱制冷分路与多个节流阀及多个盘管的连接方式相同,这里就不再叙述。
利用冻干机的冷阱捕冰系统进行捕冰的方法,通过对大冷阱隔离阀13、小冷阱隔离阀9、大冷阱抽空阀15、小冷阱抽空阀11的开闭控制,以及对大冷阱制冷分路a1b1上的节流阀16、小冷阱制冷分路a2b2上的节流阀17的开闭控制,完成对大冷阱14与小冷阱10的捕冰切换,此时,仅保留与小冷阱制冷分路a2b2相连且该分路上的节流阀17处于开启状态的压缩机运行,其他压缩机停止运行,其中,大冷阱14用于物品一次干燥阶段的捕冰,小冷阱10用于物品二次干燥阶段的捕冰。
在物品的一次干燥阶段,大冷阱14投入捕冰,小冷阱10不投入捕冰,此时,大冷阱制冷分路a1b1上的节流阀16开启,小冷阱制冷分路a2b2上的节流阀17关闭,大冷阱抽空阀15开启,小冷阱抽空阀11开启或关闭,小冷阱的隔离阀9关闭,大冷阱的隔离阀13开启;
在物品的一次干燥即将结束之前,小冷阱制冷分路a2b2上的节流阀17开启,提前为小冷阱10降温,将小冷阱盘管10的表面温度降低到二次干燥设定的常规温度以下,同时,小冷阱的抽空阀11开启;
当一次干燥结束、二次干燥开始时,大冷阱14停止捕冰,小冷阱10投入捕冰,小冷阱制冷分路a2b2上的节流阀17保持开启,大冷阱制冷分路上的节流阀16关闭,小冷阱抽空阀11保持开启,大冷阱抽空阀15关闭,小冷阱的隔离阀9开启,大冷阱的隔离阀13关闭,从而完成大冷阱14与小冷阱10的捕冰切换,此时,仅保留与小冷阱制冷分路a2b2相连且该分路上的节流阀17处于开启状态的压缩机继续运行,其他压缩机停止运行。
大冷阱隔离阀13、小冷阱隔离阀9、大冷阱抽空阀15、小冷阱抽空阀11及大冷阱制冷分路a1b1上的节流阀16、小冷阱制冷分路a2b2上的节流阀17的切换控制,二次干燥时小冷阱的盘管表面温度的设定与控制,均可由安装于设备上的传感元件及安装在冻干机控制柜上的控制系统自动完成。
所述的冷阱制冷分路设置大冷阱制冷分路和小冷阱制冷分路的方法,是本领域内的普通专业技术人员所皆知的常识,这里就不再叙述。
所述的安装于设备上的传感元件及安装在冻干机控制柜上的控制系统,可直接从市场上购得,各阀门及大、小冷阱制冷分路与其安装及使用方法也为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所皆知的常识,就里也不再叙述。

Claims (7)

1.一种冻干机冷阱捕冰系统,含有干燥箱(1)及与压缩机相连的冷阱制冷分路,其特征是在干燥箱(1)的至少一个侧面设有一大一小二个冷阱(14、10),及分别设在干燥箱(1)的至少一个侧面的一个大冷阱水汽通道(12)和一个小冷阱水汽通道(8),小冷阱水汽通道(8)与小冷阱(10)相连接,大冷阱水汽通道(12)与大冷阱(14)相连接,在大冷阱水汽通道(12)上设有大冷阱隔离阀(13),在小冷阱水汽通道(8)上设有小冷阱隔离阀(9),在大冷阱(14)上设有大冷阱抽空阀(15),在小冷阱(10)上设有小冷阱抽空阀(11),大冷阱(14)内设有大冷阱盘管(19),小冷阱(10)内设有小冷阱盘管(18);与压缩机相连的冷阱制冷分路含有大冷阱制冷分路a1b1和小冷阱制冷分路a2b2,大冷阱(14)通过大冷阱盘管(19)与大冷阱制冷分路a1b1相连接,小冷阱(10)通过小冷阱盘管(18)与小冷阱制冷分路相a2b2连接,在大冷阱制冷分路a1b1上设有节流阀(16),在小冷阱制冷分路a2b2上设有节流阀(17)。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冻干机冷阱捕冰系统,其特征是在干燥箱(1)的二个侧面设有一大一小二个冷阱(14、10),及分别设置于干燥箱(1)的二个侧面的一个大冷阱水汽通道(12)和一个小冷阱水汽通道(8),大冷阱水汽通道(12)和小冷阱水汽通道(8)分别与干燥箱(1)相连接,大冷阱水汽通道(12)还与大冷阱(14)相连接,小冷阱水汽通道(8)还与小冷阱(10)相连接,在大冷阱水汽通道(12)上设有大冷阱隔离阀(13),在小冷阱水汽通道(8)上设有小冷阱隔离阀(9),在大冷阱(14)上设有大冷阱抽空阀(15),在小冷阱(10)上设有小冷阱抽空阀(11),大冷阱(14)内设有大冷阱盘管(19),小冷阱(10)内设有小冷阱盘管(18);与压缩机相连的冷阱制冷分路含有大冷阱制冷分路a1b1和小冷阱制冷分路a2b2,大冷阱(14)通过大冷阱盘管(19)与大冷阱制冷分路a1b1相连接,小冷阱(10)通过小冷阱盘管(18)与小冷阱制冷分路相a2b2连接,在大冷阱制冷分路a1b1上设有节流阀(16),在小冷阱制冷分路a2b2上设有节流阀(17)。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冻干机冷阱捕冰系统,其特征是在干燥箱(1)的一个侧面设有一大一小二个冷阱(14、10),及分别设置在干燥箱(1)的一个侧面的一个大冷阱水汽通道(12)和一个小冷阱水汽通道(8),大冷阱水汽通道(12)和小冷阱水汽通道(8)分别与干燥箱(1)相连接,大冷阱水汽通道(12)与大冷阱(14)相连接,小冷阱水汽通道(8)与小冷阱(10)相连接,在大冷阱水汽通道(12)上设有大冷阱隔离阀(13),在小冷阱水汽通道(8)上设有小冷阱隔离阀(9),在大冷阱(14)上设有大冷阱抽空阀(15),在小冷阱(10)上设有小冷阱抽空阀(11),大冷阱(14)内设有大冷阱盘管(19),小冷阱(10)内设有小冷阱盘管(18);与压缩机相连的冷阱制冷分路含有大冷阱制冷分路a1b1和小冷阱制冷分路a2b2,大冷阱(14)通过大冷阱盘管(19)与大冷阱制冷分路a1b1相连接,小冷阱(10)通过小冷阱盘管(18)与小冷阱制冷分路相a2b2连接,在大冷阱制冷分路a1b1上设有节流阀(16),在小冷阱制冷分路a2b2上设有节流阀(17)。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冻干机冷阱捕冰系统,其特征是在干燥箱(1)的一个侧面设有一大一小二个冷阱(14、10),及在干燥箱(1)的一个侧面的设有一个大冷阱水汽通道(12)和一个小冷阱水汽通道(8),大冷阱水汽通道(12)与干燥箱(1)相连接,大冷阱水汽通道(12)还与大冷阱(14)相连接,小冷阱水汽通道(8)连接在大冷阱水汽通道(12)上,小冷阱水汽通道(8)还与小冷阱(10)相连接,在大冷阱水汽通道(12)上设有大冷阱隔离阀(13),在小冷阱水汽通道(8)上设有小冷阱隔离阀(9),在大冷阱(14)上设有大冷阱抽空阀(15),在小冷阱(10)上设有小冷阱抽空阀(11),大冷阱(14)内设有大冷阱盘管(19),小冷阱(10)内设有小冷阱盘管(18);与压缩机相连的冷阱制冷分路含有大冷阱制冷分路a1b1和小冷阱制冷分路a2b2,大冷阱(14)通过大冷阱盘管(19)与大冷阱制冷分路a1b1相连接,小冷阱(10)通过小冷阱盘管(18)与小冷阱制冷分路相a2b2连接,在大冷阱制冷分路a1b1上设有节流阀(16),在小冷阱制冷分路a2b2上设有节流阀(17)。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冻干机冷阱捕冰系统,其特征是在干燥箱(1)的一个侧面设有一大一小二个冷阱(14、10),及分别设置于干燥箱(1)的二个侧面的一个大冷阱水汽通道(12)和一个小冷阱水汽通道(8),大冷阱水汽通道(12)和小冷阱水汽通道(8)分别与干燥箱(1)相连接,大冷阱水汽通道(12)穿过小冷阱(10)之后与大冷阱(14)相连接,小冷阱水汽通道(8)与小冷阱(10)相连接,在大冷阱水汽通道(12)上设有大冷阱隔离阀(13),在小冷阱水汽通道(8)上设有小冷阱隔离阀(9),在大冷阱(14)上设有大冷阱抽空阀(15),在小冷阱(10)上设有小冷阱抽空阀(11),大冷阱(14)内设有大冷阱盘管(19),小冷阱(10)内设有小冷阱盘管(18);与压缩机相连的冷阱制冷分路含有大冷阱制冷分路a1b1和小冷阱制冷分路a2b2,大冷阱(14)通过大冷阱盘管(19)与大冷阱制冷分路a1b1相连接,小冷阱(10)通过小冷阱盘管(18)与小冷阱制冷分路相a2b2连接,在大冷阱制冷分路a1b1上设有节流阀(16),在小冷阱制冷分路a2b2上设有节流阀(17)。
6.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冻干机的冷阱捕冰系统进行捕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对大冷阱隔离阀(13)、小冷阱隔离阀(9)、大冷阱抽空阀(15)、小冷阱抽空阀(11)的开闭控制,以及对大冷阱制冷分路a1b1上的节流阀(16)、小冷阱制冷分路a2b2上的节流阀(17)的开闭控制,完成对大冷阱(14)与小冷阱(10)的捕冰切换,此时,仅保留与小冷阱制冷分路a2b2相连且该分路上的节流阀(17)处于开启状态的压缩机运行,其他压缩机停止运行,其中,大冷阱(14)用于物品一次干燥阶段的捕冰,小冷阱(10)用于物品二次干燥阶段的捕冰。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利用冻干机的冷阱捕冰系统进行捕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物品的一次干燥阶段,大冷阱(14)投入捕冰,小冷阱(10)不投入捕冰,此时,大冷阱制冷分路a1b1上的节流阀(16)开启,小冷阱制冷分路a2b2上的节流阀(17)关闭,大冷阱抽空阀(15)开启,小冷阱抽空阀(11)开启或关闭,小冷阱的隔离阀(9)关闭,大冷阱的隔离阀(13)开启;
在物品的一次干燥即将结束之前,小冷阱制冷分路a2b2上的节流阀(17)开启,将小冷阱盘管(18)的表面温度降低到二次干燥设定的常规温度以下,同时,小冷阱抽空阀(11)开启;
当一次干燥结束、二次干燥开始时,大冷阱(14)停止捕冰,小冷阱(10)投入捕冰,此时,小冷阱制冷分路a2b2上的节流阀(17)保持开启,大冷阱制冷分路a1b1上的节流阀(16)关闭,小冷阱抽空阀(11)保持开启,大冷阱抽空阀(15)关闭,小冷阱隔离阀(9)开启,大冷阱隔离阀(13)关闭,从而完成大冷阱(14)与小冷阱(10)的捕冰切换,此时,仅保留与小冷阱制冷分路a2b2相连且该分路上的节流阀(17)处于开启状态的压缩机继续运行,其他压缩机停止运行。
CN 201110070946 2011-03-13 2011-03-13 一种冻干机的冷阱捕冰系统及捕冰方法 Pending CN10218312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10070946 CN102183124A (zh) 2011-03-13 2011-03-13 一种冻干机的冷阱捕冰系统及捕冰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10070946 CN102183124A (zh) 2011-03-13 2011-03-13 一种冻干机的冷阱捕冰系统及捕冰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83124A true CN102183124A (zh) 2011-09-14

Family

ID=445693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110070946 Pending CN102183124A (zh) 2011-03-13 2011-03-13 一种冻干机的冷阱捕冰系统及捕冰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183124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23260A (zh) * 2012-01-31 2013-07-31 住友重机械工业株式会社 冷阱及冷阱的控制方法
CN106345137A (zh) * 2015-07-13 2017-01-25 爱发科低温泵株式会社 低温冷阱
CN106679338A (zh) * 2015-07-13 2017-05-17 株式会社爱发科 真空干燥装置及真空干燥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011054A (en) * 1977-10-31 1979-07-04 Codoc Fabrications Ltd Freeze Drying Apparatus
JP2000304441A (ja) * 1999-02-18 2000-11-02 Yukio Sawara 多目的仕様の凍結乾燥装置
CN2932261Y (zh) * 2006-04-21 2007-08-08 北美冻干技术股份公司 一种真空冷冻干燥机的捕水系统
JP2010270928A (ja) * 2009-05-19 2010-12-02 Ulvac Japan Ltd 真空乾燥装置及び真空乾燥方法
CN202083177U (zh) * 2011-03-13 2011-12-21 杨钧 一种冻干机的冷阱捕冰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011054A (en) * 1977-10-31 1979-07-04 Codoc Fabrications Ltd Freeze Drying Apparatus
JP2000304441A (ja) * 1999-02-18 2000-11-02 Yukio Sawara 多目的仕様の凍結乾燥装置
CN2932261Y (zh) * 2006-04-21 2007-08-08 北美冻干技术股份公司 一种真空冷冻干燥机的捕水系统
JP2010270928A (ja) * 2009-05-19 2010-12-02 Ulvac Japan Ltd 真空乾燥装置及び真空乾燥方法
CN202083177U (zh) * 2011-03-13 2011-12-21 杨钧 一种冻干机的冷阱捕冰系统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23260A (zh) * 2012-01-31 2013-07-31 住友重机械工业株式会社 冷阱及冷阱的控制方法
CN103223260B (zh) * 2012-01-31 2015-09-09 住友重机械工业株式会社 冷阱及冷阱的控制方法
CN106345137A (zh) * 2015-07-13 2017-01-25 爱发科低温泵株式会社 低温冷阱
CN106679338A (zh) * 2015-07-13 2017-05-17 株式会社爱发科 真空干燥装置及真空干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8188514A1 (zh) 一种空调器及清洁控制方法
CN101975483B (zh) 对开门冰箱双蒸发器制冷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JP6074596B2 (ja) 冷蔵庫
CN201852392U (zh) 冰吧
CN107917562A (zh) 用于低温风冷制冷系统的热气和电热混合除霜系统和方法
CN106679215A (zh) 冰箱节能制冷系统、具有该系统的冰箱及其运行方法
CN105077539B (zh) 一种节能型果蔬真空冷冻干燥系统
CN104764266B (zh) 具有速冻功能的三门多温区制冷系统、冰箱及其控制方法
CN108592498A (zh) 用于双温电冰箱带热气除霜及冷量回收的并联循环系统
CN106091504A (zh) 一种具有自动除霜功能的冷柜及其除霜控制方法
CN104677011A (zh) 冰箱
CN202083177U (zh) 一种冻干机的冷阱捕冰系统
CN102183124A (zh) 一种冻干机的冷阱捕冰系统及捕冰方法
CN106288549A (zh) 一种适应低温快速冷冻的节流器及方法与应用
CN202083178U (zh) 一种冻干机的冷阱捕冰系统
CN103123200A (zh) 一种除霜防堵型冷柜
CN109140811A (zh) 一种具有高、低温冷藏切换功能的冷库循环系统
CN107525309A (zh) 蒸发器、蒸发器的除霜方法以及使用该蒸发器的冷却装置
CN112611154A (zh) 一种并联双系统冰箱及除霜控制方法
US11965683B2 (en) Cooling system for low temperature storage
CN204535168U (zh) 具有速冻功能的三门多温区制冷系统及其冰箱
CN102183125A (zh) 一种冻干机的冷阱捕冰系统及捕冰方法
CN207849810U (zh) 一种直膨式供液的多并联螺杆低温冷水机组
CN110145914A (zh) 一种引入自然冷源的家用冰箱
CN211424781U (zh) 一种热气融霜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YANG JUN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YANTAI ORIENT PHARMACEUTICAL EQUIPMENT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11026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265500 YANTAI, SHANDONG PROVINCE TO: 101400 HUAIROU, BEIJING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11026

Address after: 101400 Beijing city Huairou District 29 floor, No. 2502 South Fullerton

Applicant after: Yang Jun

Address before: 265500 Shandong province Fushan District of Yantai City West Road No. 4

Applicant before: Yantai ORIENT Pharmaceutical Equipment Co., Ltd.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