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19331A - 细胞跨膜电位的激活和监测 - Google Patents

细胞跨膜电位的激活和监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19331A
CN102119331A CN2009801307029A CN200980130702A CN102119331A CN 102119331 A CN102119331 A CN 102119331A CN 2009801307029 A CN2009801307029 A CN 2009801307029A CN 200980130702 A CN200980130702 A CN 200980130702A CN 102119331 A CN102119331 A CN 1021193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ell
nanocrystal
platform
composition
fil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3070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M·伊格纳蒂乌斯
E·莫洛卡诺瓦
A·萨夫钦科
J·巴特尔
赵伟文
J·特里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fe Technologie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Life Technologie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fe Technologies Corp filed Critical Life Technologie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1193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1933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48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Haemocytometers
    • G01N33/50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 G01N33/68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involving proteins, peptides or amino acids
    • G01N33/6872Intracellular protein regulatory factors and their receptors, e.g. including ion chann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82NANOTECHNOLOGY
    • B82YSPECIFIC USES OR APPLICATIONS OF NANOSTRUCTURES; MEASUREMENT OR ANALYSIS OF NANOSTRUCTURES;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NANOSTRUCTURES
    • B82Y15/00Nanotechnology for interacting, sensing or actuating, e.g. quantum dots as markers in protein assays or molecular mo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82NANOTECHNOLOGY
    • B82YSPECIFIC USES OR APPLICATIONS OF NANOSTRUCTURES; MEASUREMENT OR ANALYSIS OF NANOSTRUCTURES;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NANOSTRUCTURES
    • B82Y5/00Nanobiotechnology or nanomedicine, e.g. protein engineering or drug delivery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48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Haemocytometers
    • G01N33/50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 G01N33/58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involving labelled substances
    • G01N33/588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involving labelled substances with semiconductor nanocrystal label, e.g. quantum dot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500/00Screening for compounds of potential therapeutic value
    • G01N2500/10Screening for compounds of potential therapeutic value involving cel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Nanotechnology (AREA)
  • Immun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Urology & Nephrolog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Cell Biolog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iophysics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Proteomics, Peptides & Aminoacids (AREA)
  • Apparatus Associated With Microorganisms And Enzymes (AREA)
  • Investigating, Analyzing Materials By Fluorescence Or Luminescence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Biological Materials (AREA)
  • Measuring Or Testing Involving Enzymes Or Micro-Organism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Electrochromic Elements, Electrophoresis, Or Variable Reflection Or Absorption Elements (AREA)

Abstract

公开了纳米结构用于监测或调节细胞膜电位的变化的用途。

Description

细胞跨膜电位的激活和监测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08年6月5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号61/059,155的优先权,其公开内容通过引用整体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用于监测和操纵细胞跨膜电压的组合物和方法。具体地,公开了纳米颗粒和它们在监测和操纵跨膜电压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细胞具有磷脂膜,该磷脂膜用作双分子屏障,将细胞内含物与胞外环境隔开。通过调节物质穿过膜的通道(作为细胞内信号传递的功能),磷脂膜维持细胞区室和胞外环境之间必要的组成差异。正常的不可透过的磷脂膜具有静息膜电位,其源自带正电荷和带负电荷的离子在细胞外和细胞内区室中的不等分布。通过响应于激活刺激来改变膜对某种离子的渗透性,从而允许离子沿着它们的电化学梯度向下流动,可以改变膜电位。参见,例如,2006年3月8日提交的共同拥有的和共同未决的美国申请系列号11/371,465。细胞通过膜电位的变化而彼此通讯。因此,监测细胞膜电位和它的变化允许监测细胞存活、细胞通讯(例如,特定神经元、肌肉和其它可兴奋细胞)和细胞功能以及分化。
离子通道是在可兴奋的和不可兴奋的细胞的磷脂膜中存在的跨膜蛋白。离子通道允许并调节离子跨正常离子非透性的脂双层的沿着它们的电化学梯度向下运动和传导。离子通道激活的不同状态会为更有效的药物发现提供独特的机会,实现状态依赖性的分子的开发,例如,所述分子仅结合非传导的(未激活的)通道或在重复使用后其行为和结构发生变化的通道。希望的目的之一是,将药物靶向表现出异常电活动性的组织,同时保持活动组织中的正常通道不受影响。
离子通道作为药物靶标和在离子通道安全药理学中是特别重要的。离子通道参与许多重要的功能,且由生化调节的变化、表达水平或结构突变造成的离子通道功能障碍可以不利地影响活生物体的健康。在人类中,遗传的或诱导的离子通道功能的变化会导致健康的严重并发症。异常的离子通道功能或离子通道表达已经与许多治疗领域相关联,包括心律失常、高血压、癫痫、疼痛、囊性纤维化和偶发性共济失调。存在对这些疾病的更有效的离子通道调节剂药物的持续需要。
在离子通道研究中使用了许多实验方案。例如,一种研究离子通道的方法是膜片钳方法(Neher, E.等人,Nature (1976) 260(5554):799-802; Hamill, O. P.等人, Pflugers Arch. (1981) 391(2):85-100)。尽管该技术允许对离子通道生理学做出某些详细的生物物理学表征,但是通量非常低,且膜片钳仪器的使用容易性对于大规模筛选(mass screening)而言通常不能令人满意。膜片钳仪器也不允许以生理学上有关的方式重复刺激细胞来产生动作电位。离子通道高通量筛选(“HTS”)的需求包括与令人满意的使用容易性相组合的耐用(robust)仪器和高的信号-背景比。在历史上,离子通道HTS与低信息容量等同,突出了对新颖、快速且容易的方法的需求,在所述方法中,可以收集关于不同细胞类型中的膜电位变化的更有用的信息。
可靠且耐用的离子通道HTS试验在基于离子通道的药物发现中是重要的。离子通道是动态蛋白,因此需要“感知”它们的不同功能状态的试验。竞争结合试验尽管成功地用于其它靶标类别,却经常无法鉴定调节特定离子通道状态的配体。因此,基于细胞的功能试验对于离子通道靶标的HTS而言是优选的。
用于离子通道筛选的一些HTS技术包括:结合试验、离子流试验、荧光成像和电生理学。HTS膜片钳技术被广泛用于研究穿过离子通道的电流。目前,全细胞膜片钳用于在药物发现过程的晚期对选择的先导分子进行三道筛选(tertiary screening)。但是,全细胞膜片钳不适合最初的高通量筛选。尽管非常有效,但是该技术是劳动密集的,因此,限于每天少量数据点测量。该低通量已经迫使使用其它更低特异性的和更低灵敏度的技术进行离子通道靶标的高通量筛选。理想地,耐用的HTS离子通道筛选方法具有高瞬时分辨力、高灵敏度和高信息容量,导致低的“假阴性”和“假阳性”率。尽管有材料和方法可用于研究离子通道,仍需要简便、耐用和有用的新的材料和方法。
发明内容
在一个方面,提供了用于测定或监测跨膜电位的变化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提供至少一个靶细胞;使所述靶标接触至少一个激活平台以形成处理过的靶标,其中所述激活平台包含至少一层固定化的纳米晶体,所述纳米晶体被至少一层粘附基质覆盖;刺激处理过的靶标;测定来自激活平台的发射;以及将发射与跨膜电位的变化相关联。本文提供的方法可以使用这样的激活平台,其包含2层或更多层固定化的纳米晶体。例如,激活平台可以包含约2至约15层固定化的纳米晶体。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激活平台可以包含约5至约10层固定化的纳米晶体。
在另一个方面,提供了用于监测跨膜电位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提供至少一个靶细胞;用嵌入质膜中的纳米晶体处理所述靶标,建立一个感知平台以形成处理过的靶标,其中下面的激活平台包含至少一层固定化的纳米晶体,所述纳米晶体被至少一层粘附基质覆盖;刺激处理过的靶标;测定来自感知平台的发射;以及将发射与跨膜电位的变化(或其缺乏)相关联。
在另一个方面,提供了用于测定或监测跨膜电位的变化的方法,其包括: 提供至少一个靶细胞;使所述靶标接触至少一个激活平台以形成处理过的靶标,其中所述激活平台包含至少一层固定化的纳米晶体;刺激处理过的靶标;测定来自激活平台的发射;以及将发射与跨膜电位的变化相关联。
该刺激步骤可以包括光学刺激、电刺激、磁刺激、化学刺激、生物刺激、使靶标接触疑似能够激活离子通道的药物、使靶标接触疑似能够抑制离子通道的药物或其组合。在某些实施方案中,电刺激包括使用膜片钳或施加外部电场。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化学刺激包括使靶标接触钾盐或钠盐。在某些实施方案中,生物刺激包括使靶标接触光敏感的离子通道。
该刺激步骤可以包括:将靶标维持在第一膜电位电压,去极化或超极化靶标至第二膜电位电压,然后使靶标恢复至第一膜电位电压。在某些实施方案中,第二膜电位电压比第一膜电位电压更正(more positive)。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二膜电位电压是正的,且第一膜电位电压是负的。在某些实施方案中,第一膜电位电压和第二膜电位电压之一是约0 mV。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一膜电位电压是约-70 mV,且第二膜电位电压是约+40 mV。
细胞可以是真核细胞、原核细胞、细菌细胞、革兰氏阳性细菌细胞、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真菌细胞、昆虫细胞、鸟类细胞、爬行动物细胞、卵母细胞、两翼昆虫细胞、斑马鱼细胞、线虫细胞、鱼细胞、两栖动物细胞或哺乳动物细胞。
激活平台的结构可以是膜、纳米丝、图案化的基质或网。典型地,纳米晶体是量子点。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该刺激步骤包括在适合激活平台吸收的波长或波长范围照射。刺激步骤可以包括激光照射、水银灯照射、氙灯照射、卤素灯照射或LED 照射。
使用光学检测可以进行测定发射。光学检测包括使用照相机、数码照相机、视频摄像机、CCD照相机、安装在荧光显微镜上的数码照相机、光电倍增管、荧光计、光度计、显微镜或人眼。测定步骤可以包括在单个时间点、在多个时间点测定或检测,或者连续检测。
在另一个方面,提供了用于激活细胞的方法。本文另外提供了集成的光学试验,其组合了光学刺激(通过激活平台)和细胞活性的光学记录。某些方法使用离子敏感的染料检测细胞活性。可以采用光学记录细胞活性的任何合适的方法。因而,本文提供的方法可以另外包括在测定跨膜电位的变化的同时或协同地光学记录细胞活性。
在一个方面,提供了光控激活平台,其包含一种或多种类型的纳米材料(例如,半导体纳米晶体)。在某些实施方案中,纳米材料能够起到光学电压传感器的作用。在其它实施方案中,纳米材料能够激活细胞膜电位的变化。在某些实施方案中,纳米材料包含纳米晶体(例如,半导体纳米晶体)。
在另一个方面,提供了用于监测和操纵细胞跨膜电位的组合物,其包含:基质和激活平台,其中所述激活平台被安置在基质表面上,其中所述激活平台包含一层或多层固定化的纳米晶体。在某些方面,激活平台包含2种或更多种类型的纳米晶体,其中所述2种或更多种类型具有不同的光学性质。纳米晶体可以是半导体纳米晶体。每个纳米晶体可以包含半导体核心。所述半导体核心可以另外包含在核心上的涂层。所述涂层可以包含亲水化合物。各纳米晶体可以另外包含在核心和涂层之间的半导体壳,诸如带正电荷的化合物或带负电荷的化合物。纳米晶体可以包含表面涂层,其中所述涂层包含这样的材料,其具有一个或多个巯基、磺酸酯基和羧酸酯基。所述涂层可以包含1-硫甘油、巯基乙酸、2-巯基乙基磺酸酯、聚(丙烯酸)或其衍生物、硫辛酸、二氢硫辛酸、聚乙酰亚胺、半胱胺、聚烯丙胺、组氨酸、聚组氨酸、赖氨酸或聚赖氨酸。激活平台可以另外包含粘附基质,且所述粘附基质可以包含聚-L-赖氨酸、纤连蛋白、胶原、弹性蛋白、透明质酸、层粘连蛋白、基质胶、凝集素、细胞膜蛋白的抗体或RGD肽和它们的子代(progeny)。所述一层或多层纳米晶体可以另外包含聚合物,诸如琼脂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或聚丙烯酰胺。激活平台可以包含2层或更多层固定化的纳米晶体 (例如,约2至约15层或约5至约10层)。所述组合物可以另外包含一层或多层有机材料,诸如聚合物(例如,合成的聚合物)。所述聚合物可以是PDDA。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纳米晶体是水可分散的。
在还另一个方面,提供了制备激活平台的方法,其包括:提供基质;将一层或多层纳米晶体施加于所述基质的表面上;以及将细胞粘附层施加于所述一层或多层纳米晶体上。通过包括旋转铸模(spin casting)、滴落铸模(drop casting)、滚动涂布(roll coating)、根据需要滴落喷墨打印(drop on demand inkjet printing)、PDMS(聚二甲基硅氧烷)冲压打印(stamp printing)、静电逐层装配在内的任意方法,可以将所述一层或多层纳米晶体施加于基质的表面上。
在另一个方面,提供了用于监测和操纵细胞跨膜电位的试剂盒,其包含基质和激活平台,其中所述激活平台被安置在所述基质的表面上,其中所述激活平台包含一层或多层纳米晶体。包含在试剂盒中的基质可以是玻璃盖玻片、容器、多孔板、陶瓷微球或碳纳米纤维。
本文提供的基于半导体纳米晶体的材料会提供优于传统有机电压敏感的染料的许多优点,因为这些纳米晶体具有大斯托克斯位移、高量子产率、耐光性和多路传输能力。这些性质使得这些材料特别适用于高通量药物发现筛选应用。基于纳米晶体的激活平台能够在可兴奋细胞中产生光触发的动作电位,且在用光脉冲照射后可以重复触发细胞激活。所述激活平台能够递送与光学询问方法相容的生理学上有关的激活刺激。本文所述的激活平台会提供非侵入性的询问细胞的方案,且可以在对细胞形态学、分化和生理学应答没有任何不良作用的情况下,用于基于细胞的试验和组织切片。因而,这些平台与用于动力学试验的短期细胞培养物相容。本文所述的激活平台的另一用途是在研究突触生理学的混合培养物中。通过光学地刺激突触前细胞,可以监测所引起的它们的突触后配偶体的变化。在离子通道的大多数药物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遗漏是,这些研究是在没有正常的突触引起的活动的情况下进行的,尽管在正常脑中的所有离子通道依赖于此。本文提供了允许实际的突触行为的方法,其中可以光学地控制和监测突触场(field),而不需要用电极穿透单独的神经元对。这些方法可以放大到细胞场或网络,其迄今为止使用传统方案尚未在实践中是可行的。另外,可以刺激和监测亚细胞域,包括dendritic abhor,其独立于神经元体细胞激活。本文所述的感知和激活平台也可以用于原位、全脑用途,且具有治疗去除神经支配的组织的治疗潜力。例如,通过光脉冲可以活化原位递送的激活颗粒,以恢复或控制CNS或PNS或心脏或肌肉组织中的神经元激活。本文所述的材料和方法也可以用于体内,以在体内和原位神经生理学模型(包括小鼠、大鼠、兔子、猫、猴、狗、猪)中研究和更好地理解突触活动和神经元生理学,并最终用于人类在临床中验证和证实的用途。
附图说明
下面的附图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且被包括在内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某些方面。参考这些附图中的一幅或多幅,并结合本文提供的特定实施方案的详细描述,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
图1的简图描绘了与半导无限固体的能量带隙相比的半导纳米晶体能量带隙(Eg)和分子的电子能量水平。
图2的简图显示了由于半导体纳米晶体的尺寸依赖性的能量带隙,半导体纳米晶体的尺寸和它们的发射波长之间的关系。
图3的图显示了尺寸不同的量子点纳米晶体缀合物的光学性质:QDOT 525 (1)、QDOT 565 (2)、QDOT 585 (3)、QDOT 605 (4)、QDOT 625 (5)、QDOT 655 (6)、QDOT 705 (7)、QDOT 800 (8)。量子点材料在紫光激发后表现出宽带吸收(实线),并表现出在宽波长范围的发射。量子点材料的尺寸决定了它的发射光谱(虚线)。
图4显示了具有约5 nm(A)的横断面直径的单个CdSe量子点和尺寸均匀的量子点的集合(B)的晶体结构。
图5是显示量子点纳米晶体的相对尺寸的图。
图6显示了提出的在没有(A)和有(B)电场存在下基于量子点纳米晶体的电压传感器的作用机理。
图7显示了在细胞去极化之前(A)和之后(B),含有基于量子点纳米晶体的电压传感器的磷脂细胞膜。
图8显示了使用基于量子点纳米晶体的电压传感器对CHO细胞(A)、NG108细胞(B)和神经元网络(C)进行特异性的膜标记的荧光图像。
图9是用基于量子点的电压传感器标记的CHO细胞的荧光图像,显示了静息发射强度。
图10的图显示了诱导的膜去极化(施加100 mM KCl)在多个CHO细胞中引起的一类基于量子点纳米晶体的电压传感器随时间的荧光强度(RFU)变化。
图11的条线图显示了两类(标记的X和Y) 基于纳米晶体的电压传感器的平均荧光变化。
图12显示了在用千兆封口膜片电极电刺激之前用基于量子点的电压传感器标记的在图9中显示的相同的CHO细胞。
图13A的图显示了以全细胞模式使用膜片钳方法电生理刺激细胞引起的图12所示的CHO细胞的荧光强度变化。X-轴的参照时间标尺条(内置)显示了1秒的持续时间。图13B是表示沿着与图13A相同的时间标尺相对应的电压刺激方案的迹线。
图14显示了提出的基于量子点纳米晶体的电压传感器的作用机理,其在光照射后释放电子。
图15是基于量子点纳米晶体的激活盖玻片的示意图,显示了纳米材料和活细胞之间的界面。图15A是安置在盖玻片上的激活平台的展开图。
图16是在基于量子点纳米晶体的激活盖玻片上培养的海马神经元的明视野图像,所述盖玻片上连接了刺激千兆封口膜片电极(patch pipette)。
图17是实验膜片钳方案的示意图。
图18显示了用光重复触发后膜电位和动作电位随时间的变化。
图19显示了使用交替的电和光学激发时膜电位随时间的变化。
图20显示了在激活光脉冲(380 nm)之前(A)和之后(B)负载荧光钙指示剂的NG108细胞的荧光图像。
图21的图显示了在380 nm激活光脉冲(用箭头指示)之后Fluo-4钙指示剂随时间的荧光强度。该图反映了光触发的动作电位引起的细胞内钙浓度的变化。
图22显示了在激活光脉冲(380 nm)之前(A)和之后(B)负载Fluo-4钙指示剂的海马神经元的宽视野荧光图像。
图23显示了光触发的神经元网络激活引起的氟-4钙指示剂的荧光强度相对于时间的图。该图解释了神经元网络的光触发激活引起的几个神经元中细胞内钙浓度的变化。
具体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的含义。在本文中引用的所有专利、申请、公开的申请和其它出版物都通过引用整体并入。如果在本部分中阐述的定义与在本文中通过引用并入的专利、申请、公开的申请和其它出版物中阐述的定义相反或另有不一致,在本部分中阐述的定义优先于通过引用并入本文的定义。
本文使用的“一个”或“一种”是指“至少一个(种)”或“一个(种)或多个(种)”。
本文使用的术语“约”当用于描述数值时,应当包括最多到该数值±15%的范围,除非上下文另外清楚地指示。
尽管以“包含” (解释为是指“包括,但不限于”)不同组分或步骤的方式描述了组合物和方法,所述组合物和方法也可以“基本上由”或“由”所述不同组分或步骤“组成”,这样的术语应当解释为界定基本上封闭的成员组。
尽管生物学上有关的分子在活细胞内的定位的显示是重要的,但是对于健康和疾病中的细胞体内稳态的更好理解的需求,决定了建立允许追踪细胞间和细胞内信号传递途径的活动(具有空间和时间保真度)的新材料(例如,荧光探针)和方法的必要性。每个细胞具有静息膜电位,其源自跨磷脂双层的电荷的分离。膜电位的变化被转换成对不同类型的细胞蛋白的细胞应答,包括电压-门控的离子通道、电压-依赖性的磷酸酶和GPCR。它们控制着大量细胞过程,包括但不限于自主神经系统、肠神经系统、外周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分化、功能,心搏,血压,感觉功能,脑功能,肌肉收缩,突触传递,细胞增殖和激素分泌。
感知、报告和产生膜电位的变化的能力,对于理解跨膜信号传递和突触活动是至关重要的。尽管电生理方法是监测细胞电活动性的黄金标准(归因于它们的高信息容量), 但是光学方法具有几个优于电生理方法的优点。具体地,光学方法会提供非侵入的优势,允许一次从多个细胞进行记录,且可以用于研究广范围的细胞类型,包括在组织切片或完整器官中的细胞。
本文提供了用于进行感知和刺激细胞跨膜电位变化的试验的材料、方法和试剂盒。在某些方面,提供了非侵入地操纵细胞(例如,神经元)的膜电位的光学方法。公开的方法可以用于以时间上精确的且空间上分辨的方式控制细胞的功能性活动。具体地,提供了用于细胞的光学电压感知和光控制电激活的材料和方法。所述的材料和方法可用于监测细胞膜电位的动态变化以及通过改变细胞膜电位操纵细胞功能。具体方法使用光控外部激活平台。该激活平台为细胞激活提供生物相容的界面。当将激活平台放置在细胞附近并用可见光照射时,通过激活平台的激发产生累积的电磁场。该电磁场调节细胞膜电位,并通过光的开和关来简单控制而不会干扰目标细胞。对于研究某些细胞类型(例如,干细胞)而言,该非侵入性的方案是特别合乎需要的。另外,光控激活平台允许通过触发生理学上有关的激活(经由光学诱导的电场)来重复刺激细胞数秒、数分钟、数小时、甚至数天。
本文提供了非侵入地诱导细胞和组织中的离子通道激活 (例如,诱导细胞产生动作电位) 的方法。当评价靶向离子通道的新的潜在药物时,或当评价可以改变离子通道功能(作为副作用)的新药物时,诱导细胞产生动作电位是必需的。另外,光控激活平台允许通过触发生理学上有关的激活(经由电场)重复刺激细胞。
激活平台包括一种或多种类型的材料,它们可以在用光照射后诱导局部电场的变化。激活平台的照射可以使构成平台的材料产生电流。产生的电流又可以触发邻近激活平台或在其附近的细胞的膜中的电压变化。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本文提供的激活平台利用某些类型的纳米材料(例如,量子点)的光电子性质。
本文所述的基于激活平台的试验的潜在用途包括:电压-敏感的膜蛋白的功能研究;离解的细胞培养物或组织切片中的细胞之间的通讯的研究,包括突触可塑性;心脏病学研究;激活-刺激的细胞扩增和干细胞分化。所述技术的其它潜在用途包括:激活突触功能,和在全脑中治疗抑郁症、退化和削弱或改变脑功能的其它病症,以及包含目前在电刺激控制下(例如,肌肉功能障碍,诸如肌营养不良症,或在心脏起搏器中) 的组织刺激的其它用途。
在一个方面,提供了测定或监测跨膜电位的变化的方法,其包括:提供至少一个靶细胞;使所述靶标接触至少一种纳米结构(例如,激活平台),其中所述纳米结构包含至少一层固定化的纳米晶体,所述纳米晶体完全或部分地被粘附基质覆盖;刺激处理过的靶标;测定来自纳米结构的发射,以及将发射与跨膜电位的变化相关联。某些方法利用定位在靶细胞质膜中的光发射性纳米晶体来测定发射。本文所述的纳米结构通常具有至少一个在纳米尺寸量级的尺寸。例如,纳米结构可以由一层或多层纳米晶体形成,其中所述纳米结构的厚度是约5-100 nm。
一个任选的额外的步骤可以包括,在接触步骤之后,但是在刺激步骤之前,测定来自纳米结构的发射。该额外步骤可以作为“对照”或“空白”测量。
由于它们独特的物理和光化学性质,半导体纳米晶体(例如,Qdot纳米晶体,购自Life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Carlsbad, CA)为具有空前能力和简单性的基于多路荧光的检测提供平台。Qdot纳米晶体被用于亮度高的、耐光的且多色的细胞和组织成像、流式细胞术、蛋白印迹、单分子检测、体内成像以及其它。本文所述的方法利用量子点的独特物理和光化学性质的优势,并将它们的用途扩展到超出它们的公认的“灯泡”用途。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将多层纳米晶体放置在固体支持物(诸如盖玻片)上,并放置单层粘附基质(例如,蛋白或基于有机化学品的粘合剂),其覆盖所述纳米晶体。然后使细胞接触覆盖纳米晶体的粘附基质或放置在粘附基质上适当的时间以进行附着。在某些实施方案中,细胞可以附着和/或生长在盖玻片上1天、2天、3天或5天或更久。在某些实施方案中,纳米结构包含至少一层纳米颗粒(例如纳米晶体),其被至少一层粘附基质覆盖,形成激活平台。
可以采用任何合适的粘附基质。粘附基质优选地是对活细胞无毒的。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粘附基质是聚-L-赖氨酸。其它附着或粘附基质包括允许细胞结合基质的那些基质,其引起或诱导或者不引起或不诱导形态学变化、分化、细胞增殖、细胞凋亡、停滞或其它生理学变化。这样的基质包括但不限于:纤连蛋白、胶原I和IV或其它胶原、弹性蛋白、透明质酸、层粘连蛋白、基质胶、凝集素、细胞膜蛋白的抗体、RGD 肽和它们的子代(progeny)等。或者,粘附基质可以包括氟化的材料,诸如磺化的基于四氟乙烯的氟聚合物-共聚物 (可以商品名NAFION购自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Wilmington, DE)。细胞可以通过任意机理附着。在某些实施方案中,仅单层粘附材料用于覆盖纳米晶体层。可以采用额外层,其不干扰从纳米晶体向附着的细胞的能量转移。
该接触步骤可以包括使细胞接触粘附基质层任何合适量的时间。在某些实施方案中,可以在接触步骤过程中刺激细胞。在某些实施方案中,可以将刺激因子、细胞凋亡因子、小分子、抗体等加入已放置的激活层和/或包被附着的细胞的介质,以影响信号传递环境和评估在特定环境刺激下膜电位的变化的影响。刺激方法的其它实例包括电刺激、磁刺激、化学刺激、生物刺激或其组合。电刺激的实例包括使用膜片钳和施加外部电场。化学刺激的实例包括使靶标接触钾盐或钠盐,或接触不同类型的膜内成孔分子。生物刺激的实例包括用光敏感的离子通道激活靶标,或使靶标接触化学实体,后者起离子通道活动的调节剂的作用。磁刺激的实例包括用适当频率和振幅的交替电磁场激活靶标。
通过多种方法可以电刺激靶标。通常基于目标离子通道的激活动力学选择一种刺激方案(刺激的电压振幅和持续时间)。例如,可以使靶标维持在第一膜电位电压,在第二膜电位电压使靶标处于去极化脉冲,然后恢复至第一膜电位电压。第二膜电位电压通常比第一膜电位电压正,但是第一膜电位电压可能比第二膜电位电压正。例如,第一膜电位电压可以是负的,而第二膜电位电压可以是正的。一个实例是,第一膜电位电压是-70 mV,而第二膜电位电压是+40 mV。或者,第一或第二膜电位电压可以是0 mV。实例包括第一膜电位电压是-200 mV,第二膜电位电压是0 mV。另一个实例是第一膜电位电压是0 mV,第二膜电位电压是200 mV。第一膜电位电压和第二膜电位电压的具体实例可以独立地选自:约-200 mV、约-180 mV、约-160 mV、约-140 mV、约-120 mV、约-100 mV、约-80 mV、约-60 mV、约-40 mV、约-20 mV、约0 mV、约20 mV、约40 mV、约60 mV、约80 mV、约100 mV、约120 mV、约140 mV、约160 mV、约180 mV、约200 mV和这些值中的任意2个之间的范围。
或者,在所述方法中可以使用更复杂的电压模式。所述方法可以另外包括使靶标暴露于至少一个跨步电压(step voltage),然后在第二膜电位电压使它们处于去极化脉冲。该跨步电压是第一膜电位电压和第二膜电位电压之间的中间电压。跨步电压可以用于测量漏减(leak subtraction)。例如,可以使用-80 mV的第一膜电位电压、-50 mV的跨步电压和20 mV的第二膜电位电压。
去极化脉冲通常可以施加任意的时间长度。例如,去极化脉冲可以施加高达约5,000秒。时间长度的实例包括约10微秒、约1毫秒、约10毫秒、约100毫秒、约1秒、约2秒、约3秒、约4秒、约5秒、约10秒、约20秒、约30秒、约40秒、约50秒、约60秒、约70秒、约80秒、约90秒、约100秒、约500秒、约1,000秒、约2,000秒、约3,000秒、约4,000秒、约5,000秒和这些值中的任意2个之间的范围。
靶标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合适的完整细胞,其具有膜和膜电位。可以采用任何合适的细胞,包括但不限于:细菌(革兰氏阳性或革兰氏阴性)细胞、真核细胞、原核细胞、真菌细胞、昆虫细胞、鸟类细胞、爬行动物细胞、卵母细胞、两翼昆虫细胞、斑马鱼细胞、线虫细胞、鱼细胞、两栖动物细胞或哺乳动物细胞。主要的哺乳动物细胞的实例包括人、小鼠、大鼠、狗、猫、熊、麋鹿、牛、马、猪或中国仓鼠卵巢(“CHO”)细胞。细胞类型的其它实例包括免疫系统细胞 (例如,B-细胞、T-细胞)、卵母细胞、红细胞、白细胞、神经元细胞、上皮细胞、神经胶质细胞、成纤维细胞、癌细胞和永生化的细胞。
纳米结构可以采取不同的构造。例如,纳米结构可以是纳米颗粒(例如,纳米晶体)、纳米丝、膜、图案化的基质和网的形式。一种示例性的纳米结构是用半导体材料(例如,CdSe)形成的纳米丝,其可以诱导或报告电位的变化。例如,可以贯穿或紧挨细胞膜、细胞场或突触神经毡或肌肉细胞或其它可兴奋细胞而插入纳米丝。纳米丝可以以类似于标准的电刺激电极(诸如起搏器电极)的方式起作用。纳米丝引起细胞的膜电位的变化,该变化在周围组织中触发场电位和动作电位。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纳米结构是由一层或多层支持材料(例如,纳米晶体)形成的激活平台。在其它实施方案中,纳米结构包含激活颗粒(例如,球状体),其可以放置到可兴奋组织深处,并与激发光接近。建立包含被至少一层粘附基质覆盖的纳米颗粒层(例如,纳米晶体)的纳米结构或激活平台的方法包括:将纳米晶体层固定化在支持结构上(例如,在微孔板的孔的底部上),覆盖至少一层粘附基质,并随后向实验小室(experimental chamber)(诸如微孔板孔)中加入含有细胞的溶液。在激活平台的构建中,可以采用纳米颗粒(例如,纳米晶体)的任意组合。可以采用单一类型的纳米颗粒,或可以采用在目标性质方面存在差异的纳米颗粒的混合物。
纳米颗粒通常可以是任何合适的半导体纳米晶体或量子点。量子点是纳米级无机晶体,其含有几百-几千个半导体材料的原子。它们的行为受到量子物理学规则的控制。量子点不完全是一个分子,尽管它们具有离散电子能量水平,也不是一块半导体,尽管它们表现出自旋轨耦合并且具有较大的介电常数。小的半导纳米晶体的行为更象分子,并因此具有较高的带隙能,而大的半导纳米晶体的行为更象无限固体,并因此具有较低的带隙能。图1描绘了半导体纳米晶体、分子和半导无限固体的电子性质之间的差异。
随着结构的物理尺寸减小,量子效应逐渐变得重要。三维空间中光产生的激子的量子限制决定了量子点的光物理性质,诸如纳米晶体的有效带隙,并由此决定了荧光的波长。量子点发荧光不同于传统荧光团。具有高于带隙的能量的任意光子的吸收造成激子或库仑-相关的电子空穴对的形成。该宽带吸收波谱是指,量子点吸收在每个波长至它们发射的蓝色的光,且通过在单个波长至最蓝发射的蓝色激发不同尺寸的量子点,可以得到许多颜色。电子和空穴保持分离数十至数百纳秒,然后放射地重组,引起光子的发射。图2显示了一系列瓶子200,其中每个瓶子装有不同尺寸的量子点群,并证实量子点发射特定波长(例如,525 nm至655 nm)的光,所述波长取决于量子点的尺寸。参考图2,用光204照射更小尺寸的量子点202,引起更短波长(例如,525 nm)的光206的发射,而更大尺寸的量子点208发射更长的波长(例如,655 nm)。在用具有例如约400-475 nm的波长的光激发后,量子点材料可以表现出宽带吸收,且可以发射跨宽范围波长的光(图3)。参考图3,在约430-450 nm(用箭头302指示)的不同尺寸的量子点的激发引起发射约500-约900 nm波长的光,其取决于量子点的尺寸。此外,量子点的发射波谱非常狭窄且对称。
量子点由数百至数千个重复原子组成,每个原子均作用于纳米晶体吸收光的能力。结果,量子点具有特别高的消光(106 – 107 M-1cm-1),远大于任何有机染料。此外,最佳地合成的量子点具有接近100%理论最高限的量子产率。突出的吸收性质与大的量子产率的这种组合产生了亮度和灵敏度高于有机荧光团超过一千倍的材料,经常引起用于生物学用途的工作浓度的急剧降低和检测罕见事件的急剧增强的能力。另外,量子点的高耐光性允许在会造成其它类型荧光团的光诱导性衰退的条件下进行长期成像实验。由于量子点突出的耐光性、亮度、宽激发、窄发射、长荧光寿命和多路能力,它们正在改变生命科学成像。
量子点是高度工程化的材料,其通常含有几个结构不同的元件。半导体纳米晶体通常具有半导体核心、壳和任选的一次或多次表面处理。示例性的纳米晶体包括但不限于在美国专利号5,505,928、5,990,479、6,114,038、 6,207,229、 6,207,392、6,251,303、6,319,426、6,444,143、6,274,323、6,306,610、 6,322,901、 6,326,144、 6,423,551、6,699,723、6,426,513、 6,500,622、6,548,168、6,576,291、6,649,138、6,815,064、6,819,692、6,821,337、6,921,496、7,138,098、7,068,898、7,079,241和7,108,915中所述的那些。纳米晶体核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的关键的光吸收和发射特征。已经广泛研究了纳米晶体核心,且合成中的改进已经引起关键生理化学性质的优化,得到在光激发后具有均匀的尺寸分布和强度、窄发射带的纳米晶体核心。但是,就大多数应用而言,单独的纳米晶体核心缺少足够强烈或稳定的发射强度。纳米晶体核心对于它们的环境特别敏感;例如,许多生物学应用所需的含水环境可以导致纳米晶体核心发光性的完全破坏。因而,光稳定化纳米晶体核心(例如保护它们的发光性质)和使它们在含水介质中稳定和有用的方法对于生物学应用而言具有重大意义。通常,这可如下实现:通过在核心上施加壳以形成所谓的核心/壳纳米晶体。
包被纳米晶体核心的能力已经成为许多研究的领域,且用无机壳包被纳米晶体核心以形成“核心/壳纳米晶体”已经产生提高的发射强度、化学和光化学稳定性、降低的自猝灭特征、在多种环境中的稳定性等。用无机壳包被纳米晶体核心对根本的发光能量的影响尚未被很好的理解,且通常基于一小组标准(例如,如,涂层材料的选择和壳的密度和厚度)来控制。
通常认为无机壳会钝化核心纳米晶体的最外面的表面,由此减少或消除与核心有关的表面能量状态,并使核心与外部环境绝缘。这可以减少或消除从核心到环境的激子的非发光性损失,保持核心可以具有的有效荧光性质。通过用无机壳包被核心也可以减少光化学降解,并可以提高发射效率和稳定性。
尽管纳米颗粒核心决定了它的颜色,但是纳米颗粒壳决定了它的亮度、耐光性和环境不敏感性。通常根据与核心绝缘的电子性质来选择壳材料。通常使壳材料的选择与核心材料匹配。例如,壳材料通常可以具有比核心更宽的带隙,这使它能够保护核心所处的激活态(当它已经被光激活时),形成分离的电子和空穴。理想地可以将壳选择为具有与核心材料紧密匹配的原子间距和格栅结构,以最好地保持核心的光物理属性,这是因为核心和壳之间的界面的不规则性可能引起非发光的能量耗散机理,后者会降低发光效率。无机壳在这些量子点核心上的适当放置产生复合的核心-壳结构,其具有显著增强的化学和光物理性质。最常见的量子点由CdSe组成,并表现出可以从~400 nm至~650 nm变化的最大发射波长(随着纳米晶体的尺寸从2-7 nm的变化)。图4显示了在不同细节水平的典型量子点的晶体结构。
为了用于大多数基于荧光的生物学应用,通常需要如下修饰赤裸的核心-壳纳米晶体:通过把配体连接到壳的表面上来使其可分散于水中并对生物功能性修饰具有反应性。得到的纳米颗粒可以具有约10-20 nm的尺寸,类似于绿色荧光蛋白 (GFP) (图5)。完整装配的量子点对外部环境不敏感,且因此可以象用于大分子检测的试剂一样用于定量。
半导体纳米晶体核心和壳可以独立地由下述元素的材料制成:元素周期表第2或12族的元素,和选自元素周期表第16族的元素或元素的组合。这样的材料的实例包括:ZnS、ZnSe、ZnTe、CdS、CdSe、CdTe、HgS、HgSe、HgTe、MgS、MgSe、MgTe、CaS、CaSe、CaTe、SrS、SrSe、SrTe、BaS、BaSe和BaTe。或者,半导体纳米晶体核心和壳可以独立地由下述元素的材料制成:元素周期表第13族的元素和元素周期表第15族的元素。这样的材料的实例包括:GaN、GaP、GaAs、GaSb、InN、InP、InAs和InSb。或者,半导体纳米晶体核心和壳可以独立地由元素周期表第14族的元素制成的材料制成。这样的材料的实例包括Ge和Si。或者,半导体纳米晶体核心和壳可以独立地由诸如PbS或PbSe的先导材料制成。半导体纳米晶体核心和壳也可以由上面列出的任意材料的合金或混合物制成。
该半导体纳米晶体通常可以具有任意尺寸(平均直径),但是尺寸通常是约0.1 nm至1,000 nm。更窄的尺寸范围包括约0.1 nm至约1 nm、约1 nm至约50 nm和约1 nm至约20 nm。具体的尺寸实例包括约0.1 nm、约0.5 nm、约1 nm、约2 nm、约3 nm、约4 nm、约5 nm、约6 nm、约7 nm、约8 nm、约9 nm、约10 nm、约11 nm、约12 nm、约13 nm、约14 nm、约15 nm、约16 nm、约17 nm、约18 nm、约19 nm、约20 nm、约25 nm、约30 nm、约35 nm、约40 nm、约45 nm、约50 nm和这些值中的任意2个之间的范围。在某些实施方案中,已经发现具有约1至约20 nm的平均直径的半导体纳米晶体是特别实用的。其它实施方案利用具有约3至约10 nm的平均直径的纳米晶体。
纳米晶体的一种典型的单色制备物具有这样的晶体,它们优选地具有基本上相同的尺寸和形状。通常认为纳米晶体的形状是球形或接近球形,但是实际上可以是任意形状。或者,纳米晶体的形状可以是非球形。例如,纳米晶体的形状可以向扁球形球状体和杆变化,以实现更红的颜色。优选地,至少约60%、至少约70%、至少约80%、至少约90%、至少约95%和理想地约100%的颗粒具有相同的尺寸。可以将尺寸偏差测量为直径的均方根(“rms”),小于约10%的均方根是优选的。尺寸偏差可以是小于约10% rms、小于约9% rms、小于约8% rms、小于约7% rms、小于约6% rms、小于约5% rms或这些值中的任意2个之间的范围。这样的颗粒集合有时称作“单分散”。
众所周知,通过改变纳米晶体的尺寸和组成可以“调节”半导体纳米晶体的颜色(发射的光)。如上面讨论的,纳米晶体优选地吸收广谱波长,并发射狭窄波长的光(参见图3)。激发和发射波长通常是不同的和不重叠的。在发射带的半高全宽(FWHM),发射宽度优选地小于约50 nm,更优选地小于约20 nm。发射宽度(FWHM)的实例包括约50 nm、约40 nm、约30 nm、约20 nm和约10 nm。发射的光优选地具有对称的发射波长。发射最大值通常可以是从约200 nm至约2,000 nm的任意波长。发射最大值的实例包括约200 nm、约400 nm、约600 nm、约800 nm、约1,000 nm、约1,200 nm、约1,400 nm、约1,600 nm、约1,800 nm、约2,000 nm和这些值中的任意2个之间的范围。
纳米晶体也可以具有金属核心,且在有些情况下,具有周围的壳结构。金属核心可以由贵金属制成。这样的金属的实例包括银、金和铜。
任选地,所选择的提供与分散介质具有相容性的有机的或其它的外涂层可以施加于壳的部分或大部分表面上;该外涂层可用于使无机颗粒可溶于或容易地分散于选择的介质中,所述介质可以是水性的或有机的、亲水的或疏水的。对于某些应用,纳米晶体可以具有添加不同功能性的表面涂层,它们。例如,可以将纳米晶体衍生化来提高水溶解度或提供用于连接生物分子的反应基团。例如,可以给纳米晶体包被脂质、磷脂、脂肪酸、多聚核酸、聚乙二醇、第一抗体、第二抗体、抗体片段、基于蛋白或核酸的适体、生物素、链霉抗生物素、蛋白、肽、小有机分子、有机或无机染料、贵重的或贵金属簇。
或者,纳米晶体可以由多种无机材料制成,包括硅、铝、锆、铈、钇以及锡和锌的氧化物。例如,硅纳米颗粒具有复合的半导体纳米晶体的多种有利特征,诸如跨可见波谱的大小可调的发光。另外,硅纳米颗粒也具有低毒性、高生物相容性、有效且稳定的表面官能化和潜在的低成本。
在离子通道试验中使用纳米晶体具有多种期望的特征。因为与现有的有机的、电压-感知的荧光团相比,纳米颗粒具有快速响应时间和信号变化,所以它们对于表征动作电位和突触活动而言是理想的。纳米晶体也具有其它希望的性质,诸如低毒性、高光稳定性、用于多路用途的能力和使用缀合的或以其它方式结合的材料靶向它们的能力。此外,不同于随着它们光漂白而可能产生有毒的反应物质(例如,单态氧)的有机荧光团,尚未显示纳米晶体会产生任何这样的有毒物质。由于它们的高光稳定性、快速的响应时间、大的信号变化和低毒性,纳米晶体是用于研究活细胞中的离子通道和神经元功能的理想材料。
一般而言,使用任何合适的测量光的或积聚光的仪器可以监测纳米晶体的波谱特征。这样的仪器的实例是CCD (电荷耦合装置)照相机、视频装置、CIT成像、安装在荧光显微镜上的数码照相机、光电倍增管、荧光计和光度计、不同配置的显微镜以及甚至人眼。可以连续地或在一个或多个离散的时间点来监测发射。纳米晶体的耐光性和灵敏度允许在延长的时间段内记录电位的变化。
测定来自纳米结构的发射的其它方法包括测量光强度、光极化、光吸收、发射颜色、发射寿命或半衰期或“闪烁”模式的变化。
本文描述了可用于监测细胞膜处或之中的变化和/或操纵细胞膜处或之中的电位的不同材料。某些材料可以用作电压传感器(例如,作为荧光指示染料的替代物)。这样的材料能够感知电位的变化,其中所述变化被检测为材料的光学性质(例如,波长和/或强度)的变化。其它材料能够影响或调节细胞电位的变化。例如,在用光照射后,纳米晶体变成自由载荷子流通过膜的途径,使电流穿过,并反过来影响跨膜电位。这样,通过改变例如入射光的强度和/或极化可以实现细胞上的电压控制。
本文提供了可以永久地或暂时地定位在细胞膜中/细胞膜处的材料。纳米晶体保留在细胞膜中或细胞膜处的能力可以随核心、壳和/或涂层组成和/或构造以及颗粒形状的变化而变化。
可以合成不同复杂度的形状的纳米颗粒,诸如球形、杆、盘、三角形、纳米环(nanoring)、纳米壳、四脚体等。每个这样的几何形状具有特有的性质:表面电荷的空间分布、入射光波的极化的朝向依赖性和电场的空间范围。
为了操纵自由载荷子浓度和流动性,可以向纳米颗粒中掺杂杂质,诸如铟、磷、硼和铝等。纳米颗粒和有机聚合物的混合物对于该应用而言可能是有利的,因为纳米颗粒可以高效地传导电子,而聚合物可以更好地传导空穴。用生色团将半导体纳米颗粒官能化也可以通过将光子吸收与自由载荷子运输分开来优化该应用。
特定传感器可以保留在膜中/膜处的持续时间经常由用于处理颗粒表面的涂层决定。代表性的涂层包括能够结合质膜的肽,诸如短杆菌肽、蜂毒肽和阿拉霉素等抗微生物肽和α 螺旋两亲肽和成孔肽。使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方法,诸如将肽中的组氨酸残基偶联到量子点的表面(其表面已经用咪唑处理过)上,可以将肽固定化到量子点上。某些实施方案利用能渗透进细胞的细胞渗透性肽(CPP)。其它类型的涂层包括组氨酸、赖氨酸、硫代甘油、两性霉素和胆固醇。量子点的代表性涂层材料包括带正电荷的聚合物,诸如聚乙酰亚胺(PEI)。PEI聚合物是亲水的,且对金属离子具有亲和力,使得这类聚合物特别适用于与量子点形成稳定络合物。PEI聚合物可以用于在量子点上形成涂层,其可以赋予量子点水分散性和水稳定性,而不损害量子效率。另外,PEI聚合物包括大量胺官能团,它们可以使用例如双功能的胺反应性化合物来交联。
适合相互作用或插入的条件可以包括多种方法。这些方法的实例包括经由内吞作用的被动或主动摄取、电穿孔、脂质体介导的递送、pluronic 嵌段共聚物介导的递送、细胞渗透性肽介导的摄取、蛋白介导的摄取、 显微注射、转染、病毒递送、optoporation、成孔基质、膜嵌合剂或其组合。
由于纳米颗粒具有与细胞膜近似相同的厚度,插入膜中会将纳米颗粒的极点(pole)暴露于细胞外和细胞内空间。在用光照射后,纳米颗粒变成自由载荷子流通过膜的途径,使电流穿过,并反过来影响跨膜电位。这样,通过改变例如入射光的强度和/或极化可以实现细胞上的电压的控制。
因此,光学控制靶标的跨膜电位的方法可以包括:提供至少一个靶标,其中所述靶标是细胞或细胞碎片;在适合纳米结构与细胞或亚细胞膜相互作用或插入的条件下,使所述靶标接触至少一种纳米结构,以制备处理过的靶标;向处理过的靶标递送能量;以及检测靶标的应答。
所述细胞可以是上述的任意细胞。所述纳米结构可以是任意的纳米结构,包括上述的任意纳米结构。
本文提供的另一个实施方案涉及激活平台用于控制和/或操纵细胞跨膜电位的应用。暴露于光的纳米颗粒(例如,纳米晶体)可以作为在它们附近的局部电磁场的发生器。认为该效应的原因在于自由载荷子(在照射纳米颗粒后的电子空穴对)和连续电荷分离的产生。不希望受理论的约束,目前提出的作用机理是细胞膜和半导体表面的静电偶联,有效地形成电容器。当纳米晶体放置在细胞附近时,由光激发的纳米晶体产生的累积电磁场可以与细胞跨膜电梯度相互作用,产生决定细胞膜电位的电磁场。将细胞膜的一部分局部去极化可能足以在整个细胞中产生去极化。
因此,本文提供了光学地控制和/或操纵靶细胞跨膜电位的方法,其包括:至少一个靶细胞;在适合所述靶细胞附着激活平台的条件下,使靶细胞接触所述激活平台以形成处理过的靶标;通过所述激活平台向处理过的靶标递送能量;以及检测靶标的应答。
递送能量可以包括递送光、电能、磁能等。通过基本上任意的照射方法,包括激光照射、水银灯照射、氙灯照射、卤素灯照射、LED 照射等,可以进行该递送能量步骤。优选地在适合激活平台中的纳米晶体吸收的波长或波长范围进行照射步骤。
使用多种方法,其中使用任何合适的测量光的或累积光的仪器,可以进行该检测步骤。这样的仪器的实例是照相机、数码照相机、摄像机、CMOS照相机、CCD照相机、安装在荧光显微镜上的数码照相机、光电倍增管、荧光计、光度计、显微镜和甚至人眼。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连续地或在一个或多个离散的时间点来监测细胞应答。
或者,该检测步骤可以包括使用第二检测机理。这样的第二检测机理的一个实例是使用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利用FRET,纳米结构可以将它的能量转移至第二分子,后者然后发射可检测的信号。额外的第二检测机理依赖于细胞中的可以独立检测的变化。例如,该细胞可以经历裂解。或者,细胞可以经历化学变化,提高或降低可以被独立测量的一种或多种化学剂或生化剂(例如,钙离子)的浓度。
可以将至少一种额外的材料添加到至少一个细胞或处理过的细胞中,以测试细胞对额外材料的应答。例如,可以首先使细胞接触所述至少一种纳米晶体,照射,并检测细胞应答作为“对照”样品。然后可以使处理过的细胞接触该额外的材料,以制备材料处理过的细胞,照射,并检测。该第二次细胞应答可以与第一次(对照)细胞应答相对比。第一次细胞应答和第二次细胞应答之间的差异,将指示所述材料的加入是否对细胞行为具有任何影响。可以加入不同的额外材料或额外剂量的相同的额外材料,随后照射,并检测第三次细胞应答。这可以以连续方式进行任意次数。例如,可以检测递增剂量的材料,产生第三次细胞应答、第四次细胞应答、第五次细胞应答、第六次细胞应答等。可以将这些连续的细胞应答绘图或以其它方式进行对比,并可以测定系列处理的效果。
或者,可以平行地进行“对照”和“实验”样品。例如,可以使第一个细胞接触纳米晶体,照射,并检测对照细胞应答。平行地(连续地或同时地),可以使第二个细胞接触纳米晶体和试验材料,照射,并检测试验细胞应答。可以将对照细胞应答和试验细胞应答进行对比。
所述至少一种额外的材料通常可以是任意材料。可以与激活平台组合地使用已知能调节离子通道行为的材料。参见,例如,Ashley (编), Ion Channels: A Practical Approach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这些材料的实例包括药物候选物、细胞功能调节剂、用于增强药物递送的分子部分、分子探针候选物等。
除了上述纳米晶体的用途以外,修饰的纳米晶体可以用于实现强的、稳定的和可控的局部电场。这样的修饰包括高表面电荷(例如,CdTe/CdSe作为核心/壳组合)、向纳米晶体中掺杂可以作为一类自由载荷子的供体或受体的材料、产生具有p-或n-型表面阱(surface trap)的纳米晶体、缀合有助于电荷分离的分子等。通过使用可以将光转化成电力的纳米晶体可以实现细胞跨膜电位的有效产生。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半导体纳米晶体包括下述元素的材料:元素周期表第12(IIB)族的元素,和选自元素周期表第16 (VIA)族的元素或元素的组合。例如,纳米晶体核心可以由CdSe、CdTe、CdS或HgTe或者其混合物或合金形成。或者,纳米晶体核心可以包括下述元素的材料:第13族的元素,和选自第15族的元素或元素的组合。例如,纳米晶体核心可以由InP或者其混合物或合金形成。
经常构造半导体纳米晶体材料以提高它们的光学性质。这样的材料通常包括半导核心,其被绝缘壳材料包围,所述绝缘壳材料通常相对较厚(例如,约2 nm至约4 nm)。但是,绝缘壳的存在可以使纳米晶体对它们的局部环境相对不敏感。相反,某些应用要求纳米晶体材料对局部电场的变化特别敏感。通过改变壳材料的组成和/或构造可以提高灵敏度。本文提供的纳米晶体材料可以感知或调节局部电场中的变化。这些材料特别适用于包含监测电压-门控的离子通道的生物学试验。因此,提供了包括壳层的半导体纳米晶体,所述壳层仅覆盖半导体核心的一部分。某些纳米晶体包括这样的壳材料,其足够薄以允许电子流通过激活平台,同时仍然增强颗粒的光学性质。例如,所述壳相对薄(相对于可购得的量子点),并仅包括钝化壳材料的几个单层。例如,一类环境敏感的纳米晶体包括被薄ZnS或CdS壳包围的由CdSe和/或CdTe形成的核心。
提供了其它类型的纳米晶体,它们设计成在有电场存在下不发荧光。这样的材料被设计为用于有效地将光转化成电流,且可以用于包含电流变化的非光学检测的应用。为这样的应用提供了不包括绝缘壳的半导体纳米晶体。缺少壳的纳米晶体可以有效地吸收光,以生成和传导电流。当在本文所述的激活平台形式中时,电流可以自由地穿过平台,并有效地去极化接触平台的细胞。具有或没有额外的表面涂层且仅由半导体核心(且没有壳)组成的颗粒可以被光激发,并以非光学方式检测,诸如用膜片电极,且没有去极化效率的损失。
可以用表面涂层修饰纳米晶体,以添加不同的官能团或改变在下面的纳米晶体的性质。除了已经描述的表面涂层以外,其它类型的配体和涂层材料可以为光电应用提供额外的益处。例如,可以处理纳米晶体以使它们的水溶解性或水分散性更高。通常在有诸如TOPO和TOP的疏水溶剂(它们赋予纳米晶体水不溶性)存在下,合成纳米晶体。通过用亲水的和/或带电荷的配体的衍生化可以增加纳米晶体的水溶性。例如,可以对纳米晶体进行配体交换反应,使表面结合的疏水基团与更亲水的配体交换。在某些实施方案中,可以用为纳米晶体提供净正电荷或净负电荷的配体或聚合物包被纳米晶体。可以用于产生具有净负电荷的纳米晶体的材料的代表性实例包括:含有例如一个或多个巯基、磺酸酯基和羧酸酯基的那些材料,诸如1-硫代甘油、巯基乙酸、2-巯基乙基磺酸酯、聚(丙烯酸)或其衍生物或硫辛酸。可以用于产生具有净正电荷的纳米晶体的材料的代表性实例包括,例如,聚乙酰亚胺 (PEI)、半胱胺、聚烯丙胺、组氨酸、聚组氨酸、赖氨酸和聚赖氨酸。
可选地或额外地,可以用含有反应官能团(例如,可聚合的基团)的化合物(例如,聚合物)包被或衍生化纳米晶体。在适当激活(例如,光或热)后,反应官能团可以聚合以形成包被的纳米晶体。具有反应性的或可聚合的基团的聚合物的代表性实例包括乙烯基聚合物和丙烯酸聚合物,所述聚合物可以用于在纳米晶体表面上形成聚合物层。
可以用于包被或覆盖本文所述的纳米材料(例如,作为在纳米晶体上的涂层,或作为激活平台中的层)的材料的其它实例包括天然存在的或合成地制备的聚合材料。天然存在的聚合材料的代表性实例包括琼脂糖和多种细胞粘附材料,例如聚-L-赖氨酸、聚-D-赖氨酸、聚L-和D-鸟氨酸、纤连蛋白、RGD 肽、基质胶、胶原I和IV、凝集素、弹性蛋白、透明质酸、层粘连蛋白、细胞表面蛋白的抗体 、胞外蛋白等。合成地制备的聚合物的一种代表性实例是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 (PDDA)。某些激活平台在所述装置的一层或多层中利用PDDA。
用于所述方法的一种激活平台包括本文所述的一种或多种类型的纳米材料(例如,纳米晶体)。激活平台可以具有多种构造,取决于使用的具体纳米材料和用途。例如,激活平台可以是基本上平面的,且可以采取例如薄膜、阵列、图案化的涂层等形式,或可以具有更复杂的三维构造。通过改变多种设计参数,例如,如纳米晶体层数、纳米颗粒的组成(例如 CdSe、CdTe、CdS、ZnSe、ZnS等)和不同层中纳米颗粒的类型和/或尺寸,可以构建三维结构。
激活平台通常固定化在基质或表面上。对于用于光学试验,希望基质是透光的,使它不会显著阻碍或散射在试验中使用的光(例如,波长在紫外线附近至红外线附近的光)。某些实施方案要求基质由透光(例如,透明)材料(诸如玻璃或塑料)制成。
基质可以具有不同的构造。例如,基质可以是平面的表面或弯曲的表面。基质的代表性实例包括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试管、容器、多孔板(例如微量滴定板)、微珠(玻璃或聚合物)、陶瓷微球、碳纳米纤维等。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激活平台另外包括一层或多层的粘附基质(例如,粘附层)。如上所述,粘附基质允许细胞结合基质,引起或诱导或者不引起或不诱导形态学变化、分化、细胞增殖、凋亡、停滞或其它生理学变化。粘附基质优选地是对活细胞无毒的和不妨碍激活应答的非绝缘材料。用于制备粘附基质的材料的实例包括:例如聚-L-赖氨酸、聚-D-赖氨酸、纤连蛋白、胶原、弹性蛋白、透明质酸、层粘连蛋白、胞外基质蛋白、氟化的表面活性剂、聚l-和d-鸟氨酸、纤连蛋白、RGD 肽、基质胶、胶原I和IV、凝集素、弹性蛋白、透明质酸、层粘连蛋白、细胞表面蛋白的抗体、胞外蛋白等。
通常选择纳米颗粒的类型和排列以使从激活平台向细胞中传递的电荷最大化,并使激活平台内的电荷传导最小化。在某些实施方案中,这可以通过设计薄膜形式的激活平台来实现。这样的薄膜可以构造成高度绝缘。尽管电荷不会在高度绝缘的材料内远距离移动,但是会移动一定距离。在某些实施方案中,薄膜的电导率使得电荷移动的距离与薄膜厚度处于相同的尺寸量级。该距离通常远远小于细胞直径(细胞直径是微米尺寸量级),所以电荷不会绕着细胞移动。薄膜可以包括一种或多种类型的纳米材料(例如,纳米晶体颗粒),且可以由一层或多层材料形成。另外,纳米颗粒经常包括表面涂层或处理,其预防或最小化颗粒向含水介质中的渗透。纳米颗粒可以均匀地分散在薄膜层中,或可以定位在薄膜的特定域中,且可以嵌入薄膜中和/或安置在薄膜表面上。例如,纳米颗粒可以排列在薄膜内的离散域中或在薄膜的表面上,形成一维或二维阵列。或者,纳米颗粒以“肩并肩”方式邻近地排列在基质表面上。在还另一个系统中,激活平台是图案化阵列的形式。这样的阵列可以由例如纳米晶体材料的离散斑片(例如,斑点)形成。选择斑片之间的间距以消除薄膜之间的电子传导。在有些系统中,斑片约为细胞的尺寸。细胞尺寸的斑片可以由高传导性材料形成,同时能把所有电荷导向细胞。
某些薄膜被纳米晶体颗粒饱和。含有高浓度纳米晶体的薄膜允许纳米晶体紧密堆积,且可以有效地负载电流和去极化细胞。薄膜不应当对细胞有毒,且可以是不妨碍细胞去极化的任意厚度。例如,薄膜可以是在约10 nm至约100 nm的厚度范围。某些薄膜是非常均匀的,且可以通过在整个薄膜表面提供均匀浓度的纳米晶体颗粒来制备,和/或具有均匀的厚度。
薄膜可以由多个纳米晶体层形成(例如,通过逐层装配(LBL)来制备)。图15显示了一个示例性的激活平台。参考图15,试验系统1500包括基质1502 (例如,玻璃盖玻片),所述基质具有固定化在它的表面1504上的激活平台1506,所述激活平台上放置含有核1510的细胞1508,所述细胞具有静息电位(例如,-70 mV)。在图15A所示的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激活平台1506包括量子点1514的多层1512。激活平台可以包括带正电荷的和/或带负电荷的量子点。在某些激活平台中,使用带正电荷的和带负电荷的量子点的交替层。使用的量子点层的数目由多种因素决定,诸如使用的纳米晶体的类型、基质的构造、待试验的细胞的类型、可用于制备薄膜的时间、使用的细胞粘附层的类型、纳米晶体的表面涂层、薄膜是否被图案化和使用的聚合物的类型,但是通常是约1至约30层。某些激活平台使用具有小于20层或更少、或约2至约15层的薄膜。其它激活平台具有10层或更少,或约5至约10层。具体的激活平台仅使用约5-7层。每个纳米晶体层可以包括相同类型的材料。或者,不同层可以包括不同类型的纳米晶体或不同电荷的纳米晶体。任选地,一层或多层的材料1516 (例如聚合物)插入在邻近的量子点层之间。可以以此方式使用的一类聚合物是PDDA。在某些类型的激活平台中,材料1516 (例如聚合物)被安置在基质1502的表面1518上,以将激活平台1506固定化在基质上。任选地,粘附基质(例如粘附层) 1520 覆盖量子点层的堆叠1512,以增强细胞1508向粘附基质1506的粘附。通常选择粘附层组成,以实现细胞和粘附基质之间的紧密接触。
另一类激活平台包括多个量子点层,它们固定化在由诸如氧化铟锡(ITO)的透明导体形成或包被的基质上。可以用量子点层直接处理这样的基质。或者,这样的基质可以安置在透光基质(诸如玻璃显微镜载玻片)的全部或一部分上(例如,以图案化阵列的形式)。激活平台包括多个层,其中每个层包括量子点群。所述群通常包含具有均匀尺寸的量子点。排列量子点的层和类型以促进穿过激活平台的电子的流动,诸如激活在激活平台表面上或附近的细胞。通过以在结构中的具体量子点类型具有特异性的波长照射,可以激发激活平台。下面的示例性的激活平台解释了可以用于本文所述方法中的一个具体构造。这样的平台包括已经固定化在一个表面上的平面ITO基质,吸收红光波长的第一层纳米晶体和吸收蓝光波长(但不吸收红光波长)的第二层纳米晶体。可以将纳米晶体的连续层(例如,第三和第四层)添加到所述结构上,它们分别吸收例如绿和黄光。因为通过颗粒尺寸可以调节量子点的传导带的能量,所以通过优化每个连续层中的颗粒尺寸可以优化电子转移。例如,所述平台可以包括第一层CdTe纳米晶体,其具有约700 nm的发射波长。所述结构包括第二层CdSe纳米晶体,其具有约490 nm的发射波长;第三层CdSe纳米晶体,其具有约545 nm的发射波长;以及第四层CdSe纳米晶体,其具有约630 nm的发射波长。可以将任选的细胞粘附层安置在暴露于细胞(例如,细胞培养基)的第四层的表面上。如果需要,可以将诸如聚(亚乙基二氧噻吩) (PEDOT)的有机半导体安置在ITO基质和CdTe纳米颗粒薄膜之间,以进一步提高薄膜效率。在该示例性的装置中,当用红光照射时,仅可以激发CdTe颗粒。在激发CdTe层后,电子可以逐层移动到激活平台的表面,它们在这里最终调节细胞的膜电位。
本文提供的另一个实施方案涉及一个或多个容器,其具有安置在一个或多个表面上的纳米结构层或激活平台层。例如,所述容器可以是试管、离心管或微孔板 (例如,96或384孔板)。可以用上述纳米结构包被试管或平板孔的整个内表面。或者,可以用纳米结构包被试管或孔的下部或底部内表面。可以储存这些试验材料,随后与细胞一起使用。
使用多种方法可以构造本文所述的纳米结构。形成激活平台的一种代表性的方法使用逐层(LBL)装配。LBL方法包括,将带电荷的基质(例如带负电荷的玻璃)浸入带正电荷的聚电解质的溶液中。用水冲洗后,聚电解质在基质表面上形成带正电荷的单层。浸入带负电荷的纳米晶体溶液中形成新层,由此转换表面电荷。这使得新的聚电解质层的吸附成为可能。可以重复该循环需要的次数。最后,可以安置一层或多层粘附层以覆盖薄膜结构。
制备激活平台的另一种代表性的方法包括:将含有多个纳米颗粒的组合物安置在固体基质(例如玻璃盖玻片)上以形成薄膜。所述组合物可以包含聚合物(例如琼脂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丙烯酰胺等)和任选的溶剂、引发剂或其它组分。使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任意合适的安置方法,包括例如旋转铸模、喷雾涂布、滴落铸模、滚动涂布、拖拉涂布、根据需要滴落喷墨打印、PDMS(聚二甲基硅氧烷)冲压打印、静电逐层装配,可以将所述组合物安置在基质上。一旦被安置在基质上,组合物可以采取薄膜的形式,所述薄膜中已经嵌入多个纳米颗粒。如果需要,可以使用任何合适的安置方法,将额外的纳米颗粒层安置在基质上以产生多层的结构。可以额外地加热、风干或交联薄膜,以固化薄膜和/或去除残余的溶剂。在某些实施方案中,可以将一层或多层的细胞粘附层添加到薄膜结构的上面,以增强细胞粘附和存活力。
其它代表性的方法包括:将在有机溶液中的水不溶性的纳米颗粒(例如,量子点)滴落铸模或旋转涂布到基质上。或者,可以将水不溶性的纳米颗粒分散在挥发性的有机溶剂中,并喷洒到基质上。在本文所述的任意方法中,可以将两亲聚合物安置在纳米颗粒薄膜上。如果使用溶剂,在蒸发溶剂后,可以发生两亲聚合物的安置。可以将细胞粘附层添加到两亲聚合物的上面以增强细胞粘附和存活力。
本文还提供了试剂盒,其用于进行光学感知、控制和/或操纵靶细胞的跨膜电位的试验。试剂盒可以包含本文所述的激活平台,且可以包含一个或多个额外的组分,诸如缓冲液、染料、原代神经元、生长因子、细胞培养基、其它细胞和亚细胞标记物。某些试剂盒可以包含一种或多种离子敏感的或电压-敏感的染料。例如,试剂盒可以包含一种或多种荧光钙、钠、钾、ROS、RNS、过氧化作用或pH传感器。在某些实施方案中,将激活平台固定化在固体支持物上,诸如容器 (例如试管、离心管或多孔微滴定板)或平面基质(例如玻璃显微镜载玻片)的表面。其它基质类型包括传导性的陶瓷材料,其具有在内部的激活颗粒和覆盖它们的粘附分子,或用于暂时和长期植入组织中的其它电极形式(诸如心脏起搏器)、用于多位点刺入组织中的细刺突样多阵列和目前处于脑刺激研究中的其它基质。
下面的实施例被包括在内来证实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下面的实施例中公开的技术代表发明人发现的在本发明的实践中良好地起作用的技术,因而可以认为构成本发明实践的优选方式。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根据本公开内容,可以在公开的具体实施方案中做出许多变化,且仍然获得相同或类似的结果而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
实施例1
用量子点标记膜
量子点是用作电压敏感的探针的理想候选物,因为它们的物理尺寸与细胞膜的厚度相当,且它们的电子性质使它们潜在地可被外部电磁场调节。参考图6A,光子602(所述光子具有第一波长,且具有比量子点的HOMO价带606和LUMO传导带608之间的带隙 604更高的能量)的吸收形成电子空穴对,其可以辐射重组以发射具有第二波长的光子610。强烈的局部电场(例如,由于跨细胞脂双层的膜电位的变化)可以与激发的量子点产生的自由载荷子相互作用。图6B示意地说明了电场612可以如何调节发射的光614的光学性质。例如,跨疏水脂双层的100 mV的膜电位转化成强烈的局部电场,达到107 V/m。该大的场可以与在照射过程中在量子点中产生的自由载荷子(电子和空穴)相互作用,引起对它们的光电性质的调节(例如,发射的光的强度和波长的变化)。再次参考图6B,光614的光电性质不同于在电场 612存在下的光610的那些光电性质。
如上面讨论的,可购得的QDOT纳米晶体已被工程化以使环境不敏感性最大化,且通常不会满足电压感知应用。对于用作有效电压-传感器和/或激活器,必须以将电场的变化转换成量子点发射的变化的方式,工程化纳米颗粒的结构。实现该灵敏度的选择包括:吸收效率的变化、激子行为或发射的光子的调节。另外,为了最大效率地感知膜电位变化,量子点必须位于细胞膜中或非常接近细胞膜,通常在最高跨膜电场梯度内。参考图7A,将纳米颗粒702定位在静息细胞的磷脂细胞膜704内,所述静息细胞具有在细胞外的净正电荷706(如侧面708所示)和在细胞内的净负电荷710(如侧面712所示)。图7B描述了在细胞去极化后磷脂细胞膜704上的电荷的反转。为了确保纳米颗粒的膜内定位,本文提供了包括专业化的涂层(诸如聚乙酰亚胺(PEI))的材料。包被的纳米晶体位于多种细胞类型的膜内。图8显示了CHO细胞(A)、NG108细胞(B)和神经元网络(C),其具有用一类量子点标记的膜。
实施例2
量子点的筛选试验
提供了基于QDOT纳米晶体的光学电压传感器,以监测细胞膜电位的快速变化。当位于细胞膜内时,纳米颗粒对跨膜电压梯度的变化敏感,并检测跨膜电压梯度的变化, 并将它报告为它们的发射性质的变化。制备和筛选了一系列的量子点,以监测它们响应于细胞的化学和电刺激的光学性质。
A. 化学刺激的影响
根据下述方案,监测化学刺激对量子点处理过的细胞的影响。在96-孔板中将细胞与基于纳米晶体的电压传感器一起孵育1小时,然后洗掉任何多余的纳米颗粒。使用适合高容量成像实验的化学刺激物(100 mM KCl)来去极化标记的细胞群。图10显示了一系列用相同的核心-壳量子点(用PEI官能化)标记的细胞随时间的发射强度(表示为相对荧光强度, RFU)。响应于去极化刺激,2种不同类型的PEI包被的核心-壳量子点(在图11中鉴别为X和Y)的荧光强度表现出~50 %荧光变化/100 mV。
B.膜片钳试验
经由通过膜片电极以全细胞模式递送给细胞的电压阶跃去极化,使用标准的电生理方法直接控制细胞膜电位。图12显示了用电极1202电刺激的CHO细胞1200。图9显示了用基于量子点的电压传感器标记的CHO细胞的荧光图像。图13显示了电生理刺激引起的用基于量子点的电压传感器标记的细胞的荧光强度变化。图13A显示了沿着相同时间标尺的电压刺激方案。
在这些实验过程中发现基于纳米晶体的电压传感器的荧光应答与膜电位的电生理记录相关联。结果证实:基于纳米晶体的电压传感器表现出在生理膜电位范围内的电压灵敏度,并为细胞成像带来额外的优点,所述优点由半导体纳米颗粒的独特的光学性质(诸如耐光性、大斯托克斯位移和多路能力)提供。
实施例3
基于量子点的激活平台
描述了用于远距离可逆操纵膜电位的光控激活平台。所述的材料和方法提供了被动监测细胞功能性活动的替代方案,并提供了非侵入地操纵细胞的膜电位的能力,这对于理解它们的发育、通讯和命运而言是至关重要的。传统的非生理学方法最常见地依赖于药理学干预(通过加入“高K+”溶液或药理学通道开放剂或用微电极直接刺激细胞)。但是,这些非生理学方法具有严重的缺点,包括缺少膜电位的控制、引起的变化的不可逆性和低瞬时分辨力。
本文提供的替代方案使用光来以时间上精确的且空间上分辨的方式触发膜电位的远距离可逆操纵。光逐渐被采纳于体外和体内用途中。例如,使用光来操纵遗传编码的光敏感的蛋白,诸如天然存在的(光敏感通道, ChR2)或化学修饰的离子通道,尽管需要在目标细胞中高水平地表达外源蛋白。以刺激本文所述纳米晶体所需的水平光刺激这些和其它类型的细胞(例如,在有纳米晶体存在下)显示对细胞电位没有影响(数据未显示)。
量子点代表活细胞的光控电激活的一种替代方案。如上面讨论的,在暴露于光后,量子点可以产生自由的电子和空穴。这些自由载荷子的命运是1) 辐射重组,并发射光;或2) 逃逸,并产生电流。参考图14,光子1402(所述光子具有比量子点的HOMO价带1406和LUMO传导带1408之间的带隙 1404更高的能量)的吸收形成电子空穴对。如果释放一个或多个自由载荷子(即电子(e-) 1410),则不会发生能发射光的辐射重组(描述为禁阻跃迁1412)。
正如已经工程化量子点纳米晶体来使辐射重组(荧光)最大化,本文描述了纳米晶体颗粒,其已经工程化以使电流最大化。当这样的量子点形成三维阵列时,它们之间的强电子偶联产生具有更长寿命的激子,并促进光产生的自由载荷子的收集和运输。光产生的载体分离、运输和跨与生物界面的联系的界面转移的速率都必须快速以使输出最大化。对于光转换效率的提高而言重要的是电荷分离效率以及促进穿过纳米结构化的平台的电荷运输。
为了解决用于生物学应用的光控激活平台的需要,可以利用量子点的光电子性质来开发纳米结构化的生物相容的界面,其由被粘附层包被的半导体纳米晶体的堆或层组成。为了制备用于细胞激活的多层化的量子点薄膜,使用逐层(LBL)安置方法(诸如在实施例9和10中所述的)来将量子点装配到玻璃盖玻片上。进行研究来测定粘附基质(例如,由聚-L-赖氨酸形成的层)是否改善了细胞与激活平台的附着。使用没有粘附层(或粘附基质)的纳米晶体层的初期实验证实10%或更少的细胞附着到纳米晶体层上。该低水平的细胞可用性使测定不能工作。包含粘附层会使细胞附着到基质上,其具有的额外优势是减小细胞和激活材料之间的距离。成像研究显示本文所述的粘附分子与基质均匀地、紧密联系地接触。此外,在纳米晶体和细胞之间加入粘附层不会干扰纳米晶体和细胞之间的能量转移(例如,通过形成绝缘层)。细胞与激活平台的高度粘附(例如,90%或更多的细胞粘附)是重要的,因为光能向细胞膜电位变化的转换效率与基质和细胞之间的距离成反比。此外,粘附分子对于大多数细胞、尤其是神经元的充分分化、扩散、附着是关键的。当这些纳米晶体放置在细胞附近并用可见光照射时,由光激发的纳米晶体(或光诱导的电流)产生的累积电磁场会调节细胞膜电位。因而,该基于纳米晶体的光控激活平台允许生理学地(电场)和重复地刺激细胞。此外,该激活平台与任意荧光读出相容,因为由于宽吸收波谱,半导体纳米晶体可以被比它们的发射波长更短的任意光激发。
实施例4
细胞的光控激活
在多种光控实验中使用诸如在实施例3中所述的激活平台,所述实验设计为监测激活平台对不同类型的细胞的膜电位的影响。
使用电流钳构造来记录光引起的可兴奋细胞和不可兴奋细胞的膜电位的变化。图17显示了一个示例性的电流钳构造1700,其包含透明的盖玻片 1702,所述盖玻片具有固定化在它的表面1704上的被壁1708包围的激活平台1706。激活平台由量子点1726和聚合物1728 (例如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 (PDDA)) 的交替层形成。细胞1710停留在激活平台1706的上表面1712上。含水介质(例如水、缓冲液或细胞培养基)1714覆盖激活平台1706和细胞1710。电极1716插入细胞1710。参照电极1718浸入含水介质1714中。通过使来自水银灯(未显示)的“激活”光1720穿过物镜1722,使得光进入透明的盖玻片 1702的底面1724来实现细胞的去极化。典型地,使用短脉冲光(例如,在350和450 nm之间,使用来自弧光灯的宽带激发或来自激光源的窄带)照射激活平台。光穿过透明的盖玻片,并照射激活平台1706。包含在激活平台1706中的量子点1726的激发,触发细胞1710的膜电位和动作电位(mV)的变化。
使用多层激活平台测定量子点对可兴奋细胞和不可兴奋细胞类型(CHO 细胞、RBL 细胞、NG108 细胞、海马神经元)的影响。在聚-L-赖氨酸包被的纳米晶体分层的玻璃盖玻片上培养细胞3-14天。图16显示了在基于量子点的激活盖玻片上培养的海马神经元的原代培养物的明视野伪相差(pseudo phase)图像。在这些实验过程中,没有观察到纳米晶体对细胞形态学、分化或生理应答的不利影响。图18显示了在用光脉冲1800重复触发在基于量子点的激活盖玻片上培养的海马神经元原代培养物后,膜电位的变化。细胞中的去极化应答与光强度成比例,且它们的吸收应答(例如波长依赖性)与在激活平台中使用的纳米材料的预期吸收性质直接平行。在激活平台盖玻片上培养的神经元的光暴露引起膜去极化,其触发动作电位1802。图19显示了使用第一电流脉冲1910注射(通过图17所示的膜片钳电极)、光脉冲1902和第二电流脉冲1912,交替产生的动作电位在基于量子点的光控激活平台上培养的NG108细胞中引起的膜电位的变化。光暴露1902 引起膜去极化,其触发动作电位1904。得到的动作电位1904(由光脉冲1902产生)与使用电流脉冲注射1910和1912引起的动作电位1906和1908 相当。无论刺激来源如何,动作电位的时间和量级几乎相同,尽管光诱导的刺激的恢复(复极化)表现出一些轻微的差异。
在光照射后,激活平台表现出重复去极化不可兴奋细胞 (CHO 细胞、RBL 细胞)的膜的能力(数据未显示),并在可兴奋细胞(诸如NG108 细胞和海马神经元原代培养物)中产生动作电位,唯一的限制是千兆封口稳定性。千兆封口电极在长时间段后失效,具有按小时测量的有限的实用性,这进一步证实了本文所述的非侵入的、基于光学的方法的实用性。
实施例5
监测细胞活性的集成的光学试验
描述了集成的光学试验,其组合了光学刺激(通过激活平台盖玻片)和细胞活性的光学记录。测量细胞内钙浓度的变化(通过钙指示染料)来监测细胞的光触发的激活的影响。
在该实验中使用玻璃盖玻片,其具有固定化在它的表面上激活平台,诸如在实施例1-4中所述的。由于这些纳米晶体包被的激活平台是透明的,它们与不同的光学询问方法相容。使用标准方法,使NG108细胞负载Fluo-4 (一种荧光钙指示剂,购自Life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Carlsbad, CA)。图20显示了在激活光脉冲之前(A)和之后(B)负载的NG108细胞的明视野图像。在照射激活平台后,Fluo-4指示剂发出荧光,指示细胞内钙水平的增加。图21显示了在激活光脉冲(380 nm) (在箭头指示的时间)之前和之后Fluo-4指示染料的荧光强度的变化,并表示穿过NG108细胞中光触发的动作电位所涉及的电压门控钙通道的钙流入。结果表明,通过纳米材料涂层将光向电场的转换以及随后电压依赖性钙流的开放,细胞的光触发的电去极化会引起细胞内钙浓度增加。在图20B中所示的增加的荧光是由于进入细胞中的钙和结合其的荧光探针。该实施例证实,光启动的去极化会产生与使用膜片钳实验(其中电子记录去极化)所得到的结果相同的结果。
实施例6
神经元网络的不均匀激活
如实施例5所述,给海马神经元的原代培养物负载Fluo-4钙指示剂。图22显示了在激活光脉冲之前(A)和之后(B) Fluo-4 负载的海马神经元的图像。激活光脉冲造成细胞内钙水平的增加,其诱导Fluo-4指示剂的荧光性质的变化。如图22B所示,激活的细胞引起指示剂发荧光。图23的图显示了光触发的神经元网络激活引起的Fluo-4 荧光强度随时间的变化,并反映了神经元的细胞内钙浓度的变化。在箭头指示的时间,发生激活光脉冲(380 nm)。数据证实,光激发引起神经元网络的不均匀激活。在这里,一些神经元直接被光激活(注意到快速升高的钙流),而其它神经元通过神经元间连接(注意到延迟的和有时多峰的钙流模式)被间接地激活。图21和图23 中的数据证实,使用激活平台光触发细胞的激活,引起细胞内钙浓度增加。数据进一步证实,基于纳米晶体的激活平台可以用于递送与所述记录的光学方法相容的生理学上有关的激活刺激。
实施例7
包被的纳米晶体的制备
将根据美国专利号6,322,901的实施例1制备的氧化三辛基膦(TOPO)包被的CdSe纳米晶体与大大过量的硫代甘油混合。在70℃将混合物搅拌过夜。次日早晨,加入异丙醇来沉淀纳米晶体。将纳米晶体重新分散于0.1M NaHCO3中,随后加入异丙醇,以再次沉淀纳米晶体来去除溶液中任何残余的硫代甘油。加入0.1M NaHCO3,以分散纳米晶体。纳米晶体可以进一步使用超滤过滤器纯化。使用相同的方法用巯基乙酸或硫辛酸处理TOPO包被的CdSe纳米晶体。
实施例8
聚乙酰亚胺包被的纳米晶体的制备
将根据美国专利号6,322,901的实施例1制备的氧化三辛基膦包被的CdSe纳米晶体与吡啶混合,并在搅拌下在110℃加热5小时。将聚乙酰亚胺溶于重量浓度为5-15%的乙醇中。然后,将聚合物溶液加入纳米晶体溶液,并在70℃搅拌过夜。次日早晨,使用旋转式蒸发器去除多余的溶剂。向剩余的纳米晶体中加入去离子蒸馏水以分散纳米晶体。最后,使用超滤过滤器纯化纳米晶体以去除多余的聚合物。
实施例9
纳米晶体膜的制备(LBL方法)
在超声浴中,在0.5M NaOH溶液中清洁玻璃盖玻片。在去离子蒸馏水中彻底冲洗清洁过的盖玻片,并立即浸入聚(二烯丙基二甲基铵) (PDDA)溶液中。10分钟后,从PDDA溶液中取出盖玻片,并在去离子蒸馏水中彻底冲洗以去除任何未结合的PDDA。冲洗后,将盖玻片浸入硫代甘油包被的水溶性的CdSe纳米晶体溶液中以沉积一层量子点薄膜。10分钟后,从CdSe溶液取出盖玻片,并在水中彻底冲洗以去除任何未结合的CdSe纳米晶体。通过交替地重复浸入PDDA和CdSe溶液,可以沉积其它层的量子点薄膜,直到达到希望的薄膜厚度。
实施例10
分层的纳米晶体薄膜的制备(LBL方法)
如实施例9所述,用PDDA清洁和处理玻璃盖玻片。冲洗后,将盖玻片浸入巯基乙酸包被的水溶性的CdSe纳米晶体溶液以沉积第一层量子点薄膜。10分钟后,从CdSe-巯基乙酸溶液中取出盖玻片,并在水中彻底冲洗以去除任何未结合的纳米晶体。冲洗后,将盖玻片放入聚乙酰亚胺包被的水溶性的CdSe纳米晶体溶液以沉积一层带正电荷的量子点薄膜。通过交替沉积带相反电荷的水溶性的纳米晶体可以沉积其它的量子点层。
实施例11
激活平台的聚赖氨酸处理
通过如实施例9和10所述的逐层(LBL)方法制备量子点薄膜后,将盖玻片浸入聚赖氨酸溶液30分钟。然后从聚赖氨酸溶液中取出盖玻片,在水中彻底冲洗以去除任何未结合的材料,并在氮气下干燥。或者,根据量子点薄膜的表面电荷,首先将盖玻片浸入聚苯乙烯磺酸酯溶液10分钟,然后在水中洗涤盖玻片,再浸入聚赖氨酸溶液。
实施例12
ITO激活平台的制备
描述了在氧化铟锡(ITO)基质表面上安置量子点的方法。将ITO基质浸入水和聚阳离子聚合物(例如,PDDA)的溶液中。由于ITO具有带负电荷的表面,因此阳离子聚合物可以粘附到ITO上,并使其表面带正电荷。用去离子水洗涤ITO基质,然后浸入带负电荷的CdTe纳米颗粒(例如,二氢硫辛酸(DHLA)包被的CdTe)的水溶液。带负电荷的颗粒会粘附到基质上的阳离子聚合物表面,并使表面带负电荷。可以重复该过程以产生具有多个纳米颗粒层的装置。基于ITO的激活平台可以任选地连接成回路以建立持续的电荷流。
实施例13
量子点薄膜的旋转涂布
在热板上,以1% w/v浓度,将电泳级琼脂糖溶于0.1M NaHCO3中。在琼脂糖溶液变得完全光学澄清后,在搅拌下,将小量巯基乙酸包被的水溶性的CdSe纳米晶体加入琼脂糖溶液中。趁热将琼脂糖溶液倒至或旋转涂布至化学处理过的玻璃盖玻片上。在环境温度风干后,在盖玻片上形成嵌有量子点的琼脂糖薄膜。
实施例14
InP纳米晶体的制备
如下制备InP核心。在惰性气氛下的反应烧瓶中,混合0.88 g醋酸铟(In(OAc)3)、0.254 g油酸和14.8 g 1-十八烷烯 (ODE)(经过纯化以去除氧)和水。将烧瓶的内含物加热至260℃,同时将氮气流通入烧瓶以随时去除形成的醋酸。在该温度5分钟后,停止氮气流。通过将0.45 g TMS3P加入7.101 g ODE中来制备0.02 M 的三(三甲基甲硅烷基)膦(TMS3P)在ODE中的溶液。将烧瓶的内含物加热至300℃。在300℃,将TMS3P溶液快速注入混合物。通过标准方法(达到希望的荧光发射波长)监测纳米晶体形成,直到得到希望的颗粒尺寸的InP核心,然后将反应冷却至室温。
实施例15
CdSe纳米晶体的制备
将TDPA (0.549 g)、TOPO (6.000 g)和磁力搅拌棒加入干净的、干燥的50 mL 3颈圆底烧瓶中。烧瓶的第一个口配有气体进入接头,以允许抽气和氮气回充,第二个口配有温度探头,其连接温度控制装置,第三个口配有橡胶隔片。抽空烧瓶,并重新充满氮气,并维持在氮气氛下。加入TOP (3.6 mL)和1.972 g Cd-TOP溶液 (含有溶于TOP中的醋酸镉,浓度为0.5 mol 镉/kg溶液)。将针插入在第三个孔上的隔片。加热混合物到260℃,并在该温度保持20分钟。取下针,并将反应烧瓶加热至355℃。在该加热步骤期间,加入二苯基膦 (0.030 mL),并在340℃加入1.4 ml TOP-Se (1M在TOP中的硒粒)。每30秒取试样以测定当前的发射最大值。通过加入4.0 ml室温TOP来停止反应。
实施例16
具有薄CdS壳的CdSe核心的制备
将TOPO (3.383 g)和磁力搅拌棒加入50 mL 3颈圆底烧瓶。如实施例1所述配备口1、2和3。抽空烧瓶,并重新充满氮气。在真空和恒定搅拌下,将TOPO加热至180℃ 1小时。给烧瓶重新充满氮气,并冷却至100℃,然后加入TOP (3.4 mL)。将乙醇(21.3 mL)和在实施例15中制备的核心样品(10.7 mL,温热至50℃)加入60 mL 离心管。将混合物离心,抛弃上清液,并将沉淀物重新分散在己烷中。然后将分散物加入100℃的反应烧瓶。抽真空,以去除己烷,剩下分散在TOPO和TOP中的纳米晶体。将癸胺(2.8 mL)加入反应烧瓶。在第二个烧瓶中,在氮气氛下,将3.905 g在实施例15中所述的Cd-TOP溶液、TDPA (2.730 g)和TOP (2.7 mL)的混合物暂时加热至250℃,然后冷却至100℃。45分钟后,将2.5 ml醋酸镉/TDPA/TOP溶液加入至核心中。将反应烧瓶加热至230℃,并在3小时的时间段内,逐滴加入3.9 ml含有TOP (2.926 g)和六甲基二硅硫烷 (0.203 g)的溶液。如果需要更薄的壳,在例如1或2小时时停止滴加。定期从反应中取出试样以跟踪发射性质。
根据本公开内容,无需过多实验就可以制备和执行本文公开的和要求保护的所有组合物和/或方法和/或过程和/或仪器。尽管已经以优选实施方案的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组合物和方法,本领域技术人员应明白:可以将变化施加于所述组合物和/或方法和/或仪器和/或过程以及本文所述方法的步骤或步骤次序,而不脱离本发明的概念和范围。更具体地,应当明白:化学上和生理学上有关的某些试剂可以替换本文所述的试剂并达到相同或类似的结果。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所有这些类似的替换和修饰应视作在本发明的范围和概念内。

Claims (50)

1. 用于测定或监测跨膜电位的变化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提供至少一个靶细胞;
使靶标接触至少一个激活平台以形成处理过的靶标,其中所述激活平台包含至少一层固定化的纳米晶体,所述纳米晶体被至少一层粘附基质覆盖;
刺激所述处理过的靶标;
测定来自所述激活平台的发射;以及
将所述发射与跨膜电位的变化相关联。
2. 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刺激步骤包括光学刺激、电刺激、磁刺激、化学刺激、生物刺激、使所述靶标接触疑似能够激活离子通道的药物、使所述靶标接触疑似能够抑制离子通道的药物或其组合。
3. 权利要求2的方法,其中所述电刺激包括使用膜片钳或施加外部电场。
4. 权利要求2的方法,其中所述化学刺激包括使所述靶标接触钾盐或钠盐。
5. 权利要求2的方法,其中所述生物刺激包括使靶标接触光敏感的离子通道。
6. 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刺激步骤包括:将所述靶标维持在第一膜电位电压,去极化或超极化所述靶标至第二膜电位电压,然后使所述靶标恢复至第一膜电位电压。
7. 权利要求6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膜电位电压比所述第一膜电位电压更正。
8. 权利要求6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膜电位电压是正的,且所述第一膜电位电压是负的。
9. 权利要求6的方法, 其中所述第一膜电位电压和所述第二膜电位电压之一为约0 mV。
10. 权利要求6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膜电位电压是约-70 mV,且所述第二膜电位电压是约+40 mV。
11. 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细胞是真核细胞、原核细胞、细菌细胞、革兰氏阳性细菌细胞、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真菌细胞、昆虫细胞、鸟类细胞、爬行动物细胞、卵母细胞、两翼昆虫细胞、斑马鱼细胞、线虫细胞、鱼细胞、两栖动物细胞或哺乳动物细胞。
12. 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激活平台的结构是薄膜、纳米丝、图案化的基质或网。
13. 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所述纳米晶体是量子点。
14. 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刺激步骤包括以适于激活平台吸收的波长或波长范围照射。
15. 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刺激步骤包括激光照射、水银灯照射、氙灯照射、卤素灯照射或LED照射。
16. 权利要求1的方法, 其中使用光学检测进行所述测定发射。
17. 权利要求16的方法, 其中所述光学检测包括使用照相机、数码照相机、摄像机、CCD照相机、安装在荧光显微镜上的数码照相机、光电倍增管、荧光计、光度计、显微镜或人眼。
18. 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测定步骤包括在单个时间点、在多个时间点测定或检测,或者连续检测。
19. 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进一步包括在测定跨膜电位的变化的同时或协同地光学记录细胞活性。
20. 权利要求1-19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所述激活平台包含2层或更多层固定化的纳米晶体。
21. 权利要求20的方法,其中所述激活平台包含约2至约15层固定化的纳米晶体。
22. 权利要求20的方法,其中所述激活平台包含约5至约10层固定化的纳米晶体。
23. 用于测定或监测跨膜电位的变化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提供至少一个靶细胞;
使靶标接触至少一个激活平台以形成处理过的靶标,其中所述激活平台包含至少一层固定化的纳米晶体;
刺激所述处理过的靶标;
测定来自所述激活平台的发射;以及
将所述发射与跨膜电位的变化相关联。
24. 用于监测和操纵细胞跨膜电位的试剂盒,所述试剂盒包含:
a. 基质;和
b. 激活平台,其中所述激活平台被安置在所述基质的表面上,其中所述激活平台包含一层或多层固定化的纳米晶体。
25. 权利要求24的试剂盒,其中所述基质是玻璃盖玻片、容器、多孔板、陶瓷微球或碳纳米纤维。
26. 用于监测和操纵细胞跨膜电位的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含:
a. 基质;和
b. 激活平台,其中所述激活平台被安置在所述基质的表面上,其中所述激活平台包含一层或多层固定化的纳米晶体。
27. 权利要求26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纳米晶体是半导体纳米晶体。
28. 权利要求26的组合物, 其中每个纳米晶体包含半导体核心。
29. 权利要求28的组合物,其中所述半导体核心进一步包含在核心上的涂层。
30. 权利要求29的组合物,其中每个纳米晶体进一步包含在所述核心和所述涂层之间的半导体壳。
31. 权利要求29的组合物,其中所述涂层包含带正电荷的化合物。
32. 权利要求29的组合物,其中所述涂层包含带负电荷的化合物。
33. 权利要求26的组合物, 其中每个纳米晶体包含表面涂层,其中所述涂层包含具有一个或多个巯基、磺酸酯基和羧酸酯基的材料。
34. 权利要求29的组合物,其中所述涂层包含1-硫代甘油、巯基乙酸、2-巯基乙基磺酸酯、聚(丙烯酸)或其衍生物、硫辛酸、二氢硫辛酸、聚乙酰亚胺、半胱胺、聚烯丙胺、组氨酸、聚组氨酸、赖氨酸或聚赖氨酸。
35. 权利要求26-34中任一项的组合物,其中所述激活平台进一步包含粘附基质。
36. 权利要求35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粘附基质包含聚-L-赖氨酸、纤连蛋白、胶原、弹性蛋白、透明质酸、层粘连蛋白、基质胶、凝集素、细胞膜蛋白的抗体或RGD肽和它们的子代。
37. 权利要求26的组合物,其中所述激活平台包含2种或更多种类型的纳米晶体,其中所述2种或更多种类型的纳米晶体具有不同的光学性质。
38. 权利要求26的组合物,其中所述一层或多层纳米晶体进一步包含聚合物。
39. 权利要求26的组合物,其中所述一层或多层纳米晶体进一步包含琼脂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或聚丙烯酰胺。
40. 权利要求26-39中任一项的组合物,其中所述激活平台包含2层或更多层纳米晶体。
41. 权利要求40的组合物,其中所述激活平台包含约2至约15层固定化的纳米晶体。
42. 权利要求40的组合物,其中所述激活平台包含约5至约10层固定化的纳米晶体。
43. 权利要求40的组合物,其进一步包含一层或多层有机材料。
44. 权利要求43的组合物,其中所述有机材料是聚合物。
45. 权利要求44的组合物,其中所述聚合物是合成的聚合物。
46. 权利要求44的组合物,其中所述聚合物是PDDA。
47. 权利要求26-46中任一项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纳米晶体是水可分散的。
48. 权利要求29的组合物,其中所述涂层包含亲水化合物。
49. 制备激活平台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a. 提供基质;
b. 将一层或多层纳米晶体施加于所述基质的表面上;以及
c. 将细胞粘附层施加于所述一层或多层纳米晶体上。
50. 权利要求48的方法,其中通过旋转铸模、滴落铸模、滚动涂布、根据需要滴落喷墨打印、PDMS(聚二甲基硅氧烷)冲压打印、静电逐层装配,将所述一层或多层纳米晶体施加于基质的表面上。
CN2009801307029A 2008-06-05 2009-06-04 细胞跨膜电位的激活和监测 Pending CN10211933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5915508P 2008-06-05 2008-06-05
US61/059155 2008-06-05
PCT/US2009/046312 WO2010002540A2 (en) 2008-06-05 2009-06-04 Activation and monitoring of cellular transmembrane potentials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19331A true CN102119331A (zh) 2011-07-06

Family

ID=414665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307029A Pending CN102119331A (zh) 2008-06-05 2009-06-04 细胞跨膜电位的激活和监测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012204B2 (zh)
EP (1) EP2294414B1 (zh)
CN (1) CN102119331A (zh)
WO (1) WO2010002540A2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09593A (zh) * 2012-08-15 2012-12-05 西安交通大学 用于测定或者监测组织或细胞跨膜电位变化的方法及装置
CN103954658A (zh) * 2014-04-03 2014-07-30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动态实时测量细胞膜电位的装置
CN106458601A (zh) * 2014-06-17 2017-02-22 埃琳娜·莫洛卡诺瓦 用于操纵细胞膜电位的石墨烯和石墨烯相关的材料
CN107677655A (zh) * 2017-09-20 2018-02-09 北京大学 视紫红质‑荧光分子复合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799339A (zh) * 2017-11-17 2019-05-24 株式会社东芝 检测装置
CN112041425A (zh) * 2018-04-27 2020-12-04 离子通道与转运研究公司 通过电容型电位测量装置测量细胞内电位的方法
WO2021114790A1 (zh) * 2019-12-11 2021-06-17 浙江大学 一种荧光—膜片钳—微吸管检测装置
WO2024045482A1 (zh) * 2022-08-30 2024-03-07 苏州大学 一种早期胚胎的联合激活装置和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294414B1 (en) 2008-06-05 2015-09-16 Life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Activation and monitoring of cellular transmembrane potentials
US20100211146A1 (en) * 2009-02-13 2010-08-19 Strowbridge Ben W Photoelectric activation of neurons using nanostructured semiconductors
DK2659029T3 (en) 2010-12-28 2018-04-16 Life Technologies Corp NANO CRYSTALS WITH MIXTURES OF ORGANIC LIGANDS
US9167240B1 (en) * 2012-12-12 2015-10-20 Board Of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System Methods and compositions for validation of fluorescence imaging and tomography devices
WO2014126927A1 (en) * 2013-02-13 2014-08-21 The Board Of Trustees Of The University Of Illinois Injectable and implantable cellular-scale electronic devices
US9745568B2 (en) * 2013-04-18 2017-08-29 David Fozdar Optofluidic microdevice for in-vitro laser surgery and transfection involving cells and microorganisms
US20160073946A1 (en) * 2014-08-23 2016-03-17 Galiana Technology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he Capture of Intra-cellular Activity
US9937359B1 (en) * 2015-02-19 2018-04-10 University Of South Florida Plasmonic stimulation of electrically excitable biological cells
US11160489B2 (en) 2015-07-02 2021-11-02 The Board Of Trustees Of The University Of Illinois Wireless optofluidic systems for programmable in vivo pharmacology and optogenetics
US20160025708A1 (en) * 2015-10-02 2016-01-28 Mahmood Mirhoseini Method for targetting growth and death of neoplastic cells by bursts of energies from cellular energy emissions
US20180333086A1 (en) * 2015-11-11 2018-11-22 Elenza, Inc. Calcium sensor and implant
WO2017173339A1 (en) 2016-04-01 2017-10-05 The Board Of Trustees Of The University Of Illinois Implantable medical devices for optogenetics
EP3628744B1 (en) * 2017-04-28 2023-11-01 Ion Chat Research Corporate Intracellular recording electrode and method for measuring membrane potential/membrane current of cell
CN107544180A (zh) * 2017-09-26 2018-01-0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发光二极管、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US20200390803A1 (en) * 2018-02-27 2020-12-17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Modulating Cellular Activation
US11878182B1 (en) * 2020-04-23 2024-01-23 University Of South Florida Hybrid electro-plasmonic modulation of neural activity with visible-light-sensitive gold nanotransducer interface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1059446A2 (en) * 2000-02-11 2001-08-16 Biofocus Discovery Limited Assay for detecting change in membrane potential
WO2006096835A2 (en) * 2005-03-08 2006-09-14 Molecular Probes, Inc. Monitoring and manipulating cellular transmembrane potentials using nanostructur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3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05928A (en) 1991-11-22 1996-04-09 The Regents Of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paration of III-V semiconductor nanocrystals
AUPP004497A0 (en) 1997-10-28 1997-11-20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The Stabilized particles
US6322901B1 (en) 1997-11-13 2001-11-27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ighly luminescent color-selective nano-crystalline materials
US6207392B1 (en) 1997-11-25 2001-03-27 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emiconductor nanocrystal probes for biological applications and process for making and using such probes
US5990479A (en) 1997-11-25 1999-11-23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Organo Luminescent semiconductor nanocrystal probes for biological applications and process for making and using such probes
US6699723B1 (en) 1997-11-25 2004-03-02 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Organo luminescent semiconductor nanocrystal probes for biological applications and process for making and using such probes
US6426513B1 (en) 1998-09-18 2002-07-30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Water-soluble thiol-capped nanocrystals
US6251303B1 (en) 1998-09-18 2001-06-26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Water-soluble fluorescent nanocrystals
US6306610B1 (en) 1998-09-18 2001-10-23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iological applications of quantum dots
US6326144B1 (en) 1998-09-18 2001-12-04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iological applications of quantum dots
US6221602B1 (en) * 1998-11-10 2001-04-24 Bio-Pixels Ltd. Functionalized nanocrystals and their use in labeling for strand synthesis or sequence determination
US6114038A (en) 1998-11-10 2000-09-05 Biocrystal Ltd. Functionalized nanocrystals and their use in detection systems
US6319607B1 (en) * 1998-11-10 2001-11-20 Bio-Pixels Ltd. Purification of functionalized fluorescent nanocrystals
DE60042738D1 (de) 1999-05-07 2009-09-24 Life Technologies Corp Verfahren zum nachweis von analyten mit hilfe von halbleiternanokrystallen
US6194213B1 (en) 1999-12-10 2001-02-27 Bio-Pixels Ltd. Lipophilic, functionalized nanocrystals and their use for fluorescence labeling of membranes
WO2001071867A2 (en) 2000-03-14 2001-09-27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Optical amplifiers and lasers
JP4951184B2 (ja) 2000-03-20 2012-06-13 マサチューセッツ インスティテュート オブ テクノロジー 無機粒子結合体
WO2001071043A1 (en) 2000-03-22 2001-09-27 Quantum Dot Corporation Loop probe hybridization assay for polynucleotide analysis
US6734420B2 (en) 2000-04-06 2004-05-11 Quantum Dot Corporation Differentiable spectral bar code methods and systems
US7615356B2 (en) * 2000-07-10 2009-11-10 Vertex Pharmaceuticals (San Diego) Llc Ion channel assay methods
US6649138B2 (en) 2000-10-13 2003-11-18 Quantum Dot Corporation Surface-modified semiconductive and metallic nanoparticles having enhanced dispersibility in aqueous media
US6576291B2 (en) 2000-12-08 2003-06-10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eparation of nanocrystallites
EP1409240B1 (en) 2001-07-20 2012-05-09 Life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Luminescent nanoparticles and methods for their preparation
US6752868B2 (en) * 2002-07-31 2004-06-22 Mcnc Research & Development Institute Layer-by-layer assembly of photonic crystals
CN100584921C (zh) 2002-09-05 2010-01-27 奈米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促进电荷转移至纳米结构或自纳米结构转移出电荷的有机物
AU2003282548A1 (en) 2002-10-10 2004-05-04 Nanosys, Inc. Nano-chem-fet based biosensors
US7065285B2 (en) * 2003-12-01 2006-06-20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Polymeric compositions comprising quantum dots, optical devices comprising these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preparing same
US7960519B2 (en) * 2005-05-31 2011-06-14 Pierce Biotechnology, Inc. Extraction of cellular components with fatty acid derivatives
AU2007269654B2 (en) * 2006-06-30 2013-01-10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Quantifiable internal reference standards for immunohistochemistry and uses thereof
EP2294414B1 (en) 2008-06-05 2015-09-16 Life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Activation and monitoring of cellular transmembrane potentials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1059446A2 (en) * 2000-02-11 2001-08-16 Biofocus Discovery Limited Assay for detecting change in membrane potential
WO2006096835A2 (en) * 2005-03-08 2006-09-14 Molecular Probes, Inc. Monitoring and manipulating cellular transmembrane potentials using nanostructures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TODD C.: "Nanoscale Engineering of a Cellular Interface with Semiconductor Nanoparticle Films for Photoelectric Stimulation of Neurons", 《NANO LETTERS 》 *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09593A (zh) * 2012-08-15 2012-12-05 西安交通大学 用于测定或者监测组织或细胞跨膜电位变化的方法及装置
CN102809593B (zh) * 2012-08-15 2014-07-02 西安交通大学 用于测定或者监测组织或细胞跨膜电位变化的方法及装置
CN103954658A (zh) * 2014-04-03 2014-07-30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动态实时测量细胞膜电位的装置
CN103954658B (zh) * 2014-04-03 2017-02-15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动态实时测量细胞膜电位的装置
CN106458601A (zh) * 2014-06-17 2017-02-22 埃琳娜·莫洛卡诺瓦 用于操纵细胞膜电位的石墨烯和石墨烯相关的材料
CN106458601B (zh) * 2014-06-17 2019-09-20 埃琳娜·莫洛卡诺瓦 用于操纵细胞膜电位的石墨烯和石墨烯相关的材料
CN107677655A (zh) * 2017-09-20 2018-02-09 北京大学 视紫红质‑荧光分子复合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799339A (zh) * 2017-11-17 2019-05-24 株式会社东芝 检测装置
CN112041425A (zh) * 2018-04-27 2020-12-04 离子通道与转运研究公司 通过电容型电位测量装置测量细胞内电位的方法
CN112041425B (zh) * 2018-04-27 2024-04-16 离子通道与转运研究公司 通过电容型电位测量装置测量细胞内电位的方法
WO2021114790A1 (zh) * 2019-12-11 2021-06-17 浙江大学 一种荧光—膜片钳—微吸管检测装置
WO2024045482A1 (zh) * 2022-08-30 2024-03-07 苏州大学 一种早期胚胎的联合激活装置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294414A4 (en) 2011-12-21
EP2294414B1 (en) 2015-09-16
US20120034622A1 (en) 2012-02-09
WO2010002540A3 (en) 2010-03-25
US9012204B2 (en) 2015-04-21
WO2010002540A2 (en) 2010-01-07
EP2294414A2 (en) 2011-03-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19331A (zh) 细胞跨膜电位的激活和监测
Parak et al. Cell motility and metastatic potential studies based on quantum dot imaging of phagokinetic tracks
US8290714B2 (en) Monitoring and manipulating cellular transmembrane potentials using nanostructures
Bodelón et al. Gold nanoparticles for regulation of cell function and behavior
US20170299513A1 (en) Tuning of metal enhanced emissions of long-lived luminescent compounds
EP2569394B1 (en) Method to enhance emissions of long-lived luminescent compounds
Valizadeh et al. Quantum dots: synthesis, bioapplications, and toxicity
Fu et al. Semiconductor nanocrystals for biological imaging
WO2008016646A2 (en) Quantum dot based fluorescent ion-sensor
Lamy et al. Sodium sensing in neurons with a dendrimer-based nanoprobe
Nag et al. Nanoparticle-mediated visualization and control of cellular membrane potential: Strategies, progress, and remaining issues
WO2010027514A2 (en) Coated sensors and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WO2003038401A2 (en) Semiconductor nanocrystal-based cellular imaging
WO2009051703A1 (en) Ion-selective sensors
Brkić Applicability of quantum dots in biomedical science
US20130123145A1 (en) Methods. particles, and assay kits for identifying presence of biological parameters
Chang et al. A bright light to reveal mobility: single quantum dot tracking reveals membrane dynamics and cellular mechanisms
CN110437975A (zh) 具有隔离围栏的微流体装置及用它测试生物微目标的方法
Cooper et al. Nanotechnology for in vitro neuroscience
Tortiglione An ancient model organism to test in vivo novel functional nanocrystals
US20090197291A1 (en) Assays Using Nanoparticles
Ma et al. The use of CdTe quantum dot fluorescent microspheres in fluoro‐immunoassays and a microfluidic chip system
Vaishnavi et al. Quantum Dots Application in Biomolecules Interaction and Bioimaging
Ke Recent Patents on quantum dot engineering for biomedical application
IE20060796A1 (en) Assays using nanoparticl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