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70672A - Ipsplit网络中移动切换的实现方法、系统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Ipsplit网络中移动切换的实现方法、系统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70672A
CN102170672A CN2010101220778A CN201010122077A CN102170672A CN 102170672 A CN102170672 A CN 102170672A CN 2010101220778 A CN2010101220778 A CN 2010101220778A CN 201010122077 A CN201010122077 A CN 201010122077A CN 102170672 A CN102170672 A CN 1021706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
identify label
node
ilmcf
reque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12207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凝霞
吴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01012207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170672A/zh
Priority to PCT/CN2010/076359 priority patent/WO2011103744A1/zh
Publication of CN1021706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7067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2Processing of mobility data, e.g. registration information at HLR [Home Location Register] or VLR [Visitor Location Register]; Transfer of mobility data, e.g. between HLR, VLR or external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0/00Affiliation to network, e.g. registration; Terminating affiliation with the network, e.g. de-registration
    • H04W60/04Affiliation to network, e.g. registration; Terminating affiliation with the network, e.g. de-registration using triggered ev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身份标识与位置分离网络中移动切换的实现方法、系统和装置,实现UE的无缝切换,保证业务连续性。所述身份标识与位置分离网络中移动切换的实现方法,包括:通信过程中,当终端(UE)位置发生改变,所述UE请求身份标识与位置分离映射控制功能实体(ILMCF)更新所述UE身份标识(Node ID)与位置(LOC)的映射关系;所述UE更新与通信对端的连接,建立通道并通信。

Description

IPSPLIT网络中移动切换的实现方法、系统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身份标识与位置分离(IPSPLIT)网络中移动切换的实现方法、系统和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因特网的各层结构中,除了物理层以外,各层协议实体均有自己的名字空间,分别是链路层的MAC地址、网络层的IP地址、传输层的IP地址和端口号和应用层的域名。在这些名字空间中,MAC地址只要求在子网内唯一,而端口号只要求在主机内部唯一,因此,因特网中存在两个重要的全局名字空间——IP地址和域名。域名和IP地址中间通过DNS(DomainName Server,域名服务器)实现解析。在这样的名字空间结构中,IP地址具有双重功能,既作为网络层的通信终端主机网络接口在网络拓扑中的位置标识,又作为传输层主机网络接口的身份标识。TCP/IP设计之初并没有考虑主机移动的情况,但是,随着NGN(Next Generation Networks,下一代网络)的发展,用户移动性(mobility)和主机多穴性(multihoming)的问题越来越普遍,这种IP地址的语义过载缺陷日益明显。当主机的IP地址发生变化时,不仅路由要发生变化,通信终端主机的身份标识也发生变化。对于路由的变化是可以接受的,但是主机身份标识的变化却会导致应用和连接的中断。
为了支持移动性和多穴性,更好的支持通话的连续性,业界提出了IPSPLIT(ID/locator separation in NGN,下一代网络中身份标识与位置分离)技术,IPSPLIT技术用主机标识符(Node ID)作为主机的身份标识,主机标识符全球唯一地标识每台连接到Internet的主机。其目的是将传输层与网络层分开,为Internet提供一个安全的主机移动和多宿主的方法;提供一个加密的主机标识命名空间,更容易地对通信双方进行认证,从而实现安全的、可信任的网络系统。在IPSPLIT网络中,IP地址仅表示通信终端主机在网络拓扑中的路由位置。IPSPLIT技术解决IP地址的语义过载问题,将IP地址的双重功能进行分离,实现对多移动性、多穴性、IP地址动态重分配及不同网络区域之间的互访等问题的支持。
IPSPLIT的体系架构包括网络接入控制部分、身份标识与位置分离控制部分、身份标识与位置分离映射部分、资源控制部分、传输部分、业务控制功能部分和用户终端/用户网络部分。其中,网络接入控制部分为接入NGN网络的用户终端/用户网络提供注册、鉴权授权、地址分配、参数配置、位置管理等功能,例如图1所示的IPSPLIT网络中网络附着控制功能(NetworkAttachment Control Functions,简称为NACF)。身份标识与位置分离映射控制功能(Id-loc-mapping control functions,简称为ILMCF)进行ID/LOC映射的存储和动态更新。资源控制部分基于策略和网络资源状态,完成用户终端/用户网络接入网络时接纳控制、资源预留等功能,例如ITU-T NGN网络中资源接纳控制功能(Resource and Admission Control Functions,简称为RACF),NGN中接入管理功能(Acess management Functions)。传输部分完成信息的传输功能,例如ITU-T NGN网络中传输功能(TransportFunctions)。业务控制功能(Service Control Functions)部分属于业务层(Servicestratum)中的一部分,在业务层次上完成注册、鉴权授权、资源控制等功能,例如ITU-T NGN网络中业务终端认证和鉴权过程。用户终端/用户网络部分向用户提供网络接入功能,例如ITU-T NGN网络中UE(User Equipment,用户设备)。
IPSPLIT体系功能框架如图2所示。
其中,NACF包含如下功能实体:
传输层用户配置功能实体(Transport User Profile Functional Entity,简称为TUP-FE)用于负责保存与传输层面相关的用户信息;
认证和鉴权功能实体(Transport Authentication and AuthorizationFunctional Entity,简称为TAA-FE)用于提供传输层鉴权和认证功能,基于用户信息对用户的网络接入执行鉴权和授权检查;
接入管理功能实体(Access Management Functional Entity,简称为AM-FE)用于对用户发起的网络接入请求进行翻译转换,将分配IP地址和其他网络配置参数的请求发送给NAC-FE;
传输层位置管理功能实体(Transport Location Management FunctionalEntity,简称为TLM-FE)用于注册分配给用户的IP地址和NAC-FE提供的其它网络位置信息;
网络接入管理功能实体(Network Access Configuration Functional Entity,简称为NAC-FE)用于负责向用户终端分配IP地址,同时可能向用户终端分配其他网络配置参数,如DNS服务器的地址、信令代理的地址等;
身份标识与位置分离映射存储功能实体(Id-loc-split mapping storagefunction entity,简称为ILMS-FE),它作为NGN中用户身份标识与位置分离映射存储实体,用于存储用户身份标识Node ID与一个或多个位置LOC的映射;
身份标识与位置分离映射更新功能实体(Id-loc-split mapping updatefunction entity,简称为ILMU-FE),它作为NGN中用户身份标识与位置分离映射更新实体,用于实现用户身份标识Node ID与一个或多个位置LOC的映射的更新。
传输功能包含的功能实体有:
身份标识与位置分离映射功能实体(Id-loc-split mapping function entity,简称为ILM-FE),它作为NGN中用户身份标识与位置分离系统的映射数据库实体,用于实现用户身份标识Node ID与一个或多个位置LOC的映射;
策略执行功能实体(Policy enforcement functional entity,PE-FE),它是传输层策略执行的功能实体。
业务控制功能包含的功能实体为:
业务层用户配置功能实体(Service User Profile Functional Entity,简称为SUP-FE)用于负责配置业务层用户信息。
但是,Ipsplit网络中,终端(UE)通过DNS查询获得其对端在映射服务器ILMS-FE/ILMU-FE中的IP地址,通过配置,终端UE获得自己所在映射服务器ILMS-FE/ILMU-FE的IP地址。当通信的终端UE因移动性从一个位置移到另一个位置,需要提供一种移动切换方法,以保证移动中的终端通信不中断,即应用和业务层的连续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身份标识与位置分离网络中移动切换的实现方法、系统和装置,实现UE的无缝切换,保证业务连续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身份标识与位置分离网络中移动切换的实现方法,包括:
通信过程中,当终端(UE)位置发生改变,所述UE请求身份标识与位置分离映射控制功能实体(ILMCF)更新所述UE身份标识(Node ID)与位置(LOC)的映射关系;
所述UE更新与通信对端的连接,建立通道并通信。
进一步地,所述UE请求ILMCF更新其Node ID与LOC的映射关系的步骤包括:所述UE向ILMCF发送身份标识与位置映射更新查询,所述ILMCF以所述UE的Node ID为索引进行查询,如果存在与所述Node ID对应的LOC,则将该LOC更新为所述UE当前的LOC,如果不存在与所述NodeID对应的LOC,则通知所述UE进行身份标识与位置映射注册,在所述注册过程中保存所述UE的Node ID与当前LOC的映射关系。
进一步地,ILMCF如果判断不存在与所述Node ID对应的LOC,则向所述UE返回携带更新失败的身份标识与位置映射更新响应,所述UE收到该响应后,向所述ILMCF发送身份标识与位置映射注册查询请求,请求注册Node ID与当前LOC的映射关系,所述ILMCF收到请求后,保存所述UE的Node ID与当前LOC的映射关系,返回身份标识与位置映射注册响应给所述UE。
进一步地,所述UE更新与通信对端的连接的步骤包括:所述UE向通信对端发送带有连接参数的消息,所述连接参数中至少包含所述UE的当前LOC,所述通信对端收到带有连接参数的消息后,向所述UE发送响应消息,所述UE接收所述通信对端发送的响应消息后,在验证该消息为通信对端发送的消息后,向所述通信对端返回响应消息,所述通信对端收到所述UE发送的响应消息后,将本地连接更新为与所述UE当前位置之间的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参数还包括当前LOC的生命期、旧连接的安全参数、新连接的安全参数。
进一步地,所述UE更新与通信对端的连接的过程中,如果发现通信对端的位置发生改变,通过读取映射服务器,获取通信对端的当前LOC,所述UE将连接更新为所述UE当前LOC与通信对端当前LOC之间的连接。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身份标识与位置分离网络中移动切换的实现系统,包括:身份标识与位置分离映射控制功能实体(ILMCF)和终端UE,其中:
所述UE用于在位置发生改变时,请求所述ILMCF更新所述UE的身份标识(Node ID)与位置(LOC)的映射关系;以及用于更新与通信对端的连接,建立通道并通信;
所述ILMCF用于更新所述UE的Node ID与LOC的映射关系。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实现身份标识与位置分离网络中移动切换的装置,包括接收发送模块和映射关系更新模块,其中:
所述接收发送模块,用于接收终端(UE)发送的身份标识与位置更新请求或者身份标识与位置注册请求;
所述映射关系更新模块,用于在所述接收发送模块接收到UE发送的身份标识与位置更新请求后,将本地保存的与所述UE身份标识对应的位置更新为所述UE的当前位置;以及用于在所述接收发送模块接收到UE发送的身份标识与位置注册请求后,保存所述UE的身份标识与当前位置的映射关系。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实现身份标识与位置分离网络中移动切换的终端,包括更新请求模块和连接更新模块,其中:
所述更新请求模块,用于在所述终端位置发生改变时,请求身份标识与位置分离映射控制功能实体(ILMCF)更新所述UE的身份标识(Node ID)与位置(LOC)的映射关系;
所述连接更新模块,用于在所述终端位置发生改变时,更新与通信对端的连接,建立通道并通信。
进一步地,所述更新请求模块进一步用于向ILMCF发送身份标识与位置更新请求,以请求所述ILMCF更新所述终端的Node ID与LOC的映射关系,在接收到所述ILMCF返回的更新失败的响应后,向所述ILMCF发送身份标识与位置注册请求,以请求所述ILMCF更新所述终端的Node ID与LOC的映射关系。
采用本发明所述方法、系统和装置,可以实现UE的无缝切换,保证UE移动时通信不中断,提高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基于IPSPLIT技术的NGN体系架构示意图;
图2是基于IPSPLIT技术的NGN体系功能框架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IPSPLIT网络中移动切换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二IPSPLIT网络中移动切换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现移动切换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IPSPLIT网络中,UE通信过程中如果发生移动切换,即LOC发生改变,必须保证业务层和应用层的连续性。
本发明为保证移动中的通信终端间的业务连续性提供如下移动切换流程:在Ipsplit网络中,在通信过程中,当UE位置发生改变,UE向身份标识与位置分离映射控制功能实体(ILMCF)发送身份标识(Node ID)与位置(LOC)映射请求,请求ILMCF更新所述UE的Node ID与LOC的映射关系,所述ILMCF更新所述UE的身份标识与位置的映射关系,所述UE更新与对端的连接,建立通道并通信。
每个UE在ILMCF中存储本UE的身份标识与位置的映射(ID/LOC映射),ILMCF更新ID/LOC映射关系的步骤包括,当ILMCF接收到UE发送的身份标识与位置映射请求时,以所述UE的Node ID为索引查询其保存的ID/LOC映射表,如果存在与所述Node ID对应的LOC,则将该LOC更新为所述UE当前的LOC,如果不存在与所述Node ID对应的LOC(包括不存在Node ID的情况和不存在LOC的情况),则通知UE进行ID/LOC映射注册,在UE的ID/LOC映射注册过程中保存所述UE的Node ID与当前LOC的映射关系。
优选地,上述更新操作由ILMCF中的映射服务器完成,所述映射服务器包括ILMS-FE和ILMU-FE,ILMS-FE和ILMU-FE可以合成为一个逻辑实体。
上述UE可能是通信的发起方或者是被叫方。
映射服务器更新UE的身份标识与当前位置的映射关系的好处在于,当UE1的通信对端(UE2)发生位置改变时,此时UE1无法通过UE2原来的位置更新连接,则UE1需要从映射服务器(可能与UE1的映射服务器相同,也可能不同)读取UE2新的位置,以将连接更新为本UE当前LOC与UE2当前LOC之间的连接。另外,映射服务器更新UE1的身份标识与位置的映射关系后,可以使第三方终端能够发起与UE1的通信。
UE更新与对端连接、建立通道并通信的步骤包括,UE1与对端用户UE2之间通过基本交换(HIP协议术语),建立连接,具体地,所述UE1向UE2发送带有连接参数的消息,所述连接参数中至少包含UE1的当前LOC,所述UE2收到带有连接参数的消息后,向UE1发送响应消息,UE1接收UE2发送的响应消息后,在验证该消息为UE2发送的消息后,向UE2返回响应消息,UE2收到UE1发送的响应消息后,将本地连接更新为与所述UE1当前位置之间的连接。优选地,所述UE1在向UE2发送的连接参数中还包含新、旧连接的安全参数,以建立安全连接。
连接更新后通道建立完成,通信双方使用新的连接通道进行数据的发送与接收。
上述ILMCF更新Node ID与LOC映射关系的步骤与UE更新与通信对端连接的步骤可能同时进行。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通信过程中的发起方(或响应方)移动到一个新的位置LOC1,在其映射服务器映射表中没有ID/LOC1映射信息。图中,ILMS-FE1/ILMU-FE1为UE1的ID/LOC映射服务器,ILMS-FE2/ILMU-FE2为UE2的ID/LOC映射服务器。
ID/LOC映射注册/更新步骤:
通信中,当UE1位置发生移动,即发生切换,UE1获得新的IP地址(UE1获得新的IP地址的步骤可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即获得新的LOC1,但在UE1的映射服务器的映射表中没有ID/LOC1映射信息,UE1要在其映射服务器中注册的ID/LOC1映射:
步骤101,UE1发送身份标识与位置mapping update query(映射更新查询)给其映射服务器ILMS-FE1/ILMU-FE1,请求将与身份标识Node ID映射的LOC更新为当前位置LOC1
步骤102,ILMS-FE1/ILMU-FE1接收到身份标识与位置mapping updatequery后,以所述UE1的Node ID进行ID/LOC映射查询,由于ILMS-FE1/ILMU-FE1中没有该UE1的ID/LOC1映射信息,向该UE1返回携带更新失败的身份标识与位置mapping update response(映射更新响应)给UE;
步骤103,UE1收到携带更新失败的身份标识与位映射更新响应后,发送身份标识与位置mapping register query(映射注册查询)给其映射服务器ILMS-FE1/ILMU-FE1,请求注册身份标识Node ID与当前位置LOC1的映射关系;
步骤104,ILMS-FE1/ILMU-FE1接收到身份标识与位置mapping registerquery后,在ILMS-FE1/ILMU-FE1存储身份标识Node ID、当前位置LOC1以及二者的对应关系,返回身份标识与位置mapping register reponse(映射注册响应)给UE1;
连接更新步骤:
步骤201,UE1更新与对端UE2的连接;
UE1发送带有连接参数的消息给UE2。所述连接参数中包含以下参数:UE1的新的LOC1、新的LOC1的生命期、旧连接的安全参数和新连接的安全参数。UE1发送该消息后,等待来自对端UE2的确认,如有必要,会进行重发。
UE2收到UE1发送的消息并验证后,更新本地连接。具体地,UE2收到带有连接参数的消息后,为了对新的LOC1进行验证,会在向UE1发送的响应消息中携带响应参数,用于使UE1验证本消息为UE2发送的消息,并将所述响应消息发送到UE1的LOC1。UE1接收来自UE2的响应消息,在验证该消息为UE2发送的消息后,完成LOC修改过程,并向UE2返回响应消息,所述UE2收到响应消息后,认为LOC1验证完成,将本地连接更新为与新的LOC1之间的连接。
步骤301,连接更新后通道建立完成,UE1与UE2使用新的连接通道将数据封装发送或解封操作。
实施例二
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通信过程中的发起方(或响应方)移动到一个新的位置LOC1,在其映射服务器映射表中存有ID/LOC1映射信息,也就是发起方以前使用过LOC1
ID/LOC映射注册/更新步骤:
通信中,当UE1位置发生移动,即发生切换,UE1获得新的IP地址,即获得新的LOC1,且在UE1的映射服务器的映射表中有ID/LOC1映射信息,UE1需要更新其映射服务器中注册ID/LOC1映射:
步骤401,UE1发送身份标识与位置mapping update query给其映射服务器ILMS-FE1/ILMU-FE1,请求将与身份标识Node ID映射的LOC更新为当前位置LOC1
步骤402,ILMS-FE1/ILMU-FE1接收到身份标识与位置mapping updatequery后,以所述UE1的Node ID进行ID/LOC映射查询,发现存在该UE的Node ID,将与该Node ID映射的LOC更新为当前位置LOC1,返回携带更新成功的身份标识与位置mapping update response给UE;
更新连接的步骤:
步骤501,UE1更新与对端UE2的连接;
UE1发送带有连接参数的消息给UE2。所述连接参数中包含以下参数:UE1的新的LOC1、新的LOC1的生命期、旧连接的安全参数和新连接的安全参数。UE1发送该消息后,等待来自对端UE2的确认,如有必要,会进行重发。
UE2收到UE1发送的消息并验证后,更新本地连接。具体地,UE2收到带有连接参数的消息后,为了对新的LOC1进行验证,会在向UE1发送的响应消息中携带响应参数,并将该响应消息发送到UE1的LOC1。UE1接收来自UE2的响应消息,在验证该消息为UE2发送的消息后,完成LOC修改过程,并向UE2返回响应消息,所述UE2收到响应消息后,认为LOC1验证完成,将本地连接更新为与新的LOC1之间的连接。
步骤601,连接更新后通道建立完成,UE1与UE2使用新的连接通道将数据封装发送或解封操作。
实现上述方法的系统如图5所示包括:ILMCF和UE,其中:
所述UE用于在位置发生改变时,请求所述ILMCF更新所述UE的NodeID与LOC的映射关系;以及用于更新与通信对端的连接,建立通道并通信;
所述ILMCF用于更新所述UE的Node ID与LOC的映射关系。
具体地,所述ILMCF包括接收发送模块和映射关系更新模块,其中:
所述接收发送模块,用于接收UE发送的身份标识与位置更新请求(例如身份标识与位置映射更新查询)或者身份标识与位置注册请求(例如身份标识与位置映射注册查询);
所述映射关系更新模块,用于在所述接收发送模块接收到UE发送的身份标识与位置更新请求后,将本地保存的与所述UE身份标识对应的位置更新为所述UE的当前位置;以及用于在所述接收发送模块接收到UE发送的身份标识与位置注册请求后,保存所述UE的身份标识与当前位置的映射关系。
所述UE包括更新请求模块和连接更新模块,其中:
所述更新请求模块,用于在本UE位置发生改变时,请求ILMCF更新所述UE的Node ID与LOC的映射关系;
所述连接更新模块,用于在本UE位置发生改变时,更新与通信对端的连接,建立通道并通信。
UE的更新请求模块在获知本UE位置发生改变时,向所述ILMCF中的接收发送模块发送身份标识与位置映射请求(可能是身份标识与位置更新请求,或者包括身份标识与位置更新请求和身份标识与位置注册请求),所述ILMCF中的接收发送模块在接收到UE的请求后,触发映射关系更新模块更新所述UE的身份标识与映射关系,所述映射关系更新模块以所述UE的Node
ID为索引进行查询,如果存在与所述Node ID对应的LOC,则将该LOC更新为所述UE当前的LOC,如果不存在与所述Node ID对应的LOC,则通过接收发送模块通知所述UE进行身份标识与位置映射注册,在所述注册过程中保存所述UE的Node ID与当前LOC的映射关系。所述UE的更新请求模块优选在获知本UE位置发生改变时触发所述连接更新模块更新与通信对端的连接,或者也可以由所述连接更新模块在获知本UE位置发生改变时主动更新与通信对端的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不冲突,本发明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各个特征可以相互结合,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另外,在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Claims (10)

1.一种身份标识与位置分离网络中移动切换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信过程中,当终端(UE)位置发生改变,所述UE请求身份标识与位置分离映射控制功能实体(ILMCF)更新所述UE身份标识(Node ID)与位置(LOC)的映射关系;
所述UE更新与通信对端的连接,建立通道并通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UE请求ILMCF更新其Node ID与LOC的映射关系的步骤包括:
所述UE向ILMCF发送身份标识与位置映射更新查询,所述ILMCF以所述UE的Node ID为索引进行查询,如果存在与所述Node ID对应的LOC,则将该LOC更新为所述UE当前的LOC,如果不存在与所述Node ID对应的LOC,则通知所述UE进行身份标识与位置映射注册,在所述注册过程中保存所述UE的Node ID与当前LOC的映射关系。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ILMCF如果判断不存在与所述Node ID对应的LOC,则向所述UE返回携带更新失败的身份标识与位置映射更新响应,所述UE收到该响应后,向所述ILMCF发送身份标识与位置映射注册查询请求,请求注册Node ID与当前LOC的映射关系,所述ILMCF收到请求后,保存所述UE的Node ID与当前LOC的映射关系,返回身份标识与位置映射注册响应给所述UE。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UE更新与通信对端的连接的步骤包括:所述UE向通信对端发送带有连接参数的消息,所述连接参数中至少包含所述UE的当前LOC,所述通信对端收到带有连接参数的消息后,向所述UE发送响应消息,所述UE接收所述通信对端发送的响应消息后,在验证该消息为通信对端发送的消息后,向所述通信对端返回响应消息,所述通信对端收到所述UE发送的响应消息后,将本地连接更新为与所述UE当前位置之间的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参数还包括当前LOC的生命期、旧连接的安全参数、新连接的安全参数。
6.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UE更新与通信对端的连接的过程中,如果发现通信对端的位置发生改变,通过读取映射服务器,获取通信对端的当前LOC,所述UE将连接更新为所述UE当前LOC与通信对端当前LOC之间的连接。
7.一种身份标识与位置分离网络中移动切换的实现系统,包括:身份标识与位置分离映射控制功能实体(ILMCF)和终端UE,其中:
所述UE用于在位置发生改变时,请求所述ILMCF更新所述UE的身份标识(Node ID)与位置(LOC)的映射关系;以及用于更新与通信对端的连接,建立通道并通信;
所述ILMCF用于更新所述UE的Node ID与LOC的映射关系。
8.一种实现身份标识与位置分离网络中移动切换的装置,包括接收发送模块和映射关系更新模块,其中:
所述接收发送模块,用于接收终端(UE)发送的身份标识与位置更新请求或者身份标识与位置注册请求;
所述映射关系更新模块,用于在所述接收发送模块接收到UE发送的身份标识与位置更新请求后,将本地保存的与所述UE身份标识对应的位置更新为所述UE的当前位置;以及用于在所述接收发送模块接收到UE发送的身份标识与位置注册请求后,保存所述UE的身份标识与当前位置的映射关系。
9.一种实现身份标识与位置分离网络中移动切换的终端,包括更新请求模块和连接更新模块,其中:
所述更新请求模块,用于在所述终端位置发生改变时,请求身份标识与位置分离映射控制功能实体(ILMCF)更新所述UE的身份标识(Node ID)与位置(LOC)的映射关系;
所述连接更新模块,用于在所述终端位置发生改变时,更新与通信对端的连接,建立通道并通信。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更新请求模块进一步用于向ILMCF发送身份标识与位置更新请求,以请求所述ILMCF更新所述终端的Node ID与LOC的映射关系,在接收到所述ILMCF返回的更新失败的响应后,向所述ILMCF发送身份标识与位置注册请求,以请求所述ILMCF更新所述终端的Node ID与LOC的映射关系。
CN2010101220778A 2010-02-26 2010-02-26 Ipsplit网络中移动切换的实现方法、系统和装置 Pending CN10217067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220778A CN102170672A (zh) 2010-02-26 2010-02-26 Ipsplit网络中移动切换的实现方法、系统和装置
PCT/CN2010/076359 WO2011103744A1 (zh) 2010-02-26 2010-08-25 移动切换的实现方法、系统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220778A CN102170672A (zh) 2010-02-26 2010-02-26 Ipsplit网络中移动切换的实现方法、系统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70672A true CN102170672A (zh) 2011-08-31

Family

ID=444916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220778A Pending CN102170672A (zh) 2010-02-26 2010-02-26 Ipsplit网络中移动切换的实现方法、系统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2170672A (zh)
WO (1) WO2011103744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083034A1 (zh) * 2011-12-09 2013-06-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触发更新移动节点映射信息的方法、ms和mn
CN104158922A (zh) * 2014-09-01 2014-11-19 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身份标识与位置标识分离的终端位置信息更新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01764A (zh) * 2006-01-23 2006-07-12 北京交通大学 一种基于身份与位置分离的互联网接入方法
CN101123536A (zh) * 2007-09-19 2008-02-13 北京交通大学 实现一体化网络位置管理的方法
EP2094026A1 (en) * 2007-02-15 2009-08-26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system and device for domain switching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47637B (zh) * 2007-02-15 2011-04-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在多接入方式下提供会话切换的方法及系统
CN101730101B (zh) * 2009-04-15 2012-07-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身份标识与位置分离的实现方法、系统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01764A (zh) * 2006-01-23 2006-07-12 北京交通大学 一种基于身份与位置分离的互联网接入方法
EP2094026A1 (en) * 2007-02-15 2009-08-26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system and device for domain switching
CN101123536A (zh) * 2007-09-19 2008-02-13 北京交通大学 实现一体化网络位置管理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NINGXIA ZHAO等: "Draft Recommendation Y.FAid-loc-split-Functional architecture of id-loc-split in NGN, output document,TD 364 Rev.1 (NGN-GSI)", 《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 *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083034A1 (zh) * 2011-12-09 2013-06-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触发更新移动节点映射信息的方法、ms和mn
CN103167464A (zh) * 2011-12-09 2013-06-1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触发更新移动节点映射信息的方法、ms和mn
CN103167464B (zh) * 2011-12-09 2018-06-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触发更新移动节点映射信息的方法、ms和mn
CN104158922A (zh) * 2014-09-01 2014-11-19 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身份标识与位置标识分离的终端位置信息更新方法及系统
CN104158922B (zh) * 2014-09-01 2017-08-08 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身份标识与位置标识分离的终端位置信息更新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1103744A1 (zh) 2011-09-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30101B (zh) 身份标识与位置分离的实现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1123536B (zh) 实现一体化网络位置管理的方法
EP2477428B1 (en) Method for anonymous communication, method for regist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information
CN102316416A (zh) 终端接入方法和无线通信网络
CN102025702A (zh) 基于身份标识和位置分离架构的网络及其骨干网和网元
US9031074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acket call setup
CN102123182B (zh) 一种基于ipv6地址的主机身份标识与位置标识分离的方法
US8665849B2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implementing inter-network roam, querying and attaching network
US9602602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identifying interoperability between object identifier-based heterogeneous identifier nodes for next generation network
CN102571999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系统及接入网关
CN101959172A (zh) Ngn中身份标识和位置分离的附着方法及系统
US8705471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implementing ID/locator mapping
CN102056166B (zh) 一种基于ipsplit网络中多穴性的实现方法和系统
CN102025604B (zh) 一种承载网络及数据传输方法
CN102209011A (zh) 多穴终端建立连接的方法和系统
CN102209012A (zh) 一种终端实现连接建立的方法及系统
CN102170672A (zh) Ipsplit网络中移动切换的实现方法、系统和装置
CN102056270B (zh) 一种在下一代网络中实现信息交互的方法及系统
CN102164187A (zh) 一种实现终端去附着过程的方法及系统
CN104080099B (zh) 一种无线控制器通信方法及无线控制器
CN102056287B (zh) 一种基于网络的身份标识与位置分离的实现方法及系统
TWI469676B (zh) In the pan-sensor network used to support multi-hometown approach
CN102158866A (zh) 应用于wlan中的验证方法和装置
CN112311866A (zh) 面向服务的新型物联网体系结构
CN102164362A (zh) 一种实现网络侧去附着过程的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