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44424B - 移动通信系统、基站装置和移动站装置 - Google Patents

移动通信系统、基站装置和移动站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44424B
CN102144424B CN200980134712.XA CN200980134712A CN102144424B CN 102144424 B CN102144424 B CN 102144424B CN 200980134712 A CN200980134712 A CN 200980134712A CN 102144424 B CN102144424 B CN 10214442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tion apparatus
carrier wave
mobile station
key element
base s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3471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44424A (zh
Inventor
相羽立志
山田升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1444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444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444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4442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6Transmission of channel quality ind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607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 H04L1/1671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the supervisory signal being transmitted together with control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04L5/001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the frequencies being arranged in component carr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14Two-way operation using the same type of signal, i.e. duplex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14Two-way operation using the same type of signal, i.e. duplex
    • H04L5/143Two-way operation using the same type of signal, i.e. duplex for modulated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10Scheduling measurement reports ; Arrangements for measurement repor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up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Abstract

当基站装置和移动站装置使用由多个载波要素构成的宽带的频带来进行通信时,使从基站装置通知给移动站装置的控制信息(控制信号)不增加地实现有效的通信。基站装置和移动站装置使多个上行链路的载波要素的每一个与多个下行链路的载波要素或者包含多个下行链路的载波要素的多个载波要素组的每一个对应地进行通信。

Description

移动通信系统、基站装置和移动站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由基站装置和移动站装置构成的移动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3GPP(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是对以发展了W-CDMA(Wideband-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和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的网络为基础的移动通信系统的标准进行研究和生成的计划。在3GPP中,W-CDMA方式被标准化为第3代蜂窝移动通信方式,开始依次服务。并且,也标准化了使通信速度更高速化的HSDPA(High-speed Downlink Packet Access),并开始服务。在3GPP中,使用第3代无线接入技术的进化(以下称为“LTE(Long Term Evolution)”或者“EUTRA(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和更宽的系统带宽,进一步进行与实现高速数据的收发的移动系统(以下称为“LTE-A(Long Term Evolution-Advanced)”或者“Advanced-EUTRA”)相关的研究。 
作为LTE中的通信方式,研究了使用相互正交的副载波来进行用户复用的OFDMA(Orthogonal Frequency Multiple Access)方式和SC-FDMA(Single Carrier-Frequency Domain Multiple Access)方式。另一方面,在下行链路中,提出了作为多载波通信方式的OFDMA方式,在上行链路中,提出了作为单载波通信方式的SC-FDMA方式。 
与此相对,作为LTE-A中的通信方式,在下行链路中,提出了OFDM方式A,在上行链路中,除了提出了作为单载波通信方式的SC-FDMA方式以外,还引入了作为多载波通信方式的OFDMA方式、Clustered-SC-FDMA(也称为Clustered-Single Carrier-Frequency Domain Multiple Access、DFT-S-OFDM with Spectrum Division Control)方式(非专利文件1、非专利文件2)。在LTE和LTE-A中,作为上行链路的通信方式来研究的SC-FDMA方式具有能够将发送数据时的PAPR(Peak to Average Power Ratio:峰均功率比)抑制得很低的特征。 
并且,在LTE-A中,相对于在一般的移动通信系统中使用的频率是连续的,提出了如下的方式:复合地使用连续/不连续的多个频带(以下称为“载波要素(Carrier Component)”或者“分量载波(Component Carrier)”),并作为1个宽带的频带(宽带的系统频带)来使用(频带集合:Spectrum aggregation、Carrier aggregation)。并且,为了更灵活地使用分配给移动通信系统的频带,也提出了用于下行链路通信的频带和用于上行链路通信的频带具有不同带宽的方式(非专利文件3、非专利文件4)。 
【非专利文件1】:″UL Access Scheme for LTE-Advanced″,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53-bis,R1-082365,June 30-July 4,2008. 
【非专利文件2】:″Consideration on Multicarrier Transmission scheme for LTE Adv uplink″,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53-bis,R1-082398,June 30-July 4,2008. 
【非专利文件3】:″Proposals for LTE-Advanced Technologies″,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53-bis,R1-082575,June 30-July 4,2008. 
【非专利文件4】:″Carrier aggregation in LTE-Advanced″,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53-bis,R1-082468,June 30-July 4,2008. 
然而,在以往的技术中,在基站装置和移动站装置使用由连续/不连续的多个频带(载波要素)构成的宽带的系统带宽(例如,具有了100MHz带宽的系统带宽)进行通信时,不能明确地对应用于下行链路通信的频带和用于上行链路通信的频带。因此,在对应于使用下行链路的频带从基站装置发送的信息而由移动站装置使用上行链路的频带来发送信息时,需要对怎样使用上行链路的频带从基站装置向移动站装置发送信息进行控制。即,存在基站必须向移动站装置发送控制信息(控制信号)的问题。 
图11是表示基站装置和移动站装置在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的通信中使用带宽分别为100MHz的频带来进行通信的情况的图。并且,示出了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的频带由分别具有20MHz带宽的5个频带(载波要素)构成。这里,为了使说明容易明白,将构成用于下行链路通信的频带(100MHz)的5个载波要素(20MHz)分别设为DL-1、DL-2、DL-3、DL-4、DL-5。并且,将构成用于上行链路通信的频带(100MHz)的5个 载波要素(20MHz)分别设为UL-1、UL-2、UL-3、UL-4、UL-5。 
在以往的技术中,基站装置和移动站装置使用由分别具有20MHz带宽的5个载波要素构成的上行载波的频带(100MHz)和下行链路的频带(100MHz)进行通信。此时,不知道移动站装置使用哪个载波要素(UL-1、UL-2、UL-3、UL-4、UL-5中的任意一个)来发送与基站装置使用DL-1发送的信息对应的上行链路信息好。例如,对应于基站装置使用DL-1发送的信息,不知道移动站装置使用哪个载波要素来发送针对信息的ACK/NACK好。 
即,在以往的技术中,需要根据来自基站装置的控制信息(控制信号)来指示移动站装置对应于下行链路所发送的信息,使用上行链路的哪个载波要素来发送信息。例如,需要根据控制信息(控制信号)指示移动站装置使用UL-1、UL-2、UL-3、UL-4、UL-5的哪个载波要素来发送与基站装置使用DL-1发送的信息对应的ACK/NACK。 
在基站装置和移动站装置使用宽带的频带来进行通信时,构成该宽带的频带的载波要素的数量(载波要素的集合数)越多,从该基站装置发往移动站装置的控制信息(控制信号)越增大。为了在基站装置和移动站装置之间实现高速的信息收发,越使用更加宽带的频带,构成该宽带的频带的载波要素的数量越多,对应于此,从基站装置发往移动站装置的控制信息(控制信号)增大。 
并且,在由不连续的多个频带(载波要素)构成了宽带的频带的情况下,也生成从该基站装置发往移动站装置的控制信息(控制信号)。为了实现高速的信息收发,在由不连续的频带(载波要素)构成宽带的频带的情况下,从该基站装置发往移动站装置的控制信息(控制信号)也根据载波要素的数量而增加。 
另外,即使在基站装置和移动站装置进行通信时使用的下行链路的频带和上行链路的频带的带宽不同,也生成该控制信息(控制信号)。例如,即使在基站装置使用由具有20MHz带宽的5个载波要素构成的100MHz的频带来发送信息、移动站装置使用由具有20MHz带宽的3个载波要素构成的60MHz的频带来发送针对所接收的信息的ACK/NACK的情况下,也产生从基站装置发往移动站装置的控制信息(控制信号),并且该控制 信息(控制信号)根据构成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的频带的载波要素的数量而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进行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基站装置和移动站装置使用由多个载波要素构成的宽带的频带进行通信时,不增加从基站装置通知给移动站装置的控制信息(控制信号)而能够实现高效的信息通信的移动通信系统、基站装置、移动站装置和通信方法。 
(1)为了达成上述目的,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了以下的手段。即,在本实施方式的移动通信系统中,基站装置和移动站装置集合多个分量载波来进行通信,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装置和所述移动站装置使多个上行链路分量载波分别与多个下行链路分量载波或者多个下行链路分量载波组的每一个对应地进行通信,所述下行链路分量载波组由多个下行链路分量载波构成。 
(2)并且,在本发明的移动通信系统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装置和所述移动站装置使用相互对应的任意一组下行链路分量载波和上行链路分量载波来进行通信。 
(3)并且,在本发明的移动通信系统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装置使用所述多个下行链路分量载波或所述多个下行链路分量载波组的每一个,通过同一子帧向所述移动站装置发送上行链路发送许可信号,所述移动站装置按照所述多个上行链路发送许可信号,使用所述多个上行链路分量载波的每一个,通过同一子帧进行向所述基站装置的数据发送。 
(4)并且,在本发明的移动通信系统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装置,使用所述多个下行链路分量载波或所述多个下行链路分量载波组的每一个,通过同一子帧向所述移动站装置发送上行链路发送许可信号,通过同一子帧向所述移动站装置发送针对从所述移动站装置使用所述多个上行链路分量载波的每一个所发送的数据的多个PHICH,所述移动站装置按照所述多个上行链路发送许可信号,使用所述多个上行链路分量载波的每一个,通过同一子帧进行向所述基站装置的数据发送。 
(5)并且,在本发明的移动通信系统中,其特征在于,从所述基站 装置通过同一子帧发送的上行链路发送许可信号的数量与上行链路分量载波的数量相同。 
(6)并且,在本发明的移动通信系统中,其特征在于,从所述移动站装置通过同一子帧发送的数据的数量与上行链路分量载波的数量相同。 
(7)并且,在本发明的移动通信系统中,其特征在于,从所述基站装置通过同一子帧发送的PHICH的数量与上行链路分量载波的数量相同。 
(8)并且,在本发明的移动通信系统中,其特征在于,从所述移动站装置通过同一子帧发送的数据使用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来发送。 
(9)并且,在本发明的移动通信系统中,其特征在于,从所述移动站装置通过同一子帧发送的数据使用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来发送。 
(10)并且,在本发明的移动通信系统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站装置通过同一子帧进行使用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的上行链路数据的发送和使用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控制数据的发送。 
(11)并且,在本发明的移动通信系统中,其特征在于,与所述上行链路数据一起通过同一子帧发送的所述控制数据是表示针对下行链路数据的ACK/NACK的信息。 
(12)并且,在本发明的移动通信系统中,其特征在于,与所述上行链路数据一起通过同一子帧发送的控制数据是信道状态信息。 
(13)并且,在本发明的移动通信系统中,其特征在于,与所述上行链路数据一起通过同一子帧发送的控制数据是调度请求。 
(14)并且,在本发明的移动通信系统中,基站装置和移动站装置集合多个分量载波来进行通信,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站装置使用配置在至少一个上行链路分量载波上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发送与多个下行链路分量载波相关的信道状态信息。 
(15)并且,在本发明的移动通信系统中,基站装置和移动站装置集合多个分量载波来进行通信,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站装置使用配置在至少一个上行链路分量载波上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发送用于请求与多个上行链路分量载波相关的上行链路数据发送的调度请求。 
(16)并且,本发明的基站装置是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基站装置,在该移动通信系统中,基站装置和移动站装置集合多个分量载波来进行通信, 其特征在于,使多个上行链路分量载波分别与多个下行链路分量载波或者多个下行链路分量载波组的每一个对应地与所述移动站装置进行通信,所述下行链路分量载波组由多个下行链路分量载波构成。 
(17)并且,本发明的移动站装置是移动通信系统中的移动站装置,在该移动通信系统中,基站装置和移动站装置集合多个分量载波来进行通信,其特征在于,使多个上行链路分量载波分别与多个下行链路分量载波或者多个下行链路分量载波组的每一个对应地与所述基站装置进行通信,所述下行链路分量载波组由多个下行链路分量载波构成。 
(18)并且,本发明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基站装置和移动站装置集合多个分量载波来进行通信,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装置和所述移动站装置使多个上行链路分量载波分别与多个下行链路分量载波或者多个下行链路分量载波组的每一个对应地进行通信,所述下行链路分量载波组由多个下行链路分量载波构成。 
根据本发明,由于基站装置和移动站装置使多个上行链路分量载波分别与多个下行链路分量载波或者包含多个下行链路分量载波的多个下行链路的载波要素组的每一个对应地进行通信,所以能够使从基站装置通知给移动站装置的控制信息(控制信号)不增加地实现有效的通信。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地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物理信道的结构的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基站装置100的概略结构的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移动站装置200的概略结构的框图。 
图4是用于说明第1实施方式的图。 
图5A是表示应用了第1实施方式的移动通信系统的例子的图。 
图5B是表示应用了第1实施方式的移动通信系统的例子的图。 
图5C是表示应用了第1实施方式的移动通信系统的例子的图。 
图6A是表示应用了第1实施方式的移动通信系统的例子的图。 
图6B是表示应用了第1实施方式的移动通信系统的例子的图。 
图7是用于说明第2实施方式的图。 
图8是用于说明移动站装置的动作的图。 
图9A是表示移动站装置发送数据时的例子的图。 
图9B是表示移动站装置发送数据时的例子的图。 
图9C是表示移动站装置发送数据时的例子的图。 
图9D是表示移动站装置发送数据时的例子的图。 
图10A是表示移动站装置发送数据时的其他例子的图。 
图10B是表示移动站装置发送数据时的其他例子的图。 
图10C是表示移动站装置发送数据时的其他例子的图。 
图10D是表示移动站装置发送数据时的其他例子的图。 
图11是用于说明以往技术的图。 
符号说明 
100:基站装置;101:数据控制部;102:发送数据调制部;103:无线部;104:调度部;105:信道估计部;106:接收数据解调部;107:数据提取部;108:上层;109:天线;110:无线资源控制部;200:移动站装置;201:数据控制部;202:发送数据调制部;203:无线部;204:调度部;205:信道估计部;206:接收数据解调部;207:数据提取部;208:上层;209:天线;210:无线资源控制部。 
具体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附图对本发明所涉及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示意性地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物理信道的一个结构例的图。下行链路的物理信道由物理广播信道(PBCH:Physical Broadcast Channel)、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物理多播信道(PMCH:Physical Multicast Channel)、物理控制格式指示信道(PCFICH:Physical Control Format Indicator Channel)、物理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指示信道(PHICH:Physical Hybrid ARQ Indicator Channel)构成。上行链路的物理信道由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构成。这些信道在基站装置和移动站装置之间进行收发。 
物理广播信道(PBCH)以40毫秒的间隔来映射广播信道(PCH)。40毫秒的定时被进行盲检测(blind detection)。即,为了定时提示,不进行显式的信令。并且,包含物理广播信道(PBCH)的子帧只能用该子帧来解码(自己能解码(self-decodable))。 
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是为了向移动站装置通知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的资源分配、针对下行链路数据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信息和作为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的资源分配的上行链路发送许可而使用的信道。 
移动站装置在PDCCH包含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资源分配的情况下,按照由来自基站装置的PDCCH所指示的资源分配,使用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来接收数据(下行链路数据和/或下行链路控制数据)。即,该PDCCH是进行针对下行链路的资源分配的信号(以下,称为“下行链路发送许可信号”。也称为“下行链路准许(downlink grant)”)。并且,移动站装置在PDCCH包含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的资源分配的情况下,按照由来自基站装置的PDCCH所指示的资源分配,使用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来发送数据(上行链路数据和/或上行链路控制数据)。即,该PDCCH是许可针对上行链路的数据发送的信号(以下,称为“上行链路发送许可信号”。也称为“上行链路准许”)。 
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是为了发送下行链路数据(下行链路共享信道(DL-SCH))或寻呼信息(寻呼信道(PCH))而使用的信道。物理多播信道(PMCH)是为了发送多播信道(MCH)而使用的信道,下行链路参照信号、上行链路参照信号、物理下行链路同步信号另外配置。 
这里,所谓下行链路数据(DL-SCH)例如表示用户数据的发送,DL-SCH是传输信道。在DL-SCH中,支持HARQ、动态的自适应无线链路控制,并且能够利用波束成形。DL-SCH支持动态的资源分配和准静态的资源分配。 
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是主要为了发送上行链路数据(上行链路共享信道(UL-SCH))而使用的信道。并且,基站装置在调度移动 站装置的情况下,也使用PUSCH发送以下说明的控制数据。控制数据具有信道状态信息(下行链路的信道质量识别符CQI(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预编码矩阵识别符PMI(Precoding Matrix Indicator)、秩识别符RI(Rank Indicator))、针对下行链路发送的HARQ肯定响应(ACK:Positive Acknowledgemen)/否定响应(NACK:Negative Acknowledgement)等。 
这里,所谓上行链路数据(UL-SCH)例如表示用户数据的发送,UL-SCH是传输信道。在UL-SCH中,支持HARQ、动态的自适应无线链路控制,并且能够利用波束成形。UL-SCH支持动态的资源分配和准静态的资源分配。 
并且,上行链路数据(UL-SCH)和下行链路数据(DL-SCH)也可以包含在基站装置和移动站装置之间交换的无线资源控制信号(以下,称为RRC信令,Radio Resource Control Signaling)、MAC(MAC:Medium Access Control)控制要素等。 
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是为了发送控制数据而使用的信道。这里,所谓控制数据包含例如从移动站装置发送(反馈)给基站装置的信道状态信息(CQI、PMI、RI)、移动站装置请求用于发送上行链路数据的资源分配(请求使用UL-SCH的发送)的调度请求(SR:Scheduling Request)、针对下行链路发送的HARQ的ACK/NACK等。 
对从移动站装置发送(反馈)给基站装置的信道状态信息(CQI、PMI、RI)进行说明。基站装置按照各移动站装置的信道质量(接收质量)来切换纠错方式、纠错的编码率、数据调制多值数等无线传送参数(以下,称为AMC(Adaptive Modulation and Coding)模式),由此能够实现更高效的通信。所谓CQI(也称为信道质量信息,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是表示为了切换AMC而从各移动站装置反馈的信道质量(接收质量)的信息,移动站装置将表示从基站装置接收到的信号的质量的信道质量(接收质量)作为CQI而反馈给基站装置。 
并且,基站装置和移动站装置通过利用使用了MIMO(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的SDM(Space Division Multiplexing:空间复用技术)、SFBC(Space-Frequency Block Coding)、CDD(Cycle Delay Diversity)这 样的发送分集,能够增大通信路径容量。所谓MIMO是多输入/多输出系统或技术的总称,其特征在于,在发送侧、接收侧使用多个天线,将电波的输入输出的分支数变为多个来进行传送。将能够利用MIMO方式进行空间复用发送的信号序列的单位称为流,在MIMO通信时,移动站装置所请求的流的数量作为RI(Rank Indicator)从移动站装置发送(反馈)给基站装置。并且,在下行链路中的SDM的利用时,为了准确地分离从各天线发送的多个流的信息,预先对发送信号序列进行预处理(将其称为预编码,Precoding)。该预编码信息能够根据移动站装置所估计的信道状况来计算,并作为PMI(Precoding Matrix Indicator)从移动站装置发送(反馈)给基站装置。 
这样,为了实现最佳质量下的通信,各移动站装置使用PUCCH将信道状态信息(CQI、PMI、RI)发送(反馈)给基站装置。例如,移动站装置能够使用PUCCH将信道状态信息周期地发送(反馈)给基站装置。并且,如上述那样,在基站装置进行了调度的情况下,移动站装置使用PUSCH将信道状态信息发送给基站装置。例如,移动站装置根据基站装置的调度,使用PUSCH能够非周期地发送(反馈)信道状态信息。 
物理控制格式指示信道(PCFICH)是为了向移动站装置通知PDCCH所使用的OFDM码元数而使用的信道,通过各子帧来发送。物理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指示信道(PHICH)是为了发送用于上行链路数据的HARQ的ACK/NACK而使用的信道。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是为了发送随机接入前导而使用的信道,具有保护时间。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通信系统由基站装置100和移动站装置200构成。 
【基站装置】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基站装置100的概略结构的框图。基站装置100构成为包含数据控制部101、发送数据调制部102、无线部103、调度部104、信道估计部105、接收数据解调部106、数据提取部107、上层108、天线109。这里,由无线部103、调度部104、信道估计部105、接收数据解调部106、数据提取部107、上层108和天线109构成接收部。并且,由数据控制部101、发送数据调制部102、无线部103、 调度部104、上层108和天线109构成发送部。 
由天线109、无线部103、信道估计部105、接收数据解调部106、数据提取部107进行上行链路的物理层的处理。由天线109、无线部103、发送数据调制部102、数据控制部101进行下行链路的物理层的处理。 
数据控制部101从调度部104中接收传输信道。数据控制部101根据传输信道和调度部104所输入的调度信息将在物理层生成的信号和信道映射到物理信道上。以上所映射的各数据被输出给发送数据调制部102。 
发送数据调制部102将发送数据调制为OFDM方式。发送数据调制部102根据来自调度部104的调度信息(包含下行链路物理资源块PRB(Physical Resource Block)分配信息(例如,由频率、时间构成的物理资源块位置信息)和与各PRB对应的调制方式及编码方式(例如,调制方式:16QAM,编码率:2/3编码率)等)对数据控制部101所输入的数据进行数据调制、编码、输入信号的串联/并联变换、IFFT(Inverse Fast Fourier Transform:快速傅立叶反变换)处理、CP(Cyclic Prefix)插入和滤波等信号处理,生成发送数据并输出给无线部103。 
无线部103将发送数据调制部102所输入的调制数据上变频为射频而生成无线信号,并经由天线109发送给移动站装置200。并且,无线部103经由天线109接收来自移动站装置200的上行链路的无线信号,并将其下变频为基带信号,将接收数据输出给信道估计部105和接收数据解调部106。 
调度部104进行媒体接入控制(MAC:Medium Access Control)层的处理。调度部104进行逻辑信道和传输信道的映射、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的调度(HARQ处理、传输格式的选择等)等。由于调度部104集合控制各物理层的处理部,所以调度部104与天线109、无线部103、信道估计部105、接收数据解调部106、数据控制部101、发送数据调制部102和数据提取部107之间存在接口(但是,未图示)。 
调度部104在下行链路的调度中,根据从移动站装置200接收到的反馈信息(上行链路的信道状态信息(CQI、PMI、RI)和针对行链路数据的ACK/NACK信息等)、各移动站装置能够使用的PRB信息、缓存状况、上层108所输入的调度信息等,进行用于调制各数据的下行链路的传输格 式(发送方式、例如物理资源块的分配和调制方式、编码方式等)的选定处理、HARQ中的重传控制和下行链路所使用的调度信息的生成。这些下行链路的调度所使用的调度信息被输出给数据控制部101。 
并且,调度部104在上行链路的调度中,根据信道估计部105输出的上行链路的信道状态(无线传播路径状态)的估计结果、来自移动站装置200的资源分配请求、各移动站装置200能够使用的PRB信息、上层108所输入的调度信息等,进行用于调制各数据的上行链路的传输格式(发送方式、例如物理资源块的分配和调制方式、编码方式等)的选定处理和上行链路的调度所使用的调度信息的生成。这些上行链路的调度所使用的调度信息被输出给数据控制部101。 
并且,调度部104将上层108所输入的下行链路的逻辑信道映射在传输信道上,并输出给数据控制部101。并且,调度部104根据需要对数据提取部107所输入的在上行链路中获取的控制数据和传输信道进行了处理之后,将其映射到上行链路的逻辑信道上,并输出给上层108。 
信道估计部105为了进行上行链路数据的解调,从上行链路解调用参照信号(DRS: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中估计上行链路的信道状态,并将该估计结果输出给接收数据解调部106。并且,为了进行上行链路的调度,从上行链路测定用参照信号(SRS: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中估计上行链路的信道状态,并将该估计结果输出给调度部104。 
接收数据解调部106可以作为对调制为OFDM方式和/或SC-FDMA方式的接收数据进行解调的OFDM解调部和/或DFT-Spread-OFDM(DFT-S-OFDM)解调部来使用。接收数据解调部106根据信道估计部105所输入的上行链路的信道状态估计结果,对无线部103所输入的调制数据进行DFT变换、副载波映射、IFFT变换、滤波等信号处理来实施解调处理,并输出给数据提取部107。 
数据提取部107对接收数据解调部106所输入的数据确认正误,并且将确认结果(肯定信号ACK/否定信号NACK)输出给调度部104。并且,数据提取部107从接收数据解调部106所输入的数据中分离出传输信道和物理层的控制数据,并输出给调度部104。所分离的控制数据中包含有移动站装置200所通知的信道状态信息(CQI、PMI、RI)、ACK/NACK信 息、调度请求等。 
上层108进行分组数据集中协议(PDCP: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层、无线链路控制(RLC:Radio Link Control)层、无线资源控制(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层的处理。由于上层108集中控制下层的处理部,所以上层108与调度部104、天线109、无线部103、信道估计部105、接收数据解调部106、数据控制部101、发送数据调制部102和数据提取部107之间存在接口(但是,未图示)。 
上层108具有无线资源控制部110(有时也只称为“控制部”)。并且,无线资源控制部110进行各种设定信息的管理、系统信息的管理、寻呼控制、各移动站装置的通信状态的管理、越区切换等移动管理、各移动站装置的缓存状况的管理、单播和多播承载的连接设定的管理、移动站识别符(UEID)的管理等。上层108进行针对其他基站装置的信息交换和针对上节点的信息交换。 
【移动站装置】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移动站装置200的概略结构的框图。移动站装置200构成为包含数据控制部201、发送数据调制部202、无线部203、调度部204、信道估计部205、接收数据解调部206、数据提取部207、上层208、天线209。这里,由数据控制部201、发送数据调制部202、无线部203、调度部204、上层208和天线209构成发送部。并且,由无线部203、调度部204、信道估计部205、接收数据解调部206、数据提取部207、上层208和天线209构成接收部。 
由数据控制部201、发送数据调制部202、无线部203进行上行链路的物理层的处理。由无线部203、信道估计部205、接收数据解调部206、数据提取部207进行下行链路的物理层的处理。 
数据控制部201从调度部204中接收传输信道。将传输信道和根据调度部204所输入的调度信息在物理层生成的信号和信道,根据调度部204所输入的调度信息映射到物理信道上。以上所映射的各数据被输出给发送数据调制部202。 
发送数据调制部202将发送数据调制为OFDM方式和/或SC-FDMA方式。发送数据调制部202对数据控制部201所输入的数据进行数据调制、 DFT(离散傅立叶变换)处理、副载波映射、IFFT(快速傅立叶反变换)处理、CP插入和滤波等信号处理,生成发送数据并输出给无线部203。 
无线部203将发送数据调制部202所输入的调制数据上变频为射频而生成无线信号,并经由天线209发送给基站装置100。并且,无线部203经由天线209接收使用来自基站装置100的下行链路的数据而调制的无线信号,并将其下变频为基带信号,将接收数据输出给信道估计部205和接收数据解调部206。 
调度部204进行媒体接入控制(MAC:Medium Access Control)层的处理。调度部104进行逻辑信道和传输信道的映射、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的调度(HARQ处理、传输格式的选择等)等。由于调度部204集中控制各物理层的处理部,所以与天线209、数据控制部201、发送数据调制部202、信道估计部205、接收数据解调部206、数据提取部207和无线部203之间存在接口(但是,未图示)。调度部204在下行链路的调度中,根据来自基站装置100和上层208的调度信息(传输格式和HARQ重传信息)等,进行传输信道、物理信号和物理信道的接收控制、HARQ重传控制和下行链路的调度所使用的调度信息的生成。这些下行链路的调度所使用的调度信息被输出给数据控制部201。 
调度部204在上行链路的调度中,根据上层208所输入的上行链路的缓存状况、数据提取部207所输入的来自基站装置100的上行链路的调度信息(传输格式和HARQ重传信息等)和上层208所输入的调度信息等,进行用于将上层208所输入的上行链路的逻辑信道映射到传输信道上的调度处理和上述链路的调度所使用的调度信息的生成。另外,关于上行链路的传输格式,使用基站装置100所通知的信息。这些调度信息被输出给数据控制部201。 
并且,调度部204将上层208所输入的上行链路的逻辑信道映射在传输信道上,并输出给数据控制部201。并且,调度部204将信道估计部205所输入的下行链路的信道状态信息(CQI、PMI、RI)和数据提取部207所输入的CRC确认结果也输入给数据控制部201。并且,调度部204根据需要对数据提取部207所输入的在上行链路中获取的控制数据和传输信道进行了处理之后,将其映射到下行链路的逻辑信道上,并输出给上层208。 
信道估计部205为了进行下行链路数据的解调,从下行链路参照信号(RS)中估计下行链路的信道状态,并将该估计结果输出给接收数据解调部206。并且,信道估计部205为了将下行链路的信道状态(无线传播路径状态)的估计结果通知给基站装置100,从下行链路参照信号(RS)中估计下行链路的信道状态,将该估计结果变换为下行链路的信道状态信息(CQI、PMI、RI等),并输出给调度部204。 
接收数据解调部206对调制为OFDM方式的接收数据进行解调。接收数据解调部206根据信道估计部205所输入的下行链路的信道状态估计结果,对无线部203所输入的调制数据实施解调处理,并输出给数据提取部207。 
数据提取部207对接收数据解调部206所输入的数据进行CRC、并确认正误,并且将确认结果(肯定信号ACK/否定信号NACK)输出给调度部204。并且,数据提取部207从接收数据解调部206所输入的数据中分离出传输信道和物理层的控制数据,并输出给调度部204。所分离的控制数据中包含有下行链路或上行链路的资源分配和上行链路的HARQ控制信息等调度信息。 
上层208进行分组数据集中协议(PDCP: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层、无线链路控制(RLC:Radio Link Control)层、无线资源控制(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层的处理。由于上层208集中控制下层的处理部,所以上层208与调度部204、天线209、数据控制部201、发送数据调制部202、信道估计部205、接收数据解调部206、数据提取部207和无线部203之间存在接口(但是,未图示)。上层208具有无线资源控制部210(有时也只称为“控制部”)。无线资源控制部210进行各种设定信息的管理、系统信息的管理、寻呼控制、本站的通信状态的管理、越区切换等移动管理、缓存状况的管理、单播和多播承载的连接设定的管理、移动站识别符(UEID)的管理。 
(第1实施方式) 
接着,对使用了基站装置100和移动站装置200的移动通信系统中的第1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的移动通信系统中,由多个载波要素构成用于上行链路通信的频带,由多个载波要素或包含多个载波要素的 载波要素组构成用于下行链路通信的频带,能够使多个上行链路的载波要素分别与多个下行链路的载波要素或包含多个下行链路的载波要素的多个下行链路的载波要素组的每一个对应地进行通信。并且,此时,基站装置和移动站装置能够使用相互对应的任意一组下行链路的载波要素和上行链路的载波要素来进行通信。在本实施方式中,频带由带宽(Hz)定义,但也可以通过由频率和时间构成的资源块的数量来定义。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谓载波要素表示在具有(宽带的)系统频带的移动通信系统中基站装置和移动站装置进行通信时使用的(窄带的)频带。基站装置和移动站装置通过集合(频带集合,也称为Spectrum aggregation、Frequency aggregation、Carrier aggregation等)多个载波要素(例如,具有20MHz带宽的5个频带),构成(宽带的)系统频带(例如,具有100MHz带宽的系统频带),能够实现高速的通信(信息的收发)。所谓载波要素表示构成该(宽带的)系统频带(例如,具有100MHz带宽的频带)的各个(窄带的)频带(例如,具有20MHz带宽的频带)。即,下行链路的载波要素具有基站装置能够使用的频带中的一部分带宽,上行链路的载波要素具有移动站装置能够使用的频带中的一部分带宽。并且,载波要素也可以定义为构成某个特定物理信道(例如,PDCCH、PUCCH等)的单位。 
并且,构成该宽带的频带的载波要素自身还可以由多个载波要素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由多个载波要素(组)构成的载波要素称为载波要素组。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宽带的系统频带(例如,具有100MHz带宽的系统频带)由2个载波要素组(例如,具有40MHz带宽的载波要素组和具有60MHz带宽的载波要素组)构成,另外,这2个载波要素组分别可以由多个载波要素构成。例如,具有40MHz带宽的载波要素组能够通过集合具有20MHz带宽的2个载波要素而构成,具有60MHz带宽的载波要素组能够通过集合具有20MHz带宽的3个载波要素而构成。 
并且,载波要素和载波要素组可以配置在连续的频带中,也可以配置在不连续的频带中,通过集合连续的和/或不连续的频带、即多个载波要素和/或载波要素组,能够构成宽带的系统频带。另外,由载波要素和/或载波要素组构成的用于下行链路通信的系统频带与由载波要素构成的用于上行链路通信的系统频带不必是相同的带宽。基站装置和移动站装置能够 使用在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中具有不同带宽的系统频带来进行通信。 
图4是表示用于说明第1实施方式的在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的通信中使用的频带的图。在图4中,示出了用于下行链路通信的宽带的频带、即集合了系统内的下行链路的载波要素的系统频带(以下,称为“DL系统频带”)由5个载波要素(DL-1、DL-2、DL-3、DL-4、DL-5)构成。并且示出了用于上行链路通信的宽带的频带、即集合了系统内的上行链路的载波要素的系统频带(以下,称为“UL系统频带”)由5个载波要素(UL-1、UL-2、UL-3、UL-4、UL-5)构成。这里,DL系统频带由DL-1、DL-2、DL-3、DL-4、DL-5构成也可以解释为能够将DL系统频带分割成DL-1、DL-2、DL-3、DL-4、DL-5。并且,UL系统频带由UL-1、UL-2、UL-3、UL-4、UL-5构成也可以解释为能够将UL系统频带分割成UL-1、UL-2、UL-3、UL-4、UL-5。 
在第1实施方式的移动通信系统中,当基站装置和移动站装置使用由载波要素构成的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的宽带的系统频带来进行通信时,能够使构成UL系统频带的载波要素分别与构成DL系统频带的1个载波要素或1个载波要素组对应地进行通信。例如,基站装置和移动站装置能够使UL-1与DL-1、UL-2与DL-2、UL-3与DL-3、UL-4与DL-4、UL-5与DL-5对应地进行通信。例如,移动站装置能够使用对应的UL-1来发送与基站装置使用DL-1发送的信息对应的上行链路的信息(例如,针对使用DL-1发送的下行链路数据的HARQ的ACK/NACK)。 
另外,在第1实施方式的移动通信系统中,移动站装置能够使用上述那样对应的构成上行链路的系统频带的载波要素和构成下行链路的系统频带的1个载波要素的组合中的一个组合来进行通信。 
即,在第1实施方式的移动通信系统中,具有能够使用由载波要素构成的宽带的系统频带来进行通信的能力的移动站装置,能够使用构成上行链路的系统频带的载波要素和构成下行链路的系统频带的载波要素或载波要素组的组合中的所有组合来进行通信。这里,如后面所述那样,具有能够使用宽带的系统频带来进行通信的能力的移动站装置,能够使用对应的载波要素或载波要素组的1个组合来进行通信。 
并且,具有能够使用构成上行链路的系统频带的载波要素和构成下行 链路的系统频带的载波要素或载波要素组的组合中特定的多个组合来进行通信的能力的移动站装置,能够使用其特定的多个组合来进行通信。这里,如后面所述那样,具有能够使用构成上行链路的系统频带的载波要素和构成下行链路的系统频带的载波要素或载波要素组的组合中特定的多个组合来进行通信的能力的移动站装置,也能使用对应的载波要素的1个组合来进行通信。 
并且,具有能够使用构成上行链路的系统频带的载波要素和构成下行链路的系统频带的载波要素或载波要素组的组合中的仅1个组合来进行通信的能力的移动站装置,能够使用该载波要素的组合来进行通信。 
以下,将具有能够使用宽带的系统频带来进行通信的能力的移动站装置进行动作的移动通信系统也称为全系统,将具有能够使用对应的载波要素或载波要素组的1个组合进行通信的能力的移动站装置进行动作的移动通信系统也称为子系统。这样,通过由全系统、子系统构成移动通信系统,能够使用相同的频带使通信所使用的频带不同的移动站装置(能力不同的移动站装置)有效地共存。 
并且,在第1实施方式所示的移动通信系统中,也能够使能力对应于适当的系统(LTE用移动站装置、LTE-A用移动站装置等)。即,能够使用由多个载波要素构成的DL系统频带和UL系统频带使LTE-A用(具有针对LTE-A的能力)的移动站装置动作,另外,能够使用DL-1和UL-1(载波要素或者载波要素组的至少1个组合)使LTE-A用(具有针对LTE-A的能力)的移动站装置和LTE用(具有针对LTE的能力)的移动站装置动作。 
并且,在第1实施方式所示的移动通信系统中,也能够使能力对应于移动站装置的发行版本(Rel-8移动站装置、Rel-9移动站装置、Rel-10移动站装置等)。即,能够使用由多个载波要素构成的DL系统频带和UL系统频带使Rel-10用的移动站装置动作,另外,能够使用DL-2和UL-2(载波要素或载波要素组的至少1个组合)使Rel-10用和Rel-9用的移动站装置动作,并且能够使用DL-1和UL-1(载波要素或载波要素组的至少1个组合)使Rel-10用、Rel-9用和Rel-8用的移动站装置动作。 
图5和图6是表示应用了第1实施方式的移动通信系统的例子的图。 图5A示出了用于下行链路通信的频带的带宽(DL系统频带)为100MHz、用于上行链路通信的频带的带宽(UL系统频带)为100MHz的移动通信系统。并且,在图5A所示的移动通信系统中,示出了DL系统频带由具有20MHz带宽的5个载波要素(DL-1、DL-2、DL-3、DL-4、DL-5)构成,UL系统频带由具有20MHz带宽的5个载波要素(UL-1、UL-2、UL-3、UL-4、UL-5)构成。基站装置和移动站装置能够使构成DL系统频带的5个载波要素与构成UL系统频带的5个载波要素分别对应来进行通信(信息的收发)。例如,基站装置和移动站装置能够使DL-1与UL-1、DL-2与UL-2、DL-3与UL-3、DL-4与UL-4、DL-5与UL-5对应地进行通信,移动站装置能够使用UL-1来发送与基站装置使用DL-1发送的信息(下行链路数据)对应的ACK/NACK。并且,基站装置能够使用DL-1来发送与移动站装置使用UL-1所发送的信息(上行链路数据)对应的ACK/NACK。 
这里,图5A所示的移动通信系统也可以解释为对应于构成具有100MHz带宽的UL系统频带的具有20MHz带宽的载波要素的数量(5个),将具有100MHz带宽的DL系统频带分割成多个载波要素(由多个载波要素构成)的移动通信系统。通过由与构成UL系统频带的载波要素的数量相同的载波要素构成DL系统频带,能够使构成UL系统频带的载波要素分别与构成DL系统频带的载波要素的对应简单化,能够有效地进行基站装置与移动站装置的通信。即,图5A所示的移动通信系统示出了当基站装置和移动站装置使用由载波要素构成的宽带的系统频带进行通信时,能够按照构成UL系统频带的载波要素的数量(例如5个),由多个载波要素构成DL系统频带(例如,由5个载波要素构成DL系统频带),并使各个载波要素对应地(例如,使构成UL系统频带的载波要素和构成DL系统频带的载波要素在频率增加的方向上对应地)进行通信。 
这里,构成UL系统频带的载波要素分别与构成DL系统频带的载波要素的一个怎样对应,可以根据标准等事先定义。即,构成UL系统频带的载波要素分别与构成DL系统频带的载波要素的一个的对应可以根据标准等定义,对应于基站装置使用DL-1发送的信息,移动站装置使用哪个载波要素(UL-1、UL-2、UL-3、UL-4、UL-5的任意一个)来发送信息,可以事先定义。例如,如上所述,能够按照构成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的系 统频带的载波要素各自的频率位置(例如,使构成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的系统频带的载波要素分别在频率增加的方向上对应)来进行通信,这可以在标准等中事先定义。 
并且,构成UL系统频带的载波要素分别与构成DL系统频带的载波要素的一个怎样对应,也可以作为信息(控制信息)从基站装置通知给移动站装置。即,构成UL系统频带的载波要素分别与构成DL系统频带的载波要素的一个的对应,可以作为信息(控制信息)从基站装置发送给移动站装置。 
例如,基站装置能够使用广播信道(广播信号)将与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的各载波要素的对应相关的信息(以下,载波要素对应信息)发送给移动站装置。基站装置使用广播信道来广播载波要素对应信息,由此能够对基站装置控制(管理)的小区内存在的所有移动站装置设定小区固有的载波要素对应信息。即,基站装置使用广播信道向存在于小区内的所有移动站装置广播载波要素对应信息,接收到该信号的移动站装置能够按照载波要素对应信息,使构成上行链路的频带(UL系统频带)的载波要素分别与构成下行链路的频带(DL系统频带)的载波要素的一个对应地进行通信(进行信息的收发)。 
并且,例如基站装置能够使用无线资源控制信号(以下,也称为“RRC信令”)将载波要素对应信息发送给移动站装置。基站装置通过将包含了载波要素对应信息的RRC信令发送给移动站装置,能够设定移动站装置固有的载波要素对应信息。即,基站装置将包含了载波要素对应信息的RRC信令发送给移动站装置,接收到该信号的移动站装置能够按照载波要素对应信息,使构成上行链路的频带(UL系统频带)的载波要素分别与构成下行链路的频带(DL系统频带)的载波要素的一个对应地进行通信(进行信息的收发)。 
并且,DL系统频带和/或UL系统频带由载波要素怎样构成可以根据标准等事先定义。例如,在图5A中,由具有20MHz带宽的5个载波要素(DL-1、DL-2、DL-3、DL-4、DL-5)构成DL系统频带,但如后面所述那样,也可以由具有40MHz带宽的载波要素(DL-1)和具有60MHz带宽的载波要素(DL-2)这2个载波要素构成,或者由具有20MHz带宽的载 波要素(DL-1)、具有20MHz带宽的载波要素(DL-2)和具有40MHz带宽的载波要素(DL-3)这3个载波要素构成。 
除此之外,DL系统频带例如可以由具有60MHz带宽的载波要素(DL-1)和具有40MHz带宽的载波要素(DL-2)构成,或者由具有30MHz带宽的载波要素(DL-1)和具有70MHz带宽的载波要素(DL-2)构成,DL系统频带由载波要素怎样构成可以事先定义。同样,UL系统频带例如也可以由具有10MHz带宽的载波要素(UL-1)和具有30MHz带宽的载波要素(UL-2)构成,或者由具有30MHz带宽的载波要素(UL-1)和具有10MHz带宽的载波要素(UL-2)构成,UL系统频带由载波要素怎样构成可以事先定义。 
并且,DL系统频带和/或UL系统频带由载波要素怎样构成也可以作为信息(控制信息)从基站装置通知给移动站装置。例如,基站装置能够使用广播信道(广播信号)将与载波要素所涉及的宽带的系统频带的结构相关的信息(以下,宽频带结构信息)发送给移动站装置。基站装置使用广播信道来广播宽频带结构信息,由此能够对基站装置控制(管理)的小区内存在的所有移动站装置设定小区固有的宽频带结构信息。即,基站装置使用广播信道向存在于小区内的所有移动站装置广播宽频带结构信息,接收到该信号的移动站装置能够按照宽频带结构信息,由载波要素构成DL系统频率和/或UL系统频率,并使构成上行链路的频带(UL系统频带)的载波要素分别与构成下行链路的频带(DL系统频带)的载波要素的一个对应地进行通信(进行信息的收发)。 
并且,例如基站装置能够使用无线资源控制信号(以下,也称为“RRC信令”)将宽频带结构信息发送给移动站装置。基站装置通过将包含了宽频带结构信息的RRC信令发送给移动站装置,能够设定移动站装置固有的宽频带结构信息。即,基站装置将包含了宽频带结构信息的RRC信令发送给移动站装置,接收到该信号的移动站装置能够按照宽频带结构信息,构成DL系统频带和/或UL系统频带,并使构成上行链路的频带(UL系统频带)的载波要素分别与构成下行链路的频带(DL系统频带)的载波要素的一个对应地进行通信(进行信息的收发)。 
对图5B所记载的移动通信系统的结构进行说明。图5B示出了用于下 行链路通信的频带的带宽(DL系统频带)为100MHz、用于上行链路通信的频带的带宽(UL系统频带)为40MHz的移动通信系统。并且,在图5B所示的移动通信系统中,示出了DL系统频带由具有40MHz带宽的载波要素(DL-1)和具有60MHz带宽的载波要素(DL-2)构成,UL系统频带由具有20MHz带宽的2个载波要素(UL-1、UL-2)构成。基站装置和移动站装置能够使构成DL系统频带的2个载波要素与构成UL系统频带的2个载波要素分别对应来进行通信(信息的收发)。例如,基站装置和移动站装置能够使DL-1与UL-1、DL-2与UL-2对应地进行通信,移动站装置能够使用UL-1来发送与基站装置使用DL-1发送的信息(下行链路数据)对应的ACK/NACK。并且,基站装置能够使用DL-1来与发送移动站装置使用UL-1发送的信息(上行链路数据)对应的ACK/NACK。 
这里,图5B所示的移动通信系统也可以解释为对应于构成具有40MHz带宽的UL系统频带的具有20MHz带宽的载波要素的数量(2个),将具有100MHz带宽的DL系统频带分割成多个载波要素(由多个载波要素构成)的移动通信系统。通过由与构成UL系统频带的载波要素的数量相同的载波要素构成DL系统频带,能够使构成UL系统频带的载波要素分别与构成DL系统频带的载波要素的对应简单化,能够有效地进行基站装置与移动站装置的通信。即,在图5B所示的移动通信系统中也示出了当基站装置和移动站装置使用由载波要素构成的宽带的系统频带进行通信时,能够按照构成UL系统频带的载波要素的数量(例如2个),由多个载波要素构成DL系统频带(例如,由2个载波要素构成DL系统频带),并使各个载波要素对应地(例如,使构成UL系统频带的载波要素和构成DL系统频带的载波要素在频率增加的方向上对应地)进行通信。 
这里,如上所述,构成UL系统频带的载波要素分别与构成DL系统频带的载波要素的一个怎样对应,可以根据标准等事先定义。即,构成UL系统频带的载波要素(UL-1、UL-2)与构成DL系统频带的载波要素(DL-1、DL-2)的一个的对应可以根据标准等定义。并且,使构成UL系统频带的载波要素分别与构成DL系统频带的载波要素的一个怎样对应的信息(载波要素对应信息)可以从基站装置通知给移动站装置,基站装置使用广播信道(广播信号)和RRC信令将载波要素对应信息发送给移动 站装置,由此能够对移动站装置设定小区固有的载波要素对应信息或移动站装置固有的载波要素对应信息。 
并且,如上所述,由载波要素怎样构成DL系统频带和/或UL系统频带,可以根据标准等事先定义。即,由载波要素怎样构成DL系统频带、由载波要素怎样构成UL系统频带,可以根据标准等事先定义。并且,由载波要素怎样构成DL系统频带和/或UL系统频带的信息(宽频带结构信息)可以由基站装置通知给移动站装置,基站装置使用广播信道(广播信号)和RRC信令将宽频带结构信息发送给移动站装置,由此能够对移动站装置设定小区固有的宽频带结构信息或移动站装置固有的宽频带结构信息。 
对图5C所记载的移动通信系统的结构进行说明。图5C示出了用于下行链路通信的频带的带宽(DL系统频带)为80MHz、用于上行链路通信的频带的带宽(UL系统频带)为60MHz的移动通信系统。并且,在图5C所示的移动通信系统中,示出了DL系统频带由具有20MHz带宽的载波要素(DL-1)、具有20MHz带宽的载波要素(DL-2)和具有40MHz带宽的载波要素(DL-3)这3个载波要素构成,UL系统频带由具有20MHz带宽的3个载波要素(UL-1、UL-2、UL-3)构成。基站装置和移动站装置能够使构成DL系统频带的3个载波要素与构成UL系统频带的3个载波要素分别对应来进行通信(信息的收发)。例如,基站装置和移动站装置能够使DL-1与UL-1、DL-2与UL-2、DL-3与UL-3对应地进行通信,移动站装置能够使用UL-1来发送与基站装置使用DL-1发送的信息(下行链路数据)对应的ACK/NACK。并且,基站装置也能够使用DL-1来与发送移动站装置使用UL-1发送的信息(上行链路数据)对应的ACK/NACK。 
这里,图5C所示的移动通信系统也可以解释为对应于构成具有60MHz带宽的UL系统频带的具有20MHz带宽的载波要素的数量(3个),将具有80MHz带宽的DL系统频带分割成多个载波要素(由多个载波要素构成)的移动通信系统。通过由与构成UL系统频带的载波要素的数量相同的载波要素构成DL系统频带,能够使构成UL系统频带的载波要素分别与构成DL系统频带的载波要素的对应简单化,能够有效地进行基站装置与移动站装置的通信。即,在图5C所示的移动通信系统中也示出了 当基站装置和移动站装置使用由载波要素构成的宽带的系统频带进行通信时,能够按照构成UL系统频带的载波要素的数量(例如3个),由多个载波要素构成DL系统频带(例如,由3个载波要素构成DL系统频带),并使各个载波要素对应地(例如,使构成UL系统频带的载波要素和构成DL系统频带的载波要素在频率增加的方向上对应地)进行通信。 
并且,如上所述,构成UL系统频带的载波要素分别与构成DL系统频带的载波要素的一个怎样对应,可以根据标准等事先定义。即,构成UL系统频带的载波要素(UL-1、UL-2、UL-3)与构成DL系统频带的载波要素(DL-1、DL-2、DL-3)的对应可以根据标准等定义。并且,使构成UL系统频带的载波要素分别与构成DL系统频带的载波要素的一个怎样对应的信息(载波要素对应信息)可以从基站装置通知给移动站装置,基站装置使用广播信道(广播信号)和RRC信令将载波要素对应信息发送给移动站装置,由此能够对移动站装置设定小区固有的载波要素对应信息或移动站装置固有的载波要素对应信息。 
并且,如上所述,由载波要素怎样构成DL系统频带和/或UL系统频带,可以根据标准等事先定义。即,由载波要素怎样构成DL系统频带、由载波要素怎样构成UL系统频带,可以根据标准等事先定义。并且,由载波要素怎样构成DL系统频带和/或UL系统频带的信息(宽频带结构信息)可以由基站装置通知给移动站装置,基站装置使用广播信道(广播信号)和RRC信令将宽频带结构信息发送给移动站装置,由此能够对移动站装置设定小区固有的宽频带结构信息或移动站装置固有的宽频带结构信息。 
另外,在第1实施方式中,基站装置和移动站装置能够使构成UL系统频带的载波要素分别与包含有构成DL系统频带的多个载波要素(由其构成)的载波要素组对应地进行通信。即,能够使多个上行链路的载波要素的每一个与包含多个下行链路的载波要素的多个下行链路的载波要素组的每一个对应地进行通信。例如,基站装置和移动站装置如图6A所示,能够使包含在(构成)UL-1和DL-1中的DL-1-1和DL-1-2、包含在(构成)UL-2和DL-2中的DL-2-1、DL-2-2、DL-2-3分别对应地进行通信。 
如上述说明的那样,在第1实施方式中,将由多个载波要素(组)构 成的载波要素称为载波要素组。即,基站装置和移动站装置能够使构成UL系统频带的载波要素分别与构成DL系统频带的多个载波要素组中的1个载波要素组对应地进行通信。 
图6A示出了用于下行链路通信的频带的带宽(DL系统频带)为100MHz、用于上行链路通信的频带的带宽(UL系统频带)为40MHz的移动通信系统。并且,图6A所示的移动通信系统示出了构成DL系统频带的具有40MHz带宽的载波要素组(DL-1)进一步由具有20MHz带宽的2个载波要素(DL-1-1、DL-1-2)构成,并且,示出了构成DL系统频带的具有60MHz带宽的载波要素组(DL-2)进一步由具有20MHz带宽的3个载波要素(DL-1-1、DL-1-2、DL-1-3)构成。即,DL系统频带由2个载波要素组(DL-1、DL-2)构成。 
基站装置和移动站装置能够使构成UL系统频带的载波要素(UL-1、UL-2)分别与构成DL系统频带的多个载波要素组(DL-1:DL-1-1和DL-1-2、DL-2:DL-2-1、DL-2-2和DL-2-3)对应地进行通信(信息的收发)。例如,基站装置和移动站装置能够使DL-1-1、DL-1-2与UL-1,DL-2-1、DL-2-2、DL-2-3与UL-2对应地进行通信,移动站装置能够使用UL-1来发送与基站装置使用DL-1-1、DL-1-2发送的信息(下行链路数据)对应的ACK/NACK,另外,移动站装置能够使用UL-2来发送与基站装置使用DL-2-1、DL-2-2、DL-2-2发送的信息(下行链路数据)对应的ACK/NACK。并且,基站装置能够使用DL-1-1、DL-1-2来发送与移动站装置使用UL-1发送的信息(上行链路数据)对应的ACK/NACK,另外,基站装置能够使用DL-2-1、DL-2-2、DL-2-2来发送与移动站装置使用UL-2发送的信息(上行链路数据)对应的ACK/NACK。 
这里,图6A所示的移动通信系统也可以解释为对应于构成UL系统频带的具有20MHz带宽的载波要素的数量(2个),将具有100MHz带宽的DL系统频带分割成多个载波要素组(由多个载波要素组构成)的移动通信系统。通过由与构成UL系统频带的载波要素的数量相同的载波要素组构成DL系统频带,能够使构成UL系统频带的载波要素分别与构成DL系统频带的载波要素组(由多个要素构成)的对应简单化,能够有效地进行基站装置与移动站装置的通信。即,在图6A所示的移动通信系统中也 示出了当基站装置和移动站装置使用由载波要素构成的宽带的系统频带进行通信时,能够按照构成UL系统频带的载波要素的数量(例如2个),由多个载波要素组构成DL系统频带(例如,由2个载波要素组构成DL系统频带),并使构成UL系统频带的载波要素分别与构成DL系统频带的载波要素组的每一个对应地(例如,使构成UL系统频带的载波要素和构成DL系统频带的载波要素组在频率增加的方向上对应地)进行通信。 
同样地,图6B示出了用于下行链路通信的频带的带宽(DL系统频带)为80MHz、用于上行链路通信的频带的带宽(UL系统频带)为60MHz的移动通信系统。并且,图6B所示的移动通信系统示出了DL系统频带由具有20MHz带宽的2个载波要素(DL-1、DL-2)和具有40MHz带宽的载波要素组(DL-3)构成,另外具有40MHz带宽的载波要素组(DL-3)由具有20MHz带宽的2个载波要素(DL-3-1、DL-3-2)构成。即,DL系统频带由2个载波要素组(DL-1、DL-2)和1个载波要素组(DL-3)构成。 
基站装置和移动站装置能够使构成UL系统频带的载波要素(UL-1、UL-2、UL-3)分别与构成DL系统频带的载波要素(DL-1、DL-2、DL-3(DL-3-1和DL-3-2))对应地进行通信(信息的收发)。例如,基站装置和移动站装置能够使DL-1与UL-1、DL-2与UL-2、DL-3-1、DL-3-2与UL-3对应地进行通信,移动站装置能够使用UL-1来发送与基站装置使用DL-1发送的信息(下行链路数据)对应的ACK/NACK,另外,移动站装置能够使用UL-3来发送与基站装置使用DL-3-1、DL-3-2发送的信息(下行链路数据)对应的ACK/NACK。并且,例如基站装置能够使用DL-1来发送与移动站装置使用UL-1发送的信息(上行链路数据)对应的ACK/NACK,另外,基站装置能够使用DL-3-1、DL-3-2来发送与移动站装置使用UL-3发送的信息(上行链路数据)对应的ACK/NACK。 
同样地,图6B所示的移动通信系统也可以解释为对应于构成UL系统频带的具有20MHz带宽的载波要素的数量(3个),将具有80MHz带宽的DL系统频带分割成多个载波要素和载波要素组(由多个载波要素和载波要素组构成)的移动通信系统。通过由与构成UL系统频带的载波要素的数量相同的载波要素和载波要素组构成DL系统频带,能够使构成UL 系统频带的载波要素分别与构成DL系统频带的载波要素和载波要素组的每一个的对应简单化,能够有效地进行基站装置与移动站装置的通信。 
即,在图6B所示的移动通信系统中也示出了当基站装置和移动站装置使用由载波要素构成的宽带的系统频带进行通信时,能够按照构成UL系统频带的载波要素的数量(例如3个),由多个载波要素和载波要素组构成DL系统频带(例如,由2个载波要素和1个载波要素组构成DL系统频带),并使构成UL系统频带的载波要素分别与构成DL系统频带的载波要素和包含有多个载波要素的载波要素组的每一个对应地(例如,使构成UL系统频带的载波要素与构成DL系统频带的载波要素和包含有多个载波要素的载波要素组在频率增加的方向上对应地)进行通信。 
如上所述,在图6A、图6B所示的移动通信系统中,构成DL系统频带的载波要素和载波要素组与构成UL系统载波的载波要素怎样对应可以根据标准等事先定义。并且,使构成DL系统频带的载波要素和载波要素组与构成UL系统载波的载波要素怎样对应的信息(载波要素组对应信息)可以由基站装置通知给移动站装置。基站装置使用广播信道(广播信号)和RRC信令将载波要素组对应信息发送给移动站装置,由此能够对移动站装置设定小区固有的载波要素组对应信息或移动站装置固有的载波要素组对应信息。 
这里,在第1实施方式的移动通信系统中,移动站装置能够使用为了基站装置和移动站装置进行通信而对应的下行链路的载波要素组和上行链路的载波要素的组合中的1个下行链路载波要素和上行链路载波要素的组合,来进行通信。当使用图6A所示的移动通信系统来进行说明时,移动站装置能够从载波要素组DL-1内的DL-1-1与UL-1、DL-1-2与UL-1、载波要素组DL-2内的DL-2-1与UL-2、DL-2-2与UL-2、DL-2-3与UL-2的载波要素的组合中,使用1个载波要素的组合来进行通信。这里,用于移动站装置通信的1个载波要素的组合可以按照存在于移动通信系统中移动站装置而不同,基站装置能够使用按照每个移动站装置而不同的载波要素的组合(按照移动站装置而不同的1个载波要素的组合)与各个移动站装置进行通信。 
另外,在使用对应的载波要素的组合中的1个载波要素的组合进行通 信的移动站装置中,能够对特定的移动站装置进行限制,使得与上行链路的载波要素对应的下行链路的载波要素在下行链路的载波要素组内为1个(能够限制能通信的载波要素的组合)。当使用图6A所示的移动通信系统来进行说明时,在从载波要素组DL-1内的DL-1-1与UL-1、DL-1-2与UL-1、载波要素组DL-2内的DL-2-1与UL-2、DL-2-2与UL-2、DL-2-3与UL-2的载波要素的组合中使用1个载波要素的组合来进行通信的移动站装置中,针对特定的移动站装置,能够将能进行通信的载波要素的组合在各个载波要素组中只限制为1个载波要素的组合(例如,DL-1-1与UL-1、DL-2-1与UL-2)。 
这样,通过将为了移动站装置进行通信而对应的下行链路的载波要素和上行链路的载波要素的组合在载波要素组内限制为1对1,能够使以往存在的移动站装置(上述的使用1个载波要素的组合进行通信的移动站装置中的特定的移动站装置,例如使用具有20MHz带宽的频带来进行通信的移动站装置)在使用宽带的系统频带(例如具有100MHz带宽的频带)进行通信的移动通信系统中进行灵活的动作,能够高效地使用频带。 
从上述记载的内容说明了在第1实施方式中,LTE-A用(具有针对LTE-A的能力)的移动站装置和LTE用(具有针对LTE的能力)的移动站装置怎样动作。 
例如,在图5A所示的移动通信系统中,用于上行链路通信的频带(UL系统频带:100MHz)和用于下行链路通信的频带(DL系统频带:100MHz)分别由具有20MHz带宽的5个载波要素构成,LTE-A用的移动站装置能够使构成UL系统频带的载波要素分别与构成DL系统频带的载波要素的1个对应地(例如,使DL-1与UL-1、DL-2与UL-2、DL-3与UL-3、DL-4与UL-4、DL-5与UL-5对应地)进行动作(能够在全系统上使LTE-A用的移动站装置进行动作)。 
另外,在图5A所示的移动通信系统中,从构成用于上行链路通信的频带(UL系统频带:100MHz)的5个载波要素和构成用于下行链路通信的频带(DL系统频带:100MHz)的5个载波要素的组合中使用1个载波要素的组合(例如,使用DL-1和UL-1),能够使具有能使用具有DL:20MHz和UL:20MHz带宽的频带进行通信的能力的LTE用的移动站装置进行动 作(能够在子系统上使LTE用的移动站装置进行动作)。这里,由各个移动站装置使用的1个载波要素的组合不同,例如,使用DL-1和UL-1的移动站装置、使用DL-2和UL-2的移动站装置、使用DL-3和UL-3的移动站装置、使用DL-4和UL-4的移动站装置、使用DL-5和UL-5的移动站装置分别与基站装置能够进行通信。 
同样地,如图5B所示,用于上行链路通信的频带(UL系统频带:40MHz)由具有20MHz带宽的2个载波要素构成,用于下行链路通信的频带(DL系统频带:100MHz)由具有40MHz和60MHz带宽的2个载波要素构成,LTE-A用的移动站装置能够使构成UL系统频带的载波要素分别与构成DL系统频带的载波要素的1个对应地(例如,使DL-1与UL-1、DL-2与UL-2对应地)进行动作(能够在全系统上使LTE-A用的移动站装置进行动作)。 
另外,在图5B所示的移动通信系统中,从构成用于上行链路通信的频带(UL系统频带:40MHz)的2个载波要素和构成用于下行链路通信的频带(DL系统频带:100MHz)的5个载波要素的组合中使用1个载波要素的组合(例如,使用DL-1和UL-1),能够使具有能使用具有DL:40MHz和UL:20MHz带宽的频带进行通信的能力的LTE-A用的移动站装置进行动作(能够在子系统上使LTE-A用的移动站装置进行动作)。这里,由各个移动站装置使用的1个载波要素的组合不同,例如,使用DL-1和UL-1的具有能够使用具有DL:40MHz和UL:20MHz带宽的频带进行通信的能力的移动站装置、使用DL-2和UL-2的具有能够使用具有DL:60MHz和UL:20MHz带宽的频带进行通信的能力的移动站装置分别与基站装置能够进行通信。 
同样地,如图5C所示,用于上行链路通信的频带(UL系统频带:60MHz)由具有20MHz带宽的3个载波要素构成,用于下行链路通信的频带(DL系统频带:80MHz)由具有20MHz、20MHz和40MHz带宽的3个载波要素构成,LTE-A用的移动站装置能够使构成UL系统频带的载波要素分别与构成DL系统频带的载波要素的1个对应地(例如,使DL-1与UL-1、DL-2与UL-2、DL-3与UL-3对应地)进行动作(能够在全系统上使LTE-A用的移动站装置进行动作)。 
另外,在图5C所示的移动通信系统中,从构成用于上行链路通信的频带(UL系统频带:60MHz)的3个载波要素和构成用于下行链路通信的频带(DL系统频带:100MHz)的3个载波要素的组合中使用1个载波要素的组合(例如,使用DL-1和UL-1),能够使具有能使用具有DL:20MHz和UL:20MHz带宽的频带进行通信的能力的LTE用的移动站装置进行动作(能够在子系统上使LTE用的移动站装置进行动作)。这里,由各个移动站装置使用的1个载波要素的组合不同,例如,使用DL-1和UL-1的具有能够使用具有DL:20MHz和UL:20MHz带宽的频带进行通信的能力的移动站装置、使用DL-2和UL-2的具有能够使用具有DL:20MHz和UL:20MHz带宽的频带进行通信的能力的移动站装置、使用DL-3和UL-3的具有能够使用具有DL:40MHz和UL:20MHz带宽的频带进行通信的能力的移动站装置分别与基站装置能够进行通信。 
同样地,如图6A所示,用于上行链路通信的频带(UL系统频带:40MHz)由具有20MHz带宽的4个载波要素构成,用于下行链路通信的频带(DL系统频带:100MHz)由具有20MHz带宽的5个载波要素构成,构成40MHz和60MHz的载波要素组,具有能够使用具有DL:100MHz和UL:40MHz带宽的频带来进行通信的能力的LTE-A用的移动站装置能够使构成UL系统频带的载波要素分别与构成DL系统频带的载波要素组的1个对应地(例如,使DL-1与UL-1、DL-2与UL-2对应地)进行动作(能够在全系统上使LTE-A用的移动站装置进行动作)。 
另外,在图6A所示的移动通信系统中,从构成用于上行链路通信的频带(UL系统频带:40MHz)的2个载波要素和构成用于下行链路通信的频带(DL系统频带:100MHz)的2个载波要素组所包含的5个载波要素的组合中使用任意一组下行链路的载波要素和上行链路的载波要素的组合(例如,使用DL-1-1和UL-1或者DL-2-1和UL-2),能够使具有能使用具有DL:20MHz和UL:20MHz带宽的频带进行通信的能力的LTE用的移动站装置进行动作(能够在子系统上使LTE用的移动站装置进行动作)。这里,由各个移动站装置使用的1个载波要素的组合不同,例如,使用DL-1-1和UL-1进行通信的LTE用的移动站装置、使用DL-2-1和UL-2进行通信的LTE用的移动站装置分别与基站装置能够进行通信。 
另外,也能够使用用于LTE用的上行链路的载波要素和下行链路的载波要素组中包含的载波要素的任意一组组合以外的载波要素的组合(例如,使用DL-1-2和UL-1或者DL-2-2和UL-2-3),使具有能使用具有DL:20MHz和UL:20MHz带宽的频带进行通信的能力的LTE-A用的移动站装置进行动作。这里,由各个移动站装置使用的1个载波要素的组合不同,例如,使用DL-1-2和UL-1进行通信的LTE-A用的移动站装置、使用DL-2-2和UL-2进行通信的LTE-A用的移动站装置、使用DL-2-3和UL-2进行通信的LTE-A用的移动站装置分别与基站装置能够进行通信。即,这里的LTE-A用的移动站装置可以解释为能够通过与多个下行链路的载波要素(载波要素组)组合的上行链路的载波要素进行通信的移动站装置。LTE用的移动站装置可以解释为能够通过与1个下行链路的载波要素组合的上行链路的载波要素进行通信的移动站装置。 
同样地,如图6B所示,用于上行链路通信的频带(UL系统频带:60MHz)由具有20MHz带宽的3个载波要素构成,用于下行链路通信的频带(DL系统频带:80MHz)由具有20MHz带宽的4个载波要素构成,构成20MHz、20MHz和40MHz的载波要素或载波要素组,具有能够使用具有DL:80MHz和UL:60MHz带宽的频率来进行通信的能力的LTE-A用的移动站装置能够使构成UL系统频带的载波要素分别与构成DL系统频带的载波要素或载波要素组的1个对应地(例如,使DL-1与UL-1、DL-2与UL-2、DL-3与UL-3对应地)进行动作(能够在全系统上使LTE-A用的移动站装置进行动作)。 
另外,在图6B所示的移动通信系统中,从构成用于上行链路通信的频带(UL系统频带:60MHz)的3个载波要素和构成用于下行链路通信的频带(DL系统频带:80MHz)的2个载波要素及1个载波要素组所包含的载波要素的组合中使用1个载波要素的组合(例如,使用DL-3-1和UL-3),能够使具有能使用具有DL:20MHz和UL:20MHz带宽的频带进行通信的能力的LTE用的移动站装置进行动作(能够在子系统上使LTE用的移动站装置进行动作)。这里,由各个移动站装置使用的1个载波要素的组合不同,例如,使用DL-1和UL-1进行通信的移动站装置、使用DL-2和UL-2进行通信的移动站装置、使用DL-3-1和UL-3进行通信的移 动站装置分别与基站装置能够进行通信。 
另外,也能够使用用于LTE用的上行链路的载波要素和下行链路的载波要素组中包含的载波要素的任意一组组合以外的载波要素的组合(例如,使用DL-3-2和UL-3),使具有能使用具有DL:20MHz和UL:20MHz带宽的频带进行通信的能力的LTE-A用的移动站装置进行动作。这里,由各个移动站装置使用的1个载波要素的组合不同,例如,使用DL-3-1和UL-3进行通信的LTE-A用的移动站装置、使用DL-3-2和UL-3进行通信的LTE-A用的移动站装置分别与基站装置能够进行通信。即,这里的LTE-A用的移动站装置可以解释为能够通过与多个下行链路的载波要素(载波要素组)组合的上行链路的载波要素进行通信的移动站装置。LTE用的移动站装置可以解释为能够通过与1个下行链路的载波要素组合的上行链路的载波要素进行通信的移动站装置。 
这里,也可以将图5B和图6A或者图5C和图6B同时作为系统来进行动作。即,在图6A的系统上,例如,使用DL-1和UL-1的具有能够使用具有DL:40MHz和UL:20MHz带宽的频带进行通信的能力的移动站装置、使用DL-2和UL-2的具有能够使用具有DL:60MHz和UL:20MHz带宽的频带进行通信的能力的移动站装置分别与基站装置能够进行通信。在图6B的系统上,例如,使用DL-1和UL-1的具有能够使用具有DL:20MHz和UL:20MHz带宽的频带进行通信的能力的移动站装置、使用DL-2和UL-2的具有能够使用具有DL:20MHz和UL:20MHz带宽的频带进行通信的能力的移动站装置、使用DL-3和UL-3的具有能够使用具有DL:40MHz和UL:20MHz带宽的频带进行通信的能力的移动站装置分别与基站装置能够进行通信。 
另外,在第1实施方式所示的移动通信系统中,具有能够使用由载波要素构成的宽带的系统频带(DL系统频带、UL系统频带)来进行通信的能力的移动站装置,能够使用对应的载波要素组合中的1个组合来进行通信。即,具有能够使用宽带的系统频带来进行通信的能力的移动站装置可以作为具有使用1个载波要素的组合来进行通信的能力的移动站装置来进行动作。即,能够使用宽带的系统频带(DL系统频带、UL系统频带)来进行动作的移动站装置通过识别出使用对应的载波要素的1个组合来进行 通信,能够只使用1个载波要素的组合来进行通信。 
例如,在图6A所示的移动通信系统中,能够使用DL系统频带和UL系统频带进行通信的移动站装置通过识别出使用DL-1-1与UL-1进行通信,能够作为使用DL-1-1与UL-1进行通信的移动站装置来进行动作。具体来讲,能够使用DL系统频带和UL系统频带进行通信的LTE-A用的移动站装置通过识别出使用DL-1-1与UL-1进行通信,能够作为使用DL-1-1与UL-1的LTE用的移动站装置来进行动作(使LTE-A用的移动站装置在子系统上作为LTE用的移动站装置来进行动作)。 
这里,用于识别使用对应的载波要素的1个组合(例如,DL-1-1与UL-1)来进行通信的控制信息(控制信号)能够由基站装置发送给移动站装置。即,基站装置向LTE-A用的移动站装置发送用于使用被限制的频带(例如,DL-1-1与UL-1)来进行通信的控制信息(控制信号),接收到该信号的LTE-A用的移动站装置能够使用被限制的频带(例如,DL-1-1与UL-1)作为LET用的移动站装置进行通信(基站装置能够根据控制信号在子系统上使LTE-A用的移动站装置作为LTE用的移动站装置进行动作)。 
如在上述所示那样,在第1实施方式中,当基站装置和移动站装置使用由载波要素和/或载波要素组构成的宽带的系统频带(UL系统频带、DL系统频带)来进行通信时,通过使构成用于上行链路通信的频带(UL系统频带)的多个载波要素分别与构成用于下行链路通信的载波频带(DL系统频带)的载波要素和/或载波要素组的每一个对应地进行通信,不需要增加从基站装置发往移动站装置的控制信息(控制信号)也能使基站装置和移动站装置有效地进行通信。 
并且,通过使(具有不同功能)的移动站装置使用对应的UL系统频带的载波要素和DL系统频带的载波要素和/或载波要素组中的任意一组的载波要素的组合来进行动作,能够使用相同的频带使具有能够使用宽带的频带(例如,具有100MHz带宽的频带)进行通信的能力的移动站装置和具有能够使用窄频带(例如,具有20MHz带宽的频带)进行通信的能力的移动站装置灵活地共存,能够实现高效的移动通信系统。 
(第2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可以应用于由多个载波要素和/或载波要素组构成第1实施例所说明的下行链路的系统频带,由多个载波要素构成上行链路的系统频带,并使下行链路的载波要素和/或载波要素组分别与上行链路的载波要素的每一个对应地进行通信的移动通信系统、基站装置和移动站装置。这里,作为例子对图6A所示的移动通信系统进行说明,但第2实施方式可以应用于能够应用第1实施方式的所有移动通信系统、基站装置和移动站装置。 
图7示出与图6A所示的移动通信系统同样的移动通信系统。如第1实施方式所说明的那样,在图7所示的移动通信系统中,基站装置和移动站装置能够使构成上行链路的系统频带的多个载波要素分别与构成下行链路的系统频带的包含多个载波要素的载波要素组中的1个载波要素组对应地进行通信。 
在图7中,示出了基站装置和移动站装置使用构成UL系统频带(100MHz)的2个载波要素(UL-1:20MHz、UL-2:20MHz)和构成DL系统频带(100MHz)的2个载波要素组(DL-1:40MHz、DL-2:60MHz),使DL-1与UL-1、DL-2与UL-2对应地进行通信。这里,载波要素组由多个载波要素构成,如图7所示,载波要素组DL-1由多个载波要素DL-1-1和DL-1-2构成,载波要素组DL-2由载波要素DL-2-1、DL-2-2和DL-2-3构成。以下,在第2实施方式中,作为载波要素和/或载波要素组的组合的一例,对这种组合进行说明,但第2实施方式也可以应用于任何一种载波要素和/或载波要素组的组合,例如,在图5A所示的移动通信系统中也可以应用第2实施方式。 
以下,在第2实施方式中,为了明确说明,表现为用于下行链路通信的频带(DL系统频带)由包含多个载波要素(由多个载波要素构成)的多个载波要素组构成,但是,将第2实施方式应用于图5A所示的移动通信系统时,用于下行链路通信的频带(DL系统频带)表现为由多个载波要素构成。 
在图7所示的移动通信系统中,用于从移动站装置到基站装置的上行链路通信的UL系统频带中配置有右上倾斜的斜线所示的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以下,PUSCH)和右下倾斜的斜线所示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 (以下,PUCCH)。这里,PUSCH和PUCCH分别针对构成UL系统频带的载波要素(UL-1和UL-2)配置。并且,在图7中,PUCCH分散配置在各个载波要素的两端部分(边缘部分)。 
如图7所示,在第2实施方式所示的移动通信系统中,为了从移动站装置向基站装置发送数据(以下,所谓数据表示上行链路数据(UL-SCH)和/或控制数据)而使用的PUSCH的数量和为了发送控制数据而使用的PUCCH的数量的合计数与构成UL系统频带的载波要素的数量相同,按照构成UL系统频带的载波要素的数量而变化。 
以下,对基站装置和移动站装置的动作进行说明。基站装置根据由多个载波要素构成的下行链路的多个载波要素组(DL-1、DL-2)的每一个,使用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向移动站装置发送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的资源分配和包含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的资源分配信息的上行链路发送许可信号。即,基站装置能够在同一子帧中使用与下行链路的多个载波要素组的数量相同的PDCCH来发送PDSCH的资源分配和上行链路发送许可信号。从基站装置中接收到上行链路发送许可信号的移动站装置根据上行链路发送许可信号中包含的资源分配信息,使用对应的上行链路的各个载波要素(UL-1、UL-2)的PUSCH来发送数据。即,移动站装置能够在同一子帧上发送与上行链路的多个载波要素的数量相同的PUSCH(数据)。这也可以说是基站装置和移动站装置能够收发与下行链路的多个载波要素组或上行链路的多个载波要素数量相同的上行传输信道(UL-SCH)。并且,基站装置通过对应的下行链路的多个载波要素组的每一个,使用PHICH来发送针对从移动站装置发送的上行链路数据的HARQ的ACK/NACK。即,基站装置能够在同一帧上发送与对应于上行链路的多个载波要素的下行链路的多个载波要素相同数量的HARQ的ACK/NACK(PHICH)。 
如上所述,在图7所示的移动通信系统中,基站装置使用DL-1(也说配置在DL-1上)的PDCCH来发送上行链路发送许可信号,接收到该信号的移动站装置使用与DL-1对应的UL-1(也说配置在UL-1上)的PUSCH来发送数据。同样,基站装置使用DL-2(也说配置在DL-2上)的PDCCH来发送上行链路发送许可信号,接收到该信号的移动站装置使 用与DL-2对应的UL-2(也说配置在UL-2上)的PUSCH来发送数据。并且,基站装置在同一子帧中使用DL-1和DL-2的PDCCH来发送上行链路发送许可信号,移动站装置在同一子帧中使用对应的UL-1和UL-2的PUSCH来发送数据。 
另外,基站装置根据由多个载波要素构成的下行链路的多个载波要素组(DL-1、DL-2)的每一个,使用PDSCH向移动站装置发送下行链路数据(例如,下行用户数据)。即,基站装置能够在同一子帧中发送与下行链路的载波要素组的数量相同的PDSCH(下行链路数据)。接收到从基站装置通过下行链路的多个载波要素组(DL-1、DL-2)的每一个所发送的下行链路数据的移动站装置使用对应的上行链路的各个载波要素(UL-1、UL-2)的PUCCH来发送针对下行链路数据的HARQ的ACK/NACK。即,移动站装置能够在同一子帧中发送与上行链路的多个载波要素的数量相同的ACK/NACK。这也可以说是基站装置和移动站装置能够收发与下行链路的多个载波要素组或上行链路的多个载波要素数量相同的下行传输信道(DL-SCH)。 
如上所述,在图7所示的移动通信系统中,基站装置使用DL-1(也说配置在DL-1上)的PDSCH来发送下行链路数据,移动站装置使用与DL-1对应的UL-1(也说配置在UL-1上)的PUCCH来发送针对下行链路数据的HARQ的ACK/NACK。同样,基站装置使用DL-2(也说配置在DL-2上)的PDSCH来发送下行链路数据,移动站装置使用与DL-2对应的UL-2(也说配置在UL-2上)的PUCCH来发送针对下行链路数据的HARQ的ACK/NACK。并且,基站装置在同一子帧中使用DL-1和DL-2的PDSCH来发送下行链路数据,移动站装置在同一子帧中使用对应的UL-1和UL-2的PUCCH来发送针对下行链路数据的HARQ的ACK/NACK。 
这里,使用图8对移动站装置将要使用与下行链路的多个载波要素组(DL-1、DL-2)对应的上行链路的各个载波要素(UL-1、UL-2)的PUCCH来发送针对下行链路数据的HARQ的ACK/NACK时,基站装置进行了针对上行链路的载波要素(UL-1和/或UL-2)的PUSCH的资源分配的情况进行说明。在图8中,为了使说明简单起见,在上行链路的各个载波要素 (UL-1、UL-2)上各记载了1个PUCCH(该图8对某个时隙中的某个移动站装置的上行链路进行说明。作为系统整体,PUCCH被分散配置在上行链路的各个载波要素的两端部分(边缘部分))。 
移动站装置在将要使用对应的上行链路的各个载波要素(UL-1、UL-2)的PUSCH来发送针对从基站装置通过下行链路的多个载波要素组(DL-1、DL-2)所发送的下行链路数据的HARQ的ACK/NACK时,在由基站装置进行了针对上行链路的载波要素(UL-1和/或UL-2)的PUSCH资源的分配的情况下,使用所分配的PUSCH资源来发送ACK/NACK。即,基站装置通过上行链路发送许可信号来分配用于通过下行链路的多个载波要素组(DL-1、DL-2)的每一个来发送上行链路数据(UL-SCH)的PUSCH资源,接收到该信号的移动站装置使用根据上行链路发送许可信号所分配的PUSCH资源来发送将要使用对应的上行链路的各个载波要素(UL-1、UL-2)的PUCCH发送的ACK/NACK。 
此时,作为在下行链路的多个载波要素组(DL-1、DL-2)的每一个中使用的上行链路发送许可信号,定义了不同的格式,能够分配用于使用上行链路的多个载波要素来发送上行链路数据(UL-SCH)的PUSCH资源。 
如上述记载的那样,移动站装置在将要使用对应的UL-1的PUCCH来发送针对从基站装置通过DL-1发送的下行链路数据的HARQ的ACK/NACK时,在由基站装置进行了针对UL-1的PUSCH的资源分配的情况下,使用UL-1的PUSCH来发送将要使用UL-1的PUCCH发送的ACK/NACK。同样,移动站装置在将要使用对应的UL-2的PUCCH来发送针对从基站装置通过DL-2发送的下行链路数据的HARQ的ACK/NACK时,在由基站装置进行了针对UL-2的PUSCH的资源分配的情况下,使用UL-2的PUSCH来发送将要使用UL-2的PUCCH发送的ACK/NACK。并且,基站装置能够通过上行链路发送许可信号在同一子帧上分配UL-1和UL-2的PUSCH资源,移动站装置能够在同一帧上使用通过上行发送许可信号所分配的PUSCH资源来发送将要使用UL-1和UL-2的PUCCH发送的ACK/NACK。这里,移动站装置可以使用上行链路的载波要素(UL-1和/或UL-2)的PUSCH只发送ACK/NACK、或者与上行链路数据一起来发送ACK/NACK。 
图8所示的从PUCCH资源延伸到PUSCH资源的箭头表示将要使用上行链路的各个载波要素(UL-1、UL-2)的PUCCH来发送针对下行链路数据的HARQ的ACK/NACK的移动站装置按照来自基站装置的PUSCH的资源分配,使用在与配置有将要发送ACK/NACK的PUCCH的载波要素相同的载波要素内所配置的PUSCH资源来发送ACK/NACK。即,移动站装置在应当发送针对下行链路数据的HARQ的ACK/NACK的载波要素中,在基站装置进行了PUSCH的资源分配的情况下,使用所分配的PUSCH资源向基站装置发送ACK/NACK。 
返回到图7,基站装置使用由多个载波要素构成的下行链路的多个载波要素组(DL-1、DL-2)的任意一个,根据无线资源控制信号(以下,RRC信令)向移动站装置分配信道状态信息和/或为了发送调度请求而使用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以下,PUCCH)的资源。接收到该信号的移动站装置使用所分配的上行链路的载波要素(UL-1和/或UL-2)的PUCCH来发送信道状态信息和/或调度请求。即,基站装置能够根据由下行链路的多个载波要素组(DL-1、DL-2)的任意一个所发送的RRC信令,来分配针对多个上行链路的载波要素(UL-1和/或UL-2)的PUCCH资源。 
此时,基站装置能够将指示移动站装置使用上行链路的哪个载波要素(UL-1和/或UL-2)来发送信道状态信息和/或调度请求的上行链路载波要素指示信息包含在RRC信令中来发送。即,基站装置能够将指示移动站装置使用UL-1的PUCCH、UL-2的PUCCH还是UL-1和UL-2的PUCCH来发送信道状态信息和/或调度请求的上行链路载波要素指示信息包含在RRC信令中来发送。这里,该上行链路载波要素指示信息可以只显式地表示载波要素的号码,也可以不依赖与载波要素而根据附加在带号码的各个PUCCH的频率资源上的连续号码来暗示地表示。即,移动站装置按照由多个载波要素构成的下行链路的多个载波要素组(DL-1、DL-2)的任意一个所发送的RRC信令中包含的上行链路载波要素指示信息,使用上行链路的载波要素(UL-1和/或UL-2)的PUCCH来发送信道状态信息和/或调度请求。此时,能够分配给各个上行链路的载波要素的PUCCH是1个,如果是不同的载波要素,则能够指定为同时使用多个PUCCH。 
在图7所示的移动通信系统中,基站装置使用DL-1、DL-2的任意一 个,将包含了上行链路载波要素指示信息的RRC信令发送给移动站装置,接收到该信号的移动站装置按照包含在RRC信令中的上行链路载波要素指示信息,使用UL-1、UL-2、或者UL-1和UL-2的PUCCH向基站装置发送信道状态信息和/或调度请求。 
这里,关于移动站装置在将要使用上行链路的载波要素(UL-1和/或UL-2)的PUCCH来发送信道状态信息时(与将要发送的子帧相同的子帧中),由基站装置进行了针对对应的上行链路的载波要素(UL-1和/或UL-2)的PUSCH的资源分配的情况,使用图8进行说明。 
如图8所示,移动站装置在按照来自基站装置的RRC信令,将要使用上行链路的载波要素(UL-1和/或UL-2)的PUCCH来发送信道状态信息时,在由基站装置进行了针对对应的上行链路的载波要素(UL-1和/或UL-2)的PUSCH的资源分配的情况下,移动站装置使用所分配的PUSCH资源来发送信道状态信息。即,移动站装置在与将要使用UL-1的PUCCH来发送信道状态信息的子帧相同的子帧中,在根据来自基站装置的上行链路发送许可信号指示了使用UL-1的PUSCH发送的情况下,使用根据上行链路发送许可信号所分配的UL-1的PUSCH资源来发送信道状态信息,不使用UL-1的PUCCH来发送信道状态信息。 
同样,移动站装置在与将要使用UL-2的PUCCH来发送信道状态信息的子帧相同的子帧中,在根据来自基站装置的上行链路发送许可信号指示了使用UL-2的PUSCH发送的情况下,使用根据上行链路发送许可信号所分配的UL-2的PUSCH资源来发送信道状态信息,不使用UL-2的PUCCH来发送信道状态信息。另外,移动站装置在与将要使用UL-1和UL-2的PUCCH来发送信道状态信息的子帧相同的子帧中,在根据来自基站装置的上行链路发送许可信号指示了使用UL-1的PUSCH发送的情况下,使用根据上行链路发送许可信号所分配的UL-1的PUSCH资源和根据RRC信令所分配的UL-2的PUCCH资源来发送信道状态信息,不使用UL-1的PUCCH来发送信道状态信息。 
此时,移动站装置使用UL-1的PUSCH和UL-2的PUCCH在同一子帧中发送信道状态信息。同样,移动站装置根据来自基站装置的RRC信令,在与将要使用UL-1和UL-2的PUCCH来发送信道状态信息的子帧相 同的子帧中,在根据来自基站装置的上行链路发送许可信号指示了使用UL-2的PUSCH发送的情况下,使用根据RRC信令所分配的UL-1的PUCCH资源和根据上行链路发送许可信号所分配的UL-2的PUSCH资源来发送信道状态信息,不使用UL-2的PUCCH来发送信道状态信息。此时,移动站装置使用UL-1的PUCCH和UL-2的PUSCH在同一子帧中发送信道状态信息。 
并且,移动站装置根据来自基站装置的RRC信令,在与将要使用UL-1和UL-2的PUCCH来发送信道状态信息的子帧相同的子帧中,在根据来自基站装置的上行链路发送许可信号而指示了使用UL-1和UL-1的PUSCH发送的情况下,使用根据上行链路发送许可信号所分配的UL-1和UL-2的PUSCH来发送信道状态信息,而不使用UL-1和UL-2的PUCCH来发送信道状态信息。此时,移动站装置使用UL-1和UL-2的PUSCH在同一子帧中发送信道状态信息。这里,移动站装置能够使用上行链路的各个载波要素(UL-1、UL-2)的PUSCH只发送信道状态信息、或者与上行链路数据一起发送信道状态信息。 
图8所示的从PUCCH资源延伸到PUSCH资源的箭头表示将要使用上行链路的载波要素(UL-1和/或UL-2)的PUCCH来发送信道状态的移动站装置按照来自基站装置的PUSCH的资源分配,使用在与配置有将要发送信道状态信息的PUCCH的载波要素相同的载波要素内所配置的PUSCH资源来发送信道状态信息。即,移动站装置在应当发送信道状态信息的载波要素中,在基站装置进行了PUSCH的资源分配的情况下,使用所分配的PUSCH资源向基站装置发送信道状态信息。 
这里,进一步对使用上行链路的载波要素(UL-1和/或UL-2)的PUCCH从移动站装置向基站装置发送的信道状态信息和调度请求进行说明(如上述说明的那样,信道状态信息可以使用上行链路载波要素(UL-1和/或UL-2)的PUCCH和PUSCH的任意一个来进行发送)。 
首先,对信道状态信息进行说明。根据从基站装置通过下行链路的多个载波要素组(DL-1、DL-2)的任意一个所发送的RRC信令而被指示了发送信道状态信息的移动站装置,能够使用上行链路的载波要素(UL-1和/或UL-2)的PUCCH向基站装置发送针对由多个载波要素组构成的下 行链路的(所有)系统频带的信道状态信息。即,移动站装置能够计算与由下行链路的多个载波要素组(DL-1、DL-2)构成的下行链路的(所有)系统频带(DL系统频带)相关的信道状态信息,并且能够使用上行链路的载波要素(UL-1和/或UL-2)的PUCCH(如上所述,在由基站装置发生了分配的情况下,为PUSCH)来进行发送。这也可以说是移动站装置能够根据从基站装置通过下行链路的多个载波要素组(DL-1、DL-2)的任意一个所发送的RRC信令,使用至少一个上行链路的载波要素(UL-1或UL-2)的PUCCH来发送与下行链路的(所有)系统频带(DL系统频带)相关的信道状态信息。并且,也可以说是移动站装置能够根据从基站装置通过下行链路的多个载波要素组(DL-1、DL-2)的任意一个所发送的RRC信令,使用多个上行链路的载波要素(UL-1和UL-2)的PUCCH来发送与下行链路的(所有)系统频带(DL系统频带)相关的信道状态信息。即,要发送的信道状态信息不是按照每个载波要素来请求的,而是以移动站装置为单位来请求的。 
接着,对调度请求进行说明。根据从基站装置通过下行链路的多个载波要素组(DL-1、DL-2)的任意一个所发送的RRC信令而被指示了能够发送调度请求的子帧的移动站装置,能够使用上行链路的载波要素(UL-1和/或UL-2)的PUCCH向基站装置发送针对由多个载波要素组构成的下行链路的(所有)系统频带的调度请求(UL-SCH发送的请求)。这也可以说是移动站装置能够根据从基站装置通过下行链路的多个载波要素组(DL-1、DL-2)的任意一个所发送的RRC信令,使用至少一个上行链路的载波要素(UL-1或UL-2)的PUCCH来发送与上行链路的(所有)系统频带(UL系统频带)相关的调度请求。并且,也可以说是移动站装置能够根据从基站装置通过下行链路的多个载波要素组(DL-1、DL-2)的任意一个所发送的RRC信令,使用多个上行链路的载波要素(UL-1和UL-2)的PUCCH来发送与上行链路的(所有)系统频带(UL系统频带)相关的调度请求。即,要发送的调度信息不是按照每个载波要素来请求的,而是以移动站装置为单位来请求的。 
图9A~D是按照上述所说明的情况,示出了移动站装置能够发送数据(上行链路数据(UL-SCH)和/或控制数据)的上行链路的信道(PUSCH、 PUCCH)的组合的图。 
如上述说明的那样,移动站装置能够按照来自基站装置的RRC信令和上行链路发送许可信号,在同一子帧中进行基于UL-1的PUSCH发送和基于UL-2的PUSCH发送、基于UL-1的PUCCH发送和基于UL-2的PUSCH发送、基于UL-1的PUSCH发送和基于UL-2的PUCCH发送、基于UL-1的PUCCH发送和基于UL-2的PUCCH发送。这里,来自基站装置的RRC信令使用下行链路的载波要素组(DL-1、DL-2)的任意一个来发送。并且,能够发送与下行链路的载波要素组(DL-1、DL-2,它们也可以是上行链路的载波要素(UL-1、UL-2))对应数量的上行链路发送许可信号。 
对各种情况进行说明。图9A示出了UL-1PUSCH和UL-2PUSCH在同一子帧中的发送。移动站装置按照从基站装置通过下行链路的载波要素组(DL-1、DL-2)的每一个所发送的上行链路发送许可信号,使用对应的上行链路的各个载波要素(UL-1、UL-2)的PUSCH来发送数据(上行链路数据(UL-SCH)和/或控制数据)。即,移动站装置按照由DL-1所发送的上行链路发送许可信号,使用UL-1的PUSCH向基站装置发送数据,按照由DL-2所发送的上行链路发送许可信号,使用UL-2的PUSCH向基站装置发送数据。 
并且,在将要使用UL-1和UL-2的PUCCH来发送ACK/NACK和/或信道状态信息和/或调度请求时,当基站装置在DL-1、DL-2中根据上行链路发送许可信号而指示了使用UL-1PUSCH和UL-2PUSCH进行发送的情况下,也使用UL-1PUSCH和UL-2PUSCH来进行数据的发送。此时,将要使用UL-1的PUCCH发送的ACK/NACK和/或信道状态信息和/或调度请求由UL-1PUSCH来发送,将要使用UL-2的PUCCH发送的ACK/NACK和/或信道状态信息和/或调度请求由UL-2PUSCH来发送。 
并且,图9B示出了UL-1PUCCH和UL-2PUSCH在同一子帧中的发送。移动站装置按照由下行链路的载波要素组(这里,DL-2)所发送的上行链路发送许可信号,使用对应的UL-2的PUSCH来发送数据。在将要使用UL-1和/或UL-2的PUCCH来发送ACK/NACK和/或信道状态信息和/或调度请求时,当基站装置在DL-2中根据上行链路发送许可信号而指 示了使用UL-2PUSCH进行发送的情况下,使用UL-1PUCCH和/或UL-2PUSCH来进行数据的发送。此时,将要使用UL-1的PUCCH发送的ACK/NACK和/或信道状态信息和/或调度请求由UL-1PUCCH来发送,将要使用UL-2的PUCCH发送的ACK/NACK和/或信道状态信息和/或调度请求由UL-2PUSCH来发送。 
图9C示出了UL-1PUSCH和UL-2PUCCH在同一子帧中的发送。移动站装置按照由下行链路的载波要素组(这里,DL-1)所发送的上行链路发送许可信号,使用对应的UL-1的PUSCH来发送信道状态信息和调度请求。并且,在将要使用UL-1和/或UL-2的PUCCH来发送ACK/NACK和/或信道状态信息和/或调度请求时,当基站装置在DL-1中根据上行链路发送许可信号而指示了使用UL-1PUSCH进行发送的情况下,使用UL-1PUSCH和/或UL-2PUSCH来进行数据的发送。此时,将要使用UL-1的PUCCH发送的ACK/NACK和/或信道状态信息和/或调度请求由UL-1PUSCH来发送,将要使用UL-2的PUCCH发送的ACK/NACK和/或信道状态信息和/或调度请求由UL-2PUCCH来发送。 
图9D示出了UL-1PUCCH和UL-2PUCCH在同一子帧中的发送。移动站装置按照从基站装置通过下行链路的载波要素组(DL-1、DL-2)的任意一个所发送的RRC信令,使用上行链路的载波要素(UL-1和/或UL-2)的PUCCH来发送信道状态信息和调度请求。即,移动站装置按照RRC信令,使用UL-1的PUCCH和/或UL-2的PUCCH来发送信道状态信息和调度请求。移动站装置在没有向UL-1分配PUSCH资源的情况下,使用UL-1的PUCCH来发送ACK/NACK和/或信道状态信息和/或调度请求,在没有向UL-2分配PUSCH资源的情况下,使用UL-2的PUCCH来发送ACK/NACK和/或信道状态信息和/或调度请求。 
进一步进行详细说明。图10A~D与图9A~D同样,是表示移动站装置使用上行链路的信道(PUSCH、PUCCH)来发送数据(上行链路数据(UL-SCH)和/或控制数据)的情况的图。图10A~D分别对应图9A~D。 
图10A~D是表示移动站装置在子帧#n中使用上行链路的信道(PUSCH、PUCCH)怎样发送数据的图。如图10A~D所示,子帧#n由 2个时隙(这里,假设时隙#a、时隙#a+1)构成,移动站装置使用1个子帧(同一子帧)来发送配置在PUSCH和/或PUCCH中的数据。例如,1个子帧(子帧#n)是1ms,由0.5ms的2个时隙(时隙#a、时隙#a+1)构成。PUCCH应用时隙间跳跃,按照每个时隙来改变PUCCH的频率位置。PUSCH有时也应用时隙间跳跃。但是,在以每个时隙的时间来看的情况下,维持图9A~D表示的模式。 
对各种情况进行说明,对应于图9A,图10A示出使用UL-1PUSCH和UL-2PUSCH在同一子帧中进行发送。对应于图9B,图10B示出使用UL-1PUCCH和UL-2PUSCH在同一子帧中进行发送。对应于图9C,图10C示出使用UL-1PUSCH和UL-2PUCCH在同一子帧中进行发送。对应于图9D,图10D示出使用UL-1PUCCH和UL-2PUCCH在同一子帧中进行发送。 
这里,移动站装置在子帧#n中使用UL-1和/或UL-2的PUCCH来发送信息(ACK/NACK、信道状态信息和调度请求)时,能够对应于2个时隙(时隙#a、时隙#a+1)一边使配置在载波要素(UL-1)的两端部分(边缘部分)的PUCCH之间移动(被称为时隙间跳跃)一边进行发送。即,移动站装置在子帧#n中使用UL-1和/或UL-2的PUCCH来发送信息时,能够在时隙#a中使用配置在载波要素(UL-1和/或UL-2)的两端部分(边缘部分)的PUCCH的一侧(在图10中,配置在UL-1的低频率侧的PUCCH和配置在UL-2的高频率侧的PUCCH)来发送数据,在时隙#a+1中使用其相反一侧(在图10中,配置在UL-1的高频率侧的PUCCH和配置在UL-2的低频率侧的PUCCH)来发送数据。 
这样,移动站装置使用时隙间跳跃将信息(ACK/NACK、信道状态信息、调度请求)发送给基站装置,由此,相对于传播路径的变动,能够更强地(具有分集效应地)发送从移动站装置发送给基站装置的信息。 
在图10A~D中,移动站装置先从配置在UL-1的低频率侧的PUCCH和配置在UL-2的高频率侧的PUCCH发送信息,但先使用配置在哪一侧的PUCCH来发送信息,根据来自基站装置的PUCCH的资源分配而不同。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当基站装置和移动站装置使用由载波要素和/或载波要素组构成的宽带的频带(UL系统频带、DL系统频带)来 进行通信时,基站装置使用下行链路的多个载波要素组(或者,载波要素)的每一个来发送上行链路发送许可信号,接收到该信号的移动站装置使用与下行链路的多个载波要素组(或者,载波要素)对应的上行链路的各个载波要素的PUSCH来发送数据(上行链路数据(UL-SCH)和/或控制数据),由此能够使构成下行链路的系统频带的载波要素组(或者,载波要素)分别与构成上行链路的系统频带的载波要素的每一个对应地进行通信,能够使从基站装置发往移动站装置的控制信息(控制信号)不增加地进行通信。 
并且,基站装置使用下行链路的多个载波要素组(或者,载波要素)的任意一个来发送包含了上行链路载波要素知识信息的RRC信令,接收到该信号的移动站装置按照包含在RRC信令中的上行链路载波要素指示信息,使用上行链路的载波要素的PUCCH来发送信道状态信息和调度信息,由此能够使构成下行链路的系统频带的载波要素组(或者,载波要素)分别与构成上行链路的系统频带的载波要素的每一个对应地进行通信,能够使从基站装置发往移动站装置的控制信息(控制信号)不增加地进行通信。 
这样,基站装置使用下行链路的载波要素组(或者,载波要素)来发送上行链路发送许可信号和/或RRC信令,移动站装置使用对应的上行链路的载波要素向基站装置发送上行链路数据和/或控制数据,由此,能够使从基站装置发往移动站装置的控制信息(控制信号)不增加地进行通信。 
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可以采用以下的方式。即,本发明的移动通信系统由基站装置和移动站装置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装置和所述移动站装置通过使具有所述移动站装置能够使用的频带中的一部分带宽的多个上行链路的载波要素的每一个与具有所述基站装置能够使用的频带中的一部分带宽的多个下行链路的载波要素或包含多个下行链路的载波要素的多个下行链路的载波要素组的每一个对应地进行通信。 
这样,由于所述基站装置和所述移动站装置通过使具有移动站装置能够使用的频带中的一部分带宽的多个上行链路的载波要素的每一个与具有所述基站装置能够使用的频带中的一部分带宽的多个下行链路的载波要素或包含多个下行链路的载波要素的多个下行链路的载波要素组的每 一个对应地进行通信,所以能够使从基站装置通知给移动站装置的控制信息(控制信号)不增加地实现有效的信息通信。 
并且,本实施方式的移动通信系统的特征在于,所述基站装置和所述移动站装置使用相互对应的任意一组下行链路的载波要素和上行链路的载波要素来进行通信。 
这样,由于所述基站装置和所述移动站装置使用相互对应的任意一组下行链路的载波要素和上行链路的载波要素来进行通信,所以能够使从基站装置通知给移动站装置的控制信息不增加地实现有效的信息通信。 
并且,本实施方式的移动通信系统的特征在于,所述基站装置通过多个下行链路的载波要素的每一个向所述移动站装置发送上行链路发送许可信号,所述移动站装置按照所述上行链路发送许可信号,通过与所述多个下行链路的载波要素对应的上行链路的载波要素的每一个向所述基站装置发送上行链路的信息。 
这样,由于所述基站装置通过多个下行链路的载波要素的每一个向所述移动站装置发送上行链路发送许可信号,所述移动站装置按照所述上行链路发送许可信号,通过与所述多个下行链路的载波要素对应的上行链路的载波要素的每一个向所述基站装置发送上行链路的信息,所以能够使从基站装置通知给移动站装置的控制信息不增加地实现有效的信息通信。 
并且,本实施方式的移动通信系统的特征在于,所述基站装置通过包含多个下行链路的载波要素的多个下行链路的载波要素组的每一个向所述移动站装置发送上行链路发送许可信号,所述移动站装置按照所述上行链路发送许可信号,通过与所述多个下行链路的载波要素组对应的上行链路的载波要素的每一个向所述基站装置发送上行链路的信息。 
这样,由于所述基站装置通过包含多个下行链路的载波要素的多个下行链路的载波要素组的每一个向所述移动站装置发送上行链路发送许可信号,所述移动站装置按照所述上行链路发送许可信号,通过与所述多个下行链路的载波要素组对应的上行链路的载波要素的每一个向所述基站装置发送上行链路的信息,所以能够使从基站装置通知给移动站装置的控制信息不增加地实现有效的信息通信。 
并且,本实施方式的移动通信系统的特征在于,所述基站装置通过多 个下行链路的载波要素的任意一个向所述移动站装置发送无线资源控制信号,所述移动站装置通过多个上行链路的载波要素分配用于发送上行链路的信息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资源。 
这样,由于所述基站装置通过多个下行链路的载波要素的任意一个向所述移动站装置发送无线资源控制信号,所述移动站装置通过多个上行链路的载波要素分配用于发送上行链路的信息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资源,所以能够使从基站装置通知给移动站装置的控制信息不增加地实现有效的信息通信。 
并且,本实施方式的移动通信系统的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站装置按照从基站装置通过多个下行链路的载波要素的任意一个所发送的无线资源控制信号,使用多个上行链路的载波要素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来发送上行链路的信息。 
这样,由于所述移动站装置按照从基站装置通过多个下行链路的载波要素的任意一个所发送的无线资源控制信号,使用多个上行链路的载波要素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来发送上行链路的信息,所以能够使从基站装置通知给移动站装置的控制信息不增加地实现有效的信息通信。 
并且,本实施方式的移动通信系统的特征在于,所述基站装置通过包含多个下行链路的载波要素的多个下行链路的载波要素组的任意一个向所述移动站装置发送无线资源控制信号,所述移动站装置通过多个上行链路的载波要素来分配用于发送上行链路的信息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资源。 
这样,由于所述基站装置通过包含多个下行链路的载波要素的多个下行链路的载波要素组的任意一个向所述移动站装置发送无线资源控制信号,所述移动站装置通过多个上行链路的载波要素来分配用于发送上行链路的信息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资源,所以能够使从基站装置通知给移动站装置的控制信息不增加地实现有效的信息通信。 
并且,本实施方式的移动通信系统的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站装置按照从基站装置通过包含多个下行链路的载波要素的多个下行链路的载波要素组的任意一个所发送的无线资源控制信号,使用多个上行链路的载波要素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来发送上行链路的信息。 
这样,由于所述移动站装置按照从基站装置通过包含多个下行链路的载波要素的多个下行链路的载波要素组的任意一个所发送的无线资源控制信号,使用多个上行链路的载波要素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来发送上行链路的信息,所以能够使从基站装置通知给移动站装置的控制信息不增加地实现有效的信息通信。 
并且,本实施方式的移动通信系统的特征在于,所述无线资源控制信号包含用于指示多个上行链路的载波要素中为了所述移动站装置发送上行链路的信息而使用的任意一个上行链路的载波要素的上行链路载波要素指示信息。 
这样,由于所述无线资源控制信号包含用于指示多个上行链路的载波要素中为了所述移动站装置发送上行链路的信息而使用的任意一个上行链路的载波要素的上行链路载波要素指示信息,所以基站装置能够根据无线资源控制信号指示移动站装置使用哪个载波要素。 
并且,本实施方式的移动通信系统的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站装置使用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向所述基站装置发送上行链路的信息。 
这样,移动站装置通过使用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向所述基站装置发送上行链路的信息,能够使从基站装置通知给移动站装置的控制信息不增加地实现有效的信息通信。 
并且,本实施方式的移动通信系统的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站装置使用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向所述基站装置发送上行链路的信息。 
这样,移动站装置通过使用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向所述基站装置发送上行链路的信息,能够使从基站装置通知给移动站装置的控制信息不增加地实现有效的信息通信。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移动通信系统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装置使用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向所述移动站装置发送下行链路的信息。 
这样,基站装置通过使用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向所述移动站装置发送下行链路的信息,能够使从基站装置通知给移动站装置的控制信息不增加地实现有效的信息通信。 
并且,本实施方式的移动通信系统的特征在于,所述基站装置使用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向所述移动站装置发送下行链路的信息。 
这样,基站装置通过使用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向所述移动站装置发送下行链路的信息,能够使从基站装置通知给移动站装置的控制信息不增加地实现有效的信息通信。 
并且,本实施方式的移动通信系统的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站装置在上行链路的载波要素的同一子帧中发生了基于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和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的发送的情况下,使用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向所述基站装置发送上行链路的信息。 
这样,所述移动站装置在上行链路的载波要素的同一子帧中发生了基于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和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的发送的情况下,通过使用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向所述基站装置发送上行链路的信息,能够使从基站装置通知给移动站装置的控制信息不增加地实现有效的信息通信。 
并且,本实施方式的移动通信系统的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站装置使用至少1个上行链路的载波要素向所述基站装置发送针对由多个载波要素和/或多个载波要素组构成的下行链路的系统频带的信道状态信息。 
这样,所述移动站装置通过使用至少1个上行链路的载波要素向所述基站装置发送针对由多个载波要素和/或多个载波要素组构成的下行链路的系统频带的信道状态信息,能够使从基站装置通知给移动站装置的控制信息不增加地实现有效的信息通信。 
并且,本实施方式的移动通信系统的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站装置使用至少1个上行链路的载波要素向所述基站装置发送针对由多个载波要素构成的上行链路的系统频带的调度请求信息。 
这样,所述移动站装置通过使用至少1个上行链路的载波要素向所述基站装置发送针对由多个载波要素构成的上行链路的系统频带的调度请求信息,能够使从基站装置通知给移动站装置的控制信息不增加地实现有效的信息通信。 
并且,本实施方式的通信方法是由基站装置和移动站装置构成的移动系统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装置和所述移动站装置通过使具有所述移动站装置能够使用的频带中的一部分带宽的多个上行链路的载波要素的每一个与具有所述基站装置能够使用的频带中的一部分带宽的多个下行链路的载波要素或包含多个下行链路的载波要素的多个下行链 路的载波要素组的每一个对应地进行通信。 
这样,由于所述基站装置和所述移动站装置通过使具有移动站装置能够使用的频带中的一部分带宽的多个上行链路的载波要素的每一个与具有所述基站装置能够使用的频带中的一部分带宽的多个下行链路的载波要素或包含多个下行链路的载波要素的多个下行链路的载波要素组的每一个对应地进行通信,所以能够使从基站装置通知给移动站装置的控制信息(控制信号)不增加地实现有效的信息通信。 
在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将基站装置内的各功能和用于实现移动站装置内的各功能的程序记录在计算机能够读取的记录介质中,通过使计算机系统读入并执行记录在该记录介质中的程序来进行基站装置和移动站装置的控制。另外,假设这里所说的“计算机系统”包含OS和外围设备等硬件。 
并且,所谓“计算机能读取的记录介质”是指软盘、光磁盘、ROM、CD-ROM等可移动介质以及内设在计算机系统中的硬盘等存储装置。另外,所谓“计算机能读取的记录介质”还包含像经由互联网等网络和电话线路等通信线路来发送程序的情况下的通信线那样在短时间的期间内动态地保持程序的装置和像成为该情况下的服务器和客户端的计算机系统内部的易失性存储器那样将程序保存一定时间的装置。并且,上述程序可以用于实现上述功能的一部分,也可以通过与已经记录在计算机系统中的程序的组合来实现上述功能。 
以上,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的叙述,但具体结构并不限于该实施方式,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的设计等也包含在专利请求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移动通信系统,其中基站装置和移动站装置集合多个分量载波来进行通信,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站装置和所述移动站装置使多个上行链路分量载波分别与多个下行链路分量载波的每一个或者多个下行链路分量载波组的每一个对应地进行通信,
所述基站装置使用所述多个下行链路分量载波的每一个或所述多个下行链路分量载波组的每一个,通过同一子帧向所述移动站装置发送多个上行链路发送许可信号,
所述移动站装置按照所述多个上行链路发送许可信号,使用所述多个上行链路分量载波的每一个,通过同一子帧进行向所述基站装置的上行链路数据发送,
所述基站装置,使用所述多个下行链路分量载波的每一个或所述多个下行链路分量载波组的每一个,通过同一子帧向所述移动站装置发送针对从所述移动站装置使用所述多个上行链路分量载波的每一个所发送的上行链路数据的多个PHICH即物理混合ARQ指示信道,
所述下行链路分量载波组由多个下行链路分量载波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站装置使用配置在一个上行链路分量载波上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向所述基站装置发送与多个下行链路分量载波相关的信道状态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站装置使用配置在一个上行链路分量载波上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向所述基站装置发送用于请求与多个上行链路分量载波相关的上行链路数据发送的调度请求。
4.一种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基站装置,在该移动通信系统中,所述基站装置和移动站装置集合多个分量载波来进行通信,其特征在于,
使多个上行链路分量载波分别与多个下行链路分量载波的每一个或者多个下行链路分量载波组的每一个对应地与所述移动站装置进行通信,
所述基站装置包括发送部和接收部,
所述发送部使用所述多个下行链路分量载波的每一个或所述多个下行链路分量载波组的每一个,通过同一子帧向所述移动站装置发送多个上行链路发送许可信号,
所述接收部按照所述多个上行链路发送许可信号,使用所述多个上行链路分量载波的每一个,通过同一子帧从所述移动站装置接收上行链路数据,
所述发送部使用所述多个下行链路分量载波的每一个或所述多个下行链路分量载波组的每一个,通过同一子帧向所述移动站装置发送针对从所述移动站装置使用所述多个上行链路分量载波的每一个所发送的上行链路数据的多个PHICH即物理混合ARQ指示信道,
所述下行链路分量载波组由多个下行链路分量载波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部使用配置在一个上行链路分量载波上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从所述移动站装置接收与多个下行链路分量载波相关的信道状态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部使用配置在一个上行链路分量载波上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从所述移动站装置接收用于请求与多个上行链路分量载波相关的上行链路数据发送的调度请求。
7.一种移动通信系统中的移动站装置,在该移动通信系统中,基站装置和所述移动站装置集合多个分量载波来进行通信,其特征在于,
使多个上行链路分量载波分别与多个下行链路分量载波的每一个或者多个下行链路分量载波组的每一个对应地与所述基站装置进行通信,
所述移动站装置包括发送部和接收部,
所述接收部使用所述多个下行链路分量载波的每一个或所述多个下行链路分量载波组的每一个,通过同一子帧从所述基站装置接收多个上行链路发送许可信号,
所述发送部按照所述多个上行链路发送许可信号,使用所述多个上行链路分量载波的每一个,通过同一子帧向所述基站装置发送上行链路数据,
所述接收部使用所述多个下行链路分量载波的每一个或所述多个下行链路分量载波组的每一个,通过同一子帧从所述基站装置接收针对向所述基站装置使用所述多个上行链路分量载波的每一个所发送的上行链路数据的多个PHICH即物理混合ARQ指示信道,
所述下行链路分量载波组由多个下行链路分量载波构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部使用配置在一个上行链路分量载波上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向所述基站装置发送与多个下行链路分量载波相关的信道状态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部使用配置在一个上行链路分量载波上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向所述基站装置发送用于请求与多个上行链路分量载波相关的上行链路数据发送的调度请求。
CN200980134712.XA 2008-09-04 2009-09-03 移动通信系统、基站装置和移动站装置 Active CN10214442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227567 2008-09-04
JP2008-227567 2008-09-04
PCT/JP2009/065447 WO2010027035A1 (ja) 2008-09-04 2009-09-03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装置、移動局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44424A CN102144424A (zh) 2011-08-03
CN102144424B true CN102144424B (zh) 2014-04-02

Family

ID=417972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34712.XA Active CN102144424B (zh) 2008-09-04 2009-09-03 移动通信系统、基站装置和移动站装置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3) US8797977B2 (zh)
EP (1) EP2326131B1 (zh)
JP (1) JP5469072B2 (zh)
KR (1) KR101238610B1 (zh)
CN (1) CN102144424B (zh)
BR (1) BRPI0918219B1 (zh)
MX (1) MX2011002408A (zh)
WO (1) WO201002703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395776B1 (en) * 2007-09-26 2015-06-10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base station apparatus and mobile station apparatus for sending feedback information
US8412222B2 (en) * 2008-06-27 2013-04-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Broadcast-multicast transmission with rate adaption
CN102113242B (zh) * 2008-07-30 2015-09-09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接收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US9369990B2 (en) * 2008-08-11 2016-06-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Multi-carrier design for control and procedures
EP2326131B1 (en) * 2008-09-04 2019-06-26 Sharp Kabushiki Kaisha Base station device, mobile station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s for carrier aggregation
US8514793B2 (en) 2008-10-31 2013-08-20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onitoring and processing component carriers
JP5453462B2 (ja) * 2009-03-12 2014-03-26 インターデイジタル パテント ホールディング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アップリンク一次キャリアを選択し再選択する方法および機器
CN107196752A (zh) * 2009-04-28 2017-09-22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移动通信系统
CN101877911B (zh) 2009-04-30 2014-06-25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专用调度请求资源的分配方法及装置
MX2011012582A (es) * 2009-05-26 2011-12-14 Sharp Kk Sistema de comunicacion movil, aparato de estacion base, aparato de estacion movil, y metodo de comunicacion movil.
JP4989692B2 (ja) * 2009-07-29 2012-08-0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装置、移動局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US8385454B2 (en) * 2009-09-09 2013-02-26 Nec Laboratories America, Inc. Robust linear precoder designs for multi-cell downlink transmission
MY163403A (en) * 2010-01-08 2017-09-15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aintaining time alignment with multiple uplink carriers
CN101959249B (zh) * 2010-01-30 2012-09-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组成载波管理方法与设备
US8917593B2 (en) * 2010-03-18 2014-12-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Random access design in a multiple component carrier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02804893B (zh) 2010-03-19 2015-06-17 夏普株式会社 移动通信系统、基站装置、移动站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US8555128B2 (en) 2010-03-24 2013-10-08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acknowledgement information
JP5425679B2 (ja) 2010-03-24 2014-02-26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移動局装置、基地局装置、通信システム、通信方法、集積回路および移動局装置の制御プログラム
KR101809951B1 (ko) 2010-03-29 2017-12-1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상향링크 다중 안테나 전송을 지원하기 위한 효율적인 제어정보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CN101826949B (zh) * 2010-04-01 2015-08-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载波聚合场景下非周期反馈的方法和系统
US8520491B2 (en) * 2010-04-01 2013-08-27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Periodic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signaling with carrier aggregation
US8854994B2 (en) 2010-04-10 2014-10-07 Alcatel Lucent Method for mitigating outages in heterogeneous networks
US8891474B2 (en) 2010-05-21 2014-11-18 Sharp Kabushiki Kaish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base station apparatus, mobile station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US8665810B2 (en) 2010-06-04 2014-03-04 Htc Corporation Method of performing uplink transmission and related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02439892B (zh) * 2010-06-18 2014-10-22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Ofdma系统中用于载波聚合的ulharq反馈格式设定方法、用户设备及基站
US8842535B2 (en) 2010-08-03 2014-09-23 Apple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adio link control during network congestion in a mobile wireless device
KR20130064775A (ko) * 2010-08-13 2013-06-18 후지쯔 가부시끼가이샤 업링크 응답 신호를 송신하기 위한 방법, 이동국 및 멀티캐리어 통신 시스템
JP4923161B1 (ja) 2010-09-29 2012-04-2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移動局装置、基地局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ES2622283T3 (es) 2010-11-02 2017-07-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Transmisión de retroalimentación de solicitud de repetición automática híbrida en un sistema de comunicación de múltiples portadoras de componentes usando recursos de solicitud de planificación
WO2012149953A1 (en) * 2011-05-02 2012-11-08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Scheduling request enhancements
US9667392B2 (en) * 2011-06-14 2017-05-30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llocating the reference symbols in order to reduce the latency of the LTE system
US10209771B2 (en) * 2016-09-30 2019-02-19 Sony Interactive Entertainment Inc. Predictive RF beamforming for head mounted display
IN2014KN00930A (zh) * 2011-10-03 2015-10-09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US9591519B2 (en) 2012-08-02 2017-03-07 Sun Patent Trust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rminal, base station device,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
CN103582024B (zh) * 2012-08-06 2018-01-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下行信号的发送、接收方法和网络系统及终端
JP5883954B2 (ja) * 2013-01-16 2016-03-15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無線通信方法
US9307556B2 (en) * 2013-07-23 2016-04-05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Shared access of uplink carrier
EP3197223A4 (en) 2014-07-28 2018-01-10 Nec Corporation Mobil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ES2953397T3 (es) * 2014-11-06 2023-11-10 Ntt Docomo Inc Terminal de usuario, estación base inalámbrica y método de comunicación inalámbrica
JP6532154B2 (ja) * 2015-02-04 2019-06-19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移動局装置
US10623151B2 (en) * 2015-08-23 2020-04-14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performing communication using flexible FDD fram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therefor
WO2017121416A1 (zh) * 2016-01-11 2017-07-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上行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12910607A (zh) * 2016-01-11 2021-06-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上行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及装置
SG11201807231QA (en) 2016-02-29 2018-09-27 Ntt Docomo Inc User terminal, radio base station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US10182452B2 (en) * 2016-08-11 2019-01-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communicating feedback in low latency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WO2018063059A1 (en) * 2016-09-30 2018-04-0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handling of retransmission feedback
CN108616341B (zh) * 2016-12-13 2020-05-26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基站及终端
US10588047B2 (en) * 2017-04-10 2020-03-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Transmission of buffer status reports on multiple component carriers
CN111108728B (zh) 2017-09-29 2022-11-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对报文进行处理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56589A (zh) * 2005-10-27 2007-05-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上行/下行控制信道的实现方法
CN101222291A (zh) * 2008-01-05 2008-07-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的发送方法和装置
CN101252783A (zh) * 2008-03-27 2008-08-2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分配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961700B2 (en) * 2005-04-28 2011-06-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Multi-carrier operation in data transmission systems
US8169953B2 (en) * 2005-05-17 2012-05-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wireless multi-carrier communications
JP2010516208A (ja) * 2007-01-11 2010-05-13 クゥアルコム・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いてdtxおよびdrxを使用すること
CN103220108B (zh) * 2007-02-15 2016-02-10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移动台和基站装置
KR20090122203A (ko) * 2007-02-28 2009-11-26 가부시키가이샤 엔티티 도코모 기지국장치 및 통신제어방법
US20100118803A1 (en) * 2007-03-19 2010-05-13 Ntt Docomo, Inc. Base station apparatus, mobile station,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PL2145418T3 (pl) * 2007-04-11 2016-09-30 Sposób i urządzenie w systemie telekomunikacyjnym
JP4954782B2 (ja) * 2007-05-01 2012-06-20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基地局装置及び方法
WO2009004442A2 (en) * 2007-06-29 2009-01-08 Nokia Corporation Operating carrier selection for home network
KR20090015778A (ko) * 2007-08-08 2009-02-1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스케줄링 요청 신호 전송 방법
US8059632B2 (en) * 2007-09-14 2011-11-15 Sharp Laboratories Of America,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transmission of 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s (CQIs) by mobile device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
KR101420879B1 (ko) * 2007-11-29 2014-07-1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스케줄링 정보에 관한 데이터의 전송방법
US8780798B2 (en) * 2008-03-05 2014-07-15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devices for providing enhanced signaling
EP2326131B1 (en) * 2008-09-04 2019-06-26 Sharp Kabushiki Kaisha Base station device, mobile station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s for carrier aggregation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56589A (zh) * 2005-10-27 2007-05-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上行/下行控制信道的实现方法
CN101222291A (zh) * 2008-01-05 2008-07-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的发送方法和装置
CN101252783A (zh) * 2008-03-27 2008-08-2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分配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Carrier Aggregation Operation in LTE-Advanced;Qualcomm Europe;《3GPP TSG RAN WG1 #54 R1-083193》;20080822;第1-4页 *
Qualcomm Europe.Carrier Aggregation Operation in LTE-Advanced.《3GPP TSG RAN WG1 #54 R1-083193》.2008,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469072B2 (ja) 2014-04-09
EP2326131A4 (en) 2015-06-24
US9374192B2 (en) 2016-06-21
EP2326131B1 (en) 2019-06-26
MX2011002408A (es) 2011-04-12
US20140301319A1 (en) 2014-10-09
WO2010027035A1 (ja) 2010-03-11
US20160286577A1 (en) 2016-09-29
BRPI0918219B1 (pt) 2020-11-17
CN102144424A (zh) 2011-08-03
EP2326131A1 (en) 2011-05-25
KR101238610B1 (ko) 2013-02-28
US9814064B2 (en) 2017-11-07
BRPI0918219A2 (pt) 2015-12-08
US20110194516A1 (en) 2011-08-11
US8797977B2 (en) 2014-08-05
JPWO2010027035A1 (ja) 2012-02-02
KR20110050554A (ko) 2011-05-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44424B (zh) 移动通信系统、基站装置和移动站装置
CN102450070B (zh) 移动通信系统、基站装置、移动站装置及移动通信方法
CN102291830B (zh) 移动站装置、移动通信系统以及通信方法
CN103380639B (zh) 非周期性信道状态信息通知方法、无线基站装置、用户终端
KR102109408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하향링크 제어 채널을 송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N102804896B (zh) 移动通信系统、基站装置、移动站装置和移动通信方法
CN102598822B (zh) 无线通信控制方法、基站装置以及移动终端装置
CN102845099B (zh) 通信方法、移动站装置、基站装置及移动通信系统
CN102907160B (zh) 移动通信系统、基站装置、移动站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CN102474856B (zh) 移动站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CN102227945B (zh) 通信系统和移动台设备
WO2017130970A2 (ja) 基地局装置、端末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JP4959030B2 (ja)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移動局装置、基地局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EP2334115A1 (e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base station device, mobile station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02754473B (zh) 通信方法、移动站装置、基站装置以及移动通信系统
CN103503514A (zh) 信道状态信息通知方法、无线基站装置、用户终端以及无线通信系统
CN103636275A (zh) 通信系统、基站装置、移动台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WO2017130968A2 (ja) 基地局装置、端末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CN102934506A (zh) 无线通信系统、基站装置、移动站装置、无线通信方法及集成电路
CN102860074A (zh) 移动通信系统、基站装置、移动站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CN102763473A (zh) 基站和发送方法
CN103797875A (zh) 用户终端、无线基站装置、无线通信系统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06465373A (zh) 终端装置、集成电路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03535097A (zh) 无线基站装置、用户终端装置、无线通信系统和无线通信方法
CN103918337A (zh) 无线通信系统、无线基站装置、用户终端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