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24772B - 用于harq协议的方法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用于harq协议的方法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24772B
CN102124772B CN200980123191.8A CN200980123191A CN102124772B CN 102124772 B CN102124772 B CN 102124772B CN 200980123191 A CN200980123191 A CN 200980123191A CN 102124772 B CN102124772 B CN 10212477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mission
subframe
harq
resource
pac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2319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24772A (zh
Inventor
房慕娴
S·弗尔奇克
R·诺瓦克
J·袁
D-S·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rtel Networks Ltd
Apple Inc
Original Assignee
Apple Computer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pple Computer Inc filed Critical Apple Computer Inc
Priority to CN20151056582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049159B/zh
Priority to CN201410638127.6A priority patent/CN104363081B/zh
Priority to CN201510566175.3A priority patent/CN105049160B/zh
Publication of CN1021247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247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247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2477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2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 H04L1/000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by switching between different modulation sche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9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channel cod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H04L1/1816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with retransmission of the same, encoded, messag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61Physical mapp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87Scheduling and prioritis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96ARQ related signa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47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receiver only
    • H04L27/2655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L27/2657Carrier synchronisation
    • H04L27/2659Coarse or integer frequency offset determination and synchronis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47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receiver only
    • H04L27/2655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L27/2666Acquisition of further OFDM parameters, e.g. bandwidth, subcarrier spacing, or guard interval leng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04L5/0055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ACK/NAC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14Two-way operation using the same type of signal, i.e. duplex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04W72/1263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 H04W72/1268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of uplink data flow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30Resource management for broadcast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4Error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35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resource usage polic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4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relaying to or from another terminal or us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6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or having at least two operational modes, e.g. multi-mode terminals

Abstract

本文描述的方法是用于无线通信系统。本发明的一方面针对用于HARQ过程的方法,其中,该HARQ过程包括编码器分组的第一传输和至少一个重传。该方法涉及为每个各自传输分配传输资源。该方法涉及从基站向移动站传送用于每个各自传输的控制信息。该控制信息包括唯一地识别HARQ过程的信息和为传输分配的时间资源、频率资源及时间和频率资源中的一个的标识。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从基站向移动站用信号通知特定的控制信息以使得能够进行RAS-HARQ操作。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包括重传信令作为用于第一传输和重传两者的规则单播信令的一部分。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3状态确认信道和相关错误恢复操作使得基站和移动站能够从控制信令错误中恢复并减少分组损失。

Description

用于HARQ协议的方法和系统
相关申请
本申请要求2008年4月21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No. 61/046,625和2008年5月5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No. 61/050,329的权益,其全部内容在此引入以供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已经提出或实现了各种无线接入技术以使得移动站能够执行与其它移动站或与耦合到有线网络的有线终端的通信。无线接入技术的示例包括由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定义的GSM(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和UMTS(通用移动电信系统)技术;由3GPP2定义的CDMA 2000(码分多址2000)技术。
作为无线接入技术的持续演进以改善频谱效率、改善服务、降低成本等的一部分,已经提出了新标准。一个此类新标准是来自3GPP的长期演进(LTE)标准,其设法增强UMTS无线网络。来自3GPP2的CDMA 2000无线接入技术也在演进。CDMA 2000的演进称为超移动宽带(UMB)接入技术,其支持明显更高的速率并减少等待时间。
另一种无线接入技术是WiMAX(微波存取全球互通)技术。WiMAX是基于IEEE(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学会)802.16标准。WiMAX无线接入技术被设计为提供无线宽带接入。
在上文识别的接入技术中存在混合自动重发请求(HARQ)传输/操作方案的几种变化。一种变化是单播HARQ,其中,每个已编码分组包括来自一个用户的数据。这可以是完全异步的,在该情况下,对于已编码分组的每个传输(第一和所有重传)而言,调制和编码方案(MCS)、传输时间(时隙/帧)和资源分配是独立的。使用分配信令来描述用于每个传输和重传的资源分配、MCS和用户ID。虽然这种方法允许适应于实时信道条件,但其招致大的信令开销。可替换地,单播HARQ可以是完全同步的。在这种情况下,用于传输(第一和所有重传)的MCS方案是相同的,对于第一和所有重传而言资源分配(位置)仍是相同的(传输位置必须与第一传输相同)。传输间隔是固定的,并且只有第一传输需要分配信令。这使得能够实现用于重传的较低信令开销,但是由于资源的不规则空缺而可能导致显著的调度复杂性和用于第一传输的信令开销,所述资源的不规则空缺由于需要保留某些资源以供可能不必要的重传之用而发生。
另一HARQ变体是多播HARQ,其中,每个已编码分组包括用于多个用户的数据。为了选择MCS,考虑多个用户之间的最坏信道质量指示(CQI)。如果一个或多个用户无法成功地将分组解码,则重传整个分组,即使某些用户可能已成功地将该分组解码。可以使用完全异步和完全同步的方案来实现多播HARQ。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方法,包括:对于HARQ过程而言,HARQ过程包括编码器分组的第一传输和至少一个重传,其中,分配用于每个各自传输的传输资源;从基站向移动站传送用于每个各自传输的控制信息;所述控制信息包括:唯一地识别HARQ过程的信息;为传输分配的时间资源、频率资源及时间和频率资源中的一个的标识。
在某些实施例中,传送唯一地识别HARQ过程的信息包括传送以下各项中的一个:唯一地识别编码器分组的编码器分组标识符(ID);以及前一传输的资源标识符(ID)。
在某些实施例中,传送用于第一传输的控制信息还包括以下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用于编码器分组的调制和编码方案(MCS);用于传送编码器分组的MIMO模式;以及与编码器分组的HARQ传输有关的一个或多个其它控制信息片。
在某些实施例中,传送控制信息还包括:使用与移动站相关联的用户标识符(ID)来加扰控制信息。
在某些实施例中,为了分配用于至少一个单播上行链路(UL)传输的传输资源,传送控制信息包括:传送作为DL传输资源的一部分的UL控制段,该UL控制段包括识别在UL控制段中的位置以便传送用于每个至少一个单播UL传输的单播控制信息的一部分和定义控制信息以供在传送单播UL传输时使用的一部分。
在某些实施例中,为了分配用于至少一个单播下行链路(DL)传输的传输资源,传送控制信息包括:对于每个至少一个单播DL传输而言,传送DL单播控制和业务段,其包括定义控制信息以供在传送单播DL传输时使用的DL单播控制和业务段的一部分和用于传送用于各自单播DL传输的数据的DL单播控制和业务段的一部分。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确认DL HARQ传输的方法,包括:接收编码器分组;如果编码器分组被成功地解码,则传送确认(ACK);如果编码器分组未被成功地解码,则传送否认(NAK);如果在传送NAK的预定时间段内未接收到重传,则传送NULL,该NULL指示未接收到与重传有关的控制信息信令。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确认DL HARQ传输的方法,包括:如果已经接收到响应于先前传送的编码器分组的确认(ACK),则不重传编码器分组;如果接收到响应于先前传送的编码器分组的否认(NAK),则重传编码器分组的子分组;如果接收NULL,NULL指示NULL的发送器未接收到关于先前传送的编码器分组的控制信息信令,则至少重传编码器分组的子分组。
在某些实施例中,如果接收到NULL则至少重传编码器分组的子分组包括:如果响应于作为第一子分组传输的编码器分组的先前传送的子分组而接收到NULL,则重传第一子分组传输,第一子分组传输包括在第一子分组传输中发送的控制信息信令;如果响应于作为第一子分组传输的后续子分组传输的编码器分组的先前传送的子分组而接收到NULL,则重传该后续子分组传输,该后续子分组传输包括控制信息信令,该控制信息信令包括:唯一地识别HARQ过程的信息;以及为后续子分组传输分配的时间资源、频率资源及时间和频率资源中的一个的标识。
在某些实施例中,重传控制信息信令以唯一地识别HARQ过程包括传送以下各项中的一个:唯一地识别编码器分组的编码器分组标识符(ID);以及前一传输的资源标识符(ID)。
在某些实施例中,重传在第一子分组传输中发送的控制信息信令包括:唯一地识别HARQ过程的信息;为传输分配的时间资源、频率资源及时间和频率资源中的一个的标识;以及以下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用于编码器分组的调制和编码方案(MCS);用于传送编码器分组的MIMO模式;以及与编码器分组的HARQ传输有关的一个或多个其它控制信息片。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重新调度UL HARQ传输的方法,包括:如果编码器分组未被成功地解码,则以预定的时间间隔调度子分组的UL传输;以及根据上述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来传送与UL传输有关的控制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UL HARQ传输的错误恢复的方法,包括:如果响应于作为第一子分组传输的编码器分组的先前传送子分组而接收到NULL,则在任何时间动态地调度第一子分组传输的重传;重传第一子分组传输,该第一子分组传输包括在第一子分组传输中发送的控制信息信令;如果响应于作为第一子分组传输的后续子分组传输的编码器分组的先前传送的子分组而接收到NULL,则在预定时间调度第一子分组传输的重传;重传所述后续子分组传输,所述后续子分组传输包括控制信令信息,该控制信令信息包括:唯一地识别HARQ过程的信息;以及为所述后续子分组传输分配的时间资源、频率资源及时间和频率资源中的一个的标识。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方法,包括:在具有已知HARQ确认(ACK)延迟的系统中,重传HARQ交织的数目和延迟,其每一个在被发送到移动站的配置信令中定义,并且其为时分双工下行链路/上行链路(TDD DL/UL)比和频分双工下行链路/上行链路(FDD DL/UL)比中的至少一个的函数,在基站处,响应于由基站先前发送的编码器分组的传输基于配置信令来确定用于从移动站接收ACK/NAK的定时;以及在移动站处,响应于由移动站先前发送的NAK基于配置信令来确定用于从基站接收编码器分组的子分组的传输和重传中的一个的定时。
在某些实施例中,每个在发送到移动站的配置信令中定义的HARQ确认(ACK)延迟、重传延迟和HARQ交织的数目是传统(legacy)和非传统(non-legacy)传输资源的划分的函数。
在某些实施例中,非传统传输资源是以下各项中的至少一个所支持的传输资源:IEEE802.16m、WiMAX演进和高级LTE。
在某些实施例中,可以在以下各项中的一个上传送ACK/NAK及传输和重传:时间资源、频率资源、以及时间和频率资源。
在某些实施例中,如果帧的子帧的TDD DL/UL比是不对称的;UL ACK用于相应DL传输,在一个UL子帧中传送多个UL ACK,其中,在比可用于UL ACK的UL子帧多的所述帧的DL子帧中发生DL传输;DL ACK用于相应UL传输,在一个DL子帧中传送多个DL ACK,其中,在比可用于DL ACK的DL子帧多的所述帧的UL子帧中发生UL传输。
在某些实施例中,如果帧的子帧的FDD DL/UL比是不对称的;UL ACK用于相应DL传输,在一个UL子帧中传送多个UL ACK,其中,在比可用于UL ACK的UL子帧多的所述帧的DL子帧中发生DL传输;DL ACK用于相应UL传输,在一个DL子帧中传送多个DL ACK,其中,在比可用于DL ACK的DL子帧多的所述帧的UL子帧中发生UL传输。
在结合附图来仔细阅读本发明的特定实施例的以下说明时,本发明的其它方面和特征将变得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将参考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在附图中:
图1是可以在其上面实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蜂窝式通信系统的方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子帧控制信令的传输资源的示意图;
图3A至3E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HARQ方案的具有用于DL传输和UL确认的下行链路(DL)和上行链路(UL)部分的无线电帧的示例性示意图;
图4A至4C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HARQ方案的具有用于UL传输和DL确认的下行链路(DL)和上行链路(UL)部分的无线电帧的示例性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其中群组和单播分配能够共存的资源可用性位图的示例的示意图;
图6A是常规分组准备的示意图;
图6B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分组的叠加以供在干扰抵消中使用的分组准备过程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其中将分组准备过程用于分组叠加的系统的示意图;
图8是由于各自载波的间距而未被对准的两个相邻载波的子载波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两个相邻载波的示例的示意图,其中每个载波支持传输资源中的传统和非传统子帧两者;
图10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两个相邻载波的示例的示意图,其中一个载波支持传统传输且另一载波支持非传统传输;
图1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两个相邻载波的示例的示意图,其中一个载波支持传输资源中的传统和非传统子帧两者且另一载波仅支持传输资源中的非传统子帧;
图12A和12B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两个相邻载波的示例的示意图,其中两个载波均支持非传统传输;
图13A和13B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两个相邻载波的示例的示意图,其中两个载波均支持非传统传输;
图13C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多个相邻载波的示例的示意图,其中每个载波都支持非传统传输;
图1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两个相邻载波的示例的示意图,其中一个载波支持传统传输且另一载波支持非传统传输;
图15是可以用来实现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的示例性基站的方框图;
图16是可以用来实现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的示例性无线终端的方框图;
图17是可以用来实现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的示例性OFDM传送机架构的逻辑崩溃(logical breakdown)的方框图;
图18是可以用来实现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的示例性OFDM接收机架构的逻辑崩溃的方框图;
图19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示例性方法的流程图;
图20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示例性方法的流程图;
图21是根据本发明的又另一实施例的示例性方法的流程图;
图22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示例性方法的流程图;
图23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示例性方法的流程图;
图24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示例性方法的流程图;以及
图25是根据本发明的又另一实施例的示例性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提供在通信系统中使用的本发明实施例的上下文,图1示出控制多个小区12内的无线通信的基站控制器(BSC)10,该小区由相应基站(BS)14服务。通常,每个基站14使用OFDM来促进与移动和/或无线终端16的通信,移动和/或无线终端16在与相应基站14相关联的小区12内。在随后的说明中,可以将移动终端16称为用户或UE。单独小区可以具有多个扇区(未示出)。移动终端16相对于基站14的移动导致信道条件的显著波动。如所示,基站14和移动终端16可以包括多个天线以提供用于通信的空间分集。
可以针对上行链路(UL)和下行链路(DL)中的一者或两者来执行本文所述的传输方法。UL沿着从移动站到基站的方向进行传送。DL沿着从基站到移动站的方向进行传送。
用于无线系统的HARQ协议和定时
TGm SRD(IEEE 802.l6m-07/002r4)指定以下要求:
在关于数据等待时间的小节6.2.1中,表3定义10ms的用于DL和UL的最大容许等待时间;并且
在关于系统开销的小节6.10中,定义了“就可行性而言应减少用于所有应用的开销,包括用于控制信令的开销以及与承载数据传输有关的开销,不损害整体性能并保证系统特征的适当支持”。
本发明的方面提供HARQ方案来解决以上要求的方面。然而,虽然可以相对于IEEE802.16m来描述本发明的方面,但应理解的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不限于IEEE802.16m。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也可以应用于其它通信标准,诸如但不限于WiMAX演进和高级LTE。
本文所述的是与HARQ方案一起使用的实施例。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涉及资源自适应HARQ(RAS-HARQ)方案,特别是用于RAS-HARQ方案的控制信令。RAS-HARQ提供用户之间的资源多路复用方面的灵活性与信令开销之间的权衡,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从基站向移动站用信号通知特定的控制信息以使得能够进行RAS-HARQ操作。
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包括重传信令作为用于第一传输和重传两者的规则单播信令的一部分。
同步HARQ具有最小信令开销的好处,因为不需要用信号通知重传,但是具有不灵活的资源分配和多路复用的缺点。如果移动站错过第一子分组的控制信令且基站未认识到这一点,则不可能恢复该分组。在用于UL传输的DL中的ACK至NACK错误的情况下,移动站的重传可能与其它移动站冲突。
异步HARQ具有在按优先次序排列新传输对比重传方面具有灵活性的好处。因此,对于速度非常低的情况而言,提供了更好的链路自适应/时间分集性能。如果移动站错过第一或任何其它子分组的控制信令,则仍存在恢复该分组的可能性。然而,其具有与其它方案相比要求更多信令开销以便指示诸如HARQ信道标识符(ACID)、子分组标识符(ID)、HARQ标识符序号(AI-SN)之类的参数的缺点。
RAS-HARQ具有与异步HARQ相比相对小的信令开销和用户之间的灵活的资源分配和多路复用的好处。然而,其具有这样的缺点,即如果移动站错过第一传输的控制信令且基站未认识到这一点,则不可能恢复该分组。
存在根据重传时间间隔、用于重传的资源位置和用于重传的MCS来执行重传的多种方式。表1简要地概括用于同步HARQ,异步HARQ和RAS-HARQ的重传特性。
表1-用于同步HARQ、异步HARQ和资源自适应同步HARQ的重传特性
控制信令的错误影响HARQ性能,因为从基站发送到移动站的控制信息包含用于HARQ子分组组合的关键信息。将子分组重组的常见技术中的两种包括追赶组合(Chase combining)和递增冗余(IR)。在Chase组合的情况下,每个重传包括相同的信息。在IR的情况下,每个重传包含与前一个不同的信息,使得每个重传为接收机提供附加信息。
IR提供软组合增益以及编码增益两者。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通过定义子分组格式查找表来避免在使用IR时通常发生的附加信令开销。对于每个MCS条目而言,针对每次重传尝试指定子分组格式,即从母代码导出的调制和有效编码速率。当两个连续重传尝试具有相同的子分组格式时,可以将查找表中的某些条目有效地减少至Chase组合。
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3状态确认信道和相关错误恢复操作使得基站和移动站能够从控制信令错误中恢复并减少分组损失。
虽然异步HARQ通常要求比其它类型的HARQ方案更多的信令开销,但其允许基站处的更多资源多路复用灵活性。异步HARQ还允许基站在需要时执行错误恢复过程。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可以与异步HARQ相组合地使用RAS-HARQ。
HARQ确认和重传定时至少部分地取决于基站处和移动站处的处理延迟。为传输分配的DL子帧和UL子帧的位置和时分双工(TDD)下行链路(DL)与上行链路(UL)比还影响HARQ定时,因为TDD UL与UL比影响何时DL和UL资源可用于重传和确认。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提供了使得能够基于由基站配置的HARQ相关参数的使用在移动站处实现自身可推断的HARQ定时的方法。
在RAS-HARQ中,仅需要用信号通知资源位置以进行重传。在某些实施例中,对于同一移动站而言存在多个并行HARQ过程,其中,每个HARQ过程对应于第一传输和编码器分组所需的任何重传。因此,根据RAS-HARQ的重传信令涉及唯一地识别HARQ过程以及为重传分配的资源。
用信号通知重传的第一方式涉及传送信令信息,该信令信息包括唯一地识别编码器分组,并因此HARQ过程的编码器分组ID、和用于重传的资源分配信息。在某些实施例中,根据在重传中涉及的移动站的用户ID来对信令信息进行加扰。
在某些实施例中,关于随后被与上述第一方式一致地重传的分组,用于该分组的初始传输的信令信息包括用于初始传输的分组ID和资源分配信息。在某些实施例中,还将用户ID用于加扰。另外,为初始传输传送的其它信令信息可以包括:MSC;MIMO模式;和定义分组传输的其它特性中的一个或多个。
用信号通知重传的第二方式涉及传送包括前一重传的资源ID和用于该重传的资源分配信息的信令信息。前一重传的资源ID的使用可以唯一地识别HARQ过程,因为每个HARQ过程在前一重传中被分配不同的资源。在某些实施例中,根据在重传中涉及的移动站的用户ID来对信令信息进行加扰。
在某些实施例中,关于随后被与上述第二方式一致地重传的分组,用于该分组的初始传输的信令信息包括前一重传的资源ID和用于初始传输的资源分配信息。在某些实施例中,还将用户ID用于加扰。另外,为初始传输传送的其它信令信息可以包括:MSC;MIMO模式;和定义分组传输的其它特性中的一个或多个。
参考图19,现在将描述涵盖上述第一和第二方式两者的方法。对于HARQ过程而言,该方法涉及HARQ过程具有编码器分组的第一传输和至少一个重传,从基站向移动站传送用于每个各自传输的控制信息的步骤19-1。该控制信息包括唯一地识别HARQ过程的信息和为传输分配的时间资源、频率资源及时间和频率资源中的一个的标识。
在某些实施例中,传送唯一地识别HARQ过程的步骤包括传送以下之一:唯一地识别编码器分组的编码器分组标识符(ID);以及前一传输的资源标识符(ID)。
在2008年11月7日提交的PCT专利申请PCT/2008/001986和2008年9月2日提交的美国专利申请No. 12/202,741中提出了子帧控制结构的某些示例,这两个申请都被转让给本申请的受让人,并在此其全部内容被引入以供参考。
现在将参考图2来描述RAS-HARQ的示例。图2举例说明被用作DL资源的时间资源、频率资源、或时间频率资源的至少一部分,所述DL资源被划分成多个时间-频率段210、220、230、240、250。段210是用于为UL业务分配资源的UL控制段(UCS)。段220、230、240、250中的每一个是用于为各自移动站分配特定DL单播资源和用于DL业务的资源的DL单播控制和业务段。
段210的分解图包括用于UL组合索引212的段210的一部分和用于每个UL资源分配的单播控制信息的段212的多个部分214、216、218。在某些实施例中,单播控制信息包括用于依照上述第一信令方式来用信号通知重传的重传控制信息。在某些实施例中,单播控制信息包括用于依照上述第二信令方式来用信号通知重传的重传控制信息。
段220的分解图包括用于DL单播分配消息222的段220的一部分和用于单播传输的段222的一部分224。在某些实施例中,DL单播分配消息222包括用于依照上述第一信令方式来用信号通知重传的重传控制信息。在某些实施例中,DL单播分配消息222包括用于依照上述第二信令方式来用信号通知重传的重传控制信息。
对于不同的DL单播分配而言,DL单播控制和业务段230、240和250包括与上述段220类似的部分。
参考图19中的上述一般方法,在某些实施例中,分配用于至少一个单播上行链路(UL)传输的传输资源,传送控制信息包括传送作为DL传输资源的一部分的UL控制段的步骤,所述UL控制段包括识别用于传送用于每个至少一个单播UL传输的单播控制信息的UL控制段中的位置的一部分和定义供在传送单播UL传输时使用的控制信息的一部分。
参考图19中的上述一般方法,在某些实施例中,分配用于至少一个单播下行链路(DL)传输的传输资源,传送控制信息包括:对于每个至少一个单播DL传输而言,传送DL单播控制和业务段,该DL单播控制和业务段包括定义供在传送单播DL传输时使用的控制信息的DL单播控制和业务段的一部分和用于传送用于各自单播DL传输的DL单播控制和业务段的一部分。
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使用3状态ACK信道(ACKCH)作为RAS-HARQ方案的一部分。在信道上使用的第一状态是“ACK”,其指示分组的正确接收。第二状态是“NAK”,其用来指示分组的接收失败。第三状态是“NULL”,其中,移动站在ACKCH上不传送任何信号。当移动站未能检测到与子分组传输相对应的控制信令信息时发生NULL。
以下示例从用于DL的移动站的角度描述3状态ACKCH操作的实施方式。
当移动站成功地将接收到的分组解码时,移动站向基站发送ACK。
当移动站未能将接收到的分组解码时,移动站向基站发送NAK。在发送NAK之后,移动站等待来自基站的重传。如果移动站在预定时间间隔内未接收到任何重传信令,则移动站发送指示未接收到重传信号的NULL。
存在移动站为什么可能未接收到任何重传信令的不同可能性。第一可能性是移动站未能检测到来自基站的重传信令。这可以通过基站检测来自移动站的NULL且基站重传所述重传信令来克服。第二可能性是由于基站处的NAK至ACK检测错误而基站未发送重传。这可能在当由移动站发送NAK时基站不正确地检测ACK时发生。在这种情况下,将可能发生分组失败。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移动站保持与编码器分组相对应的HARQ缓冲器,直至可配置超时时段到期为止。
下面从用于DL的基站的角度描述3状态ACKCH操作的实施方式。
当基站从移动站接收到ACK时,基站不执行到移动站的重传。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如上文所讨论的,在由移动站发送了NAK时,这可能导致基站在不正确地检测ACK时不发送重传。
当基站从移动站接收到NAK时,基站以预定的时间间隔向移动站重传子分组。如上所述地用信号通知新资源分配和已编码分组ID、以及可能的用户ID。
当基站从移动站接收到NULL时,基站将解释移动站已丢失与子分组传输相关联的信令。
如果所发送的传输是第一子分组传输,则基站与完整信令信息相结合地重传第一子分组,所述完整信令信息即为MCS、资源位置、用户ID、MIMO信息、分组ID等、基站能够在任何时间动态地调度此第一子分组的重传。
如果所发送的传输是第二或后续子分组传输,则基站将以预定时间间隔重传相应的子分组。在某些实施例中,对于上述重传信令的第一方式而言,基站发送已编码的分组ID、用于当前重传子分组的资源位置信息和用户ID。在某些实施例中,对于上述重传信令的第二方式而言,基站发送第一子分组的原始资源位置、当前重传子分组的资源位置信息、和用户ID(用于加扰)。
参考图20,现在将描述用于确认DL HARQ传输的方法。该方法的第一步骤20-1涉及接收编码器分组。第二步骤20-2涉及如果编码器分组被成功地解码,则传送确认(ACK)。第三步骤20-3涉及如果编码器分组未被成功地解码、则传送否认(NAK)。第四步骤20-4涉及如果在传送NAK的预定时间段内未接收到重传,则传送指示未接收到与重传有关的控制信息信令的NULL。
下面从用于UL的基站的角度描述3状态ACKCH操作的实施方式。
当基站未能接收到分组时,其以预定的时间间隔调度子分组的UL重传。在调度UL重传时,基站向移动站发送新的资源分配、HARQ过程标识或已编码的分组标识或用户ID。
当基站成功地将分组解码时,不调度重传。
在某些实施例中,基站执行用于移动站未能将第一子分组传输信令或后续重传信令解码时的情况的错误恢复程序。下面描述错误恢复程序的示例。
对于第一子分组传输信令的情况而言,如果基站在所分配的资源处未能检测到来自移动站的任何UL传输,则基站可以重新发送完整的信令信息,即MCS、资源位置、用户ID(加扰)、MIMO信息等。在某些实施例中,基站在任何时间动态地调度此第一子分组的重传。
对于重传信令、即第二或后续子分组重传的情况而言,如果基站在所分配的资源处未能检测到来自移动站的任何UL传输,则基站以预定的时间间隔发送与为第一传输发送的信令信息相比减少的量的信令信息。对于上述重传信令的第一方式而言,基站发送已编码的分组ID、用于当前重传子分组的资源分配和用户ID。对于上述重传信令的第二方式而言,基站发送第一子分组的原始资源分配、下一重传子分组的资源分配和用户ID。
参考图21,现在将描述用于确认DL HARQ传输的方法。该方法的第一步骤21-1涉及如果接收到响应于先前传送的编码器分组的确认(ACK)、则不重传编码器分组。该方法的第二步骤21-2涉及如果已接收到响应于先前传送的编码器分组的否认(NAK),则重传编码器分组的子分组。该方法的第三步骤21-3涉及如果接收到NULL,该NULL指示NULL的发送器未接收到关于先前传送的编码器分组的控制信息信令,则至少重传编码器分组的子分组。
在某些实施例中,如果响应于作为第一子分组传输的编码器分组的先前传送的子分组而接收到NULL,则重传第一子分组传输,第一子分组传输包括在第一子分组传输中发送的控制信息信令。
在某些实施例中,如果响应于作为第一子分组传输的后续子分组传输的编码器分组的先前传送子分组而接收到NULL,则重传该后续子分组传输。所述后续子分组传输可以包括控制信息信令,诸如唯一地识别HARQ过程的信息和为后续子分组传输分配的时间资源、频率资源及时间和频率资源中的一个的标识。
参考图22,现在将描述用于重新调度UL HARQ传输的方法。该方法的第一步骤22-1涉及如果编码器分组未被成功地解码,则以预定的时间间隔调度子分组的UL传输。第二步骤22-2涉及根据上文相对于图19所述的方法来传送关于UL传输的控制信息。
参考图23,现在将描述用于UL HARQ传输的错误恢复的方法。该方法的第一步骤23-1涉及如果响应于作为第一子分组传输的编码器分组的先前传送子分组而接收到NULL,则在任何时间动态地调度第一子分组传输的重传。第二步骤23-2涉及重传第一子分组传输,该第一子分组传输包括在第一子分组传输中发送的控制信息信令。
第三步骤23-2涉及如果响应于作为第一子分组传输的后续子分组传输的编码器分组的先前传送子分组而接收到NULL,则在预定的时间调度第一子分组传输的重传。第四步骤23-4涉及重传后续子分组传输。该后续子分组传输包括控制信令信息,该控制信令信息包括唯一地识别HARQ过程的信息和为后续子分组传输分配的时间资源、频率资源及时间和频率资源中的一个的标识。
下面描述从用于UL的移动站的角度描述3状态ACKCH操作的实施方式。
当移动站从基站接收到重传信令时,移动站在分配的资源中传送相应的子分组。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移动站保持与已编码分组相对应的HARQ缓冲器,直至可配置的超时时段到期为止。
可推断的DL HARQ定时
HARQ协议定时应是灵活的以适合于不同的TDD DL/UL比和非传统(其一个示例是IEEE802.16m)/传统划分,而不招致不必要的开销。在系统/移动站配置信令中定义了最小HARQ ACK延迟和重传(Retrx)延迟及HARQ信道/交织的数目,所述系统/移动站配置信令对应于在传统和非传统系统中使用的特定资源划分、以及TDD DL/UL比。利用所定义的这些参数,可以如下文参考图3A至3E所述的那样推断用于ACK/NAK传输和重传的精确HARQ定时。此概念可以应用于TDD和频分双工(FDD)两者。
在某些实施例中,由于不对称的DL/UL TDD(或FDD)比,如图3A至3E所示,用于多个DL子帧的DL HARQ的UL ACK可以在一个UL子帧中重合。可以从HARQ交织数目、前一HARQ子分组传输的已分配DL资源、以及如在超帧报头中用信号通知的每个DL子帧分配的UL ACKCH的数目推断UL子帧内的移动站的ACKCH的位置。在某些实施例中,对如图4A至4C所示的UL HARQ的DL确认的情况使用类似的方法。
现在将描述多个示例以举例说明基于不同的TDD DL/UL比、ACK延迟、重传延迟和HARQ交织的不同实施方式。
图3A举例说明每个包括8个子帧的两个连续5ms无线电帧310、320。四个子帧311、312、313、314是用于DL传输和重传的第一无线电帧310的一部分。子帧311和312是供传统设备使用且子帧313和314是供支持IEEE802.16m的设备使用。四个子帧321、322、323、324是用于DL传输和重传的后续5ms无线电帧320的一部分。子帧321和322是供传统设备使用且子帧323和324是供支持IEEE802.16m的设备使用。子帧313和323是第一HARQ交织“A”且子帧314和324是第二HARQ交织“B”。
四个子帧315、316、317、318是用于UL确认(ACK)的第一5ms无线电帧310的一部分。子帧315是供传统设备使用且子帧316、317和318是供支持IEEE802.16m的设备使用。四个子帧325、326、327、328是用于UL ACK的后续无线电帧320的一部分。子帧325是供传统设备使用且子帧326、327和328是供支持IEEE802.16m的设备使用。
由于为IEEE802.16m DL传输和重传分配了两个子帧且为UL ACK分配了三个子帧,所以TDD DL/UL比是2:3。
在图3A的示例中,将作为基站处的传输或重传与由移动站传送的ACK之间的延迟的ACK延迟举例说明为四个子帧。在图3A的示例中,将作为移动站处传送的ACK与由基站传送的重传之间的延迟的重传延迟举例说明为四个子帧。
图3A是具有特定的一组参数、即TDD DL/UL比、ACK延迟、重传延迟和HARQ交织、5ms无线电帧和每个无线电子帧8个子帧的示例。应理解的是一般而言,这些参数是实施方式特有的,并且并不意图使本发明限于特定实施例:下面的附加示例举例说明用于某些参数的不同值的使用。此外,虽然在图3A中仅举例说明了两个无线电帧,但该图是定时方案的操作示例,并且同样地,仅两个帧的示例并不意图使本发明限于仅参考本特定示例所述的内容。另外,子帧被描述为特别地支持传统和lEEE802.16m,但应理解的是一般而言,子帧可以支持传统和非传统传输。
图3B举例说明两个连续的5ms无线电帧330、340和第三无线电帧350的DL传输部分,其中,在每个帧中,五个子帧被用于DL传输和重传且三个子帧被用于UL ACK。第一帧330的DL传输子帧331和332是供传统设备使用且第一帧330的DL传输子帧333、334和335是供支持lEEE802.16m的设备使用。第二帧340的DL传输子帧341和342是供传统设备使用且第二帧340的DL传输子帧343、344和345是供支持IEEE802.16m的设备使用。第三帧350的DL传输子帧351和352是供传统设备使用且第三帧350的DL传输子帧353、354和355是供服从lEEE802.l6m的设备使用。
第一帧330的UL传输子帧336是供传统设备使用且第一帧330的UL传输子帧337和338是供支持IEBE802.16m的设备使用。第二子帧340的UL传输子帧346是供传统设备使用且第二帧340的包括细分部分347A和347B、348的UL传输子帧347是供服从IEEE80.16m的设备使用。
由于为IEEE802.16m DL传输和重传分配了三个子帧且为UL ACK分配了两个子帧,所以TDD DL/UL比是3:2。
在图3B中,存在4个HARQ交织,子帧333、344和354是第一交织“A”,子帧334和345是第二交织“B”,子帧335和352是第三交织“C”且子帧343和353是第四交织“D”。
在图3B的例子中,将ACK延迟和重传延迟每个举例说明为四个子帧。
在图3B中,用于HARQ交织的ACK和重传的无线电帧内的子帧位置随着时间而变以适应最小ACK延迟和重传延迟并保持HARQ交织的相同排序。例如,以如从A (子帧333)、B(子帧334)、C(子帧335)、D(子帧343)、A(子帧344)、B(子帧345)、C(子帧352)、D(子帧353)、A(子帧355)可以看到的模式“ABCD”保持所分配的子帧中的重传的顺序。所分配的子帧中的ACK的排序被类似地保持为“ABCD”,如A(子帧337)、B(子帧338)、C(子帧347A)、D(子帧347B)、A(子帧348)。如在图3B中可以看到的,分别用于交织C和D的347A和347B中的UL ACK共享单个子帧。
图3C举例说明一个示例,其具有如图3B举例说明的每个帧5ms无线电帧类似的8个子帧、用于DL传输和UL ACK的每个帧划分的五个子帧/三个子帧、四个子帧ACK延迟、4个子帧重传延迟、和3:2的TDD DL/UL比。在图3C中,用于HARQ交织的ACK和重传的无线电帧内的子帧位置随着时间而变以适应最小ACK延迟和重传延迟。然而,HARQ交织的排序可以随着时间而变。例如,所分配的子帧中的重传的排序是如从A (子帧363)、B(子帧364)、C(子帧365)、A(子帧373)、B((子帧374)、D子帧375)、C(子帧383)、A(子帧384)、B(子帧385)看到的“ABCABDCAB”。所分配的子帧中的ACK的排序以A(子帧367)、B(子帧368)、C(子帧377A)、A(子帧377B)、B(子帧378)的形式遵循所传送的模式的排序。如在图3C中可以看到的,分别用于交织C和A的377A和377B中的UL ACK共享单个子帧。
图3D举例说明一个示例,其具有如图3B举例说明的每个帧5ms无线电帧类似的8个子帧、用于DL传输和UL ACK的每个帧划分的五个子帧/三个子帧、四个子帧ACK延迟、4个子帧重传延迟、和3:2的TDD DL/UL比。
在图3D中,用于HARQ交织的ACK和重传的无线电帧内的子帧位置是固定的。例如,所分配的子帧中的重传的排序具有如A(子帧393)、B(子帧394)、C(子帧395)、A(子帧403)、B(子帧404)、D(子帧405)、A(子帧413)、B(子帧414)、C(子帧415)所示的模式“ABCABD”。所分配的子帧中的ACK的排序是A(子帧397)、B(子帧398)、A(子帧407)、C(子帧408A)、B(子帧408B)、A(子帧417)、D(子帧418A)、B(子帧418B)。如在图3D中可以看到的,分别用于交织C和B的408A和408B中的UL ACK共享单个子帧且分别用于交织D和B的418A和418B中的UL ACK共享单个子帧。
图3E举例说明三个连续的5ms无线电帧500、510、520,其中,在每个帧中,五个子帧被用于DL传输和重传且三个子帧被用于UL ACK。每个帧中的所有DL传输子帧是供支持IEEE802.16m的设备使用。每个帧中的所有UL传输子帧是供支持IEEE802.16m的设备使用。
由于为IEEE802.16m DL传输和重传分配了五个子帧且为UL ACK分配三个子帧,所以TDD DL/UL比是5:3。
在图3E中,存在7个HARQ交织,子帧501、513和525是第一交织“A”,子帧502和514是第二交织“B”,子帧503和515是第三交织“C”,子帧504和521是第四交织“D”,子帧505和522是第五交织“E”,子帧511和523是第六交织“F”且子帧512和524是第七交织“G”。
在图3B的例子中,将ACK延迟和重传延迟每个举例说明为四个子帧。
在图3E中,用于HARQ交织的ACK和重传的无线电帧内的子帧位置随着时间而变以适应最小ACK延迟和重传延迟并保持HARQ交织的相同排序。例如,所分配的子帧中的重传的排序是A(子帧501)、B(子帧502)、C(子帧503)、D(子帧504)、E(子帧505)、F(子帧511)、G(子帧512)、A(子帧513)、B(子帧514)、C(子帧515)、D (子帧521)、E(子帧522)、F(子帧523)、G(子帧524)、A(子帧525)形式的“ABCDEFG”。所分配的子帧中的ACK的排序是A(子帧506A)、B(子帧506B)、C(子帧507)、D(子帧508)、E(子帧516A)、F(子帧516B)、G(子帧516C)、A(子帧517)、B(子帧518)、C(子帧526A)、D(子帧526B)、E(子帧526C)、F(子帧527)、G(子帧528)。如在图3E中看到的,分别用于交织A和B的506A和506B中的UL ACK共享单个子帧,分别用于交织E、F和G的516A、516B和516C中的UL ACK共享单个子帧且分别用于交织C、D和E的526A、526B和526C中的UL ACK共享单个子帧。
可推断的UL HARQ定时
在与传统和IEEE802.16m的特定划分以及TDD DL/UL比相对应的系统广播信令中定义最小HARQ ACK和重传延迟以及HARQ信道的数目。用所定义的这些参数,可以推断精确的HARQ定时。此概念可以应用于TDD和FDD两者。
图4A举例说明每个包括8个子帧的两个连续5ms无线电帧420、430。三个子帧421、422、423是用于UL传输和重传的第一无线电帧420的一部分。子帧421是供传统设备使用且子帧422和423是供支持IEEE802.16m的设备使用。三个子帧431、432、433是用于UL传输和重传的后续5ms无线电帧430的一部分。子帧431是供传统设备使用且子帧432和433是供支持IEEE802.16m的设备使用。子帧422和432是第一HARQ交织“A”且子帧432和433是第二HARQ交织“B”。
五个子帧424、425、426、427、428是用于DL确认(ACK)的第一5ms无线电帧420的一部分。子帧424和425是供传统设备使用且子帧426、427和428是供支持IEEE802.16m的设备使用。五个子帧434、435、436、437、438是用于DL ACK的后续无线电帧430的一部分。子帧434、435是供传统设备使用且子帧436、437和438是供支持IEEE802.16m的设备使用。
由于为IEEE802.16m UL传输和重传分配两个子帧和为DL ACK分配三个子帧,所以TDD DL/UL比是3:2。
在图4A的示例中,AC延迟被举例说明为四个子帧且重传延迟也被举例说明为四个子帧。
图4举例说明两个连续的5ms无线电帧440、450和第三无线电帧460的DL传输部分,其中,在每个帧中,四个子帧被用于DL传输和重传且四个子帧被用于UL ACK。第一帧440的UL传输子帧441是供传统设备使用且第一帧440的UL传输子帧442、443和444是供支持leee802.16m的设备使用。第二帧450的UL传输子帧451是供传统设备使用且第二帧450的UL传输子帧452、453和454是供支持IEEE802.16m的设备使用。第三帧460的UL传输子帧461是供传统设备使用且第三帧的460的DL传输子帧462、463和464是供支持IEEE802.16m的设备使用。
第一帧440的DL ACK子帧445和446是供传统设备使用且第一帧440的包括细分部分447A和447B、448的DL ACK子帧447是供支持IEEE802.16m的设备使用。第二帧450的DL AC子帧455和456是供传统设备使用且第二帧450的包括细分部分457A和457B、458的UL传输子帧457是供支持IEEE802.16m的设备使用。
由于为IEEE802.16m UL传输和重传分配了三个子帧且为DL ACK分配了两个子帧,所以TDD DL/UL比是2:3。
在图4B中,存在4个HARQ交织,子帧442、453和464是第一交织“A”,子帧443和454是第二交织“B”,子帧444和462是第三交织“C”且子帧452和463是第四交织“D”。
在图4B的例子中将ACK延迟和重传延迟每个举例说明为四个子帧。
在图4B中,用于HARQ交织的ACK和重传的无线电帧内的子帧位置随着时间而变以适应最小ACK延迟和重传延迟并保持HARQ交织的相同排序。例如,所分配的子帧中的重传的排序是如由A(子帧442)、B(子帧443)、C(子帧444)、D(子帧452)、A(子帧453)、B(子帧454)、C(子帧462)、D(子帧463)、A(子帧464)看到的“ABCD”。所分配的子帧中的ACK的排序是A(子帧447A)、B(子帧447B)、C(子帧448)、D(子帧457A)、A(子帧457B)、B(子帧458)。如在图4B中看到的,分别用于交织A和B的447A和447B中的DL ACK共享单个子帧,并且分别用于交织D和A的457A和457B中的DL ACK共享单个子帧。
图4C举例说明一个示例,其具有如图4B举例说明的每个帧5ms无线电帧类似的8个子帧、用于DL传输和UL ACK的每个帧划分的四个子帧/四个子帧、四个子帧ACK延迟、4个子帧重传延迟、和2:3的TDD DL/UL比。在图4C中,用于HARQ交织变化的ACK和重传的无线电帧内的子帧位置是固定的。例如,所分配的子帧中的重传的排序是如A(子帧472)、B(子帧473)、C(子帧474)、D(子帧482)、B(子帧483)、C(子帧484)、A(子帧492)、B(子帧493)、B(子帧494)所示的“ABCDBCABC”。所分配的子帧中的ACK的排序是A(子帧477A)、B(子帧477B)、C(子帧478)、D(子帧487A)、B(子帧487B)、C(子帧488)、A(子帧497A)、B(子帧497B)、B(子帧498)。如在图4C中可以看到的,分别用于交织A和B的477A和477B中的DL ACK共享单个子帧,并且分别用于交织D和B的487A和487B中的DL ACK共享单个子帧,并且分别用于交织A和B的497A和497B中的DL ACK共享单个子帧。
参考图24,现在将描述用于确定用于在基站处接收ACK/NAK的定时的方法。该方法的第一步骤24-1涉及在具有已知HARQ确认(ACK)延迟、重传延迟和HARQ交织的数目的系统中,在基站处响应于由基站先前发送的编码器分组的传输基于配置信令来确定用于从移动站接收ACK/NAK的定时,所述已知HARQ确认(ACK)延迟、重传延迟和HARQ交织的数目中的每个在被发送到移动站的配置信令中定义,并且其是时分双工下行链路/上行链路(TDD DL/UL)比和频分双工下行链路/上行链路(FDD DL/UL)比的函数。
在某些实施例中,该方法的另一步骤涉及发送配置信令。
参考图25,现在将描述用于确定用于在移动站处接收编码器分组的子分组的传输和重传之一的定时的方法。该方法的第一步骤25-1涉及在具有已知HARQ确认(ACK)延迟、重传延迟和HARQ交织的数目的系统中,在移动站处响应于由移动站先前发送的NAK基于配置信令来确定用于在移动站处接收编码器分组的子分组的传输和重传之一的定时,所述已知HARQ确认(ACK)延迟、重传延迟和HARQ交织的数目中的每个在被发送到移动站的配置信令中定义,并且其是时分双工下行链路/上行链路(TDD DL/UL)比和频分双工下行链路/上行链路(FDD DL/UL)比的函数。
在某些实施例中,该方法的另一步骤涉及接收配置信令。
分组传输可以是持久性分配,或者是在特定资源划分内用信号通知的非持久性分配。持久性资源分配是预定义的通常重新发生的资源到用户的分配,使得到该用户的分配不会针对每个重新发生要求进一步的信令。由资源可用性位图(RAB)向其它用户指示持久性分配。在2008年11月5日提交的PCT专利申请PCT/2008/001980中可以找到实现RAN的示例,该申请被共同转让给本申请的受让人且其全部内容在此引入以供参考。
使用位图的资源群组分配被用于非持久性分组分配。每个群组被赋予单独的资源划分。
在某些实施例中,由多播控制段(MCCS)来指示可用资源的划分和识别。
在某些实施例中,由组合索引(Ci)来用信号通知区域的划分,组合索引(Ci)用信号通知持久性和非持久性区域内的资源划分。可以在共同转让的PCT/2008/001980中可以找到RAB的示例。
在某些实施例中,对于给定总数的资源,用可能的资源划分来创建查找表。例如,可以由{1,2,4,6}来给出12个资源的可能划分。
由CI索引来指定查找表的每个条目。可以在帧的开头以适当编码的位形式来传送CI。如果指定了持久性子区域(subzone),则可以发送RAB。在某些实施例中,CI被级联并用RAB编码。RAB是指示哪些资源是可用,并且哪些从事持久性HARQ传输的位图。RAB包含用于每个资源(或资源块)的一位,该位的值表示资源是否在使用中或可用。
由于分组到达抖动、静寂状态、或HARQ传输的过早终止而未使用的持久性资源被示为可用。
在某些实施例中,为了可靠性,将CRC附加于级联的CI和RAB。由CI指示的资源划分将被指示为由RAB占用的资源被从资源列表去除之后剩余的资源组划分。在某些实施例中,在辅助广播信道中传送持久性区域的尺寸。
参考图5,现在将描述资源可用性位图的示例。图5举例说明帧900的至少部分,其具有组合索引910、RAB 915、具有被持久性地分配的至少某些资源的持久性区域920、以及不具有持久性地分配的资源的非持久性区域930。可以将组合索引910和RAB 915一起称为多播控制段(MCCS)。在持久性区域中,存在三个划分921、924、927。两个划分921、924是群组分配且分别具有信令位图922、925。第三分配927是用于定义单播分配的上行链路控制段(ULCS)。在某些实施例中,可以以与上文参考图2所述的类似的方式来实现UCTS。
在非持久性区域930中,划分940中的一个是被用于定义群组分配的群组控制和业务段(GCTS)。两个其它划分930和950是用于定义单播分配的单播控制和业务段(UCTS)。在某些实施例中,可以以与上文参考图2针对DL UCTS所述的类似的方式来实现UCTS。
参考群组分配924,群组分配924具有包括分配位图940、配对或成组的组合索引位图941和资源置换索引位图942的信令位图925。分配位图940具有6个位,一位用于到每个用户的可能分配。配对或成组组合索引位图941具有4个位。资源置换位图942具有2个位。群组分配921也具有信令位图。
在群组分配924中,还指示的是在使用中且同样地不可用于向其它用户分配的持久性地分配的资源926(群组分配924的灰色阴影部分)。在群组分配921和927中示出类似的持久性分配。
在某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利用不同用户的几何结构和已改变的分组结构使用叠加来在同一资源上传送多个分组以使得能够在保持安全的同时实现某些分组的干扰抵消。
在某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将多个分配分配给同一资源或资源组来实现多个分配的叠加。在某些实施例中,此过程可以用于叠加持久性和非持久性分配。
可以通过将“忙碌”资源指示为在RAB中可用来实现持久性分配的多路复用。通过将持久性已使用资源指示为在RAB中可用,其它指示的分配将也使用该资源(群组或另外的)。因此,将在同一资源上同时地发送持久性传输及其它传输。如果所有持久性分配将被指示为可用,则不需要发送RAB。
在某些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允许将持久性用户及其它用信号通知的用户被分配给同一资源而使用叠加来对下行链路上的用户进行多路复用。此对于多用户MIMO应用而言是有用的。可以这样实现持久性分配和用信号通知的分配的叠加。
在每个时间帧中,可以在基站处针对每个分配动态地进行将在使用中的持久性分配资源指示为在RAB中“忙碌”或“可用”的判定。
该判定可以基于以下的至少一个:不同的分组意图用于的移动装置的几何结构和不同分组的可靠性。具有高几何结构的用户是具有用于与其服务基站通信的良好长期信道条件的用户。因此,在某些情况下期望的是提供用于具有一般而言良好的信道条件的用户的位图。
移动站被配置为通过确定叠加持久性分配的传输在持久性子区域中发生来检查叠加持久性分配的存在。在某些实施例中,移动站被配置为通过检测可以附加于CI(在MCCS字段内)的“层数”字段的指示来检查叠加持久性分配的存在。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字段可以对应于用于每个划分的层数,叠加或MIMO。在某些实施例中,移动站被配置为基于接收到的功率阈值检测来检查叠加的持久性分配的存在。在某些实施例中,移动站被配置为始终检查叠加的持久性分配的存在。
在某些实施例中,可以以允许意图用于较低几何结构移动站(例如持久性分配)的分组被解码的方式来对其进行编码。在某些实施例中,借助于使得传输能够被用于干扰抵消(IC)的CRC来检验解码。然而,解码传输的用户将不能访问可用数据,因为其将仍被预定用户的标识(ID)序列加扰。
在某些系统中,可以使用持久性分配。持久性分配被定义为用于一个或多个HARQ传输的预定义资源上的分配。可以将其它用户分配给同一资源。单播或群组信令是分配这些资源的此类信令方法的两个示例。
基站可以利用同一资源来传送一个或多个持久性分配和一个或多个用信号通知的分配以便改善容量。以允许接收到非持久性传输的移动站出于干扰抵消的目的在没有能力将持久性分组传输解扰的情况下将其接收并解码来改变该持久性分组传输。接收到持久性传输的移动站以规则的方式将已改变的分组解码,添加撤消该改变以允许出于分组的干扰抵消的目的将其解码的附加步骤。
通常,当两个或更多分组被叠加在DL上并意图用于不同的用户时,以允许意图接收不同传输(具有较低可靠性(分组B))的移动站在没有能力将较高可靠性的传输(分组A)解扰的情况下出于干扰抵消的目的将其接收并解码的方式来改变具有较高可靠性的分组传输(分组A)。意图接收已被改变以允许不同的用户出于干扰抵消的目的将其解码的分组的移动站以规则的方式将已改变的分组解码,但包括撤消分组的改变的附加步骤。意图接收已与另一分组叠加的已改变分组(分组A)的移动站将已改变的分组解码。
由于可以在仅一个传输之后在不同的移动站处容易地将以较高的可靠性发送的分组解码,所以移动站可以利用已解码的较高可靠性的分组来进行每个帧中的其自己传输的干扰抵消。可以通过但不限于使用较高功率水平;使用更稳健的编码方案;以及使用更高的处理增益(即扩频)中的任何一个来以“较高的可靠性”来发送一个传输。此过程可以用于Chase组合情况和递增冗余(IR)HARQ传输情况。
用于将在干扰抵消中使用的叠加分组的过程
可以以允许由其它用户将意图用于较低几何结构移动性(例如持久性分配)的分组解码的方式来对其进行编码,并用CRC来检验解码,使得能够将该传输用于高效的干扰抵消(IC)。 然而,这些用户将不能访问可用数据,因为随后其将仍被预定的用户标识序列加扰。
此过程涉及使用两个循环冗余校验(CRC);第一CRC在由预定用户标识序列加扰之前施加,并且第二CRC在之后施加。其它移动站将能够使用第二CRC来确认传输的正确解码,同时,第一CRC在正确的解扰之后确认分组的预定用户。
为了能够叠加和检测,对于诸如两个(或N个,其中,N等于用户数目)不同分组向两个(或N个)不同用户的传输之类应用而言涉及分组的一层或多层的干扰抵消。除正常的编码和加扰程序之外,可以对以较高的可靠性发送的分组进一步附加CRC并用识别序列进行加扰。
参考图6A,现在将描述如何以常规方式对具有附加‘A’612的分组610进行加扰和编码的示例。分组610包括N个数据位。CRC‘A’612被附加于分组610的末端。使用标识序列对组合的数据和CRC进行加扰。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标识序列可以是但不限于扇区ID或用户ID或MAC ID中的一个,以创建加扰分组620。然后将加扰分组编码,以创建编码分组630。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编码可以是但不限于turbo编码、卷积编码、LDPC编码中的一个。
参考图6B,现在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如何将具有附加CRC‘A’642的分组640加扰且编码并随后再次将附加有另一CRC‘B’662的已编码分组660加扰的示例。可以在用于叠加分组的干扰抵消中使用此类方法。
第一多个步骤类似于上文关于图6A描述的步骤并产生已编码加扰分组660。CRC‘B’被附加于已编码加扰分组660的末端。使用为多个用户所知的附加标识序列来将已编码分组660和CRC‘B’662加扰以创建加扰分组670,从而允许多个用户中的任何一个将加扰分组解扰。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标识序列可以是扇区ID。然后对加扰分组670进行编码,以创建已编码分组680。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编码可以是但不限于turbo编码、卷积编码、LDPC编码中的一个。
第二加扰步骤是可选的,并且可以不是在所有实施方式中都使用。
在某些情况下,对于任一过程而言,可以仅对数据、仅对CRC、或数据+CRC两者执行具有标识序列的加扰。
可以向此链添加其它加扰、交织、调制块。仅包括对于本说明而言重要的关键步骤。
用于两个移动装置处的分组的检测和接收的过程
参考图7,现在将描述如何可以根据上述双加扰双编码使用干扰抵消来传送叠加的分组并将其解码的示例。
处于较低相对几何结构的移动站A 720意图接收已根据上述双加扰/双编码被改变的分组A 712。可以持久性地分配用于传送该分组的资源。
处于较高相对几何结构的移动站B 730意图接收已根据上述单加扰/单编码被编码的分组B 714。两个分组被在同一资源上发送。如果持久性地分配用于分组A 712的传输,则该资源被指示为在RAB上“可用”。可能的是在对于某些传输而言重叠的资源上发送属于一个或多个用户的多个分组。
移动装置A处的过程
使用用于验证正确解码的CRC‘B’,对分组A 712进行将编码和加扰的“外层”解码和解扰的尝试,如果使用了加扰的外层的话。如果分组A 712被成功地解码,则使用用于正确解码/解扰的验证的CRC‘A’用标识序列将分组解扰。如果未被成功地解码,则在必要时遵循由HARQ指定的重传过程。在某些实施例中,这可以包括使用上述控制信息信令技术的RAS-HARQ重传。
例如,在HARQ中,可以在移动装置处保持不成功的传输以某种方式(递增冗余或Chase组合)与附加重传组合。
移动装置B处的过程
使用用于正确解码的验证的CRC‘B’来进行将分组A解码和解扰(如果使用的话)的尝试。
如果被成功地解码,则可以使用干扰抵消来基本上从分组A 712和分组B 714的组合传输中移出分组A 712,其意图用于移动装置B 730,因为这两个分组是在同一资源中传送的。如果分组B 714未被成功地解码,则可以使用HARQ方案来尝试恢复该分组。
如果其它分组被部分地或完全地与分组B叠加,则也可以进行使用连续干扰抵消的类似过程来检测并取消这些分组的尝试。根据结果得到的信号,可以进行将分组B解码的尝试。
如果需要,可以在恢复和检测分组时使用HARQ重传过程。
例如,在HARQ中,可以在移动装置处保持不成功的传输以某种方式(递增冗余或Chase组合)与附加重传组合。为了附加的信道估计可靠性,可以使用意图用于其它用户的被成功解码的分组。如果功率水平不是已知的,可能需要盲目地检测该功率水平。
以上过程的益处包括:
1)使得能够进行叠加,并从而减少用于传输的资源(容量增加);
2)利用以不同的几何结构为目标,以便用不同的可靠性来发送传输。在某些实施例中,传输到达不同的移动装置处,并且可以被可靠地接收以使得能够在没有重传的情况下进行干扰抵消。在某些实施例中,意图用于具有较低几何结构的移动装置的传输未显著地受到叠加分组的存在的影响;
3)允许移动站出于干扰抵消的目的将意图用于不同移动装置的分组解码并使用,而不允许移动装置将实际可用的数据解扰;
4)允许将持久性资源指示为“可用”,其允许在用于资源的RAB“不可用”的情况下作为默认而缩短或省略RAB;
5)附加代价仅仅是附加于传输的额外CRC。
在某些实施例中,该过程对于VoIP应用而言尤其有用,因为分组尺寸/编码速率/调制方案限于有限数目的假设。在某些应用中,将被用于干扰抵消的VoIP分组可以是固定参数(或非常有限的集合)。例如,对于每个分组尺寸而言,有一种调制和编码方案,具有固定的资源分配尺寸。
DL控制信道结构
在某些实施例中,可以在帧结构内创建子区域以使得能够进行DL信道控制。帧是用于传输的物理结构,一经设置,则不改变,同时子区域是可被配置为调度结构的帧的一部分,对于给定情况而言,其尺寸和形状可以在该帧内改变。例如,在OFDM应用中,子区域可以由一块子载波上的2个OFDM符号的倍数组成。在某些实施例中,该子载波块是可用频带的子载波的整个集合。
在某些实施例中,基本信道单元(BCU)分配块(BAB)可以由一个或多个BCU组成。BCU是二维时间-频率传输资源,即给定数目的子载波上的给定数目的符号。该子载波可以是被基于物理子载波到逻辑子载波的特定映射被置换的物理子载波或逻辑子载波。在某些实施例中,在子区域内,BAB具有每个OFDM符号相同数目的时间-频率资源。在某些实施例中,在对一个或多个帧求平均值时情况可能如此。虽然具体地参考了OFDM符号,但应理解的是出于说明性目的考虑了OFDM,并且可以预期其它传输格式。
在某些实施例中,不同的子区域可以具有不同的BAB配置。例如,第一子区域具有其中每个BAB具有2个BCU的4个OFDM符号。在另一示例中,第二子区域具有4个OFDM符号,其中,某些BAB具有4个BCU且其它BAB具有8个BCU。在另一示例中,第三子区域具有6个OFDM符号,其中,每个BAB具有12个BCU。
在某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定义单独的区域来支持扩展帧。扩展帧的单独区域中的BCU使用与在非扩展帧区域中相同的信道化。不要求附加的复杂性。
在某些实施例中,在扩展帧的单独区域中,每k个帧出现控制信道,其为MCCS或单播控制信道。扩展帧的单独区域中的每个分配是对于k个帧而言。
单播控制信息被包含在第一子帧中的相关划分内。在此设计中,使用扩展子帧的传输可以与使用非扩展子帧的传输共存。这样,只有使用扩展区域的移动装置受到增加的等待时间的影响。
可以针对UL传输以及针对DL传输定义扩展帧中的单独区域。
在某些实施例中,接入许可消息包含发起对接入的请求的移动站的用户ID。接入许可消息被包含在UL控制段中,并且其被移动站在UL随机接入信道中使用的序列加扰。
在某些实施例中,UL控制段包含以下字段:MCCS、单播分配消息、群组分配消息和UL接入许可消息。如果已经分配了持久性资源,则MCCS包含组合索引和/或置换索引和RAB。在共同转让的PCT/2008/001980中可以找到关于组合索引、置换索引和RAB的示例。单播分配消息可以包括多个单播分配消息,每个分配一个。群组分配消息可以包括多个群组分配消息,每个分配一个。
使用持久性分配消息来分配持久性资源。存在用于DL和UL分配两者的单独持久性分配消息。在某些实施例中,每个消息包含资源ID(BCU)和所分配的资源的数目。在某些实施例中,每个消息包含指示所分配的资源的位图。在位图方法中,位图的长度是持久性区域的长度。在某些实施例中,在超帧控制中用信号通知持久性区域的长度。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在UL控制段中包含UL持久性分配消息。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在单独的划分中包含UL持久性分配消息。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由预定用户的用户ID来将DL/UL持久性分配消息加扰。
在其中多个用户被分配给传输资源的同一划分的多用户MIMO(MU-MIMO)情况下,为被分配给同一划分的每个用户提供单独的单播消息。
在某些实施例中,单播控制段包含MU-MIMO报头,其为以分配中的最低几何结构用户为目标的单播消息。MU-MIMO报头包含识别消息类型的信息,其指示被多路复用到同一资源上的层的数目和在基于码本的预编码反馈的情况下被用于传输的预编码矩阵索引(PMI)。PMI是具有等于被多路复用在资源上的层的数目的许多列的矩阵。每个列由用于相应层的预编码矢量组成。
在某些实施例中,MU-MIMO报头受到CRC保护。然后,这后面是用于每个分配的单独单播消息。单独的单播消息包含分配的MCS。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由预定用户的用户ID对每个单独消息加扰。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单播消息受到CRC保护。
在某些实施例中,使用DL ACK信道来确认UL数据传输。固定数目的分集资源被分配给包括但不限于DL ACK;UL功率控制信道;以及MCCS的一组控制信道。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在超帧控制中用信号通知用于DL ACK信道的资源的数目和资源的位置。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每个DL ACK信道由散布于整个频带的N个音调(tone)组成。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每个DL ACK信道被功率控制至预定的用户。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对于DL功率控制信道而言,一个信道出于功率控制的目的被分配给每个用户。
用于OFDM系统的多载波配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用于OFDM系统的相邻多载波配置以保证相邻载波之间的子载波对准的方法。
在当前WiMAX/802.16e方案中,250kHz的频率光栅不可被10.94kHz的WiMAX/802.16e子载波间距除尽。在相邻载波的中心频率的间距是250kHz的光栅尺寸的整数倍的情况下,两个相邻载波之间的OFDM子载波未对准。参考图8,举例说明了其中示出具有第一组子载波的第一载波和示出具有第二组子载波的第二载波的示例。第一载波和第二载波的中心频率的间距是不可被10.94kHz除尽的N×250kHz。未对准子载波的这种情况将引起载波间干扰。
所提出的对此问题的解决方案是将子载波间距变为可被250kHz的光栅尺寸除尽的12.5kHz。然而,这种解决方案引入与现有WiMAX方案不可向后兼容的新子载波间距。
为了支持向后兼容,在IEEE 802.16m-08/003r1中已采用了三组OFDM子载波间距。这些间距包括7.81kHz、9.77kHz和10.49kHz。然而,尚未描述关于相邻载波配置的细节,诸如载波间距、子载波对准和保护音调。
对于7.81kHz和9.77kHz的子载波间距的情况而言,相应的系统带宽可被所提出的子载波间距除尽。因此,在多载波部署中,相邻载波的中心频率相隔整数个子载波。
在其中将与IEEE802.16m兼容的无线设备用于通信的情况下,存在为了IEEE802.16m传输分配的资源的区域。在超过载波带宽的相邻载波之间的IEEE802.16m区域内的子帧上不要求保护音调。
然而,为了支持向后兼容,为传统支持载波分配的区域内的子帧包含相邻载波之间的保护音调。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相邻载波之间的保护音调与以传统系统置换格式定义的那些保护音调布置一致。
参考图9,现在将讨论两个相邻载波的示例,每个载波具有传统和IEEE802.16m DL和UL子帧组成部分。
在两个连续的5ms无线电帧530、550上举例说明具有未单独示出、而是被示为沿垂直方向的频率块的多个子载波的第一载波510。每个无线电帧的DL部分包括四个子帧,其中的两个是传统子帧533,并且其中的两个是IEEE802.16m子帧534。每个无线电帧的UL部分包括四个子帧,其中的一个是传统子帧543,并且其中的三个是IEEE802.16m子帧544。
在两个连续的5ms无线电帧上举例说明第二载波520,其在沿垂直方向的频率块中具有多个子载波。每个无线电帧的DL部分包括四个子帧,其中的一个是传统子帧537且其中的三个是IEEE802.16m子帧538。每个无线电帧的UL部分包括四个子帧,其中的两个是传统子帧547,并且其中的两个是IEEE802.16m子帧548。
在第一载波510中,传统DL子帧533的某些子载波被分配为第一载波510的子载波与第二载波520的子载波之间的保护音调535。在第二载波520中,传统DL子帧537的某些子载波被分配为第二载波520的子载波与第一载波510的子载波之间的保护音调536。然而,如果子帧是IEEE802.16m子帧,则在第一载波510的子载波与第二载波520的子载波之间不需要保护音调,反之亦然。
在第一载波510中,传统UL子帧543的某些子载波被分配为第一载波510的子载波与第二载波520的子载波之间的保护音调545。在第二载波520中,传统UL子帧547的某些子载波被分配为第二载波520的子载波与第一载波510的子载波之间的保护音调546。然而,如果子帧是IEEE802.16m子帧,则在第一载波510的子载波与第二载波520的子载波之间不需要保护音调,反之亦然。
图9是用于给定尺寸的无线电帧、DL和UL子帧的数目及传统和IEEE802.16m支持的载波的布置的特定示例。这些参数是实施方式特有的,因此,图9的特定示例并不意图限制本发明。此外,虽然上文具体地提及了IEEE802.16m支持的载波,但一般而言,但本发明可以应用于作为非传统支持的载波的其它支持的载波。
对于10.94kHz的子载波间距的情况而言,5/10/20MHz的系统带宽不可被子载波间距除尽。然而,例如5.25MHz、10.5MHz、21MHz的N×1.75MHz可被子载波间距除尽。在其中两个相邻载波是传统支持载波的情况下,相邻载波的中心频率被载波带宽间隔开,以便保证向后兼容。在相邻载波之间使用保护音调。
如果非传统支持载波与传统支持载波相邻,则非传统载波的中心频率可以偏移,以便两个相邻载波的中心频率对于5/10/20MHz的载波带宽而言可以分别相隔5.25/10.5/21MHz。因此,可以将相邻载波的中心频率间距设置为5.25MHz的倍数以避免子载波不对准问题。例如,两个相邻的5MHz载波相隔5.25MHz。两个相邻的10MHz载波相隔10.5MHz。在图10中示出用于5MHz的载波带宽的图示。对于非传统载波而言,如图10所示(下一个幻灯片),在载波的两侧使用奇数个保护子载波。
在非传统载波支持的区域内的子帧上,在超过载波带宽的相邻载波之间不要求保护音调。在传统载波支持的区域内的子帧上,在传统区域内的子帧上的相邻载波之间仍使用保护音调。
图11举例说明两个连续的5ms无线电帧1130、1150中的两个相邻载波的示例,一个载波具有传统支持载波且一个具有非传统支持载波。
在两个连续的5ms无线电帧上举例说明包括具有未被单独地示出、而是被示为沿垂直方向的频率块的多个子载波的传统支持的第一载波1110。每个无线电帧的DL部分包括四个子帧,其中的两个是传统子帧1131且其中的两个是非传统子帧1133。每个无线电帧的UL部分包括四个子帧,其中的一个是传统子帧1141且其中的三个是非传统子帧1143。
在两个连续的5ms无线电帧上举例说明不包括传统支持的第二载波520,其在沿垂直方向的频率块中具有多个子载波。每个无线电帧的DL部分包括四个子帧,其全部是非传统子帧1136。每个无线电帧的UL部分包括四个子帧,其全部是非传统子帧1146。
在第一载波1110中,传统DL子帧1131的某些子载波被分配为第一载波1110的子载波与第二载波1120的子载波之间的保护音调1135。在第二载波1120中,没有子载波被分配为第二载波1120的子载波与第一载波1110的子载波之间的保护音调。
在第一载波1110中,传统UL子帧1141的某些子载波被分配为第一载波1110的子载波与第二载波1120的子载波之间的保护音调1145。在第二载波1120中,没有子载波被分配为第二载波1120的子载波与第一载波1110的子载波之间的保护音调。
在特定实施例中,对于2个相邻5MHz载波的情况而言,虽然相邻的载波相隔5.25MHz,但在载波之间不存在浪费带宽,因为WiMAX OFDM数字学使用过采样率。用于512-FFT的有效带宽是5.6MHz。在某些实施方式中,通过在两侧调整保护子载波,可以去除两个相邻载波之间的间隙。此外,通过在频带之外在两侧调整保护子载波,还可以满足频谱掩码要求。这在图12a中举例说明。
如图12a所示,在载波的两侧使用奇数的保护子载波。在每个载波上,两个相邻载波之间的保护子载波的数目是16个。基于频谱掩码要求,在频谱边缘处的保护子载波的数目是可调整的。
存在如在图12a和12b及图13a、13b和13c中举例说明的两种方案。
方案1-每个载波的中心载波频率与频谱边界之间的平均距离
如图12a和图12b所示,中心频率是从5MHz频谱边界起的2.625MHz(或10.5个光栅)。此方案的缺点是中心频率位置未与光栅边界对准。
方案2-每个载波的中心载波频率与频谱边界之间的不均匀距离
在方案2中,中心频率位置与光栅边界对准。如图13a和13b所示,载波1的中心频率与5MHz频谱边界相隔11个光栅。载波2的中心频率与5MHz频谱边界相隔10个光栅。这导致两个相邻载波之间的奇数个保护子载波。如图13a所示,在邻近于载波2的一侧的载波1上的保护子载波是5个。在邻近于载波1的一侧的载波2上的保护子载波是28个。基于频谱掩码要求,在频谱边缘处的保护子载波的数目是可调整的。
图13c还示出多于两个相邻载波的一般情况。调整中心频率与频谱边界的间距以保证中心频率与光栅边界对准。另外,相邻载波的中心频率之间的间距被保持在21个光栅。
在由传统WiMAX载波组成的特定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传统载波的载波频率必须以5MHz频带为中心。在这种情况下,相邻的非传统载波必须进一步偏移以便保持中心频率之间的总共5.25MHs的间距。如图14所示,对于传统载波而言,在载波的两侧使用相同数目的保护子载波。对于非传统载波而言,在载波的两侧使用奇数个保护子载波。在邻近于传统载波的一侧的保护子载波的数目是5个子载波。基于频谱掩码要求,在频谱边缘处的保护子载波的数目是可调整的。对于频谱中的未邻近于传统载波的其它载波而言,可以使用参考图12a、12b、13a、13b和13c描述的方法。
在某些实施例中,提供了使相邻OFDM载波的中心频率的间距偏移以保证载波间距可被子载波间距除尽的方法。
在某些实施例中,提供了使相邻OFDM载波的中心频率的间距偏移以具有不等于每个载波的带宽的间距的方法。
在某些实施例中,提供了在载波的两侧分配奇数个保护子载波的方法。
在某些实施例中,提供了使在载波的两侧具有相同数目的保护子载波并具有位于带宽的中间部分处的中心频率的规则载波与在载波的两侧具有偶数个保护子载波并具有偏离带宽中间部分的中心频率的载波混合的方法。
通信系统的示例性组件的说明
在深入研究优选实施例的结构和功能细节之前,提供了可以在其上面实现本发明的方面的移动终端16和基站14的高级概观。参考图15,举例说明了基站14。基站14一般包括控制系统20、基带处理器22、传送电路24、接收电路26、多个天线28、和网络接口30。接收电路26从一个或多个远程传送机接收由移动终端16(图1所示)提供的射频信号承载信息。低噪声放大器和滤波器(未示出)可以协作以将用于处理的信号放大并从信号中去除带宽干扰。然后,向下转换和数字化电路(未示出)将使经滤波的接收信号向下转换至随后被数字化成一个或多个数字流的中间或基带频率信号。
基带处理器22处理数字化接收信号以提取在接收信号中传送的信息或数据位。此处理通常包括解调、解码、和纠错操作。同样地,通常在一个或多个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或专用集成电路(ASIC)中实现基带处理器22。然后,接收到的信息被经由网络接口30跨越无线网络而发送,或者被传送到由基站14提供服务的另一移动终端16。
在传送侧,基带处理器22在控制系统20的控制下从网络接口30接收可以表示语音、数据、或控制信息的数字化数据,并将该数据编码以便传送。已编码数据被输出到传送电路24,在那里,由具有一个或多个期望传送频率的载波信号对其进行调制。功率放大器(未示出)将把已调制载波信号放大至适合于传输的水平,并通过匹配网络(未示出)将已调制载波信号递送至天线28。使用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获得的各种调制和处理技术进行基站与移动终端之间的信号传输。
参考图16,举例说明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配置的移动终端16。类似于基站14,移动终端16将包括控制系统32、基带处理器34、传送电路36、接收电路38、多个天线40、和用户接口电路42。接收电路38从一个或多个基站14接收射频信号承载信息。低噪声放大器和滤波器(未示出)可以协作以将用于处理的信号放大并从信号中去除带宽干扰。然后,向下转换和数字化电路(未示出)将使经滤波的接收信号向下转换至随后被数字化成一个或多个数字流的中间或基带频率信号。
基带处理器34处理数字化接收信号以提取在接收信号中传送的信息或数据位。此处理通常包括解调、解码、和纠错操作。通常在一个或多个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或专用集成电路(ASIC)中实现基带处理器34。
为了传输,基带处理器34从控制系统32接收其进行编码以便传输的可以表示语音、数据、或控制信息的数字化数据。已编码数据被输出到传送电路36,在那里,其被调制器用来调制在一个或多个期望传送频率上的载波信号。功率放大器(未示出)将把已调制载波信号放大至适合于传输的水平,并通过匹配网络(未示出)将已调制载波信号递送至天线40。使用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获得的各种调制和处理技术进行移动终端与基站之间的信号传输。
在OFDM调制中,传输频带被划分成多个正交载波。根据要传送的数字数据来调制每个载波。由于OFDM将传输频带划分成多个载波,所以每个载波的带宽减小且每个载波的调制时间增加。由于并行地传送多个载波,所以任何给定载波上的用于数字数据或符号的传输速率比在使用单个载波时低。
OFDM调制利用对要传送的信息进行的快速傅立叶逆变换(IFFT)的执行。为了解调,对接收信号进行的快速傅立叶变换(FFT)的执行恢复所传送的信息。在实践中,分别由执行离散傅立叶逆变换(IDFT)和离散傅立叶变换(DFT)的数字信号处理来提供IFFT和FFT。因此,OFDM调制的表征特征是为在传输信道内的多个频带生成正交载波。已调制信号是具有相对低的传输速率并能够停留在其各自频带内的数字信号。单独的载波未直接被数字信号调制。相反,由IFFT处理来一次调制所有载波。
在操作中,优选地将OFDM用于从基站14到移动终端16的至少下行链路传输。每个基站14装配有“n”个发射天线28,并且每个移动终端16装配有“m”个接收天线40。值得注意的是,可以使用适当的双工器或开关将各自天线用于接收和传送,并且,因此仅出于明了的目的对其进行标记。
参考图17,将描述逻辑OFDM传输架构。最初,基站控制器10将向基站14发送将被传送到各种移动终端16的数据。基站14可以使用与移动终端相关联的信道质量指示(CQI)来调度用于传输的数据以及选择用于传送已调度数据的适当编码和调制。CQI可以直接来自移动终端16或基于由移动终端16提供的信息在基站14处确定。在任一种情况下,用于每个移动终端16的CQI是信道振幅(或响应)跨越OFDM频带改变的程度的函数。
使用数据加扰逻辑46以减小与数据相关联的峰值平均功率比的方式来对作为位流的已调度数据44加扰。使用CRC加法逻辑48来确定用于加扰数据的循环冗余校验(CRC)并将其附加于加扰数据。接下来,使用信道编码器逻辑50来执行信道编码以有效地向数据添加冗余以促进移动终端16处的恢复和纠错。再次地,用于特定移动终端16的信道编码是基于CQI。在某些实施方式中,信道编码器逻辑50使用已知的Turbo编码技术。然后,由速率匹配逻辑52来处理已编码数据以补偿与编码相关联的数据扩展。
位交织器逻辑54有组织地对已编码数据中的位进行重新排序以使连续数据位的丢失最小化。由映射逻辑56根据所选基带调制将结果得到的数据位有组织地映射成相应的符号。优选地,使用正交调幅(OAM)或四相相移键控(QPSK)调制。优选地基于用于特定移动终端的CQI来选择调制程度。可以有组织地对符号进行重新排序以进一步支持发送信号对由使用符号交织器逻辑58的频率选择性衰落引起的周期性数据丢失的免疫性。
在这里,位组已被映射成表示振幅和相位星座中的位置的符号。当期望空间分集时,随后由空时块码(STC)编码器逻辑60来处理符号块,空时块码(STC)编码器逻辑60以使得传送信号对干扰更具抵抗力且在移动终端16处被更容易地解码的方式来修改符号。STC编码器逻辑60将处理输入符号并提供与用于基站14的发射天线28的数目相对应的“n”个输出。如上文关于图15所述的控制系统20和/或基带处理器22将提供映射控制信号以控制STC编码。在这里,假设用于‘n’个输出的符号表示要传送且能够被移动终端16恢复的数据。
对于本示例而言,假设基站14具有两个天线28(n=2),并且STC编码器逻辑60提供两个符号输出流。因此,由STC编码器逻辑60输出的每个符号流被发送到为了便于理解而单独地举例说明的相应的IFFT处理器62。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可以使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来单独地或与本文所述的其它处理相结合地提供此类数字信号处理。IFFT处理器62将优选地对各自符号进行操作以提供傅立叶逆变换。IFFT处理器62的输出提供时域中的符号。该时域符号被分组成帧,由前缀插入逻辑64使其与前缀相关联。每个结果得到的信号经由相应的数字向上转换(DUC)和数模(D/A)转换电路66被在数字域中向上转换至中频并转换成模拟信号。然后,在期望的RF频率下同时对结果得到的(模拟)信号进行调制,放大,并经由RF电路68和天线28传送。值得注意的是,预定移动终端16所知的导频信号被分散在子载波之间。下面详细地讨论的移动终端16将使用导频信号进行信道估计。
现在将对图18进行参考以举例说明由移动终端16进行的传送信号的接收。在传送的信号到达移动终端16的每个天线40时,由相应的RF电路70对各自信号进行解调和放大。为了简明和清楚,仅详细地描述并举例说明两个接收路径中的一个。模数(A/D)转换器和向下转换电路72对模拟信号进行数字化和向下转换以进行数字处理。结果得到的数字化信号可以被自动增益控制电路(AGC)74用来基于接收到的信号水平来控制RF电路70中的放大器的增益。
最初,数字化信号被提供给同步逻辑76,同步逻辑76包括粗同步逻辑78,粗同步逻辑78缓冲多个OFDM符号并计算两个连续OFDM符号之间的自相关。与相关结果的最大值相对应的结果得到的时间索引确定细同步搜索窗口,该细同步搜索窗口被细同步逻辑80用来基于报头来确定精确的成帧起始位置。细同步逻辑80的输出促进由帧对准逻辑84进行的帧获取。适当的成帧对准是重要的,因此后续FFT处理提供从时域到频域的精确转换。该细同步算法是基于由报头载送的接收导频信号与已知导频数据的本地拷贝之间的相关性。一旦发生帧对准获取,则用前缀去除逻辑86去除OFDM符号的前缀,并且结果得到的样本被发送到频率偏移修正逻辑88,频率偏移修正逻辑88补偿由传送机和接收机中的不匹配本机振荡器引起的系统频率偏移。优选地,同步逻辑76包括频率偏移和时钟估计逻辑82,其是基于报头以帮助估计对传送信号的此类影响并将那些估计提供给修正逻辑88以适当地处理OFDM符号。
在这里,时域中的OFDM符号准备好用于使用FFT处理逻辑90进行的到频域的转换。结果是被发送到处理逻辑92的频域符号。处理逻辑92使用分散导频提取逻辑94来提取分散导频信号,使用信道估计逻辑96基于所提取的导频信号来确定信道估计,并使用信道重构逻辑98提供用于所有子载波的信道响应。为了确定用于每个子载波的信道响应,导频信号基本上是在时间和频率两者中以已知的模式分散在遍及OFDM子载波的数据符号之间的多个导频符号。在转让给本申请的同一受让人的2005年3月15日提交的PCT专利申请No. PCT/CA2005/000387中找到OFDM环境中的在给定时间和频率图上导频符号在可用子载波之间的分散的示例。继续图18,处理逻辑将接收到的导频符号与在某些时间在某些子载波中预期的导频符号相比较以确定用于在其中传送导频符号的子载波的信道响应。对结果进行内插以估计用于大多数(如果不是全部的话)剩余子载波的信道响应,对于所述大多数剩余子载波而言,未提供导频符号。使用实际和经内插的信道响应来估计总体信道响应,该总体信道响应包括用于OFDM信道中的大多数(如果不是全部的话)子载波的信道响应。
从用于每个接收路径的信道响应导出的频域符号和信道重构信息被提供给STC解码器100,STC解码器100在两个接收路径上提供STC解码以恢复传送的符号。信道重构信息向STC解码器100提供均衡信息,其足以移除当处理各自频域符号时的传输信道的影响。
使用符号去交织器逻辑102将恢复的符号按顺序放回,去交织器逻辑102对应于传送机的符号交织器逻辑58。然后,使用去映射逻辑104将去交织符号解调或去映射成相应的位流。然后使用位去交织器逻辑106将位去交织,位去交织器逻辑106对应于传送机架构的位交织器逻辑54。然后由速率去匹配逻辑108来处理经去交织的位并将其呈现给信道解码器逻辑110以恢复初始加扰数据和CRC校验和。因此,CRC逻辑112移除CRC校验和,以传统方式检查加扰数据,并将其提供给解扰逻辑114以便使用已知基站将解扰代码解扰以恢复最初传送的数据116。
与恢复数据116并行地,确定并向基站14传送CQI或至少足以在基站处产生CQI的信息。如上所述,CQI可以是载波与干扰比(CR)、以及信道响应跨越OFDM频带中的各种子载波而改变的程度的函数。彼此相对地比较用于被用来传送信息的OFDM频带中的每个子载波的信道增益以确定信道增益跨越OFDM频带改变的程度。虽然可使用许多技术来测量变化的程度,但一种技术是遍及用来传送数据的OFDM频带计算用于每个子载波的信道增益的标准偏差。
图1和15至18每个提供可以用来实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通信系统或通信系统的元件的特定示例。应理解的是可以用具有与该特定示例不同的架构的通信系统来实现本发明的实施例,但其以与本文所述的实施例的实施方式一致的方式操作。
根据以上教导可以进行本发明的各种修改和变更。因此,应理解的是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以除本文具体描述的之外的方式来实施本发明。

Claims (6)

1.一种用于重新调度UL HARQ传输的方法,包括:
如果编码器分组没有在基站处被成功解码,则在基站处以预定的时间间隔调度子分组的上行链路传输;
其中,对于HARQ过程而言,HARQ过程包括编码器分组的第一传输和至少一个重传,其中,分配用于每个各自传输的传输资源;
从基站向移动站传送用于每个各自传输的控制信息,所述控制信息包括:
唯一地识别HARQ过程的信息;以及
为传输分配的时间资源、频率资源及时间和频率资源中的一个的标识。
2.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传送唯一地识别HARQ过程的信息包括传送以下各项中的一个:
唯一地识别编码器分组的编码器分组标识符(ID);以及
前一传输的资源标识符(ID)。
3.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传送用于第一传输的控制信息还包括以下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
用于编码器分组的调制和编码方案(MCS);
用于传送编码器分组的MIMO模式;以及
与编码器分组的HARQ传输有关的一个或多个其它控制信息片。
4.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传送控制信息还包括:使用与移动站相关联的用户标识符(ID)来加扰控制信息。
5.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为了分配用于至少一个单播上行链路(UL)传输的传输资源,传送控制信息包括:
传送作为DL传输资源的一部分的UL控制段,该UL控制段包括识别在UL控制段中的位置以便传送用于每个至少一个单播UL传输的单播控制信息的部分和定义控制信息以供在传送单播UL传输时使用的部分。
6.一种用于UL HARQ传输的错误恢复的方法,包括:
如果响应于编码器分组的先前传送的第一子分组传输而接收到NULL,
则在任何时间动态地调度第一子分组传输的重传;
重传第一子分组传输,该第一子分组传输包括在第一子分组传输中发送的控制信息信令;
如果响应于编码器分组的在所述第一子分组传输后面传送的后续子分组传输而接收到NULL,
则在预定时间调度第一子分组传输的重传;
重传所述后续子分组传输,所述后续子分组传输包括控制信令信息,该控制信令信息包括:
唯一地识别HARQ过程的信息;以及
为所述后续子分组传输分配的时间资源、频率资源及时间和频率资源中的一个的标识。
CN200980123191.8A 2008-04-21 2009-04-21 用于harq协议的方法和系统 Active CN10212477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65829.0A CN105049159B (zh) 2008-04-21 2009-04-21 用于harq协议的方法和系统
CN201410638127.6A CN104363081B (zh) 2008-04-21 2009-04-21 用于harq协议的方法和系统
CN201510566175.3A CN105049160B (zh) 2008-04-21 2009-04-21 用于harq协议的方法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4662508P 2008-04-21 2008-04-21
US61/046625 2008-04-21
US5032908P 2008-05-05 2008-05-05
US61/050329 2008-05-05
PCT/CA2009/000522 WO2009129612A1 (en) 2008-04-21 2009-04-21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harq protocols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566175.3A Division CN105049160B (zh) 2008-04-21 2009-04-21 用于harq协议的方法和系统
CN201410638127.6A Division CN104363081B (zh) 2008-04-21 2009-04-21 用于harq协议的方法和系统
CN201510565829.0A Division CN105049159B (zh) 2008-04-21 2009-04-21 用于harq协议的方法和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24772A CN102124772A (zh) 2011-07-13
CN102124772B true CN102124772B (zh) 2015-09-02

Family

ID=41216366

Famil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23191.8A Active CN102124772B (zh) 2008-04-21 2009-04-21 用于harq协议的方法和系统
CN201410638127.6A Active CN104363081B (zh) 2008-04-21 2009-04-21 用于harq协议的方法和系统
CN201510566175.3A Active CN105049160B (zh) 2008-04-21 2009-04-21 用于harq协议的方法和系统
CN201510565829.0A Active CN105049159B (zh) 2008-04-21 2009-04-21 用于harq协议的方法和系统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638127.6A Active CN104363081B (zh) 2008-04-21 2009-04-21 用于harq协议的方法和系统
CN201510566175.3A Active CN105049160B (zh) 2008-04-21 2009-04-21 用于harq协议的方法和系统
CN201510565829.0A Active CN105049159B (zh) 2008-04-21 2009-04-21 用于harq协议的方法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0) US8527829B2 (zh)
EP (2) EP2269397A4 (zh)
JP (4) JP5698654B2 (zh)
KR (7) KR101988432B1 (zh)
CN (4) CN102124772B (zh)
BR (1) BRPI0910851B1 (zh)
WO (1) WO200912961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215870B1 (en) 2007-11-05 2018-04-25 Apple In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resource allocation
JP5698654B2 (ja) 2008-04-21 2015-04-08 アップル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Harqプロトコルの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US8630587B2 (en) * 2008-07-11 2014-01-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Inter-cell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framework
US9119212B2 (en) * 2008-07-11 2015-08-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Inter-cell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framework
US8249540B1 (en) 2008-08-07 2012-08-21 Hypres, Inc. Two stage radio frequency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system and method
US8250425B2 (en) * 2008-08-15 2012-08-21 Apple Inc. Management of ARQ detection threshold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US20100202302A1 (en) * 2008-09-21 2010-08-12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serving and signaling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identifiers
US8848594B2 (en) 2008-12-10 2014-09-30 Blackberry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scovery of relay nodes
US8040904B2 (en) 2008-12-17 2011-10-18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onomous combining
US8311061B2 (en) 2008-12-17 2012-11-13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multi-user multiplexing
US8355388B2 (en) 2008-12-17 2013-01-15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itial access to relays
US8402334B2 (en) 2008-12-17 2013-03-19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functionality in a relay node
US8335466B2 (en) 2008-12-19 2012-12-18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source allocation
US8446856B2 (en) 2008-12-19 2013-05-21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lay node selection
US8265128B2 (en) 2008-12-19 2012-09-11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MIMO) with relay nodes
US8867999B2 (en) 2009-01-26 2014-10-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Downlink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methods
KR101634183B1 (ko) * 2009-02-16 2016-06-2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자원 할당 정보 송수신 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하는 단말 장치
EP2222011A3 (en) * 2009-02-19 2014-10-2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for performing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operation in a wireless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JP5355160B2 (ja) * 2009-03-16 2013-11-2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US8400952B2 (en) * 2009-04-03 2013-03-19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ceiving a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110083065A1 (en) * 2009-10-01 2011-04-07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False Detection Reduction in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8873454B2 (en) * 2009-12-18 2014-10-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mit-response timing for relay oper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TWI536778B (zh) * 2010-01-22 2016-06-01 新力股份有限公司 多載波資料傳輸系統中之正交分頻多工(ofdm)產生設備
US8634364B2 (en) * 2010-04-20 2014-01-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Semi-persistent scheduling grants in heterogeneous networks
US8473804B2 (en) * 2010-04-26 2013-06-25 Via Telecom, Inc. Enhanc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with HARQ
US9635666B2 (en) * 2010-12-22 2017-04-25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reportin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quiring sequential transmiss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same
US9288016B2 (en) * 2011-03-08 2016-03-15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ARQ in peer-to-peer (P2P)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5429738A (zh) 2011-04-01 2016-03-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US20120282936A1 (en) * 2011-05-02 2012-11-08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Methods of PDCCH Capacity Enhancement in LTE Systems
US9014020B2 (en) 2011-05-02 2015-04-21 Blackberry Limited Methods and systems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with remote radio heads
KR101541636B1 (ko) 2011-05-02 2015-08-03 블랙베리 리미티드 원격 라디오 헤드에 의한 무선 통신 방법 및 시스템
CN102201859B (zh) * 2011-06-03 2013-10-02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KR101295580B1 (ko) * 2011-07-15 2013-08-0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접속시스템에서 harq 채널식별자를 이용한 harq 동작 지원방법 및 장치
CN103001749B (zh) * 2011-09-13 2016-03-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数据的方法、物联网设备和网络侧设备
WO2013046375A1 (ja) * 2011-09-28 2013-04-04 富士通株式会社 無線信号送信方法、無線信号送信装置、無線信号受信装置、無線基地局装置及び無線端末装置
US9131468B2 (en) 2011-11-08 2015-09-08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of handling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MTC and related communication device
US9166754B2 (en) * 2011-11-08 2015-10-20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of handling shortened resource block for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related communication device
US9448280B2 (en) * 2012-02-29 2016-09-20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Circuit test system and method using a wideband multi-tone test signal
EP4007196B1 (en) 2012-03-05 2023-09-2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Harq-ack signal transmission in response to detection of control channel type in case of multiple control channel types
CN103368707B (zh) * 2012-03-26 2016-07-20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harq反馈的实现方法、上行子帧分配方法及装置
US9425925B2 (en) * 2012-03-26 2016-08-23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operating HARQ to change dynamic resource of wiress resourc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US9160475B2 (en) * 2012-06-06 2015-10-13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of handling HARQ resource in TDD system and related communication device
WO2014038863A1 (en) * 2012-09-05 2014-03-1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performing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operation in an asymmetric multicarrier communication network environment
CN103684710A (zh) * 2012-09-07 2014-03-26 夏普株式会社 发送/接收harq消息的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EP2946608B1 (en) * 2013-01-17 2017-11-29 Sun Patent Trust Dynamic tdd uplink/downlink configuration using dci
US9397800B2 (en) * 2013-03-21 2016-07-19 Broadcom Corporation Duplexing in long term evolution (LTE) cellular networks
US8837515B1 (en) 2013-06-06 2014-09-16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llision resolution
US9433018B2 (en) 2013-09-05 2016-08-30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using SIC to solve WiFi collisions
US9479961B2 (en) 2013-09-09 2016-10-25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Facilitating multicast traffic collision reduction
FR3021324B1 (fr) 2014-05-23 2017-12-22 A Et A Mader Composition liante, procede de fabrication d'un revetement de protection sacrificielle contre la corrosion mettant en oeuvre ladite composition et support revetu d'un tel revetement
US9912504B2 (en) * 2014-07-31 2018-03-06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multiple carrier transmission
WO2016022287A1 (en) 2014-08-07 2016-02-11 Coherent Logix, Incorporated Multi-partition radio frames
CA3060546C (en) * 2014-08-07 2022-03-15 ONE Media, LLC Dynamic configuration of a flexible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phy transport data frame
US10299261B2 (en) 2014-08-12 2019-05-21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device for downlink multi-user transmiss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2287370B1 (ko) * 2014-12-23 2021-08-09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단말 및 그것의 자원 할당 방법
US9948430B2 (en) * 2015-03-17 2018-04-17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bining data and retransmission data in layer domain
US11050503B2 (en) * 2015-03-31 2021-06-29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of waveform design for operation bandwidth extension
WO2017020289A1 (en) * 2015-08-06 2017-02-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flexible duplexing
US11212147B2 (en) 2015-10-23 2021-12-28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nfiguring carriers using overlapping sets of candidate numerologies
RU2693036C1 (ru) * 2015-11-11 2019-07-01 Телефонактиеболагет Лм Эрикссон (Пабл)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беспроводной связи
US10631323B2 (en) * 2015-12-08 2020-04-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Delayed control feedback in a time division duplex carrier utilizing common bursts
WO2017117253A1 (en) 2015-12-30 2017-07-06 Idac Holdings, Inc. Methods, systems and devices for wireless transmit/receive unit cooperation
US20170250844A1 (en) * 2016-02-26 2017-08-31 Htc Corporation Device and Method of Handling Communication with Another Device
US10433326B2 (en) * 2016-06-13 2019-10-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communicating in a discontinuous receive mode
WO2018004251A1 (ko) * 2016-06-28 2018-01-0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하향링크 신호 수신 방법 및 사용자기기와, 하향링크 신호 전송 방법 및 기지국
CN108886698B (zh) * 2016-08-08 2022-05-17 Sk电信有限公司 网络装置和基站装置以及由网络装置和基站装置执行的下行链路分组传输基站重新选择方法
KR101713931B1 (ko) * 2016-08-08 2017-03-08 에스케이텔레콤 주식회사 네트워크장치 및 기지국장치, 그 장치에 의해 수행되는 다운링크패킷 전송 기지국 재선택 방법
US10660009B2 (en) * 2016-08-12 2020-05-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Linkage and indication of HARQ packet transmissions and parameters for URLLC in NR
CN107733578B (zh) * 2016-08-12 2020-03-24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对下行数据进行反馈的方法及装置
KR102561715B1 (ko) * 2016-11-24 2023-08-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셀룰라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부분 재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EP3430750B1 (en) * 2017-02-06 2019-10-0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for partial retransmission
US10595217B2 (en) * 2017-02-13 2020-03-17 Qualcomm Incorporated Flexible interleaving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CN108966349B (zh) * 2017-05-18 2021-11-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和通信设备
CN110679188B (zh) * 2017-05-26 2023-09-15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由用户设备选择用于传输块的发送资源的方法及其设备
US20190182010A1 (en) * 2017-12-08 2019-06-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Link adaptation enhancements
JP2022516802A (ja) * 2019-01-11 2022-03-02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ワイヤレスネットワークでのデータ再送信
US11855785B2 (en) 2019-02-14 2023-12-26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ulti-layer HARQ transmission technique
US20220143679A1 (en) 2019-04-10 2022-05-12 Nsk Ltd. Staking assembly manufacturing method, hub unit bearing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vehicle manufacturing method
CN112311501B (zh) * 2019-07-29 2022-04-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US11817958B2 (en) * 2019-09-05 2023-11-14 Apple Inc. MAC-based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US11658776B2 (en) * 2019-11-08 2023-05-23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Industries, Llc Feedback and retransmission format of HARQ protocol
US11476924B2 (en) * 2020-06-22 2022-10-18 Video Flow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amless broadcast data recovery using non-intrusive terrestrial and broad band connectivity
US11516804B2 (en) * 2020-08-05 2022-11-29 Apple Inc. Systems,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indicating spectrum sharing
US11405131B2 (en) * 2021-02-19 2022-08-02 Ultralogic 6G, Llc AI-based error detection and correction in 5G/6G messaging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7079085A2 (en) * 2005-12-29 2007-07-12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implementing h-arq-assisted arq operation
CN101091339A (zh) * 2004-12-27 2007-12-19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正交频分多址无线接入系统中支持混合自动请求重发

Family Cites Families (4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043210B2 (en) * 2001-06-05 2006-05-09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Adaptive coding and modulation
KR100493158B1 (ko) * 2002-09-17 2005-06-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적응적 하이브리드 arq 방법 및 적응적 하이브리드arq 시스템에 있어서 데이터 송수신방법
JP4218387B2 (ja) 2003-03-26 2009-02-04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及びそれらに用いる無線リンク品質情報補正方法並びにそのプログラム
WO2005062486A1 (en) 2003-12-12 2005-07-07 Arraycomm, Inc. Non-directional transmitting from a wireless data base station having a smart antenna system
DE60325394D1 (de) * 2003-12-19 2009-01-29 Panasonic Corp HARQ Protokoll mit synchronen Wiederholungen
KR100754658B1 (ko) * 2004-03-12 2007-09-0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복합 재전송 운용 방법
CN1951050B (zh) 2004-03-15 2013-10-30 苹果公司 用于具有四根发射天线的ofdm系统的导频设计
FR2869496B1 (fr) * 2004-04-26 2006-08-11 Nortel Networks Ltd Procede de controle de puissance d'emission sur des canaux de communication et station de base pour la mise en oeuvre du procede
CA2590858C (en) 2004-12-27 2014-08-19 Lg Electronics Inc. Supporting hybrid automatic retransmission request in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access radio access system
KR100762650B1 (ko) * 2005-03-10 2007-10-0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비대칭 대역폭 링크를 갖는 가입자 망에서 전송제어프로토콜의 양방향 동시전송을 위한 전송 제어 방법 및장치
CN100505611C (zh) * 2005-04-28 2009-06-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宽带码分多址网络基站侧资源利用率的方法
WO2006120524A1 (en) 2005-05-06 2006-11-16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viding multi-carrieracknowledgment channel
US7680211B1 (en) * 2005-05-18 2010-03-16 Urbain A. von der Embse MIMO maximum-likelihood space-time architecture
JP4824953B2 (ja) * 2005-06-23 2011-11-30 富士通株式会社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通信方法並びに移動局及び基地局
EP2544498B1 (en) * 2005-08-26 2014-11-26 Nec Corporation Provision of downlink packet access services to user equipment in spread spectrum communication network
JP4699843B2 (ja) * 2005-09-15 2011-06-15 富士通株式会社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並びに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いて使用される基地局装置および移動局装置
WO2007045101A2 (en) * 2005-10-21 2007-04-26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Multiplexing schemes for ofdma
US7940687B2 (en) * 2005-11-16 2011-05-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Efficient partitioning of control and data fields
US7479114B2 (en) 2005-12-01 2009-01-20 Cardiac Pacemakers, Inc. Determining blood gas saturation based on measured parameter of respiration
CN100583722C (zh) 2005-12-26 2010-01-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混合自动请求重传接收装置
EP1989805A1 (en) 2006-02-22 2008-11-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nding signaling information via channel ids
EP3048849B1 (en) * 2006-03-07 2017-06-21 Panasonic Corporation Overhead reduction of uplink control signaling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1165120B1 (ko) 2006-03-29 2012-07-1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복합 재전송 방법
BRPI0711181A2 (pt) * 2006-05-01 2011-08-23 Ntt Docomo Inc estação móvel, estação de base, e método de controle de comunicação
KR20070109313A (ko) 2006-05-10 2007-11-1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고속 데이터 처리를 위한 효율적인 재전송 요청 장치 및방법
US9143288B2 (en) * 2006-07-24 2015-09-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Variable control channel for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JP4952138B2 (ja) * 2006-08-17 2012-06-13 富士通株式会社 中継局、無線基地局及び通信方法
CN101132260B (zh) * 2006-08-22 2010-06-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增强上行链路异步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的重传控制方法
CN101136727B (zh) * 2006-09-01 2010-05-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上报是否正确接收到数据的方法
EP2080308B1 (en) 2006-10-02 2017-04-19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retransmitting data in the multi-carrier system
US8018916B2 (en) * 2006-10-25 2011-09-13 Intel Corporation Techniques to couple HARQ-ARQ in wireless networks
EP2117243B1 (en) * 2007-02-02 2018-05-09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method, base station, communication system, mobile terminal
CN101136894B (zh) * 2007-03-23 2012-11-2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可扩展的ofdm及ofdma带宽分配的方法和系统
US8098623B2 (en) * 2007-10-03 2012-01-1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Telecommunications frame structure accomodating differing formats
US8514829B2 (en) * 2007-10-05 2013-08-20 Qualcomm Incorporated Center frequency control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S8259630B2 (en) * 2007-12-21 2012-09-0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subcarrier allocation in relay enhanced cellular systems with resource reuse
US8155237B2 (en) * 2008-02-07 2012-04-10 Pine Valley Investments, Inc. Multi-carrier transmitter
US8259828B2 (en) * 2008-02-12 2012-09-04 Mediatek Inc. Sub-carrier alignment mechanism for OFDM multi-carrier systems
US8750104B2 (en) * 2008-04-10 2014-06-10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performing HARQ oper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050369B2 (en) * 2008-04-14 2011-11-0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System and method of receiving and processing multicommunication signals
US8050343B2 (en) * 2008-04-14 2011-11-0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s and receivers for receiving and processing multiple component carrier signals
JP5698654B2 (ja) * 2008-04-21 2015-04-08 アップル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Harqプロトコルの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KR20170012732A (ko) 2015-07-23 2017-02-03 주식회사 엘에스엘시스템즈 적외선 촬영기의 옵셋 측정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91339A (zh) * 2004-12-27 2007-12-19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正交频分多址无线接入系统中支持混合自动请求重发
WO2007079085A2 (en) * 2005-12-29 2007-07-12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implementing h-arq-assisted arq opera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50049723A1 (en) 2015-02-19
CN105049159B (zh) 2019-06-04
US8959410B2 (en) 2015-02-17
KR101988432B1 (ko) 2019-06-12
KR20160077230A (ko) 2016-07-01
CN105049160B (zh) 2019-04-09
WO2009129612A8 (en) 2010-04-08
US20210218506A1 (en) 2021-07-15
US20180294925A1 (en) 2018-10-11
KR102033289B1 (ko) 2019-10-16
US20140050140A1 (en) 2014-02-20
KR20170106510A (ko) 2017-09-20
JP2016208523A (ja) 2016-12-08
US20160043833A1 (en) 2016-02-11
KR101888507B1 (ko) 2018-08-16
US9374198B2 (en) 2016-06-21
US20200112399A1 (en) 2020-04-09
EP3131331A1 (en) 2017-02-15
CN104363081B (zh) 2017-11-28
US20110041027A1 (en) 2011-02-17
US9654258B2 (en) 2017-05-16
KR20190068638A (ko) 2019-06-18
CN102124772A (zh) 2011-07-13
WO2009129612A1 (en) 2009-10-29
US20160277157A1 (en) 2016-09-22
US10965406B2 (en) 2021-03-30
US20170222762A1 (en) 2017-08-03
KR20140047173A (ko) 2014-04-21
CN104363081A (zh) 2015-02-18
BRPI0910851B1 (pt) 2021-05-25
US10009149B2 (en) 2018-06-26
KR101779448B1 (ko) 2017-09-18
KR20170056026A (ko) 2017-05-22
EP2269397A1 (en) 2011-01-05
KR101631394B1 (ko) 2016-06-16
KR20100135928A (ko) 2010-12-27
KR20180091959A (ko) 2018-08-16
JP2011523522A (ja) 2011-08-11
BRPI0910851A2 (pt) 2016-05-17
KR101737749B1 (ko) 2017-05-18
US10374756B2 (en) 2019-08-06
JP5698654B2 (ja) 2015-04-08
US10686561B2 (en) 2020-06-16
US20170222761A1 (en) 2017-08-03
JP2015053715A (ja) 2015-03-19
KR101636089B1 (ko) 2016-07-04
JP6577096B2 (ja) 2019-09-18
JP2018152918A (ja) 2018-09-27
JP6367867B2 (ja) 2018-08-01
JP5968396B2 (ja) 2016-08-10
US8527829B2 (en) 2013-09-03
CN105049160A (zh) 2015-11-11
US9197377B2 (en) 2015-11-24
EP2269397A4 (en) 2012-08-08
US11515969B2 (en) 2022-11-29
CN105049159A (zh) 2015-11-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24772B (zh) 用于harq协议的方法和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APPLE COMPUTER, INC.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YANXING BIDEKE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30425

Owner name: YANXING BIDEKE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NORTEL NETWORKS LTD (CA)

Effective date: 20130425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30425

Address after: American California

Applicant after: APPLE Inc.

Address before: American New York

Applicant before: NORTEL NETWORKS LTD.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30425

Address after: American New York

Applicant after: NORTEL NETWORKS LTD.

Address before: Quebec

Applicant before: NORTEL NETWORKS Ltd.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