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61301A - 铰接车底盘铰接系统 - Google Patents

铰接车底盘铰接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61301A
CN102161301A CN201010566635XA CN201010566635A CN102161301A CN 102161301 A CN102161301 A CN 102161301A CN 201010566635X A CN201010566635X A CN 201010566635XA CN 201010566635 A CN201010566635 A CN 201010566635A CN 102161301 A CN102161301 A CN 1021613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mping
inductor
truss
back rest
articulated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56663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61301B (zh
Inventor
郝庆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OINTECH (SUZHOU) VEHICLE SYSTE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OINTECH (SUZHOU) VEHICLE SYSTE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OINTECH (SUZHOU) VEHICLE SYSTEM CO Ltd filed Critical JOINTECH (SUZHOU) VEHICLE SYSTEM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010566635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161301B/zh
Publication of CN1021613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613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613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613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铰接车底盘铰接系统,包括前桁架、后桁架、转盘轴承、横梁和两个对称设置的液压缓冲装置,转盘轴承包括外圈和内圈,后桁架与所述内圈固定连接,前桁架通过横梁与外圈固定连接,后桁架包括左侧臂、右侧臂、第一后梁和第二后梁,第一后梁和第二后梁与左侧臂和右侧臂垂直设置,每个液压缓冲装置一端连接横梁,另一端连接后桁架上的第一后梁,通过设置两个后梁结构提高铰接系统的连接强度,通过液压锁止和机械锁止提高了车辆行驶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铰接车底盘铰接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底盘铰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铰接车底盘铰接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汽车制造业的迅速发展,各种车辆制造业也在突飞猛进,铰接式客车以它载客量大、利用系数高等特点在国内大中城市逐渐得到推广。铰接客车一般由前后车厢以及连接前后车厢的底盘铰接系统等组成,底盘铰接系统包括转盘轴承、前桁架、后桁架以及阻尼系统等,其中转盘轴承包括外圈和内圈,如中国专利CN201086609公开了一种大型铰接客车底盘铰接系统,其前桁架通过横梁与转盘轴承外圈固定连接,后桁架与转盘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虽然实现了较佳的转动连接,但该系统外露的液压管路较多,结构较复杂,占用空间大,且液压部件及管路接头处偶尔会有漏油现象,不仅影响车辆的性能,严重时还会导致车辆无法运行;另外,该结构只有液压锁止,无机械限位锁止,如果转弯角度过大过猛,当液压锁止失效时会发生前后车厢“折叠”现象,损坏铰接系统部件,严重时会导致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事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简单实用的铰接车底盘铰接系统,本发明设计巧妙,体积较小,结构简单、可靠性强,可以完成超角锁止和机械锁止的功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铰接车底盘铰接系统包括前桁架、后桁架、转盘轴承、横梁和两个对称设置的液压缓冲装置,所述转盘轴承包括外圈和内圈,所述后桁架与所述内圈固定连接,所述前桁架通过所述横梁与所述外圈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桁架包括左侧臂、右侧臂、第一后梁和第二后梁,所述第一后梁和第二后梁与所述左侧臂和右侧臂垂直设置,所述每个液压缓冲装置一端连接所述横梁,另一端连接所述后桁架上的第一后梁,通过设置两个后梁结构提高铰接系统的连接强度。
较佳地,所述第一后梁和所述第二后梁之间设置有两个相互对称的屏蔽装置,所述两个液压缓冲装置连接所述第一后梁的一端分别设置在对应的屏蔽装置内,对液压缓冲装置起保护作用,防止沙粒灰尘等污染液压缓冲装置,同时,在装车后也对车厢起到密封作用,可以有效隔绝车厢内部和外部的环境。
较佳地,所述铰接车底盘铰接系统还包括转向位移保护装置,所述转向位移保护装置包括阻尼传感器、第一阻尼感应器、第二阻尼感应器,所述阻尼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后桁架上,所述第一阻尼感应器和第二阻尼感应器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转盘轴承外圈上,且所述第一阻尼感应器和第二阻尼感应器对称设置在所述阻尼传感器的两侧。
更佳地,所述转向位移保护装置还包括角度传感器、第一角度感应器和第二角度感应器,所述角度传感器固定设置在所述转盘轴承内圈上,所述第一角度感应器和第二角度感应器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转盘轴承外圈上,且所述第一角度感应器和第二角度感应器对称设置在所述角度传感器的两侧,所述角度传感器和所述阻尼传感器二等分所述转盘轴承所在的圆周。
较佳地,所述铰接车底盘铰接系统还包括机械限位保护装置,所述机械限位保护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后桁架左侧臂、右侧臂上的阻止块和固定设置在所述横梁上的缓冲块,当转盘轴承旋转角度过大时,通过阻止块和缓冲块的位移限制来阻止转盘轴承继续扩大旋转角度。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结构简单、体积较小、可靠性强;2,转向位移保护装置和机械限位保护装置的设置可以有效防止车辆转弯过程中出现的“剪切”事故,提高车辆使用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铰接车铰接系统立体图一
图2是本发明中铰接车铰接系统立体图二
图3是本发明铰接车铰接系统中后桁架结构立体图
图4是本发明中铰接车铰接系统俯视局部图
图5是本发明中铰接车铰接系统仰视局部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内容,特举以下实施例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铰接车底盘铰接系统包括前桁架1、后桁架2、横梁3、转盘轴承4和两个对称设置的液压缓冲装置(左液压缸5和右液压缸6),所述前桁架连接前车厢,后桁架连接后车厢,所述转盘轴承4包括外圈7和内圈8,外圈7和内圈8之间可以相互转动;所述前桁架1通过所述横梁3与所述转盘轴承外圈7固定连接,所述后桁架与所述转盘轴承内圈8固定连接,所述每个液压缓冲装置一端连接所述横梁3,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后梁11,左液压缸5和右液压缸6通过拉伸和收缩起到缓冲功能,前后车厢通过转盘轴承内圈7和外圈8的转动实现车辆的转弯。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所述后桁架2包括左侧臂9、右侧臂10、第一后梁11和第二后梁12,所述左侧臂9和右侧臂10平行设置,第一后梁11和第二后梁12平行设置,所述第一后梁11左右方向上设有两个孔13,相应地,所述第二后梁12左右方向上设有两个孔14,所述左侧臂9分别穿设在第一后梁上左边的孔13和第二后梁左边的孔14内,所述右侧臂10分别穿设在第一后梁上右边的孔13和第二后梁右边的孔14内,左侧臂9、右侧臂10与第一后梁11、第二后梁12相互垂直设置。
所述第一后梁11和所述第二后梁12之间设置有两个相互对称的屏蔽装置17,所述每个屏蔽装置由第一后梁11、第二后梁12以及上下左右四块护板18组成,所述第二后梁12上左右两端还有两个通孔19,所述左液压缸5和右液压缸6分别穿过第二后梁12上的两个通孔19,且所述左液压缸5和右液压缸6与所述第一后梁11连接的一端设置在对应的屏蔽装置17内,对液压缓冲装置起保护作用,防止沙粒、灰尘等污染液压缓冲装置而影响其使用寿命。
较佳地,所述第一后梁11和第二后梁12中间位置分别对应设置一个线束孔16,便于线束的穿设。
如图1、图4所示,本铰接车铰接系统还包括转向位移保护装置,所述转向位移保护装置包括阻尼传感器20、第一阻尼感应器21和第二阻尼感应器22,所述阻尼传感器20设置在所述后桁架左侧臂9和右侧臂10之间的固定件15上,所述第一阻尼感应器21和第二阻尼感应器22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转盘轴承外圈7上,且所述第一阻尼感应器21和第二阻尼感应器22对称设置在所述阻尼传感器20的两侧,所述阻尼传感器20、第一阻尼感应器21和第二阻尼感应器22固定设置在所述后桁架和转盘轴承的上侧。
所述第一阻尼感应器21包括第一阻尼端211和第一液压锁止端212,所述第二阻尼感应器22包括第二阻尼端221和第二液压锁止端222,所述第一阻尼端211和第二阻尼端221分别与所述阻尼传感器20在内圈圆周方向上形成17°夹角,所述第一液压锁止端212和所述第二液压锁止端222分别与所述阻尼传感器20在内圈圆周方向上形成49°夹角。
所述第一阻尼感应器21和第二阻尼感应器22分别电连接左液压缸5和右液压缸6内的阻尼系统,其中阻尼系统的电路设计和油路设计可参考本申请人提交的名称为“可控阻尼减震液压控制系统”、“可锁止阻尼控制减震系统”和“液压缓冲系统”等专利申请,通过电磁阀和阻尼阀的控制可完成不同的阻尼和锁止控制效果。
如图2、图5所示,所述转向位移保护装置还包括角度传感器23、第一角度感应器24和第二角度感应器25,所述角度传感器23固定设置在所述转盘轴承内圈8上,所述第一角度感应器24和第二角度感应器25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转盘轴承外圈7上,且所述所述第一角度感应器24和第二角度感应器25对称设置在所述角度传感器的两侧,所述角度传感器23和所述阻尼传感器20二等分所述转盘轴承所在的圆周,且所述角度传感器23、第一角度感应器24和第二角度感应器25设置在所述转盘轴承的下侧,所述第一角度感应器24和第二角度感应器25分别电连接蜂鸣器(图中未示出)。
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角度感应器24包括第一报警端241和第一机械锁止端242,所述第二角度感应器25包括第二报警端251和第二机械锁止端252,所述第一报警端241和第二报警端251分别与所述角度传感器23在内圈圆周方向上形成47°夹角,所述第一机械锁止端242和所述第二机械锁止端252分别与所述角度传感器23在内圈圆周方向上形成52°夹角。
如图1-图5所示,所述铰接车底盘铰接系统还包括机械限位保护装置,所述机械限位保护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后桁架左侧臂9和右侧臂10上的左阻止块27和右阻止块22,以及固定设置在所述横梁3上的左缓冲块29和右缓冲块30,当转盘轴承旋转角度过大时,通过阻止块和缓冲块的位移限制来阻止转盘轴承继续扩大旋转角度。
本发明在车辆使用中具体原理如下:
车辆在直行或左右17°范围内转弯过程中,两个传感器不会给出感应信号,当车辆右转弯达到17°时,阻尼传感器20感应到第二阻尼感应器22上的第二阻尼端221给出感应信号,并将信号传给本发明转向角度感应装置之外的阻尼系统,阻尼系统会打开或关闭相应的电磁阀,开始增强阻尼,对车辆继续右转形成阻尼缓冲,并随着右转角度增大,阻尼力增大。
当车辆继续右转达到47°时,角度传感器23接近第一角度感应器24上的第一报警端241,并给出报警信号,报警信号传达给蜂鸣器开始报警,提示接近超铰接,通知恢复直行。
当车辆继续右转达到49°时,阻尼传感器20接近第二阻尼感应器22上的第二液压锁止端222,并给出感应信号,左液压缸5和右液压缸6内的阻尼系统接收到感应信号,会打开或关闭相应的锁止电磁阀,完成液压锁止动作。
当车辆继续右转达到52°时,角度传感器23接近到第一角度感应器24上的第一机械锁止端241,此时铰接系统横梁3上的缓冲块30和后桁架右侧臂10上的阻止块28接触,阻止前车厢(或前桁架1或横梁3或外圈7)继续左转,完成机械锁止,车辆不能继续扩大右转角度,完成机械锁止动作。
同理,当车辆左转弯并且角度不断扩大时,感应信号分别是:第一阻尼感应器21会给出增强阻尼信号,第二角度感应器25给出报警信号,第一阻尼感应器21会给出液压锁止信号,当转弯角度扩大到52°时,前桁架1上的缓冲块29和后桁架左侧臂9上的阻止块27完成机械锁止动作,防止车辆因转弯过大造成“剪切”事故。
综上,本发明铰接车底盘铰接系统结构简单,连接强度较强,通过转向位移保护装置和机械位移保护装置的设置有效控制“剪切”事故的发生,起到超角锁止和安全保护的功能。
在此说明书中,本发明已参照其特定的实施例作了描述,但是,很显然仍可以作出各种修改和变换而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如报警和锁止角度等。因此,说明书和附图应被认为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Claims (5)

1.铰接车底盘铰接系统,包括前桁架、后桁架、转盘轴承、横梁和两个对称设置的液压缓冲装置,所述转盘轴承包括外圈和内圈,所述后桁架与所述内圈固定连接,所述前桁架通过所述横梁与所述外圈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桁架包括左侧臂、右侧臂、第一后梁和第二后梁,所述第一后梁和第二后梁与所述左侧臂和右侧臂垂直设置,所述每个液压缓冲装置一端连接所述横梁,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后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接车底盘铰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后梁和所述第二后梁之间设置有两个相互对称的屏蔽装置,所述两个液压缓冲装置连接所述第一后梁的一端分别设置在对应的屏蔽装置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接车底盘铰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车底盘铰接系统还包括转向位移保护装置,所述转向位移保护装置包括阻尼传感器、第一阻尼感应器、第二阻尼感应器,所述阻尼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后桁架上,所述第一阻尼感应器和第二阻尼感应器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转盘轴承外圈上,且所述第一阻尼感应器和第二阻尼感应器对称设置在所述阻尼传感器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铰接车底盘铰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位移保护装置还包括角度传感器、第一角度感应器和第二角度感应器,所述角度传感器固定设置在所述转盘轴承内圈上,所述第一角度感应器和第二角度感应器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转盘轴承外圈上,且所述第一角度感应器和第二角度感应器对称设置在所述角度传感器的两侧,所述角度传感器和所述阻尼传感器二等分所述转盘轴承所在的圆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接车底盘铰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车底盘铰接系统还包括机械限位保护装置,所述机械限位保护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后桁架左侧臂和右侧臂上的阻止块以及固定设置在所述横梁上的缓冲块。
CN 201010566635 2010-11-30 2010-11-30 铰接车底盘铰接系统 Active CN10216130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10566635 CN102161301B (zh) 2010-11-30 2010-11-30 铰接车底盘铰接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10566635 CN102161301B (zh) 2010-11-30 2010-11-30 铰接车底盘铰接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61301A true CN102161301A (zh) 2011-08-24
CN102161301B CN102161301B (zh) 2013-04-03

Family

ID=444628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010566635 Active CN102161301B (zh) 2010-11-30 2010-11-30 铰接车底盘铰接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161301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62607A (zh) * 2012-10-16 2013-01-09 伊卡路斯(苏州)车辆系统有限公司 低地板铰接式列车或客车的铰接系统
CN106184375A (zh) * 2016-08-18 2016-12-07 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 轻量化大承载功能性尾梁
CN107053976A (zh) * 2017-03-29 2017-08-18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 一种农用装载车辆铰接系统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06792A (en) * 1974-04-26 1978-08-15 Hamburger Hochbahn Aktiengesellschaft Locking mechanism arrangement for a hinged bus
CN201099155Y (zh) * 2007-08-28 2008-08-13 无锡华创伊卡露斯车辆设备有限公司 大型铰接客车拆分式桁架结构
CN101376403A (zh) * 2007-08-30 2009-03-04 无锡华创伊卡露斯车辆设备有限公司 大型铰接客车底盘铰接系统
CN201502655U (zh) * 2009-09-29 2010-06-09 伊卡露斯(苏州)车辆系统有限公司 可控阻尼减震液压控制系统
WO2010107370A1 (en) * 2009-03-18 2010-09-23 Scania Cv Ab (Publ) Damping system for articulated vehicle and method for regulating the damping force of such a damping system
CN201627869U (zh) * 2010-03-29 2010-11-10 伊卡露斯(苏州)车辆系统有限公司 液压缓冲系统
CN201872556U (zh) * 2010-11-30 2011-06-22 伊卡露斯(苏州)车辆系统有限公司 铰接车底盘铰接系统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06792A (en) * 1974-04-26 1978-08-15 Hamburger Hochbahn Aktiengesellschaft Locking mechanism arrangement for a hinged bus
CN201099155Y (zh) * 2007-08-28 2008-08-13 无锡华创伊卡露斯车辆设备有限公司 大型铰接客车拆分式桁架结构
CN101376403A (zh) * 2007-08-30 2009-03-04 无锡华创伊卡露斯车辆设备有限公司 大型铰接客车底盘铰接系统
WO2010107370A1 (en) * 2009-03-18 2010-09-23 Scania Cv Ab (Publ) Damping system for articulated vehicle and method for regulating the damping force of such a damping system
CN201502655U (zh) * 2009-09-29 2010-06-09 伊卡露斯(苏州)车辆系统有限公司 可控阻尼减震液压控制系统
CN201627869U (zh) * 2010-03-29 2010-11-10 伊卡露斯(苏州)车辆系统有限公司 液压缓冲系统
CN201872556U (zh) * 2010-11-30 2011-06-22 伊卡露斯(苏州)车辆系统有限公司 铰接车底盘铰接系统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62607A (zh) * 2012-10-16 2013-01-09 伊卡路斯(苏州)车辆系统有限公司 低地板铰接式列车或客车的铰接系统
CN102862607B (zh) * 2012-10-16 2015-08-12 伊卡路斯(苏州)车辆系统有限公司 低地板铰接式列车或客车的铰接系统
CN106184375A (zh) * 2016-08-18 2016-12-07 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 轻量化大承载功能性尾梁
CN107053976A (zh) * 2017-03-29 2017-08-18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 一种农用装载车辆铰接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61301B (zh) 2013-04-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61301B (zh) 铰接车底盘铰接系统
CN102161348B (zh) 铰接车底盘铰接系统中转向角度感应装置
JP2005516845A5 (zh)
CN201103105Y (zh) 道路免震减速带
CN201872556U (zh) 铰接车底盘铰接系统
CN201321013Y (zh) 自动防撞装置
CN102616200B (zh) 客车侧翻安全防护方法及其装置
CN201217450Y (zh) 一种具有加强结构的汽车中立柱
WO2013091232A1 (zh) 一种汽车安全防护系统
CN207295537U (zh) 一种钢结构车辆限高装置
CN202743000U (zh) 铰接式客车用电控装置
CN201769882U (zh) 铰接车底盘铰接系统中转向角度感应装置
JP7318094B2 (ja) 遮水壁を形成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CN102417015B (zh) 一种内置分离式船体结构抗冲击防护装置
CN214823095U (zh) 一种具有自动识别路障功能的无人驾驶汽车
CN202624138U (zh) 客车侧翻安全防护装置
CN201045191Y (zh) 窨井井盖防盗装置
CN103213467A (zh) 汽车前下控制臂后衬套支架减震装置
CN211948132U (zh) 一种道路交通隔离墩
CN204547998U (zh) 一种汽车及其保险杠
CN202345626U (zh) 一种车辆防盗系统
CN103158462A (zh) 铰接式客车用电控系统
CN202911632U (zh) 一种基于单片机的车辆防撞装置
CN112009637A (zh) 一种轮船防撞装置
CN205022787U (zh) 具有减震功能的可折叠电动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