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30101B - 身份标识与位置分离的实现方法、系统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身份标识与位置分离的实现方法、系统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30101B
CN101730101B CN200910134446.2A CN200910134446A CN101730101B CN 101730101 B CN101730101 B CN 101730101B CN 200910134446 A CN200910134446 A CN 200910134446A CN 101730101 B CN101730101 B CN 10173010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pping
identity
identify label
position separating
addr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3444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730101A (zh
Inventor
赵凝霞
滕志猛
吴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091013444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730101B/zh
Priority to US13/257,909 priority patent/US8914486B2/en
Priority to PCT/CN2009/074816 priority patent/WO2010118604A1/zh
Priority to EP20090843238 priority patent/EP2408144A4/en
Publication of CN1017301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301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7301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3010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0/00Affiliation to network, e.g. registration; Terminating affiliation with the network, e.g. de-registration
    • H04W60/005Multiple registrations, e.g. multihom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50Address allocation
    • H04L61/5084Providing for device mobi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26Network addressing or numbering for mobility suppor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0Wireless network protocols or protocol adaptations to wireless operation
    • H04W80/04Network layer protocols, e.g. mobile IP [Internet Protoco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身份标识与位置分离的实现方法、系统及装置。其中,该实现方法包括:身份与位置分离控制功能实体接收到位置变更请求后发送映射响应给身份与位置分离映射功能实体,其中,该映射响应中携带有终端主机的当前所在位置和身份标识;身份与位置分离映射功能实体根据映射响应,进行终端主机身份标识与位置的映射关系的更新;身份与位置分离控制功能实体从更新后的终端主机身份标识与位置的映射关系中选择终端主机当前所在位置对应的地址。通过本发明,可以实现通话的连续性。

Description

身份标识与位置分离的实现方法、系统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网络和移动通信技术领域和计算机网络,尤其涉及一种身份标识与位置分离的实现方法、系统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因特网的各层结构中,除了物理层以外,各层协议实体均具有名字空间,分别是链路层的媒体接入控制(Media AccessControl,简称为MAC)地址、网络层的IP地址、传输层的IP地址和端口号和应用层的域名。其中,MAC地址要求在子网内唯一,而端口号要求在主机内部唯一,因此,IP地址和域名为因特网中全局名字空间,在域名和IP地址之间通过域名服务器(Domain NameServer,简称为DNS)实现解析。
在当前的名字空间结构中,IP地址具有双重功能,一是作为网络层的终端主机网络接口在网络拓扑中的位置标识,二就作为传输层主机网络接口的身份标识。并且,由于TCP/IP设计之初未考虑主机移动的情况,因此,传统网络中IP地址具有身份标识和位置标识双重功能。
图1为相关技术中下一代网络(Next Generation Networks,简称为NGN)体系架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当前NGN中主要包括:网络接入控制部分、资源控制部分、传送部分、业务控制部分和用户终端/用户网络部分。其中,网络接入控制部分为接入NGN网络的用户终端/用户网络提供注册、鉴权授权、地址分配、参数配置、位置管理等功能,例如,NGN网络中网络附着控制功能实体(Network Attachment Control Functions,简称为NACF)和传输层用户配置功能实体(Transport user profiles,简称为TUP)等;资源控制部分用于基于策略和网络资源状态,完成用户终端/用户网络接入网络时接纳控制、资源预留等功能,例如,NGN网络中资源接纳控制功能(Resource and Admission Control Functions,简称为RACF);传送部分用于完成信息的传送功能,例如,图1中的传送功能实体(Transport Functions);业务控制部分属于业务层中的一部分,在业务层次上完成注册、鉴权授权、资源控制等功能,例如,NGN网络中业务控制功能(Service Control Functions,简称为SCF)和业务层用户配置功能(Service user profiles,简称为SUP);用户终端/用户网络部分向用户提供网络接入功能,例如,NGN网络中客户端设备(Customer Premises Equipment,简称为CPE)/终端(UserEquipment,简称为UE)。
随着NGN的发展,用户的移动性(mobility)和主机的多穴性(multi-homing)的越来越普遍,从而使得IP地址的语义过载缺陷日益明显。目前,当主机的IP地址发生变化时,不仅路由要发生变化,终端主机的身份标识也发生变化。路由的变化不会导致网络发生问题,但主机标识的变化将导致应用和连接的中断。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身份标识与位置分离的实现方法、系统及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IP地址具有身份标识和位置标识的双重功能,从而导致终端的移动过程中的连接中断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身份标识与位置分离的实现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身份标识与位置分离的实现方法包括:身份与位置分离控制功能实体接收到位置变更请求后发送映射响应给身份与位置分离映射功能实体,其中,该映射响应中携带有终端主机的当前所在位置和身份标识;身份与位置分离映射功能实体根据映射响应,进行终端主机身份标识与位置的映射关系的更新;身份与位置分离控制功能实体从更新后的终端主机身份标识与位置的映射关系中选择终端主机当前所在位置对应的地址。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身份标识与位置分离的实现系统。
根据本发明的身份标识与位置分离的实现系统包括:资源控制部分、网络接入控制部分、身份与位置分离映射功能实体和身份与位置分离控制功能实体。其中,资源控制部分,用于发送位置变更请求;网络接入控制部分,用于接收位置变更请求,并向身份与位置分离映射功能实体发送映射请求;身份与位置分离映射功能实体,用于接收映射请求,向身份与位置分离控制功能实体发送位置更新请求,并根据身份与位置分离控制功能实体返回的映射响应,更新终端主机身份标识与位置的映射关系,其中,该映射响应中携带有终端主机的当前所在位置和身份标识;身份与位置分离控制功能实体,用于接收位置更新请求,返回映射响应消息,并从更新后的终端主机身份标识与位置映射关系中选择终端主机当前所在位置对应的地址。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身份标识与位置分离的实现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身份标识与位置分离的实现装置包括:身份与位置分离映射功能实体和身份与位置分离控制功能实体。其中,身份与位置分离映射功能实体,用于存储终端主机身份标识与位置映射关系,并在接收到网络接入控制部分发送的映射请求时,向身份与位置分离控制功能实体发送位置更新请求,并根据身份与位置分离控制功能实体返回的映射响应,更新终端主机身份标识与位置映射关系,其中,该映射响应中携带有终端主机的当前所在位置和身份标识;身份与位置分离控制功能实体,用于接收位置更新请求,返回映射响应消息,并从终端主机身份标识与位置映射关系中选择终端主机当前所在位置对应的地址,并将选择地址通过身份与位置分离映射功能实体返回给网络接入控制部分。
通过本发明的上述至少一个方案,通过将身份标识与位置标识分离映射,消除了传统网络中由于IP地址具有身份标识和位置标识双重功能而对网络的限制,通过将终端主机标识与终端位置标识进行映射,IP地址仅用于路由,主机的身份用主机标识表示,当主机因移动或多穴等原因使其地址发生改变时,其路由发生变化,但主机标识没有改变,因此,网络的应用和连接不会中断,实现了通话的连续性,有效的实现了移动性、多家乡性、IP地址动态重分配不同网络区域之间的互访问题。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相关技术中NGN的体系架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身份标识与位置分离的实现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身份标识与位置分离的实现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身份标识与位置分离的实现系统的具体实现结构示意图;
图5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身份标识与位置分离的实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身份标识与位置分离的实现方法的流程图;
图7为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身份标识与位置分离的实现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功能概述
为了支持移动性和多穴性,更好的支持通话的连续性,需要在NGN中采用身份标识与位置分离的技术(Ipsplit或ID/locatorseparation in NGN),以解决IP地址的语义过载问题,将IP地址的双重功能进行分离,实现对多移动性、多家乡性、IP地址动态重分配及不同网络区域之间的互访等问题的支持。
在Ipsplit技术中,主机标识符(Host Identifiers)作为全球唯一地标识每台连接到Internet的主机,其目的是将传输层与网络层分开,为Internet提供一个安全的主机移动和多宿主的方法,提供一个加密的主机标识命名空间,更容易地对通信双方进行认证,从而实现安全的、可信任的网络系统。
在具体应用中,某一个主机可能拥有不止一个主机标识(HostIdentifiers)。例如,一个主机可能有一个公知的识别码和一个匿名的识别码作为主机标识,其中,附加的识别码可以自行声明,也可以通过第三方认证机构获得,主机标识可用Node ID表示,Ipsplit技术中,能够根据用户的需要和信号的质量选择接入的承载网,保证用户业务的服务质量和通话的连续性。
本发明实施例基于Ipsplit技术,提出了一种身份标识与位置分离的实现方案,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NGN网络中增加了两个功能实体:身份与位置分离控制功能(Id-loc-split Control Functions)实体和身份与位置分离映射功能(Id-loc-split Mapping Functions)实体,其中,身份与位置分离映射功能实体用于存储终端地址标识(LOC)和主机身份标识(Node ID)的映射关系,其中,每个NodeID可以对应多个LOC;身份与位置分离控制功能实体用于控制Node ID和LOC的动态映射,并选择与主机身份标识的LOC。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网络接入控制部分在接收到位置变更请求时,向身份与位置分离映射功能实体发送映射请求,请求与终端主机的主机标识相映射的位置标识,身份与位置分离映射功能实体在接收到该映射请求时,向身份与位置分离控制功能实体发送位置更新请求,身份与位置分离控制功能实体接收到该位置更新请求后,向身份与位置分离映射功能实体返回映射响应,其中,该映射响应中携带有终端主机当前所在位置和身份标识,身份与位置分离映射功能实体根据该映射响应,更新终端主机身份标识与位置的映射关系,身份与位置分离控制功能实体从更新的终端主机身份标识与位置的映射关系中选择与终端主机当前所在位置对应的地址返回给网络接入控制部分。
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首先提供了一种身份标识与位置分离的实现系统。
图2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身份标识与位置分离的实现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身份标识与位置分离的实现系统主要包括:资源控制部分1、网络接入控制部分3、身份与位置分离映射功能实体5和身份与位置分离控制功能实体7。
其中,资源控制部分1用于发送位置变更请求,其中,该位置变更请求中携带有终端主机的主机标识;网络接入控制部分3用于接收上述位置变更请求,并向身份与位置分离映射功能实体5发送映射请求;身份与位置分离映射功能实体5用于接收映射请求,向身份与位置分离控制功能实体7发送位置更新请求,并根据身份与位置分离控制功能实体7返回的映射响应,更新终端主机身份标识与位置的映射关系,其中,该映射响应中携带有终端主机的当前所在位置和身份标识;身份与位置分离控制功能实体7用于接收上述位置更新请求,返回上述映射响应消息,并从更新后的终端主机身份标识与位置的映射关系中选择上述终端主机当前所在位置对应的地址。
具体地,如图3所示,该系统还包括:传输功能部分9,传输功能部分9用于确定是否进行位置切换,并在确定进行位置切换时,与资源控制部分1进行交互申请位置切换需要使用的资源,然后,资源控制部分1发送上述位置变更请求。
具体地,传输功能部分9可以自行判断是否进行位置切换,也可以在接收到终端通报的信息时进行判断,因此,传输功能部分9还可以用于接收终端主机在发生路由切换或地址变换时发送的包括上述身份标识的信息。
并且,身份与位置分离控制功能实体7在选择上述位置标识后,还将选择的地址(LOC)通过身份与位置分离映射功能实体5返回给网络接入控制部分3。网络接入控制部分3在接收到该地址后,再将该地址携带在位置变更请求的响应消息中返回给资源控制部分1,资源控制部分1接收到上述响应消息后,并将该地址携带在切换状态通知中发送给传输功能部分9,传输功能部分9将该地址携带在切换信息通报中发送给终端主机,终端主机使用该地址标识进行传输。
在具体应用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身份标识与位置分离的实现系统可以通过如图4所示的系统实现,如图4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NGN与现有的NGN相比,增加了身份与位置分离映射功能实体5和身份与位置分离控制功能实体7。在传统网络中,在开始一个应用业务时,NGN的标识符(例如URL或SIP标识符)转化为IP地址,该IP地址既作为会话中应用层和传输层中的标识符也作为数据包分发和路由的地址。而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NGN中增加了身份与位置分离映射功能实体5和身份与位置分离控制功能实体7,在身份与位置分离映射功能实体5中进行两次映射,一是将NGN的标识符映射为一个或多个Node ID;另一个映射是动态的将Node ID映射为一个或多个LOCs。
和传统网络中相似,终端用户使用其NGN标识符开始其端到端的业务,并将NGN标识符转化为Node ID,在身份与位置分离控制功能实体7的作用下,身份与位置分离映射功能5将Node ID映射为LOCs,使用此LOCs进行数据的传输。在移动性或多穴的情况下,当用户改变它的LOCs,用户的标识符在位置切换过程中保持不变,从而可以保证了端到端会话的连续性。
具体地,当终端因移动性或多穴性而导致终端位置LOC发生改变时,首先身份与位置分离映射功能实体5与传输层用户配置功能实体相作用,通过查询网络,找到要连接的接入网络后,触发鉴权、授权流程。在上述过程中,根据安全策略规则,通过身份管理、鉴权、授权等方式身份与位置分离控制功能控制7选择所需的LOC。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述身份标识与位置分离的实现系统,可以保证身份标识与位置的分离,从而保证了端到端会话的连续性。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身份标识与位置分离的实现装置,该装置可以作为上述系统中的身份与位置分离映射功能实体5和身分与位置分离控制功能实体7在上述系统中使用。
图5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身份标识与位置分离的实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身份标识与位置分离的实现装置主要包括:身份与位置分离映射功能实体2和身份与位置分离控制功能实体4。其中,身份与位置分离映射功能实体2用于存储终端主机身份标识与位置的映射关系,并在接收到网络接入控制部分发送的映射请求时,向身份与位置分离映射功能实体4发送位置更新请求,并根据身份与位置分离控制功能实体返回的映射响应,更新终端主机身份标识与位置的映射关系,其中,该映射响应中携带有终端主机的当前所在位置和身份标识;身份与位置分离控制功能实体4用于接收上述位置更新请求,返回上述映射响应消息,并从身份与位置分离映射功能实体2更新终端主机身份标识与位置的映射关系中选择终端主机当前所在位置对应的地址(LOC),并将选择地址通过身份与位置分离映射功能实体2返回给网络接入控制部分。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述身份标识与位置分离的实现装置,可以实现身份标识与位置标识的分离。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身份标识与位置分离的实现方法。该方法可以利用上述的系统和装置实现。
图6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身份标识与位置分离的实现方法的流程图,如图6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身份标识与位置分离的实现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601-步骤S605):
步骤S601:身份与位置分离控制功能实体接收到位置变更请求后发送映射响应给身份与位置分离映射功能实体,其中,该映射响应中携带有终端主机的当前所在位置和身份标识;
步骤S603:身份与位置分离映射功能实体根据上述映射响应,进行终端主机身份标识与位置的映射关系的更新;
步骤S605:身份与位置分离控制功能实体从更新后的终端主机身份标识与位置的映射关系中选择终端主机当前所在位置对应的地址。
以下进一步描述上述各处理。
(一)步骤S601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步骤S601的处理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触发:
步骤1,传输功能部分确定进行位置切换,与资源控制部分进行交互申请位置切换需要使用的资源;
步骤2,资源控制部分完成资源预留流程,向网络接入控制部分发送位置切换请求;
步骤3,网络接入控制部分接收上述位置切换请求;
步骤4,网络接入控制部分接收上述位置切换请求,向身份与位置分离映射功能实体发送映射请求;
步骤5,身份与位置分离映射功能实体接收上述映射请求,向身份与位置分离控制功能实体发送上述位置变更请求。
在具体应用中,在上述步骤1中,传输功能部分可以根据其内部策略,判断是否需要进行位置切换,并在确定进行位置切换时,与资源控制部分进行交互,申请位置切换需要使用的资源;或者,传输功能部分也可以是在接收到UE发送的信息时,判断是否需要进行位置切换,具体地,当UE因移动性或多穴位置改变或路由切换时,UE与传输功能部分进行交互,通过包括上述主机标识在内的信息。
(二)步骤S603
身份与位置分离映射功能实体在接收到身份与位置分离控制功能实体发送的上述映射响应后,根据该映射响应中携带的终端主机的当前所在位置和身份标识,更新终端主机身份标识与位置的映射关系。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身份与位置分离映射功能实体存储的终端主机身份标识与位置的映射关系可以在终端主机使用主机标识进行注册时建立的,具体地,身份与位置分离映射功能实体与资源接入控制部分中的传输用户配置功能和业务层用户配置功能进行交互,进行终端主机的注册、接入和鉴权,建立该终端主机身份标识与位置的映射关系。
(三)步骤S605
在身份与位置分离映射功能实体更新终端主机身份标识与位置的映射关系之后,身份与位置分离控制功能实体与身份与位置分离映射功能进行交互,从更新后的终端主机身份标识与位置映射关系中选择终端主机当前所在位置对应的地址(LOC),并将选择的LOC返回给网络接入控制部分,网络接入控制部分在接收到上述LOC后,向资源控制部分发送上述位置变更请求的响应消息,其中,该响应消息中携带有选择的上述LOC,资源控制部分在接收上述响应消息后,释放为位置切换分配的资源,并向传输功能部分发送切换状态通知,其中,该切换状态通知中携带有选择的上述LOC;传输功能部分向终端发送携带有上述LOC的切换信息通报,终端使用该LOC进行信息传输。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述身份标识与位置分离的实现方法,在进行位置切换时可以只改变位置标识,而不改变身份标识。
为进一步理解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身份标识与位置分离的实现方法,以下结合上图4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身份标识与位置分离的实现方法的具体实施过程进行说明。
图7为NGN系统中身份标识与位置分离的实现方法的流程图,如图7所示,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701,UE因移动性或多穴位置改变或切换时,UE通过检测,发现存在一个比现有链路更好的传输功能部分,根据网络策略规则,UE与传输功能部分(或传送部分)进行交互,通报相关信息;
优选地,如果是UE被动改变位置的场景,则步骤S701不执行。
步骤S702:传输功能部分接收到UE发送的信息之后,根据网络策略规则,对是否开始变换位置LOC进行决策,如果进行变换位置,则与资源控制部分进行交互,申请切换需要使用的资源,否则流程结束;
步骤S703,资源控制部分完成资源预留流程,并将策略决策结果应用到传送功能部分上;
具体地,在步骤S703中,资源控制部分与网络接入控制部分交互,以完成鉴权、授权等;
步骤S704,资源控制部分向身份与位置分离映射功能部分发送身份标识与位置的映射请求,该映射请求中携带有终端主机的身份标识;
步骤S705,身份与位置分离映射功能实体接收上述映射请求,并向身份与位置分离控制功能实体发送位置更新请求,接收身份与位置分离控制功能实体在接收到上述位置更新请求后返回的映射响应,其中,该映射响应中携带有终端主机的当前所在位置和身份标识,身份与位置分离映射功能实体接收到映射响应后,根据该映射响应中携带的参数,更新终端主机身份标识与位置的映射关系;身份与位置分离控制功能实体从更新后的终端主机身份标识与位置映射关系选择与终端主机当前所在位置对应的LOC,并将选择的该LOC发送给身份与位置分离映射功能实体;
步骤S706,身份与位置分离映射功能与资源控制部分进行交互,向资源控制部分发送身份标识与位置映射响应,将选择的上述LOC发送给资源控制部分;
步骤S707,资源控制部分与网络接入控制部分进行交互,资源控制部分向网络接入控制部分发送位置变更响应,该位置变更响应中携带有选择的上述LOC;
步骤S708,资源控制部分与传输功能部分进行交互,传送包括上述LOC在内的切换相关信息,资源控制部分释放为位置切换分配的资源;
步骤S709,传输功能部分与UE进行交互,传送切换相关信息,切换过程完成;
步骤S710,切换过程完成。UE可以通过与上述LOC对应的位置进行通信。
如上所述,借助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身份标识与位置进行动态映射,使得NGN网络身份标识与位置分离得以实现,弥补了现有身份标识与位置分离技术的不足,当NGN的终端在同一个接入网内或在不同的接入网间移动时,由于其主机标识(Node ID)保持不变,使得传输层的连接不中断,从而保证了会话的连续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身份标识与位置分离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身份与位置分离控制功能实体接收到位置变更请求后发送映射响应给身份与位置分离映射功能实体,其中,所述映射响应中携带有终端主机的当前所在位置和身份标识;
所述身份与位置分离映射功能实体根据所述映射响应,进行终端主机身份标识与位置的映射关系的更新;
所述身份与位置分离控制功能实体从更新后的终端主机身份标识与位置的映射关系中选择所述终端主机当前所在位置对应的地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接收所述位置变更请求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传输功能部分确定进行位置切换,与资源控制部分进行交互申请位置切换需要使用的资源;
所述资源控制部分完成资源预留流程,向网络接入控制部分发送位置变更请求;
所述网络接入控制部分接收所述位置变更请求,向所述身份与位置分离映射功能实体发送映射请求;
所述身份与位置分离映射功能实体接收所述映射请求,向所述身份与位置分离控制功能实体发送所述位置变更请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传输功能部分确定进行位置变换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主机发生路由切换或地址变换时,向所述传输功能部分发送包括所述身份标识的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终端主机发生路由切换或地址变换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身份与位置分离映射功能实体与所述网络接入控制部分中的传输用户配置功能和业务层用户配置功能进行交互,进行所述身份标识的注册、接入和鉴权,建立所述终端主机身份标识与位置的映射关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选择所述地址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身份与位置分离控制功能实体将选择的所述地址返回给网络接入控制部分;
所述网络接入控制部分向资源控制部分发送所述位置变更请求的响应消息,其中,所述响应消息中携带有选择的所述地址;
所述资源控制部分接收所述响应消息,释放为位置切换分配的资源,并向传输功能部分发送切换状态通知,其中,所述切换状态通知中携带有选择的所述地址;
所述传输功能部分向终端发送切换信息通报,所述终端使用所述地址进行信息传输。
6.一种身份标识与位置分离的实现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资源控制部分,用于发送位置变更请求;
网络接入控制部分,用于接收所述位置变更请求,并向身份与位置分离映射功能实体发送映射请求;
所述身份与位置分离映射功能实体,用于接收所述映射请求,向身份与位置分离控制功能实体发送位置更新请求,并根据所述身份与位置分离控制功能实体返回的映射响应,更新终端主机身份标识与位置的映射关系,其中,所述映射响应中携带有终端主机的当前所在位置和身份标识;
所述身份与位置分离控制功能实体,用于接收所述位置更新请求,返回所述映射响应,并从更新后的终端主机身份标识与位置映射关系中选择所述终端主机当前所在位置对应的地址。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
传输功能部分,用于确定进行位置切换,并与所述资源控制部分进行交互申请位置切换需要使用的资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功能部分还用于接收所述终端主机在发生路由切换或地址变换时发送的包括所述身份标识的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身份与位置分离控制功能实体还用于将选择的所述地址通过所述身份与位置分离映射功能实体返回给所述网络接入控制部分;
所述网络接入控制部分还用于向所述资源控制部分发送所述位置变更请求的响应消息,其中,所述响应消息中携带有选择的所述地址;
所述资源控制部分还用于接收所述响应消息,向所述传输功能部分发送切换状态通知,其中,所述切换状态通知中携带有选择的所述地址;
所述传输功能部分还用于向终端发送切换信息通报,其中,所述切换信息通报中携带有选择的所述位置标识,以使所述终端使用所述地址进行信息传输。
10.一种身份标识与位置分离的实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身份与位置分离映射功能实体,用于存储终端主机身份标识与位置映射关系,并在接收到网络接入控制部分发送的映射请求时,向身份与位置分离控制功能实体发送位置更新请求,并根据所述身份与位置分离控制功能实体返回的映射响应,更新所述终端主机身份标识与位置映射关系,其中,所述映射响应中携带有终端主机的当前所在位置和身份标识;
身份与位置分离控制功能实体,用于接收所述位置更新请求,返回所述映射响应,并从所述终端主机身份标识与位置映射关系中选择所述终端主机当前所在位置对应的地址,并将选择所述地址通过所述身份与位置分离映射功能实体返回给所述网络接入控制部分。
CN200910134446.2A 2009-04-15 2009-04-15 身份标识与位置分离的实现方法、系统及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3010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34446.2A CN101730101B (zh) 2009-04-15 2009-04-15 身份标识与位置分离的实现方法、系统及装置
US13/257,909 US8914486B2 (en) 2009-04-15 2009-11-05 Method, system and device for implementing identity identifier and location separation
PCT/CN2009/074816 WO2010118604A1 (zh) 2009-04-15 2009-11-05 身份标识与位置分离的实现方法、系统及装置
EP20090843238 EP2408144A4 (en) 2009-04-15 2009-11-05 METHOD, SYSTEM AND DEVICE FOR IMPLEMENTING IDENTITY IDENTIFIER SEPARATION AND LOCATIO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34446.2A CN101730101B (zh) 2009-04-15 2009-04-15 身份标识与位置分离的实现方法、系统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30101A CN101730101A (zh) 2010-06-09
CN101730101B true CN101730101B (zh) 2012-07-04

Family

ID=424501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34446.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30101B (zh) 2009-04-15 2009-04-15 身份标识与位置分离的实现方法、系统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914486B2 (zh)
EP (1) EP2408144A4 (zh)
CN (1) CN101730101B (zh)
WO (1) WO201011860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56270B (zh) * 2009-10-27 2013-08-2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在下一代网络中实现信息交互的方法及系统
CN102170672A (zh) * 2010-02-26 2011-08-3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Ipsplit网络中移动切换的实现方法、系统和装置
CN101867524B (zh) * 2010-06-18 2012-06-06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位置与标识分离网络中无缝移动通信方法及系统
CN102347967B (zh) 2010-07-30 2014-01-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推送设备间的协作方法及装置
CN102457582B (zh) * 2010-10-14 2015-10-07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实现主机设备间通信的方法和网络侧设备
CN102487344B (zh) * 2010-12-06 2014-11-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身份位置分离网络的监听方法和系统
CN102487386B (zh) * 2010-12-06 2016-02-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身份位置分离网络的阻断方法和系统
CN102571999B (zh) * 2010-12-31 2016-03-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系统及接入网关
CN102685712B (zh) * 2011-03-09 2016-08-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身份位置分离网络中的映射服务器及其实现方法
CN102185769B (zh) * 2011-04-29 2014-08-20 北京交通大学 基于一体化身份域和位置域分离的路由方法及系统
CN103108302B (zh) * 2011-11-15 2018-02-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策略下发方法及实现该方法的网元和系统
CN103188752B (zh) * 2011-12-31 2016-12-28 北京大唐高鸿数据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在新型路由体系下移动终端零丢包的网络切换方法
WO2013139980A1 (en) * 2012-03-23 2013-09-26 Nec Europe Ltd. Method for supporting mobility of end-points in a network, controller entity and network
CN103618749B (zh) * 2013-12-12 2017-01-25 绵阳芯联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分离映射机制的无源光网络用户保护的实现方法
CN103618751B (zh) * 2013-12-12 2016-08-31 绵阳芯联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分离映射机制的无源光网络业务保护方法
CN105592447A (zh) * 2014-10-22 2016-05-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分配移动终端的身份标识的方法和装置
US10652303B2 (en) * 2016-04-28 2020-05-12 Rabbit Asset Purchase Corp. Screencast orchestration
US10862895B2 (en) 2018-09-28 2020-12-08 Fortinet, Inc. Logical network abstraction for network access control
US20200106773A1 (en) * 2018-09-29 2020-04-02 Fortinet, Inc. Device integration for a network access control server based on device mappings and testing verification
CN114499793B (zh) * 2020-10-27 2023-04-28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大区中心集中化后信令监测的筛选数据方法和装置
CN115426685A (zh) * 2022-08-31 2022-12-02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5g边缘计算流量的访问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5190086B (zh) * 2022-09-13 2023-01-06 之江实验室 基于可编程交换机的身份标识网络流量调度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01764A (zh) * 2006-01-23 2006-07-12 北京交通大学 一种基于身份与位置分离的互联网接入方法
CN101175067A (zh) * 2006-11-02 2008-05-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安全实现系统及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796998B1 (en) 2000-08-01 2010-09-14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livery of a calling party's location
US20090061877A1 (en) * 2006-07-14 2009-03-05 Gallagher Michael D Generic Access to the Iu Interface
CN100433689C (zh) 2006-09-13 2008-11-12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流媒体直播系统中控制流的树形网络组织方法
US8078172B2 (en) * 2007-09-28 2011-12-13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readable media for reserving a cellular resource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01764A (zh) * 2006-01-23 2006-07-12 北京交通大学 一种基于身份与位置分离的互联网接入方法
CN101175067A (zh) * 2006-11-02 2008-05-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安全实现系统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30101A (zh) 2010-06-09
EP2408144A4 (en) 2014-07-23
US20120040690A1 (en) 2012-02-16
WO2010118604A1 (zh) 2010-10-21
EP2408144A1 (en) 2012-01-18
US8914486B2 (en) 2014-1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30101B (zh) 身份标识与位置分离的实现方法、系统及装置
EP1500296B1 (en) Candidate access router discovery
EP2477428B1 (en) Method for anonymous communication, method for regist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information
US6317421B1 (en) Method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8411650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virtual private network services through a mobile IP home agent
CN101132307B (zh) 控制系统、控制方法、以及控制装置
IL150608A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using PI address as a wireless identification unit
US8665849B2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implementing inter-network roam, querying and attaching network
CN103067857A (zh) 一种通过用户承载标识获取用户位置的系统和方法
EP2174454B1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providing racf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CN1972225B (zh) 下一代网络中不同子系统之间交互用户信息的方法
CN102209011A (zh) 多穴终端建立连接的方法和系统
CN102055812A (zh) 一种身份标识与位置映射的实现方法和系统
CN102056166B (zh) 一种基于ipsplit网络中多穴性的实现方法和系统
CN102209012A (zh) 一种终端实现连接建立的方法及系统
CN100579070C (zh) 一种实现网络接入的方法及系统
KR100447412B1 (ko) Ip 멀티미디어 서비스 가입자의 이동성 관리를 위한가입자 데이터 관리 장치 및 방법
CN102573013A (zh) 一种采用多种接入方式中的数据传输方法和接入设备
CN112311866B (zh) 面向服务的新型物联网体系结构
CN102056270B (zh) 一种在下一代网络中实现信息交互的方法及系统
EP1243103A1 (en) Method of configuring an interface between a serving gprs support node and a base station system
CN102170672A (zh) Ipsplit网络中移动切换的实现方法、系统和装置
CN102164187A (zh) 一种实现终端去附着过程的方法及系统
KR20080052298A (ko) Ngn에서의 이동성 확보/유지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CN103096461A (zh) 一种获取用户位置信息的系统和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704

Termination date: 2020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