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73492A - 信息处理设备、设置改变方法和设置改变程序 - Google Patents

信息处理设备、设置改变方法和设置改变程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73492A
CN102073492A CN2010105456385A CN201010545638A CN102073492A CN 102073492 A CN102073492 A CN 102073492A CN 2010105456385 A CN2010105456385 A CN 2010105456385A CN 201010545638 A CN201010545638 A CN 201010545638A CN 102073492 A CN102073492 A CN 10207349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ferences
unit
image
setting
chan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54563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杉田沙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0734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7349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1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ased on recognised objects
    • H04N23/611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ased on recognised objects where the recognised objects include parts of the human bod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了信息处理设备,其中包括:检测单元,配置来用于从图像中检测人员;设置改变单元,如果指定了由检测单元从图像中检测的人员之一,那么,在使用与所标识的多个属性的组合相关联的特定属性设置信息来改变用户界面设置之前,该设置改变单元就根据个人的图像来标识所指定的人的多个属性。

Description

信息处理设备、设置改变方法和设置改变程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处理设备、设置改变方法和设置改变程序。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用于改变用户界面设置的信息处理设备、设置改变方法和设置改变程序。
背景技术
今天,许多信息处理设备装配有图形用户界面,或者是所谓的GUI。数字静态照相机构成了这样的一种信息处理设备,在它的屏面上不仅显示所摄取的对象的图像,而且还显示与摄像相关的信息(文字的或图形的)。只要需要,屏面就允许用户检验和改变相机的设置。
同时,用户界面(UI)是直接影响所讨论的信息处理设备的使用方便性的重要因素。显然,用户界面最好应当尽可能地便于用户使用。
至今,已经提出了一些显示设备,其目的是改变用户界面设置以便与用户的年龄相适应(具体地说,改变显示在屏面上的文本信息的字体的大小)。在已公开的日本专利No.平成11-15817中,说明性地揭示了一个这样的设备。
发明内容
年龄仅仅是用户的属性之一(在其它的属性中,进而包括性别、种族等)。上述类型的显示设备通过提示用户输入他或她的年龄来鉴别用户的年龄。根据所确定的用户的年龄,可以相应地改变用户界面设置。
如果提示用户要输入的属性的数量增加了,以至于要用更加细致的方式来标识用户的属性,就必须进一步提高用户界面使用的方便性。然而,尽管增加输入属性的数量有助于改进用户界面使用的方便性,但是,需要输入大量的属性则会成为用户要承担的一个恼人的任务。
鉴于上述的情况,提出了本发明,本发明提供了信息处理设备、设置改变方法和设置改变程序,以便用简化了的方式来提高设备的使用方便性。
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来实行本发明的时候,提供了信息处理设备,其中包括:检测单元,配置来用于从图像中检测人员;设置改变单元,被配置成如果由所述检测单元从所述图像中检测的人员之一被指定,那么该设置改变单元就根据所述人员的图像来标识(identify)所指定的人员的多个属性,之后使用与所标识的多个属性的组合相关联的特定属性设置信息来改变用户界面设置。
在如上所概括地建造信息处理设备时,本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设备只需要有由用户从图像中指定的所显示的人员,而不需要用户专门输入他或她自己的属性。然后,信息处理设备标识用户的多个属性,并可根据所标识的多个属性来已改变用户界面设置。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用户不用输入他或她的属性,只需要从图像中指定所显示的个人。指定图像中的人员可让信息处理设备标识用户的多种属性,并根据所标识的多种属性来改变用户界面设置。本发明的信息处理设备以及与之结合执行的设置改变方法和设置改变程序,以简化了的方式提供增强了的使用方便性。
附图说明
在阅读了以下的描述和附图之后,本发明的特征和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其中:
图1是示出了勾勒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设备的功能结构的框图。
图2是表示出了用户界面(UI)设置系统的典型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示出了数字静态照相机(DSC)的硬件结构的框图。
图4是示出了管理服务器的硬件结构的框图。
图5是示出了特定属性的用户界面设置信息表格图。
图6A和6B是说明目标用户的选择的示意图。
图7是示出了用户界面设置检验屏面的典型结构的示意图。
图8是说明所显示的设置值表单的表格图。
图9是示出了特定人员的用户界面设置信息的示意图。
图10是示出了改变用户界面设置的例行程序的流程图。
图11是示出了数字静态照相机(DSC)的功能结构的框图。
图12A和12B是根据另一个实施例说明目标用户的选择(部分1)的示意图。
图13是根据另一个实施例说明了目标用户的选择(部(部分2)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将在以下的标题下说明本发明的推荐的实施例(以下简称为实施例)。
1.实施例
2.其它实施例
<1.实施例>
[1-1实施例的概述]
首先,将本发明推荐的实施例概括于下。在概述后面是实施例的具体例子的说明。
在图1中,参考标记1表示信息处理设备,其中包括检测单元2,用于从图像中检测人员。信息处理设备1还包括设置改变单元3。如果指定了由检测单元2从图像中检测的人员之一,那么,在使用与所标识的多个属性的组合相关联的特定属性设置信息来改变用户界面设置之前,设置改变单元3就根据个人的图像来标识所指定的人的多个属性。
在按如上概述来建造时,信息处理设备1只需要有由用户从图像中指定并显示出来的个人,而不需要用户特地输入他或她的属性。随后,信息处理设备1标识用户的多个属性,并可根据所鉴的多个属性来改变用户界面设置。
最好以这样的方式来配置信息处理设备1,如果指定了除了由检测单元2从图像中检测到的人员以外的任何部分,设置改变单元3就能将用户界面设置改变为初始的设置。
特定属性设置信息描述了用于改变用户界面设置的设置值。设置改变单元3使用在特定属性设置信息中所描述的设置值来改变用户界面设置。
设置改变单元3最好能够使显示单元4显示在特定属性设置信息中所表明的设置值,在此,所述特定属性设置信息是与所标识的多个属性的组合相关联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在响应用户的操作以改变所显示的设置值时,设置改变单元3可以改变所显示的设置值,并可用改变了设置值来改变用户界面设置。
设置改变单元3最好能够使记录单元5记录特定人员的设置信息,该信息表明与从图像中指定的那个人相关联的、改变了的用户界面设置。
进而,最好这样来配置信息处理设备1,以使其包括与外部设备通信的通信单元6。通信单元6可以从外部设备上接收特定属性设置信息,并将特定人员设置信息发送给外部设备。
进而,最好这样来配置信息处理设备1,以使其包括用于确定设备的当前位置的定位单元7。在此情况下,可将特定属性设置信息连同多个属性与当前位置的组合,一起记录在记录单元5中。设置改变单元3可以使用特定属性设置信息来改变用户界面设置,在此,该特定属性设置信息是与所标识的多个属性与由定位单元7确定的当前位置的组合相关联的。
进而,最好这样来配置信息处理设备1,以使其包括显示控制单元8,以便在打开显示单元4时,在其上显示预定的图像。在此情况下,检测单元2可以从图像中检测显示在显示单元4上的人员。
下面将详细说明构成按上述方式建造的信息处理设备1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具体例子。
[1-2.用户界面设置系统的系统结构]
现在将要说明根据本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设备1的具体的例子。在图2中,标号100表示用户界面(UI)设置系统。用户界面设置系统100是由数字静态照相机(以下称为DSC)101和管理服务器102构成的,管理服务器102管理用户界面设置信息(下面将要详细说明),以便改变DSC101的用户界面设置。
在用户界面设置系统100中,DSC101根据用户界面设置信息来改变用户界面设置。此外,DSC101通过网络NT从管理服务器102上下载用户界面设置信息。
[1-2-1.DSC和管理服务器的硬件结构]
下面将要说明构成用户界面设置系统100的DSC101和管理服务器102的典型的硬件结构。
首先,说明DSC 101的硬件结构。如图3所示,DSC 101包括由CPU构成的微型计算机(称为MPU)110,ROM和RAM。在MPU110工作时,CPU将程序从ROM上装载到RAM中以便执行程序,并由此控制DSC101的组成部件并进行各种处理工序。
MPU110根据来自操作单元111的输入信号来识别用户进行的操作。操作单元111通常包括快门按钮和触摸面板。
举例来说,MPU110可以识别用户在操作单元111上进行的、试图将操作模式改变为拍摄模式的操作。在此情况下,MPU110将操作模式改变为拍摄模式。
此时,成像元件112将从拍摄对象上通过镜头113而获得的光转换成电信号(即所谓的光电转换)。再用模拟-数字转换器(A/D转换器)114将所产生的电信号转换成数字图像信号。然后,将所产生的数字图像信号输入到相机信号处理单元115中。
在将所处理的图像信号输出到显示处理单元116之前,相机信号处理单元115对图像信号进行诸如自动聚焦和图像质量校正之类的信号处理。在MPU110的控制下,显示处理单元116将图像信号转变成用于在显示器117的屏面上显示的信号。将由此转换了的图像信号发送到显示器117上。
于是,显示器117就以直通图像(through-image)(也称为监控图像)的形式来显示拍摄对象的图像。显示出来的图像允许用户检验成像的对象。
此时,在MPU110的控制下,显示处理单元116将图形信号(这如像图标、按钮)和文本信息叠加在从相机信号处理单元115上输出的图像信号上。这就使显示器117能够在它的屏面上显示图标、按钮、文本信息以及直通图像。
此外,相机信号处理单元115在称为脸部检测处理中处理图像信号以检测人员的脸部。在检测人员的脸部时,作为脸部检测处理的结果,相机信号处理单元115通知MPU110在图像中的人员的脸部的位置和大小。根据这个通知,MPU110控制显示处理单元116在直通图像上显示包含的人员脸部的框(可以将这个框称为脸部框)。
通过获得叠加在直通图像上的脸部框,DSC101告诉用户已经检测了人员的脸部。
现在假设按下了操作单元111的快门按钮以指示记录图像。此时,记录/再现处理单元118在MPU110的控制下压缩-编码从相机信号处理单元115上输出的图像信号。将压缩-编码了的图像信号作为图像文件记录在图像记录单元119上。要说明的是,图像记录单元119可以是可拆卸的记录介质。以上所述就是DSC101是怎样将摄取的图像记录于其中的。
与此同时,MPU110可以通过操作单元111接收指令,指示将操作模式改变为再现模式。作为响应,MPU110将操作模式改变为再现模式。
在再现模式中,记录/再现单元118在MPU110的控制下,通过从图像记录单元119上读取和解码相应的图像文件来再现原始的图像信号。将再现的图像信号发送给显示处理单元116。在MPU110的控制下,在将信号转发给显示器117之前,显示处理单元116将图像信号转换成用于在显示器117上显示的信号。
结果,显示器117显示从图像文件中得到的图像。这就是DSC是怎样再现所记录的图像的。
再则,MPU110可以识别用户在操作单元111上进行的、用以改变图像的操作。在此情况下,为了显示下一个图像,MPU110控制记录/再现单元118,以便从图像记录单元119中读取下一个图像文件,
与此同时,MPU110可以根据需要在再现模式中控制显示处理单元116,以便将图标、按钮、文本信息和/或脸部框和图像一起显示在显示器117上。
DSC101进而包括通知单元120,它是由LED(发光二极管)和扬声器构成的。在MPU110控制下,通知单元120可以根据来自MPU110的音频信号让扬声器输出声音或者让LED发光。
更具体地说,MPU110可以将显示在屏面上的文本信息转换为音频信号,并让通知单元120根据音频信号通过扬声器输出声音。这就是通知单元120是怎样根据显示在屏面上的文本信息提供文本-话音读出的。在MPU110控制下,在自定时器工作的同时,通知单元120可以让LED闪光。
DSC101还包括GPS(全球定位系统)模块121。GPS模块121从多个GPS卫星上接收信号并根据接收到的信号来确定DSC101的当前位置。
MPU110从GPS模块121上获取表示当前位置的信息(也称为当前位置信息)。将这样得到的当前位置信息附加在图像文件上,并以此作为表示拍摄位置的信息(称为拍摄位置信息)。
DSC101进而装配有有线的或无线的网络接口(I/F)122。通过网络接口122,MPU110与连接到网络NT上的管理服务器102相互通信。
DSC101还装配有用户界面设置信息记录单元123。用户界面设置信息记录单元123具有预先记录于其中的用户界面设置信息。
根据记录于用户界面设置信息记录单元123中的用户界面设置信息,MPU110改变用户界面设置,以使得该设置能最好地适合于用户操作DSC101。下面将讨论改变用户界面设置的具体方法。在此技术说明书中,将操作DSC 101的用户称为目标用户。
MPU110可以根据需要从管理服务器102上下载最新的用户界面设置信息。MPU110继续用新近下载的信息来更新保留在用户界面设置信息记录单元123中的用户界面设置信息。
顺便提及的是,DSC101是在本发明的概述中所列举的信息处理设备1的具体例子。DSC101的相机信号处理单元115是本发明的信息处理设备1的检测单元2的具体例子。DSC101的MPU110成为信息处理设备1的设置改变单元3和显示控制单元8的具体例子。DSC101的用户界面设置信息记录单元123是信息处理设备1的记录单元5的具体例子。DSC101的网络接口122是信息处理设备1的通信单元6的具体例子。DSC101的GPS模块121是信息处理设备1的定位单元7的具体例子。
下面,将要说明管理服务器102的典型结构。如图4所示,管理服务器102的CPU130将程序从硬盘131上装载到RAM132中以便执行程序,并由此控制管理服务器102的各个组成部分来进行各种各样的处理。
管理服务器102包括网络接口133。通过网络接口133,CPU130与连接到网络NT上的DSC 101相互通信。
硬盘131具有存储于其上并在其上管理的用户界面设置信息。一旦通过网络接口133从DSC101上接收到下载用户界面设置信息的请求时,CPU130就向DSC101发送从硬盘131上检索到的用户界面设置信息。
管理服务器102进而包括操作单元134、显示处理单元135和显示器136。如果从操作单元134上传来了输入信号,CPU130就相应地识别用户的操作。CPU130也使显示处理单元135在显示器136上显示各种处理的结果。
[1-2-2.改变用户界面设置]
下面将要详细说明DSC101是如何改变它的用户界面设置的。现在将要说明用户界面设置。
DSC101的用户界面设置信息记录单元123具有特定属性的用户界面设置信息和特定人员的用户界面设置信息,这些信息是作为用户界面设置信息记录于其中的。下面,将首先说明特定属性的用户界面设置信息。
如图5所示,按照年龄段和性别(例如,“10岁以下的男孩”或“20-29岁的妇女”)来分类的方式预先准备好特定属性的用户界面设置信息。在每个类别中的特定属性用户界面设置信息形成了适合于与所讨论的(由年龄段和性别限定的)类别相应的目标用户的用户界面设置。
在特定属性用户界面设置信息中所表明的用户界面设置包括“(用于在屏面上显示的)文本类型”、“字体大小”、“音量”、“屏面设计”、“辅助手段类型(提供操作指导)”和“文本-话音读出功能(打开/关闭)”。
更具体地说,“(用于在屏面上显示的)文本类型”是这样的用户界面设置,它规定要在显示器117上显示的文本中是否使用英文和汉字字符。“辅助手段类型(提供操作指导)”是这样的用户界面设置,它指定要在显示器117上显示的字符,并作为提供如何操作DSC101的指导的辅助手段。
特定属性用户界面设置信息描述了与每个用户界面设置相应的设置值(也将这些设置值称为用户界面设置值)。
应当说明的是,就上述的每个用户界面设置而论,说明了不是一个而是多个可供选择的用户界面设置值,并为每个设置值提供了选择优先级。
选择优先级是这样的优先级,它表明在多个可选择的用户界面设置值中,哪一个应当是优先选择的。换句话说,选择优先级表明,在多个可供选择的用户界面设置值中,哪一个是最适合目标用户的。用至少是1的整数来表示优先级。优先级的数越小,所讨论的优先级就越高。这就是说,选择优先级为“1”的用户界面设置值是最适合目标用户的设置值(称为最佳用户界面设置值)。
在图5的例子中,关于“10岁以下的男孩”的特定属性用户界面设置信息的用户界面设置之一是“音量”,它具有多个可供选择的用户界面设置值,例如“标准的”、“高的”、“低的”,等等。
在特定属性的用户界面设置信息中,设置值“标准的”、“高的”、“低的”分别与选择优先级“1”、“2”和“3”相对应。
因此,特定属性用户界面设置信息表明,最适合“10岁以下的男孩”的“音量”是“标准的”。在此情况下,设置值“标准的”就是默认的音量。
如上所述,就上述的每个用户界面设置而言,每个类别的特定属性用户界面设置信息描述了多个可供选择的用户界面设置值。特定属性用户界面设置信息也表明,就所关心的设置而言,在多个用户界面设置值中,哪一个设置值是最适合于属于所讨论的类别的目标用户的。
DSC101使用特定属性用户界面设置信息来改变用户界面设置,以使得用户界面设置最好地适合于操作DSC101的目标用户。
在此情况下,DSC101的MPU110首先标识目标用户的年龄和性别。
更具体地说,MPU110可允许用户从图像像中选择目标用户的脸部。在所选择的脸部的图像上进行的图像分析处理使MPU110能够标识目标用户的年龄和性别。
在再现模式中,根据显示在显示器117上的指定的图像,MPU110能够识别由用户在操作单元111上进行的、用于显示菜单的操作。在此情况下,如图6A所示,MPU110使菜单140出现在屏面的左侧。
在菜单140中,显示了用于选择目标用户脸部的目标用户选择按钮140A。
MPU110可以识别在操作单元111的触摸屏上被按下的目标用户选择按钮140A。在这样的情况下,MPU110控制相机信号处理单元115,以便在所显示的图像上进行脸部检测处理。
在从当前显示的图像上通过脸部检测处理来检测人员的脸部时,相机信号处理单元115通知MPU110在图像中的、所检测的脸部的位置和大小。
如图6B所示,在发出通知后,MPU110控制显示处理单元116在当前显示的图像上显示脸部框Fr。图6A和6B示出了从当前显示的图像上检测两个人的脸部的例子,并显示了包围脸部的两个脸部框Fr1和Fr2。
现在假设,用户通过触摸在脸部框Fr 2中的某个地方来选择由脸部框Fr 2所包围的脸部,并以此作为目标用户的脸部。
MPU110通过操作单元111的触摸面板来识别选择。在此情况下,MPU110确立由脸部框Fr 2包围的脸部,并以此作为目标用户的脸部。
再则,MPU110控制相机信号处理单元115,以将由脸部框Fr2包围的部分从当前显示的图像中分离出来,从而产生目标用户的脸部图像。
MPU110继续对由相机信号处理单元115所产生的目标用户的脸部图像进行图像分析,以便确定目标用户的年龄和性别。
在此,要确定的年龄并不是如像“35”、“18”之类的具体的年龄,而是年龄段,如像“10岁以下”、“20多岁”。
已知各种用作为根据脸部图像来确定人的年龄(段)的方法的算法。例如,根据脸部图像来检测各种特征量,这如像脸的形状和颜色、发型、皱纹、眼睛和嘴的位置。将要检测的特征量分为预定数量的组。对于每个组,根据年龄段将所检测的特征量与准备的特征量相比较。在为每个组规定的年龄段中,将所发现的、可以最常用作为比较结果的年龄段确定为已分析了其脸部图像的人的年龄段。
此外,已知各种用作为根据人的脸部图像来确定人的性别的方法的算法。例如,检测各种特征量,这些特征量如像脸的形状和颜色、发型、皱纹、眼睛和嘴的位置。根据性别将所检测的特征量与准备的特征量相比较。通过比较,将两个特征量中具有较高相关值的性别确定为所讨论的人的性别。
使用上述的算法,MPU110根据他或她的脸部图像来确定目标用户的年龄和性别。
此外,从用户界面设置信息记录单元123中,MPU110读取关于类别的特定属性用户界面设置信息,这种类别信息相应于所确定的目标用户的年龄段和性别。这就是说,如果确定目标用户的年龄段是“10岁以下”并确定目标用户的性别是“男性”,MPU110就读取与“10岁以下的男孩”这个类别相关联的特定属性用户界面设置信息。
此外,根据特定属性用户界面设置信息,MPU110获取每个用户界面设置的最佳用户界面设置值(即最适合于“10岁以下的男孩”的用户界面设置值)。然后,MPU110控制显示处理单元116,以便在显示器117上显示用户界面设置检验(verify)屏面141,该屏面有效地提示用户检验用户界面设置的用户界面设置值。
用户界面设置检验屏面141示出OK按钮142以及每个用户界面设置的最佳用户界面设置值。
在检验了显示在用户界面设置检验屏面141上的每个用户界面设置的最佳用户界面设置值之后,用户可以按压OK按钮142。
如所述那样,在操作OK按钮142时,MPU110通过操作单元111的触摸面板来识别操作。然后,MPU110通过用显示在用户界面设置检验屏面141上的用户界面设置的最佳用户界面设置值来代替当前建立的用户界面设置的用户界面设置值,来改变用户界面设置。
结果,就将DSC101的用户界面设置改变为目标用户(即可以归入“10岁以下的男孩”的类别中的用户)的用户界面设置。
此时,如图8所示,MPU110产生关于目标用户的特定人员的用户界面设置信息,该信息说明了显示在用户界面设置检验屏面141上的用户界面设置的最佳用户界面设置值。MPU110继续将特定人员的用户界面设置信息连同目标用户的脸部图像一起,存储到用户界面设置信息记录单元123中。
MPU110通过将目标用户的脸部图像的文件名(即“***.jpg”)写到特定人员用户界面设置信息中,将目标用户的脸部图像和目标用户的特定人员用户界面设置信息关联起来。MPU110也将早先确定的目标用户的年龄段和性别写到特定人员用户界面设置信息中。
随后,在再次选择目标用户的脸部图像时,MPU110读取与目标用户的脸部图像相关的特定人员用户界面设置信息,而不是特定属性用户界面设置信息,以便改变用户界面设置。然后,MPU110在用户界面设置检验屏面141上显示在所讨论的特定人员用户界面设置信息中所描述的用户界面设置的最佳用户界面设置值。
首先,通过按照年龄段和性别来分类用户以得到在特定属性用户界面设置信息中所描述的最佳用户界面设置值,从而从统计上获得每个类别的值。这样,就可将最佳用户界面设置值认为是最适合于许多目标用户的值。另一方面,某些目标用户可以要求用户界面设置值不同于在特定属性用户界面设置信息中所描述的设置值。
考虑到上面的可能性,用户界面设置检验屏面141为每个用户界面设置提供了最佳用户界面设置值,按照这样的方式,用户就可以像所要求的那样,从可供选择的用户界面设置值中进行选择。
更具体地说,如图9所示,如果用户通过在用户界面设置检验屏面141上触摸最佳用户界面设置值来选择所想要的最佳用户界面设置值,可供选择的用户界面设置值的表单(也称为设置值表单)Ls就出现在所选择的最佳用户界面设置值的下面。
根据特定属性的用户界面设置信息,设置值表单Ls直观地表明了按优先级的递降次序从上到下排列的、可供选择的用户界面设置值。
然后,用户在以设置值表单Ls显示在用户界面设置检验屏面141上的可供选择的用户界面设置值中有选择地触摸想要的用户界面设置值。这样,就将最佳用户界面设置值改变为被用户触摸的设置值。
在按压OK按钮142之前,用户可以改变关于显示在用户界面设置检验屏面141上的每个用户界面设置的最佳用户界面设置值。
这就使得MPU110能够用显示在用户界面设置检验屏面141上的用户界面设置的最佳用户界面设置值来代替当前建立的用户界面设置的用户界面设置值,从而改变用户界面设置。
结果,就将DSC101的用户界面设置改变成了用户要求的用户界面设置。
此时,MPU110产生关于目标用户的特定人员的用户界面设置信息,该信息描述了显示在用户界面设置检验屏面141上的用户界面设置的最佳用户界面设置值。MPU110继续将所产生的特定人员的用户界面设置信息连同目标用户的脸部图像一起,存储到用户界面设置信息记录单元123中。
在此情况下,MPU110也将目标用户脸部图像的文件名写到特定人员的用户界面设置信息中,以便将目标用户的脸部图像与目标用户的特定人员用户界面设置信息关联起来。
随后,在再次选择目标用户的脸部图像时,MPU110读取与目标用户的脸部图像相关联的特定人员用户界面设置信息,而不是特定属性用户界面设置信息,以便改变用户界面设置。然后,MPU110在用户界面设置检验屏面141上显示在所讨论的特定人员用户界面设置信息中所描述的用户界面设置的最佳用户界面设置值。
如上所述,DSC101首先使用特定属性用户界面设置信息来将设置改变为适合于目标用户的用户界面设置,并将改变了的用户界面设置作为特定人员的用户界面设置信息存储起来。如果想要再将设置改变为适合于目标用户的用户界面设置,DSC101就使用特定人员的用户界面设置信息来代替特定属性的用户界面设置信息。
利用DSC101,用户能够改变目标用户的最佳用户界面设置值,并将改变了的最佳用户界面设置值作为特定人员的用户界面设置信息保留起来。随后,在选择目标用户时,在用户界面设置中反映改变了的最佳用户界面设置值。
此外,如果需要,就调整DSC101以便简便地用默认的用户界面设置来代替适合于目标用户的用户界面设置。默认的用户界面设置构成了初始的用户界面设置,其用户界面设置值是预先记录在用户界面设置信息记录单元123中的。
更具体地说,在将脸部框Fr叠加在图像上时,DSC101的MPU110可以识别除了被触摸的脸部框Fr以外的任何部分。在这样的情况下,MPU110从用户界面设置信息记录单元123中读取默认的用户界面设置。
然后,MPU110让显示器117显示用户界面设置检验屏面141,该屏面示出了默认的用户界面设置的用户界面设置值。一旦认定按压下了在用户界面设置检验屏面141上的OK按钮142之后,MPU110就将当前的用户界面设置改变为默认的用户界面设置。
响应于用户触摸屏面上除了脸部框Fr以外的任何部分的简单操作,DSC101将用户界面设置改变为默认的用户界面设置。
如至此所述,在用户简单地触摸所显示的图像时,DSC101就将用户界面设置改变为适合于目标用户的设置或将设置改回到默认的用户界面设置。
再则,在通过网络接口122建立与管理服务器102的通信时,MPU110从管理服务器102上下载最新的特定属性用户界面设置信息。用这样下载的最新信息来更新记录在用户界面设置信息记录单元123中的特定属性用户界面设置信息。
此时,MPU110将记录在用户界面设置信息记录单元123中的特定人员用户界面设置信息上传到管理服务器102中。
在通过网络接口133从DSC101上接收特定人员用户界面设置信息时,管理服务器102的CPU130将接收到的信息记录在硬盘131上。
照此方式,管理服务器102的硬盘131积累了从多个DSC101上上传的特定人员的用户界面设置信息。
根据存储在硬盘131中的特定人员用户界面设置信息,管理服务器102的CPU130更新要提供给DSC101的特定属性用户界面设置信息。
更具体地说,CPU130首先根据年龄段和性别(例如,“10岁以下的男孩”)来分类存储在硬盘131上的特定人员用户界面设置信息。对于每个类别而言,CPU130统计在目标用户的特定人员用户界面设置信息中描述的每个用户界面设置的最佳用户界面设置值。照此办理,CPU130确定关于每个用户界面设置的用户界面设置值的选择优先级。
例如,假设统计了称为“音量”的用户界面设置的最佳用户界面设置值.该用户界面设置值是在分类到“10岁以下的男孩”的类别中的特定人员用户界面设置信息中描述的,此统计作业产生了10个“标准音量”设置值,11个“高音量”设置值和5个“低音量”设置值。
在此情况下,就“10岁以下的男孩”的用户界面设置“音量”而言,CPU130确定“标准音量”的选择优先级为“2”,“高音量”的选择优先级为“1”,“低音量”的选择优先级为“3”。
根据这样确定的选择优先级,CPU130更新存储在硬盘131上的、关于每个类别的特定属性用户界面设置信息。
如上所述,CPU130按这样的方式更新特定属性用户界面设置信息,以使得(尽可能多的目标用户实际上想要的)每个用户界面设置值的选择优先级达到最大。
这进而可允许管理服务器102为DSC101提供特定属性的用户界面设置信息,该信息表示适合于所讨论的目标用户的用户界面设置。
[1-2-3.用户界面设置改变例行程序]
下面将参照图10的流程图来说明改变用户界面设置的例行程序(以下称为用户界面设置改变例行程序)。下面将说明用户界面设置改变例行程序RT1,该例行程序仅在将特定属性的用户界面设置信息记录在用户界面设置信息记录单元123中的地方使用,在此用户界面设置信息记录单元123中还要记录特定人员的用户界面设置信息。
顺便提及的是,由DSC101的MPU110根据存储在内部的ROM中的程序来进行用户界面设置改变例行程序RT1。
在再现模式中,在显示器117上显示图像的同时,MPU110可以识别按压了目标用户选择按钮140A。此时,MPU110开始用户界面设置改变例行程序RT1并进行步骤SP1。
在步骤SP1中,MPU110控制相机信号处理单元115以便对所显示的图像进行脸部检测处理。在步骤SP1后面的步骤SP2中,MPU110进行检查,以确定是否从图像中检测到任何脸部,并以此作为相机信号处理单元115进行脸部检测处理的结果。
如果在步骤SP2中的检查结果是肯定的,根据从图像中检测到的脸部,MPU110进行步骤SP3。在步骤SP3中,MPU110控制显示处理单元116以便在所显示的图像上显示脸部框Fr,在此,该脸部框Fr与来自相机信号处理单元115的、检测到的脸部的位置和尺寸相一致。然后,MPU110从步骤SP3进入到步骤SP4。
在步骤SP4中,MPU110进行检查以确定是否触摸了叠加在图像上的脸部框Fr。
如果在步骤SP4中的检查结果是肯定的,这就意味着已触摸了脸部框Fr中的某个地方,这就是说,其脸部由脸部框Fr包围的这个人被选作了目标用户。然后,MPU110进入到步骤SP5。
在步骤SP5中,MPU110控制相机信号处理单元115,通过从所显示的图像中分离由脸部框Fr所包围的部分来产生目标用户的脸部图像。MPU110通过对脸部图像进行图像分析来确定目标用户的年龄段和性别。然后,MPU110进入到步骤SP6。
在步骤SP6中,MPU110在用户界面设置检验屏面141上显示每个用户界面设置的最佳用户界面设置值,在此,所述用户界面设置是在与所确定的目标用户的年龄段和性别相应的类别的特定属性用户界面设置信息中描述的。MPU110从步骤SP6进入到步骤SP9。
如果在步骤SP4中的检杳结果是否定的,就表示没有触摸脸部框Fr中的任何地方,MPU110进入到步骤SP7。
在步骤SP7中,MPU110进行检查以确定是否触摸了除了显示在图像上的脸部框Fr以外的任何部分。如果在步骤SP7中的检查结果是肯定的,这就是说,确定触摸了脸部框Fr外面的某个地方,于是,MPU110进入到步骤SP8。在步骤SP8中,MPU110在用户界面设置检验屏面141上显示每个用户界面设置的默认的最佳用户界面设置值。MPU110从步骤SP8进入到步骤SP9。
在步骤SP9中,MPU110通过用显示在用户界面设置检验屏面141上的、每个用户界面设置的最佳用户界面设置值来代替每个用户界面设置的当前用户界面设置值,来改变用户界面设置。如上所述,可以根据需要来调整用户界面设置检验屏面141,以便让用户改变每个用户界面设置的最佳用户界面设置值。这样,在步骤SP9中,MPU110就将用户界面设置改变为每个用户界面设置的最佳用户界面设置值,在按压OK按钮时,就在用户界面设置检验屏面141上显示出这些用户界面设置。
在改变了上述的用户界面设置之后,MPU110进入到步骤SP10。在步骤SP10中,MPU110产生关于目标用户的特定人员用户界面设置信息,该信息描述用户界面设置的、改变了的最佳用户界面设置值,并将所产生的特定人员的用户界面设置信息连同目标用户的脸部图像一起存储起来。在进行步骤SP10之后,MPU110结束用户界面设置改变例行程序RT1。
如果在步骤SP7中的检查结果是否定的,就确定既没有触摸脸部框Fr,也没有触摸脸部框Fr外面的部分,这就表示用户不准备改变用户界面设置。在此情况下,MPU110结束用户界面设置改变例行程序RT1。
如上所述,MPU110根据用户界面设置改变例行程序RT1来改变用户界面设置。
如果事先将特定人员的用户界面设置信息记录在用户界面设置信息记录单元123中,那么,在步骤SP5中,MPU110就查找特定人员的用户界面设置信息,该信息是与作为所选择的目标用户的同一个人的脸部图像相关联的。
假设上面的查找已经检测到目标用户的特定人员用户界面设置信息,并发现该信息是已经记录下来的信息。如果是这种情况,MPU110立即进行步骤SP6并在用户界面设置检验屏面141上显示每个用户界面设置的最佳用户界面设置值,在此,所述用户界面设置是在所关心的特定人员用户界面设置信息中描述的。
另一方面,如果上面的查找没有检测到目标用户的特定人员用户界面设置信息,如上所述,在步骤SP5中,MPU110就确定目标用户的年龄段和性别,并进行步骤SP6。在步骤SP6中,MPU110在用户界面设置检验屏面141上显示每个用户界面设置的最佳用户界面设置值,在此,所述用户界面设置是在特定属性的用户界面设置信息中描述的,而此特定属性的用户界面设置信息又是与为目标用户确定的年龄段和性别相应的。
[1-2-4.DSC的功能结构]
下面将简单地说明相机信号单元115和组装在DSC101中的MPU110的功能结构,并重点说明用于改变用户界面设置的配置。
如图11所示,相机信号处理单元115在功能上是由脸部检测部分115A和脸部图像产生部分115B构成的;MPU110在功能上是由年龄/性别确定部分110A、最佳用户界面设置值选择部分110B和信息输入/输出控制部分110C构成的。
在相机信号处理单元115中的脸部检测部分115A是用于检测脸部的单元。脸部检测部分115A对输入图像(即当前显示的图像)进行脸部检测处理,并从图像中获取所检测的脸部的位置和大小。
脸部图像产生部分115B是产生脸部图像的单元。脸部图像产生部分115B通过从输入图像中分离由脸部图像的位置和尺寸限定的部分来产生目标用户的脸部图像,在此,所述脸部图像的位置和尺寸又是通过脸部检测部分115A获取的。
年龄/性别确定部分110A是确定目标用户的年龄段和性别的单元。年龄/性别确定部分110A通过对由脸部图像产生部分115B产生的、目标用户的脸部图像进行图像分析来确定目标用户的年龄段和性别。
最佳用户界面设置值选择部分110B是用于选择最适合目标用户的用户界面设置值的单元。最佳用户界面设置值选择部分110B根据关于类别的特定属性用户界面设置信息来为目标用户选择最佳的(最适合的)用户界面设置值,在此,所述类别是与由年龄/性别确定部分110A确定的、目标用户的年龄段和性别相对应的。
信息输入/输出控制部分110C是允许输入和输出各类信息的单元。信息输入/输出控制部分110C使显示处理单元116在显示器117上显示由最佳用户界面设置值选择部分110B选择的最佳用户界面设置值。
再则,信息输入/输出控制部分110C通过操作单元111识别用户的操作。要说明的是,信息输入/输出控制部分110C在响应在脸部框Fr上的触摸时可以选择目标用户或者可以改变最佳用户界面设置值,从而与改变这些设置值的操作保持一致。此外,在用户界面设置检验屏面141上按压OK按钮时,信息输入/输出控制部分110C可将特定人员用户界面设置信息记录到用户界面设置信息记录单元123中。
上述的功能结构使得DSC101能够根据需要改变用户界面设置。DSC101中的相机信号处理单元115和MPU110的硬件结构并不限于图3所示的硬件结构;也可以采用其它的硬件结构,只要它们能用来实现上述的功能结构。
[1-2-5.操作和效果]
如上所述,所建造的DSC101保留特定属性的用户界面设置信息,该信息表示适合于目标用户的用户界面设置,而所述目标用户是与根据年龄段和性别划分的每个类别对应的。
在从指定的图像中选择人员的脸部时,DSC101将所选择的个人认作为目标用户,并对目标用户脸部图像进行图像分析,从而确定目标用户的年龄段和性别。
再则,从与所确定的目标用户的年龄段和性别相应的类别的特定属性用户界面设置信息之中,DSC101获取表示适合于目标用户的用户界面设置的最佳用户界面设置值。
采用显示在显示器117上的最佳用户界面设置值,在响应用户操作时,DSC101用所显示的最佳用户界面设置值来代替当前的用户界面设置值。照此方式,将用户界面设置改变为适合于目标用户的设置。
如上所述,通过从所显示的图像中简单地选择目标用户的脸部,DSC101可以将用户界面设置改变为适合于目标用户的用户界面设置。不需要目标用户输入如像他或她的年龄和性别之类的属性;这样,从一开始就能以便于使用的方式来操作DSC101。
如果由多个目标用户来分享单个的DSC101,每个用户只需要从包含用户脸部的图像中选择他或她的脸部。只要简单地选择他或她的脸部图像就能将设置改变为适合于目标用户的用户界面设置。
此外.由于将从所显示的图像中选择了其脸部的人认作为是上述的目标用户,因此,除了目标用户之外的另一个用户就可以得到变成适合于目标用户的用户界面设置。
例如,小孩父亲可以从所显示的图像中选择小孩的脸部,以便将DSC101的用户界面设置改变为适合小孩的设置。
此外,在通过网络NT与管理服务器102建立通信时,DSC101从管理服务器102上下载最新的特定属性用户界面设置信息。并用该最新下载的信息来更新老的特定属性用户界面设置信息。
照此方式,DSC101就可将当前流行的屏面设计的用户界面提供给目标用户。在此情况下,管理服务器102就将新的屏面设计的数据连同最新的特定属性用户界面设置信息,一起提供给DSC101。
如上所述,在按如上所述方式建造时,DSC101标识只需要从所显示的图像中指定的目标用户的多个属性。不需要目标用户输入他或她的如像年龄段和性别之类的属性。DSC101根据这样标识的多个属性着手改变用户界面设置。
<2.其它实施例>
[2-1.第一种改型]
在本发明的推荐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中,根据在显示器117上以再现模式显示的任何图像,示出了在响应用户的操作时要显示的菜单140,以便使用菜单140来选择目标用户的脸部。
另外的办法是,如图12A和12B所示,在打开DSC101时,可以这样来调配菜单,以使其与指定用于选择目标用户的预定图像一起出现。这种配置可允许在通电后立即选择目标用户的脸部。
如果由多个目标用户来共用单个的DSC101,就只需要将显示多个用户的图像指定为用于选择目标用户的图像。
这就使得可能在DSC101通电以后,由多个目标用户中的任何一个来选择他或她的脸部,以使得在确保方便目标用户使用的情况下,所讨论的用户能立即开始使用DSC101。
就其特定人员用户界面设置信息已和他们的脸部图像一起记录了的目标用户而言,可以这样来安排这些目标用户的脸部图像图标200,以使其出现在图13所示的菜单140中。在此情况下,如果按压脸部图像图标200中的任何一个,DSC101的MPU110就立即检索由所讨论的脸部图像图标200表示的特定人员用户界面设置信息,并相应地改变用户界面设置。
根据以上适当的配置,从指定的图像中选择指定的目标用户的脸部只能一次。随后,在需要时,只需要按压与该目标用户相应的脸部图像图标200,就能实现适合于目标用户的用户界面设置。
另外,可以在DSC101的登录屏面上显示脸部图像图标200。然后在登录时改变用户界面设置。
[2-2.第二种改型]
在推荐实施例的上述描述中,特定人员的用户界面设置信息是作为要上传到管理服务器102的信息示出的。另外的办法是,也可将特定属性的用户界面设置信息上传到管理服务器102上。
在此情况下,如果将从管理服务器102上下载的特定属性的用户界面设置信息不变地上传到管理服务器102上是没有意义的。如果在用户界面设置检验屏面141上改变最佳用户界面设置值,就要相应地改变特定属性的用户界面设置信息。
更具体地说,用户可以在用户界面设置检验屏面141上改变最佳用户界面设置值。在此情况下,MPU110按照将改变了的最佳用户界面设置值的选择优先级设置为“1”的方式来改变特定属性的用户界面设置信息。
要说明的是,在此假设特定属性的用户界面设置信息描述了用户界面设置“音量”的可供选择的用户界面设置值“标准音量”、“高音量”和“低音量”,并且分别将“1”、“2”和“3”作为它们的选择优先级分配给这些设置值。
在此情况下,用户界面设置检验屏面141显示“标准音量”来作为“音量”的最佳用户界面设置值。现在假设,在按压OK按钮142之前,用户将“音量”的最佳用户界面设置值从“标准音量”改变为“低音量”。
在响应时,就用户界面设置“音量”而言,MPU110通过分别将“1”、“2”和“3”设置为用户界面设置值“低音量”、“标准音量”和“高音量”的选择优先级来更新特定属性用户界面设置信息。
在用上述方式来更新特定属性用户界面设置信息时,对于DSC101的目标用户而言,记录在DSC 101的用户界面设置信息记录单元123中的特定属性用户界面设置信息变得比以前更为贴切和个性化。
接着MPU110将这样更新的特定属性用户界面设置信息上传给管理服务器102。
在进行上面的上传步骤时,如同在将特定人员用户界面设置信息上传给管理服务器102的情况那样,管理服务器102能够保留尽可能多的目标用户所想要的用户界面设置值。然后,可以更新特定属性的用户界面设置信息,以便将更高的选择优先级给予许多用户所想要的用户界面设置值。
[2-3.第三种改型]
在推荐实施例的以上描述中,已经示出了根据类别的特定属性用户界面设置信息来改变用户界面设置的情况,在此,所述类别与根据所讨论的目标用户的脸部图像来确定的目标用户的年龄段和性别相对应。
另外的办法是,可以利用其它各种类型的属性,只要能根据目标用户的脸部图像来确定这些属性。在此情况下,显然,应当使特定属性的用户界面设置信息与要利用的属性相对应。
例如,除了年龄段和性别之外,可以用目标用户的种族作为属性。在此情况下,应当根据年龄段、性别和种族来提供类别的特定属性用户界面设置信息。根据指定的目标用户的脸部图像,DSC 101确定该用户的年龄段、性别和种族。然后,DSC101根据与这样确定的、关于目标用户的年龄段、性别和种族相应的类别的特定属性用户界面设置信息来改变用户界面设置。
这就是说,根据目标用户的脸部图像确定的属性的数量越大,在改变用户界面设置时,它们就越适合于目标用户。
除了目标用户的属性以外,可以使用从GPS模块得到的当前位置信息。在此情况下,应当根据年龄段、性别和当前位置来提供类别的特定属性用户界面设置信息。然后,DSC101根据从目标用户的脸部图像确定的年龄段和性别来改变用户界面设置,并与从GPS模块121得到的当前位置信息相应的类别的特定属性用户界面设置信息保持一致。
在上述配置是适当的地方,可以按下述的方式来改变用户界面设置,这就是可将指定地域独有的特性作为提供操作指导的辅助手段来显示。
在此情况下,管理服务器102将特定区域的特征连同特定属性用户界面设置信息一起提供给DSC101。
[2-4.第四种改型]
如上所述,与推荐的实施例相关的是,一旦选择了目标用户的脸部,就要提示用户通过用户界面设置检验屏面141来检验每个用户界面设置的最佳用户界面设置值。在按压OK按钮142后,就改变了用户界面设置。
或者,一旦选择了目标用户的脸部,就可以改变用户界面设置而不显示用户界面设置检验屏面141。在此情况下,只要通过用户的操作来请求显示用户界面设置检验屏面141,就可以安排显示用户界面设置检验屏面141。
[2-5.第五种改型]
还是在推荐实施例的上述描述中,示出了要记录在DSC101的用户界面设置信息记录单元123中的默认的用户界面设置。另外的办法是,DSC101可以从管理服务器102上下载表明默认的用户界面设置的用户界面设置信息以及特定属性的用户界面设置信息。
还是在推荐的实施例的上述描述中,示出了直接与管理服务器102通信的DSC101,以便从其上下载特定属性的用户界面设置信息。另外的办法是,在将下载的信息转送给DSC101之前,具有网络连接功能的个人计算机可以从管理服务器102上下载特定属性的用户界面设置信息。
在此情况下,DSC101能够省去它的网络连接功能,这就意味着能够将DSC101建造得比以前更简单。
[2-6.第六种改型]
推荐实施例的上述描述进而表明可能改变下列数据项的用户界面设置:“(在屏面上显示的)文本类型”、“字体大小”、音量“、屏面设计”、“(提供操作指导的)辅助手段类型”以及“文本-话音读出功能(打开/关闭)”。
另外的办法是,只要能在DSC101上完成改变,就可以设法改变其它各种类型的用户界面设置。例如,可以设法改变作为用户界面设置部分的相机设置。在此情况下,就只需要在特定属性的用户界面设置信息中说明相机设置的设置值。
[2-7.第七种改型]
在推荐实施例的上述描述中,示出了作为信息处理设备的DSC101具有作为检测单元的相机信号处理单元115。进而示出,在DSC101上安装了作为设置改变单元和显示控制单元的MPU110,还安装了作为记录单元的用户界面设置信息记录单元123,作为通信单元的网络接口122,以及作为定位单元的GPS模块。
另外的办法是,只要实施方式具有相同的或等效的功能,就可以利用各种硬件和软件来实现上面列举的单元。
其实,推荐实施例的上述描述表明本发明是应用到DSC101上的。但是,这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另外,本发明可应用到数字视频摄像机、移动电话、游戏机操作台、个人计算机和其它种类的设备上或作为这些设备来执行,只要这些设备具有可改变的用户界面。
[2-8.第八种改型]
在推荐实施例的上述描述中,示出了写在MPU110的ROM中的、用于执行上述的各种处理的程序。
另外的办法是,也可以将程序记录在如像存储卡之类的记录介质上。在操作时,DSC101的MPU110可以从记录介质上读取程序以便执行程序。作为另外的可供选择办法,可以为MPU110配备如像闪存储器之类的记录单元,可将从记录介质上检索到的程序安装到闪存储器中。
[2-9.第九种改型]
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的推荐实施例或其改型。发明者的意图是本发明能够包括推荐实施例与其改型的部分或全部的任何组合,实施例及其改型的精华部分或某些部分,在附后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的其它可采用的方法、修改方案以及发明的例子。总之,本发明可以广泛地应用到其用户界面被设计成可改变的用户界面的各种设备中。
本申请包含与在日本优先权专利申请书JP 2009-261093中所揭示的主题内容相关的主题内容,该专利申请书于2009年11月16日存档于日本专利局中,现将其全部内容结合于此,以供参考。

Claims (11)

1.一种信息处理设备,包括:
检测单元,配置来用于从图像中检测人员;
设置改变单元,被配置成如果由所述检测单元从所述图像中检测的人员之一被指定,那么该设置改变单元就根据所述人员的图像来标识所指定的人员的多个属性,之后使用与所标识的多个属性的组合相关联的特定属性设置信息来改变用户界面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如果指定了除由所述检测单元从所述图像中检测的人员之外的任何部分,那么所述设置改变单元就将用户界面设置改变为初始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所述特定属性设置信息描述了用于改变用户界面设置的设置值;以及
所述设置改变单元使用在所述特定属性设置信息中描述的设置值来改变用户界面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所述设置改变单元使显示单元显示在与所标识的多个属性的组合相关联的特定属性设置信息中指示的设置值,并且响应于用户的操作以改变所显示的设置值,在使用改变的设置值改变用户界面设置的同时改变所显示的设置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所述设置改变单元使记录单元记录特定人员设置信息,该特定人员设置信息指示与所述人员的图像相关联的所改变的用户界面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还包括:
通信单元,配置来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
其中,所述通信单元从所述外部设备接收所述特定属性设置信息,并将所述特定人员设置信息发送给所述外部设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还包括:
定位单元,配置来确定当前的位置,其中,
将所述特定属性设置信息连同所述多个属性的组合与所述当前位置一起记录在记录单元中;
所述设置改变单元使用与所述标识的多个属性与由所述定位单元确定的当前位置的组合相关联的所述特定属性设置信息来改变用户界面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还包括:
显示控制单元,配置来在打开时在显示单元上显示预定的图像;其中,
所述检测单元从显示在所述显示单元上的图像中检测人员,以及
如果由所述检测单元从显示在所述显示单元上的图像中检测的人员之一被指定,所述设置改变单元根据所述人员的图像来标识所指定人员的多个属性,之后用使用与所标识的属性的组合相关联的特定属性设置信息来改变用户界面设置。
9.一种设置改变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从图像中检测人员;
如果在所述检测步骤中从所述图像中检测的人员之一被指定,则根据所述人员的图像来确定所指定人员的多个属性,之后使用与所标识的属性的组合相关联的特定属性设置信息来改变用户界面设置。
10.一种设置改变程序,该程序用于包含检测单元和设置改变单元的信息处理设备,所述设置改变程序包括步骤:
使所述检测单元从图像中检测人员;
如果由所述检测单元从所述图像中检测的人员之一被指定,则使设置改变单元来根据所述人员的图像来标识所指定人员的多个属性,之后使用与所标识属性的组合相关联的特定属性设置信息来改变用户界面设置。
11.一种信息处理设备包括:
检测装置,用于从图像中检测人员;
设置改变装置,如果由所述检测装置从所述图像中检测的人员之一被指定,则根据所述人员的图像来标识所指定人员的多个属性,之后使用与所标识的属性的组合相关联的特定属性设置信息来改变用户界面设置。
CN2010105456385A 2009-11-16 2010-11-09 信息处理设备、设置改变方法和设置改变程序 Pending CN10207349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61093/09 2009-11-16
JP2009261093A JP2011107899A (ja) 2009-11-16 2009-11-16 情報処理装置、設定変更方法及び設定変更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73492A true CN102073492A (zh) 2011-05-25

Family

ID=440113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5456385A Pending CN102073492A (zh) 2009-11-16 2010-11-09 信息处理设备、设置改变方法和设置改变程序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10116685A1 (zh)
JP (1) JP2011107899A (zh)
CN (1) CN102073492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568929B2 (ja) * 2009-09-15 2014-08-13 ソニー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および制御方法
JP5740972B2 (ja) * 2010-09-30 2015-07-01 ソニー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情報処理方法
JP5136669B2 (ja) 2011-03-18 2013-02-06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902444B2 (ja) * 2011-11-24 2016-04-13 京セラ株式会社 携帯端末装置、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表示制御方法
KR101999182B1 (ko) * 2012-04-08 2019-07-1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사용자 단말 장치 및 그의 제어 방법
JP5970937B2 (ja) 2012-04-25 2016-08-17 ソニー株式会社 表示制御装置および表示制御方法
JP5370555B2 (ja) * 2012-09-07 2013-12-18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撮像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6796576B (zh) * 2014-07-29 2020-11-03 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默认校准的传感器模块设置
US10502443B2 (en) 2017-07-18 2019-12-10 Ademco Inc. Smart human machine interface
CN108064389B (zh) 2017-09-15 2019-02-01 达闼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目标识别方法、装置和智能终端
WO2019082654A1 (ja) 2017-10-25 2019-05-02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撮像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サーバ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046267A1 (en) * 2001-01-22 2003-03-06 Yoshinori Musha Image retrieving method and device
CN101257580A (zh) * 2007-02-05 2008-09-03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图像拾取设备和控制图像拾取的装置和方法
CN101427262A (zh) * 2005-12-20 2009-05-06 通用仪表公司 用于基于面部识别提供用户简档的方法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648577B2 (ja) * 1995-12-07 2005-05-18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
US6229904B1 (en) * 1996-08-30 2001-05-08 American Alpha, Inc Automatic morphing photography booth
US5696995A (en) * 1996-08-30 1997-12-09 Huang; Sming Automatic photography booth
JP3955170B2 (ja) * 2000-07-03 2007-08-08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画像検索システム
US8144944B2 (en) * 2007-08-14 2012-03-27 Olympus Corporation Image sharing system and method
CN101925916B (zh) * 2007-11-21 2013-06-19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媒体偏好控制电子设备的方法和系统
JP5088143B2 (ja) * 2008-01-09 2012-12-05 富士通株式会社 位置判定方法
KR101532294B1 (ko) * 2008-12-18 2015-07-0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자동 태깅 장치 및 방법
US8111247B2 (en) * 2009-03-27 2012-02-07 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System and method for changing touch screen functionality
JP5473646B2 (ja) * 2010-02-05 2014-04-1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検索装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憶媒体
US8462191B2 (en) * 2010-12-06 2013-06-11 Cisco Technology, Inc. Automatic suppression of images of a video feed in a video call or videoconferencing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046267A1 (en) * 2001-01-22 2003-03-06 Yoshinori Musha Image retrieving method and device
CN101427262A (zh) * 2005-12-20 2009-05-06 通用仪表公司 用于基于面部识别提供用户简档的方法和装置
CN101257580A (zh) * 2007-02-05 2008-09-03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图像拾取设备和控制图像拾取的装置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10116685A1 (en) 2011-05-19
JP2011107899A (ja) 2011-06-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73492A (zh) 信息处理设备、设置改变方法和设置改变程序
US9058375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dding descriptive metadata to digital content
AU2010284736B2 (en) Metadata tagging system, image searching method and device, and method for tagging a gesture thereof
US9886454B2 (en)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for generating a highlight content
US20120030596A1 (en) User interface
KR20170097888A (ko) 복수의 디바이스들로부터 수집된 데이터 통합 및 제공 방법 및 이를 구현한 전자 장치
EP3131302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generating video content
KR20160043677A (ko) 음성 태그를 이용한 이미지 관리 방법 및 그 장치
US9953221B2 (en) Multimedia present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GB2507036A (en) Content prioritization
US11216160B2 (en) Customizing a GUI based on user biometrics
CN110377195B (zh) 展示交互功能的方法和装置
KR20170097980A (ko) 전자 장치의 컨텐트 그룹 공유 방법 및 그 전자 장치
KR20190138436A (ko) 입력기를 통해 이미지와 관련된 정보를 어플리케이션에 제공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방법
KR20170054868A (ko) 콘텐트를 제공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지원하는 전자 장치
US20230300286A1 (en) Subtitle presentation based on volume control
KR20150023148A (ko) 전자기기에서 이미지를 관리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N113495487A (zh) 一种调节目标设备运行参数的终端和方法
US20230021710A1 (en) Tap to advance by subtitles
CN114063459B (zh) 一种终端和智能家居控制方法
KR20180013304A (ko) 어플리케이션에 대한 알림을 관리하는 방법 및 그 전자 장치
US20230139761A1 (en) Method for providing user-interface for multi-party schedule managing and server performing the same
KR20130132189A (ko) 인물 사진 운용 방법 및 이를 지원하는 단말기
JP2023154608A (ja) 動画解析装置、動画解析方法、及び動画解析プログラム
CN113805706A (zh) 一种文本输入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