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32579A - 通信装置 - Google Patents

通信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32579A
CN102132579A CN2010800024256A CN201080002425A CN102132579A CN 102132579 A CN102132579 A CN 102132579A CN 2010800024256 A CN2010800024256 A CN 2010800024256A CN 201080002425 A CN201080002425 A CN 201080002425A CN 102132579 A CN102132579 A CN 1021325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mentioned
image
server
behaviou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0242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松下阳介
池田洋一
大岛光昭
山冈胜
大坪绍二
向井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1325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3257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43OS processes, e.g. booting an STB, implementing a Java virtual machine in an STB or power management in an STB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1Structure of client; Structure of client peripherals
    • H04N21/422Input-only peripherals, i.e. input devices connected to specially adapted client devices, e.g.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
    • H04N21/4223Camera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36Interfacing a local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communicating with another STB or one or more peripheral devices inside the home
    • H04N21/43615Interfacing a Home Network, e.g. for connecting the client to a plurality of peripher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36Interfacing a local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communicating with another STB or one or more peripheral devices inside the home
    • H04N21/4363Adapting the video stream to a specific local network, e.g. a Bluetooth® network
    • H04N21/43637Adapting the video stream to a specific local network, e.g. a Bluetooth® network involving a wireless protocol, e.g. Bluetooth, RF or wireless LAN [IEEE 802.11]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7End-user applications
    • H04N21/485End-user interface for client configur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2803Home automation networks
    • H04L12/2807Exchanging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on appliance services in a home automation network
    • H04L12/2812Exchanging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on appliance services in a home automation network describing content present in a home automation network, e.g. audio video cont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wo-Way Televisions, Distribution Of Moving Picture Or The Like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对于一般用户来说,TV或便携式终端等的设定操作极为复杂,即使一部分自动化,也需要根据使用状况来变更,以便适合用户的需求。在此,使移动AV终端(8006)的RFID标签(8007)靠近TV1的RFID标签(8007)来交换相互的终端使用状况之后,生成基于使用状况的指令来发送到服务器设备等,从而能够通过触碰(使设备彼此靠近)的简单的动作就能够进行认证或用于定时同步的信息的交换,由此能够代替对应于用户需求的复杂的设定操作。

Description

通信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装置等,该通信装置具备近距离无线通信的读写器和通用的通信机构、并在终端与通信装置之间切换显示内容。
背景技术
近年来,家庭网络技术得到发展,家庭内的家庭服务器和电视接收机通过网络连接,例如,即使在不同的房间内设置了家庭服务器和电视接收机(下面,记载为电视机),也能够通过DLNA(数字生活网络联盟)进行阅览。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的技术:连接到服务器上的显示装置具有RF-ID读取器,物品具有RF-ID标签,在RF-ID中的不能改写的存储器中保持了物品ID(UID)信息。在服务器中具有数据库,在该数据库中,将物品ID(UID)和用户的脸部照片等图像建立了关联。当把物品靠近RF-ID的读取器时,UID被读取,从数据库取出与该UID对应的图像,通过将用户的脸部照片等图像显示于显示装置,能够知道其所有者。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63427号公报
发明概要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此,若考虑将用户自身拍摄的照片上载到服务器上,之后经由因特网从PC等访问服务器,由此通过电视机来享有阅览自己拍摄的图像的服务(照片共享服务)的系统,则电视机一般通过遥控器进行操作,所以存在有向家庭服务器的访问或用户ID及密码的输入非常烦杂的技术问题。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技术:通过在显示装置上具备RF-ID,在物品上装备RF-ID,能够容易显示物品的所有者的脸部照片等图像数据。但是,由于在物品的RF-ID上只记录有UID,由电视机和标签交换用于简化对服务器的访问的信息,并不是简化操作步骤。由于在物品的RF-ID中只记录有UID,所以在显示装置适应了与如电视机或家庭服务器那样的各种设备连接的装置的情况下,根据状况所连接的服务器不同时,具有用户不能取得与ID关联的图像信息的问题。
此外,在上述专利文献1的技术中,需要对装备了RF-ID的物品,按每个个体、每个种类或按每个应用系统,将对应的应用程序(用于下载图像的程序等)装备在TV终端(显示装置)上。为此,TV终端需要保持很多种应用程序,不仅需要用于保持应用程序的存储装置,还存在有程序的修改等维护烦杂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信装置等,该通信装置将图像上载到服务器上,能够使用TV阅览所上载的图像,即能够使提供与物品(通信装置)有关的信息的TV等的显示装置的各种操作简易化。此外,在显示装置中,包括:便携式终端、带显示装置的家庭服务器、以及利用HDMI等直接连接到显示装置的家庭服务器。此外,家庭服务器和显示装置可以是一体型。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技术问题而做出的,本发明的通信装置的一个方式是一种通信装置,在与读取器装置之间进行近距离无线通信,该读取器装置通过通信路径与设备连接,其特征在于,该通信装置具备:用于上述近距离无线通信的天线部;接收部,经由上述天线部,接收从上述读取器装置提供的输入信号;使用状况检测部,检测上述通信装置的使用状况,生成第一使用状况信息,该第一使用状况信息是表示所检测的上述使用状况的信息;使用状况管理部,存储上述第一使用状况信息;程序数据生成部,根据上述第一使用状况信息,生成由上述设备执行的第一程序;识别信息存储部,至少存储用于确定上述通信装置的识别信息;能够更新存储内容的非易失性的存储器部,用于存储由上述程序数据生成部生成的上述第一程序;以及发送部,经由上述天线部,向上述读取器装置发送存储在上述识别信息存储部中的上述识别信息和存储在上述存储器部中的上述第一程序,上述接收部还接收作为针对上述第一程序的响应信息的第二使用状况信息,该第二使用状况信息是表示上述设备的使用状况的信息,上述存储器部还存储用于确定上述设备的操作设备识别信息,上述程序数据生成部还根据上述操作设备识别信息,获取上述设备所具有的能力或功能,并根据上述第二使用状况信息及上述设备所具有的能力或功能,生成由以能够通信的方式与上述设备连接的服务器设备所使用的第二程序或在上述第二程序中使用的数据。
由此,根据通信装置的使用状况来发送程序,能够使用作为其响应而从连接在设备上的读取器装置发送的设备的使用状况,根据设备所具有的能力或功能来制作在服务器设备执行的程序,所以,例如,能够通过触碰移动终端和电视机这样的、极为简单的动作来进行对应于两个装置的状况的动态图像的收发,能够大幅提高用户的便利性。
此外,本发明的各构成要素可以由专用的硬件构成,或对于能够由软件实现的构成要素,通过执行程序来执行。例如,通过由CPU等的程序执行部读取并执行记录在硬盘或半导体存储器等记录介质中的软件程序,由此能够实现各构成要素。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通信装置,用户通过仅进行将想要切换动态图像信息的阅览目的地的便携式终端靠近TV的直观性操作,就能够变更通常需要复杂的操作的、来自服务器的输出数据的阅览目的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摄影装置的整体系统图。
图2A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摄影装置的外观图。
图2B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摄影装置的外观图。
图2C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摄影装置的外观图。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摄影装置的框图。
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摄影装置的第二存储器的构图。
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摄影装置的第二存储器的构图。
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摄影装置的图像显示方法指示信息的结构图。
图7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摄影装置的罩和TV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8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摄影装置的罩和TV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9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摄影装置的罩和TV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0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摄影装置的罩和TV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摄影装置的罩和TV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摄影装置的罩和TV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3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摄影装置的罩和TV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4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摄影装置的罩和TV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5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摄影装置的罩和TV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6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摄影装置的罩和TV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7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摄影装置的罩和TV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8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摄影装置的罩和TV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9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摄影装置的罩和TV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20A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摄影装置的罩和TV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20B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摄影装置的罩和TV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21A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摄影装置的罩和TV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21B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摄影装置的罩和TV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22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摄影装置和TV的显示方法的图。
图23是用于保存动作程序的摄影装置的RF-ID部、附随电视机的遥控器、电视机的框图。
图24是对保存在RF-ID中的动作程序进行传送及执行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25是示出进行图像的下载及幻灯放映的动作程序的描述的一例的图。
图26是根据语言代码来变更动作程序的处理的电视机和用于保存程序的服务器的框图。
图27是根据语言代码来变更动作程序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28是摄影装置1和TV45包含无线LAN的家庭网络6500的结构图。
图29是示出不使用RF-ID的认证方法的一例的图。
图30是示出使用了RF-ID的认证方法的一例的图。
图31是示出很难使终端靠近的情况下的认证方法的一例的图。
图32是示出摄像机侧动作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33是示出TV侧动作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34是用于生成在TV执行的动作程序的、摄影装置1的第一处理部、第二存储器部的框图。
图35是示出第一处理部的程序生成部7005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36是在程序生成部7005生成的程序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37是生成用于显示摄影装置1的使用状况的动作程序的、摄影装置1的第一处理部、第二存储器部的框图。
图38是在外部设备执行由摄影装置1生成的程序时的使用情况。
图39是在带显示功能遥控器执行在摄影装置1生成的程序时的时序图。
图40A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摄像机的上载步骤的流程图。
图40B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摄像机的上载步骤的流程图。
图40C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摄像机的上载步骤的流程图。
图40D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摄像机的上载步骤的流程图。
图40E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摄像机的上载步骤的流程图。
图4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摄像机的上载步骤的流程图。
图42A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摄像机的上载步骤的流程图。
图42B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摄像机的上载步骤的流程图。
图42C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摄像机的上载步骤的流程图。
图42D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摄像机的上载步骤的流程图
图43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摄像机的RF-ID部的动作步骤的流程图。
图44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TV的结构图。
图45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摄像机和TV的RF-ID通信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46A是图45的详细流程图。
图46B是图45的详细流程图。
图46C是图45的详细流程图。
图46D是图45的详细流程图。
图47A是摄像机和TV的RF-ID通信的数据格式。
图47B是摄像机和TV的RF-ID通信的数据格式。
图48是电子目录显示系统的概要图。
图49是电子目录服务器信息输入机的结构图。
图50是电子目录服务器信息输入机的处理的步骤的流程图。
图51是电子目录通知卡的RF-ID的结构图。
图52是显示电子目录的TV的结构图。
图53是电子目录服务器的结构图。
图54是示出电子目录服务器的处理的步骤的流程图。
图55是示出显示电子目录的TV的处理的步骤的流程图。
图56是示出电子目录的画面显示的图。
图57是示出顾客属性数据库的数据结构的图。
图58是示出电子目录数据库的数据结构的图。
图59是带RF-ID明信片邮递系统的概要图。
图60是带RF-ID明信片邮递系统的TV的结构图。
图61是示出带RF-ID明信片邮递系统的图像选择操作的画面显示的图。
图62是带RF-ID明信片邮递系统的图像服务器的处理的步骤的流程图。
图63是第五实施方式的系统结构图。
图64A是示出第五实施方式的邮递物品的固定信息的示例的图。
图64B是示出第五实施方式的邮递物品的固定信息的示例的图。
图64C是示出第五实施方式的邮递物品的固定信息的示例的图。
图65是第五实施方式的摄影装置与图像服务器的关联建立的流程图。
图66是第五实施方式的摄影装置在中继服务器上登记的流程图。
图67是示出带二维码的邮递物品的示例的图。
图68是第五实施方式的摄影装置的采用了二维条形码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69是第五实施方式的电视机的流程图。
图70是第五实施方式的中继服务器的流程图。
图7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的图像发送侧结构的概略图。
图7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的图像接收侧结构的概略图。
图73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的图像发送侧电视机的动作流程图。
图74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的图像接收侧电视机的动作流程图。
图75A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的另一例的图像发送侧电视机的动作流程图。
图75B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的另一例的图像发送侧电视机的动作流程图。
图76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的邮递物品存储器部的记录信息的一例的结构图。
图77是本发明的记录器的结构图。
图78是本发明的RF-ID卡的结构图。
图79是有关向服务器登记设定信息的步骤的流程图。
图80是登记到服务器上的设定信息的结构图。
图81是登记在RF-ID卡上的设备操作信息的结构图。
图82是与在RF-ID卡中更新记录器的设定信息的步骤有关的流程图。
图83是与从服务器取得设定信息的步骤有关的流程图。
图84是在记录器使用的RF-ID卡上所登记的设备操作信息的结构图。
图85是在汽车导航仪中使用的RF-ID卡上所登记的设备操作信息的结构图。
图86是在TV等遥控器上搭载了RF-ID读取器的情况下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结构图。
图87是该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88是网络环境图。
图89是移动AV终端功能框图。
图90是TV功能框图。
图91是移动AV终端接受动态图像的时序图(前半:由接受侧进行控制)。
图92是由移动AV终端传送动态图像的时序图(后半:由接受侧进行控制)。
图93是移动AV终端的基本流程图。
图94是移动AV终端传送的模式的流程图。
图95是移动AV终端接受的模式的流程图。
图96是移动AV终端通过无线接受的模式的流程图。
图97是移动AV终端通过URL接受的模式的流程图。
图98是移动AV终端的服务器的位置搜索的流程图。
图99是从移动AV终端的外部服务器接受动态图像的模式的流程图。
图100是TV的基本流程图。
图101是由TV传送的模式的流程图。
图102是TV接受的模式的流程图。
图103是移动AV终端接受动态图像的时序图。
图104是移动AV终端传送动态图像的时序图。
图105是由遥控器进行收发的情况下的时序图。
图106是动态图像服务器同时进行发送时的时序图。
图107是示出了在设备从工厂出货时的HF-RFID和UHF-RFID的动作的概念图。
图108是示出了能够从UHF-RFID M005访问的存储器的记录格式的概念图。
图109是在设备M003从工厂出货时从HF-RFID向UHF-RFID复制制造号码等的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110是示出设备M003的流通过程的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111是本发明的结构图。
图112是流程图。
图113是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通信装置、通信系统、图像提示方法及程序进行详细说明。
此外,与本说明书的权利要求对应的直接实施方式是实施方式8~11。
(实施方式1)
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进行说明。图1示出本发明的概念图。在此,示出了由摄影装置(摄像机)1、TV(电视机)45及服务器42构成的通信系统。在本图中,左侧示出摄影时的状况,右侧示出再现所拍摄的图像时的状况。
摄影装置1是本发明的通信装置的一例(在此,是数码摄像机),具备如下的与摄影时相关的构成要素:第一电源部101,影像处理部31,第二天线20,第一处理部35,介质识别信息111,用于存储摄影图像状况信息60及服务器确定信息48的第二存储器52,以及RF-ID的天线21。此外,该摄影装置1具备如下的与再现时相关的构成要素:第一电源部101,第一存储器174,电源检测部172,启动部170,介质识别信息111,用于存储摄影图像状况信息60及服务器确定信息58的第二存储器52,第二处理部95,调制切换部175,通信部171,第二电源部91,RF-ID的天线21。
TV45是利用通信路径连接了读取器装置的设备的一例,具体而言是为了显示由摄影装置1拍摄的图像数据而使用的电视图像接收机,具备显示部110和RF-ID读写器46。
服务器42是保存从摄影装置1上载的图像数据、并将该图像数据下载到TV45上的计算机,具备用于保持数据50的存储装置。
在拍摄景色等被摄体的情况下,在由影像处理部31变换为摄影数据的图像数据能够进行通信的条件下,利用无线LAN、WiMAX用的第二天线20,通过无线传送到接入点,并经由因特网,记录为预先设定的服务器42中的数据50。
此时,第一处理部35将所拍摄的图像数据的摄影图像状况信息60记录到RF-ID47的第二存储器52中。在该摄影图像状况信息60中,记录如下信息:图像摄像日期时间、图像摄影张数、最终图像发送日期时间、图像发送张数及最终图像摄影日期时间中的至少任一种;所上载的图像;或者没有上载的图像;最终摄影号码等。
此外,生成用于确定上载到服务器42上的数据50的URL。用于访问该信息图像数据的服务器确定信息48,被第一处理部35记录到第二存储器52中。此外,由内置有该RF-ID的系统识别摄像机、卡、明信片等用的介质识别信息111,也记录在第二存储器52中。
在接通了摄像机的主电源(电池等的第一电源部101)时,第二存储器52通过摄像机的主电源而动作。即使没有接通摄像机的主电源,从外部的RF-ID读写器也向RF-ID的天线21供电,所以不具有电池等电源的第二电源部91调整电压,并向包含RF-ID电路部的第二存储器的各模块供电,由此,对第二存储器的数据进行记录再现,并能够收发该数据。此外,第二电源部91由整流电路等构成,是利用由RF-ID的天线21接收的电波来制造电力的电路。第二存储器52构成为,不管主电源接通或断开,都能够由第二处理部95进行读写,在主电源接通的情况下,由第一处理部35能够进行读写。即,第二存储器52由非易失性存储器构成,并且能够由第一处理部35和第二处理部95的双方进行读写。
该摄影装置1在旅行等的拍摄结束之后进行再现时,如图1的右侧的再现时所示,将摄影装置1靠近TV45的RF-ID读写器46。那么,RF-ID读写器46经由天线21向RF-ID47供电,从而即使摄影装置1的主电源(第一电源部101)断开,也能够由第二电源部91向RF-ID47的各部供电。第二存储器52的摄影图像状况信息60和服务器确定信息58通过第二处理部95被读取,并经由天线21传送到TV45。TV侧根据服务器确定信息58生成URL,并下载服务器42的数据50的图像数据,将图像的缩略图等显示于显示部110。在根据摄影图像状况信息60判断为有还未上载的摄影图像的情况下,将该消息显示于显示部110,并根据情况启动摄影装置1,将未上载的图像数据上载到服务器42上。
图2A、图2B、图2C示出内置本发明的摄影装置1的外观的正视图、后视图和右侧视图。
如图2C所示,在右侧面安装有内置了无线LAN用的天线20和RF-ID用的天线21,并由电波非屏蔽材料构成的天线罩(cover)22。RF-ID为13.5MHz,无线LAN为2.5GHz,其频率具有很大差异,不会相互干扰。因此,如图2C所示,将两个天线20、21构成为从外部观察时相重叠。由此,能够减小设置面积,所以具有能够使摄影装置小型化的效果。此外,如图2C所示,由于能够将两个天线的天线罩22集中为1个,所以能够使电波非屏蔽材料部最小。由于塑料等电波非屏蔽材料与金属相比强度较低,所以通过使该材料最小,具有能够减小机身的强度降低的效果。镜头6和电源开关3。关于2~16将在后面进行说明。
图3示出摄影装置1的框图。
从摄像部30得到的图像数据经由影像处理部31被传送到记录再现部32,并记录到第三存储器33。该数据被记录到能够装拆的IC卡34上。
这些处理是由CPU等第一处理部35指示的。所拍摄的照片或动态图像等的图像数据通过加密部36、通信部37的发送部38和第二天线20,通过无线LAN或WiMAX等的无线方式传送到接入点等,并经由因特网40传送到服务器42。即,照片等的图像数据被上载。
有时由于在通信状态较差的情况或在附近没有接入点或基站等的原因,一部分图像数据不能上载。此时,上载到服务器42上的图像和还未上载的图像混合存在。此时,在服务器42的图像的数据和所拍摄的图像的数据上产生差异。将在后面进一步进行详细说明,但是在本发明的情况下,采用如下方式:利用TV45等所附加的RF-ID读写器46读取摄影装置1的RF-ID47的第二存储器52的服务器确定信息48等,并利用该数据生成服务器42的URL等,利用该URL,从TV45访问服务器42,访问由摄影装置1所上载的文件或文件夹等的数据50,下载由摄影装置1拍摄的图像中的已上载的图像,并显示于TV45。
假如实际拍摄的图像的一部分或者全部没有上载到服务器42的数据50的图像数据中,则在下载到TV45的情况下,考虑实际拍摄的图像的一部分不能够在TV45进行视听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该技术问题,在本发明中,关于第一处理部35的摄影图像的状况数据,通过记录再现部51向第二存储器52的摄影图像状况信息55记录上载状况等。
利用图4进行详细说明。在第二存储器52中,记录有表示服务器42的图像数据和摄像机所拍摄的图像数据是否一致——换言之即为表示是否同步的同步信息56。在本发明中,TV45经由RF-ID的天线21,读取第二存储器52中的摄影图像状况信息55。因此,能够立即确认服务器的数据50中是否存在不足的图像。在有未上载的图像时,将其结果显示于TV45的显示部,向视听者显示“请上载图像”,并经由RF-ID的天线21向摄像机发出命令,向启动部170发送启动信号,使摄影装置1的第一电源部101强制性地启动,经由无线LAN、或有线LAN、或RF-ID用的第二天线21等,将摄影装置1的第一存储器174等中的未上载图像上载到服务器42。
在经由RF-ID的天线21传送的情况下传送量较少,所以若欲将原始图像数据原样传送,则上载和图像的显示花费时间,使用户感到不快。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在本发明中,在经由天线21传送的情况下,发送未上载图像的缩略图像。由此,能够缩短看上去的上载时间或显示时间,能够减轻用户感觉到的不快感。在当前的HF频段的RF-ID中,几百kbps的传送量的情况较多,但是4倍速也正在研究中。此时,能够实现几Mbps。若传送未上载图像的缩略图像数据,则能够在1秒内传送几十张的图像。在进行一览显示的情况下,具有能够在一般用户容忍的时间内使TV显示包含未上载图像的所有图像的效果。该方法是一种较现实的方法。
在如上所示,使摄影装置强制性地启动、并传送未上载图像的情况下,利用无线LAN、RF-ID的天线21、有线LAN中速度最快、稳定的路径,来进行上载或向TV显示。向RF-ID的天线21传送信号的通信部171,在经由RF-ID的天线21从外部接受供电的状况下,采用低速的调制方式进行通信,但在从第一电源部101等接受供电的状况下,根据需要将调制方式切换为QPSK、16QAN、64QAN等的信号点数量较多的调制方式,来使传送高速化,在短时间内上载未上载的图像数据。此外,若由电源检测部172检测到第一电源等的余量较少的情况或外部电源非连接的情况等,则停止来自第一电源部101的供电,由调制切换部175将通信部171的调制方式切换为信号点数量较少的调制方式或传送速率较小的调制方式。由此,能够防止第一电源部101的容量降低到规定值以下的事态发生。
此外,作为别的电力对策,在没有电力余量的情况下,第二处理部95或通信部171等经由RF-ID的天线21,向TV45的RF-ID读写器46发送电力増加请求信号来请求支援。RF-ID读写器对此进行响应,使发送电力增加到比RF-ID读取时的电力的规定值多的值。RF-ID侧则由于经由天线21接受的供电量增加,所以能够向通信部171或者第一处理部35供电。通过该方法,第一电源部101的电池100的电力量不会减少。或者即使电池100用尽,也具有能够使发送作业实质上无限持续的效果。
此外,作为别的方法,也可以采用图3的上载图像数据信息60。记录上载了的图像的信息61,例如照片号码等。也可以采用将该信息进行了散列(hash)处理的信息62。在该情况下,具有信息量减少的效果。
若使用该数据,则通过TV45读取该数据,与摄像机所拍摄的图像的信息进行比较,由此能够得到未上载的图像的信息。
作为别的方法,能够使用未上载图像数据的存在识别信息63。由于通过表示是否存在未上载图像数据的存在识别符64,能够知道未上载图像的有无,所以能够大幅减少第二存储器52的信息。
也可以是未上载图像的张数65。在该情况下,能够使TV45进行读取,所以能够将需要上载的张数告知视听者。在该情况下,若除了张数之外,还将数据容量预先记录为摄影图像状况信息55,则能够使TV45更正确地显示用于上载未上载图像的预测时间。
此外,也可以采用对未上载图像信息进行了散列处理后的信息67。
此外,通过向第二存储器52记录最后拍摄的时间68,与之后从TV45读取并连接到服务器42时服务器42的最终上载的图像的拍摄日期进行比较,能够简单地判断未上载图像的有无。此外,通过在按照从旧到新的顺序赋予图像号码的方式中,只记录所拍摄的图像的最终号码69,通过与上载到服务器上的图像的最后的图像号码进行对照,能够得到表示是否有未上载图像的信息。此外,将所拍摄的图像的信息70例如所拍摄的图像的所有图像号码预先记录到第二存储器52中。于是,通过与在之后访问服务器42时上载到服务器42上的图像数据进行比较,能够判断是否为未上载数据。在该情况下,通过采用将所拍摄的图像信息进行了散列处理的信息71,能够压缩数据。
作为除了第二存储器52之外的信息,记录有RF-ID的UID75、摄像机ID部76、介质识别信息111。即使没有接通摄像机的主电源(除了时钟的备用等副电源),也经由RF-ID的天线21从TV45读取这些数据来用于摄像机或用户的识别或设备的认证中。多数情况下,在从海外旅行等返回时电池的充电量少,但是在本发明的情况下,即使没有电池,也会动作并传送信息,所以具有优良的便利性。介质识别信息111中包括表示内置了RF-ID的设备或者介质是否为摄像机、视频摄像机、明信片、卡、便携式电话机的识别符等。在TV45侧,能够根据该识别符来确定设备、介质,所以能够如后述的图22所示,在画面上显示摄像机或明信片的标记或图标,或者根据识别信息来变更处理。
此外,记录了图像显示方法指示信息77,但是例如,在图5的一览显示78为开启(ON)的情况下,在将RF-ID的天线21靠近TV45的RF-ID读写器46时,照片等的缩略图的图像数据被一览显示。
在幻灯放映79为开启时,使TV45按照由新到旧的顺序,或者由旧到新的顺序,一张一张地显示图像数据。
在第二存储器52的图的下部,设有服务器确定信息48的记录区域。
由此,按照适合摄像机操作者的喜好的显示方法,显示于TV画面上。
其中,有成为用于生成服务器URL的原始信息的服务器URL生成信息80,设有用于记录服务器地址信息81或用户识别信息82的区域,具体而言,记录了登入(login)ID83等。此外,有用于记录密码84的区域,根据情况记录了加密了的密码85。这些数据通过设在摄影装置1的内部或RF-ID47的内部、或者摄像机的内部、或者TV45侧的URL生成部90,生成用于访问服务器42中的该摄影装置或者与用户对应的图像数据组的URL。在该URL生成部90位于RF-ID47中时,用第二电源部91供电。
此外,也可以在制作URL92后直接记录到第二存储器52中。
该第二存储器52的数据的特征在于,从RF-ID侧的第二处理部95和摄像机侧的第一处理部35中的任意一方均能够读取数据。
因此,在TV45读取了摄像机的RF-ID47的情况下,具有如下效果:将用于能够瞬间得到上载状况信息或服务器地址或登入ID、密码的、服务器42中的与该摄像机对应的图像数据下载,并高速显示于TV45。
在该情况下,即使接通了摄影装置1的主电源,也从RF-ID读写器向第二电源部91提供电源,所以具有能够动作的效果。因此,摄影装置1的电池100的电力不会减少。
返回图3,第一电源部101从电池100接受供电,并向摄像机的各部供电。但是,在停止状态下,通过第三电源部102向时钟103等提供微弱的电源。根据情况,向第二存储器52的一部分存储器提供备份电力。
RF-ID47接受来自第二天线的电力,使第二电源部91动作,并使第二处理部95或数据接收部105、记录部106、再现部107、数据传送部108(通信部171)或第二存储器52动作。
因此,在摄像机的停止状态下完全不消耗电力,所以能够较长久地保持摄像机的电池100。
利用图7的流程图,对摄像机、卡侧的处理和TV、RF-ID读写器侧的处理进行说明。
在图7的步骤150a中,在主电源处于断开(OFF)时,在步骤150b检查主电源处于断开时RF-ID读写器是否处于启动设定,若检查结果为“是”,则在步骤150c使RF-ID读写器46接通(ON),在步骤150e进入RF-ID读写器的省电模式。
在步骤150f,对天线部的阻抗等进行测定或者进行近距离传感器的测定,在步骤150g,使RF-ID靠近RF-ID读写器的天线时,在步骤150g检测到近距离或者接触的情况下,在步骤150h开始向天线输出电力,在步骤150k使第二电源接通,第二处理部开始动作,并在步骤150m开始交互通信。
在步骤150接收之后,在图8的步骤151a开始相互认证,并在步骤151f开始相互认证,若在步骤151b、151g相互认证结果为“OK”(成功),则在步骤151d读取第二存储器的数据,在步骤151e发送第二存储器的数据,在步骤151i,RF-ID读写器接收第二存储器的数据,在步骤151j检查第二存储器的识别信息等是否正确,若检查结果为“OK”,则在步骤151m,在TV45侧判断是否为自动电源接通的识别信息,若为“是”,则在步骤151r,检查TV的主电源是否处于断开,若为断开,则在图9的步骤152a使TV的主电源接通,并在步骤152b,若在第二存储器52有强制显示命令,则在步骤152d将TV的输入信号切换为RF-ID的画面显示信号,并且在步骤152e读取格式识别信息,并在步骤152f根据格式识别信息读取第二存储器,改变数据格式来读取相应的数据,在步骤152g,在第二存储器部有“密码请求标志”的情况下,在步骤152h读取第二存储器的“不需要输入密码的TV的ID”,并在步骤152i,在自身设备的TV的ID和“不需要输入密码的TV的ID”不一致时,在步骤152q从第二存储器读取密码,在步骤152v对密码的加密进行解密,在步骤152s发送密码。此外,在步骤152q、152r、152s,作为服务器42所保持的数据50,也可以向服务器42所具备的存储装置记录密码。
在步骤152j得到密码,在步骤152k显示密码输入画面,在步骤152m检查所输入的密码是否正确。该作业也可以在服务器42进行。若检查结果为“OK”,则进行基于RF-ID的第二存储器的信息或程序的显示。
在图10的步骤153a,若第二存储器的RF-ID的介质识别信息111表示摄像机,则在步骤153b将摄像机的图标(字符)显示于TV的显示部,若不是摄像机,则在步骤153c,若是邮政明信片,则在步骤153d将邮政明信片的图标显示于显示部,在步骤153e,若可知是IC卡,则在步骤153f将IC卡的图标显示于显示部,若在步骤153g可知是便携式电话机,则将便携式电话机的图标显示于TV画面的角落。
在图11的步骤154a、154i,从服务器或者第二存储器读取服务内容识别信息,在步骤154c检查是否为图像显示服务,在步骤154b检查是否为直邮(direct mail)等的明信片服务,在步骤154d检查是否为广告服务。并且,在步骤154f和154j,从第二存储器得到服务器确定信息48,在第二存储器没有URL92的情况下进入步骤154h和154k,得到服务器地址信息81和用户识别信息82。在图12的步骤155a、155p,从第二存储器得到加密了的密码,在步骤155b得到解密了的密码,在步骤155c根据上述信息生成URL,包括在第二存储器中有URL92的情况而在步骤155d,经由通信部和因特网访问URL的服务器。在步骤155k开始与服务器42连接,在步骤155q读取动作程序存在识别符119,在步骤155e有动作程序存在识别符,或者在步骤155f有多个动作程序时,在步骤155r读取动作程序选择信息118,在步骤155g设定了动作程序选择信息的情况下,在步骤155h选择特定的动作程序的目录信息。在步骤155s读取第二存储器的动作程序在服务器上的目录信息117,在步骤155i访问服务器上的特定目录的动作程序。在步骤155m,送出动作程序或者使动作程序在服务器上运行,在步骤155j开始运行动作程序(TV侧或者服务器侧),在图13的步骤156a检查是否为图像利用服务,若检查结果为“是”,则在步骤156b开始未上载图像数据的确认作业。
在步骤156i读取未上载数据存在识别符64,在步骤156c,未上载数据存在识别符64为“开启”(ON)的情况下,在步骤156d读取未上载图像的张数66和数据容量65,在步骤156e显示未上载图像的张数66,根据未上载数据容量65,将数据的上载预测时间显示于TV的显示部,在步骤156f,在摄像机侧处于可自动上载图像的状态的情况下,在步骤156g启动摄像机,经由第二天线20或者RF-ID的天线21等,通过无线方式或者基于触点的有线方式,向服务器上载未上载数据,在结束之后,进入图14的步骤157a,在步骤157a检查是否有收费程序,在检查结果为“否”的情况下,在步骤157n读取图6的图像显示方法指示信息的识别符121,并在步骤157b检查图像显示方法识别信息是否位于服务器中,若检查结果为“是”,则在步骤157p读取记录有图像显示方法指示信息的服务器上的目录信息120,在步骤157c读取记录有与UID等对应的图像显示方法指示信息的服务器上的目录信息120,在步骤157d,从服务器得到服务器上的图像显示方法指示信息,并进入步骤157f。
在步骤157b检查结果为“否”的情况下,进入步骤157e,从摄像机得到图像显示方法指示信息,并进入步骤157f。
在步骤157f根据图像显示方法指示信息开始显示,在步骤157g读取全图像显示识别符123,在步骤157g若为全图像显示,则在步骤157r显示全图像,若不是全图像显示,则在步骤157h显示步骤157s的特定目录124的一部分图像,在步骤157i,若为一览显示125,则读取步骤157t的显示顺序识别符122,在步骤157j,根据显示顺序识别符,按照日期顺序、上载顺序进行显示,并在步骤157v读取幻灯放映识别符126,若在步骤157k是“OK”,在步骤157m根据显示顺序识别符122进行显示,从第二存储器读取画质优先127,在图15的步骤158a显示方法不是画质优先的情况下,在步骤158q检查是否为速度优先128,若在步骤158b为速度优先,则在步骤158c调查是否位于显示声音服务器中,在步骤158s调查声音的服务器的目录130,在步骤158a访问显示声音的服务器上的目录,并输出声音。
若在步骤158e,优先显示图像不是全图像,则在步骤158f选择一部分图像,并在步骤158v或步骤158w得到特定目录124的信息(步骤158g),在步骤158h显示特定目录的图像。也可以如步骤158i所示为全图像显示。若在步骤158j结束显示,则在步骤158k显示“是否查看别的图像”,若为“是”,则在步骤158m显示别的目录的图像的菜单。
若在图16的步骤159a请求特定使用者的图像,则在步骤159m得到特定使用者全图像132的数据和特定使用者的密码133,若在步骤159b请求特定使用者的密码,且在步骤159c的结果为正确,则在步骤159p读取放入有图像列表的文件的目录信息134,在步骤159d访问放入有特定使用者的图像列表的目录,在步骤159r从服务器的特定目录下载图像数据,并在步骤159e显示特定使用者的图像。
在步骤159f开始色校正例程,在步骤159g读取摄像机ID,并从摄像机ID部76读取摄像机机种信息,在步骤159h和159t从服务器下载摄像机机种的特性数据。接着,在步骤159i、159u下载TV的特性数据。在步骤159w对数据进行运算,得到校正数据。
在步骤159j,根据摄像机和TV的特性数据校正显示部的颜色或明亮度,并在步骤159k以正确的颜色和明亮度进行显示。
在图17的步骤160a,强制打印命令为开启(ON),在步骤160b,摄像机靠近的终端为打印机、或者为连接到打印机上的终端的情况下,在步骤160c得到每个图像数据的摄像机机种信息和打印机的机种名,在步骤160d根据服务器的各信息对校正数据进行运算并校正,在步骤160p得到放入了打印对象的图像数据的目录信息137,在步骤160e,利用记录了打印对象的图像数据(文件名)的目录的地址来访问服务器,在步骤160m发送特定的目录的图像数据,在步骤160f得到打印图像数据,在步骤160g进行打印,在步骤160h结束打印。在步骤160i,将表示结束了一次打印的识别符记录到各图像数据中,在步骤160n,在服务器上打印了的图像数据中赋予打印结束识别符。
接着,说明在介质(摄像机,明信片等)侧的存储器中没有记录功能的情况的实施例。
从图8的圆圈3、圆圈4、圆圈5连接。首先,在TV侧,在图18的步骤161a使TV的主电源接通,在步骤161k从第二存储器读取UID,在步骤161b得到UID,在步骤161m得到服务器确定信息48,在步骤161c访问服务器的目录,在步骤161d检索与该UID对应的服务的最终服务器。在步骤161e有最终服务器的情况下,在步骤161g访问最终服务器,从UID列表读取使用者的ID、密码和服务名,若在步骤161h请求密码,则在步骤161i判断是否正确,在图19的步骤162a检查是否为照片或视频的服务,若判断结果为“是”,则在步骤162b,从与上述UID关联的服务器的特定目录中,读取包含对应的收费等的程序或所显示的图像数据的地址或文件名的列表和图像表示指示信息、强制显示命令、强制打印命令或摄像机ID,并按照这些数据或步骤,自动进行显示或打印作业。
在根据需要请求密码输入,在步骤162c想要打印特定的图像的情况下,将想要在步骤162d打印的特定的图像数据追加到与上述UID对应的服务器上或者TV的打印目录上,并在步骤162e检查是否在TV上连接了打印机,或是否为单独的打印机,若结果为“是”,则在步骤162f,若使该明信片等的介质的RF-ID部接近打印机的RF-ID读写器,则在图20A的步骤163a,打印机读取上述介质的UID,从图的修正服务器上的上述打印目录读取应打印的图像数据或者图像数据的部位,并打印该图像数据,在步骤163b结束打印,并结束动作。
在接续图19的23的图20B的步骤163i的下一个步骤163b,在为购物服务的情况下,在步骤163e检查认证是否正确,在正确的情况下,在步骤163f从服务器读取与上述UID关联的购物收费程序,并执行程序,在步骤163g,程序结束之后,结束动作。
接着,对在没有RF-ID读取器的情况下读取在明信片内设置的RF-ID的数据的方法进行说明。
在图21A的步骤164a,在附着或内置于明信片等的介质中、且记录有中继服务器的URL信息的第二RF-ID的外表面,用于确定UID和中继服务器的第一URL的数据以二维条形码被打印并显示。
在步骤164b,有具有与主服务器进行通信的通信功能、且具有第一RF-ID部、且在其中记录有主服务器的第一URL信息的摄像机,利用该摄像机的摄影部通过光学方式读取上述二维条形码,变换为用于确定第二RF-ID的UID和中继服务器的第二URL的数据。
在步骤164c,将进行了上述变换的数据记录到摄像机的存储器中。
在步骤164d,从用摄像机拍摄的图像选择特定的图像群,并记录到主服务器上的特定的第一目录中。同时,将第一目录信息与主服务器的第一URL信息一起上载到第二URL的中继服务器上的特定的第二目录。将用于关联特定的第二RF-ID的UID和上述第二目录的信息上载到上述第二URL的中继服务器,在步骤164e,将明信片等介质邮递给特定者。
在图21B的步骤164f,接受到明信片的人将明信片的RF-ID部靠近TV等的RF-ID读取部,得到中继服务器的第二URL和明信片的UID。
在步骤164g,访问第二URL的中继服务器,取出与上述UID关联的第二目录中的程序或者、且记录有特定的图像数据的主服务器的第一URL和第一目录信息,从主服务器下载图像数据,并显示于TV画面上。在该情况下,一般由本发明的摄影装置的摄像部读取打印在商品或明信片上的、记录了服务器信息的二维条形码,将二维条形码的信息作为数字数据记录到RF-ID部的第二存储器,并使TV的RF-ID读取器读取该数据,由此即使在没有二维条形码用的光学传感器的TV中也能够间接地读取二维条形码的数据,能够自动访问服务器等。
图22(a)示出将摄影装置1向TV45的RF-ID的天线138靠近时的显示状态。
若将摄影装置1靠近天线138,则如上所述,显示用于识别为是摄像机的摄像机图标140。
接着,由于能够得知未上载的图像为几张(例:5张),因此显示为从摄像机图标140输出5张空白图像142a、142b、142c、142d、142e。
由此,能够显示趋向于“从事物到信息”(モノから情報)的“有形”(タンジブル)的图像,用户能够以自然的感觉观看图像。
数据位于服务器的实际图像为如143a、143b、143c那样,同样能够有形地显示。
图22(b)示出在明信片139中嵌入有RF-ID的情况。由TV45的RF-ID读写器46读取明信片的属性信息,因此,如图所示,在TV45的左下角显示明信片的图标141,与图22(a)同样,有形地显示服务器的图像或菜单画面。
下面,对将在图4中所示的动作程序116向作为摄影装置1的RF-ID47的通信对象的设备——即图3的TV45发送,作为该RF-ID部的通信对象的设备执行所发送的程序的处理进行说明。
图23是作为摄影装置1的RF-ID47的通信对象的设备执行所发送的程序的处理的框图。在本图中,图示了由摄影装置1的一部分(RF-ID47,RF-ID的天线21)、电视机(TV)45及TV45的遥控器827构成的通信系统。在此,摄影装置1是具有RF-ID47的摄像机,该RF-ID47在与RF-ID读写器46之间进行近距离无线通信,该RF-ID读写器46通过红外线通信路径与TV45连接,具有如下特征,具备:用于近距离无线通用的天线21;数据接收部105a,经由天线21接收从RF-ID读写器46提供的输入信号;非易失性的第二存储器52,存储至少确定通信装置的识别信息即UID部75和参照该UID部75来由TV45执行的动作程序116;数据传送部108,根据在数据接收部105a接收的输入信号,经由天线21,将存储在第二存储器52中的UID部75及动作程序116发送给RF-ID读写器46,从数据传送部108发送的UID部75及动作程序116经由天线21、RF-ID读写器46及红外线通信路径,从数据传送部108传送到TV45。下面,对各构成要素进行详细说明。
摄影装置1的RF-ID47具有第二存储器52,第二存储器52保存在作为RF-ID部的通信对象的电视机45上动作的动作程序116。即,该动作程序116是在TV45参照摄影装置1的识别信息来执行的程序的一例,例如,如后所述,是Java(注册商标)等的执行形式的程序,或者Java(注册商标)脚本等的脚本形式的虚拟机用程序。
RF-ID47的再现部从第二存储器52,将包含摄影装置1固有的UID或URL的服务器确定信息等执行动作程序所必需的信息——即数据,与动作程序116一起读出,并经由数据传送部108及RF-ID的天线21,向进行电视机45的远程操作的遥控器827的RF-ID读写器46发送。
遥控器827的RF-ID读写器46接收从摄影装置1的RF-ID47发送的数据和动作程序,存储到RF-ID存储部6001中。
此外,遥控器827的遥控器信号生成部6002将从摄影装置1的RF-ID47发送并记录到RF-ID存储部6001中的数据和动作程序,变换为当前在遥控器用的通信中广泛使用的红外线方式等的遥控器信号。
遥控器信号发送部6003将包含了在遥控器信号生成部6002生成的动作程序的遥控器信号,向电视机45发送。
电视机45的遥控器信号接收部6004接收从遥控器827发送的遥控器信号,程序执行部6005例如是Java(注册商标)等的虚拟机,经由解密部5504根据遥控器信号,取得从摄影装置1的RF-ID47发送的数据和动作程序,并执行动作程序。
在图24,示出了作为动作程序而执行“参照摄影装置1的识别信息(在此为UID),从图像服务器下载图像数据,以幻灯放映形式显示图像”的动作的处理的流程。
若使遥控器靠近摄影装置1,则首先,经由RF-ID的通信,从遥控器的RF-ID读写器46向摄影装置1的RF-ID47提供电源,并从第二存储器52读取设备固有的UID75、图像服务器的URL48以及动作程序116(S6001)。所读取的UID、图像服务器URL以及动作程序通过数据传送部108及RF-ID的天线21,被发送到遥控器827(S6002)。在此,如图25所示,动作程序由服务器连接指令6006、下载命令6008、幻灯放映显示命令6010、下载结束时的处理设定命令6007、下载结束时命令6009构成。
在遥控器827,若由RF-ID读写器46接收到从摄影装置1发送的UID、图像服务器URL、动作程序(S6003及S6004),且接收结束,则将UID、图像服务器URL、动作程序存储到RF-ID存储部6001(S6005),并且将UID、图像服务器URL、动作程序作为遥控器信号变换为能够以红外线方式发送的形式(S6006)。在此,用户在遥控器827上进行了规定的操作输入,接收到使遥控器进行信号发送的指示的情况下(S6007),从遥控器信号发送部发送包含UID、图像服务器URL、动作程序的遥控器信号(S6008)。即,遥控器827除了作为通常的遥控器的功能之外,还通过内置的RF-ID读写器46,起到从摄影装置1向TV45传送UID、图像服务器URL及动作程序中继器的作用。
接着,在电视机45,接收从遥控器827发送的遥控器信号(S6009),通过解密部取得包含在遥控器信号中的UID、图像服务器URL、动作程序(S6010)。并且,程序执行部6005使用UID、图像服务器URL来执行动作程序(S6011~6015)。动作程序首先利用图像服务器URL,与通信网络上的图像服务器42建立连接(S6012及图25的6006)。并且,利用摄像设备固有的信息即UID,从保持在图像服务器42的存储装置中的图像数据50中,选择由特定的摄像设备拍摄的图像数据,并下载到电视机(S6013,S6014及图25的6008)。即,UID用于从图像服务器42所保持的图像数据中选择与UID所示的摄影装置1对应的图像数据。当图像的下载结束时,将图像按幻灯放映形式依次进行显示(S6015及图25的6007,6009,6010)。图25的6007是用于设定图像下载结束时的处理的命令,在图25中,作为图像下载结束时的处理而设定了下载结束时命令6009。并且,从下载结束时命令6009中调用了用于执行图像的幻灯放映显示的幻灯放映显示命令6010。
此外,在图23及图24,经由遥控器827,将动作程序或动作程序所使用的数据从摄影装置1传送到电视机45,但是对于遥控器827的RF-ID读写器46,也可以是由电视机具备的结构。即,RF-ID读写器46也可以内置于TV中。换言之,连接读取器装置和设备的通信路径可以是红外线等的无线通信路径,也可以是有线的信号线缆。
此外,在上述的动作例中,UID用于从图像服务器42所保持的图像数据中选择与摄影装置1对应的图像数据,但是也可以用于确定设有图像数据的图像服务器。例如,在存在多个图像服务器的通信系统中,UID和保存有与该UID所表示的摄影装置的图像数据的图像服务器对应的情况下,生成动作程序以便参照该UID决定图像服务器的URL,由此,执行了动作程序的TV45通过参照UID,从多个图像服务器中确定与该UID对应的图像服务器,并能够从该图像服务器下载图像数据。
此外,作为确定摄影装置1的识别信息,不限定于UID,在具备摄影装置1的序列号、制造号码、MAC(Media Access Control:媒体访问控制)地址、与MAC地址相当的信息(IP地址等),或者摄影装置1具备作为无线LAN的接入点的功能的情况下,也可以是SSID(Service SetIdentifier:服务集标识符)、与SSID相当的信息。并且,在上述第二存储器52中,用于确定摄影装置1的识别信息(UID75)是与动作程序116分开独立保存的,但是也可以保存(描述)在动作程序116中。
此外,说明了遥控器信号(即,连接读取器装置和设备的通信路径)使用红外线方式,但是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是蓝牙等无线通信方式。一般来说,能够采用比红外线通信更高速的无线通信方式,来缩短动作程序等的传送所必要的时间。
此外,动作程序也可以不仅是图25所示的格式的程序,还可以是其他程序语言。例如,若用Java(注册商标)描述动作程序,则称作Java(注册商标)VM的程序执行环境的通用性较高,所以各种设备的动作程序的执行变容易。此外,若能够以Java(注册商标)Script为代表的脚本形式的用较少的存储容量进行存储的紧凑的编程语言进行描述,则即使在第二存储器52所示的RF-ID的存储容量较小的情况下,也能够将动作程序保存到RF-ID内部。此外,为了减轻如电视机那样的具备程序执行环境的设备的处理负荷,动作程序可以不是如图25所示的源代码,而是实施了编译等处理的执行形式的程序。
并且,利用图26和图27,对根据具备RF-ID读取器的显示装置的固有信息来变更程序的动作的处理进行详细说明。
图26所示的电视机45具备语言代码保持部6013,程序执行部6005在作为遥控器信号接收的动作程序进行与服务器42连接的处理的情况下,从语言代码保持部6013读取语言代码,连接到与语言代码对应的服务器42,并从该服务器42下载服务器程序,进而执行所下载的服务器程序。例如,若语言代码为日本语,则连接到具备程序存储部6011的服务器42,该程序存储部6011包含与日本语对应的处理,并在电视机上执行从该程序存储部6011取得的服务器程序。即,保存于在图23说明的摄影装置1的RF-ID47中的动作程序只执行与服务器42的连接,在除此以外的显示图像的处理的执行中,使用从服务器下载的服务器程序。
使用图27,对这样的处理的流程进行说明。电视机从摄影装置1的RF-ID47接收动作程序或动作程序所需的数据的处理与在图24说明的处理相同。在此,电视机45作为遥控器信号而接收的服务器确定信息,包含表示与英语对应的服务器42的服务器地址和与日本语对应的服务器42的服务器地址的2种,设电视机作为遥控器信号而接收的动作程序是图25的6006所示的与服务器连接的连接指令。
电视机45的执行环境取得电视机45的语言代码(S6016),若语言代码为日本语,则从服务器确定信息中选择具备包含与日本语对应的处理的程序存储部6011的服务器的服务器地址(S6017,S6018),若语言代码不是日本语,则从服务器确定信息中选择具备包含与英语对应的处理的程序存储部6011的服务器的服务器地址(S6017,S6019)。接着,利用所选择的服务器地址连接到服务器42(S6021),从服务器42下载服务器程序(S6022,S6023)。在电视机的程序执行环境(例如,虚拟机)中执行所取得的服务器程序(S6024)。
此外,在图26和图27中,对语言代码的使用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是如制造号码或序列号那样表示销售和/或设有显示装置的国家的信息。
图28示出摄影装置1和TV45利用无线LAN或Power LineCommunication(电力线通信,以下称为PLC)等来构成了家庭网络6500的情况。在摄影装置1和TV45保持有通过无线LAN能够直接通信的直接通信部6501、6502的情况下,摄影装置1能够不经由因特网上的服务器向TV45发送图像。即,摄影装置1自身能够兼作服务器的作用。但是,在无线LAN等的家庭网络6500中使用的几种通信介质,具有容易为他人所窃听的特性。因此,为了进行安全的数据通信,需要相互进行认证,并交换加密了的数据。例如,在当前的无线LAN设备中,将接入点设为认证终端,在想要进行认证的终端的画面上显示能够连接的所有接入点,使用户选择接入点,通过输入WEP密钥(key),进行加密了的通信。但是,对于一般的用户而言,该处理烦杂。此外,在TV等的家电设备中内置了无线LAN的情况下,存在有多个能够进行认证的终端。在集合住宅等中,可能与邻居的终端进行通信,所以用户选择认证终端的本身就较困难。例如,在邻居使用同机种的TV6503的情况下,用户根据画面上所显示的信息来识别自己家的TV45是极为困难的。
在本发明中,能够解决该技术问题。在本发明中,使用RF-ID进行认证处理。具体而言,作为上述动作程序,向摄影装置1的RF-ID部47的第二存储器52保存包含MAC地址58的认证程序,通过接近TV45的RF-ID读写器46,向TV45传递认证程序。在认证程序中,与MAC地址一同包含有认证用的加密密钥和认证指令,识别为在由RF-ID47传送的信息中包含有认证指令的TV45进行认证处理。RF-ID47的通信部171只要在物理上不接近就不能进行通信,所以在住宅内进行窃听极为困难。此外,通过物理性地接近,由此能够收发信息,所以能够避免进行与邻居家的TV6503或DVD记录器6504等住宅内的其他设备不同的认证。
在图29示出不使用RF-ID的情况下的认证方法的一例。用户输入摄像机或DVD记录器等的想进行认证的终端的MAC地址和各终端的认证用的加密密钥6511。所输入的TV45向具有所输入的MAC地址的终端发送称作询问(challenge)消息6513的适当的消息。接收到询问的摄影装置1利用认证用加密密钥6511对询问消息6513进行加密,并向发送来询问的终端即TV45返回。接收到回复的TV45利用所输入的认证用加密密钥6511,对询问进行解密。由此,确认认证用加密密钥6511的合法性,防止用户的错误或具有恶意的用户的介入。接着,利用作为用于认证的加密密钥的认证用加密密钥6511,对作为数据用的加密密钥的数据加密密钥6512a进行加密,并向摄影装置1发送。由此,能够在TV45和摄影装置1之间进行加密了的数据通信。并且,DVD记录器6504或其他设备(6505,6506)也进行同样的处理,通过具有共用的数据加密密钥6512a,能够在与连接到家庭网络上的设备之间进行加密了的通信。
图30示出使用了RF-ID的情况下的认证方法。在使用了RF-ID的认证处理中,在摄影装置1内制作认证程序6521a,并从摄像机的RF-ID47向TV的RF-ID部46传递。在认证程序6521a中,包含认证指令、摄像机的MAC地址和摄像机的认证用加密密钥。接收到认证指令的TV利用RF-ID取出摄像机的MAC地址和认证用加密密钥,利用认证用加密密钥加密数据用的加密密钥之后,向所指定的MAC地址发送。利用无线LAN设备进行该发送。在采用了RF-ID的认证的情况下,机械性地进行认证,所以不会发生用户的输入错误。此外,由于需要接近TV45的动作,所以能够避免具有恶意的用户的介入。因此,能够省略询问等的前处理动作。并且,物理性地接近的动作,能够使用户预先认识到要对哪个终端和哪个终端进行认证的情况。此外,在认证程序中不包含认证用加密密钥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用与一般的公开密钥认证相同的方法来进行认证处理。此外,通信设备可以不是无线LAN,而是PLC或Ethernet(注册商标)等构成家庭网络的设备就可以是任何一种。此外,MAC地址只要是能够识别在家庭网络内使用的通信终端的固有识别信息就可以是任何一种。
图31示出采用了很难接近各终端的情况下的RF-ID的认证方法。如冰箱和TV等所示,在双方均很难移动的情况下,采用RF-ID直接收发认证程序是极为困难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在本发明中,也可以使用附属于遥控器6531等终端的装置来中继认证程序信息。具体而言,利用内置于遥控器6531中的RF-ID读写器读取内置于冰箱中的RF-ID的程序,并存储到遥控器6531的存储器中,由用户将移动遥控器6531予以移动。若将遥控器6531靠近TV45,则将存储在遥控器6531的存储器内的程序传送到TV的RF-ID。此外,从遥控器向TV的传送也可以不使用RF-ID,而是利用红外线或ZigBee等原始内置于遥控器自身的通信机构。只要是已经确定了通信的安全性的介质就可以是任何一种。
图32示出摄像机(摄影装置1)侧动作的流程图。摄像机在处于认证模式时,制作认证用的加密密钥,并设定定时器(S6541)。接着,向RF-ID存储器部写入自身的MAC地址和所制作的认证密钥和认证指令(S6542)。当通过用户将摄像机的RF-ID向TV的RF-ID靠近时,向摄像机的RF-ID存储器内的TV的RF-ID传送(S6543)。在最初设定的定时器时间内返回了响应时(S6544),利用认证用加密密钥,对包含在响应内的加密了的数据用的加密密钥进行解密(S6545)。利用数据用加密密钥,与其他设备进行通信(S6546),在能够进行数据通信的情况下(S6547),结束认证处理。在不能正确地解密数据的情况下,显示认证错误,结束处理(S6548)。此外,在定时器时间内没有来自TV的响应的情况下,解除认证模式(S6549),显示超时错误(S6550)。
图33示出TV45侧动作的流程图。判断RF-ID部所接收的信息中是否包含认证指令(S6560)。在不包含认证指令的情况下,执行对应于所接收的信息的处理(S6561)。在包含有认证指令的情况下,认为RF-ID部所接收的信息为认证程序,利用存在于认证程序内的认证用加密密钥,对自身所具有的数据用加密密钥进行加密(S6562)。并且,对在认证程序内指定的MAC地址,发送已经加密完的数据用加密密钥(S6563)。
下面,利用附图对如下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在图3说明的摄影装置1生成或更新能够在TV45进行动作的程序,从数据发送部173向TV45发送程序,在TV45执行程序。
图34是本方式的摄影装置1的第一处理部35和第二存储器52的框图,第一处理部35包括:第二存储器读取部7003,URL生成部7004,程序生成部7005,程序部件存储部7006及程序写入部7007。
第二存储器读取部7003是通过记录再现部51读取存储在第二存储器52中的信息的部分。
URL生成部7004经由第二存储器读取部7003,从第二存储器52读取UID75、服务器确定信息48、摄影图像状况信息55及图像显示方法指示信息77,并根据这些信息生成上载有图像的服务器42的地址即URL。
UID75是用于识别摄影装置1的识别信息,是对每一台摄影装置1唯一的号码。在URL生成部7004生成的URL中包含有UID,例如,在上载图像的图像服务器42中,在每个UID唯一的目录中保存图像文件等,由此能够生成对于每台摄影装置不同的URL地址。
服务器确定信息48是用于确定上载有图像的服务器的服务器名,通过DNS(Domain Name Server:域名服务器),能够判断服务器42的IP地址,能够连接到服务器42。因此,服务器确定信息48也包含在所生成的URL中。
图像显示方法指示信息77作为选项,是能够选择一览显示78、幻灯放映显示79a等的信息。URL生成部7004根据该图像显示方法指示信息77决定URL。即,通过生成表示是一览显示78还是幻灯放映显示79a的URL,图像服务器能够根据URL,决定是进行一览显示还是进行幻灯放映显示。
如以上所示,本URL生成部7004根据存储在第二存储器52中的UID75、服务器确定信息48、摄影图像状况信息55及图像显示方法指示信息77等,生成连接到用于视听图像的图像服务器的URL,将所生成的URL输出到程序生成部7005。
程序生成部7005是根据URL生成部7004所生成的URL、存储在第二存储器52中的强制显示命令7000、强制打印命令136及格式识别信息7001,生成能够由TV45动作的程序的部分。此外,作为新的动作程序的生成方法,程序生成部7005还能够根据上述的信息生成新的动作程序,或能够通过更新已经生成的动作程序生成新的动作程序。
由程序生成部7005生成的程序是能够由TV45动作的程序,需要用上述系统控制器用的机械语言进行编译,以便能够由TV45的未图示的系统控制器进行动作。在该情况下,在本程序生成部7005内具有编译器,将所生成的程序变换为执行方式的程序。
另一方面,如一般的JAVA(注册商标)脚本那样的,即使是文本形式(脚本)的程序,在为由搭载在TV45上的浏览器执行的程序的情况下,也可以不需要上述的编译器。
输入到程序生成部7005中的URL是用于连接到记录有图像的图像服务器的连接的URL,本程序生成部7005利用URL,生成或更新连接到服务器的连接程序。
此外,强制显示命令7000是如下的选项:在TV45,例如在基于通常的广播波的节目的视听中,能够由TV45的RF-ID读写器46从本摄影装置1的RF-ID的天线21进行通信的情况下,将TV45自动设定为用于从图像服务器显示图像信息的浏览器视听模式的选项。在选择了本选项的情况下,生成用于由TV45强制显示的程序。
此外,强制打印命令136是如下的选项:在TV45,例如在通常的广播波的节目的视听中,能够由TV45的RF-ID读写器46从本摄影装置1的RF-ID的天线21进行通信的情况下,从与TV45连接的未图示的打印机,自动打印保存在图像服务器中的图像数据的选项。在选择了本选项的情况下,生成由TV45强制打印的打印用程序。
此外,格式识别信息7001是用于显示的格式信息,本程序生成部7005在格式信息中的语言代码最佳站点(site)选择的选项被选择时,利用设定在TV45中的语言代码,生成用于选择与服务器连接的URL的程序。例如,在选择了格式信息中的语言代码最佳站点选择的选项的情况下,在TV45的语言代码为日本语的情况下,作为所连接的URL,选择日本语的站点,在语言代码为日本语以外的语言的情况下,作为所连接的URL,选择英语的站点来生成用于连接的程序。因此,上述的URL生成部7004在格式信息中的语言代码最佳站点选择的选项被选择时,生成日本语站点用的URL和英语站点用的URL的2个URL,并输出到本程序生成部7005。
程序部件存储部7006存储有程序指令信息,该程序指令信息用于由程序生成部7005生成程序。存储在本程序部件存储部7006中的程序部件也可以是一般的程序库或API。程序生成部7005在生成连接到服务器的连接指令的情况下,通过从程序部件存储部将在URL生成部7004生成的URL与作为服务器连接指令的“Connect”结合(つなぎ合わせる),生成或更新用于与描述在URL中的服务器连接的连接程序。
程序写入部7007是用于将在程序生成部7005生成的程序写入到第二存储器部中的接口。
从程序写入部7007输出的程序经由记录再现部51,存储到第二存储器52的程序存储部7002中。
在本摄影装置1的RF-ID部接近与TV45连接的RF-ID读写器46而能够通信的情况下,由再现部从第二存储器52的程序存储部7002读取程序,经由数据传送部108、RF-ID的天线21,将表示程序的发送信号发送到RF-ID读写器46。所发送的发送信号经由RF-ID读写器46,被TV4所接收。TV45执行所接收的程序。
此外,在TV45中,存在制造号码7008、语言代码7009及程序执行虚拟机7010。
制造号码7008是TV45的制造号码,是能够据此判断制造了TV45的日期时间、场所、生产线、制造者等的信息。
语言代码7009是用于设定在TV45上的菜单显示等的语言代码,除了预先设定的以外,还可以由用户切换。
程序执行虚拟机7010是用于执行所接收的程序的虚拟机,在用硬件构成的情况下,或者由软件构成的情况下,在两种情况下均有效。例如,本程序实效虚拟机由JAVA(注册商标)虚拟机构成。JAVA(注册商标)虚拟机是用于执行所定义的命令组的堆栈型或解释器型的虚拟机。通过搭载该虚拟机,由摄影装置1的程序生成部7005生成的程序不会选择该执行平台,能够生成在任何平台上都能够执行的程序。
图35是示出摄影装置1的程序生成部7005的动作的流程图。
首先,本程序生成部7005将生成程序信息进行初始化(S7000)。
接着,使用存储在第二存储器52中的服务器确定信息48,利用在URL生成部7004生成的URL,生成连接到服务器42的连接指令。为了生成连接指令,从程序部件存储部7006选择服务器连接指令用的命令组(例如,图中的“Connect”),通过与URL组合,生成服务器连接程序(例如,“Connect(URL)”)。
接着,确认第二存储器52的强制显示命令7000,判断强制显示命令是否为“开启”(ON)(S7001)。在为“开启”的情况下,从程序部件存储部7006调用强制显示程序用的命令组,生成强制显示指令(S7002)。所生成的指令被追加到程序中(S7004)。
另一方面,在强制显示命令不处于开启状态时,不生成强制显示指令。
接着,判断第二存储器52的强制打印命令是否设定为“开启”(S7005)。在为“开启”的情况下,生成用于强制打印存储在服务器中的图像文件的打印指令(S7006)。将所生成的指令追加到程序中(S7007)。
接着,确认第二存储器52的图像显示方法指示信息77,并判断一览显示78是否被设定为“开启”(S7008)。在为“开启”的情况下,生成用于一览显示存储在服务器中的图像文件的一览显示指令(S7009)。将所生成的指令追加到程序中(S7010)。
接着,确认第二存储器52的图像显示方法指示信息77,并判断幻灯放映显示79a是否被设定为“开启”(S7011)。在为“开启”的情况下,生成用于对存储在服务器中的图像文件进行幻灯放映显示的幻灯放映指令(S7012)。将所生成的指令追加到程序中(S7013)。
如以上所述,本摄影装置1的程序生成部7005根据在第二存储器52中设定的内容,利用存储在程序部件存储部7006中的程序生成用的命令指令组,生成用于在TV45进行图像显示的程序。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说明了强制显示命令、强制打印命令、一览显示、幻灯放映的情况,但是不限定于此。例如,在作为所生成的程序而生成了强制显示命令指令的情况下,在用于执行程序的装置中,通过嵌入用于判断是否为显示设备、显示功能的判定程序来只在具有显示设备、显示功能时执行,从而能够生成用于消除执行程序的设备侧的混乱的程序。在强制打印命令指令的情况下也同样。仅在使执行强制打印命令指令的设备具有打印功能,或者嵌入并持有用于判断具有打印功能的设备是否连接的指令时,执行强制打印命令指令的方式较好。
接着,对在本摄影装置1的程序生成部7005生成或更新的程序进行说明。
图36是示出在本程序生成部7005生成的程序的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本程序是经由本摄影装置1的RF-ID的天线21发送、由与所接收的本摄影装置1不同的设备执行的程序。在本实施方式中,与本摄影装置1不同的设备是TV45,由TV45的未图示的控制器(或虚拟机)来执行由RF-ID读写器46接收的程序。
本程序首先将设定在TV45上的语言代码作为TV45的固有信息来读取(S7020)。语言代码是在TV45的菜单显示等时使用的语言代码,是用户设定的代码。
接着,判断设定为语言代码的语言。在本实施方式中,首先,判断语言代码是否为日本语(S7021)。在判断为语言代码是日本语的情况下,在程序中的连接到服务器的连接指令中,选择日本语站点用的连接指令(S7022)。另一方面,在判断为语言代码不是日本语的情况下,选择本程序中的连接到英语站点的连接指令(S7023)。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只判断语言代码是否为日本语,并分别选择是连接到日本语站点还是连接到英语站点的方式,但若具备与各种语言代码对应的连接程序以便对应于2种以上的语言代码,则能够对应于2种以上的语言代码,能够提高用户的便利性。接着,按照所选择的连接指令,连接到连接指令中所描述的URL(S7024)。
接着,判断是否成功连接到在连接指令中描述的URL(S7025)。在连接失败的情况下,在TV45的显示部进行表示连接失败的警告显示(7027)。另一方面,在连接成功了的情况下,执行将存储在服务器中的图像文件进行幻灯放映显示的指令,对存储在服务器中的图像文件进行幻灯放映显示(7026)。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动作程序为将图像进行幻灯放映显示的程序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的动作程序不限于此。也可以是进行一览显示或强制显示、强制打印的程序。在为进行强制显示的程序的情况下,用于自动变更到显示存储于服务器中的图像文件的设定的步骤,作为指令予以嵌入。由此,用户能够在节省手动变更TV45的设定的工作的情况下,对来自图像服务器的图像文件进行显示。此外,在为强制打印的情况下,嵌入将TV45的设定切换为能够自动打印的模式的指令。此外,在为强制打印、强制显示的情况下,需要通过分别嵌入是否具有打印功能的判定指令、是否具有显示功能的判定指令,来避免使得不具有打印功能的设备执行强制打印指令。并且,本发明的动作程序也可以是用于引导其他程序的连接程序。例如,如引导装载程序(boot loader)那样,可以是用于装置其他程序来执行的装载器程序。
如以上所述,本实施例所公开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作为具有RF-ID通信机构(数据传送部108,RF-ID的天线21等)的设备的摄影装置1的第一处理部35中,具有程序生成部7005。此外,也具有如下的特征:在作为具有RF-ID的通信装置的本实施方式的摄影装置1以外的设备中,执行在程序生成部7005生成或更新的程序。
在现有技术中,搭载了RF-ID的设备从RF-ID通信部将自身所具有的ID信息(标签信息)传送到其他设备(例如,本实施方式的TV45),在其他设备中,需要根据ID信息(标签信息),在其他设备中准备好在具有RF-ID的各个设备中唯一的动作程序。因此,在具有RF-ID的新的商品出现的情况下,只能是得到与该新的商品对应的动作程序后安装并执行,或者作为不能应付的危机来排除。此外,动作程序的安装需要专门的知识,不是谁都能简单执行的。因此,若具有RF-ID的设备出现多代,则如本实施方式的TV45那样的其他设备变得过时,存在有损害用户的财产价值的问题。
根据在本实施方式说明的发明的公开,具有RF-ID的设备具有程序生成部7005,对TV45等其他设备上,不发送ID信息(标签信息),而是发送程序。在TV45等的其他设备中,通过执行所接收的程序,不需要预先在具备RF-ID的每个设备具备对应的动作程序,例如,即使在出现了具有新的RF-ID的设备的情况下,也不需要安装新的程序,能够大幅提高用户便利性。
因此,不需要对装备了RF-ID的物品的每个个体、每一种类或每种应用系统,由TV等终端预先具备对应的应用程序。因此,TV等的终端不需要具备用于保持多种应用程序的存储装置,并且也不需要终端所保持的程序的修订等的维护。
此外,本程序生成部7005所生成的程序中,不挑选如JAVA(注册商标)语言那样的执行平台的程序较有用。因此,仅通过在执行程序的如TV45那样的设备上准备JAVA(注册商标)的虚拟机,就能够执行任何一种设备的程序。
此外,本发明的程序生成部7005也可以具有用于更新预先存储在第二存储器52的程序存储部7002中的程序的功能。这是因为,在更新程序的情况下,也具有与生成程序相同的效果。此外,在本程序生成部7005中生成或更新的程序,也可以是在TV45执行程序时使用的数据的生成或更新。通常,程序具有附随的初始设定数据等,切换利用该数据动作的模式,或者进行标志设定,所以即使在生成或更新数据的情况下,也与生成或更新程序同样,属于本发明的范畴。这是因为,在执行程序时,将其模式切换等的参数作为数据保持并读取、还是嵌入于程序内部,是设计事项。因此,在本发明的程序生成部7005生成或更新的程序还能够同时生成上述程序所使用的参数序列等的数据。作为所生成的参数,是基于存储于第二存储器52中的强制显示命令7000、强制打印命令136、图像显示方法指示信息77或者格式识别信息7001等来生成的数据。
接着,对作为本发明的具有RF-ID的通信装置的摄影装置1的第二存储器52及第一处理部的特征性结构和动作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如下方式进行说明:作为具有RF-ID的通信装置的本摄影装置1在第一处理部35具有使用状况检测部,该使用状况检测部用于检测有关动作的不良状况或检测电力使用状况;生成将所检测到的使用状况显示于与本摄影装置不同的设备即TV45的程序。
图37是示出了本发明的摄影装置1的第二存储器52、第一处理部35的特征性结构的框图。
第二的存储器52具有:UID75,服务器确定信息48,摄像机ID部135及程序存储部7002。
UID75是对能够识别本摄影装置1的每一台设备不同的序列号。
服务器确定信息48是将由本摄影装置1的通信部37拍摄的图像数据发送到服务器42的、用于确定服务器的信息,包含服务器地址、保存目录、登入帐号以及登入密码等。
摄像机ID部135记录有本摄影装置1的制造号码、制造年月日、制造源、生产线信息、生产地等,还包含用于确定本摄影装置1的机种的摄像机机种信息。
第一处理部35包括:第二存储器读取部7003,使用状况检测部7020,程序生成部7005,程序部件存储部7006及程序写入部7007。
第二存储器读取部7003是经由记录再现部51读取存储在第二存储器52中的内容的部分。在本实施方式中,从第二存储器52读取UID75、服务器确定信息48、摄像机ID部135,输出到程序生成部7005。此外,本第二存储器读取部7003在后面说明的从使用状况检测部7020输出读取信号的时刻,从第二存储器52读取上述内容。
使用状况检测部7020是对构成本摄影装置1的每个功能单位检测其使用状况的部分。此外,构成本摄影装置1的每个功能单位具有用于确认动作不良状况的传感部,将各功能单位的传感部的传感结果输入到本使用状况检测部7020。例如,从摄像部30输入是否确认了与摄像部的摄像动作有关的不良状况(是否在发挥功能,是否对来自本使用状况检测部的查询正确进行响应),从影像处理部31输入在由摄像部30拍摄的图像数据的数据处理中是否确认了不良状况(是否在发挥功能,是否对来自本使用状况检测部的查询正确进行响应),从电源部101输入电池的电压电平、总的电力使用量,从通信部37输入与服务器的连接是否成功、能否连接到因特网(是否在发挥功能,是否对来自本使用状况检测部的查询正确进行响应),从显示部6a输入在显示处理中是否有不良状况、对查询是否正确进行响应、是否发挥功能等,按每个功能单位输入不良状况信息或电池寿命、耗电量。在本使用状况检测部7020中,根据从每个功能单位发送的上述那样的状态信息,在内部的不良状况检测部7021对每个功能单位判断是否有功能动作的不良状况,在确认了不良状况的情况下,将用于确定不良状况部位的信息、用于确定不良状况内容的信息输出到程序生成部7005。此外,本使用状况检测部7020在内部具有使用电力检测部7022,根据来自电源部的总使用电力信息生成使用电力信息之后,输出到程序生成部7005。
程序生成部7005生成用于确定来自使用状况检测部7020的不良状况内容的信息或用于将使用电力信息显示于TV45的程序。由于构成程序的命令组预先存储于程序部件存储部7006中,所以在程序生成中,生成用于显示不良状况或耗电量的显示指令(在图37中“显示”(display))、用于确定不良状况部位的信息、用于显示确定不良状况内容的信息的程序。此外,上述的耗电量也可以变换为二氧化碳的排出量,可以生成为显示二氧化碳排出量的程序。
在程序生成部7005生成的程序经由程序写入部7007,存储到第二存储器52的程序存储部7002中。
存储到第二存储器52的程序存储部7002中的程序经由数据传送部108,从RF-ID的天线21发送到TV45的RF-ID读写器46。
在TV45,使程序执行虚拟机7010执行所接收的程序。
根据以上的结构,在第一处理部35内的程序生成部7005生成用于将在摄影装置1的使用中由使用状况检测部7020检测到的不良状况或使用状况信息显示于TV45的程序,并向TV45发送,在TV45显示摄影装置1的不良状况信息或使用状况信息。由此,在TV45中,在不安装取决于摄影装置1等的设备的多个程序的情况下,就能够向用户显示不良状况信息或使用状况信息。
在现有系统中,在TV45内,按摄影装置或视频摄像机、电动牙刷、体重计等的每种设备,准备简单的液晶显示器等的显示功能,由该显示功能显示了不良状况信息或使用状况信息。因此,只能搭载显示能力低的显示功能,因此只能用记号序列或错误代码来显示不良状况信息。因此,若输出不良状况信息等,则用户需要阅读使用说明书来判断是什么错误。但是,一部分用户丢失使用说明书,从而从因特网的站点得知信息。
但是,在本发明的系统中,能够生成用于显示按摄影装置1等的每种装置所检测到的不良状况信息的、在座位与本摄影装置不同的显示能力高的设备的TV45中能够执行的不良状况报告显示程序,能够消除上述那样的问题。
下面,使用附图,详细说明在图3说明的摄影装置1所生成的程序在包含TV45的多个设备中动作的方式。
图38示出在本方式中摄影装置1所生成的程序在多个设备中被执行的状态,包括摄影装置1、TV45、带显示功能遥控器6520、无显示功能遥控器6530。
TV45具备上述RF-ID读写器46和无线通信装置6512。无线通信装置6512例如是在当前很多家电的遥控器中所使用的一般的红外线通信装置,或者是称作蓝牙或ZigBee的采用电波的、面向家电的短距離无线通信装置等。
带显示功能遥控器6520具备:用于向TV45的无线通信装置6512发送信号的发送部6521;用于显示影像的显示装置6523;接受来自用户的键输入的输入装置6524;用于与RF-ID47进行通信的RF-ID读取器6522;用于保存在RF-ID读取器6522接收的程序的存储器6526;用于执行在RF-ID读取器6522接收的程序的虚拟机即程序执行虚拟机6525。例如,近年的便携式电话机是保持有红外线通信功能、蓝牙、RF-ID读取器、液晶画面、键输入部、JAVA(注册商标)虚拟机等的带显示功能遥控器的一例。显示装置6523和输入装置6524也可以是液晶画面和多个字符输入按钮,也可以如触碰液晶板那样构成为一体。
无显示功能遥控器6530具备:用于向TV45的无线通信装置6512发送信号的发送部6521;按钮等的、接受来自用户输入的输入装置6533;用于与RF-ID47进行通信的RF-ID读取器6532;暂时保存从RF-ID读取器6532接收的数据的存储器6535。
作为无显示功能遥控器6530,能够考虑在当前的多种TV上附属的一般的遥控器中内置了RF-ID读取器的设备等。
在本方式中,考虑如下四种情形,用户有选择地执行该四种情形:经由TV45的RF-ID读写器46,直接向TV45发送在摄影装置1所生成的程序,并在TV45执行程序的第一情形;经由无显示功能遥控器6530间接地向TV45发送在摄影装置1生成的程序,并在TV45执行程序的第二情形;经由具有显示功能的遥控器6520,间接地向TV45发送在摄影装置1生成的程序,并在TV45执行程序的第三情形;将在摄影装置1生成的程序发送给具有显示功能的遥控器6520,并在具有显示功能的遥控器6520执行程序的第四情形。
在此,第一情形已在实施方式1中说明,所以省略说明。
下面,对第二~第四情形进行详细说明。
第二情形是如一般的TV遥控器那样,经由不具有液晶面板等的图形的显示装置的无显示功能遥控器6530,由TV45执行在摄影装置1生成的程序的情形。
在用户使RF-ID47靠近RF-ID读取器6532的情况下,RF-ID读取器6532读取摄影装置1所生成的程序,并保存到存储器6535。
接着,当用户按下输入装置6533时,从发送部6531a向TV45的无线通信装置6512发送保持在存储器6535中的程序,并在TV45上的程序执行虚拟机7010执行程序。在无线通信装置6512为具有指向性的红外线通信装置的情况下,用户在使无显示功能遥控器6530朝向对应的TV45的状态下,按下输入装置6533。在无线通信装置6512为不具有指向性的蓝牙或ZigBee等的短距離无线通信装置的情况下,向事先配对的TV45发送程序。在为短距離无线通信装置的情况下,即使用户没有按下输入装置6533,在RF-ID读取器6532从RF-ID47读取程序的时刻自动地向配对的TV45发送所读取的程序就可以。
此外,无显示功能遥控器6530具有用于将在RF-ID读取器6532读取的数据保持到存储器6535中的情况向用户通知的显示装置,例如LED6534,作为构成要素,也可以在从RF-ID读取器6532向存储器6535读取程序时使LED6534点亮,在用户按下输入装置6533、结束向TV45发送程序时,使LED6534灭灯。由此,能够将无显示功能遥控器保持有程序的情况明确地通知用户。LED6534也可以是单体的LED,也可以与输入装置6533构成一体。
在第二情形中,即使用户和TV45的位置隔开距离,也通过使用手边的无显示功能遥控器6530,能够在TV45上执行程序。
第三、第四情形是,在例如称作智能手机的高功能的便携式电话机那样,带显示功能遥控器6520具有程序执行虚拟机的情况下,能够由用户选择将在摄影装置1生成的程序在带显示功能遥控器上执行,或者向TV45发送程序来在TV45上执行程序的情况的例子。
在用户使RF-ID47靠近RF-ID读取器6522的情况下,RF-ID读取器6522读取在摄影装置1生成的程序,并保持到存储器6535。
接着,使用图39的流程图,对带显示功能遥控器6520的动作进行详细说明。
首先,RF-ID读取器6522读取的程序被传送到程序执行虚拟机6525,并被执行(S6601)。
接着,判断遥控器6520是否具备显示设备(S6602)。在遥控器6520不具备显示功能的情况下(S6602:否),利用发送部6521将程序发送到TV45,并结束处理。在该情况下,程序在TV45上执行。
在遥控器具有显示功能的情况下(S6602:是),判断遥控器和发送目的地的TV45是否配对(S6603)。在遥控器6520和TV45不配对的情况下(S6603:否),使用遥控器6520的显示装置6523继续执行程序。在遥控器6520和TV45配对的情况下(S6603:是),为催促用户选择,使显示装置6523显示“显示于TV?还是用遥控器显示?”的对话消息(S6604)。接着,接受来自输入装置6524的用户输入(S6605),判断用户是否选择显示于TV(S6606)。在用户选择显示于TV45的情况下(在S6606:是),利用发送部6521向TV45发送程序,并结束处理。在该情况下,在TV45上执行程序。在用户选择在遥控器显示的情况下(S6606:否),利用遥控器6520的显示装置6523,继续执行程序(S6607)。
此外,上述所示的程序的后续是上述的摄影装置1的电池状态、不良状况状态、使用说明书的显示等,当然不限定于本实施例。
根据以上的结构,将在摄影装置1生成的程序发送给带显示功能遥控器设备,判断带显示功能遥控器的能力,在遥控器上决定由哪个设备执行程序的后续处理。由此,不需要在遥控器自身上安装与多个设备对应的程序,用户能够在较佳的方式下执行程序。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遥控器的显示功能的有无、配对状态说明为判定条件,但是不限定于此。也可以由程序根据通信能力、声音影像再现能力、输入设备、输出设备等设备所能够具有的能力来进行判定。
如以上说明,通过由RF-ID的存储区域不仅保持数据,还保持描述了设备的动作的程序,在现有技术中变更设备的动作时所需的程序的变更或更新大幅地变容易,能够应对多种新功能的追加或协作设备的增加。此外,采用了RF-ID的近距离通信是靠近这样的、用户容易理解的操作,因此在现有技术中由于操作按钮或菜单而较麻烦的设备操作也能够变简单,能够使复杂的设备动作容易使用。
(实施方式2)
接着,关于本发明的通信系统的具体的动作,即,将在摄像机取得的图像进行上载,之后通过简单的操作向TV下载该图像来显示的通信系统,作为实施方式2进行说明。通信系统的整体结构与实施方式1相同。
图40A~图40E示出摄像机(摄影装置1)上载照片的一系列步骤的流程图。摄像机首先在拍摄图像之后(步骤S5101),将摄影图像保存到第三存储器中(步骤S5102),并进行第二存储器信息的更新处理(步骤S5103)。关于该更新信息,将在后面进行说明。接着,判断利用通信部是否能够连接到因特网上(步骤S5104),若能够连接,则进行URL的制作处理(步骤S5105)。关于该处理的详细内容,将在后面进行说明。在制作URL之后,摄像机上载摄影图像(步骤S5106),在上载结束之后,进行通信部的切断处理(步骤S5107),并结束处理。关于上载处理的详细内容,将在后面进行说明。
步骤S5103的第二存储器信息的更新处理是为了在服务器42和摄像机之间共享上载到服务器42上的照片和未上载的照片的识别信息而使用的。上载处理S5105的动作,例如能够列举第一情形~第四情形的动作。
有如下的方法:在第二存储器的最后预先记录所拍摄的时间68,将摄影图像保存到第三存储器中后,在第二存储器的最后更新所拍摄的时间68(步骤S5111)。
通过比较上载的时刻和摄像机的最终摄影时刻,能够在服务器42和摄像机之间共享所上载的照片的识别信息。
此外,对应于所拍摄的图像,与上载到服务器42上的所拍摄的图像相对应地生成未上载到服务器42上的图像数据的存在识别符64,并存储到第二存储器中,在这样的方法中也能够得到同等的效果(步骤S5121)。
此外,也可以将对未上载图像信息进行了散列处理的信息67存储到第二存储器中(步骤S5131)。由此,保存到第二存储器的信息量变少,能够节约存储器。
此外,也可以对摄影图像按时序生成图像号码,来更新第二存储器的图像的最终号码69(步骤S5141)。由此,即使在摄像机的时刻不正确的情况下,也能够取得服务器42和摄像机之间的有关上载照片的同步。
图41示出步骤S5105的URL制作处理的详细内容。摄像机从第二存储器读取包含服务器地址信息81、登入ID83、密码84等的服务器确定信息48(步骤S5201),生成URL(步骤S5202)。
图42A~图42E示出步骤S5106的上载处理的详细内容。
各个情形对应于图40A所示的第二存储器信息的更新处理。
在第一情形中,摄像机从服务器42接收最终上载到服务器42的时间(步骤S5211)后,比较最终上载时刻和最后拍摄的时刻(步骤S52112)。在最后拍摄的时刻大于最终上载时刻,即在有最终上载之后拍摄的图像的情况下,将在服务器42的最终上载时刻以后拍摄的图像上载到服务器42上(步骤S5213)。
在第二情形下,摄像机从第二存储器确认未上载图像数据存在识别符64(步骤S5231),并确认未上载的存在(步骤S5232)。在存在未上载图像的情况下,将未上载图像上载到服务器42(步骤S5233),并更新第二存储器的已上载的图像的信息67(步骤S5234)。
在第三情形下,摄像机首先从第二存储器确认对未上载图像信息进行了散列处理后的信息67(步骤S5301),并从第二存储器判断对未上载图像信息进行了散列处理的信息67是否与对NULL进行了散列处理的信息相同(步骤S5302)。在不相同的情况下,判断为有未上载到服务器42上的图像,并记录到第三存储器,将未上载到服务器42的图像进行上载(步骤S5303)。
在第四情形下,摄像机从服务器42接收最终上载图像的号码(步骤S5311)。接着,判断是否与第二存储器的图像的最终号码69相同(步骤S5312),在不相同的情况下,上载具有比来自服务器42的固有ID新的固有ID的图像数据(步骤S5313)。
图43是示出进行摄影装置1和TV45的RF-ID近距离通信的处理的流程图。
首先,内置于摄影装置1的RF-ID的天线21接收基于来自TV45的RF-ID读写器46的轮询的微弱无线电力之后,启动在第二电源部91动作的RF-ID47(S5401)。
在步骤S5401接收微弱电力而启动的摄影装置1的RF-ID47,针对TV45的RF-ID读写器46的轮询进行响应(步骤S5402)。
在步骤S5402进行轮询响应之后,摄影装置1的RF-ID47和TV45的RF-ID读写器部相互认证是否为正规的装置,并在摄影装置1和TV45之间进行包含用于进行安全的信息通信的加密密钥的密钥共享动作的相互认证(步骤S5403)。该相互认证是采用了椭圆加密等的公开密钥加密算法的相互认证处理,通常是与基于HDMI或IEEE1394的通信的相互认证处理同样的方法。
在步骤S5403中,在摄影装置1的RF-ID47和TV45的RF-ID读写器46之间进行相互认证处理,在生成相互共用的加密密钥之后,从能够由RF-ID47读取的第二存储器52中所存储的服务器确定信息58中,读取服务器URL生成信息80,从RF-ID的天线21向TV45的RF-ID读写器46发送。在服务器URL生成信息80中,包括:表示服务器42的地址信息的服务器地址信息81,作为登入到服务器42的登入ID83的用户识别信息82,以及作为登入到服务器42的登入密码的密码84。密码84是用于防止具有恶意的第三者的非法行为的重要的信息,所以有时预先作为加密了的密码85进行存储,并发送到TV45。
在步骤S5404,将服务器URL生成信息80发送到TV45的RF-ID读写器46之后,将存储在第二存储器52中的摄影图像状况信息55与服务器确定信息58同样,从RF-ID的天线21发送到TV45的RF-ID读写器46(步骤S5405)。作为摄影图像状况信息55而发送最终摄影时间68(第一情形),作为未上载图像数据的存在识别信息,发送对每个摄影图像赋予的能够判断是否为未上载数据的存在识别符64(第二情形)、对未上载图像信息进行了散列处理的信息67(第三情形)、或者对摄影图像按时序赋予的图像号码的图像的最终号码69(第四情形)。这是用于确认摄影装置1和服务器42的摄影图像的同步所必要的信息。
在第一情形下,将最终摄影时间68应用为摄影图像状况信息55。因此,在TV45,比较上载到服务器42的最终上载时间和最终摄影时间68,若最终摄影时间68在时序上比上载到服务器42的最终上载时间晚,则在摄影装置1和服务器42所保持的图像信息不同步,在TV45的显示部显示表示不同步的注意信息。
在第二情形下,作为摄影图像状况信息55,应用对每个摄影图像赋予的能够判断是否为未上载数据的存在识别符64。因此,在TV45,通过确认对每个摄影图像赋予的能够判断是否为未上载数据的存在识别符64,能够判断是否存在未上载图像,设摄影装置1和保持在服务器42中的图像信息不同步,则在TV45的显示部显示表示不同步的注意信息。
在第三情形下,作为摄影图像状况信息55,应用对未上载图像信息进行了散列处理的信息67。因此,在TV45,通过确认对未上载图像信息进行了散列处理的信息67,能够判断存在未上载图像,设为摄影装置1和服务器42所保持的图像信息不同步,在TV45的显示部显示表示不同步的注意信息。
在第四情形下,作为摄影图像状况信息55,应用对摄影图像按时序赋予图像号码的图像的最终号码69。由此,在TV45,通过确认从服务器42接收的、上载到服务器42上的最终图像号码和由摄影装置1发送的对摄影图像按时序赋予的图像号码的图像的最终号码69,由此能够判断存在未上载图像的情况,设为摄影装置1和服务器42所保持的图像信息不同步,在TV45的显示部显示表示不同步的注意信息。
在步骤S5405,从摄影装置1的RF-ID的天线21向TV45的RF-ID读写器46发送摄影图像状况信息55之后,从第二存储器52,将图像显示方法指示信息77与摄影图像状况信息55同样,从摄影装置1的RF-ID的天线21发送到TV45的RF-ID读写器46(步骤S5406)。图像显示方法指示信息77是表示在TV45的显示部怎样显示从服务器42下载的图像的识别信息,包括以图像的一览形式显示的一览显示(指示符)78或以幻灯放映形式显示的幻灯放映(指示符)79。
以上,通过摄影装置1的步骤S5401~步骤S5406的步骤,从摄影装置1的RF-ID的天线21向TV45的RF-ID读写器46发送存储在摄影装置1的第二存储器52中的服务器URL生成信息80、摄影图像状况信息55以及图像显示方法指示信息77。此外,最好利用在相互认证时由摄影装置1和TV45共享的加密密钥信息将这些信息全部进行了加密之后发送。通过进行加密,能够在摄影装置1和TV45之间进行安全的信息通信,能够防止介入恶意的第三者。
此外,通过将服务器URL生成信息80发送到TV45,由此向摄影装置1的第二天线20发送的服务器42和从TV45下载图像的服务器成为共用的服务器及目录,所以能够将在摄影装置1拍摄并上载的图像在TV45进行显示。
此外,通过将摄影图像状况信息55发送到TV45,由此能够判断记录在摄影装置1的第三存储器33上的摄影图像和由第二天线20上载到服务器42上的图像的同步,能够在TV45判断不同步的情况,并在TV45显示表示不同步的注意信息,由此能够防止用户的无用的混乱。
此外,通过将图像显示方法指示信息77发送到TV45,由此无需在TV45由用户指定图像的阅览方法,通过使摄影装置1靠近TV45能够以设定的阅览方法阅览图像,能够在不进行基于TV45的遥控器等的复杂的操作的情况下,通过设定的阅览方法自动显示图像。
图44是示出本发明的TV系统的特征性功能的框图。
本TV45包括:RF-ID读写器46,解密部5504,URL生成部5505,通信部5506,发送部5507,通信接口5508,接收部5509,数据处理部5510,存储器部5511,显示部5512及CPU5513。
RF-ID读写器46是经由摄影装置1的RF-ID47和RF-ID的天线21通信的部分,具备:无线天线5501,接收部5503,及可通信装置检索部(轮询部)5502。
无线天线5501是与摄影装置1的RF-ID的天线21进行近距离无线通信的部分,具备与通用的RF-ID读写器的无线天线相同的结构。
可通信装置检索部(轮询部)5502是对多个摄像机的RF-ID部,没有发送(或处理)请求,但执行对一个个的对方进行确认的轮询的部分。对于轮询,在从摄影装置1的RF-ID47有轮询响应的情况下,进行相互认证动作,并在TV45和摄影装置1共享共用的加密密钥。
接收部5503在对轮询有轮询响应、结束了相互认证时,从摄影装置1的RF-ID的天线21分别接收存储在摄影装置1的第二存储器52中的服务器URL生成信息80、摄影图像状况信息55及图像显示方法指示信息77。
解密部5504是对由接收部5503接收的服务器URL生成信息80、摄影图像状况信息55及图像显示方法指示信息77进行解密的部分。所谓解密,是利用在可通信装置检索部(轮询部)5502进行了相互认证之后在摄影装置1和TV45之间共享的加密密钥,对加密了的服务器URL生成信息80、摄影图像状况信息55及图像显示方法指示信息77进行解密。
URL生成部5505根据服务器URL生成信息80生成用于访问服务器42的URL(Uniform Resource Locator:统一资源定位符)后,发送给通信部。在本URL中除了服务器确定信息之外,还包含用于登入服务器的登入ID83、密码85。
通信部5506是利用通信接口5508,经由通用的网络,与服务器42进行通信的部分。
发送部5507经由通信接口5508,发送在URL生成部5505生成的URL,并与服务器42连接。
通信接口5508是经由通用的网络与服务器42连接的通信接口,由有线/无线LAN(Local Area Network:局域网)接口等构成。
接收部5509从通过通信接口5508连接的服务器42接收图像信息或图像显示样式表(CSS),并进行下载的部分。
数据处理部5510是进行在接收部5509下载的图像信息的数据处理的部分,在所下载的图像已经被压缩了的情况下进行其解压缩,在已经加密了的情况下进行其解密,按照基于图像显示样式表的图像显示样式,排列所下载的图像信息。此外,本数据处理部5510通过在解密部根据需要来进行解密而得到的摄影图像状况信息55,在不能确认保存在摄影装置1中的摄影图像信息和上载到服务器42上的图像信息同步的情况下,在显示部5512显示表示不同步的注意信息,进行防止用户的无用的混乱的处理。此外,本数据处理部5510按照来自解密部5504的图像显示方法指示信息77,设定用于显示所下载的图像信息的方式。例如,在图像显示方法指示信息77的一览显示(标志)78为开启(ON)时,生成所下载的图像的一览显示,输出到存储器部5511。此外,在图像显示方法指示信息77的幻灯放映显示79为“开启”时,生成所下载的图像的幻灯放映,输出到存储器部5511。
存储器部5511包括暂时存储由数据处理部5510进行了数据处理的图像信息的存储器。
显示部5512是用于显示存储在存储器部5511中的、从服务器42下载后在数据处理部5510进行了数据处理的图像数据的部分。
如以上所述,本发明的TV45能够进行如下处理:根据从摄影装置1的RF-ID47接收的服务器URL生成信息80、摄影图像状况信息55及图像显示方法指示信息77,与服务器42连接,并下载已经上载于服务器42上的图像信息后显示于显示部551。由此,能够实现如下的摄影图像阅览系统:能够在无需取出由摄影装置1的SD卡或闪存构成的第三存储器33并安装到TV45的卡读取器中来阅览已经拍摄的图像的、烦杂的用户处理的情况下,通过将摄影装置1的RF-ID47放到TV45的RF-ID读写器46附近进行近距离通信这样的简单的用户操作,就能够显示已经拍摄的图像信息并进行阅览,即使是不熟练于数字设备的操作的用户,也能够简单地能够阅览图像信息。
图45是示出了摄影装置1和TV45的RF-ID无线近接通信动作的流程图。
首先,利用TV45的RF-ID读写器46的可通信装置检索部5502,发送用于检索能够通信的摄影装置1的RF-ID47的查询信号(步骤S5601)。
当摄影装置1的RF-ID47接收到TV45的RF-ID读写器46的可通信装置检索部5502的轮询信号时,启动第二电源部91,并启动RF-ID读写器46(步骤S5602)。此时,只要仅启动至少利用第二电源部91能够动作的RF-ID47就可以,不需要全部启动摄影装置1的功能。
在步骤S5602,当摄影装置1的RF-ID47的启动结束时,从RF-ID的天线21发送对TV45的RF-ID读写器46的轮询的轮询响应(步骤S5603)。
在步骤S5603,从摄影装置1进行了轮询响应之后,通过TV45的RF-ID读写器46的无线天线5501接收轮询响应(步骤S5604)。
在步骤S5604,接收到轮询响应之后,发送了轮询响应的摄影装置1判断是否为能够相互通信的设备(步骤S5605)。判定的结果,在判断为不是能够相互通信的设备的情况下,结束处理。另一方面,在判断为是能够相互进行通信的设备的情况下,进入下一处理。
在利用步骤S5605判断为是能够相互通信的设备的情况下,进行用于判断相互的设备是否是正规的设备的相互认证处理(步骤S5606)。该相互认证处理与通过HDMI或IEEE1394进行的一般的相互认证处理同样,多次在TV45和摄影装置1进行询问数据的发出和响应数据的确认,可选取的是,是在双方生成相同的加密密钥的处理,若某一方为非法设备,则不生成共用的加密密钥,以后的相互的通信成为无效。
另一方面,即使在摄影装置1的RF-ID47中,也与TV45同样进行相互认证处理。相互进行多次询问数据的生成及发送、响应数据的接收及确认,与TV45同样生成加密密钥数据(步骤S5607)。
在步骤S5607,若相互认证处理结束,则从摄影装置1的第二存储器52读取作为服务器确定信息58的服务器URL生成信息80,在TV45的RF-ID读写器46利用在综合认证中共用的加密密钥进行加密后发送(步骤S5608)。
在步骤S5608,在TV45的RF-ID读写器46,由接收部5503接收所发送的服务器URL生成信息80,并在解密部5504利用共用的加密密钥进行解密,由URL生成部5505生成用于访问服务器42的URL,并将接收结束的消息发送给摄影装置1(步骤S5609)。
在步骤S5609发送了接收结束消息之后,在摄影装置1的RF-ID的天线21接收接收结束消息,并从第二存储器52读取摄影图像状况信息55,发送到TV45(步骤S5610)。作为摄影图像状况信息55,发送最终摄影时间68(第一情形),作为未上载图像数据的存在识别信息,发送对每个摄影图像赋予的能够判断是否为未上载数据的存在识别符64(第二情形)、对未上载图像信息进行了散列处理的信息67(第三情形)、或者对摄影图像按时序赋予的图像号码的图像的最终号码69(第四情形)。这是用于确认摄影装置1和服务器42的摄影图像的同步时所必要的信息。
在步骤S5610从摄影装置1发送了摄影图像状况信息55之后,在TV45的RF-ID读写器46接收摄影图像状况信息55,并将接收结束的消息发送到摄影装置1(步骤S5611)。此外,在TV45的CPU5513,根据所接收的摄影图像状况信息55,进行以下的处理。
在第一情形下,作为摄影图像状况信息55而应用最终摄影时间68。由此,在TV45,比较上载到服务器42的最终上载时间和最终摄影时间68,若最终摄影时间68在时序上晚于上载到服务器42的最终上载时间,则作为摄影装置1和服务器42所保持的图像信息的不同步,在TV45的显示部显示表示不同步的注意信息。
在第二情形下,作为摄影图像状况信息55而应用对每个摄影图像赋予的能够判断是否为未上载数据的存在识别符64。由此,通过在TV45确认能够判断是否为对每个摄影图像赋予的未上载数据的存在识别符64,能判断是否存在未上载图像,作为摄影装置1和服务器42所保持的图像信息不同步,在TV45的显示部显示表示不同步的注意信息。
在第三情形下,应用对未上载图像信息进行了散列处理的信息67,作为摄影图像状况信息55。由此,通过在TV45确认对未上载图像信息进行了散列处理的信息67,由此能够判断存在未上载图像的情况,作为摄影装置1和服务器42所保持的图像信息不同步,在TV45的显示部显示表示不同步的注意信息。
在第四情形下,作为摄影图像状况信息55而应用对摄影图像按时序赋予的图像号码的图像的最终号码69。由此,在通过在TV45确认从服务器42接收的上载到服务器42上的最终图像号码和对从摄影装置1发送的摄影图像按时序赋予的图像号码的图像的最终号码69,能够判断存在未上载图像的情况下,作为摄影装置1和服务器42所保持的图像信息不同步,在TV45的显示部显示表示不同步的注意信息。
在S5611,结束摄影图像状况信息55的接收,在将接收结束消息发送到摄影装置1之后,从摄影装置1的第二存储器52读取图像显示方法指示信息77,发送给TV45(步骤S5612)。在图像显示方法指示信息77中,包含有一览显示(标志)78或幻灯放映显示(标志)79。
在步骤S5612,在发送了图像显示方法指示信息77之后,利用TV45的RF-ID读写器46接收图像显示方法指示信息77,并将接收结束的消息发送到摄影装置1(步骤S5613)。TV45的数据处理部5510根据所接收的图像显示方法指示信息77,制作服务器42下载的图像的显示方式。例如,在图像显示方法指示信息77的一览显示标志为开启时,制作所下载的图像的一览显示来存储到存储器部5511,并在显示部5512进行一览显示。另一方面,在图像显示方法指示信息77的幻灯放映标志为开启时,制作所下载的图像的幻灯放映显示后存储到存储器部5511,并在显示部5512显示幻灯放映。
在步骤S5613接收到图像显示方法指示信息77之后,切断与摄影装置1的RF-ID读写器46的通信(步骤S5614)。
接着,启动TV系统(步骤S5615)。所谓TV系统的启动,是为了在显示部5512显示所下载的图像数据,而接通主电源的动作。在步骤S5615启动TV系统之前,至少TV45的RF-ID读写器46处于启动状态,显示部5512的电源可以处于关闭状态。
接着,启动通信部5506,根据在URL生成部5505生成的URL连接到服务器42(步骤S5616)。
在步骤S5616连接到服务器42之后,将已上载的图像数据下载到TV45(步骤S5617)。
在步骤S5617,关于所下载的图像,在数据处理部5510,按照来自摄像机的图像显示方法指示信息77生成显示用的图像数据,存储到存储器部5511,并显示于显示部5512(步骤S5618)。TV45的数据处理部5510根据所接收的图像显示方法指示信息77,制作从服务器42下载的图像的显示方式。例如,在图像显示方法指示信息77的一览显示标志78为“开启”时,制作所下载的图像的一览显示之后,存储到存储器部5511,并在显示部5512进行一览显示。另一方面,在图像显示方法指示信息77的幻灯放映显示(标志)79为“开启”时,制作所下载的图像的幻灯放映显示之后,存储到存储器部5511,并在显示部5512显示幻灯放映。
在步骤S5617,当从服务器42下载的图像的显示处理结束时,进行在记录到摄影装置1的第三存储器33的摄影图像和从服务器42下载的图像数据之间是否成立同步的同步确认处理(步骤S5619)。本处理是根据在步骤S5611从摄影装置1接收的摄影图像状况信息55来进行的。作为摄影图像状况信息55,发送最终摄影时间68(第一情形);作为未上载图像数据的存在识别信息,发送对每个摄影图像赋予的能够判断是否为未上载数据的存在识别符64(第二情形)、对未上载图像信息进行了散列处理的信息67(第三情形)、或者对摄影图像按时序赋予的图像号码的图像的最终号码69(第四情形)。这是用于确认摄影装置1和服务器42的摄影图像的同步时所必需的信息。
图46A~图46D是示出图45的服务器同步确认处理(步骤S5619)的摄影图像状况信息55在第一情形~第四情形的各个情形下的详细的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第一情形是摄影图像状况信息55为最终摄影时间68时的流程图。
首先,利用TV45的通信部5506,从服务器42取得最终更新的日期时间(即使是更新后的图像的最终摄影日期时间,也具有同样的效果)(步骤S5701)。
接着,比较从服务器42取得的最终的更新日期时间和从摄影装置1来自RF-ID读写器46的摄影图像状况信息55所示的最后拍摄的日期时间68(步骤S5702)。在最终上载日期时间为最后拍摄的日期时间68之前的情况下,判断为在最终上载的时刻以后拍摄图像、且所拍摄的图像未上载,所以判断为摄影装置1和服务器42的图像不同步,并转移到步骤S5703的错误显示处理。另一方面,在最终上载日期时间与最后拍摄的日期时间68相同的情况下,摄影装置1和服务器42的图像同步,所以不输出错误,而结束处理。
在步骤S5702,判断为摄影装置1和服务器42不同步的情况下,使显示部5512输出表示不同步的注意消息。在该情况下,通过比较最终上载日期时间和最后拍摄的日期时间68,只要将表示从哪个时刻起的摄影图像未上载的时间信息同时作为消息输出,就能够成为用户容易理解的消息。
第二情形是摄影图像状况信息55是对每个摄影图像赋予的能够判断是否是未上载数据的存在识别符64时的流程图。
首先,由摄影装置1,根据来自RF-ID读写器46的摄影图像状况信息55所示的未上载图像的存在识别信息的存在识别符,来判断记录在摄影装置1的第三存储器33中的摄影图像中是否有没能上载到服务器42上的图像(步骤S5711)。在步骤S5711判断为有不能上载的图像的情况下,转移到步骤S5712的错误显示处理。另一方面,在判断为没有未上载的图像的情况下,摄影装置1和服务器42的图像同步,所以不输出错误,结束处理。
在步骤S5712,判断为在摄影装置1和服务器42不同步的情况下,向显示部5512输出表示不同步的注意消息。
第三情形是摄影图像状况信息55为对未上载图像信息进行了散列处理的信息67时的流程图。
首先,由摄影装置1根据对来自RF-ID读写器46的摄影图像状况信息55所示的未上载图像信息进行了散列处理的信息67,判断记录于摄影装置1的第三存储器33中的摄影图像中是否有没能上载到服务器42上的图像(步骤S5721)。在步骤S5721,在TV45生成NULL的散列处理值,通过比较,判断有没有未上载图像。在步骤S5721判断为有未上载的图像的情况下,转移到步骤S5722的错误显示处理。另一方面,在判断为没有未能上载的图像的情况下,摄影装置1和服务器42的图像同步,不输出错误,结束处理。
在步骤S5722,判断为摄影装置1和服务器42不同步的情况下,向显示部5512输出表示不同步的注意消息。
第四情形是摄影图像状况信息55为对所拍摄的图像赋予的号码中的、最终的摄影图像的号码时的流程图。
首先,利用TV45的通信部5506,从服务器42取得最终的更新图像的图像号码(步骤S5731)。
接着,比较从服务器42取得的最终上载图像的号码69和从摄影装置1的来自RF-ID读写器46的摄影图像状况信息55所示的图像的最终号码69(步骤S5732)。在最终上载图像的号码小于最后拍摄的图像的号码69的情况下,判断为在最终上载的时刻之后拍摄了图像、且所拍摄的图像没能上载,所以判断为摄影装置1和服务器42的图像不同步,并转移到步骤S5733的错误显示处理。另一方面,在最终上载图像的号码与最后拍摄的图像的号码69相同的情况下,摄影装置1和服务器42的图像同步,所以不输出错误,结束处理。
在步骤S5732判断为摄影装置1和服务器42不同步的情况下,向显示部5512输出表示不同步的注意消息。
在以上的第一情形~第四情形中的任何一种方法中,在摄影装置1拍摄的全部图像没有上载到服务器42上,即不同步的情况下,不能在显示部5512显示所拍摄的所有图像,但是由于能够判断不同步的情况,所以能够显示用户容易理解的消息,能够避免用户的无用的混乱。
图47A示出(1)从摄影装置1向服务器42上载摄影图像的情况下的数据格式,图47B示出(2)摄影装置1和TV45的RF-ID通信的情况下的数据格式。
首先,对(1)从摄影装置1向服务器42上载摄影图像的情况下的数据格式5940进行说明。在本格式中,包含:摄像机ID5901,服务器地址5902,服务器登入ID5903,服务器登入密码5904,图像目录5905及上载图像数5906。
摄像机ID5901是对每个摄像机固有地赋予的摄像机固有ID,是记录在摄影装置1的第二存储器52的摄像机ID部76中的ID信息。本ID信息用作登入到服务器42的登入ID,由此能够在不由用户进行登入ID的输入的情况下,对每个摄影装置1赋予唯一的服务器地址。此外,在服务器42,能够对进行了拍摄的每个摄像机管理摄影图像。
服务器地址5902是摄影装置1的第二存储器52的服务器确定信息58的服务器地址信息81的内容。由此,能够在TV45侧确定所上载的服务器。
服务器登入ID5903是摄影装置1的第二存储器52的服务器确定信息58的用户识别信息82即登入ID83的内容。由此,在TV45也能够用同一帐号登入到从摄影装置1进行了上载的服务器。
服务器登入密码5904是摄影装置1的第二存储器52的服务器确定信息58的密码84的内容。由此,在TV45也能够用同一帐号登入到从摄影装置1进行了上载的服务器。
上载图像数5906是上载到服务器的图像数量。其中记载有与存储在摄影装置1的第二存储器52的未上载图像的张数65中的图像数相同的张数,是在摄影后未上载到服务器上的图像数量。
在发送本格式之后,上载记录于摄影装置1的第三存储器33中且未上载到服务器上的图像。
接着,对(2)摄影装置1和TV45的RF-ID通信的情况下的各个数据格式5950进行说明。本格式包括:摄像机ID5911,服务器地址5902,服务器登入ID5913,服务器登入密码5914,最终摄影日期时间5915,能够判断未上载的情况的识别信息5916,对未上载图像信息进行了散列处理而得到的信息5917,最终摄影图像的图像号码5918及图像显示方法指示信息5919。
摄像机ID5911是对每个摄像机固有地赋予的摄像机固有ID,是记录在摄影装置1的第二存储器52的摄像机ID部76的ID信息。本ID信息通过用作从TV45登入到服务器42的登入ID,在不由用户进行登入ID的输入的情况下,能够对每个摄影装置1赋予唯一的服务器地址。此外,还可以在摄影装置1的RF-ID47和TV45的RF-ID读写器46的相互认证时使用。
服务器地址5912是摄影装置1的第二存储器52的服务器确定信息58的服务器地址信息81的内容。由此,能够在TV45侧确定所上载的服务器。
服务器登入ID5913是摄影装置1的第二存储器52的服务器确定信息58的用户识别信息82即登入ID83的内容。由此,也可以在TV45以同一帐号登入到从摄影装置1进行了上载的服务器。
服务器登入密码5914是摄影装置1的第二存储器52的服务器确定信息58的密码84的内容。由此,也可以在TV45以同一帐号登入到从摄影装置1进行了上载的服务器。
最终摄影日期时间5915是摄影装置1的第二存储器52的摄影图像状况信息55的与最后拍摄的时间68对应的信息,在TV45侧,能够用于服务器42和摄影装置1的摄影图像的同步确认中。
能够判断未上载的情况的识别信息5916是与摄影装置1的第二存储器52的摄影图像状况信息55的未上载图像数据存在识别信息对应的信息,在TV45侧,用于服务器42和摄影装置1的摄影图像的同步确认。此外,该能够判断未上载的情况的识别信息5916是对能够识别各摄影图像的图像ID5928赋予了表示是否结束了向服务器的上载的上载标志5926的形式。由此,能够对每一张摄影图像进行是否上载到服务器上的判断。
对未上载图像信息进行了散列处理而得到的信息5917是与将摄影装置1的第二存储器52的摄影图像状况信息55的未上载图像信息进行了散列处理而得到的信息67对应的信息,在TV45侧,用于服务器42和摄影装置1的摄影图像的同步确认中。
最终摄影图像的图像号码5918是与摄影装置1的第二存储器52的摄影图像状况信息55的摄影图像的最终号码69对应的信息,在TV45侧,用于服务器42和摄影装置1的摄影图像的同步确认中。
图像显示方法指示信息5919是与摄影装置1的第二存储器52的摄影图像状况信息55的图像显示方法指示信息77对应的信息,由用于在TV45侧指定从服务器42下载的图像的阅览方法的识别信息构成。
图像显示方法指示信息5919按每个图像ID5927包括如下要素:一览显示标志5920,幻灯放映标志5921,打印标志5922,动态图像再现标志5923,下载标志5924及安全密码5925。
图像ID5927是对摄影图像唯一的信息,由摄影装置1在摄影时按时序赋予。
一览显示标志5920与摄影装置1的第二存储器52的一览显示(标志)78对应,是表示在TV45中是否对从服务器42下载的图像信息进行一览形式的阅览的标志。TV45的数据处理部5510在该标志为“是”的情况下,制作所下载的图像的一览显示,并存储到存储器部5511,以一览形式显示于显示部5512。
幻灯放映标志与摄影装置1的第二存储器52的幻灯放映(标志)79对应,是表示在TV45中是否对从服务器42下载的图像信息进行幻灯放映的阅览的标志。TV45的数据处理部5510在该标志为“自动”(automatic)的情况下,制作所下载的图像的幻灯放映,存储到存储器部5511,并在显示部5512进行幻灯放映的显示。另一方面,在本幻灯放映标志为“手动”(manual)的情况下,许可通过用户指示来实施幻灯放映。此外,在为“禁止”(disable)的情况下,不许可幻灯放映显示。
打印标志5922是表示下载到TV45上来在显示部5512显示的图像是否能够由与TV45连接的未图示的打印机进行打印的标志。其虽然未图示于摄影装置1的第二存储器52的图像显示方法指示信息77内,但是通过设置打印标志,能够进行是否能够打印的设定,能够提高有关用户的图像使用的便利性。
动态图像再现标志5923是在由摄影装置1拍摄动态图像信息并上载到服务器42上的情况下,表示是否允许用TV45下载动态图像、并进行阅览的标志。在摄影装置1中存在动态图像摄影功能的情况下,通过对第二存储器52的图像显示方法指示信息77赋予本动态图像再现标志5923,能够追加是否允许运动图像的再现的设定,能够在不进行用户的烦杂的操作的情况下,就能够进行运动图像的再现管理。
下载标志5924是表示是否能够将上载到服务器42上的图像或动态图像下载(复制)到TV45的存储器中的识别符。若使用该标志,则使得不被允许的第三者不能够复制摄影图像,所以能够保护著作权。
安全密码5925是用于只使获得允许的用户进行上述的图像的阅览、打印及下载的密码信息。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于上述的图像的阅览、打印及下载,以进行相同的密码设定的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设置成能够设定各自不同的密码的方式,由于起能够实施各级别下的安全对策,所以更为优选。
如以上所述,若使用本发明的系统,摄影装置1能够将摄影图像上载到通过第一天线连接的服务器。此外,若将摄影装置1放到TV45的RF-ID读写器46附近,则通过RF-ID通信,从摄影装置1的RF-ID47向TV45发送服务器URL生成信息80、摄影图像状况信息55及图像显示方法指示信息77,TV45与由摄影装置1上载了摄影图像的服务器连接,将由摄影装置1拍摄的图像下载到TV45来进行显示。此外,利用摄影图像状况信息55确认服务器42和摄影装置1的摄影图像信息的同步,在不同步的情况下,将该情况显示于TV45的显示部5512。由此,用户从摄像机拔出以前的记录存储器,仅通过将摄影装置1放到TV45附近,就能够进行需要设置到TV45上来进行阅览的摄影图像的显示。由此,即使是不熟练于数字设备的操作的用户,也能够将摄影图像简单地显示于TV45。
(实施方式3)
对本发明的第三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首先,说明第三实施方式的概略。图48是实施方式3的电子目录(catalogue)显示系统的概略结构图。实施方式3的电子目录显示系统具备:具备RF-ID写入部501的电子目录服务器信息输入机500;具备RF-ID47的电子目录通知卡502;具备RF-ID读取部504和网络通信部509的TV45;以及具备电子目录数据库507和顾客属性数据库508的电子目录服务器506。
电子目录服务器信息输入机500将由用户(电子目录的服务提供者)输入的电子目录服务器信息,从RF-ID写入部501写入贴在电子目录通知卡502上的RF-ID47中。通过用户(电子目录的服务利用者)将写入了该电子目录服务器信息的电子目录通知卡502靠近TV45,由TV45所具备的RF-ID读取部504读取写入于RF-ID47中的电子目录服务器信息。并且,TV45根据所读取的电子目录服务器信息,经由网络通信部509向设在网络上的电子目录服务器506发送电子目录的取得请求。此外,TV45在将电子目录取得请求向电子目录服务器发送时,将预先输入到TV45中的用户信息也同时发送到电子目录服务器506。电子目录服务器506接收来自TV45的电子目录发送请求及用户信息,首先根据用户信息,从顾客属性数据库508取得顾客属性数据。接着,根据顾客属性数据,从电子目录数据库507取得对应的电子目录数据。之后,将所取得的电子目录数据向发出了电子目录请求的TV45发送。TV45将从电子目录服务器506接收的电子目录数据显示于画面上,并接受来自用户(电子目录的服务利用者)的电子目录数据内的商品的购入操作。
下面,对实施方式3的电子目录显示系统进行详细说明。
图49是示出实施方式3的电子目录服务器信息输入机的结构的功能框图。首先,键输入接受部520接受来自用户(电子目录的服务提供者)所操作的输入键的输入,并取得电子目录服务器信息。键输入接受部520所取得的电子目录服务器信息包括:URL等的服务器地址,服务器登入ID,服务器登入密码,电子目录显示用密码,表示将包含在电子目录中的商品的图像进行一览(缩略图)显示还是逐次(幻灯)显示的电子目录显示信息,表示成为RF-ID的粘贴目的地的卡或明信片等介质的介质识别信息。将键输入接受部520所取得的电子目录服务器信息保存到存储部522。接着,在输入了电子目录服务器信息之后,若输入RF-ID发送键等,则RF-ID发送输入接受部521向发送部523通知发送请求,发送部523从存储部522读取电子目录服务器信息,从天线部524发送电子目录服务器信息。图50的流程图示出电子目录服务器信息输入机的详细处理。
图51是示出电子目录通知卡502所具备的RF-ID47的结构的框图。RF-ID47的结构及处理与在第一、第二实施方式说明的结构及处理相同。第二电源部91根据从RF-ID的天线21接收的信号取出电流来向各部供电,数据接收部105c、第二处理部95和记录部106将所接收的数据记录到第二存储器52。
图52是表示TV45的结构的功能框图。实施方式3的TV45的结构是在第二实施方式的结构上追加了用户信息输入部588的结构。用户信息输入部588接受预先由用户(电子目录的服务利用者)输入的、与用户自身的属性有关的用户信息,并暂时保存到存储器部583中。作为用户信息,例如优选是用户的性别信息或年龄信息,但是除此之外,也可以是居住地或家族结构等那样的能够用于从电子目录提供的商品数据中进行挑选的个人信息。经由通信部509a,将该用户信息与由URL生成部所生成的电子目录服务器的URL一起发送到电子目录服务器。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在本实施方式中,电子目录服务利用者通过将电子目录通知卡502靠近TV45的RF-ID读取部504,由TV45接收电子目录服务器信息,并利用该电子目录服务器信息来生成服务器的URL,并与服务器连接。该处理的详细内容与第一的实施方式的图7~图20A及图20B所示的处理相同。
图53是表示电子目录服务器506的结构的功能框图。电子目录服务器506经由通信部600,接收从TV45发送的电子目录发送目的地地址(TV45和电子目录服务器506所属的网络上的TV45的网络地址)和用户信息。接着,根据顾客属性数据取得部所接收的用户信息,从顾客属性数据库508取得顾客属性数据。例如,在用户信息中包含有使用TV45的用户的性别和年龄的情况下,从具有图57所示的数据结构的顾客属性数据库508,取得与年龄和性别对应的商品类型或商品价格带信息,作为顾客属性数据。并且,电子目录数据取得部602根据顾客属性数据,从电子目录数据库507取得电子目录数据。例如,在顾客属性数据中包含有商品类型和商品价格带的情况下,从具有图58所示的数据结构的电子目录数据库507集中取得与商品类型和商品价格带对应的商品数据,作为电子目录数据。在电子目录数据取得部602取得的电子目录数据经由通信部600,发送到电子目录发送目的地地址所示的TV45。图54的流程图示出电子目录服务器506的处理的详细内容。
接着,使用图55所示的流程图,对下载了电子目录数据之后的TV45的处理进行说明。S630~S632的从RF-ID取得电子目录服务器信息的处理,在不下载电子目录数据的情况下,以及结束下载之后都相同。在S633,判断与从RF-ID接收的电子目录服务器信息对应的电子目录数据的下载及显示是否结束,在下载结束了的情况下,在S634及S635,从服务器下载电子目录数据。该数据的下载处理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数据的下载处理相同。
在S633已经下载完电子目录数据的情况下,发出预先设定的规定的键例如确定键的键信号,并对所显示的电子目录数据执行操作。例如,如图56所示的电子目录数据的画面显示例那样,制作用2、3个的较少的选项对用户接着应该对显示中的电子目录数据进行的操作加以提示的画面,并且如图56中的选项652和653所示,每经过一定时间,使表示选择候选的焦点在选项之间移动。若这样做,则用户在焦点位于自身所希望的选项上时,通过将具备RF-ID47的电子目录通知卡502放到TV45附近,能够执行电子目录数据的选择或各数据的购入等的操作。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电子目录通知卡502上的内置了RF-ID47的第二存储器52也可以是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在该情况下,电子目录服务器信息输入机500成为RF-ID制造工序中的RF-ID存储器数据输入机,或者RF-ID制造系统中的RF-ID存储器数据输入机构。一般来说,具有ROM的RF-ID比具有可改写存储器的RF-ID便宜,所以对于大量寄出电子目录通知卡的电子目录服务提供者而言,能够通过使用ROM型RF-ID来控制成本。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TV45的画面结构,如图56中的选项652和653所示,每经过一定时间,表示选择候选的焦点在选项之间移动,但是使用具备RF-ID47的电子目录通知卡502来对进行画面显示的电子目录数据进行操作的方法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通过由TV45的接收部571连续接收从RF-ID发送的信息,并计测该连续的接收数,由此取得RF-ID靠近TV45的时间,根据该RF-ID靠近时间,使画面显示的表示选择候选的焦点移动。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能够实现如下的电子目录的操作,即:仅在使RF-ID靠近TV的期间,使显示于画面上的焦点移动而变更选择候选,在使RF-ID从TV离开时,焦点的移动也停止,并且在焦点停止移动之后,若经过一定时间,则确定选择焦点所停止的选择候选。在该电子目录操作方法中,能够得到如下效果:无需等待每一定时间对选择候选进行自动巡回的焦点回到用户所希望的选项,用户能够利用RF-ID主动地操作电子目录。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电子目录服务器信息输入机500构成为,由键输入接受部520接受来自用户(电子目录的服务提供者)所操作的输入键的输入,并取得电子目录服务器信息,但是也可以构成为,电子目录服务器信息输入机具有与图像服务器通信的通信接口,图像服务器保持向电子目录服务器信息输入机发送的服务器信息,电子目录服务器信息输入机从图像服务器接收并取得服务器信息。通过这样的结构,若向图像服务器输入服务器信息,则在电子目录服务器信息输入机侧不需要输入图像服务器,特别是在对1个图像服务器应用多个电子目录服务器信息输入机的情况下,便利性较高。
在现有技术中,存在有不精通计算机等的电子设备的操作的用户为了利用网络购物而不得不学习设备的操作的问题,但是如以上所述,若采用第三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系统,使用电子目录的用户,仅通过使收到的卡或明信片靠近TV,就能够使用网络购物等,即使是对个人计算机或便携式电话机等的因特网终端不熟练的用户,也能够容易享受TV画面上的购物。
(实施方式4)
对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59是实施方式4的概略结构图。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将粘贴了用于访问图像服务器的RF-ID的明信片进行远程发送的方法进行说明。首先,当作为明信片的发送源的第一用户将具有RF-ID47的摄影装置1靠近TV45的RF-ID读写器46时,TV45生成用于连接到图像服务器42的服务器URL,并从图像服务器42取得图像数据,显示于画面。该处理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接着,第一用户从显示于TV45的图像中,利用与TV45对应的遥控器等的输入机构,选择想要打印到明信片上的图像、想要与明信片关联起来登记的(想给住在远方的第二用户看)图像。并且,第一用户还利用遥控器等输入明信片的发送目的地住址等的发送目的地信息。TV45将第一用户所选择的明信片上打印的图像的ID、登记在明信片上的图像的ID以及明信片发送目的地信息,发送给图像服务器42。图像服务器42取得与所接收的打印图像ID对应的图像数据,将图像数据和明信片发送目的地信息发送给打印机800。打印机800将图像数据和明信片发送目的地住址打印到明信片上。此外,图像服务器42向图像服务器信息输入机500a发送从TV45接收到的登记图像ID,同时,发送URL等的服务器地址、服务器登入ID、服务器登入密码、图像显示用密码、用于表示一览显示(缩略图)图像或逐次(幻灯)显示图像的图像显示信息、包含介质识别信息的图像服务器信息,所述介质识别信息表示作为RF-ID的粘贴目的地的卡或明信片等的介质。图像服务器信息输入机500a将图像服务器信息和登记图像ID写入用打印机打印了图像和发送目的地信息的明信片的RF-ID47中。进行了打印和向RF-ID的写入的明信片801被邮递到打印了的发送目的地,第一用户指定为发送目的地的第二用户取得该明信片801。当第二用户将邮递来的明信片靠近第二用户的TV45的RF-ID读写器46时,TV45取得RF-ID47所保存的图像服务器信息和登记图像ID,从服务器下载并显示与登记图像ID对应的图像数据。
本实施方式的摄影装置1的结构及处理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图60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TV45的结构的框图。接收部811经由无线天线570从摄影装置1或者明信片801的RF-ID47接收图像服务器信息,但是在明信片801的RF-ID47具有登记图像ID的情况下,还接收登记图像ID。此外,图像选择部584经由键部585及红外线受光部586接受用户的图像选择操作,取得第一用户为了打印到明信片上而选择的图像的ID(打印图像ID)和为了登记到明信片上而选择的图像的ID(登记图像ID),并将它们发送到通信部509b。将在该图像选择操作时显示于TV45的画面显示例示于图61。图61中的821是用于选择打印到明信片上的图像的画面显示,图61中的820是用于选择登记到明信片上的图像的画面显示。此外,明信片发送目的地信息输入部810经由键部585及红外线受光部586,接受用户的字符输入操作,并取得包含作为明信片的发送目的地的住址及地址的明信片发送目的地信息之后,发送给通信部509b。输入明信片发送目的地信息时的画面显示例示于图61中的823。通信部509b经由发送部575及通信接口576,将明信片发送目的地信息、打印图像ID和登记图像ID发送给图像服务器。
图62是示出将图像服务器42、打印机800和图像服务器信息输入机500a准备成能够发送明信片801的处理的流程图。进行了打印和向RF-ID的写入的明信片801被邮递到进行了打印的发送目的地,第一用户指定为发送目的地的第二用户取得该明信片801。当第二用户将所接受的明信片801放到TV45附近时,接收部811经由无线天线570,接收RF-ID47所发送的图像服务器信息及登记图像ID。图像服务器信息及登记图像ID中的被加密了的信息,在解密部572被解密。接着,URL生成部573生成用于仅将图像服务器42中所保存的图像数据中的与登记图像ID对应的图像数据下载到TV45的URL。具体而言,能够采用如下方法:在所生成的URL中指定服务器的内部目录,将登记图像ID用作URL选项来嵌入URL中。TV45利用指定由URL生成部573生成的服务器的URL访问图像服务器来取得图像数据的处理的详细内容,与在第一实施方式说明的处理相同。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为用户向TV45输入发送目的地信息的结构,但是不仅仅是住址或地址等的发送目的地信息,还可以向明信片输入和图像一起打印的消息。TV45接受的输入消息与发送目的地信息同样,从TV45发送到图像服务器42,进而由打印机800打印到明信片上。在TV45的打印用的消息的输入画面例示于图61的822。通过如上不仅能够选择对明信片进行打印的明信片,还能够输入添加到图像上的消息,由此能够提高制作带RF-ID的明信片的自由度。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TV45也可以构成为,与在第三实施方式利用RF-ID对画面显示的电子目录进行操作的处理同样,利用带RF-ID的明信片,对显示于TV45的图像进行操作。
如以上所述,若使用第四实施方式所述的系统,则无需在手头准备粘贴有RF-ID的明信片,就能够向位于远离的场所的对方邮递带RF-ID的明信片,并且即使在想要把保存在图像服务器中的图像打印到明信片上来发送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TV画面上的操作来选择想要打印的图像,所以能够得到很高的便利性。
在现有技术中,为了使位于远程处的对方用电视机等的大画面显示设备观看图像,远程侧的用户需要学习设备操作,或者学会操作者要远赴远程处来操作设备,或者需要远程操作位于远程处的显示设备,但是在本系统中,远程处的用户仅通过将带RF-ID的明信片等物理性介质靠近显示设备这样的简单的操作就能够容易阅览图像。
(实施方式5)
在本发明的第五方式中,对如下结构进行了说明:通过向明信片等的邮递物品中写入固定的信息,在摄影装置中将写入的固定信息和保存在服务器中的图像或图像组(图像信息)相关联(紐付けし),在再现侧从附加在明信片等上的RF-ID读取固定信息,由此能够阅览与固定信息关联的图像(图63)。在图63中,首先在摄影装置读取记录于邮递物品中的固定信息,将图像和邮递物品固有ID关联起来登记到服务器。接受到结束登记的邮递物品的用户,通过将邮递物品靠近电视机的RF-ID读取器来进行固定信息的读取,通过使用固有信息询问服务器来进行与邮递物品关联的图像的阅览。
本实施例的关键在于,附加在邮递物品上的RF-ID的信息不能改写(ROM),或者处于不能改写的环境的这一点,在不进行邮递物品的固定信息的改写的情况下,就能够将服务器的图像信息和邮递物品关联起来的这一点。
<在摄影装置的图像的上载和邮递物品的关联建立>
利用摄影装置拍摄的图像通过在前面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方法来上载到服务器上。此时,对所上载的每个图像或图像组赋予识别符,利用该识别符能够识别服务器上的图像或图像组。
以下,对将由摄影装置拍摄并上载到服务器上的图像或图像组与记录在邮递物品的RF-ID标签中的固定信息的关联建立方法进行说明。此外,记录于邮递物品的RF-ID中的固定信息,成为如图64A~图64C所示。图64A是在邮递物品上记录有固有的邮递物品固有ID和用于访问图像服务器的地址等的信息的例子,图64B是记录有邮递物品固有ID和用于访问中继服务器的地址等的信息的例子,图64C是只记录有邮递物品固有ID的例子。此外,有时除此之外,还保存有用于访问服务器的登入ID或密码信息,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设访问服务器所必需的信息包含在含有地址信息的URL中。
图65是摄影装置具有RF-ID读取器的功能的情况下的、RF-ID和记录在服务器中的图像信息的关联建立的流程图。
在摄影装置中,首先,利用RF-ID读取器读取保存在邮递物品的RF-ID中的信息(S2500)。具体而言,利用图3的RF-ID的天线21,与邮递物品的RF-ID进行通信,由数据接收部105接收邮递物品的固定信息。之后,利用第二处理部95进行处理,经由记录部106、第二存储器52、记录再现部51,向第一处理部35传送所读取的邮递物品的信息。在第一处理部,通过用户的指示来决定从邮递物品读取的邮递物品固有ID和图像或图像组之间的关联(S2501)。之后,经由第二天线20访问服务器42(S2502),将邮递物品固有ID和保存在服务器中的图像信息之间的关联信息登记到服务器(S2503)。
在所读取的邮递物品中保存的固定信息中记录有图像服务器的地址或含地址的URL的情况下,以上处理之后结束处理。在邮递物品中保存的固定信息中没有记录图像服务器的地址或包含地址的URL的情况下,对中继服务器进行设定(图66)。
在对中继服务器进行设定时,首先访问中继服务器(S2510)。此外,在中继服务器的地址或包含地址的URL存在于从邮递物品读取的信息的情况下,访问在所读取的信息中包含的中继服务器,在不存在的情况下,访问预先在摄影装置侧设定中继服务器。
在与中继服务器连接后,在中继服务器的数据库中,将邮递物品固有ID与重定向目的地(传送目的地)的服务器进行关联建立设定(S2511)。由此,能够在中继服务器的数据库登记邮递物品固有ID和传送目的地的地址的对应。
在摄影装置不具有RF-ID读取器的功能的情况下,且在邮递物品上打印有记录了RF-ID读取器的信息的二维码等的情况下,使用摄影装置的摄像部进行摄影,通过读取记录为二维码的信息,读取与记录在邮递物品的RF-ID上的固定信息相同的信息。作为二维码,有QR编码、PDF417、Veri编码、Maxi编码等,除了在此记载的之外只要是能够由摄影装置进行拍摄来读取信息的编码就能够利用任何一种。此外,在虽然增加打印区域面积,但是使用了仅一维方向的条形码的情况下,也能够期待与本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
图67是安装了RF-ID部2520、打印了记录有同一信息的二维码2521的邮递物品的例子。利用图3的结构图,说明由摄影装置读取二维码的情况下的数据的流程。打印在邮递物品上二维码被摄像部30拍摄,被影像处理部31变换为图像之后,经由记录再现部32传送到第一处理部35。在第一处理部35,分析所拍摄的二维码,提取记录在二维码中的信息。记录在二维码中的信息基本上与记录在RF-ID中的信息相同,至少包含邮递物品固有ID。
下面,使用图68,对从二维码读取信息、并进行与服务器的图像或图像组之间的关联建立为止的处理的流程进行说明。
首先,利用摄像部进行二维码的摄影(S2530)。接着,判断所拍摄图像是否为二维码(S2531),在不是二维码的情况下,进行错误处理(S2532)。此外,在不是二维码的情况下,也可以进行通常的摄影处理。在为二维码的情况下,进行二维码的分析(S2533),并从分析结果读取邮递物品的信息(S2534)。在读取邮递物品的固定信息之后,决定邮递物品固有ID和服务器的图像信息的关联(S2535),访问服务器(S2536),将关联信息设定到服务器中(S2537)。S2535~S2537的处理与图65的S2501~S2503的处理相同。此外,在所读取的信息中未记录图像服务器的地址或包含地址的URL的情况下,向中继服务器进行传送设定处理。向中继服务器的设定处理成为前面说明的图66的处理。
如以上所述,通过读取打印在邮递物品上的二维条形码的信息,结束记录在RF-ID上的信息和服务器的图像信息之间的关联建立。
在摄影装置不具有RF-ID读取器功能、在邮递物品上没有打印二维码等的编码的情况下,通过直接由摄影装置手工输入打印在邮递物品上的邮递物品固有ID或服务器地址等的URL,能够由摄影装置读取邮递物品的信息。手工输入是利用图2的7~15的按钮操作等来进行。此外,URL或邮递物品的固有ID也可直接用明文打印,也可以编码为容易输入的代码。在进行了编码的情况下,在完成输入后,由摄影装置进行解码处理,提取记录在邮递物品的RF-ID中的信息。
如以上所述,即使在不具有RF-ID读取器功能、且没有打印二维条形码等的情况下,也能够进行邮递物品和服务器的图像信息之间的关联建立。
<使用了邮递物品的RF-ID的图像再现及阅览>
接着,对使用结束了关联建立的邮递物品在电视机上阅览记录于服务器上的图像的步骤进行说明。
图69是读取邮递物品的RF-ID来访问图像服务器之前的电视机的处理流程。
当将邮递物品靠近电视机的RF-ID读取器时,邮递物品的RF-ID的信息被电视机所读取(S2540)。在所读取的信息中存在服务器地址或包含服务器地址的URL的情况下(S2541),访问被指定的服务器(S2542),发送邮递物品固有ID(S2543)。此外,在对方为中继服务器的情况下(S2544),向由中继服务器指定服务器进行重定向(2547),访问图像服务器的图像或图像组(S2548)。在S2544,在对方为图像服务器的情况下,不进行重定向,访问图像服务器(S2548)。此外,在记录于邮递物品中的信息中不存在服务器地址的情况下,访问预先设定在电视机中的默认的服务器(S2545),将邮递物品固有ID发送到默认的服务器(S2546)。之后,进行向指定的服务器的重定向(S2547),访问图像服务器。
此外,在中继服务器或默认的服务器的数据库中没有登记邮递物品固有ID和所中继的目的地的服务器的对应的情况下,进行向错误页面的重定向。图70是接收到邮递物品固有ID之后中继服务器及默认的服务器的处理流程。当接收到邮递物品固有ID时(S2550),检索与该固有ID关联的信息是否记录在数据库中(S2551)。在记录在数据库中的情况下(S2552),进行向与固有ID关联的、数据库中记录的服务器的重定向(S2554)。假如没有关联的情况下,进行向错误页面的重定向(S2553)。
如以上所述,通过预先进行固定了RF-ID的信息的邮递物品和图像服务器的图像信息的关联建立、并将进行了关联建立的邮递物品放到电视机附近,无需进行邮递物品的RF-ID的改写,就能够阅览记录在图像服务器中、并与邮递物品固有ID关联的图像或图像组。例如,在外出地等不能进行邮递物品的RF-ID的改写的情况下,或者不能改写邮递物品的RF-ID的情况下,均能够进行服务器的图像和邮递物品的关联建立,能够在收到邮递物品的一侧阅览与邮递物品关联的图像。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访问服务器之后,发送邮递物品固有ID,但是也可以根据记录在邮递物品中的邮递物品固有ID和服务器地址来生成URL,利用其来访问服务器。在该情况下,能够同时进行向服务器的访问和邮递物品固有ID的发送。
根据本实施方式,例如,在如观光目的地等不能改写RF-ID的环境下,也能够将所拍摄的照片和明信片建立关联,通过将建立了关联的明信片传送给熟人,由接受到明信片的熟人将明信片放到电视机附近,就能够阅览在观光目的地的照片。如上所述,即使在不能改写RF-ID的环境下,也能够制作与服务器的图像信息建立了关联的邮递物品,能够向想要其阅览的对方传送。
此外,在摄影装置上具备用于改写邮递物品的RF-ID的RF-ID写入功能的情况下,在后面所说明的第六实施方式的电视机装置中,将邮递物品和服务器的图像信息建立关联的流程和处理相同,所以在此省略説明。
(实施方式6)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中,说明了如下的结构:在摄影装置拍摄的图像上载到图像服务器上之后,由图像发送侧的利用者(以后,记载为发送者)从图像服务器的图像选择图像组,将用于访问该图像组的信息记录于邮递物品上的RF-ID中,并向图像接收侧的利用者(以后,记载为接收者)邮递,利用该邮递物品上的RF-ID实现基于接收者的向图像服务器的图像组的访问。
图71是示出本发明的第6的实施方式的图像发送侧的结构的概略图,图72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的图像接收侧的结构的概略图。此外,在图71和图72中,对于与图1及图3相同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标志来省略说明。
在图71和图72中,邮递物品3001是从图像发送侧向图像接收侧邮递的明信片,或信封、信笺等的邮递物品,RF-ID部3002是能够改写的RF-ID,其至少一部分区域包含能够改写的存储器部3003。RF-ID部3002粘贴或嵌(漉き込む)在邮递物品3001上、并与邮递物品一起向图像接收侧发送。
此外,关于RF-ID部3002,如前面的实施方式所述,用于识别该RF-ID部所属的介质为邮递物品这一情况的介质识别信息被记录于存储器部3003。
在图72,电视机3045是具有与在前面的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图71的电视机45同等的功能的设在图像接收侧的电视机显示装置,与图71的电视机45同样,具有RF-ID读写器部3046(相当于图71的RF-ID读写器46)和显示部3047(相当于图71的显示部110),进而利用未图示的网络连接手段连接到因特网40。
关于上述结构,接着对其动作进行说明。
<图像发送侧的图像组选择,对邮递物品的写入>
在图71的图像发送侧,利用搭载在摄影装置1上的无线LAN或者WiMAX等的无线通信用的第二天线20,将由摄影装置1拍摄的图像传递到无线接入点,经由因特网40记录为图像服务器42的图像数据50。并且,将摄影装置1靠近电视机45的RF-ID读写器46,利用经由用于搭载在摄影装置1上的RF-ID的第二天线20的无线通信,建立与电视机45之间的连接。电视机45从摄影装置1取得用于访问图像服务器42的图像数据50的信息,下载图像数据50的图像来进行向显示部110的显示。以上的动作与在前面的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动作相同,只对概要动作进行了说明。
接着,发送者确认显示于电视机45的显示部110的图像,同时对每个图像来设定表示是否为向接收者发送的图像、换言之、表示是否允许接收者阅览的发送图像选择信息。并且,也能够对接收者设定在前面的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显示限定、幻灯放映、打印等的利用方式信息。将这些发送图像选择信息和利用方式信息发送并记录到图像服务器,在图像服务器,将根据发送图像选择信息被选择为发送图像的图像的集合作为图像组进行管理。
下面,利用电视机45的动作流程图73,对将与发送者选择的图像组有关的信息记录到邮递物品3001的过程进行说明。
发送者在如上所述的发送图像选择、设定了利用方式信息的图像组的制作结束的状态下,能够将具有RF-ID部3002邮递物品3001靠近电视机45的RF-ID读写器46,由此RF-ID部3002和RF-ID读写器46能够进行无线通信。
电视机45在能够经由RF-ID读写器46与邮递物品3001上的RF-ID部3002进行通信时,进行记录在存储器部3003上信息的读取(S3101),根据其中的介质识别信息识别当前的通信对象为邮递物品,并转移到对邮递物品的写入处理流程(S3102)。此外,关于在步骤S3102的条件判断不成立的情况,虽然没有特别涉及,但是设转移到与各介质对应的处理。
对邮递物品3001的写入处理,首先,经由因特网40访问图像服务器42(S3103),从图像服务器42取得用于由图像接收侧访问上述的图像服务器42上的图像组的服务器URL、以及图像组地址等的图像组指定信息(S3104)。
由图像服务器取得的图像组指定信息为了向邮递物品3001内的存储器部3003进行写入,经由电视机45的RF-ID读写器46向邮递物品3001的RF-ID部3002发送,由RF-ID部3002记录到存储器部3003的能够改写的区域(S3105)。
如以上所述,由发送者投递记录有图像组指定信息的邮递物品3001,邮递到图像接收侧的利用者。
<图像接收侧的图像再现及阅览>
接着,关于图像接收侧,利用作为图像接收侧结构的概略图的图72和图像接收侧电视机的动作流程图图74进行说明。
在图72,接收者接受从发送者邮递来的邮递物品3001,接收者根据RF-ID部3002或记载在邮递物品3001上的字符信息或设计,能够识别在该邮递物品上组装有用于访问图像的手段。在此,接收者只要能够理解能够利用邮递物品3001访问图像这一情况就可以,关于RF-ID部3002的图像组指定信息等,不需要特别意识到。
接收者通过在再现和阅览图像时,将邮递物品3001靠近设置于图像接收侧的电视机3045的RF-ID读写器部3046,就能够开始阅览图像。
当邮递物品3001上的RF-ID部3002充分靠近电视机3045的RF-ID读写器部3046时,RF-ID读写器部3046经由未图示的RF-ID读写器部3046和RF-ID部3002的双方的天线进行供电,由此期待邮递物品3001的RF-ID部3002,电视机3045和邮递物品3001的RF-ID部3002开始无线通信。当开始无线通信时,电视机3045进行记录在RF-ID部3002的存储器部3003上的信息的读取(S3151)。
在根据所读取的信息中的介质识别信息识别到当前的通信对象为邮递物品的情况下,转移到由图像服务器42读取由发送者设定的图像组的处理的流程(S3152)。
在对图像服务器42的访问中,在前面的步骤S3151,生成由RF-ID部3002读取的信息中的图像组指定信息,例如生成服务器URL、用于根据图像组地址等访问图像服务器42上的图像组的URL,能够经由因特网40进行访问(S3153)。
在以上的过程中,与图像服务器42连接的电视机3045从图像服务器42上的图像数据50中,根据图像服务器42所管理的图像组的发送图像选择信息,读取许可显示的图像(S3154),将所读取的图像显示于显示部110(S3155)。
并且,接收者经由电视机3045,按照图像服务器42所管理的图像组的发送图像选择信息和利用方式信息,能够利用幻灯放映的再现、图像的打印、向未图示的附属于电视机3045或者外接的存储介质的图像的下载等功能。
加之,上述的图像的打印不限于未图示的LAN上的打印机的打印,还可以对经由因特网40的照片打印服务委托打印。
如以上说明,根据本发明的上述结构,通过由邮递物品3001上的RF-ID部3002将图像组指定信息传递到图像接收侧的电视机3045,能够不需要对用于取得图像的网络访问目的地的字符输入作业等麻烦。即,通过将邮递物品3001靠近电视机3045这样的直观且平易的操作,就能够访问保存在图像服务器42中的图像数据50,不对接收者要求进行菜单选择或字符输入等烦杂的步骤的情况下,就实现经由图像服务器的图像的收发。
此外,在上述的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在邮递物品3001上预先粘贴或嵌入了RF-ID部3002的状态,但是也可以在通常的明信片或信笺等的邮递物品上粘贴另外提供的单体的RF-ID部3002来制作,若这样做,则过后粘贴RF-ID部也能够得到上述的效果,所以具有能够用于对应于发送侧利用者的喜好的任意的邮递物品上的新的好处。
此外,在向图像服务器42的访问中需要登入操作的情况下,在邮递物品3001上的RF-ID部3002的存储器部3003的可改写区域进行写入时(步骤S3105),也可以记录服务器登入ID和服务器登入密码。进而,最好登入ID和登入密码不是明文,而是通过以加密的方式进行记录来确保安全性。
此外,在上述的本实施方式中,在图像发送侧的电视机45进行了发送图像的选择、利用方式信息的设定及对邮递物品3001上的RF-ID部3002的图像组指定信息的写入,但是也可以代之以在具有RF-ID读写器功能的摄影装置1,进行发送图像选择信息和利用方式信息的设定、图像组指定信息的写入,与上述同样,可得到能够进行基于接收者的平易操作的图像的收发的效果。
<派生的其他一例>
图75A及图75B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的另外一个方式的图像发送侧的电视机45的动作的流程图。此外,在图75A及图75B,对于作为与图73相同的处理的步骤标注相同的标志,并省略其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邮递物品3001上的RF-ID部3002的存储器部3003预先记录了邮递物品固有ID。并且,将该邮递物品固有ID记录在存储器部3003的ROM区域,其具有能够降低因不注意的动作而产生的数据破损或数据篡改等风险的效果。图76示出此时的存储器部3003的数据结构的一例的结构图。
根据上述的RF-ID部,利用图像发送侧的电视机45进行发送图像选择信息、利用方式信息的设定,在图像组被设定在图像服务器42上的状况下,按照图75A的流程,电视机45的动作如下。
读取邮递物品RF-ID的信息(S3101),在根据介质识别信息认定是邮递物品(S3102)之后,电视机45取得邮递物品固有ID。关于邮递物品固有ID,可以使用在步骤S3101读取的信息,也可以换做由RF-ID部3002取得。接着,电视机45经由因特网40访问图像服务器42(S3202),邮递物品固有ID从电视机45发送到图像服务器42,图像服务器42进行所发送的邮递物品固有ID和图像组的地址之间的关联,记录和管理该信息(S3203)。
电视机45从图像服务器取得用于从图像接收侧访问图像服务器42的服务器URL(S3204),并将所取得的服务器URL经由RF-ID读写器46写入到邮递物品3001的RF-ID部3002的存储器部3003的可改写区域(S3205)。
如以上所示,若在图像服务器侧将图像组和邮递物品固有ID建立关联来进行记录及管理,则能够对每个邮递物品固有ID,区分利用方式信息来进行管理,在存在多个邮递物品3001的情况下,能够针对各个邮递物品即不同的每个接收者来变更图像接收时的动作。
这种情况,在本实施方式的开头说明的结构中,对各个邮递物品分别设定图像组,并分别生成不同的图像组地址来分别写入到RF-ID部,对图像接收侧能够得到同样的效果,但是会发生分别设定图像组这样的图像发送侧的烦杂的操作。
因此,若是同一发送图像的选择,则如上所述,利用邮递物品的固有ID来分别记录和管理利用方式信息,由此来减轻发送者的操作,在图像服务器侧,不需要分别保管发送图像选择信息,相应地能够进一步得到降低存储容量的效果。
关于图75B,与图75A不同的部分是步骤S3214和步骤S3215,在步骤S3214,除了服务器URL之外还取得图像组地址,在步骤S3215,除了服务器URL之外,还把图像组地址写入到RF-ID部3002的存储器部3003的可写入区域。
由此,在由图像接收侧接收图像时,进行指定了图像服务器42的图像组的访问,此时,仅在图像服务器中记录及管理的图像组内的邮递物品固有ID和请求了访问的接收者所使用的邮递物品的固有ID一致的情况下许可访问,从而能够提高安全性。
在现有技术中,为了使位于远程处的对方在电视机等大画面显示设备上显示图像,远程处侧的用户需要学习设备操作,或者学会操作者远赴远程处来操作设备,或者对位于远程处的显示设备进行远程操作,但是与实施方式4同样,在本系统中,远程处的用户也能够通过将带RF-ID的明信片等物理性的介质物靠近表示设备这样简单的操作,容易阅览图像。在实施方式4中,不是由用户(图像的摄影/发送者或图像的阅览者)进行带RF-ID明信片的制作及对RF-ID的数据写入,而是由服务供应者进行,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图像发送侧的利用者(发送者)进行带RF-ID的明信片的制作及对RF-ID的数据写入,这一点上不同。
(实施方式7)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使用本发明的RF-ID卡来变更设备的设定的方法进行说明。
下面,利用图77、图78,对利用RF-ID卡变更记录器的设定的方法进行说明。
图77是示出本发明的记录器的结构的框图。
记录器2000进行从调谐器2001取得的广播内容向HDD2008、光盘驱动器2009的录像、录像内容或在光盘驱动器2009读取的影像音乐内容在TV45的再现。
输入信号处理部2002具备将从调谐器2001输入的模拟信号变换为数字信号的A/D转换器、将加扰的内容进行解码的解码器以及变换为MPEG-2等的影像格式的编码器,将输入的影像声音信号变换为规定的影像声音格式形式。
输出信号处理部2003具备将数字信号变换为模拟信号的D/A转换器、以及进行从MPEG-2等的影像格式解码的解码器,进行向TV45的影像、声音输出。
系统控制部2004具备设定信息处理部2011,该设定信息处理部2011控制记录器2000的动作,切换记录器2000的设定。关于设定信息处理部2011,将在后面进行详细说明。
存储器2005保存有作为记录器2000的识别信息的记录器ID2012及作为记录器2000的设定信息的设定信息2013。
操作输入部2006接受来自未图示的遥控器或前面板的按钮等的用户操作的输入。
通信部2007利用因特网或LAN等连接到服务器42。
HDD2008是用于记录从输入信号处理部2002得到的录像内容或内容列表等的区域。
光盘驱动器2009是进行DVD或蓝光光盘等光盘的记录再现的驱动器,进行从输入信号处理部2002得到的录像内容或内容列表等的记录、写入了影像音乐内容的光盘的再现。
记录器2000的输入信号处理部2002、输出信号处理部2003、系统控制部2004、HDD2008、光盘驱动器2009经由总线2010相互连接。
在此,对设定信息处理部2011进行详细说明。
设定信息处理部2011根据保存在存储器2005中的设定信息2013,进行记录器2000的菜单画面等的显示设定及录像再现模式设定、录像内容的章节设定或对应于用户的嗜好等的节目推荐等的设定。具体而言,例如,读取保存在设定信息2013的表示“菜单画面背景色:黑”等的识别符,向输出信号处理部2003请求菜单画面输出时,输出将背景色用“黒”显示的指示。
此外,设定信息2013也可以保存在HDD2008或未图示的SD卡等的外部记录机构中。尤其是,与保存在HDD2008中的录像内容有关的章节等的设定信息或大小较大的信息等,是若保存在HDD2008效率就会较好的信息。
在现有技术中,设定信息2013是在购入设备时已经设定的,或者是由来自操作输入部2006的用户操作来设定的,但是在本发明中,能够根据从RF-ID读写器46得到的信息来变更设定信息2013。
图78是示出通过在记录器2000的RF-ID读写器46读取来变更记录器2000的设定的RF-ID卡的结构的框图。
RF-ID卡2100包括:存储器2101,天线21,电源部91,数据接收部105,数据传送部108,处理部2102,记录部106,再现部107。
当将天线21靠近RF-ID读写器46时,由RF-ID读写器46经由天线21向电源部91供电,并向RF-ID卡2100的各部供电。
数据接收部105接收来自RF-ID读写器46的数据记录及再现等的信息,并向处理部2102发送。
处理部2102执行由记录部106进行的向存储器2101记录数据,或利用再现部107再现来自存储器2101的数据。
数据传送部108经由天线21,将由处理部2102发送的数据向RF-ID读写器46发送。
在存储器2101中,保存有:UID75,介质识别信息111,设备操作信息2103。
UID75和介质识别信息111是用于RF-ID卡2100识别的信息。
UID75是RF-ID卡2100的固有ID。
在介质识别信息111中,记录有表示是卡的识别符。
在设备操作信息2103中,保存有:与利用RF-ID卡2100进行操作的对象的设备有关的信息,以及有关设备的操作的信息。
在操作设备识别信息2104中保存有表示进行操作的设备的种类的信息。所保存的信息利用与介质识别信息111相同的识别符,在图78中记录有表示记录器的识别符。
在对象设备信息2105中保存有想要仅对特定的设备进行操作的情况下使用的信息,在图78中,记录有作为记录器2000的识别信息的记录器ID2012。此外,在限定了使用本发明的RF-ID卡2100的设备的情况下,例如,只使用记录器的情况下,操作设备识别信息2104或对象设备信息2105也可以不包含在设备操作信息2103中。此外,在构成为设想了设定信息处理部2011利用卡来变更设定的结构的情况下,介质识别信息111也可以包含在存储器2101中。
操作指示信息2106是表示对设备进行的操作内容的信息,在图78中,保存了:表示设定变更的信息2109,表示进行设定的变更的对象的信息2110,以及表示在取得设定信息时实施通信的信息2111。
此外,操作指示信息2106不只限定于针对1个操作的信息,也可以由与多个操作有关的信息构成,也可以构成为组合了多个操作的程序。
通信信息2107是与指示了用操作指示信息2106通信并取得时进行访问的服务器等有关的信息。在图78中,保存了:URL2112,登入ID2113,密码2114。此外,也可以不记录URL2112,而是记录IP地址等,在公司内或家庭内网络中访问其他设备的情况下,也可以记录用于确定MAC地址等的设备的信息。
下面,利用图79,对利用RF-ID卡2100,将记录器2000的设定登记到服务器上的步骤进行说明。
在步骤2201,当收到来自用户进行的从操作输入部2006的输入时,设定信息处理部2011对输出信号处理部2003请求向TV45输出消息,在TV45的画面上显示“请放置RF-ID卡”的消息。此外,消息的显示也可以在记录器2000的未图示的控制台(console)上进行显示。此外,在用户进行操作输入时,请求密码或生物体认证等的认证,也可以在认证后转移到登记处理。并且,也可以不向TV45输出消息,而是在使用记录器2000时,通过将RF-ID卡2100放到RF-ID读写器46附近,来进行步骤2203之后的处理。此外,也可以显示在哪个位置登记设定信息2013的询问消息,来向用户选择的位置进行登记。例如,也可以在RF-ID卡2200登记设定信息2013,也可以向与服务器42不同的服务器进行登记。
若在步骤2203检测到RF-ID卡,则实施相互认证处理。
在步骤2204的认证判定为“是”(OK)的情况下,进入步骤2205来继续处理,并在认证判定为“否”(NG)的情况下,返回步骤2202,重复RF-ID卡检测处理。
在步骤2205,从RF-ID卡2100的存储器2101取得UID信息75a。
在步骤2206,从RF-ID卡2100的存储器2101取得通信信息2107。此外,在RF-ID卡2100的存储器2101中没有登记通信信息的情况下,也可以向用户发出通信信息输入请求。此外,在步骤2201,进行了向RF-ID卡2100中没有登记的部位的登记指示时,在该步骤,不进行任何动作。此外,在RF-ID卡2100登记有多个通信信息2107的情况下,也可以将通信信息进行一览显示,由用户进行选择。
在步骤2207,从存储器2005取得记录器ID2012和设定信息2013。此外,设定信息也可以不是当前的信息,而是在设定登记实施等时由用户输入的信息。
在步骤2208,设定信息处理部2011向通信部2007发出通信信息2107向URL2112的访问请求。在访问URL2112时,使用登入ID2113和密码2114。
在步骤2209,判断访问是否成功(OK),在访问成功了时,进入步骤2210来继续处理,在访问失败时,直接结束处理。
在步骤2210,将UID信息75a、从存储器2005取得的记录器ID2012、设定信息2013发送给服务器42。
在步骤2211,根据在步骤2201指定的操作或所选择的设定信息2013的保存位置、在步骤2207取得的设定信息2013、在步骤2206取得的通信信息2107,生成操作指示信息2106。
在步骤2212,进行与步骤2202同样的处理,在TV45的画面上显示“请放置RF-ID卡”的消息。
在步骤2213,当检测到RF-ID卡时,实施相互认证处理。
在步骤2214的认证判定为“是”(OK)的情况下,进入步骤2215,继续处理,在认证判定为“否”(NG)的情况下,返回步骤2212,重复RF-ID卡检测处理。
在步骤2215,从RF-ID卡2100的存储器2101取得UID信息。
在步骤2216,确认在步骤2205取得的UID信息75a和在步骤2215取得的UID信息是否一致,若一致,则进入步骤2217,继续处理,若不一致,则返回步骤2211,重复RF-ID卡检测处理。
在步骤2217,将保存在存储器2005中的未图示的操作设备识别信息2104、记录器ID2012、在步骤2211生成的操作指示信息2106以及通信信息2107向RF-ID卡2100发送,记录到存储器2101中后,结束处理。
使用图80,对按照上述的图79的步骤登记到服务器42的设定信息进行说明。
设定信息2250与UID信息75a、对象设备信息2105关联起来登记,具体而言,登记了表示“菜单画面背景色:黒”等的信息的识别符。各设定信息的末尾的“A”、“B”表示是不同的设定。
如UID0001所示,能够对1个UID登记多个设定信息,如对象设备信息2105为REC-0001的项目的方式,可以对1个对象设备信息,登记与多个UID关联的设定信息。此外,在设定信息中还可以包含变更对象信息2110。
接着,对使用图81按图79的步骤登记到RF-ID卡2100的存储器2101上的设备操作信息2103进行说明。
作为UID信息75b,登记有“UID0001”,作为介质识别信息111登记了“卡”。
在设备操作信息2103中,登记了:操作设备识别信息2104,对象设备信息2105,操作指示信息2106,通信信息2107的组。此外,通信信息2107也可以作为不与其他信息关联的信息来进行登记。例如,在登记了1个通信信息、使用RF-ID卡2100时,也可以始终访问相同的服务器等。
操作指示信息2106包括:指示内容信息2260,指示对象信息2261,通信实施信息2262。在指示内容信息2260中,记录了表示针对在对象设备信息2105指定的设备执行的处理的识别符,在指示对象信息2261中,作为进行操作的对象,例如,针对REC-0001记录了表示菜单画面模式、录像模式等的设定的识别符。在通信实施信息2262中,记录有表示进行指示内容信息2260的处理时是否进行通信的识别符。此外,在使用RF-ID卡2100进行的操作限定于设定变更的情况下,设备操作信息2103也可以仅由通信信息2107构成。
在通信信息2107中,记录有在指定了对通信实施信息2262实施通信的情况下进行通信的服务器等的URL、登入ID、密码等。
接着,使用图82,对使用RF-ID卡2100变更记录器2000的设定的步骤进行说明。图82是示出记录器2000的设定信息处理部2011使用RF-ID卡2100的信息来更新设定信息2013的步骤的流程图。
开始时,当在步骤2301检测到RF-ID卡2100时,在步骤2302实施相互认证处理。
若步骤2303的判定为“是”(OK),则进入步骤2304,继续处理,若判定为“否”(NG),则结束处理。
在步骤2304,从RF-ID卡2100的存储器2101取得UID信息75b和设备操作信息2103。
在步骤2305,检索包含在设备操作信息2103中的操作设备识别信息2104,并与从记录器2000的存储器2005取得的未图示的设备识别信息进行比较。
在步骤2306中,若在步骤2305进行的比较结果一致,则进入步骤2307,继续处理,若不一致,则进入步骤2314。
在步骤2314,判断是否检索了所有操作设备识别信息2104,在检索了所有操作设备识别信息2104的情况下,结束处理。
在步骤2307,检索对象设备信息2105,并与从记录器2000的存储器2005取得的记录器ID2012进行比较。
在步骤2308,若在步骤2307进行的比较结果一致,则进入步骤2309,继续处理,若不一致,则结束处理。
在步骤2309,取得与设备操作信息2103、对象设备信息2105对应的操作指示信息2106。
在步骤2310,取得与设备操作信息2103、对象设备信息2105对应通信信息2107。
在步骤2311,从操作指示信息2106的指示内容信息2260取得表示是设定变更处理的信息,并访问服务器42,来取得设定信息2250。对于该步骤的处理,将在后面使用图83进行详细说明。
在步骤2312,判断是否正确进行了设定信息2250的取得,在能够正确取得的情况下,进入步骤2313,利用设定信息处理部2011更新记录器2000的存储器2005的设定信息2013之后,结束处理,在不能正确取得的情况下,直接结束处理。
下面,使用图83,对图82的步骤2311的处理进行详细说明。图82是设定信息处理部2011访问服务器42来取得设定信息2250的步骤的流程图。
在步骤2351,对在通信部2007访问通信信息2107中所包含的URL2112进行访问。
在步骤2352,设定信息处理部2011将包含在通信信息2107中的登入ID2113和密码2114向通信部2007发送,并进行登入处理。
在步骤2353,判断为认证“是”(OK)的情况下,进入步骤2354,继续处理,在认证为“否”(NG)的情况下,作为设定信息2250的取得失败,来结束处理。
在步骤2354,检索服务器42的UID信息,在步骤2355,在有与在图82的步骤2304所取得的UID信息75b一致的信息的情况下,进入步骤2356,继续处理,在没有一致的信息的情况下,在步骤2359判断为检索了所有UID信息之前,进入步骤2354,重复实施UID信息的检索。在步骤2359判断为检索了所有UID信息的情况下,作为设定信息2250的取得失败,并结束处理。
在步骤2356,检索与UID信息75b对应的对象设备信息,在步骤2357,有与在图82的步骤2305取得的对象设备信息2105一致的信息的情况下,进入步骤2358,继续处理,在没有一致的信息的情况下,在步骤2360判断为检索了所有对象设备信息之前,进入步骤2354,重复实施对象设备信息的检索。在步骤2360判断为检索了所有对象设备信息的情况下,作为设定信息2250的取得失败,并结束处理。
在步骤2258,取得与UID信息75b、对象设备信息2105对应的设定信息2250,并结束处理。
如以上所述,若使用RF-ID卡2100,则能够得到如下的效果:能够在用户没有意识到复杂的处理的情况下实施记录器2000的设定,即使是对设备的操作不熟练的用户,也能够容易变更记录器的设定。此外,能够对记录器进行的操作不仅仅是设定的变更,例如,当对指示内容信息指定了录像内容列表取得时,将记录器的录像内容列表登记到RF-ID或服务器上,能够由其他设备参照。并且,若使用图84所示的RF-ID卡,则仅通过将RF-ID卡放置到附近就能够进行预约录像。若使用与图84的Index1对应的变更对象信息,则通过按用指示对象信息指定的“节目ID”,“录像模式”的设定来进行预约录像,在不访问服务器的情况下能够进行预约录像,若使用与Index2对应的变更对象信息,则指定由指示对象信息指定的“节目代码”,从而从服务器取得节目ID或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以及频道信息,并利用“录像模式”的设定进行预约录像。并且,通过在指示对象信息中进行“推荐节目”的指定,并从服务器取得节目ID,能够从服务器取得推荐内容,从而能够进行预约录像。若使用该功能,例如,还可以考虑将RF-ID卡作为节目指南杂志的附录来减少预约录像的麻烦的服务。此外,也可以作为指示内容信息而设定下载,作为指示对象信息而设定功能限定版的影像或软件,若作为通信信息而使用设定了下载站点的URL的RF-ID卡,则能够考虑用免费发布的RF-ID卡试用功能限定的内容、并由喜欢的用户购入的服务。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以记录器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的应用范围不限定于记录器。
例如,通过在TV中具备RF-ID卡的读写器和设定信息处理部,能够将在刚刚接通电源之后的初始显示频道或初始音量的设定、排除成人广播或暴力场景等的儿童锁定设定、喜欢的频道换台(ザツピング)设定、画面的对比度或明亮度设定、语言设定、连续使用时间设定等作为变更对象信息来进行登记,能够进行对应于用户的使用习惯的设定。此外,在汽车导航仪系统(汽车导航仪)上具备RF-ID卡的读写器和设定信息处理部的情况下,向指示内容信息指定“强调显示”,向指示对象信息指定“地标信息”,由此汽车导航仪上显示指定的地标时,能够变更字符字体或大小,或者进行变更颜色等的强调显示。此外,地标信息也可以从服务器取得。由此,例如,能够在高速道路的服务区或立交桥或观光地等处分发记录了图85所示的设备操作信息的RF-ID卡,用于强调显示当前发生的事件等的、推荐地标等用途。并且,若在笔记本电脑具备RF-ID卡的读写器和设定信息处理部,则能够进行画面的分辨率或桌面上的图标等的配置、壁纸、屏幕保护、常驻软件等的启动设定,所使用的外围设备、鼠标等的左右手设定等,仅通过携带RF-ID卡,就能够即使在出差地等的PC中也能够通过通常使用的设定来进行作业。此外,也可以在游戏机具备RF-ID卡的读写器和设定信息处理部,例如,在朋友的家等,利用作为指示内容信息而设定了设定变更的RF-ID卡设定控制器的键配置或菜单画面结构,或者读取保存数据等。并且,还可以考虑将作为指示内容信息而设定了下载的RF-ID卡作为杂志等的附录,进行追加脚本或稀少的项目等的下载的服务。
本发明的RF-ID卡在家庭内的家电连接到网络上时,例如,也将符合个人喜好的空调温度或洗澡水的加热设定等登记到RF-ID卡中,通过放置到设在家庭内的RF-ID读写器附近,能够统一进行家电的设定,将保管在冰箱内的视频的阅览操作预先登记在RF-ID卡中,通过利用预先附加在食品上标签等来取得登记在冰箱的存储器上的食品的信息,或者取得利用摄像机拍摄冰箱内的影像,由此能够用TV的读写器确认食品列表等,能够用于各种用途。此外,也可以组合用于指定设备的RF-ID卡(例如,表示“暖气”、“冷气”、“炉子”、“电风扇”的4种卡)和用于指定设备的设定的RF-ID卡(例如,表示“弱”、“中”、“強”的3种卡)等,或者,在一张RF-ID卡上具备具有上述设备指定、设备设定指定的各种功能的多个RF标签,将设备的设定进行个性化定制。
此外,本发明的应用范围不限定于前面的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方法。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任意组合上述实施方式的构成要素及特征来得到的方式,以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上述实施方式实施变形来得到的方式均包含于本发明中。
例如,在2个用户(假设用户A和用户B)之间交换照片的方式中,作为由用户B阅览用户A拍摄的照片的方法,将根据预先保存有用户B的TV的设备ID和用户B所具有的中继服务器的URL的RF-ID(作为RF标签B)生成的信息(作为设备生成信息B),通过邮件等方式传递给用户A,并记录到RF标签B中,用户A保存与设备生成信息B关联起来向中继服务器登记了照片的服务器的URL,由此用户B仅通过将RF标签B放到TV的RF-ID读写器附近,就能够阅览用户A所拍摄的照片。此外,在标签B上预先登记了用户A的邮件地址,用户B仅通过将标签B放到TV的RF-ID读写器附近,就能够自动地向标签B写入设备生成信息B、向用户A通知设备生成信息B,若采用这样的方法,则即使在用户B不熟悉设备的使用方法的情况下,也能够进行照片的交换。此外,通过发送由用户A将URL、登入ID、密码中的至少一个用设备生成信息B进行加密后登记到RF-ID中的明信片,能够对用户B的TV限制照片的阅览。并且,在将贴上了发送用的RF-ID和返回用的RF-ID的两个RF-ID的明信片从用户A向用户B发送的情况下,通过由用户A预先在返回用的RF-ID中记录由自身的TV等生成的设备生成信息A,由此将在用户B返回时用户B登记照片的服务器的URL、登入ID或密码用设备生成信息A进行加密后记录到返回用的RF-ID中,或者在登记照片时由用户B将其与设备生成信息A关联起来进行登记,由此能够限制允许用户B预览登记的照片的设备。
此外,附加在邮递物品上的RF-ID的邮递物品固有ID也可以构成为,将在多个邮递物品之间共用的组ID部和对每个邮递物品设定的固有ID部组合的结构。通过不是将服务器的照片与所有邮递物品固有ID关联起来,而是与上述组ID部关联起来登记,在针对多个对象发送具有与照片关联起来的RF-ID的明信片时,能够省略登记多个固有ID的麻烦。此外,也可以将与组ID部关联起来登记的服务器的照片根据固有ID部来切换阅览许可/禁止。由此,例如,在用打印机在邮递物品上打印收件人住址等的情况下,通过在打印机上具备RF-ID读写器,在打印时读取邮递物品固有ID的固有ID部,由此能够进行地址薄和固有ID部的对应建立,能够用地址薄进行服务器上的照片阅览的许可/禁止的管理。
此外,通过在明信片或卡上具备多个功能不同的RF标签,并切断不使用的RF标签的通信,由此在1张的明信片或卡上切换多个功能。例如,在明信片的上部具备将照片进行幻灯放映显示的功能的RF标签,在下部具备具有再现影像的功能的RF标签,由此,通过将明信片的上部、下部的任一方靠近RF-ID读写器来切换照片显示和影像再现功能。此外,也可以设置在明信片的正反面,具备使用了切断通信的材料的盖子,由此只能使用打开了盖子的状态的RF标签。
此外,也可以通过将照片登记到多个服务器上,将各个服务器的URL保存在RF标签中,访问各个服务器来取得照片,并进行一览显示。
此外,RF-ID读写器也可以不仅具备于设备上,还可以具备于遥控器等的进行设备操作的输入机构上。例如,在通过网络等来连接多个设备的情况下,也可以在集中进行多个设备的操作的输入机构上具备RF-ID读写器,并进行各个设备的操作。并且,在遥控器等的输入机构上具备指纹认证、脸部认证的生物体认证或密码等的个人认证机构,仅在结束了个人认证的情况下进行RF标签的读写。反之,也可以将个人的认证信息记录在RF标签上,利用RF标签在设备或遥控器等进行个人认证。
此外,关于本发明的记载,多采用称作RF-ID的用语。一般来说,称作RF-ID的用语,在狭义上表示“将识别信息记录在非易失性存储器中的标签”,具有双接口或安全功能的RF-ID采用“IC卡”等的用语。但是,本说明书的RF-ID不限定于狭义的用语。在本发明用于表示“将个体识别信息记录于非易失性存储器,能够将个体识别信息经由天线发送到外部的电子电路”的广义的含义。
在现有技术中,为了由设备操作的未熟练者进行设备的复杂的设定,由设备的销售人员、维修人员或服务人员赶赴设置有对象设备的地方来进行设定,或者需要对对象设备进行远程操作。即,在进行远程操作的情况下,也为了进行远程操作的设定,需要赶赴设有设备的地方。但是,如以上所述,若采用RF-ID卡2100,则用户在没有意识到复杂的处理情况下进行记录器2000的设定,能够得到即便是对设备的操作不熟练的用户,也能够容易变更记录器的设定的效果。
此外,本发明在具备具有画面的设备、通过通信路径与上述设备连接的读取器装置、以及与上述读取器装置进行近距离无线通信的通信装置的通信系统中,作为将与上述通信装置有关的图像提示给上述设备的图像提示方法来实现,或者作为与通信装置的识别信息一起保存在该通信装置内的程序来实现,该程序由在与上述通信装置之间进行近距离无线通信的设备所具备的虚拟机执行的代码记述,包括:访问通过通信网络连接的服务器装置的步骤;从上述服务器装置下载保存在所访问的上述服务器装置中的图像中的、与上述识别信息对应的图像的步骤;以及显示所下载的图像的步骤。本发明或者可以由记录了上述那样的程序的CD-ROM等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来实现。
此外,本发明的通信装置当然可以应用于具备保存了识别信息及虚拟机用程序的RF-ID的所有设备,例如,摄像机等的电子设备、电饭煲或冰箱等的家电设备、以及牙刷等日用品。
在此,利用图86(a)、(b)的框图、图86(c)的流程图和图87的流程图,对在TV等的遥控器上搭载了RF-ID读取器的情况下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首先,如上所述,摄像机等的子通信机装置5050具有存储器52和天线21。当使遥控器5051的天线5063靠近该天线21时,从天线5063向天线21供电,存储器52中的数据从天线21被传送到天线5063。在遥控器5051侧,通过通信电路5064变换为数字数据之后,存储到存储器5061(步骤5001a:图87)。当将遥控器5051的发送部朝向TV45按压发送开关5062时(步骤5001b),存储器5061的数据利用光,经由光输出部5062a传送到TV的发光受光部5058,向TV等的母设备45发送(步骤5001c)。此外,此处的通信也可以不利用光,而是利用无线方式。
在此,返回图86(c)的流程图,由于发明用于社会性的系统,所以需要在20年后、30年后也能够使用。作为虚拟机语言等的程序,已知的有Java(注册商标)等,但预测将来会得到扩展,或者会成为完全不同的高效的语言等的程序。因此,在本发明中,在TV等的母设备45上记录表示母设备的虚拟机语言等的语言类型或版本的母设备版本信息5059、n1(步骤5060i:图86(c))。在子设备即子通信机装置5050的存储器52上(图86(a)),最初记录了表示子设备的程序语言等的版本的子设备版本信息5052、n2。之后,有程序区域5053,记录版本5055a、5055b、5055c的程序5056a、5056b、5056c,接着有数据区域5054。
在图86的流程图的步骤5060i,得到母设备45的版本信息n1,并得到子设备的存储器中的版本信息n2(步骤5060a),选择n1≥n2的最大值的程序n(步骤5060b),执行该执行程序n(步骤5060c),并在步骤5060d连接到因特网上的情况下,在步骤5060e连接到服务器,向服务器传送对母设备45设定的语言信息5065(步骤5060f),服务器根据所发送的语言信息5065,将其语言例如法语的程序传送给母设备并执行。或者,也可以在服务器上执行该程序。
在没有连接到因特网的情况下,返回步骤5060h,并执行本地程序,将子通信装置5050的属性信息,例如,用于通知故障的情况或所记录的照片的张数等信息显示于母设备45的画面上。这样,在子设备的存储器52上记录版本信息5052,按每个版本记录以10年单位的周期进化的各代的程序、步骤或URL,所以具有即使经过20年、30年,也能够以相同的格式进行动作的效果。在图86(a)中示出了记录了程序的版本、世代的例子,但是如图86(b)所示,通过记录与版本5055d、5055e、5055f对应的URL等的服务器中的数据的地址、URL5057a、5057b、5057c,能够得到同样的效果。通过该方式,将来也能够实现向下兼容性。例如,在今年买的制品上搭载了RF-ID的情况下,假设为版本为1,则在20年后、30年后的母设备45上,例如搭载与版本1、2、3对应的JAVA(注册商标)等的虚拟机语言等的程序,所以通过知晓子设备版本信息5052,母设备向与该版本对应的母设备的程序切换来进行动作。此外,在30年后的子设备21也记录有版本1、2、3的所有的程序,所以在版本3的母设备45能够得到最高功能。并且,在版本1的母设备45得到旧版本的较少限定的功能,实现完整的兼容性。
对图87的流程图进行说明。当在步骤5001a按压遥控器5051的读取开关5063a,并靠近子通信机装置5050的天线21时,子设备的存储器52的数据被蓄积到遥控器5051的存储器5061。接着,在步骤5001b,当将遥控器5051朝向TV等的母设备45按压发送开关5062时(步骤5001b),通过光,向母设备发送存储器5061的数据(步骤5001c)。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便于说明,将该数据称作标签数据。从标签数据提取或选择执行程序(步骤5001d),利用母设备的虚拟机语言执行所提取或选择的执行程序(步骤5001e),读取母设备侧的因特网连接识别用信息(步骤5001f),若在步骤5001之前识别用信息不表示“能够连接到因特网”,则执行在执行程序中非连接时用的程序(步骤5001t),并显示母设备的画面的执行结果(步骤5001u)。在本发明中,在存储器52不仅记录连接到因特网的信息,还记录在非连接时动作的执行程序,所以具有能够进行在非连接时要求的最低的动作的效果。
返回步骤5001g,在为“是”的情况下,执行包含上述程序的一部分的连接程序(步骤5001h)。
在该情况下,在标签数据中的执行程序中,在图86(a)的数据区域5054加上服务器的URL、用户ID或密码等数据来生成连接程序,由此能够扩展标签数据中的执行程序,并且能够使得存储器52中的非易失性存储器的容量变小。在该情况下,将存储器52的连接程序记录到程序区域5053的不能改写的ROM存储器等的存储器中,并记录到能够写入服务器的URL等的数据区域5054中,由此能够降低芯片面积或成本。
在步骤5001i,连接到特定的URL的服务器,并在步骤5001j判断服务器侧是否请求上载数据,若判断结果为“是”,则在步骤5001p,将数据或者/且程序上载到服务器上。使用该数据来在服务器执行程序(步骤5001q),将在服务器执行的结果发送给母设备(步骤5001r),并在母设备的表面显示所执行的结果等(步骤5001s)。
返回到步骤5001j,在判断结果为“否”的情况下,下载包含服务器的URL中的特定的程序的信息(步骤5001k),在母设备执行该下载的程序(步骤5001m)。并且,将其结果显示于母设备的画面上。
由于耗电、体积或成本的制约,在RF-ID或子设备侧的存储器容量上有限制,不能存储通常的程序。但是,如本发明那样,通过使用连接程序和服务器具有能够使无限大的程序动作的较大效果。
也可以在服务器中执行巨大的程序,也可以执行从服务器下载的程序,这些均属于本发明的范畴。
此外,在使用了本发明的图86的实施方式中,假设TV用的遥控器来进行了说明。在该情况下,遥控器包括:电池,用于切换TV频道的按钮,用于读取RF-ID的天线,通信电路,以及红外线发光部。即使代替遥控器来使用便携式电话机,也能够得到同样的效果。由于能够共用搭载在便携式电话机上的红外发光部等,所以能够容易导入。由于还具有便携式通信线路,能够直接连接到服务器,所以在性能方面不会发生变化。但是,由于发生通信費用,所以用户增加负担。便携式电话机的画面比TV小很多。因此,设置图86所示的发送开关5062,在位于TV附近时,使便携式电话机的发光部朝向TV来向TV直接传送上述的存储器52中的标签数据,由此能够在分辨率高的大画面观看数据。此外,由于无需費用,所以对于用户来说有很大好处。采用了所读取的标签数据的、经由便携式电话线路的通讯与该发送开关联动地被中止。
在该情况下,与在图86说明的遥控器同样地构成为,将RF-ID(也可以是NFC通信部)的至少读取部置于便携式电话机中。能够预想今后将使便式电话机具备RF-ID等的读取器功能。假如将RF-ID的读取器搭载在便携式电话机上,则实施本发明时追加的成本会非常小,对于用户而言有很大的好处。此外,不仅是遥控器、便携式电话机,用PDA终端、笔记本电脑、便携式介质播放器等也容易实现本发明。
(实施方式8)
图88示出在本实施方式中假设的家庭网络环境。假设在一个房屋内部有两个TV45、8001,各个TV具有RFID标签读写器和画面的显示部110、8003。此外,在各个TV上连接了动态图像服务器8004、8005,利用有线或无线,从动态图像服务器发送动态图像数据,并在TV上显示动态图像服务器的信息的动态图像。在此,所谓动态图像服务器是NAS等的存储设备或者BD记录器等的记录设备。同样,也能够通过因特网,访问住宅外的动态图像服务器。此外,家庭网络的用户具有能够便携且能够显示动态图像的移动AV终端8006。移动AV终端也与TV同样,具有RFID标签8007和动态图像显示部8008,通过无线能够访问动态图像服务器。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如上所述的环境中,用户利用TV1(45)观看动态图像,但是假设想要用二楼的电视机2(8001)观看的状况。在移动而观看动态图像的情况下,最好无缝地看到动态图像的接续。但是,为了在确保安全不变的情况下无缝地移动动态图像,需要用户的认证或定时的同步,所以用户必需进行复杂的操作。这是因为在称作TV或移动终端的通用性高的设备中,能够采用各种利用方法,用户想要进行对应于各种状况的动作。
本发明通过上述技术,根据自身终端的状况,从移动AV终端发送程序,并使用作为其响应而接收的TV的状况,制作动态图像的显示目的地变更的指令,由此通过触碰移动AV终端和TV这样的极为简单的动作,就能够进行对应于两个终端的状况的动态图像的收发(交接),能够大幅提高用户的便利性。此外,在下面的说明中,对动态图像的收发进行了说明,但是在连续显示幻灯放映等静止图像的情况下,也能够得到同样的效果。
本发明根据上述结构,能够通过触碰移动AV终端和TV的极为简单的动作进行动态图像的收发,能够大幅提高用户的便利性。
图89是用于说明移动AV终端所执行的各功能的功能框图。进行动态图像的收发的用户按压动态图像收发按钮8050。在按压动态图像收发按钮时,动态图像收发请求制作部8051通过显示信息管理部8052取得当前在显示部8008显示的动态图像信息,制作动态图像收发请求之后,写入RFID的存储器8054中。在不显示动态图像的情况下,变更为接受动态图像的模式,作成动态图像接受指令动态图像制作请求。假设在显示动态图像的情况下,变更为传送动态图像的模式,并将动态图像传递指令和动态图像的信息作成动态图像收发请求。在此,所谓的动态图像的信息是,在显示信息管理部管理的动态图像显示时间的信息和在通信广播管理部8055管理的连接目的地信息。在通信广播管理部8055,通过广播接口8056接收动态图像的情况下,管理频道信息,通过通信接口8057接收到的情况下,管理动态图像服务器的识别符及动态图像的识别符。在此,所谓动态图像服务器的识别符及动态图像的识别符,例如是IP地址,是URL,只要是能够唯一识别的信息就可以是任何一种。此外,所谓动态图像收发按钮也可以是接受动态图像的按钮和传递动态图像的按钮。此外,也可以通过按下动态图像收发按钮,在画面上显示是接受还是传送的选项。记录在RFID的存储器8054上的信息在靠近其他RFID标签时,通过发送部8058经由无线天线8059发送。此外,在制作收发指令之后,在过了一定时间之后也不发送的情况下,可以解除动态图像收发模式,废弃存储器内的信息。RFID的接收部8060接收动态图像收发响应。所谓动态图像收发响应是对动态图像接受指令或者动态图像传送指令的可否的响应,在为对动态图像接受指令的表示可以的响应的情况下,作成包含动态图像的信息。动态图像收发响应传送到通信广播管理部,进行对应于响应的处理。在对于动态图像接受指令返回来了表示可以的响应的情况下,进行动态图像接受处理。在包含在响应中的动态图像信息为频道信息的情况下,向广播接口8056通知该信息,并接收其频道。此外,向显示管理部8061发出表示其频道的指示。在为在移动AV终端的广播接口不能接收的频道信息(BS,CS,有线TV的频道)的情况下,接收这些频道,并向通信部8062委托向通信接口传送来的终端的搜索。此外,也可以事先进行传送来的终端的搜索。在通信接口接收了情况下,也与通常同样,显示于显示部8008。在收发响应中包含的动态图像信息为连接目的地信息的情况下,向通信部8062通知该信息,向连接目的地发送动态图像的发送请求。在动态图像的发送请求中包含动态图像的显示时间,根据该时间,请求发送数据。此外,与广播接口中的动态图像接收不同,在通信接口中的动态图像的接收中有时需要某种程度的时间。这取决于用于在通信接口接收的预处理或在通信缓冲器8063中暂时存储动态图像数据的时间。在本方式中,也可以预测该时间,并预先由通信部进行与该时间相对应的动态图像发送请求,由此进行多余的数据发送及等待时间的削减。在该情况下,在显示时间校正部进行校正,以便能够无缝地进行动态图像显示。由于一般来说,数字动态图像的数据存储在显示缓冲器8065中,在显示处理部8053中进行处理的同时显示于显示部8008中,因此这成为可能。在针对传送动态图像的指令返回了表示可以的响应的情况下,消除画面显示。此外,画面显示可以是自动消除,也可以由用户选择。此外,也可以在传递侧的终端接收到消除画面显示的指示之后消除画面,也可以准备定时器来在经过一定时间之后消除画面。
图90是用于说明TV执行的各功能的功能框图。从RFID标签的天线8100接收到动态图像收发请求的接收部8101,向通信广播管理部8102传递数据。在所接收的数据为动态图像接受指令的情况下,发送在动态图像收发响应制作部8103管理的显示动态图像的连接目的地信息。接收到信息的动态图像收发响应制作部8103从显示信息管理部8104取得显示时间信息,制作动态图像收发响应,并写入到RFID的存储器8105中。此时,若得不到所希望信息,则制作不可收发的响应。所写入的收发响应通过发送部8106发送给移动AV终端的RFID。发送后的动态图像的显示结束处理,与移动AV终端相同。在所接收的数据为动态图像传送指令的情况下,在通信广播管理部8102进行对应于所包含的信息的处理。在为频道信息的情况下,通知广播接口8107,接收希望的频道中的信息,通知显示管理部8108,并变更显示。此外,在已经显示动态图像的过程中接收到动态图像传送命令的情况下,也可以在优先度判定部8109进行是否应该使某个动态图像优先的判断,也可以显示选择命令。在包含连接目的地信息的情况下,通知通信部8110,使其发送动态图像发送请求。之后的处理与移动AV终端相同,其他各部分的功能也相同。
图91是在TV1(45)从动态图像服务器1(8004)接收到动态图像的情况下,由移动AV终端8006收发该动态图像的情况下的时序图。用户为了收发动态图像,接通移动AV终端8006的电源。移动终端搜索无线LAN的接入点8009,并建立无线连接。并且,通过DHCP等取得IP地址,并建立IP连接。在为DLNA终端的情况下,也可以进行M-SEARCH等的DLNA终端搜索处理。用户按下动态图像收发按钮,在RFID的存储器内制作动态图像收发请求。并且,用户使移动AV终端的RFID标签8007和TV1的RFID46靠近,将动态图像收发请求发送给TV1。通过在TV1接收到请求指令,制作动态图像收发响应(包括动态图像服务器1的IP地址、动态图像识别符以及动态图像显示时间),并返回给移动AV终端8006。此外,假设即使TV1中的动态图像接收机构为HDMI线缆等的非IP连接的情况下,TV1也预先取得动态图像服务器的IP地址。此外,在动态图像被加密了的情况下,假设同时交换必要的安全关联信息(密钥等)。接收到动态图像收发响应的移动AV终端,向在响应中包含的动态图像服务器1的IP地址发送动态图像发送请求(包含动态图像的识别符、显示时间)。接收到动态图像发送请求的动态图像服务器18004将动态图像的发送目的地切换为移动AV终端8006。没有接收到动态图像的数据的TV1(45)使动态图像显示处于关闭(OFF)状态。
图92是在移动AV终端8006从动态图像服务器1(8004)接收到动态图像的情况下、TV2(8003)收发该动态图像的情况下的时序图。用户按下移动AV终端8006的动态图像收发按钮,制作动态图像收发请求(包含动态图像服务器1的IP地址、动态图像识别符以及动态图像显示时间)。并且,用户使移动AV终端的RFID标签8007和TV2的RFID8002靠近,将动态图像收发请求发送给TV2。TV2(8003)制作可收发动态图像的响应,并向移动AV终端8006返回。TV2(8003)将动态图像发送请求向动态图像服务器1(8004)发送。之后的处理与图91相同。
图93是用于说明移动AV终端的处理的流程图。移动AV终端在被用户按下收发按钮时(S8300),在画面为空白的(或者不是动态图像显示)情况下(S8301),转移到接受动态图像的模式(S8302)。在画面不是空白的情况下,显示选择画面(S8303)。在选择了接受的情况下(S8304),同样转移到接受动态图像的模式。在选择了传送的情况下,变更为传送动态图像的模式(S8305)。在为接受动态图像的模式的情况下,移动AV终端将包含接受动态图像的指令的动态图像收发请求保存到自身的RFID的存储器内。用户将自身终端的RFID靠近其他终端的RF-ID(S8306),将动态图像收发请求向其他终端发送(S8307)。此时,当从其他终端接收到动态图像收发响应时(S8308),根据响应内所包含的信息来进行处理。在得不到响应的情况下,显示无响应的错误画面,并结束处理(S8309)。在响应内包含有地面波的频道信息的情况下,移动AV终端确认是否能够接收该频道(具有调谐器、天线,处于能够接收电波的范围内)。在能够接收该频道的情况下(S8311),将所指定的频道进行画面显示。在不可能接收该频道的情况下,变更为无线LAN传送模式(S8313)。此外,在响应信息中包含在BS等的移动AV终端中原本不能接收的频道信息的情况下(S8314),同样变更为无线LAN传送模式。在响应中包含的信息不是频道信息的情况下,变更为无线LAN接收模式(S8315)。
这样,从移动AV终端根据自身终端的状况发送指令,并利用作为其响应而接收的TV的状况,制作动态图像的显示目的地变更的指令,由此能够通过触碰移动AV终端和TV的极为简单的动作来进行对应于两终端的状况的动态图像的收发。此外,根据从终端接收的动态图像收发响应中所包含的信息,能够显示对应于移动AV终端所具有的功能或能力的动态图像。
此外,在上述的说明中,根据动态图像收发响应中所包含的信息,进行移动AV终端所具有的功能或能力的动态图像显示,但是在TV、具有显示部的动态图像服务器等的多终端进行动态图像显示的情况下,根据动态图像收发响应所含的信息,取得多终端的功能或能力,并进行与此对应的动态图像显示。
图94是用于说明在传送移动AV终端的动态图像的模式下的处理的流程图。在传送动态图像的模式的情况下,移动AV终端将包含传送动态图像的指令及想要传送的动态图像的信息的动态图像收发请求保存到自身的RFID的存储器内。用户使自身终端的RFID靠近其他终端的RF-ID(S8320),并将动态图像收发请求向其他终端发送(S8321)。此时,当从其他终端接收到动态图像收发响应时(S8322),根据响应内所含的信息来进行处理。在不能得到响应的情况下,显示无响应的错误画面,并结束处理(S8323)。在响应为不可收发的响应的情况下(S8324),显示不可收发的错误画面,并结束处理(S8325)。在为可收发、且通过地面波接收了收发动态图像的情况下(S8326),停止地面波广播的画面显示。否则,根据所接收的方式的种类,进行在无线LAN接收的动态图像的结束处理(S8327),并停止画面显示。此外,画面显示的停止也可以按照传送动态图像的侧的终端的指示来进行,也可以切换为初始画面等的其他画面(S8328)。
图95是用于说明移动AV终端的无线LAN传送模式下的处理的流程图。假设在移动AV终端中,虽然能够接收地面波,但是不能接收卫星广播或有线TV的广播的终端。为了接收这些广播波,需要在能够接收的其他终端接收,并用无线LAN进行传送并接受。移动AV终端在成为无线LAN传送模式时,调用无线LAN传送对应设备的信息。假设未保持有对应设备的信息(S8340),则进行对应设备的搜索(S8341)。若不能在住宅内发现无线LAN传送对应设备,则显示该频道不能收发的错误画面(S8342)。在发现无线LAN传送设备或者原本保持有对应设备信息的情况下,对该设备发送该频道的动态图像传送请求(S8344)。在从传送设备返回了能够传送动态图像的响应的情况下,通过无线LAN接收所指定的频道的动态图像包(S8345),并将被指定的频道的动态图像进行画面显示(S8346)。
图96是用于说明移动AV终端的无线LAN接收模式下的处理的流程图。在无线LAN接收模式下,在动态图像收发响应中包含动态图像服务器的IP地址、动态图像的ID及显示时间信息的情况下(S8360),访问动态图像服务器。首先,确认动态图像服务器的IP地址是否为与自身终端的IP地址相同的子网(subnet)(S8361)。在为与自身终端的IP地址相同的子网的情况下,向动态图像服务器发送包含动态图像ID显示时间的动态图像发送请求(S8364)。此外,在有延迟时间校正功能的情况下(S8362),校正动态图像发送请求内的显示时间信息(S8363)。在此,所谓显示时间校正功能是指考虑处理所需的各种延迟来为高效进行动态图像传送而进行的校正功能。并且,在移动AV终端不能从动态图像服务器接收动态图像的情况下(S8365),也可以再次传送动态图像发送请求。在再次传送超时超过了规定次数时也得不到响应的情况下(S8366),显示无服务器响应的错误画面(S8367)。在所接收的动态图像数据的时间为想要显示的时间的情况下(S8368),利用快进和后退的控制包来与想要显示的时间进行匹配(S8369)。之后,移动AV终端进行动态图像的画面显示。
图97是用于说明在动态图像收发响应中包含URL的情况下的处理的流程图。在包含URL的情况下(S8380),进行基于DNS的名字解析,取得动态图像服务器的IP地址(S8381)。此外,动态图像的URL只要是作为动态图像服务用而附加的名字就可以是任何一种。此外,假设名字解析还包含从DNS以外的服务识别符向终端识别符的变换。在所取得的动态图像服务器的IP地址与自身终端的IP地址相同的情况下,返回图96中说明的处理。在不是同一子网的情况下,转移到向子网外服务器的连接处理。在响应信息中不包含所希望的信息的情况下,显示响应信息非法的错误画面。
图98是用于说明动态图像服务器的IP地址与自身终端的IP地址的子网不同的情况下的处理的流程图。在子网不同的情况下,搜索其他无线接入点。在住宅内没有其他接入点的情况下,设动态图像服务器为住宅外服务器,并转移到住宅外服务器的连接处理。在有其他接入点的情况下(S8390),再次连接到其他接入点,取得具有其他子网的IP地址(S8391)。若动态图像服务器的子网与所取得的IP地址的子网相同(S8392),则转移到住宅内服务器的处理。即使自身终端连接到能够访问的住宅内接入点,并取得IP地址,在子网不同的情况下(S8393),转移到对住宅外服务器的访问处理。此外,对于所有接入点的IP地址的取得处理也可以预先进行并在移动AV终端内进行管理。
图99是用于说明访问住宅外服务器时的处理的流程图。在动态图像服务器的地址不是全局(global)地址的情况下(S8400),将地址错误进行画面显示(S8401)。在不知道对被指定的动态图像服务器的访问方式的情况下(S8402),画面显示访问方式不明的错误(S8403)。此外,假设住宅内动态图像服务器及住宅内动态图像设备基于DLNA。在知道了访问方式且具备与住宅内服务器同等的功能的情况下,进行与住宅内服务器同样的处理(S8404)。否则,通过对应于访问方式的处理来取得动态图像(S8405),并将所接收的动态图像进行画面显示(S8406)。
图100是用于说明TV的处理的流程图。TV使其他终端的RFID靠近自身终端的RFID(S8410),并接收动态图像收发请求(S8411)。在自身终端接收动态图像的过程中(S8412)在动态图像收发请求内包含接受动态图像的指令的情况下(S8413),使自身终端转移到传送动态图像的模式(S8414)。不管是否是动态图像接收中,在动态图像收发请求内包含有接受动态图像的指令的情况下(S8415),返回不能收发动态图像的动态图像收发响应(S8416),并显示不能收发的错误画面(S8417)。在所接收的动态图像为地面波的情况下(S8418),在动态图像收发响应中放入频道信息来返回(S8419),并消除画面显示(S8420)。
图101是用于说明所接收的动态图像不是地面波的情况下的处理的流程图。在所接收的动态图像为地面波以外的广播动态图像的情况下(S8430),向动态图像收发响应中放入频道信息来返回。在为无线LAN传送模式的情况下,也可以放入自身终端的IP地址(S8431)。在返回之后,消除画面显示(S8432)。在为其他动态图像的情况下,在收发响应中放入动态图像服务器IP地址、动态图像ID、动态图像显示时间或者动态图像URL、动态图像显示时间来返回(S8433)。在返回后进行在无线LAN中的动态图像通信的结束处理(S8434),并消除画面显示。
图102是用于说明在动态图像收发响应中包含有动态图像传送指令的情况的处理的流程图。在正在显示动态图像的过程中接收到动态图像传送指令的情况下,在有双画面显示功能的情况下(S8440),转移到接受动态图像的模式(S8441)。在没有双画面显示功能的情况下,显示是否接受动态图像的选择画面(S8442)。在选择了接受动态图像的情况下(S8443),转移到接受动态图像的模式。在选择了不接受动态图像的情况下,返回不可收发动态图像的动态图像收发响应(S8444)。在请求中所含的信息为频道信息的情况下(S8445),将被指定的频道进行画面显示(S8446)。在请求中所含的信息为动态图像服务器的IP地址或者URL的情况下(S8447,S8448),进行与移动AV终端的接受动态图像的模式相同的动作。在不含这些信息的情况下,显示信息错误画面(S8449)。
(实施方式9)
图103是在TV1(45)从动态图像服务器1(8004)接收了动态图像的情况下,在移动AV终端8006收发该动态图像的情况下,从TV1(45)发送动态图像发送请求的情况下的时序图。与图91同样,用户为了收发动态图像,接通移动AV终端8006的电源。移动终端搜索无线LAN的接入点8009,并建立无线连接。并且,利用DHCP等取得IP地址,建立IP连接。用户按压动态图像收发按钮,在RFID的存储器内制作动态图像收发请求。此时,向动态图像收发请求放入自身终端的IP地址来制作。并且,用户使移动AV终端的RFID标签8007和TV1的RFID46靠近,将动态图像收发请求向TV1(45)发送。TV1返回含有动态图像服务器的IP地址的动态图像收发响应。这是用于提高安全性(防止无关的终端随意访问)信息,能够予以省略。此外,与图91同样,在动态图像已被加密了的情况下,同时交换必要的安全关联信息(密钥等)。接收到动态图像收发请求的TV1(45)向动态图像服务器1(8004)发送包含移动AV终端8006的IP地址的动态图像发送请求。接收到动态图像发送请求的动态图像服务器1(8004)将动态图像的发送目的地变更为移动AV终端8006。之后的处理与图91同样。
图104是在与图92同样的情况下,在动态图像收发请求中传送动态图像服务器1(8004)的IP地址的情况。这与图102同样,能够予以省略。接收到动态图像收发请求的TV2(8003)返回包含自身终端的IP地址的动态图像收发响应。接收到动态图像收发响应的移动AV终端8006向动态图像服务器1(8004)发送包含TV2的IP地址的动态图像发送请求。接收到动态图像发送请求的动态图像服务器1(8004)将动态图像的发送目的地变更为TV2(8003)。之后的处理与图91相同。
(实施方式10)
图105是不采用移动AV终端8006、而是采用了具备RFID的遥控器8200的情况下的时序图。在此,遥控器不具有显示部,但是假设具有RFID的收发部和存储器的终端。用户按压动态图像收发按钮,在RFID的存储器内制作动态图像收发请求。并且,用户使遥控器的RFID和TV1的RFID46靠近,将动态图像收发请求发送给TV1。在TV1中接收请求指令,由此制作动态图像收发响应(包含动态图像服务器1的IP地址、动态图像识别符和动态图像显示时间),并向遥控器返回。接收到来自遥控器的动态图像收发请求的TV1(45)向动态图像服务器1(8004)发送动态图像停止要求。用户在移动到二楼之后,使遥控器的RFID靠近TV2的RFID,并发送动态图像收发响应(包含动态图像服务器1的IP地址、动态图像识别符和动态图像显示时间)。接收到动态图像收发请求的TV2(8003)返回动态图像收发响应,并向动态图像服务器1发送动态图像发送请求(包含动态图像识别符和动态图像显示时间)。动态图像服务器1(8004)从指定的时间的数据开始发送被指定的动态图像。
(实施方式11)
图106是能够同时从动态图像服务器1发送的情况下的时序图。移动AV终端在与TV之间进行了规定的交换之后,发送动态图像发送请求。动态图像服务器1(8004)在接收到动态图像发送请求的情况下,暂时向TV1(45)和移动AV终端(8006)双方发送动态图像数据。这是为实现完全无缝的情况下的处理。移动AV终端和TV1双方可以暂时都发出画面显示,也可以进行某种同步处理来进行完全无缝处理。动态图像服务器1(8006)根据来自移动AV终端(8006)的动态图像停止请求,停止TV侧的动态图像数据传送。此外,可以从TV1(45)发出停止请求,也可以由动态图像服务器1(8006)自动停止。
(实施方式12)
本实施方式是用于说明在实施方式1~10说明的赋予了RFID的设备从出货到使用环境为止的流通方式中确保溯源性(traceability)的方法的最佳方式。
最近,基于流通的效率化或家电商品的老化成为原因的事故多发的背景,讨论怎样对从生产、流通到消费者的使用环境为止进行跟踪的所谓溯源性。
作为其中之一的方式,将采用了860~900MHz频带的通信频率的无源型的RFID赋予包装材料或周转箱等上,尝试能够管理从生产到零售店的流通。860~900MHz频带被称作UHF(UltraHigh Frequency:超高频)频带,UHF频带的RFID是在无源型(从外部向标签侧提供电源)中最能够确保通信距离的使用方式,虽然也取决于输出的大小,但是能够进行2~3m的通信。由此,通过在搬运中将多台同时放到RFID读取门中,由此能够高效地瞬间读取多台的RFID信息,尤其是能够期待流通现场的使用。
但是,这样的UHF频带的RFID除了具有能够进行长距离通信的优点之外,另一方面,由于赋予到包装材料或周转箱上,所以在若到达消费者的手中之后,存在有不能跟踪该设备的问题。此外,所谓距离长,对于通过使设备和设备靠近而起作用的、在实施方式1~10说明的所谓实体接口、实物接口或者直观接口来说不能说是有效的。
另一方面,在实施方式1~10说明的RFID(47),假设为13.56MHz频带HF-RFID(当然不限定于此)。HF-RFID的特征在于,是近距离通信(虽然根据输出而不同,但是大概在10cm以内),例如,作为通过靠近而直感地起作用的应用的电子货币、检票系统等中广泛利用。因此,在想要把由数码相机拍摄的照片显示于TV中等时,通过将数码相机1靠近TV的RFID读写器46,由此能够实现实体(摄像机)和实体(TV)联动地动作的实体接口,或者将数码相机的照片显示于TV上的直观的接口。
在本实施方式中,公开了如下的内容:在与实施方式1~10同样的设备上赋予HF-RFID,并且在设备的包装材料或周转箱上赋予UHF-RFID,由此在消费者的使用环境下也能够进行商品的跟踪。
图107是示出了在设备出货时的HF-RFID和UHF-RFID的动作的概念图。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设备为记录器的情况下进行了说明,但是设备也可以包含数字家电、食品等中任何一种。
在生产线上组装的设备M003上赋予了HF-RFIDM001。此外,在本HF-RFID上具有存储器,是从设备M003或从RFID的通信部中的任何一种都能够访问的双接口结构。此外,在HF-RFIDM001的存储器中,在组装阶段,记录了设备的制造号码、用于将设备的制造号码复制到UHF-RFID中的程序(指令)。
在设备M003的组装结束时,在包装前,通过便携型读写器M002从HF-RFID的存储器读取制造号码,并且记录表示在包装材料等上赋予UHF-RFID的UHF-RFID的设备ID(UHF-RFID固有信息)。
接着,在包装了设备M003之后,向包装材料M004赋予UHF-RFIDM005。UHF-RFIDM005可以原样赋予到包装材料上,也可以采用赋予给管理表等的方式。当赋予UHF-RFIDM005时,通过便携型读写器M002,将从设备M003的HF-RFIDM001读取的制造号码等记录到UHF-RFIDM005中。本实施方式的便携型读写器M002是能够访问HF-RFID及UHF-RFID的设备。
若这样做,则设备M003的制造号码记录到HF-RFIDM001上,并且与此相同的信息还记录到包装材料M004的UHF-RFIDM005中。因此,在包装后的流通中,不需要从只能近距离访问的HF-RFID读取制造号码等,能够通过使多个同时通过门来直接从UHF-RFID进行读取,能够使流通高效化。
此外,设备M003到达消费者的使用环境之后,也能够利用TV遥控器等读取HF-RFID,所以不仅是流通,直到消费者的手中为止都能够跟踪设备,能够实现流通的效率化和能够事先防止设备使用中因随时间劣化引起的事故等的全面的溯源性。
图108是示出能够从UHF-RFIDM005访问的存储器的记录格式的概念图。
在UHF-RFIDM005的存储器中,记录有:UHF设备ID1070,HF存在识别信息1071,设备制造号码,实际产品号码1072,日期1073,厂家1074,型号,批号,品名1075,以及状态1076。
UHF设备ID1070记录在存储器的不能改写的区域,是能够按各个UHF-RFID识别的识别信息。UHF设备ID 1070在包装设备M003之前被便携式读写器读取,还记录在HF-RFIDM001中。由此,即使包装材料和设备的对应关系出错的情况下,也能够事先确认并适当处理。
HF存在识别信息1071是用于确认在设备M003上是否赋予了HF-RFIDM001的识别信息。在HF-RFID赋予在设备上的情况下,将在包装设备时从HF-RFID读取的制造号码等记录到UHF-RFID上时,将HF-RFID的存在识别信息改写为“存在”的信息。由此,通过仅确认HF存在识别信息1071,就能够判断是否进行UHF-RFID和HF-RFID的对应关系的确认工序。
在设备制造号码、实际产品号码1072中,记录了从HF-RFIDM001读取的制造号码或与制造号码对应的实际产品号码中的至少一个。所谓实际产品(現品)号码是在流通过程中使用的每个设备的号码,通过同等地管理制造号码和实际产品号码,能够与制造号码唯一地建立对应。由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不明确区分两者的情况下,作为唯一的信息来进行说明。
日期1073是对应于所谓生产年月日的信息,记录了制造了设备M003的日期和时间信息。该信息可以由便携型读写器M002在向UHF-RFID记录制造号码的时刻进行记录,也可以采用读取记录在HF-RFID中的生产年月日信息来记录到UHF-RFID的方式,任何一种都可以。
厂商1074是制造设备M003的制造厂商识别信息,可以在向UHF-RFID记录制造号码的时刻由便携型读写器进行记录,也可以采用读取预先记录在HF-RFID中的信息来进行记录的方式,可以采用任何一种方式。
型号、批号、品名1075也与日期1073或厂商1074同样,可以记录从HF-RFID读取的信息,也可以采用用便携型读写器记录的结构。其中,在为批号的情况下,在批次管理从生产到流通为止进行集中(一元)管理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上述的任一种方法写入信息,但是在不进行集中管理、在包装时生产线信息不清楚的情况下,从HF-RFID读取批号来记录到UHF-RFID中的方式具有有利于进行严密的管理的优点。
状态1076中记录了流通方式下的状态信息。即,所谓状态信息中记录了:工厂内保管,工程出货,配送中心受领,配送中心出货,零售店受领等,跟踪设备所必需的状态信息。本状态是在各流通过程中能够改写的信息。
此外,在UHF-RFIDM005中记录有管理服务器确定信息1077。该管理服务器确定信息1077是与HF-RFIDM001的第二存储器52的服务器确定信息48同等的信息。在包装设备M003时,从HF-RFIDM001读取,并复制到UHF-RFIDM005中。由此,在使用UHF-RFID的流通阶段的管理和设备到达消费者手中之后的管理中,均能够由同一管理服务器进行集中的管理。
由此,若在设备M003到达消费者的手中之后,从HF-RFIDM001读取管理服务器地址信息,并访问管理服务器,通过设备制造号码1072来实施询问,则能够使消费者看到从在管理服务器管理的制造起到流通为止的跟踪信息,成为提高消费者的安心安全的要素。
图109是示出在设备M003的工厂出货时的从HF-RFID向UHF-RFID复制制造号码等的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首先,对已组装的生产物(设备M003)赋予HF-RFID(1080)。在本流程图中,是在组装了设备M003之后赋予HF-RFID的方式,但设备和HF-RFID为具有能够同时访问共有存储器的双接口的情况下,在设备M003的组装阶段赋予HF-RFID。
接着,对HF-RFID1081记录设备M003的制造号码(1081)。在此,在组装工序中,是解读便携型读写器M002来向HF-RFIDM001记录制造号码的工序。制造号码是由便携型读写器从生产线的管理服务器等取得,并利用近距离无线通信记录到HF-RFIDM001中的。
在HF-RFIDM001中记录了制造号码之后,设备M003被包装(1082)。此处的包装是指使用缓冲材料等的流通用的包装或放入周转箱等过程。
当包装结束之后,向包装材料(包含周转箱表面、管理用标签)赋予UHF-RFID(1083)。
接着,便携型读写器M002通过与管理服务器1085进行通信,读取与从HF-RFIDM001读取的制造号码对应的实际产品号码(1084)。所谓实际产品号码是用于商品的流通的管理号码,是管理服务器发行的号码,是与制造号码一对一地对应的号码。
在从管理服务器1085读取实际产品号码之后,向UHF-RFID记录制造号码或实际产品号码以及表示HF-RFID被赋予给设备M003的存在识别信息(1086)。
通过以上的工序,记录于赋予给设备M003的HF-RFID中的制造号码,在包装设备之后复制到UHF-RFID中。通常,HF-RFID的通信距离短,所以在包装后很难访问HF-RFID。但是,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在由HF-RFID赋予在可通信距离较长的包装材料上的UHF-RFID上记录制造号码或实际产品号码,能够对包装后的设备进行流通管理。
此外,即使设备到达消费者的手中,例如废弃了包装材料等,通过访问赋予给设备的HF-RFID,能够读取制造号码等,能够从流通到消费者的手中为止进行集中的管理,能够实现大范围的溯源性。
图110是示出设备M003的流通过程中的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首先,在设备M003的工厂出货时,通过经由便携型读写器或使其通过UHF-RFID读取门,从UHF-RFID读取制造号码或实际产品号码,向便携型读写器、UHF-RFID读取门和能够通信的管理服务器1085登记已出货,并且从便携型读写器或UHF-RFID读取门访问UHF-RFID,来将存储器内的状态(1076)也同样改写为已出货(1090)。
在工厂出货后,储存在配送中心等处,之后,从配送中心出货时,利用便携型读写器或UHF-RFID读取门从UHF-RFID读取制造号码或实际产品号码,并将表示已从配送中心出货的情况改写到管理服务器1085及UHF-RFID的状态(1076)中(1092)。
此外,在零售店出货时也同样,将表示已从零售店出货的状态改写到管理服务器1085及UHF-RFID的状态1076中(1094)。
最终,在设备M003到达消费者的手中的时刻,通过TV遥控器等的RF-ID读写器46的读取部,从HF-RFID读取制造号码,与TV的识别信息关联地登记到管理服务器1085中(1096)。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HF-RFID的第二存储器52也预先记录有服务器确定信息48。本实施方式的服务器确定信息48是表示管理服务器1085的服务器确定信息,包含用于连接到管理服务器1085的URL。由此,在具备RF读写器的TV遥控器等中,若读取设备M003的HF-RFIDM001,则能够从管理服务器1085取得从生产到流通为止的管理信息。此外,通过使管理服务器1085与TV的识别信息对应起来进行管理,由此例如即使不管理使用者的个人信息,也与使用者所具有TV相关联,能够在管理服务器上存储用户所保有的设备的列表。
由此,在用户所具有的设备上发现了不良状况的情况下,能够在TV上明确地显示用于向用户通知危险的消息,能够预先防止重大事故。
如以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提供如下的系统:在生成阶段,对设备赋予HF-RFID,或对设备的包装材料赋予UHF-RFID,来分别具有相互的存在识别信息,并且通过在UHF-RFID中也具有记录于HF-RFID的制造号码或管理服务器确定信息,在保持流通管理的便利性不变的同时,即使到达消费者的手中也能够管理目前为止仅在流通环节能实现的溯源性。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从生产到用户的手中为止的管理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在用户废弃或回收时也具有同样的效果。除了该步骤之外,能够实现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流程。
例如,在图107中,将赋予设备M003的HF-RFIDM001中记录的制造号码等赋予打包后的包装材料1004上所赋予的UHF-RFIDM005来进行工厂出货的方式,但是也可以将工厂出货作为向废弃厂的出货,或者向回收中心的出货,均相同。若向废弃厂出货,则若在废弃结束后向管理服务器登记废弃结束的情况,则生产商品,用于消费者,在废弃之前能够进行集中的管理。最近,由于废弃成本信息,非法废弃的问题被指出,但是如果观察非法废弃的设备的HF-RFID或UHF-RFID,就能够对在流通阶段的哪个阶段进行了非法废弃的情况下一目了然,能够减少这种非法废弃问题。
此外,在向回收中心出货的情况下,在能够由HF-RFID访问的区域记录有由使用状况检测部7020检测的使用状况信息或不良状况检测状况、总使用时间等,能够进行是否可回收的判断,或用于价值决定等。此外,在判断为可回收的情况下,能够将与管理服务器1085对应地管理的TV的识别信息或个人信息等的信息更新来利用。
(实施方式13)
图111示出整体的系统结构图。在洗脸台的镜子部安装有半透射式的半透镜板。在其背侧的背面部,配置了显示器、电源天线、RF的天线部。用户持有带有RF天线的移动终端,显示任意的影像信息。对将该影像移动到镜子的显示器上的步骤进行说明。图112的流程图示出该步骤。首先,启动,并按压终端的图像送出按钮。检查经由网络或TV频道得到的信息或者数据是否显示于终端,若结果为“是”,则得到影像或数据的送出源的服务器的URL或IP地址、显示中的影像的流ID、流的再现时间信息、TV频道信息。之后,从终端的天线开始电源的发送、接收。当使终端的天线部接触装置侧的天线附近时,从终端侧向装置侧的天线发送电力或者信号。终端经由装置侧的天线,读取装置侧的属性信息(影像显示能力,声音能力,因特网的住宅内和住宅外的最大(平均)通信速度、TV频道连接的有无、因特网或通信线缆的种类)。
首先,影像源为TV装置与TV天线连接的情况下,经由天线,将TV的频道信息和TV的图像的再现显示时间发送给装置。在装置侧,将该TV频道的影像显示于画面上。在为TV的情况下,不进行图像的左右反转显示。
在从终端侧接收到可供电标志的情况下,从装置向终端提供电源。
在此返回前面的步骤,在连接到因特网上的情况下,根据装置侧的属性信息设定影像的速率、分辨率,经由RF天线,向装置侧传送最适合该设定的服务器地址、DLNA网络上的服务器ID、服务器中的流ID、流的再现显示时间信息。
转移到图113的流程图,在装置侧,根据服务器的IP地址、流ID、流的再现显示时间,来以使显示于终端侧的影像流和显示时间一致的方式显示流。在时间一致的阶段,从装置的前一显示,将下一显示即终端的影像无缝地转移到装置侧。
假如由于著作权保护而禁止影像的终端和装置的2台同时进行显示,则在装置侧的影像显示无缝地开始的时刻,通过从装置侧向终端侧发送终端的影像中止命令等的机构,中止终端侧的影像显示。
此外,在使用反射镜时,装置从终端接收到使左右反转的“反射镜时反转识别符”的情况下,在下一步骤使影像的左右反转。字符的左右不反转。
根据以上的方法,首先由终端向装置供电、且装置停止了的情况下启动装置。这样谋求省电。接着,若装置开始动作,则这次从装置向终端供电。在终端从服务器等接受影像数据,暂时经由终端,经由网络,迂回地向装置侧发送影像的情况下,终端侧需要利用无线LAN经由接入点长时间发送影像。在利用无线LAN发送大量的数据的情况下,耗电变大,终端的电池余量有可能用尽。但是,如实施例那样,通过从装置向终端供电,具有能够防止消耗电池的效果。此外,由于反射镜,人的姿势被拍摄成左右反转。通常,在牙刷的指导视频等中,得到左右反转的学习效果。但是通过左右反转,能够容易学习。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根据本发明,能够由电视机等接收装置通过简单的步骤接收保存到服务器的图像等的信息,简化在电视机或PC等的显示装置通过因特网取得信息的操作,在整个系统中有效。此外,本发明的通信装置还能够应用于具备保存了识别信息及虚拟机用程序的RF-ID的所有设备,例如,摄像机等的电子设备、电饭煲或冰箱等的家电设备、牙刷等的日常品上。
符号说明
1摄影装置
3电源开关
6镜头
6a显示部
20第二天线
21RF-ID的天线
22天线罩
30摄像部
31影像处理部
32记录再现部
33第三存储器
34IC卡
35第一处理部
36加密部
37通信部
38发送部
40因特网
42服务器
45TV
46RF-ID读写器
47RF-ID
51记录再现部
52第二存储器
90URL生成部
91第二电源部
95第二处理部
100电池
101第一电源部
102第三电源部
105数据接收部
106记录部
107再现部
108数据传送部
110显示部(TV)
111介质识别信息
115服务内容识别信息
116动作程序
117记录有动作程序的服务器上的目录信息
118动作程序选择信息
119动作程序存在识别符
120记录有图像显示方法指示信息的服务器上的目录信息
121表示图像显示方法指示信息是否存在于服务器上的识别符
122显示顺序识别符
123全图像显示识别符
124特定目录的一部分图像信息
125一览显示识别符
126幻灯放映识别符
127画质优先
128速度优先
129显示声音的目录
130显示声音的目录
131一部分图像
132特定使用者的图像
133特定使用者的密码
134放入图像的目录
135摄像机的机种信息
136强制打印命令
137打印对象的图像数据的目录
138TV的RF-ID读写器的天线
139明信片
140摄像机的图标
141明信片的图标
142空白图像
143实际图像
170启动部
171通信部
172电源检测部
173调制部
174第一存储器
175调制切换部
500电子目录服务器信息输入机
502电子目录通知卡
504RF-ID读取部
506电子目录服务器
507电子目录数据库
508顾客属性数据库
520键输入接受部
521RF-ID发送输入接受部
573URL生成部
584图像选择部
588用户信息输入部
589操作模式判定部
601顾客属性数据取得部
602电子目录数据取得部
650电子目录显示画面
651商品数据
652聚焦显示的电子目录操作选项
800打印机
801带RF-ID的明信片
810明信片发送目的地信息输入部
820选择明信片登记图像的显示画面
821选择明信片打印图像的显示画面
822输入明信片插入消息的显示画面
823输入明信片发送目的地信息的显示画面
824确认明信片发送确定的显示画面
825缩略图像
826选择中的缩略图像
827遥控器
2000记录器
2001调谐器
2002输入信号处理部
2003输出信号处理部
2004系统控制部
2005存储器
2006操作输入部
2007,8110通信部
2008HDD
2009光盘驱动器
2010总线
2011设定信息处理部
2012记录器ID
2013设定信息
2100RF-ID卡
2101存储器
2102处理部
2103设备操作信息
2104操作设备识别信息
2105对象设备信息
2106操作指示信息
2107通信信息
2109,2110,2111操作指示信息数据
2112URL
2113登入ID
2114密码
2250设定信息
2260指示内容信息
2261指示对象信息
2262通信实施信息
2560图像服务器
2561因特网
2562摄影装置
2563电视机装置
2564邮递物品
2565RF-ID
3001邮递物品
3002RF-ID部
3003存储器部
3045电视机
3046RF-ID读写器
3047显示部
5501无线天线
5503接收部
5502可通信装置检索部
5504解密部
5505URL生成部
5506通信部
5507发送部
5508通信接口
5509接收部
5510数据处理部
5511存储器部
5512显示部
5513CPU
5940从摄影装置1向服务器42上载摄影图像时的数据格式
5950摄影装置1和TV45的RF-ID通信的数据格式
6005电视机的程序执行环境
6006服务器连接指令
6007下载结束时的处理设定命令
6008下载命令
6009下载结束时命令
6010幻灯放映显示命令
7000强制显示命令保存部
7001格式识别信息保存部
7002程序存储部
7003第二存储器读取部
7004URL生成部
7005程序生成部
7006程序部件存储部
7007程序写入部
7008制造号码保存部
7009语言代码保存部
7010程序执行虚拟机
7020使用状况检测部
7021不良状况检测部
7022使用电力检测部
6512无线通信装置
6520遥控器
6521发送部
6522RF-ID读取器
6523显示装置
6524输入装置
6525程序执行虚拟机
6526,6535存储器
6530无显示功能遥控器
6531a无线通信发送部
6532RF-ID读取器
6533输入装置
6534LED

Claims (12)

1.一种通信装置,在与读取器装置之间进行近距离无线通信,该读取器装置通过通信路径与设备连接,其特征在于,
该通信装置具备:
用于上述近距离无线通信的天线部;
接收部,经由上述天线部,接收从上述读取器装置提供的输入信号;
使用状况检测部,检测上述通信装置的使用状况,生成第一使用状况信息,该第一使用状况信息是表示所检测的上述使用状况的信息;
使用状况管理部,存储上述第一使用状况信息;
程序数据生成部,根据上述第一使用状况信息,生成由上述设备执行的第一程序;
识别信息存储部,至少存储用于确定上述通信装置的识别信息;
能够更新存储内容的非易失性的存储器部,用于存储由上述程序数据生成部生成的上述第一程序;以及
发送部,经由上述天线部,向上述读取器装置发送存储在上述识别信息存储部中的上述识别信息和存储在上述存储器部中的上述第一程序,
上述接收部还接收作为针对上述第一程序的响应信息的第二使用状况信息,该第二使用状况信息是表示上述设备的使用状况的信息,
上述存储器部还存储用于确定上述设备的操作设备识别信息,
上述程序数据生成部还根据上述操作设备识别信息,获取上述设备所具有的能力或功能,并根据上述第二使用状况信息及上述设备所具有的能力或功能,生成由以能够通信的方式与上述设备连接的服务器设备所使用的第二程序或在上述第二程序中使用的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通信设备还具备第一显示部,
上述使用状况检测部取得表示上述第一显示部的使用状况的信息,作为上述第一使用状况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设备具备第二显示部,
上述程序数据生成部生成用于取得上述第二显示部的使用状况来作为上述第二使用状况信息的上述第一程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程序数据生成部所取得的上述第二使用状况信息包含广播动态图像中的信道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服务器设备保存数据,
上述程序数据生成部所取得的上述第二使用状况信息,包含发送了显示于上述第二显示部的数据的上述服务器设备的IP地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程序数据生成部获取上述设备是否具有用于接收广播波的调谐器功能,作为上述能力或功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程序数据生成部获取上述设备是否具有无线LAN功能,作为上述能力或功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程序数据生成部还获取上述通信设备所具有的能力或功能,并根据上述第一使用状况信息、上述第二使用状况信息及上述通信设备所具有的能力或功能,生成由以能够通信的方式与上述设备连接的服务器设备所使用的第二程序或在上述第二程序中使用的数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程序数据生成部获取上述通信设备是否具有双画面显示功能,作为上述能力或功能。
10.一种通信装置,在与读取器装置之间进行近距离无线通信,该读取器装置通过通信路径与具备显示部的服务器设备连接,其特征在于,
该通信装置具备:
用于上述近距离无线通信的天线部;
接收部,经由上述天线部,接收从上述读取器装置提供的输入信号;
使用状况检测部,检测上述通信装置的使用状况,生成第一使用状况信息,该第一使用状况信息是表示所检测的上述使用状况的信息;
使用状况管理部,存储上述第一使用状况信息;
程序数据生成部,根据上述第一使用状况信息,生成由上述显示部执行的第一程序;
识别信息存储部,至少存储用于确定上述通信装置的识别信息;
能够更新存储内容的非易失性的存储器部,用于存储由上述程序数据生成部生成的上述第一程序;以及
发送部,经由上述天线部,向上述读取器装置发送存储在上述识别信息存储部中的上述识别信息和存储在上述存储器部中的上述第一程序,
上述接收部还接收作为针对上述第一程序的响应信息的第二使用状况信息,该第二使用状况信息是表示上述显示部的使用状况的信息,
上述存储器部还存储用于确定上述设备的操作设备识别信息,
上述程序数据生成部还根据上述操作设备识别信息,获取上述显示部所具有的能力或功能,并根据上述第二使用状况信息及上述显示部所具有的能力或功能,生成由上述服务器设备所使用的第二程序或在上述第二程序中使用的数据。
11.一种通信装置的通信方法,该通信装置具备用于近距离无线通信的天线部和能够更新存储内容的非易失性的存储器部,并且在与读取器装置之间进行近距离无线通信,该读取器装置通过通信路径与设备连接,其特征在于,
该通信方法包括:
第一接收步骤,经由上述天线部,接收从上述读取器装置提供的输入信号;
使用状况检测步骤,检测上述通信装置的使用状况,生成第一使用状况信息,该第一使用状况信息是表示所检测的上述使用状况的信息;
使用状况管理步骤,存储上述第一使用状况信息;
第一程序数据生成步骤,根据上述第一使用状况信息,生成由上述设备执行的第一程序;
识别信息存储步骤,至少存储用于确定上述通信装置的识别信息;
第一程序存储步骤,将由上述程序数据生成部生成的上述第一程序存储至上述存储器部;
发送步骤,经由上述天线部,向上述读取器装置发送在上述识别信息存储步骤中存储的上述识别信息和在上述第一程序存储步骤中存储到上述存储器部中的上述第一程序;
第二接收步骤,接收作为针对上述第一程序的响应信息的第二使用状况信息,来作为上述输入信号,该第二使用状况信息是表示上述设备的使用状况的信息;
操作设备识别信息存储步骤,在上述存储器部中存储用于确定上述设备的操作设备识别信息;
第二程序数据生成步骤,根据上述操作设备识别信息,获取上述设备所具有的能力或功能,并根据上述第二使用状况信息及上述设备所具有的能力或功能,生成由以能够通信的方式与上述设备连接的服务器设备所使用的第二程序或在上述第二程序中使用的数据。
12.一种通信装置的通信程序,该通信装置具备用于近距离无线通信的天线部和能够更新存储内容的非易失性的存储器部,并且在与读取器装置之间进行近距离无线通信,该读取器装置通过通信路径与设备连接,其特征在于,
该通信程序包括:
第一接收步骤,经由上述天线部,接收从上述读取器装置提供的输入信号;
使用状况检测步骤,检测上述通信装置的使用状况,生成第一使用状况信息,该第一使用状况信息是表示所检测的上述使用状况的信息;
使用状况管理步骤,存储上述第一使用状况信息;
第一程序数据生成步骤,根据上述第一使用状况信息,生成由上述设备执行的第一程序;
识别信息存储步骤,至少存储用于确定上述通信装置的识别信息;
第一程序存储步骤,将由上述程序数据生成部生成的上述第一程序存储至上述存储器部;
发送步骤,经由上述天线部,向上述读取器装置发送在上述识别信息存储步骤中存储的上述识别信息和在上述第一程序存储步骤中存储到上述存储器部中的上述第一程序;
第二接收步骤,接收作为针对上述第一程序的响应信息的第二使用状况信息,来作为上述输入信号,该第二使用状况信息是表示上述设备的使用状况的信息;
操作设备识别信息存储步骤,在上述存储器部中存储用于确定上述设备的操作设备识别信息;
第二程序数据生成步骤,根据上述操作设备识别信息,获取上述设备所具有的能力或功能,并根据上述第二使用状况信息及上述设备所具有的能力或功能,生成由以能够通信的方式与上述设备连接的服务器设备所使用的第二程序或在上述第二程序中使用的数据。
CN2010800024256A 2009-06-26 2010-06-21 通信装置 Pending CN10213257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153022 2009-06-26
JP2009153022 2009-06-26
PCT/JP2010/004112 WO2010150505A1 (ja) 2009-06-26 2010-06-21 通信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32579A true CN102132579A (zh) 2011-07-20

Family

ID=433862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024256A Pending CN102132579A (zh) 2009-06-26 2010-06-21 通信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10156879A1 (zh)
EP (1) EP2448262A4 (zh)
JP (1) JPWO2010150505A1 (zh)
CN (1) CN102132579A (zh)
WO (1) WO2010150505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46876A (zh) * 2012-10-02 2014-07-23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通信方法、通信装置、设备控制方法以及设备控制装置
CN107426668A (zh) * 2016-03-31 2017-12-01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
CN108351843A (zh) * 2015-11-18 2018-07-31 Eizo 株式会社 输出控制装置、系统及程序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943897B2 (ja) * 2007-03-02 2012-05-3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移動体端末、印刷システム、印刷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WO2009072175A1 (ja) * 2007-12-03 2009-06-11 Fujitsu Limited パケット通信装置及びパケット通信方法
JP5550288B2 (ja) * 2009-09-01 2014-07-1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コンテンツ提供装置、コンテンツ処理方法
KR101719365B1 (ko) 2009-10-30 2017-03-2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영상 통화 방법 및 장치
US8350675B2 (en) * 2010-04-30 2013-01-08 Symbol Technologies, Inc. Triggering a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scan using image recognition
US8661369B2 (en) 2010-06-17 2014-02-25 Lg Electronics Inc. Mobile terminal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US8874738B2 (en) * 2010-11-04 2014-10-28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Gateway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pparatus co-operation network system, and apparatus co-operation method
US9042281B2 (en) * 2010-12-08 2015-05-26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itializing an RFID tag via an optical display
KR101583206B1 (ko) * 2010-12-22 2016-01-25 인텔 코포레이션 인터넷 사이트에 업로드되는 멀티미디어에서 사용자의 프라이버시를 보호하는 시스템 및 방법
US8904289B2 (en) * 2011-04-21 2014-12-02 Touchstream Technologies, Inc. Play control of content on a display device
US9767195B2 (en) 2011-04-21 2017-09-19 Touchstream Technologies, Inc. Virtualized hosting and displaying of content using a swappable media player
CN102762074A (zh) * 2011-04-25 2012-10-31 昆山广兴电子有限公司 用于可携式电子装置的散热系统
EP2538641A1 (en) * 2011-06-23 2012-12-26 Swisscom AG Secure tag management method and system
JP5719244B2 (ja) * 2011-06-29 2015-05-13 インターナショナル・ビジネス・マシーンズ・コーポレーション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安全に管理された仮想マシンの実行環境を構築する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装置
US8837361B2 (en) * 2011-07-19 2014-09-16 David R. Elmaleh System and method for access over a cable television network
US9323713B2 (en) * 2011-11-14 2016-04-26 Screenovate Technologies Ltd. Method for automatic establishing wireless connectivity between a mobile wireless device and a target screen for multimedia data streaming
EP2624081B1 (en) 2012-01-31 2018-01-10 Nxp B.V. Configuration method, configuration device,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and control system
US11817939B2 (en) * 2012-03-31 2023-11-14 Intel Corporation Proximate communication with a target device
US20140006569A1 (en) * 2012-06-28 2014-01-02 Axel Ferrazzini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associating a device to a network
US20140023195A1 (en) * 2012-07-23 2014-01-23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tag, interrogator, and method for authentication between the rfid tag and the interrogator
US20140333508A1 (en) * 2012-08-31 2014-11-13 Game Concourse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mmunicating and interacting with a display screen using a remote device
KR101959820B1 (ko) 2012-10-12 2019-03-2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멀티미디어 통신 시스템에서 구성 정보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CN103826195B (zh) * 2012-11-16 2017-10-10 北京新媒传信科技有限公司 使设备自动执行相应操作的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系统
JP6074257B2 (ja) * 2012-12-26 2017-02-0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通信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20140192182A1 (en) * 2013-01-10 2014-07-10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Method for viewing virtual objects within an appliance
JP6103997B2 (ja) * 2013-03-14 2017-03-2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KR102060547B1 (ko) 2013-06-12 2020-02-2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무선 기기 등록 방법 및 장치
ES2701820T3 (es) * 2013-07-23 2019-02-26 Sony Corp Dispositivo de control de reproducción, método de control de reproducción y programa
WO2015070760A1 (zh) * 2013-11-14 2015-05-21 乐视致新电子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资源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FR3015085A1 (fr) * 2013-12-17 2015-06-19 Denis Paret Dispositif de dessin numerique multimedia preprogramme mais aussi programmable
JP6366273B2 (ja) * 2014-01-06 2018-08-0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9785576B2 (en) * 2014-03-27 2017-10-10 Intel Corporation Hardware-assisted virtualization for implementing secure video output path
JP6368531B2 (ja) * 2014-04-28 2018-08-01 達広 白井 暗号処理装置、暗号処理システム、および暗号処理方法
JP6561433B2 (ja) * 2014-05-15 2019-08-21 ソニー株式会社 複数のハードウェアのエレメントを連係動作させることによって機能を実現させるための方法、システム、端末装置、およびサーバ
US9766702B2 (en) 2014-06-19 2017-09-19 Apple Inc. User detection by a computing device
JP6378606B2 (ja) * 2014-10-20 2018-08-2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そ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9300678B1 (en) * 2015-08-03 2016-03-29 Truepic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uthenticating photographic image data
US10452327B2 (en) * 2017-03-30 2019-10-22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storing program,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US10375050B2 (en) 2017-10-10 2019-08-06 Truepic Inc. Methods for authenticating photographic image data
US11120013B2 (en) 2018-06-22 2021-09-14 Attestiv Inc. Real time visual validation of digital content using a distributed ledger
US10361866B1 (en) 2018-08-13 2019-07-23 Truepic Inc. Proof of image authentication on a blockchain
US10360668B1 (en) 2018-08-13 2019-07-23 Truepic Inc. Methods for requesting and authenticating photographic image data
US11037284B1 (en) 2020-01-14 2021-06-15 Truepic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etecting image recapture
JP2023543799A (ja) 2020-09-25 2023-10-18 アップル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ユーザインタフェースをナビゲートする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027828A1 (en) * 2003-07-28 2005-02-03 Fuji Photo Film Co., Ltd. Information distribution system, server, reading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US20050159823A1 (en) * 2003-11-04 2005-07-21 Universal Electronics Inc. System and methods for home appliance identification and control in a networked environment
JP2007047260A (ja) * 2005-08-08 2007-02-22 Fujitsu Ten Ltd コンテンツ再生システム
US20070296552A1 (en) * 1998-07-23 2007-12-27 Universal Electronic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tting up a universal remote control
JP2008217301A (ja) * 2007-03-02 2008-09-18 Sony Ericsson Mobilecommunications Japan Inc コンテンツ選択支援システム、コンテンツ選択装置、コンテンツ提供装置およびコンテンツ再生装置
CN101442462A (zh) * 2007-11-22 2009-05-27 株式会社卡西欧日立移动通信 控制设备、再现系统和程序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063427A (ja) 2003-07-28 2005-03-10 Fuji Photo Film Co Ltd 情報配信システム、サーバ、読取装置及び表示装置
JP2008305134A (ja) * 2007-06-07 2008-12-18 Sony Ericsson Mobilecommunications Japan Inc 映像検索システム、映像検索サーバ、移動体端末および映像検索プログラム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296552A1 (en) * 1998-07-23 2007-12-27 Universal Electronic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tting up a universal remote control
US20050027828A1 (en) * 2003-07-28 2005-02-03 Fuji Photo Film Co., Ltd. Information distribution system, server, reading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US20050159823A1 (en) * 2003-11-04 2005-07-21 Universal Electronics Inc. System and methods for home appliance identification and control in a networked environment
JP2007047260A (ja) * 2005-08-08 2007-02-22 Fujitsu Ten Ltd コンテンツ再生システム
JP2008217301A (ja) * 2007-03-02 2008-09-18 Sony Ericsson Mobilecommunications Japan Inc コンテンツ選択支援システム、コンテンツ選択装置、コンテンツ提供装置およびコンテンツ再生装置
CN101442462A (zh) * 2007-11-22 2009-05-27 株式会社卡西欧日立移动通信 控制设备、再现系统和程序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46876A (zh) * 2012-10-02 2014-07-23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通信方法、通信装置、设备控制方法以及设备控制装置
CN103946876B (zh) * 2012-10-02 2018-03-27 松下电器(美国)知识产权公司 通信方法、通信装置、设备控制方法以及设备控制装置
CN108351843A (zh) * 2015-11-18 2018-07-31 Eizo 株式会社 输出控制装置、系统及程序
CN108351843B (zh) * 2015-11-18 2021-03-02 Eizo 株式会社 输出控制装置和通信系统
CN107426668A (zh) * 2016-03-31 2017-12-01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
CN107426668B (zh) * 2016-03-31 2020-11-06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0150505A1 (ja) 2010-12-29
US20110156879A1 (en) 2011-06-30
EP2448262A1 (en) 2012-05-02
JPWO2010150505A1 (ja) 2012-12-06
EP2448262A4 (en) 2012-1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32579A (zh) 通信装置
CN101990661B (zh) 通信装置、通信系统、图像提示方法以及程序
JP5707472B2 (ja) 通信装置
CN102301353A (zh) 便携型通信装置、通信方法、集成电路、程序
CN102301738B (zh) 通信装置
CN103221986B (zh) 通信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