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74394A - 蠕动循环式生物反应器及其培养液循环方法 - Google Patents

蠕动循环式生物反应器及其培养液循环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74394A
CN102174394A CN2011100242543A CN201110024254A CN102174394A CN 102174394 A CN102174394 A CN 102174394A CN 2011100242543 A CN2011100242543 A CN 2011100242543A CN 201110024254 A CN201110024254 A CN 201110024254A CN 102174394 A CN102174394 A CN 10217439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iner body
peristaltic
peristaltic tube
reactor
communicating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2425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74394B (zh
Inventor
韩志强
李顺灵
刘慧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NGZHOU VIRI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NGZHOU VIRI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NGZHOU VIRI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NGZHOU VIRI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02425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174394B/zh
Publication of CN1021743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743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743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7439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MAPPARATUS FOR ENZYMOLOGY OR MICROBIOLOGY; APPARATUS FOR CULTURING MICROORGANISMS FOR PRODUCING BIOMASS, FOR GROWING CELLS OR FOR OBTAINING FERMENTATION OR METABOLIC PRODUCTS, i.e. BIOREACTORS OR FERMENTERS
    • C12M27/00Means for mixing, agitating or circulating fluids in the vessel
    • C12M27/10Rotating vessel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MAPPARATUS FOR ENZYMOLOGY OR MICROBIOLOGY; APPARATUS FOR CULTURING MICROORGANISMS FOR PRODUCING BIOMASS, FOR GROWING CELLS OR FOR OBTAINING FERMENTATION OR METABOLIC PRODUCTS, i.e. BIOREACTORS OR FERMENTERS
    • C12M29/00Means for introduction, extraction or recirculation of materials, e.g. pumps
    • C12M29/02Percol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MAPPARATUS FOR ENZYMOLOGY OR MICROBIOLOGY; APPARATUS FOR CULTURING MICROORGANISMS FOR PRODUCING BIOMASS, FOR GROWING CELLS OR FOR OBTAINING FERMENTATION OR METABOLIC PRODUCTS, i.e. BIOREACTORS OR FERMENTERS
    • C12M29/00Means for introduction, extraction or recirculation of materials, e.g. pumps
    • C12M29/26Conditioning fluids entering or exiting the reaction vessel

Landscapes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Zo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Apparatus Associated With Microorganisms And Enzym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蠕动循环式生物反应器及其培养液循环方法,其培养液循环方法的生物反应器的容器体上设置有一对以上的与容器体的内腔连通的上端口和下端口,上端口通过软质的蠕动管和连通管与下端口连通,蠕动管和连通管的连接处高于上端口的水平面,蠕动管下垂至上端口水平面以下,容器体内的培养液由上端口进入蠕动管,由靠近上端口处在蠕动管的下方向上或向外上方驱动蠕动管将蠕动管抬高至培养液液面以上,蠕动管内的培养液流入连通管并经下端口流回容器体,然后将蠕动管放下至蠕动管靠近上端口的管段定于培养液的液面,上层培养液再次流入蠕动管,重复由靠近上端口处在蠕动管的下方向上或向外上方驱动蠕动管,实现培养液的循环。

Description

蠕动循环式生物反应器及其培养液循环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蠕动循环式生物反应器,该生物反应器主要用于动物细胞培养以及利用动物细胞进行生物技术产品的生产,也可用于昆虫细胞和植物细胞和微生物的培养及其生物技术产品的生产。同时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生物反应器的培养液循环方法。
背景技术
利用培养的动物细胞(包括人类细胞)进行生命科学研究,细胞移植治疗临床疾病和生物技术产品(如蛋白类,多肽类,核酸类,抗体类,病毒载体和病毒疫苗类)的生产,往往需要进行高效的和规模化的动物细胞培养,因此需要研发和生产能满足高效率和规模化生产的动物生物反应器。所谓动物生物反应器就是在人工设定的温度、PH和溶氧等条件下进行大规模的动物细胞培养以及利用这些大规模培养的动物细胞进行生物技术产品生产的装置。由于动物细胞生长缓慢且无细胞壁,对温度和PH等环境变化适应能力差以及对通气和搅拌造成的剪切力敏感,因此,在进行动物细胞培养时,要在适宜的温度和Ph环境下,提供细胞最充分的氧气和营养物质,而最大限度地避免搅拌和充气气泡造成的剪切损伤。这也是动物生物反应器与其他培养装置(如微生物发酵罐)不同之处。近几十年来该领域的科技人员一直在致力于理想的动物生物反应器的研发和生产,目前从逐级放大到工业化生产已有不同类型生物反应器进入市场,例如多层板培养装置、转瓶培养器、塑料袋增殖器、螺旋膜培养装置、管式螺旋培养装置、陶质矩形通道蜂窝状培养装置、流化床培养装置、中空纤维培养装置,膜式培养装置、搅拌培养装置、气升式培养装置和灌流式培养装置等,其原理都是尽可能提高气液接触和气液交换以增加培养液的溶氧,以尽可能小的剪切力实现充分混合以满足细胞对氧气和营养物质的需求。从培养细胞的生长形式分来看,上述生物反应器可为悬浮培养式和贴壁培养式两大类。悬浮培养式生物反应器主要用于非贴壁细胞的悬浮培养和贴壁细胞-微载体的悬浮培养,所谓非贴壁型细胞,即是无需附着于支持物表面即可生长,包括血液、淋巴组织细胞、许多肿瘤细胞及某些转化细胞。这类细胞需要进行悬浮培养。无血清悬浮培养是用纯化的人源或动物来源的已知蛋白或激素代替动物血清的一种细胞培养方式,它能减少后期纯化工作,提高产品质量,正逐渐成为动物细胞大规模培养的趋势。所谓贴壁型细胞,则是需要附着于带适量电荷的支持物表面才能生长的细胞,大多数动物细胞,非淋巴组织细胞和许多异倍体细胞均属于这一类。
尽管各种生物反应器在结构,培养细胞类型,动力传递,规模,效率,剪切力,操作复杂性,是否交叉污染和价格等方面各有不同,但能在国内外形成主流产品的主要包括有:转瓶生物反应器,磁力搅拌生物反应器,NBS为代表的笼式生物反应器,WAVE波浪式生物反应器和AP激流式生物反应器等。其中转瓶培养装置可进行贴壁细胞培养,具有剪切力小的优点;磁力搅拌培养装置对非贴壁细胞和贴壁细胞-微载体均可进行悬浮培养,但磁力搅拌剪切力较大;无论转瓶培养装置还是磁力搅拌培养装置,都只能进行小规模细胞培养或为规模化培养提供种子放大,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不能规模化或者说是批量化生产,就难以质量控制,此外非一次性使用,存在交叉污染问题。市场上能够进行规模化工业化生产的代表性主流生物反应器主要有三种,一是NBS静止灌流式生物反应器,二是WAVE摇袋式生物反应器生物反应器,三是安普激流式培养装置。NBS静止灌流式生物反应器是利用培养液鼓泡充氧,搅拌浆搅拌循环,对静止生长在笼内的膜片载体上的细胞进行灌流式培养,具有剪切力小和适于大规模贴壁细胞培养,缺点是不适于悬浮培养,因搅拌的剪切力过大会对悬浮培养的细胞组成损伤,而且该设备结构复杂,还存在操作技术难度大,价格昂贵,非一次性使用存在清洗消毒的费时费力和交叉污染问题。WAVE摇袋式生物反应器是将细胞培养在一次性塑料软袋中进行培养,通过摇袋产生波浪,使细胞悬浮,培养液混合,气体交换,其剪切力相对较小,适于非贴壁细胞和微载体-贴壁细胞的悬浮培养。其主要缺点是:该产品对贴壁细胞不能高密度的培养,据报道,至少10倍低于静止灌流式培养。对悬浮培养的细胞,小体积培养时,不能产生足够的波浪使细胞悬浮,细胞沉积在袋底,在摇动过程中相互摩擦而损伤,因此小规模放大时,往往需要借助转瓶或磁力搅拌培养瓶。其次,不同型号的WAVE培养袋要用与之匹配的摇摆器,小袋部能用大摇摆器,大袋也不能用小摇摆器,要从小规模培养经逐级放大到大规模工业化生产需要购买一系列昂贵的设备。安普激流式培养装置具有溶氧高,剪切力小和一次性激流式反应袋无交叉污染的优点, 但仅可用于规模化贴壁细胞的静止培养,不能用于非贴壁细胞的悬浮培养,因为利用蠕动泵产生的培养液循环会反复挤压悬浮培养的细胞。该设备也较昂贵,操作也较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剪切力小,混合换气效果好,既适于小规模制备又能实现工业化生产的生物反应器;同时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基于该反应器的生物反应器的培养液循环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生物反应器的培养液循环方法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蠕动循环式生物反应器的培养液循环方法,该培养液循环方法的生物反应器包括上部为容气室,下部为容液室的容器体,容器体上设置有一对以上的与容器体的内腔连通的上端口和下端口,上端口位于容器体的侧壁上,下端口位于容器体的底部,上端口依次通过软质的蠕动管和连通管与下端口相连通,蠕动管和连通管的连接处高于上端口的水平面,使蠕动管下垂至上端口水平面以下,容器体的内腔中的培养液由上端口进入蠕动管,由靠近上端口处在蠕动管的下方向上或向外上方驱动蠕动管蠕动将蠕动管抬高至培养液的液面以上,蠕动管内的培养液流入连通管并经下端口流回容器体的内腔底部,然后将蠕动管放下至蠕动管靠近上端口的管段定于培养液的液面,上层培养液再次流入蠕动管,重复由靠近上端口处在蠕动管的下方向上或向外上方驱动蠕动管,实现培养液的循环。
本发明的蠕动循环式生物反应器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蠕动循环式生物反应器,该蠕动循环式生物反应器包括上部为容气室,下部为容液室的容器体,容器体上设置有一对以上的与容器体的内腔连通的上端口和下端口,上端口位于容器体的侧壁上,下端口位于容器体的底部,上端口与下端口之间连通设置有循环管,循环管的长度为连接上下端口所需的最小管长与6倍的循环管的最小管径的长度之和。
所述的循环管分为上段的软质的蠕动管和下段的连通管,蠕动管和连通管的交界处在使用时高于上端口,蠕动管和连通管在两者的交界处形成转折,蠕动管的长度大于蠕动管和连通管的交界处与上端口之间的水平距离和竖直距离之和。
所述连通管上段的横截面积大于连通管下段的横截面积,连通管的上段使用时位于容器体的上端口水平面的上方,连通管与蠕动管的连接处形成转折,在近转折处的蠕动管或连通管设置有带有虑菌膜的排气管。
所述蠕动管与连通管的转折处还设置有PH感应器端口和容氧感应器端口。
所述蠕动循环式生物反应器还包括旋转式蠕动驱动装置,该旋转式蠕动驱动装置包括可绕下端旋转的旋转臂,旋转臂的上端设置有滚轮,滚轮在旋转臂由容器体的上端口向蠕动管的上端口转动的过程中始终与所述蠕动管的下壁接触配合,所述的旋转臂做扇形往复转动,其转动角度小于180度。
所述蠕动循环式生物反应器还包括提拉式驱动装置,该装置包括悬吊的提拉结构和其下方与之连结的滚轮,滚轮在提拉结构向上或向外上和向下或向内下运动过程中与蠕动管的下侧管壁接触配合。
所述连通管在上下两端口之间串设有细胞灌流柱,该细胞灌流柱内装载有供培养细胞贴附的膜片载体。
所述容气室的顶部开口上密封设置有容器盖,容气室的侧壁上或容器盖上设置有通气窗口,通气窗口上设置有滤菌膜。
所述容器体为密封容器体,容器体的侧壁上或顶部设置有进气口,出气口,进液口,和出液口和取样口,并在进气口和出气口上设置有滤菌膜。
本发明的一种生物反应器的培养液循环方法,该方法利用生物反应器实现培养液的循环,该生物反应器生物的容器体上部为容气室,下部为容液室的容器体,容器体上设置有一对以上的与容器体的内腔连通的上端口和下端口,上端口位于容器体的侧壁上,下端口位于容器体的底部,上端口与下端口之间连通设置有蠕动管和连通管,在使用的时候,在容器体内加注上培养液,培养液通过上端口充满蠕动管和连通管,在上端口处由蠕动管的下侧向上驱动蠕动管将蠕动管抬高,使蠕动管内的培养液由下端口流回容器体的内腔,实现培养液的循环,循环方式简单可靠,剪切力小。
使用本发明的生物反应器时,将培养液加至高于容器体的侧壁上与容器内腔相通的上端口的下缘水平以上,培养液的液面在此与容器体内腔的上部容气室的气体形成气液交换界面,容液室上层经气体交换后溶氧高的培养液经容器体的侧壁上与容器内腔相通的上端口流入弧形下垂段的蠕动管,在蠕动管接近容器体端的管段下方设置有承托蠕动管的滚轮,滚轮与提拉式驱动装置的提拉结构或旋转式驱动装置的旋转臂相连结,滚轮与蠕动管的下壁和两侧壁接触配合,当驱动装置向上运动时,滚轮沿所承托的近容器体段的蠕动管滚动上升,并将培养液逐入连通管,由于连通管的上段位置高于容器体的上端口且与蠕动管连接处形成转折,因此驱动装置向下运动时,流入连通管的培养液不能反流入蠕动管,在重力的作用下,只能向下通过下端口泄入容器体下部的容液室,而原本处于下层的培养液就会上翻至上层进行气体交换后进入再循环,如此往复,就实现了高效的气体交换和培养液混合。当培养液加至上端口一半水平时,容气室的气体随上层培养液一同进入蠕动管并在蠕动管内与培养液随蠕动管的蠕动而进一步混合和气液交换,因此可进一步增加培养液的溶氧量,效果更佳。本发明在连通管的上段的顶壁上设置有排气管,可供从蠕动管驱入的气体排出。
本发明的连通管上段的横截面积大于下段的横截面积,蠕动管每次驱入的培养液可以暂时储存连通管,从而使间断的流入连通管上段的培养液向下保持连续的灌流。
本发明的生物反应器可用于非贴壁细胞的悬浮培养,也可对贴壁细胞进行微载体悬浮培养。在本发明的生物反应器的连通管上串设装载有膜片载体的细胞灌流柱,就可进行贴壁细胞的高密度静止灌流培养。因此本发明的生物反应器既可适用于悬浮培养,又可进行静止灌流培养。
本发明的生物反应器在进行小规模的细胞培养时,可把本反应器及其驱动装置放入二氧化碳培养箱内使用,利用设置在本发明容器体侧壁上或容器盖上的通气窗口与二氧化碳培养箱内的气体进行交换,通气窗口上设置有防污染的滤菌膜。利用本发明的生物反应器在培养箱内的进行培养的方法不仅不需要昂贵的设备,而且操作也简单。当进行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时,本发明的生物反应器上设置有供充氧培养的进气口和出气口,供灌流培养用的进液口和出液口,测定溶氧度(DO)的溶氧感应器及接口,测定培养液酸碱度的PH感应器及接口以及供分析用的取样口。
本发明的生物反应器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剪切力小,混合换气效果好,既能悬浮培养,又能静止灌流培养,既适于小规模制备又能实现工业化生产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主视图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主视图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2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3的主视图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3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4的主视图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4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5的主视图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5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6的主视图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6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7的主视图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7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8的主视图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实施例8工作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生物反应器的培养液循环方法的实施例,该培养液循环方法是通过一种生物反应器实现循环的,该生物反应器包括一个容器体,容器体具有内腔,容器体的内腔的上部为容气室,下部为容液室。在容器体的上设置有一对以上的上端口和下端口,上、下两个端口对应使用,上端口位于容器体的侧壁上,下端口位于容器体的底部,上端口依次通过与软质的蠕动管和连通管与下端口相连通。当进行生物体培养的时,需要提供给生物体营养和氧气,因此需要培养液产生循环以实现充分的气体和营养物质的交换。使用时,在容器体内加入了培养液以后,将蠕动管和连通管连接处保持在高于上端口的水平面的位置,并使蠕动管下垂至上端口水平面以下的位置,容器体的内腔中高于上端口水平面以上的培养液由上端口进入蠕动管,在靠近上端口处由蠕动管的下方向上或向外上方驱动蠕动管蠕动并将蠕动管抬高,蠕动管内的培养液流入连通管并经下端口流回容器体的内腔底部,底部培养液再翻至上层,然后将靠近上端口处的蠕动管的管段放下,上层培养液再次流入蠕动管,重复在靠近上端口处由蠕动管的下方向上或向外上方驱动蠕动管蠕动并将蠕动管抬高,使得蠕动管中的培养液经过连通管由下端口流回容器体,如此循环,实现培养液的循环。
实施例1
一种蠕动循环式生物反应器的实施例1,在图1、图2中,该蠕动循环式生物反应器包括上部为容气室1,下部为容液室2的容器体,容器体的侧壁上设置有两个与容器体内腔连通的上端口3,容器体的底部设置有两个与其内腔的底部连通的下端口4,两个上端口3与两个下端口4成对使用,一对上端口4和下端口3上连通设置有循环管,循环管分为两段,上段为蠕动管、下段为连通管,蠕动管为软质的,在使用时通过固定装置将蠕动管固定成相似于对号符号的"√"形,连通管6在其与蠕动管的交界处转折向下。蠕动管5的长度大于蠕动管和连通管的交界处与上端口之间的水平距离和蠕动管和连通管的交界处与上端口之间的竖直距离之和。蠕动管5具有两个端口,位于内下位置的内端口与容器体的上端口相连通,位于外上位置的外端口与连通管6的上端口相连接并形成向下的转折,蠕动管在两端口之间具有足够的长度使其在无外力作用下,形成弧形下垂,下垂的最低点低于与容器体内腔连通的上端口3水平面以下,与连通管6的连接端由固定装置固定在高于容器体内腔的上端口3水平面以上。连通管6为具有2个端口的管道结构,其上端口与蠕动管5位于外上位置的外端口相连通,其下端口与容器体的下端口4相连通,连通管6的上段固定在高于容器体内腔的上端口水平面以上,连通管上段的横截面积大于连通管下段的横截面积,在上端口与蠕动管相连通的转折处管道的顶壁上,设置有带滤菌膜的排气管7。在位于容器体上部的容气室的顶部设置有容器盖11,容气室的侧壁上或容器盖11上设置有带滤菌膜透气窗口12。在蠕动管5近容器体端的管段下方,设置有旋转式蠕动驱动装置,该装置具有下端固定,上端可旋转的旋转臂20,旋转臂20的上端设置有滚轮19,滚轮与所承托的蠕动管5的下壁和两侧壁接触配合,旋转臂20在蠕动管5近容器体端的管段下方以旋转臂的长度为半径作扇形往复转动,最大转角小于180度,滚轮沿所承托的近容器体端的蠕动管5管段滚动并驱使蠕动管5产生蠕动和相应的升降运动。使用本发明的生物反应器时,将培养液加至高于容器体的侧壁上与容器内腔相通的上端口3的下缘水平以上,培养液的液面在此与容器体内腔的上部容气室1的气体形成气液交换界面,容液室2上层经气体交换后溶氧高的培养液经容器体的侧壁上与容器内腔相通的上端口3流入弧形下垂段的蠕动管5,当旋臂式驱动器的旋转臂20旋向上时,与旋转臂相连结的滚轮19在所承托的近容器体端的蠕动管5管段下方滚动并驱动蠕动管5蠕动上升,将培养液逐入连通管6,由于连通管6的上段位置高于容器体的上端可且与蠕动管5连接处形成转折结构,因此旋转臂向下运动时,流入连通管6的培养液不能反流入蠕动管5,在重力的作用下,只能向下通过下端口4泄入容器体下部的容液室2,而原本处于下层的培养液就会上翻至上层,进行气体交换后进入再循环,如此往复,就实现了高效的气体交换和培养液混合。当培养液加至上端口3一半的水平面时,容气室1的气体随上层培养液一同进入蠕动管5并在蠕动管5内与培养液随蠕动管5的蠕动而进一步混合和气液交换,因此可进一步增加培养液的溶氧量,效果更佳。随培养液进入连通管6的上段的气体,由连通管6上段的顶壁上排气管7排出。当连通管6上下段横截面面积等大时,连通管6内的培养液呈间断性向容器体下部的容液室2流注,而更佳的设计是连通管6上段的横截面积大于下段的横截面积,蠕动管5每次驱入的培养液可以暂时储存连通管6,从而使间断的流入连通管6上段的培养液保持向下的连续的灌流,这种连续的灌流对细胞的生长更好。本实施例1的生物反应器为放入二氧化碳培养箱内使用的供非贴壁细胞的悬浮培养和贴壁细胞微载体悬浮培养的小型生物反应器,该生物反应器利用设置在本发明容器体侧壁上或容器盖上的带滤菌膜通气窗口与二氧化碳培养箱内的气体进行交换,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实施例2
一种蠕动循环式生物反应器的实施例2,在图3、图4中,为实施例1的改进形式,即在连通管6上串设装载有膜片载体的细胞灌流柱10,其它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该生物反应器为放入二氧化碳培养箱内使用的旋臂式驱动器驱动的小型膜片载体贴壁细胞高密度静止灌流培养的蠕动循环式生物反应器。
实施例3
一种蠕动循环式生物反应器的实施例3,在图5、图6中,为实施例1的改进形式,即改为旋臂式蠕动驱动器为提拉式蠕动驱动装置,也就是将旋转臂20替换成提拉结构18,其它结构和应用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4
一种蠕动循环式生物反应器的实施例4,在图7、图8中,为实施例2的改进形式,即改旋臂式蠕动驱动器为提拉式蠕动驱动装置,也就是将旋转臂20替换成提拉结构18,其它结构和应用与实施例2相同。
实施例5
一种蠕动循环式生物反应器的实施例5,在图9、图10中,为实施例1的改进形式,该生物反应器为规模化或工业化类型的生物反应器,因为当大规模培养细胞时,单靠二氧化碳培养箱的气体交换已不能满足大量细胞对氧气和营养物质需求,需要对反应器进行连续性充气和培养液灌流,对培养液的溶氧度和酸碱度进行实时监测和调控,以及对细胞及其产品进行抽样检测,因此本实施例5的生物反应器的容气室设置为密封的容气室,容气室上设有带滤菌膜的进气口13和带滤菌膜的出气口14,进液口15和出液口16,和取样口17,并在连通管上段的顶壁上设置有溶氧感应器接口8和PH感应器接口9,其它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即为旋转式蠕动驱动装置,该实施例5的生物反应器用于大规模和工业化的非贴壁细胞的悬浮培养以及贴壁细胞的微载体悬浮培养。
实施例6
一种蠕动循环式生物反应器的实施例6,在图11、图12中,为实施例2的改进形式,该生物反应器为规模化或工业化类型的生物反应器,因为当大规模培养细胞时,单靠二氧化碳培养箱的气体交换已不能满足大量细胞对氧气和营养物质需求,需要对反应器进行连续性充气和培养液灌流,对培养液的溶氧度和酸碱度进行实时监测和调控,以及对细胞或产品进行抽样检测,因此本实施例的生物反应器的容气室设置为密封的容气室,容气室上设有带滤菌膜的进气口13和带滤菌膜的出气口14,进液口15和出液口16,连通管6上串设装载有膜片载体的细胞灌流柱10,灌流柱10的上部设置有取样口21。并在连通管上段的顶壁上设置有溶氧感应器接口8和PH感应器接口9,其它结构与实施例2相同,即为旋转式蠕动驱动装置,该实施例6的生物反应器用于大规模和工业化的贴壁细胞的膜片载体灌流培养。
实施例7
一种蠕动循环式生物反应器的实施例7,在图13、图14中,为实施例3的改进形式,该生物反应器为规模化或工业化类型的生物反应器,因为当大规模培养细胞时,单靠二氧化碳培养箱的气体交换已不能满足大量细胞对氧气和营养物质需求,需要对反应器进行连续性充气和培养液灌流,对培养液的溶氧度和酸碱度进行实时监测和调控,以及对细胞及其产品进行抽样检测,因此本实施例7的生物反应器的容气室设置为密封的容气室,容气室上设有带滤菌膜的进气口13和带滤菌膜的出气口14,进液口15和出液口16和取样口17,并在连通管上段的顶壁上设置有溶氧感应器接口8和PH感应器接口9,其它结构与实施例3相同,即为提拉式蠕动驱动装置,该实施例7的生物反应器用于大规模和工业化的非贴壁细胞的悬浮培养以及贴壁细胞的微载体悬浮培养。
实施例8
一种蠕动循环式生物反应器的实施例8,在图15、图16中,为实施例4的改进形式,该生物反应器为规模化或工业化类型的生物反应器,因为当大规模培养细胞时,单靠二氧化碳培养箱的气体交换已不能满足大量细胞对氧气和营养物质需求,需要对反应器进行连续性充气和培养液灌流,对培养液的溶氧度和酸碱度进行实时监测和调控,以及对细胞或产品进行抽样检测,因此本实施例1的生物反应器的容气室设置为密封的容气室,容气室上设有带滤菌膜的进气口13和带滤菌膜的出气口14,进液口15和出液口16,连通管6上串设装载有膜片载体的细胞灌流柱10,灌流柱10的上部设置有取样口21。并在连通管上段的顶壁上设置有溶氧感应器接口8和PH感应器接口9,其它结构与实施例4相同,即为提拉式蠕动驱动装置,该实施例8的生物反应器用于大规模和工业化的贴壁细胞的膜片载体高密度细胞灌流培养。
以上实施例中的上端口和下端口均为两个,也可以为三个、四个、甚至更多。
在使用的时候以上实施例的连通管的上端固定在高于培养液液面的位置,这样可以防止培养液回流,提高循环效率,是一种优化的实施方式。也可以不将连通管的上端固定,间歇的驱动循环管实现培养液的循环,这时,循环管的长度为上端口的上缘与下端口的下缘在容器体的侧面上的长度与6倍的循环管的最小管径之和即可。在这里循环管的长度越长,一次循环的培养液的量越大,在合理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加长循环管的长度。

Claims (10)

1.一种蠕动循环式生物反应器的培养液循环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培养液循环方法的生物反应器包括上部为容气室,下部为容液室的容器体,容器体上设置有一对以上的与容器体的内腔连通的上端口和下端口,上端口位于容器体的侧壁上,下端口位于容器体的底部,上端口依次通过软质的蠕动管和连通管与下端口相连通,蠕动管和连通管的连接处高于上端口的水平面,蠕动管下垂至上端口水平面以下,容器体的内腔中的培养液由上端口进入蠕动管,由靠近上端口端处在蠕动管的下方向上或向外上方驱动蠕动管蠕动将蠕动管抬高至培养液的液面以上,蠕动管内的培养液流入连通管并经下端口流回容器体的内腔底部,然后将蠕动管放下至蠕动管靠近上端口的管段定于培养液的液面,上层培养液再次流入蠕动管,重复由靠近上端口处在蠕动管的下方向上或向外上方驱动蠕动管,实现培养液的循环。
2.一种蠕动循环式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该蠕动循环式生物反应器包括上部为容气室,下部为容液室的容器体,容器体上设置有一对以上的与容器体的内腔连通的上端口和下端口,上端口位于容器体的侧壁上,下端口位于容器体的底部,上端口与下端口之间连通设置有循环管,循环管的长度为连接上下端口所需的最小管长与6倍的循环管的最小管径的长度之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蠕动循环式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循环管分为上段的软质的蠕动管和下段的连通管,蠕动管和连通管的交界处在使用时高于上端口,蠕动管和连通管在两者的交界处形成转折,蠕动管的长度大于蠕动管和连通管的交界处与上端口之间的水平距离和竖直距离之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蠕动循环式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管上段的横截面积大于连通管下段的横截面积,连通管的上段使用时位于容器体的上端口水平面的上方,连通管与蠕动管的连接处形成转折,在近转折处的蠕动管或连通管设置有带有虑菌膜的排气管。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蠕动循环式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蠕动管与连通管的转折处还设置有PH感应器端口和容氧感应器端口。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蠕动循环式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蠕动循环式生物反应器还包括旋转式蠕动驱动装置,该旋转式蠕动驱动装置包括可绕下端旋转的旋转臂,旋转臂的上端设置有滚轮,滚轮在旋转臂由容器体的上端口向蠕动管的上端口转动的过程中始终与所述蠕动管的下壁接触配合,所述的旋转臂做扇形往复转动,其转动角度小于180度。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蠕动循环式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蠕动循环式生物反应器还包括提拉式驱动装置,该装置包括悬吊的提拉结构和其下方与之连结的滚轮,滚轮在提拉结构向上或向外上和向下或向内下运动过程中与蠕动管的下侧管壁接触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蠕动循环式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管在上下两端口之间串设有细胞灌流柱,该细胞灌流柱内装载有供培养细胞贴附的膜片载体。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蠕动循环式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气室的顶部开口上密封设置有容器盖,容气室的侧壁上或容器盖上设置有通气窗口,通气窗口上设置有滤菌膜。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蠕动循环式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体为密封容器体,容器体的侧壁上或顶部设置有进气口,出气口,进液口,和出液口和取样口,并在进气口和出气口上设置有滤菌膜。
CN201110024254.3A 2011-01-21 2011-01-21 蠕动循环式生物反应器及其培养液循环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7439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024254.3A CN102174394B (zh) 2011-01-21 2011-01-21 蠕动循环式生物反应器及其培养液循环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024254.3A CN102174394B (zh) 2011-01-21 2011-01-21 蠕动循环式生物反应器及其培养液循环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74394A true CN102174394A (zh) 2011-09-07
CN102174394B CN102174394B (zh) 2014-04-09

Family

ID=445176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24254.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74394B (zh) 2011-01-21 2011-01-21 蠕动循环式生物反应器及其培养液循环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174394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91120A (zh) * 2015-10-19 2017-04-26 梁彦 一种用于易坏死组织的温育滋养循环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431464A1 (en) * 1989-12-07 1991-06-12 Snow Brand Milk Products Co., Ltd. Process and system for cell cultivation
JPH03191775A (ja) * 1989-12-19 1991-08-21 P C C Technol:Kk 循環培養装置
JPH04258285A (ja) * 1991-02-14 1992-09-14 Toshiba Corp 培養装置
CN101821378A (zh) * 2008-06-16 2010-09-01 美国安普公司 生物反应器
CN201971840U (zh) * 2011-01-21 2011-09-14 郑州威瑞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蠕动循环式生物反应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431464A1 (en) * 1989-12-07 1991-06-12 Snow Brand Milk Products Co., Ltd. Process and system for cell cultivation
JPH03191775A (ja) * 1989-12-19 1991-08-21 P C C Technol:Kk 循環培養装置
JPH04258285A (ja) * 1991-02-14 1992-09-14 Toshiba Corp 培養装置
CN101821378A (zh) * 2008-06-16 2010-09-01 美国安普公司 生物反应器
CN201971840U (zh) * 2011-01-21 2011-09-14 郑州威瑞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蠕动循环式生物反应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91120A (zh) * 2015-10-19 2017-04-26 梁彦 一种用于易坏死组织的温育滋养循环系统
CN106591120B (zh) * 2015-10-19 2018-10-02 梁彦 一种用于易坏死组织的温育滋养循环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74394B (zh) 2014-04-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280391B2 (en) Recipient for cell cultivation
CN102086438B (zh) 用于细胞或组织工程生物培养的装置和方法
US20050186669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eparing and culturing cells
CN100523167C (zh) 细胞培养系统
CN102199537B (zh) 一种微重力和模拟微重力环境下膜生物反应器
CN106520552B (zh) 一种细胞培养生物反应器
CN101864361B (zh) 可放大的细胞培养装置
EP1687393A1 (en) System for cell culture
CN101899385A (zh) 提高微藻规模培养的光能利用率的封闭式光生物反应器
CN103205361A (zh) 一种气雾式微藻光照反应装置
CN204918572U (zh) U型跑道池光生物反应器
WO2020141236A1 (es) Biorreactor y procedimiento de producción de cultivos celulares adherentes que emplea el biorreactor
CN102154100B (zh) 势差循环式生物反应器
CN201971840U (zh) 蠕动循环式生物反应器
CN101974424B (zh) 摇摆驱动的循环式细胞培养器
CN202688333U (zh) 软膜生物反应器
CN102174394B (zh) 蠕动循环式生物反应器及其培养液循环方法
CN102925355B (zh) 一种鼓浪式细胞生物反应器
CN201971839U (zh) 一种势差循环式生物反应器
CN206843447U (zh) 一种自流式光合反应装置
CN201915099U (zh) 一种摇摆驱动的循环式细胞培养器
CN202626198U (zh) 一种易于细胞脱壁的高通量细胞培养器
CN101469319B (zh) 一种生产有效生物反应器的方法
CN203159616U (zh) 一种气雾式微藻光照反应装置
CN109251847A (zh) 利用阳光培养光合微生物的装置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409

Termination date: 2018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