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75966A - 一种业务服务质量的监控方法、基站控制器和基站子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业务服务质量的监控方法、基站控制器和基站子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75966A
CN102075966A CN2009102387215A CN200910238721A CN102075966A CN 102075966 A CN102075966 A CN 102075966A CN 2009102387215 A CN2009102387215 A CN 2009102387215A CN 200910238721 A CN200910238721 A CN 200910238721A CN 102075966 A CN102075966 A CN 1020759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nk
rtcp
bts
base station
bs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23872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075966B (zh
Inventor
郭春芳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091023872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075966B/zh
Priority to RU2011148759/07A priority patent/RU2496260C2/ru
Priority to PCT/CN2010/072742 priority patent/WO2010148807A1/zh
Publication of CN1020759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75966A/zh
Priority to HK11110559.9A priority patent/HK1156459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0759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7596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Architectures or entities
    • H04L65/102Gateways
    • H04L65/1023Media gateways
    • H04L65/103Media gateways in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60Network streaming of media packets
    • H04L65/65Network streaming protocols, e.g. real-time transport protocol [RTP] or real-time control protocol [RTCP]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业务服务质量的监控方法、基站控制器和基站子系统。所述监控方法包括:当有业务数据交换时,BSC在所述BSC和BTS之间建立第一RTP链路和第一RTCP链路;所述BSC判断通信双方是否在同一个BTS下,若是,则直接由BTS转发所述业务数据,否则所述BSC控制通信双方对应的两个BTS之间建立第二实RTP链路和第二RTCP链路,并控制将所述业务数据从所述第一RTP链路切换至所述第二RTP链路传输;所述BSC接收BTS生成并发送的与业务服务质量相关的控制信息,根据所述控制信息对业务服务质量进行监控。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在基于BTS的本地交换中,实现BSC对业务服务质量的实时监控。

Description

一种业务服务质量的监控方法、基站控制器和基站子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基于IP Abis接口的移动业务本地交换中第三方监控,特别是指一种业务服务质量的监控方法、基站控制器和基站子系统。
背景技术
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是移动通信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通信系统,其无线接入网络设备通常称为基站子系统(BSS,Base Station System)。BSS在GSM中起到的作用是:一方面,BSS通过无线网络同移动终端(MS,Mobile Station)相连,进行无线信号的发送、接收及无线资源管理;另一方面,BSS与移动交换中心(MSC,Mobile Switching Center)或移动交换中心服务器(MSC Server,Mobile Switching Center Server)相连,实现MS之间或MS与固定网络用户之间的通信连接、传送系统信息和用户信息等功能。
如图1所示,为BSS的结构示意图,典型的BSS包括两个逻辑节点:基站控制器(BSC,Base Station Controller)和基站收发信台(BTS,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SC与BTS之间的通信接口称为Abis接口,用于实现BSC与BTS之间的远端互连。一般的,Abis接口采用标准的2.048Mbps或64Kbps的脉冲编码调制(PCM,Pulse Code Modulation)数字传输链路来实现数据传输,其上承载语音/数据业务信道。
近来随着软交换技术引入核心网,基于IP(Internet Protocol,网际协议)的交换网架构逐渐形成。其中,基于IP传输方式的Abis接口,相对于传统的基于PCM传输链路的Abis接口具有更高的传输效率和灵活性。基于IP传输方式的Abis接口简称为IP Abis接口,基于IP Abis接口的BSS结构与对外接口如图2所示,IP Abis接口连接的两侧仍是BTS和BSC。
在现有技术中,语音或者分组业务过程的交换部分可以在不同的单元实现。在传统技术中,语音交换部分/分组数据交换部分在核心网(CN,Core Network)进行,其中语音业务在MSC进行,而分组数据在服务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通用无线分组业务)接入点(SGSN,Serving GPRS Support Node)/网关GPRS服务接入点(GGSN,Gateway GPRS Support Node)完成。近来,为了减小业务时延并节省核心网资源,又提出了在BSC内实现本地交换的方法,即如果核心网侧判断需要通信的两个用户设备位于同一个BSC下,核心网就通知BSC发送本地交换信息;甚至有人提出在BTS实现本地交换,当通信双方都在同一基站下或在同一BSC下的不同基站或在不同BSC下的不同基站时,只要两个基站能相互获取对方的IP地址和端口号,就可以建立本地用户面数据在两个基站之间进行交换的通道(两个基站之间建立语音/数据传输的业务通道),通道建立之后,基站与BSC之间没有用户面数据(上下行)传输,上下行的语音/分组数据在两个基站之间进行传输,对核心网完全透明;这样就可以节省核心网资源和Abis资源,尤其在IP Abis或者卫星传输的环境下,对于减小带宽占用,提高语音/分组业务服务质量有很好的效果。
在Abis口全IP化以后,Abis口数据使用公网传输,这使得数据包在传输的过程中发生的抖动、时延和丢包可能会影响业务服务质量(QoS,Quality of Service)。为了对这种不良影响进行有效的评估,BSC需要实时监测语音/数据业务通道性能。在传统的交换模式或者BSC层本地交换模式下,BSC很容易实现实时监控,例如,在Abis口采用实时传输协议(RTP,Real-time Transport Protocol)/实时传输控制协议(RTCP,Real-time Transport Control Protocol)协议传输用户数据,BSC通过接收BTS周期性发送的RTCP报文,就可以监控任何一个用户的链路质量。但是,当本地交换在BTS实现时,由于BSC和BTS之间不再传输用户数据,所以BSC将无法实时监控用户通信链路质量,因此,迫切需要一种在本地交换中实现第三方监控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业务服务质量的监控方法、基站控制器和基站子系统,在基于BTS的本地交换中,实现BSC对业务服务质量的实时监控。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业务服务质量的监控方法,应用于基于基站收发信台BTS的本地交换过程中,包括:
当有业务数据交换时,基站控制器BSC在所述基站控制器BSC和基站收发信台BTS之间建立第一实时传输协议RTP链路和第一实时传输控制协议RTCP链路;
所述基站控制器BSC判断通信双方是否在同一个基站收发信台BTS下,若是,则直接由基站收发信台BTS转发所述业务数据,否则所述基站控制器BSC控制通信双方对应的两个基站收发信台BTS之间建立第二实时传输协议RTP链路和第二实时传输控制协议RTCP链路,并控制将所述业务数据从所述第一实时传输协议RTP链路切换至所述第二实时传输协议RTP链路传输;
所述基站控制器BSC接收基站收发信台BTS生成并发送的与业务服务质量相关的控制信息,根据所述控制信息对业务服务质量进行监控。
优选的,所述与业务服务质量相关的控制信息由基站收发信台BTS通过所述第一实时传输控制协议RTCP链路以实时传输控制协议RTCP报文格式发送至所述基站控制器BSC。
优选的,所述与业务服务质量相关的控制信息由基站收发信台BTS以消息形式发送至所述基站控制器BSC。
优选的,所述基站控制器BSC接收基站收发信台BTS生成并发送的与业务服务质量相关的控制信息步骤前还包括:
所述基站控制器BSC释放所述第一实时传输协议RTP链路和所述第一实时传输控制协议RTCP链路。
一种基站控制器BSC,包括:
建链单元,用于当有业务数据交换时,在所述基站控制器BSC和基站收发信台BTS之间建立第一实时传输协议RTP链路和第一实时传输控制协议RTCP链路;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通信双方是否在同一个基站收发信台BTS下;
控制单元,用于当所述判断单元判断通信双方不是在同一个基站收发信台BTS下时,控制通信双方对应的两个基站收发信台BTS之间建立第二实时传输协议RTP链路和第二实时传输控制协议RTCP链路,并控制将所述业务数据从所述第一实时传输协议RTP链路切换至所述第二实时传输协议RTP链路传输;
监控单元,用于接收基站收发信台BTS生成并发送的与业务服务质量相关的控制信息,根据所述控制信息对业务服务质量进行监控。
优选的,所述与业务服务质量相关的控制信息由基站收发信台BTS通过所述第一实时传输控制协议RTCP链路以实时传输控制协议RTCP报文格式发送至所述基站控制器BSC。
优选的,所述与业务服务质量相关的控制信息由基站收发信台BTS以消息形式发送至所述基站控制器BSC。
优选的,还包括:
释放单元,用于释放所述第一实时传输协议RTP链路和所述第一实时传输控制协议RTCP链路。
一种基站子系统,包括基站控制器BSC和基站收发信台BTS,所述基站控制器BSC包括:
建链单元,用于当有业务数据交换时,在所述基站控制器BSC和基站收发信台BTS之间建立第一实时传输协议RTP链路和第一实时传输控制协议RTCP链路;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通信双方是否在同一个基站收发信台BTS下;
控制单元,用于当所述判断单元判断通信双方不是在同一个基站收发信台BTS下时,控制通信双方对应的两个基站收发信台BTS之间建立第二实时传输协议RTP链路和第二实时传输控制协议RTCP链路,并控制将所述业务数据从所述第一实时传输协议RTP链路切换至所述第二实时传输协议RTP链路传输;
监控单元,用于接收基站收发信台BTS生成并发送的与业务服务质量相关的控制信息,根据所述控制信息对业务服务质量进行监控。
优选的,所述基站控制器BSC还包括:
释放单元,用于释放所述第一实时传输协议RTP链路和所述第一实时传输控制协议RTCP链路。
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通过BTS向BSC发送与业务服务质量相关的控制信息,能有效实现BSC对业务服务质量的实时监控,弥补了目前基于BTS的本地交换中BSC不能实时监控业务服务质量的缺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BSS的结构与接口示意图;
图2为基于IP Abis接口的BBS结构与接口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与业务服务质量相关的控制信息以RTCP报文方式发送给BSC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与业务服务质量相关的控制信息以消息方式发送给BSC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业务服务质量的监控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种业务服务质量的监控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核心思想是:当有业务且基于BTS的本地交换流程建立起来以后,如果通信双方在不同的BTS下,则BSC给通信双方在BTS之间建立RTP/RTCP链路通道,用户数据直接在BTS之间以IP/UDP/RTP报文格式转发,即报文由IP头,UDP(User Data Protocol,用户数据协议)头、RTP头和RTP载荷组成;而与业务服务质量相关的控制信息在BTS和BSC之间可以以IP/UDP/RTCP报文格式发送,或者BTS直接以消息形式将与业务服务质量相关的控制信息周期性的发送给BSC。如果通信双方在相同的BTS下,则用户数据直接由BTS转发,BSC不参与用户数据的发送;而与业务服务质量相关的控制信息的发送同样可以采用两种方式,即BSC在Abis口给通信双方分别建立RTCP链路通道,与业务服务质量相关的控制信息在BTS和BSC之间可以以IP/UDP/RTCP报文格式发送,或者BTS直接以消息形式将与业务服务质量相关的控制信息周期性的发送给BSC。
具体来说,为了实现BSC对业务服务质量的实时监控,本发明提出两种实现方案:
第一种,当有业务时,BSC分别给通信双方在Abis口建立BSC和BTS之间的RTP/RTCP链路通道,基于BTS的本地交换流程建立起来以后,如果通信双方在不同的BTS下,则BSC给通信双方在BTS之间建立RTP/RTCP链路通道,同时保留已经建立起来的BSC和BTS之间的RTP/RTCP链路通道。在通信过程中,如果通信双方在不同的BTS下,则RTP报文在BTS之间转发,RTCP报文由BTS生成并发送给BSC;如果通信双方在同一个BTS下,则用户数据直接被BTS转发,同时,BTS生成RTCP报文并发送给BSC。在这种方式下,由于对业务服务质量的监控是由BSC完成的,所以BSC不需要给BTS发送RTCP报文,所以BSC只需要为业务分配传输上行RTCP报文需要的Abis口资源。这样,既实现了用户数据的本地交换,节省了Abis口带宽资源并减少了通信时延,又实现了BSC对业务质量进行实时监控。
第二种,当有业务时,BSC分别给通信双方在Abis口建立BSC和BTS之间的RTP/RTCP链路通道,基于BTS的本地交换流程建立起来以后,如果通信双方在不同的BTS下,则BSC给通信双方在BTS之间建立RTP/RTCP链路通道,同时拆除已经建立起来的BSC和BTS之间的RTP/RTCP链路通道。在通信过程中,如果通信双方在不同的BTS下,则RTP/RTCP报文均在BTS之间转发,同时,BTS将收到和将要发送的RTCP报文内容已消息的形式发送给BSC;如果通信双方在同一个BTS下,则用户数据直接被BTS转发,同时,BTS将与业务质量相关的控制信息以消息形式发送给BSC。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5,示出了本发明一种业务服务质量的监控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包括步骤:
步骤S501、BSC在所述BSC和BTS之间建立第一RTP/RTCP链路。
当有业务数据交换时,基站控制器BSC在所述基站控制器BSC和基站收发信台BTS之间建立第一实时传输协议RTP/实时传输控制协议RTCP链路。
步骤S502、所述BSC判断通信双方是否在同一个BTS下,若是,则进入步骤S503,否则进入步骤S504。
步骤S503、由基站收发信台BTS直接转发所述业务数据,然后进入步骤S505。
步骤S504、所述BSC控制通信的两个BTS之间建立第二RTP/RTCP链路,然后进入步骤S505。
所述基站控制器BSC控制通信双方对应的两个基站收发信台BTS之间建立第二实时传输协议RTP链路和第二实时传输控制协议RTCP链路,并控制将所述业务数据从所述第一实时传输协议RTP链路切换至所述第二实时传输协议RTP链路传输。
步骤S505、基站收发信台BTS通过第一RTCP链路以RTCP报文格式将与业务服务质量相关的控制信息发送至所述基站控制器BSC。
本发明中所述与业务服务质量相关的控制信息包括一段时间内接收的报文数、接收的字节数、发送的报文数、发送的字节数以及时延、抖动等信息。
步骤S506、BSC接收BTS发送的与业务服务质量相关的控制信息,根据所述控制信息对业务服务质量进行监控。
参照图6,示出了本发明一种业务服务质量的监控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包括步骤:
步骤S601、BSC在所述BSC和BTS之间建立第一RTP/RTCP链路。
当有业务数据交换时,基站控制器BSC在所述基站控制器BSC和基站收发信台BTS之间建立第一实时传输协议RTP/实时传输控制协议RTCP链路。
步骤S602、所述BSC判断通信双方是否在同一个BTS下,若是,则进入步骤S603,否则进入步骤S604。
步骤S603、由基站收发信台BTS直接转发所述业务数据,然后进入步骤S605。
步骤S604、所述BSC控制通信的两个BTS之间建立第二RTP/RTCP链路,然后进入步骤S605。
所述基站控制器BSC控制通信双方对应的两个基站收发信台BTS之间建立第二实时传输协议RTP链路和第二实时传输控制协议RTCP链路,并控制将所述业务数据从所述第一实时传输协议RTP链路切换至所述第二实时传输协议RTP链路传输。
步骤S605、所述BSC释放所述第一RTP/RTCP链路,然后进入步骤S606。
步骤S606、由BTS以消息形式将与业务服务质量相关的控制信息发送至所述BSC。
所述步骤S606也可以在所述步骤S605之前,也就是说,本发明对所述步骤S605和所述步骤S606的先后顺序并没有进行限定。
步骤S607、BSC接收BTS发送的与业务服务质量相关的控制信息,根据所述控制信息对业务服务质量进行监控。
本发明中所述与业务服务质量相关的控制信息包括一段时间内接收的报文数、接收的字节数、发送的报文数、发送的字节数以及时延、抖动等信息。
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实施例中,基站收发信台BTS通过第一RTCP链路以RTCP报文格式将与业务服务质量相关的控制信息发送至所述基站控制器BSC;而在第二实施例中则由BSC释放所述第一RTP/RTCP链路,与业务服务质量相关的控制信息由BTS以消息形式发送至BSC。
为了更清楚的描述本发明,下面以语音业务为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更为详细的描述。
参照图3,为本发明中与业务服务质量相关的控制信息以RTCP报文方式发送给BSC的流程示意图,需要说明的是,在图3中,主要以MS1和BTS1侧为主进行描述,由于BTS2和MS2侧和MS1和BTS1是对应的,为了更清楚的描述,因此涉及到BTS2和MS2的部分流程步骤并没有在图中表现。
控制面:
S101:通信双方中的一方,如手机(MS1)向BSC请求信道。
S102:如果BSC有资源可用,则给手机分配信令专用信道,手机正常接入到BSC所分配的信令专用信道。
S103:手机正常接入到BSC所分配的信令专用信道后,BSC继续分配业务信道给手机,并且在给BTS信道激活的时候,动态激活一条语音RTP链路和一条RTCP链路。
S104:语音RTP/RTCP链路和物理信道激活成功后,BTS给BSC上报信道激活完成。
S105:手机正常接入到业务信道上来之后,BSC给手机下发一个连接消息。
S106:手机收到网络侧的连接消息后,响应一个连接确认。
S107:如果BSC检测到本次通话可以进行本地交换,给两个相关BTS(包括BTS1和BTS2)发送本地建链RTP/RTCP消息,该消息中包含BTS需要建立的对端的IP地址和端口号。
S108:BTS收到本地建链RTP/RTCP消息后,以消息中携带的对端IP地址和端口号为目标,新建一条RTP链路和一条新的RTCP链路。
S109:跟对端的RTP/RTCP链路建立完成之后,BTS上报给BSC一条链路建立完成的消息。
S110:BSC收到两个BTS的本地RTP/RTCP建链完成消息后,BSC给BTS发送本地交换建链完成应答消息,至此,本地交换建链完成。
业务面:
S201:通话开始之前,两个BTS跟BSC分别建立起一条的RTP/RTCP链路,语音数据仍然在信道激活的时候建立的RTP链路上传输,且周期性的给BSC发送RTCP消息,BSC收到RTCP消息后,统计业务实时的服务质量并在后台显示。
S202:收到BSC的建立本地交换的RTP/RTCP建链消息后,两个BTS开始建立它们之间的一条RTP/RTCP链路。
S203:两个BTS之间的RTP/RTCP链路建立成功之后,在收到BSC下发的本地交换建链完成应答消息以前,新的RTP链路和原来的RTP链路同时接收上行和下行的语音数据,而RTCP报文仅在BSC和BTS之间的RTCP链路上转发。
S204:收到BSC发送的本地交换建链完成应答消息后,语音数据完全切换到新建的RTP链路上来,至此,语音数据只在两个BTS之间传输,不再经过BSC和MSC。而RTCP报文依然在旧的RTCP链路上转发,由于对业务服务质量的实时监控是BSC完成的,此时仅仅是BTS给BSC发送RTCP报文,而不需要BSC给BTS发送RTCP报文。BSC收到RTCP消息后,统计业务实时的服务质量并在后台显示。
在本实例中,BSC需要给一个使用本地交换进行语音业务的用户建立两对RTP/RTCP链路(这里,一对链路包括一条RTP链路和一条RTCP链路),其中一对链路是BTS和BSC之间的,另一对链路是正在通信的两个BTS之间的。但是,从前面描述看到,BTS之间只使用RTP链路,RTCP链路虽然存在,但我们并没有使用它;同样,BSC和BTS之间只使用RTCP链路,而没有使用RTP链路。根据协议规定,建立RTP/RTCP链路,最关键的就是给RTP/RTCP分配一对相邻的端口号(其中,RTP链路使用偶数端口号,RTCP链路使用比RTP端口号大1的奇数端口号),即使只建立RTP链路,那么和RTP端口号相邻的(比RTP端口号大1)端口号也不能被其它RTP链路使用,所以从这个角度讲,虽然多建立了一些链路,其实仅仅是保留了端口号,只要不在其上传输数据,就不会使用网络带宽。
本方案通过保留Abis口RTP/RTCP链路,达到了BSC实时监控业务服务质量的目的,由于RTCP报文相对于RTP保文要少很多,所以,不会占用Abis口太多带宽。
参照图4,为本发明中与业务服务质量相关的控制信息以消息方式发送给BSC的流程示意图,需要说明的是,在图4中,主要以MS1和BTS1侧为主进行描述,由于BTS2和MS2侧和MS1和BTS1是对应的,因此为了更清楚的描述,涉及到BTS2和MS2的部分流程步骤并没有在图中表现。
控制面:
S301:通信双方中的一方,如手机(MS1)向BSC请求信道。
S302:BSC发现有资源可用,给手机分配信令专用信道。
S303:手机正常接入到BSC所分配的信令专用信道后,BSC继续分配业务信道给手机,并且在给BTS信道激活的时候,动态激活一对语音RTP/RTCP链路。
S304:语音RTP/RTCP链路和物理信道激活成功后,给BSC上报信道激活完成。
S305:手机正常接入到业务信道上来之后,BSC给手机下发一个连接消息。
S306:手机收到BSC的连接消息后,响应一个连接确认。
S307:BSC检测到该对通话可以进行本地交换,给两个相关BTS(包括BTS1和BTS2)发送本地建链RTP/RTCP消息,该消息中包含BTS需要建立的对端的IP地址和端口号。
S308:BTS收到本地建链RTP/RTCP消息后,以消息中携带的对端IP地址和端口号为目标,新建一对RTP/RTCP链路。
S309:BTS之间的RTP/RTCP链路建立完成之后,BTS上报给BSC一条链路建立完成的消息。
S310:BSC收到两个BTS的本地RTP建链完成消息后,对两个BTS原来的RTP/RTCP链路进行释放,该消息中含有对端IP地址和端口号。
S311:BTS收到RTP/RTCP链路的释放消息,根据消息中携带的对端的IP地址和端口号,释放相应的本地RTP/RTCP链路,并上报释放确认消息给BSC。
业务面:
S401:通话开始之前,两个BTS跟BSC分别建立起一对的RTP/RTCP链路,语音数据仍然在信道激活的时候建立的RTP链路上传输;且周期性的给BSC发送RTCP消息,BSC收到RTCP消息后,统计业务实时的服务质量并在后台显示。
S402:收到BSC发送的建立本地交换的RTP/RTCP建链消息后,两个BTS开始建立它们之间的一对RTP/RTCP链路。
S403:两个BTS之间的RTP/RTCP链路建立成功之后,等待BSC下发释放原来的RTP/RTCP链路控制消息,这个时候,新的RTP链路和原来的RTP链路同时接收上行和下行的语音数据;RTCP报文也同时在新旧两条RTCP链路上发送。
S404:收到BSC对原来RTP/RTCP链路的释放消息后,语音数据完全切换到新建的RTP链路上来,释放原来RTP链路,至此,语音数据只在两个BTS之间传输,不再经过BSC和MSC。而RTCP报文能完全切换到新的RTCP链路上,释放原来的RTCP链路。
S405:正在通信的两个BTS周期性的给BSC发送业务服务质量控制信息,其中,所述控制信息来源于BTS发送和收到的RTCP报文。BSC收到BTS发送的业务服务质量控制消息后,记录控制信息并在后台显示。
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通过BTS向BSC发送与业务服务质量相关的控制信息,能有效实现BSC对业务服务质量的实时监控,弥补了目前基于BTS的本地交换中BSC不能实时监控业务服务质量的缺陷。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基站控制器BSC。所述基站控制器BSC包括:
建链单元,用于当有业务数据交换时,在所述基站控制器BSC和基站收发信台BTS之间建立第一实时传输协议RTP链路和第一实时传输控制协议RTCP链路。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通信双方是否在同一个基站收发信台BTS下。
控制单元,用于当所述判断单元判断通信双方不是在同一个基站收发信台BTS下时,控制通信的两个基站收发信台BTS之间建立第二实时传输协议RTP链路和第二实时传输控制协议RTCP链路,并控制将所述业务数据从所述第一实时传输协议RTP链路切换至所述第二实时传输协议RTP链路传输。
监控单元,用于接收基站收发信台BTS生成并发送的与业务服务质量相关的控制信息,根据所述控制信息对业务服务质量进行监控。
其中,所述与业务服务质量相关的控制信息由基站收发信台BTS通过所述第一实时传输控制协议RTCP链路以实时传输控制协议RTCP报文格式发送至所述基站控制器BSC。
本发明一种基站控制器BSC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基站控制器BSC还包括:
释放单元,用于释放所述第一实时传输协议RTP链路和所述第一实时传输控制协议RTCP链路。
其中,所述与业务服务质量相关的控制信息由基站收发信台BTS以消息形式发送至所述基站控制器BSC。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基站子系统,包括基站控制器BSC和基站收发信台BTS,所述基站控制器BSC包括:
建链单元,用于当有业务数据交换时,在所述基站控制器BSC和基站收发信台BTS之间建立第一实时传输协议RTP链路和第一实时传输控制协议RTCP链路。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通信双方是否在同一个基站收发信台BTS下。
控制单元,用于当所述判断单元判断通信双方不是在同一个基站收发信台BTS下时,控制通信的两个基站收发信台BTS之间建立第二实时传输协议RTP链路和第二实时传输控制协议RTCP链路,并控制将所述业务数据从所述第一实时传输协议RTP链路切换至所述第二实时传输协议RTP链路传输。
监控单元,用于接收基站收发信台BTS生成并发送的与业务服务质量相关的控制信息,根据所述控制信息对业务服务质量进行监控。
其中,所述与业务服务质量相关的控制信息由基站收发信台BTS通过所述第一实时传输控制协议RTCP链路以实时传输控制协议RTCP报文格式发送至所述基站控制器BSC。
本发明一种基站子系统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基站控制器BSC还包括:
释放单元,用于释放所述第一实时传输协议RTP链路和所述第一实时传输控制协议RTCP链路。
其中,所述与业务服务质量相关的控制信息由基站收发信台BTS以消息形式发送至所述基站控制器BSC。
所述基站控制器BSC和所述基站子系统的工作过程和工作原理在方法实施例部分已经进行了详细描述,为了篇幅考虑,在此不再详述,参照方法实施例相关部分的描述即可。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包括如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所述的存储介质,如: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 Memory,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 Access Memory,RAM)等。在本发明各方法实施例中,所述各步骤的序号并不能用于限定各步骤的先后顺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对各步骤的先后变化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业务服务质量的监控方法,应用于基于基站收发信台BTS的本地交换过程中,其特征在于,包括:
当有业务数据交换时,基站控制器BSC在所述基站控制器BSC和基站收发信台BTS之间建立第一实时传输协议RTP链路和第一实时传输控制协议RTCP链路;
所述基站控制器BSC判断通信双方是否在同一个基站收发信台BTS下,若是,则直接由基站收发信台BTS转发所述业务数据,否则所述基站控制器BSC控制通信双方对应的两个基站收发信台BTS之间建立第二实时传输协议RTP链路和第二实时传输控制协议RTCP链路,并控制将所述业务数据从所述第一实时传输协议RTP链路切换至所述第二实时传输协议RTP链路传输;
所述基站控制器BSC接收基站收发信台BTS生成并发送的与业务服务质量相关的控制信息,根据所述控制信息对业务服务质量进行监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业务服务质量的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与业务服务质量相关的控制信息由基站收发信台BTS通过所述第一实时传输控制协议RTCP链路以实时传输控制协议RTCP报文格式发送至所述基站控制器BSC。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业务服务质量的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与业务服务质量相关的控制信息由基站收发信台BTS以消息形式发送至所述基站控制器BSC。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业务服务质量的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控制器BSC接收基站收发信台BTS生成并发送的与业务服务质量相关的控制信息步骤前还包括:
所述基站控制器BSC释放所述第一实时传输协议RTP链路和所述第一实时传输控制协议RTCP链路。
5.一种基站控制器BSC,其特征在于,包括:
建链单元,用于当有业务数据交换时,在所述基站控制器BSC和基站收发信台BTS之间建立第一实时传输协议RTP链路和第一实时传输控制协议RTCP链路;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通信双方是否在同一个基站收发信台BTS下;
控制单元,用于当所述判断单元判断通信双方不是在同一个基站收发信台BTS下时,控制通信双方对应的两个基站收发信台BTS之间建立第二实时传输协议RTP链路和第二实时传输控制协议RTCP链路,并控制将所述业务数据从所述第一实时传输协议RTP链路切换至所述第二实时传输协议RTP链路传输;
监控单元,用于接收基站收发信台BTS生成并发送的与业务服务质量相关的控制信息,根据所述控制信息对业务服务质量进行监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站控制器BSC,其特征在于,所述与业务服务质量相关的控制信息由基站收发信台BTS通过所述第一实时传输控制协议RTCP链路以实时传输控制协议RTCP报文格式发送至所述基站控制器BSC。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站控制器BSC,其特征在于,所述与业务服务质量相关的控制信息由基站收发信台BTS以消息形式发送至所述基站控制器BSC。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站控制器BSC,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释放单元,用于释放所述第一实时传输协议RTP链路和所述第一实时传输控制协议RTCP链路。
9.一种基站子系统,包括基站控制器BSC和基站收发信台BTS,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控制器BSC包括:
建链单元,用于当有业务数据交换时,在所述基站控制器BSC和基站收发信台BTS之间建立第一实时传输协议RTP链路和第一实时传输控制协议RTCP链路;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通信双方是否在同一个基站收发信台BTS下;
控制单元,用于当所述判断单元判断通信双方不是在同一个基站收发信台BTS下时,控制通信双方对应的两个基站收发信台BTS之间建立第二实时传输协议RTP链路和第二实时传输控制协议RTCP链路,并控制将所述业务数据从所述第一实时传输协议RTP链路切换至所述第二实时传输协议RTP链路传输;
监控单元,用于接收基站收发信台BTS生成并发送的与业务服务质量相关的控制信息,根据所述控制信息对业务服务质量进行监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站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控制器BSC还包括:
释放单元,用于释放所述第一实时传输协议RTP链路和所述第一实时传输控制协议RTCP链路。
CN200910238721.5A 2009-11-20 2009-11-20 一种业务服务质量的监控方法、基站控制器和基站子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07596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238721.5A CN102075966B (zh) 2009-11-20 2009-11-20 一种业务服务质量的监控方法、基站控制器和基站子系统
RU2011148759/07A RU2496260C2 (ru) 2009-11-20 2010-05-13 Способ, контроллер базовой станции и подсистема базовой станции для контроля качества обслуживания
PCT/CN2010/072742 WO2010148807A1 (zh) 2009-11-20 2010-05-13 一种业务服务质量的监控方法、基站控制器和基站子系统
HK11110559.9A HK1156459A1 (zh) 2009-11-20 2011-10-06 種業務服務質量的監控方法、基站控制器和基站子系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238721.5A CN102075966B (zh) 2009-11-20 2009-11-20 一种业务服务质量的监控方法、基站控制器和基站子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75966A true CN102075966A (zh) 2011-05-25
CN102075966B CN102075966B (zh) 2014-08-13

Family

ID=433859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238721.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075966B (zh) 2009-11-20 2009-11-20 一种业务服务质量的监控方法、基站控制器和基站子系统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CN (1) CN102075966B (zh)
HK (1) HK1156459A1 (zh)
RU (1) RU2496260C2 (zh)
WO (1) WO2010148807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60199A (zh) * 2012-02-21 2013-08-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服务质量信息的许可控制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07086964A (zh) * 2017-04-01 2017-08-22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19786B (zh) 2018-05-21 2021-01-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业务服务质量监测方法、设备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2335085C1 (ru) * 2006-12-13 2008-09-27 Закрытое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Кодофон" Способ организации и управления передачей пакета данных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его реализации
CN101282283B (zh) * 2007-04-06 2011-04-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在cdma2000移动终端域中电路数据分组的传输方法
JP4989397B2 (ja) * 2007-09-26 2012-08-01 京セラ株式会社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装置、およびハンドオーバ方法
CN101562911B (zh) * 2008-04-16 2011-06-15 北京信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支持端到端应用的无线接入系统空中接口rtp代理方法
DE102008048871A1 (de) * 2008-09-25 2009-07-30 Siemens Ag Österreich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Vermittlung von Daten in einem TETRA Netz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60199A (zh) * 2012-02-21 2013-08-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服务质量信息的许可控制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03260199B (zh) * 2012-02-21 2016-06-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服务质量信息的许可控制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07086964A (zh) * 2017-04-01 2017-08-22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RU2496260C2 (ru) 2013-10-20
CN102075966B (zh) 2014-08-13
WO2010148807A1 (zh) 2010-12-29
HK1156459A1 (zh) 2012-06-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089012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use in reducing cost associated with lost connection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N101610385B (zh) 一种无线视频会议的实现系统及方法
US6438370B1 (en) Location update method and inter core network entity handover method
CN101291538B (zh) 在基站收发信台进行通信交换的方法及基站子系统
EP1578069B1 (en) Resource reservation for packet switched call during ongoing circuit switched call
CN101431812B (zh) 一种电路交换域业务处理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00459811C (zh) 一种信道切换方法
US20120264420A1 (en) Distributed base station controller
CN100461872C (zh) 一种实现集群业务的移动通信系统及方法
CN102075966B (zh) 一种业务服务质量的监控方法、基站控制器和基站子系统
CN101702817B (zh) 语音本地交换中的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02497396B (zh) 通信方法、基站、基站控制器和移动交换中心
CN102045871B (zh) 本地交换通信方法和系统
CN100562183C (zh) 在承载网络上用于低等待业务的信令传输方法和无线通信网络
CN101674664A (zh) 用户面数据传输的方法和网络系统
CN100471293C (zh) 一种在集群组内发送短数据的方法
CN100372398C (zh) 数字集群系统中共享链路的实现方法
CN102572980B (zh) 移动台切换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1801046A (zh) 建立本地交换的方法、核心网设备及基站子系统
CN101577864B (zh) 数据传输的方法、系统及基站子系统和移动交换中心
US7342933B2 (en) Packet delivery method for packet radio networks
CN101801047A (zh) 建立本地交换的方法和核心网设备
CN101317469B (zh) 一种在集群组内发送短数据的方法及系统
CN100493229C (zh) 一种应用业务的承载建立方法以及用户确定单元
CN100396113C (zh) 局间切换后并发语音业务的实现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56459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156459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918

Address after: 054000, No. three, apricot village, walnut Garden Township, Guangzong County, Xingtai, Hebei 153, China

Patentee after: Liu Wei

Address before: 518057 Nanshan District Guangdong high tech Industrial Park, South Roa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ZTE building, Ministry of Justice

Patentee before: ZTE Corpor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Liu Wei

Inventor before: Guo Chunfang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42500 intersections of Yinshan North Road and Yingbin Road, Gongcheng County, Guilin, the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Patentee after: Liu Wei

Address before: 054000, No. three, apricot village, walnut Garden Township, Guangzong County, Xingtai, Hebei 153, China

Patentee before: Liu Wei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813

Termination date: 2017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