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74772A - 一种耐高温碳纤维玻璃纤维复合膜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耐高温碳纤维玻璃纤维复合膜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74772A
CN102174772A CN2011100264383A CN201110026438A CN102174772A CN 102174772 A CN102174772 A CN 102174772A CN 2011100264383 A CN2011100264383 A CN 2011100264383A CN 201110026438 A CN201110026438 A CN 201110026438A CN 102174772 A CN102174772 A CN 1021747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bon fiber
glass fibre
container
slurries
n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2643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程启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110026438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174772A/zh
Publication of CN1021747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7477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 Carbon And Carbon Compounds (AREA)
  • Pap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耐高温碳纤维玻璃纤维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将玻璃纤维与碳纤维按比例混合均匀后;用水稀释,制得的浆液经过排水、网板接收成膜,再用无机粘结剂处理,干燥脱水成型。本发明是一种制备简单,投入少,成本低,耗能少,添加剂使用少,污染少,工艺控制简易、更为耐温、阻燃的碳纤维玻璃纤维复合膜的制备方法。便于推广应用。

Description

一种耐高温碳纤维玻璃纤维复合膜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复合纤维膜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由碳纤维和玻璃纤维复合的膜。
背景技术
近年来,合成纤维因其具有比普通植物纤维纸更高的强度、更稳定的尺寸、不易老化、更好的耐化学品性能的优点而得到国内外广泛的关注和应用。专利号为200410037774.8的名为“一种碳纤维芳纶纤维合成纸及湿法抄造”的中国发明专利,此发明属于合成纤维纸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以碳纤维和芳纶纤维为结构纤维、辅以粘接纤维制成的合成纤维纸。该合成纤维纸具有轻质、柔软、高强度、高比模量、耐高温、耐疲劳、抗化学腐蚀、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低热膨胀系数、生物相溶性好等优异特性,可被广泛用于机电、航空、航天等高技术领域;该发明同时提供了该种合成纤维纸的湿法制备方法。
该专利尽管使用了耐高温、抗化学腐蚀的芳纶纤维与碳纤维复合而成,但是依然存在芳纶纤维成本高,不阻燃的缺点。更重要的是,其采用湿法造纸的方法进行抄造,具有设备投入大,热能以及水能耗费巨大,污染大,且批量生产时,不易控制和随时调整各纤维比例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制备简单,投入少,成本低,耗能少,添加剂使用少,污染少,工艺控制简易、更为耐温、阻燃的碳纤维玻璃纤维复合膜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耐高温碳纤维玻璃纤维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其制备包括如下步骤:
①:分别称取玻璃纤维与碳纤维,玻璃纤维与碳纤维的重量比为99∶1-2∶3;
②:按玻璃纤维与碳纤维的总重量∶水重量=1∶1000-1∶40000的重量比将上述两种纤维用水稀释,搅拌均匀,制得浆液C,
③:在容器1的底部固定好接收网2,并在接收网2的下面安装好导流板4及在容器3的底部安装排泄阀5;
④:把制好的浆液C倒进容器1中,搅拌均匀,再将容器1置于容器3内;
⑤:把垂直移动容器1或容器3,浆液C从容器1中完全流入到容器3内;或打开排泄阀5,让浆液C从容器1内流经接收网2,进入容器3,同时在接收网2上形成一层均匀的碳纤维玻璃纤维膜;
⑥绝大部分的纤维被接收网2拦截,剩下的液体完全进入到容器3内,成为液体D,从排泄阀5排出后可作为浆液A和/或浆液B的稀释液循环使用;
⑦:把上述碳纤维玻璃纤维膜从接收网2上取下,进行无机粘结剂处理;
⑧:然后干燥脱水成型,从而得到耐高温的碳纤维玻璃纤维复合膜。
上述玻璃纤维为高碱玻纤、中碱玻纤和无碱玻纤中任一种或几种;玻璃纤维的直径为4μm~40μm,长度为0.1~20mm。
上述碳纤维由聚丙烯腈纤维、沥青纤维、粘胶丝或酚醛纤维中任一种经碳化制得;碳纤维的直径为4μm~40μm,长度为2~20mm。
上述①-②步骤还可以是:
A、先把将玻璃纤维按照1∶30~1∶1000的重量百分比用水稀释,制得浆液A;
B、然后将碳纤维按照1∶1000~1∶40000的重量百分比用水稀释,制得浆液B;
C、分别在浆液A和浆液B中添加聚丙烯酰胺分散剂或聚氧化乙烯分散剂;
D、再将A和B液按照玻璃纤维与碳纤维重量百分比99∶1~2∶3进行混合并搅拌均匀,制得浆液C。
上述①-②步骤还可以是:
I:先将碳纤维按照1∶1000~1∶40000的重量百分比用水稀释,制得浆液B;
II:然后按照玻璃纤维与碳纤维重量百分比99∶1-2∶3所对应的玻璃纤维加入浆液B中搅拌均匀,制得浆液C。
上述无机粘结剂是二氧化硅溶胶、碱金属硅酸盐凝胶、磷酸盐凝胶、硅铝酸盐凝胶、金属醇盐凝胶中任一种或两种以上;无机粘结剂处理是用浸泡、喷涂或涂布的方式中任一种方式处理;其处理是单面处理或双面处理。
上述干燥脱水是用不同温度加热干燥固化、辅以真空干燥固化或常温干燥固化中任一种方式干燥脱水。
上述接收网2为铜网、不锈钢网、、尼龙网、PET网中任一种网,目数为40目到200目;且接收网2表面平整,不变形,并确保其平放时处于水平状态;接收网2上还放置或粘结固定有一层网布,在排水时接受碳纤维和玻璃纤维,以方便排水后取下碳纤维玻璃纤维膜;该网布是尼龙布、涤纶布、玻纤网布、PTFE网布中任一种。
上述导流板4是铝蜂窝板、铜蜂窝板、电镀网、不锈钢蜂窝板、聚酯蜂窝板、陶瓷蜂窝板、高强度的金属网或塑料网中任一种蜂窝板。
上述排泄阀5是单个或两个以上,以增加其排水速度和排水的均匀性。
本专利的有益效果是:
1、采用碳纤维和玻璃纤维,其材料成本低,且阻燃性能良好。
2、使用无机粘结剂,其耐温性能良好,可高达1000℃。
3、制备过程所需设备投入少,且碳纤维和玻璃纤维不吸水,极易干燥,耗能特别少。
4、整个过程添加剂使用量很少,甚至可以不使用分散剂等有机溶剂,其污染特别少。
5、水可以不经过特别处理,而循环使用,浪费特别少,且水的需求量少。
6、整个过程便于控制碳纤维以及玻璃纤维的含量和比例,且可以在生产过程中随时进行调整,工艺成本特别低。
7、碳纤维整体分散均匀,可以便于加工成不同温度要求的面状发热体。且碳纤维发热具有远红外作用,还可以用于理疗等场所。
8、采用玻璃纤维和无机粘结剂,其抗化学性能优异,可以用于防静电和催化净化等领域,应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图1为应用例容器1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应用例容器3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耐高温碳纤维玻璃纤维复合膜的制备方法,由碳纤维和玻璃纤维用水稀释后,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均匀,经过排水和网板接收,再用无机粘结剂处理,然后脱水干燥而成。成型后的玻璃纤维和碳纤维的重量比优选为4∶1。
优选的玻璃纤维的直径为8μm,长度为6mm。玻璃纤维采用浸润剂拉制的原丝,经由湿法在线短切而成。优选的碳纤维的直径为4μm,长度为6mm。碳纤维由聚丙烯腈纤维碳化制得。
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优选的先将玻璃纤维按照1∶100的比例用水稀释,制得浆液A。然后将碳纤维按照15∶100000的比例用水稀释,制得浆液B。再将浆液A倒入到浆液B中混合均匀,制得浆液C。其中浆液中玻璃纤维与碳纤维重量比为4∶1。
容器1的底部固定有接收网2,接收网2上放置有38g/m2克重的玻纤网布。接收网2的下面有导流板4。容器1置于不锈钢容器3内,容器3的底部设有排泄阀5。把配置好的浆液C倒进不锈钢容器1中并搅拌均匀,然后把器1从容器3中平稳的升起,浆液C从容器1内流出,完全进入到容器3内,成为液体D。同时在接收网2上形成一层均匀的碳纤维玻璃纤维膜。容器3内剩下的液体D可以循环使用,作为浆液A和浆液B的稀释液。
把碳纤维玻璃纤维膜连同玻纤网布从接收网2上取下,以15g/m2的量单面喷涂二氧化硅凝胶,然后在120℃下干燥5mins。再在另一面以15g/m2的量喷涂二氧化硅凝胶,再次在120℃下干燥5mins,从而得到耐高温的碳纤维玻璃纤维复合膜。
其中接收网2为80目的铜网,且平整、牢固的固定在容器1的底部,以确保其水平。导流板4为铜制蜂窝板,其中板厚20mm,孔径3mm,孔距4.5mm。
用此工艺制备的碳纤维玻璃纤维复合膜,测试150mm×60mm面积的电阻值(电极方向为长度方向),其值为107Ω。使用50V的交流电压进行通电测试,其表面平均温度为200℃,在其表面上的10处不同的位置测试其温度分布,温度偏差小于10℃。
实施例2
优选的玻璃纤维的直径为8μm,长度为6mm。玻璃纤维采用浸润剂拉制的原丝,经由湿法在线短切而成。优选的碳纤维的直径为4μm,长度为6mm。碳纤维由聚丙烯腈纤维碳化制得。
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玻璃纤维按照1∶100的比例用水稀释,制得浆液A。然后将碳纤维按照15∶100000的比例用水稀释,制得浆液B。再将浆液A倒入浆液B中混合并搅拌均匀,制得浆液C。其中浆液C中玻璃纤维与碳纤维重量比为19∶1。
容器1的底部固定有接收网2,接收网2的下面有导流板4。容器1置于不锈钢容器3内,容器3的底部设有排水孔5。把浆液C倒进不锈钢容器1中并搅拌均匀。容器1不动,容器3中平稳的下降,浆液C从容器1内流出,完全进入到容器3内,成为液体D,同时在接收网2上形成一层均匀的碳纤维玻璃纤维膜。容器3内剩下的液体D可以循环使用,作为A浆液和B浆液的稀释液。
把膜从接收网2上取下,以25g/m2的量单面喷涂二氧化硅凝胶,然后在150℃下干燥5mins。再在另一面以25g/m2的量喷涂二氧化硅凝胶,再次在150℃下干燥5mins,从而得到耐高温的碳纤维玻璃纤维复合膜。
其中接收网2为60目的铜网,将接收网2平整、牢固的固定在容器1的底部,以确保其水平。导流板4为铜制蜂窝板,其中板厚20mm,孔径3mm,孔距4.5mm。
用此工艺制备的碳纤维玻璃纤维复合膜,测试150mm×60mm面积的电阻值(电极方向为长度方向),其值为110KΩ。
实施例3
优选的玻璃纤维的直径为8μm,长度为6mm。玻璃纤维采用浸润剂拉制的原丝,经由湿法在线短切而成。优选的碳纤维的直径为4μm,长度为6mm。碳纤维由聚丙烯腈纤维碳化制得。
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玻璃纤维按照1∶100的比例用水稀释,制得浆液A。然后将碳纤维按照15∶100000的比例用水稀释,制得浆液B。再将浆液A倒入浆液B中混合并搅拌均匀,制得浆液C。其中浆液C中玻璃纤维与碳纤维重量比为2∶3。
容器1的底部固定有接收网2,接收网2上放置有38g/m2克重的玻纤网布,接收网2的下面有导流板4。容器1置于不锈钢容器3内,容器3的底部设有排水孔5。把制好的浆液C倒进不锈钢容器1中并搅拌均匀。容器1先升起,待容器1内液面高度为5mm时,容器3平稳且快速的下降,剩下的浆液C从容器1内流出,此时容器3内的液体为液体D,同时在接收网2上形成一层均匀的碳纤维玻璃纤维膜。容器3内剩下的液体D可以循环使用,作为A浆液和B浆液的稀释液。
把膜从接收网2上取下,在碳纤维玻璃纤维膜与玻纤网布的对立面再放置一层38g/m2克重的玻纤网布,并压平。以50g/m2的量单面喷涂二氧化硅凝胶,然后在150℃下干燥10mins。再在另一面以50g/m2的量喷涂二氧化硅凝胶,再次在150℃下干燥10mins,从而得到耐高温的碳纤维玻璃纤维复合膜。
其中接收网2为60目的铜网,并平整、牢固的固定在容器1的底部,以确保其水平。导流板4铜制蜂窝板,其中板厚20mm,孔径3mm,孔距4.5mm。
用此工艺制备的碳纤维玻璃纤维复合膜,测试150mm ×60mm面积的电阻值(电极方向为长度方向),其值为37Ω。使用50V的电压进行通电测试,其功率为121W,表面平均温度为320℃,在其表面上的10处不同的位置测试其温度分布,温度偏差小于20℃。

Claims (10)

1.一种耐高温碳纤维玻璃纤维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制备包括如下步骤,
①:分别称取玻璃纤维与碳纤维,玻璃纤维与碳纤维的重量比为99∶1-2∶3;
②:按玻璃纤维与碳纤维的总重量∶水重量=1∶1000-1∶40000的重量比将上述两种纤维用水稀释,搅拌均匀,制得浆液C;
③:在容器(1)的底部固定好接收网(2),并在接收网(2)的下面安装好导流板(4)及在容器(3)的底部安装排泄阀(5);
④:将容器(1)置于容器(3)内,搅拌均匀,再把制好的浆液C倒进容器(1)中;
⑤:垂直移动容器(1)或容器(3),浆液C从容器(1)中完全流入到容器(3)内;或打开排泄阀(5),让浆液C从容器(1)内流经接收网(2),进入容器(3),同时在接收网(2)上形成一层均匀的碳纤维玻璃纤维膜;
⑥绝大部分的纤维被接收网(2)拦截,剩下的液体完全进入到容器(3)内,成为液体D,从排泄阀(5)排出后可作为稀释液循环使用;
⑦:把上述碳纤维玻璃纤维膜从接收网(2)上取下,进行无机粘结剂处理;
⑧:然后干燥脱水成型,从而得到耐高温的碳纤维玻璃纤维复合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高温碳纤维玻璃纤维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玻璃纤维为高碱玻纤、中碱玻纤和无碱玻纤中任一种或几种;玻璃纤维的直径为4μm~40μm,长度为0.1~2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高温碳纤维玻璃纤维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碳纤维由聚丙烯腈纤维、沥青纤维、粘胶丝或酚醛纤维中任一种经碳化制得;碳纤维的直径为4μm~40μm,长度为2~2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高温碳纤维玻璃纤维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①-②步骤为:
A、先把将玻璃纤维按照1∶30~1∶1000的重量百分比用水稀释,制得浆液A;
B、然后将碳纤维按照1∶1000~1∶40000的重量百分比用水稀释,制得浆液B;
C、分别在浆液A和浆液B中添加聚丙烯酰胺分散剂或聚氧化乙烯分散剂;
D、再将A和B液按照玻璃纤维与碳纤维重量百分比99∶1~2∶3进行混合并搅拌均匀,制得浆液C。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高温碳纤维玻璃纤维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①-②步骤为:
I:先将碳纤维按照1∶1000~1∶40000的重量百分比用水稀释,制得浆液B;
II:然后按照玻璃纤维与碳纤维重量百分比99∶1-2∶3所对应的玻璃纤维加入浆液B中搅拌均匀,制得浆液C。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高温碳纤维玻璃纤维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无机粘结剂是二氧化硅溶胶、碱金属硅酸盐凝胶、磷酸盐凝胶、硅铝酸盐凝胶、金属醇盐凝胶中任一种或两种以上;无机粘结剂处理是用浸泡、喷涂或涂布的方式中任一种方式处理;其处理是单面处理或双面处理。
7.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耐高温碳纤维玻璃纤维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干燥脱水是用不同温度加热干燥固化、辅以真空干燥固化或常温干燥固化中任一种方式干燥脱水。
8.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耐高温碳纤维玻璃纤维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接收网(2)为铜网、不锈钢网、、尼龙网、PET网中任一种网,目数为40目到200目;且接收网(2)表面平整,不变形,并确保其平放时处于水平状态;接收网(2)上还放置或粘结固定有一层网布,在排水时接受碳纤维和玻璃纤维,以方便排水后取下碳纤维玻璃纤维膜;该网布是尼龙布、涤纶布、玻纤网布、PTFE网布中任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耐高温碳纤维玻璃纤维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导流板(4)是铝蜂窝板、铜蜂窝板、电镀网、不锈钢蜂窝板、聚酯蜂窝板、陶瓷蜂窝板、高强度的金属网或塑料网中任一种蜂窝板。
10.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一种耐高温碳纤维玻璃纤维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排泄阀(5)是单个或两个以上,以增加其排水速度和排水的均匀性。
CN2011100264383A 2011-01-20 2011-01-20 一种耐高温碳纤维玻璃纤维复合膜的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217477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0264383A CN102174772A (zh) 2011-01-20 2011-01-20 一种耐高温碳纤维玻璃纤维复合膜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0264383A CN102174772A (zh) 2011-01-20 2011-01-20 一种耐高温碳纤维玻璃纤维复合膜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74772A true CN102174772A (zh) 2011-09-07

Family

ID=445179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264383A Pending CN102174772A (zh) 2011-01-20 2011-01-20 一种耐高温碳纤维玻璃纤维复合膜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174772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94936A (zh) * 2013-03-28 2013-07-10 陕西科技大学 一种浸胶法制备黑色吸音阻燃纸的方法
CN108660864A (zh) * 2018-06-28 2018-10-16 南京柯普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玻璃纤维复配碳纤维制备导电毡的方法
CN109793264A (zh) * 2019-02-28 2019-05-24 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隔热毡、其制备方法及用于炭加热不燃烧卷烟的用途
CN109797485A (zh) * 2019-02-26 2019-05-24 安徽丹凤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耐高温耐腐蚀玻璃纤维电子布
CN117536011A (zh) * 2023-11-13 2024-02-09 浙江星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湿法毡的碳丝定向排布的控制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徐海霞 等: "碳纤维/玻璃纤维复合纤维毡的介电和吸波性能", 《精细化工》 *
徐海霞: "混合纤维吸波复合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工程科技Ⅰ期》 *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94936A (zh) * 2013-03-28 2013-07-10 陕西科技大学 一种浸胶法制备黑色吸音阻燃纸的方法
CN108660864A (zh) * 2018-06-28 2018-10-16 南京柯普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玻璃纤维复配碳纤维制备导电毡的方法
CN109797485A (zh) * 2019-02-26 2019-05-24 安徽丹凤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耐高温耐腐蚀玻璃纤维电子布
CN109793264A (zh) * 2019-02-28 2019-05-24 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隔热毡、其制备方法及用于炭加热不燃烧卷烟的用途
CN117536011A (zh) * 2023-11-13 2024-02-09 浙江星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湿法毡的碳丝定向排布的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74772A (zh) 一种耐高温碳纤维玻璃纤维复合膜的制备方法
CN103102135B (zh) 静电纺微纳纤维增强的气凝胶柔性绝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855346B (zh) 蓄电池agm隔板及其制备方法、蓄电池
CN105355949B (zh) 一种微纳米纤维复合质子交换膜的制备方法
CN103596900B (zh) 大气压下超隔热的基于气凝胶的材料
CN105396372A (zh) 一种超细玻璃纤维复合过滤纸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90933B (zh) 一种保温板专用玻璃纤维薄毡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85234A (zh) 一种混合纤维体系芳纶纸的制备方法
CN103556543A (zh) 一种燃料电池气体扩散层专用高性能碳纸及其制备方法
CN106968125B (zh) 一种碳纤维表面薄毡抄片成型器和方法
CN108130784A (zh) 用于cem-3覆铜箔板的e玻璃纤维纸及其制作方法
CN107051339A (zh) 一种纤维增韧SiO 2 气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CN202359690U (zh) 一种保温墙体
CN103821239A (zh) 一种新型阻燃的纳米孔SiO2多级复合绝热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13860812A (zh) 一种水泥无机泡沫类微波暗室用吸波角锥的制造方法
CN112339070B (zh) 一种压制成型制备复合型保温材料的方法
CN109626893A (zh) 具有电磁屏蔽功能的水泥吊顶板及其半干法制备工艺
CN102086114B (zh) 铁氧体石膏基吸波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423376B (zh) 一种可压缩回弹的纤维基复合多孔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1545235A (zh) 复合纤维路基薄毡
CN103588436A (zh) 一种高分子保温隔热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2154917A (zh) 一种碳纤维纸的制造方法
CN108840713A (zh) 一种复合吸声材料
CN105970326B (zh) 一种连续中空纤维素气凝胶纤维的制备方法
CN111660421B (zh) 一种水泥基复合河道淤泥多层板成型的生产线及成型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