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选择性捕捉河蟹和虾类或底栖鱼类的地笼式渔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渔具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可选择性捕捉河蟹和虾类或底栖鱼类的地笼式渔具。
背景技术
河蟹、虾类(如罗氏沼虾、青虾等)、底栖鱼类(如鳅类、黄鳝、沙塘鳢等)均为底栖水生生物。它们喜白天隐蔽、夜间活动。河蟹活动以爬行为主且喜攀缘,虾类活动则以身体弹跳、退行为主,像鳅类、黄鳝、沙塘鳢等这类的底栖鱼类活动以间歇式贴底游泳且喜穴藏为主。一般情况下,物种之间不会影响各自的正常生活习性;在池塘、水库和湖泊等生态系统中,它们在食性、生活习性、行为方式上存在互补性。在河蟹池塘和湖泊围网养殖的生产实践中,人们已经证明河蟹、虾类或某些底栖鱼类可以共生,以河蟹养殖为主的水体套养适量虾类或底栖鱼类可充分利用水体空间,大大增进饵料利用率,提高水产品养殖总量,增加收益。目前有不少有关此类混养模式的关键技术及其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报道。
水体中以河蟹为主、混养虾类或底栖鱼类的养殖模式在国内正逐步推广践行,但在养殖产品捕捞上市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是虾类或底栖鱼类的养殖周期短,上市时间比河蟹早,养殖户往往在提前用普通的地笼套捕虾类或鱼类上市,以减小池塘的负载压力,利于河蟹更好的生长和育肥。但用普通的地笼捕捉虾类或鱼类,会把河蟹一同诱捕,造成河蟹与虾类或鱼类聚集在一起,河蟹将虾类或鱼类伤残甚至杀死的后果,极大地降低了虾类或鱼类的销售价值。同时,滞留于笼内的河蟹不能及时逃出笼外,生长和育肥均受到影响。此外,河蟹与虾类或鱼类混杂在一个收集区会增加养殖户的分拣难度,费工费 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地笼式渔具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可选择性捕捉河蟹和虾类或底栖鱼类的地笼式渔具。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选择性捕捉河蟹与虾类或底栖鱼类的地笼式渔具,包括一笼体,所述笼体由筒状网袋和固定在筒状网袋内的龙骨构成,整个笼体分为蟹、虾或底栖鱼类引诱区,两个蟹和虾或鱼分离通行区,两个蟹独立收集区和两个虾或鱼独立收集区;在所述蟹、虾或底栖鱼类引诱区上开设有蟹、虾或底栖鱼类引诱口,两个蟹和虾或鱼分离通行区、两个蟹独立收集区和两个虾或鱼独立收集区以所述蟹、虾或底栖鱼类引诱区的中心对称分设在蟹、虾或底栖鱼类引诱区的两端,其中蟹、虾或底栖鱼类引诱区的一端与一个蟹和虾或鱼分离通行区的第一端连接,每一个蟹和虾或鱼分离通行区的第二端与一个蟹独立收集区的第一端连接,每一个蟹独立收集区的的第二端开设有蟹逃离可捆扎口;每一个蟹独立收集区、虾或鱼独立收集区的第一端与一个蟹和虾或鱼分离通行区一个侧面连接,每一个蟹独立收集区、虾或鱼独立收集区的第二端开设有虾或鱼逃离可捆扎口。
本发明所述的蟹、虾或底栖鱼类引诱区、两个蟹和虾或鱼分离通行区、两个蟹独立收集区呈直条状串联,两个虾或鱼独立收集区的轴线与蟹、虾或底栖鱼类引诱区、蟹和虾或鱼分离通行区、蟹独立收集区三者的串联轴线相互垂直。
本发明所述的蟹、虾或底栖鱼类引诱区由若干个引诱子区串联而成,每一个引诱子区的上开设有蟹、虾或底栖鱼类引诱口,蟹、虾或底栖鱼类引诱区两端的引诱子区的一端与一个蟹和虾或鱼分离通行区的第一端连接,在每一引诱子区内均设置有引诱倒须,作为蟹、虾或底栖鱼类引诱口;相邻引诱子区的引诱倒须错位设置。
在每一个蟹、虾或底栖鱼类引诱区与每一个虾或鱼分离通行区的连接处设 置有一挡板,所述挡板的底边距离笼底10cm。
所述挡板为由黑色光滑塑料片制成。
所述每一个蟹和虾或鱼分离通行区内设置有虾或鱼关闭子区和蟹关闭子区,蟹关闭子区一端与虾或鱼关闭子区连接,蟹关闭子区的另一端与一个蟹独立收集区连接;每一个虾或鱼独立收集区与每一个蟹和虾或鱼分离通行区内的虾或鱼关闭子区连接;所述虾或鱼关闭子区与蟹关闭子区之间设置有隔网;所述虾或鱼关闭子区接近所述挡板的那一面为挡网,所述挡网距离所述挡板之间的距离为10cm,挡网与挡板之间构成蟹向上爬行通道,挡网的网眼为2×2cm,挡网上的网眼构成虾或鱼通行通道,在所述挡网的面向虾或鱼关闭子区那一面上设置有第一道虾或鱼引诱倒须,该虾或鱼引诱倒须向虾或鱼关闭子区内延伸;虾或鱼关闭子区的顶面为蟹爬行面,该顶面距离笼顶之间的距离为8cm,虾或鱼关闭子区的顶面与笼顶之间构成蟹横向爬行通道,所述蟹横向爬行通道的入口与所述蟹向上爬行通道连通,蟹横向爬行通道的出口与所述蟹关闭子区连通,在所述蟹横向爬行通道的出口设置有向蟹关闭子区内延伸的第一道蟹引诱倒须。
所述虾或鱼独立收集区与虾或鱼关闭子区的连接处设置有向虾或鱼独立收集区内延伸的第二道虾或鱼引诱倒须。
所述蟹独立收集区与蟹关闭子区的连接处设置有向蟹独立收集区内延伸的第二道蟹引诱倒须。
为尽量避免虾类、鱼类因光线的原因不选择穿越挡网的网格而沿着挡网上爬或从笼底跳跃至虾或鱼关闭子区的顶面,在所述蟹、虾或底栖鱼类引诱区两端的引诱子区内的引诱倒须至第一道虾或鱼引诱倒须这一间距的笼顶上铺设一张遮光布。
本发明利用了河蟹与虾类、底栖鱼类的自然生活习性及行为差异,以及河蟹与虾类或底栖鱼类的形态、个体大小差异分别设计河蟹和虾或底栖鱼类的活动路径,使其到达各自的收集区。本发明的特点为通过挡板限定河蟹及虾类(或 底栖鱼类)从笼体底部穿行,挡网的网眼大小仅供虾或底栖鱼类可以穿过。经实践证明,绝大多数(85%以上)的虾或鱼沿着笼体底部穿过挡网的网眼继续前进,通过第一道虾或鱼引诱倒须后,虾或鱼几乎不能回转,将虾类或底栖鱼类收集在指定的虾或鱼独立收集区。而河蟹的形态及身型限制了其不能穿过限定网眼的挡网,被迫顺着挡网攀爬,并经过通往蟹独立收集区的第一道蟹引诱倒须、第二道蟹引诱倒须,集中在蟹独立收集区内。在生产过程中,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性的捕捞,若仅捕虾类或底栖鱼类,则扎紧虾或鱼独立收集区的虾或鱼逃离可捆扎口,而打开蟹独立收集区的蟹逃离可捆扎口,让蟹自由逃出;若仅捕河蟹,就扎住蟹独立收集区的蟹逃离可捆扎口,打开虾或鱼独立收集区的虾或鱼逃离可捆扎口,让虾或鱼等自由逃出;若同时捕捉河蟹和虾类(或底栖鱼类),则各自扎紧虾或鱼独立收集区的虾或鱼逃离可捆扎口和蟹独立收集区的蟹逃离可捆扎口,这样,采用此技术方案可以选择性捕捉河蟹与虾类或底栖鱼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可选择性捕捉河蟹和虾类或底栖鱼类的地笼式渔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可选择性捕捉河蟹和虾类或底栖鱼类的地笼式渔具的侧面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可选择性捕捉河蟹和虾类或底栖鱼类的地笼式渔具中挡板的平面图。
图4是本发明一种可选择性捕捉河蟹和虾类或底栖鱼类的地笼式渔具中挡网的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一种可选择性捕捉河蟹和虾类或底栖鱼类的地笼式渔具,包括一笼体,笼体由筒状网袋和固定在筒状网袋内的龙骨构成。整个筒状网袋是一个长为8米的筒状网袋,筒状网袋之间用边长为40cm的正方形钢制龙骨固定。
整个笼体分为蟹、虾或底栖鱼类引诱区100,两个蟹和虾或鱼分离通行区200,两个蟹独立收集区300和两个虾或鱼独立收集区400。两个蟹和虾或鱼分离通行区200、两个蟹独立收集区300和两个虾或鱼独立收集区400以蟹、虾或底栖鱼类引诱区100的中心对称分设在蟹、虾或底栖鱼类引诱区100的两端。蟹、虾或底栖鱼类引诱区100、两个蟹和虾或鱼分离通行区200、两个蟹独立收集区300呈直条状串联,每一个虾或鱼独立收集区400的轴线与蟹、虾或底栖鱼类引诱区100、蟹和虾或鱼分离通行区200、蟹独立收集区300三者的串联轴线相互垂直。
参见图1和图2,图中仅显示了本发明的可选择性捕捉河蟹和虾类或底栖鱼类的地笼式渔具一侧的结构,没有显示的那一侧与所显示的一侧结构完全相同。
蟹、虾或底栖鱼类引诱区100的长度为3.2米,由八个引诱子区110串联而成,图中只显示了两个引诱子区110,每个引诱子区110的长度为40cm。蟹、虾或底栖鱼类引诱区100的筒状网袋采用3#尼龙网制成,每个引诱子区110内设置有一个引诱倒须120,作为河蟹、虾类、鱼类的引诱口。相邻引诱子区110的引诱倒须120错位设置。引诱倒须120的大口端底面与笼体底面相交,以利于起到更好的引诱效果。蟹、虾或底栖鱼类引诱区100端部的引诱子区110的一端与蟹和虾或鱼分离通行区200的一端连接,两者的连接处设置有一挡板500,挡板500的材料为黑色光滑塑料片(参见图3),挡板500的底边与笼体底边的垂直间距为10cm。
蟹和虾或鱼分离通行区200的筒状网袋采用3#尼龙网制成,其内设置有虾或鱼关闭子区210和蟹关闭子区220,虾或鱼独立收集区400与虾或鱼关闭子区210的侧面连接,蟹关闭子区220一端与虾或鱼关闭子区210连接,另一端与蟹独立收集区300的第一端连接。
在虾或鱼关闭子区210接近挡板500的那一面为挡网211,挡网211距离挡板500之间的距离为10cm,挡网211的网眼大小为2×2cm的尼龙网(参见图4)。挡网211与挡板500之间构成蟹向上爬行通道230,挡网211的网眼构成虾或鱼通行通道。
在挡网211的面向虾或鱼关闭子区210那一面上设置有第一道虾或鱼引诱倒须240,该第一道虾或鱼引诱倒须240向虾或鱼关闭子区210内延伸,虾或鱼通过该虾或鱼引诱倒须240后,被关闭在虾或鱼关闭子区210内。由于虾或鱼独立收集区400与虾或鱼关闭子区210的侧面连接,并在虾或鱼独立收集区400与虾或鱼关闭子区210的连接处设置有向虾或鱼独立收集区400内延伸的第二道虾或鱼引诱倒须410,被关闭虾或鱼关闭子区210内虾或鱼,在第二道虾或鱼引诱倒须410上的诱饵引诱下,通过第二道虾或鱼引诱倒须410进入虾或鱼独立收集区400,若此时虾或鱼独立收集区400第二端开设的虾或鱼逃离可捆扎口420没有被扎紧,则虾或鱼独立收集区400内的虾或鱼就会放回,若扎紧,则虾或鱼被虾或鱼独立收集区400收集。虾或鱼独立收集区400的筒状网袋采用3#尼龙网制成。
虾或鱼关闭子区210与蟹关闭子区220之间设置有隔网250,隔网250用3#尼龙网制成,虾或鱼关闭子区210的顶面212为蟹爬行面,也采用3#尼龙网制成。顶面212到笼体顶部的垂直距离为8cm,虾或鱼关闭子区210的顶面212与笼顶之间构成蟹横向爬行通道260,蟹横向爬行通道260的入口与蟹向上爬行通道230连通,蟹横向爬行通道260的出口与蟹关闭子区220连通,在蟹横向爬行通道260的出口设置有向蟹关闭子区220内延伸的第一道蟹引诱倒须270,蟹通过第一道蟹引诱倒须270后,就会被关闭在蟹关闭子区220内。由于蟹独立收集区300与蟹关闭子区220连接,并且在蟹独立收集区300与蟹关闭子区220的连接处设置有向蟹独立收集区300内延伸的第二道蟹引诱倒须310,在第二道蟹引诱倒须310上的诱饵引诱下,通过第二道蟹引诱倒须310进入蟹独立收集区300,若此时蟹独立收集区300第二端开设的蟹逃离可捆扎口320没有被 扎紧,则蟹独立收集区300内的蟹就会放回,若扎紧,则蟹被蟹独立收集区300收集。蟹独立收集区300的筒状网袋采用1.5×1.5cm大小网眼的尼龙网制成,原因是此尺寸的尼龙网可供极少数的串到蟹独立收集区300内的虾或鱼逃跑,免于蟹对其的残害。
为尽量避免虾类、鱼类因光线的原因不选择穿越挡网211的网格而沿着挡网211上爬或从笼底跳跃至虾或鱼关闭子区210的顶面212,在蟹、虾或底栖鱼类引诱区100端部的引诱子区110的引诱倒须120至第一道虾或鱼引诱倒须240这一间距的笼顶上铺设一张遮光布600。遮光布600所用材料为塑料尼龙布。
养殖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所需使用本实施例的可选择性捕捉河蟹和虾类或底栖鱼类的地笼式渔具,具体使用方法是:在捕捞季节的傍晚,将本实施例的可选择性捕捉河蟹和虾类或底栖鱼类的地笼式渔具拉直放于塘中,在挡网211与第一道虾或鱼引诱倒须240的小口端之间以及虾或鱼关闭子区210内、蟹横向爬行通道260的出口与第一道蟹引诱倒须270的小口端之间放置些用密网包好的引诱饲料,以香味浓厚的虾类配合饲料为佳,其作用是引诱进入笼内的虾或鱼穿过挡网211的网眼沿着第一道虾或鱼引诱倒须240到达虾或鱼关闭子区210,若要选择捕虾或鱼而留蟹,则扎紧虾或鱼独立收集区400的虾或鱼逃离可捆扎口420,拉直固定于柱子上,打开蟹独立收集区300的蟹逃离可捆扎口320置于水中;若要选择捕蟹留虾或鱼,则扎紧蟹独立收集区300的蟹逃离可捆扎口320,拉直固定于柱子上,打开虾或鱼独立收集区400的虾或鱼逃离可捆扎口420置于水中;若要蟹虾(或鱼)同捕,则扎紧虾或鱼独立收集区400的虾或鱼逃离可捆扎口420和蟹独立收集区300的蟹逃离可捆扎口320,分别拉直固定于柱子上。第二天清晨直接在该渔具的放置处解开虾或鱼独立收集区400的虾或鱼逃离可捆扎口420和/或蟹独立收集区300的蟹逃离可捆扎口320,将蟹或虾或鱼倒入容器中,随后扎紧虾或鱼独立收集区400的虾或鱼逃离可捆扎口420和/或蟹独立收集区300的蟹逃离可捆扎口320,依然固定在柱子上继续捕捉,工人可随时选择或更换捕捉品种。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