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95337A - 雷管生产中点火药头的生产方法及其专用点药装置 - Google Patents

雷管生产中点火药头的生产方法及其专用点药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95337A
CN102095337A CN2009102422346A CN200910242234A CN102095337A CN 102095337 A CN102095337 A CN 102095337A CN 2009102422346 A CN2009102422346 A CN 2009102422346A CN 200910242234 A CN200910242234 A CN 200910242234A CN 102095337 A CN102095337 A CN 1020953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d
injection
chamber
medicine
cartridge c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24223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颜景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BANGIUN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BANGIUN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BANGIUN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BANGIUN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10242234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095337A/zh
Publication of CN1020953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9533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雷管点火药头的生产方法。该方法采用下述工艺步骤进行:第一,将点火头药腔朝上地固定放置于操作台;第二,调节注药药筒或操作台,使得药筒位于腔壳的正上方并瞄准点火桥丝;第三,调节注药头或操作台,使注药头下降至药腔中;第四,启动挤压装置挤压点火药剂,向药腔内注入药剂,使该药剂完全包裹住点火桥丝;最后,抽出注药头,完成生产。本发明还提供了实现上述方法的点药装置,包括操作台、注药药筒、注药头、挤压装置和用于隔离人员与操作台的防爆装置。操作台上的固定件将点火头固定于操作台上,挤压装置可通过气管与注药药筒密封联接,注药药筒与注药头密封联接。如此技术方案,就可以实现点火药头的自动化生产。

Description

雷管生产中点火药头的生产方法及其专用点药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火工品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采用点药工艺生产点火药头的实现方法及实现该方法的专用点药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点火药头制造,大都采用沾药头工艺。沾药头是电点火头制造的关键工序。具体的沾制方法随点火头的结构和工艺而定,有单发手工沾、多发手工沾和自动沾等等。单发手工沾,就是用人工方法逐发沾制。多发手工沾,就是将多个电点火头半成品装夹后沾制,用运输带传送,进行流水作业。自动沾,是采用刚性结构药头的一种制造方法,将药头放上沾药机沾上点火药剂后,送到红外干燥炉内干燥。较手工沾方法而言,采用自动沾方法生产点火药头一致性较好,生产效率较高,是一种较为先进的沾药头工艺。
但是,无论是手工沾药还是自动沾药,在沾制药头的过程中,需经常搅拌点火药剂,使之均匀不分层,并要注意保持药剂适当的粘度,不可太干或太湿。另外,沾制操作需多次进行,通常需分2~4次进行,边沾边干,以保证药头的致密,形状规则,大小均匀一致。药头沾制完毕后,还需装车干燥:将线夹平稳置于车架上,药头朝下,借传送链进入红外线干燥线进行干燥,干燥温度可控制在50℃~60℃,先低后高,干燥时间可为30~40分钟。电点火头经干燥后,还需卸夹检查、沾防潮剂、干燥等步骤。
因此,上述这种现有沾药头工艺的缺陷在于:
1.工序繁琐,生产效率较低,需多次沾药、干燥等操作,不利于批量化自动化生产。
2.点火药头性能的均一性较差。例如,药头药量大小、形状不一致,混合均匀性不一致,致密度不一致等。
3.由于生产过程中没有对药头的保护措施,因此,移动过程中以及倒挂时的重力作用,会导致采用上述工艺生产出的药头出现脱落现象,从而降低药头生产过程的合格率。
4.人的介入过多,影响生产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对上述现有技术进行改进,提供了一种采用点药工艺制造点火药头的生产方法,旨在实现点火药头的自动化生产,从而既能实现点火药头发火性能的一致性,又能改进生产环节,节省生产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本发明的点火药头生产方法,基于专利申请文件200910078238.5中所公开的点火头技术方案。这种点火头,包含点火桥丝、一对金属片、金属片基座、和腔壳。其中,腔壳由装配腔、药腔、和点火腔构成,点火桥丝经由装配腔装配入药腔内。点火头装配完成后的剖面图如图1所示。
本发明在上述点火头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设计,以向药腔中一次性注入定量点火药剂的生产方式取代传统的沾药头方式。本发明中的点火药头采用下述工艺步骤制得:
第一步,将点火头以点火腔朝上的方向固定放置于操作台上。
第二步,调整注药药筒与点火头的相对位置关系,使得注药药筒位于腔壳的正上方并对准位于腔壳内部的点火桥丝。
第三步,调整注药药筒前端的注药头与点火头的相对位置关系,使得注药头位于药腔中。
第四步,启动挤压装置挤压注药药筒中的点火药剂,向药腔内注入预设药量的点火药剂,以使该点火药剂完全包裹住点火桥丝。
第五步,调整注药头与点火头的相对位置关系,使得注药头从腔壳中抽出,完成点火药头的生产。
上述技术方案就实现了采用“点”药的方法生产点火药头的工艺。这种向药腔中一次性注入定量点火药剂的点药工艺,其优点在于:
1.在点药过程中,由于药剂被封闭于注药药筒中,因此不会在生产过程中挥发到空气中。这就既避免了生产过程中药剂对环境的污染,改善了操作人员的作业环境,又能降低空气中药密度过大而引发安全事故的可能性。
2.由于注药头的单次出药量一致性极佳,并且,适当地选择注药头、调节挤压装置挤压力的大小或者挤压时间,就能较为准确地控制注药头的出药量,从而控制点火药头的药量。因此,采用本发明的点药工艺,就能避免药头药量过多或过少,有利于提高点火可靠性,并确保点火性能较好的一致性。
3.由于注入的点火药全部处于点火头的药腔中,因此药腔形状的一致性,也就保障了点火药头形状的一致性。
4.逐批进行点药时,在注药药筒中提前装入少量点火药剂,从而在点火药头生产过程中,单批用药量可以很少,这就能避免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除此之外,本发明的点药工艺中减少了人的介入,从而可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安全隐患。若基于本方法设计自动点药装置,还能更进一步减少人在点火药头生产过程中的参与程度,从而进一步提高生产过程的安全性。
上述第三步中,调整注药头和点火头的相对位置关系,优选使得注药头位于药腔中所述点火桥丝的附近。这就能确保挤压出的点火药剂能完全包裹住点火桥丝,从而提高点火药头的发火可靠性。
上述第四步中,向药腔中注入点火药剂的过程中,调整注药头和点火头的相对位置关系,使得注药头垂直地、缓慢地从药腔移动至点火腔。这就确保了注药头上不会沾染点火药剂,既能避免注药头被药剂堵塞,又能避免生产安全隐患,保证生产顺利进行。同时,还能在药腔中留存足以包裹点火桥丝的点火药剂,并避免了在药头中形成排气气泡,从而提高了点火药头的产品质量。
本发明还提供了实现上述点火药头生产方法的专用点药装置,该装置包括上述操作台、注药药筒、注药头、挤压装置、气管和用于隔离操作人员与操作台的防爆装置。其中,操作台上有固定件,用于将点火头安装于操作台上。挤压装置通过气管与注药药筒密封联接,注药药筒与注药头密封联接。
上述装置用以实现本发明的点药工艺。在注药药筒中加入点火药剂,这些药剂在挤压装置的挤压作用下,通过注药头输出到点火头的药腔中,包裹住点火桥丝。调节操作台上的点火头和注药头的位置关系,就可以准确地将定量的点火药剂一次性注入药腔中,从而实现本发明点火工艺的技术目的。除此之外,挤压装置挤压作用力的大小、注药头的选择都可改变,从而适用于不同的点药需要。
上述挤压装置优选为一气压装置。该气压装置与注药药筒通过气管密封联接,挤压注药药筒中的空气,使得注药药筒中的点火药剂通过注药头注入药腔中。控制气压装置输出的气压和时间,就可精确调节注药头的出药量,从而保证点火药头生产的一致性。利用气管连接注药药筒和气压装置,利用空气将药筒中的点火药剂与产生气压的气压装置隔离,从而可保障点火药头生产过程的安全性。
除此之外,通过气压将注药药筒中的点火药剂注入药腔中,还可以避免在非自动操作过程中操作人员与注药药筒的直接接触,有利于提高点火药头生产过程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专利申请文件200910078238.5中公开的点火头装配完成后的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点药工艺的实现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点药工艺中点火头结构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点药工艺中图3所示剖面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发明的点火药头生产方法,基于专利申请文件200910078238.5中所公开的点火头技术方案,如图1的剖面示意图所示。这种点火头100,包含点火桥丝101、一对金属片103、金属片基座102、和腔壳104。其中,腔壳104由装配腔107、药腔108、和点火腔109构成,焊接在一对金属片103上的点火桥丝101经由装配腔107装配入药腔108内。点火头100装配完成后的剖面图如图1所示。
本发明在上述点火头100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设计,以向药腔108中一次性注入定量点火药剂的生产方式取代传统的沾药头方式,从而得以实现点火药头的自动化生产,既提高了点火药头的产品质量,又改善了生产工艺,节省了生产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本发明中的点火药头采用下述工艺步骤制得:
第一步,将点火头100以点火腔109朝上的方向固定放置于操作台201上。
第二步,调整注药药筒202与点火头100的相对位置关系,使得注药药筒202位于腔壳104的正上方并对准位于腔壳104内部的点火桥丝101。
第三步,调整注药药筒202前端的注药头203与点火头100的相对位置关系,使得注药头203位于药腔108中。
第四步,启动挤压装置300挤压注药药筒202中的点火药剂,向药腔108内注入预设药量的点火药剂,以使该点火药剂完全包裹住点火桥丝101。
第五步,调整注药头203与点火头100的相对位置关系,使得注药头203从腔壳104中抽出,完成点火药头的生产。
上述技术方案实现了生产点火药头的点药工艺。这种向药腔108中一次性注入定量点火药剂的点药工艺,其优点在于:
1.在点药过程中,由于药剂被封闭于注药药筒202中,因此不会在生产过程中挥发到空气中。这就既避免了生产过程中药剂对环境的污染,改善了操作人员的作业环境,又能降低空气中药密度过大而引发安全事故的可能性。
2.由于注药头203的单次出药量一致性极佳,并且,适当地选择注药头203、调节挤压装置300挤压力的大小或者挤压时间,就能较为准确地控制注药头203的出药量,从而控制点火药头的药量。因此,采用本发明的点药工艺,就能避免药头药量过多或过少,有利于提高点火可靠性,并确保点火性能较好的一致性。
3.由于注入的点火药全部处于点火头100的药腔108中,因此药腔108形状的一致性,也就保障了点火药头形状的一致性。
4.逐批进行点药时,在注药药筒202中提前装入少量点火药剂,从而在点火药头生产过程中,单批用药量可以很少,这就能避免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除此之外,本发明的点药工艺中减少了人的介入,从而可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安全隐患。若基于本方法设计自动点药装置,还能更进一步减少人在点火药头生产过程中的参与程度,从而进一步提高生产过程的安全性。
上述第四步中要求注入药腔108中的点火药剂应控制为预设药量,这一控制过程一般可通过调节以下几方面内容实现:(1)注药头203的孔径——用以调节瞬间出药面积;(2)挤压装置300的输出气压——用以调节单位时间的出药高度;(3)挤压装置300的给气时间——用以调节注药头203出药的时间。通过调节以上三方面指标,就可控制注药头203的出药体积,从而实现对点药药量的控制。
注药药筒202或者注药头203与点火头100的相对位置关系,可采用人工对准或者传动机构自动定位对准的方式进行调整。若基于本方法设计自动点药装置,采用自动定位技术控制注药药筒202或者固定于操作台201上的点火头100的移动和抬举动作,并控制挤压装置300挤压力的大小和作用时间,就能更进一步减少操作人员在点火药头生产过程中的参与程度,从而提高生产过程的安全性。
上述第三步中,将注药头203下移或者将点火头100上移,使得注药头203位于药腔108中点火桥101的附近,参见图3所示点火头的局部剖面图以及图4所示该局部剖面部分的局部放大图。这就能确保挤压出的点火药剂能完全包裹住点火桥丝101,从而更可靠地点火。并且,还能避免尺寸相对药腔108较小的点火腔109的内壁沾染过多点火药剂,构成生产安全隐患。
上述第四步中,向药腔108注入点火药剂的过程中,可控制注药头203垂直地、缓慢地从药腔108上升至点火腔109,或者控制点火头100垂直缓慢地下降,使得注药头203离开药腔108进入点火腔109。这就确保了注药头203上不会沾染点火药剂,从而避免造成生产安全隐患,保障生产的顺利进行。同时,还能在药腔108中留存足以包裹点火桥丝101的点火药剂,并避免在药头中形成排气气泡,这就提高了点火药头的产品质量,生产安全性和产品可靠性更优。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发明所基于的点火头100主要用于电子雷管中,采用卡接方式实现点火控制电路板与点火桥丝101的电联接。事实上,这种点火头100也可用于电雷管,例如在电雷管中加入一直通电路板,将该电路板一端焊接雷管脚线,另一端卡接入点火头100的金属片103即可实现脚线与点火桥丝之间的电联接。因此,本发明的点药工艺同样可用于电雷管点火药头的生产。
本发明还提供了实现上述点火药头生产方法的专用点药装置,参见图2所示。该装置包括上述操作台201、注药药筒202、注药头203、挤压装置300、气管206和用于隔离操作人员与操作台201的防爆装置205。其中,操作台201上有固定件,用于将点火头100固定于操作台201上。挤压装置300通过气管206与注药药筒202密封联接,注药药筒202与注药头203密封联接。上述装置用以实现本发明的点药工艺。在注药药筒202中加入点火药剂,这些药剂在挤压装置300的挤压作用下,通过注药头203输出到点火头100中。调节操作台201上的点火头100和注药头203的位置关系、以及挤压装置300挤压作用力的大小和时间长度,就可以准确地将定量的点火药剂一次性注入药腔108中,从而实现本发明点火工艺的技术目的。除此之外,挤压装置300挤压作用力的大小、注药头203的选择都可改变,从而适用于不同的点药需要。
上述挤压装置300优选为一气压装置。该气压装置与注药药筒202通过气管206密封联接,挤压注药药筒202中的空气,使得注药药筒202中的点火药剂通过注药头203注入药腔108中。控制气压装置300输出的气压和给气时间,就可精确调节注药头203的出药量,从而保证点火药头生产的一致性。
基于本发明的设计构思,可设计自动点药装置,采用自动定位控制技术调节注药药筒202与点火头100的相对位置关系,采用定时、定压技术控制注药头203的出药量,实现定时、定量地出药,从而确保每次点药量的一致性,进而确保点火药头发火性能的一致性。
实施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时,可基于专利申请文件200910078238.5中公开的技术方案,将点火腔制作为透明件。这就能在点药时实时观察药头的形成情况,确保药头的药量和形状,进而确保性能的一致性。

Claims (5)

1.一种雷管生产中点火药头的生产方法,所述雷管内部的点火头包含点火桥丝和腔壳,所述腔壳由装配腔、药腔、和点火腔构成;所述点火桥丝经由所述装配腔装配入所述药腔内,
其特征在于:
所述点火药头是采用下述工艺步骤制得的,
第一步,将所述点火头以所述点火腔朝上的方向固定放置于操作台上;
第二步,调整注药药筒与所述点火头的相对位置关系,使得所述注药药筒位于所述腔壳的正上方并对准所述点火桥丝;
第三步,调整所述注药药筒前端的注药头和所述点火头的相对位置关系,使得所述注药头位于所述药腔中;
第四步,启动挤压装置挤压所述注药药筒中的点火药剂,向所述药腔内注入预设药量的点火药剂,使得该点火药剂完全包裹住所述点火桥丝;
第五步,调整所述注药头与所述点火头的相对位置关系,使得所述注药头从所述腔壳中抽出,完成所述点火药头的生产。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步中,调整所述注药头和所述点火头的相对位置关系,使得所述注药头位于所述药腔中所述点火桥丝的附近。
3.按照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四步中,向所述药腔中注入所述点火药剂的过程,是调整所述注药头和所述点火头的相对位置关系,使得所述注药头垂直地、缓慢地从所述药腔移动至所述点火腔的过程。
4.实现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点火药头生产方法的一种点药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装置包括所述操作台、所述注药药筒、所述注药头、所述挤压装置、气管、以及用于隔离操作人员与所述操作台的防爆装置,
所述操作台上有一固定件,将所述点火头安装于所述操作台上;所述挤压装置通过气管与所述注药药筒密封联接;所述注药药筒与所述注药头密封联接。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点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挤压装置为一气压装置,
所述气压装置与所述注药药筒通过气管密封联接;所述气压装置挤压所述注药药筒中的空气,使得所述注药药筒中的所述点火药剂通过所述注药头注入所述药腔中。
CN2009102422346A 2009-12-10 2009-12-10 雷管生产中点火药头的生产方法及其专用点药装置 Pending CN10209533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2422346A CN102095337A (zh) 2009-12-10 2009-12-10 雷管生产中点火药头的生产方法及其专用点药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2422346A CN102095337A (zh) 2009-12-10 2009-12-10 雷管生产中点火药头的生产方法及其专用点药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95337A true CN102095337A (zh) 2011-06-15

Family

ID=441285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2422346A Pending CN102095337A (zh) 2009-12-10 2009-12-10 雷管生产中点火药头的生产方法及其专用点药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095337A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94568A (zh) * 2011-12-23 2012-06-13 北京维深国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后装药桥丝保护套
CN104692984A (zh) * 2013-12-10 2015-06-10 北京北方邦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雷管自动点药系统
CN104692983A (zh) * 2013-12-10 2015-06-10 北京北方邦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雷管生产过程中的点药方法
CN107266273A (zh) * 2017-07-31 2017-10-20 四川久安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码电子雷管引火药头自动连续集约化蘸涂生产线
WO2018119999A1 (en) * 2016-12-30 2018-07-05 Hamlin Electronics (Suzhou) Co. Ltd Ignitor for electronic detonator
CN112815793A (zh) * 2021-02-26 2021-05-18 安徽理工大学 一种数码电子雷管药头及其生产方法
CN114543597A (zh) * 2021-07-05 2022-05-27 长春汇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点火模块滴药自动生产工艺及装备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94568A (zh) * 2011-12-23 2012-06-13 北京维深国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后装药桥丝保护套
CN102494568B (zh) * 2011-12-23 2015-12-02 融硅思创(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后装药桥丝保护套
CN104692984A (zh) * 2013-12-10 2015-06-10 北京北方邦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雷管自动点药系统
CN104692983A (zh) * 2013-12-10 2015-06-10 北京北方邦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雷管生产过程中的点药方法
WO2018119999A1 (en) * 2016-12-30 2018-07-05 Hamlin Electronics (Suzhou) Co. Ltd Ignitor for electronic detonator
CN110382996A (zh) * 2016-12-30 2019-10-25 哈姆林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电子引爆器的点火器
US11054225B2 (en) 2016-12-30 2021-07-06 Hamlin Electronics (Suzhou) Ltd. Ignitor for electronic detonator
CN107266273A (zh) * 2017-07-31 2017-10-20 四川久安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码电子雷管引火药头自动连续集约化蘸涂生产线
CN112815793A (zh) * 2021-02-26 2021-05-18 安徽理工大学 一种数码电子雷管药头及其生产方法
CN112815793B (zh) * 2021-02-26 2023-09-22 安徽理工大学 一种数码电子雷管药头及其生产方法
CN114543597A (zh) * 2021-07-05 2022-05-27 长春汇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点火模块滴药自动生产工艺及装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95337A (zh) 雷管生产中点火药头的生产方法及其专用点药装置
CN203869035U (zh) 一种具有引射管的燃气灶燃烧器
CN104950070A (zh) 固体推进剂熄火的临界降压速率测试方法
CN209512657U (zh) 一种小容腔壳体含能粉体材料自动装填装置
CN105716488B (zh) 一种未爆弹就地销毁装置及销毁方法
CN209028954U (zh) 发烟装置
CN205159430U (zh) 一种全密封针刺激活热电池
US3959860A (en) Method of making non-shorting photoflash lamp
CN208612518U (zh) 一种便于调节烧瓶高度的化学实验加热台
CN205156057U (zh) 安全酒精炉
CN207610542U (zh) 一种铅酸蓄电池生产线上的熔铅炉
CN202494305U (zh) 热风循环加热器
CN108793076A (zh) 一种适用于甲醇水制氢的重整装置
CN202940209U (zh) 一种将灯丝烧制在玻壳内的生产装置的改进结构
CN107894442B (zh) 一种高温高压可燃气体爆炸极限测试装置
CN209563971U (zh) 一种利用蜂窝特性结构的中空香
CN204737929U (zh) 即燃式蜂窝煤的生产线
CN111006549A (zh) 安全环保型鞭炮自动化生产装置及方法
CN104422278A (zh) 一种新的刚玉熔炼炉
CN201637356U (zh) 精细雷管
CN218936414U (zh) 一种应用于炼油化工加热炉的遥控点火装置
CN103591800A (zh) 一种高效节能的燃气式硼砂熔炼方法及硼砂熔炼炉
CN210880090U (zh) 一种压模装置
CN216998475U (zh) 新型转炉煤气放散点火器室
CN209326304U (zh) 一种烘烤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Addressee: Yang Chun

Document name: reexamine notice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for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100097 Beijing city Haidian District road Jin Yuan era business center A block 11F

Applicant after: Beijing BangiUn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0085 Beijing city Haidian District East Road No. 1 Yingchuang power block A Room 601

Applicant before: Beijing BangiUn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100085 HAIDIAN, BEIJING TO: 100097 HAIDIAN, BEIJING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