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017480B - 提升直放站的宿主基站接通率和切换成功率的方法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提升直放站的宿主基站接通率和切换成功率的方法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017480B
CN116017480B CN202310298133.0A CN202310298133A CN116017480B CN 116017480 B CN116017480 B CN 116017480B CN 202310298133 A CN202310298133 A CN 202310298133A CN 116017480 B CN116017480 B CN 11601748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tation
host base
repeater
coverage radius
val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29813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017480A (zh
Inventor
杨新胜
李东亮
邓建峰
崔勇
曾晖
高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Guor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Guor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Guor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Guor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29813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017480B/zh
Publication of CN1160174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174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0174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1748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升直放站的宿主基站接通率和切换成功率的方法和系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分别设定宿主基站的接通率的正常指标、切换成功率的正常指标;监控宿主基站的接通率指标和/或切换成功率指标是否低于正常指标,如果是,则判断所述宿主基站的接通率指标和/或切换成功率指标出现异常,对所述宿主基站的覆盖半径参数进行调整;具体可择一选择下列方案进行调整:按照直放站的覆盖半径参数值对应调整所述宿主基站的覆盖半径参数值;或者通过获取最大TA值调整所述宿主基站的覆盖半径参数值。本发明解决了直放站引入带来的干扰问题,从而提升直放站的宿主基站接通率和切换成功率。

Description

提升直放站的宿主基站接通率和切换成功率的方法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提升直放站的宿主基站接通率和切换成功率的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移动通信网络的基站建设需要大量的成本,直放站是节约成本、提高建网性价比的一个解决方案;但是直放站的引入会带来干扰,使基站的接通率、切换成功率等指标恶化,影响用户体验。因此,亟需一种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解决直放站引入带来的干扰,从而提升直放站的宿主基站接通率和切换成功率的方法和系统。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提升直放站的宿主基站接通率和切换成功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3、分别设定宿主基站的接通率的正常指标、切换成功率的正常指标;
S5、监控宿主基站的接通率指标和/或切换成功率指标是否低于正常指标,如果是,则判断所述宿主基站的接通率指标和/或切换成功率指标出现异常,进入步骤S7对所述宿主基站的覆盖半径参数进行调整;
S7、对接通率指标和/或切换成功率指标异常的所述宿主基站的覆盖半径参数进行调整包括:
S71、按照直放站的覆盖半径参数值对应调整所述宿主基站的覆盖半径参数值;
或者S73、通过获取最大TA值调整所述宿主基站的覆盖半径参数值。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步骤S5中,监控所述宿主基站的接通率指标和/或切换成功率指标是否异常包括:
S51、直放站网管周期性向所述宿主基站网管发送所述宿主基站及所述宿主基站对应的接通率和切换成功率;
S53、根据所述宿主基站网管统计接通率及切换成功率指标,筛选出接通率及切换成功率指标异常的所述宿主基站。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步骤S3中,宿主基站的接通率的正常指标、切换成功率的正常指标均为97%。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步骤S71中,所述直放站的覆盖半径参数值的获取,包括以下步骤:
S711、所述直放站网管统计直放站的系统时延值并设定所述直放站信号的最远覆盖距离;
S713、所述直放站网管根据直放站的系统时延值和所述直放站信号的最远覆盖距离,得到所述直放站的信号时延值;
S715、根据所述直放站的信号时延值,得到所述直放站的覆盖半径参数值。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步骤S71中,按照直放站的覆盖半径参数值对应调整所述宿主基站的覆盖半径参数具体包括:
所述直放站网管发送所述直放站的覆盖半径参数值到宿主基站网管,所述宿主基站网管将所述宿主基站的覆盖半径参数值与所述直放站的覆盖半径参数值进行对比,如果所述宿主基站的覆盖半径参数值小于所述直放站的覆盖半径参数值,则将所述宿主基站的覆盖半径参数值调整到与所述直放站的覆盖半径参数值一致。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步骤S73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731、对所述宿主基站的覆盖半径参数以预设的值渐进式地调大,同时记录并统计所述宿主基站用户TA列表;
S733、如果所述宿主基站的用户TA值明显增大,则继续对所述宿主基站的覆盖半径参数以预设的值渐进式地调大;如果所述宿主基站的用户TA值不再增大或没有更大用户TA值出现,则得到所述宿主基站最大的用户TA值;
S735、以得到所述宿主基站最大的用户TA值的宿主基站的覆盖半径参数为所述宿主基站的覆盖半径参数。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直放站的信号时延值的计算公式为:t2=t1+L1/300,其中t1为所述直放站的系统时延值,L1为所述直放站信号的最远覆盖距离;
所述直放站的覆盖半径参数值的计算公式为:L2=t2*300。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宿主基站的覆盖半径参数值包括PRACH 配置索引值和覆盖半径值;调整所述宿主基站的覆盖半径参数值还包括在PRACH 配置索引值和覆盖半径值中,选择其中之一的较小值进行调整。
本发明第二方面还提供一种提升直放站的宿主基站接通率和切换成功率的系统,包括直放站和直放站的宿主基站,所述宿主基站具有接通率、切换成功率和用户TA值;所述直放站和其宿主基站均具有覆盖半径参数值;所述宿主基站还包括有判断模块和调整模块,所述判断模块用于根据设定的宿主基站的接通率的正常指标、切换成功率的正常指标进行判断所述宿主基站的接通率指标和切换成功率指标是否异常;所述调整模块用于按照直放站的覆盖半径参数值对所述宿主基站的覆盖半径参数值进行对应调整;所述调整模块还用于通过获取最大TA值对所述宿主基站的覆盖半径参数值进行对应调整。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直放站包括有直放站网管;所述直放站的宿主基站还包括有宿主基站网管;所述直放站网管用于周期性向所述宿主基站网管发送所述宿主基站及所述宿主基站对应的接通率和切换成功率;所述宿主基站网管用于统计接通率及切换成功率指标;所述判断模块还用于从宿主基站网管统计的接通率及切换成功率指标中筛选出接通率及切换成功率指标异常的所述宿主基站;所述直放站网管还用于统计直放站的系统时延值和计算直放站的信号时延值;所述直放站网管还用于发送所述直放站的覆盖半径参数值到宿主基站网管;所述宿主基站网管还用于将所述宿主基站的覆盖半径参数值与所述直放站的覆盖半径参数值进行对比;所述调整模块还用于如果所述宿主基站的覆盖半径参数值小于所述直放站的覆盖半径参数值,则将所述宿主基站的覆盖半径参数值调整到与所述直放站的覆盖半径参数值一致;所述调整模块还用于对所述宿主基站的覆盖半径参数以预设的值渐进式地调大。
本发明通过按照直放站的覆盖半径参数值对应调整所述宿主基站的覆盖半径参数值或者通过获取最大TA值调整所述宿主基站的覆盖半径参数值;从而解决了直放站宿主基站的接通率、切换成功率指标恶化问题,从而提升了直放站的宿主基站接通率和切换成功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提升直放站的宿主基站接通率和切换成功率的系统的直放站及其宿主基站的框架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提升直放站的宿主基站接通率和切换成功率的系统的直放站的框架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提升直放站的宿主基站接通率和切换成功率的系统的宿主基站的框架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提升直放站的宿主基站接通率和切换成功率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考图1,本发明实施例的提供的提升直放站的宿主基站接通率和切换成功率的系统,包括直放站10和直放站10的宿主基站30。直放站10引入到宿主基站30的建设和运营时,直放站10会消耗其宿主基站30信号的传输时延;而宿主基站30的传输时延受其覆盖半径参数限制。
具体地,直放站10对宿主基站30信号的传输时延的消耗是动态变化的,当宿主基站30的覆盖半径参数不随着变动;则使直放站10覆盖的区域会出现具有直放站10覆盖的信号,但因为宿主基站30覆盖不到而无法进行移动网络业务;从而影响该宿主基站30的接通率、切换成功率。因此,宿主基站30的覆盖半径参数不匹配直放站10对宿主基站30传输信号的时延消耗及直放站覆盖距离的需要,则出现直放站10引入干扰宿主基站30的问题,从而影响宿主基站30的接通率、切换成功率。
更具体地,直放站10对宿主基站30传输信号的时延消耗还受直放站10的系统时延和直放站10的信号时延影响。同时,直放站10的系统时延和直放站10的信号时延还影响直放站10的覆盖半径参数。
参考图2和图3,本实施例中,直放站10包括有直放站网管11;宿主基站30包括判断模块31、调整模块33和宿主基站网管35。首先通过判断模块31根据设定的接通率的正常指标和切换成功率正常指标判断宿主基站30的接通率指标和切换成功率指标是否异常。具体地,直放站网管11用于周期性向宿主基站网管35发送宿主基站30及宿主基站30对应的接通率和切换成功率。宿主基站网管35用于统计接通率及切换成功率指标;判断模块31还用于在宿主基站网管35统计的接通率及切换成功率指标筛选出接通率及切换成功率指标异常的宿主基站30。
如果判断模块31判断指标异常;则调整模块33对接通率指标或切换成功率指标异常的宿主基站30的覆盖半径参数进行调整。可以理解地,判断指标异常可以是宿主基站30的接通率指标低于正常指标,判断为异常;或者是宿主基站30的切换成功率指标低于正常指标,判断为异常;又或者是宿主基站30的接通率指标和切换成功率指标均低于正常指标,判断为异常。
进一步地,调整模块33对宿主基站30的覆盖半径参数调整具有两种可择一选择的调整方案:
第一种为调整模块33按照直放站10的覆盖半径参数值对宿主基站30的覆盖半径参数值进行对应调整。
第二种为调整模块33通过获取最大TA值对宿主基站30的覆盖半径参数值进行对应调整。
具体地,在第一种调整方案中,直放站网管11还用于统计直放站10的系统时延值和计算直放站10的信号时延值;以及发送直放站10的覆盖半径参数值到宿主基站网管35。宿主基站网管35还用于将宿主基站30的覆盖半径参数值与直放站10的覆盖半径参数值进行对比。调整模块33还用于当宿主基站30的覆盖半径参数值小于直放站10的覆盖半径参数值时,将宿主基站30的覆盖半径参数值调整到与直放站10的覆盖半径参数值一致。
在第二种调整方案中,调整模块33还用于对宿主基站30的覆盖半径参数以预设的值渐进式地调大。例如预设调大的宿主基站30的覆盖半径参数为500米,则调整模块33周期地渐进式以一次调大500米的覆盖半径参数进行调整。每调大一次覆盖半径参数,记录一次宿主基站30的用户TA值,并对记录的宿主基站30的用户TA值统计对比,直到调大的当前覆盖半径参数出现最大的TA值;则调整模块33将宿主基站30的覆盖半径参数值对应调整至最大的TA值的当前覆盖半径参数值。
进一步地,宿主基站30的覆盖半径参数值包括PRACH 配置索引值和覆盖半径值。调整宿主基站30的覆盖半径参数值还包括从PRACH 配置索引值和覆盖半径值中选择其中较小值的进行调整。如PRACH 配置索引值小于覆盖半径值,则选择PRACH 配置索引值进行调整。
下面参考图1至图3,并结合图4,详细介绍本发明提升直放站的宿主基站接通率和切换成功率的系统进行提升直放站的宿主基站接通率和切换成功率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3、分别设定宿主基站30的接通率的正常指标、切换成功率的正常指标;
S5、监控宿主基站30的接通率指标和/或切换成功率指标是否低于正常指标,如果是,则判断宿主基站30的接通率指标和/或切换成功率指标出现异常,进入步骤S7对宿主基站30的覆盖半径参数进行调整;
S7、对接通率指标和/或切换成功率指标异常的宿主基站30的覆盖半径参数进行调整包括:
S71、按照直放站10的覆盖半径参数值对应调整宿主基站30的覆盖半径参数值。
步骤S3中,宿主基站30的接通率的正常指标、切换成功率的正常指标均为97%。
步骤S5中,监控宿主基站30的接通率指标和/或切换成功率指标是否异常包括:
S51、直放站网管11周期性向宿主基站网管35发送宿主基站30及宿主基站30对应的接通率和切换成功率;
S53、根据宿主基站网管35统计接通率及切换成功率指标,筛选出接通率及切换成功率指标异常的宿主基站30。
进一步地,在步骤S7中,宿主基站30的覆盖半径参数值包括PRACH 配置索引值和覆盖半径值;调整宿主基站30的覆盖半径参数值还包括在PRACH 配置索引值和覆盖半径值中,选择其中之一的较小值进行调整。
步骤S71中,直放站10的覆盖半径参数值的获取,包括以下步骤:
S711、直放站网管11统计直放站10的系统时延值并设定直放站10信号的最远覆盖距离;
S713、直放站网管11根据直放站10的系统时延值和直放站10信号的最远覆盖距离,得到直放站10的信号时延值;
S715、根据直放站10的信号时延值,得到直放站10的覆盖半径参数值。
进一步地,直放站10的信号时延值的计算公式为:t2=t1+L1/300,其中t1为直放站10的系统时延值,L1为直放站10信号的最远覆盖距离。
直放站10的覆盖半径参数值的计算公式为:L2=t2*300。
上述公式中,t1、t2的计算单位为微秒(us), L1、L2和300的计算单元为米(m)。
在本实施例中,步骤S71中,按照直放站10的覆盖半径参数值对应调整宿主基站30的覆盖半径参数具体包括:
直放站网管11发送直放站10的覆盖半径参数值到宿主基站网管35,宿主基站网管35将宿主基站30的覆盖半径参数值与直放站10的覆盖半径参数值进行对比,如果宿主基站30的覆盖半径参数值小于直放站10的覆盖半径参数值,则将宿主基站30的覆盖半径参数值调整到与直放站10的覆盖半径参数值一致。
进一步地,在其它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有另一种调整宿主基站30的覆盖半径参数值的方法。例如:步骤S73、通过获取最大TA值调整宿主基站30的覆盖半径参数值。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731、对宿主基站30的覆盖半径参数以预设的值渐进式地调大,同时记录并统计宿主基站30用户TA列表;
S733、如果宿主基站30的用户TA值明显增大,则继续对宿主基站30的覆盖半径参数以预设的值渐进式地调大;如果宿主基站30的用户TA值不再增大或没有更大用户TA值出现,则得到宿主基站30最大的用户TA值;
S735、以得到宿主基站30最大的用户TA值的宿主基站30的覆盖半径参数为宿主基站30的覆盖半径参数。
例如预设调大的宿主基站30的覆盖半径参数为500米,则周期地渐进式以一次调大500米的覆盖半径参数进行调整。每调大一次覆盖半径参数,记录一次宿主基站30的用户TA值,并对记录的宿主基站30的用户TA值统计对比,直到调大的当前覆盖半径参数出现最大的TA值;则将宿主基站30的覆盖半径参数值对应调整至最大TA值的当前覆盖半径参数值。
更具体地,找到最大TA值还可以通过调大宿主基站30的覆盖半径参数至最大TA值的当前覆盖半径参数值时,继续增大一次覆盖半径参数;当TA值没有出现更大值的TA值;则退回以上一次的覆盖半径参数值为最大TA值的对应覆盖半径参数值。
上述对宿主基站30的覆盖半径参数的调整方案,均能够使宿主基站30的覆盖半径参数对应调整到匹配直放站10对宿主基站30传输信号的时延消耗及直放站10覆盖距离,解决了宿主基站30的覆盖半径参数不合理的问题;从而提升了宿主基站30的接通率、切换成功率。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若对各个实施例中的不同特征进行组合等,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提升直放站的宿主基站接通率和切换成功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3、分别设定宿主基站的接通率的正常指标、切换成功率的正常指标;
S5、监控宿主基站的接通率指标和/或切换成功率指标是否低于正常指标,如果是,则判断所述宿主基站的接通率指标和/或切换成功率指标出现异常,进入步骤S7对所述宿主基站的覆盖半径参数进行调整;
S7、对接通率指标和/或切换成功率指标异常的所述宿主基站的覆盖半径参数进行调整包括:
S71、按照直放站的覆盖半径参数值对应调整所述宿主基站的覆盖半径参数值;
还可以包括:S73、通过获取最大TA值调整所述宿主基站的覆盖半径参数值;
步骤S73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731、对所述宿主基站的覆盖半径参数以预设的值渐进式地调大,同时记录并统计所述宿主基站用户TA列表;
S733、如果所述宿主基站的用户TA值明显增大,则继续对所述宿主基站的覆盖半径参数以预设的值渐进式地调大;如果所述宿主基站的用户TA值不再增大或没有更大用户TA值出现,则得到所述宿主基站最大的用户TA值;
S735、以得到所述宿主基站最大的用户TA值的宿主基站的覆盖半径参数为所述宿主基站的覆盖半径参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直放站的宿主基站接通率和切换成功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中,监控所述宿主基站的接通率指标和/或切换成功率指标是否异常包括:
S51、直放站网管周期性向所述宿主基站网管发送所述宿主基站及所述宿主基站对应的接通率和切换成功率;
S53、根据所述宿主基站网管统计接通率及切换成功率指标,筛选出接通率及切换成功率指标异常的所述宿主基站。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直放站的宿主基站接通率和切换成功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宿主基站的接通率的正常指标、切换成功率的正常指标均为97%。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升直放站的宿主基站接通率和切换成功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71中,所述直放站的覆盖半径参数值的获取,包括以下步骤:
S711、所述直放站网管统计直放站的系统时延值并设定所述直放站信号的最远覆盖距离;
S713、所述直放站网管根据直放站的系统时延值和所述直放站信号的最远覆盖距离,得到所述直放站的信号时延值;
S715、根据所述直放站的信号时延值,得到所述直放站的覆盖半径参数值。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提升直放站的宿主基站接通率和切换成功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71中,按照直放站的覆盖半径参数值对应调整所述宿主基站的覆盖半径参数具体包括:
所述直放站网管发送所述直放站的覆盖半径参数值到宿主基站网管,所述宿主基站网管将所述宿主基站的覆盖半径参数值与所述直放站的覆盖半径参数值进行对比,如果所述宿主基站的覆盖半径参数值小于所述直放站的覆盖半径参数值,则将所述宿主基站的覆盖半径参数值调整到与所述直放站的覆盖半径参数值一致。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提升直放站的宿主基站接通率和切换成功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放站的信号时延值的计算公式为:t2=t1+L1/300,其中t1为所述直放站的系统时延值,L1为所述直放站信号的最远覆盖距离;
所述直放站的覆盖半径参数值的计算公式为:L2=t2*300;t1、t2的计算单位为微秒,L1、L2和300的计算单元为米。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直放站的宿主基站接通率和切换成功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宿主基站的覆盖半径参数值包括PRACH 配置索引值和覆盖半径值;调整所述宿主基站的覆盖半径参数值还包括在PRACH 配置索引值和覆盖半径值中,选择其中之一的较小值进行调整。
8.一种提升直放站的宿主基站接通率和切换成功率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直放站和直放站的宿主基站,所述宿主基站具有接通率、切换成功率和用户TA值;所述直放站和其宿主基站均具有覆盖半径参数值;所述宿主基站还包括有判断模块和调整模块,所述判断模块用于根据设定的宿主基站的接通率的正常指标、切换成功率的正常指标进行判断所述宿主基站的接通率指标和切换成功率指标是否异常;所述调整模块用于按照直放站的覆盖半径参数值对所述宿主基站的覆盖半径参数值进行对应调整;所述调整模块还用于通过获取最大TA值对所述宿主基站的覆盖半径参数值进行对应调整;所述调整模块还用于对所述宿主基站的覆盖半径参数以预设的值渐进式地调大,同时记录并统计所述宿主基站用户TA列表;所述调整模块还用于如果所述宿主基站的用户TA值明显增大,则继续对所述宿主基站的覆盖半径参数以预设的值渐进式地调大,同时记录并统计确认所述宿主基站的用户TA值不再增大或没有更大用户TA值出现,从而得到所述宿主基站最大的用户TA值;所述调整模块还用于将得到的所述宿主基站最大的用户TA值的宿主基站的覆盖半径参数调整为所述宿主基站的覆盖半径参数。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提升直放站的宿主基站接通率和切换成功率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放站包括有直放站网管;所述直放站的宿主基站还包括有宿主基站网管;所述直放站网管用于周期性向所述宿主基站网管发送所述宿主基站及所述宿主基站对应的接通率和切换成功率;所述宿主基站网管用于统计接通率及切换成功率指标;所述判断模块还用于从宿主基站网管统计的接通率及切换成功率指标中筛选出接通率及切换成功率指标异常的所述宿主基站;所述直放站网管还用于统计直放站的系统时延值和计算直放站的信号时延值;所述直放站网管还用于发送所述直放站的覆盖半径参数值到宿主基站网管;所述宿主基站网管还用于将所述宿主基站的覆盖半径参数值与所述直放站的覆盖半径参数值进行对比;所述调整模块还用于如果所述宿主基站的覆盖半径参数值小于所述直放站的覆盖半径参数值,则将所述宿主基站的覆盖半径参数值调整到与所述直放站的覆盖半径参数值一致。
CN202310298133.0A 2023-03-24 2023-03-24 提升直放站的宿主基站接通率和切换成功率的方法和系统 Active CN11601748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298133.0A CN116017480B (zh) 2023-03-24 2023-03-24 提升直放站的宿主基站接通率和切换成功率的方法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298133.0A CN116017480B (zh) 2023-03-24 2023-03-24 提升直放站的宿主基站接通率和切换成功率的方法和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17480A CN116017480A (zh) 2023-04-25
CN116017480B true CN116017480B (zh) 2023-06-06

Family

ID=860339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298133.0A Active CN116017480B (zh) 2023-03-24 2023-03-24 提升直放站的宿主基站接通率和切换成功率的方法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017480B (zh)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83082A (zh) * 2009-11-30 2011-06-0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湖南有限公司 一种监测小区覆盖范围的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02573B (zh) * 2007-03-30 2012-01-11 厦门特力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直放站及其参数自动调整方法
KR100951640B1 (ko) * 2008-01-09 2010-04-07 주식회사 케이티 분산 중계기 배치방법 및 그 시스템
CN101553003A (zh) * 2008-04-02 2009-10-07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确定边界漫游小区的方法及装置
CN113727373B (zh) * 2021-08-26 2024-01-23 深圳国人无线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包含直放站网络系统的参数自配置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83082A (zh) * 2009-11-30 2011-06-0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湖南有限公司 一种监测小区覆盖范围的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17480A (zh) 2023-04-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158759B2 (en) Dynamic frequency selec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7649868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evaluating a wireless link
CN1036884C (zh) 在无线系统中调节发送功率的方法和装置
US10588035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separate coverage limited and co-channel limited interferences
CN101212764B (zh) 频点分配方法及无线网络控制器
CN103167534B (zh) 通信事件的测量处理方法与装置、用户设备
US20030207695A1 (en) TDMA communication system having enhanced power control
CN102892124B (zh) 基站覆盖范围调整方法、装置及系统
EP0720407A2 (en) Method for monitoring the state of interference by a base station of a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130788B2 (en) Method for adjusting transmission speed of wireless network
US7684757B2 (en) Wireless device and wireless network system
CN101132200B (zh) 一种调整保护时隙的方法和系统
CN102088726A (zh) 一种频率复用的方法及装置
US7155247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with automatic threshold adjustment
CN109905889A (zh) 无线资源均衡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WO2012129932A1 (zh) 检测门限的确定方法和感知节点设备
US20030002462A1 (en) CDMA system and method of detecting faulty mobile device
JP3943980B2 (ja) 符号分割多元接続通信システムならびに符号分割多元接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基地局制御装置および基地局
CN116017480B (zh) 提升直放站的宿主基站接通率和切换成功率的方法和系统
CN105491669B (zh) 一种自动评估无线信道干扰程度的方法和装置
US11659579B2 (en)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tool
CN111491348A (zh) 一种广电白频谱认知WiFi的信道切换方法及系统
CN115499905A (zh) 一种通过修正信号功率判定的窄带物联网数据传输方法
CN103188700A (zh) 一种干扰识别方法及装置
KR101431742B1 (ko) 무선망 과부하 제어 장치 및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