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89594B - 空调机的室内机 - Google Patents

空调机的室内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89594B
CN102089594B CN2009801270414A CN200980127041A CN102089594B CN 102089594 B CN102089594 B CN 102089594B CN 2009801270414 A CN2009801270414 A CN 2009801270414A CN 200980127041 A CN200980127041 A CN 200980127041A CN 102089594 B CN102089594 B CN 10208959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te
action
panel
indoor set
support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2704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089594A (zh
Inventor
木下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ikin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ikin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kin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Daikin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0895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895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0895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8959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0Casings or cov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43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mounting arrangements
    • F24F1/004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mounting arrangements mounted in the ceiling or at the ceil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59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heat exchangers
    • F24F1/006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heat exchangers by the shape of the heat exchangers or of parts thereof, e.g. of their fi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0Casings or covers
    • F24F2013/207Casings or covers with control knobs; Mounting controlling members or control units therei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空调机的室内机(2)具有室内机主体(20)、平面面板(24)、判定部(35)以及面板控制部(31)。平面面板(24)能够采用收纳状态和非收纳状态。收纳状态是平面面板(24)被收纳在室内机主体(20)内的状态。并且,非收纳状态是平面面板(24)未收纳在室内机主体(20)内的状态。判定部(35)判定平面面板(24)是处于收纳状态还是处于非收纳状态。面板控制部(31)在接通电源的情况下,根据判定部(35)的判定结果来确定平面面板(24)的动作内容。并且,面板控制部(31)根据所确定的动作内容对平面面板(24)的动作进行控制。

Description

空调机的室内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机的室内机。 
背景技术
以往,空调机的室内机具有能够覆盖用于取入室内空气的吸气口的面板。 
例如,在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2423号公报)所公开的天花板设置型的空调机的室内机中,在室内机主体的下表面设有吸气口。并且,在该室内机中,面板设于室内机主体的下表面,能够通过线材从室内机主体悬吊。因此,用户通过使面板下降到室内机主体的下方,由此,能够容易地进行设于面板的过滤器的清扫等维护作业。 
但是,在能够采用面板被收纳在室内机主体内的状态和面板未收纳在室内机主体内的状态的空调机的室内机中,从面板被收纳在室内机主体内的状态开始进行空调机的空气调节运转,所以,认为当接通室内机的电源后,进行所谓的初始化动作,即进行将面板收纳在室内机主体内的动作后转移到下一动作。因此,即使在面板被收纳在室内机主体内的情况下,在接通电源后,有时也进行初始化动作。该情况下,即使用户在电源接通时进行空气调节运转的运转开始指示,在初始化动作完成之前,也不进行空气调节运转,所以,可能对用户造成不快感。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能够减小对用户造成不快感的可能性的空调机的室内机。 
本发明第1方面的空调机的室内机具有室内机主体、面板、判定部以及面板控制部。面板能够采用收纳状态和非收纳状态。所谓收纳状态是面板被收纳在室内机主体内的状态。并且,所谓非收纳状态是面板未收纳在室内机主体内的状态。判定部判定面板是处于收纳状态还是处于非收纳状态。面板控制部在接通电源的情况下,根据判定部的判定结果确定面板的动作内容。并且,面板控制部根据所确定的动作内容对 面板的动作进行控制。 
在第1方面的空调机的室内机中,根据判定部的判定结果,确定从接通电源后到开始空气调节运转之前进行的面板的动作内容(以下称为面板的初始化动作)。因此,在由判定部判定为面板处于收纳状态的情况下,能够以进行不包括面板的收纳动作等的面板的初始化动作的方式,确定初始化动作的内容。因此,在该空调机的室内机中,能够根据电源接通时的面板的状态,确定面板的初始化动作的动作内容。 
由此,能够减小对用户造成不快感的可能性。 
本发明第2方面的空调机的室内机在第1方面的空调机的室内机中,室内机还具有检测面板是否位于收纳位置的检测部。所谓收纳位置是面板在收纳状态下所处的位置。并且,判定部根据检测部的检测结果来判定面板的状态。因此,在该空调机的室内机中,能够根据电源接通时的面板的位置,确定面板的初始化动作的动作内容。 
本发明第3方面的空调机的室内机在第1方面或第2方面的空调机的室内机中,面板具有能够在收纳状态下支承面板的支承部。并且,判定部判定支承部是否处于支承面板的状态。因此,在该空调机的室内机中,能够根据电源接通时是否处于支承面板的状态,来确定面板的初始化动作的动作内容。 
本发明第4方面的空调机的室内机在第3方面的空调机的室内机中,支承部具有支承部件。支承部件设于与在面板的转动轴设置的孔对置的位置。并且,支承部件能够采用第1状态、第2状态或第3状态。所谓第1状态是支承部件插入到孔的第1预定位置的状态。所谓第2状态是支承部件插入到孔的第2预定位置的状态。所谓第3状态是支承部件未插入孔的状态。并且,判定部进一步判定支承部件处于第1状态、第2状态和第3状态中的哪个状态。 
在第4方面的空调机的室内机中,判定部进一步判定支承部件处于第1状态、第2状态和第3状态中的哪个状态。因此,在该空调机的室内机中,能够根据电源接通时的支承部件的状态,来确定面板的初始化动作的动作内容。 
本发明第5方面的空调机的室内机在第4方面的空调机的室内机中,面板控制部具有确定动作内容的确定部。在判定部判定为收纳状态且判定为第1状态的情况下,确定部将动作内容确定为第1动作,该第1动作是如下动作:对支承部进行控制,以使支承部件从孔的第1预定位置进一步插入。并且,在判定部判定为收纳状态且判定为第2状态的情况下,确定部将动作内容确定为第2动作,该第2动作是如下动作: 对支承部进行控制,以使支承部件从孔的第2预定位置插入到第1预定位置后,从孔的第1预定位置进一步插入。进而,在判定部判定为非收纳状态且判定为第1状态的情况下,确定部将动作内容确定为第3动作,该第3动作是如下动作:对面板的动作进行控制,以使面板处于收纳状态,并且,对支承部的动作进行控制,以使支承部件从孔的第1预定位置进一步插入。并且,在判定部判定为非收纳状态且判定为第3状态的情况下,确定部将动作内容确定为第4动作,该第4动作是如下动作:对面板的动作进行控制,以使面板处于收纳状态,并且,对支承部件的动作进行控制,以使支承部件插入到孔的第2预定位置后,从孔的第2预定位置进一步插入。因此,在该空调机的室内机中,能够执行面板的初始化动作。 
另外,在第4动作中,优选从孔的第2预定位置进一步插入而到达第1预定位置的支承部件,从第1预定位置进一步插入。 
本发明第6方面的空调机的室内机在第3方面的空调机的室内机中,支承部具有支承部件。支承部件设于与在面板的转动轴设置的孔对置的位置。并且,支承部件能够采用插入状态或非插入状态。所谓插入状态是支承部件插入到孔的第1预定位置的状态。所谓非插入状态是支承部件未插入孔的状态。判定部进一步判定支承部件处于插入状态和非插入状态中的哪个状态。 
在第6方面的空调机的室内机中,判定部进一步判定支承部件处于插入状态和非插入状态中的哪个状态。因此,在该空调机的室内机中,能够根据电源接通时的支承部件的状态,来确定面板的初始化动作的动作内容。 
本发明第7方面的空调机的室内机在第6方面的空调机的室内机中,面板控制部具有确定动作内容的确定部。在判定部判定为非收纳状态且判定为非插入状态的情况下,确定部将动作内容确定为第5动作。所谓第5动作是如下动作:对面板的动作进行控制,以使面板处于收纳状态,并且,对支承部的动作进行控制,以使支承部件处于插入状态。因此,在该空调机的室内机中,能够根据判定部的判定结果,来确定面板的初始化动作。 
本发明第8方面的空调机的室内机在第7方面的空调机的室内机中,第5动作包括如下动作:对支承部的动作进行控制,以使支承部件从孔的第1预定位置进一步插入。因此,在执行了面板的初始化动作的情况下,能够减小支承部件从孔中脱出的可能性。 
本发明第9方面的空调机的室内机在第1方面~第8方面的任一方面的空调机的室内机中,室内机还具有受理来自用户的面板的动作开始指示的受理部。并且,在受理部受理了所述指示的情况下,面板控制部根据动作内容对面板的动作进行控制。因此,根据用户的动作开始指示进行面板的控制,以便进行所确定的面板的初始化动作。 
由此,能够根据用户的情况来开始面板的控制。 
在本发明第1方面的空调机的室内机中,能够减小对用户造成不快感的可能性。 
在本发明第2方面的空调机的室内机中,能够根据电源接通时的面板的位置,来确定面板的初始化动作的动作内容。 
在本发明第3方面的空调机的室内机中,能够根据电源接通时是否处于支承面板的状态,来确定面板的初始化动作的动作内容。 
在本发明第4方面的空调机的室内机中,能够根据电源接通时的支承部件的状态,来确定面板的初始化动作的动作内容。 
在本发明第5方面的空调机的室内机中,能够执行面板的初始化动作。 
在本发明第6方面的空调机的室内机中,能够根据电源接通时是否处于支承面板的状态,来确定面板的初始化动作的动作内容。 
在本发明第7方面的空调机的室内机中,能够确定面板的初始化动作。 
在本发明第8方面的空调机的室内机中,能够减小支承部件从孔中脱出的可能性。 
在本发明第9方面的空调机的室内机中,能够根据用户的情况来开始面板的控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室内机的外观立体图(天花板省略)。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室内机的剖视图。 
图3是下部单元的立体图。 
图4是下部单元的立体图。 
图5是下部单元的立体图。 
图6A是用户进行与空气调节运转有关的指示时使用的遥控器的外观图。 
图6B是用户进行与平面面板的升降有关的指示时使用的遥控器的外观图。 
图7是铰链连接机构的分解图。 
图8是下部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图9是面板升降机构的分解图。 
图10是面板升降机构内部的部件的配置图。 
图11是面板锁定机构的立体图。 
图12是控制部的控制框图。 
图13是示出支承轴的支承状态的示意图。 
图14是示出基于面板控制部的平面面板的初始化动作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空调机的室内机2。该室内机2是天花板设置型的室内机,能够进行包括制热运转和制冷运转在内的空气调节运转、以及过滤器清扫运转等。室内机2主要具有:室内机主体20、平面面板24、收纳检测限位开关90a、90b(参照图3)、铰链连接机构6(参照图3)、面板锁定机构8(参照图3)、面板升降机构7(参照图3)以及控制部30(参照图12)。 
<室内机主体> 
如图2所示,在室内机主体20内收纳有室内风扇13和室内热交换器12等,具有下表面开口的盒状的形态。 
室内风扇13是构成为细长圆筒形状的横流风扇,以旋转轴沿室内机主体20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方式收纳在室内机主体20内。并且,室内风扇13由室内风扇电动机(未图示)驱动而旋转,由此,在与旋转轴交叉的方向生成空气流。进而,室内风扇13将室内空气吸入室内机主体20内,并且,将在与室内热交换器12之间进行热交换后的空气吹出到室内。 
室内热交换器12由在长度方向两端多次折回而形成的传热管以及由传热管贯穿插入的多个翅片构成,在与接触的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并且,室内热交换器12以随着远离室内风扇13而从室内风扇13的下侧位置向斜上方延伸的方式,配置在室内机主体20内。 
并且,室内机主体20具有装饰面板21。如图1所示,在俯视时,装饰面板21 是比室内机主体20的顶面大的大致长方形的部件。并且,在装饰面板21设有吸气口20a和吹出口20b。并且,室内机主体20具有用于清扫过滤器9的过滤器清扫机构10,与装饰面板21、平面面板24以及后述的水平挡板51一起构成下部单元52。过滤器清扫机构10具有用于除去过滤器9的尘埃的刷子108、以及贮存刷子108从过滤器9刮取的尘埃的集尘盒109。当由用户进行过滤器清扫运转的开始指示时,过滤器清扫机构10进行通过刷子108从过滤器9刮取尘埃并将该尘埃贮存在集尘盒109中的动作。并且,集尘盒109以能够装卸的方式安装于平面面板24。 
进而,室内机主体20的内部收纳有收纳检测限位开关90a、90b、铰链连接机构6、面板锁定机构8、面板升降机构7以及控制部30。这些在后面叙述。 
<平面面板> 
如图3、图4和图5所示,平面面板24具有比吸气口20a的面积大的面积,是呈在室内机主体20的长度方向较长的形状的未设置开口的板状部件。并且,如图5所示,平面面板24通过后述的面板升降机构7所具有的2根线材71吊起。 
进而,平面面板24能够采用如图3和图4所示位于吸气口20a附近的状态、以及如图5所示下降到吸气口20a下方的状态。具体而言,作为位于吸气口20a附近的情况,存在如下状态:如图3所示,平面面板24收纳在室内机主体20内且关闭吸气口20a的状态即运转等待状态;如图4所示,平面面板24未收纳在室内机主体20内而能够以吹出口20b侧的端部为中心相对于室内机主体20旋转的状态即运转状态;与运转等待状态同样收纳在室内机主体20内且关闭吸气口20a的状态即扫除运转状态;与运转等待状态和扫除运转状态同样收纳在室内机主体20内且关闭吸气口20a的状态即下降等待状态。并且,运转等待状态、扫除运转状态、下降等待状态的差异在于,在运转等待状态中,平面面板24采用通过铰链连接机构6支承于室内机主体20的状态,在扫除运转状态中,平面面板24采用通过面板锁定机构8锁定于室内机主体20的状态,在下降等待状态中,平面面板24采用未通过铰链连接机构6支承且未通过面板锁定机构8锁定的锁定解除状态。并且,在运转状态中,平面面板24采用通过铰链连接机构6支承的状态、且未通过面板锁定机构8锁定的锁定解除状态,通过以平面面板24的一端部为轴使另一端部上升和下降,由此,能够对吸气口20a进行开闭。 
并且,作为下降到吸气口20a下方的情况,存在如下状态:如图5所示,平面 面板24未收纳在室内机主体20内而下降到吸气口20a下方的状态即升降状态。 
进而,室内机2具有水平挡板51、接收部92和运转状态显示部93。 
水平挡板51用于引导从吹出口20b吹出的空气,设置成能够对吹出口20b进行开闭。在空气调节运转的运转停止时和室内机的过滤器清扫运转等的维护时,水平挡板51采用关闭吹出口20b的状态。并且,在室内机正在进行空气调节运转的情况下,水平挡板51采用以吸气口20a侧的端部为轴进行转动并打开吹出口20b的状态。这种水平挡板51通过电动机和齿轮等驱动来旋转。 
如图1所示,接收部92设于装饰面板21。接收部92设置成能够接收从遥控器80a、80b发送的各种运转的开始指示和各种设定等。例如,接收部92能够经由遥控器80a受理制冷运转等空气调节运转的开始指示和室内的设定温度。并且,接收部92能够经由遥控器80b受理平面面板24的升降指示。另外,本实施方式的遥控器包括:遥控器80a(参照图6A),其通过用户的按压,能够向接收部发送与空气调节运转的运转开始和运转停止有关的指示信号或与温度设定等各种设定有关的指示信号;以及遥控器80b(参照图6B),其能够发送与过滤器清扫运转有关的指示信号或与平面面板24的升降动作有关的指示信号。 
如图1所示,运转状态显示部93与接收部92同样设于装饰面板21。运转状态显示部93具有LED,根据室内机的运转状况使LED点亮或闪烁。 
接着,依次对在室内机主体20内部收纳的收纳检测限位开关90a、90b、铰链连接机构6、面板锁定机构8、面板升降机构7以及控制部30进行说明。 
<收纳限位开关> 
如图3、图4和图5所示,收纳检测限位开关90a、90b在装饰面板21的吸气口20a附近设置有2个。更具体而言,2个收纳检测限位开关90a、90b沿着吸气口20a的长边中远离吹出口20b的长边,相互分开预定间隔进行配置。 
各收纳检测限位开关90a、90b对平面面板24位于装饰面板21的吸气口20a附近的位置的情况进行检测。具体而言,在平面面板24的状态为运转等待状态、扫除运转状态以及下降等待状态的情况下,收纳检测限位开关90a、90b输出接通信号。并且,在平面面板24的状态为运转状态或升降状态的情况下,收纳检测限位开关90a、90b输出断开信号。这样,由收纳检测限位开关90a、90b输出的接通信号和断开信号被取入控制部30。 
<铰链连接机构> 
在平面面板24采用运转等待状态、运转状态或扫除运转状态时,铰链连接机构6将平面面板24的一端支承为能够旋转,在平面面板24采用下降等待状态或升降状态时,铰链连接机构6解除对平面面板的一端的支承。 
图7是铰链连接机构6的分解立体图。如图7所示,铰链连接机构6具有:转动部件61、滑动部件62、第1销63、小齿轮64、铰链驱动电动机65、固定部件66、第2销67以及螺钉68。转动部件61是U字状的固体物,其棒状的支承轴61a从端面向外侧突出。进而,在转动部件61的一端部形成有轴孔61b。 
滑动部件62具有与小齿轮64啮合的齿条62a、以及夹持转动部件61的轴孔61b的两面的臂62b。进而,在臂62b形成有第1滑动孔62c,在齿条62a的根部附近形成有第2滑动孔62d。铰链驱动电动机65是步进电动机,使小齿轮64旋转。并且,铰链驱动电动机65具有供螺钉68贯通的贯通孔65a。 
在固定部件66形成有将滑动部件62保持为能够滑动移动的滑动空间66a、供小齿轮64插入的齿轮空间66b、以及与螺钉68螺合的螺纹孔66c。进而,在形成滑动空间66a的壁形成有第1贯通孔66d和第2贯通孔66e。 
滑动部件62配置于固定部件66的滑动空间66a,以转动部件61的轴孔61b被滑动部件62的臂62b夹持的方式进行配置。第1销63从固定部件66的第1贯通孔66d的一端插入,通过滑动部件62的第1滑动孔62c和转动部件61的轴孔61b而伸出到第1贯通孔66d的另一端。 
第2销67从第2贯通孔66e的一端插入,通过滑动部件62的第2滑动孔62d而伸出到第2贯通孔66e的另一端。其结果,滑动部件62能够沿着第1销63和第2销67在滑动空间66a内水平移动,转动部件61能够以第1销63为中心转动。 
根据这种结构,对于铰链连接机构6,在铰链驱动电动机65使小齿轮64旋转时,动力传递到与小齿轮64啮合的齿条62a,滑动部件62沿着第1销63滑动移动,伴随滑动部件62的移动,转动部件61向平面面板24的方向或者其相反方向移动。这里,为了便于说明,将铰链驱动电动机65以使转动部件61向与平面面板24连接的方向移动的方式进行的旋转称为“正转”,将铰链驱动电动机65以使转动部件61向解除与平面面板24的连接的方向移动的方式进行的旋转称为“反转”。另外,与从铰链驱动电动机65输出的转速有关的信号被取入控制部30。 
并且,在平面面板24的端部设有与转动部件61的支承轴61a对置的支承孔24c(参照图8),在铰链驱动电动机65正转而使支承轴61a插入平面面板24的支承孔24c中时,转动部件61与平面面板24建立连接,平面面板24能够以第1销63为中心转动。 
另一方面,在铰链驱动电动机65反转而从平面面板24的支承孔24c中拔出支承轴61a时,转动部件61与平面面板24的连接被解除,平面面板24无法以第1销63为中心转动。 
并且,铰链连接机构6具有连接检测限位开关91。如图7所示,连接检测限位开关91设于滑动部件62的一端,检测转动部件61在滑动空间66a中位于图3和图4所示的位置还是位于图5所示的位置。具体而言,在平面面板24的状态为运转等待状态和运转状态的情况下,连接检测限位开关91输出接通信号。并且,在平面面板24的状态为扫除运转状态、下降等待状态或升降状态的情况下,连接检测限位开关91输出断开信号。这样,由连接检测限位开关91输出的接通信号和断开信号被取入控制部30。 
<面板升降机构> 
图9是面板升降机构7的分解立体图。如图9所示,面板升降机构7具有:线材71、滑轮72、绕线架(bobbin)73、卷绕齿轮74、驱动齿轮75、升降电动机76、开关77以及壳体78。 
滑轮72一体形成有滑轮部72a和凸轮部72b,滑轮部72a支承线材71,伴随线材71的移动而旋转。凸轮部72b由小径曲面、大径曲面和连接这两个曲面的平面构成。 
绕线架73卷绕线材71。卷绕齿轮74与绕线架73同轴连接且一体旋转。驱动齿轮75与卷绕齿轮74啮合,并使绕线架73旋转。 
升降电动机76是步进电动机,使驱动齿轮75旋转。通过从控制部30供给的脉冲数对升降电动机76的转速进行控制。另外,控制部30配置在离开面板升降机构7的其他位置。 
开关77是具有杆77a的微动开关,开关77通过杆77a被按压而接通。杆77a始终与滑轮72的凸轮部72b接触,在与凸轮部72b的大径曲面对置时被按压。 
壳体78具有支承壳体78a和盖78b。在支承壳体78a形成有支承滑轮72的第1 轴79a、支承绕线架73和卷绕齿轮74的第2轴79b、以及支承开关77的第3轴79c。盖78b覆盖所述各部件,以便保护支承于支承壳体78a的各部件。 
根据这种结构,面板升降机构7如图10所示,在面板升降机构7送出线材71的情况下,升降电动机76使驱动齿轮75向CCW方向旋转,使卷绕齿轮74向CW方向旋转。由此,绕线架73向送出线材71的方向旋转。 
另一方面,在面板升降机构7卷绕线材71的情况下,升降电动机76使驱动齿轮75向CW方向旋转,使卷绕齿轮74向CCW方向旋转。由此,绕线架73向卷绕线材71的方向旋转。线材71的送出量和卷绕量与升降电动机76的旋转量成比例,控制部30所具有的升降机构控制部控制对升降电动机76供给的脉冲数,由此,对线材71的送出量和卷绕量进行控制。 
在线材71的末端连接有平面面板24,所以,线材71中始终产生张力,在送出线材71时或卷绕线材71时,滑轮部72a借助与线材71的摩擦力而旋转。此时,凸轮部72b也旋转,所以,开关77在杆77a与凸轮部72b的大径曲面对置时发出接通信号,在杆77a与凸轮部72b的小径曲面对置时发出断开信号。在滑轮72旋转期间,接通信号和断开信号交替产生,这些信号全部被取入控制部30。并且,在线材71由于某种原因而松弛、从而张力消失的情况下,例如为了进行维护,在送出线材71而使平面面板24下降时,在到达预定送出量之前,平面面板24落到桌子等上而停止的情况下,线材71和滑轮部72a的摩擦力减退,滑轮72停止。因此,连续从开关77输出接通信号或断开信号中的任一方。此时,在控制部30中,由于在升降电动机76旋转时来自开关77的信号恒定,因此,推测平面面板24由于某种障碍物而停止,立即停止升降电动机76。 
<面板锁定机构> 
在平面面板24关闭吸气口20a的情况下,平面面板24通过铰链连接机构6和面板升降机构7支承于室内机主体20。面板锁定机构8是如下机构:用于将平面面板24锁定于室内机主体20,以便即使在由于不测的原因,铰链连接机构6误动作,解除平面面板24的支承,面板升降机构7的线材71松弛时,平面面板24也不会落下。 
如图11所示,面板锁定机构8具有:可动体81、第1保持部82、第2保持部83、锁定电动机84以及弹簧85。可动体81呈四棱柱形状,在其一端形成有倾斜面 811,在全长最长的长侧面812形成有与预定齿轮啮合的齿条81a,在齿条81a的下方形成有中空部81b。可动体81以长侧面812朝向竖直上方的方式,在能够可动的状态下保持于第1保持部82。 
第1保持部82是上表面和一侧面敞开的长方体形的箱状部件,在侧面形成有引导槽82a,可动体81沿着该引导槽82a水平移动。引导槽82a的两端被壁821、822夹持,在一个壁821形成有供可动体81通过的贯通口82b。壁823与夹持引导槽82a的两端的壁821、822邻接,在壁823形成有向与引导槽82a正交的方向突出的板状突起82c。在可动体81保持于第1保持部82时,倾斜面811始终位于第1保持部82的外侧,齿条81a始终位于第1保持部82的内部。而且,第1保持部82的板状突起82c贯通可动体81的中空部81b。 
壁823固定锁定电动机84,并且将与锁定电动机84的旋转轴连接的小齿轮84a支承为能够旋转。小齿轮84a与可动体81的齿条81a啮合,构成齿条/小齿轮机构。在可动体81的中空部81b中收纳有弹簧85。弹簧85是压缩螺旋弹簧,被中空部81b的端部和板状突起82c夹持。 
第2保持部83是形成有供可动体81通过的引导孔83a的固体物,设置于平面面板24侧。在第2保持部83的上表面形成有平滑的曲面831。 
根据这种结构,可动体81在保持于第1保持部82和第2保持部83的状态下,在锁定电动机84使小齿轮84a向CCW方向旋转时,小齿轮84a的旋转运动通过齿条81a转换为直线运动,可动体81朝向壁822滑动移动。当可动体81移动预定距离时,从第2保持部83的引导孔83a离开。允许未保持可动体81的第2保持部83进行上下方向的移动,所以,不会妨碍平面面板24的下降。 
由于可动体81的移动,中空部81b的侧面与板状突起82c之间的距离变短,所以,弹簧85被压缩而蓄积反力。锁定电动机84在被供给电力期间,克服弹簧85增加的反力而旋转,但是,当不供给电力时,由于弹簧85的反力而反转,可动体81复位到原来的位置。 
在平面面板24不下降且第2保持部83不移动时,可动体81进入第2保持部83的引导孔83a内。另一方面,在平面面板24下降且第2保持部83移动时,可动体81在第2保持部83复位的轨道上等待。然后,在平面面板24上升且关闭吸气口20a时,第2保持部83使曲面831与可动体81的倾斜面811抵接,推开可动体81 而复位。 
被第2保持部83按压的可动体81水平移动,对弹簧85进行压缩。在第2保持部83完全复位时,可动体81贯通第2保持部83的引导孔83a。其结果,可动体81妨碍平面面板24的下降。 
<控制部> 
控制部30利用由CPU和存储器构成的微型计算机构成,如图12所示,与接收部92、室内风扇13、室内热交换器12、收纳检测限位开关90a、90b、运转状态显示部93、面板锁定机构8、面板升降机构7、铰链连接机构6等连接,进行所连接的各种设备的控制。例如,控制部30以如下方式对各种设备进行控制:根据接收部92从遥控器80a接收到的空气调节运转的开始指示,进行制冷运转或制热运转等的空气调节运转。 
并且,控制部30具有进行平面面板24的动作控制的面板控制部31。面板控制部31具有:对面板升降机构7的动作进行控制的升降机构控制部32;对面板锁定机构8的动作进行控制的锁定机构控制部33;以及对铰链连接机构6的动作进行控制的连接机构控制部34,通过对各种机构进行控制,来切换平面面板24的状态。 
进而,面板控制部31根据从铰链驱动电动机65输出的与转速有关的信号,判断铰链连接机构6所具有的支承轴61a的支承状态。另外,支承轴61a的支承状态存在第1状态、第2状态和第3状态。如支承轴61a和支承孔24c的示意图即图13所示,所谓第1状态是支承轴61a插入到支承孔24c的第1预定位置A的状态(参照图13的(a))。并且,所谓第2状态是支承轴61a插入到支承孔24c的第2预定位置B的状态(参照图13的(b))。进而,所谓第3状态是支承轴61a未插入支承孔24c的状态(参照图13的(c))。 
并且,第1预定位置A和第2预定位置B如图13的(b)所示,在支承轴61a插入支承孔24c的方向即插入方向P上,按照第2预定位置B、第1预定位置A的顺序排列。因此,在支承轴61a的状态从第3状态切换为第1状态的情况下,支承轴61a在支承孔24c中通过第2预定位置B,插入到第1预定位置A。即,第1预定位置A在支承孔24c中位于比第2预定位置B靠近里侧的位置,第2预定位置B在支承孔24c中位于比第1预定位置A靠近近前侧的位置。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预定位置是支承孔24c的插入方向P的中间附近的位置。 
并且,面板控制部31具有判定部35。判定部35根据从收纳检测限位开关90a、90b输出的信号、从连接检测限位开关91输出的信号、以及由面板控制部31判断出的支承轴61a的支承状态,对平面面板24的状态进行判定。例如,在从收纳检测限位开关90a、90b输出接通信号、从连接检测限位开关91输出接通信号、判断为支承状态是第1状态的情况下,判定部35判定为平面面板24处于运转等待状态。并且,在从收纳检测限位开关90a、90b输出断开信号、从连接检测限位开关91输出接通信号、判断为支承状态是第1状态的情况下,判定部35判定为平面面板24处于运转状态。在从收纳检测限位开关90a、90b输出接通信号、从连接检测限位开关91输出断开信号、判断为支承状态是第2状态的情况下,判定部35判定为平面面板24处于扫除运转状态。并且,在从收纳检测限位开关90a、90b输出接通信号、从连接检测限位开关91输出断开信号、判断为支承状态是第3状态的情况下,判定部35判定为平面面板24处于下降等待状态。进而,在从收纳检测限位开关90a、90b输出断开信号、从连接检测限位开关91输出断开信号、判断为支承状态是第3状态的情况下,判定部35判定为平面面板24处于升降状态。 
并且,面板控制部31具有确定部36。确定部36在室内机2的电源接通的情况下,根据判定部35的判定结果,确定平面面板24进行的初始化动作的动作内容。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平面面板24的初始化动作是电源接通时在铰链连接机构6和面板升降机构7中进行的动作。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用户接通室内机2的电源的情况下,通过控制部30自动进行平面面板24的初始化动作。 
确定部36确定的初始化动作存在第1动作、第2动作、第3动作以及第4动作。第1动作包括支承轴加紧动作。第2动作包括支承轴全闭动作和支承轴加紧动作。第3动作包括上升加紧动作、支承轴全闭动作和支承轴加紧动作。第4动作包括支承轴全开动作、线材卷绕动作、上升加紧动作、支承轴全闭动作和支承轴加紧动作。另外,这些动作内容在后面详细说明。 
进而,控制部30具有显示控制部37。显示控制部37进行运转状态显示部93的控制。例如,在连接检测限位开关91输出接通信号、收纳检测限位开关90a、90b输出断开信号的状态下,在进行空气调节运转的情况下,显示控制部37使运转状态显示部93点亮绿色。在连接检测限位开关91输出断开信号、收纳检测限位开关90a、90b输出接通信号的状态下,在进行过滤器清扫运转时,显示控制部37使运转状态 显示部93点亮橙色。进而,在禁止平面面板24的升降动作的状态时,例如在平面面板24处于运转状态的情况下,在接收部92接收到平面面板24的升降指示的情况下,显示控制部37使运转状态显示部93点亮红色。 
并且,在由判定部35判定为平面面板24的状态不是升降状态、扫除运转状态、下降等待状态、运转状态或运转等待状态中的任一状态的情况下,显示控制部37使运转状态显示部93以红色闪烁。 
接着,依次对基于控制部30的平面面板24的开闭动作、升降动作以及初始化动作进行说明。 
<平面面板的开闭动作> 
在通过连接机构控制部34对铰链连接机构6进行控制以使铰链连接机构6和平面面板24处于连接状态、并通过锁定机构控制部33对面板锁定机构8进行控制以解除面板锁定机构8的锁定的状态下,通过升降机构控制部32对面板升降机构7进行控制以送出线材71。由此,平面面板24由于自重而下降,但是,由于平面面板24的端部与铰链连接机构6连接,因此,平面面板24以端部为轴,向打开吸气口20a的方向转动。 
另一方面,在面板升降机构7卷绕线材71时,平面面板24上升,但是,由于平面面板24的端部与铰链连接机构6连接,因此,平面面板24以端部为轴,向关闭吸气口20a的方向转动。另外,在平面面板24完全关闭吸气口时,面板锁定机构8对平面面板24进行锁定。 
<平面面板的升降动作> 
在通过连接机构控制部34对铰链连接机构6进行控制以使铰链连接机构6处于解除了与平面面板24端部的连接的状态、并通过锁定机构控制部33对面板锁定机构8进行控制以解除面板锁定机构8的锁定的状态下,通过升降机构控制部32对面板升降机构7进行控制以送出线材71时,平面面板24由于自重而下降。此时,平面面板24被2根线材71悬吊而与集尘盒109一起下降,所以,用户能够从平面面板24卸下集尘盒109,丢弃在集尘盒109内贮存的尘埃。另一方面,在面板升降机构7卷绕线材71时,平面面板24上升,在平面面板24完全关闭吸气口20a时,面板锁定机构8对平面面板24进行锁定。 
<初始化动作> 
接着,使用图14对电源接通时的平面面板24的初始化动作进行说明。另外,下面,以切断室内机2的电源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 
在接收部92经由遥控器80a接收到来自用户的空气调节运转的运转开始的控制信号的情况下,面板控制部31的判定部35对平面面板24的状态进行判定(步骤S1)。在由判定部35判定为平面面板24的状态是升降状态时,确定部36将初始化动作的动作内容确定为第4动作(步骤S2)。在由确定部36确定为第4动作后,面板控制部31首先进行如下的支承轴全开动作:对连接机构控制部34进行控制,使铰链连接机构6的铰链驱动电动机65反转,以使支承轴61a和支承孔24c处于不干涉的状态(步骤S3)。接着,面板控制部31进行如下的线材卷绕动作:对升降机构控制部32进行控制,升降电动机76使驱动齿轮75向CW方向旋转,使卷绕齿轮74向CCW方向旋转,以使平面面板24上升(步骤S4)。然后,当平面面板24上升、收纳检测限位开关90a、90b从断开信号变化为接通信号时,面板控制部31对升降机构控制部32进行控制,以便进行进一步卷绕线材71的上升加紧动作(步骤S5)。进行上升加紧动作后,面板控制部31再次进行上升加紧动作,并且,进行如下的支承轴全闭动作:对连接机构控制部34进行控制,使铰链连接机构6的铰链驱动电动机65正转,以使支承轴61a插入支承孔24c内而处于第1状态(步骤S6)。然后,进行支承轴全闭动作后,面板控制部31进行如下的支承轴加紧动作:进一步对连接机构控制部34进行控制,使铰链连接机构6的铰链驱动电动机65正转,以使支承轴61a可靠地与支承孔24c干涉(步骤S7)。由此,第4动作完成。 
并且,在由判定部35判定为平面面板24的状态是运转状态时,确定部36将初始化动作的动作内容确定为第3动作(步骤S8)。在由确定部36确定为第3动作后,面板控制部31首先进行如下的线材卷绕动作:对升降机构控制部32进行控制,升降电动机76使驱动齿轮75向CW方向旋转,使卷绕齿轮74向CCW方向旋转,以使平面面板24上升(步骤S4)。然后,当平面面板24上升、收纳检测限位开关90a、90b从断开信号变化为接通信号时,面板控制部31对升降机构控制部32进行控制,以便进行进一步卷绕线材71的上升加紧动作(步骤S5)。进行上升加紧动作后,面板控制部31再次进行上升加紧动作,并且,进行如下的支承轴全闭动作:对连接机构控制部34进行控制,使铰链连接机构6的铰链驱动电动机65正转,以使支承轴61a插入支承孔24c内而处于第1状态(步骤S6)。然后,进行支承轴全闭动作后, 面板控制部31进行如下的支承轴加紧动作:进一步对连接机构控制部34进行控制,使铰链连接机构6的铰链驱动电动机65正转,以使支承轴61a可靠地与支承孔24c干涉(步骤S7)。由此,第3动作完成。 
在由判定部35判定为平面面板24的状态是扫除运转状态或下降等待状态时,确定部36将初始化动作的动作内容确定为第2动作(步骤S9)。在由确定部36确定为第2动作后,面板控制部31首先进行上升加紧动作,并且,进行如下的支承轴全闭动作:对连接机构控制部34进行控制,使铰链连接机构6的铰链驱动电动机65正转,以使支承轴61a插入支承孔24c内而处于第1状态(步骤S6)。然后,进行支承轴全闭动作后,面板控制部31进行如下的支承轴加紧动作:进一步对连接机构控制部34进行控制,使铰链连接机构6的铰链驱动电动机65正转,以使支承轴61a可靠地与支承孔24c干涉(步骤S7)。由此,第2动作完成。 
在由判定部35判定为平面面板24的状态是运转等待状态时,确定部36将初始化动作的动作内容确定为第1动作(步骤S10)。在由确定部36确定为第1动作后,面板控制部31进行如下的支承轴加紧动作:进一步对连接机构控制部34进行控制,使铰链连接机构6的铰链驱动电动机65正转,以使支承轴61a可靠地与支承孔24c干涉(步骤S7)。由此,第1动作完成。 
并且,在由判定部35判定为平面面板24的状态不是升降状态、扫除运转状态、下降等待状态、运转状态或运转等待状态中的任一状态的情况下,为了告知各限位传感器的输出异常或平面面板24的状态异常,显示控制部37对运转状态显示部93进行控制,以使运转状态显示部93以红色闪烁(步骤S11)。 
<特征> 
(1) 
以往,空调机的室内机具有能够覆盖用于取入室内空气的吸气口的面板。例如,在日本特开平11-2423号公报所公开的空调机的室内机中,在室内机主体的下表面设有吸气口。并且,在该室内机中,面板设于室内机主体的下表面,能够通过线材从室内机主体悬吊。因此,用户通过将面板下降到室内机主体的下方,由此,能够容易地进行设于面板的过滤器的清扫等的维护作业。 
但是,在能够采用面板被收纳在室内机主体内的状态和面板未收纳在室内机主体内的状态的空调机的室内机中,从面板被收纳在室内机主体内的状态开始进行空调 机的空气调节运转,所以,认为当接通室内机的电源后,进行所谓的初始化动作,即进行将面板收纳在室内机主体内的动作后转移到下一动作。因此,即使在面板被收纳在室内机主体内的情况下,在接通电源后,有时也进行初始化动作。该情况下,即使用户在电源接通时进行空气调节运转的运转开始指示,在初始化动作完成之前,也不进行空气调节运转,所以,可能对用户造成不快感。 
因此,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确定部36,根据判定部35的判定结果,确定平面面板24进行的初始化动作的动作内容。因此,能够根据平面面板24的状态,进行必要的初始化动作。因此,在接通电源的情况下,不进行不必要的初始化动作,能够开始空气调节运转。 
由此,能够减小对用户造成不快感的可能性。 
(2)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根据从收纳检测限位开关90a、90b输出的信号、从连接检测限位开关91输出的信号、以及由面板控制部31判断出的支承轴61a的支承状态,对平面面板24的状态进行判定。因此,在该室内机2中,能够根据平面面板24的位置、转动部件61的位置、以及支承轴61a的支承状态,对平面面板24的状态进行判定。 
<变形例> 
(A)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用户接通室内机2的电源后,通过控制部30自动进行平面面板24的初始化动作。 
取而代之,也可以通过用户按下遥控器的预定开关(例如遥控器80b的“上升”开关80c),从而进行初始化动作。通过采用这种结构,能够根据用户的情况来开始平面面板的初始化动作。 
由此,在平面面板下降的状态下接通电源,由此,平面面板自动上升,从而能够避免平面面板与用户接触的危险。 
并且,在空气调节运转的运转中由于停电等而切断电源并再次接通电源的情况下,平面面板的状态维持运转状态。但是,由于临时切断室内机的电源,所以空气调节运转处于停止的状态。因此,在用户通过按下“运转/停止”开关从而开始平面面板的初始化动作的情况下,用户能够通过按下“运转/停止”开关来关闭平面面板。由此,能够使用户的疑惑与平面面板的动作一致。 
(B)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根据从收纳检测限位开关90a、90b输出的信号、从连接检测限位开关91输出的信号、以及由面板控制部31判断出的支承轴61a的支承状态,通过判定部35对平面面板24的状态进行判定。 
取而代之,也可以在EEPROM等存储介质中存储线材的位置等的平面面板的状态。通过采用这种结构,即使在由于停电等而切断电源的情况下,由于存储了线材的位置,因此能够省略判定部的判定。 
(C)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铰链连接机构6所具有的支承轴61a的支承状态包括:支承轴61a插入到支承孔24c的第1预定位置A的状态即第1状态;支承轴61a插入到支承孔24c的第2预定位置B的状态即第2状态;以及支承轴61a未插入支承孔24c的状态即第3状态。并且,确定部36确定的初始化动作包括支承轴加紧动作。 
代替该初始化动作中的支承轴加紧动作,也可以进行如下动作:支承轴插入到位于支承孔的比第1预定位置进一步插入的方向的第3预定位置。由此,能够更加可靠地连接转动部件和平面面板。 
(D)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面板控制部31来判断支承轴61a的支承状态。并且,由面板控制部31判断出的支承轴61a的支承状态包括:支承轴61a插入到支承孔24c的第1预定位置A的状态即第1状态;支承轴61a插入到支承孔24c的第2预定位置B的状态即第2状态;以及支承轴61a未插入支承孔24c的状态即第3状态。 
取而代之,也可以通过判定部判定支承轴是处于插入支承孔的状态还是处于未插入支承孔的状态。 
例如,对通过判定部35来判定支承轴61a的支承状态是插入状态和非插入状态中的哪个状态的空调机的室内机进行说明。另外,在本变形例中,除了控制部30的控制内容不同以外,采用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所以,对各结构部件标注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标号。并且,在本变形例中,插入状态意味着支承轴61a插入支承孔24c的状态,非插入状态意味着支承轴61a未插入支承孔24c的状态。进而,这里,设插入状态是与支承轴61a插入到支承孔24c的第1预定位置A的状态、即上述实施方式的第1状态相同的状态。并且,非插入状态是支承轴61a未插入支承孔24c的状 态,所以,是与上述实施方式的第3状态相同的状态。换言之,判定部35能够判定支承轴61a的支承状态是上述实施方式的第1状态和第3状态中的哪个状态。 
并且,判定部35根据从收纳检测限位开关90a、90b输出的信号、从连接检测限位开关91输出的信号、以及判定出的支承轴61a的支承状态,对平面面板的状态进行判定。例如,在从收纳检测限位开关90a、90b输出接通信号、从连接检测限位开关91输出接通信号、判定为支承状态是插入状态的情况下,判定部35判定为平面面板24处于运转等待状态。并且,在从收纳检测限位开关90a、90b输出断开信号、从连接检测限位开关91输出接通信号、判定为支承状态是插入状态的情况下,判定部35判定为平面面板24处于运转状态。在从收纳检测限位开关90a、90b输出接通信号、从连接检测限位开关91输出断开信号、判定为支承状态是非插入状态的情况下,判定部35判定为平面面板24处于扫除运转状态或下降等待状态。进而,在从收纳检测限位开关90a、90b输出断开信号、从连接检测限位开关91输出断开信号、判定为支承状态是非插入状态的情况下,判定部35判定为平面面板24处于升降状态。 
并且,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在本变形例中,也根据判定部35的判定结果,通过确定部确定平面面板24的初始化动作。进而,由确定部36确定的初始化动作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即,确定部36确定的初始化动作存在第1动作、第2动作、第3动作以及第4动作(相当于第5动作)。第1动作包括支承轴加紧动作。第2动作包括支承轴全闭动作和支承轴加紧动作。第3动作包括上升加紧动作、支承轴全闭动作和支承轴加紧动作。第4动作包括支承轴全开动作、线材卷绕动作、上升加紧动作、支承轴全闭动作和支承轴加紧动作。 
进而,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在本变形例中,也通过面板控制部31来执行由确定部36确定的初始化动作。例如,在由判定部35判定为平面面板24的状态是运转等待状态的情况下,通过确定部36将初始化动作的动作内容确定为第1动作,通过面板控制部31来执行第1动作。并且,在由判定部35判定为平面面板24的状态是扫除运转状态或下降等待状态的情况下,通过确定部36将初始化动作的动作内容确定为第2动作,通过面板控制部31来执行第2动作。进而,在由判定部35判定为平面面板24的状态是运转状态的情况下,通过确定部36将初始化动作的动作内容确定为第3动作,通过面板控制部31来执行第3动作。并且,在由判定部35判定为平面面板24的状态是升降状态的情况下,通过确定部36将初始化动作的动作内容确定为 第4动作,通过面板控制部31来执行第4动作。 
另外,在本变形例中由确定部36确定的初始化动作是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动作,但是不限于此,由确定部确定的初始化动作也可以是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的动作。 
这样,通过判定部35来判定支承轴61a的支承状态是插入状态还是非插入状态,所以,能够根据电源接通时的支承轴61a的状态,来确定平面面板24的初始化动作的动作内容。 
并且,在由判定部35判定为平面面板24的状态是升降状态的情况下,通过确定部36将初始化动作的动作内容确定为第4动作,通过面板控制部31来执行第4动作。即,在由判定部35判定为平面面板24不位于由收纳检测限位开关90a、90b检测的位置即收纳位置(相当于非收纳状态)、且判定为支承轴61a的支承状态是非插入状态的情况下,将初始化动作的动作内容确定为包括线材卷绕动作、上升加紧动作和支承轴全闭动作在内的动作。线材卷绕动作和上升加紧动作是用于在由收纳检测限位开关90a、90b检测的位置即收纳位置(相当于收纳状态)配置平面面板24的动作。并且,支承轴全闭动作是用于将支承轴61a的支承状态从非插入状态切换为插入状态的动作。因此,即使平面面板24的状态是升降状态,也执行初始化动作,由此,能够成为与运转等待状态相同的状态。 
并且,在初始化动作中,全部动作内容所包括的支承轴加紧动作是如下动作:使支承轴61a从支承孔24c的第1预定位置进一步向插入方向P插入,以使其可靠地与支承孔24c干涉。因此,在进行初始化动作的情况下,能够减小支承轴61a从支承孔24c脱出的可能性。 
由此,能够减小平面面板24落下的可能性。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能够减小对用户造成不快感的可能性,所以,有效应用于空调机的室内机。 
标号说明 
6:铰链连接机构(支承部);20:室内机主体;24:平面面板(面板);24c:支承孔(孔);31:面板控制部;35:判定部;36:确定部;61a:支承轴(支承部件);81c:“上升”开关(受理部);90a、90b:收纳检测限位开关(检测部)。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2423号公报 

Claims (7)

1.一种空调机的室内机(2),其特征在于,
该室内机(2)具有:
室内机主体(20);
面板(24),其能够采用收纳在所述室内机主体内的状态即收纳状态和未收纳在所述室内机主体内的状态即非收纳状态,并且所述面板具有能够在所述收纳状态下支承所述面板的支承部(6),该支承部将所述面板的一端支承为能够旋转,或解除对所述面板的一端的支承;
检测部(90a、90b),其检测所述面板是否位于所述收纳状态下的所述面板的收纳位置;
判定部(35),其根据所述检测部的检测结果来判定所述面板是处于所述收纳状态还是处于所述非收纳状态,并且,所述判定部还判定所述支承部是否处于支承所述面板的状态;以及
面板控制部(31),其在接通电源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判定部的判定结果,确定所述面板的动作内容,并根据所确定的所述动作内容对所述面板的动作进行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机的室内机,其中,
所述支承部具有支承部件(61a),该支承部件设于与在所述面板的转动轴设置的孔(24c)对置的位置,该支承部件能够采用插入到所述孔的第1预定位置的状态即第1状态、插入到所述孔的第2预定位置的状态即第2状态、或者未插入所述孔的状态即第3状态,
所述判定部进一步判定所述支承部件处于所述第1状态、所述第2状态和所述第3状态中的哪个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机的室内机,其中,
所述面板控制部具有确定所述动作内容的确定部(36),
在所述判定部判定为所述面板处于所述收纳状态且判定为所述支承部件处于所述第1状态的情况下,所述确定部将所述动作内容确定为第1动作,该第1动作是如下动作:对所述支承部进行控制,以使所述支承部件从所述孔的所述第1预定位置进一步插入,
在所述判定部判定为所述面板处于所述收纳状态且判定为所述支承部件处于所述第2状态的情况下,所述确定部将所述动作内容确定为第2动作,该第2动作是如下动作:对所述支承部进行控制,以使所述支承部件从所述孔的所述第2预定位置插入到所述第1预定位置后,从所述孔的所述第1预定位置进一步插入,
在所述判定部判定为所述面板处于所述非收纳状态且判定为所述支承部件处于所述第1状态的情况下,所述确定部将所述动作内容确定为第3动作,该第3动作是如下动作:对所述面板的动作进行控制,以使所述面板处于所述收纳状态,并且,对所述支承部的动作进行控制,以使所述支承部件从所述孔的所述第1预定位置进一步插入,
在所述判定部判定为所述面板处于所述非收纳状态且判定为所述支承部件处于所述第3状态的情况下,所述确定部将所述动作内容确定为第4动作,该第4动作是如下动作:对所述面板的动作进行控制,以使所述面板处于所述收纳状态,并且,对所述支承部件的动作进行控制,以使所述支承部件插入到所述孔的第2预定位置后,从所述孔的所述第2预定位置进一步插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机的室内机,其中,
所述支承部具有支承部件(61a),该支承部件设于与在所述面板的转动轴设置的孔(24c)对置的位置,
所述支承部件能够采用插入到所述孔的第1预定位置的状态即插入状态、或者未插入所述孔的状态即非插入状态,
所述判定部进一步判定所述支承部件处于所述插入状态和所述非插入状态中的哪个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机的室内机,其中,
所述面板控制部具有确定所述动作内容的确定部(36),
在所述判定部判定为所述面板处于所述非收纳状态且判定为所述支承部件处于所述非插入状态的情况下,所述确定部将所述动作内容确定为第5动作,该第5动作是如下动作:对所述面板的动作进行控制,以使所述面板处于所述收纳状态,并且,对所述支承部的动作进行控制,以使所述支承部件处于所述插入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机的室内机,其中,
所述第5动作包括如下动作:对所述支承部进行控制,以使所述支承部件从所述孔的所述第1预定位置进一步插入。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空调机的室内机,其中,
所述室内机还具有受理来自用户的所述面板的动作开始指示的受理部(81c),
在所述受理部受理了所述指示的情况下,所述面板控制部根据所述动作内容对所述面板的动作进行控制。
CN2009801270414A 2008-07-18 2009-07-15 空调机的室内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08959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186979 2008-07-18
JP2008-186979 2008-07-18
PCT/JP2009/003322 WO2010007774A1 (ja) 2008-07-18 2009-07-15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89594A CN102089594A (zh) 2011-06-08
CN102089594B true CN102089594B (zh) 2013-07-24

Family

ID=415501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27041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089594B (zh) 2008-07-18 2009-07-15 空调机的室内机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4561926B2 (zh)
KR (1) KR101255847B1 (zh)
CN (1) CN102089594B (zh)
WO (1) WO201000777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233398B2 (ja) * 2015-12-22 2017-11-22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の室内ユニット
JP6635275B2 (ja) * 2018-03-30 2020-01-22 株式会社富士通ゼネラル 天井埋込型空気調和機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83533A (zh) * 1996-10-03 1998-06-03 株式会社东芝 空调机用的室内机
CN1517618A (zh) * 2003-01-16 2004-08-04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顶棚埋入式空调装置
EP2244029A1 (en) * 2008-02-21 2010-10-27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Ltd. Air conditioning indoor unit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110966A (ja) * 1996-10-03 1998-04-28 Toshiba Corp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ユニット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83533A (zh) * 1996-10-03 1998-06-03 株式会社东芝 空调机用的室内机
CN1517618A (zh) * 2003-01-16 2004-08-04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顶棚埋入式空调装置
EP2244029A1 (en) * 2008-02-21 2010-10-27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Ltd. Air conditioning indoor uni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0007774A1 (ja) 2010-01-21
KR101255847B1 (ko) 2013-04-17
JP4561926B2 (ja) 2010-10-13
KR20110018456A (ko) 2011-02-23
CN102089594A (zh) 2011-06-08
JP2010043843A (ja) 2010-02-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574858A2 (en) Indoor unit and air conditioner
CN102089594B (zh) 空调机的室内机
EP3617632B1 (en) Refrigerator
EP3617629B1 (en) Refrigerator
CN102099633B (zh) 空调室内机
CN102099631A (zh) 空调机的室内机
CN208217485U (zh) 一种管状物取用装置
CN102099634B (zh) 顶置式空调机
CN101932888B (zh) 空调室内机
CN109374911A (zh) 一种升杯装置及反应杯加载系统
CN215932731U (zh) 一种循环旋转式出货装置及具有其的售货装置
CN102099632B (zh) 顶置式空调机
JP4752881B2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JPH10232049A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ユニット
WO2009099018A1 (ja) 空気調和装置の室内機
CN209761165U (zh) 一种电动升降装置
CN113628389A (zh) 一种循环旋转式出货装置及具有其的售货装置
CN220538112U (zh) 一种缝纫线张力检测装置
JP4935774B2 (ja) 天井設置型の空気調和機
JP4894774B2 (ja) 空気調和装置の室内機
JP3104549B2 (ja) 昇降ユニット昇降装置及びこれを含む空気調和装置
JP4417103B2 (ja) 空気調和装置
CN101929710A (zh) 空调机的室内机
CA2169086C (en) Package vending machin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724

Termination date: 2021071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