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73285B - 水陆两栖自行车 - Google Patents

水陆两栖自行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73285B
CN102173285B CN 201110083584 CN201110083584A CN102173285B CN 102173285 B CN102173285 B CN 102173285B CN 201110083584 CN201110083584 CN 201110083584 CN 201110083584 A CN201110083584 A CN 201110083584A CN 102173285 B CN102173285 B CN 10217328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icycle
link
pipe
floating drum
pipe li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110083584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73285A (zh
Inventor
张世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201110083584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173285B/zh
Publication of CN1021732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732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732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7328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xle Suspensions And Sidecars For Cy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水陆两栖自行车,包括自行车主体和连接在所述自行车主体两侧的浮筒;所述浮筒沿中心轴方向设置有一根中心钢管,所述自行车主体前端和后端分别通过前三角连接架和后三角连接架与所述浮筒中心钢管相连;所述浮筒半径小于所述自行车前后轮半径;所述自行车前轮轮毂为实心轮毂;所述自行车后轮轮毂为实心轮毂,在后轮轮毂的左右两侧面上设有划水叶片。本发明车体结构基本保持了原有自行车的结构,两侧浮筒拆卸方便,水陆均可使用;本发明可以经过斜坡码头直接驶向水域,也可直接由水域登陆上岸,适用于水面作业、钓鱼、近距离岛屿间的交通和娱乐等场合使用。

Description

水陆两栖自行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陆两用的交通工具,具体的说是一种水陆两栖自行车。
背景技术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自行车是人们常用的一种代步交通工具,更是一种节能低碳的环保交通工具,经过多年的发展,市场上的自行车种类已经越来越多,满足了人们不同的需求。近几年来,市场上出现了一种既能在陆地行驶,又能够在水中漂浮行走的水陆两用自行车,受到了广大水上运动爱好者的喜爱。但是目前市场上的水陆两用自行车都存在一些缺陷,如拆卸不变、水中行驶方向转换及驱动不方便、出入水中需要拆卸安装漂浮装置等;另外,现有水陆两用自行车都没有很好的解决水中行驶的平衡性及稳定性问题,由于这关系到水中行驶的安全性,因此,如何使水陆两用自行车在水中行驶时更平衡更稳定显得尤为重要。
经申请人检索发现,2009年8月18日申请的申请号为200910184321.0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水陆两用自行车,主要包括前、后两侧可拆卸的气囊,该气囊在使用过程中易被硬物刺破,造成在水中行驶的危险。在1995年7月21日申请的专利号为ZL95241902.5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水陆两用自行车,该装置只能够适合在水中行驶,不具备水陆两用的的特性,若要实现陆地行驶,就必须拆卸掉浮筒装置,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水陆两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出一种安装拆卸方便,结构简单,水陆均可适用的自行车。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水陆两栖自行车,包括自行车主体和连接在所述自行车主体两侧的浮筒;所述浮筒沿中心轴方向设置有一根中心钢管,所述自行车主体前端和后端分别通过前三角连接架和后三角连接架与所述浮筒中心钢管相连;所述前三角连接架由一根前底边连接杆、一根前高连接杆和两根前腰连接杆组成,所述前高连接杆竖直连接在所述自行车主体上,且位于前轮和自行车车架之间,所述前底边连接杆穿过所述前高连接杆,其两端分别与所述自行车主体两侧浮筒的浮筒中心钢管连接,所述两根前腰连接杆的一端连接所述自行车主体,另一端连接所述浮筒中心钢管;所述后三角连接架由一根后底边连接杆和两根后腰连接杆组成,所述后底边连接杆穿过自行车后轮圆心,其两端分别与所述自行车主体两侧浮筒的浮筒中心钢管连接,所述两根后腰连接杆的一端连接所述自行车主体,另一端连接所述浮筒中心钢管;所述浮筒中心的钢管与所述自行车主体前后车轮中心处于同一高度;所述浮筒半径小于所述自行车前后轮半径;所述自行车前轮轮毂为实心轮毂;所述自行车后轮轮毂为实心轮毂,在后轮轮毂的左右两侧面上设有划水叶片。
自行车前轮轮毂设计为实心轮毂,可作为自行车在水中行驶过程中的方向舵,便于自行车在水中转向;自行车后轮轮毂设计为实心轮毂,并设有划水叶片,可用于自行车在水中行驶时给车体提供前进的动力,驱动方便而又省力。浮筒沿中心轴方向设有中心钢管,自行车主体通过三角连接架与浮筒中心钢管相连,简便的将两侧浮筒连接在自行车车体上,设计巧妙,结构合理,既实现了水陆两用,又保证了自行车在水中行驶时的平衡性及稳定性;另外,浮筒半径小于自行车前后轮半径,保证了自行车在陆上行驶时浮筒不接触地面,真正实现水陆两用。
由此可见,本发明科学的设置了前后两个三角架结构,合理巧妙的将两侧浮筒连接在自行车车体上,布局十分合理,而且一气呵成,从而实现自行车的水陆两用,特别是解决了自行车在水中行驶时的平衡及稳定性问题;同时,本发明重新设计了前后轮,并将后轮与划水叶片有机结合在一起,以简捷适用的结构解决了自行车在水中的驱动及方向舵问题,使得前轮的方向舵与后轮的驱动相互协调,互不干涉,从而为真正实现水陆两用奠定了基础。
本发明进一步限定的技术方案是:前述的水陆两栖自行车,所述前三角连接架的前底边连接杆为分段式结构,由两根位于两端的端前连接杆和一根位于中间的中前连接杆组成,所述中前连接杆穿过所述前高连接杆,其两端分别与所述端前连接杆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端前连接杆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浮筒中心钢管连接;所述前三角连接架的前腰连接杆为分段式结构,由一根上前连接杆和一根下前连接杆组成,所述上前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自行车主体活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下前连接杆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下前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浮筒中心钢管连接。
前述前三角连接架的下前连接杆与端前连接杆的端设置有套管,通过所述套管与所述浮筒内中心钢管套接,便于拆卸安装时,角度的微调;所述前三角连接架的三边的连接杆的活动连接为活动式螺纹连接结构;所述前三角连接架的上前连接杆顶端连接铰链状连接板,所述铰链状连接板上开设有与所述前高连接杆相连的螺栓孔,经螺栓孔采用螺栓与所述前高连接杆固定相连。
前述后三角连接架的后底边连接杆为分段式结构,由两根位于两端的端后连接杆和两根位于中间的中后连接杆组成,所述端后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浮筒中心钢管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中后连接杆活动连接,所述中后连接杆另一端都与自行车后轮轴活动连接;所述后三角连接架的后腰连接杆为分段式结构,由一根上后连接杆和一根下后连接杆组成,所述上后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自行车主体活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下后连接杆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下后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浮筒中心钢管连接。
前述的水陆两栖自行车,所述后三角连接架的下后连接杆与端后连接杆的端设置有套管,通过所述套管与所述浮筒内中心钢管套接;所述后三角连接架的三边的连接杆的活动连接为活动式螺纹连接结构;所述中后连接杆一端固定设定有螺栓柱,再由两端内侧设置螺纹的连接螺母与所述自行车后轮轴活动连接;所述后腰连接杆的上后连接杆的上端为实心体,在所述实心体的侧边开有“U”形槽,在所述实心体顶端设有垂直于所述“U”形槽的止档螺栓孔,所述“U”形槽卡入所述自行车载物后座的横杆上,再由止档螺栓孔拧入将其固定。
前述的水陆两栖自行车,所述活动式螺纹连接结构包括固定螺栓端和活动螺母端,所述固定螺栓端焊接在连接杆的端部;在与所述连接杆对应连接的第二连接杆端部的内壁处设置有凸块,所述活动螺母端外侧设有与所述凸块配合环状凹槽,所述活动螺母端的环状凹槽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杆内,由所述第二连接杆内壁的凸块紧固所述活动螺母端。
这样,各分段式连接杆组成的前后三角连接架为可拆卸结构,无需自行车进行水上运动时,可通过可拆卸结构将浮筒拆下,方便使用。
前述的水陆两栖自行车,所述浮筒的外壳为金属或塑料,在其内腔填充泡沫塑料,即便浮筒的外壳被硬物刺破,也不会因为渗漏降低浮筒浮力,发生危险。
前述的水陆两栖自行车,为了减少车在水中行驶产生的阻力,节省人的体力消耗,所述浮筒的前端呈子弹头状,后端呈圆柱状。
进一步的,前述的水陆两栖自行车,所述划水叶片呈矩形,所述划水叶片的长度占所述车轮半径的1/2~2/3,有效利用车轮在水中的浸没的深度,给所述水陆两栖自行车提供足够的动力。
前述的水陆两栖自行车,为了让使用者在水中使用所述自行车能够更加省力的前行,在所述自行车载物后座上还设置有风帆支架安装座,用来安装风帆给所述自行车助力。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创新点在于将两侧浮筒结构的简便的连接在自行车车体上,通过自行车自身车轮的设计改进,使之适合在水中行驶,并能任意转向;浮筒的特殊结构设计能够大大提高车辆在水中行驶的安全性能;本发明具有良好的工艺性,便于制造,成本底,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外形结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外形结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外形结构右视图。
图4为本发明划水叶片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的A-A剖面视图。
图6为本发明外形结构后视图。
图7为本发明的中后连接杆与自行车车轴连接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活动式螺纹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后腰连接杆的上后连接杆顶端结构主视图。
图10为图9的俯视图。
图11为图9的右视图。
图12为上前连接杆顶端连接铰链状连接板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2的右视图。
图14为本发明的助力风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水陆两栖自行车,结构如图1至图4所示,包括自行车主体1和连接在所述自行车主体1两侧的浮筒2,所述浮筒的外壳为金属或塑料,在其内腔填充泡沫塑料,浮筒的前端呈子弹头状,后端呈圆柱状;所述浮筒沿中心轴方向设置有一根中心钢管3,所述自行车主体前端和后端分别通过前三角连接架4和后三角连接架5与所述浮筒中心钢管3相连;所述浮筒2半径小于所述自行车前后轮半径;所述自行车前轮9轮毂为实心轮毂;所述自行车后轮11轮毂为实心轮毂,在后轮11轮毂的左右两侧面上设有划水叶片12,所述划水叶片12呈矩形,所述划水叶片的长度小于所述车轮的半径,有效利用车轮在水中的浸没的深度,给所述水陆两栖自行车提供足够的动力;在所述自行车载物后座15上还设置有风帆支架安装座16,用来安装风帆17给所述自行车助力。
所述前三角连接架4由前底边连接杆6、前高连接杆7和前腰连接杆8组成,前底边连接杆为分段式结构,如图5所示,由两根位于两端的端前连接杆6-1和一根位于中间的中前连接杆6-2组成,所述中前连接杆6-2穿过所述前高连接杆7,其两端分别与所述端前连接杆6-1的一端采用活动式螺纹连接结构B连接,所述端前连接杆6-1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浮筒中心钢管3采用套管套接;所述前三角连接架4的前腰连接杆8为分段式结构,由一根上前连接杆8-1和一根下前连接杆8-2组成,所述上前连接杆8-1的一端与所述自行车主体采用铰链D活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下前连接杆8-2的一端采用活动式螺纹连接结构B连接,所述下前连接杆8-2的另一端与所述浮筒中心钢管3采用套管套接。所述前高连接杆7竖直连接在所述自行车主体1上,且位于前轮9和自行车车架10之间。
所述后三角连接架5由后底边连接杆13和后腰连接杆14组成,如图6所示,所述后三角连接架5的后底边连接杆13为分段式结构,由两根位于两端的端后连接杆13-1和两根位于中间的中后连接杆13-2组成,所述端后连接杆13-1的一端与所述浮筒中心钢管3采用套管套接,另一端与所述中后连接杆13-2采用活动式螺纹连接结构B连接,所述中后连接杆13-2另一端都与自行车后轮轴14采用连接螺母A活动连接;所述后三角连接架5的后腰连接杆14为分段式结构,由一根上后连接杆14-1和一根下后连接杆14-2组成,所述上后连接杆14-1的一端与所述自行车主体1采用“U”形卡槽结构C活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下后连接杆14-2的一端采用活动式螺纹连接结构B连接,所述下后连接杆14-2的另一端与所述浮筒中心钢管3采用套管套接。
如图12至图13所示,所述铰链连接D是在前三角连接架4的上前连接杆8-1顶端连接铰链状连接板D1,所述铰链状连接板D1上开设有与所述前高连接杆7相连的螺栓孔D2,经螺栓孔采用螺栓与所述前高连接杆固定相连。如图7所示,所述连接螺母A是在所述中后连接杆13-2一端固定设定有螺栓柱A1,再由两端内侧设置螺纹的螺母A2与所述自行车后轮轴14活动连接;如图9至图11所示,所述“U”形卡槽结构C是在所述后腰连接杆14的上后连接杆14-1的上端设置为实心体C1,在所述实心体的侧边开有“U”形槽C2,在所述实心体顶端设有垂直于所述“U”形槽的止档螺栓孔C3,所述“U”形槽卡入所述自行车载物后座的横杆上,再由止档螺栓孔拧入将其固定。
如图8所示,所述活动式螺纹连接结B构包括固定螺栓端B1和活动螺母端B2,所述固定螺栓端B1焊接在连接杆的端部;在与所述连接杆对应连接的第二连接杆端部的内壁处设置有凸块B3,所述活动螺母端B2外侧设有与所述凸块B3配合环状凹槽B4,所述活动螺母端B2的环状凹槽B4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杆内,由所述第二连接杆内壁的凸块B3紧固所述活动螺母端B2。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发明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水陆两栖自行车,包括自行车主体和连接在所述自行车主体两侧的浮筒;所述浮筒半径小于所述自行车的前后轮半径;所述自行车的前轮轮毂为实心轮毂,后轮轮毂为实心轮毂,在后轮轮毂的左右两侧面上设有划水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筒沿中心轴方向设置有一根中心钢管,所述自行车主体前端和后端分别通过前三角连接架和后三角连接架与所述浮筒中心钢管相连;所述前三角连接架由一根前底边连接杆、一根前高连接杆和两根前腰连接杆组成,所述前高连接杆竖直连接在所述自行车主体上,且位于前轮和自行车车架之间,所述前底边连接杆穿过所述前高连接杆,其两端分别与所述自行车主体两侧浮筒的浮筒中心钢管连接,所述两根前腰连接杆的一端连接所述自行车主体,另一端连接所述浮筒中心钢管;所述后三角连接架由一根后底边连接杆和两根后腰连接杆组成,所述后底边连接杆穿过自行车后轮圆心,其两端分别与所述自行车主体两侧浮筒的浮筒中心钢管连接,所述两根后腰连接杆的一端连接所述自行车主体,另一端连接所述浮筒中心钢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陆两栖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三角连接架的前底边连接杆为分段式结构,由两根位于两端的端前连接杆和一根位于中间的中前连接杆组成,所述中前连接杆穿过所述前高连接杆,其两端分别与所述端前连接杆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端前连接杆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浮筒中心钢管连接;所述前三角连接架的前腰连接杆为分段式结构,由一根上前连接杆和一根下前连接杆组成,所述上前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自行车主体活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下前连接杆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下前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浮筒中心钢管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陆两栖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三角连接架的下前连接杆与端前连接杆的端设置有套管,通过所述套管与所述浮筒内中心钢管套接;所述前三角连接架的三边的连接杆的活动连接为活动式螺纹连接结构;所述前三角连接架的上前连接杆顶端连接铰链状连接板,所述铰链状连接板上开设有与所述前高连接杆相连的螺栓孔,经螺栓孔采用螺栓与所述前高连接杆固定相连。
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水陆两栖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后三角连接架的后底边连接杆为分段式结构,由两根位于两端的端后连接杆和两根位于中间的中后连接杆组成,所述端后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浮筒中心钢管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中后连接杆活动连接,所述中后连接杆另一端都与自行车后轮轴活动连接;所述后三角连接架的后腰连接杆为分段式结构,由一根上后连接杆和一根下后连接杆组成,所述上后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自行车主体活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下后连接杆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下后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浮筒中心钢管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陆两栖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后三角连接架的下后连接杆与端后连接杆的端设置有套管,通过所述套管与所述浮筒内中心钢管套接;所述后三角连接架的三边的连接杆的活动连接为活动式螺纹连接结构;所述中后连接杆一端固定设定有螺栓柱,再由两端内侧设置螺纹的连接螺母与所述自行车后轮轴活动连接;所述后腰连接杆的上后连接杆的上端为实心体,在所述实心体的侧边开有“U”形槽,在所述实心体顶端设有垂直于所述“U”形槽的止档螺栓孔,所述“U”形槽卡入所述自行车载物后座的横杆上,再由止档螺栓孔拧入将其固定。
6. 根据权利要求3或5所述的水陆两栖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式螺纹连接结构包括固定螺栓端和活动螺母端,所述固定螺栓端焊接在连接杆的端部;在与所述连接杆对应连接的第二连接杆端部的内壁处设置有凸块,所述活动螺母端外侧设有与所述凸块配合环状凹槽,所述活动螺母端的环状凹槽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杆内,由所述第二连接杆内壁的凸块紧固所述活动螺母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陆两栖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筒的外壳为金属或塑料,在其内腔填充泡沫塑料。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陆两栖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筒的前端呈子弹头状,后端呈圆柱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陆两栖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自行车载物后座上还设置有风帆支架安装座。
CN 201110083584 2011-04-02 2011-04-02 水陆两栖自行车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7328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10083584 CN102173285B (zh) 2011-04-02 2011-04-02 水陆两栖自行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10083584 CN102173285B (zh) 2011-04-02 2011-04-02 水陆两栖自行车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73285A CN102173285A (zh) 2011-09-07
CN102173285B true CN102173285B (zh) 2013-03-27

Family

ID=445166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110083584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73285B (zh) 2011-04-02 2011-04-02 水陆两栖自行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17328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95067B (zh) * 2012-07-11 2015-05-20 广西工学院 水陆两用自行车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59892A (en) * 1982-10-15 1985-12-24 Cascallana Raul S Amphibious vehicle
CN85203913U (zh) * 1985-09-17 1986-09-10 陈晓光 水陆两栖自行车
CN87206727U (zh) * 1987-04-20 1988-06-29 李殿钧 自行车卡装涉水部件
CN2065575U (zh) * 1989-12-28 1990-11-14 晏文彬 自行车水行装置
CN2398123Y (zh) * 1999-10-21 2000-09-27 陈用治 水陆自行车配合装置
CN2855795Y (zh) * 2005-11-24 2007-01-10 宫勇 水陆两用自行车
CN201970814U (zh) * 2011-04-02 2011-09-14 张世奎 水陆两栖自行车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73285A (zh) 2011-09-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022731U (zh) 一种螺旋驱动装置
CN208630278U (zh) 一种全地形水陆两栖车
CN203698533U (zh) 具有框架式结构的双轮平衡车
CN201970814U (zh) 水陆两栖自行车
CN102173285B (zh) 水陆两栖自行车
CN202783620U (zh) 一种驱动装置及具有该驱动装置的脚踏车
CN201193080Y (zh) 智能皮囊代步车
CN202541232U (zh) 一种水陆两栖车轮机构
CN112193002B (zh) 一种水陆两栖车
CN104787186A (zh) 一种电动休闲滑板车
CN201856889U (zh) 水上脚踏船
CN205381109U (zh) 多功能水陆两用单车
CN107444041A (zh) 一种水陆两栖多功能沙滩车
CN2934017Y (zh) 四轮车辆的全地形轨道履带轮
CN207565249U (zh) 水路两栖摩托车
CN209240805U (zh) 水陆两用自行车
CN205915907U (zh) 一种海上潮间带两栖三体风电运维船
CN201712731U (zh) 随身电动车
CN201338515Y (zh) 一种水陆两用车
CN1305694C (zh) 水陆两用三轮车
CN211364185U (zh) 一种用于自行车两栖户外运动的多用途支架
CN205417930U (zh) 转向装置和独轮摩托车
CN204507115U (zh) 一种电动休闲滑板车
CN219600839U (zh) 水陆两用三轮车
CN2748382Y (zh) 水上人力自行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327

Termination date: 2019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