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96393B - 一种矫直机非自动控制时的动态限幅方法及其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矫直机非自动控制时的动态限幅方法及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96393B
CN102096393B CN200910201040A CN200910201040A CN102096393B CN 102096393 B CN102096393 B CN 102096393B CN 200910201040 A CN200910201040 A CN 200910201040A CN 200910201040 A CN200910201040 A CN 200910201040A CN 102096393 B CN102096393 B CN 10209639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ll gap
straightener
value
amplitude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2010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096393A (zh
Inventor
方英
顾华
汪鎏
仲鉴
张栋
廖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oshan Iron and Stee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oshan Iron and Stee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oshan Iron and Steel Co Ltd filed Critical Baoshan Iron and Stee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102010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096393B/zh
Publication of CN1020963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963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0963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9639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aightening Metal Sheet-Like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矫直机非自动控制时的动态限幅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数据采集,矫直道次方向判断,辊缝倾斜值的获得和入口辊缝的上限幅值和入口辊缝的下限幅值的获得。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上述动态限幅方法的系统,该系统由至少包括信号依次传递的中央处理器模块、输入输出板模块、压流转换模块、矫直机操作控制系统模块和辊缝控制油缸模块组成。所述系统还可以包括操作画面控制反馈回路和位置反馈回路。本发明技术方案可以避免操作人员因人工干预而导致的辊缝倾斜的故障,保证了矫直机长期工作在强震动,高负荷下的状态时,避免矫直机恶性事故的发生,从而降低成本,促进生产效率的进一步提高。

Description

一种矫直机非自动控制时的动态限幅方法及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限幅方法,具体来说是一种动态的限幅方法,特别是一种矫直机非自动控制时的动态限幅方法。本发明还涉及了一种基于所述矫直机非自动控制时的动态限幅方法的系统。
背景技术
矫直机是对金属棒材、管材、线材等进行矫直的设备。矫直机通过矫直辊对棒材等进行挤压使其改变直线度。一般有两排矫直辊,数量不等。也有两辊矫直机,依靠两辊(中间内凹,双曲线辊)的角度变化对不同直径的材料进行矫直。主要类型有压力矫直机、平衡滚矫直机、鞋滚矫直机、旋转反弯矫直机等等。
这种矫直机的矫直过程是:辊子的位置与被矫直制品运动方向成某种角度,两个或三个大的是主动压力辊,由电动机带动作同方向旋转,另一边的若干个小辊是从动的压力辊,它们是靠着旋转着的圆棒或管材摩擦力使之旋转的。为了达到辊子对制品所要求的压缩,这些小辊可以同时或分别向前或向后调整位置,一般辊子的数目越多,矫直后制品精度越高。制品被辊子咬入之后,不断地作直线或旋转运动,因而使制品承受各方面的压缩、弯曲、压扁等变形,最后达到矫直的目的。
根据矫直工艺及矫直原理,辊缝设定值应该入口小,出口大。在自动矫直模式下,辊缝设定值由上位机发送给矫直机执行,因此,在自动模式下,一般不会发生倾斜故障。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操作人员不可避免地会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手动干预矫直机辊缝,如果辊缝调节过程中出现异常(比如干预值过大),油缸间倾斜值超过电气保护极限值,矫直机将自封锁,以保护机械设备。这种情形时必须进入服务模式(Service Mode:去除逻辑保护,非常危险,只能由设备维护人员使用)下,对油缸进行纠偏处理。根据经验,每次处理需花费15分钟时间,甚至更长,严重影响了生产节奏及产量。
矫直机原有辊缝倾斜控制的限幅为固定值限幅,这种控制方法在保证一侧不动的情况下确实能防止辊缝倾斜的发生,但在非自动干预的模式下,操作工可能对一侧的辊缝进行压下处理,而对另一侧的辊缝进行抬升处理,最终导致辊缝倾斜超限,触发倾斜保护。故原辊缝限幅控制存在一定问题,急需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矫直机在非自动控制时的动态限幅方法及其系统,使得矫直机在非自动控制时能够对操作人员的干预量进行有效限幅。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矫直机非自动控制时的动态限幅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数据采集
根据具体矫直机的规格采集矫直机辊缝动作的限幅值A,接收上级机发送的数据包括传动侧出口辊缝XDS、传动侧入口辊缝YDS、操作侧出口辊缝XOS和操作侧入口辊缝YOS
第二步,矫直道次方向判断
根据第一步采集的数据,计算XDS-YDS的值,
当XDS-YDS>0,即出口辊缝大于入口辊缝,判断矫直为正道次;
当XDS-YDS<0,即出口辊缝小于入口辊缝,判断矫直为反道次。
第三步,获得辊缝倾斜值
根据第一步采集的数据可得:
|XDS-YDS|:传动侧出口辊缝-传动侧入口辊缝后的绝对值,
|XOS-YOS|:操作侧出口辊缝-操作侧入口辊缝后的绝对值,
MAX{|XDS-YDS|,|XOS-YOS|}:取上述两个值的最大值作为辊缝倾斜值。
第四步,获得入口辊缝的上限幅值和入口辊缝的下限幅值
根据前三步的数据,当矫直道次方向为正道次时:取A+MAX{|XDS-YDS|,|XOS-YOS|}作为入口辊缝的上限幅值,-A+MAX{|XDS-YDS|,|XOS-YOS|}作为入口辊缝的下限幅值;
当矫直道次方向为反道次时:取A-MAX{|XDS-YDS|,|XOS-YOS|}作为入口辊缝的上限幅值,-A-MAX{|XDS-YDS|,|XOS-YOS|}作为入口辊缝的下限幅值。
当操作人员调节辊缝的时候,|XDS-YDS|及|XOS-YOS|随之改变,即限幅值也跟着改变。假设调节辊缝倾斜值增加,则:
|XDS-YDS|和|XOS-YOS|增加,从而MAX{|XDS-YDS|,|XOS-YOS|}增加,
从而当矫直道次方向为正道次时:±A+MAX{|XDS-YDS|,|XOS-YOS|}也增加,
而对应的当矫直道次方向为反道次时:±A-AX{|XDS-YDS|,|XOS-YOS|}则减少。
最终结果是限幅值根据实际辊缝的改变动态地进行调整,使辊缝的可调节量逐渐减小,且最大辊缝倾斜值始终不超过矫直机辊缝动作的极限值,达到动态限幅的目的。动态限幅控制不影响辊缝倾斜值向减小的方向变化。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上述矫直机非自动控制时的动态限幅方法的系统,该系统由至少包括信号依次传递的中央处理器模块CPU、输入输出板模块、压流转换模块、矫直机操作控制系统模块和辊缝控制油缸模块组成。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系统,较好的是,所述系统还包括至少由信号依次传递的辊缝控制油缸模块、操作画面反馈模块、输入输出板模块和中央处理器模块组成的反馈回路。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系统,较好的是,所述操作画面反馈模块包括压流转换模块和辊缝控制人机交互界面模块。
所述中央处理器模块CPU根据矫直机辊缝非自动控制逻辑框图,来换算辊缝倾斜设定值,并将电压信号传递至输入输出板;输入输出板将电压信号传递至压流转换模块;再利用压流转换模块将电压信号转换为电流信号;电流信号传递至矫直机操作控制系统;再通过操作控制系统,来控制辊缝油缸上升和下降;从而将辊缝相应的倾斜值反馈到辊缝控制人机交互界面上;然后利用压流转换模块将电流信号转换为电压信号;输入输出板采集电压信号,传送至CPU,形成辊缝操作画面控制反馈回路。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系统,较好的是,所述系统还包括至少由信号依次传递的辊缝控制油缸模块、位置反馈模块、输入输出板模块和中央处理器模块组成的反馈回路。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系统,较好的是,所述位置反馈模块包括脉冲转换板模块和辊缝控制油缸位置传感器模块。
所述中央处理器模块CPU根据矫直机辊缝非自动控制逻辑框图,来换算辊缝倾斜设定值,并将电压信号传递至输入输出板;然后输入输出板将电压信号传递至压流转换模块;再利用压流转换模块将电压信号转换为电流信号;电流信号传递至矫直机操作控制系统;再通过操作控制系统,来控制辊缝油缸上升和下降;然后由内置于油缸内的位置传感器测量辊缝动作的实际位置;再由脉冲转换板将脉冲信号转换为电压信号;最后输入输出板采集电压信号,传送至CPU,形成位置反馈回路。
本发明技术方案可以避免操作人员因人工干预而导致的辊缝倾斜的故障,本技术对辊缝人工干预进行了动态限幅,根据实时的油缸实际值不断修正限幅值,使辊缝倾斜值始终保持在矫直机辊缝动作的极限值以内,并通过现场验证,保证了机械设备的安全运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弥补了矫直机存在的缺陷,保证了它长期工作在强震动,高负荷下的状态,同时又避免了矫直机恶性事故的发生,来保证机械设备和生产的正常稳定的运行,降低成本,促进生产效率的进一步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矫直机非自动控制时的动态限幅系统流程框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矫直机非自动控制时的动态限幅系统入口辊缝非自动控制逻辑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用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更详细的描述。这些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最佳实施方式的描述,并不对本发明的范围有任何限制。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矫直机设备采用四个主油缸进行压下调节,其出口与入口的辊缝倾斜(即出口辊缝-入口辊缝)极限值为15mm,根据实际情况,以矫直机入口非自动干预调节为例,相应的运算执行过程如下所示:
第一步,数据采集
根据矫直机的规格和上级机发送的数据,设:
矫直机辊缝倾斜极限值为15mm;矫直机辊缝动作的限幅值A=8mm;
传动侧出口辊缝XDS=30mm;传动侧入口辊缝YDS=23mm;
操作侧出口辊缝XOS=35mm;操作侧入口辊缝YOS=30mm;
第二步,矫直道次方向判断
如图2所示,把“出口传动侧辊缝值XDS”与“入口传动侧辊缝值YDS”作为SUB(减法块)的两个输入值,执行减法运算,把其运算结果作为COM(比较块)的输入1,把0值作为COM(比较块)的输入2,两者相比较,当输入1大于输入2时,则输出结果1值,说明此时钢板延矫直方向,正向通过矫直机,判断为正道次;当输入1小于输入2时,则输出结果0值,说明此时钢板延矫直方向,反向通过矫直机,判断为反道次。
即,根据第一步采集的数据,计算XDS-YDS的值,即XDS-YDS=30-23=7,所以XDS-YDS>0,判断为正道次。
第三步,获得辊缝倾斜值
如图2所示,把“出口传动侧辊缝值XDS”与“入口传动侧辊缝值YDS”作为SUB(减法块)的两个输入值,执行减法运算,把其运算结果作为AVA(取绝对值)的输入值,执行取绝对值运算,把运算结果作为MAS(取最大值)的一个输入值。同时,把“出口操作侧辊缝值XOS”与“入口操作侧辊缝值YOS”作为SUB(减法块)的两个输入值,执行减法运算,把其运算结果作为AVA(取绝对值)的输入值,执行取绝对值运算,把运算结果作为MAS(取最大值)的另一个输入值。通过MAS,执行取最大值运算,得出一个传动侧和操作侧辊缝值之间的最大值。
即,根据第一步采集的数据可得:
|XDS-YDS|:传动侧出口辊缝-传动侧入口辊缝后的绝对值为7mm,
|XOS-YOS|:操作侧出口辊缝-操作侧入口辊缝后的绝对值为5mm,
MAX{|XDS-YDS|,|XOS-YOS|}={7,5}=7:即取上述两个值的最大值7mm为辊缝倾斜值。
第四步,获得入口辊缝的上限幅值和入口辊缝的下限幅值
如图2所示,把第三步运算后所得到的最大值,与正的“+矫直机辊缝倾斜极限值”,作为SUB(减法块)的两个输入值,执行减法运算,把其运算结果作为SWI(选择块)的输入1。把步骤2运算后所得到的最大值,与负的“-矫直机辊缝倾斜极限值”,作为SUB(减法块)的两个输入值,执行减法运算,把其运算结果作为SWI(选择块)的输入2。同时,把步骤1中运算后得到的矫直方向判断信号,作为SWI的判断信号,当此判断信号为0时(即说明此时钢板延矫直方向,反向通过矫直机,判断为反道次),则把输入1作为SWI的输出值;当此判断信号为1时(即说明此时钢板延矫直方向,正向通过矫直机,判断为正道次),则把输入2作为SWI的输出值。最后,把SWI的最终输出值,作为MANADJ(手动干预量调节控制器)的LU值(矫直机辊缝调节的上限幅值)。
而把第三步运算后所得到的最大值,与正的“+矫直机辊缝倾斜极限值”,作为SUB(减法块)的两个输入值,执行减法运算,把其运算结果作为SWI(选择块)的输入2。把步骤2运算后所得到的最大值,与负的“-矫直机辊缝倾斜极限值”,作为SUB(减法块)的两个输入值,执行减法运算,把其运算结果作为SWI(选择块)的输入1。同时,把步骤1中运算后得到的矫直方向判断信号,作为SWI的判断信号,当此判断信号为0时(即说明此时钢板延矫直方向,反向通过矫直机,判断为反道次),则把输入1作为SWI的输出值;当此判断信号为1时(即说明此时钢板延矫直方向,正向通过矫直机,判断为正道次),则把输入2作为SWI的输出值。最后,把SWI的最终输出值,作为MANADJ(手动干预量调节控制器)的LL值(矫直机辊缝调节的下限幅值)。
即,根据前三步的数据可知矫直道次方向为正道次,则:
取A+MAX{|XDS-YDS|,|XOS-VOS|}=15mm作为入口辊缝的上限幅值,-A+MAX{|XDS-YDS|,|XOS-YOS|}=-1mm作为入口辊缝的下限幅值。
最后,如图2所示,把操作人员对矫直机辊缝的手动干预调节量,作为MANADJ(手动干预量调节控制器)的输入值,同时,以第四步所得到的LU值(矫直机辊缝调节的上限幅值)、LL值(矫直机辊缝调节的下限幅值),作为矫直机辊缝调节的动态限幅控制区间,最终把调节量Y,输出给矫直机操作控制系统,进一步来控制辊缝油缸的上升和下降。
如图1所示矫直机非自动控制时的动态限幅系统流程框图,其中输入输出信号板模块、电压电流转换模块、脉冲转换板模块,都是一般常规技术设计,所以一下重点对操作画面控制回路和位置控制回路进行说明,其中操作画面控制回路:
1.根据本专利设计的矫直机辊缝非自动控制逻辑框图,计算出辊缝倾斜设定值,并将相应的电压信号传递至输入输出信号板。本实施例中,当钢板延矫直方向,正向通过矫直机时,计算出的辊缝倾斜设定值15mm,是作为入口辊缝的上限幅;计算出的-1mm,是作为入口辊缝的下限幅。当钢板延矫直方向的反方向通过矫直机时,计算出的1mm作为出口辊缝的上限幅,-15mm作为出口辊缝的下限幅。
2.输入输出信号板将电压信号传递至压流转换模块
3.利用压流转换模块将电压信号转换为现场设备可用的电流信号
4.电流信号传递至矫直机操作控制系统
5.通过操作控制系统,控制入口辊缝油缸上升和下降,其辊缝倾斜设定值被控制在[-1mm,15mm]之间;控制出口辊缝油缸上升和下降,其辊缝倾斜设定值被控制在[-15mm,1mm]之间。
6.辊缝相应的倾斜值反馈到辊缝控制人机交互界面上。
7.利用压流转换模块将电流信号转换为电压信号。
8.输入输出信号板采集电压信号,传送至CPU,形成辊缝操作画面控制闭环反馈回路。
位置控制回路:
1.根据本专利设计的矫直机辊缝非自动控制逻辑框图,计算出辊缝倾斜设定值,并将相应的电压信号传递至输入输出信号板。本实施例中,当钢板延矫直方向,正向通过矫直机时,计算出的辊缝倾斜设定值15mm,是作为入口辊缝的上限幅;计算出的-1mm,是作为入口辊缝的下限幅。当钢板延矫直方向的反方向通过矫直机时,计算出的1mm作为出口辊缝的上限幅,-15mm作为出口辊缝的下限幅。
2.输入输出信号板将电压信号传递至压流转换模块
3.利用压流转换模块将电压信号转换为现场设备可用的电流信号
4.电流信号传递至矫直机操作控制系统
5.通过操作控制系统,控制入口辊缝油缸上升和下降,其辊缝倾斜设定值被控制在[-1mm,15mm]之间;控制出口辊缝油缸上升和下降,其辊缝倾斜设定值被控制在[-15mm,1mm]之间。
6.内置于油缸内的位置传感器,测量辊缝动作的实际位置,把相关位置值的脉冲信号发送给脉冲转换板。
7.脉冲转换板将脉冲信号转换为电压信号。
8.输入输出信号板采集电压信号,传送至CPU,形成位置闭环反馈回路。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相比,数据采集中取传动侧出口辊缝XDS=23mm,传动侧入口辊缝YDS=30mm,其他相同,则:
第一步,数据采集
根据矫直机的规格和上级机发送的数据,设:
矫直机辊缝倾斜极限值为15mm;矫直机辊缝动作的限幅值A=8mm;
传动侧出口辊缝XDS=23mm;传动侧入口辊缝YDS=30mm;
操作侧出口辊缝XOS=35mm;操作侧入口辊缝YOS=30mm;
第二步,矫直道次方向判断
根据第一步采集的数据,计算XDS-YDS的值,即XDS-YDS=23-30=-7,所以XDS-YDS<0,判断为反道次。
第三步,获得辊缝倾斜值
根据第一步采集的数据可得:
|XDS-YDS|:传动侧出口辊缝-传动侧入口辊缝后的绝对值为7mm,
|XOS-YOS|:操作侧出口辊缝-操作侧入口辊缝后的绝对值为5mm,
MAX{|XDS-YDS|,|XOS-YOS|}={7,5}=7:即取上述两个值的最大值7mm为辊缝倾斜值。
第四步,获得入口辊缝的上限幅值和入口辊缝的下限幅值
根据前三步的数据可知矫直道次方向为反道次,则:
取A-MAX{|XDS-YDS|,|XOS-YOS|}=1mm作为入口辊缝的上限幅值,-A-MAX{|XDS-YDS|,|XOS-YOS|}=-15mm作为入口辊缝的下限幅值。
最终结果是限幅值根据实际辊缝的改变动态地进行调整,使辊缝的可调节量逐渐减小,且最大辊缝倾斜值始终不超过矫直机辊缝动作的极限值±15mm,达到动态限幅的目的。动态限幅控制不影响辊缝倾斜值向减小的方向变化。
本发明术方案可以避免操作人员因人工干预而导致的辊缝倾斜的故障,本技术对辊缝人工干预进行了动态限幅,根据实时的油缸实际值不断修正限幅值,使辊缝倾斜值始终保持在矫直机辊缝动作的极限值以内,并通过现场验证,保证了机械设备的安全运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弥补了矫直机存在的缺陷,保证了它长期工作在强震动,高负荷下的状态,同时又避免了矫直机恶性事故的发生,来保证机械设备和生产的正常稳定的运行,降低成本,促进生产效率的进一步提高。

Claims (2)

1.一种矫直机非自动控制时的动态限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数据采集
根据具体矫直机的规格采集矫直机辊缝动作的限幅值A,接收上级机发送的数据包括传动侧出口辊缝XDS、传动侧入口辊缝YDS、操作侧出口辊缝XOS和操作侧入口辊缝YOS
第二步,矫直道次方向判断
根据第一步采集的数据,计算XDS-YDS的值,
当XDS-YDS>0,即出口辊缝大于入口辊缝,判断矫直为正道次;
当XDS-YDS<0,即出口辊缝小于入口辊缝,判断矫直为反道次,
第三步,获得辊缝倾斜值
根据第一步采集的数据可得:
|XDS-YDS|:传动侧出口辊缝-传动侧入口辊缝后的绝对值,
|XOS-YOS|;操作侧出口辊缝-操作侧入口辊缝后的绝对值,
MAX{|XDS-YDS|,|XOS-YOS|}:取上述两个值的最大值作为辊缝倾斜值,
第四步,获得入口辊缝的上限幅值和入口辊缝的下限幅值
根据前三步的数据,当矫直道次方向为正道次时:取A+MAX{|XDS-YDS|,|XOS-YOS|}作为入口辊缝的上限幅值,-A+MAX{|XDS-YDS|,|XOS-YOS|}作为入口辊缝的下限幅值;
当矫直道次方向为反道次时:取A-MAX{|XDS-YDS|,|XOS-YOS|}作为入口辊缝的上限幅值,-A-MAX{|XDS-YDS|,|XOS-YOS|}作为入口辊缝的下限幅值,
以入口辊缝的上限幅值、入口辊缝的下限幅值作为矫直机辊缝调节的动态限幅控制区间,最终把调节量Y,输出给矫直机操作控制系统,进一步来控制辊缝油缸的上升和下降,
所述上下限幅值根据实际辊缝的改变动态地进行调整,使辊缝的可调节量逐渐减小,且最大辊缝倾斜值始终不超过矫直机辊缝动作的极限值,达到动态限幅的目的;
对辊缝人工干预进行了动态限幅,根据实时的油缸实际值不断修正限幅值,使辊缝倾斜值始终保持在矫直机辊缝动作的极限值以内。
2.一种执行权利要求1所述矫直机非自动控制时的动态限幅方法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数据采集
根据具体矫直机的规格采集矫直机辊缝动作的限幅值A,接收上级机发送的数据包括传动侧出口辊缝XDS、传动侧入口辊缝YDS、操作侧出口辊缝XOS和操作侧入口辊缝YOS
第二步,矫直道次方向判断
根据第一步采集的数据,计算XDS-YDS的值,
当XDS-YDS>0,即出口辊缝大于入口辊缝,判断矫直为正道次;
当XDS-YDS<0,即出口辊缝小于入口辊缝,判断矫直为反道次,
第三步,获得辊缝倾斜值
根据第一步采集的数据可得:
|XDS-YDS|:传动侧出口辊缝-传动侧入口辊缝后的绝对值,
|XOS-YOS|:操作侧出口辊缝-操作侧入口辊缝后的绝对值,
MAX{|XDS-YDS|,|XOS-YOS|}:取上述两个值的最大值作为辊缝倾斜值,
第四步,获得入口辊缝的上限幅值和入口辊缝的下限幅值
根据前三步的数据,当矫直道次方向为正道次时:取A+MAX{|XDS-YDS|,|XOS-YOS|}作为入口辊缝的上限幅值,-A+MAX{|XDS-YDS|,|XOS-YOS|}作为入口辊缝的下限幅值;
当矫直道次方向为反道次时:取A-MAX{|XDS-YDS|,|XOS-YOS|}作为入口辊缝的上限幅值,-A-MAX{|XDS-YDS|,|XOS-YOS|}作为入口辊缝的下限幅值,
以入口辊缝的上限幅值、入口辊缝的下限幅值作为矫直机辊缝调节的动态限幅控制区间,最终把调节量Y,输出给矫直机操作控制系统,进一步来控制辊缝油缸的上升和下降,
所述上下限幅值根据实际辊缝的改变动态地进行调整,使辊缝的可调节量逐渐减小,且最大辊缝倾斜值始终不超过矫直机辊缝动作的极限值,达到动态限幅的目的;
对辊缝人工干预进行了动态限幅,根据实时的油缸实际值不断修正所述上下限幅值,使辊缝倾斜值始终保持在矫直机辊缝动作的极限值以内,
所述系统由至少包括信号依次传递的中央处理器即CPU模块、输入输出板模块、压流转换模块、矫直机操作控制系统模块和辊缝控制油缸模块组成,
所述中央处理器根据矫直机辊缝非自动控制逻辑框图,来换算辊缝倾斜设定值,并将电压信号传递至输入输出板模块;
所述输入输出板模块将电压信号传递至压流转换模块;
再利用所述压流转换模块将电压信号转换为电流信号;电流信号传递至所述矫直机操作控制系统模块;
再通过所述矫直机操作控制系统模块,来控制辊缝油缸上升和下降;从而将辊缝相应的倾斜值反馈到辊缝控制人机交互界面上;
然后利用压流转换模块将电流信号转换为电压信号;输入输出板模块采集电压信号,传送至CPU,形成辊缝操作画面控制反馈回路。
CN200910201040A 2009-12-14 2009-12-14 一种矫直机非自动控制时的动态限幅方法及其系统 Active CN10209639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201040A CN102096393B (zh) 2009-12-14 2009-12-14 一种矫直机非自动控制时的动态限幅方法及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201040A CN102096393B (zh) 2009-12-14 2009-12-14 一种矫直机非自动控制时的动态限幅方法及其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96393A CN102096393A (zh) 2011-06-15
CN102096393B true CN102096393B (zh) 2012-10-10

Family

ID=441295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201040A Active CN102096393B (zh) 2009-12-14 2009-12-14 一种矫直机非自动控制时的动态限幅方法及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096393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07570A (zh) * 2014-10-20 2015-03-11 中山明杰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冲压模具和易损件信息化管理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89551B (zh) * 2011-11-22 2013-08-28 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中厚板轧制矫直机松卡缸压力自适应控制方法及控制结构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33926A (zh) * 2005-05-16 2007-03-21 东芝三菱电机产业系统株式会社 板厚控制装置
CN101068631A (zh) * 2004-08-28 2007-11-07 西马克·德马格公司 金属带材的矫直方法和矫直机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68631A (zh) * 2004-08-28 2007-11-07 西马克·德马格公司 金属带材的矫直方法和矫直机
CN1933926A (zh) * 2005-05-16 2007-03-21 东芝三菱电机产业系统株式会社 板厚控制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7-181859A 2007.07.19
JP特开平11-10215A 1999.01.19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07570A (zh) * 2014-10-20 2015-03-11 中山明杰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冲压模具和易损件信息化管理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96393A (zh) 2011-06-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925206U (zh) 一种龙门冲床
CN102096393B (zh) 一种矫直机非自动控制时的动态限幅方法及其系统
CN104117554A (zh) 一种高精度矫直机自动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SE533564C2 (sv) Sätt och anordning för reglering av driften av en gyratorisk kross
CN107428107B (zh) 冲压系统以及冲压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06179570A (zh) 颚式破碎机
CN204867118U (zh) 一种板材翻边折弯模具
CN206613867U (zh) 一种不锈钢板材校平机
CN206340390U (zh) 一种绞铜线设备的张力装置
CN203764382U (zh) 一种能够自动控制精确调节下料板开度的辊压机
CN102019306A (zh) 一种数控校平方法及校平机
CN103639244B (zh) 高速列车舱裙板调修工装及调修方法
CN201644557U (zh) 一种数控校平机
CN108946049A (zh) 用于防止皮带机卡料的控制装置、控制方法及制砂系统
CN105757019B (zh) 一种破碎机辊缝间隙调整系统
CN104899444B (zh) 一种与塔机匹配的弓板力矩限制器结构参数确定方法
CN212311003U (zh) 废钢剪断机智能跟随剪切控制系统
CN201459784U (zh) 控制挖掘机动臂上升速度的控制系统及一种挖掘机
CN106914513A (zh) 一种消除钨钼复合板剪切分张后不平度的矫直设备
CN220361840U (zh) 一种用于数控机床的不锈钢折弯装置
CN102773268B (zh) 中厚板轧制过程中轧制力的检测方法
CN207204961U (zh) 一种多工位液压机液压垫多功能复合液压系统
CN206455021U (zh) 一种消除钨钼复合板剪切分张后不平度的矫直设备
CN206695939U (zh) 整纬整花机织物张力测控装置
CN201446170U (zh) 一种用于大吨位折弯机的后挡料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