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16416A - 终端接入方法和无线通信网络 - Google Patents

终端接入方法和无线通信网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16416A
CN102316416A CN2010102204058A CN201010220405A CN102316416A CN 102316416 A CN102316416 A CN 102316416A CN 2010102204058 A CN2010102204058 A CN 2010102204058A CN 201010220405 A CN201010220405 A CN 201010220405A CN 102316416 A CN102316416 A CN 1023164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sign
communication network
contextual information
cordless commun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22040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316416B (zh
Inventor
谢峰
鲁照华
陈琳
祝建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01022040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316416B/zh
Priority to PCT/CN2010/078776 priority patent/WO2012000271A1/zh
Priority to US13/806,284 priority patent/US9392530B2/en
Priority to EP10853974.3A priority patent/EP2590367B1/en
Publication of CN1023164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164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3164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1641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02Access restriction performed under specific conditions
    • H04W48/06Access restriction performed under specific conditions based on traffic condi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08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终端接入方法和无线通信网络,该方法包括:在第一终端接入无线通信网络之后,无线通信网络保存与第一终端的第一标识对应的第一上下文信息;无线通信网络接收到来自第二终端的接入请求消息,其中接入请求消息中携带有第二终端的第二标识;无线通信网络根据第一标识、第一上下文信息和第二标识,为第二终端建立第二上下文信息;无线通信网络根据第二上下文信息进行第二终端的接入。本发明可以避免上下文信息中相同信息的重复建立,从而降低无线通信网络的非数据业务开销。

Description

终端接入方法和无线通信网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终端接入方法和无线通信网络。
背景技术
无线通信系统通常由终端,接入服务网和内容服务网组成。接入服务网和内容服务网可统称为无线通信网络,其中,接入服务网包括控制站(或基站)和网关。无线通信网络可视作提供服务的设备,终端或者用户设备是指享受服务的设备。无线通信网络中的控制站与终端之间通过电磁波进行无线通信。无线通信网络通过控制站可以为一定地理范围的终端提供无线覆盖,这个地理范围称为小区。
图1是根据相关技术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无线通信系统包括终端、控制站、网关和内容服务网,其中控制站和网关属于接入服务网。接入服务网和内容服务网都属于无线通信网络,终端请求入网即终端请求接入无线通信网络,终端与无线通信网络间的通信由终端与控制站间的通信实现,而对于终端请求的处理可能由无线通信网络的不同组成部分进行处理,例如,可能由控制站处理,可能由网关处理,也可能由内容服务网(其中有认证授权记账服务器即AAA服务器)。
相关技术中,普通的终端例如手机与用户一一对应,也就是在无线通信网络看来,一部终端对应于一个逻辑上的用户。但是,随着无线通信系统的应用扩展到更广泛的领域,各种类型的终端(用户设备)都能得到无线通信网络的服务。在这些终端中,有一些终端与用户之间具有多对一关系,也就是说,多部终端对应着一个用户。例如,在物联网领域,可能出现几部、几十部、甚至更多的终端都属于同一个用户。
因此,在上述多个终端接入无线通信网络时,如果不加区分的对每个终端执行接入过程,将给无线通信网络造成很大的非数据业务开销。
发明内容
针对无线通信网络不加区分的对每个终端执行接入造成很大的非数据业务开销的问题而提出本发明,为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终端的接入方法及无线通信网络,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接入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终端接入方法包括:在第一终端接入无线通信网络之后,无线通信网络保存与第一终端的第一标识对应的第一上下文信息;无线通信网络接收到来自第二终端的接入请求消息,其中接入请求消息中携带有第二终端的第二标识;无线通信网络根据第一标识、第一上下文信息和第二标识,为第二终端建立第二上下文信息;无线通信网络根据第二上下文信息进行第二终端的接入。
进一步地,无线通信网络根据第一标识、第一上下文信息和第二标识,为第二终端建立第二上下文信息包括:在第一标识是无线通信网络在第一终端接入过程中分配的动态标识时,动态标识与第一上下文信息对应,无线通信网络自身保存有动态标识;第二标识包括用于匹配动态标识的匹配部分;无线通信网络判断匹配部分与自身保存的动态标识是否相同;如果判断结果为是,无线通信网络将动态标识对应的第一上下文信息作为第二上下文信息。
进一步地,在第一终端接入无线通信网络的过程中,还包括:第一终端获取无线通信网络分配的动态标识;第一终端通过广播和/或组播和/或单播发送动态标识。
进一步地,在第一终端通过广播和/或组播和/或单播发送动态标识之后,还包括:第二终端接收到动态标识;第二终端将动态标识作为第二标识的匹配部分,并将第二标识携带在接入请求消息中发送给无线通信网络。
进一步地,第二终端为第一终端的下属终端。
进一步地,无线通信网络根据第一标识、第一上下文信息和第二标识,为第二终端建立第二上下文信息包括:在第一标识是第一终端用于接入无线通信网络的第一接入标识时,第一接入标识对应于第一上下文信息,无线通信网络自身保存有第一接入标识;第二标识是第二终端用于接入无线通信网络的第二接入标识;无线通信网络按照预设的规则获取第一接入标识中的第一共享标识,其中第一共享标识对应第一上下文信息中的第一共享部分;无线通信网络按照预设的规则获取第二接入标识中的第二共享标识,其中第二共享标识对应第二上下文信息中的第二共享部分;无线通信网络判断第一共享标识与第二共享标识是否相同;如果判断结果为是,无线通信网络将第一共享部分作为第二共享部分,并根据第二共享部分建立第二上下文信息。
进一步地,在第二接入标识还包括第二区别标识时,无线通信网络根据第一标识、第一上下文信息和第二标识,为第二终端建立第二上下文信息还包括:无线通信网络根据第二区别标识建立第二上下文信息中的第二区别部分;无线通信网络将第二共享部分和第二区别部分结合作为第二上下文信息。
进一步地,在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处于相同的组时,第一终端将组的标识作为第一共享标识,第二终端将组的标识作为第二共享标识。
进一步地,无线通信网络根据第一标识、第一上下文信息和第二标识,为第二终端建立第二上下文信息还包括:如果第一标识与第二标识不满足上述动态标识与匹配部分的关系,并且第一标识与第二标识不满足上述第一共享标识与第二共享标识的关系,无线通信网络为第二终端建立第二上下文信息。
进一步地,无线通信网络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控制站、网关。
进一步地,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均包括以下之一:物联网终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网络。
根据本发明的无线通信网络包括:保存模块,用于在第一终端接入无线通信网络之后,保存与第一终端的第一标识对应的第一上下文信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第二终端的接入请求消息,其中接入请求消息中携带有第二终端的第二标识;建立模块,用于根据第一标识、第一上下文信息和第二标识,为第二终端建立第二上下文信息;接入模块,用于根据第二上下文信息进行第二终端的接入。
通过本发明,采用无线通信网络根据已接入终端的上下文信息为新接入终端建立上下文信息,并进行该新接入终端的接入,解决了无线通信网络不加区分的对每个终端执行接入造成很大的非数据业务开销的问题,可以避免上下文信息中相同信息的重复建立,从而降低无线通信网络的非数据业务开销。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相关技术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接入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一的交互流程图一;
图4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一的交互流程图二;
图5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二的交互流程图一;
图6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二的交互流程图二;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例3的交互流程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例4的交互流程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网络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接入方法,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接入方法的流程图,包括如下的步骤S202至步骤S208。
步骤S202,在第一终端接入无线通信网络之后,无线通信网络保存与第一终端的第一标识对应的第一上下文信息。
步骤S204,无线通信网络接收到来自第二终端的接入请求消息,其中接入请求消息中携带有第二终端的第二标识。
步骤S206,无线通信网络根据第一标识、第一上下文信息和第二标识,为第二终端建立第二上下文信息。
步骤S208,无线通信网络根据第二上下文信息进行第二终端的接入。
相关技术中,无线通信网络不加区分的对每个终端执行接入造成很大的非数据业务开销。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第一终端的第一标识与第二终端的第二标识相关时,为第一终端建立的第一上下文信息与为第二终端建立的第二上下文信息相同或相近,因此,无线通信网络根据第一上下文信息建立第二上下文信息,可以避免第一上下文信息与第二上下文信息中相同信息的重复建立,从而降低第二终端建立过程中无线通信网络的非数据业务开销。
优选地,无线通信网络根据第一标识、第一上下文信息和第二标识,为第二终端建立第二上下文信息包括:在第一标识是无线通信网络在第一终端接入过程中分配的动态标识时,动态标识与第一上下文信息对应,无线通信网络自身保存有动态标识;第二标识包括用于匹配动态标识的匹配部分;无线通信网络判断匹配部分与自身保存的动态标识是否相同;如果判断结果为是,无线通信网络将动态标识对应的第一上下文信息作为第二上下文信息。
本优选实施例中,由于对动态标识与第二标识中的匹配部分是否相同的判断操作简单方便、容易实现,因此,可以在避免给无线通信网络增加过大负荷的情况下,实现根据第一上下文信息建立第二上下文信息。
优选地,在第一终端接入无线通信网络的过程中,还包括:第一终端获取无线通信网络分配的动态标识;第一终端通过广播和/或组播和/或单播发送动态标识。
为了实现根据第一上下文信息建立第二上下文信息,需要实现对动态标识与第二标识中的匹配部分相同。本优选实施例中,通过第一终端通过广播和/或组播和/或单播发送第一标识,可以简单方便的使第二终端以及更多的终端获得该第一标识,从而作为自身的标识进行接入。因此,本优选实施例可以避免上下文信息中相同信息的重复建立,从而降低终端建立过程中无线通信网络的非数据业务开销。
优选地,在第一终端通过广播和/或组播和/或单播发送动态标识之后,还包括:第二终端接收到动态标识;第二终端将动态标识作为第二标识的匹配部分,并将第二标识携带在接入请求消息中发送给无线通信网络。
优选地,第二终端为第一终端的下属终端。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二终端为第一终端的下属终端时,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接入无线通信网络的标识相同,它们之间可以通过与接入该无线通信网络不同的协议对该标识进行协商。
优选地,无线通信网络根据第一标识、第一上下文信息和第二标识,为第二终端建立第二上下文信息包括:在第一标识是第一终端用于接入无线通信网络的第一接入标识时,第一接入标识对应于第一上下文信息,无线通信网络自身保存有第一接入标识;第二标识是第二终端用于接入无线通信网络的第二接入标识;无线通信网络按照预设的规则获取第一接入标识中的第一共享标识,其中第一共享标识对应第一上下文信息中的第一共享部分;无线通信网络按照预设的规则获取第二接入标识中的第二共享标识,其中第二共享标识对应第二上下文信息中的第二共享部分;无线通信网络判断第一共享标识与第二共享标识是否相同;如果判断结果为是,无线通信网络将第一共享部分作为第二共享部分,并根据第二共享部分建立第二上下文信息。
由于在实际应用中,多部终端可能共享一个标识,该标识称为终端共享标识(即上述共享标识)。这些共享同一个标识的终端可能属于同一个用户(例如企业)。有时,这些具有相同的终端共享标识的终端可以视作一组,这时,终端共享标识也可称为组标识。
另外,终端区分标识用于区分具有相同终端共享标识的不同终端(在终端共享标识为组标识时,终端区分标识也可称为成员标识)。也就是说,当需要唯一的确定一个终端的时候,可以使用终端共享标识加上终端区分标识。具体实现时,至少有如下的两种实现方法。
实现方法一:
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终端标识1和可选的终端标识2,对于一部分终端,仅使用终端标识1(记为A方法),对于另一部分终端,使用终端标识1加上终端标识2(记为B方法),这时,终端标识1即终端共享标识,终端标识2即终端区别标识。而A方法和B方法中的终端标识1可以规定是不同的,例如规定A方法和B方法的终端标识1的某几位用于区分方法A和方法B。或者也可以通过明确的指示以区分A方法和B方法,例如在终端请求中通过一个字段标明终端使用的是A方法还是B方法。
实现方法二:
无线通信系统使用统一的终端标识标记终端,不过对于一部分终端,其标识可划分为终端共享标识和终端区分标识,例如,对于长度为48比特的终端标识1,前n位为终端共享标识,后(48-n)位为终端区分标识。
因此,本优选实施例中,考虑了共享标识并根据该共享标识建立上下文信息中的共享部分,可以更加灵活地根据第一上下文信息建立第二上下文信息。
优选地,在第二接入标识还包括第二区别标识时,无线通信网络根据第一标识、第一上下文信息和第二标识,为第二终端建立第二上下文信息还包括:无线通信网络根据第二区别标识建立第二上下文信息中的第二区别部分;无线通信网络将第二共享部分和第二区别部分结合作为第二上下文信息。
本优选实施例中,上下文信息可以由共享部分和区别部分相结合而建立。由于区别部分考虑了上述区别标识,而该区别标识可以用于区分多个终端。因此,本优选实施例更适宜实际的应用。
优选地,在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处于相同的组时,第一终端将组的标识作为第一共享标识,第二终端将组的标识作为第二共享标识。
本优选实施例中,每一个终端组都包含组标识,因此,将该组标识作为共享标识,实现简单方便。
优选地,无线通信网络根据第一标识、第一上下文信息和第二标识,为第二终端建立第二上下文信息还包括:如果第一标识与第二标识不满足上述动态标识与匹配部分的关系,并且第一标识与第二标识不满足上述第一共享标识与第二共享标识的关系,无线通信网络为第二终端建立第二上下文信息。
本优选实施例中,在第一标识与第二标识不具备相关性时,按照正常的流程为第二终端建立第二上下文信息可以保证,可以保证第二上下文信息的正确建立。
优选地,无线通信网络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控制站、网关。
优选地,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均包括以下之一:物联网终端。
下面将结合实例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现过程进行详细描述。
优选实施例一
图3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一的交互流程图一,如图3所示,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02,终端请求入网,其中携带预先获取的标识。
步骤S304,无线通信网络根据接收的预先获取的标识查找终端上下文。
步骤S306,无线通信网络响应终端的接入请求,指示终端执行简化的入网流程。
图4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一的交互流程图二,如图4所示,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402,终端1接入无线通信网络并获取标识a。
步骤S404,终端1将标识a发送给终端2。
步骤S406,终端2以标识a请求接入无线通信网络。
步骤S408,无线通信网络根据标识a查找终端上下文。
步骤S410,无线通信网络响应接入请求,指示终端执行简化的入网流程。
下面结合实例1和实例2,对上述优选实施例二的实现过程进行详细说明。
实例1
假设终端1,2,......,n(n>1)属于同类用户,它们之间具有某种可信任关系(例如它们可能归属于同一企业用户)。这些终端之间是有上下级关系,例如终端1可能是其它终端的上级节点(例如终端1可能扮演这群终端中的网关角色)。当终端间有上下级关系时,则上级节点先接入无线通信网络,成功入网后获取标识a,该标识是无线通信网络用于标记服务用户的,因此,该标识也与无线通信网络为终端维护的上下文(context)信息关联。终端1也维护跟标识a相关的上下文信息。
终端1从无线通信网络接收标识a之后,终端1使用终端间的通信协议(可能与终端接入无线通信网络的协议不同或相同)将标识a以及相关的上下文信息发送给其它终端,其中包括终端2。发送方式可能为广播、组播和/或单播。
终端2接收到标识a以及相关的上下文信息后,终端2向无线通信网络发送请求接入消息,其中携带标识a。无线通信网络(例如控制站)接收到该消息后根据标识a查找匹配的上下文信息。如果有匹配的上下文信息,则既可执行简化的入网流程(此实例中,由于在终端1接入无线通信网络时已经建立上下文信息,因此,其它终端即可执行简化的入网流程)。如果没有匹配的上下文信息或者上下文信息已过期,则无线通信网络通知终端接入失败和/或需要重新执行完整的入网流程(该完整的入网流程可能由终端1重做)。
实例2
假设终端1,2,......,n(n>1)属于同类用户,它们之间具有某种可信任关系(例如它们可能归属于同一企业用户)。这些终端之间是平级的,它们接入无线通信网络时执行的流程由其接入的先后关系而不同。假设终端1先接入无线通信网络,(执行完整的入网流程)成功入网后获取标识a,该标识是无线通信网络用于标记服务用户的,因此,该标识也与无线通信网络为终端维护的上下文(context)信息关联。终端1也维护跟标识a相关的上下文信息。
终端1从无线通信网络接收标识a之后,终端1使用终端间的通信协议(可能与终端接入无线通信网络的协议不同或相同)将标识a以及相关的上下文信息发送给其它终端,其中包括终端2。发送方式可能为广播、组播和/或单播。
终端2接收到标识a以及相关的上下文信息后,终端2向无线通信网络发送请求接入消息,其中携带标识a。无线通信网络(例如控制站)接收到该消息后根据标识a查找匹配的上下文信息。如果有匹配的上下文信息,则既可执行简化的入网流程(此实例中,由于在终端1接入无线通信网络时已经建立上下文信息,因此,其它终端即可执行简化的入网流程)。如果没有匹配的上下文信息或者上下文信息已过期,则无线通信网络通知终端接入失败和/或需要重新执行完整的入网流程。
在上述实例1和实例2中,终端1以终端共享标识(和终端区别标识)接入无线通信网络,终端共享标识是指多部终端共同使用的标识,其中包括组标识。然后,无线通信网络根据终端共享标识建立终端共享上下文信息,其中,终端共享上下文信息与多部终端对应或者与终端组对应。终端1和2在入网流程中也向无线通信网络发送终端区别标识,其中,所述终端区别标识用于区分具有相同终端共享标识的不同终端。无线通信网络根据终端区别标识(和/或与该标识关联的新分配标识)建立终端区别上下文信息。
图5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二的交互流程图一,如图5所示,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502,终端请求入网,其中携带终端共享标识。
步骤S504,无线通信网络根据接收的终端共享标识查找终端共享上下文。
步骤S506,无线通信网络响应终端的接入请求,指示终端执行简化的入网流程。
图6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二的交互流程图二,如图6所示,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602,终端请求入网,其中携带终端共享标识加终端区别标识。
步骤S604,无线通信网络根据接收的终端共享标识查找终端共享上下文。
步骤S606,如果没有匹配的终端共享上下文信息,则无线通信网络响应终端的接入请求,指示终端执行完整的接入流程的剩余部分。
步骤S608,如果有匹配的终端上下文信息,则无线通信网络响应终端的接入请求,指示终端执行简化的入网流程的剩余部分。
下面结合实例3和实例4,对上述优选实施例二的实现过程进行详细说明。
实例3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例3的交互流程图,如图7所示,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702,终端1请求入网,其中携带终端共享标识a和终端区别标识1。
步骤S704,无线通信网络根据终端共享标识a查找终端共享上下文信息,无匹配信息。
步骤S706,无线通信网络响应终端1的接入请求,指示执行完整的接入流程。
步骤S708,终端1与无线通信网络执行完整的接入流程的剩余部分,建立终端共享上下文信息和终端区别上下文信息。
步骤S710,终端2请求入网,其中携带终端共享标识a和终端区别标识2。
步骤S712,无线通信网络根据终端共享标识a查找终端共享上下文信息,有匹配信息。
步骤S714,无线通信网络响应终端2的接入请求,指示执行简化的接入流程。
步骤S716,终端2与无线通信网络执行简化的接入流程的剩余部分,建立终端区别上下文信息。
假设终端1,2,......,n(n>1)属于同类用户,它们之间具有某种可信任关系(例如它们可能归属于同一企业用户)。这些终端之间可能是平级的,它们接入无线通信网络时执行的流程由其接入的先后关系而不同,也可能是上下级关系,则通常是上级节点先接入无线通信网络。假设终端1先接入无线通信网络,终端在请求接入消息中携带终端共享标识a和终端区别标识1,无线通信网络根据终端共享标识a查找终端共享上下文,无匹配信息,则无线通信网络指示终端1执行完整的接入流程。
终端1(执行完整的入网流程)成功入网后,则终端共享上下文信息与终端区别上下文信息都已建立。
终端2请求接入无线通信网络,其中携带终端共享标识a和终端区别标识2,无线通信网络根据终端共享标识a查找终端共享上下文信息,有匹配信息。则无线通信网络响应终端2的请求,指示执行简化的入网流程。于是终端2与无线通信网络通过简化的入网流程建立终端区别上下文信息。
补充说明,终端2请求入网时终端1可能仍接入在无线通信网络中,也可能已经退出无线通信网络,在终端1退出时,无线通信网络需保留终端共享上下文信息。在简化的入网流程中,可能需要终端2与终端1进行某种形式的联络(终端间的通信协议可能与终端接入无线通信网络的协议不同或相同,终端1可能通过广播、组播和/或单播的方式将终端共享上下文信息发给终端2),以便终端2从终端1处接收终端共享上下文信息(其中包括安全相关信息),终端2根据接收到的终端共享上下文信息执行后续的简化入网流程的处理。
实例4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例4的交互流程图,如图8所示,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802,终端1请求入网,其中携带终端共享标识a。
步骤S804,无线通信网络根据终端共享标识a查找终端共享上下文信息,无匹配信息。
步骤S806,无线通信网络响应终端1的接入请求,指示执行完整的接入流程。
步骤S808,终端1与无线通信网络执行完整的接入流程的剩余部分,建立终端共享上下文信息和终端区别上下文信息。
步骤S810,终端2请求入网,其中携带终端共享标识a。
步骤S812,无线通信网络根据终端共享标识a查找终端共享上下文信息,有匹配信息。
步骤S814,无线通信网络响应终端2的接入请求,指示执行简化的接入流程。
步骤S816,终端2与无线通信网络执行简化的接入流程的剩余部分,建立终端区别上下文信息。
假设终端1,2,......,n(n>1)属于同类用户,它们之间具有某种可信任关系(例如它们可能归属于同一企业用户)。这些终端之间可能是平级的,它们接入无线通信网络时执行的流程由其接入的先后关系而不同,也可能是上下级关系,则通常是上级节点先接入无线通信网络。假设终端1先接入无线通信网络,终端在请求接入消息中携带终端共享标识a,无线通信网络根据终端共享标识a查找终端共享上下文,无匹配信息,则无线通信网络指示终端1执行完整的接入流程。
在完整的入网流程的剩余过程中,无线通信网络建立终端共享上下文信息,并且终端1发送终端区别标识1给无线通信网络,无线通信网络根据终端区别标识1(和/或与该标识关联的新分配标识)为终端建立终端区别上下文信息。(执行完整的入网流程)成功入网后,则终端共享上下文信息与终端区别上下文信息都已建立。
终端2请求接入无线通信网络,其中携带终端共享标识a,无线通信网络根据终端共享标识a查找终端共享上下文信息,有匹配信息。则无线通信网络响应终端2的请求,指示执行简化的入网流程。于是终端2与无线通信网络执行简化的入网流程,在这过程中,终端2发送终端区别标识2给无线通信网络,无线通信网络根据终端区别标识2(和/或与该标识关联的新分配标识)建立终端区别上下文信息。
补充说明,终端2请求入网时终端1可能仍接入在无线通信网络中,也可能已经退出无线通信网络,在终端1退出时,无线通信网络需保留终端共享上下文信息。在简化的入网流程中,可能需要终端2与终端1进行某种形式的联络(终端间的通信协议可能与终端接入无线通信网络的协议不同或相同,终端1可能通过广播、组播和/或单播的方式将终端共享上下文信息发给终端2),以便终端2从终端1处接收终端共享上下文信息(其中包括安全相关信息),终端2根据接收到的终端共享上下文信息执行后续的简化入网流程的处理。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该无线通信网络可以用于实现上述终端接入方法。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网络的结构框图,包括保存模块92,接收模块94,建立模块96和接入模块98。
保存模块92,用于在第一终端以其第一标识接入无线通信网络之后,为第一终端建立与第一标识对应的第一上下文信息;接收模块94,用于接收来自第二终端的接入请求消息,其中接入请求消息中携带有第二终端的第二标识;建立模块96,连接至保存模块92和接收模块94,用于根据第一标识、保存模块92保存的第一上下文信息和接收模块94接收的第二标识,为第二终端建立第二上下文信息;接入模块98,连接至建立模块96,用于根据建立模块96建立的第二上下文信息进行第二终端的接入。
相关技术中,无线通信网络不加区分的对每个终端执行接入造成很大的非数据业务开销。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第一终端的第一标识与第二终端的第二标识相关时,为第一终端建立的第一上下文信息与为第二终端建立的第二上下文信息相同或相近,因此,建立模块96根据第一上下文信息建立第二上下文信息,可以避免第一上下文信息与第二上下文信息中相同信息的重复建立,从而降低第二终端建立过程中无线通信网络的非数据业务开销。
需要说明的是,装置实施例中描述的无线通信网络对应于上述的方法实施例,其具体的实现过程在方法实施例中已经进行过详细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接入方法和无线通信网络。通过本发明,采用无线通信网络根据已接入终端的上下文信息为新接入终端建立上下文信息,并进行该新接入终端的接入,解决了无线通信网络不加区分的对每个终端执行接入造成很大的非数据业务开销的问题,可以避免上下文信息中相同信息的重复建立,从而降低无线通信网络的非数据业务开销。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终端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第一终端接入无线通信网络之后,所述无线通信网络保存与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标识对应的第一上下文信息;
所述无线通信网络接收到来自第二终端的接入请求消息,其中所述接入请求消息中携带有所述第二终端的第二标识;
所述无线通信网络根据所述第一标识、所述第一上下文信息和所述第二标识,为所述第二终端建立第二上下文信息;
所述无线通信网络根据所述第二上下文信息进行所述第二终端的接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通信网络根据所述第一标识、所述第一上下文信息和所述第二标识,为所述第二终端建立所述第二上下文信息包括:
在所述第一标识是所述无线通信网络在所述第一终端接入过程中分配的动态标识时,所述动态标识与所述第一上下文信息对应,所述无线通信网络自身保存有所述动态标识;
所述第二标识包括用于匹配所述动态标识的匹配部分;
所述无线通信网络判断所述匹配部分与自身保存的所述动态标识是否相同;
如果判断结果为是,所述无线通信网络将所述动态标识对应的第一上下文信息作为所述第二上下文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终端接入无线通信网络的过程中,还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获取所述无线通信网络分配的所述动态标识;
所述第一终端通过广播和/或组播和/或单播发送所述动态标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终端通过广播和/或组播和/或单播发送所述动态标识之后,还包括:
所述第二终端接收到所述动态标识;
所述第二终端将所述动态标识作为所述第二标识的匹配部分,并将所述第二标识携带在所述接入请求消息中发送给所述无线通信网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终端为所述第一终端的下属终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通信网络根据所述第一标识、所述第一上下文信息和所述第二标识,为所述第二终端建立所述第二上下文信息包括:
在所述第一标识是所述第一终端用于接入所述无线通信网络的第一接入标识时,所述第一接入标识对应于所述第一上下文信息,所述无线通信网络自身保存有所述第一接入标识;
所述第二标识是所述第二终端用于接入所述无线通信网络的第二接入标识;
所述无线通信网络按照预设的规则获取所述第一接入标识中的第一共享标识,其中所述第一共享标识对应所述第一上下文信息中的第一共享部分;
所述无线通信网络按照预设的规则获取所述第二接入标识中的第二共享标识,其中所述第二共享标识对应所述第二上下文信息中的第二共享部分;
所述无线通信网络判断所述第一共享标识与所述第二共享标识是否相同;
如果判断结果为是,所述无线通信网络将所述第一共享部分作为所述第二共享部分,并根据所述第二共享部分建立所述第二上下文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接入标识还包括第二区别标识时,所述无线通信网络根据所述第一标识、所述第一上下文信息和所述第二标识,为所述第二终端建立所述第二上下文信息还包括:
所述无线通信网络根据所述第二区别标识建立所述第二上下文信息中的第二区别部分;
所述无线通信网络将所述第二共享部分和所述第二区别部分结合作为所述第二上下文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处于相同的组时,所述第一终端将所述组的标识作为所述第一共享标识,所述第二终端将所述组的标识作为所述第二共享标识。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通信网络根据所述第一标识、所述第一上下文信息和所述第二标识,为所述第二终端建立所述第二上下文信息还包括:
如果所述第一标识与所述第二标识不满足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关系,并且所述第一标识与所述第二标识不满足权利要求6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关系,所述无线通信网络为所述第二终端建立第二上下文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通信网络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控制站、网关。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均包括以下之一:物联网终端。
12.一种无线通信网络,其特征在于,包括:
保存模块,用于在第一终端接入所述无线通信网络之后,保存与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标识对应的第一上下文信息;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第二终端的接入请求消息,其中所述接入请求消息中携带有所述第二终端的第二标识;
建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标识、所述第一上下文信息和所述第二标识,为所述第二终端建立第二上下文信息;
接入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上下文信息进行所述第二终端的接入。
CN201010220405.8A 2010-06-29 2010-06-29 终端接入方法和无线通信网络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31641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20405.8A CN102316416B (zh) 2010-06-29 2010-06-29 终端接入方法和无线通信网络
PCT/CN2010/078776 WO2012000271A1 (zh) 2010-06-29 2010-11-16 终端接入方法和无线通信网络
US13/806,284 US9392530B2 (en) 2010-06-29 2010-11-16 Terminal access method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network
EP10853974.3A EP2590367B1 (en) 2010-06-29 2010-11-16 Method for terminal access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20405.8A CN102316416B (zh) 2010-06-29 2010-06-29 终端接入方法和无线通信网络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16416A true CN102316416A (zh) 2012-01-11
CN102316416B CN102316416B (zh) 2016-07-27

Family

ID=454013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20405.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316416B (zh) 2010-06-29 2010-06-29 终端接入方法和无线通信网络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392530B2 (zh)
EP (1) EP2590367B1 (zh)
CN (1) CN102316416B (zh)
WO (1) WO2012000271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17014A (zh) * 2017-01-23 2018-10-02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业务承载建立方法和网络设备
CN110268798A (zh) * 2018-01-05 2019-09-20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通信控制方法、控制系统、配件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16416B (zh) 2010-06-29 2016-07-2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终端接入方法和无线通信网络
US9325753B2 (en) 2013-03-15 2016-04-26 Sorenson Communications, Inc. User interface for creating and administering a user group, and methods of operating such
US10082934B2 (en) 2013-03-15 2018-09-25 Sorenson Ip Holdings Llc Systems,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replacing a contact entry corresponding to a communication device with a contact entry corresponding to a user group
US9204088B2 (en) 2013-03-15 2015-12-01 Sorenson Communications, Inc. Systems including and methods of operating communication devices assigned individual and group identities
US9491205B2 (en) * 2013-03-15 2016-11-08 Sorenson Communications, Inc. Communication systems and related methods for communicating with devices having a plurality of unique identifiers
US9294423B2 (en) 2013-03-15 2016-03-22 Sorenson Communications, Inc. Communication systems and related methods for notifying devices having a plurality of unique identifiers about missed communications
US9742711B2 (en) 2013-03-15 2017-08-22 Sorenson Ip Holdings, Llc Communication systems and related methods for notifying devices having a plurality of unique identifiers about missed communications
CN104540119B (zh) * 2014-12-12 2017-12-26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x2代理的基站间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04918301B (zh) * 2015-05-20 2018-05-01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mesh网络添加设备的方法及网格网络门户接入装置
US10645736B2 (en) * 2016-07-01 2020-05-05 Ntt Docomo, Inc.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6069479A1 (fr) * 2004-12-28 2006-07-06 Utstarcom Telecom Co., Ltd. Procede et systeme de realisation d'une convergence de plusieurs liaisons dans un systeme umts
CN1964293A (zh) * 2005-11-10 2007-05-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无线接入方法及其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39577A (en) * 1990-12-03 1993-08-24 Bell 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c. Network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cross-media connections
GB2375261B (en) * 2001-04-30 2004-10-13 Nokia Corp Radiotelephone system
GB0421408D0 (en) * 2004-09-25 2004-10-27 Koninkl Philips Electronics Nv Registration of a mobile station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JP4598494B2 (ja) * 2004-11-26 2010-12-15 富士通株式会社 利用者仮識別子を用いるネットワークサービスシステム
CN100438691C (zh) * 2005-09-23 2008-11-26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移动通信系统中减小呼叫建立时延的方法
WO2009034076A2 (en) * 2007-09-10 2009-03-19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Access control for closed subscriber groups
US8477811B2 (en) * 2008-02-02 2013-07-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Radio access network (RAN) level keep alive signaling
US8886200B2 (en) * 2008-09-18 2014-11-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Using signal monitoring to resolve access point identifier ambiguity
US8369281B2 (en) * 2008-11-24 2013-02-05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Cell-to-WiFi switcher
US9002356B2 (en) * 2009-05-04 2015-04-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Access mode-based access control
WO2010151197A1 (en) * 2009-06-25 2010-12-29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Core network node selection in radiocommunication systems having home gateways
WO2011116821A1 (en) * 2010-03-25 2011-09-29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Method of protecting an identity of a mobile station in 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CN102215474B (zh) * 2010-04-12 2014-11-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对通信设备进行认证的方法和装置
CN102244855B (zh) * 2010-05-10 2015-04-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位置的机器对机器通信方法、系统和装置
WO2011147462A1 (en) * 2010-05-28 2011-12-01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s
CN102316416B (zh) 2010-06-29 2016-07-2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终端接入方法和无线通信网络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6069479A1 (fr) * 2004-12-28 2006-07-06 Utstarcom Telecom Co., Ltd. Procede et systeme de realisation d'une convergence de plusieurs liaisons dans un systeme umts
CN1964293A (zh) * 2005-11-10 2007-05-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无线接入方法及其系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17014A (zh) * 2017-01-23 2018-10-02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业务承载建立方法和网络设备
CN110268798A (zh) * 2018-01-05 2019-09-20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通信控制方法、控制系统、配件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268798B (zh) * 2018-01-05 2022-06-24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通信控制方法、控制系统、配件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16416B (zh) 2016-07-27
US20130100870A1 (en) 2013-04-25
EP2590367B1 (en) 2019-09-18
EP2590367A1 (en) 2013-05-08
WO2012000271A1 (zh) 2012-01-05
EP2590367A4 (en) 2016-12-07
US9392530B2 (en) 2016-07-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16416A (zh) 终端接入方法和无线通信网络
US7280832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utomatically selecting a bearer for a wireless connection
US7664952B2 (en) Service verifying system, authentication requesting terminal, service utilizing terminal, and service providing method
US20070066280A1 (en) Connection management system, method and program
US20040255243A1 (en) System for creating and editing mark up language forms and documents
CN111050318B (zh) 终端信息的传递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5306612A (zh) 获取终端在网络中的标识的方法及管理网元
CN106878199B (zh) 一种接入信息的配置方法和装置
US8948131B2 (en)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gateway
CN101741888A (zh) 推送认证页面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2123182A (zh) 一种基于ipv6地址的主机身份标识与位置标识分离的方法
CN106302110A (zh) 一种基于隐私保护的社交网络位置共享方法
CN107820246A (zh) 用户认证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5530714B (zh) Mifi通信服务系统和其mifi和通信方法
CN106257865A (zh) 设备管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2104680B (zh) 一种确定边缘应用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2056166B (zh) 一种基于ipsplit网络中多穴性的实现方法和系统
CN101170469B (zh) 注册信息处理方法、数据处理装置与系统
JP2003318939A (ja) 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US20200076494A1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relay server,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program
CN102918878B (zh) 报文发送方法和装置
CN101287096B (zh) 实现标识转换的卡及转换方法
US20130262672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monitoring locator/identifier separation network
CN109347966B (zh) 一种服务器集群通讯方法及终端设备及通讯服务器
KR20130013272A (ko) 푸시 서비스의 핑 주기를 결정하는 장치 및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727

Termination date: 2020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