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19053B - 储存物质的储存装置及储存物质的储存方法 - Google Patents

储存物质的储存装置及储存物质的储存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19053B
CN102119053B CN200980131283.0A CN200980131283A CN102119053B CN 102119053 B CN102119053 B CN 102119053B CN 200980131283 A CN200980131283 A CN 200980131283A CN 102119053 B CN102119053 B CN 10211905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bon dioxide
stored substance
salt solution
bearing layer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3128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19053A (zh
Inventor
龟山宽达
西尾晋
薛自求
松冈俊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kyo Ga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kyo Ga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kyo Gas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kyo Ga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1190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190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190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1905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BEARTH OR ROCK DRILLING;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41/00Equipment or 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E21B15/00 - E21B40/00
    • E21B41/005Waste disposal systems
    • E21B41/0057Disposal of a fluid by injection into a subterranean formation
    • E21B41/0064Carbon dioxide sequestration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BEARTH OR ROCK DRILLING;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43/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43/02Subsoil filter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19/00Chemical, phys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cesses in general;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3/00Processes of utilising sub-atmospheric or super-atmospheric pressure to effect chemical or physical change of matter; Apparatus therefo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BNON-METALLIC ELEMENTS; COMPOUNDS THEREOF; METALLOIDS OR COMPOUNDS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 C01C
    • C01B32/00Carbon; Compounds thereof
    • C01B32/50Carbon dioxide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BEARTH OR ROCK DRILLING;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43/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BEARTH OR ROCK DRILLING;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43/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43/16Enhanced recovery methods for obtaining hydrocarbons
    • E21B43/164Injecting CO2 or carbonated water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BEARTH OR ROCK DRILLING;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43/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43/16Enhanced recovery methods for obtaining hydrocarbons
    • E21B43/166Injecting a gaseous medium; Injecting a gaseous medium and a liquid medium
    • E21B43/168Injecting a gaseous medium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CCAPTURE, STORAGE, SEQUESTRATION OR DISPOSAL OF GREENHOUSE GASES [GHG]
    • Y02C20/00Capture or disposal of greenhouse gases
    • Y02C20/40Capture or disposal of greenhouse gases of CO2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Ge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And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在注入井(9)的前端设有过滤器(13)。储存于二氧化碳罐(3)内的二氧化碳被加压输送装置(5)加压输送。加压输送装置(5)用泵将二氧化碳罐(3)内的二氧化碳送入注入井(9)。此时,在加压输送装置内利用压力调节阀、温度调节器等将二氧化碳保持为规定压力以上且为规定温度以上,成为超临界状态。成为超临界状态的二氧化碳被向箭头(A)方向送入注入井(9),通过设于注入井(9)端部的过滤器(13)而注入到盐水含水层(11)。注入到盐水含水层(11)的二氧化碳被微泡化。

Description

储存物质的储存装置及储存物质的储存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将储存物质注入地下的盐水含水层并将储存物质储存于盐水含水层的储存物质的储存装置及储存物质的储存方法,所述储存物质含有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二氧化碳的物质以及甲烷中的至少一种。
背景技术
现在,减少作为温室效应气体的二氧化碳向大气中的排放量成为当务之急。为了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除了抑制二氧化碳自身的产生量的方法之外,还研究将二氧化碳储存于地下的方法。
作为一年将100万吨规模的大量二氧化碳储存于地下的方法,有向地层内注入二氧化碳的方法。图13是表示二氧化碳储存装置80的图。作为管体的注入井87延伸至储存二氧化碳的储存层91。储藏于二氧化碳罐81中的二氧化碳被加压输送装置83经注入井87注入到储存层91。
在该情况下,希望将二氧化碳注入到储存层91中后,二氧化碳不会向地上渗出。因此,如图13所示,需要在储存层91的上方存在具有背斜构造(向上方凸出的形状)的密封层89。密封层89是例如粘土土质等二氧化碳难以通过的地层。
利用密封层89使注入到地下的二氧化碳不会渗出到地上。但是,具有这样向上凸出的形状的密封层89的地层,只能存在于有限的场所,其可适用的场所受限。
因此,作为在单斜构造而不是背斜构造的场所也能适用密封层89的方法,研究了如下方法,即,使二氧化碳溶解于存在于地下盐水含水层的地层水中,从而高效率地将二氧化碳储存于地下水中。
例如,有如下方法:将二氧化碳微泡化,使其分散于水或海水中,并使分散有微泡的水溶解于海中,从而将二氧化碳形成水合物微粒而投放于海底(专利文献1)。
此外,还有汲取含水层的地层水,并将二氧化碳微泡化而形成气液混合流体,进而注入含水层的方法(专利文献2、专利文献3)。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5016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8-6367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8-19644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如专利文献1记载的那样,在微泡化后形成水合物粒子而储存于海洋的方法中存在如下问题,通常为了将稍微高于10℃的二氧化碳形成水合物而需要超过10MPa这样的高压力,因此认为该方法的利用限于10℃以下的环境,在更高温的环境下难以高效率地储存二氧化碳。
在以往的采用回旋流的发生装置等的方法中,装置复杂,而为了在地下环境下产生微泡,要求更简单的构造。
此外,专利文献2、专利文献3记载的方法存在如下问题,一旦汲取到位于含水层的地层水后使其成为气液混合状态而再次注入含水层,除了注入井之外,还需要用于汲取地层水的抽水井、用于抽水的泵,整个系统规模较大,用于储存的动力也增大。而且还存在以下问题,由于需要使针对含水层的注入压力与抽水井的吸出压力平衡,并且需要使抽水量与注入量一致,因此无法有效地储存二氧化碳。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将二氧化碳和油田等产生的火炬气成分即硫化氢、甲烷等储存物质直接注入地下的盐水含水层,使二氧化碳等高效率地储存于盐水含水层的储存物质的储存装置以及储存物质的储存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第一技术方案是一种储存物质的储存装置,其将储存物质储存于地下,其特征在于,该储存装置包括:注入井,其到达盐水含水层;加压输送装置,其向上述注入井加压输送储存物质,该储存物质包括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二氧化碳的物质及甲烷中的至少一种;以及多孔部件,其设于上述注入井的前端附近,所述储存装置能够将加压输送至上述注入井内的储存物质经上述多孔部件注入到上述盐水含水层,从上述多孔部件向上述盐水含水层注入的储存物质是超临界状态,在从上述多孔部件向上述盐水含水层注入储存物质时,储存物质产生微泡。
上述多孔部件可以是将陶瓷制粒子和用于结合上述粒子的结合剂混合烧结而成的部件,孔径分布的最频值是40μm以下,孔径分布的半峰全宽可以是10μm以下,上述多孔部件可以是不锈钢制烧结过滤器。还可以具有到达气田、油田或油砂中任一者的生产井,并且能够从上述生产井采集气体、石油或重油。此时,可以将自上述生产井分离的水与向上述注入井加压输送的储存物质混合,并将上述储存物质和上述水的混合物注入到上述盐水含水层。
根据第一技术方案,在注入二氧化碳等储存物质的注入井的前端设置多孔部件,因此能够使通过多孔部件的储存物质高效率地溶解于盐水含水层。
在此,多孔部件是具有多个里外连通的孔的部件,例如通过烧结或其他方法使线状或粒状等的物质结合而成的部件,或者是具有通过发泡等方法连通的空间的发泡部件等。
通过将所注入的储存物质微泡化,来促进储存物质向盐水含水层溶解。尤其是若储存物质是临界状态,则能够高效率地使储存物质微泡化。此外,若多孔部件是不锈钢制烧结过滤器,则能够使通过多孔部件的储存物质高效率地溶解于盐水含水层,或者作为多孔部件,若使用将陶瓷制粒子和用于结合上述粒子的结合剂混合烧结而成的部件、且孔径分布的最频值是40μm以下、孔径分布的半峰全宽是10μm以下,则能够更高效率地使储存物质溶解于盐水含水层。这样的多孔部件可通过将例如粒子50%累积粒径是40μm以下且粒子的50%累积粒径的误差是2.5μm以下的陶瓷制粒子和结合材料混合烧制而得到。作为这样的多孔部件,例如可使用由精密研磨用微粉末构成的砂轮。需要说明的是,孔径分布的半峰全宽是指,在作为对象物质的孔径分布的以微分细孔容积分布为纵轴、孔径(孔径的对数)为横轴时所定义的孔径分布曲线上,与微分细孔容积分布的最大值相对应的半峰值处的孔径分布宽度。
需要说明的是,微泡是指小于1mm的气泡(包括超临界状态)或液滴。
若使用气田等的生产井采集石油等,并将与石油等同时采集的水与储存物质混合,然后向盐水含水层注入,则可将储存物质储存于地中,同时能够增加石油等的回收。
第二技术方案是一种储存物质的储存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达到盐水含水层的注入井的前端附近设置多孔部件,经上述多孔部件向上述盐水含水层注入超临界状态的储存物质,利用上述多孔部件使注入到上述盐水含水层内的储存物质产生微泡。
根据第二技术方案,在注入二氧化碳等储存物质的注入井的前端设置多孔部件,因此能够高效率地使通过多孔部件的储存物质溶解于盐水含水层。另外,若将储存物质微泡化,能够促进储存物质向盐水含水层溶解。尤其是若储存物质是临界状态,则能够高效率地使储存物质微泡化。因此能够使储存物质高效率地溶解于盐水含水层。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可将储存物质直接注入地下的盐水含水层,并使储存物质高效率地储存于盐水含水层的储存物质的储存装置以及储存物质的储存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二氧化碳储存装置1的图。
图2是过滤器13附近的放大图。
图3是表示二氧化碳储存装置20的图。
图4是表示二氧化碳储存装置30的图。
图5是表示二氧化碳储存试验装置40的图。
图6是表示孔径分布曲线的示意图。
图7A是表示陶瓷结合剂砂轮过滤器表面的电子扫描显微镜照片的图。
图7B是表示不锈钢过滤器表面的电子扫描显微镜照片的图。
图8A是表示微泡75的产生状态的图。
图8B是表示微泡75的产生状态的示意图。
图9A是表示不进行微泡化而产生了气泡79的状态的图。
图9B是表示不进行微泡化而产生了气泡79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10A是表示微泡75的产生状态的图。
图10B是表示微泡75的产生状态的示意图。
图11A是表示微泡75的产生状态的图。
图11B是表示微泡75的产生状态的示意图。
图12A是表示微泡75的产生状态的图。
图12B是表示微泡75的产生状态的示意图。
图13是表示二氧化碳储存装置80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二氧化碳储存装置1的图。二氧化碳储存装置1主要由二氧化碳罐3、加压输送装置5、注入井9、过滤器13等构成。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列举二氧化碳作为储存物质,但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二氧化碳的乙炔、氨、二氧化硫、氯化氢、氯气、硫化氢等或甲烷也同样可以作为储存物质。
工厂等排除的二氧化碳被回收而储存于二氧化碳罐3中。另外,在与二氧化碳产生源相邻的情况下,可以将配管等直接连接到二氧化碳罐3来进行储存。
二氧化碳罐3与加压输送装置5连接。加压输送装置5由省略图示的泵、压力调节阀、阀门、温度调节器等构成。作为管体的注入井9与加压输送装置5接合。注入井9被设置成向地面7的下方延伸而达到盐水含水层11。盐水含水层11是与沙子、碎石等一起存在于地下的地层。另外,在盐水含水层11的上部存在省略图示的密封层(所谓的盖层(cap lock))。
在注入井9的前端设有多孔部件过滤器13。作为过滤器13,例如可使用将陶瓷制粒子和用于结合上述粒子的结合剂混合后烧结而得到的部件或不锈钢制烧结过滤器。另外,过滤器13的孔径细小时更容易产生微泡,但流体的通过阻力变大,用于增大二氧化碳流量的加压输送装置5变得大型化。若增大过滤器13的孔径,则流体的通过阻力变小,但微泡化的效率变差。过滤器13的孔径例如可使用20~40μm左右的孔径。
在此,作为特别优选的过滤器13,优选多孔部件的孔径分布的最频值为40μm以下,并且其偏差(半峰全宽)为10μm以下。作为这样的多孔部件,是构成多孔部件的陶瓷制粒子的50%累积粒径为40μm以下且粒子的50%累积粒径的误差为2.5μm以下的部件,例如是将上述的粒子和结合剂混合并烧结而形成的陶瓷结合剂砂轮(在以下的JIS中规定的#320以上的砂轮)。
另外,粒子的累积粒度以及粒径的误差是根据日本工业标准JISR6001:1998的“4.粒径分布”以及JIS R6002:1998的“8.电阻试验方法”(ISO8486-1:1996、ISO8486-2:1996)进行测定。过滤器13的孔径是由JISR1655:2003规定的水银测孔计进行测定。
储存于二氧化碳罐3内的二氧化碳被加压输送装置5加压输送。加压输送装置5利用泵将二氧化碳罐3内的二氧化碳送入注入井9。此时,加压输送装置5可以利用压力调节阀、温度调节器等在规定压力、规定温度的状态下加压输送二氧化碳。例如也可以以超临界状态加压输送二氧化碳。另外,为了使二氧化碳为超临界状态,只要使二氧化碳的温度为31℃以上且压力位7.4MPa以上即可。
例如成为超临界状态的二氧化碳沿箭头A方向被送入注入井9,通过设置于注入井9端部的过滤器13而被注入盐水含水层11。
图2是表示注入井9前端附近的剖视图。注入井9的下端附近的侧面设有环状的过滤器13。另外,注入井9的下端(底面)被封闭,在其内部流动的二氧化碳从过滤器13向盐水含水层11喷射。流过注入井9内的二氧化碳通过过滤器13向周围的盐水含水层11喷射时,由过滤器13将二氧化碳微泡化。尤其是二氧化碳为超临界状态时,促进微泡化。
作为微泡被注入到盐水含水层11内的二氧化碳在喷射时(图中箭头B)或喷射后上浮时(图中箭头C)溶解于盐水含水层11中。通过将二氧化碳微泡化,使二氧化碳在盐水含水层11内的滞留时间变长(因为微泡15在盐水含水层11内的上浮速度极慢),并且可增大每单位量的二氧化碳与盐水含水层11的接触面积,因此,能够极其高效率地促进二氧化碳溶解于盐水含水层11。
一边在盐水含水层11内缓慢地移动一边溶解于盐水含水层11的二氧化碳,由于与存在于盐水含水层11周围的岩石矿物质等发生化学反应而形成碳酸盐等化合物。因此,二氧化碳不仅可储存于盐水含水层,还可形成碳酸化合物而固定于地下或海底。
接着,说明本发明的二氧化碳的储存方法的另一实施方式。图3是表示二氧化碳储存装置20的图。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对发挥与图1所示的二氧化碳储存装置1同样功能的构成要素标注与图1相同的标号,并省略重复说明。
二氧化碳储存装置20与二氧化碳储存装置1的不同点在于设有多个注入井9a、9b。在地下形成渗透性低的泥岩层与渗透性高的砂岩层交替存在的砂泥互层的情况下,为了使二氧化碳到达盐水含水层11a、11b所存在的多个砂岩层的各砂岩层而分别设置注入井9a、9b。二氧化碳储存装置20能够利用各注入井9a、9b将二氧化碳同时或个别地注入到盐水含水层11a、11b因此,能够高效率地将二氧化碳注入到盐水含水层11a、11b。
图4是表示二氧化碳储存装置30的图。二氧化碳储存装置30与二氧化碳储存装置1的不同点在于被设置在海面31上。为了将二氧化碳高效率地储存在存在于海底33下方的盐水含水层11,二氧化碳储存装置30设置在海面31上。二氧化碳储存装置30能够将二氧化碳高效率地储存于海底33下方的盐水含水层11。可以使用船舶作为向二氧化碳罐3运送二氧化碳的机构,并从船舶直接向二氧化碳罐3补充二氧化碳。
实施例
对于本发明的二氧化碳的储存方法,确认了微泡的产生状况。图5是表示二氧化碳储存试验装置40的图。
二氧化碳储存试验装置40由二氧化碳罐41、压力调节阀45、55、水罐51、注射泵43、53、压力容器63等构成。
二氧化碳储存于二氧化碳罐41中。注射泵43、压力调节阀45、阀门47借助配管49与二氧化碳罐41连接。注射泵43向压力容器63加压输送二氧化碳。需要说明的是,可由压力调节阀45将二氧化碳调节为任意压力,还可利用省略图示的温度调节器将被加压输送至压力容器63的二氧化碳调节为任意温度。
在水罐51内填充有水。注射泵53、压力调节阀55、阀门57借助配管59与水罐51连接。注射泵53向压力容器63加压输送水。需要说明的是,与二氧化碳的情形相同,可由压力调节阀55将水调节为任意压力,还可利用省略图示的温度调节器将被加压输送至压力容器63的水调节为任意温度。
配管59与配管49接合。因此,通过调节阀门47、57,能够将二氧化碳单体或二氧化碳与水的混合物加压输送到压力容器63(图中箭头D方向)。
压力容器63与配管49的接合部设有过滤器61。过滤器61是直径50mm、厚度5mm的圆板状过滤器。过滤器61可更换,例如可改变孔径来进行试验。
在压力容器63的相互相对的侧面上设有照明窗67和拍摄窗71。照明窗67和拍摄窗71是透明的窗户,可确认内部的情况。由设置于外部的照明69从照明窗67照射内部。在设置于与照明窗67相对的位置的拍摄窗71的外部设置照相机73。照相机73能够拍摄由照明69照射的压力容器63的内部情况。另外,照相机73是高速摄像机,能够了解通过过滤器61注入到压力容器63内的二氧化碳的状态。
在压力容器63内填充有规定压力的水。在压力容器63上设有排出阀65。排出阀65的功能是即使向压力容器63内注入二氧化碳等也能将压力容器63内保持恒定压力。即,当由于所注入的二氧化碳等使得压力上升时,将内部的水等排出,以使得上升的压力变成通常的状态。另外,压力容器63内的水相当于模拟的盐水含水层。
使用二氧化碳储存试验装置40,观察以各种状态注入到压力容器63内的二氧化碳的状态。作为注入到压力容器63的二氧化碳为液体状态、气体状态以及超临界状态。作为过滤器61,使用孔径(规格)20μm及40μm的不锈钢烧结过滤器以及孔径(规格)28μm及40μm的陶瓷结合剂砂轮。另外,用全自动细孔径分布测定装置(QUANTA Crome社制Pore Master60-GT)测定孔径40μm(规格)的不锈钢烧结过滤器和孔径28μm及40μm(规格)的陶瓷结合剂砂轮。结果示于表1。
表1
(μm)
中值 最频值 半峰全宽
40μmSUS烧结过滤器 37.9 38.4 18
28μm陶瓷结合剂砂轮 17.3 17.8 6
40μm陶瓷结合剂砂轮 30.0 28.5 9
表1所示,陶瓷结合剂砂轮的孔径比标称直径稍小,尤其是半峰全宽,与不锈钢烧结过滤器相比极小。即,可知陶瓷结合剂砂轮的孔径偏差小,与不锈钢烧结过滤器相比,孔径的尺寸一致。在此,孔径分布的半峰全宽是指,作为对象物质的孔径的分布,在以微分细孔容积分布为纵轴、孔径(孔径的对数)为横轴时,特定的孔径分布曲线上,与微分细孔容积分布的最大值对应的半峰值处的孔径分布宽度。图6是表示孔径分布的示意图。如图6所示,通过使微分细孔容积分布(-dV/d(logD))为纵轴、孔径为横轴而能够得到孔径分布。微分细孔容积分布是考虑到测定点的偏差及孔径的对数曲线,用每一孔径的细孔容积即差分细孔容积dV除以孔径对数的差分值d(logD)而得到的值。在图6所示的例子中,所谓半峰全宽,是指分布曲线的最大微分细孔容积分布F的半峰值G处的曲线的分布宽度H。若使用陶瓷结合剂砂轮,能够使孔径分布的偏差(半峰全宽)大约为10μm以下。要达到这样的孔径偏差,作为陶瓷制(氧化铝及钛氧化物)的粒子,使用50%累积粒径为40μm以下且粒子的50%累积粒径的误差为2.5μm以下的粒子。另外,所使用的陶瓷结合剂砂轮是松永砂轮株式会社制造的氧化铝研磨砂轮。
图7A是孔径40μm的陶瓷结合剂砂轮过滤器表面的照片,图7B是孔径40μm的不锈钢烧结过滤器的过滤器表面的照片。如上所述,与不锈钢烧结过滤器相比,陶瓷结合剂砂轮即使是同一孔径(规格),其孔径偏差较小。这是由于陶瓷结合剂砂轮的粒度的偏差(2.5μm以下)较小。
除了注入二氧化碳单体的情况之外,还确认了将二氧化碳和水的混合物注入到压力容器63时的状态。另外,作为注入到压力容器63的二氧化碳的状态,是观察产生的微泡是何种程度。
表2表示各试验的条件及结果。在表2中,“流量”、“温度”、“压力”分别表示向压力容器注入的二氧化碳的流量、温度、压力,此时的二氧化碳的状态是CO2状态。“CO2状态”中的“超临界”是表示超临界状态的二氧化碳。此外,“过滤器种类”中“SUS烧结”是不锈钢烧结过滤器,“砂轮”是陶瓷结合剂砂轮,“过滤器”表示过滤器的孔径(规格),“水的混入”中“有”表示将来自水罐51的水与二氧化碳混合而注入压力容器63的情况。
表2
作为微泡的产生状况,即使确认到1mm以上的气泡(包括超临界状态)或液滴(以下不管是气体、液体或超临界状态,简称为“气泡”),只要多数是小于1mm的微泡,就记作“A”。在所产生的气泡大部分是1mm以上,但确认到极少的微泡的情况下,记作“B”。在所有气泡都是1mm以上的情况下记作“C”。与A相比,观察到特别均匀且大量的微泡,记作“S”。
在表2中,比较试验No.1~3可知,在过滤器孔径为20μm、同一流量(2ml/min)的情况下,注入了超临界状态的二氧化碳(No.3)时良好地产生微泡。而注入气体状态的二氧化碳(No.1)和液体状态的二氧化碳(No.2)时,不产生微泡。超临界状态的二氧化碳即使流量增加到10ml~40ml,也可将其微泡化(试验No.4~6)。
图8A、图8B是表示试验No.5中微泡的产生状况的例子。图8A是由照相机73拍摄到的图像,图8B是图8A的示意图。另外,图中右侧是压力容器63的下侧,图中左侧是压力容器63的上侧。
如图8B所示,自压力容器63的下方(面向附图时为右侧)注入二氧化碳时,二氧化碳在压力容器63内的水中向箭头E方向喷射。此时,产生一些气泡79,但可确认到非常微细的微泡75。微泡75随着朝向图纸的左侧(压力容器63的上方)移动而消失。这是由于成为微泡的二氧化碳溶解于水77中。
同样,图9A、图9B是表示试验No.2中二氧化碳的状况的例子。图9A是由照相机73拍摄到的图像,图9B是图9A的示意图。图中箭头E是二氧化碳的注入方向。
以液体状态注入的二氧化碳不会成为微泡而是形成较大的气泡79注入到水77内。气泡77一旦脱离过滤器61就即刻向上浮。因此,二氧化碳几乎不溶解到水77中。
另外,如表2所示,如试验No.10~12那样,即使将过滤器孔径做成40μm的情况下,超临界状态的二氧化碳也产生了微泡。而气体和液体状态的二氧化碳不产生微泡。另外,超临界状态的二氧化碳即使流量增加到5ml~10ml,也产生微泡(试验No.13~14)。
图10A、图10B是表示试验No.14中微泡的产生状况的例子。图10A是由照相机73拍摄到的图像,图10B是图10A的示意图。
如图10B所示,向图中箭头E方向注入二氧化碳时,产生一些气泡79,但可确认到非常微细的微泡75。微泡75随着朝向图纸的左侧移动而消失。这是由于成为微泡75的二氧化碳溶解于水77中。
如试验No.7~9那样,即使是在混入了水的情况下,超临界状态的二氧化碳也产生了微泡。水的混入会稍微抑制微泡的产生,但在流量为20ml/min时充分产生微泡。另外,在流量为10ml/min、40ml/min时,例如分别与试验No.4、6相比,微泡的产生量减少,但一部分二氧化碳形成微泡。
图11A、图11B是表示试验No.20中微泡的产生状况的例子。图11A是由照相机73拍摄到的图像,图11B是图11A的示意图。
使用砂轮作为过滤器的试验与上述使用不锈钢烧结过滤器的试验相比,确认到产生了更均匀且大量的微泡。这是由于砂轮过滤器的粒度偏差小,具有均匀的孔径。通过使用砂轮,使孔径分布与不锈钢过滤器相比更均匀,所以能够进一步促进产生微泡。
图12A、图12B是表示在砂轮过滤器上设置砂岩层,以40℃、10MPa、7ml/min的条件将二氧化碳微泡化时的微泡的产生状况的例子。图12A是由照相机73拍摄到的图像,图12B是图12A的示意图。
实际上对于为了将二氧化碳储存于储存层而由过滤器喷射的二氧化碳,其通过砂岩层后在含水层的微泡产生状况成为问题。因此,在过滤器61上设置多胡砂岩作为砂岩层,研究自砂岩层出来后的微泡产生状况。结果确认到如图12A、B所示,在过滤器61上设置多胡砂岩,即使二氧化碳通过过滤器61和多胡砂岩,也产生微泡。需要说明的是,即时取代多胡砂岩而使用贝雷(Berea)砂岩,也同样确认到产生了微泡。
如此,经过滤器61将特别是超临界状态的二氧化碳注入水77中时,能够容易产生二氧化碳的微泡75。通过将二氧化碳微泡化,能够高效率地将二氧化碳溶解于水77。另外,可知即使在与水混合的情况下,当将超临界状态的二氧化碳经过滤器61向水77中注入时,仍产生了微泡。另外,在本实施例中,表示的是二氧化碳的例子,即使是其他物质,只要以超临界状态经过滤器喷射到水中,也能同样产生微泡。特别是乙炔、氨、二氧化硫、氯化氢、氯气、硫化氢,在同样的温度压力条件下在水中的溶解度高于二氧化碳,可期待有很好的促进溶解的效果。
根据以上本发明的实施方式,通过经作为多孔部件的过滤器将特别是超临界状态的二氧化碳注入盐水含水层,从而能够在盐水含水层中将二氧化碳高效率地微泡化,因此二氧化碳高效率地溶解于盐水含水层,并且通过与岩石等的成分即Ca、Mg等发生化学反应,形成碳酸化合物,从而固定于地下。
二氧化碳的超临界状态比水合物可适用的条件更广,因此在选定压入地点时限制少。而且,由于可以直接向地下的盐水含水层注入,所以不需要自地下汲取盐水含水层的地层水,因此也能使装置小型化。
以上参照附图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不言而喻,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在权利要求书记载的技术构思的范围内可想到各种变型例或修改例,当然这些变型例和修改例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例如,设置到达气田、油田、油砂等的生产井,利用注入井将二氧化碳等注入到该地下,从而能够利用生产井增加气体、石油、重油等的回收。此时,在自利用生产井采集的油等与水的混合物中回收油等之后,将残余的水与二氧化碳混合而注入地下,从而能够使过度采取的水返回地下,因此可抑制地面下沉等,并能将二氧化碳高效率地注入盐水含水层。
附图标记的说明
1、20、30  二氧化碳储存装置
3   二氧化碳罐
5   加压输送装置
7   地面
9   注入井
11  盐水含水层
13  过滤器
15  微泡
31  海面
33  海底
40  二氧化碳储存试验装置
41  二氧化碳罐
43  注射泵
45  压力调节阀
47  阀门
49  配管
51  水罐
53  注射泵
55  压力调节阀
57  阀门
59  配管
61  过滤器
63  压力容器
65  排出阀
67  照明窗
69  照明
71  拍摄窗
73  照相机
75  微泡
77  水
79  气泡
80  二氧化碳储存装置
81  二氧化碳罐
83  加压输送装置
85  地面
87  注入井
89  密封层
91  储存层

Claims (4)

1.一种储存物质的储存装置,其将储存物质储存于地下,其特征在于,该储存装置包括:
注入井,其到达盐水含水层;
加压输送装置,其向所述注入井加压输送储存物质,该储存物质包括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二氧化碳的物质及甲烷中的至少一种;以及
多孔部件,其设置于所述注入井的前端附近,
所述储存装置能够将加压输送到所述注入井内的储存物质经所述多孔部件注入到所述盐水含水层,
从所述多孔部件注入到所述盐水含水层的储存物质是超临界状态,
在从所述多孔部件向所述盐水含水层注入储存物质时,储存物质产生微泡,
所述多孔部件是将陶瓷制粒子和结合所述粒子的结合剂混合后烧结而成的部件,孔径分布的最频值是40μm以下,孔径分布的半峰全宽是10μm以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存物质的储存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到达气田、油田或油砂中任一者的生产井,并且能够从所述生产井采集气体、石油或重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存物质的储存装置,其特征在于,能够将自所述生产井分离的水与加压输送到所述注入井的储存物质混合,并将所述储存物质和所述水的混合物注入到所述盐水含水层。
4.一种将储存物质储存于盐水含水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达到盐水含水层的注入井的前端附近设置多孔部件,经所述多孔部件向所述盐水含水层注入超临界状态的储存物质,
利用所述多孔部件使储存到所述盐水含水层内的储存物质产生微泡,
所述多孔部件是将陶瓷制粒子和结合所述粒子的结合剂混合后烧结而成的部件,孔径分布的最频值是40μm以下,孔径分布的半峰全宽是10μm以下。
CN200980131283.0A 2008-08-14 2009-08-12 储存物质的储存装置及储存物质的储存方法 Active CN10211905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208816 2008-08-14
JP2008-208816 2008-08-14
PCT/JP2009/064249 WO2010018844A1 (ja) 2008-08-14 2009-08-12 貯留物質の貯留装置および貯留物質の貯留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19053A CN102119053A (zh) 2011-07-06
CN102119053B true CN102119053B (zh) 2014-04-16

Family

ID=416689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31283.0A Active CN102119053B (zh) 2008-08-14 2009-08-12 储存物质的储存装置及储存物质的储存方法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8684085B2 (zh)
EP (1) EP2314373B1 (zh)
JP (1) JP5315346B2 (zh)
KR (1) KR101240038B1 (zh)
CN (1) CN102119053B (zh)
AU (1) AU2009280540B2 (zh)
CA (1) CA2732778C (zh)
WO (1) WO201001884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523487B2 (en) * 2009-06-25 2013-09-03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Co-disposal and co-storage of desalination concentrated brine waste product and carbon dioxide waste product
WO2011019053A1 (ja) * 2009-08-12 2011-02-17 東京瓦斯株式会社 貯留物質の貯留装置および貯留物質の貯留方法
CN102242624A (zh) * 2010-05-12 2011-11-16 马佳囡 二氧化碳驱油注闷co2方法
KR101178148B1 (ko) * 2010-09-28 2012-08-29 한국지질자원연구원 이산화탄소 지중 주입을 위한 압력 및 온도 조절 기능이 향상된 이산화탄소 분배 장치
NO337537B1 (no) * 2010-09-29 2016-05-02 Statoil Petroleum As Fremgangsmåter for å føre inn karbondioksid (CO2) i underjordiske geologiske formasjoner for permanent lagring i disse.
EP2476476B1 (en) * 2011-01-14 2018-05-30 General Electric Technology GmbH Compression of a carbon dioxide containing fluid
JP5399436B2 (ja) * 2011-03-30 2014-01-29 公益財団法人地球環境産業技術研究機構 貯留物質の貯留装置および貯留方法
CN102606069B (zh) * 2012-04-01 2013-04-10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超临界二氧化碳钻井井筒内相态的控制装置
US9808757B2 (en) * 2012-06-04 2017-11-07 The Southern Company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equestering CO2
US9139364B1 (en) * 2012-07-25 2015-09-22 Sandia Corporation Method for carbon dioxide sequestration
CN103867166B (zh) * 2014-04-01 2015-03-11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高压射流解堵增渗的方法
JP6327730B2 (ja) * 2014-12-22 2018-05-23 独立行政法人石油天然ガス・金属鉱物資源機構 水溶性天然ガスの採掘方法
ES2587396B2 (es) * 2015-04-23 2017-05-30 Fundación Ciudad De La Energía Proceso de diseño de una instalación industrial de inyección de CO2 denso desde condiciones de transporte por tubería a condiciones de almacenamiento geológico permanente
KR101658730B1 (ko) * 2015-05-22 2016-09-22 동아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지하저수지 주입 양수 계통의 최적 설계 방법
JP5947436B1 (ja) * 2015-09-02 2016-07-06 S.P.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多孔質体アッセンブリ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5134145B (zh) * 2015-09-18 2018-01-19 博山水泵制造厂 二氧化碳驱油工艺
NO20170525A1 (en) * 2016-04-01 2017-10-02 Mirade Consultants Ltd Improved Techniques in the upstream oil and gas industry
WO2017204280A1 (en) * 2016-05-26 2017-11-30 Daikin Industries, Ltd. Perfluoroalkyl acrylate polymeric thickener for enhancing viscosity of fluid co2, critical co2, and supercritical co2
KR101967344B1 (ko) * 2017-08-25 2019-04-09 한국과학기술원 이산화탄소의 지중 저장 시스템 및 이산화탄소의 지중 저장 방법
JP7149712B2 (ja) * 2018-01-25 2022-10-07 電源開発株式会社 二酸化炭素の地中貯留方法、及び二酸化炭素の地中貯留装置
JP7369322B2 (ja) * 2021-02-16 2023-10-25 石油資源開発株式会社 Co2ガスを含む圧入ガスの地下貯留及び石油増進回収の方法
CN114278257B (zh) * 2021-12-24 2023-12-15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 海上油田开采与超临界二氧化碳封存的同步装置与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006367A (ja) * 2006-06-28 2008-01-17 Hitoshi Koide 二酸化炭素地中貯留の処理方法及びその処理システム
WO2008007718A1 (fr) * 2006-07-13 2008-01-17 Mizuho Information & Research Institute Inc. Procédé de récupération optimisée pour pétrole ou gaz naturel, système de récupération optimisée associé, et injecteur pour fluide mélangé de gaz/liquide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050167A (ja) 2002-05-27 2004-02-19 Kenichi Suzuki 炭酸ガスの隔離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US8302939B2 (en) * 2003-02-12 2012-11-06 Thinkvillage-Kerfoot, Llc Soil and water remediation system and method
JP3908780B1 (ja) * 2006-09-27 2007-04-25 石油資源開発株式会社 二酸化炭素溶解水による水溶性天然ガスの回収方法
JP4973936B2 (ja) * 2007-06-15 2012-07-11 小出 仁 二酸化炭素の地中貯留方法及びその地中貯留システム
JP5163996B2 (ja) * 2007-07-06 2013-03-13 小出 仁 液化炭酸ガスの地中送り込み方法及びその地中送り込み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006367A (ja) * 2006-06-28 2008-01-17 Hitoshi Koide 二酸化炭素地中貯留の処理方法及びその処理システム
WO2008007718A1 (fr) * 2006-07-13 2008-01-17 Mizuho Information & Research Institute Inc. Procédé de récupération optimisée pour pétrole ou gaz naturel, système de récupération optimisée associé, et injecteur pour fluide mélangé de gaz/liquid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10040949A (ko) 2011-04-20
WO2010018844A1 (ja) 2010-02-18
CA2732778A1 (en) 2010-02-18
JPWO2010018844A1 (ja) 2012-01-26
AU2009280540A1 (en) 2010-02-18
EP2314373B1 (en) 2018-10-31
AU2009280540B2 (en) 2013-06-13
EP2314373A1 (en) 2011-04-27
EP2314373A4 (en) 2017-01-11
KR101240038B1 (ko) 2013-03-06
JP5315346B2 (ja) 2013-10-16
US20110139455A1 (en) 2011-06-16
CN102119053A (zh) 2011-07-06
CA2732778C (en) 2015-10-13
US8684085B2 (en) 2014-04-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19053B (zh) 储存物质的储存装置及储存物质的储存方法
CN102481540B (zh) 储存物质的储存装置及储存物质的储存方法
CN103442798B (zh) 储存物质的储存装置及储存方法
JP4871279B2 (ja) ガスハイドレートの生成方法、置換方法及び採掘方法
JP5360820B2 (ja) 二酸化炭素の貯留方法
WO2020003551A1 (ja) 地層改良を用いたメタンハイドレートの生産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706

Assignee: Res Inst Innovative Tech Earth

Assignor: Tokyo Gas Co., Ltd.

Contract record no.: 2019990000010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Storing device for stored substance and method for storing stored substanc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416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190109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706

Assignee: Institute of Chemistr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Assignor: Res Inst Innovative Tech Earth

Contract record no.: 2019990000104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Storing device for stored substance and method for storing stored substanc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416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190329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