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实施方式
在3GPP(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Rel-8(版本8)LTE中,终端设备需要周期性的发送SRS信号。基站可配置终端设备是否支持SRS与ACK/NAK及SR(即前述的上行控制信息)在同一个上行控制信道中传输。
若支持同时传输,则使用shortened PUCCH format 1/1a/1b传输ACK/NAK和/或SR,所谓shortened PUCCH(截短的上行控制信道)即在该子帧中的最后一个OFDM符号上不传输ACK/NAK和/或SR,终端设备将按照预定的配置策略在该符号上传输SRS,其结构示意图如前述的图1所示。
在3GPP LTE-A中,为了支持更高端的传输方式,终端设备可能需要在一个上行控制信道中反馈更多比特的上行控制信息。因此,在3GPP LTE-A中,沿用Rel-8的PUCCH结构不能满足大容量的反馈需求。
基于这样的需求,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基于DFT-S-OFDM(DiscreteFourier Transform-Spread-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离散傅里叶变换扩展正交频分复用)的新的PUCCH结构,基于该结构本发明给出了一种同时传输SRS和上行控制信息的方法。
如图2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01、基站接收携带参考信号和上行控制信息的截短的上行控制信道。
其中,上行控制信息由一个或多个数据符号组成,数据符号经预设的扩频序列扩频后与参考信号一起按照预设的资源映射结构映射到截短的上行控制信道上的各OFDM符号中。
需要指出的是,在本步骤执行之前,还包括:
基站向终端设备发送是否允许终端设备使用截短的上行控制信道同时传输信道探测参考信号和上行控制信息的指示消息。
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根据截短的上行控制信道中时隙设置情况的区别,本步骤的截短的上行控制信道中的资源分布情况包括以下两种情况:
情况一、该截短的上行控制信道中只包含一个时隙
该时隙中的一个或多个OFDM符号传输参考信号,最后一个OFDM符号为信道探测参考信号预留,剩余的OFDM符号传输上行控制信息。
情况二、该截短的上行控制信道中包含多个时隙
首先,最后一个时隙中的最后一个OFDM符号为信道探测参考信号预留。
然后,各时隙中的一个或多个OFDM符号传输参考信号。
除了上述OFDM符号之外,各时隙中剩余的OFDM符号传输上行控制信息。
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在上述的情况二中,由于最后一个时隙的最后一个OFDM符号固定为SRS信号预留,所以,对于截短的上行控制信道中的多个时隙的其他位置的资源映射结构,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的设置:
1、各时隙中的资源映射结构设置,具体为:
(1)在该截短的上行控制信道所包含的全部时隙中,预设的资源映射结构互不相同。
即各时隙中传输参考信号及数据符号的OFDM符号在相应时隙中所处的位置互不相同。
(2)在截短的上行控制信道所包含的两个以上的时隙中,预设的资源映射结构相同。
即该截短的上行控制信道的两个或更多的时隙中,传输参考信号及数据符号的OFDM符号在相应的时隙中所处的位置相同。
(3)在常规CP结构下,除最后一个时隙外的其他时隙中,使用常规CP的资源映射结构,在最后一个时隙中,除最后一个OFDM符号外的其他OFDM符号,使用扩展CP的资源映射结构。
基于这种设置,可以解决最后一个时隙因预留给SRS信号一个OFDM符号,而导致的比其他时隙少一个可以用于传输上行控制信息和参考信息的OFDM符号的问题,确定各时隙中的资源映射结构。
2、传输上行控制信息的OFDM符号的频带位置设置,具体为:
(1)在该截短的上行控制信道中,各时隙中传输上行控制信息的OFDM符号位于相同的频带。
即所有时隙中的所有传输上行控制信息的OFDM符号位于同一个频带。
(2)在该截短的上行控制信道中,全部或部分时隙中传输上行控制信息的OFDM符号位于不同的频带。
3、各时隙中所传输的上行控制信息的内容是否相同
由于在一个时隙的内部,各传输上行控制信息的OFDM符号中所携带的内容互不相同,因此,进一步需要设置各时隙之间所所携带的内容是否相同,具体的设置方案包括:
(1)在该截短的上行控制信道所包含的各时隙中除最后一个OFDM符号外的其他传输上行控制信息的OFDM符号所传输上行控制信息的内容,与其他时隙中除最后一个OFDM符号外的其他传输上行控制信息的OFDM符号所传输上行控制信息的内容相同。
这样设置的考虑是要通过不同的时隙重复传输相同的上行控制信息,但是由于最后一个时隙的最后一个OFDM符号固定的用来传输SRS,由此,最后一个时隙就要比之前的各时隙少一个可以传输上行控制信息的OFDM符号,而每个OFDM符号所传输的信息量又是有限的,所以,本发明实施例所提出的技术方案是将所有时隙中的最后一个OFDM符号之外的其他传输上行控制信号的OFDM符号中的上行控制信息的内容进行重复传输。
当然,对于出最后一个时隙之外的其他时隙,由于不存在SRS信息占用OFDM符号的情况,也可以将所有传输上行控制信号的OFDM符号中的上行控制信息进行重复传输。
由于在一个时隙的内部,各传输上行控制信息的OFDM符号中所携带的内容互不相同,所以,即使各时隙重复传输部分或全部的上行控制信息,只要一个时隙中传输上行控制信号的OFDM符号数量大于1,那么,与现有技术中所有OFDM符号完全重复传输上行控制信号的方案相比,截短的上行控制信道中所传输的上行控制信号的容量则已经被增大。
(2)该截短的上行控制信道所包含的各时隙所传输上行控制信息内容相同。
上述的(1)中为各时隙重复传输部分相同的上行控制信息,而在(2)中,各时隙重复的传输完全相同的上行控制信息。
而考虑到最后一个时隙中因预留给SRS信号一个OFDM符号,而导致的比其他时隙少一个可以用于传输上行控制信息和参考信息的OFDM符号的问题,可以通过采用不同的参考信号传输结构或对上行控制信息的数据符号应用不同的扩频序列来解决,具体的解决过程参见后续的实施例说明。
(3)该截短的上行控制信道所包含的各时隙所传输上行控制信息内容互不相同。
这样的设置方案需要各时隙中的OFDM符号协作传输上行控制信息,基站需要将各时隙中的OFDM符号所携带的全部上行控制信息合并后才能得到完整的上行控制信息,这样的技术方案使得截短的上行控制信道中所传输的上行控制信号的容量进一步增大。
另一方面,需要说明的是,前述的数据符号经预设的扩频序列扩频后与参考信号一起按照预设的资源映射结构映射到截短的上行控制信道上的各OFDM符号中的具体实现过程为:
根据预设的资源映射结构,确定数据符号需要映射到的OFDM符号的数量及位置,并在预设的一组或多组扩频序列中选择相应的扩频序列,确定数据符号需要映射到的OFDM符号的位置。
其中,上述的在预设的一组或多组扩频序列中选择相应的扩频序列的处理过程,具体包括:
如果各数据符号需要映射到的OFDM符号的数量相同,则各数据符号选择相同长度的扩频序列,如果各数据符号需要映射到的OFDM符号的数量不同,则各数据符号选择不同长度的扩频序列;
如果同一个数据符号在不同的时隙中需要映射到的OFDM符号的数量不同,则数据符号在不同的时隙中选择不同长度的扩频序列,如果同一个数据符号在不同的时隙中需要映射到的OFDM符号的数量相同,则数据符号在不同的时隙中选择相同长度的扩频序列。
步骤S202、基站根据截短的上行控制信道中传输上行控制信息的各OFDM符号中所携带的内容,获取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所对应的上行控制信息。
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根据该截短的上行控制信道所传输的上行控制信号所对应的终端设备的数量不同,本步骤进一步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情况一、当截短的上行控制信道通过全部时隙携带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所对应的上行控制信息时,基站按照预设的资源映射结构,通过截短的上行控制信道的全部时隙中传输上行控制信息的各OFDM符号中所携带的内容,获取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所对应的上行控制信息。
情况二、当截短的上行控制信道通过各时隙重复携带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所对应的上行控制信息时,基站按照预设的资源映射结构,通过截短的上行控制信道的一个时隙中传输上行控制信息的各OFDM符号中所携带的内容,获取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所对应的上行控制信息。
上述处理流程的描述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基站侧的实现流程,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该技术方案在终端设备侧的实现流程,其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01、终端设备将自身所对应的上行控制信息划分为一个或多个数据符号。
步骤S302、终端设备将经预设的扩频序列扩频后的上行控制信号与参考信号一起按照预设的资源映射结构映射到截短的上行控制信道上的各OFDM符号中。
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根据截短的上行控制信道中时隙设置情况的区别,本步骤的截短的上行控制信道中的资源分布情况与前述的步骤S201中的情况说明相同,在此不再重复描述。
其中,扩频序列的选择过程以及具体的根据资源映射结构的资源分配过程由终端设备自身实现。
步骤S303、终端设备将截短的上行控制信道发送给基站,使基站根据截短的上行控制信道中传输上行控制信息的各OFDM符号中所携带的内容,获取终端设备所对应的上行控制信息。
需要指出的是,在本步骤之前,还包括终端设备接收基站发送的是否允许终端设备使用截短的上行控制信道同时传输信道探测参考信号和上行控制信息的指示消息的过程。
如果终端设备接收到允许使用截短的上行控制信道同时传输信道探测参考信号和上行控制信息的指示消息,终端设备总是在系统配置发送信道探测参考信号的上行子帧中,使用截短的上行控制信道传输上行控制信令,并在需要发送信道探测参考信号时,终端设备在所述上行子帧中的最后一个OFDM符号上传输信道探测参考信号。
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根据该截短的上行控制信道所传输的上行控制信号所对应的终端设备的数量不同,步骤S303进一步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情况一、当截短的上行控制信道通过全部时隙携带终端设备所对应的上行控制信息时,终端设备将经预设的扩频序列扩频后的上行控制信号与参考信号一起按照预设的资源映射结构映射到截短的上行控制信道上全部时隙中的各OFDM符号中。
情况二、当截短的上行控制信道通过各时隙重复携带终端设备所对应的上行控制信息时,终端设备将经预设的扩频序列扩频后的上行控制信号与参考信号一起按照预设的资源映射结构映射到截短的上行控制信道上的一个时隙中的各OFDM符号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通过应用本发明实施例所提出的技术方案,针对在传输SRS信号的上行子帧中需要传输大容量的上行控制信息的情况,将大容量的上行控制信息携带在一个截短的上行控制信道内的一个或多个时隙中,从而,在最大限度保留现有LTE系统规范的基础上,满足用户在一个上行控制信道中反馈更多比特的上行控制信息的需求,并给出具体的同时传输SRS和上行控制信息的配置方案。
下面,结合具体的应用场景,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出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为保持与LTE系统的兼容性,在本发明实施例所提出的技术方案中,上行控制信道内传输SRS信号的OFDM符号的配置策略不变,即终端设备只能在该上行控制信道中的最后一个时隙的最后一个OFDM符号上发送SRS。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出的技术方案主要考虑上行控制信道中所支持的多种上行控制信息的负载大小,在传输SRS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中,根据具体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配置以及该上行控制信道所携带的上行控制信息所对应的终端设备数量的不同,终端设备可使用以下各实施例所给出的上行控制信道的资源配置结构传输上行控制信息:
实施例一,在相同的物理资源上支持两个终端设备同时复用传输上行控制信道,该上行控制信道的两个时隙传输不同的上行控制信息,且两个时隙位于相同频带
如图4所示,一个上行控制信道中存在两个时隙,其中最后一个时隙的最后一个OFDM符号为SRS信息进行预留,两个时隙中各有两个OFDM符号用于传输RS(Reference Signal,参考信号),余下的OFDM符号全部用于传输上行控制信息。
在此种情况下,本实施例中采用时域CDM(Code-Division Multiplexing,码分复用)的方式,在一个PRB(Physical Resource Block,物理资源块)上支持两个终端设备传输上行控制信息,其中,两个时隙上的RS结构相同,但扩频序列不同,第二时隙中最后一个OFDM符号预留传输SRS信号,不传输上行控制信息及RS。
在该场景中,第一时隙(Slot 0)中有五个OFDM符号传输上行控制信息,第二时隙(Slot 1)中有四个OFDM符号传输上行控制信息,共计九个OFDM符号传输上行控制信息。
由于两个时隙中传输不同的上行控制信息,且经过QPSK(QuaternaryPhase Shift Keying,四相移相键控)调制后,一个OFDM符号可以传输24比特的信息,所以,该上行控制信道上能够支持的最大上行控制信息比特数量是216比特(24×9=216)。但是,由于OFDM符号中的资源需要给两个终端设备共享,因此,两个终端设备需要对上行控制信息进行扩频处理。
假设采用QPSK的调制方式,图4中所示的[D1,D2,D3,D4]表示相应的数据,Di均包含24个编码比特,其中的D1,D3和D4使用长度为2的扩频序列进行扩频,并映射到两个OFDM符号上(24比特);为充分利用资源,D2使用长度为3的扩频序列进行扩频,并映射到三个OFDM符号上。因此,在本实施例所示的应用场景中,每个终端设备最多可以在该上行控制信道内传输96比特上行控制信息。
在图4所示的应用场景中,[w1,w2,w3]和[v1,v2]均为scaler。每个数据符号Di乘以相应得wi或者vi后,在一个OFDM符号上传输。
其中,不同终端设备的[w1,w2,w3],[v1,v2]正交,且任何正交序列都可以作为[w1,w2,w3],[v1,v2]。例如:
[w1,w2,w3]{[1,1,1],[1,ej2π/3,ej4π/3],[1,ej4π/3,ej2π/3]},
[v1,v2]{[1,1],[1,-1]}。
在实际的应用场景中,具体采用哪种序列,以及序列的具体数值并不会影响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二,在相同的物理资源上支持两个终端设备同时复用传输上行控制信道,该上行控制信道的两个时隙传输不同的上行控制信息,且两个时隙位于不同频带
在图5中,一个上行控制信道中存在两个时隙,且两个时隙采用FrequencyHopping的方式分别位于两个不同的频带上,在该上行控制信道中,传输RS和SRS信息的OFDM符号的配置情况与图4相类似,最后一个时隙的最后一个OFDM符号为SRS信息进行预留,两个时隙中各有两个OFDM符号用于传输RS,余下的OFDM符号全部用于传输上行控制信息。
在此种情况下,本实施例中采用时域CDM的方式,在一个PRB上支持两个终端设备传输上行控制信息,其中,两个时隙上的RS结构相同,但扩频序列不同,第二时隙中最后一个OFDM符号预留传输SRS信号,不传输上行控制信息及RS。
在该场景中,第一时隙(Slot 0)中有五个OFDM符号传输上行控制信息,第二时隙(Slot 1)中有四个OFDM符号传输上行控制信息,共计九个OFDM符号传输上行控制信息。
在图5所示的应用场景中,两个时隙采用调频(Frequency Hopping)的方式分别位于两个不同的频带上,Frequency Hopping是指第一时隙的传输和第二时隙的传输不在相同的PRB上发生。
由于在一个PRB上可以支持两个终端设备,所以,每个终端设备可以传输96个编码比特。
具体的资源映射结构设置如前述的实施例一中的描述,在此不再重复说明。
实施例三,在相同的物理资源上支持两个终端设备同时复用传输上行控制信道,该上行控制信道的两个时隙重复传输相同的上行控制信息,且两个时隙位于相同频带
在如图6所示的应用场景中,相同的上行控制信息在两个时隙中重复发送,每个时隙上的RS结构相同,但使用的扩频序列不同,每个终端设备可以传输48个编码比特。
具体的资源映射结构设置如前述的实施例二中的描述,在此不再重复说明。
实施例四,在相同的物理资源上支持两个终端设备同时复用传输上行控制信道,该上行控制信道的两个时隙重复传输相同的上行控制信息,两个时隙位于相同频带,且两个时隙中的资源映射结构不同
图7所示的应用场景与前述的实施例三的区别在于两个时隙中的RS结构不同,即第一时隙(Slot 0)使用常规CP的RS结构,第二时隙(Slot 1)除最后一个OFDM符号外的其他OFDM符号上使用扩展CP的RS结构,而其他的资源配置则基本相似,因此,只需要将第二时隙中的数据符号D2所分配的OFDM符号的位置进行相应的调整即可,其余设置不变,在此不再重复说明。
图8所示的应用场景与前述的实施例三的区别同样在于两个时隙中的资源映射结构不同,即第一时隙(Slot 0)使用常规CP的资源映射结构,第二时隙(Slot 1)除最后一个OFDM符号外的其他OFDM符号上使用扩展CP的资源映射结构,与实施例三相比,由于两个时隙上的资源结构差异较大,因此数据符号D1,D2所分配的OFDM符号的位置都要进行相应的调整,此时,在两个时隙中,D1和D2所分配的OFDM符号的数量均为两个,因此,其所对应的scaler均为[v1,v2]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的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四均是以上行控制信道支持两个终端设备传输上行控制信号的情况进行说明的,在实际的应用场景中,上述的是否重复传输,是否调频,是否在不同时隙采用相同的资源映射结构等策略均可以结合使用,在此不再一一列举,这样的策略组合形式的变化并不影响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不仅如此,上行控制信道中所包含的时隙数量,各时隙中所包含的OFDM符号数量,根据QPSK的调制方式所划分的数据符号的数量,以及资源映射结构的具体内容等也均可以根据实际的应用场景进行调整,这样的变化并不影响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进一步的,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以下实施例说明上行控制信道支持四个终端设备传输上行控制信号的情况下,相应的技术方案的实现形式,具体说明如下:
实施例五,在相同的物理资源上支持四个终端设备同时复用传输上行控制信道,该上行控制信道的两个时隙重复传输相同的上行控制信息,两个时隙位于相同频带,且两个时隙上的资源映射结构相同
如图9所示,一个上行控制信道中存在两个时隙,其中最后一个时隙的最后一个OFDM符号用于传输SRS信息,两个时隙中各有两个OFDM符号用于传输RS,余下的OFDM符号全部用于传输上行控制信息。
在此种情况下,本实施例中采用时域CDM的方式,在一个PRB上支持四个终端设备传输上行控制信息。其中,两个时隙上的RS结构不同,扩频序列也不同,第二时隙中最后一个OFDM符号预留,不传输上行控制信息及RS。
由于两个时隙中重复传输相同的上行控制信息,该上行控制信道上能够支持的最大上行控制信息比特数量是24比特。但是,由于OFDM符号中的资源需要给四个终端设备共享,因此,四个终端设备需要对上行控制信息进行扩频处理。
假设采用QPSK的调制方式,图9中所示的D1表示相应的数据,D1包含24个编码比特。图13所示的第一时隙中的D1使用长度为5的扩频序列进行扩频,并映射到五个OFDM符号中,而第二时隙中的D1用长度为4的扩频序列进行扩频,并映射到四个OFDM符号中,因此,在本实施例所示的应用场景中,每个终端设备最多可以在该上行控制信道内传输24比特上行控制信息。
在图9所示的应用场景中,第一时隙使用SF=5的扩频序列[w1,w2,w3,w4,w5],第二时隙中最后一个OFDM符号预留,不传输上行控制信息及RS,因此使用SF=4的扩频序列[v1,v2,v3,v4],受第二时隙上扩频序列的限制,[w1,w2,w3,w4,w5]和[v1,v2,v3,v4]为scaler。数据符号D1乘以相应得wi或vi后,在一个OFDM符号上传输。
其中,不同终端设备的[w1,w2,w3,w4,w5]和[v1,v2,v3,v4]正交,且任何正交序列都可以作为[w1,w2,w3,w4,w5]和[v1,v2,v3,v4]。
例如:
[w1,w2,w3,w4,w5]{[1,1,1,1,1],[1,ej2π/5,ej4π/5,ej6π/5,ej8π/5],[1,ej4π/5,ej8π/5,ej2π/5,ej6π/5],[1,ej8π/5,ej6π/5,ej4π/5,ej2π/5],[1,ej6π/5,ej2π/5,ej8π/5,ej4π/5]},
[v1,v2,v3,v4]{[1,1,1,1],[1,-1,1,-1],[1,1,-1,-1],[1,-1,-1,1]}。
在实际的应用场景中,具体采用哪种序列,以及序列的具体数值并不会影响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六,在相同的物理资源上支持四个终端设备同时复用传输上行控制信道,该上行控制信道的两个时隙重复传输相同的上行控制信息,两个时隙位于相同频带,且两个时隙上的RS结构不同
图10所示的应用场景与前述的实施例五的区别在于两个时隙中的RS结构不同,即第一时隙(Slot 0)使用三个OFDM符号传输RS信号,而第二时隙(Slot 1)的RS结构则与实施例五相同,且其他的资源配置则基本相似。因此,与实施例五相比,第二时隙中的数据符号D1的资源映射规则不变,而第一时隙中的资源映射结构则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尤其是因为存在三个OFDM符号传输RS,所以,在第一时隙中,D1所分配的OFDM符号的数量变为四个,因此,其所对应的scaler也调整为[v1,v2,v3,v4]。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的实施例五和实施例六均是以上行控制信道支持四个终端设备传输上行控制信号的情况进行说明的,在实际的应用场景中,上述的是否重复传输,是否调频,是否在不同时隙采用相同的资源映射结构等策略均可以结合使用,在此不再一一列举,这样的策略组合形式的变化并不影响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不仅如此,上行控制信道中所包含的时隙数量,各时隙中所包含的OFDM符号数量,根据QPSK的调制方式所划分的数据符号的数量,以及资源映射结构的具体内容等也均可以根据实际的应用场景进行调整,这样的变化并不影响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进一步的,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以下实施例说明上行控制信道只支持一个终端设备传输上行控制信号的情况下,在此种情况下,扩频序列相当于采用了特殊的赋值,即扩频序列为1相应的技术方案的实现形式,具体说明如下:
实施例七,在相同的物理资源上支持一个终端设备同时复用传输上行控制信道,该上行控制信道的两个时隙重复传输相同的上行控制信息,且两个时隙位于相同频带
如图11所示,一个上行控制信道中存在两个时隙,其中最后一个时隙的最后一个OFDM符号用于传输SRS信息,两个时隙中各有两个OFDM符号用于传输RS,余下的OFDM符号全部用于传输上行控制信息。
在该场景中,第一时隙(Slot 0)中有五个OFDM符号传输上行控制信息,第二时隙(Slot 1)中有四个OFDM符号传输上行控制信息,且在一个时隙中的各OFDM符号所传输的上行控制信息互不相同,但第一时隙(Slot 0)和第二时隙(Slot 1)中前四个OFDM符号所传输的上行控制信息相同,即重复传输。
在此种情况下,由于两个时隙中存在重复传输上行控制信息的情况,且经过QPSK调制后,一个OFDM符号可以传输24比特的信息,所以,该上行控制信道能够支持的最大上行控制信息比特数量为120比特,即第一时隙中五个OFDM符号的最大上行控制信息传输量(24×5=120)。
其中,由于两个时隙中只有四个OFDM符号的内容是重复传输,即只有前96比特的内容是在一个上行控制信道的两个时隙上重复传输,而第一时隙的最后一个OFDM符号中的上行控制信息没有在第二时隙中进行重复传输,且第二时隙中的最后一个OFDM符号预留传输SRS信号,而不用于传输上行控制信息及RS。
至于第一时隙中最后一个OFDM符号中的上行控制信息如何进行重复传输或是否进行重复传输,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这样的变化并不影响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八,在相同的物理资源上支持一个终端设备同时复用传输上行控制信道,该上行控制信道的两个时隙重复传输相同的上行控制信息,且两个时隙位于不同频带
与上述的图11类似,在图12中,一个上行控制信道中存在两个时隙,两个时隙中存在重复传输上行控制信息的情况,因此,该上行控制信道能够支持的最大上行控制信息比特数量同样为120比特,且前96比特的上行控制信息的内容在两个时隙中重复传输,具体的说明参考前述实施例中的说明,在此不再重复描述。
图12与图11所示的技术方案的区别在于,图12所示的应用场景中,两个时隙采用调频(Frequency Hopping)的方式分别位于两个不同的频带上,Frequency Hopping是指第一时隙的传输和第二时隙的传输不在相同的PRB上发生。
实施例九,在相同的物理资源上支持一个终端设备同时复用传输上行控制信道,该上行控制信道的两个时隙传输不同的上行控制信息,且两个时隙位于不同频带
与上述的图12类似,在图13中,一个上行控制信道中存在两个时隙,且两个时隙采用Frequency Hopping的方式分别位于两个不同的频带上,在该上行控制信道中,传输RS和SRS信息的OFDM符号的配置情况与图11和图12相类似,具体的描述如前,在此不再重复叙述。
图13与图12所示的技术方案的区别在于,两个时隙中不再重复传输上行控制信息,而是传输不同的上行控制信息,因此,虽然该上行控制信道上用于传输上行控制信号的OFDM符号数量仍然为9个,但其能够支持的最大上行控制信息比特数量不再是120比特,而是216比特(24×9=216)。
在此情况下,该上行控制信道能够传输的上行控制信息的容量进一步提高。
实施例十,在相同的物理资源上支持一个终端设备同时复用传输上行控制信道,该上行控制信道的两个时隙传输不同的上行控制信息,两个时隙位于不同频带,且两个时隙中的资源映射结构不同
如图14所示,一个上行控制信道中存在两个时隙,且两个时隙采用Frequency Hopping的方式分别位于两个不同的频带上,该上行控制信道中的两个时隙同样不再重复传输上行控制信息,而是传输不同的上行控制信息,这与图13中的情况相类似,在此不再重复说明。
图14与图13所示的技术方案的区别在于,该上行控制信道的两个时隙中的资源映射结构不同,第一时隙(Slot 0)使用常规CP的RS结构,第二时隙(Slot 1)除最后一个OFDM符号外的其他OFDM符号上使用扩展CP的资源映射结构。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的实施例七至实施例十均是以上行控制信道只支持一个终端设备传输上行控制信号的情况进行说明的,在实际的应用场景中,上述的是否重复传输,是否调频,是否在不同时隙采用相同的资源映射结构等策略均可以结合使用,在此不再一一列举,这样的策略组合形式的变化并不影响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不仅如此,上行控制信道中所包含的时隙数量,各时隙中所包含的OFDM符号数量等也均可以根据实际的应用场景进行调整,这样的变化并不影响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在以上的各实施例所提出的技术方案中,如下变化均可包括在本发明思想中:
每个子帧可以包含1个,2个,或者多个时隙。
每个时隙中OFDM符号的数目可以不为7,例如3GPP LTE中扩展CP每个时隙有6个OFDM符号。
每个时隙的RS OFDM符号可以为1个或则多个。
每个时隙RS OFDM符号和数据OFDM符号的位置可以不同与本发明中的实例。
每个符号Di在时域上采用CDM对应的多个OFDM符号可以不同与本发明中的实例。
每个符号Di可以通过OFDM调制得到,也可以通过single carrier OFDM调制得到。
PRB可以由多于或者少于12个RE组成,每个RE在频域的大小可以不同于15KHz。
本发明实施例以在一个PRB中支持1个,2个,4个终端设备为示例,也可以扩展到在一个PRB中支持别的终端设备数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通过应用本发明实施例所提出的技术方案,针对在传输SRS信号的上行子帧中需要传输大容量的上行控制信息的情况,将大容量的上行控制信息携带在一个截短的上行控制信道内的一个或多个时隙中,从而,在最大限度保留现有LTE系统规范的基础上,满足用户在一个上行控制信道中反馈更多比特的上行控制信息的需求,并给出具体的同时传输SRS和上行控制信息的配置方案。
为了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所提出的技术方案,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站,其结构示意图如图15所示,具体包括:
接收模块151,用于接收携带参考信号和上行控制信息的截短的上行控制信道。
其中,上行控制信息由一个或多个数据符号组成,数据符号经预设的扩频序列扩频后与参考信号一起按照预设的资源映射结构映射到截短的上行控制信道上的各OFDM符号中。
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根据截短的上行控制信道中时隙设置情况的区别,本步骤的截短的上行控制信道中的资源分布情况包括以下两种情况:
情况一、该截短的上行控制信道中只包含一个时隙
该时隙中的一个或多个OFDM符号传输参考信号,最后一个OFDM符号为信道探测参考信号预留,剩余的OFDM符号传输上行控制信息。
情况二、该截短的上行控制信道中包含多个时隙
首先,最后一个时隙中的最后一个OFDM符号为信道探测参考信号预留。
然后,各时隙中的一个或多个OFDM符号传输参考信号。
除了上述OFDM符号之外,各时隙中剩余的OFDM符号传输上行控制信息。
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在上述的情况二中,由于最后一个时隙的最后一个OFDM符号固定为SRS信号预留,所以,对于截短的上行控制信道中的多个时隙的其他位置的资源映射结构,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的设置:
1、各时隙中的资源映射结构设置,具体为:
(1)在该截短的上行控制信道所包含的全部时隙中,预设的资源映射结构互不相同。
即各时隙中传输参考信号及数据符号的OFDM符号在相应时隙中所处的位置互不相同。
(2)在截短的上行控制信道所包含的两个以上的时隙中,预设的资源映射结构相同。
即该截短的上行控制信道的两个或更多的时隙中,传输参考信号及数据符号的OFDM符号在相应的时隙中所处的位置相同。
(3)在常规CP结构下,除最后一个时隙外的其他时隙中,使用常规CP的资源映射结构,在最后一个时隙中,除最后一个OFDM符号外的其他OFDM符号,使用扩展CP的资源映射结构。
基于这种设置,可以解决最后一个时隙因预留给SRS信号一个OFDM符号,而导致的比其他时隙少一个可以用于传输上行控制信息和参考信息的OFDM符号的问题,确定各时隙中的资源映射结构。
2、传输上行控制信息的OFDM符号的频带位置设置,具体为:
(1)在该截短的上行控制信道中,各时隙中传输上行控制信息的OFDM符号位于相同的频带。
即所有时隙中的所有传输上行控制信息的OFDM符号位于同一个频带。
(2)在该截短的上行控制信道中,全部或部分时隙中传输上行控制信息的OFDM符号位于不同的频带。
3、各时隙中所传输的上行控制信息的内容是否相同
由于在一个时隙的内部,各传输上行控制信息的OFDM符号中所携带的内容互不相同,因此,进一步需要设置各时隙之间所所携带的内容是否相同,具体的设置方案包括:
(1)在该截短的上行控制信道所包含的各时隙中除最后一个OFDM符号外的其他传输上行控制信息的OFDM符号所传输上行控制信息的内容,与其他时隙中除最后一个OFDM符号外的其他传输上行控制信息的OFDM符号所传输上行控制信息的内容相同。
这样设置的考虑是要通过不同的时隙重复传输相同的上行控制信息,但是由于最后一个时隙的最后一个OFDM符号固定的用来传输SRS,由此,最后一个时隙就要比之前的各时隙少一个可以传输上行控制信息的OFDM符号,而每个OFDM符号所传输的信息量又是有限的,所以,本发明实施例所提出的技术方案是将所有时隙中的最后一个OFDM符号之外的其他传输上行控制信号的OFDM符号中的上行控制信息的内容进行重复传输。
当然,对于出最后一个时隙之外的其他时隙,由于不存在SRS信息占用OFDM符号的情况,也可以将所有传输上行控制信号的OFDM符号中的上行控制信息进行重复传输。
由于在一个时隙的内部,各传输上行控制信息的OFDM符号中所携带的内容互不相同,所以,即使各时隙重复传输部分或全部的上行控制信息,只要一个时隙中传输上行控制信号的OFDM符号数量大于1,那么,与现有技术中所有OFDM符号完全重复传输上行控制信号的方案相比,截短的上行控制信道中所传输的上行控制信号的容量则已经被增大。
(2)该截短的上行控制信道所包含的各时隙所传输上行控制信息内容相同。
上述的(1)中为各时隙重复传输部分相同的上行控制信息,而在(2)中,各时隙重复的传输完全相同的上行控制信息。
而考虑到最后一个时隙中因预留给SRS信号一个OFDM符号,而导致的比其他时隙少一个可以用于传输上行控制信息和参考信息的OFDM符号的问题,可以通过采用不同的参考信号传输结构或对上行控制信息的数据符号应用不同的扩频序列来解决,具体的解决过程参见后续的实施例说明。
(3)该截短的上行控制信道所包含的各时隙所传输上行控制信息内容互不相同。
这样的设置方案需要各时隙中的OFDM符号协作传输上行控制信息,基站需要将各时隙中的OFDM符号所携带的全部上行控制信息合并后才能得到完整的上行控制信息,这样的技术方案使得截短的上行控制信道中所传输的上行控制信号的容量进一步增大。
获取模块152,用于根据接收模块151所接收的上行控制信道中传输上行控制信息的各OFDM符号中所携带的内容,获取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的上行控制信息。
进一步的,该基站还包括:
设置模块153,用于设置扩频序列和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所对应的上行控制信息在截短的上行控制信道内的资源映射结构。
发送模块154,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是否允许终端设备使用截短的上行控制信道同时传输信道探测参考信号和上行控制信息的指示消息。
另一方面,需要说明的是,前述的数据符号经预设的扩频序列扩频后与参考信号一起按照预设的资源映射结构映射到截短的上行控制信道上的各OFDM符号中的具体实现过程为:
根据设置模块153所设置的资源映射结构,确定数据符号需要映射到的OFDM符号的数量及位置,并在预设的一组或多组扩频序列中选择相应的扩频序列,确定数据符号需要映射到的OFDM符号的位置。
其中,上述的在预设的一组或多组扩频序列中选择相应的扩频序列的处理过程,具体包括:
如果各数据符号需要映射到的OFDM符号的数量相同,则各数据符号选择相同长度的扩频序列,如果各数据符号需要映射到的OFDM符号的数量不同,则各数据符号选择不同长度的扩频序列;
如果同一个数据符号在不同的时隙中需要映射到的OFDM符号的数量不同,则数据符号在不同长度的时隙中选择不同的扩频序列,如果同一个数据符号在不同的时隙中需要映射到的OFDM符号的数量相同,则数据符号在不同的时隙中选择相同长度的扩频序列。
相应的,获取模块152,具体用于:
当截短的上行控制信道通过全部时隙携带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所对应的上行控制信息时,获取模块152根据设置模块153所设置的资源映射结构,通过截短的上行控制信道的全部时隙中传输上行控制信息的各OFDM符号中所携带的内容,获取终端设备所对应的上行控制信息;
当截短的上行控制信道通过各时隙重复携带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所对应的上行控制信息时,获取模块152根据设置模块153所设置的资源映射结构,通过截短的上行控制信道的一个时隙中传输上行控制信息的各OFDM符号中所携带的内容,获取终端设备所对应的上行控制信息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其结构示意图如图16所示,具体包括:
设置模块161,用于设置信息携带策略和资源映射结构。
划分模块162,用于将终端设备所对应的上行控制信息划分为一个或多个数据符号。
分配模块163,用于将经预设的扩频序列扩频后的上行控制信号与参考信号一起按照设置模块161所设置的资源映射结构映射到截短的上行控制信道上的各OFDM符号中。
相应的说明如前,在此不再重复说明。
其中,分配模块163还用于根据设置模块161的资源映射结构,确定数据符号需要映射到的OFDM符号的数量及位置,并在预设的一组或多组扩频序列中选择相应的扩频序列,确定数据符号需要映射到的OFDM符号的位置。
发送模块164,用于将分配模块163进行资源映射的截短的上行控制信道发送给基站,使基站根据截短的上行控制信道中传输上行控制信息的各OFDM符号中所携带的内容,获取终端设备所对应的上行控制信息,具体包括:
当设置模块161所设置的信息携带策略为截短的上行控制信道通过全部时隙携带终端设备所对应的上行控制信息时,分配模块163将经预设的扩频序列扩频后的上行控制信号与参考信号一起按照设置模块161所设置的资源映射结构映射到截短的上行控制信道上全部时隙中的各OFDM符号中;
当设置模块161所设置的信息携带策略为截短的上行控制信道通过各时隙重复携带终端设备所对应的上行控制信息时,分配模块163将经预设的扩频序列扩频后的上行控制信号与参考信号一起按照设置模块161所设置的资源映射结构映射到截短的上行控制信道的一个时隙中的各OFDM符号中。
进一步的,上述终端设备还包括:
接收模块165,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是否允许该终端设备使用截短的上行控制信道同时传输信道探测参考信号和上行控制信息的指示消息;
如果所述接收模块165接收到允许使用截短的上行控制信道同时传输信道探测参考信号和上行控制信息的指示消息,所述发送模块164总是在系统配置发送信道探测参考信号的上行子帧中,使用截短的上行控制信道传输上行控制信令,并在需要发送信道探测参考信号时,所述发送模块164在所述上行子帧中的最后一个OFDM符号上传输信道探测参考信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通过应用本发明实施例所提出的技术方案,针对在传输SRS信号的上行子帧中需要传输大容量的上行控制信息的情况,将大容量的上行控制信息携带在一个截短的上行控制信道内的一个或多个时隙中,从而,在最大限度保留现有LTE系统规范的基础上,满足用户在一个上行控制信道中反馈更多比特的上行控制信息的需求,并给出具体的同时传输SRS和上行控制信息的配置方案。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实施例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借助软件加必要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一个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可以是CD-ROM,U盘,移动硬盘等)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实施例各个实施场景所述的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附图只是一个优选实施场景的示意图,附图中的模块或流程并不一定是实施本发明实施例所必须的。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施场景中的装置中的模块可以按照实施场景描述进行分布于实施场景的装置中,也可以进行相应变化位于不同于本实施场景的一个或多个装置中。上述实施场景的模块可以合并为一个模块,也可以进一步拆分成多个子模块。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场景的优劣。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几个具体实施场景,但是,本发明实施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发明实施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