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69320A - 一种产生螺旋桨式旋转光束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产生螺旋桨式旋转光束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69320A
CN102169320A CN2011100301999A CN201110030199A CN102169320A CN 102169320 A CN102169320 A CN 102169320A CN 2011100301999 A CN2011100301999 A CN 2011100301999A CN 201110030199 A CN201110030199 A CN 201110030199A CN 102169320 A CN102169320 A CN 1021693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equency
light beam
light
catoptron
propeller ty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3019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69320B (zh
Inventor
杨德兴
赵腾
赵锦虎
孔令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 201110030199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169320B/zh
Publication of CN1021693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693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693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6932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产生螺旋桨式旋转光束的装置,技术特征在于:激光器出射的光经光束扩大器扩束准直,通过空间光调制器调制,调制后的光束经傅里叶变换透镜变换到频域,在频谱面上经双孔滤波器滤波后保留±1级频谱成分,再经过傅里叶逆变换透镜后得到空间上分开且拓扑荷相反±m的两涡旋光束,其中一束经第三反射镜进入频移器,频移器对该光束产生变频;另一光束依次经过第一反射镜和第二反射镜,与变频后的光束一起经分束镜同轴叠加得到螺旋桨式旋转光束。本装置能方便地控制旋转光束的转速和光斑图样;用其产生的光束可以作为“光学扳手”,凭借其特有的轨道角动量特征来操纵和旋转微粒。

Description

一种产生螺旋桨式旋转光束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产生螺旋桨式旋转光束的装置,是一种同轴叠加拓扑荷相反且频率不同的两涡旋光产生螺旋桨式旋转光束的装置。
背景技术
数十年来,螺旋桨式旋转光束由于其独特的光学特性和潜在的应用价值而引起广泛关注。目前这种类型的光束已应用于波色-爱因斯坦凝聚实验、光镊技术、光通讯、光学微操控等方面。为此对螺旋桨式旋转光束开展了深入的理论研究,如光斑图样分布、能量的横向传输及角动量等特性,同时也提出了产生螺旋桨式的旋转光束的多种方法,C.Anastassiou等提出利用旋转的反射镜实现光斑旋转的方法,C.Rotschild等提出通过旋转孔径光阑的方法实现螺旋桨式旋转光束,P.
Figure BSA00000428404100012
等让光束通过二元相位衍射元件来产生螺旋桨式旋转光束,最近Peng Zhang张鹏等还报道了利用莫尔技术产生螺旋桨式旋转光束的方法。但是,上述方法中大部分对器件有很高的要求,产生的光束形状较为单一,并且要通过复杂的结构来控制光束的旋转速度。
近几年对光学涡旋的同轴叠加研究逐渐增多,其中A.Ya.Bekshaev等在2005年研究了两拉盖尔-高斯涡旋光束模式分别为LG0,+1 LG0,-1)同轴叠加后的传输特性,并预言若两拉盖尔-高斯涡旋光束频率不同,干涉图样将在同一平面内旋转。这便为产生螺旋桨式旋转光束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发明内容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出一种产生螺旋桨式旋转光束的装置。
本发明的思想在于:通过空间光调制器对高斯激光光束调制引入拓扑荷因子,然后通过空间滤波得到具有指定拓扑荷的涡旋拉盖尔-高斯光束LG光束。通过频移器件产生频率差。任何已有的频移器件都可以用在此方案中,如:声光调制,电光调制,旋转光栅,或者能连续改变相位光程的方法。最后,通过本技术方案中设计的光路可以方便地实现光束同轴叠加。
技术方案
一种产生螺旋桨式旋转光束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激光器1、光束扩大器2、空间光调制器3、傅里叶变换透镜4、双孔滤波器5、傅里叶逆变换透镜6、第一反射镜8、第三反射镜9、频移器10、分束镜11和第二反射镜12;激光器1出射的光经光束扩大器2扩束准直,通过空间光调制器3调制,调制后的光束经傅里叶变换透镜4变换到频域,在频谱面上经双孔滤波器5滤波后保留±1级频谱成分,再经过傅里叶逆变换透镜6后得到空间上分开且拓扑荷相反±m的两涡旋光束,其中一束经第三反射镜9进入频移器10,频移器对该光束产生变频;另一光束依次经过第一反射镜8和第二反射镜12,与变频后的光束一起经分束镜11同轴叠加得到螺旋桨式旋转光束;所述m为拓扑荷数;所述空间光调制器3的调制光是拓扑荷为m的涡旋全息图;所述的空间光调制器3为透射式空间光调制器。
其特征在于包括激光器1、光束扩大器2、空间光调制器3、傅里叶变换透镜4、双孔滤波器5、傅里叶逆变换透镜6、第一反射镜8、第三反射镜9、频移器10、分束镜11、第二反射镜12和半透半反镜14;激光器1出射的光经光束扩大器2扩束准直后的光束,先经过半透半反镜14后部分反射到反射式空间光调制器3调制,被调制后的光束原路返回并部分透射过半透半反镜14,透射光经傅里叶变换透镜4变换到频域,在频谱面上经双孔滤波器5滤波后保留±1级频谱成分,再经过傅里叶逆变换透镜6后得到空间上分开且拓扑荷相反±m的两涡旋光束,其中一束经第三反射镜9进入频移器10,频移器对该光束产生变频;另一光束依次经过第一反射镜8和第二反射镜12,与变频后的光束一起经分束镜11同轴叠加得到螺旋桨式旋转光束;所述m为拓扑荷数;所述空间光调制器3的调制光是拓扑荷为m的涡旋全息图,所述空间光调制器3为反射式空间光调制器。
采用图像采集器件将经分束镜11同轴叠加得到螺旋桨式旋转光束进行采集,并观察到旋转的图样。
在空间光调制器3上采用图形控制器控制调制光的拓扑荷m的涡旋全息图。
在频移器10上采用频差控制器控制频移器的频移量。
所述频移器为任何现有的声光频移器件或旋转玻片频移器件。
激光器1出射的光经光束扩大器2扩束准直,再由输入涡旋全息图(拓扑荷为m)的空间光调制器调制,调制后的光束经傅里叶变换透镜4变换到频域,在频谱面上经双孔滤波器5滤波后仅保留±1级频谱成分,经过傅里叶逆变换透镜6后,变成空间上分开且拓扑荷相反±m的两涡旋光束,其中一束7-1经第三反射镜9进入频移器10,频移器对光束7-1产生一个频移,另一光束7-2依次经过第一反射镜8、第二反射镜12,与变频后的光束7-1一起经合束镜11同轴叠加,叠加后的旋转强度图样由图像采集器件13探测得到。
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出的产生螺旋桨式旋转光束的装置,能方便地控制旋转光束的转速和光斑图样;用其产生的光束可以作为“光学扳手”,凭借其特有的轨道角动量特征来操纵和旋转微粒。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提出的产生螺旋桨式旋转光束的装置的第一种形式应用透射式空间光调制器结构图;
图2:本发明提出的产生螺旋桨式旋转光束的装置的第二种形式应用反透射式空间光调制器结构图;
1-激光光源,2-光束扩大器,3-空间光调制器,4-傅里叶变换透镜,5-双孔滤波器,6-傅里叶逆变换透镜,7-1-第一涡旋光束,7-2-第二涡旋光束,8-第一反射镜,9-第三反射镜,10-频移器,11-分束镜,12-第二反射镜,13-图像采集器件;14-半透半反镜;
图3:是利用图1或图2结构形式得到结果;其中,图abc分别对应拓扑荷为±1、±2、±3的两涡旋光束同轴叠加产生光斑的旋转过程图样;其中的a1b1c1为对应的数值模拟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
激光器1出射的光经光束扩大器2扩束准直,并通过透射式空间光调制器调制3,调制后的光束经傅里叶变换透镜4变换到频域,在频谱面上经双孔滤波器5滤波后再经过傅里叶逆变换透镜6,变成空间上分开且拓扑荷相反±m的两涡旋光束,其中一束7-1经第三反射镜9进入频移器10,频移器对光束7-1产生一个频移,另一光束7-2依次经过第一反射镜8、第二反射镜12,与变频后的光束7-1一起经分束镜11同轴叠加,叠加后的旋转强度图样由图像采集器件13探测得到。探测所得的叠加效果图如图3所示。本方案中,通过计算机控制空间光调制器的图像即可控制旋转光斑的“叶片”个数,控制频移器产生的频移大小即可控制光斑的转速。
实施例2:
请参阅图2。
激光器1出射的光经光束扩大器2扩束准直,然后被半透半反镜14部分反射到反射式空间光调制器调制3表面,被调制后的光束原路返回并部分透射过半透半反镜14,透射光经傅里叶变换透镜4变换到频域,在频谱面上经双孔滤波器5滤波后再经过傅里叶逆变换透镜6,变成空间上分开且拓扑荷相反±m的两涡旋光束,其中一束7-1经第三反射镜8进入频移器10,频移器对光束7-1产生一个频移,另一光束7-2依次经过第一反射镜8、第二反射镜12,与变频后的光束7-1一起经分束镜11同轴叠加,叠加后的旋转强度图样由图像采集器件13探测得到。探测所得的叠加效果图如图3所示。本方案中,通过计算机控制空间光调制器的图像即可控制旋转光斑的“叶片”个数,控制频移器产生的频移大小即可控制光斑的转速。
通过本本发明产生与控制螺旋桨式的旋转光束的过程为:将拓扑荷为m的计算涡旋全息图经图形控制器分别输入空间光调制器3中,并且使双孔滤波器5仅保留±1级频谱成分。这样在傅里叶逆变换透镜6后得到分开的两束具有相反拓扑荷±m的同频LG涡旋光。简化的拉盖尔-高斯光束LG的表达式可写为
u ( r , θ , z ) = E 0 exp [ - ikr 2 2 R ( z ) ] exp [ i ( | m | + 1 ) tan - 1 z z 0 ] exp ( iωt ) exp ( - imθ ) - - - ( 1 )
E 0 = C R 1 + z 2 / z 0 2 [ r 2 w ( z ) ] | m | exp [ - r 2 w 2 ( z ) ] , w ( z ) = w 0 1 + z / z 0 - - - ( 2 )
其中,E0是背景光场的振幅,ω是光束的圆频率,w(z)表示光束在z处的半径,w0是光束的束腰半径,z0=πw0 2/λ是瑞利距离。R(z)=z(1+z2/z0 2)为波面的曲率半径,m为拓扑荷数,k为波数。同时,频移器件10使一束光相对于另一束光产生一定频差Δω,频差量可通过频差控制器进行控制。此时,合束镜11后输出的同轴叠加光束复振幅分布为:
u 2 = [ u 1 ( r , θ , z ) + u 2 ( r , θ , z ) ] 2 = u 1 u 1 * + u 2 u 2 * + u 1 u 2 * + u 1 * u 2
≈ E 01 2 + E 02 2 + 2 E 01 E 02 cos [ Δk r 2 2 R ( z ) - 2 mθ + ( ω 1 - ω 2 ) t ] - - - ( 3 )
Figure BSA00000428404100063
其中:E01=E02=E,
Figure BSA00000428404100065
Δω=ω12                (4)
其中的角标1和2分别代表第一束和第二束涡旋光,Δk为两束光的波数差。当时,或者
Figure BSA00000428404100067
时,光强为极大值。其中N为整数,
Figure BSA00000428404100068
是时间t和观察位置z的坐标。满足此式的θmax即系统产生的光斑中每个光强“叶片”中心的角坐标,即
Figure BSA00000428404100069
在某特定时刻和某特定平面上,
Figure BSA000004284041000610
为定值。根据余弦函数的周期性,在单个周期内
0≤N<2m                                            (6)
在一个周期内N有2m个取值,即本技术产生的光斑具有2m个强度“叶片”。
另外,可得光斑的旋转角速度
Ω = dθ max dt = Δω 2 m - - - ( 7 )
这时,合束镜11后输出的同轴叠加光束即为螺旋桨式的旋转光束,并可通过图像采集器件观察到旋转的图样。频移器件产生的频差越大,图样的转动速度越快。并且,图样的叶片数目为偶数且为2m,m为输入计算涡旋全息图的拓扑荷数。在本技术中,通过计算机控制空间光调制器的图像即可控制旋转光斑的花样,控制频移器产生的频移大小即可控制光斑的转速。

Claims (6)

1.一种产生螺旋桨式旋转光束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激光器(1)、光束扩大器(2)、空间光调制器(3)、傅里叶变换透镜(4)、双孔滤波器(5)、傅里叶逆变换透镜(6)、第一反射镜(8)、第三反射镜(9)、频移器(10)、分束镜(11)和第二反射镜(12);激光器(1)出射的光经光束扩大器(2)扩束准直,通过空间光调制器(3)调制,调制后的光束经傅里叶变换透镜(4)变换到频域,在频谱面上经双孔滤波器(5)滤波后保留±1级频谱成分,再经过傅里叶逆变换透镜(6)后得到空间上分开且拓扑荷相反±m的两涡旋光束,其中一束经第三反射镜(9)进入频移器(10),频移器对该光束产生变频;另一光束依次经过第一反射镜(8)和第二反射镜(12),与变频后的光束一起经分束镜(11)同轴叠加得到螺旋桨式旋转光束;所述m为拓扑荷数;所述空间光调制器(3)的调制光是拓扑荷为m的涡旋全息图;所述的空间光调制器(3)为透射式空间光调制器。
2.一种产生螺旋桨式旋转光束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激光器(1)、光束扩大器(2)、空间光调制器(3)、傅里叶变换透镜(4)、双孔滤波器(5)、傅里叶逆变换透镜(6、)第一反射镜(8)、第三反射镜(9)、频移器(10)、分束镜(11)、第二反射镜(12)和半透半反镜(14);激光器(1)出射的光经光束扩大器(2)扩束准直后的光束,先经过半透半反镜(14)后部分反射到反射式空间光调制器(3)调制,被调制后的光束原路返回并部分透射过半透半反镜(14),透射光经傅里叶变换透镜(4)变换到频域,在频谱面上经双孔滤波器(5)滤波后保留±1级频谱成分,再经过傅里叶逆变换透镜(6)后得到空间上分开且拓扑荷相反±m的两涡旋光束,其中一束经第三反射镜(9)进入频移器(10),频移器对该光束产生变频;另一光束依次经过第一反射镜(8)和第二反射镜(12),与变频后的光束一起经分束镜(11)同轴叠加得到螺旋桨式旋转光束;所述m为拓扑荷数;所述空间光调制器(3)的调制光是拓扑荷为m的涡旋全息图;所述空间光调制器(3)为反射式空间光调制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产生螺旋桨式旋转光束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采用图像采集器件将经分束镜(11)同轴叠加得到螺旋桨式旋转光束进行采集,并观察到旋转的图样。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产生螺旋桨式旋转光束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空间光调制器(3)上采用图形控制器控制调制光的拓扑荷m的涡旋全息图。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产生螺旋桨式旋转光束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频移器(10)上采用频差控制器控制频移器的频移量。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产生螺旋桨式旋转光束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频移器(10)为任何现有的声光频移器件或旋转玻片频移器件。
CN 201110030199 2011-01-27 2011-01-27 一种产生螺旋桨式旋转光束的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6932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10030199 CN102169320B (zh) 2011-01-27 2011-01-27 一种产生螺旋桨式旋转光束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10030199 CN102169320B (zh) 2011-01-27 2011-01-27 一种产生螺旋桨式旋转光束的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69320A true CN102169320A (zh) 2011-08-31
CN102169320B CN102169320B (zh) 2013-02-06

Family

ID=444905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110030199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69320B (zh) 2011-01-27 2011-01-27 一种产生螺旋桨式旋转光束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169320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87956A (zh) * 2013-09-17 2014-01-01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 光束轨道角动量产生装置
CN105675903A (zh) * 2016-01-19 2016-06-15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涡旋光束的旋转体角速度测量系统
CN111812346A (zh) * 2020-07-28 2020-10-23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干涉型全光纤旋转多普勒测速仪
CN112198668A (zh) * 2020-10-19 2021-01-08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光纤激光相干合成产生涡旋光束的光场重构系统及方法
CN113325596A (zh) * 2021-06-04 2021-08-31 江西欧迈斯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衍射光学元件及光学设备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110376U (zh) * 2011-01-27 2012-01-11 西北工业大学 采用反射式空间光调制器产生螺旋桨式旋转光束的装置
CN202110377U (zh) * 2011-01-27 2012-01-11 西北工业大学 采用透射式空间光调制器产生螺旋桨式旋转光束的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110376U (zh) * 2011-01-27 2012-01-11 西北工业大学 采用反射式空间光调制器产生螺旋桨式旋转光束的装置
CN202110377U (zh) * 2011-01-27 2012-01-11 西北工业大学 采用透射式空间光调制器产生螺旋桨式旋转光束的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杨德兴等: "光学涡旋横向线动量密度的传输演化特性", 《光学学报》 *
王浩等: "平面涡旋光干涉的分析", 《光学学报》 *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87956A (zh) * 2013-09-17 2014-01-01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 光束轨道角动量产生装置
CN103487956B (zh) * 2013-09-17 2016-06-22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 光束轨道角动量产生装置
CN105675903A (zh) * 2016-01-19 2016-06-15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涡旋光束的旋转体角速度测量系统
CN105675903B (zh) * 2016-01-19 2019-06-18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涡旋光束的旋转体角速度测量系统
CN111812346A (zh) * 2020-07-28 2020-10-23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干涉型全光纤旋转多普勒测速仪
CN111812346B (zh) * 2020-07-28 2021-04-20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干涉型全光纤旋转多普勒测速仪
CN112198668A (zh) * 2020-10-19 2021-01-08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光纤激光相干合成产生涡旋光束的光场重构系统及方法
CN113325596A (zh) * 2021-06-04 2021-08-31 江西欧迈斯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衍射光学元件及光学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69320B (zh) 2013-02-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48067B (zh) 一种产生旋转的复合涡旋光束的装置
CN202110379U (zh) 采用透射式空间光调制器产生旋转的复合涡旋光束的装置
CN202102255U (zh) 一种产生旋转的复合涡旋光束的装置
CN102169320B (zh) 一种产生螺旋桨式旋转光束的装置
Wang et al. Experimental study of coherence vortices: local properties of phase singularities in a spatial coherence function
CN202110378U (zh) 采用反射式空间光调制器产生旋转的复合涡旋光束的装置
CN104516111A (zh) 一种多艾里光束相干叠加合成的高能光瓶光束系统及方法
CN102981277A (zh) 产生径向贝塞尔-高斯光束的系统和方法
CN110954213A (zh) 一种基于交叉相位的大拓扑荷数涡旋光制备与检测方法
CN110244539B (zh) 一种产生多环涡旋光束的方法
CN111338091A (zh) 一种基于高阶交叉相位的涡旋光整形和多奇点操控方法
CN202110376U (zh) 采用反射式空间光调制器产生螺旋桨式旋转光束的装置
CN102265207B (zh) 光控制装置以及光控制方法
CN104122666A (zh) 自分裂光束的产生装置及其产生方法
CN202110377U (zh) 采用透射式空间光调制器产生螺旋桨式旋转光束的装置
CN107505695B (zh) 结构光照明装置及其产生条纹结构光的方法
CN102265208B (zh) 光控制装置以及光控制方法
CN109828380A (zh) 一种矢量贝塞尔光束生成装置
Guo et al. Generating optical vortex with computer-generated hologram fabricated inside glass by femtosecond laser pulses
CN203101733U (zh) 产生径向贝塞尔-高斯光束的系统
CN105511074B (zh) 实时变参量微纳米光场调制系统和干涉光刻系统
TW586021B (en) Grating matrix recording system
Deng et al. Detection of multiplexing orbital angular momentum states by single objective
CN201373952Y (zh) 利用光学微分实现柱矢量光束的系统
CN104280974A (zh) 一种基于液晶相控阵的聚焦式相干合成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206

Termination date: 20150127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