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01046A - 建立本地交换的方法、核心网设备及基站子系统 - Google Patents

建立本地交换的方法、核心网设备及基站子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01046A
CN101801046A CN200910005199A CN200910005199A CN101801046A CN 101801046 A CN101801046 A CN 101801046A CN 200910005199 A CN200910005199 A CN 200910005199A CN 200910005199 A CN200910005199 A CN 200910005199A CN 101801046 A CN101801046 A CN 10180104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ssage
base station
local exchange
station sub
c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0051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801046B (zh
Inventor
朱星
秦钧
王之曦
王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1000519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801046B/zh
Priority to PCT/CN2010/070430 priority patent/WO2010091612A1/zh
Publication of CN1018010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010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8010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0104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04W36/0064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of control information between different access poi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建立本地交换的方法,核心网设备及基站子系统,其中一种建立本地交换的方法包括:接收来自第一基站子系统的要求切换的第一消息;根据所述要求切换的第一消息确定切换完成后构成会话的两个呼叫都位于第二基站子系统,且满足本地交换的条件时,向所述第二基站子系统发送请求切换的第二消息,指示所述第二基站子系统所述切换成功后为所述两个呼叫建立本地交换。本发明技术方案由于不需要增加额外的建立本地交换的流程,在切换的同时实现本地交换,可以节约流程的执行时间,并节约A接口的消息数量。且由于不需要单独的流程建立本地交换,因此不会由于建立本地交换而对通话质量产生不利的影响,从而可以提高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建立本地交换的方法、核心网设备及基站子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建立本地交换的方法、核心网设备及基站子系统。
背景技术
传输网络是无线通信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很多国家和地区的运营商因为连接无线接入网及核心网的传输资源的瓶颈问题,影响了无线网络的部署、运营和业务的开展。在非洲等地区,无线网络的发展速度远高于有线网络的发展。在以欧洲为代表的地区,由于受到当地法律法规的限制,地面有线传输网络的建设无法按照运营商的需求进行建设。即使地面传输资源较为丰富的国家,如中国,也面对着对偏远地区、岛屿进行传输网络建设时的成本高昂,投资回报率低的问题。在上述场景中,运营商通常为采用微波、卫星或租用地面传输线路的方法。因此,降低对传输网络带宽的占用,可以有效地降低网络建设和运营成本,而本地交换就是一种有效降低传输资源带宽的方法。
移动通信系统主要由移动台(MS,Mobile Station)、基站子系统(BSS,Base Station Subsystem)和网络子系统(Network Station Subsystem)组成。基站收发台(BTS,Base Transceiver Station)和基站控制器(BSC,Base StationController)构成了BSS。移动交换中心(MSC,Mobile Switching Center)位于NSS,它控制所有BSC的业务,提供交换功能及和系统内其它功能的连接。图1为现有技术中全球移动通信系统示意图,MSC101通过A接口与BSC102通信,BSC102通过Abis接口与BTS103通信,BTS103通过Um接口与MS104通信。
参照图1,对于主叫和被叫位于同一个BSS内的会话,本地交换可以实现在BSS内完成通话链路的环回,即用户面的语音数据不流出该BSS,从而实现特定接口传输资源的节省。包括BSC内的本地交换和BTS内的本地交换。BTS内的本地交换是指两个呼叫在同一个BTS,或者是同一个BTS簇内(对于BTS级联的情况),语音链路的环回发生在相应的BTS中,如图1所示,MS104-1的MS104-2的语音链路环回发生在BTS103-1中,MS104-3与MS-104-4的语音链路环回发生在BTS103-2簇内。通过建立BTS内的本地交换,可以实现对Abis接口和A接口传输资源的节省。对于BSC内的本地交换,会话双方位于同一个BSC内,但在不同的BTS(BTS簇)内,语音链路环回发生在相应的BSC中,如图1所示,MS104-5与MS104-6的语音链路环回发生在BSC102-1中。通过建立BSC内的本地交换,可以实现对A接口传输资源的节省。
在现有技术中提出的建立本地交换的方法如下:MSC判断出两个呼叫切换后将位于同一个BSS,并且满足本地交换条件时,MSC待切换流程结束后,指示所述切换后的BSS对两个呼叫建立本地交换。
在对现有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过程中,本发明的发明人发现,在切换流程结束后,MSC指示建立本地交换的流程会增加整个流程的执行时间及A接口的消息数量。并且,切换对通话质量有一定影响,本地交换也会对通话质量有一定的影响,两次不利影响叠加,可能会严重影响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建立本地交换的方法、核心网设备及基站子系统,能够在切换的同时建立本地交换。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如下的建立本地交换的方法:
建立本地交换的方法一,包括:
接收来自第一基站子系统的要求切换的第一消息;
根据所述要求切换的第一消息确定切换完成后构成会话的两个呼叫都位于第二基站子系统,且满足本地交换的条件时,向所述第二基站子系统发送请求切换的第二消息,指示所述第二基站子系统所述切换成功后为所述两个呼叫建立本地交换。
建立本地交换的方法二,包括:
接收来自第三基站子系统的要求切换的第五消息,所述第五消息中包含为第三基站子系统中的构成会话的两个呼叫申请建立本地交换的信息;
根据所述来自第三基站子系统的第五消息确定满足为所述两个呼叫建立本地交换的条件时,发送指示执行切换操作的第六消息指示所述第三基站子系统为所述两个呼叫建立本地交换。
建立本地交换的方法三,包括:
确定构成会话的两个呼叫位于第三基站子系统且满足建立本地交换的条件时,向所述第三基站子系统发送询问是否切换的第十消息,指示所述第三基站子系统为所述两个呼叫建立本地交换;
接收来自第三基站子系统的要求切换的第十一消息,所述第十一消息中包含为所述两个呼叫申请建立本地交换的信息;
根据所述来自第三基站子系统的第十一消息,发送指示执行切换操作的第十二消息指示所述第三基站子系统为所述两个呼叫建立本地交换。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如下的核心网设备:
其中:核心网设备一,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第一基站子系统的消息,所述消息包括要求切换的第一消息;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接收单元接收到的要求切换的第一消息,判断切换完成后构成会话的两个呼叫是否位于第二基站子系统且满足本地交换的条件;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向第二基站子系统发送消息,所述消息包括:在切换完成后所述两个呼叫都将位于第二基站子系统且满足本地交换的条件时,指示所述第二基站子系统切换成功后为所述两个呼叫建立本地交换的请求切换的第二消息。
核心网设备二,包括:
第三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第三基站子系统的消息,所述消息包括要求切换的第五消息,所述第五消息中包含为第三基站子系统中构成会话的两个呼叫申请建立本地交换的信息;
第二判断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来自第三基站子系统的第五消息,判断为所述两个呼叫建立本地交换的条件是否满足;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向第三基站子系统发送消息,所述消息包括:第二判断单元判断为所述两个呼叫建立本地交换的条件满足时,指示执行切换操作的第六消息,所述第六消息包含指示所述第三基站子系统为所述两个呼叫建立本地交换的信息。
核心网设备三,包括:第四判断单元、第三发送单元和第四接收单元,其中:
第四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构成会话的两个呼叫是否位于第三基站子系统,且满足本地交换建立的条件,且未建立本地交换;
第三发送单元,用于向第三基站子系统发送消息,所述消息包括:在所述第四判断单元判断所述构成会话的两个呼叫均位于第三基站子系统,且满足本地交换建立的条件时,向所述第三基站子系统发送的询问是否切换的第十消息,所述第十消息包含指示所述第三基站子系统为所述两个呼叫建立本地交换的信息;根据所述第四接收单元接收到的第十一消息,发送的指示执行切换操作的第十二消息,所述第十二消息包含指示所述第三基站子系统为所述两个呼叫建立本地交换的信息;
第四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第三基站子系统的消息,所述消息包括要求切换的第十一消息,所述第十一消息包含为所述两个呼叫申请建立本地交换的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如下的基站子系统:
基站子系统一,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核心网侧的消息,所述消息包括要求切换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中包含指示切换成功后为构成会话的两个呼叫建立本地交换的信息;
第一本地交换建立单元,用于根据第一接收单元接收到的第一消息,为所述两个呼叫建立本地交换。
基站子系统二,包括: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向核心网侧发送消息,所述消息中包括要求切换的第五消息,所述第五消息中包含为所述基站子系统中构成会话的两个呼叫申请建立本地交换的信息;
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所述核心网侧的消息,所述消息中包括指示执行切换操作的第六消息,所述第六消息包含为所述两个呼叫建立本地交换的指示信息;
第二本地交换建立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接收单元接收到的第六消息中包含的为所述两个呼叫建立本地交换的指示信息,为所述两个呼叫建立本地交换。
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技术方案通过接收来自第一基站子系统的要求切换的第一消息,并根据所述要求切换的第一消息,判断切换完成后构成会话的两个呼叫都将位于第二基站子系统且满足本地交换的条件时,向所述第二基站子系统发送请求切换的第二消息,指示所述第二基站子系统切换成功后为所述两个呼叫建立本地交换,由于不需要增加额外的建立本地交换的流程,在切换的同时实现本地交换,可以节约流程的执行时间,并节约A接口的消息数量。并且,由于不需要单独的流程建立本地交换,因此不会由于建立本地交换而对通话质量产生不利的影响,从而可以提高用户体验。
本发明实施例中另一种技术方案通过接收来自第三基站子系统的要求切换的第五消息,根据所述要求切换的第五消息中携带的为构成会话的两个呼叫申请建立本地交换的信息,判断为所述两个呼叫建立本地交换的条件是否满足,并在满足时,发送指示执行切换操作的第六消息指示所述第三基站子系统为所述两个呼叫建立本地交换。同样可以看出,所述建立本地交换的方法不需要增加额外的建立本地交换的流程,在切换的同时实现本地交换,因此可以节约流程的执行时间,并节约A接口的消息数量。并且,由于不需要单独的流程建立本地交换,因此不会由于建立本地交换而对通话质量产生不利的影响,从而可以提高用户体验。
本发明实施例中又一种技术方案在确定构成会话的两个呼叫位于第三基站子系统且满足建立本地交换的条件时,向所述第三基站子系统发送询问是否切换的第十消息,指示所述第三基站子系统为所述两个呼叫建立本地交换,并在接收到来自第三基站子系统的要求切换的第十一消息时,根据所述第十一消息中携带的为所述两个呼叫申请建立本地交换的信息,发送指示执行切换操作的第十二消息指示所述第三基站子系统为所述两个呼叫建立本地交换。可见,所述建立本地交换的方法不需要增加额外的建立本地交换的流程,在切换的同时实现本地交换,因此可以节约流程的执行时间,并节约A接口的消息数量。并且,由于不需要单独的流程建立本地交换,因此不会由于建立本地交换而对通话质量产生不利的影响,从而可以提高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全球移动通信系统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建立本地交换的方法一的实施例一信令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建立本地交换的方法一的实施例二信令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建立本地交换的方法二的实施例一信令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建立本地交换的方法二的实施例二信令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中MSC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中MSC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中MSC实施例三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中MSC实施例四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中MSC实施例五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MSC实施例六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BSS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BSS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BSS实施例三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建立本地交换的方法,能够在切换的同时建立本地交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相应的设备。以下分别进行详细说明。
切换是指当通话中的移动台从一个小区进入另一个小区时,网络能够把移动台从原小区所用的信道切换到新小区的某一信道,而保证用户的通话不中断。切换包括不同BSS控制区(Inter-BSS)内小区之间的切换及同一BSS控制区(Intra-BSS)内不同小区之间的切换,本发明实施例能够分别实现在上述两种切换过程中建立本地交换。对应的称为Inter-BSS间切换建立本地交换及Intra-BSS间切换建立本地交换,以下分别进行详细说明。
方法一、Inter-BSS间切换建立本地交换:当接收到来自第一BSS的要求切换的第一消息时,判断切换完成后构成会话的两个呼叫都将位于第二BSS且满足本地交换的条件时,向第二BSS发送要求切换的第二消息,指示所述第二BSS切换成功后为所述两个呼叫建立本地交换。为描述方便,本申请文件中采用第一消息、第二消息等描述方式,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一消息、第二消息只是用于区分不同的消息,并不用于表示消息的功能或顺序。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和实现本发明,以下参照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假定在切换过程中涉及终端MS1和MS2,切换前,MS1位于BSS1,MS2位于BSS2;切换后,MS1和MS2都位于BSS2。参照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建立本地交换的方法一的实施例一信令流程图,具体步骤如下:
201、BSS1向MSC发送切换要求(Handover Required)消息;
202、MSC判断切换完成后,MS1与MS2所对应的两个呼叫都将位于BSS2且所述两个呼叫满足本地交换的条件时,向BSS2发送切换请求(HandoverRequest)消息,Handover Request消息中包含信元用于指示BSS2切换成功后建立本地交换。
MSC可以判断出哪些呼叫可以建立本地交换。例如,MSC可以通过记录构成会话的两个呼叫所在小区的小区标识(Cell-ID),结合两个呼叫所使用的编解码及当前补充业务的要求,决定是否允许所述会话的两个呼叫建立本地交换。例如,MSC可以根据如下几个方面判断某两个呼叫是否可以建立本地交换:
1)建立本地交换的两个呼叫需要位于同一个BSS。
2)建立本地交换的两个呼叫的编解码需要相同或兼容,或者两个呼叫的码变换器(TC)资源位于BSC上。
3)对于补充业务,业务的属性不能与本地交换冲突。例如,对于呼叫等待、呼叫保持、多方通话等补充业务的属性与本地交换冲突,无法进行本地交换。
对于同一MSC下的每个呼叫,可以采用某种标识手段,对其进行唯一标识。例如,可以采用呼叫标识(Call-ID)的信元进行标识。除了Call-ID外,还可以采用其他方式,本申请文件所举方式并不对其构成限制。
MSC在判断出切换完成后,构成会话的两个呼叫都将位于BSS2时,可以通过信元指示BSS2切换完成后建立本地交换,所述信元具体可以是:本地交换标志(Local Switching Indicator),例如:Local Switching Indicator设置为1,表示BSS2可以建立本地交换;Local Switching Indicator设置为0,表示BSS2不可以建立本地交换。BSS2可以根据MSC的指示建立本地交换。
可见,本实施例中,MSC在接收到BSS1的切换请求后,判断切换后构成会话的两个呼叫将位于BSS2时,则指示BSS2在切换完成后建立本地交换,所述建立本地交换的流程与切换流程同时进行,因此可以节约整个流程执行时间,同时,由于建立交换的指示采用切换流程中的消息,因此可以节约A接口的消息数量。由于避免了单独的建立本地交换的流程,因此可以减少对通话质量的影响,提高用户体验。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可以对上述建立本地交换的方法进行优化,以下通过另一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
实施例二、在Inter-BSS间切换过程中,参照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建立本地交换的方法一的实施例二信令流程图,切换前,MS1位于BSS1,MS2位于BSS2;切换后,MS1和MS2都位于BSS2。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BSS2在本地交换能够建立时,将在所述构成会话的两个呼叫切换成功后,执行本地交换的操作,并利用切换完成消息中的某个信元通知MSC本地交换的执行结果,而MSC在所述两个呼叫的本地交换建立成功时,则清除为所述两个呼叫所分配的核心网用户面资源,以下通过具体流程进行详细说明:
301、BSS1向MSC发送要求切换的切换要求(Handover Required)消息;
Handover Required消息中包含了MS所要切换的小区列表,其中包括BSS2。
302、MSC判断切换完成后,MS1与MS2所对应的两个呼叫都将位于BSS2且所述两个呼叫满足本地交换的条件时,向BSS2发送请求切换的切换请求(Handover Request)消息,Handover Request消息中包含信元用于指示BSS2切换成功后可以建立本地交换;
MSC收到Handover Required消息后,就开始向BSS2发送Handover Request消息,要求BSS2分配无线资源。
303、BSS2向MSC返回指示切换请求响应的切换请求确认(HandoverRequest Ack)消息,通过所述消息中的某个信元(例如,本地交换可行性(LocalSwitch Feasibility))告知BSS当前是否支持本地交换,或者本地交换能否建立;
BSS2为所述两个呼叫分配无线资源后,向MSC返回Handover Request Ack消息指示是否支持本地交换或本地交换能否建立。例如,设置Local SwitchFeasibility信元为1表示支持建立本地交换,或本地交换可以建立;设置LocalSwitch Feasibility信元为0表示BSS2不支持本地交换,或者本地交换无法建立。
304、MSC在确认BSS2能够建立本地交换时,向BSS1发送指示执行切换操作的切换命令(Handover Command)消息,指示BSS1进行切换;
MSC收到后,向BSS1发送Handover Command消息,具体为:通过BSS1中的某个BTS向MS1发送Handover Command消息,该命令中包含了由BSS2分配的一个切换参考值,包括所分配信道的频率等信息。MS1将其频率切换到新的频率点上,向BSS2发送切换接入(Handover Access)消息。
305、BSS2向MSC发送切换检测(Handover Detect)消息;
BSS2检测MS1的合法性,若合法,BSS2发送Handover Detect消息给MSC。
306、BBS2向MSC发送指示切换完成的切换完成(Handover Complete)消息,MS1与BSS2正常通信。
BSS2可以通过Handover Complete消息中的某个信元,例如本地交换结果(Local Switch Result)信元指示本地交换是否建立成功。
根据Handover Complete消息,MSC获知本地交换是否建立成功,如果MSC得知本地交换建立成功,则清除为所述两个呼叫分配的核心网用户面资源;如果MSC得知本地交换建立失败,则保留为所述两个呼叫分配的核心网用户面资源,继续执行现有的呼叫流程。
MSC为所述两个呼叫分配的核心网用户面资源根据A接口的承载类型而有所不同。当A接口的承载类型是时分复用(TDM,Time Division Multiplex)时,MSC为所述两个呼叫分配的核心网用户面资源包括所述两个呼叫的电路标识码(CIC,Circuit Identifier Code)等。当A接口的承载类型为网际协议(IP,Internal Protocol)时,MSC为所述两个呼叫分配的核心网用户面资源包括位于媒体网关(MGW,Media Gateway)上的IP连接端点(IP地址+端口号)等。
在本地交换建立成功后,MSC释放为所述两个呼叫分配的核心网用户面资源,所述资源为与A接口相关的资源,因此节约A接口的传输资源。
307、当MSC收到Handover Complete消息后,通过指示清除资源的清除命令(Clear Command)消息释放BSS1内与MS1相关的资源;
其中BSS1内与MS1相关的资源包括相关的无线资源。
308、BSS1上内与MS1相关的资源释放完成后,BSS1向MSC发送指示资源清除完成的清除完成(Clear Complete)消息。
至此,一次切换过程完成。
可见,本实施例同样能够实现在切换的同时建立本地交换,从而可以节约A接口的消息数量及处理流程的执行时间,并降低对通话质量的影响。更进一步,本实施例还可以在本地交换建立成功后,由MSC释放为所述两个呼叫分配的核心网用户面资源,从而可以节约传输资源。
在具体实施中,在步骤303中,如果BSS2发送的Handover Request Ack消息指示无法为所述两个呼叫建立本地交换时,可以继续执行现有的切换流程,也可以指示BSS1和BSS2释放所述两个呼叫。或者在切换流程结束后(即执行完步骤308后),MSC再指示BSS2为所述两个呼叫建立本地交换。从而可以为所述两个呼叫建立本地交换,并在建立本地交换后,释放为所述两个呼叫分配的核心网用户面资源,以尽可能地节约A接口资源。
方法二、Intra-BSS间切换建立本地交换:MSC接收来自第三BSS的要求切换的第五消息,所述第五消息中包含为构成会话的两个呼叫申请建立本地交换的信息;根据所述来自第三BSS的第五消息,判断为所述两个呼叫建立本地交换的条件满足时,发送指示执行切换操作的第六消息指示所述第三BSS为所述两个呼叫建立本地交换。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和实现本发明,以下参照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两个呼叫(设MS1与MS2)都位于某个BSS(设为BSS3)中,但是没有建立本地交换。参照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建立本地交换的方法二的实施例一信令流程图,以下通过具体步骤进行详细说明。
401、BSS3向MSC发送表示要求切换的内部切换要求(Internal HandoverRequired)消息,所述消息中携带申请建立本地交换的信息;
所述消息中可以携带MS1与MS2所对应呼叫的呼叫标识,分别设为Call-ID1,Call-ID2,申请为所述两个呼叫建立本地交换的信息;
例如,可以在消息设置本地交换标志(Local Switch Indicator)信元,当Local Switch Indicator信元设置为1时,表示为呼叫Call-ID1与Call-ID2申请建立本地交换。
对于同一MSC下的每个呼叫,可以采用某种标识手段,对其进行唯一标识。例如,可以采用呼叫标识(Call-ID)的信元进行标识。除了Call-ID外,还可以采用其他方式,本申请文件所举方式并不对其构成限制。
402、MSC判断为所述两个呼叫建立本地交换的条件满足时,向BSS3发送指示执行切换操作的内部切换命令(Internal Handover Command)消息,指示BSS3为所述两个呼叫(Call-ID1和Call-ID2)建立本地交换。
MSC判断所述两个呼叫(Call-ID1与Call-ID2)是否满足建立本地交换的条件可以采取与方法一所述的技术方案中相同的技术手段,不再赘述。
例如,可以在Internal Handover Command消息中设置本地交换标志(LocalSwitch Indicator)信元,当Local Switch Indicator信元设置为1时,表示为呼叫Call-ID1与Call-ID2建立本地交换。
403、BSS3向MSC返回指示切换完成的切换完成(Handover Complete)消息。
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在MSC接收到的切换请求消息中包含为构成会话的两个呼叫申请建立本地交换的信息时,且所述两个呼叫建立本地交换的条件满足时,发送消息指示所述BSS建立本地交换,从而可以实现在切换的同时建立本地交换,节约流程执行时间,同时,由于通过切换消息指示是否建立本地交换,不需要额外的本地交换消息,因此可以节约A接口的消息数量。且本地交换与切换流程为同一流程,因此可以避免单独的本地交换处理流程对通话质量的影响,提高用户体验。
在具体实施例中,步骤403中的Handover Complete消息中可以携带信元(例如,本地交换结果(Local Switch Result)信元)指示本地交换的执行结果。如果本地交换建立成功,MSC可以清除为所述两个呼叫分配的核心网用户面资源,从而可以节约与之相关的A接口的传输资源,在BTS内本地交换情况下,还可以节约相关的Abis接口传输资源。而如果本地交换建立失败,则保留为所述两个呼叫分配的核心网用户面资源,并继续执行后续的呼叫流程。MSC在得知本地交换建立失败时,也可以切换完成后主动指示BSS建立本地交换。
在所述方法二的实施例一中,如果建立本地交换的条件不满足,则在执行步骤401后,可以利用表示拒绝内部切换要求的内部切换要求拒绝(InternalHandover Required Reject)消息拒绝BSS3发起的切换流程,其原因值可以设为:不允许建立本地交换(Not allowed to established Local Switch)。
而如果MSC发现两个呼叫位于同一BSS且满足建立本地交换的条件,但是还未建立本地交换时,MSC也可以发起切换流程,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
参照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建立本地交换的方法二的实施例二信令流程图,以下通过具体步骤进行详细说明:
501、MSC向BSS3发送询问是否切换的内部切换询问(Internal HandoverEnquiry)消息,所述消息中携带信元指示BSS3为MS1与MS2对应的呼叫(设为Call-ID1,Call-ID2)建立本地交换;
对于同一MSC下的每个呼叫,可以采用某种标识手段,对其进行唯一标识。例如,可以采用呼叫标识(Call-ID)的信元进行标识。除了Call-ID外,还可以采用其他方式,本申请文件所举方式并不对其构成限制。
MSC预先判断呼叫Call-ID1与Cal1-ID2是否满足建立本地交换的条件可以采取与方法一所述的技术方案中相同的技术手段,不再赘述。并在满足本地交换的条件时,向BSS3发送Internal Handover Enquiry消息,指示BSS3为呼叫Call-ID1与Call-ID2建立本地交换。Internal Handover Enquiry消息可以触发后续的切换流程。
502、BSS3向MSC发送内部切换要求(Internal Handover Required)消息,所述消息中包含为所述两个呼叫(Call-ID1与Call-ID2)申请建立本地交换的信息;
503、MSC判断为所述两个呼叫(Call-ID1与Call-ID2)建立本地交换的条件满足时,向BSS3发送内部切换命令(Internal Handover Command)消息,指示BSS3为所述两个呼叫(Call-ID1和Call-ID2)建立本地交换;
504、BSS3向MSC返回切换完成(Handover Complete)消息。
在Handover Complete消息中,可以携带信元(例如,本地交换结果(LocalSwitch Result)信元)指示本地交换的执行结果。如果本地交换建立成功,MSC可以清除为所述两个呼叫分配的核心网用户面资源,从而可以节约与之相关的A接口的传输资源。而如果本地交换建立失败,则保留为所述两个呼叫分配的核心网用户面资源,并继续执行后续的呼叫流程。MSC在得知本地交换建立失败时,也可以主动指示BSS建立本地交换。
在所述方法二的实施例一中,如果建立本地交换的条件不满足,则在执行步骤401后,可以利用内部切换要求拒绝(Internal Handover Required Reject)消息拒绝BSS3发起的切换流程,其原因值可以设为:不允许建立本地交换(Notallowed to established Local Switch)。
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由MSC发送内部切换询问消息,触发切换流程,并在切换过程中,建立本地交换,因此可以节约流程执行时间,并且由于通过切换流程中的消息指示建立本地交换,因此可以节约A接口的消息数量。
在具体实施中,当MSC向BSS3发送Internal Handover Enquiry消息时,若所述消息中携带信元指示BSS3为MS1与MS2对应的呼叫(设为Call-ID1,Call-ID2)建立本地交换,则BSS3向MSC发送Internal Handover Required消息,所述消息中包含为所述两个呼叫(Call-ID1与Call-ID2)申请建立本地交换的信息,此时,MSC不需要重复判断所述两个呼叫是否符合建立本地交换的条件,直接向BSS3发送Internal Handover Command消息,指示BSS3为所述两个呼叫(Call-ID1和Call-ID2)建立本地交换,其他步骤与上述实施例类似,不再赘述。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文件所举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例如,对建立本地交换流程中所采用的消息并不限定上述消息构成,消息构成(包括信元结构)可以在实现信息传递的基础上进行灵活定义。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中建立本地交换的方法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和实现本发明,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MSC进行对应描述。
参照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MSC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所述MSC可以用于在Inter-BSS间切换时建立本地交换,具体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601,用于接收来自第一BSS的消息,所述消息包括要求切换的第一消息;
第一判断单元602,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接收单元601接收到的第一消息,判断切换完成后构成会话的两个呼叫是否位于第一二BSS且满足本地交换的条件;
第一发送单元603,用于向第二BSS发送消息,所述消息包括:在切换完成后所述两个呼叫都将位于第二BSS且满足本地交换的条件时,指示所述第二BSS切换成功后为所述两个呼叫建立本地交换的请求切换的第二消息。
MSC可以判断出哪些呼叫可以建立本地交换。例如,MSC可以通过记录构成会话的两个呼叫所在小区的小区标识(Cell-ID),结合两个呼叫所使用的编解码及当前补充业务的要求,决定是否允许所述会话的两个呼叫建立本地交换。
对于同一MSC下的每个呼叫,可以采用某种标识手段,对其进行唯一标识。例如,可以采用呼叫标识(Call-ID)的信元进行标识。除了Call-ID外,还可以采用其他方式,本申请文件所举方式并不对其构成限制。
可见,本实施例所述的MSC在接收到来自第一BSS的要求切换第一消息时,判断切换完成后构成会话的两个呼叫是否位于第二BSS且满足本地交换的条件,并在切换完成后所述两个呼叫都将位于所述第二BSS且满足本地交换的条件时,发送请求切换的第二消息指示所述第二BSS切换成功后为所述两个呼叫建立本地交换,可以看出,所述建立本地交换是在切换过程中完成的,因此可以节约整个流程的执行时间,同时,由于建立本地交换的指示是通过切换流程中的消息实现的,因此可以节约A接口的消息数量。
参照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MSC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与MSC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MSC700在MSC实施例一基础上,还包括:
第二接收单元701,用于接收来自第二BSS的消息,所述消息包括指示切换完成的第三消息,所述第三消息包含指示本地交换是否建立成功的消息;
第一资源管理单元702,用于在第二接收单元701接收到的第三消息包含指示本地交换建立成功的信息时,清除为所述两个呼叫分配的核心网用户面资源;还可以在第二接收单元701接收到的第三消息包含指示本地交换建立失败的信息时,保留为所述两个呼叫分配的核心网用户面资源。
MSC为所述两个呼叫分配的核心网用户面资源根据A接口的承载类型而有所不同。当A接口的承载类型是TDM时,MSC为所述两个呼叫分配的核心网用户面资源包括所述两个呼叫的CIC等。当A接口的承载类型为IP时,MSC为所述两个呼叫分配的核心网用户面资源包括位于MGW上的IP连接端点(IP地址+端口号)等。
在建立本地交换后,清除为构成会话的两个呼叫所分配的核心网用户面资源,可以节约A接口的传输资源。
在具体实施中,第二接收单元701接收到的消息中还可包括指示切换请求响应的第四消息,所述第四消息包含指示第二BSS无法建立本地交换的信息;对应的,第一发送单元603发送的消息还可包括:在第二接收单元701接收到第四消息包含第二BSS无法建立本地交换的信息时,指示所述第一BSS和第二BSS释放所述两个呼叫的消息;或者在第二接收单元701接收到的第四消息包含第二BSS无法为所述两个呼叫建立本地交换的信息时,待切换完成后指示所述第二BSS建立本地交换的消息。从而可以为所述两个呼叫建立本地交换,并在建立本地交换后,释放为所述两个呼叫分配的核心网用户面资源,以尽可能地节约A接口资源。
参照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MSC实施例三结构示意图,所述MSC可以用于在Intra-BSS间切换时建立本地交换,具体包括:
第三接收单元801,用于接收来自第三BSS的消息,所述消息包括要求切换的第五消息,所述第五消息中包含为第三BSS中构成会话的两个呼叫申请建立本地交换的信息;
第二判断单元802,用于根据所述来自第三BSS的第五消息,判断为所述两个呼叫建立本地交换的条件是否满足;
第二发送单元803,用于向第三BSS发送消息,所述消息包括:第二判断单元802判断为所述两个呼叫建立本地交换的条件满足时,指示执行切换操作的第六消息,所述第六消息包含指示所述第三BSS为所述两个呼叫建立本地交换的信息。
所述MSC可以判断出哪些呼叫可以建立本地交换。例如,MSC可以通过记录构成会话的两个呼叫所在小区的小区标识(Cell-ID),结合两个呼叫所使用的编解码及当前补充业务的要求,决定是否允许所述会话的两个呼叫建立本地交换。
且所述MSC可以对本MSC下的每个呼叫,采用某种标识手段,对其进行唯一标识。例如,可以采用呼叫标识(Call-ID)的信元进行标识。除了Call-ID外,还可以采用其他方式,本申请文件所举方式并不对其构成限制。
可见,所述MSC在接收到第三BSS发送的申请为构成会话的两个呼叫建立本地交换的要求切换的第五消息时,判断所述两个呼叫是否满足本地交换的条件,并在满足本地交换的条件时,发送指示执行切换操作的第六消息指示第三BSS为所述两个呼叫建立本地交换,可以看出,所述MSC能够实现在切换的过程中建立本地交换,由于不需要单独的本地交换建立流程,因此可以节约流程执行时间,且由于采用切换流程中的消息指示是否建立本地交换,因此可以节约A接口的消息数量。而建立本地交换与切换流程同时执行,也避免了建立本地交换单独流程单独执行时对切换质量产生影响,因此可以提高用户体验。
参照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MSC实施例四结构示意图,与MSC实施例三的不同之处在于,MSC实施例四中还包括第二资源管理单元901,
所述第三接收单元801接收到的消息中还包括指示切换完成的第七消息,所述第七消息包含所述第三BSS为所述两个呼叫建立本地交换是否成功的信息;对应的,所述第二资源管理单元901用于在所述第七消息中包含所述第三BSS为所述两个呼叫建立本地交换成功的信息时,清除为所述两个呼叫所分配的核心网用户面资源;还可用于在所述第七消息中包含所述第三BSS为所述两个呼叫建立本地交换失败的信息时,保留为所述两个呼叫所分配的核心网用户面资源。
所述MSC为所述两个呼叫分配的核心网用户面资源根据A接口的承载类型而有所不同。当A接口的承载类型是TDM时,MSC为所述两个呼叫分配的核心网用户面资源包括所述两个呼叫的CIC等。当A接口的承载类型为IP时,MSC为所述两个呼叫分配的核心网用户面资源包括位于MGW上的IP连接端点(IP地址+端口号)等。
在为所述两个呼叫建立本地交换后,通过清除为所述两个呼叫分配的核心网用户面资源,可以节约A接口传输资源,在BTS内本地交换情况下,还可以节约Abis接口传输资源。
而且,第二发送单元803发送的消息中还可包括:在所述第二判断单元802判断为所述两个呼叫建立本地交换的条件不满足时,向所述第三BSS发送的拒绝为所述两个呼叫建立本地交换的切换请求的指示拒绝切换请求的第八消息。
参照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中MSC实施例五结构示意图,在MSC实施例三或四基础上,图10中以在MSC实施例四基础上进行扩展为例进行说明,还可包括:第三判断单元1001,用于判断所述两个呼叫是否位于同一个基站子系统且满足建立本地交换的条件,且没有建立本地交换;
第二发送单元803发送的消息还包括:在第三判断单元1001确定所述二个呼叫位于第三BSS且满足建立本地交换的条件,且没有建立本地交换时,向所述第三BSS发送的询问是否切换的第九消息,所述第九消息包含指示所述第三BSS为所述两个呼叫建立本地交换的信息。
参照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MSC实施例五结构示意图,该MSC包括:第四判断单元1101、第三发送单元1102和第四接收单元1103,其中:
第四判断单元1101,用于判断构成会话的两个呼叫是否位于第三BSS,且满足本地交换建立的条件,且未建立本地交换;
第三发送单元1102,用于向第三BSS发送消息,所述消息包括:在第四判断单元1101判断所述构成会话的两个呼叫均位于第三BSS,且满足本地交换建立的条件时,向所述第三BSS发送的询问是否切换的第十消息,所述第十消息包含指示所述第三BSS为所述两个呼叫建立本地交换的信息;根据第四接收单元1103接收到的第十一消息,发送的指示执行切换操作的第十二消息,所述第十二消息包含指示所述第三BSS为所述两个呼叫建立本地交换的信息。
第四接收单元1103,用于接收来自第三BSS的消息,所述消息包括要求切换的第十一消息,所述第十一消息包含为所述两个呼叫申请建立本地交换的信息;
可见,本实施例所述的MSC在确定构成会话的两个呼叫位于第三BSS且满足建立本地交换的条件时,向所述第三BSS发送询问是否切换的第十消息,指示所述第三BSS为所述两个呼叫建立本地交换,并在接收到来自第三BSS的要求切换的第十一消息时,根据所述第十一消息中携带的为所述两个呼叫申请建立本地交换的信息,发送指示执行切换操作的第十二消息指示所述第三BSS为所述两个呼叫建立本地交换。可见,所述建立本地交换的方法不需要增加额外的建立本地交换的流程,在切换的同时实现本地交换,因此可以节约流程的执行时间,并节约A接口的消息数量。并且,由于不需要单独的流程建立本地交换,因此不会由于建立本地交换而对通话质量产生不利的影响,从而可以提高用户体验。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建立本地交换过程中所涉及的BSS进行对应描述:
参照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BSS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该BSS包括:第一接收单元1201和第一本地交换建立单元1202,其中:
第一接收单元1201,用于接收来自核心网侧的消息,所述消息包括要求切换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中包含指示切换成功后为构成会话的两个呼叫建立本地交换的信息;
第一本地交换建立单元1202,用于根据第一接收单元1201接收到的第一消息,为所述两个呼叫建立本地交换。
可以看出,所述BSS在接收到来自核心网侧的要求切换的第一消息时,根据第一消息中携带的切换成功后为构成会话的两个呼叫建立本地交换的指示信息,为所述两个呼叫建立本地交换。因此,该BSS能够同时实现切换与本地交换,从而可以节约流程执行时间。同时,由于使用切换流程中的消息携带指示是否建立本地交换的信息,因此可以节约A接口的消息数量。而切换与本地交换同时执行也避免了切换与本地交换分别执行时对通话质量的影响,从而可以提高用户体验。
所述BSS的适用场景为:Inter-BSS间切换建立本地交换的过程,例如,切换前处于不同BSS的两个呼叫,切换后位于同一BSS,且满足本地交换的条件时,所述BSS即可为所述两个呼叫建立本地交换。
在具体实施中,上述BSS还可进一步优化,以一个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
参照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BSS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在BSS实施例一实施例基础上,扩展第一发送单元1301,用于向核心网侧发送消息,包括在第一本地交换建立单元1202为所述两个呼叫建立本地交换后,向核心网侧发送的指示切换完成的第三消息,所述第三消息包含为所述两个呼叫建立本地交换是否成功的信息,使得核心网侧在本地交换建立成功时清除为所述两个呼叫分配的核心网用户面资源,或者在本地交换建立失败时保留为所述两个呼叫分配的核心网用户面资源。
本实施例所介绍的BSS在本地交换建立成功后,通过向核心网侧发送本地交换建立成功的消息,指示核心网清除为所述两个呼叫分配的核心网用户面资源,可以节省相关的A接口传输资源。
参照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BSS实施例三结构示意图,BSS1400包括:第二发送单元1401、第二接收单元1402和第二本地交换建立单元1403,其中:
第二发送单元1401,用于向核心网侧发送消息,所述消息中包括要求切换的第五消息,所述第五消息中包含为构成会话的两个呼叫申请建立本地交换的信息;
第二接收单元1402,用于接收来自所述核心网侧的消息,所述消息中包括指示执行切换操作的第六消息,所述第六消息包含为所述两个呼叫建立本地交换的指示信息;
第二本地交换建立单元1403,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接收单元1403接收到的第六消息中携带的指示为所述两个呼叫建立本地交换的指示信息,为所述两个呼叫建立本地交换。
可以看出,所述BSS首先向核心网侧发送要求切换的第五消息申请建立本地交换,在接收到来自核心网侧的第六消息时,根据所述第六消息中携带的切换成功后为构成会话的两个呼叫建立本地交换的指示信息,为所述两个呼叫建立本地交换。因此,该BSS能够同时实现切换与本地交换,从而可以节约流程执行时间。同时,由于使用切换流程中的消息携带指示是否建立本地交换的信息,因此可以节约A接口的消息数量。而切换与本地交换同时执行也避免了切换与本地交换分别执行时对通话质量的影响,从而可以提高用户体验。
所述BSS的适用场景为:Intra-BSS间切换建立本地交换的过程,例如,切换前后两个呼叫始终位于相同的BSS,且满足本地交换的条件时,所述BSS即可为所述两个呼叫建立本地交换。
在具体实施中,可以对所述BSS进行扩展,例如:第二发送单元1401发送的消息还包括:在为所述两个呼叫建立本地交换成功时,向所述核心网侧发送的指示切换完成的第七消息,所述第七消息包含为所述两个呼叫建立本地交换成功的指示信息,使得核心网侧清除为所述两个呼叫分配的核心网用户面资源。
本实施例所介绍的BSS在本地交换建立成功后,通过向核心网侧发送本地交换建立成功的消息,指示核心网清除为所述两个呼叫分配的核心网用户面资源,在TDM模式下,可以节省相关的A接口传输资源,对于BTS内的本地交换,还可以节约Abis接口传输资源。
第二接收单元1402接收到的消息中还可包括来自核心网侧的建立本地交换的询问是否切换的第九消息,所述第九消息包含指示所述基站子系统为所述两个呼叫建立本地交换的指示信息;对应的,第二发送单元1401在第二接收单元1402接收到所述建立本地交换的第九消息时,发送所述要求切换的第五消息。
以上通过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Communications)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介绍的建立本地交换的方法同样可以应用于宽带码分多址(WCDMA,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时分同步码分多址(TD-SCDMA,Time Division Synchronous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和长期演进网络(LTE,Long Term Evolution)以及其他无线通信系统中,而所对应的设备则为系统中对应的核心网设备(如:MSC服务器)及基站子系统(具体可以是无线网络控制器(RNC(Radio Network Controller)或基站(NodeB))。不再一一举例说明。
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所使用的第一、第二等限定系统、设备或单元的定语,并不表示一定顺序,只是为描述方便,用于区分不同的系统、设备或单元,只要所述系统、设备或单元能够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的功能即可。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介质可以包括:ROM、RAM、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建立本地交换的方法、核心网设备及基站子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21)

1.一种建立本地交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来自第一基站子系统的要求切换的第一消息;
根据所述要求切换的第一消息确定切换完成后构成会话的两个呼叫都位于第二基站子系统,且满足本地交换的条件时,向所述第二基站子系统发送请求切换的第二消息,指示所述第二基站子系统所述切换成功后为所述两个呼叫建立本地交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立本地交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接收来自第二基站子系统的指示切换完成的第三消息,当所述第三消息中包含为所述两个呼叫建立本地交换成功的信息时,清除为所述两个呼叫分配的核心网用户面资源;
或者,接收来自第二基站子系统的指示切换完成的第三消息,当所述第三消息中包含为所述两个呼叫建立本地交换失败的信息时,保留为所述两个呼叫分配的核心网用户面资源,并继续进行呼叫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建立本地交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接收来自第二基站子系统的指示切换请求响应的第四消息,当所述第四消息中包含无法为所述两个呼叫建立本地交换的信息时,指示所述第一基站子系统及第二基站子系统释放所述两个呼叫;
或者,接收来自第二基站子系统的指示切换请求响应的第四消息,当所述第四消息中包含无法为所述两个呼叫建立本地交换的信息时,待切换完成后指示所述第二基站子系统为所述两个呼叫建立本地交换。
4.一种建立本地交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来自第三基站子系统的要求切换的第五消息,所述第五消息中包含为第三基站子系统中的构成会话的两个呼叫申请建立本地交换的信息;
根据所述来自第三基站子系统的第五消息确定满足为所述两个呼叫建立本地交换的条件时,发送指示执行切换操作的第六消息指示所述第三基站子系统为所述两个呼叫建立本地交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建立本地交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接收所述第三基站子系统的指示切换完成的第七消息,当所述第七消息中包含为所述两个呼叫建立本地交换成功的信息时,清除为所述两个呼叫所分配的核心网用户面资源;
或者,接收所述第三基站子系统的指示切换完成的第七消息,当所述第七消息中包含为所述两个呼叫建立本地交换失败的信息时,保留为所述两个呼叫所分配的核心网用户面资源,并继续进行呼叫处理;或,
接收到所述第三基站子系统的指示切换完成的第七消息,当所述第七消息中包含为所述两个呼叫建立本地交换失败的信息时,待切换完成后指示所述第三基站子系统为所述两个呼叫建立本地交换。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建立本地交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如果不满足为所述两个呼叫建立本地交换的条件,向所述第三基站子系统发送指示拒绝切换请求的第八消息,拒绝为所述两个呼叫建立本地交换的切换请求。
7.根据权利要求4至6任一项所述的建立本地交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接收来自第三基站子系统的要求切换的第五消息之前进一步包括:
确定所述两个呼叫满足建立本地交换的条件时,向所述第三基站子系统发送询问是否切换的第九消息,指示所述第三基站子系统为所述两个呼叫建立本地交换。
8.一种建立本地交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构成会话的两个呼叫位于第三基站子系统且满足建立本地交换的条件时,向所述第三基站子系统发送询问是否切换的第十消息,指示所述第三基站子系统为所述两个呼叫建立本地交换;
接收来自第三基站子系统的要求切换的第十一消息,所述第十一消息中包含为所述两个呼叫申请建立本地交换的信息;
根据所述来自第三基站子系统的第十一消息,发送指示执行切换操作的第十二消息指示所述第三基站子系统为所述两个呼叫建立本地交换。
9.一种核心网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第一基站子系统的消息,所述消息包括要求切换的第一消息;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接收单元接收到的要求切换的第一消息,判断切换完成后构成会话的两个呼叫是否位于第二基站子系统且满足本地交换的条件;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向第二基站子系统发送消息,所述消息包括:在切换完成后所述两个呼叫都将位于第二基站子系统且满足本地交换的条件时,指示所述第二基站子系统切换成功后为所述两个呼叫建立本地交换的请求切换的第二消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核心网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第二基站子系统的消息,所述消息包括指示切换完成的第三消息,所述第三消息中包含指示本地交换是否建立成功的信息;
第一资源管理单元,用于在第二接收单元接收到的第三消息包含指示本地交换建立成功的信息时,清除为所述两个呼叫分配的核心网用户面资源;或者在所述第二接收单元接收到的第三消息包含指示本地交换建立失败的信息时,保留为所述两个呼叫分配的核心网用户面资源。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核心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收单元接收到的消息中还包括指示切换请求响应的第四消息,所述第四消息包含第二基站子系统无法为所述两个呼叫建立本地交换的信息;
所述第一发送单元发送的消息还包括:在所述第二接收单元接收到的第四消息包含第二基站子系统无法为所述两个呼叫建立本地交换的信息时,指示所述第一基站子系统及第二基站子系统释放所述两个呼叫的消息;或者在所述第二接收单元接收到的第四消息包含第二基站子系统无法为所述两个呼叫建立本地交换的信息时,待切换完成后指示所述第二基站子系统建立本地交换的消息。
12.一种核心网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三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第三基站子系统的消息,所述消息包括要求切换的第五消息,所述第五消息中包含为第三基站子系统中构成会话的两个呼叫申请建立本地交换的信息;
第二判断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来自第三基站子系统的第五消息,判断为所述两个呼叫建立本地交换的条件是否满足;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向第三基站子系统发送消息,所述消息包括:第二判断单元判断为所述两个呼叫建立本地交换的条件满足时,指示执行切换操作的第六消息,所述第六消息包含指示所述第三基站子系统为所述两个呼叫建立本地交换的信息。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核心网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资源管理单元,
所述第三接收单元接收到的消息中还包括指示切换完成的第七消息,所述第七消息包含所述第三基站子系统为所述两个呼叫建立本地交换是否成功的信息;
所述第二资源管理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七消息中包含所述第三基站子系统为所述两个呼叫建立本地交换成功的信息时,清除为所述两个呼叫所分配的核心网用户面资源;在所述第七消息中包含所述第三基站子系统为所述两个呼叫建立本地交换失败的信息时,保留为所述两个呼叫所分配的核心网用户面资源。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核心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发送单元发送的消息中还包括:在所述第二判断单元判断为所述两个呼叫建立本地交换的条件不满足时,向所述第三基站子系统发送的拒绝为所述两个呼叫建立本地交换的切换请求的指示拒绝切换请求的第八消息。
15.根据权利要求12至14任一项所述的核心网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两个呼叫是否位于同一个基站子系统且满足建立本地交换的条件,且没有建立本地交换;
所述第二发送单元发送的消息还包括:在第三判断单元确定所述二个呼叫位于第三基站子系统且满足建立本地交换的条件,且没有建立本地交换时,向所述第三基站子系统发送的询问是否切换的第九消息,所述第九消息包含指示所述第三基站子系统为所述两个呼叫建立本地交换的信息。
16.一种核心网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四判断单元、第三发送单元和第四接收单元,其中:
第四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构成会话的两个呼叫是否位于第三基站子系统,且满足本地交换建立的条件,且未建立本地交换;
第三发送单元,用于向第三基站子系统发送消息,所述消息包括:在所述第四判断单元判断所述构成会话的两个呼叫均位于第三基站子系统,且满足本地交换建立的条件时,向所述第三基站子系统发送的询问是否切换的第十消息,所述第十消息包含指示所述第三基站子系统为所述两个呼叫建立本地交换的信息;根据所述第四接收单元接收到的第十一消息,发送的指示执行切换操作的第十二消息,所述第十二消息包含指示所述第三基站子系统为所述两个呼叫建立本地交换的信息;
第四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第三基站子系统的消息,所述消息包括要求切换的第十一消息,所述第十一消息包含为所述两个呼叫申请建立本地交换的信息。
17.一种基站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核心网侧的消息,所述消息包括要求切换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中包含指示切换成功后为构成会话的两个呼叫建立本地交换的信息;
第一本地交换建立单元,用于根据第一接收单元接收到的第一消息,为所述两个呼叫建立本地交换。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基站子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向核心网侧发送消息,包括在所述第一本地交换建立单元为所述两个呼叫建立本地交换后,向核心网侧发送的指示切换完成的第三消息,所述第三消息包含为所述两个呼叫建立本地交换是否成功的信息,使得核心网侧在本地交换建立成功时清除为所述两个呼叫分配的核心网用户面资源,或者在本地交换建立失败时保留为所述两个呼叫分配的核心网用户面资源。
19.一种基站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向核心网侧发送消息,所述消息中包括要求切换的第五消息,所述第五消息中包含为所述基站子系统中构成会话的两个呼叫申请建立本地交换的信息;
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所述核心网侧的消息,所述消息中包括指示执行切换操作的第六消息,所述第六消息包含为所述两个呼叫建立本地交换的指示信息;
第二本地交换建立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接收单元接收到的第六消息中包含的为所述两个呼叫建立本地交换的指示信息,为所述两个呼叫建立本地交换。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基站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发送单元发送的消息还包括在为所述两个呼叫建立本地交换成功时,向所述核心网侧发送的指示切换完成的第七消息,所述第七消息包含为所述两个呼叫建立本地交换成功的指示信息,使得核心网侧清除为所述两个呼叫分配的核心网用户面资源。
21.如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基站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收单元接收到的消息中还包括来自核心网侧的建立本地交换的询问是否切换的第九消息,所述第九消息包含指示所述基站子系统为所述两个呼叫建立本地交换的指示信息;
所述第二发送单元在所述第二接收单元接收到所述建立本地交换的第九消息时,发送所述要求切换的第五消息。
CN2009100051996A 2009-02-10 2009-02-10 建立本地交换的方法、核心网设备及基站子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0104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051996A CN101801046B (zh) 2009-02-10 2009-02-10 建立本地交换的方法、核心网设备及基站子系统
PCT/CN2010/070430 WO2010091612A1 (zh) 2009-02-10 2010-01-30 建立本地交换的方法、核心网设备及基站子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051996A CN101801046B (zh) 2009-02-10 2009-02-10 建立本地交换的方法、核心网设备及基站子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01046A true CN101801046A (zh) 2010-08-11
CN101801046B CN101801046B (zh) 2012-07-11

Family

ID=425614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005199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01046B (zh) 2009-02-10 2009-02-10 建立本地交换的方法、核心网设备及基站子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1801046B (zh)
WO (1) WO2010091612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134354A1 (zh) * 2010-04-30 2011-11-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本地交换中实现切换的系统、方法及基站子系统
CN103327551A (zh) * 2012-03-23 2013-09-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涉及本地通话本地交换的切换处理方法及基站子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80579B (zh) * 2012-10-22 2017-02-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电路交换基站的本地交换控制方法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I103466B (fi) * 1997-02-14 1999-06-30 Nokia Telecommunications Oy Menetelmä langattoman tilaajapäätelaitteen liikkuvuuden laajentamiseks i
KR100434261B1 (ko) * 1999-08-11 2004-06-0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가입자망 및 무선가입자망에서의 로밍 방법
KR100339340B1 (ko) * 1999-11-02 2002-06-03 서평원 무선가입자망에서의 이동 서비스 방법
CN100527886C (zh) * 2004-12-31 2009-08-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小区快速切换方法
US8437750B2 (en) * 2005-12-15 2013-05-07 Slieve Mish Inventions Limited Communications system and method
CN101321380B (zh) * 2007-06-04 2011-10-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切换方法、移动台和交换设备
CN101159905B (zh) * 2007-11-07 2010-04-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基站控制器内实现本地交换方法、核心网设备及网络系统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134354A1 (zh) * 2010-04-30 2011-11-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本地交换中实现切换的系统、方法及基站子系统
US8718648B2 (en) 2010-04-30 2014-05-06 Zte Corporation System, method and base station subsystem for realizing handover in local switch
CN103327551A (zh) * 2012-03-23 2013-09-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涉及本地通话本地交换的切换处理方法及基站子系统
WO2013139094A1 (zh) * 2012-03-23 2013-09-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涉及本地通话本地交换的切换处理方法及基站子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0091612A1 (zh) 2010-08-19
CN101801046B (zh) 2012-07-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757557B (zh) 支持接入封闭网络的方法、ue、基站及可读存储介质
US10931423B2 (en) Tele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and methods
CN103781063B (zh) 提供用于所请求连接的源连接标识符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程序
JP5204243B2 (ja) Rnc間ハンドオーバにおけるaインタフェース上でのtdm(aotdm)あるいは、ip(aoip)ベアラの確立
CN103609150A (zh) 基于apn专有或者非apn专有信息经由本地网络进行流量分流
WO2009082860A1 (fr) Procédé et système d'informations de type de cellule basé sur un système lte
CN113873615A (zh) Ue接入的方法和设备
US20020097693A1 (en) Mobile to mobile calls
CN103167564A (zh) Lte系统中终端电路域业务回落接入方法和相应网元
EP2207399B1 (en) A method, system and device for processing the service in the circuit switching domain
CN114915614A (zh) 一种恢复ims业务的方法及装置
WO2012152130A1 (zh) 承载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1795442A (zh) 移动通信系统中承载建立的方法
CN101801046B (zh) 建立本地交换的方法、核心网设备及基站子系统
CN102164389A (zh) 终端的系统间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01848449B (zh) 用户管理和状态保持方法、装置及系统
US7133385B2 (en) Network directed intersystem handoff for 1xEVD0
CN101577937A (zh) 流量控制方法、装置及基站子系统
US20060258363A1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service priority in radio communication network,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radio control apparatus, terminal unit, and core network
KR102359321B1 (ko) Pdu 세션 생성 절차를 수행하는 과정에서 s5-u 트래픽 구간의 발생을 방지하는 방법
CN111479299B (zh) 基于非独立组网设置PSCell的方法及装置
CN109963315B (zh) 一种辅基站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03167575A (zh) Lte系统中终端电路域业务回落接入方法和相应网元
CN101860926B (zh) 一种切入过程中呼叫建立方法和系统
CN101801053B (zh) 解除本地交换的方法、核心网设备及基站子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