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38430A - 一种夏大豆与高秆作物套种的栽培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夏大豆与高秆作物套种的栽培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38430A
CN102138430A CN 201110101096 CN201110101096A CN102138430A CN 102138430 A CN102138430 A CN 102138430A CN 201110101096 CN201110101096 CN 201110101096 CN 201110101096 A CN201110101096 A CN 201110101096A CN 102138430 A CN102138430 A CN 1021384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mmer
soybean
summer soybean
long
appl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110101096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文钰
向达兵
雍太文
刘卫国
杨峰
龚万灼
郭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 201110101096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138430A/zh
Publication of CN1021384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3843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农作物栽培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夏大豆与高秆作物套种的栽培方法。该方法按照5~7.5kg/亩的施用量将硫酸钾施用于夏大豆穴底后,播种夏大豆。该方法能够有效降低夏大豆苗期株高,增加茎粗,提高木质素含量,降低倒伏率,提高夏大豆产量,增加经济效益。

Description

一种夏大豆与高秆作物套种的栽培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作物栽培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夏大豆与高秆作物套种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大豆进口量逐年升高,2010年达5480万吨,对外依存度超过70%。大豆作为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和加工原料,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严重依赖进口的实际情况,威胁我国的粮食安全。我国耕地资源有限,人口呈刚性增长,人与土地资源的矛盾日益突出,发展我国传统的间套作种植方式对提高复种指数,增加土地产出率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对缓解我国人地资源矛盾,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在我国的南方,大部分属热带、亚热带地区,光热资源丰富,适合间作套种,但在间套种模式中,大豆和高秆作物(如玉米、甘蔗等)存在一定的共生期,大豆属低位作物,易受到高秆作物的荫蔽作用使其苗期光能利用上处于劣势,光能利用率减少,加之受到对其水分、养分的竞争,使得苗期植株茎秆纤细,表现出弱苗,徒长,易倒伏,产量品质下降等间题。由此可见,间套作大豆培育优质苗是提高间套作大豆产量的基础,对发展我国间套作大豆种植、缓解我国大豆产需矛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目前,为了解决夏大豆弱苗,徒长,易倒伏,产量品质下降的问题,生产上采用的技术主要包括喷施化学调控剂、种子包衣等。喷施化学调控剂,需要消耗大量的水资源,不易掌握药剂浓度和喷施时期,稍有不当就会影响大豆的正常生长,甚至会影响后茬作物生长,威胁环境安全;种子包衣会增加种子成本,存在药物残留的问题,食用后可能会对人体造成危害。在专利CN1437852A中,公开了一种利用大豆种衣剂壮苗的方法,但是该种衣剂成分中福美双、多菌灵均有一定毒性,易对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危害。
实践证明,合理的施肥能提高作物的抗性,对培育优质苗,提高作物产量具有重要的作用,尤其以钾肥效果最为明显。研究表明,施用钾肥能够促进作物的光合作用,促使作物较好地利用氮,增加作物中蛋白质含量,促进糖分和淀粉的生成,增强作物的抗逆能力。作物缺钾容易发生倒伏,而过量施钾肥,容易造成作物对钙等阳离子的吸收量下降,影响作物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的生长成熟,削弱作物的生产能力,造成土壤环境污染和水体污染。因此,提出一种夏大豆种植技术,对解决我国南方套种夏大豆生产中出现的苗弱、茎秆纤细,抗逆较差,易倒伏等问题,发展我国套种夏大豆生产,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夏大豆与高秆作物套种的栽培方法。该方法按照5~7.5kg/亩的施用量将硫酸钾施用于夏大豆穴底后播种夏大豆,能够有效降低夏大豆苗期株高,增加茎粗,提高木质素含量,降低倒伏率,提高夏大豆产量,增加经济效益。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夏大豆与高秆作物套种的栽培方法,按照5~7.5kg/亩的施用量将硫酸钾施用于夏大豆穴底后,播种夏大豆。
作为优选,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还包括在施用硫酸钾的同时,按照3~5kg/亩的施用量将尿素施用于所述大豆穴底。
优选地,尿素的施用量可以为4kg/亩。
作为优选,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还包括在施用硫酸钾的同时,按照30~40kg/亩的施用量将过磷酸钙施用于所述大豆穴底。
优选地,过磷酸钙的施用量可以为35kg/亩。
作为优选,本发明提供的方法,播种夏大豆的方式可以为在夏大豆穴底施用硫酸钾或硫酸钾和尿素、过磷酸钙中的一种或两种后,覆土3~5cm后播种3~4粒夏大豆,然后在夏大豆上覆土2~3cm。
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中,夏大豆与高秆作物套种可以采用条带种植的方式,1.13~2m开厢,春季播种高秆作物,夏季播种夏大豆,种植1~2行高秆作物间隔种植2行夏大豆,夏大豆与高秆作物的间距为33~50cm,大豆行距为46.5~50cm。
作为优选,夏大豆的窝距为30~35cm,窝留两株。
作为优选,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中,高秆作物优选与夏大豆具有一定的共生期、适合与夏大豆在同一块地上种植的高秆作物。从作物生态适应性考虑,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物在同一地块上种植,应在光照、温度、水分、土壤、肥力等方面互补,科学合理种植,才能得到较好的收益。夏大豆是C3作物,光饱和点低,光合效率较C4作物低;玉米、甘蔗、高粱同为C4作物,喜温喜光、光饱和点高,光合强度大,光合效率高,二氧化碳补偿点低,能够和夏大豆互补,充分利用光照条件。夏大豆适应的温度范围较广,是直根系,有主跟和侧根之分;玉米、高粱、甘蔗均是须根系(甘蔗的根系庞大但入土较浅,主要由种根、苗根和气根等组成,主要起吸收和固定作用),水分利用率高,能够更好地利用土壤中的水分和肥力。夏大豆和玉米都适应pH值为6.2~6.9的粘性土壤类型;甘蔗对土壤的适应性比较强,以粘壤土、壤土、沙壤土较好,土壤pH值在4.5~8.0都能生长,土壤pH值为6.5~7.5较为适宜;高粱具有多重抗逆性、抗旱、抗涝、耐盐碱和耐瘠薄,对土壤类型没有特殊要求。玉米、甘蔗都属耐肥类型,高粱虽有耐瘠薄的特点,但要获得高产,也必须满足它对养分的要求;夏大豆是豆科作物,有固氮功能,能把空气中的游离氮素吸收利用,每公顷夏大豆根瘤残留氮素相当于尿素240~300斤,可以为高秆作物玉米、甘蔗、高粱等的生长提供充足肥力。因此,玉米、甘蔗、高粱等高秆作物和大豆种植在同一地块上,高秆作物的植株比夏大豆植株高,两种作物高低交错,可以充分利用光照、温度、水分、土壤、肥力等资源,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提高经济效益。
优选地,高秆作物可以选自与夏大豆具有一定的共生期且适宜与夏大豆间作或套种的作物,优选玉米、甘蔗或高粱。
作为优选,高秆作物的窝距为30cm,窝留两株。
优选地,玉米的窝距为30cm,窝留两株。
优选地,夏大豆与玉米套种,采用条带种植的方式,1.13开厢,玉米和夏大豆分别占0.2m和0.93m,春季播种玉米,夏季播种夏大豆,种植1行玉米间隔种植2行夏大豆,夏大豆与玉米的间距为33cm,玉米窝距为30cm,窝留两株,大豆行距为46.5,窝距为35cm,窝留两株。
优选地,夏大豆与玉米套种,采用条带种植的方式,2m开厢,玉米和夏大豆分别占1m,春季播种玉米,夏季播种夏大豆,种植2行玉米间隔种植2行夏大豆,夏大豆与玉米的间距为50cm,玉米行距50cm,窝距为35cm,大豆行距为50cm,窝距30cm,窝留两株。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还包括日常田间栽培管理,与大田生产实际情况一致。
试验结果表明,夏大豆与高秆作物套种时,硫酸钾施用量过少,容易发生倒伏,当硫酸钾的施用量为3.75kg/亩时,夏大豆的株高、茎秆倒伏率与对照组(不施用硫酸钾)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硫酸钾的施用量为2.5kg/亩时,株高、主茎长、茎粗、茎秆木质素含量、茎秆倒伏率与对照组(不施用硫酸钾)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硫酸钾施用量过多,会削弱作物的生产能力,还会造成土壤污染和水体污染,当硫酸钾施用量为11.25kg/亩时,株高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硫酸钾施用量为10kg/亩时,株高、主茎长、夏大豆亩产量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因此,硫酸钾的施用量对夏大豆的品质和产量具有重要影响。硫酸钾施用量为7.5kg/亩时,株高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茎粗、木质素含量、茎秆C/N比、茎秆倒伏率、夏大豆亩产量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极显著差异(P<0.01);硫酸钾施用量为5.0kg/亩时,夏大豆亩产量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株高、主茎长、茎粗、茎秆木质素含量、茎秆倒伏率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极显著差异(P<0.01)。
通过在播种夏大豆时按照5~7.5kg/亩的施用量将硫酸钾施用于夏大豆穴底的种植方式,能够显著调节夏大豆苗期生长。降低夏大豆株高5~9cm,降低主茎长5~7cm,增加夏大豆茎粗0.1~0.12cm,增加夏大豆茎秆木质素含量3.5~4.3%,降低夏大豆茎秆倒伏率13~26%,增加夏大豆产量14.3~36.3kg/亩,按照4元/kg夏大豆计算,每亩增加经济效益57.2~145.2元。本发明提供的夏大豆与高秆作物套种的栽培方法,按照5~7.5kg/亩的施用量将硫酸钾适用于夏大豆穴底后,再播种夏大豆,能够有效降低夏大豆株高,增加夏大豆茎粗,提高夏大豆茎秆中木质素含量,降低夏大豆茎秆倒伏率,提高夏大豆产量,促进农民增收。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夏大豆与高秆作物套种的栽培方法,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借鉴本文内容,适当改进工艺参数实现。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所有类似的替换和改动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它们都被视为包括在本发明。本发明的方法及应用已经通过较佳实施例进行了描述,相关人员明显能在不脱离本发明内容、精神和范围内对本文所述的方法和应用进行改动或适当变更与组合,来实现和应用本发明技术。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夏大豆与高秆作物套种的栽培方法,按照5~7.5kg/亩的施用量将硫酸钾施用于夏大豆穴底后,播种夏大豆。
作为优选,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还包括在施用硫酸钾的同时,按照3~5kg/亩的施用量将尿素施用于所述大豆穴底。
作为优选,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还包括在施用硫酸钾的同时,按照30~40kg/亩的施用量将过磷酸钙施用于所述大豆穴底。
作为优选,本发明提供的方法,播种夏大豆的方式可以为在夏大豆穴底施用硫酸钾或硫酸钾和尿素、过磷酸钙中的一种或两种后,覆土3~5cm后播种3~4粒夏大豆,然后在夏大豆上覆土2~3cm。
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中,夏大豆与高秆作物套种可以采用条带种植的方式,1.13~2m开厢,春季播种高秆作物,夏季播种夏大豆,种植1~2行高秆作物间隔种植2行夏大豆,夏大豆与高秆作物的间距为33~50cm,大豆行距为46.5~50cm。
作为优选,夏大豆的窝距为30~35cm,窝留两株。
作为优选,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中,高秆作物优选与夏大豆具有一定的共生期、适合与夏大豆在同一块地上种植的高秆作物。从作物生态适应性考虑,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物在同一地块上种植,应在光照、温度、水分、土壤、肥力等方面互补,科学合理种植,才能得到较好的收益。夏大豆是C3作物,光饱和点低,光合效率较C4作物低;玉米、甘蔗、高粱同为C4作物,喜温喜光、光饱和点高,光合强度大,光合效率高,二氧化碳补偿点低,能够和夏大豆互补,充分利用光照条件。夏大豆适应的温度范围较广,是直根系,有主跟和侧根之分;玉米、高粱、甘蔗均是须根系(甘蔗的根系庞大但入土较浅,主要由种根、苗根和气根等组成,主要起吸收和固定作用),水分利用率高,能够更好地利用土壤中的水分和肥力。夏大豆和玉米都适应pH值为6.2~6.9的粘性土壤类型;甘蔗对土壤的适应性比较强,以粘壤土、壤土、沙壤土较好,土壤pH值在4.5~8.0都能生长,土壤pH值为6.5~7.5较为适宜;高粱具有多重抗逆性、抗旱、抗涝、耐盐碱和耐瘠薄,对土壤类型没有特殊要求。玉米、甘蔗都属耐肥类型,高粱虽有耐瘠薄的特点,但要获得高产,也必须满足它对养分的要求;夏大豆是豆科作物,有固氮功能,能把空气中的游离氮素吸收利用,每公顷夏大豆根瘤残留氮素相当于尿素240~300斤,可以为高秆作物玉米、甘蔗、高粱等的生长提供充足肥力。因此,玉米、甘蔗、高粱等高秆作物和大豆种植在同一地块上,高秆作物的植株比夏大豆植株高,两种作物高低交错,可以充分利用光照、温度、水分、土壤、肥力等资源,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提高经济效益。
优选地,高秆作物可以选自与夏大豆具有一定的共生期且适宜与夏大豆间作或套种的作物,优选玉米、甘蔗或高粱。
优选地,夏大豆与玉米套种,采用条带种植的方式,1.13开厢,玉米和夏大豆分别占0.2m和0.93m,春季播种玉米,夏季播种夏大豆,种植1行玉米间隔种植2行夏大豆,夏大豆与玉米的间距为33cm,玉米窝距为30cm,窝留两株,大豆行距为46.5,窝距为35cm,窝留两株。
优选地,夏大豆与玉米套种,采用条带种植的方式,2m开厢,玉米和夏大豆分别占1m,春季播种玉米,夏季播种夏大豆,种植2行玉米间隔种植2行夏大豆,夏大豆与玉米的间距为50cm,玉米行距50cm,窝距为35cm,大豆行距50cm,窝距为30cm,窝留两株。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还包括日常田间栽培管理,与大田生产实际情况一致。
试验结果表明,夏大豆与高秆作物套种时,通过在播种夏大豆时按照5~7.5kg/亩的施用量将硫酸钾施用于夏大豆穴底的种植方式,能够调节夏大豆苗期生长,降低夏大豆株高5~9cm,降低主茎长5~7cm,增加夏大豆茎粗0.1~0.12cm,增加夏大豆茎秆木质素含量3.5~4.3%,降低夏大豆茎秆倒伏率13~26%,增加夏大豆产量14.3~36.3kg/亩,按照4元/kg夏大豆计算,每亩增加经济效益57.2~145.2元。
玉米品种川单21由四川川单种业提供,夏大豆品种贡选1号由四川省自贡农科所提供,南豆12由四川省南充农科所提供。
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1
试验地点: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县瞿河乡。
试验组:玉米、夏大豆采用条带种植,1.13m开厢,玉米、夏大豆分别占0.20m、0.93m,种植1行玉米间隔种植2行大豆,夏大豆与玉米的间距控制在33cm,玉米品种川单21于3月20播种,窝距30cm,窝留两株;夏大豆品种贡选1号于6月7日播种,行距46.5cm,窝距35cm,窝留两株。硫酸钾施用量设置3个水平,分别为3.75kg/亩,7.5kg/亩和11.25kg/亩,尿素施用量为4kg/亩,磷肥过磷酸钙施用量为35kg/亩,其他的栽培管理措施同大田生产。
对照组:大豆不施钾肥,其他的栽培管理措施同试验组。
试验结果见表1:
表1射洪地区夏大豆施钾效果
Figure BDA0000056671940000071
*表示差异显著,P<0.05;#表示差异极显著,P<0.01。
表1数据表明,与不施用钾肥的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夏大豆的株高普遍降低,茎粗增加,木质素含量升高,茎秆C/N比增加,茎秆倒伏率降低,夏大豆亩产量普遍提高,差异具有显著性;试验组中,硫酸钾施用量为3.75kg/亩时,株高、茎秆倒伏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茎粗、木质素含量、茎秆C/N比、夏大豆亩产量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硫酸钾施用量为7.5kg/亩时,株高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茎粗、木质素含量、茎秆C/N比、茎秆倒伏率、夏大豆亩产量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极显著差异(P<0.01);硫酸钾施用量为11.25kg/亩时,株高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茎粗、木质素含量和茎秆倒伏率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茎秆C/N比、夏大豆亩产量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极显著差异(P<0.01)。因此,当硫酸钾施用量为7.5kg/亩时,可以有效降低夏大豆株高,增加夏大豆茎粗,提高夏大豆茎秆中木质素含量,降低夏大豆茎秆倒伏率,提高夏大豆产量,促进农民增收。
实施例2
试验地点: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珠嘉乡。
试验组:玉米、夏大豆采用条带种植,2m开厢,玉米、夏大豆各占1m,种植2行玉米间隔种植2行夏大豆。玉米品种川单21于3月24播种,行距50cm,窝距35cm,夏大豆品种南豆12于6月8日播种,行距50cm,窝距30cm,窝留两株。硫酸钾施用量设置3个水平,分别为2.0kg/亩,5.0kg/亩和10.0kg/亩,尿素施用量为4kg/亩,过磷酸钙施用量为35kg/亩,其他的栽培管理措施同大田生产。
对照组:夏大豆不施钾肥,其他的栽培管理措施同试验组。
试验结果见表2:
表2仁寿地区大豆施钾效果
*表示差异显著,P<0.05;#表示差异极显著,P<0.01。
表2数据表明,与不施用钾肥的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夏大豆的株高普遍降低,主茎长降低,茎粗增加,木质素含量升高,茎秆倒伏率降低,夏大豆亩产量普遍提高,差异具有显著性;试验组中,硫酸钾施用量为2.5kg/亩时,株高、主茎长、茎粗、茎秆木质素含量、茎秆倒伏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夏大豆亩产量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硫酸钾施用量为5.0kg/亩时,夏大豆亩产量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株高、主茎长、茎粗、茎秆木质素含量、茎秆倒伏率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极显著差异(P<0.01);硫酸钾施用量为10kg/亩时,株高、主茎长、夏大豆亩产量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茎粗、茎秆木质素含量和茎秆倒伏率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因此,当硫酸钾施用量为5kg/亩时,可以有效降低夏大豆株高,增加夏大豆茎粗,提高夏大豆茎秆中木质素含量,降低夏大豆茎秆倒伏率,提高夏大豆产量,促进农民增收。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夏大豆与高秆作物套种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5~7.5kg/亩的施用量将硫酸钾施用于夏大豆穴底后,播种夏大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按照3~5kg/亩的施用量将尿素施用于所述夏大豆穴底。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按照30~40kg/亩的施用量将过磷酸钙施用于所述夏大豆穴底。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播种夏大豆的方式为覆土3~5cm后播种3~4粒夏大豆,在夏大豆上覆土2~3c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种采用条带种植的方式,1.13~2m开厢,春季播种高秆作物,夏季播种夏大豆,种植1~2行高秆作物间隔种植2行夏大豆,高秆作物与夏大豆的间距为33cm,夏大豆的行距为46.5~50c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秆作物包含玉米、甘蔗、高粱。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夏大豆的窝距为30~35cm,窝留两株。
CN 201110101096 2011-04-21 2011-04-21 一种夏大豆与高秆作物套种的栽培方法 Pending CN10213843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10101096 CN102138430A (zh) 2011-04-21 2011-04-21 一种夏大豆与高秆作物套种的栽培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10101096 CN102138430A (zh) 2011-04-21 2011-04-21 一种夏大豆与高秆作物套种的栽培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38430A true CN102138430A (zh) 2011-08-03

Family

ID=444064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110101096 Pending CN102138430A (zh) 2011-04-21 2011-04-21 一种夏大豆与高秆作物套种的栽培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138430A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33865A (zh) * 2014-01-16 2014-04-23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 宿根蔗间种绿豆压青的培肥方法
CN105123159A (zh) * 2014-05-30 2015-12-09 齐银芳 一种高粱与黄豆的全覆膜间作种植方法
CN105265131A (zh) * 2014-07-21 2016-01-27 郑德剑 一种甘蔗间种春玉米方法
CN106258267A (zh) * 2015-05-20 2017-01-04 黄坤 一种甘蔗和豌豆苗的混合种植方法
CN106258309A (zh) * 2016-07-28 2017-01-04 普定县金鑫种养殖专业合作社 一种玉米和大豆带状间作红薯的立体套种方法
CN106358735A (zh) * 2016-09-14 2017-02-01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一种与甘蔗间作种植的野生豆育种后代的方法
CN107548913A (zh) * 2017-09-29 2018-01-09 翟笃震 一种春玉米与夏熟大豆套种的方法
CN109997630A (zh) * 2019-04-29 2019-07-12 西南大学 一种利用间作竹豆提高坡耕地甜高粱产量和品质的方法
CN113141994A (zh) * 2021-04-21 2021-07-23 贵州省旱粮研究所 一种酒用高粱与大豆间作的种植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98418A (zh) * 2005-06-17 2005-11-23 孙炳成 大豆和玉米四垄夹一沟高效立体栽培方法
CN101080979A (zh) * 2006-06-02 2007-12-05 天津市汉沽区福祥肥料加工厂 大豆、玉米立体栽培方法
CN101310586A (zh) * 2008-06-11 2008-11-26 王清林 大豆玉米间作种植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98418A (zh) * 2005-06-17 2005-11-23 孙炳成 大豆和玉米四垄夹一沟高效立体栽培方法
CN101080979A (zh) * 2006-06-02 2007-12-05 天津市汉沽区福祥肥料加工厂 大豆、玉米立体栽培方法
CN101310586A (zh) * 2008-06-11 2008-11-26 王清林 大豆玉米间作种植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农业科技辑》 20100715 郭凯 磷、钾营养对套作大豆钾素积累分配和植株抗倒性能的影响 第D047-191页 1-7 , 第7期 2 *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100930 向达兵等 磷钾营养对套作大豆茎秆形态和抗倒性的影响 第396页第"1.1试验材料与设计"部分 1-7 第32卷, 第3期 2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01231 向达兵等 磷、钾营养对套作大豆钾素积累及利用效率的影响 第669页第"1.1试验设计"部分 1-7 第16卷, 第3期 2 *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33865A (zh) * 2014-01-16 2014-04-23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 宿根蔗间种绿豆压青的培肥方法
CN105123159A (zh) * 2014-05-30 2015-12-09 齐银芳 一种高粱与黄豆的全覆膜间作种植方法
CN105265131A (zh) * 2014-07-21 2016-01-27 郑德剑 一种甘蔗间种春玉米方法
CN106258267A (zh) * 2015-05-20 2017-01-04 黄坤 一种甘蔗和豌豆苗的混合种植方法
CN106258309A (zh) * 2016-07-28 2017-01-04 普定县金鑫种养殖专业合作社 一种玉米和大豆带状间作红薯的立体套种方法
CN106358735A (zh) * 2016-09-14 2017-02-01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一种与甘蔗间作种植的野生豆育种后代的方法
CN107548913A (zh) * 2017-09-29 2018-01-09 翟笃震 一种春玉米与夏熟大豆套种的方法
CN109997630A (zh) * 2019-04-29 2019-07-12 西南大学 一种利用间作竹豆提高坡耕地甜高粱产量和品质的方法
CN113141994A (zh) * 2021-04-21 2021-07-23 贵州省旱粮研究所 一种酒用高粱与大豆间作的种植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38430A (zh) 一种夏大豆与高秆作物套种的栽培方法
Amin et al. Root yield and quality of sugar beet (Beta vulgaris L.) in response to biofertilizer and foliar application with micronutrients
CN102172159B (zh) 一种高粱套种大豆的立体栽培方法
CN104584814A (zh) 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秸秆全量还田下平衡施肥方法
CN102703088A (zh) 一种盐碱地改良药剂及盐碱地改良造林整地方法
CN104817377A (zh) 一种用于块茎类作物增产的多功能组合物
CN106233908A (zh) 一种苹果水肥一体化施肥方法
CN107135801A (zh) 一种防止春花生连作障碍的种植方法
Dey et al. Effect of urea, KCl, Zinc placement & spray on growth of cowpea
CN109566299A (zh) 一种高产菠菜栽培方法
CN106069423A (zh) 一种在盐碱地上种植高产水稻的方法
CN110393133A (zh) 一种果-麦间作模式下提高小麦产量的方法
CN104446858A (zh) 一种腐植酸水溶肥
CN108391571A (zh) 一种沙漠地区花生高产栽培方法
CN1242962C (zh) 印楝包衣缓释颗粒肥
CN107455118A (zh) 一种富硒火山粉葛的种植方法
CN106717741A (zh) 一种玉米种植方法
Alipatra et al. Productivity, nutrient uptake and profitability of hybrid sunflower (Helianthusannuus) as influenced by irrigation and fertilizer-management practices under sub-tropical climate of West Bengal
CN108849174A (zh) 一种油茶与丹参的套种方法
Singh et al. Integrated use of organic (FYM), inorganic and biofertilizer (PSB) on productivity, nutrient uptake of wheat and soil properties
Nevse et al. Performance of Finger millet (Eleusine coracana [L.] Gaertn) to age of seedlings, FYM and fertilizer levels
CN105010009A (zh) 一种水稻稻瘟病的防治方法
CN111713357A (zh) 一种适宜贵州中海拔坝区的甘薯种植方法
CN105753597A (zh) 一种玉米用复合肥
CN110317104A (zh) 一种适用于设施园艺保护地的土壤改良剂及施用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