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11830A - 无线链路失败原因的区分方法 - Google Patents

无线链路失败原因的区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11830A
CN102111830A CN2009102473140A CN200910247314A CN102111830A CN 102111830 A CN102111830 A CN 102111830A CN 2009102473140 A CN2009102473140 A CN 2009102473140A CN 200910247314 A CN200910247314 A CN 200910247314A CN 102111830 A CN102111830 A CN 1021118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lf
reason
base station
portable terminal
radio li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24731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11830B (zh
Inventor
张健
金圣峣
魏珍珍
郑小盈
胡宏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Research Center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Research Center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Research Center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Research Center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Priority to CN20091024731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111830B/zh
Publication of CN1021118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118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118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1183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无线链路失败原因的区分方法,移动终端在发生RLF事件后,判断发生RLF事件的原因,判断方法为步骤A或步骤B的方法:步骤A、利用发生RLF事件与重新建立RRC链接之间的时间差作为一个判断依据,如果时间差大于时间T1,则认为存在覆盖漏洞,否则认为没有覆盖漏洞;步骤B、终端对其发生RLF后测量到的所有RSRP进行判断,如果存在连续N次RSRP小于门限值,或者在时间T2内;且平均的RSRP小于门限值,则认为RLF是由覆盖漏洞造成,否则是由切换参数设置造成。本发明提出的无线链路失败原因的区分方法,可在移动鲁棒性优化过程中,对于由于非切换参数设置导致的RLF进行区分,从而避免了对切换参数进行不必要的调整,提高了移动鲁棒性优化算法的有效性。

Description

无线链路失败原因的区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线通信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失败原因的区分方法,尤其涉及一种无线链路失败原因的区分方法。
背景技术
在移动鲁棒性优化中,网络对于过迟切换/过早切换、以及切换到错误小区这三个主要问题的检测都是基于无线链路失败(Radio Link Failure,RLF)事件的[参考文献1]。
RLF事件的定义如图1所示[参考文献2],Qin和Qout为判断RLF的两个门限,当检测到链路质量低于Qout发生连续N310次时,开启定时器T310,如果T310到期前一直没有被停止,则检测到RLF发生;如果在T310计时过程中,链路质量高于Qin发生连续N311次,则停止T310,未检测到发生RLF事件。RLF事件通常由移动终端来检测。
若移动终端因为小区间切换参数设置不合理,造成了过早切换、过迟切换、或者切换到错误小区的情况,从而导致发生RLF事件。移动终端在发生RLF事件后,便会重新进行小区选择,并且与选择的小区进行RRC重新建立过程(RRCre-establishment process),若移动终端在T311时间内没有完成RRC重建,或收到RRC重建拒绝消息,则进入NAS恢复过程(NAS recovery process)。
对于过迟切换、过早切换、切换到错误小区的定义,可由文献[3]给出。过迟切换是指由于终端移动速度较快,导致终端在切换没有完成,或者甚至切换还没有触发的情况下,信号质量急剧下降,导致RLF,之后终端与邻居小区重建RRC链接;过早切换是指邻居小区由于导频泄漏等原因在本小区形成覆盖孤岛的情况下,本小区终端在切换到孤岛之后立即发生RLF,并且与本小区重建RRC链接;切换到错误小区与过早切换类似,只是终端最终与另一个邻居小区重建RRC链接。为了在相邻小区间确认及区分上述切换问题,重建RRC链接的小区会向终端的原服务小区发生RLF报告,目前LTE系统中,该报告包含的内容包括[1]:
(1)失败小区ID:发生RLF的小区的PCI;
(2)重新建立链接的小区ID:重新建立小区的PCI及ECGI(可选);
(3)C-RNTI:终端在发生RLF小区中的C-RNTI。
综上所述,目前的移动鲁棒性优化过程中,基站在通过RRC重建或NAS恢复过程与移动终端建立连接后,即可知道此终端发生了RLF,于是,此基站可根据RRC重建消息或NAS恢复消息获得此终端发生RLF前的原服务小区信息。由文献[3]可知,此基站与其原服务基站通过RLF汇报消息等信息的交互,便可判断出终端是发生了过迟切换、过早切换还是切换到错误小区,进而对相应的移动性参数进行修改。然而,基站本身并无法判断当前RLF事件是如何引起的。事实上,除了切换参数设置不合理外,覆盖漏洞也会造成RLF事件,现有的机制并没有将这些问题考虑进去。如果相邻小区间本身切换参数没有问题,存在一个覆盖漏洞,那么根据由此引起的RLF事件来调整切换参数,反而造成更多的切换问题,应予避免。文献[参考文献3][参考文献4]也发现了同样的问题,但[参考文献4]并没有给出解决方案,而[参考文献4]则提出由终端将发生RLF前后所有测量到的RSRP值汇报给基站,辅助基站进行RLF原因的判断。这种方法大大增加了原RRC重建消息或NAS恢复消息的长度,降低了其准确接收的概率,从而增加了其重新建立RRC链接的时延,造成不好的用户体验。
本发明即是针对移动鲁棒性优化过程中,对RLF的判断过程及通过RLF判断进行优化过早切换、过迟切换、切换到错误小区等问题进行改进,避免由覆盖漏洞造成的RLF对现有机制造成影响。
[参考文献1]:3GPP TR 36.902 v9.0.0,2009.10
[参考文献2]:R1-091578,Evaluation model for Rel-8 mobilityperformance,NTT DOCOMO,INC,3GPP TSG-RAN WG1 #56bis,Seoul,Korea,March2009.
[参考文献3]:R3-091697,RLF cause consideration,CMCC,3GPP TSG-RANWG3#64,May,2009,San Francisco,USA
[参考文献4]:R3-091925,UE-originated RLF reports for coverage holedetection,Nokia Siemens Networks,3GPP TSG-RAN WG3#65,Aug.,2009,Shenzhen,China.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线链路失败原因的区分方法,对于由于非切换参数设置导致的RLF进行区分,从而避免了对切换参数进行不必要的调整,提高了移动鲁棒性优化算法的有效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无线链路失败原因的区分方法,由移动终端进行RLF原因判断,当终端在进行RRC重建或NAS恢复时,在消息中加入一个指示位,来区分RLF的原因是切换参数设置不合理还是覆盖漏洞;移动终端在发生RLF事件后,判断发生RLF事件的原因,判断方法为步骤A的方法或步骤B的方法:
步骤A、利用发生RLF事件与重新建立RRC链接之间的时间差作为一个判断依据,如果时间差大于设定时间T1,则认为存在覆盖漏洞,否则认为没有覆盖漏洞;
步骤B、终端对其发生RLF后测量到的所有RSRP进行判断,如果存在连续N次RSRP小于门限值,或者在设定时间T2内;且平均的RSRP小于门限值,则认为RLF是由覆盖漏洞造成,否则是由切换参数设置造成。其中,时间T1≠时间T2。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移动终端将其判断出的RLF原因,通过RRC重建消息或NAS恢复消息发送给其重新建立链接的基站。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与移动终端重新建立链接的基站收到移动终端的的RLF原因后,将该原因包含在其与相邻关联基站的RLF汇报消息中。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与移动终端重新建立链接的基站通过统计收到由覆盖漏洞造成的RLF报告到设定次数后,发起覆盖优化过程。
一种无线链路失败原因的区分方法,所述方法用以区分RLF的原因是切换参数设置不合理还是覆盖漏洞;移动终端在发生RLF事件后,判断发生RLF事件的原因,判断方法为步骤A的方法或步骤B的方法:
步骤A、利用发生RLF事件与重新建立RRC链接之间的时间差作为一个判断依据,如果时间差大于设定时间T1,则认为存在覆盖漏洞,否则认为没有覆盖漏洞;
步骤B、终端对其发生RLF后测量到的所有RSRP进行判断,如果存在连续N次RSRP小于门限值,或者在设定时间T2内;且平均的RSRP小于门限值,则认为RLF是由覆盖漏洞造成,否则是由切换参数设置造成。其中,时间T1≠时间T2。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移动终端将其判断出的RLF原因,通过RRC重建消息或NAS恢复消息发送给其重新建立链接的基站。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如果原服务基站收到邻居基站的多个RLF汇报消息中,两种RLF的原因都有,则等待有更多的RLF汇报、以及其他测量信息后,再进行相应的参数调整;当基站需要在收到移动终端提供的RLF原因后,才向邻居基站发送RLF汇报消息,并且将RLF的原因指示包含在RLF汇报消息中。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当基站收到移动终端多次由于覆盖漏洞造成的RLF指示后,向核心网触发相应的覆盖优化算法,并指示移动终端进行相应的覆盖优化测量。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与移动终端重新建立链接的基站收到移动终端的的RLF原因后,将该原因包含在其与相邻关联基站的RLF汇报消息中。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与移动终端重新建立链接的基站通过统计收到由覆盖漏洞造成的RLF报告到设定次数后,发起覆盖优化过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提出的无线链路失败原因的区分方法,可在移动鲁棒性优化过程中,对于由于非切换参数设置导致的RLF,例如覆盖漏洞造成的RLF,进行区分,从而避免了对切换参数进行不必要的调整,提高了移动鲁棒性优化算法的有效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无线链路失败示意图。
图2为切换参数造成RLF的示意图。
图3为覆盖漏洞造成RLF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实施例一
在无线网络中,移动鲁棒性优化主要通过检测基站与终端之间的无线链路失败事件来触发相应的基站间切换参数优化算法。然而,除了切换参数设置不合理会造成无线链路失败之外,覆盖漏洞也会造成无线链路失败。对此,本发明提出一种通过移动终端进行检测的方案,在进行移动鲁棒性优化时,对发生无线链路失败的原因进行区分,并将此原因发送给重新建立连接的基站,以确保移动鲁棒性优化正确工作。
因为移动终端具有判断RLF发生的所有信息,本发明提出由移动终端进行RLF原因判断,当终端在进行RRC重建或NAS恢复时,只需在消息中加入一个指示位,来区分RLF的原因是切换参数设置不合理还是覆盖漏洞。
本发明提出的无线链路失败原因的区分方法中,移动终端具体对RLF的判断方法有两种:
(1)可以利用发生RLF事件与重新建立RRC链接之间的时间差作为一个判断依据,如果时间大于设定时间T1,则认为存在覆盖漏洞,否则认为没有覆盖漏洞。
(2)终端对其发生RLF后测量到的所有RSRP进行判断,如果存在连续N次RSRP小于门限值,或者设定时间T2内,平均的RSRP小于门限值,则认为RLF是由覆盖漏洞造成,否则是由切换参数设置造成。这两种方法简单有效,十分易于在移动终端中实现。时间T1≠时间T2。
移动鲁棒性优化的主要方法是在发生RLF的相关相邻小区之间,进行切换参数的调整。当重新建立链接的基站确定RLF引起的原因后,将具体的RLF原因告知相关联的基站,则有助于各个基站的移动鲁棒性优化算法提高性能。例如,如果原服务基站收到邻居基站的多个RLF汇报消息中,两种RLF的原因都有,那么其很可能会等待有更多的RLF汇报,以及其他测量信息后再进行相应的参数调整。因此,当基站需要在收到移动终端提供的RLF原因后,才向邻居基站发送RLF汇报消息,并且将RLF的原因指示包含在RLF汇报消息中(如图2、图3所示)。
另一方面,当基站收到移动终端多次由于覆盖漏洞造成的RLF指示后,其还可以向核心网触发相应的覆盖优化算法,并指示移动终端进行相应的覆盖优化测量。
本发明可应用于LTE(Release 9及以上)蜂窝系统的移动鲁棒性优化过程、覆盖优化过程,以及其他类似系统的移动鲁棒性优化、覆盖优化过程。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出的无线链路失败原因的区分方法,可在移动鲁棒性优化过程中,对于由于非切换参数设置导致的RLF,例如覆盖漏洞造成的RLF,进行区分,从而避免了对切换参数进行不必要的调整,提高了移动鲁棒性优化算法的有效性。
这里本发明的描述和应用是说明性的,并非想将本发明的范围限制在上述实施例中。这里所披露的实施例的变形和改变是可能的,对于那些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实施例的替换和等效的各种部件是公知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清楚的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本质特征的情况下,本发明可以以其它形式、结构、布置、比例,以及用其它组件、材料和部件来实现。在不脱离本发明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里所披露的实施例进行其它变形和改变。

Claims (10)

1.一种无线链路失败原因的区分方法,其特征在于:
由移动终端进行RLF原因判断,当终端在进行RRC重建或NAS恢复时,在消息中加入一个指示位,来区分RLF的原因是切换参数设置不合理还是覆盖漏洞;
移动终端在发生RLF事件后,判断发生RLF事件的原因,判断方法为步骤A的方法或步骤B的方法:
步骤A、利用发生RLF事件与重新建立RRC链接之间的时间差作为一个判断依据,如果时间差大于设定时间T1,则认为存在覆盖漏洞,否则认为没有覆盖漏洞;
步骤B、终端对其发生RLF后测量到的所有RSRP进行判断,如果存在连续N次RSRP小于门限值,或者在设定时间T2内;且平均的RSRP小于门限值,则认为RLF是由覆盖漏洞造成,否则是由切换参数设置造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链路失败原因的区分方法,其特征在于:
移动终端将其判断出的RLF原因,通过RRC重建消息或NAS恢复消息发送给其重新建立链接的基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链路失败原因的区分方法,其特征在于:
与移动终端重新建立链接的基站收到移动终端的的RLF原因后,将该原因包含在其与相邻关联基站的RLF汇报消息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链路失败原因的区分方法,其特征在于:
与移动终端重新建立链接的基站通过统计收到由覆盖漏洞造成的RLF报告到设定次数后,发起覆盖优化过程。
5.一种无线链路失败原因的区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用以区分RLF的原因是切换参数设置不合理还是覆盖漏洞;
移动终端在发生RLF事件后,判断发生RLF事件的原因,判断方法为步骤A的方法或步骤B的方法:
步骤A、利用发生RLF事件与重新建立RRC链接之间的时间差作为一个判断依据,如果时间差大于设定时间T1,则认为存在覆盖漏洞,否则认为没有覆盖漏洞;
步骤B、终端对其发生RLF后测量到的所有RSRP进行判断,如果存在连续N次RSRP小于门限值,或者在设定时间T2内;且平均的RSRP小于门限值,则认为RLF是由覆盖漏洞造成,否则是由切换参数设置造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线链路失败原因的区分方法,其特征在于:
移动终端将其判断出的RLF原因,通过RRC重建消息或NAS恢复消息发送给其重新建立链接的基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线链路失败原因的区分方法,其特征在于:
如果原服务基站收到邻居基站的多个RLF汇报消息中,两种RLF的原因都有,则等待有更多的RLF汇报、以及其他测量信息后,再进行相应的参数调整;    
当基站需要在收到移动终端提供的RLF原因后,才向邻居基站发送RLF汇报消息,并且将RLF的原因指示包含在RLF汇报消息中。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线链路失败原因的区分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基站收到移动终端多次由于覆盖漏洞造成的RLF指示后,向核心网触发相应的覆盖优化算法,并指示移动终端进行相应的覆盖优化测量。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线链路失败原因的区分方法,其特征在于:
与移动终端重新建立链接的基站收到移动终端的的RLF原因后,将该原因包含在其与相邻关联基站的RLF汇报消息中。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线链路失败原因的区分方法,其特征在于:
与移动终端重新建立链接的基站通过统计收到由覆盖漏洞造成的RLF报告到设定次数后,发起覆盖优化过程。
CN200910247314.0A 2009-12-28 2009-12-28 无线链路失败原因的区分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1183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247314.0A CN102111830B (zh) 2009-12-28 2009-12-28 无线链路失败原因的区分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247314.0A CN102111830B (zh) 2009-12-28 2009-12-28 无线链路失败原因的区分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11830A true CN102111830A (zh) 2011-06-29
CN102111830B CN102111830B (zh) 2015-01-28

Family

ID=441758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247314.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11830B (zh) 2009-12-28 2009-12-28 无线链路失败原因的区分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111830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25365A (zh) * 2012-03-20 2012-08-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移动鲁棒性优化和移动负载均衡的方法及基站
WO2013071856A1 (zh) * 2011-11-14 2013-05-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链路失败统计方法和相关装置及通信系统
CN104081806A (zh) * 2012-01-20 2014-10-01 富士通株式会社 分析链路失败原因的方法、网络优化方法及其装置
WO2020156497A1 (en) * 2019-02-01 2020-08-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communicating mobility information
WO2023179488A1 (zh) * 2022-03-25 2023-09-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覆盖空洞的检测方法和相关设备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11138A (zh) * 2000-12-22 2004-07-07 ��ʽ�����װ 利用详细的移动状态信息进行接入参数调整与分组数据资源管理
CN1954632A (zh) * 2004-05-13 2007-04-25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在无线接入网与移动台之间重建无线通信
US20090175163A1 (en) * 2008-01-04 2009-07-09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performing 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 re-establishment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11138A (zh) * 2000-12-22 2004-07-07 ��ʽ�����װ 利用详细的移动状态信息进行接入参数调整与分组数据资源管理
CN1954632A (zh) * 2004-05-13 2007-04-25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在无线接入网与移动台之间重建无线通信
US20090175163A1 (en) * 2008-01-04 2009-07-09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performing 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 re-establishment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NOKIA SIEMENS NETWORKS: "UE-originated RLF reports for coverage hole detection", 《3GPP TSG RAN WG3 MEETING #65 R3-091925》 *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071856A1 (zh) * 2011-11-14 2013-05-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链路失败统计方法和相关装置及通信系统
CN104081806A (zh) * 2012-01-20 2014-10-01 富士通株式会社 分析链路失败原因的方法、网络优化方法及其装置
CN102625365A (zh) * 2012-03-20 2012-08-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移动鲁棒性优化和移动负载均衡的方法及基站
CN102625365B (zh) * 2012-03-20 2014-07-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移动鲁棒性优化和移动负载均衡的方法及基站
WO2020156497A1 (en) * 2019-02-01 2020-08-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communicating mobility information
WO2020155094A1 (en) * 2019-02-01 2020-08-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communicating mobility information
CN113396635A (zh) * 2019-02-01 2021-09-14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传达移动性信息的技术
WO2023179488A1 (zh) * 2022-03-25 2023-09-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覆盖空洞的检测方法和相关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11830B (zh) 2015-01-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541986B1 (en) Method and user equipment for reporting handover scenario judgement parameter and base station for handover scenario judgement
CN102883361B (zh) 小区信息上报和小区移动性参数调整的方法及设备
CN101841835B (zh) 切换优化方法、设备及系统
EP2853109B1 (en) Method for detecting cause of radio link failure or handover failure
CN110267289B (zh) 一种检测无线链路失败或切换失败原因的方法
EP2434797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judging matching of reselection parameters and handover parameters between cells
US8903399B2 (en) Methods and network nodes for detecting short stay handover
CN102256318B (zh) 一种切换参数的调整方法
EP2629565B1 (en) Method for determining radio link failure reason
CN100463564C (zh) 接力切换失败后回切的方法
US10154444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roving handover success rate
CN104521283B (zh) 用于调节移动性参数的方法和装置
CN105103594A (zh) 无线电通信系统、无线电站、无线电终端、通信控制方法和非瞬时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02326428A (zh) 发现无线网络问题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JP2012114916A (ja) セルラ無線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セル端のカバレッジ・ホールの検出
JP2011530912A (ja) 無線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ハンドオーバ方法およびハンドオーバ装置
JP2012129981A (ja) セルラ無線ネットワーク内のカバレッジ・ホール検出
Wei Mobility robustness optimization based on UE mobility for LTE system
CN101909313A (zh) 一种移动通信系统自优化的方法及装置
CN102111830B (zh) 无线链路失败原因的区分方法
CN102111781A (zh) 一种覆盖优化的测量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3581945A (zh) 测量配置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2111780A (zh) 覆盖漏洞检测的实现方法、系统及基站
WO2013010565A1 (en) Network element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the same
WO2013113247A1 (zh) 一种提高移动健壮性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128

Termination date: 2018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