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57694B - 发光元件、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发光元件、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57694B
CN102157694B CN201010614887.5A CN201010614887A CN102157694B CN 102157694 B CN102157694 B CN 102157694B CN 201010614887 A CN201010614887 A CN 201010614887A CN 102157694 B CN102157694 B CN 10215769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light
luminescent layer
main part
emitting compon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61488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57694A (zh
Inventor
山本英利
藤田彻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1576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576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576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5769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10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 H10K50/11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luminescent [EL] layers
    • H10K50/125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luminescent [EL] lay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e.g. for emitting white ligh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11/00Luminescent, e.g. electroluminescent, chemiluminescent materials
    • C09K11/06Luminescent, e.g. electroluminescent, chemiluminescent materials containing organic luminescent material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33/00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 H05B33/12Light sources with substantially two-dimensional radiating surfaces
    • H05B33/14Light sources with substantially two-dimensional radiating surfac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hemical or physical composition or the arrangement of the electroluminescent material, or by the simultaneous addition of the electroluminescent material in or onto the light source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10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 H10K50/11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luminescent [EL] laye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10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 H10K50/11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luminescent [EL] layers
    • H10K50/125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luminescent [EL] lay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e.g. for emitting white light
    • H10K50/13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luminescent [EL] lay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e.g. for emitting white light comprising stacked EL layers within one EL unit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85/00Organic materials used in the body or electrodes of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85/60Organic compounds having low molecular weight
    • H10K85/615Polycyclic condensed aromatic hydrocarbons, e.g. anthracene
    • H10K85/626Polycyclic condensed aromatic hydrocarbons, e.g. anthracene containing more than one polycyclic condensed aromatic rings, e.g. bis-anthracen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2211/00Chemical nature of organic luminescent or tenebrescent compounds
    • C09K2211/10Non-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9K2211/1003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9K2211/1011Condensed system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2211/00Chemical nature of organic luminescent or tenebrescent compounds
    • C09K2211/10Non-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9K2211/1018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9K2211/1025Heterocyclic compounds characterised by ligands
    • C09K2211/1029Heterocyclic compounds characterised by ligands containing one nitrogen atom as the heteroatom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2101/00Properties of the organic materials covered by group H10K85/00
    • H10K2101/40Interrelation of parameters between multiple constituent active layers or sublayers, e.g. HOMO values in adjacent laye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2102/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relating to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2102/301Details of OLEDs
    • H10K2102/351Thicknes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20/00Energy efficient lighting technologies, e.g. halogen lamps or gas discharge lamp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均衡地使各发光层发光、使其发白色光的发光元件,具有该发光元件的可靠性高的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发光元件1具有:阴极(12),阳极(3),在这些阴极(12)和阳极(3)之间设置的发红色光的红色发光层(6),发青色光的青色发光层(8)和发绿色光的绿色发光层(9);具有在红色发光层(6)和青色发光层(8)之间设置、调节红色发光层(6)和青色发光层(8)之间的空穴和电子的迁移的第1中间层(7A),和在青色发光层(8)和绿色发光层(9)之间设置、调节青色发光层(8)和绿色发光层(9)之间的空穴和电子的迁移的第2中间层(7B)。

Description

发光元件、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光元件、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有机电致发光元件(所谓有机EL元件)是具有在阳极和阴极之间插入了至少1层的发光性有机层的构造的发光元件。对于这样的发光元件,通过在阴极和阳极之间施加电场,从阴极侧将电子注入发光层,并且从阳极侧注入空穴,在发光层中电子和空穴再结合而生成激子,该激子返回基底状态时,其能量部分作为光放出。
作为这样的发光元件,已知例如在阴极和阳极之间将与R(红色)、G(绿色)、B(青色)的3色对应的3层的发光层层叠,使其发白色光(参照例如专利文献1)。这样的发白色光的发光元件,通过与对每个像素分别涂有R(红色)、G(绿色)、B(青色)的3色的滤色器组合使用,能够显示全色图像。
此外,在专利文献1涉及的发光元件中,通过在发光层彼此之间设置中间层,能够防止在发光层间的激子的能量的迁移。此时,通过使中间层具有电子和空穴都能够迁移的双极性,能够使中间层对于电子和空穴的耐性优异,而且能够向各发光层注入电子和空穴,因此能够使其发白色光。
但是,专利文献1涉及的发光元件中,由于发各色光的发光层间设置的中间层为相同构成,因此向各发光层注入的电子和空穴的数目在每个发光层中产生偏差,其结果存在不能均衡地使各发光层发光的问题。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2006-172762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均衡地使各发光层发光而发白色光的发光元件、具有该发光元件的可靠性高的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这样的目的通过下述的本发明实现。
本发明的发光元件,其特征在于,具有:
阴极,
阳极,
第1发光层,其设置在上述阴极和上述阳极之间,包含主体材料和在该主体材料中添加的客体材料而构成,该客体材料是作为第1色以红色发光的红色发光材料,
第2发光层,其设置在上述第1发光层和上述阴极之间,包含主体材料和在该主体材料中添加的客体材料而构成,该客体材料是以第2色发光的第2色发光材料,
第3发光层,其设置在上述第2发光层和上述阴极之间,包含主体材料和在该主体材料中添加的客体材料而构成,该客体材料是以第3色发光的第3色发光材料,
第1中间层,其设置在上述第1发光层和上述第2发光层之间并与它们相接,包含与上述第1发光层的上述主体材料相同或同种的材料,并且实质上不包含具有发光性的材料而构成,调节上述第1发光层和上述第2发光层之间的空穴和电子的迁移,
第2中间层,其设置在上述第2发光层和上述第3发光层之间并与它们相接,包含与上述第2发光层的上述主体材料和上述第3发光层的上述主体材料中的至少一方的主体材料相同或同种的材料,并且实质上不包含具有发光性的材料而构成,调节上述第2发光层和上述第3发光层之间的空穴和电子的迁移。
由此,发光元件成为能够使各发光层均衡地发光,发白色光的发光元件。
本发明的发光元件中,优选地,上述第2发光层的上述主体材料和上述第3发光层的上述主体材料相同。
由此,在两者的发光层中,能够分别使第2色的光和第3色的光均衡地发光。
本发明的发光元件中优选,上述第2中间层的上述主体材料和上述第2发光层的上述主体材料相同。
由此,主体材料相同的第2发光层和第2中间层间的载流子(电子或空穴)的过渡能顺利地进行,能够确实地抑制或防止发光元件的驱动电压的上升,同时能够确实地抑制或防止激子的扩散。
本发明的发光元件中优选,上述第2中间层的厚度为2nm~10nm。
通过将第2中间层的厚度设定在该范围内,能够抑制或防止激子的扩散,确实调节载流子(空穴和电子)的迁移。
本发明的发光元件中优选,上述第2中间层含有并苯系材料作为上述主体材料。
由此,能够以高发光效率使第2发光层和第3发光层两者发光,因此能够使它们均衡地发光,同时能够实现两个发光层的长寿命化。
本发明的发光元件中优选,上述第1中间层除了上述主体材料以外,还含有胺系材料。
胺系材料的空穴传输性优异,而且主体材料的电子传输性优异。由此,第1中间层具有电子传输性和空穴传输性两者。即,第1中间层具有双极性。
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本发明的发光元件。
由此,能够得到可靠性高的显示装置。
本发明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具有本发明的显示装置。
由此,能够得到可靠性高的电子设备。
附图说明
图1为示意地表示本发明的发光元件的纵截面的图。
图2为表示应用了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显示器装置的实施方式的纵截面图。
图3为表示应用了本发明的电子设备的移动型(或笔记本型)的个人电脑的构成的斜视图。
图4为表示应用了本发明的电子设备的移动电话(也包括PHS)的构成的斜视图。
图5为表示应用了本发明的电子设备的数码照相机的构成的斜视图。
图6为表示由各实施例和比较例的发光元件发出的波长400~800nm中的光的强度的图。
附图标记
1、1B、1G、1R......发光元件 2......基板 3......阳极 4......空穴注入层5......空穴传输层 6......红色发光层 7A......第1中间层 7B......第2中间层8......青色发光层 9......绿色发光层 10......电子传输层11......电子注入层12......阴极13......密封构件15......层叠体19B、19G、19R......滤色器 100......显示器装置 20......密封基板 21......基板 22......平坦化层 24......驱动用晶体管241......半导体层242......栅绝缘层 243......栅电极 244......源电极 245......漏电极27......配线 31......隔壁 32......反射膜 33......防腐蚀膜 34......阴极盖 35......环氧层 36......遮光层 1100......个人电脑 1102......键盘 1104......主体部 1106......显示单元 1200......移动电话1202......操作按键 1204......受话口 1206......送话口 1300......数码照相机 1302......壳体(躯体) 1304......受光单元 1306......快门按钮1308......电路基板 1312......视频信号输出端子1314......数据通信用的输入输出端子 1430......电视监视器 1440......个人电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中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发光元件、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进行说明。
(发光元件)
图1为示意地表示本发明的发光元件的纵截面的图。应予说明,以下为了说明上的方便,将图1中的上侧作为“上”,将下侧作为“下”进行说明。
图1所示的发光元件(电致发光元件)1发R(红色)、G(绿色)、B(青色)光而发白色光。
这样的发光元件1,在阳极3和阴极12之间按以下顺序将空穴注入层4、空穴传输层5、红色发光层(第1发光层)6、第1中间层7A、青色发光层(第2发光层)8、第2中间层7B、绿色发光层(第3发光层)9、电子传输层10、和电子注入层11层叠而成。
换言之,发光元件1是将按如下顺序使空穴注入层4、空穴传输层5、红色发光层6、第1中间层7A、青色发光层8、第2中间层7B、绿色发光层9、电子传输层10和电子注入层11层叠的层叠体15插入2个电极间(阳极3和阴极12之间)而构成。
此外,发光元件1,将其全体设置在基板2上,并且用密封构件13密封。
这样的发光元件1中,对于红色发光层6、青色发光层8和绿色发光层9的各发光层,从阴极12侧供给(注入)电子,并且从阳极3侧供给(注入)空穴。然后,在各发光层中,空穴和电子再结合,利用该再结合时放出的能量而生成激子,当激子返回基底状态时放出能量(荧光或磷光),因此红色发光层6、青色发光层8和绿色发光层9分别发红色、青色和绿色光。由此,发光元件1进行白色发光。
特别地,本发明中,发光元件1在红色发光层6和青色发光层8之间以及青色发光层8和绿色发光层9之间分别具有第1中间层7A和第2中间层7B,因此能够调节红色发光层6和青色发光层8之间的空穴和电子的迁移,还能够调节青色发光层8和绿色发光层9之间的空穴和电子的迁移,因此能够阻止红色发光层6和青色发光层8之间的激子的能量迁移,还能够阻止青色发光层8和绿色发光层9之间的激子的能量迁移。其结果,红色发光层6、青色发光层8和绿色发光层9分别均衡地发光,发光元件1更确实地发白色光。
基板2支持阳极3。本实施方式的发光元件1是从基板2侧将光取出的结构(底部发射型),因此使基板2和阳极3分别为实质上透明(无色透明、着色透明或半透明)。
作为基板2的构成材料,可以列举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丙烯、环烯烃聚合物、聚酰胺、聚醚砜、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碳酸酯、聚芳酯这样的树脂材料,石英玻璃、钠玻璃这样的玻璃材料等,可以将这些中的1种或2种以上组合使用。
这样的基板2的平均厚度,并无特别限定,优选为0.1~30mm左右,更优选为0.1~10mm左右。
再有,发光元件1为从基板2的相反侧取出光的结构(顶部发射型)的情况下,基板2可使用透明基板和不透明基板的任一种。
作为不透明基板,可以列举例如氧化铝这样的陶瓷材料构成的基板、不锈钢这样的金属基板的表面形成了氧化膜(绝缘膜)的基板、由树脂材料构成的基板等。
在该基板2上形成了发光元件1。以下,对构成发光元件1的各部分依次进行说明。
(阳极)
阳极3是通过后述的空穴注入层4向空穴传输层5注入空穴的电极。作为该阳极3的构成材料,优选使用功函数大、导电性优异的材料。
作为阳极3的构成材料,可以列举例如ITO(氧化铟锡)、IZO(氧化铟锌)、In3O3、SnO2、含有Sb的SnO2、含有Al的ZnO等氧化物,Au、Pt、Ag、Cu或包含它们的合金等,可以将这些中的1种或2种以上组合使用。
这样的阳极3的平均厚度,并无特别限定,优选为10~200nm左右,更优选为50~150nm左右。
(阴极)
另一方面,阴极12是通过后述的电子注入层11将电子注入电子传输层10的电极。作为该阴极12的构成材料,优选使用功函数小的材料。作为阴极12的构成材料,可以列举例如Li、Mg、Ca、Sr、La、Ce、Er、Eu、Sc、Y、Yb、Ag、Cu、Al、Cs、Rb或者包含它们的合金等,可以将这些中的1种或2种以上组合(例如多层的层叠体等)使用。
特别地,使用合金作为阴极12的构成材料的情况下,优选使用包含Ag、Al、Cu等稳定的金属元素的合金,具体地为MgAg、AlLi、CuLi等合金。通过使用该合金作为阴极12的构成材料,能够实现阴极12的电子注入效率和稳定性的改善。
这样的阴极12的平均厚度,并无特别限定,优选为100~10000nm左右,更优选为200~500nm左右。
再有,本实施方式的发光元件1是底部发射型,因此对于阴极12不特别要求光透射性。
(空穴注入层)
空穴注入层4具有改善从阳极3的空穴注入效率的功能。
作为该空穴注入层4的构成材料(空穴注入材料),并无特别限定,可以列举例如下述化学式(1)所示的化合物(N,N,N’,N’-四苯基-对-二氨基苯)及其衍生物等胺系化合物,可以将这些中的1种或2种以上组合使用。
[化学式1]
再有,作为上述化学式(1)表示的化合物的衍生物,并无特别限定,可以列举例如下述化学式(2)~(10)所示的化合物。
[化学式2]
[化学式3]
[化学式4]
[化学式5]
[化学式6]
[化学式7]
[化学式8]
[化学式9]
[化学式10]
这样的空穴注入层4的平均厚度,并无特别限定,优选为5~150nm左右,更优选为10~100nm左右。
再有,该空穴注入层4可以省略。
(空穴传输层)
空穴传输层5具有将由阳极3通过空穴注入层4注入的空穴传输到红色发光层6的功能。
作为该空穴传输层5的构成材料,并无特别限定,可以列举例如下述化学式(11)所示的化合物(N,N,N’,N’-四苯基联苯胺)及其衍生物等胺系化合物,可将它们中的1种或2种以上组合使用。
[化学式11]
此外,作为上述化学式(11)表示的化合物的衍生物,并无特别限定,可以列举例如下述化学式(12)~(16)所示的化合物。
[化学式12]
[化学式13]
[化学式14]
[化学式15]
[化学式16]
这样的空穴传输层5的平均厚度,并无特别限定,优选为10~150nm左右,更优选为10~100nm左右。
再有,该空穴传输层5可以省略。
(红色发光层)
该红色发光层(第1发光层)6包含发红色(第1色)光的红色发光材料而构成。
作为这样的红色发光材料,并无特别限定,可以将各种红色荧光材料、红色磷光材料的1种或2种以上组合使用。
作为红色荧光材料,只要发出红色的荧光,则并无特别限定,可以列举例如下述化学式(17)所示的化合物(二茚并苝衍生物)等苝衍生物、铕配合物、苯并吡喃衍生物、若丹明衍生物、苯并噻吨衍生物、卟啉衍生物、尼罗红、2-(1,1-二甲基乙基)-6-(2-(2,3,6,7-四氢-1,1,7,7-四甲基-1H,5H-苯并(ij)喹嗪-9-基)乙烯基)-4H-吡喃-4H-甲叉基)丙二腈(DCJTB)、4-(二氰基亚甲基)-2-甲基-6-(对-二甲基氨基苯乙烯基)-4H-吡喃(DCM)等。
[化学式17]
其中,作为红色发光材料,优选使用二茚并苝衍生物。由此能够使红色发光层6以更高亮度发红色光。
作为红色磷光材料,只要发出红色的磷光,则并无特别限定,可以列举例如铱、钌、铂、锇、铼、钯等的金属配合物,也可列举这些金属配合物的配体中的至少1个具有苯基吡啶骨架、联吡啶骨架、卟啉骨架等的金属配合物。更具体地,可以列举三(1-苯基异喹啉)铱、双[2-(2’-苯并[4,5-α]噻嗯基)吡啶-N,C3’]铱(乙酰丙酮合物)(btp2Ir(acac))、2,3,7,8,12,13,17,18-八乙基-12H,23H-卟啉-铂(II)、双[2-(2’-苯并[4,5-α]噻嗯基)吡啶-N,C3’]铱、双(2-苯基吡啶)铱(乙酰丙酮合物)。
此外,在红色发光层6中,除了前述的红色发光材料以外,还可以包含以红色发光材料作为客体材料的主体材料。
主体材料具有在将空穴和电子再结合而生成激子的同时,使该激子的能量迁移(Forster迁移或Dexter迁移)到红色发光材料,激发红色发光材料的功能。使用这样的主体材料时,可以例如以作为客体材料的红色发光材料作为掺杂剂而在主体材料中掺杂使用。
作为这样的主体材料,只要对于使用的红色发光材料发挥前述的功能,则并无特别限定,红色发光材料包含红色荧光材料时,可以列举例如下述化学式(18)~(21)所示的化合物等并四苯衍生物、萘衍生物、蒽衍生物这样的并苯衍生物(并苯系材料)、二苯乙烯基亚芳基衍生物、苝衍生物、二苯乙烯基苯衍生物、二苯乙烯基胺衍生物、三(8-羟基喹啉)铝配合物(Alq3)等羟基喹啉系金属配合物、三苯基胺的4聚体等三芳基胺衍生物、二唑衍生物、噻咯衍生物、二咔唑衍生物、低聚噻吩衍生物、苯并吡喃衍生物、三唑衍生物、苯并噁唑衍生物、苯并噻唑衍生物、喹啉衍生物、4,4’-双(2,2’-二苯基乙烯基)联苯(DPVBi)等,也可以将它们中的1种或2种以上组合使用。
[化学式18]
[化学式19]
[化学式20]
[化学式21]
其中,作为红色发光层6的主体材料,优选使用并苯衍生物(特别是并四苯衍生物)。特别地,使用二茚并苝衍生物作为红色发光材料时,如果红色发光层6含有并四苯衍生物而构成,能够以更高亮度且更高效率使红色发光层6发红色光。
此外,红色发光材料包含红色磷光材料时,作为主体材料,可以列举例如3-苯基-4-(1’-萘基)-5-苯基咔唑、4,4’-N,N’-二咔唑联苯(CBP)等咔唑衍生物等,也可以将这些中的1种或2种以上组合使用。
使用前述的红色发光材料(客体材料)和主体材料时,红色发光层6中的红色发光材料的含量(掺杂量)优选为0.01~10wt%,更优选为0.1~5wt%。通过使红色发光材料的含量为这样的范围内,能够使发光效率最优化。
这样的红色发光层6的平均厚度并无特别限定,优选为10~150nm左右,更优选为10~100nm左右。
此外,前述的红色的发光材料,带隙比较小,容易捕获空穴、电子,容易发光。因此,通过在阳极3侧设置红色发光层6,能够以带隙大、难发光的青色发光层8、绿色发光层9为阴极12侧,使各发光层均衡地发光。
(第1中间层)
该第1中间层7A设置在前述的红色发光层6和后述的青色发光层8的层间并与它们相接。而且,第1中间层7A包含与红色发光层6的主体材料同种或相同的材料,并且实质上不含具有发光性的材料而构成,具有在红色发光层(第1发光层)6和青色发光层(第2发光层)8之间调节载流子(空穴和电子)的迁移的功能。由于该功能,能够分别使红色发光层6和青色发光层8高效率地发光。
作为这样的第1中间层7A的构成材料,只要第1中间层7A包含与红色发光层6的主体材料同种或相同的材料,并且实质上不含具有发光性的材料而构成,能够发挥前述的载流子调节功能,则并无特别限定,作为与红色发光层6的主体材料同种或相同的材料,适合使用包含并苯系材料的材料。
如果使用该材料,能够将第1中间层7A的最高占有轨道(HOMO)的能级设定得比红色发光层6和青色发光层8两者的最高占有轨道(HOMO)的能级低,而且还能够将第1中间层7A的最低空轨道(LUMO)的能级设定得比红色发光层6和青色发光层8两者的最低空轨道(LUMO)的能级高。其结果,更确实地阻止红色发光层6和青色发光层8之间的激子的能量迁移。
作为并苯系材料,只要具有并苯骨架并且发挥前述的效果,则并无特别限定,可以列举例如萘衍生物、蒽衍生物、并四苯衍生物、并五苯衍生物、并六苯衍生物、并七苯衍生物等,可以将它们中的1种或2种以上组合使用,优选使用并四苯衍生物。
作为并四苯衍生物,并无特别限定,可以使用与在前述的红色发光层6的主体材料中说明的并四苯衍生物同样的物质。
这样的并四苯衍生物具有双极性。因此,第1中间层7A能够在将空穴从红色发光层6顺利地输送到青色发光层8的同时,将电子从青色发光层8顺利地输送到红色发光层6。此外,第1中间层7A对于电子和空穴具有优异的耐性。因此,能够防止第1中间层7A的劣化,其结果能够改善发光元件1的耐久性。
这样的第1中间层7A中的并苯系材料的含量,并无特别限定,优选为10~90wt%,更优选为30~70wt%,进一步优选为40~60wt%。
此外,作为第1中间层7A的构成材料,除了前述的并苯系材料以外,特别优选包含胺系材料(胺衍生物)。
胺系材料(即具有胺骨架的材料)的空穴传输性优异,而且前述的并苯系材料(即具有并苯骨架的材料)的电子传输性优异。由此,第1中间层7A具有电子传输性和空穴传输性两者。即,第1中间层7A具有双极性。如果这样第1中间层7A具有双极性,能够使空穴从红色发光层6通过第1中间层7A顺利地过渡到青色发光层8,同时使电子从青色发光层8通过第1中间层7A顺利地过渡到红色发光层6。其结果,能够高效率地将电子和空穴分别注入红色发光层6和青色发光层8而发光。
此外,这样的第1中间层7A,由于具有双极性,因此对于载流子(电子、空穴)的耐性优异。而且,并苯系材料对于激子的耐性优异,因此即使在第1中间层7A中电子和空穴再结合而生成激子,也能够防止或抑制第1中间层7A的劣化。由此,能够防止或抑制第1中间层7A因激子引起的劣化,其结果能够使发光元件1的耐久性优异。
作为能够用于这样的第1中间层7A的胺系材料,只要具有胺骨架,并且发挥前述的效果,并无特别限定,能够使用例如前述的空穴传输材料中的具有胺骨架的材料,优选使用联苯胺系胺衍生物。
特别地,在联苯胺系胺衍生物中,作为能够用于第1中间层7A中的胺系材料,优选导入了2个以上的萘基的材料。作为这样的联苯胺系胺衍生物,可以列举例如下述化学式22所示的N,N’-双(1-萘基)-N,N’-二苯基[1,1’-联苯]-4,4’-二胺(α-NPD)、下述化学式23所示的N,N,N’,N’-四萘基-联苯胺(TNB)等。
[化学式22]
[化学式23]
这样的胺系材料,一般空穴传输性优异,胺系材料的空穴迁移率比后述的并苯系材料的空穴迁移率高。因此,能够使空穴顺利地从红色发光层6通过第1中间层7A过渡到青色发光层8。
这样的第1中间层7A中的胺系材料的含量,并无特别限定,优选为10~90wt%,更优选为30~70wt%,进一步优选为40~60wt%。
此外,第1中间层7A的平均厚度并无特别限定,优选为1~100nm,更优选为3~50nm,进一步优选为5~30nm。由此能够抑制驱动电压,第1中间层7A能够确实地调节空穴和电子在红色发光层6和青色发光层8之间的迁移。
与此相对,如果第1中间层7A的平均厚度超过前述上限值,由于第1中间层7A的构成材料等,有时驱动电压显著升高,发光元件1的发光(特别是白色发光)变得困难。另一方面,如果第1中间层7A的平均厚度小于前述下限值,由于第1中间层7A的构成材料、驱动电压等,第1中间层7A确实地调节空穴和电子在红色发光层6和青色发光层8之间的迁移有可能变得困难。
(青色发光层)
青色发光层(第2发光层)8含有发青色(第2色)光的青色发光材料而构成。
作为这样的青色发光材料,可以列举例如各种青色荧光材料和青色磷光材料,可以将这些中的1种或2种以上组合使用。
作为青色荧光材料,只要发青色的荧光,则并无特别限定,可以列举例如下述化学式(24)所示的二苯乙烯基二胺系化合物等二苯乙烯基胺衍生物、荧蒽衍生物、芘衍生物、苝和苝衍生物、蒽衍生物、苯并唑衍生物、苯并噻唑衍生物、苯并咪唑衍生物、屈衍生物、菲衍生物、二苯乙烯基苯衍生物、四苯基丁二烯、4,4’-双(9-乙基-3-咔唑亚乙烯基)-1,1’-联苯(BCzVBi)、聚[(9.9-二辛基芴-2,7-二基)-共-(2,5-二甲氧基苯-1,4-二基)]、聚[(9,9-二己氧基芴-2,7-二基)-邻-共-(2-甲氧基-5-{2-乙氧基己氧基}亚苯基-1,4-二基)]、聚[(9,9-二辛基芴-2,7-二基)-共-(乙炔苯)]等。
[化学式24]
作为青色磷光材料,只要发青色的磷光,则并无特别限定,可以列举例如铱、钌、铂、锇、铼、钯等的金属配合物,具体地,可以列举双[4,6-二氟苯基吡啶-N,C2’]-吡啶甲酰合铱、三[2-(2,4-二氟苯基)吡啶-N,C2’]铱、双[2-(3,5-三氟甲基)吡啶-N,C2’]-吡啶甲酰合铱、双(4,6-二氟苯基吡啶-N,C2’)铱(乙酰丙酮合物)等。
此外,在青色发光层8中,除了前述的青色发光材料以外,还可以含有以青色发光材料为客体材料的主体材料。
作为这样的主体材料,可以使用与前述的红色发光层(第1发光层)6中说明的主体材料同样的主体材料。
此外,这样的青色发光层8的主体材料,优选与红色发光层6的主体材料同样地使用并苯衍生物(并苯系材料)。由此,能够使青色发光层8更高亮度且更高效率地发青色光。
(第2中间层)
该第2中间层7B设置在前述的青色发光层8和后述的绿色发光层9的层间并与它们相接。而且,第2中间层7B包含与青色发光层8的主体材料和绿色发光层9的主体材料中的至少一方的主体材料相同或同种的材料,并且实质上不含具有发光性的材料而构成,具有在青色发光层(第2发光层)8和绿色发光层(第3发光层)9之间调节载流子(空穴和电子)的迁移的功能。由于该功能,能够阻止青色发光层8和绿色发光层9之间的激子的能量迁移,因此能够抑制从青色发光层8向绿色发光层9的能量迁移,能够分别使青色发光层8和绿色发光层9高效率地发光。即,能够使青色发光层8和绿色发光层9均衡地发光,因此能够使发光元件1发白色光。
再有,省略了形成该第2中间层7B的情况下,从上述的青色发光层8向绿色发光层9的能量迁移在低亮度区域使发光元件1发光时,能够显著地确认,本发明中,由于在这些发光层间设置了第2中间层7B,因此在低亮度区域使发光元件1发光时,能够抑制从青色发光层8向绿色发光层9的能量迁移,能够分别确实地使青色发光层8和绿色发光层9发光。
作为这样的第2中间层7B的构成材料,只要第2中间层7B包含与青色发光层8的主体材料和绿色发光层9的主体材料中的至少一方的主体材料相同或同种的材料,并且实质上不含具有发光性的材料而构成,能够发挥前述的载流子调节功能,则并无特别限定,作为与前述主体材料同种或相同的材料,适合使用包含并苯系材料的材料。
如果使用该材料,能够将第2中间层7B的最高占有轨道(HOMO)的能级设定得比青色发光层8和绿色发光层9两者的最高占有轨道(HOMO)的能级低,而且还能够将第2中间层7B的最低空轨道(LUMO)的能级设定得比青色发光层8和绿色发光层9两者的最低空轨道(LUMO)的能级高。其结果,更确实地阻止青色发光层8和绿色发光层9之间的激子的能量迁移。其结果,能够以高发光效率使青色发光层8和绿色发光层9两者发光,因此能够均衡地使它们发光,同时能够实现发光层8、9两者的长寿命化。
作为并苯系材料,能够使用与在前述的第1中间层7A中说明材料相同的材料。
此外,这样的第2中间层7B中含有的主体材料,优选与青色发光层8的主体材料相同。由此,能够使主体材料相同的发光层与第2中间层7B之间的载流子(电子或空穴)的过渡顺利地进行,能够确实地抑制或防止发光元件1的驱动电压的上升,同时能够确实地抑制或防止激子的扩散。
此外,该构成的第2中间层7B中,优选形成了第2中间层7B的第1部位形成岛状(散点状)。由此,能够确实地形成形成有第2中间层7B的第1部位和没有形成第2中间层7B的第2部位,同时在没有形成第2中间层7B的第2部位中,能够确实地使青色发光层8和绿色发光层9接触。
更优选地,形成有第2中间层7B的第1部位或第2部位形成散点状,但第1部位在其面方向上优选大致均匀地设置。由此,在第2中间层7B的各部中,能够确实地防止其特性产生偏差,因此能够有效地防止第2中间层7B局部地变质、劣化。
此外,第2中间层7B的厚度并无特别限定,优选为2nm~10nm左右,更优选为3nm~7nm左右。通过将第2中间层7B的厚度设定在该范围内,能够抑制或防止激子(空穴和电子)的扩散,能够确实地调节激子的迁移。
(绿色发光层)
绿色发光层(第3发光层)9含有发绿色(第3色)光的绿色发光材料而构成。
作为这样的绿色发光材料,并无特别限定,可以列举例如各种绿色荧光材料和绿色磷光材料,可以将这些中的1种或2种以上组合使用。
作为绿色荧光材料,只要发出绿色的荧光,则并无特别限定,可以列举例如香豆素衍生物、下述化学式(25)所示的喹吖啶酮衍生物等喹吖啶酮及其衍生物、9,10-双[(9-乙基-3-咔唑)-亚乙烯基]-蒽、聚(9,9-二己基-2,7-亚乙烯基亚芴基)、聚[(9,9-二辛基芴-2,7-二基)-共-(1,4-二亚苯基-亚乙烯基-2-甲氧基-5-{2-乙基己氧基}苯)]、聚[(9,9-二辛基-2,7-二亚乙烯基亚芴基)-邻-共-(2-甲氧基-5-(2-乙氧基己氧基)-1,4-亚苯基)]等。
[化学式25]
作为绿色磷光材料,只要发绿色的磷光,则并无特别限定,可以列举例如铱、钌、铂、锇、铼、钯等的金属配合物,具体地,可以列举fac-三(2-苯基吡啶)铱(Ir(ppy)3)、双(2-苯基吡啶-N,C2’)铱(乙酰丙酮合物)、fac-三[5-氟-2-(5-三氟甲基-2-吡啶)苯基-C,N]铱等。
此外,在绿色发光层9中,除了前述的绿色发光材料以外,还可以包含以绿色发光材料为客体材料的主体材料。
作为这样的主体材料,可以使用与在前述的红色发光层(第1发光层)6中说明的主体材料同样的主体材料。
此外,这样的绿色发光层9的主体材料,优选与红色发光层6的主体材料同样地使用并苯衍生物(并苯系材料)。由此,能够使绿色发光层9更高亮度且更高效率地发绿色光。
此外,该绿色发光层9的主体材料,优选与前述的青色发光层8的主体材料相同。由此,在发光层8、9两者中能够使绿色的光和青色的光均衡地发光。
(电子传输层)
电子传输层10具有将从阴极12通过电子注入层11注入的电子传输到绿色发光层9的功能。
作为电子传输层10的构成材料(电子传输材料),可以列举例如三(8-羟基喹啉)铝(Alq3)等以8-羟基喹啉乃至其衍生物为配体的有机金属配合物等喹啉衍生物、二唑衍生物、苝衍生物、吡啶衍生物、嘧啶衍生物、喹喔啉衍生物、二苯基醌衍生物、硝基取代芴衍生物等,可以将这些中的1种或2种以上组合使用。
电子传输层10的平均厚度,并无特别限定,优选为0.5~100nm左右,更优选为1~50nm左右。
(电子注入层)
电子注入层11具有改善从阴极12的电子注入效率的功能。
作为该电子注入层11的构成材料(电子注入材料),可以列举例如各种无机绝缘材料、各种无机半导体材料。
作为这样的无机绝缘材料,可以列举例如碱金属硫属化物(氧化物、硫化物、硒化物、碲化物)、碱土类金属硫属化物、碱金属的卤化物和碱土类金属的卤化物等,可以将这些中的1种或2种以上组合使用。通过以这些为主材料构成电子注入层,能够进一步改善电子注入性。特别地,碱金属化合物(碱金属硫属化物、碱金属的卤化物等)的功函数非常小,通过使用其构成电子注入层11,发光元件1能够获得高亮度。
作为碱金属硫属化物,可以列举例如Li2O、LiO、Na2S、Na2Se、NaO等。
作为碱土类金属硫属化物,可以列举例如CaO、BaO、SrO、BeO、BaS、MgO、CaSe等。
作为碱金属的卤化物,可以列举例如CsF、LiF、NaF、KF、LiCl、KCl、NaCl等。
作为碱土类金属的卤化物,可以列举例如CaF2、BaF2、SrF2、MgF2、BeF2等。
此外,作为无机半导体材料,可以列举例如包含Li、Na、Ba、Ca、Sr、Yb、Al、Ga、In、Cd、Mg、Si、Ta、Sb和Zn中的至少1种元素的氧化物、氮化物或氧化氮化物等,可以将这些中的1种或2种以上组合使用。
电子注入层11的平均厚度,并无特别限定,优选为0.1~1000nm左右,更优选为0.2~100nm左右,进一步优选为0.2~50nm左右。
(密封构件)
设置密封构件13以覆盖阳极3、层叠体15和阴极12,具有将它们气密地密封,阻隔氧、水分的功能。通过设置密封构件13,获得发光元件1的可靠性的改善、变质·劣化的防止(耐久性改善)等效果。
作为密封构件13的构成材料,可以列举例如Al、Au、Cr、Nb、Ta、Ti或包含它们的合金、氧化硅、各种树脂材料等。再有,使用具有导电性的材料作为密封构件13的构成材料时,为了防止短路,优选在密封构件13与阳极3、层叠体15和阴极12之间根据需要设置绝缘膜。
此外,密封构件13可以以平板状与基板2相对,用例如热固性树脂等密封材料将它们之间密封。
根据如上所述构成的发光元件1,在红色发光层6和青色发光层8之间以及青色发光层8和绿色发光层9之间分别具有上述的第1中间层7A和第2中间层7B,因此能够调节红色发光层6和青色发光层8之间的空穴和电子的迁移,还能够调节青色发光层8和绿色发光层9之间的空穴和电子的迁移,因此能够阻止红色发光层6和青色发光层8之间的激子的能量迁移,还能够阻止青色发光层8和绿色发光层9之间的激子的能量迁移。其结果,能够高效率地分别使红色发光层6、青色发光层8和绿色发光层9发光,因此发光元件1更确实地发白色光。
再有,本实施方式中,对青色发光层8和第2中间层7B和绿色发光层9在阳极3和阴极12之间按该顺序层叠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于该顺序,也可以在阳极3侧和阴极12之间按绿色发光层9、第2中间层7B和青色发光层8的顺序层叠。
即,本实施方式中,对第2发光层由青色发光层8构成,第3发光层由绿色发光层9构成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第2发光层也可以由绿色发光层构成,第3发光层也可以由青色发光层构成。
(发光元件的制造方法)
以上的发光元件1例如可如下所述制造。
[1]首先,准备基板2,在该基板2上形成阳极3。
阳极3可使用例如等离子体CVD、热CVD这样的化学蒸镀法(CVD)、真空蒸镀等干式镀敷法、电镀等湿式镀敷法、熔喷法、溶胶·凝胶法、MOD法、金属箔的接合等而形成。
[2]其次,在阳极3上形成空穴注入层4。
空穴注入层4,可采用使用了例如CVD法、真空蒸镀、溅射等干式镀敷法等的气相法形成。
此外,空穴注入层4例如可通过将空穴注入材料溶解在溶剂中或分散在分散介质中,将形成的空穴注入层形成用材料供给到阳极3上后,进行干燥(脱溶剂或脱分散介质)而形成。
作为空穴注入层形成用材料的供给方法,也可使用例如旋涂法、辊涂法、喷墨印刷法等各种涂布法。通过使用该涂布法,能够比较容易地形成空穴注入层4。
作为空穴注入层形成用材料的调制中使用的溶剂或分散介质,可以列举例如各种无机溶剂、各种有机溶剂或包含它们的混合溶剂等。
再有,干燥可通过例如在大气压或减压气氛中的放置、加热处理、惰性气体的喷吹等而进行。
此外,在本工序前,可对阳极3的上面实施氧等离子体处理。由此能够进行对阳极3的上面赋予亲液性,将阳极3的上面附着的有机物除去(洗净),调节阳极3的上面附近的功函数等。
其中,作为氧等离子体处理的条件,优选例如等离子体功率100~800W左右、氧气流量50~100mL/min左右、被处理构件(阳极3)的搬送速度0.5~10mm/秒左右、支持被处理构件的支持体的温度70~90℃左右。
[3]其次,在空穴注入层4上形成空穴传输层5。
空穴传输层5,可采用使用了例如CVD法、真空蒸镀、溅射等干式镀敷法等的气相法形成。
此外,也可通过将空穴传输材料溶解在溶剂中或分散在分散介质中,将形成的空穴传输层形成用材料供给到空穴注入层4上后,进行干燥(脱溶剂或脱分散介质)而形成。
[4]其次,在空穴传输层5上形成红色发光层6。
红色发光层6可采用例如使用了CVD法、真空蒸镀、溅射等干式镀敷法等的气相法形成。
[5]其次,在红色发光层6上形成第1中间层7A。
第1中间层7A,可采用使用了例如CVD法、真空蒸镀、溅射等干式镀敷法等的气相法形成。
此外,第1中间层7A也可通过例如将其构成材料溶解在溶剂中或分散在分散介质中,将形成的第1中间层形成用材料供给到红色发光层6上后,进行干燥(脱溶剂或脱分散介质)而形成。
[6]其次,在第1中间层7A上形成青色发光层8。
青色发光层8可采用例如使用了CVD法、真空蒸镀、溅射等干式镀敷法等的气相法形成。
[7]其次,在青色发光层8上形成第2中间层7B。
第2中间层7B使用与前述工序[5]中说明的第1中间层7A的形成方法同样的方法形成。
[8]其次,在第2中间层7B上形成绿色发光层9。
绿色发光层9可采用例如使用了CVD法、真空蒸镀、溅射等干式镀敷法等的气相法形成。
[9]其次,在绿色发光层9上形成电子传输层10。
电子传输层10可采用例如使用了CVD法、真空蒸镀、溅射等干式镀敷法等的气相法形成。
此外,电子传输层10也可通过例如将电子传输材料溶解于溶剂或者分散于分散介质,将形成的电子传输层形成用材料供给到绿色发光层9上后,进行干燥(脱溶剂或脱分散介质)而形成。
[10]其次,在电子传输层10上形成电子注入层11。
使用无机材料作为电子注入层11的构成材料时,电子注入层11可采用例如使用了CVD法、真空蒸镀、溅射等干式镀敷法等的气相法、无机微粒墨的涂布和煅烧等形成。
[11]其次,在电子注入层11上形成阴极12。
阴极12可使用例如真空蒸镀法、溅射法、金属箔的接合、金属微粒墨的涂布和煅烧等形成。
经过以上的工序,得到发光元件1。
最后,放置密封构件13以将得到的发光元件1覆盖,与基板2接合。
以上说明的发光元件1可作为例如光源等使用。此外,通过将多个发光元件1配置为矩阵状,能够构成显示器装置(本发明的显示装置)。
再有,作为显示器装置的驱动方式,并无特别限定,可以是有源矩阵方式、无源矩阵方式的任一种。
(显示装置)
其次,对应用了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显示器装置的一例进行说明。
图2为表示应用了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显示器装置的实施方式的纵截面图。
图2所示的显示器装置100具有:基板21,与子像素100R、100G、100B对应设置的多个发光元件1R、1G、1B和滤色器19R、19G、19B,用于分别驱动各发光元件1R、1G、1B的多个驱动用晶体管24。其中,显示器装置100为顶部发射构造的显示器面板。
在基板21上设置多个驱动用晶体管24,为了覆盖这些驱动用晶体管24,形成了由绝缘材料构成的平坦化层22。
各驱动用晶体管24具有:由硅构成的半导体层241、在半导体层241上形成的栅绝缘层242、在栅绝缘层242上形成的栅电极243、源电极244和漏电极245。
在平坦化层上,与各驱动用晶体管24对应地设置有发光元件1R、1G、1B。
发光元件1R在平坦化层22上按所述顺序将反射膜32、防腐蚀膜33、阳极3、层叠体(有机EL发光部)15、阴极12、阴极盖34层叠。本实施方式中,各发光元件1R、1G、1B的阳极3构成像素电极,通过导电部(配线)27与各驱动用晶体管24的漏电极245电连接。此外,各发光元件1R、1G、1B的阴极12作为共通电极。
再有,发光元件1G、1B的构成与发光元件1R的构成相同。此外,图2中,关于与图1相同的构成,标注同一符号。此外,反射膜32的构成(特性)根据光的波长,在发光元件1R、1G、1B间可不同。
在邻接的发光元件1R、1G、1B彼此之间设置有隔壁31。此外,在这些发光元件1R、1G、1B上形成了由环氧树脂构成的环氧层35以将它们覆盖。
滤色器19R、19G、19B与发光元件1R、1G、1B对应地设置在前述的环氧层35上。
滤色器19R将来自发光元件1R的白色光W变换为红色。此外,滤色器19G将来自发光元件1G的白色光W变换为绿色。此外,滤色器19B将来自发光元件1B的白色光W变换为青色。通过将这样的滤色器19R、19G、19B与发光元件1R、1G、1B组合使用,能够显示全色图像。
此外,在邻接的滤色器19R、19G、19B彼此之间,形成了遮光层36。由此能够防止不想要的子像素100R、100G、100B发光。
此外,在滤色器19R、19G、19B和遮光层36上设置有密封基板20以将它们覆盖。
以上说明的显示器装置100可以是单色显示,通过选择用于各发光元件1R、1G、1B的发光材料,也能够彩色显示。
这样的显示器装置100(本发明的显示装置)能够组装到各种电子设备中。
图3是表示应用了本发明的电子设备的移动型(或笔记本型)的个人电脑的构成的斜视图。
该图中,个人电脑1100由具有键盘1102的主体部1104和具有显示部的显示单元1106构成,显示单元1106对于主体部1104,通过铰链构造部可转动地被支持。
该个人电脑1100中,显示单元1106具有的显示部由前述的显示器装置100构成。
图4是表示应用了本发明的电子设备的移动电话(也包含PHS)的构成的斜视图。
该图中,移动电话1200具有多个操作按键1202、受话口1204和送话口1206以及显示部。
移动电话1200中,该显示部由前述的显示器装置100构成。
图5是表示应用了本发明的电子设备的数码照相机的构成的斜视图。再有,该图中,对于与外部设备的连接也简单地进行了表示。
其中,通常的相机利用被摄体的光像来使银盐照片胶卷感光,而数码照相机1300利用CCD(Charge Coupled Device)等摄像元件将被摄体的光像进行光电转换,生成摄像信号(图像信号)。
在数码照相机1300中的壳体(躯体)1302的背面设置显示部,成为了基于由CCD得到的摄像信号进行显示的构成,作为将被写体显示为电子图像的取景器发挥功能。
数码照相机1300中,该显示部由前述的显示器装置100构成。
在壳体的内部设置有电路基板1308。该电路基板1308设置有能够存储(记忆)摄像信号的存储器。
此外,在壳体1302的正面侧(图示的构成中背面侧),设置有包含光学透镜(摄像光学系)、CCD等的受光单元1304。
摄影者确认显示部中显示的被摄体像,按下快门按钮1306,则该时刻的CCD的摄像信号被传输、存储到电路基板1308的存储器中。
此外,该数码照相机1300中,在壳体1302的侧面设置有视频信号输出端子1312和数据通信用的输入输出端子1314。此外,如图所示,根据需要将电视监视器1430与视频信号输出端子1312连接,将个人电脑1440与数据通信用的输入输出端子1314连接。此外,通过规定的操作,成为了将电路基板1308的存储器中存储的摄像信号输出到电视监视器1430、个人电脑1440的构成。
再有,本发明的电子设备除了图3的个人电脑(移动型个人电脑)、图4的移动电话、图5的数码照相机以外,还可应用于例如电视机、摄像机、取景器型、监视器直视型的录像机、膝上型个人电脑、汽车导航装置、寻呼机、电子笔记本(也包含带有通信功能)、电子词典、台式电脑、电子游戏机、文字处理器、工作台、电视电话、防犯用电视监控器、电子双眼镜、POS终端、具备触摸屏的设备(例如金融机构的自动提款机、自动售票机)、医疗设备(例如电子体温计、血压计、血糖计、心电显示装置、超声波诊断装置、内视镜用显示装置)、鱼群探知机、各种测定设备、仪表类(例如车辆、航空器、船舶的仪表类)、飞行模拟机、其他各种监视器类、投影仪等投射型显示装置等。
以上基于图示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发光元件、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
例如,前述的实施方式中,对发光元件具有3层的发光层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发光层也可以为2层或4层以上。此外,作为发光层的发光色,并不限于前述的实施方式的R、G、B。发光层为2层或4层以上的情况下,通过适当设定各发光层的发光光谱,也能够使其发白色光。
此外,中间层可以设置在发光层之间的至少1个层间,也可具有2层以上的中间层。
实施例
其次对本发明的具体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1.发光元件的制造
(实施例1)
<1>首先,准备平均厚度0.5mm的透明的玻璃基板。其次,在该基板上采用溅射法形成了平均厚度100nm的ITO电极(阳极)。
然后,将基板依次浸渍于丙酮、2-丙醇,进行超声波洗净后,实施氧等离子体处理。
<2>其次,在ITO电极上,使用真空蒸镀法形成了由前述的化学式(7)所示的化合物构成的平均厚度40nm的空穴注入层。
<3>其次,在空穴注入层上,使用真空蒸镀法形成了由前述的化学式(13)所示的化合物构成的平均厚度10nm的空穴传输层。
<4>其次,在空穴传输层上,使用真空蒸镀法形成了由以下所示的红色发光层的构成材料构成的平均厚度10nm的红色发光层(第1发光层)。
其中,作为红色发光层的构成材料,使用前述的化学式(17)所示的化合物(二茚并苝衍生物)作为红色发光材料(客体材料),使用前述的化学式(18)所示的化合物(并四苯衍生物)作为主体材料。此外,发光层中的红色发光材料(掺杂剂)的含量(掺杂浓度)为1.0wt%。
<5>其次,在红色发光层上,使用真空蒸镀法形成了由以下所示的第1中间层的构成材料构成的平均厚度7nm的第1中间层。
其中,作为第1中间层的构成材料,使用前述的化学式(18)所示的化合物(并苯系材料)作为主体材料,使用前述的化学式(13)所示的化合物作为胺系材料。此外,第1中间层中的主体材料的含量为50wt%。
<6>其次,在第1中间层上,使用真空蒸镀法形成了由以下所示的青色发光层的构成材料构成的平均厚度10nm的青色发光层(第2发光层)。
其中,作为青色发光层的构成材料,使用前述的化学式(24)所示的化合物作为青色发光材料(客体材料),使用下述所示的化学式(26)所示的化合物(并苯系材料)作为主体材料。此外,青色发光层中的青色发光材料(掺杂剂)的含量(掺杂浓度)为6.0wt%。
[化学式26]
<7>其次,在青色发光层上,使用真空蒸镀法形成了由以下所示的第2中间层的构成材料构成的平均厚度2nm的第2中间层。
其中,作为第2中间层的构成材料,使用了前述的化学式(26)所示的化合物(并苯系材料)作为主体材料。
<8>其次,在第2中间层上,使用真空蒸镀法形成了由以下所示的绿色发光层的构成材料构成的平均厚度30nm的绿色发光层(第3发光层)。
其中,作为绿色发光层的构成材料,使用前述的化学式(25)所示的化合物作为绿色发光材料(客体材料),使用下述所示的化学式(27)所示的化合物(并苯系材料)作为主体材料。此外,绿色发光层中的绿色发光材料(掺杂剂)的含量(掺杂浓度)为1.0wt%。
<9>其次,在发光层上,使用真空蒸镀法形成了由以下所示的电子传输层的构成材料构成的平均厚度10nm的电子传输层。
其中,作为电子传输材料,使用了前述的Alq3
<10>其次,在电子传输层上,使用真空蒸镀法形成了由氟化锂(LiF)构成的平均厚度1nm的电子注入层。
<11>其次,在电子注入层上,使用真空蒸镀法形成了由Al构成的平均厚度150nm的阴极。
<12>其次,为了覆盖形成的各层,放置玻璃制的保护盖(密封构件),用环氧树脂固定、密封。
通过以上的工序,制造了图1所示的发光元件。
(实施例2)
上述工序<7>中,使形成的第2中间层的平均厚度为5nm,除此之外与上述实施例1同样地制造了图1所示的发光元件。
(实施例3)
上述工序<7>中,使形成的第2中间层的平均厚度为10nm,除此之外与上述实施例1同样地制造了图1所示的发光元件。
(实施例4)
上述工序<7>中,作为第2中间层的构成材料,使用下述所示的化学式(27)所示的化合物(并苯系材料)作为主体材料,形成了平均厚度5nm的第2中间层,除此之外与上述实施例1同样地制造了图1所示的发光元件。
[化学式27]
(比较例)
在上述工序<7>中,省略了第2中间层的形成,除此之外与上述实施例1同样地制造了图1所示的发光元件。
2.评价
对于各实施例和比较例的发光元件,分别在阳极和阴极之间利用直流电源使电流密度10mA/cm2的电流流过,测定对发光元件施加的电压、由发光元件放出的光的电流效率。
此外,对于各实施例和比较例的发光元件,分别在阳极和阴极之间利用直流电源使电流密度0.0003mA/cm2的电流流过,测定由发光元件放出的波长400~800nm的光的强度。
将它们的结果示于表1和图6。
[表1]
由表1可以看到,在电流密度为10mA/cm2这样的高亮度区域时,各实施例和比较例的发光元件中的电压和电流效率没有发现大的差异,所有发光元件均发白色光。
但是,使电流密度为0.0003mA/cm2这样的低亮度区域时,对于比较例的发光元件,如图6所示,起因于能量从青色发光层8向绿色发光层9迁移,得到了不发青色光,而绿色优先发光的结果。
而对于各实施例的发光元件,通过在它们彼此之间设置中间层,能够确实地抑制由青色发光层8向绿色发光层9的能量迁移,其结果可知能够使青色和绿色两者都适当地发光。
再有,这样的倾向在使用与青色发光层(第2发光层)和绿色发光层(第3发光层)的主体材料相同的材料作为第2中间层的主体材料,而且将第2中间层的膜厚设定为适当的范围的实施例2、3中更显著地发现。

Claims (10)

1.一种发光元件,其特征在于,具有:
阴极,
阳极,
第1发光层,其设置在所述阴极和所述阳极之间,包含主体材料和在该主体材料中添加的客体材料而构成,该客体材料是作为第1色以红色发光的红色发光材料,
第2发光层,其设置在所述第1发光层和所述阴极之间,包含主体材料和在该主体材料中添加的客体材料而构成,该客体材料是以第2色发光的第2色发光材料,
第3发光层,其设置在所述第2发光层和所述阴极之间,包含主体材料和在该主体材料中添加的客体材料而构成,该客体材料是以第3色发光的第3色发光材料,
所述第2发光层的所述主体材料与所述第3发光层的所述主体材料中的两方均包含相同的蒽衍生物,
所述发光元件进一步具有:
第1中间层,其设置在所述第1发光层和所述第2发光层之间并与它们相接,并且不包含具有发光性的材料而构成,具有比所述第1发光层的带隙和所述第2发光层的带隙宽的带隙,
第2中间层,其设置在所述第2发光层和所述第3发光层之间并与它们相接,包含具有与所述第2发光层的所述主体材料和所述第3发光层的所述主体材料中的两方所含的蒽衍生物相同的蒽衍生物,并且不包含具有发光性的材料而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元件,其中,所述第2发光层的所述主体材料和所述第3发光层的所述主体材料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元件,其中,所述第2中间层的所述主体材料和所述第2发光层的所述主体材料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元件,其中,所述第2中间层的所述主体材料和所述第2发光层的所述主体材料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元件,其中,所述第2中间层的厚度为2nm~10n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元件,其中,所述第1中间层含有胺系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元件,其中,所述第1中间层包含具有与所述第2发光层的所述主体材料和所述第3发光层的所述主体材料中的至少一方的主体材料同种的骨架的材料。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元件,其中,所述第1中间层包含具有与所述第1发光层的所述主体材料同种的骨架的材料。
9.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光元件。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具有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装置。
CN201010614887.5A 2009-12-22 2010-12-22 发光元件、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Active CN10215769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291439 2009-12-22
JP2009-291439 2009-12-22
JP2010283364A JP5728930B2 (ja) 2009-12-22 2010-12-20 発光素子、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JP2010-283364 2010-12-2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57694A CN102157694A (zh) 2011-08-17
CN102157694B true CN102157694B (zh) 2017-04-12

Family

ID=441500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614887.5A Active CN102157694B (zh) 2009-12-22 2010-12-22 发光元件、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395314B2 (zh)
JP (1) JP5728930B2 (zh)
KR (1) KR20110073327A (zh)
CN (1) CN102157694B (zh)
TW (1) TWI52886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858689B2 (ja) * 2011-08-31 2016-02-1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
KR101942979B1 (ko) * 2012-01-11 2019-01-2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신규한 유기 반도체, 이를 포함하는 광활성층 및 광전 변환 소자
ES2649140T3 (es) 2012-07-05 2018-01-10 P.C.O.A. Devices Ltd. Dispensador de medicación
DK3284700T3 (da) 2012-07-30 2019-09-09 DosentRX Ltd En beholder til at indeholde og dispensere faste medicinpiller
KR102126533B1 (ko) * 2013-10-04 2020-06-24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발광소자 및 이를 포함한 유기발광표시장치
KR20150040118A (ko) * 2013-10-04 2015-04-14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발광소자 및 이를 포함한 유기발광표시장치
IL233295B (en) 2014-06-22 2019-11-28 Ilan Paz A control pill dispensing system
WO2016151772A1 (ja) * 2015-03-24 2016-09-29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発光装置
WO2016151773A1 (ja) * 2015-03-24 2016-09-29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発光装置
IL238387B (en) 2015-04-20 2019-01-31 Paz Ilan Drug dispenser release mechanism
JP6020681B2 (ja) * 2015-08-05 2016-11-0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発光素子、発光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CA3002134C (en) 2015-10-15 2021-11-02 Ilan Paz Image recognition-based dosage form dispensers
US11458072B2 (en) 2015-11-02 2022-10-04 Dosentrx Ltd. Lockable advanceable oral dosage form dispenser containers
JP7173260B2 (ja) * 2017-07-28 2022-11-1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発光素子、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JP6999876B2 (ja) * 2017-07-28 2022-01-1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発光素子、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WO2020009039A1 (ja) * 2018-07-05 2020-01-0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有機el素子及びこれを用いた表示装置、撮像装置、通信機器、照明装置、灯具、移動体
JP7336277B2 (ja) * 2018-07-05 2023-08-3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有機el素子及びこれを用いた表示装置、撮像装置、通信機器、照明装置、灯具、移動体
US20220037608A1 (en) * 2019-01-15 2022-02-03 Sony Semiconductor Solutions Corporation Display device,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display device, and electronic instrum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04323A (zh) * 2007-10-03 2009-04-08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发光元件、显示装置以及电子机器
US20090261360A1 (en) * 2008-01-29 2009-10-22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Light-emitting element, display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534246C (zh) * 2003-08-22 2009-08-26 索尼株式会社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显示器
JP4496948B2 (ja) 2004-12-13 2010-07-07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有機el素子
WO2006090568A1 (ja) * 2005-02-23 2006-08-31 Konica Minolta Holdings, Inc.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発光パネル、液晶表示装置及び照明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04323A (zh) * 2007-10-03 2009-04-08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发光元件、显示装置以及电子机器
US20090261360A1 (en) * 2008-01-29 2009-10-22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Light-emitting element, display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728930B2 (ja) 2015-06-03
US20110148289A1 (en) 2011-06-23
TW201132227A (en) 2011-09-16
US8395314B2 (en) 2013-03-12
TWI528863B (zh) 2016-04-01
CN102157694A (zh) 2011-08-17
KR20110073327A (ko) 2011-06-29
JP2011151011A (ja) 2011-08-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57694B (zh) 发光元件、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1847691B (zh) 发光元件、发光装置、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JP4967952B2 (ja) 発光素子、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JP5077055B2 (ja) 発光素子、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CN101847692A (zh) 发光元件、发光装置、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JP2009093810A (ja) 発光素子、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CN102386341B (zh) 发光元件、发光装置、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2097419A (zh) 发光元件、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US9293724B2 (en) Light-emitting element, light-emitting device, display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JP2011108899A (ja) 発光素子、発光装置、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CN101894918A (zh) 发光装置、发光装置的制造方法、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US9401492B2 (en) Light-emitting element, light-emitting device, display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CN101599535B (zh) 发光元件、显示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102683604A (zh) 发光元件、发光装置、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4979481A (zh) 发光元件、发光装置、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2655224A (zh) 发光元件、发光装置、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2655221B (zh) 发光元件、发光装置、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JP2015201279A (ja) 発光素子、発光装置、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JP5304910B2 (ja) 発光素子、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JP2015201496A (ja) 発光素子、発光装置、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JP2009295306A (ja) 発光素子、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JP2010225689A (ja) 発光素子、発光装置、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JP2010218851A (ja) 発光素子、発光装置、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