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64922A - 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64922A
CN102064922A CN2011100027886A CN201110002788A CN102064922A CN 102064922 A CN102064922 A CN 102064922A CN 2011100027886 A CN2011100027886 A CN 2011100027886A CN 201110002788 A CN201110002788 A CN 201110002788A CN 102064922 A CN102064922 A CN 1020649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me slot
terminal equipment
uplink
spreading sequence
orthogonal sprea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0278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064922B (zh
Inventor
林亚男
沈祖康
高雪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110002788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064922B/zh
Publication of CN1020649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649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0649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6492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设备,通过应用本发明实施例所提出的技术方案,结合终端设备所对应的上行控制资源以及该终端设备所归属的小区标识,分别在同一个上行子帧中的两个时隙中使用不同的正交扩频序列进行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从而,保证相邻小区中的多个终端设备在使用相同的物理资源进行上行控制信息时,至少可以有一个时隙所应用的正交扩频序列是相互正交的,进而降低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过程中的小区间干扰。

Description

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在载波聚合系统中,UE(User Equipment,用户设备)将会在一个上个上行子帧中反馈多比特ACK(Acknowledge Character,确认字符)/NACK(Negative Acknowledge,否认字符)信息。目前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Rel-10已经引入了一种全新的基于DFT-S-OFDM(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 - Spread -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离散傅里叶变换扩展正交频分复用)的PUCCH(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上行控制信道)格式,即PUCCH format 3,用以传输多比特ACK/NACK信息。
PUCCH format 3中,待反馈的ACK/NACK比特联合编码,经时域扩频后,在一个PRB(Physical Resource Block,物理资源块)对上进行传输,其结构如图1A和图1B所示。
其中,如图1A所示,对于Normal CP,每个时隙中有2列RS(Reference Signal,参考信号),分别占用第2和第6的SC-FDMA(Single Carrier-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单载波频分多址)符号;如图1B所示,对于Extended CP,每个时隙中有1列RS,占用第4个SC-FDMA符号。
一个SC-FDMA符号上的每个RE(Resources Element,资源单元)都对应一个不同的调制符号。一个调制符号经时域正交扩频后,将映射到一个时隙的5个SC-FDMA符号上。相同的信息在2个时隙中,分别占用频带的2个边缘部分,进行跳频传输。反馈信息使用QPSK(Quadrature Phase Shift Keying,四相相移键控信号)调制,因此,一个PUCCH format 3可以承载48个编码比特,在一个PRB对中最多可以有5个用户进行复用传输。
PUCCH format 3存在normal和shortened两种格式。对于normal格式,每个时隙中所使用的正交扩频序列的SF(扩频系数)都为5,其结构如图1A和图1B所示。对于shortened格式,时隙0中的SF为5,时隙1中的SF为4,其结构如图2所示。当UE被配置支持ACK/NACK与SRS(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信道探测参考信号)在同一子帧中传输时,将使用shortened PUCCH format 3传输多比特ACK/NACK。表1给出对应不同SF的正交扩频序列。
表1:PUCCH format 3所使用的正交扩频序列
Figure 163661DEST_PATH_IMAGE001
基站使用显示信令通知UE(User Equipment,用户设备),其进行ACK/NACK反馈所使用的PUCCH format 3的资源编号,UE将根据该值计算出其反馈ACK/NACK信息所使用的PRB编号(
Figure 994531DEST_PATH_IMAGE003
)及正交扩频序列编号(
Figure 914338DEST_PATH_IMAGE004
),其中:
其中,为主载波的带宽(PRB数量);
Figure 571213DEST_PATH_IMAGE007
Figure 658992DEST_PATH_IMAGE008
为时隙0中的SF;
Figure 641992DEST_PATH_IMAGE009
为一个无线帧内时隙编号;
另一方面,
Figure 912567DEST_PATH_IMAGE010
,其中,
Figure 900508DEST_PATH_IMAGE011
的具体形式尚未确定。
在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PUCCH format 3采用CDM(Code Division Multiplexed,码分复用)的方式进行复用传输,在同一物理资源块上,eNB(evolved Node B,演进的B节点,即基站)可配置多个用户分别使用不同的正交扩频序列进行传输。但是,相邻小区中使用PUCCH format 3反馈ACK/NACK的UE之间可能存在比较大的干扰,目前,还没有对应这一问题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设备,针对相邻小区通过相同的物理资源进行上行控制信息反馈时存在较大干扰的情况,提出了相应的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终端设备根据自身所对应的上行控制资源信息,确定在一个上行子帧的第一时隙中的正交扩频序列编号;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时隙中的正交扩频序列编号和所述终端设备所归属小区的小区标识,确定在所述上行子帧的第二时隙中的正交扩频序列编号;
所述终端设备通过确定的所述第一时隙中的正交扩频序列编号和所述第二时隙中的正交扩频序列编号所对应的正交扩频序列,在所述上行子帧的两个时隙中向所述基站反馈上行控制信息。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具体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终端设备所对应的上行控制资源信息,确定在一个上行子帧的第一时隙中的正交扩频序列编号;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模块所确定的第一时隙中的正交扩频序列编号和所述终端设备所归属小区的小区标识,确定在所述上行子帧的第二时隙中的正交扩频序列编号;
发送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第一确定模块和所述第二确定模块所确定的所述第一时隙中的正交扩频序列编号和所述第二时隙中的正交扩频序列编号所对应的正交扩频序列,在所述上行子帧的两个时隙中向所述基站反馈上行控制信息。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基站根据终端设备所对应的上行控制资源信息,确定所述终端设备在所对应的上行子帧的第一时隙中的正交扩频序列编号;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第一时隙中的正交扩频序列编号和所述终端设备所归属小区的小区标识,确定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上行子帧的第二时隙中的正交扩频序列编号;
所述基站通过确定的所述第一时隙中的正交扩频序列编号和所述第二时隙中的正交扩频序列编号所对应的正交扩频序列,在所述上行子帧的两个时隙中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反馈的上行控制信息。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站,具体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终端设备所对应的上行控制资源信息,确定所述终端设备在所对应的上行子帧的第一时隙中的正交扩频序列编号;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时隙中的正交扩频序列编号和所述终端设备所归属小区的小区标识,确定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上行子帧的第二时隙中的正交扩频序列编号;
接收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第一确定模块和所述第二确定模块所确定的所述第一时隙中的正交扩频序列编号和所述第二时隙中的正交扩频序列编号所对应的正交扩频序列,在所述上行子帧的两个时隙中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反馈的上行控制信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通过应用本发明实施例所提出的技术方案,结合终端设备所对应的上行控制资源以及该终端设备所归属的小区标识,分别在同一个上行子帧中的两个时隙中使用不同的正交扩频序列进行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从而,保证相邻小区中的多个终端设备在使用相同的物理资源进行上行控制信息时,至少可以有一个时隙所应用的正交扩频序列是相互正交的,进而降低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过程中的小区间干扰。
附图说明
图1A为现有技术中的normal PUCCH format 3格式的Normal CP的结构示意图;
图1B为现有技术中的normal PUCCH format 3格式的Extended CP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的Shortened PUCCH format 3格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在终端设备侧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在基站侧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基站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现有的技术方案中,终端设备向基站进行上行控制信息的反馈过程中,可以通过采用CDM的方式,在同一物理资源块(PRB)上,实现多个终端设备分别使用不同的正交扩频序列进行上行控制信息传输。
但是,如果应用上述的技术方案,相邻小区中的使用PUCCH format 3反馈上行控制信息(例如:ACK/NACK信息)的终端设备之间可能存在比较大的干扰,即不同小区中的终端设备在相同的物理资源上,可能会使用完全相同的正交扩频序列进行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
对于小区边缘的终端设备来说,这种邻小区之间的干扰尤为严重,尤其是当干扰小区内的终端设备的发射功率较大时,将直接影响目标小区内的终端设备的PUCCH的解调性能。
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一种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结合终端设备对应的上行控制资源和终端设备所归属的小区的标识信息,在同一个上行子帧的两个时隙中分别根据不同的规则采用不同的正交扩频序列,从而,保证相邻小区中的不同终端设备即使在使用相同的物理资源进行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时,也至少会有一个时隙所采用的正交扩频序列是正交的,达到降低干扰的效果。
如图3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01、终端设备根据自身所对应的上行控制资源信息,确定在一个上行子帧的第一时隙中的正交扩频序列编号。
在具体的实施场景中,本步骤的具体操作过程为:
终端设备接收基站通知的自身所对应的反馈上行控制信息所使用的上行控制资源的资源编号;
终端设备根据资源编号,确定在一个上行子帧的第一时隙中的正交扩频序列编号。
即通过基站通知的上行控制资源的资源编号,按照相应的算法确定第一时隙中的正交扩频序列编号,这样的处理过程所应用的算法可以与现有技术方案中的算法相一致,区别在于,本技术方案只是应用该算法确定了上行子帧的两个时隙中的一个时隙所应用的正交扩频序列,而该上行子帧的另一个时隙所应用的正交扩频序列则进一步通过以下的步骤S302来确定。
步骤S302、终端设备根据第一时隙中的正交扩频序列编号和终端设备所归属小区的小区标识,确定在该上行子帧的第二时隙中的正交扩频序列编号。
通过应用本步骤,实现了对该上行子帧的另一个时隙中的正交扩频序列编号的确定,在这个确定过程中,一方面,应用了上述步骤S301中所确定的第一时隙中的正交扩频序列编号,使最终的正交扩频序列编号的确定参考了该终端设备所对应的上行控制资源的资源编号,另一方面,还应用了该终端设备所归属的小区的小区标识,从而,使终端设备所对应的小区的信息也成为了最终的正交扩频序列编号的参考因素。
通过上述说明,可以看出,通过本技术方案所确定的两个时隙的正交扩频序列编号分别基于不同的算法,如果进行上行控制信息反馈的两个终端设备所应用的物理资源不同,则在步骤S301中所确定的第一时隙中的正交扩频序列编号便已经不同,不存在干扰,相反,如果进行上行控制信息反馈的两个终端设备所应用的物理资源相同,那么,在步骤S301中所确定的第一时隙中的正交扩频序列编号可能相同,因此会产生干扰,但是,由于步骤S302中所确定的第二时隙中的正交扩频序列编号进一步考虑了终端设备所归属的小区的标识信息,由于两个终端设备位于不同的小区,所以,通过步骤S302所确定的第二时隙中的正交扩频序列编号将不会相同,不会产生干扰,克服了现有的技术方案的缺陷。
在实际的应用场景中,本步骤中所应用的算法具体包括两种:
算法一、
Figure 926233DEST_PATH_IMAGE012
算法二、
Figure 130950DEST_PATH_IMAGE013
其中,
Figure 267533DEST_PATH_IMAGE014
为上行子帧的第二时隙中的正交扩频序列编号;
Figure 107051DEST_PATH_IMAGE015
为上行子帧的第一时隙中的正交扩频序列编号;
Figure 365994DEST_PATH_IMAGE016
为终端设备所归属小区的小区标识;
Figure 58006DEST_PATH_IMAGE017
为上行子帧的第二时隙的扩频系数。
具体的,上述的终端设备所归属小区的小区标识,具体为该终端设备的主载波所对应的小区标识。
需要指出的是,在具体的实施场景中,应用上述哪种算法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或者也可以应用基于
Figure 732701DEST_PATH_IMAGE015
的其他算法,具体算法规则的变化并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例的保护范围。
进一步的,通过上述步骤S302所确定的第二时隙中的正交扩频序列编号的取值应小于上行子帧的第二时隙的扩频系数。
步骤S303、终端设备通过确定的第一时隙中的正交扩频序列编号和第二时隙中的正交扩频序列编号所对应的正交扩频序列,在上行子帧的两个时隙中向基站反馈上行控制信息。
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上述的第一时隙可以为上行子帧的任意一个时隙,而第二时隙则为该上行子帧的另一个时隙。
例如,上述的第一时隙可以为该上行子帧中的子帧0,而第二时隙则为该上行子帧的子帧1,相反的,如果上述第一时隙可以为该上行子帧中的子帧1,则第二时隙则为该上行子帧的子帧0,具体的子帧对应关系的变化并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例的保护范围。
上述处理流程的描述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终端设备侧的实现流程,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该技术方案在基站侧的实现流程,其流程示意图如图4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401、基站根据终端设备所对应的上行控制资源信息,确定终端设备在所对应的上行子帧的第一时隙中的正交扩频序列编号。
在实际的应用场景中,本步骤的实现过程具体为:
基站向终端设备发送通知消息,通知终端设备所对应的反馈上行控制信息所使用的上行控制资源的资源编号。
然后,基站根据通知给终端设备的上行控制资源的资源编号,确定终端设备在所对应的上行子帧的第一时隙中的正交扩频序列编号。
步骤S402、基站根据第一时隙中的正交扩频序列编号和终端设备所归属小区的小区标识,确定终端设备在上行子帧的第二时隙中的正交扩频序列编号。
步骤S403、基站通过确定的第一时隙中的正交扩频序列编号和第二时隙中的正交扩频序列编号所对应的正交扩频序列,在上行子帧的两个时隙中接收终端设备反馈的上行控制信息。
具体的说明参照前述的步骤S301至步骤S303,结合终端设备所对应的物理资源和该终端设备所归属的小区的标识信息进行一个上行子帧中的不同时隙中的正交扩频序列编号的确定,区别在于,基站可能需要对多个终端设备分别进行相应的正交扩频序列编号的确定,具体的物理资源是由基站分配并通知给相应的终端设备的,而小区归属关系的获取方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这样的变化并不影响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通过应用本发明实施例所提出的技术方案,结合终端设备所对应的上行控制资源以及该终端设备所归属的小区标识,分别在同一个上行子帧中的两个时隙中使用不同的正交扩频序列进行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从而,保证相邻小区中的多个终端设备在使用相同的物理资源进行上行控制信息时,至少可以有一个时隙所应用的正交扩频序列是相互正交的,进而降低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过程中的小区间干扰。
下面,结合具体的应用场景,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出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在一个小区中,UE在一个上行子帧的两个时隙内使用不同的正交扩频序列(OC序列)传输PUCCH format 3,其中:
在时隙0中,所应用的OC序列的编号根据
Figure 926409DEST_PATH_IMAGE018
确定,所应用的算法具体为
Figure 840138DEST_PATH_IMAGE019
,即
Figure 817060DEST_PATH_IMAGE020
,其中,
Figure 460530DEST_PATH_IMAGE021
为该上行子帧的时隙0中所应用的OC序列的编号。
在时隙1中,所应用的OC序列的编号根据
Figure 733380DEST_PATH_IMAGE021
和小区的小区标识信息(
Figure 399985DEST_PATH_IMAGE016
)确定,所应用的算法具体为
Figure 416482DEST_PATH_IMAGE022
,即
Figure 914460DEST_PATH_IMAGE023
,其中,
Figure 859675DEST_PATH_IMAGE024
为该上行子帧的时隙1中所应用的OC序列的编号。
进一步的,在具体的实施场景中,上述的
Figure 13576DEST_PATH_IMAGE022
应满足以下条件:
(1)
Figure 833765DEST_PATH_IMAGE024
的取值范围为{0,1,…,
Figure 123932DEST_PATH_IMAGE025
},其中,
Figure 66480DEST_PATH_IMAGE026
为上行子帧中的时隙1的SF。
(2)当
Figure 940633DEST_PATH_IMAGE027
时,在同一个上行子帧的两个时隙中的正交扩频序列的编号满足一一对应关系,即不同的
Figure 298933DEST_PATH_IMAGE021
总是对应这不同的
Figure 709186DEST_PATH_IMAGE024
(3)而当
Figure 494739DEST_PATH_IMAGE028
时,在同一个上行子帧的两个时隙中,最多有两个不同的
Figure 859118DEST_PATH_IMAGE021
对应同一个
Figure 83426DEST_PATH_IMAGE024
(4)在实际的应用场景中,较优的实现方案是通过以下两种算法来确定时隙1所应用的正交扩频序列编号:
Figure 348185DEST_PATH_IMAGE029
Figure 570219DEST_PATH_IMAGE030
当然,在实际的应用场景中,如果还有基于
Figure 920429DEST_PATH_IMAGE021
Figure 682848DEST_PATH_IMAGE016
的其他算法可以实现
Figure 300649DEST_PATH_IMAGE014
的确定,也同样可以应用于本步骤中的处理过程,这样的变化并不影响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具体的,使用上述的处理方法,可以尽可能的保证相邻小区中使用相同物理资源的多个终端设备在传输PUCCH format 3时,至少在一个时隙中所使用的OC序列是相互正交的,从而,可以降低小区间的相互干扰。
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上述的处理过程中,同样可以采用根据确定时隙1中的OC序列编号,根据
Figure 531090DEST_PATH_IMAGE015
和小区的
Figure 34884DEST_PATH_IMAGE016
确定时隙0中的OC序列编号的方式进行处理,具体的过程与上述描述类似,在此不再重复说明,具体的,根据哪种算法确定哪个时隙中的OC序列编号并不会影响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通过应用本发明实施例所提出的技术方案,结合终端设备所对应的上行控制资源以及该终端设备所归属的小区标识,分别在同一个上行子帧中的两个时隙中使用不同的正交扩频序列进行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从而,保证相邻小区中的多个终端设备在使用相同的物理资源进行上行控制信息时,至少可以有一个时隙所应用的正交扩频序列是相互正交的,进而降低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过程中的小区间干扰。
为了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所提出的技术方案,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其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具体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51,用于根据终端设备所对应的上行控制资源信息,确定在一个上行子帧的第一时隙中的正交扩频序列编号;
第二确定模块52,用于根据第一模块所确定的第一时隙中的正交扩频序列编号和终端设备所归属小区的小区标识,确定在上行子帧的第二时隙中的正交扩频序列编号;
发送模块53,用于通过第一确定模块51和第二确定模块52所确定的第一时隙中的正交扩频序列编号和第二时隙中的正交扩频序列编号所对应的正交扩频序列,在上行子帧的两个时隙中向基站反馈上行控制信息。
其中,第一确定模块51,具体用于:
根据接收到的基站通知的终端设备所对应的反馈上行控制信息所使用的上行控制资源的资源编号,确定在一个上行子帧的第一时隙中的正交扩频序列编号。
进一步的,第二确定模块52,具体用于通过以下公式确定在上行子帧的第二时隙中的正交扩频序列编号:
Figure 70973DEST_PATH_IMAGE012
;或,
其中,
Figure 461077DEST_PATH_IMAGE014
为上行子帧的第二时隙中的正交扩频序列编号;
Figure 502982DEST_PATH_IMAGE015
为上行子帧的第一时隙中的正交扩频序列编号;
Figure 659157DEST_PATH_IMAGE016
为终端设备所归属小区的小区标识;
Figure 393895DEST_PATH_IMAGE017
为上行子帧的第二时隙的扩频系数。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站,其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具体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61,用于根据终端设备所对应的上行控制资源信息,确定终端设备在所对应的上行子帧的第一时隙中的正交扩频序列编号;
第二确定模块62,用于根据第一时隙中的正交扩频序列编号和终端设备所归属小区的小区标识,确定终端设备在上行子帧的第二时隙中的正交扩频序列编号;
接收模块63,用于通过第一确定模块61和第二确定模块62所确定的第一时隙中的正交扩频序列编号和第二时隙中的正交扩频序列编号所对应的正交扩频序列,在上行子帧的两个时隙中接收终端设备反馈的上行控制信息。
进一步的,该基站还包括:
发送模块64,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通知消息,通知终端设备所对应的反馈上行控制信息所使用的上行控制资源的资源编号;
第一确定模块61,用于根据通知给终端设备的上行控制资源的资源编号,确定终端设备在所对应的上行子帧的第一时隙中的正交扩频序列编号。
在具体的实施场景中,第二确定模块62,具体用于通过以下公式确定终端设备在上行子帧的第二时隙中的正交扩频序列编号:
Figure 438949DEST_PATH_IMAGE012
;或,
Figure 550124DEST_PATH_IMAGE013
其中,为上行子帧的第二时隙中的正交扩频序列编号;
Figure 466445DEST_PATH_IMAGE015
为上行子帧的第一时隙中的正交扩频序列编号;
为终端设备所归属小区的小区标识;
Figure 397151DEST_PATH_IMAGE017
为上行子帧的第二时隙的扩频系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通过应用本发明实施例所提出的技术方案,结合终端设备所对应的上行控制资源以及该终端设备所归属的小区标识,分别在同一个上行子帧中的两个时隙中使用不同的正交扩频序列进行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从而,保证相邻小区中的多个终端设备在使用相同的物理资源进行上行控制信息时,至少可以有一个时隙所应用的正交扩频序列是相互正交的,进而降低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过程中的小区间干扰。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实施例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借助软件加必要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一个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可以是CD-ROM,U盘,移动硬盘等)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实施例各个实施场景所述的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附图只是一个优选实施场景的示意图,附图中的模块或流程并不一定是实施本发明实施例所必须的。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施场景中的装置中的模块可以按照实施场景描述进行分布于实施场景的装置中,也可以进行相应变化位于不同于本实施场景的一个或多个装置中。上述实施场景的模块可以合并为一个模块,也可以进一步拆分成多个子模块。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场景的优劣。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几个具体实施场景,但是,本发明实施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发明实施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8)

1.一种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终端设备根据自身所对应的上行控制资源信息,确定在一个上行子帧的第一时隙中的正交扩频序列编号;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时隙中的正交扩频序列编号和所述终端设备所归属小区的小区标识,确定在所述上行子帧的第二时隙中的正交扩频序列编号;
所述终端设备通过确定的所述第一时隙中的正交扩频序列编号和所述第二时隙中的正交扩频序列编号所对应的正交扩频序列,在所述上行子帧的两个时隙中向所述基站反馈上行控制信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根据自身所对应的上行控制资源信息,确定在一个上行子帧的第一时隙中的正交扩频序列编号,具体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基站通知的自身所对应的反馈上行控制信息所使用的上行控制资源的资源编号;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资源编号,确定在一个上行子帧的第一时隙中的正交扩频序列编号。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确定的在所述上行子帧的第二时隙中的正交扩频序列编号的取值小于所述上行子帧的第二时隙的扩频系数。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时隙中的正交扩频序列编号和所述终端设备所归属小区的小区标识,确定在所述上行子帧的第二时隙中的正交扩频序列编号,具体通过以下公式实现:
Figure 2011100027886100001DEST_PATH_IMAGE001
;或,
其中,
Figure 2011100027886100001DEST_PATH_IMAGE003
为所述上行子帧的第二时隙中的正交扩频序列编号;
Figure 826217DEST_PATH_IMAGE004
为所述上行子帧的第一时隙中的正交扩频序列编号;
Figure 2011100027886100001DEST_PATH_IMAGE005
为所述终端设备所归属小区的小区标识;
Figure 836942DEST_PATH_IMAGE006
为所述上行子帧的第二时隙的扩频系数。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所归属小区的小区标识,具体为:
所述终端设备的主载波所对应的小区标识。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时隙为所述上行子帧的任意一个时隙,所述第二时隙为所述上行子帧的另一个时隙。
7.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终端设备所对应的上行控制资源信息,确定在一个上行子帧的第一时隙中的正交扩频序列编号;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模块所确定的第一时隙中的正交扩频序列编号和所述终端设备所归属小区的小区标识,确定在所述上行子帧的第二时隙中的正交扩频序列编号;
发送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第一确定模块和所述第二确定模块所确定的所述第一时隙中的正交扩频序列编号和所述第二时隙中的正交扩频序列编号所对应的正交扩频序列,在所述上行子帧的两个时隙中向所述基站反馈上行控制信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基站通知的所述终端设备所对应的反馈上行控制信息所使用的上行控制资源的资源编号,确定在一个上行子帧的第一时隙中的正交扩频序列编号。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确定模块,具体用于通过以下公式确定在所述上行子帧的第二时隙中的正交扩频序列编号:
;或,
Figure 820127DEST_PATH_IMAGE002
其中,
Figure 479648DEST_PATH_IMAGE003
为所述上行子帧的第二时隙中的正交扩频序列编号;
Figure 452152DEST_PATH_IMAGE004
为所述上行子帧的第一时隙中的正交扩频序列编号;
为所述终端设备所归属小区的小区标识;
Figure 726324DEST_PATH_IMAGE006
为所述上行子帧的第二时隙的扩频系数。
10.一种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基站根据终端设备所对应的上行控制资源信息,确定所述终端设备在所对应的上行子帧的第一时隙中的正交扩频序列编号;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第一时隙中的正交扩频序列编号和所述终端设备所归属小区的小区标识,确定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上行子帧的第二时隙中的正交扩频序列编号;
所述基站通过确定的所述第一时隙中的正交扩频序列编号和所述第二时隙中的正交扩频序列编号所对应的正交扩频序列,在所述上行子帧的两个时隙中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反馈的上行控制信息。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根据终端设备所对应的上行控制资源信息,确定所述终端设备在所对应的上行子帧的第一时隙中的正交扩频序列编号,具体包括:
所述基站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通知消息,通知所述终端设备所对应的反馈上行控制信息所使用的上行控制资源的资源编号
所述基站根据通知给所述终端设备的上行控制资源的资源编号,确定所述终端设备在所对应的上行子帧的第一时隙中的正交扩频序列编号。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确定的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上行子帧的第二时隙中的正交扩频序列编号的取值小于所述上行子帧的第二时隙的扩频系数。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第一时隙中的正交扩频序列编号和所述终端设备所归属小区的小区标识,确定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上行子帧的第二时隙中的正交扩频序列编号,具体通过以下公式实现:
;或,
Figure 462385DEST_PATH_IMAGE002
其中,
Figure 812595DEST_PATH_IMAGE003
为所述上行子帧的第二时隙中的正交扩频序列编号;
Figure 761965DEST_PATH_IMAGE004
为所述上行子帧的第一时隙中的正交扩频序列编号;
Figure 881231DEST_PATH_IMAGE005
为所述终端设备所归属小区的小区标识;
Figure 336483DEST_PATH_IMAGE006
为所述上行子帧的第二时隙的扩频系数。
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所归属小区的小区标识,具体为:
所述终端设备的主载波所对应的小区标识。
15.如权利要求10至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时隙为所述上行子帧的任意一个时隙,所述第二时隙为所述上行子帧的另一个时隙。
16.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终端设备所对应的上行控制资源信息,确定所述终端设备在所对应的上行子帧的第一时隙中的正交扩频序列编号;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时隙中的正交扩频序列编号和所述终端设备所归属小区的小区标识,确定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上行子帧的第二时隙中的正交扩频序列编号;
接收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第一确定模块和所述第二确定模块所确定的所述第一时隙中的正交扩频序列编号和所述第二时隙中的正交扩频序列编号所对应的正交扩频序列,在所述上行子帧的两个时隙中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反馈的上行控制信息。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通知消息,通知所述终端设备所对应的反馈上行控制信息所使用的上行控制资源的资源编号;
所述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通知给所述终端设备的上行控制资源的资源编号,确定所述终端设备在所对应的上行子帧的第一时隙中的正交扩频序列编号。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确定模块,具体用于通过以下公式确定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上行子帧的第二时隙中的正交扩频序列编号:
;或,
Figure 927050DEST_PATH_IMAGE002
其中,为所述上行子帧的第二时隙中的正交扩频序列编号;
为所述上行子帧的第一时隙中的正交扩频序列编号;
Figure 282137DEST_PATH_IMAGE005
为所述终端设备所归属小区的小区标识;
Figure 386359DEST_PATH_IMAGE006
为所述上行子帧的第二时隙的扩频系数。
CN 201110002788 2011-01-07 2011-01-07 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Active CN10206492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10002788 CN102064922B (zh) 2011-01-07 2011-01-07 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10002788 CN102064922B (zh) 2011-01-07 2011-01-07 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64922A true CN102064922A (zh) 2011-05-18
CN102064922B CN102064922B (zh) 2013-02-20

Family

ID=440000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110002788 Active CN102064922B (zh) 2011-01-07 2011-01-07 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064922B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13081A (zh) * 2011-12-30 2012-04-11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传输和接收上行数据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WO2013056574A1 (zh) * 2011-10-18 2013-04-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上行控制信息资源分配的方法、装置和基站
CN104796247A (zh) * 2015-04-24 2015-07-22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通信系统的资源分配方法
WO2015161440A1 (zh) * 2014-04-22 2015-10-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确定配置参数、发送调度请求的方法及相关设备
WO2018059270A1 (zh) * 2016-09-28 2018-04-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上行控制信号的传输方法、网络侧设备及终端设备
CN108111990A (zh) * 2016-11-11 2018-06-01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提升上行容量的信息传输方法和系统
CN110011769A (zh) * 2018-01-04 2019-07-12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配置方法及网络设备
CN110149645A (zh) * 2019-04-08 2019-08-20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信道干扰的测量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94378A (zh) * 2008-10-10 2009-03-25 北京创毅视讯科技有限公司 多基站协作组信道质量反馈方法及装置、用户终端
CN101771435A (zh) * 2009-01-05 2010-07-07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多载波聚合系统及其选择上行参考信号的方法
US20100220668A1 (en) * 2006-01-23 2010-09-02 Shohei Yamada Base station device, mobile station device, mobile station identifier allocation method, program, and recording medium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220668A1 (en) * 2006-01-23 2010-09-02 Shohei Yamada Base station device, mobile station device, mobile station identifier allocation method, program, and recording medium
CN101394378A (zh) * 2008-10-10 2009-03-25 北京创毅视讯科技有限公司 多基站协作组信道质量反馈方法及装置、用户终端
CN101771435A (zh) * 2009-01-05 2010-07-07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多载波聚合系统及其选择上行参考信号的方法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056574A1 (zh) * 2011-10-18 2013-04-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上行控制信息资源分配的方法、装置和基站
CN102413081A (zh) * 2011-12-30 2012-04-11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传输和接收上行数据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WO2015161440A1 (zh) * 2014-04-22 2015-10-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确定配置参数、发送调度请求的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4796247A (zh) * 2015-04-24 2015-07-22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通信系统的资源分配方法
WO2018059270A1 (zh) * 2016-09-28 2018-04-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上行控制信号的传输方法、网络侧设备及终端设备
CN108111990A (zh) * 2016-11-11 2018-06-01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提升上行容量的信息传输方法和系统
CN108111990B (zh) * 2016-11-11 2020-12-25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提升上行容量的信息传输方法和系统
CN110011769A (zh) * 2018-01-04 2019-07-12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配置方法及网络设备
CN110149645A (zh) * 2019-04-08 2019-08-20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信道干扰的测量方法及装置
CN110149645B (zh) * 2019-04-08 2022-11-15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信道干扰的测量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64922B (zh) 2013-02-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913901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ackchリソース割当方法及び装置
CN102064922B (zh) 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CN104363645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控制发送功率的方法和装置
US9445406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of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using a single physical uplink channel
EP2797374B1 (en) Mobile communications system, base station device, mobile station device,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integrated circuit
US9363811B2 (e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base station apparatus, mobile station apparatus,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integrated circuit
US11757591B2 (en) One-segment PUCCH formats
CN104871471A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ack/nack的方法和设备
CN108029098B (zh) 用于在无线网络中降低干扰的方法和网络节点
JP2017527179A (ja) カバレッジの拡張における必要なharq繰り返し数の伝達
US11026184B2 (en) Terminal apparatus, base station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resource information and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information to the terminal device with a grant-free access resource allocation or a scheduled access resource allocation
CN105474728A (zh) 终端、基站以及通信方法
CN105379391A (zh) 终端、基站以及通信方法
EP3567815A1 (en) Base station device, terminal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for base station device and terminal device
CN105453680A (zh) 终端、基站以及通信方法
CN105580289A (zh)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由终端对下行链路控制信息进行解码的方法和设备
CN115866783A (zh) 上行控制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US10122502B2 (en) Communication device, transmitting method, and receiving method
JP6548334B2 (ja)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JP6588018B2 (ja) 基地局装置、端末装置および方法
US20180146502A1 (en) Base station apparatus, terminal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US20230337241A1 (en) Resource mapp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