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83082B - 一种监测小区覆盖范围的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监测小区覆盖范围的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83082B
CN102083082B CN 200910238651 CN200910238651A CN102083082B CN 102083082 B CN102083082 B CN 102083082B CN 200910238651 CN200910238651 CN 200910238651 CN 200910238651 A CN200910238651 A CN 200910238651A CN 102083082 B CN102083082 B CN 10208308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tation
carrier frequency
residential quarter
path loss
cover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910238651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083082A (zh
Inventor
朱江军
靖小虎
梁毅雄
于乐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obile Group Henan Co Ltd
China Mobile Group Hun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obile Group Hen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obile Group Hen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Mobile Group Henan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0910238651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083082B/zh
Publication of CN1020830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830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0830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8308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监测小区覆盖范围的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确定小区覆盖范围是否变化时,效率低及时性差的问题。该方法针对每个载频对应的TA的值域范围,将值域范围划分为至少两个值域区间,根据移动终端通过载频与基站进行信息交互时携带的TA的数值信息,确定对应的分布参数,根据分布参数监测该载频下基站对应的小区的覆盖范围。由于本发明实施例中TA信息可以反映移动终端距离基站的距离,因此可以根据基站与移动终端进行信息交互时携带的TA信息进行小区覆盖范围的监测,实现了小区覆盖范围监测的自动化,从而提高了小区覆盖范围监测的及时性,并且提高了小区覆盖范围监测的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监测小区覆盖范围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优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监测小区覆盖范围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基站输出功率的变化,天馈线的变化以及小区覆盖环境的变化都会导致小区覆盖范围的变化,当小区覆盖范围发生变化时,会导致用户掉话或者导致位于边缘位置的用户频繁进行切换。因此为了及时发现小区的覆盖范围是否发生了变化,现有技术中可以对基站进行人为测试,确定小区的覆盖范围是否变化,进而采用优化措施,避免用户的通信质量受到影响。
但是由于城区建设的速度加快,城区的范围也在不断的变化,因此无线覆盖范围也在不断的变化。为了有效的确定基站的输出功率是否变化,以及天馈线是否变化,对基站的测试的次数以及测试的难度都需不断的增加。而随着测试次数以及测试难度的增加,测试的效率大幅度下降,测试的及时性受到了影响。
因此现有技术中提供的人为测试基站的输出功率是否变化,确定小区覆盖是否发生变化的方法,无法及时有效的确定小区的覆盖范围是否发生变化,从而使用户的通信质量受到影响。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监测小区覆盖范围的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确定小区覆盖范围是否变化时,效率低与及时性差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监测小区覆盖范围的方法,包括:
选定至少一个载频,针对所述至少一个载频中的任一载频在一个设定时间长度内执行:根据该设定时间长度内每个移动用户MS通过该载频与基站进行信息交互时携带的时间提前量TA的数值信息,及该载频对应的至少两个TA值域区间,分别确定携带TA数值信息位于每个值域区间内的MS的数量;
根据在多个设定时间长度内针对该载频分别确定出的位于每个值域区间内的MS的数量,确定通过该载频与所述基站进行信息交互的MS数量的分布参数;
根据针对选定的每个载频分别确定的MS数量的分布参数,监测所述基站对应的小区的覆盖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监测小区覆盖范围的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选定至少一个载频,针对所述至少一个载频中的任一载频在一个设定时间长度内,根据该设定时间长度内每个移动用户MS通过该载频与基站进行信息交互时携带的时间提前量TA的数值信息,及该载频对应的至少两个TA值域区间,分别确定携带TA数值信息位于每个值域区间内的MS的数量;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在多个设定时间长度内针对该载频分别确定出的位于每个值域区间内的MS的数量,确定通过该载频与所述基站进行信息交互的MS数量的分布参数;
监测模块,用于根据针对选定的每个载频分别确定的MS数量的分布参数,监测所述基站对应的小区的覆盖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监测小区覆盖范围的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针对每个载频对应的TA的值域范围,将所述值域范围划分为至少两个值域区间,根据移动终端通过该载频与基站进行信息交互时携带的时间提前量TA的数值信息,确定每个设定时间长度位于每个值域区间内的移动终端的数量,并确定对应的分布参数,根据该分布参数监测该载频下所述基站对应的小区的覆盖范围。由于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TA信息可以反映移动终端距离基站的距离,因此可以根据基站与移动终端进行信息交互时携带的TA信息进行小区覆盖范围的监测,实现了小区覆盖范围监测的自动化,从而提高了小区覆盖范围监测的及时性,并且提高了小区覆盖范围监测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进行小区覆盖范围监测的过程;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监测小区覆盖范围的具体实施方式;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监测小区覆盖范围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为了有效的提高小区覆盖范围监测的及时性,并提高小区覆盖范围监测的效率,提供了一种小区覆盖范围的监测方法,该方法包括:针对每个载频对应的TA的值域范围,将所述值域范围划分为至少两个值域区间,根据移动终端通过该载频与基站进行信息交互时携带的时间提前量TA的数值信息,确定每个设定时间长度及每个值域区间内的移动终端的数量,并确定对应的分布参数,根据该分布参数监测该载频下所述基站对应的小区的覆盖范围。由于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可以根据基站与移动终端进行信息交互时携带的TA信息进行小区覆盖范围的监测,实现了小区覆盖范围监测的自动化,从而提高了小区覆盖范围监测的及时性,并且提高了小区覆盖范围监测的效率。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当基站和移动用户(Mobile Subscriber,MS)进行信息交互时,由于该信息需要移动通信网络中进行传输,因此不可避免的该信息的传输有所延迟,并且由于MS距离基站的位置远近不同,因此距离基站不同位置的MS,在不同时刻与基站进行信息交互时,基站收发信台(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接收两个MS信号的时隙会相互重叠,从而造成码间干扰。
为了有效的避免码间干扰,在MS与BTS进行信息交互的过程中,MS向BTS发送的测量报告的报告头中会携带该MS测量的时延值,同时BTS需要监测MS发送的测量报告的到达时间,根据该测量报告中携带的MS测量的时延值,在下行信道中以一定的频率向MS发送指令,该指令用于指示MS提前发送信息的时间,其中该时间即为时间提前量(TA)。
在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GSM)协议规范中采用64bit编码TA,因此可知TA的值域范围为0到63,即对应0到233us的时延,并且每个bit对应的物理空间距离为554m,因此可以根据TA的数值确定出当前该MS与基站的距离,从而可以根据每个MS与基站进行信息交互时携带的TA数值,确定该基站对应的小区的覆盖范围。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进行小区覆盖范围监测的过程,该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S101:选定至少一个载频,针对所述至少一个载频中的任一载频在一个设定时间长度内,获取该设定时间长度内每个MS通过该载频与基站进行信息交互时携带的TA数据信息。
MS与基站进行信息交互时,可能通过不同的载频,但基本上基站与MS进行信息交互时,采用的载频相对来说比较均衡,即通过任一载频进行信息交互的可能性比较均衡,因此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针对至少一个载频,确定通过该其中的任一载频与基站进行信息交互的MS的数量,为了进一步的提高小区覆盖范围监测的效率,可以一针对一个载频进行相应的计算。
由于每个MS在与基站进行信息交互时,为了避免引起码间干扰,在MS与基站进行信息交互的过程中,会在信息中携带TA的数值信息。
S102:根据该载频对应的TA的值域范围划分的至少两个值域区间,及该TA的数值信息,分别确定该设定时间长度内携带TA数值信息位于每个值域区间内的MS的数量。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每个设定时间长度内,会有一定数量的MS与基站进行信息交互,并且该MS可能位于该基站对应的小区的不同位置,根据每个MS与基站进行信息交互时携带的TA的数值信息,可以确定该MS与基站的距离,以及该TA数值位于的TA值域区间,统计TA数值位于该值域区间内的MS的数量。依据上述方法可以确定该设定时间长度内TA值域范围对应的每个值域区间内的MS的数量,并且也可以得到每个设定时间长度内TA值域范围对应的每个值域区间内的MS的数量。
S103:根据多个设定时间长度的数量,以及针对每个载频分别确定的位于值域区间内MS的数量,确定通过该载频与所述基站进行信息交互的MS数量的分布参数。
其中确定通过该载频与所述基站进行信息交互的MS数量的分布参数包括:根据 p ( Y ) = 1 ( 2 π ) 5 | Σ | 1 2 exp { - 1 2 ( Y - μ ) T Σ - 1 ( Y - μ ) } 确定通过该频域所述基站进行信息交互的MS数量的分布参数,其中,p(Y)为分布参数,Y=[y1,…,ym]T,其中, y i = x i / Σ j = 1 m x j , xi为每个设定时间长度中每个值域范围内MS的数量,m为TA值域范围划分为的值域区间的数量,μ为期望且 μ ≈ 1 n Σ j = 1 n Y j , ∑为方差且 Σ ≈ 1 n Σ j = 1 n ( Y j - μ ) ( Y j - μ ) T , n为设定时间长度的数量。
S104:根据针对选定的每个载频分别确定的MS数量的分布参数,监测所述基站对应的小区的覆盖范围。
监测所述基站对应的小区的覆盖范围具体包括:将确定的每个所述分布参数分别与设置的第一阈值进行比较,当存在至少一个所述分布参数不小于设置的第一阈值时,确定所述小区的覆盖范围正常,否则,确定所述小区的覆盖范围异常。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MS通过基站与MS进行信息交互时,采用的载频相对来说比较均衡,即通过任一载频进行信息交互的可能性比较均衡,因此基本上在针对选定的每个载频分别确定MS数量的分布参数后,针对每个载频的MS数量的分布参数,对基站对应的小区的覆盖范围的监测结果相同。因此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只要存在至少一个分布参数不小于设置的第一阈值时,则可以确定小区的覆盖范围正常。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还可以当确定小区的覆盖范围异常时,具体确定小区的覆盖范围是过覆盖还是欠覆盖,该过程具体包括:针对任一载频,确定每个设定时间长度内,每个值域区间内MS数量的归一化平均值,将所述归一化平均值与设置的第二阈值进行比较,当所述归一化平均值大于设置的第二阈值时,则所述小区的覆盖范围扩大,即所述小区过覆盖,否则,所述小区的覆盖范围缩小,即所述小区欠覆盖。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小区覆盖范围监测的方法进行详细描述。
由于针对每个载频TA的值域范围为0到63,每个TA的数值可以标识MS与基站之间的距离,为了便于对该基站对应的小区的覆盖范围进行监测,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确定每个距离范围内在设定时间长度中与基站进行交互的MS的数量,而确定的过程中可以根据该TA的值域范围,将所述值域范围划分为至少两个值域区间,即在物理空间上,划分为距离基站距离不同的两个区域,统计每个区域范围设定时间长度内,与基站进行信息交互的MS的数量。
为了确保确定的每个区域范围内MS数量的准确性,提高该小区覆盖范围监测的准确性,可以将该值域范围划分为多个值域区间,例如划分为5、10、15个值域区间等,当然划分的值域区间越多则该小区覆盖范围监测的准确性也就越高,但是同时确定分布参数的工作量也会增加,因此可以根据需要灵活选择该值域区间的划分数目。
为了进一步提高本发明实施例中监测小区覆盖范围的精确性,可以根据监测装置所在的位置将TA的值域范围划分为至少两个值域区间,例如当监测装置位于城区时,由于城区内包含的MS的数量会比较多,因此可以将该TA的值域范围划分为多个值域区间,并且划分的该值域区间包含的物理空间距离可以不等,例如可以在距离基站位置比较近的空间区域内,将该空间区域划分的距离间隔较小,在距离基站位置较远的空间区域内,将该空间区域划分的距离间隔较大。具体例如,当该TA的值域范围为0到63时,可以将该0到63的值域范围划分为5个值域区间,其中第一值域区间包括的TA的数值范围为0到1,第二值域区间包含的TA的数值范围为1到2,第三值域区间包含的TA的数值范围为2到5,第四值域区间包含的TA的数值范围为5到13、第五值域区间包含的TA的数值范围为13到63。当监测装置监测位于郊区的小区的覆盖范围时,由于郊区中包含的MS的数量较少,可以将每个值域区间划分的较宽。
当将每个值域区间划分完成后,选定至少一个载频,针对该至少一个载频中的任一载频在设定时间长度内,确定每个MS与基站进行信息交互时携带的TA数值位于的值域区间,并确定每个值域区间该设定时间长度内的MS的数量,根据该确定的每个设定时间长度及每个值域区间内的MS的数量,确定通过所述载频与所述基站进行信息交互的MS数量的分布参数。
例如,当某一载频对应的TA的值域区间范围为0到63时,其中包括两个端点0和63,将该TA的值域范围划分为10个值域区间,该10个值域区间包含的TA的数值范围信息如表1所示:
Figure G2009102386513D00071
Figure G2009102386513D00081
表1
根据设定时间长度内每个MS通过该载频与基站进行信息交互时,携带的TA的数值信息,确定TA数值位于每个值域区间范围内的MS的数量。例如在MS进行通话时,由于该通话过程中MS与基站之间需进行信息交互,该信息中携带TA信息,获取该TA的具体数值信息。由于设定时间长度内,有多个MS进行通话,每个MS距离基站的距离不同,即在与基站进行信息交互时携带的TA的数值不同,并且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将同一MS在同一或不同位置与基站进行信息交互的过程作为两个不同的过程,分别确定该信息交互过程中携带的TA的数值,因此可以获取每个MS对应的TA的数值信息,确定每个TA数值所在值域区间,即确定在每个值域区间内MS的数量,具体表现为在每个位置区域范围内MS的数量。
由于确定的每个设定时间长度的每个值域区间内MS的数量并不相同,并且在该设定时间长度位于不同的时间段时,例如22点到23点,以及10点到11点内相同值域区间内包含的MS的数量也不同,但相对值应趋于平衡。即例如在设定时间长度内该10个值域区间内,每个值域区间包含的MS的数量分别为xi,其中i为0到9与值域区间的标识对应。该基站对应的小区在当前覆盖范围下,进行通话的MS的数量可以采用一个10维的随机向量X=[x0,…,x9]T来描述,其相对值可以将每个值域区间内MS的数量进行归一化,可以表示为 y i = x i / Σ j = 0 9 x j , 即对第i个值域区间内的MS的数量进行归一化得到yi,可以得到归一化后的随机向量Y=[y0,…,y9]T
由于对于不同日期的同一时间段的同一设定时间长度内,通过同一载频进行通话的MS的数量也属于随机变量。但当统计的同一设定时间长度的数量较多时,及包含多个设定时间长度时,每个设定时间长度相同,例如都为一天,可知该多个设定时间长度内进行通话的MS的数量服从正态分布,其分布参数,即概率密度可以表示为:
p ( Y ) = 1 ( 2 π ) 5 | Σ | 1 2 exp { - 1 2 ( Y - μ ) T Σ - 1 ( Y - μ ) }
其中,μ,∑分别为期望和方差,
μ=E(Y)
∑=E[(Y-μ)(Y-μ)T]
可分别由其1阶矩和2阶矩进行估计:
μ ≈ 1 n Σ j = 1 n y j
Σ ≈ 1 n Σ j = 1 n ( y j - μ ) ( y j - μ ) T
n为设定时间长度的数量。
当确定了分布参数后,由于对于GSM的每个载频,一般情况下其处于正常的小区覆盖范围内属于大概率事件,其处于异常的小区覆盖范围内属于小概率时间,因此可以根据概率范围内的正常数值,设置第一阈值T,将该分布参数与该设置的第一阈值T进行比较,当该分布参数不小于设置的第一阈值时,确定对应该载频下该基站对应的小区的覆盖范围正常,否则,确定该载频下该基站对应的小区的覆盖范围异常。由于确定的分布参数p(Y)中,期望μ和方差∑都为已知量,可以根据:(Y-μ)T-1(Y-μ)及与设置的第一阈值T对应的阈值T’确定小区的覆盖范围是否正常。
在根据任一载频确定MS数量的分布参数,从而监测基站对应的小区的覆盖范围的过程,与上述过程相同,当存在至少一个载频对应的分布参数不小于设置的第一阈值时,则确定小区的覆盖范围正常,否则,确定小区的覆盖范围异常。
当确定了小区的覆盖范围异常时,为了具体的确定小区的覆盖范围是过覆盖,还是欠覆盖,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确定每个设定时间长度内每个值域区间内MS数量的归一化平均值,即确定Y=[y0,…,y9]T的重心
Figure G2009102386513D00101
并根据该n个重心值,确定该n个设定时间长度内MS数量的归一化平均值,将该归一化平均值与设置的第二阈值进行比较,当该归一化平均值大于设置的第二阈值时,则该小区过覆盖,否则,该小区欠覆盖。
或者,根据每个设定时间长长度内每个值域区间内MS数量的归一化平均值,即确定Y=[y0,…,y9]T的重心
Figure G2009102386513D00102
根据该重心值,即该设定时间长度内MS数量的归一化平均值,将该设定时间长度内MS数量的归一化平均值与设置的第二阈值进行比较,当该归一化平均值大于设置的第二阈值时,则该小区在该设定的时间长度内过覆盖,否则,该小区在该设定的时间长度内欠覆盖。即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根据每个设定时间长度内MS数量的归一化平均值与设置的第二阈值进行比较,确定小区在该设定时间长度内过覆盖还是欠覆盖。
当通过MS与基站进行信息交互时携带的TA的数值信息,监测到小区的覆盖范围异常时,可以确定是由于小区内覆盖环境的变化导致的小区覆盖范围的变化,小区的覆盖环境例如为小区中城区的范围扩大,或增加了主干道等。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针对一个载频,监测小区覆盖范围的具体实施方式,包括以下步骤:
S201:在100天内,获取每天中MS通过某一载频与基站进行信息交互时,携带的TA数值信息。
S202:根据获取的每天内的TA的数值,以及该载频对应的TA值域范围划分为的不同的TA值域区间,确定每天内的TA的数值位于每个TA值域范围内的次数,即确定每个TA数值位于对应每个TA值域范围内的MS的数量。例如将TA值域范围划分为了10个值域区间。
S203:根据每天内确定的每个TA数值位于对应每个TA值域范围内的MS的数量,确定100天内通过该载频与基站进行信息交互的MS数量的分布参数。
S204:判断确定的该100天内的分布参数是否不小于设置的第一阈值T,当判断结果为是时,进行步骤S205,否则,进行步骤S206。
S205:确定该载波下该基站对应的小区的覆盖范围正常。
S206:确定该载波下该基站对应的小区的覆盖范围异常。
S207:确定100天中每天内通过在该载频与基站进行信息交互的MS的归一化平均值。
S208:判断该归一化平均值是否小于设置的第二阈值,当判断结果为是时,进行步骤S209,否则,进行步骤S210。
S209:确定基站对应的小区的覆盖范围缩小。
S210:确定基站对应的小区的覆盖范围扩大。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详细的确定是由于什么原因导致的小区覆盖范围变化,还可以通过确定设定时间长度内基站的上、下行路径损耗,或移动终端功率值,并确定该基站对应的上、下行路径损耗的分布参数阈值区间,或移动终端功率值对应的分布参数阈值区间,根据该上、下行路径损耗分布参数阈值区间,或移动终端功率值对应的分布参数阈值区间,监测所述基站对应的小区的覆盖范围。
由于在一定范围设定时间长度内,基站的上、下行路径损耗值及移动终端功率值应该服从正态分布N(a,σ2),其中a为均值,σ2为方差,即上行路径损耗值服从上行路径损耗的正态分布,下行路径损耗值服从下行路径损耗的正态分布,移动终端功率值服从移动终端功率值的正态分布,根据上行路径损耗值、下行路径损耗值及移动终端功率值确定其对应的分布参数阈值区间的过程相同,现针对上行路径损耗值说明确定其分布参数阈值区间的过程。
当确定了上行路径损耗值服从的正态分布后,由于大部分上行路径损耗值均分布在均值a附近,距离均值越远,出现异常的可能性越大。一般上行路径损耗值落在区间[a-σ,a+σ]的概率为68.27%,落在[a-1.96σ,a+1.96σ]上的概率为95%,落在区间[a-2.58σ,a+2.58σ]的概率达到99%。因此可知上行路径损耗值落在[a-2.58σ,a+2.58σ]阈值区间的概率很大,上行路径损耗值落在该区间外属于小概率事件。
根据GSM规范中定义的上、下行路径损耗的值,上行路径损耗值=actual MS txpower-rxlev_ul,即上行路径损耗值为MS的实际发射功率与上行接收功率的差,下行路径损耗值=actual BTS txpower-rxlev_dl,即下行路径损耗值为BTS的实际发射功率与下行接收功率的差。通过确定设定时间长度内基站的上行路径损耗值,确定对应的均值和方差,从而确定分布参数阈值区间,该分布参数阈值区间可以设置为[a-Lσ,a+Lσ],其中L的数值可以根据需要灵活设定,或者L值采用默认值,例如为2等。当确定了上行路径损耗值的分布参数阈值区间后,当确定了当前时刻基站的上行路径损耗值,可以将该当前时刻的上行路径损耗值与该确定的分布参数阈值区间进行比较,确定该当前时刻的上行路径损耗值是否位于该分布参数阈值区间范围内,当该上行路径损耗值位于该分布参数阈值区间内时,则认为小区覆盖范围正常,否则认为小区覆盖范围异常。
例如当上行路径损耗值服从一维正态分布N(99.727,32.165),下行路径损耗值服从一维正态分布N(111.991,10.565)时,可以将上行路径损耗值对应的分布参数阈值区间设置为[88.3842,111.0518],将下行路径损耗值对应的分布参数阈值区间设置为[105.490,118.491],当当前时刻确定的上行路径损耗值或下行路径损耗值位于对应的分布参数阈值区间范围内时,则认为小区的覆盖范围正常,否则认为小区的覆盖范围异常。上述实施过程可以只根据上行路径损耗值确定分布参数阈值区间,从而根据当前时刻的上行路径损耗值确定小区的覆盖范围是否正常,当然也可以只根据下行路径损耗值确定,当然两者结合起来一起监测也可以,当采用上行和下行路径损耗值的分布参数阈值区间进行监测时,当当前时刻确定的上行或下行路径损耗值没有落在对应的分布参数阈值区间范围内,则认为小区的覆盖范围异常。
根据在每个sacch复帧中标定的移动终端功率,确定对应的移动终端功率值,并根据移动终端功率值及移动终端功率值对应的分布参数阈值区间,进行小区覆盖范围判定的过程,与上述根据上下行路径损耗值对应的分布参数阈值区间,进行小区覆盖范围判定的过程相同,在这里就不一一赘述。
当通过上行路径损耗值、下行路径损耗值或移动终端功率值确定分布参数阈值区间,监测到小区的覆盖范围异常时,可以确定是由于小区内天馈线的变化导致的小区覆盖范围的变化。当根据MS与基站进行信息交互时携带的TA的数值信息,监测到小区的覆盖范围异常,并且根据行路径损耗值、下行路径损耗值或移动终端功率值确定分布参数阈值区间,也监测到小区的覆盖范围异常时,则可以确定小区内天馈线部分出现变化或者无线环境出现变化。
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可以根据基站与MS进行信息交互时携带的TA信息进行小区覆盖范围的监测,并且还可以根据上行、下行路径损耗值或移动终端功率值对应的分布参数阈值区间,实现了小区覆盖范围监测的自动化,从而提高了小区覆盖范围监测的及时性,并且提高了小区覆盖范围监测的效率。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监测小区覆盖范围的装置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31,用于选定至少一个载频,针对所述至少一个载频中的任一载频在一个设定时间长度内每个移动用户MS通过该载频与基站进行信息交互时携带的时间提前量TA的数值信息,及该载频对应的至少两个TA值域区间,分别确定携带TA数值信息位于每个值域区间内的MS的数量;
第二确定模块32,用于在多个设定时间长度内针对该载频分别确定出的位于每个值域区间内的MS的数量,确定通过该载频与所述基站进行信息交互的MS数量的分布参数;
监测模块33,用于根据针对选定的每个载频分别确定的MS数量的分布参数,监测所述基站对应的小区的覆盖范围。
所述第二确定模块32具体用于:
根据 p ( Y ) = 1 ( 2 π ) 5 | Σ | 1 2 exp { - 1 2 ( Y - μ ) T Σ - 1 ( Y - μ ) } 确定通过该载频与所述基站进行信息交互的MS数量的分布参数,其中,p(Y)为分布参数,Y=[y1,…,ym]T,其中, y i = x i / Σ j = 1 m x j , xi为每个设定时间长度中每个值域范围内MS的数量,m为TA值域范围划分为的值域区间的数量,μ为期望且 μ ≈ 1 n Σ j = 1 n Y j , ∑为方差且 Σ ≈ 1 n Σ j = 1 n ( Y j - μ ) ( Y j - μ ) T , n为设定时间长度的数量。
所述监测模块33包括:
比较单元331,用于将确定的每个所述分布参数分别与设置的第一阈值进行比较;
监测单元332,用于确定存在至少一个所述分布参数不小于设置的第一阈值时,确定所述小区的覆盖范围正常,否则,确定所述小区的覆盖范围异常。
所述监测单元332包括:
确定子单元3321,用于针对任一载频,确定每个设定时间长度中,每个值域区间内MS数量的归一化平均值;
比较子单元3322,用于将所述归一化平均值与设置的第二阈值进行比较;
监测子单元3323,用于确定所述归一化平均值大于设置的第二阈值时,则所述小区的覆盖范围扩大,否则,所述小区的覆盖范围缩小。
所述第二确定模块32还用于,
根据设定时间长度内所述基站的上行路径损耗值或下行路径损耗值或移动终端功率值,确定所述基站的对应的上行路径损耗或下行路径损耗或移动终端功率的分布参数阈值区间;
所述监测模块33还用于,根据所述上行路径损耗或下行路径损耗或移动终端功率分布参数阈值区间,监测所述基站对应的小区的覆盖范围。
所述监测模块还包括:
确定单元333,用于确定当前时刻所述基站对应的上行路径损耗值或下行路径损耗值或移动终端功率值;
所述监测单元332还用于,确定所述上行路径损耗值或下行路径损耗值或移动终端功率值位于对应的所述分布参数阈值区间范围内时,确定所述基站对应的小区的覆盖范围正常,否则,确定所述小区的覆盖范围异常。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监测小区覆盖范围的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针对每个载频对应的TA的值域范围,将所述值域范围划分为至少两个值域区间,根据移动终端通过该载频与基站进行信息交互时携带的时间提前量TA的数值信息,确定每个设定时间长度位于每个值域区间内的移动终端的数量,并确定对应的分布参数,根据该分布参数监测该载频下所述基站对应的小区的覆盖范围。由于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TA信息可以反映移动终端距离基站的距离,因此可以根据基站与移动终端进行信息交互时携带的TA信息进行小区覆盖范围的监测,实现了小区覆盖范围监测的自动化,从而提高了小区覆盖范围监测的及时性,并且提高了小区覆盖范围监测的效率。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4)

1.一种监测小区覆盖范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选定至少一个载频,针对所述至少一个载频中的任一载频在一个设定时间长度内执行:根据该设定时间长度内每个移动用户MS通过该载频与基站进行信息交互时携带的时间提前量TA的数值信息,及该载频对应的至少两个TA值域区间,分别确定携带TA数值信息位于每个值域区间内的MS的数量;
根据在多个设定时间长度内针对该载频分别确定出的位于每个值域区间内的MS的数量,确定通过该载频与所述基站进行信息交互的MS数量的分布参数;
根据针对选定的每个载频分别确定的MS数量的分布参数,监测所述基站对应的小区的覆盖范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通过该载频与所述基站进行信息交互的MS数量的分布参数包括:
根据 p ( Y ) = 1 ( 2 π ) 5 | Σ | 1 2 exp { - 1 2 ( Y - μ ) T Σ - 1 ( Y - μ ) } 确定通过所述载频与所述基站进行信息交互的MS数量的分布参数,其中,p(Y)为分布参数,Y=[y1,...,ym]T,其中,
Figure FDA00002654278300012
xi为每个设定时间长度中每个值域范围内MS的数量,m为TA值域范围划分为的值域区间的数量,μ为期望且∑为方差且
Figure FDA00002654278300014
n为设定时间长度的数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针对选定的每个载频分别确定的MS数量的分布参数,监测所述基站对应的小区的覆盖范围包括:
将确定的每个所述分布参数分别与设置的第一阈值进行比较;
当存在至少一个所述分布参数不小于设置的第一阈值时,确定所述小区的覆盖范围正常;
否则,确定所述小区的覆盖范围异常。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所述小区的覆盖范围异常包括:
针对任一载频,确定每个设定时间长度中,每个值域区间内MS数量的归一化平均值;
将所述归一化平均值与设置的第二阈值进行比较;
当所述归一化平均值大于设置的第二阈值时,则所述小区的覆盖范围扩大;
否则,所述小区的覆盖范围缩小。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所述小区的覆盖范围异常包括:
确定所述小区覆盖环境发生变化。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设定时间长度内所述基站的上行路径损耗值或下行路径损耗值或移动终端功率值,确定所述基站对应的上行路径损耗或下行路径损耗或移动终端功率的分布参数阈值区间;
根据所述上行路径损耗或下行路径损耗或移动终端功率分布参数阈值区间,监测所述基站对应的小区的覆盖范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上行路径损耗或下行路径损耗或移动终端功率分布参数阈值区间,监测所述基站对应的小区的覆盖范围包括:
确定当前时刻所述基站对应的上行路径损耗值或下行路径损耗值或移动终端功率值;
当当前上行路径损耗值或下行路径损耗值或移动终端功率值位于对应的所述分布参数阈值区间范围内时,确定所述基站对应的小区的覆盖范围正常;
否则,确定所述小区的覆盖范围异常。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所述小区的覆盖范围异常包括:
确定所述小区的天馈线发生变化。
9.一种监测小区覆盖范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选定至少一个载频,针对所述至少一个载频中的任一载频在一个设定时间长度内,根据该设定时间长度内每个移动用户MS通过该载频与基站进行信息交互时携带的时间提前量TA的数值信息,及该载频对应的至少两个TA值域区间,分别确定携带TA数值信息位于每个值域区间内的MS的数量;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在多个设定时间长度内针对该载频分别确定出的位于每个值域区间内的MS的数量,确定通过该载频与所述基站进行信息交互的MS数量的分布参数;
监测模块,用于根据针对选定的每个载频分别确定的MS数量的分布参数,监测所述基站对应的小区的覆盖范围。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 p ( Y ) = 1 ( 2 π ) 5 | Σ | 1 2 exp { - 1 2 ( Y - μ ) T Σ - 1 ( Y - μ ) } 确定通过该载频与所述基站进行信息交互的MS数量的分布参数,其中,p(Y)为分布参数,Y=[y1,…,ym]T,其中,
Figure FDA00002654278300032
xi为每个设定时间长度中每个值域范围内MS的数量,m为TA值域范围划分为的值域区间的数量,μ为期望且∑为方差且
Figure FDA00002654278300034
n为设定时间长度的数量。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模块包括:
比较单元,用于将确定的每个所述分布参数分别与设置的第一阈值进行比较;
监测单元,用于确定存在至少一个所述分布参数不小于设置的第一阈值时,确定所述小区的覆盖范围正常,否则,确定所述小区的覆盖范围异常。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单元包括:
确定子单元,用于针对任一载频,确定每个设定时间长度中,每个值域区间内MS数量的归一化平均值;
比较子单元,用于将所述归一化平均值与设置的第二阈值进行比较;
监测子单元,用于确定所述归一化平均值大于设置的第二阈值时,则所述小区的覆盖范围扩大,否则,所述小区的覆盖范围缩小。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确定模块还用于,根据设定时间长度内所述基站的上行路径损耗值或下行路径损耗值或移动终端功率值,确定所述基站的对应的上行路径损耗值或下行路径损耗值或移动终端功率的分布参数阈值区间;
所述监测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上行路径损耗值或下行路径损耗值或移动终端功率分布参数阈值区间,监测所述基站对应的小区的覆盖范围。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模块还包括:
确定子单元,用于确定当前时刻所述基站对应的上行路径损耗值或下行路径损耗值或移动终端功率值;
监测子单元还用于,确定所述上行路径损耗值或下行路径损耗值或移动终端功率值位于对应的所述分布参数阈值区间范围内时,确定所述基站对应的小区的覆盖范围正常,否则,确定所述小区的覆盖范围异常。
CN 200910238651 2009-11-30 2009-11-30 一种监测小区覆盖范围的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208308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910238651 CN102083082B (zh) 2009-11-30 2009-11-30 一种监测小区覆盖范围的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910238651 CN102083082B (zh) 2009-11-30 2009-11-30 一种监测小区覆盖范围的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83082A CN102083082A (zh) 2011-06-01
CN102083082B true CN102083082B (zh) 2013-04-03

Family

ID=440887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910238651 Active CN102083082B (zh) 2009-11-30 2009-11-30 一种监测小区覆盖范围的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08308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96204B (zh) * 2012-08-17 2017-03-22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小区过覆盖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03596205B (zh) * 2012-08-17 2017-05-3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网络状态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03152758A (zh) * 2012-11-16 2013-06-12 北京拓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天馈系统的性能评估方法
CN103906100B (zh) * 2012-12-28 2017-11-2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山东有限公司 一种直放站的确定方法和装置
CN105323771B (zh) * 2014-08-04 2019-06-2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 一种分析直放站时延色散的方法和装置
CN104363614B (zh) * 2014-11-19 2017-10-27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小区的覆盖方向异常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4936214B (zh) * 2015-06-11 2019-03-15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检测天馈覆盖变化的方法及装置
US10827367B2 (en) * 2016-10-05 2020-11-03 Reliance Jio Infocomm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and optimization of overshooting cells
CN107484185B (zh) * 2017-09-20 2019-09-06 中国农业大学 基准站的优选方法及装置
CN110062410B (zh) * 2019-03-28 2021-09-28 东南大学 一种基于自适应谐振理论的小区中断检测定位方法
CN111885632B (zh) * 2020-06-30 2023-05-12 陈捷 网络覆盖检测方法、网络覆盖检测装置
CN115802462B (zh) * 2023-01-04 2023-05-02 深圳国人无线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道路网络上直放站系统的节能方法和系统
CN116017480B (zh) * 2023-03-24 2023-06-06 深圳国人无线通信有限公司 提升直放站的宿主基站接通率和切换成功率的方法和系统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20069A (zh) * 1996-05-27 1999-06-16 诺基亚电信公司 移动台定位的方法
GB2347826A (en) * 1998-12-30 2000-09-13 Lg Inf & Comm Ltd Measurement of cell coverage of DECT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20069A (zh) * 1996-05-27 1999-06-16 诺基亚电信公司 移动台定位的方法
GB2347826A (en) * 1998-12-30 2000-09-13 Lg Inf & Comm Ltd Measurement of cell coverage of DECT syste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83082A (zh) 2011-06-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83082B (zh) 一种监测小区覆盖范围的方法及装置
CN112312451B (zh) 一种测量同步的方法、网络设备及终端设备
Wang et al. Cooperative MIMO channel models: A survey
CN103188797A (zh) 一种改变tdd上下行配置的方法
TW200644682A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base station, mobile station,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01388701B (zh) 用户数据接收/发送方法、装置及分布式智能天线系统
ATE479304T1 (de) Verfahren und funknetzsteuerungseinheit, wobei für zentralkanäle zugeteilte zeitschlitze für benutzerverkehr wiederverwendet werden können
CN101707795B (zh) 一种自组网络基站节点之间的干扰消除方法
CN103636248A (zh) Pci混淆检测的方法、用户设备及基站
MY147714A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djusting inter-scan period of a mobile station
EP2413624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ireless terminal, wireless base station, control apparatus,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03298113A (zh) 端到端d2d通信方法和d2d通信设备
CN103181203A (zh) 获取邻区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4469831B (zh) 网络覆盖收缩故障检测方法和装置
CN110326312B (zh) 直连通信的测量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3973610B (zh) 无线收发设备的上行数据接收方法和装置
GB2375460B (en) Cellular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and equipment for use therein
CN103096334A (zh) 确定小区扩展偏置边界的方法及装置
CN107736056A (zh) 用户装置以及基站
CN102958115A (zh) 信号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1242223B (zh) 一种检测上行导频信道上受到的干扰的装置和方法
CN101079665B (zh) 一种扩大时分双工系统覆盖范围的方法
CN102196584B (zh) 蜂窝中继系统的无线资源分配方法和装置
CN102104895A (zh) 一种针对系统干扰共存的动态仿真方法及装置
CN103209426A (zh) 一种在用户终端异频切换前的测量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