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63605A - 条形码读取装置 - Google Patents

条形码读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63605A
CN102063605A CN2010102202743A CN201010220274A CN102063605A CN 102063605 A CN102063605 A CN 102063605A CN 2010102202743 A CN2010102202743 A CN 2010102202743A CN 201010220274 A CN201010220274 A CN 201010220274A CN 102063605 A CN102063605 A CN 1020636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r code
light
reading
printing opacity
light sour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22027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叔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ANSAN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KUANSAN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ANSAN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KUANSAN TECHNOLOGY
Publication of CN1020636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6360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06K7/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 G06K7/10544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by scanning of the records by radiation in the optical part of the electromagnetic spectrum
    • G06K7/10712Fixed beam scanning
    • G06K7/10722Photodetector array or CCD scanning
    • G06K7/10732Light sourc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acsimile Scanning Arrangements (AREA)
  • Image Input (AREA)

Abstract

一种条形码读取装置读取一条形码,包括一壳体、一透光导光组件、一影像撷取模块、一光源以及一光源控制组件。壳体具有一开口;透光导光组件邻设开口,并具有一第一表面、一第二表面以及一邻接面,其中,邻接面连接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影像撷取模块容置在壳体内,并透过第二表面及第一表面撷取条形码的影像;光源发射一光线至邻接面;光源控制组件控制光源的明灭。因此,条形码读取装置能够适应二种以上不同对象的白平衡特性,所以可读取二种以上不同种类对象上的条形码。

Description

条形码读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读取装置,特别关于一种条形码读取装置。
背景技术
条形码读取装置可以当作是一种输入装置,其已经广泛地应用在物流管理、销售管理或信息传输。举例来说,条形码可直接印刷在货品的包装上,或是印刷在货品的卷标上,条形码读取装置读取条形码后就能得到对应货品的信息。
如图1所示,一条形码读取装置1包括一光源模块11、一开关12、一反射镜13、一镜头14、一影像感应器15以及一处理电路16。开关12控制光源模块11发光与否。
使用者将条形码读取装置1对准一条形码2,然后,使用者按下开关12控制光源模块11发出光线111,光线111投射在条形码2。条形码2将光线111反射产生反射光131,反射光131经反射镜13反射并且穿过镜头14,影像感应器15感应反射光131后输出一条形码感应讯号,处理电路16处理条形码感应讯号后输出数字条形码数据。数字条形码数据传送至信息系统以供进一步的处理或运用。
条形码数据可供商店或卖场使用。举例来说,在商店的结帐柜台,信息系统可对数字条形码数据进行处理,并且根据数字条形码数据将对应的商品信息显示在监视器。
然而,公知的条形码读取装置仅对单一种媒介具有较佳的读取效果,例如对于印刷品上的条形码,或是纸张上的条形码。对另一种媒介,例如行动电话的显示器上的条形码,公知的条形码读取装置就无法顺利地读取。这是因为印刷品与行动电话的显示器具有明显不同的白平衡特性,一般的条形码读取装置的结构仅针对其中一种对象的白平衡特性来设计,没有同时针对二种不同对象的白平衡特性来设计。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条形码读取装置,能够适应不同对象的白平衡特性顺利地读取不同种类对象上的条形码,已成为重要课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适应具有不同白平衡特性的条形码读取装置。
本发明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的一种条形码读取装置读取一条形码,包括一壳体、一透光导光组件、一影像撷取模块、一光源以及一光源控制组件。壳体具有一开口;透光导光组件邻设在开口,并具有一第一表面、一第二表面以及一邻接面,其中,邻接面连接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影像撷取模块容置在壳体内,并透过第二表面及第一表面撷取条形码的影像;光源发射一光线至邻接面;光源控制组件控制光源的明灭。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影像撷取模块的一入射光线主轴垂直所述第二表面。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还包括一侦测组件,邻设所述透光导光组件,在一预定距离内侦测朝向条形码读取装置移动的一个移动体。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移动体是一个使用者、或是所述使用者拿持的一个印刷品、或是所述使用者拿持的一个行动通讯装置。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透光导光组件导引射入的光线朝向所述第一表面射出,从所述第一表面射出的光线经所述条形码反射,经所述条形码反射的光线依序穿过所述第一表面及所述第二表面。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表面具有一个反射区域及一个穿透区域,所述穿透区域面向所述影像撷取模块。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透光导光组件具有一个反射体,所述反射体位在所述第二表面。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还包括一吸光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透光导光组件包括一第一组件以及一第二组件,第一组件面向所述条形码的表面是所述第一表面,第二组件面向所述影像撷取模块的表面是所述第二表面。
此外,本发明的一种条形码读取装置读取一条形码,包括一壳体、一透光导光组件、一影像撷取模块、一光源以及一光源控制组件。壳体具有一开口;透光导光组件邻设开口,并具有彼此相对的一第一表面以及一第二表面;影像撷取模块容置在壳体内,并透过第二表面及第一表面撷取条形码的影像;光源发射一光线至第一表面或第二表面;光源控制组件控制光源的明灭。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条形码读取装置至少具有下列优点:
本发明的一种条形码读取装置中,光源发射的光线经由透光导光组件的表面进入透光导光组件内,透光导光组件导引射入的光线朝第一表面射出,借以提高光线朝第一表面的出光量。朝第一表面射出的光线会被条形码反射,经条形码反射的光线会从第一表面穿入透光导光组件并从第二表面穿出,使得影像撷取模块能够捕捉被条形码反射的光线进而撷取条形码的影像。因此,条形码读取装置能够适应二种以上不同对象的白平衡特性,所以可读取二种以上不同种类对象上的条形码。
附图说明
图1是公知的条形码读取装置的一示意图;
图2A是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条形码读取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2B是图2A的一侧面示意图;
图3A与图3B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透光导光组件的光路径示意图;
图3C是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透光导光组件包括第一组件以及第二组件的示意图;
图4与图5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媒介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条形码读取装置的运作流程图;
图7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条形码读取装置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条形码读取装置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9是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条形码读取装置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条形码读取装置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11至图16是本发明再一实施例的光源变化态样的示意图;
图17至图18是本发明再一实施例的影像撷取模块变化态样的示意图;
图19是本发明再一实施例的透光导光组件变化态样的示意图;
图20及图21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条形码读取装置的示意图;以及
图22及图23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透光导光组件变化态样的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条形码读取装置
11:光源模块
111:光线
12:开关
13:反射镜
131:反射光
14:镜头
15:影像感应器
16:处理电路
2:条形码
3、5:条形码读取装置
31、51:壳体
32、52:透光导光组件
321、521:第一表面
322、522:第二表面
323:邻接面
324:反射体
525:斜面
33、53:影像撷取模块
330、530:入射光线主轴
331、531:影像感应组件
332、532:镜头
333:反射组件
34、54:光源
35、55:光源控制组件
36:侦测组件
37:开关组件
38:吸光组件
41:条形码
42:印刷品
43:行动通讯装置
431:显示器
44:移动体
L1-L3:光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相关图式,说明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一种条形码读取装置,其中相同的组件将以相同的参照符号说明。
如图2A及图2B所示,一条形码读取装置3读取一条形码41,条形码读取装置包括一壳体31、一透光导光组件32、一影像撷取模块33、一光源34以及一光源控制组件35。
壳体31具有一开口311,透光导光组件32邻设开口311,并具有一第一表面321、一第二表面322以及一邻接面323,邻接面323连接第一表面321与第二表面322。影像撷取模块33容置在壳体31内,并透过第二表面322及第一表面321撷取条形码41的影像,光源34发射一光线至邻接面323,光源控制组件35控制光源34的明灭。
第一表面321与第二表面322彼此相对,第一表面321面向条形码41,第二表面322面向影像撷取模块33。
在本实施例中,透光导光组件32设置在开口311,透光导光组件32可以直接当作是条形码读取装置3的盖体。另外,透光导光组件32还可以设置在开口311内或开口311外。
透光导光组件32导引射入的光线朝向第一表面321射出,条形码41反射从第一表面321射出的光线条形码41,经条形码41反射的光线依序穿过第一表面321及第二表面322。
影像撷取模块33的一入射光线主轴330垂直第二表面322。影像撷取模块33透过透光导光组件32撷取条形码41的影像,影像撷取模块33撷取影像时所需的光线由邻接面323射入从第一表面321输出,使得光线足以照亮条形码41。
为了达到较好的影像撷取效果,条形码41不宜离第一表面321过远,条形码41靠近或贴附在第一表面321,才能确保从第一表面321射出的光线足以照亮条形码41。
在第一表面321提供足够亮度的光线将使得条形码读取装置3较能够适应不同媒介的白平衡特性,使得影像撷取模块33能够对不同白平衡特性的媒介皆能够顺利地撷取条形码的影像。
另外,光源34可与邻接面323保持一段距离借以帮助散热。为了确保光源34发射的光线大部分能够进入邻接面323而非被邻接面323反射,光源34与邻接面323不宜距离过远,甚至在散热条件许可下,光源34可与邻接面323接触。
如图3A与图3B所示,光源34透过邻接面323射入光线L1至透光导光组件32内,透光导光组件32导引一部份的射入光线L1朝向第一表面321射出,条形码41反射从第一表面321射出的光线L2至条形码41,经条形码41反射的光线标记为L3
透光导光组件32具有透光性,光线L3依序穿过第一表面321及第二表面322,然后到达壳体31内的影像撷取模块33,使得影像撷取模块33能够撷取条形码41的影像。
邻接面323的面积小于第一表面321的面积,从邻接面323射入的光线经透光导光组件32导引后会分布在第一表面321。光源34是线光源或小面积的面光源,光线经由透光导光组件32导引后会在第一表面321产生大面积的发光面。
在实施例中,空气填充在壳体31内的空间中,空气的折射率约等于1,透光导光组件32的折射率大于1,例如大于1.3。由于折射率的变化,光线行进到第二表面322将会被折射或全反射。在透光导光组件32内朝向第二表面322的一部份光线因全反射改朝向第一表面321,朝向第一表面321的光线就有可能会穿出第一表面321。同样的,光线折射或全反射情况也会在第一表面321发生。第一表面321及第二表面322都可能会产生全反射,使得光线得以在透光导光组件32内行进。藉由以上机制,透光导光组件32能够导引光线在透光导光组件32内行进以及光线从第一表面321射出。
透光导光组件32是透明材质,第二表面322的大部分是光滑表面(smooth surface),借以避免妨碍影像撷取模块33撷取条形码41的影像。光滑表面例如是:无粗造化、无微结构或无设置反射组件的表面。另一方面,第二表面322可以是整个表面都是光滑表面。
第一表面321类似第二表面322,第一表面321大部分是光滑表面,此外,第一表面321也可以是整个表面都是光滑表面。
光滑表面是要让光线从条形码41朝影像撷取模块33穿过时,透光导光组件32能有较大的光穿透区域。另一方面,增强光源可以确保从第一表面321的出光量足以照亮条形码41;此外,由于光线在介质中会有耗损,尽量缩小透光导光组件32的尺时也能够增进第一表面321的出光量。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表面321与第二表面322皆是平面,第一表面321与第二表面322互相平行。
透光导光组件32可由一片以上组件组成。例如:其包括单一玻璃或压克力板材,或是包括二个不同材质的板材。二个不同材质的板材可以分别是玻璃板材及压克力板材。一般而言,玻璃对光线折射率约在1.48-2.0间,压克力的光线折射率约大于1.48。
如图3C所示,透光导光组件32包含一第一组件326以及一第二组件327,第一组件326面向条形码41,第二组件327面向影像撷取模块33。第一组件326面向条形码41的表面当作是第一表面321,第二组件327面向影像撷取模块33的表面当作是第二表面322。
举例来说,第一组件326及第二组件327的材质例如分别是玻璃及压克力,玻璃较压克力耐磨而且硬度较高,所以可提高透光导光组件32的寿命及保护效果。
条形码41可以是二维条形码,条形码41可以如图4印刷在一个印刷品42上,也可以如图5显示在一个行动通讯装置43的一显示器431。印刷品与行动通讯装置的显示器的白平衡特性有极大的不同,但是传统的条形码扫瞄器在设计上仅考虑能够读取印刷品或行动通讯装置的显示器上的条形码。相较下,条形码读取装置3能够读取印刷品或行动通讯装置的显示器上的条形码。
以下将举例说明条形码读取装置3的运作过程。
如图6所示,条形码读取装置3的条形码读取方法包括步骤S01至步骤S07。
步骤S01利用光源控制组件35开启光源34,光源34在开启前是保持熄灭状态不发光,在被开启后才开始发光。光源34并非闪光而是会持续发光一段时间,光源34的发光时间长度大于影像撷取模块33撷取影像所需的时间。
步骤S02利用影像撷取模块33拍摄条形码41产生一个条形码影像。
步骤S03利用光源控制组件35控制光源34熄灭。
步骤S04对条形码影像译码产生一个条形码数据。此步骤可利用一译码电路来实现,译码电路可以设置在条形码读取装置3中,也可以设置在条形码读取装置3外。
步骤S05根据条形码资料判断是否需再次拍摄条形码,如果需要再次拍摄则进入步骤S06,如果不需要则进入步骤S07。此步骤可利用一控制电路来实现,控制电路可以设置在条形码读取装置3中,或是设置在条形码读取装置3外。
步骤S06提示使用者将再次拍摄条形码,请使用者将带有条形码的对象放置在适当的位置。然后返回步骤S01。
步骤S07传送条形码数据至后端,例如传送到数据处理系统以供进一步的运用。
另外,如图7所示,条形码读取装置3还包含一侦测组件36,侦测组件36邻设在透光导光组件32,在一预定距离内侦测朝向条形码读取装置3移动的一个移动体44,借以侦测移动体44是否在一预定距离内。
移动体44是一个使用者、或是使用者拿持的一个印刷品、或是使用者拿持的一个行动通讯装置。使用者拿持的印刷品可如图4,条形码印刷在使用者拿持的印刷品上;使用者拿持的行动通讯装置可如图5,条形码显示在使用者拿持的行动通讯装置的显示器。
移动体44与侦测组件36间的距离小于预定距离后,侦测组件36产生一侦测讯号。光源控制组件依据侦测讯号控制光源发光。
侦测组件36是一非接触式侦测组件,例如光学侦测器、雷达等等。另外,侦测组件36还可以是接触式侦测组件,例如触碰板或按钮等等。
举例来说,侦测组件36设置在透光导光组件32的第二表面,使用者持行动通讯装置或印刷品靠近第一表面321,侦测组件36侦测到行动通讯装置或印刷品后,条形码读取装置3便开始运作。另外,侦测组件36还可以设置在透光导光组件32的第一表面321上或是壳体31上。
以下将举一例说明图7的条形码读取装置3的运作过程。
如图8所示,图7的条形码读取装置3的运作流程包括步骤S11至步骤S19。
步骤S11还在待机状态,条形码读取装置3的大部分组件例如:影像撷取模块33、光源34等是处在不运作状态,但是,侦测组件36是保持在运作状态。
步骤S12利用侦测组件36侦测是否有移动物接近。若无则回到步骤S11,条形码读取装置3保持在待机状态;若有则进入影像撷取模式。影像撷取模式包括步骤S13至步骤S19,各步骤与前述实施例的步骤S01至步骤S07颣似,故此不再赘述。
另外,如图9所示,条形码读取装置3还包括一开关组件37,开关组件37例如是一按钮。开关组件37设置在壳体31,可变更条形码读取装置3的运作模式。例如,条形码读取装置3处在待机模式时,开关组件37被触发后,条形码读取装置3就进入影像撷取模式。
如图10所示,图9的条形码读取装置3的运作流程包括步骤S21至步骤S29。
步骤S21还在待机状态,条形码读取装置3的大部分组件例如:影像撷取模块33、光源34等是处在不运作状态,但是,开关组件37是保持在运作状态。
步骤S22依据开关组件37的状态判断是否要变更条形码读取装置3的运作模式。若无则回到步骤S21,条形码读取装置3保持在待机状态,若有则进入影像撷取模式。影像撷取模式包括了步骤S23至步骤S29,各步骤与前述实施例的步骤S01至步骤S07颣似,故此不再赘述。
以下将举例说明光源34的细部实施态样。
如图11所示,光源34是发光二极管,设置在透光导光组件32的二个邻接面323、324。各发光二极管电性连接,例如:在一邻接面上的发光二极管依序串接,并透过电线与光源控制组件35电性连接。又如图12所示,发光二极管是装设在一基板上,基板上形成有导线,发光二极管透过导线与光源控制组件35电性连接。
发光二极管设置的位置,可以仅设置在透光导光组件32的一个单边,也可以设置在透光导光组件32的二个相对的邻接面,或者是透光导光组件32的四个邻接面。
如图13至图15所示,光源34是灯管,例如是冷阴极荧光灯管。如图13所示,光源34是直管,设置在透光导光组件32的四个邻接面。另外,光源34还可以仅设置在一个邻接面、或是设置在二个相对的邻接面。
如图14所示,光源34是L型灯管,透光导光组件32的四个邻接面都设有光源34。另外,仅设置一个光源34在透光导光组件32的二个相邻的邻接面也是可以的。
如图15所示,光源34是U型灯管,透光导光组件32的三个邻接面设置有光源34。另外,在无设置U型灯管的一邻接面上可再设置一个直管的光源34。
如图16所示,光源34包括发光组件341及导光组件342,导光组件342例如是反射镜或是光导管。发光组件341例如是前述实施态样的灯管或发光二极管。
以下将举例说明影像撷取模块的细部实施态样。
如图17所示,影像撷取模块33具有一影像感应组件331以及一镜头332,条形码41与第一表面321的距离d小于镜头332的景深(depth of field,DOF)。举例来说,条形码41至镜头332的成像距离介于最短光学路径长度P的100%至130%,最短光学路径长度P是镜头332与第一表面321间的最短光学路径的长度。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6,条形码41显示在行动通讯装置43的显示器431,显示器431与第一表面321的距离d小于镜头332的景深(depth of field,DOF)。
影像感应组件331是电荷耦合装置(CCD,Charge Couple Device)或互补式金属氧化半导体(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影像传感器。
另外,侦测组件36侦测到条形码41与透光导光组件32的第一表面321间的距离小于镜头的景深时,产生一侦测讯号,条形码读取装置根据侦测讯号进入影像撷取模式。影像撷取模式的相关说明已在前述实施例描述,故此不再赘述。
如图18所示,影像撷取模块33还包括一反射组件333,反射组件333例如是一反射镜。反射组件333将从条形码41射入的光线反射至镜头332。
镜头332与第一表面321间的最短光学路径长度P如下式所示:
P=P1+P2
其中,P1是镜头332与反射组件333间的最短光学路径长度,P2是反射组件333与第一表面321间的最短光学路径长度。条形码41与第一表面321的距离d小于镜头332的景深。举例来说,条形码41至镜头332的成像距离介于最短光学路径长度P的100%至130%。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6,条形码41显示在行动通讯装置43的显示器431,显示器431与第一表面321的距离d小于镜头332的景深(depth of field,DOF)。
另外,在图17及图18的实施例中,条形码读取装置3还包括一吸光组件38,吸光组件38设置在壳体31内,借以避免光线在壳体31内部反射,进而防止反射的光线影响影像撷取模块33撷取影像。吸光组件38可以是深色胶带、深色泡棉、深色壳体或深色涂料等等。
在图17中,吸光组件38设置在壳体31或光源控制组件35的表面上。在图18中,吸光组件38是漏斗型状。
以下将举例说明透光导光组件的变化实施态样。
如图19所示,第二表面322具有一个反射区域及一个穿透区域,穿透区域面向影像撷取模块33。
反射区域是让光线在透光导光组件32内反射,借以提高光线在第一表面321的出光量。反射区域的设置位置不应防碍影像撷取模块33撷取条形码41的影像。
透光导光组件32具有一个反射体324,反射体位在第二表面的反射区域。另外,第二表面的反射区域可以是粗化表面或是具有微结构的表面。
如图20与图21所示,一条形码读取装置5读取条形码41,包括一壳体51、一透光导光组件52、一影像撷取模块53、一光源54以及一光源控制组件55。
壳体51具有一开口511,透光导光组件52邻设在开口511并具有一第一表面521以及一第二表面522。透光导光组件52位在开口511并具有彼此相对的一第一表面521以及一第二表面522,第一表面521与第二表面522相对,第一表面521面向条形码41,第二表面522面向影像撷取模块53。影像撷取模块53容置在壳体51内并透过透光导光组件52的第二表面522及第一表面521撷取条形码41的影像,光源54系发射一光线至第一表面521或第二表面522,光源控制组件55控制光源54的明灭。影像撷取模块53的一入射光线主轴530垂直第二表面522。
当光源54发射光线至第一表面521时,光源54可与第一表面521保持一段距离帮助散热。为了确保光源54发射的光线大部分能够进入第一表面521而非被第一表面521反射,光源54与第一表面521不宜距离过远,甚至在散热条件许可下,光源34可与第一表面521接触。另外,当光源54发射光线至第二表面522时,同样有类似第一表面521的情况。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6,条形码41显示在行动通讯装置43的显示器431,另外,条形码41也可以是印刷品的条形码。
影像撷取模块53具有一影像感应组件531以及一镜头532,影像感应组件531撷取条形码41的影像,条形码41与第一表面521的距离小于镜头532的景深(depth of field,DOF)。
如图20所示,光源54发射光线至第二表面522的一个边缘区域,透光导光组件52导引射入的光线朝向第一表面521射出,条形码41反射从第一表面521射出的光线条形码41,经条形码41反射的光线依序穿过第一表面521及第二表面522。
如图21所示,光源54发射光线至第一表面521的一个边缘区域,透光导光组件52导引射入的光线朝向第一表面521射出,从第一表面521射出的光线经条形码41反射,经条形码41反射的光线依序穿过第一表面521及第二表面522。
如图22及图23所示,透光导光组件52具有一斜面525当作是反射面,如图22所示,光源54发射的光线经斜面525反射至第二表面522,如图23所示,光源54发射的光线经斜面524反射至第一表面521。在图22及图23中,第一表面521以及第二表面522的特性与前述实施例的第一表面321以及第二表面322相同,因此,进入透光导光组件52的光线得以在第一表面521以及第二表面522间行进并且在第一表面521输出。
由于本实施例的条形码读取装置5与前述实施例具有相同或类似的变化,故此不再赘述相关细节。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一种条形码读取装置中,光源发射的光线经由透光导光组件的表面进入透光导光组件内,透光导光组件导引射入的光线朝第一表面射出,借以提高光线朝第一表面的出光量。朝第一表面射出的光线会被条形码反射,经条形码反射的光线会从第一表面穿入透光导光组件并从第二表面穿出,使得影像撷取模块能够捕捉被条形码反射的光线进而撷取条形码的影像。因此,条形码读取装置能够适应二种以上不同对象的白平衡特性,所以可读取二种以上不同种类对象上的条形码。
以上所述仅为举例性,而非为限制性者。任何未脱离本发明的精神与范畴,而对其进行的等效修改或变更,均应包括在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条形码读取装置,用于读取一条形码,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壳体,具有一开口;
一透光导光组件,邻设于所述开口,具有一第一表面、一第二表面以及一邻接面,其中,所述邻接面连接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
一影像撷取模块,容置在所述壳体内,透过所述第二表面及所述第一表面撷取所述条形码的影像;
一光源,发射一光线至所述邻接面;以及
一光源控制组件,控制所述光源的明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条形码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影像撷取模块的一入射光线主轴垂直所述第二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条形码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一侦测组件,邻设于所述透光导光组件,在一预定距离内侦测朝向条形码读取装置移动的一个移动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条形码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体是一个使用者、或是所述使用者拿持的一个印刷品、或是所述使用者拿持的一个行动通讯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条形码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导光组件导引射入的光线朝向所述第一表面射出,从所述第一表面射出的光线经所述条形码反射,经所述条形码反射的光线依序穿过所述第一表面及所述第二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条形码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表面具有一个反射区域及一个穿透区域,所述穿透区域面向所述影像撷取模块。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条形码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导光组件具有一个反射体,所述反射体位于所述第二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条形码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一吸光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条形码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导光组件包括:
一第一组件,其面向所述条形码的表面是所述第一表面;以及
一第二组件,其面向所述影像撷取模块的表面是所述第二表面。
10.一种条形码读取装置,用于读取一条形码,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壳体,具有一开口;
一透光导光组件,邻设于所述开口,具有彼此相对的一第一表面以及一第二表面;
一影像撷取模块,容置在所述壳体内,透过所述第二表面及所述第一表面撷取所述条形码的影像;
一光源,发射一光线至所述第一表面或所述第二表面;以及
一光源控制组件,控制所述光源的明灭。
CN2010102202743A 2009-07-06 2010-07-06 条形码读取装置 Pending CN10206360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2323409P 2009-07-06 2009-07-06
US61/223,234 2009-07-0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63605A true CN102063605A (zh) 2011-05-18

Family

ID=434120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202743A Pending CN102063605A (zh) 2009-07-06 2010-07-06 条形码读取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10000966A1 (zh)
CN (1) CN102063605A (zh)
TW (1) TW201102935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42698B (zh) * 2013-04-22 2019-05-03 赛诺菲-安万特德国有限公司 用于附接到药物输送装置的传感器装置
JP6708095B2 (ja) * 2016-10-24 2020-06-10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バーコード読取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86212A (en) * 1994-07-06 1996-12-17 Hewlett-Packard Optical wave guide for hand-held scanner
CN1143213A (zh) * 1995-05-18 1997-02-19 符号技术公司 编码数据处理系统接口装置
CN1325084A (zh) * 2000-05-22 2001-12-05 昆盈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条码扫描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614563B1 (en) * 2005-12-29 2009-11-10 Cognex Technology And Investment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diffuse illumination in a symbology reader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86212A (en) * 1994-07-06 1996-12-17 Hewlett-Packard Optical wave guide for hand-held scanner
CN1143213A (zh) * 1995-05-18 1997-02-19 符号技术公司 编码数据处理系统接口装置
CN1325084A (zh) * 2000-05-22 2001-12-05 昆盈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条码扫描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10000966A1 (en) 2011-01-06
TW201102935A (en) 2011-0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894260B2 (en) Annular light guide illuminator and optical scanner
CN107247922A (zh) 显示装置和移动终端
CN103019474A (zh) 光学触控扫描装置
US6073852A (en) Data symbol reader with an observation window
CN106599768A (zh) 光学装置
US10055627B2 (en) Mobile imaging barcode scanner
CN209728383U (zh) 光学检测装置、背光模组、液晶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0503019A (zh) 光学检测装置
CN107077585A (zh) 检测邻近成像读取器的移动通信设备的存在并在这种检测时用于将读取器自动地配置成读取在设备上显示的电子代码的系统及方法
CN110427919A (zh) 光学检测装置
US8274594B2 (en) Image-capturing module for simplifying optical component
CN102063605A (zh) 条形码读取装置
CN110458125A (zh) 光学检测装置
CN110458124A (zh) 光学检测装置
CN109508596A (zh) 光学指纹识别组件和电子装置
CN110414503A (zh) 用于lcd屏内指纹识别的背光模组及电子设备
US10623658B2 (en) Return device for empties
CN108256367A (zh) 用于dpm扫描仪的照明器
RU211568U1 (ru) Ручной оптический сканер
CN111026295A (zh) 一种传感模组及电子设备
US7208719B2 (en) Compact integrated optical imaging assembly
CN109508597A (zh) 光学指纹识别组件及电子装置
RU211334U1 (ru) Стационарный оптический сканер
JP3911892B2 (ja) 光学情報読取システム
CN110515238A (zh) 指纹识别背光模组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