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77517A - 用于同步不同网络上的数据的适配器 - Google Patents

用于同步不同网络上的数据的适配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77517A
CN102077517A CN2009801249428A CN200980124942A CN102077517A CN 102077517 A CN102077517 A CN 102077517A CN 2009801249428 A CN2009801249428 A CN 2009801249428A CN 200980124942 A CN200980124942 A CN 200980124942A CN 102077517 A CN102077517 A CN 1020775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message
synchronization
transmission mechanism
synchrono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2494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M·刘
P·苏塞
N·斯诺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Original Assignee
Microsoft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crosoft Corp filed Critical Microsoft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0775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7751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95Replication or mirroring of data, e.g. scheduling or transport for data synchronisation between network n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6Provisioning of proxy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6Provisioning of proxy services
    • H04L67/565Conversion or adaptation of application format or cont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24Accounting or bil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5Push-based network ser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Abstract

本系统包括连接两个不同网络上的两个同步端点的桥(或适配器)。桥首先接收要同步的信息并生成元数据来将其形成为根据第一协议通过第一网络传输的消息。网关通过第一传输机制接收消息并生成可根据第二协议通过第二网络传输的同步订阅源。

Description

用于同步不同网络上的数据的适配器
背景
过去已经执行了应用程序之间的数据同步。在执行这种同步时必须解决许多难点。例如,应用程序可驻留在具有对网络的不同类型的连接的系统上。给定网络的特定特质可以是生成在带有不同应用程序的不同网络上操作的通用同步系统的障碍。
当前用于同步数据的一种类型的系统使用用于发布诸如web博客条目、新闻标题、播客等频繁更新内容的web订阅源格式族。该web订阅源格式族被称为“真正简单聚合”(RSS)格式。这些系统还可使用被称为“ATOM订阅源格式”的类似格式。可使用RSS或ATOM订阅源格式来发送的数据通常在用户订阅给定订阅源时发送。用户的系统上的读取器检查用户所订阅的链接来寻找新内容并下载用户所需的内容的任何更新。
提供以上讨论仅用作一般的背景信息,并不旨在帮助确定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范围。
概述
简单共享扩展(也被称为订阅源同步)是通过使用各种数据源来实现信息的聚集的RSS和ATOM订阅源格式的扩展。这些扩展提供了一种同步使用RSS或ATOM订阅源格式的端点网格上的数据的方式。
这种类型的同步的典型且当前的实现需要端点之间持续且高速的网络连接。例如,在这种类型的同步系统的某些当前实现中,客户机节点定期地轮询服务器节点来请求对订阅源的更新。客户机节点还将其自己的本地变更发送回服务器从而使得那些变更可以向其他端点发布。各节点通过持续连接的高速网络来连接。在这种类型的实现中,开发员通常不需要考虑对于每一发布请求在客户机和服务器之间传递的数据大小。开发员也不需要考虑正在同步的数据集的总体大小。这些类型的网络仅仅是足够稳健从而使得它们可容易地处理典型的数据集。
然而,可能期望在甚至具有能力小得多的网络的实现中同步数据。这种类型的网络的示例是蜂窝电话短消息服务(SMS)网络。SMS定义用于将最多160个字符的消息与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上操作的移动手机往来发送的通信协议,其中GSM指定移动通信的标准。
在这种场景中,每一请求的数据大小和数据集的总体大小都会引起严重的问题。如上所述,SMS消息限于每条消息大约160个字符并相对较慢地发送。同样,消息经常发送了但从未接收到。
因此,本系统包括连接两个不同网络上的两个同步端点的桥(或适配器)。该桥首先接收要同步的信息并生成元数据来将其形成为要根据第一协议通过第一网络来传输的消息。网关通过第一传输机制接收消息并生成可根据第二协议通过第二网络传输的同步订阅源。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传输机制传输SMS消息而第二传输机制包括在使用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的网络上提供的同步订阅源。
提供本概述以便以简化形式介绍将在以下详细描述中进一步描述的一些概念。本概述并非旨在标识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关键特征或必要特征,也不旨在用于帮助确定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范围。所要求保护的主题不限于解决在背景中提及的任何或所有缺点的实现。
附图简述
图1是一个说明性通信系统的框图。
图2是示出图1所示的系统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3是示出图1所示的系统的操作的另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4是通信系统的更详细的实施例。
图5是一个说明性计算环境的框图。
详细描述
图1是一个说明性同步系统100的框图。系统100将数据从数据源102同步到同步端点104。系统100包括同步适配器106、移动设备108、通过第一传输111连接到移动设备108的移动设备110、同步网关112、以及通过第二传输116连接到网关112的同步web服务114。
在图1示出的实施例中,数据源102说明性地可以是具有要与一个或多个同步端点104处的数据同步的应用程序数据的任何所需的应用程序。例如,在图1示出的实施例中,数据源102可以是数据库应用程序。
同样,在图1示出的实施例中,移动设备108和110沿第一传输111彼此通信。第一传输111说明性地可以是诸如短消息服务(SMS)链路等的低速链路。SMS链路111不支持诸如RSS或ATOM订阅源格式等的同步格式。因此,在图1示出的实施例中,同步适配器106从数据源102接收要同步的数据并将其转换成移动设备108可以使用第一传输111来发送的短消息。
移动设备110接收这些消息并将其提供给同步网关112。在图1示出的实施例中,第二传输116是支持同步格式的传输。例如,第二传输116说明性地可以是使用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进行通信的传输。这是相对于其上实现第一传输111的网络的相对较快且稳健的网络。因此,同步网关112从移动设备110接收短消息并生成按同步格式放置消息所必要的元数据从而使得这些消息可通过使用同步格式的第二传输116来传递到同步web服务114。
在一个实施例中,同步web服务114通过持续高速的传输116来接受带有简单共享扩展的消息并根据所需同步格式(诸如RSS或ATOM订阅源格式)生成要发布到端点104网格的同步订阅源118。
图2是更详细地示出图1所示的系统100的总体操作的流程图。现在将一起描述图1和2。然而,在描述图1和2之前,应该注意,同步适配器106和同步网关112可被配置成将要同步的数据通过任何相对低速且脆弱的第一传输111从数据源102传递到同步端点104。即,本系统可以使用多个非常低带宽且高等待时间的信道。SMS是一个,但是这种传输机制的另一示例是其上发送业余无线电发射的信道。关于SMS的描述仅仅是示例性的。
在任何情况下,同步适配器106首先从数据源102接收要同步的数据。如上所讨论的,数据源102可以是具有要与同步端点104处的数据同步的应用程序数据的任何应用程序。在适配器106处接收要同步的数据由图2中的框150指示。
同步适配器106或另一单独的组件随后可任选地压缩要同步的数据。因为第一传输111是相对低带宽、高等待时间的传输,所以减少通过第一传输111发送的数据量是有益的,从而使得要同步的数据实际上可更快地到达同步端点104。压缩要同步的数据由图2中的框152指示。
还应注意到,适配器106可按各种不同的方式从应用程序102接收要同步的数据。应用程序102可将已经改变并因此需要同步的任何新的数据推送到同步适配器106,或者适配器106可轮询数据源102来寻找新的数据。要同步的数据由图1中的框119指示。
可以用时间戳来标记数据,从而使得当同步适配器106寻找新的数据时,其可只检索具有超过最近同步操作的时间戳的时间戳的数据。或者,当然,要同步的数据中的每一项可与不断增长的值相关联,该值在每一次对该项作出变更时就增加。适配器106随后可检查与要同步的项中的每一个相关联的值来查看自从上一次同步操作以来其是否增加。也可以使用用于确定数据源102中的数据是否改变并因此需要同步的各种其他方式。那些所描述的仅作为示例来使用。
一旦同步适配器106获得要与端点104同步的数据项,同步适配器106随后将数据分段成适当的数据分组以供设备108通过第一传输111来发送。在其中设备108是蜂窝电话并且传输111是SMS传输的实施例中,适配器106将从数据源102接收的数据分段成短消息(最多160个字符)并生成要通过第一传输111发送所必要的元数据。元数据可包括例如,首部信息、校验和信息、或描述适配器106生成的消息的任何其他所需元数据。这些消息由图1中的框120指示。在该实施例中,将数据分段成移动设备消息以及生成元数据由图2中的框154指示。
消息120随后被提供给移动设备108并由移动设备108通过第一传输111来发送。这由图2中的框156指示。
消息120通过传输111在移动设备110处接收,移动设备110将消息提供给同步网关112。在网关112处接收移动设备消息由图2中的框158指示。
网关112随后将消息120组装成适当格式以供在第二传输116上发送。在图1示出的实施例中,第二传输116使用HTTP来操作。例如,同步网关112说明性地将消息120中的数据格式化为RSS格式,RSS格式是用于发布频繁更新内容的web订阅源格式族。或者,网关112可将来自消息120的数据置于也是用于发布频繁更新内容的格式的ATOM订阅源格式。这些格式作为示例来给出,也可以使用其他web同步格式。将移动设备消息120组装成web同步格式消息由图2中的框160指示。web同步格式消息由图1中的框122指示。
同步网关112还说明性地检查来确保从同步适配器106作为要同步的数据的一部分发送的所有消息120在同步网关112将消息120格式化为web格式消息122之前被接收。在诸如第一传输111等的传输机制中某些消息或部分消息在传递期间可能丢失或从未被目标系统接收到是常见的。因此,在可以准备完整的web格式消息122之前必须重新发送消息是可能的。在这种情况下,同步网关112说明性地在招致生成web格式消息122所必要的处理开销之前等待直到接收了所有要同步的数据。
一旦接收了所有消息,同步网关112说明性地按设备110可通过第一传输111发送的消息格式来生成响应124。该响应向适配器106指示已经接收了所有消息。发送响应由图2中的框159指示。
将web同步格式消息122提供给同步web服务114。web同步格式消息122说明性地可用简单共享扩展来格式化从而使得它们可以使用RSS或ATOM订阅源来跨端点104网格同步。因为第二传输116是相对高速的持续的网络,所以可以使用这些格式来发送web同步格式消息122。
同步web服务114随后将web同步格式消息122作为同步订阅源118发布到同步端点104。这由图2中的框612指示。
图3是示出图1中示出的通过两个不同的传输111和116将在同步端点104中的一个处改变的数据与数据源102中的数据同步的系统100的操作的流程图。在执行这种类型的同步时,同步网关112说明性地轮询同步web服务114来寻找同步端点104中的一个所发布的并且要与数据源102中的数据同步的任何数据。
网关112可以使用与上文关于同步适配器106所描述的相比相同或不同的技术来确定是否存在要同步的任何新的数据。例如,同步网关112可保持与其最近的同步操作相关联的时间戳。随后,当其轮询web服务114时,同步网关112忽略在其最近同步操作之前已经作出的所有变更而只寻找从那之后作出的变更。当同步网关112对多个不同的同步适配器106操作时,其说明性地记住对每一适配器106执行的最近同步操作。例如,同步网关112服务多个不同的同步适配器106,每一个与一个或多个不同的数据源102相关联是可能的。在那种情况下,同步网关112记住对每一适配器106执行的最近同步操作。
也可以使用用于确定同步端点104所发布的数据是否需要与数据源102同步的其他机制。例如,网关112可以查询每一同步适配器106来确定其何时执行最后一次的同步操作。按照那种方式,网关112不需要对每一客户机记住该信息,而客户机适配器本身可以记住该信息。
此外,要与端点104同步的每一数据项可具有其自己的指示其变更的最后时间的时间戳。网关112随后可检查同步web服务114所发布供同步的每一数据项上的时间戳,以便确定自从该数据项最后被变更以来是否执行过同步操作。用于标识哪些数据项需要同步的所有这些技术仅作为示例来描述,也可以使用其他技术。
在任何情况下,同步网关112确定同步web服务114是否正在发布需要同步到同步网关112对其操作的客户机同步适配器106的任何数据。这由图3中的框200指示,并且要同步的数据由图1中的web格式消息框122指示。
如果存在这种数据,则同步网关112(或另一设备)可任选地压缩消息122中的数据从而使得最小化通过低速低等待时间传输111来发送的数据量或至少在某种程度上使其降低。压缩数据由图3中的框202指示。
网关112随后将要同步的数据250分段成可由移动设备110通过传输111来发送的消息120。如上参考客户机同步适配器106所述,其中传输111是SMS传输,随后要同步的数据250被分段成不超过160个字符的SMS消息,并且网关112还生成SMS传输使用的必要的元数据(诸如首部和校验和数据)。将数据分段成移动设备消息由图3中的框204指示。
消息120随后被提供给移动设备110,在那里通过第一传输111发送到移动设备108。移动设备108随后将消息120提供给客户机同步适配器106。通过第一传输(例如,移动设备网络)111来发送消息由图3中的框206指示。
客户机同步适配器106随后准备消息120中的数据从而使得该数据可与数据源102中的相应数据同步。例如,在数据源102是期待特定格式的数据的特定应用程序的情况下,适配器106将消息120中包含的数据组装成数据源102所需的格式。合适格式的要同步的数据119随后被提供给数据源102,在那里该数据与数据源102中的相应数据项同步。从消息120检索数据并同步数据源102中的数据由图3中的框208指示。
图4是用于通过两个不同的数据传输来同步数据的系统100的一个说明性实施例的更详细的框图,其中一个数据传输是相对低速的低等待时间的传输111而另一个是高速持续的传输116。图4示出其中数据从公司的第一区域办公室300通过低等待时间传输111发送到第二区域办公室302的实施例。随后准备数据以供在高频传输116上发送并将数据提供给web服务114以供发布到多个同步端点104。
图4示出数据源102可以是作业管理器组件306访问的数据库应用程序304。作业管理器组件306与数据库应用程序304交互、从数据库应用程序304检索数据、并将数据写入数据库应用程序304,并且一般地维护数据库应用程序304中的数据。在图4示出的实施例中,客户机同步适配器106被实现为SMS桌面客户机组件308。SMS桌面客户机组件308说明性地使用API或作业管理器306展示的任何其他接口耦合到作业管理器306,如图4中的箭头310所指示的。图4中示出的实施例示出移动设备108说明性地被实现为可以使用例如USB连接314连接到SMS桌面客户机组件308的个人数字助理312。在图4示出的实施例中,移动设备110也被实现为个人数字助理316。移动设备312和316在图4中被示为包括移动电话的个人数字助理,并通过在传输111上发送SMS分组来通过传输111彼此通信。
在一个实施例中,图4还示出同步网关112被实现为使用例如USB连接320连接到移动设备316的SMS网关组件318。
图4还示出同步web服务114可以使用简单共享扩展来生成同步订阅源118并将其发布到同步端点104。
因此,SMS桌面客户机组件308被配置成通过作业管理器306从数据库应用程序304接收要同步的数据,并将该数据形成为通过USB连接314发送到客户机312的SMS分组。SMS桌面客户机组件308还被配置成通过USB连接314来接收SMS分组并按所需格式将其提供给作业管理器306以便与数据库应用程序304中的数据同步。
SMS网关组件318被配置成接收发送到移动设备316并通过USB连接320转发到SMS网关组件318的SMS分组。SMS网关组件318还被配置成生成web订阅源格式的消息以供通过HTTP链路116发送到同步web服务114,同步web服务114生成要发布到同步端点104的同步订阅源118。类似地,SMS网关组件318可以按相反方向操作,通过HTTP链路16接收同步订阅源118,并从这些订阅源中生成要通过链路320发送到移动设备316的SMS分组,在移动设备316处这些分组通过SMS链路111被进一步发送到移动设备312。
因此,可以看到本系统允许同步来自诸如SMS网络等甚至非常慢的传输111上的应用程序的数据。随后按web订阅源格式来准备数据以供使用高速传输116来同步。当然,一旦使用web订阅源格式来准备,便可以与同步端点104网格进行同步。组件106和112因此用作使用web订阅源格式连接两个端点102和104的桥,即使端点由其中使用web订阅源格式可能相当困难的相对较慢的网络分开。
当然还应该明白,适配器106可以直接在移动设备108中实现而网关112可以直接在移动设备110中实现。类似地,移动设备108和110还可包含适配器106和网关112两者。此外,移动设备316可包括组件304、306和310。因此,即使这些组件在图1和4中分开示出,但它们实际上不一定是单独组件或设备。
图5示出了可在其上实现本发明的合适的计算系统环境400的示例。计算系统环境400只是合适计算环境的一个示例,而非意在暗示对本发明使用范围或功能有任何限制。也不应该将计算环境400解释为对示例性操作环境400中示出的任一组件或其组合有任何依赖性或要求。
本发明可用各种其他通用或专用计算系统环境或配置来操作。适合在本发明中使用的公知的计算系统、环境和/或配置的示例包括,但不限于,个人计算机、服务器计算机、手持或膝上型设备、多处理器系统、基于微处理器的系统、机顶盒、可编程消费电子产品、网络PC、小型机、大型计算机、包含上述系统或设备中的任一个的分布式计算环境等。
本发明可在诸如程序模块等由计算机执行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通用上下文中描述。一般而言,程序模块包括执行特定任务或实现特定抽象数据类型的例程、程序、对象、组件、数据结构等。本发明也可以在其中任务由通过通信网络链接的远程处理设备执行的分布式计算环境中实现。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程序模块可以位于包括存储器存储设备在内的本地和远程计算机存储介质中。
参考图5,用于实现本发明的示例性系统包括计算机410形式的通用计算设备。计算机410的组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处理单元420、系统存储器430和将包括系统存储器在内的各种系统组件耦合至处理单元420的系统总线421。系统总线421可以是几种类型的总线结构中的任何一种,包括存储器总线或存储控制器、外围总线、以及使用各种总线体系结构中的任一种的局部总线。作为示例而非限制,这样的体系结构包括工业标准体系结构(ISA)总线、微通道体系结构(MCA)总线、增强型ISA(EISA)总线、视频电子技术标准协会(VESA)局部总线和外围部件互连(PCI)总线(也称为夹层(Mezzanine)总线)。
计算机410通常包括各种计算机可读介质。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能由计算机410访问的任何可用介质,而且包含易失性和非易失性介质、可移动和不可移动介质。作为示例而非限制,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以用于存储诸如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其他数据等信息的任何方法或技术实现的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可移动和不可移动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RAM、ROM、EEPROM、闪存或其它存储器技术、CD-ROM、数字多功能盘(DVD)或其它光盘存储、磁带盒、磁带、磁盘存储或其它磁性存储设备、或能用于存储所需信息且可以由计算机410访问的任何其它介质。通信介质通常以诸如载波或其他传输机制等已调制数据信号来体现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其他数据,并包括任意信息传送介质。术语“已调制数据信号”是指以在信号中对信息进行编码的方式来设置或改变其一个或多个特征的信号。作为示例而非限制,通信设备介质包括有线介质,如有线网络或直接线连接,以及诸如声学、射频(RF)、红外线及其他无线介质之类的无线介质。以上的任何组合也应包括在计算机可读介质的范围内。
系统存储器430包括易失性和/或非易失性存储器形式的计算机存储介质,如只读存储器(ROM)431和随机存取存储器(RAM)432。基本输入/输出系统433(BIOS)包括如在启动时帮助在计算机410内的元件之间传输信息的基本例程,它通常储存在ROM 431中。RAM 432通常包含处理单元420可以立即访问和/或目前正在操作的数据和/或程序模块。作为示例而非限制,图5示出操作系统434、应用程序435、其他程序模块436和程序数据437。
计算机410还可以包括其它可移动/不可移动、易失性/非易失性计算机存储介质。仅作为示例,图5示出了从不可移动、非易失性磁介质中读取或向其写入的硬盘驱动器441,从可移动、非易失性磁盘452中读取或向其写入的磁盘驱动器451,以及从诸如CD ROM或其他光学介质等可移动、非易失性光盘456中读取或向其写入的光盘驱动器455。可以在示例性操作环境中使用的其他可移动/不可移动、易失性/非易失性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带盒、闪存卡、数字多功能盘、数字录像带、固态RAM、固态ROM等等。硬盘驱动器441通常由不可移动存储器接口,诸如接口440连接至系统总线421,磁盘驱动器451和光盘驱动器455通常由可移动存储器接口,诸如接口450连接至系统总线421。
以上讨论并在图5中示出的驱动器及其相关联的计算机存储介质为计算机410提供了对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和其他数据的存储。在图5中,例如,硬盘驱动器441被示为存储操作系统444、应用程序445、其他程序模块446和程序数据447。注意,这些组件可以与操作系统434、应用程序435、其他程序模块436和程序数据437相同,也可以与它们不同。操作系统444、应用程序445、其他程序模块446和程序数据447在这里被标注了不同的标号是为了说明至少它们是不同的副本。系统100的不同部分可被存储在模块446、程序445或其他位置中,包括远程。
用户可以通过诸如键盘462、话筒463以及诸如鼠标、跟踪球或触摸垫等定点设备461等输入设备来将命令和信息输入至计算机410中。其它输入设备(未示出)可以包括操纵杆、游戏手柄、圆盘式卫星天线、扫描仪等。这些和其他输入设备通常由耦合至系统总线的用户输入接口460连接至处理单元420,但也可以由其他接口和总线结构,诸如并行端口、游戏端口或通用串行总线(USB)连接。监视器491或其他类型的显示设备也经由接口,诸如视频接口490连接至系统总线421。除监视器以外,计算机还可以包括其他外围输出设备,诸如扬声器497和打印机496,它们可以通过输出外围接口495连接。
计算机410可使用至一个或多个远程计算机,如远程计算机480的逻辑连接在网络化环境中操作。远程计算机480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手持设备、服务器、路由器、网络PC、对等设备或其它常见的网络节点,且一般包括以上关于计算机410描述的多个或所有的元件。图5中所示的逻辑连接包括局域网(LAN)471和广域网(WAN)473,但也可以包括其他网络。这样的联网环境在办公室、企业范围计算机网络、内联网和因特网中是常见的。
当在LAN联网环境中使用时,计算机410通过网络接口或适配器470连接至LAN 471。当在WAN联网环境中使用时,计算机410通常包括调制解调器472或用于通过诸如因特网等WAN 473建立通信的其他装置。调制解调器472可以是内置或外置的,它可以经由用户输入接口460或其他适当的机制连接至系统总线421。在网络化环境中,关于计算机410所描述的程序模块或其部分可被储存在远程存储器存储设备中。作为示例,而非限制,图5示出了远程应用程序485驻留在远程计算机480上。可以理解,所示的网络连接是示例性的,且可以使用在计算机之间建立通信链路的其他手段。
尽管用结构特征和/或方法动作专用的语言描述了本主题,但可以理解,所附权利要求书中定义的主题不必限于上述具体特征或动作。相反,上文所描述的具体特征和动作是作为实现权利要求的示例形式来公开的。

Claims (20)

1.一种用于同步多个应用程序之间的数据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第一网络传输机制从第一应用程序接收包含要同步的数据的消息,所述第一网络传输机制根据第一协议来传输消息;
将所述要同步的数据根据web订阅源格式组装成要通过web传输机制来发送的同步订阅源,所述web传输机制使用与所述第一协议不同的第二协议来传输数据;以及
通过所述web传输机制将所述同步订阅源发布到包括第二应用程序的同步端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从第一应用程序接收所述要同步的数据;以及
将所述数据组装成要通过所述第一网络传输机制来发送的消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通过所述第一网络传输机制来发送所述消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络传输机制包括:
短消息服务传输机制,并且其中将所述数据组装成所述消息包括将所述数据分段成不超过一百六十个字符的短消息并生成所述短消息的元数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web订阅源格式将所述数据组装成同步订阅源包括:
将所述数据组装成web订阅源格式以供通过根据超文本传输协议来发送数据的所述web传输机制来发送。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通过所述短消息服务传输机制发送所述消息之前,压缩所述要同步的数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消息包括:
从客户机同步适配器接收所述消息,并且还包括根据所述第一协议来生成对所述客户机同步适配器的响应;以及
通过所述第一网络传输机制来发送对所述客户机同步适配器的所述响应。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通过所述web传输机制从所述同步端点接收要同步的其他数据;
生成包含要根据所述第一协议通过所述第一网络传输机制来发送的所述其他数据的消息;以及
通过所述第一网络传输机制来发送包含所述要同步的其他数据的消息。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生成包含所述其他数据的消息之前,压缩所述其他数据。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所述要同步的其他数据包括:
从通过所述web传输机制来发送数据的同步web服务接收要与多个不同的同步端点同步的所述其他数据。
11.一种用于同步多个不同的同步端点之间的数据的同步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第一移动设备,所述第一移动设备被配置成根据第一协议通过第一传输机制来接收包含要同步的数据的消息;以及
网关组件,所述网关组件被配置成根据与所述第一协议不同的第二协议来生成包含要通过web传输机制来发送的要同步的数据的同步订阅源,并通过在所述web传输机制上发送所述同步订阅源来将所述同步订阅源发布到所述多个不同的同步端点。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同步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同步适配器,所述同步适配器被配置成从应用程序接收所述要同步的数据并生成要通过所述第一传输机制来发送的所述消息。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同步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移动设备,所述第二移动设备耦合到所述同步适配器并被配置成通过所述第一传输机制来发送所述消息。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同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输机制包括短消息服务(SMS)传输机制。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同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移动设备包括第一和第二蜂窝电话。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同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蜂窝电话包括所述网关组件。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同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蜂窝电话包括所述同步适配器。
18.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同步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耦合到所述网关的web服务组件,所述web服务组件被配置成将所述同步订阅源发布到所述同步端点。
19.一种用于同步多个应用程序之间的数据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从第一应用程序接收要同步的数据;
将所述数据组装成要通过短消息服务(SMS)传输机制来发送的消息;
通过SMS传输机制从所述第一应用程序接收包含要同步的数据的消息,所述SMS传输机制根据SMS协议来传输消息;
根据web订阅源格式将所述要同步的数据组装成要通过web传输机制来发送的同步订阅源,所述web传输机制使用超文本传输协议来传输数据;以及
通过所述web传输机制将所述同步订阅源发布到包括第二应用程序的同步端点。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通过所述短消息服务传输机制发送所述消息之前,压缩所述要同步的数据。
CN2009801249428A 2008-06-25 2009-06-25 用于同步不同网络上的数据的适配器 Pending CN10207751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2/145,509 US8515467B2 (en) 2008-06-25 2008-06-25 Adapter for synchronizing data over different networks
US12/145,509 2008-06-25
PCT/US2009/048714 WO2009158535A2 (en) 2008-06-25 2009-06-25 Adapter for synchronizing data over different networks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77517A true CN102077517A (zh) 2011-05-25

Family

ID=414453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249428A Pending CN102077517A (zh) 2008-06-25 2009-06-25 用于同步不同网络上的数据的适配器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8515467B2 (zh)
EP (1) EP2291952A4 (zh)
JP (1) JP5469166B2 (zh)
KR (1) KR101634822B1 (zh)
CN (1) CN102077517A (zh)
WO (1) WO2009158535A2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66499A (zh) * 2017-09-08 2018-01-09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数据同步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4338797A (zh) * 2021-11-12 2022-04-12 上海铂铸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适于多版本时序数据传输和重放的系统及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966704A1 (en) * 2014-11-19 2016-05-26 Lantiq Beteiligungs-GmbH & Co.KG Physical medium dependent layer bonding
WO2017210670A1 (en) * 2016-06-03 2017-12-07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essaging in medical system environments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46688B1 (en) * 1999-01-29 2001-06-12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 Method and system for using a cellular phone as a network gateway in an automotive network
US6961330B1 (en) * 2000-06-23 2005-11-01 Comverse Ltd. Web development and deployment using SMS and USSD
US20060234734A1 (en) * 2005-04-19 2006-10-1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exchanging SMS message
US20070105528A1 (en) * 2005-11-10 2007-05-10 Juergen Haas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mmunicating emergency data
CN101043658A (zh) * 2002-07-09 2007-09-26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在无线通信息系统中传递sms消息报告的方法和装置
US20080021963A1 (en) * 2006-07-21 2008-01-24 At&T Corp. Content dissemination using a multi-protocol converter
CN101164291A (zh) * 2005-03-02 2008-04-16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提供移动无线存取点的方法和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099384A (ja) 1998-09-17 2000-04-07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異なる通信ネットワーク間の高セキュリティのデータ連携方法及び異なる通信ネットワーク間における高セキュリティのデータ連携システム及びデータ連携プログラムを格納した記憶媒体
US6424841B1 (en) 1999-02-18 2002-07-23 Openwave Systems Inc. Short message service with improved utilization of available bandwidth
US20020087408A1 (en) * 1999-06-25 2002-07-04 Burnett Jonathan Robert System for providing information to intending consumers
US6718178B1 (en) * 1999-10-01 2004-04-06 Sprint Spectrum, L.P. Automatic in-line messaging system
ATE307464T1 (de) 1999-11-17 2005-11-15 Swisscom Mobile Ag Verfahren und system zur ausarbeitung und übermittlung von sms-meldungen in einem mobilfunknetz
US7245928B2 (en) 2000-10-27 2007-07-17 Cellemetry, Llc Method and system for improved short message services
ITTO20010296A1 (it) 2001-03-30 2002-09-30 Telecom Italia Lab Spa Metodo per la trasmissione di dati di localizzazione di apparati mobli per telefonia cellulare.
US7376091B1 (en) * 2002-07-22 2008-05-20 Sprint Spectrum L.P. Wireless bridge for interfacing an 802.11 network with a cellular network
CN1274125C (zh) * 2002-11-12 2006-09-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终端与增值业务提供商应用之间多媒体消息转发的方法
CN1249965C (zh) * 2002-11-12 2006-04-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多媒体消息在不同多媒体消息中心之间转发的方法
US20040185883A1 (en) 2003-03-04 2004-09-23 Jason Rukman System and method for threading short message service (SMS) messages with multimedia messaging service (MMS) messages
EP1636975B1 (fr) * 2003-06-20 2014-08-06 Thomson Licensing Terminal et serveur pour synchroniser des donnees de contacts
US20050037741A1 (en) 2003-08-12 2005-02-17 Siemens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telephonic presence via e-mail and short message service
EP1509049A1 (en) 2003-08-20 2005-02-23 Accenture Global Services GmbH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providing information to mobile users over limited bandwidth
GB0422921D0 (en) 2004-10-15 2004-11-17 Clark Davi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onitoring the usage status of an asset
US20060155698A1 (en) * 2004-12-28 2006-07-13 Vayssiere Julien J System and method for accessing RSS feeds
US7729363B2 (en) * 2005-01-24 2010-06-01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communication for component applications
US7684815B2 (en) * 2005-04-21 2010-03-23 Microsoft Corporation Implicit group formation around feed content for mobile devices
US20070198633A1 (en) * 2005-07-20 2007-08-23 Q2 Labs,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livery of PC content through a server based relay system using 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
WO2007014276A2 (en) 2005-07-25 2007-02-01 Hercules Software, Llc Direct execution virtual machine
US20070116223A1 (en) * 2005-10-28 2007-05-24 Burke Paul M Telephony and web services coordination
WO2007063408A2 (en) * 2005-12-02 2007-06-07 Nokia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using web syndication protocols as an out-of-band upnp service discovery system
JP4652994B2 (ja) * 2006-03-14 2011-03-16 オリンパスメディカ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変換アダプタ、医療システム、及び通信方法。
US20070282962A1 (en) * 2006-06-01 2007-12-06 Microsoft Corporation Auto-Subscribing to Syndication Feeds Using Contact Lists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46688B1 (en) * 1999-01-29 2001-06-12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 Method and system for using a cellular phone as a network gateway in an automotive network
US6961330B1 (en) * 2000-06-23 2005-11-01 Comverse Ltd. Web development and deployment using SMS and USSD
CN101043658A (zh) * 2002-07-09 2007-09-26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在无线通信息系统中传递sms消息报告的方法和装置
CN101164291A (zh) * 2005-03-02 2008-04-16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提供移动无线存取点的方法和系统
US20060234734A1 (en) * 2005-04-19 2006-10-1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exchanging SMS message
US20070105528A1 (en) * 2005-11-10 2007-05-10 Juergen Haas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mmunicating emergency data
US20080021963A1 (en) * 2006-07-21 2008-01-24 At&T Corp. Content dissemination using a multi-protocol converter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66499A (zh) * 2017-09-08 2018-01-09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数据同步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7566499B (zh) * 2017-09-08 2020-12-29 创新先进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同步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4338797A (zh) * 2021-11-12 2022-04-12 上海铂铸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适于多版本时序数据传输和重放的系统及方法
CN114338797B (zh) * 2021-11-12 2024-03-19 上海铂铸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适于多版本时序数据传输和重放的系统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515467B2 (en) 2013-08-20
JP5469166B2 (ja) 2014-04-09
JP2011527783A (ja) 2011-11-04
KR101634822B1 (ko) 2016-07-08
EP2291952A4 (en) 2012-05-30
WO2009158535A2 (en) 2009-12-30
KR20110034598A (ko) 2011-04-05
WO2009158535A3 (en) 2010-03-11
EP2291952A2 (en) 2011-03-09
US20090325610A1 (en) 2009-12-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054903B2 (en) Using an expert proxy server as an agent for wireless devices
CN100557574C (zh) 使用二进制比较优化文件复制
US7039394B2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mpressing information sent by a communication device to a target portable communication device
US8307034B2 (en) Method to provide sync notifications to client devices
US9282137B2 (en) Dynamic package creation for predictive page load optimization
CN108093015B (zh) 文件传输系统
CN109521956B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云存储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258602B (zh) 信息更新方法和装置
US20110107084A1 (en) System for and method for relaying messages
US20140372528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recording medium
CN102098330A (zh) 基于json数据格式的异步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JP4944723B2 (ja) 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装置および端末装置
KR101809365B1 (ko) M2M/IoT 플랫폼에서 MQTT 프로토콜을 활용한 메시지 단편화 방법
CN102077517A (zh) 用于同步不同网络上的数据的适配器
CN105491132A (zh) 文件服务器、终端及其文件分包传输方法
US20160183082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server device, data communication system, data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storing data communication program
CN102404616A (zh) 基于数字电视网络进行数据云推送的方法及系统
US9582561B2 (en) Size-based data synchronization
US20110093524A1 (en) Access log management method
CN112689020B (zh) 一种消息传输方法、消息中间件、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065953B (zh) 一种基于分布式的期货中继交易系统
CN110677443A (zh) 数据发送和接收方法、发送端、接收端、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2689005A (zh) 消息发送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US20140330597A1 (en) Ticket transaction and pricing system
CN114202332A (zh) 一种数字货币钱包管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MICROSOFT CORP.

Effective date: 20150729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0729

Address after: Washington State

Applicant after: Micro soft technique license Co., Ltd

Address before: Washington State

Applicant before: Microsoft Corp.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