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82301B - 建筑用模壳、模壳组件、现浇楼地面架空层及其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建筑用模壳、模壳组件、现浇楼地面架空层及其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82301B
CN102182301B CN 201110005681 CN201110005681A CN102182301B CN 102182301 B CN102182301 B CN 102182301B CN 201110005681 CN201110005681 CN 201110005681 CN 201110005681 A CN201110005681 A CN 201110005681A CN 102182301 B CN102182301 B CN 10218230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rmwork
face
groove
cast
support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110005681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82301A (zh
Inventor
毕鹍
刘丽娟
Original Assignee
王军艇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王军艇 filed Critical 王军艇
Priority to CN 201110005681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182301B/zh
Publication of CN1021823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823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823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8230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rms Removed On Construction Sites Or Auxiliary Member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建筑用模壳、模壳组件、现浇楼地面架空层及其施工方法,该建筑用模壳包括由硬质材料制成的模壳顶面和与模壳顶面周边相连的支腿,这种结构的模壳结构简单,组装使用方便,组装周期短、效率高,且其采用硬质材料构成,其防水、防潮性能较好。现场施工时,将多个模壳根据需要相互组合使用。采用上述模壳组件制成的现浇楼地面架空层,便于在其架空空腔中铺设水、电、暖管道,其通风、防水、防潮、隔热、保温性能好。由于采用了上述模壳组件,使得该现浇楼地面架空层的施工变得简单,施工效率较高。

Description

建筑用模壳、模壳组件、现浇楼地面架空层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架空层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建筑用模壳、模壳组件、现浇楼地面架空层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有建筑设计及施工技术中,在进行楼地面架空时,为了增加或阻断空气流动,达到通风防潮、保温隔热、铺设管道或线缆的目的,采用在楼面、地面的防水层上沿横向,用砖砌筑砖墩至所需高度,在砖墩上放置预制钢筋混凝土板,砖墩沿纵横方向延伸,砖墩用水泥砂浆砌筑,并将预制钢筋混凝土板用砂浆坐牢,再用水泥砂浆嵌缝,从而使预制钢筋混凝土板下面形成架空层。这种结构形式的架空层,由于采用预制钢筋混凝土板,致使其整体性较差,容易裂缝,所以其强度较低,架空效率低,占用空间大,且施工周期长,劳动强度大,施工效率低。另外,这种结构形式的架空层,其防水、防潮的效果较差,耐久性能差,且架空层做在防水层的上面,防水层会因长期受压失去弹性而断裂,产生漏水现象,无法及时检修。这就是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能实现现浇混凝土的建筑用模壳、模壳组件、现浇楼地面架空层及其施工方法,通过采用这种结构的模壳组件及其施工方法制成的架空层,其整体性好,自重轻,架空效率高,占用空间小,强度及耐久性能高,施工简单,工期短,造价低,自防水、防潮性能非常好,既节能减排,又绿色环保。 
本方案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的:该建筑用模壳包括由硬质材料制成的模壳顶面和与模壳顶面周边相连的支腿。
上述支腿侧面设置有竖向加强筋,通过竖向加强筋来增强整个模壳的强度及稳定性。
上述竖向加强筋的下端部设置有定位槽,当需要加高架空层时,可以通过定位槽将模壳固定安装在架空层支撑管柱的上部,以实现加高架空层的目的。
上述相邻两支腿之间设置有连接凹槽,通过连接凹槽实现相邻两个模壳的组合连接。
上述连接凹槽中,其中两个相邻的连接凹槽为连接宽凹槽,与所述连接宽凹槽相对应的另两个相邻连接凹槽为连接窄凹槽,所述的连接窄凹槽与连接宽凹槽能相互配合,这种结构形式可以实现根据施工的不同需要,灵活选择不同的模壳组装形式。
上述支腿在垂直方向为弧型、折线型或弧形与折线型相结合,沿圆周方向为弧型或折线型,可以根据不同的施工及运输需要灵活选择。
上述模壳顶面为球面或圆形平面,且其外表面和/或内表面上设置有加强筋,通过加强筋增强模壳的承重能力。
上述模壳顶面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面积小于或等于支腿下端以圆弧顺次相连所形成的区域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面积或支腿下端的内切圆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面积,这种结构使模壳在垂直方向有一定的倾斜角,以增加模壳的承载力。
上述加强筋的形状为放射状、圆环状或网格状,可以根据施工需要灵活选择。
上述连接凹槽中的一个或两个,其侧面设置有密封侧板,该密封侧板只在靠近墙面的模壳中与墙靠接的连接凹槽侧面设置,以防止现场施工时,混凝土会流入模壳内,以影响整个架空层的质量。
上述模壳顶面上设置有通孔,模壳中可以穿过有水电暖管道、各种线缆及通风管道等,当管道和/或线缆沿垂直方向改变方向时,则管道和/或线缆等可以通过该通孔伸出。
在上述支腿的下缘处设置有水平支撑板,水平支撑板可以增加模壳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以提高整个模壳的稳定性。
上述水平支撑板的外边缘为折线型、弧线型或直线—圆弧—直线型。当模壳置于楼底面上时,水平支撑板的外边缘采用上述三种结构形式均可,均能保证模壳之间以及模壳与楼底面之间的严密配合;当架空层需要加高时,将模壳固定于架空层支撑管柱上,此时的水平支撑板采用直线—圆弧—直线型,中间的圆弧段保证水平支撑板能与架空层支撑管柱的外侧面相配合,从而保证架空层的严密性,不致漏混凝土。
上述支腿下端以圆弧顺次相连所形成的圆或支腿下端的内切圆与水平支撑板内切,以保证四个水平支撑板顺次相连能形成一个正方形,在组装时两个相互配合的模壳中的水平支撑板能平整地紧密配合,不会使两者之间出现空隙或一方压另一方的情况。
上述水平支撑板靠近连接宽凹槽一端的厚度小于其靠近连接窄凹槽一端的厚度。两个模壳组合使用时,如果采用的组合方式为一个模壳的连接窄凹槽与另一个模壳的连接宽凹槽叠加配合,由于水平支撑板靠近连接宽凹槽一端的厚度小于其靠近连接窄凹槽一端的厚度,所以使两个模壳配合端的水平支撑板形成一定的高度差,从而使两个水平支撑板能实现紧密连接,以保证现场浇注混凝土时,混凝土不会流到模壳内。
上述连接窄凹槽的下底面设置有缺口,该缺口的高度等于水平支撑板靠近连接宽凹槽端的厚度。两个模壳组合使用时,如果采用的组合方式为一个模壳的连接窄凹槽与另一个模壳的连接宽凹槽叠加配合,这种结构形式可以保证连接窄凹槽的下端面正好接触到与之配合的连接宽凹槽端的水平支撑板,从而使相互配合的两个模壳能平整、稳定地接触地面。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模壳组件,它由具有至少一种上述特征的模壳组装成,组装时,一个模壳的连接窄凹槽与与之相邻的模壳的连接宽凹槽叠加配合。
为了提高模壳组件的承载能力,使相邻四个模壳的支腿顶点所在圆的直径为直径为Φ≥50mm。
本发明还提供了另外一种模壳组件,它由具有至少一种上述特征的模壳组装成,组装时,相邻模壳的连接凹槽对接,两者在对接处的内侧或外侧通过与其形状对应的卡箍密封固定。
为了提高组合模壳的承载能力,使相邻四个模壳的支腿顶点所在圆的直径为Φ≥50mm。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现浇楼地面架空层,它主要由具有至少一种上述特征的模壳组件、置于模壳组件顶面上部的钢筋网、填充于模壳之间及模壳顶面之上的现浇混凝土及用于承载的建筑物底面或建筑物底面及置于其上的架空层支撑管柱构成,并使现浇混凝土的上顶面与模壳组件的上顶面之间的距离H≥30mm。其中,模壳组件支撑在楼底面上或支撑在置于楼底面上的架空层支撑管柱上、并与周围墙体紧密靠接,相邻模壳的连接凹槽下方相互连通,形成架空层空腔。这种结构的架空层,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的模壳组件,其自重轻,架空效率高,防潮性能好,占用空间小,且施工简单,工期短,造价低。由于采用现浇混凝土,其整体性好,强度及耐久性能高。
上述模壳组件内部所形成的通道中铺设有水电暖管道、各种线缆和/或通风管道,以保证架空层的通风、防水、防潮性能。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现浇楼地面架空层的施工方法,它主要包括如下步骤:(1)在楼底面上铺设水电暖管道、各种线缆和/或通风管道;(2)在楼底面上或置于楼底面上的架空层支撑管柱上铺设模壳组件;(3)在模壳组件上面铺设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架空层,抹平并养护至龄期。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可根据对上述方案的叙述得知,该建筑用模壳包括由硬质材料制成的模壳顶面和与模壳顶面周边相连的支腿,这种结构的模壳结构简单,组装使用方便,组装周期短、效率高,且其采用硬质材料构成,其防水、防潮性能较好。
现场施工时,将多个模壳根据需要相互组合使用。组合时,可以采用两种组合方式:(一)一个模壳的连接窄凹槽与与之相邻的模壳的连接宽凹槽叠加配合,不需要再做额外的加固处理;(二)相邻模壳的连接窄凹槽相互对接、连接宽凹槽相互对接,两者在对接处的内侧或外侧通过与其形状对应的卡箍密封固定。这两种组合方式比较方便,简单易行,有效地提高了施工效率。
采用上述模壳组件制成的现浇楼地面架空层,便于在其架空空腔中铺设水、电、暖管道,其通风、防水、防潮、隔热、保温性能好。
由于采用了上述模壳组件,使得该现浇楼地面架空层的施工变得简单,施工效率较高。
由此可见,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其实施的有益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建筑用模壳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建筑用模壳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建筑用模壳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建筑用模壳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建筑用模壳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建筑用模壳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模壳组件采用连接窄凹槽与连接宽凹槽叠加配合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中模壳组件固定在架空层支撑管柱上的局部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的A向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8中的B向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8所示结构所形成的架空层沿C-C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竖向加强筋,2为水平支撑板,3为连接窄凹槽,4为模壳顶面,5为竖向加强筋,6为水平支撑板,7为连接宽凹槽,8为竖向加强筋,9为水平支撑板,10为连接宽凹槽,11为加强筋,12为竖向加强筋,13为水平支撑板,14为连接窄凹槽,15为通孔,16为支腿,17为定位槽,18为定位槽,19为缺口,20为定位槽,21为缺口,22为定位槽,23为密封侧板,24为架空层支撑管柱,25为楼底面,26为钢筋网,27为混凝土。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一种建筑用模壳,如图1-图6所示,它包括由硬质材料制成的模壳顶面4和与模壳顶面4周边相连的支腿16,该支腿16在垂直方向为弧型、折线型或弧形与折线型相结合,以方便多个模壳叠放到一起,方便运输,支腿16沿圆周方向为弧型或折线型,支腿16侧面设置有竖向加强筋1、竖向加强筋5、竖向加强筋8和竖向加强筋12,竖向加强筋1、竖向加强筋5、竖向加强筋8和竖向加强筋12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灵活设置,在竖向加强筋1的下端部设置有定位槽22、在竖向加强筋5的下端部设置有定位槽17、在竖向加强筋8的下端部设置有定位槽18、在竖向加强筋12的下端部设置有定位槽20,当需要加高架空层时,可以通过定位槽22、定位槽17、定位槽18和定位槽20将模壳固定在架空层支撑管柱24的上沿上;模壳顶面4为球面或圆形平面,且模壳顶面4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面积小于或等于支腿16下端以圆弧顺次相连所形成的区域(具体来说为一个圆)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面积或支腿16下端的内切圆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面积,在模壳顶面4的外表面和/或内表面上设置有加强筋11,加强筋11的形状可以采用从模壳顶面4的中心向四周辐射的放射状形式,也可以采用沿模壳顶面4中心环绕的圆环状,还可以采用网格状的形式,以增强模壳的承重能力。
相邻两支腿16之间设置有连接凹槽,四个连接凹槽中,其中两个相邻的连接凹槽为连接宽凹槽7和连接宽凹槽10,与连接宽凹槽7相对应的连接凹槽为连接窄凹槽14,与连接宽凹槽10相对应的连接凹槽为连接窄凹槽3,所述的连接窄凹槽14和连接窄凹槽3能与与之相邻模壳的连接宽凹槽7和连接宽凹槽10相配合,并使连接窄凹槽14和连接窄凹槽3的外侧曲面与连接宽凹槽7和连接宽凹槽10的内侧曲面相吻合,以保证两个模壳能实现严密的配合,不会出现漏混凝土的情况。这种结构形式可以实现根据施工的不同需要,灵活选择不同的组装方式:如图7-图10所示,可以采用一个模壳的连接窄凹槽14和连接窄凹槽3与与之相邻模壳的连接宽凹槽7和连接宽凹槽10叠加配合;也可以采用一个模壳的连接窄凹槽14与与之相邻模壳的连接窄凹槽14或连接窄凹槽3对接、连接窄凹槽3与与之相邻模壳的的连接窄凹槽14或连接窄凹槽3对接、连接宽凹槽10与与之相邻模壳的连接宽凹槽10或连接宽凹槽7对接、连接宽凹槽7与与之相邻模壳的连接宽凹槽10或连接宽凹槽7对接,两者在对接处的内侧或外侧通过与其形状对应的卡箍密封固定。
模壳顶面4上设置有通孔15,模壳中可以铺设有水电暖管道、各种线缆及通风管道等,当管道和/或线缆沿垂直方向改变方向时,则管道和/或线缆等可以通过该通孔15伸出。当模壳组合使用时,可以根据水电暖管道、各种线缆及通风管道等的走向,在管道和/或线缆等通过的相应模壳顶面4上开设通孔15,其余模壳顶面4上则不用开设通孔15。
连接凹槽中的一个或两个,其侧面设置有密封侧板23。(一)当采用一个模壳的连接窄凹槽14和连接窄凹槽3与与之相邻模壳的连接宽凹槽7和连接宽凹槽10叠加配合这种组装方式时:如果在两个相对的墙面之间铺设模壳时,则在每排模壳中与墙面接触的模壳中连接窄凹槽3或连接窄凹槽14的侧面设置有密封侧板23;当在两个相邻墙面的拐角处铺设模壳时,则在与两个墙面接触的模壳中连接窄凹槽3和连接窄凹槽14的侧面设置有密封侧板23。密封侧板23能将连接窄凹槽3和/或连接窄凹槽14全部封堵住,不会使混凝土流到模壳内;(二)当采用连接窄凹槽14与与之相邻模壳的连接窄凹槽14或连接窄凹槽3对接、连接窄凹槽3与与之相邻模壳的的连接窄凹槽14或连接窄凹槽3对接、连接宽凹槽10与与之相邻模壳的连接宽凹槽10或连接宽凹槽7对接、连接宽凹槽7与与之相邻模壳的连接宽凹槽10或连接宽凹槽7对接,两者在对接处的内侧或外侧通过与其形状对应的卡箍密封固定这种组装方式时:则将与墙面接触的模壳中的一个或两个连接凹槽的侧面设置有密封侧板23。设置密封侧板23是为了防止现场施工时,混凝土会沿着连接凹槽流入模壳内,从而影响采用这种模壳制成的架空层的质量。
当采用一个模壳的连接窄凹槽14和连接窄凹槽3与与之相邻模壳的连接宽凹槽7和连接宽凹槽10叠加配合这种组装方式时,还需要如下结构:在四个支腿16的下缘处分别设置有水平支撑板2、水平支撑板6、水平支撑板9和水平支撑板13,水平支撑板2、水平支撑板6、水平支撑板9和水平支撑板13的外边缘为折线型、弧线型或直线—圆弧—直线型:当模壳置于楼底面25上时,水平支撑板2、水平支撑板6、水平支撑板9和水平支撑板13的外边缘采用上述三种结构形式均可,均能保证模壳之间以及模壳与楼底面25之间的严密配合;当架空层需要加高时,将模壳固定于架空层支撑管柱24的上沿,此时的水平支撑板2、水平支撑板6、水平支撑板9和水平支撑板13则采用直线—圆弧—直线型,中间的圆弧段能保证水平支撑板2、水平支撑板6、水平支撑板9和水平支撑板13与架空层支撑管柱24的外侧面紧密配合,且竖向加强筋1上的定位槽22中与架空层支撑管柱24的外侧面接触的一面与水平支撑板2中与架空层支撑管柱24的外侧面接触的一面对齐,竖向加强筋5上的定位槽17中与架空层支撑管柱24的外侧面接触的一面与水平支撑板6中与架空层支撑管柱24的外侧面接触的一面对齐,竖向加强筋8上的定位槽18中与架空层支撑管柱24的外侧面接触的一面与水平支撑板9中与架空层支撑管柱24的外侧面接触的一面对齐,竖向加强筋12上的定位槽20中与架空层支撑管柱24的外侧面接触的一面与水平支撑板13中与架空层支撑管柱24的外侧面接触的一面对齐,从而保证架空层的严密性,不致漏混凝土。
水平支撑板6靠近连接宽凹槽7一端的厚度小于其靠近连接窄凹槽3一端的厚度,水平支撑板13靠近连接宽凹槽10一端的厚度小于其靠近连接窄凹槽14一端的厚度,水平支撑板9的厚度与水平支撑板13靠近连接宽凹槽10端的厚度相等,水平支撑板2的厚度与水平支撑板6靠近连接窄凹槽3端的厚度相等,从而使两个模壳配合端的水平支撑板能形成一定的高度差,通过这种结构实现两个水平支撑板的紧密连接,以保证现场浇注混凝土时,混凝土不会流到模壳内。
支腿16下端以圆弧顺次相连所形成的圆或支腿16下端的内切圆与水平支撑板2、水平支撑板6、水平支撑板9和水平支撑板13内切,从而使水平支撑板2、水平支撑板6、水平支撑板9和水平支撑板13的端点顺次相连能形成一个正方形,以保证组装时两个相互配合的模壳中的水平支撑板能平整、紧密的配合。
在连接窄凹槽3的下底面设置有缺口19、连接窄凹槽14的下底面设置有缺口21,缺口19和缺口21的高度等于水平支撑板6靠近连接宽凹槽7、水平支撑板13靠近连接宽凹槽10端的厚度(即水平支撑板9的厚度)。当一个模壳的连接窄凹槽14和连接窄凹槽3与与之相邻模壳的连接宽凹槽7和连接宽凹槽10叠加配合时,使连接窄凹槽14的下端面正好接触到与之配合的连接宽凹槽7两端的水平支撑板6和水平支撑板9,连接窄凹槽3的下端面正好接触到与之配合的连接宽凹槽10两端的水平支撑板9和水平支撑板13,从而使相互配合的两个模壳能平整、稳定地接触地面。
该模壳采用硬质材料(如硬质塑料、硬质合金、纤维水泥复合材料或有机/无机硬质复合材料等)制成,以使模壳具有良好的防水、防潮、通风及保温的性能。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模壳组件,它由具有至少一种上述特征的模壳组装成。组装时可以采用如下两种组合方式:(一)如图7所示,一个模壳的连接窄凹槽14和连接窄凹槽3与与之相邻模壳的连接宽凹槽7和连接宽凹槽10叠加配合,不需要再做额外的加固处理,并使相邻四个模壳的支腿16的顶点所在圆的直径为Φ≥50mm,当浇铸混凝土时,会在相邻四个模壳的支腿16之间形成混凝土柱,上述结构就保证了该混凝土柱的直径≥50mm,以提高模壳组件及采用这种模壳组件制成的架空层的承载能力;(二)连接窄凹槽14与与之相邻模壳的连接窄凹槽14或连接窄凹槽3对接、连接窄凹槽3与与之相邻模壳的的连接窄凹槽14或连接窄凹槽3对接、连接宽凹槽10与与之相邻模壳的连接宽凹槽10或连接宽凹槽7对接、连接宽凹槽7与与之相邻模壳的连接宽凹槽10或连接宽凹槽7对接,两者在对接处的内侧或外侧通过与其形状对应的卡箍密封固定,并使相邻四个模壳的支腿16的顶点所在圆的直径为Φ≥50mm。通过卡箍将两个模壳牢固的固定在一起,并将相邻两个模壳之间的连接缝包裹起来,以防止施工过程中会有混凝土流到模壳内,从而影响施工质量。当浇铸混凝土时,会在相邻四个模壳的支腿16之间形成混凝土柱,上述结构就保证了该混凝土柱的直径≥50mm,以提高模壳组件及采用这种模壳组件制成的架空层的承载能力。
各模壳依次组合排列成“一”字形、“∟”形、“井”字形、“田”字形、 “匚”字形、矩形或者平面异形等形状,可以根据施工的具体要求,灵活选择。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现浇楼地面架空层,如图8-图11所示,它主要由具有至少一种上述特征的模壳组件、置于模壳组件顶面上部的钢筋网26、填充于模壳之间及模壳顶面4之上的现浇混凝土27及用于承载的楼底面25或楼底面25及置于其上的架空层支撑管柱24构成,并使现浇混凝土27的上顶面与模壳组件的上顶面之间的距离H≥30mm,使架空层的高度可以根据需要在50-600mm之间灵活选择。
其中,模壳组件支撑在楼底面25上或支撑在置于楼底面25上的架空层支撑管柱24上、并与周围墙体紧密靠接,相邻模壳的连接凹槽下方相互连通,形成架空层空腔;在架空层空腔中可以铺设水电暖管道、各种线缆和/或通风管道,以保证架空层的通风、防水、防潮性能,当管道和/或线缆沿垂直方向改变方向时,则管道和/或线缆等可以通过模壳顶面4的通孔15伸出,这种结构的架空层,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的模壳组件,其自重轻,架空效率高,防潮性能好,占用空间小,且施工简单,工期短,造价低。由于采用现浇混凝土,其整体性好,强度及耐久性能高。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现浇楼地面架空层的施工方法,它主要包括如下步骤:(1)在楼底面25上铺设水电暖管道、各种线缆和/或通风管道;(2)在楼底面25上铺设模壳组件或将模壳通过其定位槽22、定位槽17、定位槽18和定位槽20固定在置于楼底面25上的架空层支撑管柱24的上沿上:如果模壳组件与墙面之间有余量,则可以将一个模壳根据余量的大小切割至合适的大小,并组装到有余量的模壳组件中,并使切割面接触墙面;(3)在模壳组件上面铺设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架空层,抹平并养护至龄期。浇铸完混凝土后,在架空层上面做防水层,以防止防水层位于架空层下面会因长期受压失去弹性而断裂,产生漏水现象,无法及时检修。
本发明并不仅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实质范围内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7)

1.一种建筑用模壳,其特征是:它包括由硬质材料制成的模壳顶面和与模壳顶面周边相连的支腿,相邻两支腿之间设置有连接凹槽,所述连接凹槽中,其中两个相邻的连接凹槽为连接宽凹槽,与所述连接宽凹槽相对应的另两个相邻连接凹槽为连接窄凹槽,所述的连接窄凹槽与连接宽凹槽能相互配合;所述支腿侧面设置有竖向加强筋,在所述支腿的下缘处设置有水平支撑板,所述水平支撑板靠近连接宽凹槽一端的厚度小于其靠近连接窄凹槽一端的厚度,所述连接窄凹槽的下底面设置有缺口,该缺口的高度等于水平支撑板靠近连接宽凹槽端的厚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模壳,其特征是:所述竖向加强筋的下端部设置有定位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模壳,其特征是:所述支腿在垂直方向为弧型、折线型或弧形与折线型相结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建筑用模壳,其特征是:所述支腿沿圆周方向为弧型或折线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模壳,其特征是:所述模壳顶面为球面或圆形平面,且其外表面和/或内表面上设置有加强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建筑用模壳,其特征是:所述模壳顶面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面积小于或等于支腿下端以圆弧顺次相连所形成的区域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面积或支腿下端的内切圆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面积。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建筑用模壳,其特征是:所述加强筋的形状为放射状、圆环状或网格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模壳,其特征是:所述连接凹槽中的一个或两个,其侧面设置有密封侧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模壳,其特征是:所述模壳顶面上设置有通孔。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模壳,其特征是:所述水平支撑板的外边缘为折线型、弧线型或直线—圆弧—直线型。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模壳,其特征是:所述支腿下端以圆弧顺次相连所形成的圆或支腿下端的内切圆与水平支撑板内切。
12.一种模壳组件,其特征是:它由上述权利要求1-11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模壳组装成,组装时,一个模壳的连接窄凹槽与与之相邻的模壳的连接宽凹槽叠加配合。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模壳组件,其特征是:相邻四个模壳的支腿顶点所在圆的直径为Φ≥50mm。
14.一种现浇楼地面架空层,其特征是:它主要由上述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模壳组件、置于模壳组件顶面上部的钢筋网、填充于模壳之间及模壳顶面之上的现浇混凝土及用于承载的建筑物底面或建筑物底面及置于其上的架空层支撑管柱构成。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现浇楼地面架空层,其特征是:所述模壳组件支撑在楼底面上或支撑在置于楼底面上的架空层支撑管柱上、并与周围墙体紧密靠接,相邻模壳的连接凹槽下方相互连通,形成架空层空腔。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现浇楼地面架空层,其特征是:所述现浇混凝土的上顶面与模壳组件的上顶面之间的距离H≥30mm。
17.一种如权利要求14、15或16所述的现浇楼地面架空层的施工方法,其特征是:它主要包括如下步骤:(1)在楼底面上铺设水电暖管道、各种线缆和/或通风管道;(2)在楼底面上或置于楼底面上的架空层支撑管柱上铺设模壳组件;(3)在模壳组件上面铺设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架空层,抹平并养护至龄期。
CN 201110005681 2011-01-12 2011-01-12 建筑用模壳、模壳组件、现浇楼地面架空层及其施工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8230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10005681 CN102182301B (zh) 2011-01-12 2011-01-12 建筑用模壳、模壳组件、现浇楼地面架空层及其施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10005681 CN102182301B (zh) 2011-01-12 2011-01-12 建筑用模壳、模壳组件、现浇楼地面架空层及其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82301A CN102182301A (zh) 2011-09-14
CN102182301B true CN102182301B (zh) 2013-06-05

Family

ID=445685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110005681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82301B (zh) 2011-01-12 2011-01-12 建筑用模壳、模壳组件、现浇楼地面架空层及其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18230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06934B (zh) * 2017-01-22 2019-05-24 黄伟洪 中空楼板模板、中空楼板结构和中空楼板结构的施工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914283C1 (de) * 1999-03-30 2000-08-03 Wila Leuchten Ag Sevelen Eingießtopf
EP1236843A2 (en) * 2000-12-13 2002-09-04 Studio Tecnico Ing. Giorgio Cristalli System, method and modular form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loors
CN1570313A (zh) * 2003-07-11 2005-01-26 邱则有 一种砼用空腹构件
CN1800537A (zh) * 2004-12-31 2006-07-12 邱则有 一种钢筋砼空心板
CN1982585A (zh) * 2005-08-14 2007-06-20 邱则有 一种模壳构件
CN101230744A (zh) * 2007-01-23 2008-07-30 美国德信公司 钢筋支撑椅
CN201420396Y (zh) * 2009-06-22 2010-03-10 莱西市建筑总公司 混凝土墙预埋箱盒模具
CN201933771U (zh) * 2011-01-12 2011-08-17 王军艇 建筑用模壳、模壳组件及现浇楼地面架空层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914283C1 (de) * 1999-03-30 2000-08-03 Wila Leuchten Ag Sevelen Eingießtopf
EP1236843A2 (en) * 2000-12-13 2002-09-04 Studio Tecnico Ing. Giorgio Cristalli System, method and modular form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loors
CN1570313A (zh) * 2003-07-11 2005-01-26 邱则有 一种砼用空腹构件
CN1800537A (zh) * 2004-12-31 2006-07-12 邱则有 一种钢筋砼空心板
CN1982585A (zh) * 2005-08-14 2007-06-20 邱则有 一种模壳构件
CN101230744A (zh) * 2007-01-23 2008-07-30 美国德信公司 钢筋支撑椅
CN201420396Y (zh) * 2009-06-22 2010-03-10 莱西市建筑总公司 混凝土墙预埋箱盒模具
CN201933771U (zh) * 2011-01-12 2011-08-17 王军艇 建筑用模壳、模壳组件及现浇楼地面架空层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82301A (zh) 2011-09-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098480B2 (en) Hollow floor slab formwork, hollow floor slab structure and method for constructing hollow floor slab structure
CN203821688U (zh) 一种两端开口砌块
CN110886391A (zh) 钢-混凝土框架结构、墙体结构及被动房
CN201933771U (zh) 建筑用模壳、模壳组件及现浇楼地面架空层
CN102182301B (zh) 建筑用模壳、模壳组件、现浇楼地面架空层及其施工方法
CN203654620U (zh) 装配式屋面防水保温结构
CN112962845A (zh) 一种新型装配式钢板混凝土空心楼板及卧式生产
CN202247719U (zh) 对应形波纹预应力抗沉降桥梁涵管
CN107152034A (zh) 一种综合管廊及其施工方法
CN206035052U (zh) 一种带预制嵌缝条的外包钢板装配式圆形地下粮仓
CN206035051U (zh) 一种带预制嵌缝条的双层钢板装配式圆形地下粮仓
CN203080733U (zh) 外砌模内砌体建筑结构体系
CN206607675U (zh) 一种地下室复合外墙防裂防渗结构构造
CN206189966U (zh) 一种插槽式内外均包钢板预制装配式圆形地下粮仓
CN106088762B (zh) 一种插槽式外包钢板预制装配式圆形地下粮仓
CN211285988U (zh) 钢-混凝土框架结构、墙体结构及被动房
CN211665962U (zh) 一种榫卯式连接装配式单元板
CN106013911A (zh) 一种带预制嵌缝条的内包钢板装配式圆形地下粮仓
CN109057076B (zh) 可更换相变材料的装配式组合型节能墙体及制作安装方法
CN206035042U (zh) 一种带预制嵌缝条的内包钢板装配式圆形地下粮仓
CN201818078U (zh) 结构改良的水池
CN106193685B (zh) 预制装配式通信机房结构
CN206457846U (zh) 一种高效率上下拼装混凝土预制方涵
CN206189414U (zh) 一种插槽式外包钢板预制仓壁圆形地下粮仓
CN206438511U (zh) 一种双层装配式地下粮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605

Termination date: 2019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