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49862A - 带式假捻装置 - Google Patents
带式假捻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149862A CN102149862A CN2009801352503A CN200980135250A CN102149862A CN 102149862 A CN102149862 A CN 102149862A CN 2009801352503 A CN2009801352503 A CN 2009801352503A CN 200980135250 A CN200980135250 A CN 200980135250A CN 102149862 A CN102149862 A CN 10214986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entioned
- untwisting
- yarn
- belt
- neighbor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D—TEXTILES; PAPER
- D02—YARNS;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WARPING OR BEAMING
- D02G—CRIMPING OR CURLING FIBRES, FILAMENTS, THREADS, OR YARNS; YARNS OR THREADS
- D02G1/00—Producing crimped or curled fibres, filaments, yarns, or threads, giving them latent characteristics
- D02G1/02—Producing crimped or curled fibres, filaments, yarns, or threads, giving them latent characteristics by twisting, fixing the twist and backtwisting, i.e. by imparting false twist
- D02G1/04—Devices for imparting false twist
- D02G1/08—Rollers or other friction causing elements
- D02G1/085—Rollers or other friction causing elements between crossed belts
-
- D—TEXTILES; PAPER
- D02—YARNS;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WARPING OR BEAMING
- D02G—CRIMPING OR CURLING FIBRES, FILAMENTS, THREADS, OR YARNS; YARNS OR THREADS
- D02G1/00—Producing crimped or curled fibres, filaments, yarns, or threads, giving them latent characteristics
- D02G1/02—Producing crimped or curled fibres, filaments, yarns, or threads, giving them latent characteristics by twisting, fixing the twist and backtwisting, i.e. by imparting false twist
- D02G1/04—Devices for imparting false twis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Yarns And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带式假捻装置,提供同时实现退捻点相对于带的交叉部更稳定化和装置结构紧凑化的技术。带式假捻装置(111)通过使基准带(1)、可动带(2)在互相交叉和压接的状态下行走来边夹持纱线(Y)边赋予捻。在卷挂基准带(1)的驱动带轮(10)上设置具有外周边缘(50a)的退捻盘(50)。该退捻盘(50)与上述驱动带轮(10)共同旋转地构成。该退捻盘(50)的外周边缘(50a)的外径(D)被设定在上述驱动带轮(10)的外径加上上述基准带(1)的厚度而获得的值以上。上述纱线(Y)的比交叉部(R)靠下游侧的纱道因与上述退捻盘(50)的外周边缘(50a)接触而被弯曲。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带式假捻装置,详细为涉及固定退捻点的技术。
背景技术
作为这种技术,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266179号公报)公开了在紧挨假捻装置的夹持点的下游侧设置了用来使纱线退捻的导纱器的假捻加工机。在该假捻加工机中,如专利文献1的图5所示,在夹持加捻装置7(假捻装置)的下游侧、偏离夹持点N的位置上配置有导纱辊8。于是,由于该导纱辊8的存在,成为“即使将退捻张力T2低,也能够使退捻点稳定在导纱辊8的位置上,能够消除纱线Y长度方向的退捻状态的不均匀并且能够防止未退捻”。
并且,专利文献2(日本昭58-23924号公报)公开了通过给刚刚经过带后的纱线赋予弯曲来防止退捻点变动的技术。具体为,设置被定位在带交叉部的与带接触面不同的面上、给经过带后的纱线赋予弯曲的导纱器。如果采用该导纱器,成为“纱线的退捻点被限制在带交叉部的最终点,不会移动到带交叉部的内部”。
上述各专利文献1、2中的任一项技术都是对于退捻点相对上述交叉部的稳定发挥一定效果的有益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鉴于这些情况,其主要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固定退捻点的全新的结构。
本发明想要解决的问题如上,下面说明解决该问题的方法及其效果。
根据本申请发明的观点,提供如下结构的带式假捻装置。即,带式假捻装置通过使一对环形带在互相交叉并压接的状态下行走来边夹持纱线边赋予捻。在卷挂上述环形带的带轮上设置有具有外周边缘的退捻部。该退捻部与上述带轮共同旋转地构成。该退捻部的外周边缘的外径被设定为上述带轮的外径加上上述环形带的厚度而获得的值以上。上述纱线的比上述一对环形带交叉的部分即交叉部靠下游侧的纱道,通过与上述退捻部的外周边缘的接触而被弯曲。根据以上结构,由于上述退捻部的外周边缘上的圆周速度比上述交叉部内的上述纱线的圆周速度高,因此能够将由上述交叉部赋予的上述纱线的捻维持到上述退捻部的外周边缘,因此,上述纱线的退捻点被固定在上述退捻部的外周边缘上。并且,利用上述退捻部的外周边缘的外径比上述环形带向外周一侧突出的结构,能够使上述纱线的在上述交叉部与退捻部之间的区间的纱道与上述纱线的在上述交叉部内的纱道大致成一直线。并且,在这样采用近似一直线的纱道的情况下,能避免上述环形带在上述交叉部的下游侧终端的偏摩损。
上述带式假捻装置能够采用下述结构。即,考虑上述退捻部与上述带轮分体构成的情况、和上述退捻部与上述带轮一体构成的情况。前者的结构在能够仅更换上述退捻部这一点上有优势,后者的结构有助于削减零部件的数量。
上述带式假捻装置能够采用下述结构。即,设置有弯曲导纱器,该弯曲导纱器将上述纱线的在上述退捻部的外周边缘的纱道的弯曲增强地引导上述纱线。根据以上结构,由于上述纱线的在上述退捻部的外周边缘的纱道的弯曲增强,因此通过该弯曲而实现的上述纱线的退捻点的稳定能被更高水平地实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形态的拉伸假捻加工机的概略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一个实施形态的带式假捻装置的侧视图;
图3为图2的3-3线向视剖视图;
图4为带式假捻装置内的纱道的概略图;
图5为表示退捻张力T2低时的退捻点的图;
图6为表示退捻张力T2高时的退捻点的图;
图7为类似于图2的图,为表示本发明其他实施形态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形态。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形态的拉伸假捻加工机的概略结构图。
在本实施形态中,拉伸假捻加工机100具备多个锭子105,所述锭子105包含提供喂纱卷装101的纱线Y的喂纱单元102、对从该喂纱单元102提供的纱线Y实施拉伸假捻加工处理的纱线加工处理单元103、卷绕用纱线加工处理单元103实施了拉伸假捻加工处理的纱线Y而形成预定直径的卷绕卷装P的卷绕单元104而构成。多个锭子105沿该图的纸面垂直方向并列设置。为了达到使拉伸假捻加工机100结构紧凑的目的,如图1所示喂纱单元102和卷绕单元104上下重叠配置。
喂纱卷装101被保持在多个锭子105共同的筒子架106的梭芯107上。
纱线加工处理单元103沿纱线Y的行走方向依次具备第一喂纱辊108、一次加热器109、冷却器110、带式假捻装置111、第二喂纱辊114、交织喷嘴115、二次加热器116和第三喂纱辊117而构成。
为了使纱线Y在第一喂纱辊108与第二喂纱辊114之间被拉伸,第二喂纱辊114的喂纱速度与第一喂纱辊108的喂纱速度相比设定得比较大。另一方面,为了使纱线Y在第二喂纱辊114与第三喂纱辊117之间被松弛,第三喂纱辊117的喂纱速度与第二喂纱辊114的喂纱速度相比设定得比较小。
带式假捻装置111为通过使一对环形带在互相交叉并压接的状态下行走来夹持行走的纱线Y并赋予捻的装置,被赋予给该纱线Y的捻从带式假捻装置111向着纱线Y的行走方向的上游侧传播到第一喂纱辊108。纱线Y在被拉伸并赋予捻的状态下由一次加热器109热定型后,由冷却器110冷却,在经过带式假捻装置111之际被退捻。被实施了该拉伸假捻加工处理的纱线Y通过在交织喷嘴115处适当地形成交络部,被赋予与加捻纱相同程度的集束性。然后,纱线Y在松弛的状态下在二次加热器116中实施预定的热处理,在卷绕单元104中被卷绕成卷绕卷装P。
下面说明带式假捻装置111。图2为本发明一个实施形态的带式假捻装置的侧视图。图3为图2的3-3线向视剖视图。图4为带式假捻装置内的纱道的概略图。
如图2所示,带式假捻装置111具备作为基准侧带的基准带1和作为可动侧带的可动带2,通过使上述基准带1和可动带2边行走边互相靠近,给边被上述基准带1和可动带2夹持边行走的纱线Y赋予捻。即,带式假捻装置111具备包含基准带1的基准带单元3和包含可动带2的可动带单元4。由于这些基准带单元3、可动带单元4采用彼此大致对称的结构,因此下面主要详细说明可动带单元4的结构。
可动带单元4由相对于拉伸假捻加工机100主体固定的单元基座5、能够相对于该单元基座5滑动的可动带支持体6、以及上述可动带2构成。可动带支持体6具备收容在单元基座5内的驱动部7,从该驱动部7突设的带轮驱动轴收容筒8,配置在该带轮驱动轴收容筒8的顶端、由收容在该带轮驱动轴收容筒8内的图示省略的驱动轴旋转驱动的驱动带轮10,与该驱动带轮10成对、与该驱动带轮10一起钩挂可动带2的从动带轮11,以及用来给钩挂在这些驱动带轮10和从动带轮11上的可动带2赋予预定的张力的张力赋予部12作为主要结构。张力赋予部12包含间插在能够旋转地支持从动带轮11的从动带轮支持体9与上述带轮驱动轴收容筒8之间的图示省略的压缩螺旋弹簧13而构成。
本实施形态中的钩挂在驱动带轮10和从动带轮11上的可动带2为具有柔性的环形带,其带宽度大概为8~12mm。上述带轮驱动轴收容筒8大致朝基准带单元3延伸,由可动带单元4支持的可动带2采用能够与支持在基准带单元3上的基准带1接触的结构。当基准带1和可动带2夹持纱线Y时,像本图所示那样,作为基准带1的与可动带2相对置的部分的基准带相对面1a与作为可动带2的与基准带1相对置的部分的可动带相对面2a大致平行。并且,在本实施形态中,可动带2采用边维持基准带相对面1a与可动带相对面2a的平行关系边能够相对于基准带1进退的结构。即,支持可动带2的可动带支持体6的驱动部7在单元基座5内向与可动带相对面2a垂直的方向滑动地构成。
如图3所示,图示省略的引导轴15沿与上述可动带相对面2a垂直的方向插设在单元基座5中,驱动部7通过该引导轴15和图中没有表示的线性衬套与单元基座5连接。利用该结构,可动带2边维持基准带相对面1a与可动带相对面2a的平行关系边能够相对于基准带1进退。而且,在上述驱动部7上刻设有与上述引导轴15的插设方向平行延伸的键槽16,在单元基座5上设置有被收容在该键槽16内的键17,由于该键槽16和键17的存在,限制了驱动部7围绕引导轴15的旋转。上述带轮驱动轴收容筒8像该图所示那样嵌入驱动部7,连接在驱动带轮10上的驱动轴9与带轮驱动轴收容筒8为大致同轴的关系。
在单元基座5上设置有向靠近基准带1的方向A对可动带2施力的可动带靠近施力部18(可动带靠近施力机构)、向离开基准带1的方向B对可动带2施力的可动带离开施力部19、使可动带2向离开基准带1的方向B移动的可动带移动部20(可动带移动机构)。
该可动带靠近施力部18在本实施形态中采用通过构成为气动式使赋予可动带2的施力能够增减的结构。具体为,可动带靠近施力部18由与图示省略的压缩空气供给装置连接的空气供给口21、内置有由通过空气供给口21供给的压缩空气驱动的图示省略的波形隔膜(ベロフラム)的可动带靠近施力部主体22、以及与该波形隔膜的动作连动的输出杆23构成。该输出杆23采用这样的结构:与引导轴15的插设方向平行地配置,当通过空气供给口21给可动带靠近施力部主体22提供压缩空气时与驱动部7上形成的杆抵接面7a相抵接,将由压缩空气通过波形隔膜作用于输出杆23的压力传递给驱动部7。该可动带靠近施力部18采用使传递给驱动部7的上述压力(空气压力)为了向靠近基准带1的方向A对可动带2施力而被提供的结构。即,从可动带2望向基准带1的方向与从可动带靠近施力部主体22望向输出杆23或者杆抵接面7a的方向为相同的方向。
上述可动带离开施力部19在本实施形态中被构成为弹簧式,具体由在能够沿与引导轴15的插设方向平行的方向滑动的形态下支持在单元基座5上的弹簧收容体24、夹设在该弹簧收容体24与驱动部7之间的压缩螺旋弹簧25、使弹簧收容体24沿与引导轴15的插设方向平行的方向进退移动的螺栓式偏心凸轮26构成。上述弹簧收容体24、压缩螺旋弹簧25和驱动部7使夹设在弹簧收容体24与驱动部7之间的压缩螺旋弹簧25的自身弹性恢复力为了向离开基准带1的方向B对可动带2施力而被提供地配置。因此,使由可动带靠近施力部18赋予可动带2的施力与由可动带离开施力部19赋予可动带2的施力朝相反的方向作用地构成。螺栓式偏心凸轮26为通过使弹簧收容体24沿与引导轴15的插设方向平行的方向进退移动,来调节可动带离开施力部19赋予给可动带2的施力用的部件。
上述可动带移动部20在本实施形态中被构成为凸轮驱动式,具体由在能够沿与引导轴15的插设方向平行的方向滑动的形态下支持在单元基座5上的进入杆27,以及在顶端具有与进入杆27卡合的切口部、用来使该进入杆27进入的凸轮式旋钮28构成。该凸轮式旋钮28使进入杆27进入的方向设定为与可动带2离开基准带1的方向相同的方向,当进入杆27由于与凸轮式旋钮28卡合而进入时,进入杆27与驱动部7相抵接,通过该驱动部7使可动带2离开基准带1。在进入杆27与单元基座5之间夹设有压缩螺旋弹簧29,以便当凸轮式旋钮28带来的进入杆27的进入被解除时进入杆27在短时间内向离开驱动部7的方向退避。
如图2和图4所示,具有外周边缘50a的退捻盘50(退捻部)用图中没有表示的螺栓等连结件连接固定在基准带单元3的驱动带轮10上。该退捻盘50采用例如不锈钢或陶瓷等刚体,通过固定在驱动带轮10上与驱动带轮10共同旋转。换言之,退捻盘50主动旋转。并且,该退捻盘50的外周边缘50a的外径D被设定在驱动带轮10的外径加上基准带1的2个厚度而获得的值以上。换言之,上述退捻盘50的外周边缘50a的外径D如图4所示比卷挂在驱动带轮10上的基准带1更向外周一侧突出(伸出)地设定。利用这种结构,纱线Y在比一对基准带1和可动带2交叉的部分即交叉部R靠下游侧的纱道像该图所示那样,由于与退捻盘50的外周边缘50a的接触而弯曲。另外,该接触像本图所示那样不是沿着退捻盘50的外周边缘50a的形态的线接触,而是以纱线Y和外周边缘50a交叉为特征的点接触。本实施形态中还在退捻盘50的外周边缘50a附近像图4所示那样形成向纱线Y的纱道的下游侧变窄的锥形外周面50b。并且采用使纱线Y能够与该锥形外周面50b接触摩擦的结构。锥形外周面50b与纱线Y的接触如果微观来看为线接触。并且,上述退捻盘采用外周边缘50a形成为0.1~0.4R的棱状(尖状)的盘的结构。通过这样使外周边缘50a为小弧度(R),能够抑制退捻点的变动。
而且,在退捻盘50的下游一侧,如图2所示设置有从动于行走的纱线Y旋转的截面为近似V字形状的弯曲导纱器51。该弯曲导纱器51使上述纱线Y在上述退捻盘50的外周边缘50a处的纱道的弯曲增强。即如图4所示那样,被基准带1和可动带2夹持并输送的纱线Y经过若干行走而在退捻盘50的外周边缘50a上被弯曲,再经过若干行走而在弯曲导纱器51的作用下向与上述弯曲的大致相反的方向被弯曲。
下面说明本实施形态的带式假捻装置111的动作。
首先,在基准带1与可动带2之间存在有比作为加捻对象的纱线Y的粗细大很多的间隙,该纱线Y向图2所示的粗线箭头所示的方向行走。
<加捻开始>
在该状态下,为了开始对纱线Y的加捻,首先用图中没有表示的电动机以预定的转速使驱动带轮10旋转,使可动带2成为以预定的速度行走的状态。该可动带2行走的方向为本图中用粗线箭头表示的方向。对于基准带单元3也同样。
接着将预定压力的压缩空气导入到图3所示的可动带靠近施力部18使输出杆23进入。由此,输出杆23与驱动部7的杆抵接面7a相抵接,通过将输出杆23从可动带靠近施力部主体22承受的压力传递给驱动部7,驱动部7在克服属于可动带离开施力部19的压缩螺旋弹簧25的自身弹性恢复力的形式下沿引导轴15的插设方向滑动,因此可动带2靠近基准带1。不久,当可动带2与纱线Y抵接时,输出杆23从可动带靠近施力部主体22承受的压力变换成可动带2对纱线Y的接触压力(基准带1对纱线Y的接触压力)。
基准带1和可动带2的行走方向都与纱线Y具有预定的角度,因此基准带1和可动带2的行走发挥送出纱线Y的功能和给纱线Y赋予加捻扭矩的功能。
<加捻停止:1>
在上述状态下,当停止对纱线Y的加捻时,首先停止给可动带靠近施力部18提供压缩空气,并且排出已经提供给了可动带靠近施力部18的压缩空气,通过这样使可动带靠近施力部18赋予给驱动部7的施力消失。这样一来,可动带2对纱线Y的接触压力消失,并且在可动带离开施力部19赋予给驱动部7的施力的作用下,驱动部7向使可动带2离开基准带1的方向移动(退避),在基准带1与可动带2之间产生比纱线Y的粗细足够大的间隙,因此停止对纱线Y的加捻。
<加捻停止:2>
例如当更换基准带1或可动带2时,使凸轮式旋钮28适当旋转就可以。由此,进入杆27因与凸轮式旋钮28卡合而进入,驱动部7向可动带2离开基准带1的方向移动(退避),在基准带1与可动带2之间产生足够大的间隙。附带说明一下,当由可动带靠近施力部18对驱动部7赋予施力时,驱动部7沿着引导轴15的插设方向的进退择一地受进入杆27进入的量或者由压缩螺旋弹簧25赋予驱动部7的施力支配。另一方面,当没由可动带靠近施力部18赋予驱动部7施力时,驱动部7沿着引导轴15的插设方向的进退受压缩螺旋弹簧25赋予驱动部7的施力支配。
<接触压力的调整>
但是,当对纱线Y加捻时,为了调整给可动带靠近施力部18提供预定压力的压缩空气而产生的、可动带2对纱线Y的接触压力(基准带1对纱线Y的接触压力),使螺栓式偏心凸轮26朝任何一个方向旋转就可以。即,对纱线Y加捻时,由于可动带靠近施力部18赋予驱动部7的施力,同可动带2对纱线Y的接触压力与可动带离开施力部19赋予驱动部7的施力的合力相等,因此在这种关系下,如果使螺栓式偏心凸轮26朝任何一个方向旋转,由可动带离开施力部19赋予驱动部7的施力增减,相对地,可动带2对纱线Y的接触压力变化。整体(例如一机体240个锭子)的接触压力的调整(根据纱线种类的不同)通过改变空气压力而所有锭子一起进行。螺栓式偏心凸轮26进行的调整被使用于在一起进行的上述调整后,测量接触压力,当该接触压力在各锭子之间产生偏差时进行调整。
<退捻盘50的作用>
下面根据图5和图6详细说明上述退捻盘50的作用。图5为表示退捻张力T2低时的退捻点的图。图6为表示退捻张力T2高时的退捻点的图。另外,在图5和图6中,存在于上述交叉部R内的纱线Y虽然在通常状态下看不到,但为了说明退捻点的位置还是要描绘到基准带1的近身侧。
在退捻张力T2低的情况下,如图5(a)所示,退捻点位于基准带1与可动带2的交叉部R的下游侧端部。但是,在退捻张力T2高的情况下,如图6(a)所示,退捻点进入到基准带1与可动带2的交叉部R内。结果,退捻后的上述纱线Y与基准带1和可动带2互相摩擦发生起毛。与此不同,包括上述退捻盘50的上述实施形态的结构中如图5(b)和图6(b)所示,不管退捻张力T2的高低,退捻点总是固定在退捻盘50的外周边缘50a上。因此,由于退捻点不会进入到基准带1与可动带2的交叉部R内,所以能够抑制起毛的发生。
而且,由于弯曲导纱器51的存在,上述纱线Y在退捻盘50处的纱道的弯曲被增强,因此上述纱线Y的退捻点的稳定更高水平地被实现。
下面说明用来确认上述退捻盘50的技术效果的实验。在下述表1中,实施例为关于在图5(a)所示的结构中附加了退捻盘50的结构,比较例为关于图5(a)所示的结构。在下述表1中,实验No.1~3的纱种为75den/144f,纱线速度为600m/min。实验No.4~6的纱种为150den/288f,纱线速度为600m/min。表中“退捻张力T2gr”意为纱线Y在比带式假捻装置111靠下游侧的张力,单位gr意为克。“B.F/1000m”意为每1000m的毛刺数量。
[表1]
实验No. | 退捻张力T2gr | 实施例B.F/1000m | 比较例B.F/1000m |
1 | 14 | 99 | 143 |
2 | 19 | 149 | 457 |
3 | 26 | 271 | 1167 |
4 | 24 | 230 | 414 |
5 | 36 | 369 | 816 |
6 | 44 | 512 | 1253 |
根据上述表1的比较例,判定为当退捻张力T2高时毛刺的产生显著。并且判定为采用了上述退捻盘50的实施例中不管退捻张力T2的大小如何,与比较例相比毛刺数量都抑制到接近大致一半。由于毛刺一般在退捻点进入了带之间时产生,因此上述实施例中抑制退捻点进入带之间,可以认为这无非是使退捻点稳定地固定。
如以上说明过的那样,上述实施形态中带式假捻装置111如下地构成。即,带式假捻装置111通过使基准带1、可动带2在互相交叉及压接的状态下行走而边夹持纱线Y边赋予捻。在卷挂基准带1的驱动带轮10上设置有具有外周边缘50a的退捻盘50。该退捻盘50与上述驱动带轮10共同旋转地构成。该退捻盘50的外周边缘50a的外径D设定在上述驱动带轮10的外径加上上述基准带1的厚度获得的值以上。上述纱线Y在比交叉部R靠下游侧的纱道因与上述退捻盘50的外周边缘50a接触而被弯曲。如果采用上述结构,由于上述退捻盘50的外周边缘50a上的圆周速度比上述交叉部R内的上述纱线Y的圆周速度高,因此能够将上述交叉部R赋予的上述纱线Y的捻维持到上述退捻盘50的外周边缘50a,因此,上述纱线Y的退捻点被固定在上述退捻盘50的外周边缘50a上。并且,利用上述退捻盘50的外周边缘50a的直径D比基准带1向外周一侧突出的结构,能够使上述纱线Y在上述交叉部R与退捻盘50之间的区间的纱道与上述纱线Y在上述交叉部R内的纱道大致成一条直线。并且,在这样采用近似一条直线的纱道的情况下,避免基准带1和可动带2在上述交叉部R的下游侧终端处的偏摩损。
另外,上述实施形态中使上述纱线Y在上述交叉部R与退捻盘50之间的区间内的纱道与上述纱线Y在上述交叉部R内的纱道大致成一条直线地设定退捻盘50的外周边缘50a的外径D。
另外,在例如上述退捻盘50不主动旋转、通过与纱线Y的接触而旋转地构成的情况下,上述退捻盘50的外周边缘50a的圆周速度不大于上述交叉部R内上述纱线Y的圆周速度,因此,完全不能够将由上述交叉部R赋予的上述纱线Y的捻维持到上述退捻盘50的外周边缘50a。并且,即使采用使上述退捻盘50主动旋转的结构,在上述退捻盘50的外周边缘50a的圆周速度没有超过上述交叉部R内上述纱线Y的圆周速度的程度地高速旋转的情况下,不能够完全地将由上述交叉部R赋予的上述纱线Y的捻维持到上述退捻盘50的外周边缘50a。
上述带式假捻装置111能够采用以下的结构。即,设置使上述纱线Y在上述退捻盘50的外周边缘50a的纱道的弯曲增强地引导上述纱线Y的弯曲导纱器51。如果采用以上的结构,由于上述纱线Y在上述退捻盘50的外周边缘50a的纱道的弯曲增强,因此由该弯曲实现的上述纱线Y的退捻点的稳定更高水平地被实现。
虽然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形态,但上述实施形态能够如下这样变更地实施。
图7为类似于图2的图,为表示本发明其他实施形态的图。如本图所示,也可以在可动带单元4的从动带轮11的外周面上突设环状突条52(退捻部)取代上述实施形态的退捻盘50。换言之,也可以采用与从动带轮11一体的环形突条52取代与驱动带轮10分体的退捻盘50。即,退捻盘50或环形突条52等退捻部既可以与带轮(10、11)分体也可以为一体。使退捻部为分体的结构在能够仅更换上述退捻部这一点上有优势,使退捻部为一体的结构有助于削减零部件的数量。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能像图6(b)所示那样在退捻张力T2高的情况下实现退捻点的固定。并且,即使在这种情况下,最好也与上述实施形态一样增强突条52带来的上述纱线Y的纱道的弯曲地设置引导上述纱线Y的弯曲导纱器。
Claims (6)
1.一种带式假捻装置,通过使一对环形带在互相交叉并压接的状态下行走来边夹持纱线边赋予捻,其特征在于,
在卷挂上述环形带的带轮上设置有具有外周边缘的退捻部;
该退捻部与上述带轮共同旋转地构成;
该退捻部的外周边缘的外径被设定为上述带轮的外径加上上述环形带的厚度而获得的值以上;
上述纱线的比上述一对环形带交叉的部分即交叉部靠下游侧的纱道,通过与上述退捻部的外周边缘的接触而被弯曲。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式假捻装置,其特征在于,使上述纱线的在上述带交叉部与退捻部之间的区间的纱道与上述交叉部内的上述纱道大致成一直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式假捻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退捻部与上述带轮分体地构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式假捻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退捻部与上述带轮一体地构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式假捻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退捻部被构成为外周边缘形成为0.1~0.4R的棱状的盘。
6.如权利要求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带式假捻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退捻部的下游侧设置有弯曲导纱器,该弯曲导纱器将上述纱线的在上述退捻部的外周边缘的纱道的弯曲增强地引导上述纱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8234266A JP2010065354A (ja) | 2008-09-12 | 2008-09-12 | ベルト式仮撚装置 |
JP234266/2008 | 2008-09-12 | ||
PCT/JP2009/064915 WO2010029852A1 (ja) | 2008-09-12 | 2009-08-27 | ベルト式仮撚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149862A true CN102149862A (zh) | 2011-08-10 |
CN102149862B CN102149862B (zh) | 2012-12-26 |
Family
ID=420051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980135250.3A Active CN102149862B (zh) | 2008-09-12 | 2009-08-27 | 带式假捻装置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EP (1) | EP2325356B1 (zh) |
JP (1) | JP2010065354A (zh) |
CN (1) | CN102149862B (zh) |
WO (1) | WO2010029852A1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757760A (zh) * | 2014-01-20 | 2014-04-30 | 王成铸 | 一种皮带交叉式的假捻器 |
CN105908299A (zh) * | 2015-02-19 | 2016-08-31 | 日本Tmt机械株式会社 | 带式假捻装置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697963B2 (ja) | 2016-06-27 | 2020-05-27 | Tmtマシナリー株式会社 | 繊維機械 |
JP6756574B2 (ja) * | 2016-10-19 | 2020-09-16 | Tmtマシナリー株式会社 | ベルト式仮撚装置 |
CN106757568B (zh) * | 2017-03-22 | 2018-10-09 | 江南大学 | 一种同步异向加捻纺纱装置和纺纱方法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299627A (ja) * | 1988-09-30 | 1990-04-11 | Murata Mach Ltd | 糸の仮撚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823924A (ja) * | 1981-07-28 | 1983-02-12 |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 ベルト式仮撚装置 |
JPS63264922A (ja) * | 1987-04-16 | 1988-11-01 | Murata Mach Ltd | ベルト式仮撚装置 |
JP3147024B2 (ja) * | 1997-03-07 | 2001-03-19 |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 仮撚り装置 |
JP2002266179A (ja) * | 2001-03-12 | 2002-09-18 | Murata Mach Ltd | 仮撚加工機及び仮撚加工方法 |
JP2007297764A (ja) * | 2006-04-05 | 2007-11-15 | Tmt Machinery Inc | ニップ式仮撚装置 |
TWI425127B (zh) * | 2006-04-05 | 2014-02-01 | Tmt Machinery Inc | Clamp type false twisting device |
-
2008
- 2008-09-12 JP JP2008234266A patent/JP2010065354A/ja active Pending
-
2009
- 2009-08-27 WO PCT/JP2009/064915 patent/WO2010029852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9-08-27 EP EP09812999A patent/EP2325356B1/en active Active
- 2009-08-27 CN CN200980135250.3A patent/CN102149862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299627A (ja) * | 1988-09-30 | 1990-04-11 | Murata Mach Ltd | 糸の仮撚装置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757760A (zh) * | 2014-01-20 | 2014-04-30 | 王成铸 | 一种皮带交叉式的假捻器 |
CN105908299A (zh) * | 2015-02-19 | 2016-08-31 | 日本Tmt机械株式会社 | 带式假捻装置 |
CN105908299B (zh) * | 2015-02-19 | 2020-09-29 | 日本Tmt机械株式会社 | 带式假捻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2325356A1 (en) | 2011-05-25 |
CN102149862B (zh) | 2012-12-26 |
EP2325356A4 (en) | 2011-08-31 |
WO2010029852A1 (ja) | 2010-03-18 |
EP2325356B1 (en) | 2012-12-19 |
JP2010065354A (ja) | 2010-03-2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149862B (zh) | 带式假捻装置 | |
US7241123B2 (en) |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and winding synthetic multifilament yarns | |
CN102452583B (zh) | 落纱装置以及具备该落纱装置的绕纱机 | |
CN104711689B (zh) | 纺丝卷绕装置 | |
CN102888667B (zh) | 纺丝卷绕机 | |
US9796557B2 (en) | Bobbin unwinding device of filament winding device | |
CN102953172A (zh) | 具有多个工位的纺织机械 | |
CN102304788B (zh) | 纺织装置 | |
CN100462489C (zh) | 断线预防装置和具有断线预防单元的纱线处理机器 | |
JP2007277751A (ja) | 仮撚加工機 | |
CN106477388A (zh) | 一种整经筒子架的纱线张力调节装置 | |
US11098418B2 (en) | Process and system for manufacturing twisted and textured yarns | |
JP2007297764A (ja) | ニップ式仮撚装置 | |
CN1065931C (zh) | 假捻卷曲变形机和生产卷曲变形长丝的方法 | |
CN103451789A (zh) | 纤维机械 | |
CN1970859B (zh) | 纺纱装置 | |
CN207281867U (zh) | 纸币存储装置 | |
CN203878262U (zh) | 自由端纺纱机上的带轮的切向传动装置 | |
JPS60126330A (ja) | 空気式紡績機における糸掛け方法 | |
CN104060338A (zh) | 弹性纤维生产导丝装置及其在氨纶纤维生产中的用途 | |
CN103541055A (zh) | 一种松球机的卷条机构 | |
JP4280080B2 (ja) | アセテートトウの搬送方法と搬送装置 | |
CN1250437C (zh) | 用于弹性纤维的络筒机 | |
US20030094181A1 (en) | Method of and apparatus for temporarily storing a running web | |
JP2010065355A (ja) | 仮撚加工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