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76023A - 缓存空间的分配方法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缓存空间的分配方法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76023A
CN102076023A CN2011100368895A CN201110036889A CN102076023A CN 102076023 A CN102076023 A CN 102076023A CN 2011100368895 A CN2011100368895 A CN 2011100368895A CN 201110036889 A CN201110036889 A CN 201110036889A CN 102076023 A CN102076023 A CN 1020760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rier wave
spatial cache
terminal equipment
polymerization
polymerization carri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3688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076023B (zh
Inventor
林亚男
丁昱
肖国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03688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076023B/zh
Publication of CN1020760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76023A/zh
Priority to KR1020127031282A priority patent/KR101549395B1/ko
Priority to US13/703,638 priority patent/US8908498B2/en
Priority to PCT/CN2011/080313 priority patent/WO2012045265A1/zh
Priority to JP2013519953A priority patent/JP5613326B2/ja
Priority to EP11830221.5A priority patent/EP2640123B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0760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7602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9/00Packet switching elements
    • H04L49/90Buffering arrangements
    • H04L49/9005Buffering arrangements using dynamic buffer space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4Error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6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 H04L41/0654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using network fault recover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9/00Packet switching elements
    • H04L49/90Buffer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10Flow control between communication endpoints
    • H04W28/14Flow control between communication endpoints using intermediate storag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缓存空间的分配方法和设备,通过应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根据终端设备当前配置的载波聚合方式,对终端设备的缓冲器资源进行缓存空间的划分,使缓冲器中的缓存空间数量可以根据聚合载波数量进行调整,提高了缓冲器资源的利用率,该方法简单、易于实施,同时适用于FDD及TDD系统。

Description

缓存空间的分配方法和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缓存空间的分配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系统采用HARQ(Hybrid Auto Repeat Request,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来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当下行HARQ功能开启后,终端设备对接收到的下行数据包进行译码,若译码正确则向基站反馈ACK(ACKnowledge Character,确认字符),若译码失败,则向基站反馈NACK(Negative ACKnowledge,否定字符),要求基站重传该数据包。
对于LTE多载波系统,为支持比LTE系统更宽的系统带宽,比如100MHz,一种可能是直接分配100M带宽的频谱,如图1所示;一种可能是将分配给现有的系统一些频谱聚合起来,凑成大带宽供给长期演进多载波系统使用,此时,系统中上下行载波可以不对称配置,即用户可能会占用N≥1个载波进行下行传输,M≥1个载波进行上行传输,如图2所示。
目前标准中规定,每个载波上有独立的HARQ进程,即一个传输块(Transport Block,TB)只能在一个载波上传输,当基站与终端设备占用多个载波传输数据时,每个载波上分别传输不同的传输块。
其中,对于HARQ进程,在单码字传输模式下,每个进程包含一个传输块;而在多码字传输模式下,每个进程包含2个传输块。
当开启HARQ功能后,接收端将会把译码失败的传输块存储在缓冲器(buffer)中,并将其与发送端重传的版本合并后再进行译码。
LTE Rel-10系统中规定了八种不同能力等级的终端设备,不同等级的终端设备可支持的带宽、buffer大小各不相同,等级越高的终端设备中所对应的buffer越大。这八种能力等级的终端设备都可以支持载波聚合,只要保证聚合后的总带宽不超过终端设备的处理能力即可。
在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的过程中,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在载波聚合系统中,并发的HARQ进程数随聚合载波的数目线性增长,相应的接收端需要存储的传输块数量也随着聚合载波的数目线性增长,但每个传输块的最大比特数都要小于终端设备所能够支持的每个传输块的最大比特数。若沿用LTE Rel-8的方法划分存储器并存储HARQ进程,则每一个传输块所对应的缓存空间都要远远大于其最大需求,从而造成了buffer的浪费;另一方面,由于系统中并发的HARQ进程数变多,但buffer中所存储的最大HARQ进程数不变,则意味着当出现错误的HARQ进程数大于buffer的上限后,随后的HARQ进程都无法存储,从而,只能实现ARQ(Auto Repeat Request,自动重传请求)功能,即得不到重传的合并增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缓存空间的分配方法和设备,可以根据聚合载波的情况,实现对终端设备的缓冲器资源进行灵活的缓存空间划分。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缓存空间的分配方法,包括:
终端设备接收网络侧设备配置的当前的载波聚合方式的配置信息;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当前的载波聚合方式的配置信息,将自身的缓冲器资源划分为相应数量的缓存空间,以通过各缓存空间存储所述网络侧设备按照所述载波聚合方式发送的聚合载波上译码失败的各传输块所携带的信息。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网络侧设备配置的当前的载波聚合方式的配置信息,以及所述网络侧设备按照所述载波聚合方式发送的聚合载波;
分配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当前的载波聚合方式的配置信息,将自身的缓冲器资源划分为相应数量的缓存空间;
存储模块,用于通过所述分配模块所划分的各缓存空间存储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的所述网络侧设备按照所述载波聚合方式发送的聚合载波上译码失败的各传输块所携带的信息。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缓存空间的分配方法,包括:
网络侧设备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缓冲器资源信息;
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当前所述终端设备所对应的载波聚合方式的配置信息和所述缓冲器资源信息,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缓冲器资源中的缓存空间划分方案。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网络侧设备,包括:
接收模块,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缓冲器资源信息;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当前所述终端设备所对应的载波聚合方式的配置信息和所述接收模块所接收到的缓冲器资源信息,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缓冲器资源中的缓存空间划分方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通过应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根据终端设备当前配置的载波聚合方式,对终端设备的缓冲器资源进行缓存空间的划分,使缓冲器中的缓存空间数量可以根据聚合载波数量进行调整,提高了缓冲器资源的利用率,该方法简单、易于实施,同时适用于FDD及TDD系统。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单频谱系统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频谱聚合系统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缓存空间的分配方法在终端设备侧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缓存空间的分配方法在网络侧设备上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缓存空间的分配方法的实施场景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缓存空间的分配方法的实施场景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缓存空间的分配方法的实施场景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缓存空间的分配方法的实施场景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缓存空间的分配方法的实施场景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缓存空间的分配方法的实施场景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终端设备中的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终端设备中的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网络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网络侧设备中的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网络侧设备中的模块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背景技术所述,现有的技术方案中终端设备的缓冲器资源分配并不能根据载波聚合情况进行调整,所划分的缓存空间的大小远高于传输块的实际需要,造成了缓冲器资源的浪费,并且,不能根据聚合载波中并发的HARQ进程进行缓存空间数量的调整,使得传输块中的信息可能因为缓存空间数量的限制而出现大量的丢失。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一种为多个聚合载波上的传输块进行分配缓存空间的方法,实现根据聚合载波上并发HARQ进程的实际情况进行缓存空间划分,提高缓冲器资源的利用率。
如图3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缓存空间的分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01、终端设备接收网络侧设备配置的当前的载波聚合方式的配置信息。
其中,载波聚合方式的配置信息,至少包括:
终端设备当前所聚合的载波数量;
终端设备支持的最大聚合载波数量;
终端设备所对应的各聚合载波上的传输模式;
终端设备所对应的各聚合载波的带宽。
步骤S302、终端设备根据当前的载波聚合方式的配置信息,将自身的缓冲器资源划分为相应数量的缓存空间。
在实际的应用场景中,本步骤对于缓存空间的划分具体可以包括以下两种方案:
方案一、分别对各聚合载波进行独立的缓存空间管理
在这种方案中,需要在终端设备的缓冲器资源中为每个聚合载波分配固定的存储区域,各聚合载波中所携带的信息只在该聚合载波所对应的区域中进行存储。
进一步的,由于各聚合载波中是通过传输块进行信息的携带,所以,为了实现载波中的信息的存储,还需要将上述的存储区域划分为多个存储空间,分别利用各存储空间对聚合载波中译码失败的各传输块所携带的信息进行存储。
在本发明的各实施例中,将上述的存储区域称为缓存空间组,而将存储区域中所包括的多个存储空间称为缓存空间,在具体的应用中,上述名称的变化并不会影响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通过上述说明,可以看出,为了实现本方案,需要先为各聚合载波分配缓存空间组,然后,再将缓存空间组划分为多个缓存空间,从而,通过各缓存空间对相应的聚合载波上的传输块中所携带的信息进行存储。
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的需要,对于本方案中的缓存空间组的划分,可以设定多种处理策略,在实际应用中,至少包括以下五种处理策略,具体说明如下:
处理策略一、根据聚合载波的数量平均划分缓存空间组。
终端设备在自身的缓冲器资源中,分别为载波聚合方式所对应的各聚合载波划分大小相同的缓存空间组,并根据聚合载波上的传输块数量在各缓存空间组中划分相应的缓存空间。
处理策略二、根据各聚合载波的带宽,划分缓存空间组。
终端设备在自身的缓冲器资源中,分别根据载波聚合方式所对应的各聚合载波的带宽大小,为各聚合载波划分相应大小的缓存空间组,并根据聚合载波上的传输块数量在各缓存空间组中划分相应的缓存空间。
通过这样的处理,可以根据载波带宽的大小确定缓存空间组的大小,聚合载波的带宽越大,终端设备为其分配的缓存空间组的大小越大。
处理策略三、根据各聚合载波的带宽和传输模式,划分缓存空间组。
终端设备在自身的缓冲器资源中,分别根据载波聚合方式所对应的各聚合载波的带宽大小和各聚合载波的传输模式对应的码字数量,为各聚合载波划分相应大小的缓存空间组,并根据聚合载波上的传输块数量在各缓存空间组中划分相应的缓存空间。
处理策略四、根据支持的最大聚合载波的数量平均划分缓存空间组。
终端设备在自身的缓冲器资源中,分别为载波聚合方式所对应的各聚合载波划分大小相同的缓存空间组,并根据聚合载波上的传输块数量在各缓存空间组中划分相应的缓存空间。
处理策略五、根据聚合载波的数量及预设载波缓存空间常数平均划分缓存空间组。
终端设备在自身的缓冲器资源中,按照当前所聚合的载波数量平均划分总的缓存器资源,并确定所述平均划分的资源是否大于预定载波缓存空间常数,其中预设载波缓存空间常数为LTE Rel-8系统中终端设备支持的缓存空间长度。若大于,则使用以预设载波缓存空间常数为大小进行划分的缓存器资源,分别作为所述载波聚合方式所对应的各聚合载波的缓存空间组的大小;若不大于,则使用所述按照当前所聚合的载波数量平均划分总的缓存器资源,分别作为所述载波聚合方式所对应的各聚合载波划分大小相同的缓存空间组。并根据聚合载波上的传输块数量在各缓存空间组中划分相应的缓存空间。
在通过上述处理策略实现缓存空间组的划分之后,进一步的需要在其中划分缓存空间,在每个缓存空间组中,均是平均划分缓存空间,而在各缓存空间组中,平均划分的缓存空间数量,按照以下规则确定:
终端设备判断各聚合载波上进行下行HARQ进程的最大数量是否大于预设空间常数;
如果大于,终端设备根据预设空间常数和相应聚合载波上的传输模式对应的码字数量,将聚合载波所对应的缓存空间组平均划分为相应数量的缓存空间;
如果不大于,终端设备根据相应聚合载波上进行下行HARQ进程的最大数量和聚合载波上的传输模式对应的码字数量,将聚合载波所对应的缓存空间组平均划分为相应数量的缓存空间。
通过上述处理,终端设备建立了相应的缓存空间,当接收到聚合载波时,具体的处理过程如下:
当终端设备接收到的网络侧设备按照载波聚合方式发送的聚合载波上的传输块数量不大于终端设备为聚合载波所划分的缓存空间组中的缓存空间数量时,终端设备分别在缓存空间组的各缓存空间中存储聚合载波上译码失败的各传输块所携带的信息;
当终端设备接收到的网络侧设备按照载波聚合方式发送的聚合载波上的传输块数量大于终端设备为聚合载波所划分的缓存空间组中的缓存空间数量时,终端设备分别在缓存空间组的各缓存空间中存储聚合载波上的相应数量的传输块所携带的信息,并丢弃聚合载波上的超过缓存空间数量的其他传输块所携带的信息。
方案二、对各聚合载波进行统一的缓存空间管理
在这种方案中,不再需要在终端设备的缓冲器资源中为每个聚合载波分配固定的存储区域,而是直接对缓冲器资源进行存储空间的划分,并将各聚合载波中所携带的信息直接在个存储空间中进行存储。
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各聚合载波中是通过传输块进行信息的携带,所以,上述的存储过程实际为分别利用各存储空间对聚合载波中译码失败的各传输块所携带的信息进行存储。
在本发明的各实施例中,将上述的存储空间称为缓存空间,在具体的应用中,上述名称的变化并不会影响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通过上述说明,可以看出,为了实现本方案,需要先将缓冲器资源平均划分为多个缓存空间,从而,通过各缓存空间对聚合载波上译码失败的各传输块中所携带的信息进行存储。
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的需要,对于本方案中的缓存空间的划分,可以通过以下处理策略实现,具体说明如下:
终端设备判断各聚合载波上进行下行HARQ进程的最大数量是否大于预设空间常数;
如果大于,终端设备根据预设空间常数和各聚合载波上的传输模式对应的码字数量,确定各聚合载波所对应的缓存空间数量,如果不大于,终端设备根据各聚合载波上进行下行HARQ进程的最大数量和传输模式对应的码字数量,确定各聚合载波所对应的缓存空间数量;
终端设备根据各聚合载波所对应的缓存空间数量之和,将自身的缓存器资源平均划分为相应数量的缓存空间。
通过上述处理,终端设备建立了相应的缓存空间,当接收到聚合载波时,具体的处理过程如下:
当终端设备接收到的网络侧设备按照载波聚合方式发送的各聚合载波上的传输块数量之和不大于终端设备所划分的缓存空间数量时,终端设备分别在各缓存空间中存储各聚合载波上译码失败的各传输块所携带的信息;
当终端设备接收到的网络侧设备按照载波聚合方式发送的各聚合载波上的传输块数量之和大于终端设备所划分的缓存空间数量时,终端设备分别在各缓存空间中存储相应数量的传输块所携带的信息,并丢弃超过缓存空间数量的其他传输块所携带的信息。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使网络侧能够确定与终端设备侧相一致的缓存空间,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终端设备还需要将自身的缓冲器资源信息发送给网络侧设备,以使网络侧设备据此确定相应的缓存空间配置。
上述的实施例说明了本发明实施例所提出的缓存空间的分配方法在终端设备侧的实现流程,相对应的,本发明实施例进一步给出了缓存空间的分配方法在网络侧设备上的实现流程,其流程示意图如图4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401、网络侧设备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缓冲器资源信息。
其中,终端设备所对应的载波聚合方式的配置信息,至少包括:
终端设备当前所聚合的载波数量;
终端设备支持的最大聚合载波数量;
终端设备所对应的各聚合载波上的传输模式;
终端设备所对应的各聚合载波的带宽。
步骤S402、网络侧设备根据当前终端设备所对应的载波聚合方式的配置信息和缓冲器资源信息,确定终端设备的缓冲器资源中的缓存空间划分方案。
在本步骤中,对于一个终端设备的缓冲器资源,相应的存储空间划分方法与前述的步骤S302中的说明相一致,在此不再重复说明。
步骤S403、网络侧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当前终端设备所对应的载波聚合方式的配置信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通过应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根据终端设备当前配置的载波聚合方式,对终端设备的缓冲器资源进行缓存空间的划分,使缓冲器中的缓存空间数量可以根据聚合载波数量进行调整,提高了缓冲器资源的利用率,该方法简单、易于实施,同时适用于FDD及TDD系统。
下面,结合具体的应用场景,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出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为便于说明,首先定义如下参数: 
N soft :,表示终端设备的缓冲器(buffer)资源的总大小;
N carrier ,表示终端设备聚合的载波数目,N support N carrier
N support ,表示终端设备支持的最大聚合载波数目;
N Rel-8 ,为常数,为LTE Rel-8终端所支持的缓存空间长度。
K MIMO (n c ),表示终端设备的各聚合载波的传输模式对应的码字数量,如果终端设备在第n c 个载波上配置进行多码字传输(即配置下行传输模式3、4、8或9,或上行传输模式2)时,K MIMO (n c )=2,否则,K MIMO (n c )=1。
M DL_HARQ ,表示为每个载波上DL HARQ进行的最大数目。
M limit ,为常数,取值为8。
B(n c ),为第n c 个载波的带宽。
由于进行载波聚合的各个载波带宽都小于终端设备所支持的最大带宽,每个聚合载波上传输的TB(传输块,Transport Block)的最大size也小于终端设备所支持的最大比特数。为充分利用buffer(缓冲器)的资源,则需要buffer中存储的HARQ进程数随聚合载波的数目线性增长。
为方便描述,对于以下实施例,本发明假设应用场景如下:
设终端设备聚合了两个载波CC1和CC2,其中CC1带宽为20MHz,采用多码字传输模式;CC2带宽为10MHz,采用单码字传输模式。且每个载波上的最大HARQ进程数为8。
对应前述步骤S302中的方法一,本发明实施例提出各聚合载波独立进行buffer管理的技术方案。各个载波上的TB在buffer中的固定区域内存储。
进一步对应前述步骤S302中的五种处理策略,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出的技术方案具体说明如下:
方案A:各载波根据当前聚合的载波数量平分总的buffer大小。
首先,将Buffer分成N carrier 个部分(即前述的缓存空间组),每个部分对应一个载波。在每个部分内,再根据各载波对应的传输模式及HARQ进程数,为每个TB划分独立的buffer空间,此时,采用平分的方法。即不同载波占用的buffer大小相同,同一载波内不同TB占用的buffer大小相同。
对于第n c 个载波上的TB对应的buffer大小可以表示为以下公式:
Figure 2011100368895100002DEST_PATH_IMAGE002
对于本方案,因为CC1中的码字数量是CC2上的2倍,而CC1与CC2所对应的总buffer大小相同,故CC2上每个TB对应的buffer大小是CC1上每个TB的一半,如图5所示。
方案B:各载波按带宽成比例的划分buffer大小。
首先,将Buffer分成N carrier 个部分(即前述的缓存空间组),每个部分对应一个载波,每个部分对应的buffer大小与对应载波的带宽有关。在每个部分内,再根据各载波对应的传输模式及HARQ进程数,为每个TB划分buffer,此时采用平分的方法。即不同载波占用的buffer大小与载波带宽成线性比例,同一载波内不同TB占用的buffer大小相同。
对于第n c 个载波上的TB对应的buffer大小可以表示为以下公式:
Figure 2011100368895100002DEST_PATH_IMAGE004
对于本方案,因为CC1的带宽是CC2上的2倍,故CC1对应的总buffer大小是CC2的2倍,如图6所示
方案C:各载波按带宽及传输的码字数目成比例的划分buffer大小。
首先,将Buffer分成N carrier 个部分(即前述的缓存空间组),每个部分对应一个载波,每个部分对应的buffer大小与对应载波的带宽及传输的码字数目有关。在每个部分内,再根据各载波对应的传输模式及HARQ进程数,为每个TB划分buffer,此时采用平分的方法。即不同载波占用的buffer大小与载波带宽及码字数目成线性比例,同一载波内不同TB占用的buffer大小相同。
对于第n c 个载波上的TB对应的buffer大小可以表示为以下公式:
Figure 2011100368895100002DEST_PATH_IMAGE006
对于本方案,因为CC1的带宽是CC2上的2倍,且码字数目是CC2的2倍,故CC1对应的总buffer大小是CC2的4倍,如图7所示。
对应前述步骤S302中的方法二,本发明实施例提出各载波统一进行buffer管理的技术方案。
Buffer被平均分成多个部分,每个部分对应一个TB,其中划分的多个部分的数量与每个载波上传输的码字数目及HARQ进程数有关。
对于任一TB对应的buffer大小可以表示为以下公式:
Figure 2011100368895100002DEST_PATH_IMAGE008
对于本方案,buffer将被等分成24个部分,每个部分对应一个TB,各个载波上的TB在buffer内将被混合存储,如图8所示
方案D:各载波根据最大聚合载波数量平分总的buffer大小。
首先,将Buffer分成N support 个部分(即前述的缓存空间组),一个部分对应一个载波。在每个部分内,再根据各载波对应的传输模式及HARQ进程数,为每个TB划分独立的buffer空间,此时,采用平分的方法。即不同载波占用的buffer大小相同,同一载波内不同TB占用的buffer大小相同。
对于第n c 个载波上的TB对应的buffer大小可以表示为以下公式:
Figure 2011100368895100002DEST_PATH_IMAGE010
对于本方案,因为CC1中的码字数量是CC2上的2倍,而CC1与CC2所对应的总buffer大小相同,故CC2上每个TB对应的buffer大小是CC1上每个TB的一半,如图9所示,其中终端设备最大支持3个聚合载波,基站配置终端设备当前使用2个聚合载波传输数据。
方案E:各载波根据当前聚合载波的数量及预设载波缓存空间常数平分总的buffer大小。
首先,计算总Buffer被平均分成N carriert 分后,每分的大小N’,比较N’与预设载波缓存空间常数的大小,选择取值较小的作为每个载波对应的buffer长度,并按该长度在总buffer为每个载波划分缓存空间组。在每个缓存空间组内,再根据各载波对应的传输模式及HARQ进程数,为每个TB划分独立的buffer空间,此时,采用平分的方法。即不同载波占用的buffer大小相同,同一载波内不同TB占用的buffer大小相同。
对于第n c 个载波上的TB对应的buffer大小可以表示为以下公式:
Figure 2011100368895100002DEST_PATH_IMAGE012
对于本方案,因为CC1中的码字数量是CC2上的2倍,而CC1与CC2所对应的总buffer大小相同,故CC2上每个TB对应的buffer大小是CC1上每个TB的一半,如图10所示,其中终端设备使用2个聚合载波传输数据,且N Rel-8  N soft /N carriert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通过应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根据终端设备当前配置的载波聚合方式,对终端设备的缓冲器资源进行缓存空间的划分,使缓冲器中的缓存空间数量可以根据聚合载波数量进行调整,提高了缓冲器资源的利用率,该方法简单、易于实施,同时适用于FDD及TDD系统。
为了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其结构示意图如图11所示,具体包括:
接收模块111,用于接收网络侧设备配置的当前的载波聚合方式的配置信息,以及网络侧设备按照载波聚合方式发送的聚合载波;
分配模块112,用于根据当前的载波聚合方式的配置信息,将自身的缓冲器资源划分为相应数量的缓存空间;
存储模块113,用于通过分配模块112所划分的各缓存空间存储接收模块111接收到的网络侧设备按照载波聚合方式发送的聚合载波上译码失败的各传输块所携带的信息。
进一步的,该终端设备还包括发送模块114,用于将终端设备的缓冲器资源信息发送给网络侧设备。
其中,接收模块111所接收到的网络侧设备配置的当前的载波聚合方式的配置信息,至少包括:
终端设备当前所聚合的载波数量;
终端设备支持的最大聚合载波数量;
终端设备所对应的各聚合载波上的传输模式;
终端设备所对应的各聚合载波的带宽。
进一步的,分配模块112,具体应用于以下两种场景:
场景A、在终端设备的缓冲器资源中,分别为载波聚合方式所对应的各聚合载波划分相应的缓存空间组,并根据聚合载波上的传输块数量在各缓存空间组中划分相应的缓存空间。
在此种场景下,如图12所示,分配模块112,具体包括:
设置子模块1121,用于设置缓存空间组划分策略;
空间组划分子模块1122,用于根据设置子模块1121所设置的缓存空间组划分策略,在终端设备的缓冲器资源中,为各聚合载波划分缓存空间组;
空间划分子模块1123,用于根据聚合载波上的传输块数量在各缓存空间组中划分相应的缓存空间;
其中,缓存空间组划分策略具体包括为各聚合载波划分大小相同的缓存空间组,或根据各聚合载波的带宽大小为各聚合载波划分相应大小的缓存空间组,或根据各聚合载波的带宽大小和其传输模式对应的码字数量为各聚合载波划分相应大小的缓存空间组。
进一步,设置子模块1121,还用于设置为各聚合载波划分大小相同的缓存空间组的方法;
其中,为各聚合载波划分大小相同的缓存空间组的方法包括按照当前所聚合的载波数量平均划分总的缓存器资源,或按照支持的最大聚合载波数量平均划分总的缓存器资源,或按照当前所聚合的载波数量平均划分总的缓存器资源,并确定所述平均划分的资源是否大于预定载波缓存空间常数。若大于,则使用以预设载波缓存空间常数为大小进行划分的缓存器资源,分别作为所述载波聚合方式所对应的各聚合载波的缓存空间组的大小;若不大于,则使用所述按照当前所聚合的载波数量平均划分总的缓存器资源,分别作为所述载波聚合方式所对应的各聚合载波划分大小相同的缓存空间组,其中预设载波缓存空间常数为LTE Rel-8终端设备支持的缓存空间长度。
进一步的,设置子模块1121,还用于设置空间常数;
空间划分子模块1123,具体用于比较各聚合载波上进行下行HARQ进程的最大数量和设置子模块1121所设置的空间常数的大小,并根据其中的最小值和相应聚合载波上的传输模式对应的码字数量,将空间组划分子模块1122为聚合载波所划分的缓存空间组平均划分为相应数量的缓存空间。
相应的,存储模块113,具体用于:
当接收模块111接收到的网络侧设备按照载波聚合方式发送的聚合载波上的传输块数量不大于分配模块112为聚合载波所划分的缓存空间组中的缓存空间数量时,分别在分配模块112为聚合载波所划分的缓存空间组的各缓存空间中存储聚合载波上译码失败的各传输块所携带的信息;
当接收模块111接收到的网络侧设备按照载波聚合方式发送的聚合载波上的传输块数量大于分配模块112为聚合载波所划分的缓存空间组中的缓存空间数量时,分别在分配模块112为聚合载波所划分的缓存空间组的各缓存空间中存储聚合载波上的相应数量的传输块所携带的信息,并丢弃聚合载波上的超过缓存空间数量的其他传输块所携带的信息。
场景B、在终端设备的缓冲器资源中,根据载波聚合方式所对应的各聚合载波上的传输块数量,划分相应的缓存空间。
在此种场景下,如图13所示,分配模块112,具体包括:
设置子模块1124,用于设置空间常数;
空间划分子模块1125,用于比较各聚合载波上进行下行HARQ进程的最大数量和设置子模块1124所设置的空间常数的大小,根据其中的最小值和相应聚合载波上的传输模式对应的码字数量,确定各聚合载波所对应的缓存空间数量,并根据各聚合载波所对应的缓存空间数量之和,将终端设备的缓冲器资源平均划分为相应数量的缓存空间。
相应的,存储模块113,具体用于:
当接收模块111接收到的网络侧设备按照载波聚合方式发送的各聚合载波上的传输块数量之和不大于分配模块112所划分的缓存空间数量时,分别在分配模块112所划分的各缓存空间中存储各聚合载波上译码失败的各传输块所携带的信息;
当接收模块111接收到的网络侧设备按照载波聚合方式发送的各聚合载波上的传输块数量之和大于分配模块112所划分的缓存空间数量时,分别在分配模块112所划分的各缓存空间中存储相应数量的传输块所携带的信息,并丢弃超过缓存空间数量的其他传输块所携带的信息。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网络侧设备,其结构示意图如图14所示,具体包括:
接收模块141,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缓冲器资源信息;
确定模块142,用于根据当前终端设备所对应的载波聚合方式的配置信息和接收模块141所接收到的缓冲器资源信息,确定终端设备的缓冲器资源中的缓存空间划分方案。
进一步的,该网络侧设备还包括发送模块143,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当前终端设备所对应的载波聚合方式的配置信息;
其中,终端设备所对应的载波聚合方式的配置信息,至少包括:
终端设备当前所聚合的载波数量;
终端设备支持的最大聚合载波数量;
终端设备所对应的各聚合载波上的传输模式;
终端设备所对应的各聚合载波的带宽。
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确定模块142所确定的终端设备的缓冲器资源中的缓存空间划分方案,包括:
方案一、在终端设备的缓冲器资源中,分别为载波聚合方式所对应的各聚合载波划分相应的缓存空间组,并根据聚合载波上的传输块数量在各缓存空间组中划分相应的缓存空间。
对于本方案,如图15所示,确定模块142,具体包括:
设置子模块1421,用于设置缓存空间组划分策略;
空间组划分子模块1422,用于根据设置子模块1421所设置的缓存空间组划分策略,在终端设备的缓冲器资源中,为各聚合载波划分缓存空间组;
空间划分子模块1423,用于根据聚合载波上的传输块数量在各缓存空间组中划分相应的缓存空间;
其中,缓存空间组划分策略具体包括为各聚合载波划分大小相同的缓存空间组,或根据各聚合载波的带宽大小为各聚合载波划分相应大小的缓存空间组,或根据各聚合载波的带宽大小和其传输模式对应的码字数量为各聚合载波划分相应大小的缓存空间组。
进一步的,设置子模块1421,还用于设置为各聚合载波划分大小相同的缓存空间组的方法;
其中,为各聚合载波划分大小相同的缓存空间组的方法包括按照当前所聚合的载波数量平均划分总的缓存器资源,或按照支持的最大聚合载波数量平均划分总的缓存器资源,或按照当前所聚合的载波数量平均划分总的缓存器资源,并确定所述平均划分的资源是否大于预定载波缓存空间常数。若大于,则使用以预设载波缓存空间常数为大小进行划分的缓存器资源,分别作为所述载波聚合方式所对应的各聚合载波的缓存空间组的大小;若不大于,则使用所述按照当前所聚合的载波数量平均划分总的缓存器资源,分别作为所述载波聚合方式所对应的各聚合载波划分大小相同的缓存空间组,其中预设载波缓存空间常数为LTE Rel-8终端设备支持的缓存空间长度。
进一步的,设置子模块1421,还用于设置空间常数;
空间划分子模块1423,具体用于比较各聚合载波上进行下行HARQ进程的最大数量和设置子模块1421所设置的空间常数的大小,并根据其中的最小值和相应聚合载波上的传输模式对应的码字数量,将空间组划分子模块1422为聚合载波所划分的缓存空间组平均划分为相应数量的缓存空间。
方案二、在终端设备的缓冲器资源中,根据载波聚合方式所对应的各聚合载波上的传输块数量,划分相应的缓存空间。
对于本方案,如图16所示,确定模块142,具体包括:
设置子模块1424,用于设置空间常数;
空间划分子模块1425,用于比较各聚合载波上进行下行HARQ进程的最大数量和设置子模块1424所设置的空间常数的大小,根据其中的最小值和相应聚合载波上的传输模式对应的码字数量,确定各聚合载波所对应的缓存空间数量,并根据各聚合载波所对应的缓存空间数量之和,将终端设备的缓冲器资源平均划分为相应数量的缓存空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通过应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根据终端设备当前配置的载波聚合方式,对终端设备的缓冲器资源进行缓存空间的划分,使缓冲器中的缓存空间数量可以根据聚合载波数量进行调整,提高了缓冲器资源的利用率,该方法简单、易于实施,同时适用于FDD及TDD系统。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实施例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借助软件加必要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一个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可以是CD-ROM,U盘,移动硬盘等)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实施例各个实施场景所述的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附图只是一个优选实施场景的示意图,附图中的模块或流程并不一定是实施本发明实施例所必须的。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施场景中的装置中的模块可以按照实施场景描述进行分布于实施场景的装置中,也可以进行相应变化位于不同于本实施场景的一个或多个装置中。上述实施场景的模块可以合并为一个模块,也可以进一步拆分成多个子模块。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场景的优劣。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几个具体实施场景,但是,本发明实施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发明实施例的业务限制范围。

Claims (37)

1.一种缓存空间的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设备接收网络侧设备配置的当前的载波聚合方式的配置信息;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当前的载波聚合方式的配置信息,将自身的缓冲器资源划分为相应数量的缓存空间,以通过各缓存空间存储所述网络侧设备按照所述载波聚合方式发送的聚合载波上译码失败译码失败的各传输块所携带的信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波聚合方式的配置信息,至少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当前所聚合的载波数量;
所述终端设备支持的最大聚合载波的数量;
所述终端设备所对应的各聚合载波上的传输模式;
所述终端设备所对应的各聚合载波的带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当前的载波聚合方式的配置信息,将自身的缓冲器资源划分为相应数量的缓存空间,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在自身的缓冲器资源中,分别为所述载波聚合方式所对应的各聚合载波划分相应的缓存空间组,并根据所述聚合载波上的传输块数量在各缓存空间组中划分相应的缓存空间;或,
所述终端设备在自身的缓冲器资源中,根据所述载波聚合方式所对应的各聚合载波上的传输块数量,划分相应的缓存空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在自身的缓冲器资源中,分别为所述载波聚合方式所对应的各聚合载波划分相应的缓存空间组,并根据所述聚合载波上的传输块数量在各缓存空间组中划分相应的缓存空间,具体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在自身的缓冲器资源中,分别为所述载波聚合方式所对应的各聚合载波划分大小相同的缓存空间组,并根据所述聚合载波上的传输块数量在各缓存空间组中划分相应的缓存空间;或,
所述终端设备在自身的缓冲器资源中,分别根据所述载波聚合方式所对应的各聚合载波的带宽大小,为所述各聚合载波划分相应大小的缓存空间组,并根据所述聚合载波上的传输块数量在各缓存空间组中划分相应的缓存空间;或,
所述终端设备在自身的缓冲器资源中,分别根据所述载波聚合方式所对应的各聚合载波的带宽大小和各聚合载波的传输模式对应的码字数量,为所述各聚合载波划分相应大小的缓存空间组,并根据所述聚合载波上的传输块数量在各缓存空间组中划分相应的缓存空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在自身的缓冲器资源中,分别为所述载波聚合方式所对应的各聚合载波划分大小相同的缓存空间组,具体为:
所述终端设备按照当前所聚合的载波数量平均划分总的缓存器资源,分别为所述载波聚合方式所对应的各聚合载波划分大小相同的缓存空间组;或,
所述终端设备按照支持的最大聚合载波数量平均划分总的缓存器资源,分别为所述载波聚合方式所对应的各聚合载波划分大小相同的缓存空间组;或,
所述终端设备按照当前所聚合的载波数量平均划分总的缓存器资源,并确定所述平均划分的资源是否大于预定载波缓存空间常数;若大于,则使用以预设载波缓存空间常数为大小进行划分的缓存器资源,分别作为所述载波聚合方式所对应的各聚合载波的缓存空间组的大小;若不大于,则使用所述按照当前所聚合的载波数量平均划分总的缓存器资源,分别作为所述载波聚合方式所对应的各聚合载波划分大小相同的缓存空间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载波缓存空间常数,具体为LTE Rel-8系统中终端设备所支持的缓存空间长度。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聚合载波上的传输块数量在各缓存空间组中划分相应的缓存空间,具体为:
所述终端设备判断各聚合载波上进行下行HARQ进程的最大数量是否大于预设空间常数;
如果大于,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预设空间常数和相应聚合载波上的传输模式对应的码字数量,将所述聚合载波所对应的缓存空间组平均划分为相应数量的缓存空间;
如果不大于,所述终端设备根据相应聚合载波上进行下行HARQ进程的最大数量和所述聚合载波上的传输模式对应的码字数量,将所述聚合载波所对应的缓存空间组平均划分为相应数量的缓存空间。
8.如权利要求3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终端设备在自身的缓冲器资源中,分别为所述载波聚合方式所对应的各聚合载波划分相应的缓存空间组,并根据所述聚合载波上的传输块数量在各缓存空间组中划分相应的缓存空间时,所述通过各缓存空间存储所述网络侧设备按照所述载波聚合方式发送的聚合载波上译码失败的各传输块所携带的信息,具体为:
当所述终端设备接收到的所述网络侧设备按照所述载波聚合方式发送的聚合载波上的传输块数量不大于所述终端设备为所述聚合载波所划分的缓存空间组中的缓存空间数量时,所述终端设备分别在所述缓存空间组的各缓存空间中存储所述聚合载波上译码失败的各传输块所携带的信息;
当所述终端设备接收到的所述网络侧设备按照所述载波聚合方式发送的聚合载波上的传输块数量大于所述终端设备为所述聚合载波所划分的缓存空间组中的缓存空间数量时,所述终端设备分别在所述缓存空间组的各缓存空间中存储所述聚合载波上的相应数量的传输块所携带的信息,并丢弃所述聚合载波上的超过所述缓存空间数量的其他传输块所携带的信息。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在自身的缓冲器资源中,根据所述载波聚合方式所对应的各聚合载波上的传输块数量,划分相应的缓存空间,具体为:
所述终端设备判断各聚合载波上进行下行HARQ进程的最大数量是否大于预设空间常数;
如果大于,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预设空间常数和各聚合载波上的传输模式对应的码字数量,确定各聚合载波所对应的缓存空间数量,如果不大于,所述终端设备根据各聚合载波上进行下行HARQ进程的最大数量和传输模式对应的码字数量,确定各聚合载波所对应的缓存空间数量;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各聚合载波所对应的缓存空间数量之和,将自身的缓存器资源平均划分为相应数量的缓存空间。
10.如权利要求3或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终端设备在自身的缓冲器资源中,根据所述载波聚合方式所对应的各聚合载波上的传输块数量,划分相应的缓存空间时,所述通过各缓存空间存储所述网络侧设备按照所述载波聚合方式发送的聚合载波上译码失败的各传输块所携带的信息,具体为:
当所述终端设备接收到的所述网络侧设备按照所述载波聚合方式发送的各聚合载波上的传输块数量之和不大于所述终端设备所划分的缓存空间数量时,所述终端设备分别在各缓存空间中存储各聚合载波上译码失败的各传输块所携带的信息;
当所述终端设备接收到的所述网络侧设备按照所述载波聚合方式发送的各聚合载波上的传输块数量之和大于所述终端设备所划分的缓存空间数量时,所述终端设备分别在各缓存空间中存储相应数量的传输块所携带的信息,并丢弃超过所述缓存空间数量的其他传输块所携带的信息。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将自身的缓冲器资源信息发送给所述网络侧设备。
12.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网络侧设备配置的当前的载波聚合方式的配置信息,以及所述网络侧设备按照所述载波聚合方式发送的聚合载波;
分配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当前的载波聚合方式的配置信息,将自身的缓冲器资源划分为相应数量的缓存空间;
存储模块,用于通过所述分配模块所划分的各缓存空间存储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的所述网络侧设备按照所述载波聚合方式发送的聚合载波上译码失败的各传输块所携带的信息。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模块所接收到的所述网络侧设备配置的当前的载波聚合方式的配置信息,至少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当前所聚合的载波数量;
所述终端设备支持的最大聚合载波数量;
所述终端设备所对应的各聚合载波上的传输模式;
所述终端设备所对应的各聚合载波的带宽。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模块,具体用于:
在所述终端设备的缓冲器资源中,分别为所述载波聚合方式所对应的各聚合载波划分相应的缓存空间组,并根据所述聚合载波上的传输块数量在各缓存空间组中划分相应的缓存空间;或,
在所述终端设备的缓冲器资源中,根据所述载波聚合方式所对应的各聚合载波上的传输块数量,划分相应的缓存空间。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模块,具体包括:
设置子模块,用于设置缓存空间组划分策略;
空间组划分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设置子模块所设置的缓存空间组划分策略,在所述终端设备的缓冲器资源中,为各聚合载波划分缓存空间组;
空间划分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聚合载波上的传输块数量在各缓存空间组中划分相应的缓存空间;
其中,所述缓存空间组划分策略具体包括为各聚合载波划分大小相同的缓存空间组,或根据各聚合载波的带宽大小为所述各聚合载波划分相应大小的缓存空间组,或根据各聚合载波的带宽大小和其传输模式对应的码字数量为所述各聚合载波划分相应大小的缓存空间组。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置子模块,还用于设置为各聚合载波划分大小相同的缓存空间组的方法,具体为:
按照当前所聚合的载波数量平均划分总的缓存器资源,分别为所述载波聚合方式所对应的各聚合载波划分大小相同的缓存空间组;或,
按照支持的最大聚合载波数量平均划分总的缓存器资源,分别为所述载波聚合方式所对应的各聚合载波划分大小相同的缓存空间组;或,
按照当前所聚合的载波数量平均划分总的缓存器资源,并确定所述平均划分的资源是否大于预定载波缓存空间常数;若大于,则使用以预设载波缓存空间常数为大小进行划分的缓存器资源,分别作为所述载波聚合方式所对应的各聚合载波的缓存空间组的大小;若不大于,则使用所述按照当前所聚合的载波数量平均划分总的缓存器资源,分别作为所述载波聚合方式所对应的各聚合载波划分大小相同的缓存空间组。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置子模块,还用于设置空间常数;
所述空间划分子模块,具体用于比较各聚合载波上进行下行HARQ进程的最大数量和所述设置子模块所设置的空间常数的大小,并根据其中的最小值和相应聚合载波上的传输模式对应的码字数量,将所述空间组划分子模块为所述聚合载波所划分的缓存空间组平均划分为相应数量的缓存空间。
18.如权利要求15至17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模块,具体用于:
当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的所述网络侧设备按照所述载波聚合方式发送的聚合载波上的传输块数量不大于所述分配模块为所述聚合载波所划分的缓存空间组中的缓存空间数量时,分别在所述分配模块为所述聚合载波所划分的缓存空间组的各缓存空间中存储所述聚合载波上译码失败的各传输块所携带的信息;
当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的所述网络侧设备按照所述载波聚合方式发送的聚合载波上的传输块数量大于所述分配模块为所述聚合载波所划分的缓存空间组中的缓存空间数量时,分别在所述分配模块为所述聚合载波所划分的缓存空间组的各缓存空间中存储所述聚合载波上的相应数量的传输块所携带的信息,并丢弃所述聚合载波上的超过所述缓存空间数量的其他传输块所携带的信息。
19.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模块,具体包括:
设置子模块,用于设置空间常数;
空间划分子模块,用于比较各聚合载波上进行下行HARQ进程的最大数量和所述设置子模块所设置的空间常数的大小,根据其中的最小值和相应聚合载波上的传输模式对应的码字数量,确定各聚合载波所对应的缓存空间数量,并根据各聚合载波所对应的缓存空间数量之和,将所述终端设备的缓冲器资源平均划分为相应数量的缓存空间。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模块,具体用于:
当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的所述网络侧设备按照所述载波聚合方式发送的各聚合载波上的传输块数量之和不大于所述分配模块所划分的缓存空间数量时,分别在所述分配模块所划分的各缓存空间中存储各聚合载波上译码失败的各传输块所携带的信息;
当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的所述网络侧设备按照所述载波聚合方式发送的各聚合载波上的传输块数量之和大于所述分配模块所划分的缓存空间数量时,分别在所述分配模块所划分的各缓存空间中存储相应数量的传输块所携带的信息,并丢弃超过所述缓存空间数量的其他传输块所携带的信息。
21.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终端设备的缓冲器资源信息发送给所述网络侧设备。
22.一种缓存空间的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网络侧设备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缓冲器资源信息;
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当前所述终端设备所对应的载波聚合方式的配置信息和所述缓冲器资源信息,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缓冲器资源中的缓存空间划分方案。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所对应的载波聚合方式的配置信息,至少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当前所聚合的载波数量;
所述终端设备支持的最大聚合载波数量;
所述终端设备所对应的各聚合载波上的传输模式;
所述终端设备所对应的各聚合载波的带宽。
24.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当前所述终端设备所对应的载波聚合方式的配置信息和所述缓冲器资源信息,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缓冲器资源中的缓存空间划分方案,包括:
在所述终端设备的缓冲器资源中,分别为所述载波聚合方式所对应的各聚合载波划分相应的缓存空间组,并根据所述聚合载波上的传输块数量在各缓存空间组中划分相应的缓存空间;或,
在所述终端设备的缓冲器资源中,根据所述载波聚合方式所对应的各聚合载波上的传输块数量,划分相应的缓存空间。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终端设备的缓冲器资源中,分别为所述载波聚合方式所对应的各聚合载波划分相应的缓存空间组,并根据所述聚合载波上的传输块数量在各缓存空间组中划分相应的缓存空间,具体包括:
在所述终端设备的缓冲器资源中,分别为所述载波聚合方式所对应的各聚合载波划分大小相同的缓存空间组,并根据所述聚合载波上的传输块数量在各缓存空间组中划分相应的缓存空间;或,
在所述终端设备的缓冲器资源中,分别根据所述载波聚合方式所对应的各聚合载波的带宽大小,为所述各聚合载波划分相应大小的缓存空间组,并根据所述聚合载波上的传输块数量在各缓存空间组中划分相应的缓存空间;或,
在所述终端设备的缓冲器资源中,分别根据所述载波聚合方式所对应的各聚合载波的带宽大小和各聚合载波的传输模式对应的码字数量,为所述各聚合载波划分相应大小的缓存空间组,并根据所述聚合载波上的传输块数量在各缓存空间组中划分相应的缓存空间。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在自身的缓冲器资源中,分别为所述载波聚合方式所对应的各聚合载波划分大小相同的缓存空间组,具体为:
所述终端设备按照当前所聚合的载波数量平均划分总的缓存器资源,分别为所述载波聚合方式所对应的各聚合载波划分大小相同的缓存空间组;或,
所述终端设备按照支持的最大聚合载波数量平均划分总的缓存器资源,分别为所述载波聚合方式所对应的各聚合载波划分大小相同的缓存空间组;或,
所述终端设备按照当前所聚合的载波数量平均划分总的缓存器资源,并确定所述平均划分的资源是否大于预定载波缓存空间常数;若大于,则使用以预设载波缓存空间常数为大小进行划分的缓存器资源,分别作为所述载波聚合方式所对应的各聚合载波的缓存空间组的大小;若不大于,则使用所述按照当前所聚合的载波数量平均划分总的缓存器资源,分别作为所述载波聚合方式所对应的各聚合载波划分大小相同的缓存空间组。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载波缓存空间常数,具体为LTE Rel-8系统中终端设备所支持的缓存空间长度。
28.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聚合载波上的传输块数量在各缓存空间组中划分相应的缓存空间,具体为:
所述网络侧设备判断所述终端设备所对应的各聚合载波上进行下行HARQ进程的最大数量是否大于预设空间常数;
如果大于,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所述预设空间常数和所述终端设备相应聚合载波上的传输模式对应的码字数量,将所述终端设备的缓冲器资源中与所述聚合载波相对应的缓存空间组平均划分为相应数量的缓存空间;
如果不大于,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相应聚合载波上进行下行HARQ进程的最大数量和所述聚合载波上的传输模式对应的码字数量,将所述终端设备的缓冲器资源中与所述聚合载波向对应的缓存空间组平均划分为相应数量的缓存空间。
29.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终端设备的缓冲器资源中,根据所述载波聚合方式所对应的各聚合载波上的传输块数量,划分相应的缓存空间,具体为:
所述网络侧设备判断所述终端设备所对应的各聚合载波上进行下行HARQ进程的最大数量是否大于预设空间常数;
如果大于,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所述预设空间常数和所述终端设备相应聚合载波上的传输模式对应的码字数量,确定各聚合载波所对应的缓存空间数量,如果不大于,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相应聚合载波上进行下行HARQ进程的最大数量和所述聚合载波上的传输模式对应的码字数量,确定各聚合载波所对应的缓存空间数量;
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所述终端设备所对应的各聚合载波所对应的缓存空间数量之和,将所述终端设备的缓存器资源平均划分为相应数量的缓存空间。
30.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网络侧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当前所述终端设备所对应的载波聚合方式的配置信息。
31.一种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缓冲器资源信息;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当前所述终端设备所对应的载波聚合方式的配置信息和所述接收模块所接收到的缓冲器资源信息,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缓冲器资源中的缓存空间划分方案。
32.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当前所述终端设备所对应的载波聚合方式的配置信息;
其中,所述终端设备所对应的载波聚合方式的配置信息,至少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当前所聚合的载波数量;
所述终端设备支持的最大聚合载波数量;
所述终端设备所对应的各聚合载波上的传输模式;
所述终端设备所对应的各聚合载波的带宽。
33.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所确定的所述终端设备的缓冲器资源中的缓存空间划分方案,包括:
在所述终端设备的缓冲器资源中,分别为所述载波聚合方式所对应的各聚合载波划分相应的缓存空间组,并根据所述聚合载波上的传输块数量在各缓存空间组中划分相应的缓存空间;或,
在所述终端设备的缓冲器资源中,根据所述载波聚合方式所对应的各聚合载波上的传输块数量,划分相应的缓存空间。
34.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具体包括:
设置子模块,用于设置缓存空间组划分策略;
空间组划分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设置子模块所设置的缓存空间组划分策略,在所述终端设备的缓冲器资源中,为各聚合载波划分缓存空间组;
空间划分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聚合载波上的传输块数量在各缓存空间组中划分相应的缓存空间;
其中,所述缓存空间组划分策略具体包括为各聚合载波划分大小相同的缓存空间组,或根据各聚合载波的带宽大小为所述各聚合载波划分相应大小的缓存空间组,或根据各聚合载波的带宽大小和其传输模式对应的码字数量为所述各聚合载波划分相应大小的缓存空间组。
35.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置子模块,还用于设置为各聚合载波划分大小相同的缓存空间组的方法,具体为:
按照当前所聚合的载波数量平均划分总的缓存器资源,分别为所述载波聚合方式所对应的各聚合载波划分大小相同的缓存空间组;或,
按照支持的最大聚合载波数量平均划分总的缓存器资源,分别为所述载波聚合方式所对应的各聚合载波划分大小相同的缓存空间组;或,
按照当前所聚合的载波数量平均划分总的缓存器资源,并确定所述平均划分的资源是否大于预定载波缓存空间常数;若大于,则使用以预设载波缓存空间常数为大小进行划分的缓存器资源,分别作为所述载波聚合方式所对应的各聚合载波的缓存空间组的大小;若不大于,则使用所述按照当前所聚合的载波数量平均划分总的缓存器资源,分别作为所述载波聚合方式所对应的各聚合载波划分大小相同的缓存空间组。
36.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置子模块,还用于设置空间常数;
所述空间划分子模块,具体用于比较各聚合载波上进行下行HARQ进程的最大数量和所述设置子模块所设置的空间常数的大小,并根据其中的最小值和相应聚合载波上的传输模式对应的码字数量,将所述空间组划分子模块为所述聚合载波所划分的缓存空间组平均划分为相应数量的缓存空间。
37.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具体包括:
设置子模块,用于设置空间常数;
空间划分子模块,用于比较各聚合载波上进行下行HARQ进程的最大数量和所述设置子模块所设置的空间常数的大小,根据其中的最小值和相应聚合载波上的传输模式对应的码字数量,确定各聚合载波所对应的缓存空间数量,并根据各聚合载波所对应的缓存空间数量之和,将所述终端设备的缓冲器资源平均划分为相应数量的缓存空间。
CN2011100368895A 2010-10-08 2011-02-12 缓存空间的分配方法和设备 Active CN10207602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0368895A CN102076023B (zh) 2010-10-08 2011-02-12 缓存空间的分配方法和设备
KR1020127031282A KR101549395B1 (ko) 2010-10-08 2011-09-28 버퍼공간 할당방법 및 장치
US13/703,638 US8908498B2 (en) 2010-10-08 2011-09-28 Buffer space allo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PCT/CN2011/080313 WO2012045265A1 (zh) 2010-10-08 2011-09-28 缓存空间的分配方法和设备
JP2013519953A JP5613326B2 (ja) 2010-10-08 2011-09-28 バッファメモリ・スペースの分配方法と設備
EP11830221.5A EP2640123B1 (en) 2010-10-08 2011-09-28 Buffer space allo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504827.8 2010-10-08
CN201010504827 2010-10-08
CN2011100368895A CN102076023B (zh) 2010-10-08 2011-02-12 缓存空间的分配方法和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76023A true CN102076023A (zh) 2011-05-25
CN102076023B CN102076023B (zh) 2013-01-16

Family

ID=440343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368895A Active CN102076023B (zh) 2010-10-08 2011-02-12 缓存空间的分配方法和设备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8908498B2 (zh)
EP (1) EP2640123B1 (zh)
JP (1) JP5613326B2 (zh)
KR (1) KR101549395B1 (zh)
CN (1) CN102076023B (zh)
WO (1) WO2012045265A1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045265A1 (zh) * 2010-10-08 2012-04-12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缓存空间的分配方法和设备
CN103391582A (zh) * 2012-05-08 2013-11-13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缓冲状态的联合调度方法和装置
CN103999395A (zh) * 2012-03-06 2014-08-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压缩软值的方法
CN104247320A (zh) * 2012-04-27 2014-12-24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tdd重配置的方法和装置
JP2015514378A (ja) * 2012-04-12 2015-05-18 サムスン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カンパニー リミテッド Tdd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ソフトバッファー処理方法及び装置
CN105515737A (zh) * 2015-11-30 2016-04-20 合肥东芯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LTE终端保存Harq数据的方法及装置
WO2017075825A1 (zh) * 2015-11-06 2017-05-11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存储的方法、终端设备及基站
CN108092787A (zh) * 2016-11-21 2018-05-29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缓存调整方法、网络控制器及系统
CN108259542A (zh) * 2016-12-29 2018-07-06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资源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509519B (en) * 2013-01-04 2018-02-14 Broadcom Corp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managing acknowledgements
US9265090B2 (en) 2013-06-14 2016-02-16 Netgear, Inc. Alignment of packets for implementing coexistence of multiple homogeneous radios
CN105302497B (zh) * 2015-11-24 2019-09-24 浪潮(北京)电子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一种缓存管理方法与系统
WO2018182489A1 (en) * 2017-04-01 2018-10-04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A method performed by a wireless device for handling transport block for error correction
CN112241375B (zh) * 2020-10-14 2024-02-13 哲库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存储器的分配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WO2024144783A1 (en) * 2022-12-29 2024-07-04 Altiostar Networks India Private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carrier aggregation transport block preparation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47395A (zh) * 2008-03-25 2009-09-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测距连接上的管理消息分片方法
US20100254328A1 (en) * 2009-03-16 2010-10-07 Mcbeath Sean Harq process number management for downlink carrier aggrega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249009B2 (en) * 2007-05-01 2012-08-21 Ntt Docomo, Inc. User equipment terminal, base station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08137845A1 (en) * 2007-05-04 2008-11-13 Amicus Wireless Technology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performing a harq operation in an ofdm-based receiver
CN101170743B (zh) * 2007-11-29 2010-09-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分配的方法和装置
US7764595B2 (en) * 2008-01-16 2010-07-27 Newport Media, Inc. Area and power efficient architectures of time deinterleaver for ISDB-T receivers
CN101953195B (zh) 2008-02-06 2014-08-06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子载波分配方法及其装置
US8665720B2 (en) * 2008-03-12 2014-03-04 Broadcom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termining limited soft buffer size on transport blocks for rate matching
US9768922B2 (en) * 2008-12-04 2017-09-19 Sharp Kabushiki Kaisha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obile station apparatus
KR101158279B1 (ko) * 2008-12-11 2012-06-19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캐리어 집적 기반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의 단말 장치 및 그것의버퍼 상태 보고 방법
KR101749346B1 (ko) * 2009-03-25 2017-06-2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다중 반송파 시스템에서 harq 수행 장치 및 방법
US8724742B2 (en) * 2010-10-06 2014-05-13 Motorola Mobility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oft buffer management for carrier aggregation
CN102076023B (zh) 2010-10-08 2013-01-16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缓存空间的分配方法和设备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47395A (zh) * 2008-03-25 2009-09-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测距连接上的管理消息分片方法
US20100254328A1 (en) * 2009-03-16 2010-10-07 Mcbeath Sean Harq process number management for downlink carrier aggregation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NTT DOCOMO,AT&T等: "WF on UE Category for Rel.10", 《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62》 *

Cited B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908498B2 (en) 2010-10-08 2014-12-09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Buffer space allo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WO2012045265A1 (zh) * 2010-10-08 2012-04-12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缓存空间的分配方法和设备
CN103999395A (zh) * 2012-03-06 2014-08-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压缩软值的方法
JP2015514378A (ja) * 2012-04-12 2015-05-18 サムスン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カンパニー リミテッド Tdd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ソフトバッファー処理方法及び装置
US11050520B2 (en) 2012-04-12 2021-06-2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oft buffer processing method and device in TDD systems
CN104247320B (zh) * 2012-04-27 2018-04-13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tdd重配置的方法和装置
CN104247320A (zh) * 2012-04-27 2014-12-24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tdd重配置的方法和装置
CN103391582A (zh) * 2012-05-08 2013-11-13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缓冲状态的联合调度方法和装置
CN103391582B (zh) * 2012-05-08 2016-12-21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缓冲状态的联合调度方法和装置
WO2017075825A1 (zh) * 2015-11-06 2017-05-11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存储的方法、终端设备及基站
CN107683577A (zh) * 2015-11-06 2018-02-09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存储的方法、终端设备及基站
US10595323B2 (en) 2015-11-06 2020-03-17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Method for data storage, terminal device and base station
CN111641479A (zh) * 2015-11-06 2020-09-0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存储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5515737B (zh) * 2015-11-30 2018-11-06 合肥东芯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LTE终端保存Harq数据的方法及装置
CN105515737A (zh) * 2015-11-30 2016-04-20 合肥东芯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LTE终端保存Harq数据的方法及装置
CN108092787A (zh) * 2016-11-21 2018-05-29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缓存调整方法、网络控制器及系统
CN108092787B (zh) * 2016-11-21 2020-04-14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缓存调整方法、网络控制器及系统
CN108259542A (zh) * 2016-12-29 2018-07-06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资源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908498B2 (en) 2014-12-09
JP5613326B2 (ja) 2014-10-22
KR101549395B1 (ko) 2015-10-01
EP2640123A1 (en) 2013-09-18
EP2640123B1 (en) 2018-10-17
JP2013532918A (ja) 2013-08-19
KR20130023258A (ko) 2013-03-07
EP2640123A4 (en) 2017-08-16
US20130201815A1 (en) 2013-08-08
CN102076023B (zh) 2013-01-16
WO2012045265A1 (zh) 2012-04-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76023B (zh) 缓存空间的分配方法和设备
US10313084B2 (en) Transmission of acknowledgement signals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210266114A1 (en) Node and method for downlink scheduling and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timing
CN102469022B (zh) 缓存空间的分配方法和设备
JP4913901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ackchリソース割当方法及び装置
KR101852854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채널 상태 정보를 송신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시스템
CN103119885B (zh) 正确/错误应答消息的映射方法及终端
CN101958775B (zh) 确认信息的发送方法及用户设备
CN102223219B (zh) Harq‑ack的反馈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1951684B (zh) 一种确认信息的发送方法及用户终端
US9363811B2 (e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base station apparatus, mobile station apparatus,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integrated circuit
RU2625319C1 (ru) Способ отправки восходящей управляющей информации, пользовательское оборудование и базовая станция
CN102083211A (zh) 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的确定方法和设备
KR20120119176A (ko)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제어신호 송수신 장치 및 방법
CN102082643B (zh) 一种发送反馈信息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2468942A (zh) Ack/nack反馈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JP6564052B2 (ja) チャネル状態情報の伝送方法、ユーザ機器、及びアクセス・ネットワーク・デバイス
CN102077669A (zh) 一种多载波ack信道分配的方法及设备
CN102238622A (zh) 多比特ack/nack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CN102237981B (zh) Ack/nack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CN102088344B (zh) 一种传输ack/nack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CN106899381A (zh) 上行控制信道发送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INST OF TELECOMMUNIC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GOY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10613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100083 NO. 29, XUEYUAN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TO: 100191 NO. 40, XUEYUAN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10613

Address after: 100191 Haidian District, Xueyuan Road, No. 40,

Applicant after: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ddress before: 100083 Haidian District, Xueyuan Road, No. 29,

Applicant before: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Ltd.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after: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ddress before: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befor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311

Address after: 100083 No. 29,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after: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befor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