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53847A - 服务器与其更新方法 - Google Patents

服务器与其更新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53847A
CN102053847A CN2009102118740A CN200910211874A CN102053847A CN 102053847 A CN102053847 A CN 102053847A CN 2009102118740 A CN2009102118740 A CN 2009102118740A CN 200910211874 A CN200910211874 A CN 200910211874A CN 102053847 A CN102053847 A CN 1020538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ministration module
embedded administration
mainboard
embedded
or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21187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053847B (zh
Inventor
余璘
陈志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Jinyue Holdi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vent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ventec Corp filed Critical Inventec Corp
Priority to CN20091021187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053847B/zh
Priority to US12/649,731 priority patent/US20110113177A1/en
Publication of CN1020538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538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0538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5384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8/00Arrangements for software engineering
    • G06F8/60Software deployment
    • G06F8/65Updat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07Responding to the occurrence of a fault, e.g. fault tolerance
    • G06F11/16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the data by redundancy in hardware
    • G06F11/20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the data by redundancy in hardware using active fault-masking, e.g. by switching out faulty elements or by switching in spare elements
    • G06F11/202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the data by redundancy in hardware using active fault-masking, e.g. by switching out faulty elements or by switching in spare elements where processing functionality is redundant
    • G06F11/2023Failover techniques
    • G06F11/2033Failover techniques switching over of hardware resour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07Responding to the occurrence of a fault, e.g. fault tolerance
    • G06F11/16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the data by redundancy in hardware
    • G06F11/20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the data by redundancy in hardware using active fault-masking, e.g. by switching out faulty elements or by switching in spare elements
    • G06F11/202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the data by redundancy in hardware using active fault-masking, e.g. by switching out faulty elements or by switching in spare elements where processing functionality is redundant
    • G06F11/2038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the data by redundancy in hardware using active fault-masking, e.g. by switching out faulty elements or by switching in spare elements where processing functionality is redundant with a single idle spare processing compon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tored Programmes (AREA)
  • Hardware Redundanc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服务器及其更新方法,其包括第一嵌入式管理板、管理背板与多个互为独立的主板。管理背板耦接第一嵌入式管理板。所述多个主板分别耦接管理背板,发出命令以对第一嵌入式管理板进行数据更新,当第一嵌入式管理板工作时,以轮询的方式通过管理背板依序切换与所述多个主板的连接。可以完成嵌入式管理板的数据更新。

Description

服务器与其更新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服务器,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服务器与其更新方法。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部分服务器包括多个主板(Motherboard),这些主板之间互相独立的工作,也就是既不会相互连接也不会互相传递信息,而各主板之间最多只是共用一电源。以各主板的上电为例,电源上电控制是采取各主板的上电电路直接控制电源供应器所提供的电源,亦即主板需要工作时,则发出控制信号告知电源供应器,以便电源供应器提供电源。
然而,在服务器中,即便随着主板的数量增加,还是以共用电源的方式进行供电,这样可能会使得主板与电源供应器的数量不匹配而导致电源过载,并造成服务器无法正常工作。除此之外,服务器内的信息量的增加也提出需要各主板交互工作的需求。因此,对现行的服务器中多块主板实现统一管理为业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服务器与其更新方法,可以完成嵌入式管理板的数据更新,并且其中一个嵌入式管理板于更新发生故障后,还可以通过另外一个嵌入式管理板来完成数据更新的任务。
本发明提出一种服务器,包括第一嵌入式管理板、管理背板与多个互为独立的主板。管理背板耦接所述第一嵌入式管理板。多个互为独立的主板分别耦接所述管理背板,发出命令以对所述第一嵌入式管理板进行数据更新,而多个互为独立的主板各自包括网络接口与基板管理控制器。网络接口接收远端装置发出的控制命令。基板管理控制器耦接所述网络接口,接收所述控制命令,并发出所述命令,而所述命令会经由所述管理背板进行传递,其中多个互为独立的主板各自具有单独开机与关机的功能。其中当所述第一嵌入式管理板工作时,以轮询的方式通过所述管理背板依序切换与所述多个互为独立的主板的连接。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一嵌入式管理板进入等待更新模式时,停止轮询切换的动作。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服务器进一步包括第二嵌入式管理板,耦接所述第一嵌入式管理板与所述第二嵌入管理板,而所述多个互为独立的主板其一会发出所述命令以对所述第一嵌入式管理板或所述第二嵌入式管理板进行数据更新,其中所述第一嵌入式管理板与所述第二嵌入式管理板不断地检测彼此的状态而决定其一处于工作状态,另一处于备用状态;当所述第二嵌入式管理板工作时,以轮询的方式通过所述管理背板依序切换与所述多个互为独立的主板的连接。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一嵌入式管理板为正常工作状态时,产生激活信息,则所述第二嵌入式管理板不工作,而当所述第一嵌入式管理板为非正常工作状态时,不产生激活信号,则所述第二嵌入式管理板开始工作;当所述第二嵌入式管理板为工作状态,产生所述激活信息,则所述第一嵌入式管理板不工作,而当所述第二嵌入式管理板为非正常工作状态时,不产生所述激活信号,则第二嵌入式管理板开始工作。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二嵌入式管理板接收到所述命令时,停止轮询切换的动作。
本发明提出一种如上述服务器的更新方法。首先,提供第一嵌入式管理板与多个互为独立的主板,其中多个互为独立的主板各自具有基板管理控制器与网络接口。之后,所述第一嵌入式管理板处于工作状态,其以轮询的方式依序切换与所述多个主板的连接。接着,所述网络接口接收远端装置发出的控制命令。之后,所述基板管理控制器接收所述控制命令。接着,当所述第一嵌入式管理板切换至所述多个主板其中之一时,当前主板的基板管理控制器根据接收所述控制信号发出第一命令给所述第一嵌入式管理板。之后,所述第一嵌入式管理板判断所述第一命令是否具有更新指示。接着,若所述第一命令具有更新指示,所述第一嵌入式管理板停止轮询,并进入等待更新状态。之后,所述当前主板的基板管理控制器会发出第二命令,以对所述第一嵌入式管理板进行数据更新。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嵌入式管理板判断所述第一命令是否具有更新指示的步骤进一步包括若所述第一命令不具有更新指示,则所述第一嵌入式管理板切换至下一个主板,以进行后续的工作,并对所述多个互为独立的主板继续进行轮询的动作。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更新方法进一步包括下列步骤。首先,提供第二嵌入式管理板。接着,所述第一嵌入式管理板与所述第二嵌入式管理板相互检测,其一处于工作状态而另一处于备用状态。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更新方法进一步包括下列步骤。首先,当所述第一嵌入式管理板发生故障时,则所述第二嵌入式管理板开始工作,并以轮询的方式依序切换与所述多个主板的连接。接着,当所述第二嵌入式管理板切换至所述多个互为独立的主板其中之一时,当前的主板发出第一命令给所述第一嵌入式管理板。之后,所述第二嵌入式管理板判断所述第一命令是否具有更新指示。接着,若所述第一命令不具有更新指示,则所述第二嵌入式管理板切换至下一个主板,并对所述多个互为独立的主板继续进行轮询。若所述第一命令具有更新指示,所述第二嵌入式管理板停止轮询,并进入等待更新状态。之后,所述当前的主板会发出更新命令,以对所述第一嵌入式管理板进行数据更新。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更新方法进一步包括下列步骤。首先,当所述第一嵌入式管理板发生故障时,则所述第二嵌入式管理板开始工作,并以轮询的方式依序切换与所述多个互为独立的主板的连接。之后,当所述第二嵌入式管理板切换至所述多个互为独立的主板其中之一时,当前的主板发出第三命令给所述第二嵌入式管理板,表示将要对所述第一嵌入式管理板进行数据更新。接着,所述第二嵌入式管理板会停止轮询切换的动作并连接所述第一嵌入式管理板与所述当前的主板,而所述当前的主板会发出对所述第一嵌入式管理板的更新命令以进行数据更新。之后,所述当前的主板于数据更新完成后会发出第四命令给所述第二嵌入式管理板,使得所述第二嵌入式管理板切换至下一个主板,以进行后续的工作,并对所述多个互为独立的主板继续进行轮询切换的动作。
本发明通过主板发出命令,以完成第一嵌入式管理板或第二嵌入式管理板的更新数据。而当第一嵌入式管理板于更新时发生故障时,第二嵌入式管理板便会接管第一嵌入式管理板的工作,并且可以通过第二嵌入式管理板轮询主板的过程中,通过某一主板对第一嵌入式管理板进行数据更新,以完成第一嵌入式管理板的数据更新任务。
为让本发明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服务器的示意图;
图2为图1服务器的更新方法流程图;
图3为图1服务器的另一更新方法流程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服务器;              110:第一嵌入式管理板;;
120:第二嵌入式管理板;    130:管理背板;
140_1~140_n:主板;       141_1~141_n:网络接口;
142_1~142_n:基板管理控制器;       150:远端装置;
S200~S280:本发明一实施例服务器的更新方法各步骤;
S300~S350: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服务器的更新方法各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服务器的示意图。请参照图1,服务器100包括第一嵌入式管理板(Embedded Motherboard,EMB)110、管理背板130与多个互为独立的主板140_1~140_n,其中n为大于0的正整数。
管理背板130耦接第一嵌入式管理板110。主板140_1~140_n耦接管理背板130,发出命令以对第一嵌入式管理板110进行更新。在本实施例中,主板140_1~140_n各自包括网络接口141_1~141_n与基板管理控制器(BoardManagement Controller,BMC)142_1~142_n。网络接口141_1用来接收远端装置150所传送过来的控制命令,以便控制主板140_1~140_n进行对应的操作。基板管理控制器142_1~142_n分别耦接网络接口141_1与141_n,接收控制命令,并发出所述命令,而所述命令会通过管理背板130进行传递。其中,所述命令可以包括原始设备制造商(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OEM)发行命令(issue command)、更新命令与原始设备制造商获得命令(OEMget command)。另外,主板140_1~140_n各自具有单独开机与关机的功能,以进行独立的工作。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嵌入式管理板110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下,会以轮询的方式通过管理背板130依序切换与主板140_1~140_n的连结。另外,当第一嵌入式管理板110进入更新模式时,会停止轮询切换的动作。此外,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嵌入式管理板110与主板140_1~140_n之间是通过智能平台管理总线(Intelligent Platform Management Bus,IPMB)来进行数据传输。
上述已说明服务器100中各元件之间的耦接关系以及各元件的功用。接下来,将进一步说明服务器100的操作。首先,当第一嵌入式管理板110切换到主板140_1时,主板140_1会发出原始设备制造商获得命令给第一嵌入式管理板110。此时,第一嵌入式管理板110会判断原始设备制造商获得命令是否具有更新指示。
若判断出原始设备制造商获得命令未具有更新指示,第一嵌入式管理板110会切换到下一个主板140_2,以继续后面的工作。当第一嵌入式管理板切换到主板140_2时,主板140_2会发出原始设备制造商获得命令给第一嵌入式管理板110。此时,若第一嵌入式管理板110判断出原始设备制造商获得命令未具有更新指示,第一嵌入式管理板110会切换至下一个主板140_3,其余的方式则类推。
另一方面,若判断出原始设备制造商命令具有更新指示,主板140_1会发出原始设备制造商发行命令给第一嵌入式管理板110,以清除原始设备制造商命令,并使得第一嵌入式管理板110进入到等待更新模式(update mode)。当第一嵌入式管理板110进入等待更新模式,第一嵌入式管理板110就会停止轮询切换的动作(亦即第一嵌入式管理板110不会切换至主板140_2),并等待当前的主板140_1发送更新命令,以进行在线数据更新。当数据更新完成后,第一嵌入式管理板110会恢复轮询的方式,并切换至下一个主板140_2,以进行后续的工作。而其余主板140_2~140_n要对第一嵌入式管理板110进行数据更新则如上所述,故在此不再赘述。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服务器100进一步包括第二嵌入式管理板120。第二嵌入式管理板120耦接第一嵌入式管理板110与管理背板130,而主板140_1~140_n会发出所述命令以对第一嵌入式管理板110或第二嵌入式管理板120进行数据更新。并且,当第二嵌入式管理板120工作时,以轮询的方式通过管理背板130依序切换与主板140_1~140_n的连接。
另外,第一嵌入式管理板110与第二嵌入式管理板120会不断地检测彼此的状态而决定是否工作。举例来说,当第一嵌入式管理板110为正常工作状态时,会产生激活(activate)信息,则第二嵌入式管理板120为备用状态(亦即第二嵌入式管理板120不工作)。当第一嵌入式管理板110为非正常工作状态(例如更新时产生故障等)时,不产生激活信息,则第二嵌入式管理板120开始工作,并接管第一嵌入式管理板110的工作(亦即控制电源的任务)。或是,当第二嵌入式管理板120为正常工作状态时,会产生激活信息,则第一嵌入式管理板110不工作(亦即第一嵌入式管理板110为备用状态)。当第二嵌入式管理板120为非正常工作状态时,不产生激活信息,则第一嵌入式管理板110开始工作,并接管第二嵌入式管理板120的工作。另外,第一嵌入式管理板110与第二嵌入式管理板120的相互检测过程中,并非只是工作状态的第一嵌入式管理板110或第二嵌入式管理板120发出激活信息,而处于工作与备用状态的嵌入式管理板互相发送侦测信息并答复,当一定时间未收到对方回应时认为对方故障。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嵌入式管理板110与第二嵌入式管理板120相互检测过程中,不论是第一嵌入式管理板110处于工作状态,而第二嵌入式管理板120处于备用状态,或是第二嵌入式管理板120处于工作状态,而第一嵌入式管理板110处于备用状态的情况,都可以参照上述第一嵌入式管理板110的说明,故在此不在赘述。
此外,第一嵌入式管理板110可能会在进行更新的过程中出现故障情况,例如服务器100突然产生断电等。当电力恢复之后,第一嵌入式管理板110与第二嵌入式管理板120会不断地检测对方的状态。此时,由于第一嵌入式管理板110仍处在更新模式而无法工作,使得第二嵌入式管理板120不会接收到第一嵌入式管理板110所产生的激活信息(表示第一嵌入式管理板110出现故障的情况)。接着,第二嵌入式管理板120就会开始工作且接管第一嵌入式管理板110的工作,并以轮询的方式通过管理背板130依序与主板140_1~140_n的连接。并且,本实施例除了可对第二嵌入式管理板120进行数据更新外,还可通过第二嵌入式管理板120来对第一嵌入式管理板110进行数据更新。以下,将另举一例来说明。首先,假设使用者想在主板140_3重新更新第一嵌入式管理板110。
当第二嵌入式管理板120以轮询的方式切换到主板140_3时,主板140_3会发出原始设备制造商传送命令给第二嵌入式管理板120,以告知要对第一嵌入式管理板110进行数据更新。接着,主板140_3会发出原始设备制造商接收命令给第二嵌入式管理板120,以确认第二嵌入式管理板120是否接收到原始设备制造商传送命令。
若第二嵌入式管理板120没有收到原始设备制造商传送命令,则主板140_3会再次发出原始设备制造商接收命令去确认。
另一方面,若第二嵌入式管理板120收到原始设备制造商传送命令,表示第二嵌入式管理板120已经收到要更新第一嵌入式管理板110命令,此时第二嵌入式管理板120就会一直等待并停止轮询切换的动作(亦即切换至主板140_4),直到主板140_3更新第一嵌入式管理板110的命令给第二嵌入式管理板120,以便通过第二嵌入式管理板120对第一嵌入式管理板110进行数据更新。而更新完成后的第一嵌入式管理板110则处于备用状态。
接着,当第一嵌入式管理板110进行数据更新完成后,主板140_3会发出更新完成信息到第二嵌入式管理板120,以告知第二嵌入式管理板120已经更新完第一嵌入式管理板110了。之后,第二嵌入式管理板120就会切换至下一个主板140_4,以继续后续工作,并对主板140_1~140_n继续进行轮询的动作。另外,第二嵌入式管理板120进行数据更新的方式可以参照前述第一嵌入式管理板110于正常工作状态时进行数据更新的说明,故在此不再赘述。
经由上述实施例的说明,可以归纳出第一嵌入式管理板为正常工作状态时服务器100的更新方法。图2为图1服务器的更新方法流程图。本实施例可实施于具有第一嵌入式管理板的服务器(亦即不具有第二嵌入式管理板)或是同时具有第一嵌入式管理板与第二嵌入式管理板的服务器。请参照图2,首先,在步骤S200中,提供第一嵌入式管理板与多个互为独立的主板,其中多个互为独立的主板各自具有基板管理控制器与网络接口。接着,在步骤S210中,第一嵌入式管理板处于工作状态,其以轮询的方式依序切换与多个互为独立的主板的连接。在步骤S220中,网络接口会接收远端装置发出的控制命令。在步骤S230中,基板管理控制器会接收所述控制命令。之后,在步骤S240中,当第一嵌入式管理板切换至多个主板其中之一时,当前主板的基板管理控制器根据接收所述控制命令发出的第一命令(原始设备制造商获得命令)给第一嵌入式管理板。接着,在步骤S250中,第一嵌入式管理板会判断第一命令是否具有更新指示。之后,若判断出第一命令具有更新指示,则进入步骤S260,第一嵌入式管理板停止轮询切换的动作,并进入等待更新状态。之后,在步骤S270中,当前主板的基板管理控制器会发出第二命令(更新命令),以对第一嵌入式管理板进行数据更新。
另一方面,承接上述步骤S250,若判断出第一命令不具有更新指示,则进入步骤S280,第一嵌入式管理板切换至下一个主板,并对上述多个主板继续进行轮询,以进行后续的工作。
图3为图1服务器的另一更新方法流程图。本实施例可实施于具有第一嵌入式管理板与第二嵌入式管理板的服务器。请参照图3,在步骤S300中,提供第二嵌入式管理板。之后,在步骤S310中,第一嵌入式管理板与第二嵌入式管理板会互相检测对方的工作状态,其一处于工作状态而另一处于备用状态。接着,在步骤S320中,当第一嵌入式管理板进入更新状态且发生故障时,第二嵌入式管理板会开始工作,并以轮询的方式依序切换与多个互相独立的主板的连接。
之后,在步骤S330中,当第二嵌入式管理板切换至多个主板其中之一时,当前主板所发出的第三命令(原始设备制造商传送命令)给第二嵌入式管理板,表示将要对第一嵌入式管理板进行数据更新。
在步骤S340中,第二嵌入式管理板会停止轮询切换的动作并连接第一嵌入式管理板与当前的主板,而当前的主板会发出对第一嵌入式管理板的更新命令以进行数据更新。对第一嵌入式管理板进行数据更新完成后,则进入步骤S350中,当前的主板会发出第四命令(亦即数据更新完成命令)给第二嵌入式管理板,使得第二嵌入式管理板切换至下一个主板,以进行后续的工作,并对多个互为独立的主板继续进行轮询切换的动作。另外,对第二嵌入式管理板进行数据更新的步骤S321、S322、S323、S324、S325可以参照图2步骤S220、S230、S240、S250、S260,故在此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本发明通过主板发出命令,以完成第一嵌入式管理板或第二嵌入式管理板的更新数据。而当第一嵌入式管理板于更新时发生故障时,第二嵌入式管理板便会接管第一嵌入式管理板的工作,并且可以通过第二嵌入式管理板轮询主板的过程中,通过某一主板对第一嵌入式管理板进行数据更新,以完成第一嵌入式管理板的数据更新任务。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嵌入式管理板;
管理背板,耦接所述第一嵌入式管理板;以及,
多个互为独立的主板,分别耦接所述管理背板,发出命令以对所述第一嵌入式管理板进行数据更新,而所述多个互为独立的主板各自包括:
网络接口,用以接收远端装置发出的控制命令;以及,
基板管理控制器,耦接所述网络接口,接收所述控制命令,并发出所述命令,而所述命令会经由所述管理背板进行传递,其中多个互为独立的主板各自具有单独开机与关机的功能,
其中当所述第一嵌入式管理板工作时,以轮询的方式通过所述管理背板依序切换与所述多个互为独立的主板的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嵌入式管理板进入等待更新模式时,停止轮询切换的动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其进一步包括:
第二嵌入式管理板,耦接所述第一嵌入式管理板与所述管理背板,而所述多个互为独立的主板其一会发出所述命令以对所述第一嵌入式管理板或所述第二嵌入式管理板进行数据更新,
其中所述第一嵌入式管理板与所述第二嵌入式管理板不断地检测彼此的状态而决定其一处于工作状态,另一处于备用状态;当所述第二嵌入式管理板工作时,以轮询的方式通过所述管理背板依序切换与所述多个互为独立的主板的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嵌入式管理板为工作状态时,产生激活信息,则所述第二嵌入式管理板不工作,而当所述第一嵌入式管理板为非工作状态时,不产生所述激活信息,则第二嵌入式管理板开始工作;当所述第二嵌入式管理板为工作状态,产生所述激活信息,则所述第一嵌入式管理板不工作,而当所述第二嵌入式管理板为非正常工作状态时,不产生所述激活信号,则第二嵌入式管理板开始工作。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二嵌入式管理板接收到所述命令时,停止轮询切换的动作。
6.一种服务器的更新方法,包括:
提供一第一嵌入式管理板与多个互为独立的主板,其中多个互为独立的主板各自具有一基板管理控制器与一网络接口;
所述第一嵌入式管理板处于工作状态,其以轮询的方式依序切换与所述多个互为独立的主板的连接;
所述网络接口,接收远端装置发出的控制命令;
所述基板管理控制器,接收所述控制命令;
当所述第一嵌入式管理板切换至所述多个互为独立的主板其中之一时,当前主板的基板管理控制器根据接收所述控制命令发出第一命令给所述第一嵌入式管理板;
所述第一嵌入式管理板判断所述第一命令是否具有更新指示;
若所述第一命令具有更新指示,所述第一嵌入式管理板停止轮询,并进入等待更新状态;以及,
所述当前主板的基板管理控制器会发出第二命令,以对所述第一嵌入式管理板进行数据更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服务器的更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嵌入式管理板判断所述第一命令是否具有更新指示的步骤进一步包括:
若所述第一命令不具有更新指示,则所述第一嵌入式管理板切换至下一个主板,并对所述多个互为独立的主板继续进行轮询的动作。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服务器的更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更新方法进一步包括:
提供一第二嵌入式管理板;以及,
所述第一嵌入式管理板与所述第二嵌入式管理板相互检测,其一处于工作状态而另一处于备用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服务器的更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更新方法进一步包括:
当所述第一嵌入式管理板发生故障时,则所述第二嵌入式管理板开始工作,并以轮询的方式依序切换与所述多个主板的连接;
当所述第二嵌入式管理板切换至所述多个互为独立的主板其中之一时,当前的主板发出第一命令给所述第一嵌入式管理板;
所述第二嵌入式管理板判断所述第一命令是否具有更新指示;
若所述第一命令不具有更新指示,则所述第二嵌入式管理板切换至下一个主板,并对所述多个互为独立的主板继续进行轮询;
若所述第一命令具有更新指示,所述第二嵌入式管理板停止轮询,并进入等待更新状态;以及,
所述当前的主板会发出更新命令,以对所述第一嵌入式管理板进行数据更新。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服务器的更新方法,其特征在于,其进一步包括:
当所述第一嵌入式管理板发生故障时,则所述第二嵌入式管理板开始工作,并以轮询的方式依序切换与所述多个互为独立的主板的连接;
当所述第二嵌入式管理板切换至所述多个互为独立的主板其中之一时,当前的主板发出第三命令给所述第二嵌入式管理板,表示将要对所述第一嵌入式管理板进行数据更新;
所述第二嵌入式管理板会停止轮询切换的动作并连接所述第一嵌入式管理板与所述当前的主板,而所述当前的主板会发出对所述第一嵌入式管理板的更新命令以进行数据更新;以及,
所述当前的主板在数据更新完成后会发出第四命令给所述第二嵌入式管理板,使得所述第二嵌入式管理板切换至下一个主板,以进行后续的工作,并对所述多个互为独立的主板继续进行轮询切换的动作。
CN200910211874.0A 2009-11-09 2009-11-09 服务器与其更新方法 Active CN10205384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211874.0A CN102053847B (zh) 2009-11-09 2009-11-09 服务器与其更新方法
US12/649,731 US20110113177A1 (en) 2009-11-09 2009-12-30 Server and update method thereof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211874.0A CN102053847B (zh) 2009-11-09 2009-11-09 服务器与其更新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53847A true CN102053847A (zh) 2011-05-11
CN102053847B CN102053847B (zh) 2014-04-23

Family

ID=439582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211874.0A Active CN102053847B (zh) 2009-11-09 2009-11-09 服务器与其更新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20110113177A1 (zh)
CN (1) CN102053847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92735A (zh) * 2011-10-28 2013-05-08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节点状态更新方法
TWI562072B (en) * 2015-12-17 2016-12-11 Inventec Corp Electronic device
CN109165047A (zh) * 2018-09-03 2019-01-08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维持图形处理器主板的正确时间的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37426B (zh) * 2011-07-08 2014-05-11 Quanta Comp Inc 伺服器機櫃系統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158934A1 (en) * 2002-02-05 2003-08-21 Ben Chang Condition monitor and controller for a server system
US20040153697A1 (en) * 2002-11-25 2004-08-05 Ying-Che Chang Blade server management system
US20050216627A1 (en) * 2004-03-25 2005-09-29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ower management of server blades in an operating system booted environment
US20080155300A1 (en) * 2006-12-21 2008-06-26 Inventec Corporation Method of updating a dual redundant chassis management system
US20090133040A1 (en) * 2007-11-21 2009-05-21 Dell Products L.P.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Wake On LAN (WoL) Support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87146A (en) * 1995-08-14 1999-03-23 Data General Corporation Symmetric multiprocessing computer with non-uniform memory access architecture
US7325050B2 (en) * 2001-09-19 2008-01-29 Dell Products L.P. System and method for strategic power reduction in a computer system
US20040059903A1 (en) * 2002-09-25 2004-03-25 Smith John V.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for rack mounted computer units
US20050182978A1 (en) * 2004-02-17 2005-08-18 Anderson Jason M. Always ready computing device
US20050246529A1 (en) * 2004-04-30 2005-11-03 Microsoft Corporation Isolated persistent identity storage for authentication of computing devies
WO2006057349A1 (ja) * 2004-11-26 2006-06-01 Nec Corporation 管理システム及びそれに用いられる装置と、そのプログラムと、管理方法
US20070027948A1 (en) * 2005-06-23 2007-02-01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Server blades connected via a wireless network
US7779157B2 (en) * 2005-10-28 2010-08-17 Yahoo! Inc. Recovering a blade in scalable software blade architecture
US20070240019A1 (en) * 2005-12-29 2007-10-11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rrecting errors in I2C bus communications
US20070233833A1 (en) * 2006-03-29 2007-10-04 Inventec Corporation Data transmission system for electronic devices with server units
US20080043405A1 (en) * 2006-08-16 2008-02-21 Tyan Computer Corporation Chassis partition architecture for multi-processor system
CN100561455C (zh) * 2006-09-01 2009-11-18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高速差分信号传输硬件架构
US20090133010A1 (en) * 2007-11-21 2009-05-21 Bandholz Justin P Virtualized blade flash with management module
US7839624B2 (en) * 2009-04-23 2010-11-23 Super Micro Computer Inc. Industrial computer chassis structure with power source disposed centrally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158934A1 (en) * 2002-02-05 2003-08-21 Ben Chang Condition monitor and controller for a server system
US20040153697A1 (en) * 2002-11-25 2004-08-05 Ying-Che Chang Blade server management system
US20050216627A1 (en) * 2004-03-25 2005-09-29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ower management of server blades in an operating system booted environment
US20080155300A1 (en) * 2006-12-21 2008-06-26 Inventec Corporation Method of updating a dual redundant chassis management system
US20090133040A1 (en) * 2007-11-21 2009-05-21 Dell Products L.P.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Wake On LAN (WoL) Support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92735A (zh) * 2011-10-28 2013-05-08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节点状态更新方法
TWI562072B (en) * 2015-12-17 2016-12-11 Inventec Corp Electronic device
CN109165047A (zh) * 2018-09-03 2019-01-08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维持图形处理器主板的正确时间的方法
CN109165047B (zh) * 2018-09-03 2021-10-12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维持图形处理器主板的正确时间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10113177A1 (en) 2011-05-12
CN102053847B (zh) 2014-04-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831860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testing redundancy and hot-swapping capability of a redundant power supply
CN102081568B (zh) 多主机板服务器系统
CN102053690B (zh) 服务器
CN103136012A (zh) 计算机系统及其基本输入输出系统的更新方法
US20090144569A1 (en) Communication device, amc and method for supplying power to the amc
CN103136048A (zh) 计算机系统
CN102890636A (zh) 安卓系统下的固件升级方法及系统
CN102053847B (zh) 服务器与其更新方法
CN110658758A (zh) 控制方法和控制系统
CN101751265B (zh) 服务器的基本输入/输出系统的更新系统及其方法
CN111427602B (zh) 一种vpx机箱的智能平台管理控制器在线升级固件的方法
CN102253703B (zh) 多主机板的开关机系统
CN102081526B (zh) 基本输入/输出系统架构
CN101291201A (zh) 心跳信息传输系统及方法
CN111427259B (zh) 一种机框插槽式的主备切换方法、智能设备及存储介质
CN202050430U (zh) 单板的上下电控制电路及通信设备
CN115599191B (zh) 智能网卡的上电方法及上电装置
CN101086719A (zh) 多功能装置的驱动
CN101000572A (zh) 机箱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03186223A (zh) 计算机装置及外接子板的侦测方法
CN114356060B (zh) 主从互换式电源供应装置及电源供应方法、主机
CN115509333A (zh) 一种服务器协同上下电装置、方法、系统及介质
CN112462909B (zh) 一体机转接设备的复位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5408240A (zh) 一种冗余系统主备方法、装置、设备及储存介质
CN114385254A (zh) 一种基于vpx架构的双控主从切换实现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1114

Address after: Room 1009, Fu Yue house, Fu Cheong estate, Sham Shui Po, Hongkong, China

Patentee after: Gao Wanqing

Address before: Taipei City, Taiwan Chinese Shilin District Hougang Street No. 66

Patentee before: Yingda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1129

Address after: Peach Orchard in Zhongxing Town, Siyang County, Suqian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uqian High Energy 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1009, Fu Yue house, Fu Cheong estate, Sham Shui Po, Hongkong, China

Patentee before: Gao Wanqing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224000 north side of Xianggang Road, Xiangshui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Yanche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Xiangshui high energy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23800 peach orchard, Zhongxing Town, Siyang County, Suqian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uqian High Energy 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521

Address after: 224600 Industrial Neighborhood Center, Xiangshui County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Yanche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Jiangsu Jinyue Holding Group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224000 north side of Xianggang Road, Xiangshui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Yanche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Xiangshui high energy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