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21172A - 具有正反面与纤维指向的无纬布及其制造方法和相应的防弹产品 - Google Patents

具有正反面与纤维指向的无纬布及其制造方法和相应的防弹产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21172A
CN102121172A CN2011100500009A CN201110050000A CN102121172A CN 102121172 A CN102121172 A CN 102121172A CN 2011100500009 A CN2011100500009 A CN 2011100500009A CN 201110050000 A CN201110050000 A CN 201110050000A CN 102121172 A CN102121172 A CN 1021211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ber
cloth
latitude cloth
sensing
fibr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5000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21172B (zh
Inventor
张振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201110050000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121172B/zh
Publication of CN1021211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211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211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2117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无纬布的制造技术及相关产品,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正反面与纤维指向的无纬布及其制造方法和相应的防弹产品。具有正反面与纤维指向的无纬布包括偶数个纤维层,每一层纤维呈相同指向,且相邻的两层纤维的指向为90°正交关系,在上表面的纤维层中,于布的径向每隔一定间距设有一条彩色纤维,用该彩色纤维的指向标识无纬布上表面纤维层中纤维的指向。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无纬布产品很难凭肉眼分辨出无纬布的正反面与纤维指向的不足,大大缩短了防弹产品的加工周期,可充分利用原材料,更可从根本上确保产品的防弹性能。

Description

具有正反面与纤维指向的无纬布及其制造方法和相应的防弹产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纬布的制造技术及相关产品,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正反面与纤维指向的无纬布及其制造方法和相应的防弹产品。
背景技术
高性能纤维“UD”无纬布,是采用超高强高模芳纶、聚乙烯纤维为基材,经先进高科技设备均匀铺丝,用高强弹性体树脂浸渍涂胶和薄膜粘合,再经正交复合层压而成。尤其是以第三代聚乙烯纤维为基材的产品,具有手感柔软、密度小、耐磨蚀、抗冲击、抗切割、韧性强等优异性能,产品广泛应用于软质防弹衣、轻质防弹头盔、轻质防弹装甲板材,防刺、防切割服装衬片和特殊公共防暴设施,是当今世界强度最高、比重最轻的防弹材料。
应用无纬布片材制造防弹产品时,需要将几十层无纬布片材铺叠在一起,其中,非常关键的技术点就是识别每一层纤维基材的纤维指向与正反面。因为,从防弹性能的角度来讲,无纬布的铺叠要求相邻的两层纤维基材的纤维指向是相互正交的(即呈90°交错关系)。但是,由于制造无纬布所采用的纤维直径很细,而且在铺丝工艺中纤维的排布非常密集,纤维一般都是无色或呈淡白色或黄色的,两面差异很小,因此,单凭肉眼去分辨成品无纬布片材的纤维指向与正反面是非常困难的,需要技术人员剥开片材,仔细辨认,然后作上相应的标记,以保证防弹产品制造时不至于将无纬布片材铺错方向。如果一旦将某层或某几层的方向铺叠错误,就会大大降低防弹产品的防弹性能,进而影响到穿戴人员的生命安全。
另外,防弹布的正反面是不一样的,通常是正面有薄膜、光滑,反面无薄膜,较粗糙,所以,在铺设无纬布层时正反面也不能差错,否则会影响防弹产品的密合性能。
另一方面,为了保证防弹产品的质量,相关部门都要对产品中的无纬布铺叠方向进行专门的检测,但由于上述原因,检测人员凭借肉眼辨识各层的纤维指向是非常困难的,目前也没有专门的仪器对各层无纬布的纤维指向进行快速识别,只能进行实弹或模拟弹检测,所以很难保证防弹产品质检的可靠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正反面与纬丝指向的无纬布及其制造方法和相应的防弹产品,从而克服很难凭肉眼分辨出无纬布的正反面与纬丝指向的不足,可大大缩短防弹产品的加工周期,充分利用原材料。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具有正反面与纤维指向的无纬布,包括偶数个纤维层,每一层纤维呈相同指向,且相邻的两层纤维的指向为90°正交关系,其中,在上表面的纤维层中,于布的径向每隔一定间距设有一条彩色纤维,用该彩色纤维的指向标识为无纬布上表面纤维层中纤维的指向,上表面定义为正面。
进一步,如上所述的具有正反面与纤维指向的无纬布,其中,所述的彩色纤维的铺设间距为20~35cm。
一种具有正反面与纤维指向的无纬布的制造方法,该方法用于织造具有偶数个纤维层的无纬布,每一层的纤维的丝经过排丝架、丝扣、展滚、排开、布匀,涂胶、与薄膜复合,进行加固,形成具有相同指向的纤维层;将偶数个纤维层进行铺叠,相邻的两个纤维层中的纤维指向为90°正交关系,经压制工序,制成无纬布片、或卷材,其中,在上表面纤维层进行排丝时,排丝架上每隔一定间距设有一个彩色纤维丝卷,从而使上表面纤维层的径向每隔一定间距具有一条彩色纤维,该彩色纤维的指向即表明无纬布上表面纤维层中纤维的指向,该彩色纤维的选择,可据布的纤维本色而定;上表面定义为正面。
本发明还提供了使用上述具有正反面与纤维指向的无纬布制造的防弹产品,该产品具有形状一致的若干层无纬布片材铺叠的结构,每一层无纬布片材都具有偶数个纤维层,且同一片材中相邻的两层纤维的指向为90°正交关系,其中,每一层无纬布片材的上表面的纤维层中,于布的径向每隔一定间距设有一条彩色纤维,该彩色纤维的指向即表明该无纬布片材的上表面纤维层中纤维的指向;将各层无纬布片材的上表面彩色纤维的指向呈同向设置,形成各相邻纤维层之间均为90°正交排列的防弹产品。
进一步,如上所述的防弹产品包括防弹衣、防刺衣、防弹防刺衣、防弹防刺板材、盔甲、胸插板,或武器装备防弹板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发明在无纬布制造的排丝工艺中,在上表层布的制造过程中,增加了数条能够标识纤维指向的彩色纤维,从而使生产的无纬布能够通过肉眼非常容易的辨认出正反面与纤维指向的排布形式,避免了在使用无纬布制造防弹产品时,无纬布片材正反面与方向铺叠错误,从而影响防弹、防刺产品质量的情况发生。本发明可以大大缩短防弹产品的加工周期,充分利用原材料,降低成本,更可从根本上确保产品的防弹、防刺性能,同时,也为防弹产品的质量检测提供了非常方便的检测依据,确保了军警、保安人员的生命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具有正反面指向的无纬布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中两块无纬布片材铺叠时的方向排布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描述。
防弹无纬布无节点,对强大的冲击能量可迅速传开、分散,所以,弹头、刀等物体不易穿透,故用于制作各种防弹、防刺盔甲、板材等装备。在加工产品时,凭肉眼无法分辨出布的正反面,对纤维指向的辨别也非常麻烦、费时,但又必须将每层布的正反面、指向铺设正确,否则会严重影响产品的质量,甚至危害穿戴人员的生命。
本发明正是针对现有的无纬布片材无法区分正反面,且通过肉眼辨识各层纤维指向非常困难的缺陷,专门提出的一种具有正反面指向的无纬布及其制造方法。首先,定义无纬布的有色线的面为正面;在织布时,于布的正面径向每隔约20~35cm加一条具有显著色彩(如红或黄或蓝等颜色)的细丝,通过色丝的指向即可判断该层纤维的指向;其它经纬布层均为布的本色。
本发明所提供的无纬布具有偶数个纤维层,如两层或四层等等,每一层纤维呈相同指向,且相邻的两层纤维的指向为90°正交关系,这些特点与现有的无纬布没有差异。如图1所示,以具有两层结构的无纬布为例,本发明的主要特征在于,在上表面1(定义为正面)的纤维层中,于布的径向每隔一定间距设有一条彩色纤维4,用该彩色纤维4的指向标识无纬布上表面纤维层中纤维3的指向;在下表面2(定义为反面)的纤维层中,不添加彩色纤维,所有纤维的颜色均为纤维的本色。彩色纤维的铺设间距一般可以选定在20~35cm之间,如20cm、30cm、35cm,这种间距的设置一般可以保证用于加工防弹产品的每一块无纬布片材的正面上至少包括一条彩色纤维,从而能够使加工人员非常容易的用肉眼辨别出无纬布片材的正反面以及纤维的指向,保证无纬布片材铺叠操作当中的正确无误。
上述实施例是以两层纤维的无纬布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两层纤维的无纬布,对于四层,乃至于六层等更多的偶数层纤维无纬布,其基本实现原理是完全相同的。也就是说,这些多层无纬布也可以在其上表面层中于布的径向每隔一定间距添加一条彩色纤维,其它层中不添加彩色纤维,相邻的两层纤维的指向为90°正交关系。
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了用于制造上述具有偶数个纤维层的无纬布的方法,由数百卷丝组成的排丝架,每卷丝又有数百根丝组成,每卷丝的丝头穿过丝扣,每一层的纤维经过丝扣、排开、布均,再经过一系列的滚筒,挤压,将数万根之多的丝排匀,排开丝的底部有整张很薄的塑料薄膜衬托,使纤维在薄膜衬托上铺开,经涂胶工序后,形成具有相同指向的纤维层;将偶数个纤维层进行铺叠,相邻的两个纤维层中的纤维指向为90°正交关系,经压制工序,制成无纬布片材或卷材。该方法区别于现有无纬布制造方法的主要特征在于,在对上表面纤维层进行排丝时,于排丝架上每隔一定间距设有一个彩色纤维丝卷,彩色纤维丝卷的设置间距为20~35cm,如20cm、30cm、35cm,从而使上表面纤维层的径向每隔一定间距具有一条彩色纤维(如红或黄或蓝等颜色),该彩色纤维的指向即表明无纬布上表面纤维层中纤维的指向,定义上表面为正面。
使用上述无纬布可以非常方便的制造各种防弹产品,如防弹防刺衣、防弹防刺板材、盔甲、胸插板,或武器装备防弹板材(如船舶板材、飞机板材)等。
根据各种具体产品的形状,裁剪若干块(如几十乃至上百块)形状一致的无纬布片材,将这些无纬布片材一层一层的铺叠起来形成多层结构,每一层无纬布片材都具有偶数个纤维层,且同一片材中相邻的两层纤维的指向为90°正交关系。由于每一层无纬布片材的上表面(即正面)的纤维层中,于布的径向每隔一定间距设有一条彩色纤维,该彩色纤维的指向即表明该无纬布片材的上表面纤维层中纤维的指向;将各层无纬布片材的上表面彩色纤维的指向呈同向设置,即保证了各相邻纤维层之间均为90°正交排列,如此实施可以非常方便的生产各种防弹产品,而且可以避免无纬布片材方向铺设错误的情况发生。
如图2所示,以两块无纬布片材的铺叠为例,第一块无纬布10和第二块无纬布20的上表面径向每隔一定间距都设有彩色纤维,通过这条彩色纤维首先可以确定布的正反面,两层铺设时只要彩色纤维的指向一致,则说明铺设方向是正确的,这对于肉眼识别来说非常容易实现。
另外,国家相关部门在对防弹产品进行专门检测时,只需要露出无纬布片层,依次验看每一块无纬布的上表面(即正面)的彩色纤维的指向排布是否相同,如果完全相同,则说明产品的排布没有问题,如果某一层或某几层中正面彩色纤维方向指示错误,或者正反面相互颠倒,则可以非常清晰的辨别出防弹产品存在问题,这就大大降低了质监的难度。
本发明从根本上克服了国内外市场上现有无纬布无正反面指向的标识,以及防弹产品质检难度大的不足,便于防弹产品的加工制作,缩短了生产周期,充分利用原材料,且降低成本。而且,可以随时检查防弹产品的结构,进行质量控制,使产品更具竞争力,还可确保使用者的安全。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形式上的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6)

1.一种具有正反面与纤维指向的无纬布,包括偶数个纤维层,每一层纤维分布均匀、呈相同指向,且相邻的两层纤维的指向为90°正交关系,其特征在于:在上表面的纤维层中,于布的径向每隔一定间距设有一条彩色纤维,用该显著彩色纤维的指向标识为无纬布上表面纤维层中纤维的指向,上表面定义为无纬布的正面,其余各层均为布的本色。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正反面与纤维指向的无纬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彩色纤维的铺设间距为20~35cm,可按需制造。
3.一种具有正反面与纤维指向的无纬布的制造方法,该方法用于制造具有偶数个纤维层的无纬布,每一层纤维的丝经过排丝架、丝扣、展滚、排开、布匀,涂胶、与薄膜复合,进行加固,形成具有相同指向的纤维层;将偶数个纤维层进行铺叠,相邻的两个纤维层中的纤维指向为90°正交关系,经压制工序,制成无纬布片或卷材,其特征在于:在上表面纤维层进行排丝时,排丝架上每隔一定间距设有一个彩色纤维丝卷,从而使上表面纤维层的径向每隔一定间距具有一条彩色纤维,该彩色纤维的指向即表明无纬布上表面纤维层中纤维的指向,该彩色纤维的选择,可据布的纤维本色而定;上表面定义为正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正反面与纤维指向的无纬布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表面排丝时,彩色纤维丝卷的设置间距为20~35cm。
5.一种防弹、防刺及其复合的产品,该产品具有形状一致的若干层无纬布片材铺叠的结构,每一层无纬布片材都具有偶数个纤维层,且同一片材中相邻的两层纤维的指向为90°正交关系,其特征在于:每一层无纬布片材的上表面的纤维层中,于布的径向每隔一定间距设有一条彩色纤维,该彩色纤维的指向即表明该无纬布片材的上表面纤维层中纤维的指向;将各层无纬布片材的上表面彩色纤维的指向呈同向设置,形成各相邻纤维层之间均为90°正交排列的防弹产品。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弹、防刺及其复合的产品,其特征在于:包括防弹衣、防刺衣、防弹防刺衣、防弹防刺板材、盔甲、胸插板,或武器装备防弹板材。
CN 201110050000 2011-03-02 2011-03-02 具有正反面与纤维指向的无纬布及其制造方法和相应的防弹产品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2117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10050000 CN102121172B (zh) 2011-03-02 2011-03-02 具有正反面与纤维指向的无纬布及其制造方法和相应的防弹产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10050000 CN102121172B (zh) 2011-03-02 2011-03-02 具有正反面与纤维指向的无纬布及其制造方法和相应的防弹产品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21172A true CN102121172A (zh) 2011-07-13
CN102121172B CN102121172B (zh) 2013-01-02

Family

ID=442498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110050000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21172B (zh) 2011-03-02 2011-03-02 具有正反面与纤维指向的无纬布及其制造方法和相应的防弹产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121172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8619A (ja) * 1992-06-29 1994-01-18 Nippon Carbide Ind Co Inc 複合マ−キングシ−ト
DE29705691U1 (de) * 1997-03-27 1997-09-04 Rockwool Mineralwolle Mineralwolleprodukt
CN1278566A (zh) * 2000-07-13 2001-01-03 陈成泗 高性能pe纤维复合无纬布的制作方法及其生产设备和应用
CN1537988A (zh) * 2003-09-16 2004-10-20 湖南中泰特种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单取向预浸带的连续制备方法
CN202007311U (zh) * 2011-03-02 2011-10-12 张振民 具有正反面与纤维指向的无纬布及相应的防弹产品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8619A (ja) * 1992-06-29 1994-01-18 Nippon Carbide Ind Co Inc 複合マ−キングシ−ト
DE29705691U1 (de) * 1997-03-27 1997-09-04 Rockwool Mineralwolle Mineralwolleprodukt
CN1278566A (zh) * 2000-07-13 2001-01-03 陈成泗 高性能pe纤维复合无纬布的制作方法及其生产设备和应用
CN1537988A (zh) * 2003-09-16 2004-10-20 湖南中泰特种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单取向预浸带的连续制备方法
CN202007311U (zh) * 2011-03-02 2011-10-12 张振民 具有正反面与纤维指向的无纬布及相应的防弹产品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21172B (zh) 2013-01-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13353B (zh) 新型柔性防弹防刺三维机织物
US10760878B2 (en) Colored multilayered composite fabrics
CN101960062A (zh) 用于改善弹道冲击性能的织物构造
KR101393233B1 (ko) 회전식으로 오프셋된 내관통성 제품
JP2014531520A (ja) 改善した柔軟な防護衣の弾道衝撃性能のための3軸編組の布帛構造体
CN105190222A (zh) 在不降低防弹性能的情况下减轻创伤
CN102046368B (zh) 防击穿制品
CN103562670A (zh) 抗冲击板
CN104011275A (zh) 用于防弹应用的高性能层压带&相关产品
CN107580550A (zh) 防弹且防刺的复合材料
US20210324549A1 (en) Woven multi-layer fabrics for use with non-ballistic threats
CN103518016A (zh) 改进单向复合物的加工性能的方法
CN105153647A (zh) 一种多角度纤维混叠防弹盔壳的制备方法
CN102787422A (zh) 芳纶纤维与碳纤维混编布
US20210372012A1 (en) Woven multi-layer fabrics for use with ballistic threats
RU2013116989A (ru) Стекловолокно низкой плотности и высокий прочности для областей применения в связи с баллистической защитой
CN202007311U (zh) 具有正反面与纤维指向的无纬布及相应的防弹产品
US9738053B2 (en) Antiballistic fabric
CN102121172B (zh) 具有正反面与纤维指向的无纬布及其制造方法和相应的防弹产品
CN205676603U (zh) 一种嵌入式缝合三维防弹织物
CN111826772A (zh) 一种无树脂软质防刺材料
CN106739361A (zh) 一种阻燃防破片复合板材及其制备方法
CN106091818A (zh) 防弹背心
CN105544060A (zh) 一种嵌入式缝合三维防弹织物
CN203657618U (zh) 一种防弹、防刺背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102

Termination date: 2013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