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01723B - 组合式人工鱼礁-生物栅水体净化方法 - Google Patents
组合式人工鱼礁-生物栅水体净化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101723B CN102101723B CN 201010262795 CN201010262795A CN102101723B CN 102101723 B CN102101723 B CN 102101723B CN 201010262795 CN201010262795 CN 201010262795 CN 201010262795 A CN201010262795 A CN 201010262795A CN 102101723 B CN102101723 B CN 10210172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iological
- water body
- biological grid
- marine habitat
- artificial fish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vet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组合式人工鱼礁-生物栅水体净化方法及其装置,它是由人工鱼礁和由支架与生物绳组成的生物栅构成;人工鱼礁为钢砼结构,中间设有十字形隔墙,隔墙四端与正方形体边墙四个中心点或对角点相连接,边墙和隔墙上均设有多个孔,并在正方形体墙四个角处预埋铁作为与生物栅支架的连接固件。采用本发明的净化系统装置可以使水体中TN去除率为20~40%,TP去除率维持在15~30%,COD去除率维持在30~60%之间,叶绿素a去除率维持在75~90%之间。本发明的方法适用于景观水体治理与水生生态系统的恢复,是一种节能、高效的景观水体生物-生态强化修复技术。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境工程技术领域,涉及水质净化技术,特别是应用于城市景观水体水质净化和生态修复的方法,更具体地说是一种组合式人工鱼礁-生物栅水体净化方法及其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进程和工农业污染,城市景观水体水质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并破坏了河道与湖泊生态系统的平衡,从而引起水体藻类暴发,导致水质恶化、味觉和嗅觉变坏、溶解氧耗竭、透明度降低、渔业减产、阻塞航道,对人和动物产生毒性,造成城市景观水体功能的丧失,因此,采取有效措施抑制藻类滋长、改善城市景观水体水质、保障区域水利安全、营造出人与自然和谐的水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景观水体的水质维护主要是控制水体中的COD(化学需氧量)、NH3-N(氨氮)、TN(总氮)和TP(总磷)的含量及藻类等的生长,保持水体的清澈、洁净和整个水域的水质。目前,应用于景观水体治理的方法众多,包括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等。其中物理法就是利用物理作用,分离污染水体中呈悬浮状态的污染物质,如采用重力分离、气浮、反渗透、离心分离、蒸发等;化学法就是利用化学反应作用来分离、转化、破坏或回收污染水体中的污染物,并使其转化为无害物质,如混凝、中和、氧化还原、吸附、电渗析、汽提、萃取等工艺,化学法在景观水体中的主要应用包括凝聚沉淀和化学药剂杀藻法等;生物法主要包括生物接触氧化、土地处理系统、人工湿地、投加微生物菌剂等方法。上述技术在国内外城市景观水体的水质净化与生态修复中均有应用,并在生产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存在电耗高、运行费用高、二次污染风险大等问题。
生物栅是一种近自然生态型的水质净化技术,生物栅对水体中污染物的净化过程是多种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综合的结果,其中填料对水体中颗粒态污染物具有良好的阻留、过滤、吸附、沉淀净化作用,填料上生长的大量微生物(生物膜),在纵向上,构成 了一个由细菌、真菌、藻类、原生动物、后生动物等多个营养级组成的复杂生态系统,在横向上,沿着液体到载体的方向,构成了一个悬浮好氧型、附着好氧型、附着兼氧型、附着厌氧型的多种不同活动能力、呼吸类型、营养类型的微生物系统,该区域是污染物分解、转化的功能主体,它们与动植物共同形成复杂食物链(网)对水体中污染物质具有快速、高效的净化效果。生物栅填料具有良好的弹性,适合于河道水体复杂多变的水动力学条件,不会造成净化装置的堵塞和生物膜大量脱落。根据水体的污染特点、程度及净化要求,可以对生物栅进行模块化生产,在河道与湖泊水体中进行灵活布置。人工鱼礁能为鱼虾及贝类提供庇护、栖息、索饵及产卵场所,形成良性循环的水域生态环境。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景观水体治理的方法中存在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组合式人工鱼礁-生物栅水体净化方法及其装置。它可以有效地去除污水中的氮、磷等污染物和控制水体中藻类滋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组合式人工鱼礁-生物栅水体净化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人工鱼礁(1)和生物栅(5)构成;所述的人工鱼礁(1)为正方形体,中间设有十字形隔墙,隔墙四端与正方形体墙四个中心点或对角点相连接,边墙和隔墙上均设有多个孔(6),并在正方形体墙四个角处预埋连接固件(4),所述的连接固件(4)由预埋铁(7)和螺栓连接件(8)组成所述的生物栅(5)由生物栅支架(2)和生物绳(3)组成;所述的人工鱼礁(1)通过连接固件(4)与挂有生物绳(3)的生物栅支架(2)固定在一起。其结构如图1所示。
本发明所述的净化系统装置,其中的人工鱼礁为钢筋混凝土按模整体浇筑而成,所述边墙和隔墙上均设有多个圆形或方形的孔(6)。其结构如图2所示。
本发明所述的净化系统装置,其中的生物绳(3)缝制在塑料管上,再将塑料管等距离固定在生物栅支架(2)上构成生物栅,其结构如图3所示,其中的生物栅支架采用不锈钢角钢焊接而成。连接固件(4)是采用螺栓连接或者采用焊接。
通过连接固件(4)将生物栅和人工鱼礁固定成一个整体,该整体可作为一个大型鱼礁,为鱼类等水生动物的捕食、栖息和繁衍提供场所。
本发明所述的净化系统装置,其中连接固件(4)由预埋铁(7)和螺栓连接件(8)组成,其结构如图4所示。
本发明进一步公开了净化系统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实施时将人工鱼礁-生物栅净化系统装置,放置在景观水体水面下10~20cm处,经过1~3个月的生物膜培养,形成一个由细菌、真菌、藻类、原生动物、后生动物多个营养级组成的复杂生态系统,其中的生物绳能有效去除污水中的磷,出水中的总磷浓度亦有所降低。监测结果表明:该系统对水体中TN去除率为20~40%,TP去除率维持在15~30%,COD去除率维持在30~60%之间,叶绿素a去除率维持在75~90%之间。
本发明的人工鱼礁模仿自然环境中鱼类捕食、栖息、产卵场所设计,人工鱼礁单元为正方形体,正方形体长×宽×高为1200mm×1200mm×200mm,中间设有十字形隔墙,隔墙长×宽×高为800mm×120mm×200mm,隔墙四端与正方形体边墙中心点或对角相连接,边墙和隔墙上均设有多个圆形或方形的孔,该种结构空间利用率高、水动力性能好、稳定性(抗漂移、抗倾覆、抗沉陷)高;并在正方形体墙四个角处预埋铁,预埋铁埋入墙体内部分长100mm,露出部分高为150mm,在露出部分100mm处设有螺栓连接件,生物栅支架四脚与预埋铁通过螺栓连接件固定,作为人工鱼礁与生物栅支架的连接固件,利用人工鱼礁的自重,固定生物栅;生物栅支架采用不锈钢角钢焊接而成,长×宽×高为1000mm×1000mm×1000mm,支架上缠绕着生物绳。
人工鱼礁为钢筋混凝土按模整体浇筑而成,根据需要也可以采用粉煤灰结构,内部配加强筋或可以采用竹片等其它材料制成,这些常规的制作方法,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将人工鱼礁与生物栅进行结合,能够为鱼类等水生动物提供更大的活动空间,同时利用鱼类等水生动物在生物栅内部滤食原生动物、吞食有机颗粒和小型底栖动物,起到延长食物链、分解有机物的作用。鱼类等水生动物在生物栅填料间往来穿梭,将促进生物栅空间结构内水的交换以及DO和养分的交换,减少因为生物膜过于密集而造成的死水区域,并能够打乱水面复氧形成的从表面向底层DO逐渐降低的DO梯度,加速空气复氧,提高水体中的含氧量;填料上的生物膜由内向外将存在一定的DO浓度梯度,生 物栅内同时存在好氧、缺氧环境,硝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可以在不同空间内同时进行,有利于污水中总氮的去除,同时填料能有效去除污水中的磷,出水中的总磷浓度亦有所降低。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的组合式人工鱼礁-生物栅水体净化装置,能经济、有效地去除污水中的氮、磷等污染物和控制水体中藻类滋长,促进城市景观水体的清澈、洁净,实现河道与湖泊生态系统的平衡的目的。
(2)采用本发明的净化系统装置放置在景观水体水面下10~20cm处,经过1~3个月的生物膜培养,可有效措施抑制藻类滋长,监测结果表明该系统对水体中TN去除率可达20~40%,TP去除率维持在15~30%,COD去除率维持在30~60%之间,叶绿素a去除率维持在75~90%之间,该系统的应用改善了城市景观水体水质、保障区域水利安全、营造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的水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组合式人工鱼礁-生物栅水体净化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组合式人工鱼礁-生物栅水体净化装置的人工鱼礁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组合式人工鱼礁-生物栅水体净化装置的生物栅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组合式人工鱼礁-生物栅水体净化装置的连接固件示意图。
图中标号:1为人工鱼礁,2为生物栅支架,3为生物绳,4为连接固件,5为生物栅,6为孔,7为预埋铁,8为螺栓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组合式人工鱼礁-生物栅水体净化装置的结构。
实施例1
组合式人工鱼礁-生物栅水体净化装置的制作及使用方法
净化装置的制作过程:
(1)组合式人工鱼礁-生物栅水体净化系统装置,包括人工鱼礁(1)、生物栅(5), 所述的生物栅(5)由生物栅支架(2)和生物绳(3)组成,所述的连接固件(4)由预埋铁(7)和螺栓连接件(8)组成,所述的人工鱼礁(1)通过连接固件(4)与挂有生物绳(3)的支架(2)固定在一起;人工鱼礁为钢筋混凝土按模整体浇筑而成,其形状为正方形体,长×宽×高为1200mm×1200mm×200mm,中间设有十字形隔墙,隔墙长×宽×高为800mm×120mm×200mm,隔墙四端与正方形体边墙中心点对角点相连接,边墙和隔墙上均设有多个圆形或方形的孔,并在正方形体墙四个角处预埋铁,预埋铁埋入墙体内部分长100mm,露出部分高为150mm,在露出部分100mm处设有螺栓连接件,生物栅支架四脚与预埋铁通过螺栓连接件固定,作为人工鱼礁与生物栅支架的连接装置。
(2)生物栅支架采用不锈钢角钢焊接而成,长×宽×高为1000mm×1000mm×1000mm,将生物绳填料缝制在塑料管上,再把塑料管等距离地安装在支架上。
(3)生物栅制造完成后,利用螺栓连接件将其与预制好的钢筋混凝土人工鱼礁组装成组合式人工鱼礁-生物栅水体净化系统装置。
(4)实施时将人工鱼礁-生物栅净化系统放置在河道或湖泊或景观水体水面下10~20cm左右,经过1~3个月的生物膜培养,将会形成一个由细菌、真菌、藻类、原生动物、后生动物等多个营养级组成的复杂生态系统,底栖动物和鱼类等水生动物在系统间进行捕食、往来穿梭,促使水体搅动,加速空气复氧,提高水体中的含氧量,系统将具有较好的氮、磷等污染物的去除功能和抑制水体中藻类滋长。
实施例2
在天津某表面流人工湿地出水端设置人工鱼礁-生物栅净化系统装置,填料为生物绳,安装在生物栅支架上,放置在水面下20cm左右,经过2个月的生物膜挂膜成功后,通过对该系统进出水进行监测,结果表明该系统对水体中TN去除率为20%,TP去除率维持在30%,COD去除率维持在50%。
实施例3
在天津某景观河道出水端设置组合式人工鱼礁-生物栅系统装置,填料为生物绳,安装在生物栅支架上,放置在水面下10cm左右,经过1个月的生物膜培养后,可以见到在较小的空间内集聚了大量的浮游植物、微生物、原生动物和水生动物,通过对该系统 进出水进行监测,该系统对水体中TN去除率为25%,TP去除率维持在25%,COD去除率维持在40%。
实施例4
在天津某富营养化水体出水端设置组合式人工鱼礁-生物栅系统装置,放置在水面下10cm左右,经过2个月的生物膜培养后,通过对该系统进出水进行监测,该系统对水体中TN去除率为30%,TP去除率维持在25%,COD去除率维持在60%,藻密度和叶绿素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0%和85%。
实施例5
在天津某富营养化水体出水端设置组合式人工鱼礁-生物栅系统,同时取该水体中的污水进行混凝气浮工艺处理,所加混凝剂为聚合氯化铝(PAC),两者的处理效果见下表1:
表1 组合人工鱼礁-生物栅系统与混凝气浮工艺处理富营养化水体效果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内容并不局限在的实施例中,相同领域内的有识之士可以在本发明的技术指导思想之内可以轻易提出其他的实施例,但这种实施例都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组合式人工鱼礁-生物栅水体净化系统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净化系统装置是由人工鱼礁(1)和生物栅(5)构成;所述的人工鱼礁(1)为正方形体,中间设有十字形隔墙,隔墙四端与正方形体墙四个中心点或对角点相连接,边墙和隔墙上均设有多个孔(6),并在正方形体墙四个角处预埋连接固件(4),所述的连接固件(4)由预埋铁(7)和螺栓连接件(8)组成;所述的生物栅(5)由生物栅支架(2)和生物绳(3)组成;所述的人工鱼礁(1)通过连接固件(4)与挂有生物绳(3)的生物栅支架(2)固定在一起;实施时将人工鱼礁-生物栅净化系统放置在景观水体水面下10~20cm处,经过1~3个月的生物膜培养后,系统将发挥较强的去除污染物的能力,经监测系统对水体中TN去除率为20~40%,TP去除率维持在15~30%,COD去除率维持在30~60%之间,叶绿素a去除率维持在75~90%之间。
2.权利要求1所述的使用方法,其中的人工鱼礁为钢筋混凝土按模整体浇筑而成;人工鱼礁边墙和隔墙上均设有多个圆形或方形的孔。
3.权利要求1所述的使用方法,其中的生物绳(3)是缝制在塑料管上,再将塑料管等距离固定在生物栅支架(2)上构成生物栅,生物栅支架采用不锈钢角钢焊接而成。
4.权利要求1所述的使用方法,其中人工鱼礁(1)上的连接固件(4)将生物栅和人工鱼礁固定成一个整体,该整体可作为一个大型鱼礁,为鱼类水生动物的捕食、栖息和繁衍提供场所。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010262795 CN102101723B (zh) | 2010-08-26 | 2010-08-26 | 组合式人工鱼礁-生物栅水体净化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010262795 CN102101723B (zh) | 2010-08-26 | 2010-08-26 | 组合式人工鱼礁-生物栅水体净化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101723A CN102101723A (zh) | 2011-06-22 |
CN102101723B true CN102101723B (zh) | 2012-06-27 |
Family
ID=441548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1010262795 Active CN102101723B (zh) | 2010-08-26 | 2010-08-26 | 组合式人工鱼礁-生物栅水体净化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101723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381754A (zh) * | 2011-09-29 | 2012-03-21 | 同济大学 | 微网分离生物膜法强化活性污泥氨氮去除方法 |
CN102388830B (zh) * | 2011-12-06 | 2013-06-12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 多层复合型增殖鱼礁 |
CN103508563B (zh) * | 2013-09-29 | 2015-02-18 | 天津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 木栈道与生物栅一体化净化水体装置 |
CN105152349A (zh) * | 2015-10-12 | 2015-12-16 | 海宁市洁源水务有限公司 | 上端载种水培植物的生物栅 |
CN106630163A (zh) * | 2016-12-22 | 2017-05-10 | 天津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 一种景观水体的漂浮式生物栅净化装置 |
CN110127839A (zh) * | 2019-05-14 | 2019-08-16 | 东南大学 | 一种透水混凝土与轻质混凝土为主体的丛林生物栅及其水质净化方法和应用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2238400A (ja) * | 2001-02-15 | 2002-08-27 | Nisshoku Corp | 疑似藻場の造成基体 |
JP2003041552A (ja) * | 2001-10-10 | 2003-02-13 | Tatsuo Nagano | 鉢付l型ブロックによる、自然環境の生態系及び景観保護の為の、湖沼及び河川の護岸と魚巣を兼ねた浄水工法。 |
CN1810679A (zh) * | 2005-01-25 | 2006-08-02 |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环境科学研究所 | 一种用于净化污染水体的框架式生物纳污消污栅 |
CN2880810Y (zh) * | 2006-03-13 | 2007-03-21 | 苏州工业园区活水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曝气生物栅 |
CN101066823A (zh) * | 2007-06-05 | 2007-11-07 | 南开大学 | 一种高含盐富营养化景观水体的藻类控制方法 |
CN101486513A (zh) * | 2009-02-27 | 2009-07-22 | 山东大学 | 串联式水体原位生物净化沉箱沉栅浮岛 |
CN201762172U (zh) * | 2010-08-26 | 2011-03-16 | 天津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 组合式人工鱼礁-生物栅水体净化系统装置 |
-
2010
- 2010-08-26 CN CN 201010262795 patent/CN102101723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2238400A (ja) * | 2001-02-15 | 2002-08-27 | Nisshoku Corp | 疑似藻場の造成基体 |
JP2003041552A (ja) * | 2001-10-10 | 2003-02-13 | Tatsuo Nagano | 鉢付l型ブロックによる、自然環境の生態系及び景観保護の為の、湖沼及び河川の護岸と魚巣を兼ねた浄水工法。 |
CN1810679A (zh) * | 2005-01-25 | 2006-08-02 |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环境科学研究所 | 一种用于净化污染水体的框架式生物纳污消污栅 |
CN2880810Y (zh) * | 2006-03-13 | 2007-03-21 | 苏州工业园区活水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曝气生物栅 |
CN101066823A (zh) * | 2007-06-05 | 2007-11-07 | 南开大学 | 一种高含盐富营养化景观水体的藻类控制方法 |
CN101486513A (zh) * | 2009-02-27 | 2009-07-22 | 山东大学 | 串联式水体原位生物净化沉箱沉栅浮岛 |
CN201762172U (zh) * | 2010-08-26 | 2011-03-16 | 天津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 组合式人工鱼礁-生物栅水体净化系统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101723A (zh) | 2011-06-2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000749B (zh) | 一种适于感潮内河水系排污口污水的原位生态修复方法及系统和应用 | |
CN102101723B (zh) | 组合式人工鱼礁-生物栅水体净化方法 | |
CN103739082B (zh) | 人工造流曝气耦合生物膜浮床净化富营养化水体的系统 | |
CN201733730U (zh) | 石斑鱼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装置 | |
CN101606506A (zh) | 集约化的循环水养殖系统 | |
CN103960193B (zh) | 模拟自然生态环境的松江鲈鱼繁养水处理系统及运作管理方法 | |
CN204400695U (zh) | 水体生态修复系统 | |
CN109095617A (zh) | 亚热带地区复合型人工湿地净化海水养殖用水的生态系统以及净化方法 | |
CN101336621A (zh) | 自动化循环水维生与养殖系统 | |
CN102464404B (zh) | 一种受污染河道水体修复治理方法及系统 | |
CN102067824A (zh) | 一种封闭循环海水对虾池塘养殖系统 | |
CN110028203A (zh) | 一种水产养殖退水旁路治理及生态修复循环处理方法 | |
JP2013094144A (ja) | 魚介類と海藻類のハイブリッド飼育システム | |
CN108401970A (zh) | 一种鱼虾藻鲍参循环水生态综合养殖系统 | |
CN102823521B (zh) | 半咸水人工湿地室内养殖对虾的方法 | |
Ngo et al. | Aerobic treatment of effluents from the aquaculture industry | |
CN102010071A (zh) | 一种组合式高效河道水质净化工艺 | |
CN105210976A (zh) | 高密度养殖循环水的处理设备 | |
CN103719011A (zh) | 一种沉淀分离式养殖池 | |
CN113526785A (zh) | 一池一坝淡水池塘养殖尾水处理系统 | |
CN106630163A (zh) | 一种景观水体的漂浮式生物栅净化装置 | |
Tepe et al. | Treatment of effluents from fish and shrimp aquaculture in constructed wetlands | |
CN111072219A (zh) | 一种湿地前置塘富营养化控制方法 | |
CN201762172U (zh) | 组合式人工鱼礁-生物栅水体净化系统装置 | |
KR101501348B1 (ko) | 갯지렁이 양식 장치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130 Address after: 300191 No. 17, rehabilitation Road, Tianjin, Nankai District Patentee after: Tianjin Academy of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Tianjin 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planning, Tianjin low carbon 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er) Address before: 300191 No. 17, rehabilitation Road, Tianjin, Nankai District Patentee before: TIANJIN 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