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99633A - 空调室内机 - Google Patents

空调室内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99633A
CN102099633A CN2009801288210A CN200980128821A CN102099633A CN 102099633 A CN102099633 A CN 102099633A CN 2009801288210 A CN2009801288210 A CN 2009801288210A CN 200980128821 A CN200980128821 A CN 200980128821A CN 102099633 A CN102099633 A CN 1020996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veable panel
roof
indoor fan
air conditioner
amou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2882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099633B (zh
Inventor
木下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ikin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ikin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kin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Daikin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0996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996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0996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9963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43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mounting arrangements
    • F24F1/004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mounting arrangements mounted in the ceiling or at the ceil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59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heat exchangers
    • F24F1/0063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heat exchangers by the mounting or arrangement of the heat exchang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2Ducting arrangements
    • F24F13/06Outlets for directing or distributing air into rooms or spaces, e.g. ceiling air diffuser
    • F24F2013/0616Outlets that have intake openings

Abstract

一种顶置式空调室内机,其在空调室内机的维修时或开始运转时可实现可动面板的流畅的升降或转动。顶置式空调室内机(2)包括:具有吸入口(20a)和吹出口(20b)的主体(20);配置于覆盖吸入口(20a)的规定位置,并可从规定位置移动的可动面板(24);配置于主体(20)内、用于将空气经由吸入口(20a)吸入并将空气经由吹出口(20b)吹出的室内风扇(13);使可动面板(24)移动的驱动机构(6、7、8);以及对室内风扇(13)和驱动机构(6、7、8)进行控制的控制元件(90),控制元件(90)在可动面板(24)离开规定位置的离开量为第一规定量以下时使室内风扇(13)停止。

Description

空调室内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顶置式(日文:天井設置式)空调室内机。
背景技术
以往,在顶置式空调室内机中,公开了将吸入格栅(日文:吸込グリル)用线材垂下,通过将上述线材卷绕或拉出,来在进行空气过滤器等的维修时使可动面板升降的空调室内机(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这种空调机中,在维修结束后,将线材卷绕,并将可动面板收纳于主体侧的收纳部。
然而,在这种现有的空调室内机中,在可动面板升降时,可动面板会因室内风扇的运转而被吸入至主体侧,因此存在无法实现可动面板流畅的升降的情形。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平11-2423号公报
发明的公开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空调室内机的维修时或开始运转时可实现可动面板的流畅的升降或转动的顶置式空调室内机。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第一发明的顶置式空调室内机包括:具有吸入口和吹出口的主体;可移动到包括覆盖吸入口的规定位置在内的多个位置的可动面板;配置于主体内、用于将空气经由吸入口吸入并将空气经由吹出口吹出的室内风扇;使可动面板移动的驱动机构;以及对室内风扇和驱动机构进行控制的控制元件,控制元件在可动面板离开规定位置的离开量为第一规定量以下时使室内风扇停止。
在这种顶置式空调室内机中,在可动面板的离开量为第一规定量以下时,能防止可动面板因室内风扇而吸入。因此,在空调室内机的维修时和开始运转时,能防止可动面板吸附至主体侧,并能实现可动面板的流畅的移动。
第二发明的顶置式空调室内机是在第一发明的顶置式空调室内机的基础上,可动面板在配置于规定位置的状态下关闭吸入口。
在这种顶置式空调室内机中,在空调室内机开始运转时可动面板将吸入口打开,藉此能形成从室内风扇通至吹出口的空气流路。
第三发明的顶置式空调室内机是在第一发明或第二发明的顶置式空调室内机的基础上,驱动机构是使可动面板在上下方向上升降的机构,控制元件在可动面板离开规定位置的离开量为第一规定量以下时使室内风扇停止。
在这种顶置式空调室内机中,在因空调室内机的维修等而使可动面板升降时,在可动面板的离开量为第一规定量以下时,能防止可动面板因室内风扇的运转而吸入。因此,能防止可动面板吸附至主体侧,并能实现可动面板的流畅的升降。
第四发明的顶置式空调室内机是在第三发明的顶置式空调室内机的基础上,包括接受空调运转指示的接受元件,当接受元件在可动面板的离开量为比第一规定量大的第二规定量时接受空调运转指示的情况下,控制元件与空调运转指示的接受同步地开始室内风扇的运转。
在这种顶置式空调室内机中,能在接受元件接受空调运转指示的时刻开始室内风扇的运转。因此,能在可动面板的离开量为比第一规定量大的第二规定量时立即开始室内风扇的运转。
第五发明的顶置式空调室内机是在第三发明的顶置式空调室内机的基础上,包括接受空调运转指示的接受元件,当接受元件在可动面板的离开量为第一规定量以下时接受空调运转指示的情况下,控制元件在可动面板的离开量达到比第一规定量大的第二规定量之后开始室内风扇的运转。
在这种顶置式空调室内机中,能在可动面板的离开量达到比第一规定量大的第二规定量之后开始室内风扇的运转。因此,能更可靠地防止可动面板吸附至主体侧,并能容易地实现室内风扇的运转控制。
第六发明的顶置式空调室内机是在第一发明至第五发明中任一项的顶置式空调室内机的基础上,驱动机构是使配置于规定位置的可动面板转动的机构,控制元件在可动面板离开规定位置的离开量为第一规定量以下时使室内风扇停止。
在这种顶置式空调室内机中,在通过空调室内机的运转等而使可动面板的离开量达到第一规定量以下时,能防止可动面板因室内风扇的运转而吸入。因此,能防止可动面板吸附至主体侧,并能实现可动面板的流畅的转动。
第七发明的顶置式空调室内机是在第六发明的顶置式空调室内机的基础上,包括接受空调运转指示的接受元件,当接受元件在可动面板的离开量为比第一规定量大的第二规定量时接受空调运转指示的情况下,控制元件与空调运转指示的接受同步地开始室内风扇的运转。
在这种顶置式空调室内机中,能在接受元件接受空调运转指示的时刻开始室内风扇的运转。因此,能在可动面板的离开量为比第一规定量大的第二规定量时立即开始室内风扇的运转。
第八发明的顶置式空调室内机是在第六发明的顶置式空调室内机的基础上,包括接受空调运转指示的接受元件,控制元件在可动面板被配置于规定位置的状态下,与接受元件接受空调运转指示同步地使可动面板转动,并且在可动面板的离开量达到比第一规定量大的第二规定量之后开始室内风扇的运转。
在这种顶置式空调室内机中,能在可动面板的离开量达到比第一规定量大的第二规定量之后开始室内风扇的运转。因此,能更可靠地防止可动面板吸附至主体侧,并能容易地实现室内风扇的运转控制。
第九发明的顶置式空调室内机是在第一发明至第八发明中任一项的顶置式空调室内机的基础上,驱动机构包括:铰链连结装置,该铰链连结装置切换将可动面板的一端支承成可转动的支承状态与解除可动面板一端的支承的解除支承状态;以及升降装置,该升降装置通过拉出或卷绕与可动面板连结的线材来使可动面板移动。
在这种顶置式空调室内机中,能用由铰链连结装置和升降装置构成的简单的机构来实现可动面板的升降动作及转动动作。
第十发明的顶置式空调室内机是在第九发明的顶置式空调室内机的基础上,包括锁定装置,该锁定装置切换将可动面板的另一端支承成无法下降的锁定状态和解除可动面板的另一端的锁定的解除锁定状态。
在这种顶置式空调室内机中,能用由铰链连结装置、升降装置和锁定装置构成的简单的机构来实现可动面板的升降动作及转动动作。
在第十一发明的顶置式空调室内机中,可动面板是方格状的方格面板。
在这种顶置式空调室内机中,当方格面板被垃圾、灰尘等堵住时,在能防止由室内风扇吸入主体侧这点上特别有效。
发明效果
在第一发明中,在可动面板的离开量为第一规定量以下时,能防止可动面板因室内风扇而吸入。因此,在空调室内机的维修时和开始运转时,能防止可动面板吸附至主体侧,并能实现可动面板的流畅的移动。
此外,在第二发明中,在空调室内机开始运转时可动面板将吸入口打开,藉此能形成从室内风扇通至吹出口的空气流路。
此外,在第三发明中,在因空调室内机的维修等而使可动面板升降时,在可动面板的离开量为第一规定量以下时,能防止可动面板因室内风扇的运转而吸入。因此,能防止可动面板吸附至主体侧,并能实现可动面板的流畅的升降。
此外,在第四发明中,能在接受元件接受空调运转指示的时刻开始室内风扇的运转。因此,能在可动面板的离开量为比第一规定量大的第二规定量时立即开始室内风扇的运转。
此外,在第五发明中,能在可动面板的离开量达到比第一规定量大的第二规定量之后开始室内风扇的运转。因此,能更可靠地防止可动面板吸附至主体侧,并能容易地实现室内风扇的运转控制。
此外,在第六发明中,在通过空调室内机的运转等而使可动面板的离开量达到第一规定量以下时,能防止可动面板因室内风扇的运转而吸入。因此,能防止可动面板吸附至主体侧,并能实现可动面板的流畅的转动。
此外,在第七发明中,能在接受元件接受空调运转指示的时刻开始室内风扇的运转。因此,能在可动面板的离开量为比第一规定量大的第二规定量时立即开始室内风扇的运转。
此外,在第八发明中,能在可动面板的离开量达到比第一规定量大的第二规定量之后开始室内风扇的运转。因此,能更可靠地防止可动面板吸附至主体侧,并能容易地实现室内风扇的运转控制。
此外,在第九发明中,能用由铰链连结装置和升降装置构成的简单的机构来实现可动面板的升降动作及转动动作。
此外,在第十发明中,能用由铰链连结装置、升降装置和锁定装置构成的简单的机构来实现可动面板的升降动作及转动动作。
此外,在第十一发明中,当方格面板被垃圾、灰尘等堵住时,在能防止由室内风扇吸入主体侧这点上特别有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空调室内机的外观立体图。
图2是表示可动面板的转动和下降动作的说明图。
图3是空调室内机的剖视图。
图4是装饰面板的立体图。
图5是铰链连结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升降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7是升降装置内部的部件的配置图。
图8是锁定装置的立体图。
图9是可动面板打开吸入口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0是可动面板下降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1是表示空调机的主要部分的框图。
图12是表示室内风扇的开始运转时刻与可动面板的打开动作的关系的说明图。
图13是表示室内风扇的开始运转时刻与可动面板的打开动作的关系的说明图。
图14是表示室内风扇的开始运转时刻与可动面板的打开动作的关系的说明图。
图15是表示室内风扇的停止运转时刻与可动面板的关闭动作的关系的说明图。
图16是表示室内风扇的停止运转时刻与可动面板的关闭动作的关系的说明图。
图17是表示室内风扇的开始运转时刻与可动面板的上升动作及打开动作的关系的说明图。
图18是表示室内风扇的开始运转时刻与可动面板的上升动作及打开动作的关系的说明图。
图19是表示室内风扇的开始运转时刻与可动面板的打开动作的关系的说明图。
图20是表示室内风扇的开始运转时刻与可动面板的下降动作的关系的说明图。
图21是表示室内风扇的开始运转时刻与可动面板的下降动作的关系的说明图。
图22是表示室内风扇的开始运转及停止运转时刻与可动面板的上升动作及打开动作的关系的说明图。
图23是表示室内风扇的开始运转时刻及停止运转时刻与可动面板的关闭动作及下降动作的关系的说明图。
图24是装饰面板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以下实施方式均为本发明的具体示例,并不对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作限定。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空调室内机的外观立体图。图1中,空调室内机2包括:在下表面具有吸入口20a和吹出口20b的主体20;打开关闭吸入口20a的可动面板24;以及打开关闭吹出口20b的第一风向调节叶片52。吸入口20a与吹出口20b隔开固定距离地相邻,因而不会发生从吹出口20b吹出的空气被吸入至吸入口20a的现象、即所谓的短路(short circuit)。主体20的下表面被装饰面板21覆盖,实际上露出在天花板表面的是装饰面板21,吸入口20a和吹出口20b的轮廓由装饰面板21形成。
图2是表示可动面板24的转动和升降动作的说明图。图2(a)是空调室内机停止运转时的侧视图,图2(b)是该空调室内机运转时的侧视图,图2(c)是维修时的侧视图。在图2(a)、图2(b)、图2(c)中,当空调室内机2停止时,可动面板24在外观上看来与装饰面板21是一体化的。图2(b)中,在空调室内机2工作时,可动面板24打开吸入口20a,第一风向调节叶片52打开吹出口20b。可动面板24的一端通过铰链支承于主体20上,使可动面板24转动,来打开吸入口20a。
此外,在图2(c)中,可动面板24能在被从主体20侧延伸的线材71吊住的状态下下降至使用者的手可够到的维修位置。然而,由于可动面板24在一端被铰链支承于主体20的状态下无法下降至维修位置,因此,暂时关闭吸入口20a,在解除了主体20的支承之后下降至维修位置。另外,对于升降装置7的具体情况用图6、图7进行说明,对锁定装置8的具体结构用图8进行说明。
图3是空调室内机2的剖视图。图3中,空调室内机2还包括过滤器9、过滤器清扫机构10、室内热交换器12、室内风扇13、泄水盘14和吹出口组件50。在空调室内机2运转时,打开吸入口20a和吹出口20b,并使室内风扇13旋转,来将空气从吸入口20a吸入。
(室内热交换器12)
室内热交换器12形成为两个热交换器以不同的倾斜姿势相邻的形状,为方便说明,将上侧的热交换器称为上部热交换器12a,将下侧的热交换器称为下部热交换器12b。
上部热交换器12a的上端位于主体20的内侧上部,从上端朝下端的倾斜角度被设定成相对于铅垂线为45°以下,结露水在上部热交换器12a可靠地传输,并朝着泄水盘14输送。因此,泄水盘14无需配置在上部热交换器12a下方的整个区域内,只需配置在上部热交换器12a的下端附近的下方。
下部热交换器12b的上端与上部热交换器12a的下端接近地配置,从上端朝下端倾斜的角度相对于铅垂线超过45°。因此,结露水可能会直接滴下,因此泄水盘14被配置在下部热交换器12b下方的整个区域内。
上部热交换器12a的尺寸被设定成比下部热交换器12b的尺寸长,下端角落与下部热交换器12b的上端中央接近。因此,能抵消将上部热交换器12a制成比下部热交换器12b长的程度。
(室内风扇13)
室内风扇13是横流风扇(cross flow fan),由于其宽度尺寸比直径长,并从与转轴垂直的方向吸入空气,因此能从单一的吸入口20a吸入空气,并向单一的吹出口20b吹出。所吸入的空气经过过滤器9和室内热交换器12进入至室内风扇13。在后面,将从吸入口20a至室内风扇13的空气流路称为吸入流路31a。
被从室内风扇13吹出的空气经过吹出口组件50而从吹出口20b吹出。在吹出口20b上配置有作为吹出口组件50的构成部件的第一风向调节叶片52,第一风向调节叶片52可通过电机调节倾斜角度,在运转停止时,第一风向调节叶片52关闭吹出口20b。在后面,将从室内风扇13至吹出口20b的空气流路称为吹出流路(第二吹出流路41a、第一吹出流路51a)。在室内风扇13与泄水盘14之间且在第二吹出流路41a侧设有舌部15。另外,舌部15是与室内风扇13和泄水盘14独立的构件。
(主体20)
空调室内机2由于在可动面板24上方设置过滤器清扫机构10,因此与没有设置过滤器清扫机构10的标准空调室内机相比,主体20的高度尺寸增大。在空调室内机2中,为了利用标准空调室内机的主体,将扩张框与标准空调室内机的主体连结。
(与可动面板24的动作关联的装置)
图4是装饰面板21的立体图。如图4所示,在装饰面板21的天花板侧的面上除了升降装置7之外,还配置有铰链连结装置6和锁定装置8。以下,依次对铰链连结装置6、升降装置7和锁定装置8的具体结构进行说明。
(铰链连结装置6)
在空调室内机2工作时,铰链连结装置6可转动地支承可动面板24的一端,在使可动面板24下降到维修位置时,铰链连结装置6解除可动面板24一端的支承。
图5是铰链连结装置6的分解立体图。在图5中,铰链连结装置6具有转动构件61、滑动构件62、第一销63、小齿轮64、铰链连结用电机65、固定构件66、第二销67以及螺钉68。转动构件61是U字状的固体物,其从端面朝向外侧突出有棒状的支承轴61a。而且,在转动构件61的一端部形成有轴孔61b。
滑动构件62形成有与小齿轮64啮合的齿条62a和夹着转动构件61的轴孔61b两端的臂部62b。而且,在臂部62b形成有第一滑动孔62c,在齿条62a的根部附近形成有第二滑动孔62d。铰链连结用电机65是步进电机,其使小齿轮64旋转。铰链连结用电机65具有供螺钉68穿过的通孔65a。铰链连结用电机65与装设于控制部90的电机驱动电路903(图11)电连接。此外,铰链连结用电机65是通过从电机驱动电路903得到的脉冲信号来驱动的。
固定构件66形成有:将滑动构件62保持成可滑移的滑动空间66a;可使小齿轮64插入的齿轮空间66b;以及与螺钉68螺合的螺钉孔66c。而且,在形成滑动空间66a的壁上形成有第一通孔66d和第二通孔66e。
在固定构件66的滑动空间66a中配置有滑动构件62,并配置成转动构件61的轴孔61b被夹于该滑动构件62的臂部62b。第一销63被从固定构件66的第一通孔66d的一端插入,并穿过滑动构件62的第一滑动孔62c和转动构件61的轴孔61b后在第一通孔66d的另一端露出。
第二销67被从第二通孔66e的一端插入,并穿过滑动构件62的第二滑动孔62d后在第二通孔66e的另一端露出。其结果是,滑动构件62能沿着第一销63和第二销67在滑动空间内水平移动,转动构件61能以第一销63为中心转动。
(铰链连结装置6的动作)
在图4、图5中,在铰链连结用电机65使小齿轮64旋转之后,动力被传递至与小齿轮64啮合的齿条62a而使滑动构件62沿着第一销63滑移,随着滑动构件62的移动,转动构件61向可动面板24的方向或其相反方向移动。在此,为方便说明,将铰链连结用电机65以使转动构件61朝与可动面板24连结的方向移动的方式旋转称为正转,将铰链连结用电机65以使转动构件61朝解除转动构件61与可动面板24的连结的方向移动的方式旋转称为反转。
在可动面板24的端部设有与转动构件61的支承轴61a相对的支承孔(未图示),在铰链连结用电机65正转、支承轴61a被插入至可动面板24的支承孔24c时,形成转动构件61与可动面板24的连结,可动面板24能以第一销63为中心转动(支承状态)。
而在铰链连结用电机65反转、支承轴61a从可动面板24的支承孔24c脱出时,转动构件61与可动面板24的连结被解除,可动面板24无法以第一销63为中心转动(解除支承状态)。
(升降装置7)
图6是升降装置7的分解立体图。图6中,升降装置7具有线材71、滑轮72、绕线管73、卷绕齿轮74、驱动齿轮75、升降用电机76、开关77以及壳体78。
滑轮72的滑轮部72a和凸轮部72b一体成形,滑轮部72a支撑着线材71,并随着线材71的移动而旋转。凸轮部72b由小径曲面、大径曲面和将这两个曲面连结的平面构成。
绕线管73用于卷绕线材71。卷绕齿轮74与绕线管73同轴连结并一体旋转。驱动齿轮75与卷绕齿轮74啮合,来使绕线管73旋转。
升降用电机76是用于使驱动齿轮75旋转的步进电机,其与装设于控制部90(图11)的电机驱动电路904电连接。此外,升降用电机76是通过从电机驱动电路904得到的脉冲信号来驱动的。
开关77是具有杆77a的微动开关,在将杆77a压下后打开。杆77a始终与滑轮72的凸轮部72b接触,并在与凸轮部72b的大径曲面相对时被压下。开关77也与控制部90(图11)电连接。
壳体78被分割成支承壳体78a和盖78b。在支承壳体78a上形成有对滑轮72予以支承的第一轴79a、对绕线管73和卷绕齿轮74予以支承的第二轴79b、以及对开关77予以支承的第三轴79c。盖78b通过覆盖支承于支承壳体78a的各部件来保护它们。
(升降装置7的动作)
图7是升降装置7内部的部件的配置图。图7中,当拉出升降装置7中的线材71时,升降用电机76使驱动齿轮75朝CCW方向旋转,使卷绕齿轮74朝CW方向旋转。藉此,绕线管73朝线材71拉出的方向旋转。
相反,当卷绕升降装置7中的线材71时,升降用电机76使驱动齿轮75朝CW方向旋转,使卷绕齿轮74朝CCW方向旋转。藉此,绕线管73朝线材71卷绕的方向旋转。线材71的拉出量及卷绕量与升降用电机76的旋转量成比例,控制部90通过控制供应至升降用电机76的脉冲信号来控制线材71的拉出量和卷绕量。
由于在线材71的前端连结有可动面板24,因此,在线材71上始终有张力产生,在将线材71拉出时或将线材71卷绕时,滑轮部72a因与线材71的摩擦力而旋转。此时,由于凸轮部72b也发生旋转,因此,开关77在杆77a与凸轮部72b的大径曲面相对时发出打开信号,在杆77a与小径曲面相对时发出关闭信号。在滑轮72旋转期间,交替发出打开信号和关闭信号,这些信号都被输入至控制部90。
(锁定装置8)
在可动面板24将吸入口20a关闭时,将可动面板24支承于主体20的是铰链连结装置6和升降装置7。空调室内机2还包括锁定装置8,以防因难以预料的原因使铰链连结装置6错误动作而解除可动面板24的支承,即使在升降装置7的线材71松垮时也不会使可动面板24落下。
图8是锁定装置8的立体图。图8中,锁定装置8具有可动体81、第一保持部82、第二保持部83、锁定用电机84以及弹簧85。可动体81呈四棱柱状,在其一端形成有倾斜面811,在全长最长的长侧面812形成有与规定的齿轮啮合的齿条81a,在齿条81a的下方形成有中空部81b。可动体81使长侧面812朝向铅垂上方,并以可移动的状态保持于第一保持部82。
第一保持部82是上表面和一侧面敞开的正方体状的筐体,底面形成有导向槽82a,可动体81沿着该导向槽82a水平移动。导向槽82a的两端被壁821、822夹住,在一方的壁821形成有供可动体81通过的贯穿口82b。夹住导向槽82a两端的壁821、822与壁823相邻,壁823形成有朝与导向槽82a正交的方向突出的板状突起82c。在可动体81被保持于第一保持部82时,倾斜面811始终位于第一保持部82的外侧,齿条81a始终位于第一保持部82的内部。此外,第一保持部82的板状突起82c穿过可动体81的中空部81b。
壁823将锁定用电机84固定,并将与锁定用电机84的转轴连结的小齿轮84a支承成可旋转。小齿轮84a与可动体81的齿条81a啮合,成为齿条-小齿轮机构。在可动体81的中空部81b收纳有弹簧85。弹簧85是压缩螺旋弹簧,其被中空部81b的端部和板状突起82c夹持。
第二保持部83是形成有供可动体81穿过的导向孔83a的固体物,其被设置于可动面板24侧。在第二保持部83的上表面形成有光滑的曲面831。锁定用电机84与装设于控制部90(图11)的电机驱动电路905电连接。此外,锁定用电机84是通过从电机驱动器94(图11)得到的脉冲信号来驱动的。
(锁定装置8的动作)
图8中,可动体81是保持于第一保持体82和第二保持体83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锁定用电机84使小齿轮84a向CCW方向旋转时,小齿轮84a的旋转运动通过齿条81a变换成直线运动,可动体81朝着壁822滑移。当可动体81移动了规定距离时,可动体81离开第二保持部83的导向孔83a。由于没有保持可动体81的第二保持体83允许上下方向的移动,因此不会妨碍可动面板24的下降(解除锁定状态)。
由于因可动体81的移动使中空部81b的侧面与板状突起82c的距离变短,因此,弹簧85被压缩而积蓄斥力。锁定用电机84在供电期间克服弹簧85所增加的斥力而旋转,但在不供电时,因弹簧85的斥力而反向旋转,可动体81回到原来的位置。
在可动面板24没有下降且第二保持部83没有移动时,可动体81进入第二保持部83的导向孔83a。相反,在可动面板24下降而使第二保持部83移动时,第二保持部83在返回的轨道上待机。接着,当可动面板24上升后将吸入口20a关闭时,第二保持部83将曲面831与可动体81的倾斜面811抵接,在推开可动体81后返回。
被第二保持部83按压的可动体81水平移动,对弹簧85进行压缩。在第二保持部83完全返回后,可动体81穿过第二保持部83的导向孔83a。其结果是,可动体81妨碍可动面板24的下降(锁定状态)。
(可动面板的开闭动作)
图9是可动面板24打开吸入口后的状态的立体图。图9中,在铰链连结装置6将可动面板24连结的状态下,锁定装置8解除锁定,在拉出升降装置7中的线材71时,可动面板24因自重而下降。然而,由于可动面板24的端部被连结到铰链连结装置6,因而可动面板24以端部为轴朝打开吸入口20a的方向转动。
相反,当卷绕升降装置7中的线材71时,可动面板24上升,但由于可动面板24的端部被连结到铰链连结装置6,因而可动面板24以端部为轴朝关闭吸入口20a的方向转动。在可动面板24将吸入口20a完全关闭后,锁定装置8将可动面板24锁定。
(可动面板的升降动作)
图10是可动面板24下降的状态的立体图。图10中,铰链连结装置6解除与可动面板24的端部的连结,锁定装置8解除可动面板24的锁定,在拉出升降装置7中的线材71时,可动面板24因自重而下降。相反,当卷绕升降装置7中的线材71时,可动面板24上升,在可动面板24将吸入口20a完全关闭时,锁定装置8将可动面板24锁定。
图11是表示空调机2的主要部分的框图。控制部90(控制元件)装设有:控制室内风扇13运转的风扇运转控制部901;通过有线或无线与远程控制器91可通信地连接的运转指示接受部902(接受元件);与铰链连结用电机65电连接的电机驱动电路903;与升降用电机76电连接的电机驱动电路904;以及与锁定用电机84电连接的电机驱动电路905。
铰链连结用电机65由电机驱动电路903驱动。此外,能通过铰链连结用电机65的正转来使可动面板24(图2)以第一销63(图5)为中心转动。另一方面,通过铰链连结用电机65的反转来限制可动面板24以第一销63为中心转动。
升降用电机76由电机驱动电路904驱动。此外,升降用电机76通过使驱动齿轮75(图6)朝CCW方向旋转,从而能拉出升降装置7中的线材71(图6)。另一方面,升降用电机76通过使驱动齿轮75朝CW方向旋转,从而能卷绕升降装置7中的线材71。
锁定用电机84由电机驱动电路905驱动。此外,锁定用电机84使小齿轮84a(图8)朝CCW方向旋转,藉此,锁定装置8能使可动面板24下降。另一方面,锁定用电机84因弹簧85的斥力而反向旋转,藉此,锁定装置8能限制可动面板24下降。
图12~图21是表示室内风扇13的动作与可动面板24的动作的关系的说明图。
图12表示室内风扇13的开始运转时刻与可动面板24的打开动作的关系。该例中,在时刻t1上,空调室内机2和室内风扇13均停止,可动面板24以配置于关闭吸入口20a的位置的状态收纳于主体20(面板收纳状态)。在这种收纳状态下,线材71以拉出量达到最小值0的状态卷绕于升降装置7。
在时刻t2上,运转指示接受部902(图11)接受空调室内机2的运转指示。与该接受同步地开始升降装置7中线材71的拉出,并朝打开吸入口20a的方向开始可动面板24的转动。此外,在时刻t3上,当线材71的拉出量(离开量)达到S1(第一规定量)时,开始室内风扇13的运转。
在该例中,能防止室内风扇13在线材71的拉出量为禁止风扇打开开度的从时刻t2至时刻t3的期间运转。另外,本发明中,“禁止风扇打开开度”是线材71的拉出量为S1(第一规定量)以下的情形,意味着可动面板24因室内风扇13的运转而被吸入至主体20侧的状态。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能防止在可动面板24转动时可动面板24吸附至主体20侧,并能实现可动面板24流畅的打开动作。此外,在时刻t4上,当线材71的拉出量达到S2时,可动面板24将吸入口20a完全打开(面板打开状态)。
图13表示室内风扇13的开始运转时刻与可动面板24的打开动作的关系。在该例中,与图12不同,其是在线材71的拉出量(离开量)为S2(第二规定量)的时刻t4开始室内风扇13的运转。在该例中,与图12一样,能防止室内风扇13在线材71的拉出量为禁止风扇打开开度的从时刻t2至时刻t3的期间运转。而且,由于能在可动面板24将吸入口24完全打开的时刻开始室内风扇13的运转,因此能容易实现室内风扇13的运转控制。
图14表示室内风扇13的开始运转时刻与可动面板24的打开动作的关系。在该例中,与图13不同,其是在线材71的拉出量(离开量)为S2(第二规定量)的时刻t4之后的时刻t5开始室内风扇13的运转。在该例中,与图12一样,能防止室内风扇13在线材71的拉出量为禁止风扇打开开度的从时刻t2至时刻t3的期间运转。而且,由于能在可动面板24将吸入口24完全打开之后开始室内风扇13的运转,因此能容易实现室内风扇13的运转控制。
图15表示室内风扇13的停止运转时刻与可动面板24的关闭动作的关系。该例中,在时刻t1上,空调室内机2和室内风扇13均处于运转中。此外,在这种初始状态下,在可动面板24打开的状态下,线材71的拉出量达到S2(面板打开状态)。接着,在时刻t2上,运转指示接受部902(图11)接受空调室内机2的停止运转指示。为了将可动面板24收纳于主体20,与该接受同步地开始线材71的卷绕。
此后,在线材71的拉出量(离开量)为S1(第一规定量)的时刻t3上,停止室内风扇13的运转。接着,在时刻t4上,当线材71的拉出量达到0的时刻,完成可动面板24的收纳(面板收纳状态)。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能防止室内风扇13在线材71的拉出量为禁止风扇打开开度的从时刻t3至时刻t4的期间运转。因此,能防止可动面板24吸附至主体20侧,并能实现可动面板24的流畅的关闭动作。
图16表示室内风扇13的停止运转时刻与可动面板24的关闭动作的关系。在该例中,与图15不同,在运转指示接受部902(图11)接受空调室内机2的停止运转指示的时刻t2上停止室内风扇13的运转。在该例中,能在线材71的拉出量(离开量)为S2(第二规定量)的、到达禁止风扇打开开度之前停止室内风扇13的运转。因此,能更可靠地防止可动面板24吸附至主体20侧。
图17表示室内风扇13的开始运转时刻与可动面板24的上升动作及打开动作的关系。该例中,在时刻t1上,空调室内机2和室内风扇13均处于停止中,可动面板24下降至维修位置,线材71的拉出量达到最大的Smax。接着,在该时刻t1上,为了使可动面板24上升而收纳于主体20,开始线材71的卷绕。
在时刻t2上,运转指示接受部902接受空调室内机2的运转指示。接着,在时刻t3上,线材71的拉出量(离开量)达到S1(第一规定量)之后,进一步卷绕线材71,在时刻t4上,其拉出量为最小值0。在该时刻t4上,可动面板24被暂时收纳于主体20,并朝打开吸入口20a的方向转动。在时刻t5上,当线材71的拉出量(离开量)达到S1(第一规定量)时,开始室内风扇13的运转。
在时刻t6上,线材71的拉出量达到S2,可动面板24将吸入口20a完全打开(面板打开状态)。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能防止室内风扇13在线材71的拉出量为禁止风扇打开开度的从时刻t3至时刻t5的期间运转。因此,能防止可动面板24吸附至主体20侧,并能实现可动面板24的流畅的上升动作和打开动作。
图18表示室内风扇13的开始运转时刻与可动面板24的上升动作及打开动作的关系。在该例中,与图17不同,其是在线材71的拉出量(离开量)为S2(第二规定量)的时刻t6开始室内风扇13的运转。在该例中,与图17一样,能防止室内风扇13在线材71的拉出量为禁止风扇打开开度的从时刻t3至时刻t5的期间运转。而且,由于能在可动面板24将吸入口24完全打开的时刻开始室内风扇13的运转,因此能容易实现室内风扇13的运转控制。
图19表示室内风扇13的开始运转时刻与可动面板24的上升动作及打开动作的关系。在该例中,与图18不同,其是在线材71的拉出量(离开量)为S2(第二规定量)的时刻t6之后的时刻t7开始室内风扇13的运转。在该例中,与图18一样,能防止室内风扇13在线材71的拉出量为禁止风扇打开开度的从时刻t3至时刻t5的期间运转。而且,由于能在可动面板24将吸入口24完全打开之后开始室内风扇13的运转,因此能容易实现室内风扇13的运转控制。
图20表示室内风扇13的开始运转时刻与可动面板24的下降动作的关系。该例中,在时刻t1上,空调室内机2和室内风扇13均停止,可动面板24以线材71的拉出量达到最小值0的状态收纳于主体20(面板收纳状态)。为了使可动面板24下降至维修位置,从上述初始状态起就开始线材71的拉出。
在时刻t2上,运转指示接受部902接受空调室内机2的运转指示。在接受后,将线材71进一步拉出,在时刻t3上,当其拉出量(离开量)达到S1(第一规定量)时,开始室内风扇13的运转。接着,在时刻t4上,线材71的拉出量达到最大值Smax,可动面板24到达维修位置。在该例中,能防止室内风扇13在线材71的拉出量为禁止风扇打开开度的从时刻t1至时刻t3的期间运转。因此,能防止可动面板24吸附至主体20侧,并能实现可动面板24的流畅的下降动作。
图21表示室内风扇13的开始运转时刻与可动面板24的下降动作的关系。在该例中,与图20不同,其是在线材71的拉出量(离开量)为Smax(第二规定量)的时刻t4开始室内风扇13的运转。在该例中,与图20一样,能防止室内风扇13在线材71的拉出量为禁止风扇打开开度的从时刻t1至时刻t3的期间运转。而且,由于能在可动面板24到达维修位置的时刻开始室内风扇13的运转,因此能容易实现室内风扇13的运转控制。
图22表示室内风扇13的开始运转时刻及停止运转时刻与可动面板24的上升动作及打开动作的关系。该例中,在时刻t1上,可动面板24在线材71的拉出量(离开量)为最大值Smax(第二规定量)且运转指示接受部902接受空调室内机2的运转指示后开始室内风扇13的运转。因此,能与运转指示的接受同步地立即开始室内风扇13的运转。
为了将可动面板24收纳于主体20,从上述初始状态起就开始线材71的卷绕。接着,在线材71的拉出量(离开量)为S1(第一规定量)的时刻t2上,停止室内风扇13的运转。在停止室内风扇13的运转之后,也将线材71进一步卷绕,在时刻t3上,线材71的拉出量达到最小值0,可动面板24被临时收纳于主体20(面板收纳状态),并朝打开吸入口20a的方向转动。接着,在线材71的拉出量(离开量)为S1(第一规定量)的时刻t4上,再次开始室内风扇13的运转。
在再次开始运转后的时刻t5上,线材71的拉出量达到S2,可动面板24将吸入口20a完全打开(面板打开状态)。在该例中,能防止室内风扇13在线材71的拉出量为禁止风扇打开开度的从时刻t2至时刻t4的期间运转。因此,能防止可动面板24吸附至主体20侧,并能实现可动面板24的流畅的上升动作和打开动作。
图23表示室内风扇13的开始运转时刻及停止运转时刻与可动面板24的关闭动作及下降动作的关系。该例中,在时刻t1上,线材71的拉出量(离开量)在可动面板24打开吸入口20a的状态下为S2(第二规定量)(面板打开状态)且运转指示接受部902接受空调室内机2的运转指示,之后开始室内风扇13的运转。因此,能与运转指示的接受同步地立即开始室内风扇13的运转。
在时刻t2上,为了通过可动面板24将吸入口20a关闭,开始线材71的卷绕。接着,在线材71的拉出量(离开量)为S1(第一规定量)的时刻t3上,停止室内风扇13的运转。在停止室内风扇13的运转之后,也将线材71进一步卷绕,在时刻t4上,线材71的拉出量达到最小值0,可动面板24将吸入口20a临时关闭(面板收纳状态),并开始朝维修位置下降。
接着,在线材71的拉出量(离开量)为S1(第一规定量)的时刻t5上,再次开始室内风扇13的运转。在再次开始运转后的时刻t6上,线材71的拉出量达到Smax,可动面板24到达维修位置。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能防止室内风扇13在线材71的拉出量为禁止风扇打开开度的从时刻t3至时刻t5的期间运转。因此,能防止可动面板24吸附至主体20侧,并能实现可动面板24的流畅的关闭动作和下降动作。
以上,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具体的结构不限定于这些实施方式。本发明的范围是由权利要求书来表示的,而并非只是由上述实施方式的说明来表示的,而且,本发明的范围包含与权利要求书等同的意思和范围内的所有变更。
另外,如图24所示,可动面板24也可以形成为方格状的方格面板。当这些方格面板被灰尘、垃圾等堵住时,在能防止由室内风扇13吸入主体20侧这点上特别有效。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若利用本发明,则能提供一种在空调室内机的维修时或开始运转时可实现可动面板的流畅的升降或转动的顶置式空调室内机。
(符号说明)
2 空调室内机
6 铰链连结装置(驱动机构)
7 升降机构(驱动机构)
8 锁定装置(驱动机构)
13 室内风扇
20 主体
20a 吸入口
20b 吹出口
21 装饰面板
24 可动面板
90 控制部(控制元件)
91 远程控制器
902 运转指示接受部(接受元件)

Claims (11)

1.一种顶置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体,该主体具有吸入口和吹出口;
可动面板,该可动面板可在包括覆盖所述吸入口的规定位置在内的多个位置上移动;
室内风扇,该室内风扇配置于所述主体内,用于将空气经由所述吸入口吸入并将空气经由所述吹出口吹出;
驱动机构,该驱动机构使所述可动面板移动;以及
控制元件,该控制元件对所述室内风扇和所述驱动机构进行控制,
所述控制元件在所述可动面板离开所述规定位置的离开量为第一规定量以下时使所述室内风扇停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置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动面板在配置于所述规定位置的状态下关闭所述吸入口。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顶置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机构是使所述可动面板在上下方向上升降的机构,
所述控制元件在所述可动面板离开所述规定位置的离开量为所述第一规定量以下时使所述室内风扇停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顶置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顶置式空调室内机包括接受空调运转指示的接受元件,
当所述接受元件在所述可动面板的离开量为比所述第一规定量大的第二规定量时接受所述空调运转指示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元件与所述空调运转指示的接受同步地开始所述室内风扇的运转。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顶置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顶置式空调室内机包括接受空调运转指示的接受元件,
当所述接受元件在所述可动面板的离开量为所述第一规定量以下时接受所述空调运转指示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元件在所述可动面板的离开量达到比所述第一规定量大的第二规定量之后开始所述室内风扇的运转。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顶置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机构是使配置于所述规定位置的所述可动面板转动的机构,
所述控制元件在所述可动面板离开所述规定位置的离开量为所述第一规定量以下时使所述室内风扇停止。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顶置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顶置式空调室内机包括接受空调运转指示的接受元件,
当所述接受元件在所述可动面板的离开量为比所述第一规定量大的第二规定量时接受所述空调运转指示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元件与所述空调运转指示的接受同步地开始所述室内风扇的运转。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顶置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顶置式空调室内机包括接受空调运转指示的接受元件,
在所述可动面板被配置于所述规定位置的状态下,所述控制元件与所述接受元件接受所述空调运转指示同步地使所述可动面板转动,并且在所述可动面板的离开量达到比所述第一规定量大的第二规定量之后开始所述室内风扇的运转。
9.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顶置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
铰链连结装置,该铰链连结装置切换将所述可动面板的一端支承成可转动的支承状态与解除所述可动面板一端的支承的解除支承状态;以及
升降装置,该升降装置通过拉出或卷绕与所述可动面板连结的线材来使所述可动面板移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顶置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置式空调室内机包括锁定装置,该锁定装置切换将所述可动面板的另一端支承成无法下降的锁定状态与解除所述可动面板的另一端的锁定的解除锁定状态。
11.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顶置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动面板是方格状的方格面板。
CN2009801288210A 2008-07-18 2009-06-26 空调室内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09963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186848 2008-07-18
JP2008-186848 2008-07-18
PCT/JP2009/061676 WO2010007866A1 (ja) 2008-07-18 2009-06-26 空調室内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99633A true CN102099633A (zh) 2011-06-15
CN102099633B CN102099633B (zh) 2013-08-28

Family

ID=415502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28821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099633B (zh) 2008-07-18 2009-06-26 空调室内机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4488107B2 (zh)
CN (1) CN102099633B (zh)
WO (1) WO2010007866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46650A (zh) * 2016-01-26 2016-05-04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室内机
CN113007808A (zh) * 2017-01-25 2021-06-2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18517B (zh) * 2014-07-25 2019-04-3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顶置式空调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S2207662T3 (es) * 1995-10-13 2004-06-01 Sanyo Electric Co., Ltd. Controlador de elevacion de una rejilla de aspiracion de aire.
JP3946350B2 (ja) * 1998-05-11 2007-07-1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JP4271008B2 (ja) * 2003-01-16 2009-06-03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天井埋込型空気調和装置
JP2005016932A (ja) * 2003-05-30 2005-01-20 Sanyo Electric Co Ltd 天井埋込型空気調和装置
JP2005077057A (ja) * 2003-09-03 2005-03-24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自動昇降パネル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空気調和装置
JP4539353B2 (ja) * 2005-02-04 2010-09-08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
CN100549537C (zh) * 2005-07-04 2009-10-14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室内机单元及空调机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46650A (zh) * 2016-01-26 2016-05-04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室内机
CN105546650B (zh) * 2016-01-26 2018-04-17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室内机
CN113007808A (zh) * 2017-01-25 2021-06-2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113028514A (zh) * 2017-01-25 2021-06-2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0043842A (ja) 2010-02-25
JP4488107B2 (ja) 2010-06-23
WO2010007866A1 (ja) 2010-01-21
CN102099633B (zh) 2013-08-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329881B1 (ja) 空調室内機
CN102099633B (zh) 空调室内机
CN101802508B (zh) 空调装置的室内机
JP4561924B2 (ja) 天井設置型の空気調和機
JP4915392B2 (ja) 空調室内機及び空調室内機のパネルの移動方法
CN102099632B (zh) 顶置式空调机
CN101932888B (zh) 空调室内机
JP4636197B2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WO2009098954A1 (ja) 空調室内機
WO2010007774A1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JP2009186079A (ja) 空調室内機
JP4935774B2 (ja) 天井設置型の空気調和機
JP4752881B2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JP4915393B2 (ja) 空調室内機
JP4900269B2 (ja) 空調室内機
JP2010084966A (ja) 空気調和装置
JP2010048532A (ja) 空調室内機
JP2009186164A (ja) 空調室内機
JP2011174706A (ja) 空調室内機
JP2011202949A (ja) 空調室内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828

Termination date: 2018062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