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40066A - 卤苄叔胺类双溴抗微生物化合物的医药用途 - Google Patents

卤苄叔胺类双溴抗微生物化合物的医药用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40066A
CN102140066A CN2010101047810A CN201010104781A CN102140066A CN 102140066 A CN102140066 A CN 102140066A CN 2010101047810 A CN2010101047810 A CN 2010101047810A CN 201010104781 A CN201010104781 A CN 201010104781A CN 102140066 A CN102140066 A CN 1021400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und
difluorophenyl
acceptable salt
tertiary amine
prepa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10478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40066B (zh
Inventor
周成合
方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uthwest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outhwest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uthwest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outhwest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010104781.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140066B/zh
Publication of CN1021400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400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400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4006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卤苄叔胺类双溴化合物及其在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本发明还涉及卤苄叔胺类双溴化合物及其在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在制备或它们的溶剂化物或它们的混合物在制备抗微生物药物中的应用,卤苄叔胺类双溴化合物具有式I的结构。

Description

卤苄叔胺类双溴抗微生物化合物的医药用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物化学领域,具体涉及卤苄叔胺类双溴化合物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的生物活性,本发明还涉及这些化合物的医药用途。
背景技术
氮芥类化合物作为重要的抗肿瘤药物,迄今已有70多个应用于临床,在肿瘤的治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该类化合物是β-氯乙胺类化合物的总称,包括单β-氯乙胺类和双β-氯乙胺类等。纵观其结构,氮芥类抗肿瘤化合物一般分为两部分:烷基化部分和载体部分。烷基化部分是抗肿瘤活性的功能基,载体部分可以用以改善该类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等药代动力学性质,从而影响药物的毒性、选择性和抗肿瘤活性。一般认为氮芥类抗肿瘤药物的作用机制是通过在体内形成高度活泼的乙撑亚胺离子或碳正离子,成为亲电性的强烷化剂,进而与生物大分子(如DNA、RNA或某些重要的酶类)中的富电子基团(如羟基、氨基、羧基、磷酸基等)发生共价结合,使其丧失活性或使DNA分子发生断裂,从而达到抗肿瘤目的。
氮芥类化合物在抗肿瘤方面的应用引起了化学家及生物学家广泛的关注,大量的研究着重于氮芥类化合物的结构改造、抗肿瘤活性及其构效关系。此外,该类化合物在抗微生物方面的性质也逐渐得到重视。研究表明,将苯氮芥与吡唑啉环键连合成的一系列化合物,对金色葡萄杆菌显示出较强的抑制活性。在噻唑酮上引入氮芥得到一系列化合物中,部分化合物对金色葡萄杆菌的具有中等的抑制活性,但该类化合物对大肠杆菌抑菌活性较弱。将N-硬脂酰乙醇胺引入氮芥磷酸酯中,合成的一系列化合物中,部分化合物可用于防治苹果轮纹、小麦锈病、小麦赤霉病、花生褐斑病等。
尽管氮芥类化合物在抗微生物方面有一定的研究,但该类化合物中等的抗微生物活性及较窄的抗菌谱使之并不能成为治疗微生物感染的药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式I卤苄叔胺类双溴化合物及其在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以及它们在制备抗真菌、抗细菌等抗微生物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在研究氮芥类化合物抗肿瘤活性及其构效关系的基础上,为增强该类化合物的抗微生物作用且在保留其基本结构特征的前提下,从两个方面对氮芥类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修饰,一是改变其烷基化部分,即利用电子等排原理,将氮芥类化合物结构中的氯原子用其电子等排体溴原子替换;二是改变其载体部分,即将各种卤苄引入该类化合物中。通过对该类化合物结构的改变以改善该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以期得到抗微生物活性更好的卤苄叔胺类衍生物。
本发明提出的卤苄叔胺类双溴化合物具有式I的结构通式:
Figure GSA00000020567000021
式中:Ar是2-氯苯基、3-氯苯基、4-氯苯基、2,3-二氯苯基、2,4-二氯苯基、2,5-二氯苯基、2,6-二氯苯基、3,4-二氯苯基、3,5-二氯苯基、2-氟苯基、3-氟苯基、4-氟苯基、2,3-二氟苯基、2,4-二氟苯基、2,5-二氟苯基、2,6-二氟苯基、3,4-二氟苯基、3,5-二氟苯基。
采用上述卤苄叔胺类双溴化合物或其在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可制备获得抗微生物活性药物组合物,该药物组合物含有生理有效量的基叔胺类双溴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它们在组合物中的用量重量比为0.1%~90%。
本发明的卤苄叔胺类双溴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可以以单位剂量形式给药,给药途径可为肠道和非肠道,如口服、肌肉、皮下、鼻腔等。
本发明的卤苄叔胺类双溴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的给药途径可为静脉给药。注射包括静脉注射、肌肉注射、皮下注射和穴位注射等。
本发明的卤苄叔胺类双溴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的给药剂型可以是片剂、胶囊剂、气雾剂、分散片、口服液、栓剂、滴丸剂、大输液、小针、冻干粉针、软膏或搽剂等剂型药物,包括采用现已公认的药剂学常识常规制备而得的各种缓释、控释剂型或纳米制剂。
本发明的卤苄叔胺类双溴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的上述给药剂型中:内用剂型片剂、胶囊剂、气雾剂、分散片、口服液、栓剂、滴丸剂、大输液、小针、冻干粉针的用量根据患者的病情及个体差异,建议每天用量为0.2-0.4mmol化合物/60kg体重/天;或0.075-0.15g化合物/60kg/天,或遵医嘱。外用剂型软膏、搽剂的用量根据患者的病情及个体差异,建议用量为1-4次/天,或遵医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对若干具体化合物抗微生物活性实例的实施方式再对本发明的上述内容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下述的实例,根据本发明的实质对本发明进行的简单改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为了更好理解本发明的实质,下面分别用以下卤苄叔胺双溴化合物对两种真菌及六种细菌生长的抑制作用的药理实验结果,说明这些化合物在药物领域中潜在的用途。药理实施例给出了代表性化合物的部分活性数据。必须说明,本发明的药理实施例是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根据本发明的实质对本发明进行的简单改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Figure GSA00000020567000031
实施例1:体外抗微生物活性实验
试验方法:
本发明化合物使用倍比稀释法和标准微量滴定技术,针对真菌、革兰氏阴性和革兰氏阳性菌进行实验。实验结果以最低抑菌浓度(MIC)值判断。
最低抑菌浓度的测试采用符合1993年美国国家委员会制定的临床实验标准(NationalCommittee for Clinical Laboratory Standards,NCCLS)的96孔微量稀释法,用二甲亚砜(DMSO)溶解样品,水稀释配成浓度为12.8mg·mL-1,用培养液稀释至256μg·mL-1。在35℃下培养24~72小时。将培养板于振荡器上充分搅匀后,根据样品组的混浊度于分光光度计490nm处测定MIC50
试验结果:
卤苄叔胺类双溴化合物的初步抗微生物活性结果见表1。
抗真菌方面,与参考药物氟康唑相比,所有化合物对所测试的真菌显示出强的抑制活性。尤其是2,4-二氟苯基化合物1对白色念珠菌的抑制活性与氟康唑相当,2,4-二氯苯基化合物2的抗白色念珠菌活性是氟康唑的两倍。其余化合物对白色念珠菌具有中等的抑制作用。所有化合物对烟曲霉菌的抑制作用是氟康唑的2-4倍;这些化合物有可能发展成为新的具有抗真菌作用及治疗真菌感染疾病的药物。
抗细菌方面,一些化合物显示出与参考药物诺氟沙星或氯霉素相当甚至更好的活性。双卤取代苯基化合物1-3对测试的所有细菌的抑制活性明显优于氯霉素。特别地,化合物3抗金黄色葡萄球菌活性略弱于诺氟沙星,而化合物1、2对枯草杆菌的抑制活性分别是诺氟沙星的2倍、4倍。化合物2的抗铜绿假单胞菌、抗变形杆菌的活性分别是诺氟沙星的8倍、2倍。这些化合物有可能发展成为新的具有抗菌作用及治疗细菌感染疾病的药物。
表1:卤苄叔胺类双溴化合物的体外抗微生物活性(MIC50,mg·mL-1)
本发明的化合物可用于制成防治微生物(真菌、细菌等)感染疾病的药物组合物,这种组合物含有有效量的本发明化合物和可药用辅料;本发明化合物可与其他抗微生物药物联合使用,制成药物组合物。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可以用常规的方法制备,可以制成例如片剂、胶囊剂、气雾剂、分散片、口服液、栓剂、滴丸剂、大输液、小针、冻干粉针、软膏或搽剂等剂型药物,包括采用现已公认的药剂学常识常规制备而得的各种缓释、控释剂型或纳米制剂。
实施例2:所发明化合物1片剂的制备方法
处方:
所发明化合物1                   100g
淀粉                            40g
微晶纤维素                      80g
硬脂酸镁                        3.0g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E-30)(40%溶液)适量
                                                    
制成4000片
制法:配制4%经丙基甲基纤维素(E-30)溶液,备用。称取10g淀粉置105℃干燥5小时备用。称取20g淀粉和处方量的所发明化合物1、微晶纤维素,混匀,粉碎过80目筛。用4%经丙基甲基纤维素(E-30)溶液将物料制软材,用20目筛制粒,于50℃~60℃干燥至颗粒中的水份3%左右。过20目筛整粒,加入处方量的干淀粉(105℃干燥5小时)、硬脂酸镁,终混,测中间体含量,定片重;压片。
用法和用量:根据患者的病情及个体差异,建议每天服用量为3-6片(即相当于0.2-0.4mmol化合物1/60kg体重/天;或0.075-0.15g化合物1/60kg/天),分3次于饭后服用,服用时饮一满杯水;或遵医嘱。
实施例3:所发明化合物2胶囊剂的制备方法
处方:
所发明化合物2              100g
改性淀粉(120目)            50g
微晶纤维素(100目)          30g
低取代羟丙纤维素(100目)    10g
滑石粉(100目)              10g
甜味剂                     5g
橘子香精                   1g
色素                       适量
水                         适量
                                             
制成4000粒
制法:将合成的化合物2微粉化粉碎成极细粉末后,按上述方配比与辅料均匀混合后,用水位润湿剂制软材,并经颗粒机制成12-14目颗粒后,经40-50℃干燥;过筛去细粉,成品颗粒均匀、色泽一致。无吸潮结块。经药典常规检验,符合有关规定合格,可选用市售的3-5号胶囊。装、封后胶囊表面经常规抛光、印字处理,按照药典常规检验装量差异、崩解时限等合格后,可制备胶囊,并装瓶包装。
用法和用量:根据患者的病情及个体差异,建议每天服用量为3-6片(即相当于0.2-0.4mmol化合物2/60kg体重/天;或0.075-0.15g化合物2/60kg/天),分3次于饭后服用,服用时饮一满杯水;或遵医嘱。
实施例4:所发明化合物3气雾剂的制备方法
处方:
所发明化合物3    2.5g
Span20           3g
滑石粉(100目)    4g
三氯一氟甲烷     加至适量
                                        
制法:将原辅料分别于真空干燥箱内干燥数小时,置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将原辅料用气流粉碎机粉碎。微粉处理后的原辅料经400倍显微镜检查,合格后置干燥器内备用;按处方量称取原辅料,置于特制的密封配料桶内,搅拌,做样品的中间体测定。测定合格后按规定的量灌入密闭的容器内,再灌入抛射剂至规定量。
用法和用量:根据患者的病情及个体差异,建议每天使用3-4次。
实施例5:所发明化合物4栓剂的制备方法
处方:
所发明化合物4    4g
明胶             14g
甘油             70g
蒸馏水           至100mL
                                         
制成100枚
制法:明胶14g、甘油70g、加蒸馏水至100mL,软化后,水浴60℃加热熔化。呈糊状时,加入4g化合物4,搅拌均匀,接近凝固时,倒入适宜的阴道栓模具中,稍溢出,冷却凝固后,刮平,取出包装即得。
用法和用量:阴道用栓,洗净手及外阴,戴上指套,栓剂置于阴道深处,每晚1次,每次1枚。
实施例6:所发明化合物5注射液的制备方法
处方:
所发明化合物5    10g
丙二醇           500ml
注射用水         500ml
                                              
制成1000ml
制法:称取处方量的所发明化合物5、醇,加注射用水500ml,搅拌溶解;向上述溶液中加入0.1%活性炭,搅拌,放置15分钟,5μm钛棒脱炭,再经筒式滤器0.45μm和0.22μm的微孔滤膜精滤;灌封于10ml安瓿瓶中,100℃流动蒸汽灭菌45分钟,即得所发明化合物5注射液。
用法和用量:静脉滴注,每20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滴注时间为30-60分钟。
实施例7:所发明化合物6乳膏的制备方法
处方:
所发明化合物6    2g
硬脂酸           12g
凡士林           3g
单甘油酯         3g
尼泊金乙酯       0.05g
蒸馏水           60ml
硼砂             1g
氢氧化钾         0.5g
山梨酸钾         0.3g
甘油             0.5g
液体石蜡         0.5g
                                         
制成85g
制法:油相为硬脂酸12g、凡士林3g、单甘脂3g、尼泊金乙酯0.05g,加热融化,过100目筛保温80℃备用。水相为蒸馏水60mL、硼砂1g、氢氧化钾0.5g、山梨酸钾0.3g、甘油5g、液体石蜡5g,加热煮至沸。在85℃时,在不断搅拌下将油相加入水相,乳化后,加入2g的化合物6,冷却搅拌即得。
该外用药适用于治疗局部体癣、股癣、手足癣、花斑癣、阴道等浅部真菌病,银屑病,湿疹,脂溢性皮炎,异位性皮炎,神经性皮炎,接触性皮炎等。
用法和用量:皮肤感染,外用:涂于患处反复摩擦皮肤热为度。每日2次。
实施例8:所发明化合物2搽剂的制备方法
处方:
所发明化合物2    4g
钾肥皂           7.5g
樟脑子           5g
蒸馏水           至100mL
                                                       
制成100mL
制法:钾肥皂7.5g、化合物24g、樟脑子5g、蒸馏水加至100mL,樟脑用95%乙醇溶解备用,将软皂加热液化,取化合物2,不断搅拌下将钾肥皂液加入,再加入樟脑乙醇液,逐渐加入水,乳化完全后再加入蒸馏水至全量。
用法和用量:皮肤感染,外用:一次1-2滴滴于无破损患处,或蘸取适量药液于棉签上,涂抹患处。每日2次。
实施例9:所发明化合物1药学上可接受的盐酸盐的制备方法
将37g化合物1(0.1mol)溶于乙醇,室温搅拌下滴加1.1L浓度为1mol/L的盐酸溶液,直接除去溶剂,真空、80℃干燥即得化合物1药学上可接受的盐酸盐。
实施例10:所发明化合物2药学上可接受的硝酸盐的制备方法
将40g化合物2(0.1mol)溶于乙醚,缓慢滴加1mol/L硝酸水溶液,至无白色沉淀生成为止,过滤除去溶剂,乙醚或四氢呋喃洗涤固体,真空、80℃干燥即得化合物2药学上可接受的硝酸盐。
实施例11:所发明化合物3药学上可接受的盐酸盐的制备方法
按实施例9的方法。40g化合物3(0.1mol),1.1L 1mol/L的盐酸溶液。即得化合物3药学上可接受的盐酸盐。
实施例12:所发明化合物4药学上可接受的硝酸盐的制备方法
按实施例10的方法。37g化合物4(0.1mol)。即得化合物4药学上可接受的硝酸盐。
实施例13:所发明化合物5药学上可接受的盐酸盐水合物的制备方法
将37g化合物5(0.1mol)溶于乙醚,缓慢滴加盐酸水溶液,至无白色沉淀生成为止,过滤,从母液中回收到部分化合物。乙醚或四氢呋喃洗涤固体,真空、20℃干燥即得化合物5药学上可接受的盐酸盐水合物。
实施例14:所发明化合物6药学上可接受的硝酸盐水合物的制备方法
将37g化合物6(0.1mol)溶于乙醚,缓慢滴加硝酸水溶液,至无白色沉淀生成为止,过滤,从母液中回收到部分化合物。乙醚或四氢呋喃洗涤固体,真空、20℃干燥即得化合物6药学上可接受的盐酸盐水合物。
实施例15:所发明化合物1与氟康唑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处方:
所发明化合物1    50g
氟康唑           50g
苯甲酸钠         1g
                                                
取上述量的化合物150g、氟康唑50g、苯甲酸钠1g,在粉针车间,无菌状态下,混合均匀,分装小瓶100瓶(每瓶含化合物10.5g,氟康唑0.5g),即得化合物1与氟康唑组合物的复方粉针。
实施例16:所发明化合物2与环丙沙星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处方:
所发明化合物2    50g
环丙沙星         50g
水杨酸钠         1g
                                        
取上述量的化合物250g、环丙沙星50g、水杨酸钠1g,在粉针车间,无菌状态下,混合均匀,分装小瓶100瓶(每瓶含化合物20.5g,环丙沙星0.5g),即得化合物2与环丙沙星组合物的复方粉针。
实施例17:所发明化合物1盐酸盐片剂的制备方法
处方:
实施例9所发明的化合物1盐酸盐    25g
淀粉                            10g
微晶纤维素                      20g
硬脂酸镁                        0.75g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E-30)(40%溶液)适量
                                                        
制成1000片
制法:按实施例2的方法。处方量的各组分制备化合物1盐酸盐的片剂。
用法和用量:按实施例2的用法与用量。
实施例18:所发明化合物3盐酸盐胶囊剂的制备方法
处方:
实施例11所发明的化合物3盐酸盐    25g
改性淀粉(120目)                  12.5g
微晶纤维素(100目)                7.5g
低取代羟丙纤维素(100目)          2.5g
滑石粉(100目)                    2g
甜味剂                           1.25g
橘子香精                         0.25g
色素                             适量
水                               适量
                                                     
制成1000粒
制法:按实施例3的方法。处方量的各组分制备化合物3盐酸盐的胶囊剂。
用法和用量:按实施例3的用法与用量。
实施例19:所发明化合物5盐酸盐水合物气雾剂的制备方法
处方:
实施例13所发明的化合物5盐酸盐水合物2.5g
Span20                             3g
滑石粉(100目)                      4g
三氯一氟甲烷                       加至适量
                                                    
制法:按实施例4的方法。处方量的各组分制备化合物5盐酸盐水合物的气雾剂。
用法和用量:按实施例4的用法与用量。
实施例20:所发明化合物6硝酸盐水合物栓剂的制备方法
处方:
实施例14所发明的化合物6硝酸盐水合物4g
明胶                               14g
甘油                               70g
蒸馏水                             至100mL
                                                         
制成100枚
制法:按实施例5的方法。处方量的各组分制备化合物6硝酸盐水合物的栓剂。
用法和用量:按实施例5的用法与用量。
本发明所述的卤苄叔胺类双唑化合物在乙醚、四氢呋喃或乙醇中溶解度较差时,可加入氯仿助溶;=。
本发明的卤苄叔胺类双溴化合物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及其溶剂化物预期可以与药学上常用的辅料或载体结合,制备得到具有真菌、细菌生长抑制活性从而可以用于防治真菌、细菌感染的药物组合物。上述各类药物组合物可以采用片剂、胶囊剂、气雾剂、分散片、口服液、栓剂、滴丸剂、大输液、小针、冻干粉针、软膏或搽剂等剂型药物,包括采用现已公认的药剂学常识常规制备而得的各种缓释、控释剂型或纳米制剂。
本发明的卤苄叔胺类双溴化合物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及其溶剂化物预期可以与现已上市的抗真菌、抗菌药物如氟康唑、磷氟康唑、伊曲康唑、磺胺甲噁唑、环丙沙星等联合使用,制备得到具有真菌、细菌生长抑制活性从而可以用于防治真菌、细菌感染的药物组合物该类药物组合物可以采用片剂、胶囊剂、气雾剂、分散片、口服液、栓剂、滴丸剂、大输液、小针、冻干粉针、软膏或搽剂等剂型药物,包括采用现已公认的药剂学常识常规制备而得的各种缓释、控释剂型或纳米制剂。
结论:应该认识到,尽管为了说明的目的在此叙述了本发明的具体的实施方案,但是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则和范围的情况下进行各种改进。因此。除了所附的权利要求以外本发明不受限制。

Claims (4)

1.一种卤苄叔胺类双溴化合物及其在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特征在于化合物具有式I的结构通式:
Figure FSA00000020566900011
式中:Ar是2-氯苯基、3-氯苯基、4-氯苯基、2,3-二氯苯基、2,4-二氯苯基、2,5-二氯苯基、2,6-二氯苯基、3,4-二氯苯基、3,5-二氯苯基、2-氟苯基、3-氟苯基、4-氟苯基、2,3-二氟苯基、2,4-二氟苯基、2,5-二氟苯基、2,6-二氟苯基、3,4-二氟苯基、3,5-二氟苯基。
2.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或者它们的可药用盐或它们的溶剂化物或它们的混合物在制备抗微生物药物中的应用。
3.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或者它们的可药用盐或它们的溶剂化物或它们的混合物在制备抗真菌、抗细菌药物中的应用。
4.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它们的溶剂化物或它们的混合物制备的药物组合物,所述药物组合物含有生理有效量的卤苄叔胺类双溴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它们在组合物中的用量重量比为0.1%~90%;所述组合物以以下药学上可接受的制剂形式存在:片剂、胶囊剂、气雾剂、分散片、口服液、栓剂、滴丸剂、大输液、小针、冻干粉针、软膏或搽剂,包括采用现已公认的药剂学常识常规制备而得的各种缓释、控释剂型或纳米制剂。
CN201010104781.0A 2010-02-03 2010-02-03 卤苄叔胺类双溴抗微生物化合物的医药用途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4006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04781.0A CN102140066B (zh) 2010-02-03 2010-02-03 卤苄叔胺类双溴抗微生物化合物的医药用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04781.0A CN102140066B (zh) 2010-02-03 2010-02-03 卤苄叔胺类双溴抗微生物化合物的医药用途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40066A true CN102140066A (zh) 2011-08-03
CN102140066B CN102140066B (zh) 2014-09-24

Family

ID=444078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04781.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40066B (zh) 2010-02-03 2010-02-03 卤苄叔胺类双溴抗微生物化合物的医药用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140066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80570A (zh) * 1997-11-07 1998-05-06 复旦大学 一种高分子抗肿瘤导向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323594A (zh) * 2008-07-25 2008-12-17 西南大学 卤苄叔胺类双唑抗微生物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医药用途
CN101397276A (zh) * 2007-09-29 2009-04-01 西南大学 双苯并咪唑及其鎓类化合物、制备方法及其医药用途
CN101440073A (zh) * 2007-11-23 2009-05-27 北京大学 芳香氮芥类哌嗪季铵盐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80570A (zh) * 1997-11-07 1998-05-06 复旦大学 一种高分子抗肿瘤导向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397276A (zh) * 2007-09-29 2009-04-01 西南大学 双苯并咪唑及其鎓类化合物、制备方法及其医药用途
CN101440073A (zh) * 2007-11-23 2009-05-27 北京大学 芳香氮芥类哌嗪季铵盐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1323594A (zh) * 2008-07-25 2008-12-17 西南大学 卤苄叔胺类双唑抗微生物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医药用途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YU WANG等: "Phosphorescent pH sensors and switches with substitutionally tunable response range based on photo-induced electron transfer", 《LUMINESCENCE》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40066B (zh) 2014-09-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654736B1 (en) Novel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
US20210347796A1 (en) Pentaaza macrocyclic ring complexes possessing oral bioavailability
CN102140079B (zh) 新乌碱及其制备方法和以该化合物为活性成分的药物组合物及用途
CN109942546A (zh) 喹诺酮嘧啶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1575330B (zh) 伏立康唑广谱抗真菌药物化合物、其组合物及用途
CN104557726B (zh) 芳杂环类衍生物及其在药物上的应用
US20180029997A1 (en) Quinazolinone antibiotics
CN102659687A (zh) 苯并咪唑胺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140066B (zh) 卤苄叔胺类双溴抗微生物化合物的医药用途
EP2094265B1 (en) Pyrroloy[1,2-a]imidazoledione effective in the treatment of peripheral neurotoxicity induced by chemotherapeutic agents
CN102060792B (zh) 2′-胺基查尔酮唑类化合物及其吡唑啉和环丙基唑类衍生物、制备方法与用途
CN102525982A (zh) 一种稳定的盐酸莫西沙星药物组合物
CN110396090A (zh) 咪唑醇类四氢黄连肟缀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342939B (zh) 黄连素-苯乙酸类衍生物或其盐在制备治疗抗微生物药物中的应用
CN105130981A (zh) 黄连素苯并咪唑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483315A (zh) 7-(3-氨甲基-4-烷氧亚胺基-1-吡咯烷基)-1-[(1r,2s)-2-氟环丙基]喹诺酮羧酸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060793B (zh) 具生物活性的双芳基叔胺唑类化合物及制备方法和医药用途
CN101759599B (zh) 具有氨基肟基的四环素类化合物
CN101161652B (zh) 具有抗菌活性的喹嗪类衍生物
CN108570005A (zh) 地喹氯铵新化合物及其组合物和用途
CN101607961B (zh) 一种右佐匹克隆结晶及其组合物
CN103467448A (zh) 7-(3-氨基-4-烷氧亚胺基-1-哌啶基)-1-[(1r,2s)-2-氟环丙基]喹诺酮羧酸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57618A (zh) 一种含有法罗培南钠的口腔崩解片及其制备方法
KR960002179B1 (ko) 은행잎 추출물을 함유한 연질캅셀제의 제조방법
Shahnaz et al. Pharmaceutical evaluation of commercial brands of cefixime 400MG capsules marketed in Karachi (Pakista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924

Termination date: 2020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